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的流程范文

时间:2023-10-10 11:48:05

案例教学的流程

案例教学的流程篇1

【关键词】物流管理;案例教学;过程

传统教学重理论轻实务、重宏观轻微观、重传授轻参与,学生很难真正掌握和运用物流理论,岗位适应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较差。案例教学法能较好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仿真的环境下,学以致用,具有很强的务实性、实践性和操作性。笔者结合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实践,从案例教学法的作用、案例的选择及具体应用过程几方面进行分析论证,阐述笔者对于该教学方法的见解。

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进行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

一、物流管理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1.案例教学符合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

物流专业教育是面向物流产业一线,以培养既懂物流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掌握物流基本技能的职业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案例教学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其正确的管理理念和协作精神。案例本身的鲜明性、生动性、实践性、针对性、高度仿真性决定了案例教学能够成为培养新型物流人才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2.案例教学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运用典型案例将真实生活引入学习中的“情景式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关注的中心,在论题选择和讨论方式上教师与学生共享控制权,且教师居于次要的地位,充当辅助人员或者资源提供者的角色。案例教学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学生不仅对一个学科,对所有的学科都全身心地投入,以达到知识的融合。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突破了原有的那种“空中楼阁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学习热情被激发,求知欲望也变得越来越强烈。

3.案例教学能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案例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对案例的阅读、分析、推导、总结,学会收集资料并全方位分析资料,促使其思维活动不断深入,在探究一题多解的过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这一过程加强了学生对各种理论知识的运用,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评论性、分析性、推理性的思维和概括能力、辩论能力以及说服能力和自信心,能够促进学生扩大社会认知面以及解决一些社会问题的愿望和能力;物流案例教学法利用角色扮演、管理游戏和实战模拟等手段,能为学生们创设逼真的模拟情景,使他们处在物流工作的职位上思考问题,调动自身的所有知识和潜能解决问题,获得未来企业环境中所必需的知识结构和管理技能;案例教学的过程,通常要经过团队合作思维的撞击。在合作中互相沟通,在沟通中增进合作,在这一过程中会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教会学生相互沟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同时也增强了他们说服别人以及聆听他人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课前准备

1.明确案例教学目标

知识层面,要求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对物流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准确掌握专业名称术语和业务知识;技能层面,要求学生获得应用概念、原理和方法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良好的思维以及人际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态度层面,要求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促使他们学会细致观察和积极思考,进行理性分析与判断,及时做出案例所需要的决策。

2.精心准备教学案例

围绕案例教学目标,结合课程理论教学内容、环节,联系当前物流行业的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物流运作过程中的具体环节或整个流程中的一些典型事例或常见问题,并进行适当加工处理。可从以下渠道获取案例:一是广泛收集和整理案例资料,如查阅案例教材、参考书、报刊杂志及网络资源,参加物流管理实战研讨会等;二是根据教学的需要,修改、加工、补充、完善现有的案例材料;三是开展社会调查或主动走出去与企业结合,将企业经营的实际问题及成功策划与运营实例转化为案例。

3.设计课堂教学环节

教师要认真钻研案例,明确教学重点,并设计好案例讨论提纲及实施的步骤,并准备好相对合理的答案或组建评委会进行评分。案例讨论有多种形式,例如个人发言、小组讨论、集体辩论以及班级讨论等。可以根据案例的特征、班级人数、时间安排等实际情况来确定合适的讨论形式。

4.引导学生预习案例

案例教学基于学生自我阅读,因此教师要列出与案例密切相关的理论知识体系及参考文献,找出案例中的基本问题和关键问题,拟出思考题,打印案例,提前下发,要求学生课前仔细阅读案例,主动查阅有关资料,深入思考,提出自己的分析思路和初步解决方案,以备小组发言和讨论之用。

三、案例教学课中实现

1.课题导入、营造氛围

在简要回顾与案例有关的概念、原理、方法后,扼要说明案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提出需要重点讨论的问题、基本程序、时间安排和注意事项,用简短的导语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尽快进入自行组织案例学习与讨论状态。特别要注意营造宽松自由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和动力。

