案例一:美容不当染上肝炎
蓉城一爱美心切的姑娘刘小荔(化名)痛苦不堪地来到省医院看病--由于她盲目到个体美容院"整治"脸面,结果被消毒不严的医疗器械传染上了丙型肝炎。
23岁的刘小姐是人民南路一家大饭店的迎宾员,为了使自己美上加美,今年3月中旬在一家发廊文了眉毛和眼线,此后不到1个月就出现浑身无力、食欲不振、呕吐等不良症状。医生告诉她,"罪魁祸首"极有可能是那些医疗美容器械消毒不彻底引起,因丙型肝炎可以通过器械上的血液和体液传染致病。省医院整形外科专家刘健民教授介绍,仅今年1至3月,他们医院就接诊了至少s15人因美容而染上了各种传染病,有的人甚至被传染上性病。
据成都市卫生局医政处、市卫生防疫站等部门介绍,目前蓉城具备条件、登记注册的医疗美容院仅30多家。成都市卫生局提醒那些爱美的女士,街头众多打着"医疗美容"幌子招徕顾客的发廊、美容院,绝大多数是骗人的,卫生防疫部门固然要监督,但消费者自己也要当心。
案例二:感染扁平疣获赔8万元
因为一次免费美容感染了"扁平疣"的陈小姐不久前打赢了官司。法院在调查化妆品公司所在商场的销售柜台为人免费做美容的情况时,发现他们没有营业执照,也没有卫生防疫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证,并缺乏空气消毒设施,违反了国务院颁发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最后,化妆品公司和陈小姐达成和解,赔偿她8万元医疗费。
案例三:
美容未成反落下终身残疾
家在北京西区的郭女士因轻信广告,尝试"新技术"隆胸,结果胸没隆起来,却不得不先后做了3次手术,最后还落下了终身残疾。经法院审判,郭女士从西城区法院执行庭的法官手里拿到了近13万元的赔偿金。
40岁的郭女士在某报上看到了一则美容广告,广告中"隆胸新概念,只需30分钟,不开刀,不手术......"等广告词吸引了她,郭女士按广告上的地址找到了那家美容院,交了1.2元的手术费后接受了由都梦虹操作的隆胸手术。她万万没有想到,术后引起了严重的感染发炎,两年中不得不又做了多次手术,摘除了疤痕组织,创伤深达胸肌,经鉴定已经构成等级伤残。原来给她做手术的那位美容师根本没有从业资格和上岗证,事发后已经逃之夭夭。
市第一中级法院作出了终审判决:都梦虹所在的美容院赔偿郭女士隆胸费、医疗费、误工及精神损失费等多项经济损失共计13万余元,某报社承担连带责任。郭女士虽然得到了金钱赔偿,但是她所受的伤害却无法弥补。
案例四:小心免费美容卡将你套牢
名义上免费为顾客美容,实际上是促销产品。张小姐就掉进了这样一家连锁美容中心的"免费"陷阱。
张小姐因获赠了一张价值30元的免费美容卡,来到了这家连锁美容中心,一姓林的美容师让她躺到美容椅上后就开始热情地介绍某美容品的好处,并称针对其皮肤类型使用某美容品会更好。经不住美容师的诱导,她答应用这种美容品做美容。一小时后美容终于做完了,但此时她在美容师的促销下花200多元买下了美容过程中使用的某美容品。
由于买回的美容品自己无法使用,张小姐又带着这些美容品来到该美容中心。做美容期间,美容师开始介绍另一种美容品,说这种美容品与原先的美容匹配效果会更好。张小姐又信以为真,就花180多元买下了这种产品。
回家后,一位朋友告诉她,她买这400多元的产品在商场里也就是1100多元。她立即找该到美容师,对方却因她已开启使用为由拒绝退货。
发表评论 快捷匿名评论,或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