2.审读案例、个人分析

学生自行审读案例文本,陈述案例事实,识别案例情境中的关键问题,联想案例对现实的投射效应,个人初步进行案例分析并拟定解决问题的大致方案。

3.小组讨论、达成共识

学生个人在小组同学面前呈现自己对案例问题的分析,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和依据;听取同伴意见,对案例问题和解决方案展开讨论,以求达成共识。

4.课堂发言、全班交流

由各组组长演说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给出相应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的方法、手段或途径,各组在班级中进行交流,相互检验和修正对案例问题的分析,进一步完善解决方案。

5.总结归纳,消化提升

教师在小组总结的基础上,归纳和提炼学生的主要观点,评议其论据是否可靠,推理是否符合逻辑,并提供自己的案例分析报告供学生学习参考。教师应鼓励同学独立思考,透彻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答案。通过教师的总结,达到对案例问题的探论在原有讨论分析的基础上有所升华。

四、案例教学课后反馈

1.及时的反思和交流

受课堂时间的限制,课后及时反思与交流必不可少。教师通过召开组长会议,了解学生有哪些心得体会、要求、意见和建议;反思案例课堂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教学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从而积累资料,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努力创造出适合应用物流教育的案例教学模式。

2.客观的考核和评价

将每个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表现与课程考核成绩挂钩。在考评方式上,可以灵活多变,特别是案例讨论评分,可以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考评,通过自评与互评,使学生更能客观地反省自己,端正学习态度,找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考评后,将结果记入该门课程的平时成绩,并提高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重,让学生感到压力,使其产生动力和紧迫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笔者初步应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活动,已产生了较为显著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明显得到提高,课程教学后期案例的讨论深度以及分析的正确程度较课程教学前期有所提高,说明学生在案例讨论过程中有所进步。事实证明,在物流管理课程中开展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不拘泥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学会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成长为社会需要的物流管理实战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英华.案例教学法创新研究与应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79-81.

[2]刘子操.刘璐.案例教学在保险课程教学中的推进与设计[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55:88

案例教学的流程篇2

关键词:案例分析―情景教学―实践体验;生理学;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7-0168-02

一、引言

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探索新的培养高素质、有创新精神的实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成为医学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方向。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国内各高职院校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上都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实际独立实施的过程中发现,每种教学手段各有利弊,取得的效果与医学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仍然有一定差距。

二、构建的意义

生理学作为医学基础课程之一,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学科。在长期教与学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传统的“理论+实践”这一“1+1”模式已跟不上职业教育的需求,它使教学内容彼此独立,欠缺针对性,理论与临床脱节,学生学习呈现“疲态”。基于这一现状,本文从“案例分析―情景教学―实践体验”这一链条式层层递进教学流程的构建和实施作深入阐述,以期能更好地取长补短,缩小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距离,进而向高职医学培养目标靠近。

三、模块的构建

(一)构建所需平台

1.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校园网经过多年的发展,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及数据中心接入能力不断完善,已构建完成一个覆盖全校区、支持下一代互联网、多途径接入、多业务融合的校园“天使之城”网络学习空间。

2.移动学习基础设施建设。在信息化环境下,移动电话在学生中的普及将使其成为发送教学资源和开展学习活动的天然选择。我院积极推动移动学习的应用探索,开展移动学习平台的建设与研究,促进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改革。

3.“健康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依托校园网,我院于2005年初启动“健康科普教育基地”项目的建设,已分人体科学与健康、家庭保健与急救、食品药品安全与健康三个项目已经完成,为学生开展科普宣教、社区服务等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二)模块建设

1.“案例分析”模块的构建。“案例分析”这一模块的构建包括教师对案例的选取、学生课前分组讨论、课堂上全班交流、教师总结这四个环节。

教师选用、设计案例要紧扣生理学的教学大纲,围绕生理学基础知识,结合教学目标,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和接受能力。案例的选取应完整、典型,既有知识的系统性,又有教学的便利性。如呼吸系统这一章节,可以“气胸”、“CO中毒及抢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这三个案例作为引领;又如血液这一章节,可以“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与治疗”、“ABO血型与临床输血”等案例为引导;再如消化系统,可以“胃肠消化、吸收功能障碍”、“胃炎”、“消化性溃疡”等案例为切入点,然后再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链接和拓展。

课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依托学院提供的网络平台认真阅读教师提供的案例,主动上网查阅与课程相关的知识,然后进行分组讨论。在小组讨论完成后,每个小组派出代表提交报告,阐述该组对案例的分析和处理意见。阐述完毕之后其他小组可以提出疑问,被质疑的小组需要对疑问进行解答。在此过程中,除了学生充分发挥,教师亦参与其中,对问题进行适当点评,以便将学生的思路引导到问题的合理解决思路上来。此环节可根据相应章节的课时数分网络讨论和课堂讨论两种形式进行。

案例的选取遵循以“案例分析”为引领,以“够用为度”为原则,打破“章”、“节”界限,改变循序渐进、条框式教学,对生理学原有的理论课教学内容进行梳理,精简课堂讲授部分的内容,在重点和难点处着重引入案例教学的内容,做到理论知识和临床应用相结合,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是“案例分析”的核心价值之所在。

2.“情景教学”模块的构建。“情景教学”模块的构建就是生理学虚拟仿真实训室的组建和相关软件的配置。“情景教学”为学生创设了实践情景,提供一个虚拟、仿真的实践平台进行仿真实践。学生在机能学仿真虚拟实验室中可虚拟实验环境,查看实验对象、实验试剂、实验器材、实验介绍、实验步骤、仿真实战及仿真实验,并可以对实验进行自定义,模拟各种药物对动物呼吸、血压、泌尿、张力等影响。该系统对实验波形可以进行标尺度量、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压缩处理和速度控制等,模拟显示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变化,可以对药物进行换洗,并可自定义药物的疗效。该模块可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为其后的动物、人体实践作好准备。

3.“实践体验”模块的构建。“实践体验”包括校内的动物、人体实训、社会实践、临床实践等,是真正将学生所学应用到现实中,能最大程度地让学生获得职业成就感和满足感。可利用机能实训室和仿真实训室,进行相关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训;依托“健康科普基地”平台、社区服务、临床见习等,实现从“模拟”到“实境”的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系统化实训体系。

四、“案例分析―情景教学―实践体验教学”流程的整合

“案例分析”、“情景教学”、“实践体验”看似是三个独立的教学模块环节,实则在教学中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将其有机整合最大的优点是将“教、学、做”连锁式地紧紧联系在一起,最大程度地节约课时和人力、物力,同时能充分调动所有教学资源。如在对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这一知识点进行讲解时,可先引入“外伤出血导致动脉血压下降”这一案例进行讨论分析;然后与“动脉血压的形成机制、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降压反射”理论知识进行链接讲解;紧接着进入虚拟仿真实训室进行“蛙心灌流”、“血压测量”等模拟实验;其后在机能实训室进行“人体动脉血压测量”实践;最后通过“健康科普基地活动”及“进社区服务”实现理论与临床的对接。

实践证明,通过对这三个层层递进教学环节的整合,能最大程度地缩短理论与临床的距离,实现从临床―理论―临床的有机结合,突出了对学生应用能力、基本技能的培养,循序渐进地加强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教育。

五、讨论

(一)特色与创新

1.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性。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单一性,使网络教学、虚拟实训教学、实验教学、临床实践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载体,使其变得“无处不在”,从多层面得以延伸和拓展。

2.案例实用性、真实性。用临床真实案例导入,以够用为度,引入相关知识点的链接,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水平,达到教学目的。

3.评价客观性。提交以小组为单位的“案例分析”报告作为考核项目之一;虚拟仿真实训室提交的数据报告作为考核项目之二;实践操作技能考核作为考核项目之三。综合以上三项再加上理论成绩即为“三合一”模式,是学生对本课程掌握程度的客观评价。“三合一”考核评价模式,能充分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4.资源利用充分性。可将现有的教学资源,如医学机能虚拟仿真实训室、开放性的实践课信息化平台、《生理学》精品课程资源等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利用,优化资源结构,适应高职教育的需求。

(二)存在问题

在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不但要具有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同时,还必须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具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很好地控制课堂节奏,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其次,教师还要努力从讲台走向临床,不断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更新理念,跟上医学发展的脚步。因此,案例分析―情景教学―实践体验这一流程的构建与实施尚需进一步探索,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加以改进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杜尚荣.感悟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3.

[2]张旭东,夏徽.基于体验式教学的教学模式构建――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例[J].教学研究,2013,(01):71-76.

[3]赵丹丹,武英,李云.案例教学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9,(6).

[4]李玉彬,余寅,韦素丽.案例教学法在解剖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解剖学研究,2010,32(3):226-227.

[5]杨耀防.典型的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剖析,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1994,15(4):150-152.

[6]刘亚莉,刘剑辉,姜涌.PBL教学模式在高职医学相关专业《临床医学概论》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5(5):239-240.

案例教学的流程篇3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物流案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081-0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企业管理思想的转变,社会对物流业的需求量大大增加,物流产业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加速器”。近几年,我国的物流业发展迅速,对物流人才提出了迫切需求,尤其是复合型、应用型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据有关人力需求研究表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是21世纪紧缺型人才之一。目前,我国已有100多所本科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或与其相关的专业,培养了一大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但是,与社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相比,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却难以适应社会要求,与产业发展相脱节的情况较为严重。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手段的课堂教学存在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造成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团队意识薄弱等问题的出现。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高等院校应改进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载体,师生互动,共同构筑良好的课堂”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法。本文以物流管理专业的学位课程《物流案例分析与实践》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任务驱动法在《物流案例分析与实践》教学实践中的适用性,探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本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实践能力。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

1.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含义。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布置若干个具体任务,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紧紧围绕任务展开学习,通过对学习资源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完成既定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高智慧的学习体系,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操作的具体步骤。(1)设计任务。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用来驱动的“任务”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任务”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完整、难易程度等会影响到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2)合理分组。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项集体性活动,通过讨论,能够相互进行思想的碰撞,讨论者相互间得到启发,从而帮助自己深入思考问题,理清思路,把握问题的实质,从而帮助将自己的思想用语言表达出来,理顺思维,增强思想的逻辑性、语言的调理性和层次性,所以要进行合理的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相应的任务。(3)分析任务。在提出任务和分好小组后,教师可以针对问题的重点、难点进行必要的引导和分析,提供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为学生完成任务指点迷津,积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4)完成任务。学生围绕任务要展开更为深入的学习,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团队合作,顺利完成任务。通过完成任务获取更多的课堂以外的知识和技能,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团队协作,完成对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5)总结评价。教师应对学生完成的情况进行一个总结和评价,由于每个学生的研究水平不同,每个小组完成任务的程度会不相同,教师要对完成好的小组给出扩展的意见,对完成差的小组给出细化的要求,使所有小组都能有所收获。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物流案例分析与实践》课程中的适用性

《物流案例分析与实践》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学位课程,该课程实践性较强,涉及面广,具有综合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是对物流管理专业其他专业基础课程的再认识,使学生能够综合应用现代物流管理的相关知识,解决国际和国内物流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物流案例分析与实践》这类实践性强的课程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对推动实践性教学,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收者变为积极主动的知识收集整理者,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在《物流案例分析与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尝试,取得了一系列的实效。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物流案例分析与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1)课前教学说明。在课程开始时,对课程教学方式进行说明,让学生了解任务驱动法进行的方式,学生在任务驱动法中应扮演的角色,以及有关的课程规定和分组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发言,团队协作,观点碰撞。(2)注重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学习是开展任务驱动法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方法。在进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同时,合理地利用小组教学的模式,可以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在教学中,笔者根据学生人数,按照6至7个人分为一个小组,设组长一名,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交流思想、集思广益、共同研讨、解决问题。(3)根据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状况、教学内容的统筹安排,笔者将教材中较为有代表性的一些案例设计成任务,例如,在课程教学中笔者根据知识点细分了七个任务,每个小组完成一个任务,要求小组成员互相合作、集思广益,运用所学知识、经验和技能进行合理分析,撰写分析报告和课件,并在课上与同学们分享任务,表达对实际问题的看法。(4)引导学生分析任务。根据问题,及时传授新知识,在进行不同的任务分析时,每一个任务都包含不同的知识点,小组在接受任务后,首先要思考如何分工,如何完成任务,这个过程中,学生就会主动思考、主动学习、通力合作,运用已有的专业知识,再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收集资料,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会遇到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学生存在疑惑时,教师及时传授新知识,归纳知识点,这样,通过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了所学的知识,掌握了专业技能,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又获得更多的知识。(5)总结评价。加深对任务的理解,完成任务后每个小组内部先进行交流,对自己的任务完成提出一定的意见并进行修改,之后笔者随机选出每个小组的某个成员作为代表,在全班展示自己小组的演示文稿,讲解小组任务具体情况,笔者进行总结并提出了几点个人的看法。(6)任务考核。改变传统考核方式,加大了学生平时成绩的比例,按照平时成绩70%和期末成绩30%的比例考核学生,而平时成绩主要包括任务报告的考核和课堂讨论成绩。在任务演示评分中,主要采用教师和学生共同打分的方式,同时权衡小组组员对任务的贡献程度,对负责演讲以及回答问题的同学适当提高分数。

在《物流案例分析与实践》课程教学中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效果显著,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收集整理资料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和加强,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并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完成岗位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庆英.物流案例与实践[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2]毕春苗.“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6):84-86.

[3]贾旭光,许冬敏,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09,(8):221-222.

基金项目:武汉市市属高校教学研究项目“城市型综合大学物流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江汉大学为例”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3099);“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城市圈制造业发展研究中心”资助项目。

案例教学的流程篇4

关键词:案例教学;现代物流;应用

2010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和物流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25万亿元和2.7万亿元,新增社会经济效益近2000亿元,物流业在我国作为一种新兴的行业,正在成为我国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现代物流业正以惊人的速度在迅速发展,培养大批既有真才实学又符合物流行业发展要求的专业化人才成为当务之急。但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却难以适应客观形势的要求,有诸多亟待改进之处。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引入案例教学法不失为有效的途径。本文试就高校现代物流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的有效方法进行探讨。

一、案例教学法的定义

案例教学法始于1918年美国哈佛商学院,目前在国外商学院教学中已成为一种主流方法,所用的课时一般占总课时的1/3以上,有的甚至达到90%。案例教学自20世纪80年代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被引进我国以来,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与集体协作,对案例进行讨论、评价,探讨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方案,并作出相应的决策,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以其独特的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的特点,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案例教学法在现代物流教学中的应用,对培养高质量的物流专门人才大有益处。

二、案例教学法在现代物流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案例教学法目前在我国高校现代物流教学中的应用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1.案例选择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一是典型案例少。与管理学、市场营销等其他经管类课程相比,物流类课程教学案例相当有限。虽然关于物流案例介绍方面的书籍文献很多,但是典型的案例却严重雷同,并且国外案例多于国内企业物流案例介绍,陈旧案例多于近期案例介绍。比如在供应链管理课程中,教材、教参及网上相关案例多是推荐介绍沃尔玛、戴尔、惠普等国外大型企业。物流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就职于中小型企业,案例教学原本是学生参与案例分析过程,但是教师所能搜集到的案例却离学生的生活及未来的工作环境很遥远,无法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致使学生的参与热情不高。二是案例陈旧。由于物流是年轻的产业,物流实践中典型的物流企业或企业物流实例较少,国内企业情况尤甚,致使物流类课程教学案例仅仅在国内外少数几个大型企业间重复,且大多发生了三年以上的时间。而现代物流的发展非常迅速,课堂讨论的陈旧案例可能已经过时,不能准确反映现代物流管理发展的实践,对学生走出学校进入企业的指导性就更差了。三是案例与教材内容不贴切。很多教材上的案例与教材内容匹配性差,阅读型的案例多于分析型的案例。对于抽象的物流理论而言,如果有非常贴切的案例与之匹配,就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但是,教材上所提供的案例多以介绍某个企业的物流发展概况为多,结合教材理论内容的案例则较少。

2.部分教师素质无法适应案例教学需要

案例教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师的水平。不同的教师,案例教学的效果也不同。在现代物流教学中,案例教学对教师要求较高,既要具备物流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企业物流运作和管理的实践经验。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师大都直接来自于高校毕业生,但来自于企业的“双师”型教师较少,因此在教学中他们采用的方法往往注重理论,涉及案例较少。即使采用案例教学,对案例的分析也难以透彻。此外,由于案例一般既没有统一的答案,解决方案的效果也无法通过实践验证,因而,教师必须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才可以对学生的分析以及提出的方案加以比较、分析和评价。

3.案例教学组织工作不周全

一方面,课前准备不充分。因教学目的不明确、案例背景不熟悉等种种原因存在,学生对案例没有作充分准备,案例信息没有充分提炼,案例分析不充分,解决方案依据不足,没有形成完善的案例分析报告等,这些直接影响了课堂讨论的效果。对于实施案例教学来说,小班教学的效果相对更好。而目前很多高等院校教育资源与学生规模的矛盾突出,大班上课现象较普遍,这给教师组织课堂讨论带来不利:分组过少,每小组人数过多,则易出现部分学生“搭便车”现象;分组过多,则课堂讨论时间过长,易使案例总结变得仓促,或导致既定课时增长,并且大班教学不能保证每组每个人都能充分参与进来,这样就影响整体效果。另一方面,教室环境布置也不利于讨论。现在教室的座位布置均适宜于传授式讲课,而发言的同学无论在座位上还是讲台上,都不利于学生求索性、创造性思维最充分地展现。再者,很多教师在案例教学实施后往往不进行即时的总结、反思,致使教学中的问题反复出现。

4.教学过程中缺乏师生互动

案例教学并不一定强求得出正确答案,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分析、判断、总结、合作等实践能力才是实施案例教学的最终目的。而目前一些现代物流课程案例教学在实施过程中,仍然没有克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处于主动地位,从介绍案例、提出问题、展开分析、得出结论,均受控于教师,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这样,一方面学生对案例教学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性,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判断力,不利于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现代物流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相关建议

1.寻找合适的教学案例

合适的案例是案例教学成功实施的基础,在现代物流专业课程的案例教学中,最花费时间和精力的就是寻找合适的案例。解决的主要途径有:首先,要有组织地进行现代物流类课程案例的编写工作。有关部门应联合高校和企业共同开发物流类课程案例,各高等院校也应在教学经费中增加案例教学编写经费,鼓励现代物流类优秀教学案例大量涌现。其次,选择教学案例时,应注意以下要求:一是根据教学的需要,修改、补充、完善现有的案例材料,使案例的内容符合教学目的和要求,紧密结合教材内容;二是选择的物流案例应具有典型性,且讲究时效性,以反映当前的实际;三是开展社会调查或主动走出去与企业结合,将企业经营的实际物流问题及成功管理与运营实例转化为案例,这样的案例更能使学生产生共鸣,并予以认同和接受。

2.提高高校物流教师的素质水平

教师的水平是案例教学成功实施的关键,实施物流类课程案例教学,教师必须具备三项基本素质: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灵活的组织能力。首先,进行案例教学的教师,应当具备扎实的物流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有较高的学术水准,能够始终站在物流学科研究的前沿,并掌握其最新动向。其次,教师应该积极寻找机会参与具体的物流项目实践研究以弥补自身实践经验缺乏的通病。有关部门和各高等院校应创造条件让教师去物流企业或企业的物流部门进行挂职锻炼,教师也要主动利用为企业做咨询和课题的机会尽可能地了解企业的物流运作和管理过程。这样,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讲述实际案例时就能够结合实际分析和解释案例,将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再次,教师还要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在案例讨论时,要有灵活应变和判断能力,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场驾驭能力。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案例讨论

案例教学的流程篇5

摘要:本文首先对高职物流管理教学进行概述,指出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以课堂实践重现为主要方法,阐述了案例教学法在物流管理教学中的应用,并总结了应用案例教学法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本文能够为高职学校物流管理教学课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物流管理;应用

引 言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经济发展从区域化的模式转为全球化模式,另外一个促进次发展模式的是物流业的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无论是大型企业之间的货物运输还是个人的网上购物,都离不开物流业的支持。因此,物流管理专业成为目前大多数学校的热门专业。对物流管理教学进行探讨,是高职院校进一步提高自身教学质量的关键。

1. 高职物流管理教学概述

1.1 高职物流管理教学中的问题

高职院校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主要目的,与中职学校不同的是,高职院校除了重视学生在某一专业领域中的职业技能发展,也重视学生的专业素质发展,即理论教学在高职院校中同样重要。这就导致了高职物流管理教学中的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将教学重点放在理论方面,学生对物流管理工作的实践能力不足;而将教学重点放在实践上,高职教学的特点就不能展现出来。这个教学问题目前已经成为物流管理教学的主要矛盾,许多学校和教师采用了各种解决办法,但是效果却十分有限。

1.2 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展示案例,学生学习案例的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中解决实际问题,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法被称为是一举多得的教学方法,在很多专业领域的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和尝试。面对目前高职物流管理教学的问题,再次重视案例教学法,将其应用在教学当中是十分重要的,此教学方法能够充分平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重,不但能够为教师提供一个“完全之策”,还能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充分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发展。

2. 案例教学法在物流管理教学中的应用过程

2.1 通过展现案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教学法并不是最近才开始流行起来的极具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案例,已经在很多科目的教学当中出现过了。但是,针对物流管理教学的需要,教师所应用的案例教学法不应该是单纯的“案例分析”,而是应该使学生深入案例,将案例设计成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将问题抛给学生,使学生主动扮演案例中的角色,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学习。我在教学过程中将一些经典的案例进行改编,呈现出一些符合教学需要,并能够充分引发学生兴趣的案例。如,将美国的实例安达尔公司的一站式运输服务模式改编成为一个“客户下单之后,并未在约定时间之内收到货品,因此对客服提出赔付申请”的情境。规定其中的几个角色:提出赔付申请的客户、客服主管、物流管理主管、物流运输负责人员、仓库配货员等。然后将案例打印成一个“剧本”的形式,请学生在学习案例之后,自发组织,在课堂上进行案例复现。这种案例呈现的方式,使学生直接从理论学习模式进入了理论应用模式,抛开枯燥的书本,学生直接对所学产生疑问,兴趣自然会有所提升。

2.2 积极组织课堂讨论

在呈现教学案例和学习案例之后,教师需要组织学生积极进行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是学生主动获得“实践技能”的过程,也是案例教学法发挥作用的根本。小组合作方法是比较可取的,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把全班的学生按照学习能力、知识广度、性格的开放性等均衡地进行分组,保证每个小组的学生整体学习能力是一致的,然后使每个小组成员都仔细观察案例,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先进行小组内讨论,通过讨论总结出案例的主要问题并给出对策建议,最后将每个小组的讨论结果一一发表出来。这种讨论的方式能够使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相当于给全体学生自由发展的平台,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仍以“客户要求赔付”的案例为例,我给了学生10分钟的讨论时间,然后请每个小组进行讨论总结,由于案例讨论的方向并不固定,因此每个小组的讨论侧重点都是不一样的,有些小组讨论的侧重点在于物流管理中可能出现的差错;有些小组讨论的侧重点则在于如何追究整个物流运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第一次小组讨论的问题明确之后,我又给学生10分钟时间,请他们根据所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课堂讨论方式不仅使学生掌控了学习的主动权,而且能够使他们的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牢牢地结合起来。

2.3 进行案例学结

在课堂讨论之后,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对案例中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进行总结,这是案例教学法的精髓之所在。通过案例学习的总结,学生对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之间的关系、应用方法的理解将从简单的“问题解决”模式上升到“知识建构”的模式,也就是说,无论是实践技能学习,还是理论知识学习,都能够在他们身上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首先,我就学生的案例讨论结果进行评价和点拨,使他们明确在案例中学到的知识有哪些;其次,我鼓励学生对所学进行深入的思考,将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进行高度凝结,在思考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总结到:物流管理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事务都可能造成管理问题,因此,前瞻性的管理风险估计和严密的监督是十分必要的,将物流作业管理和服务管理联系起来,考虑到供应链和成本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做好物流管理的关键。由此可见,进行案例学结,是案例教学法展示其教学魅力的关键。

3. 在应用案例教学法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学生们在重现案例和讨论案例的过程中,能够显示出极大的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案例教学法的优势。但是,这种优势也给课堂控制带来难度,如果教师不对课堂进行严格的控制,则学生的讨论走向很可能偏离主题。因此,案例教学法的应用需要以教师对课堂的高效控制为背景,只有这样,此教学方法的优势才能够完全展现出来;另外,教师在应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当中,应该注意案例的选择具有针对性,有些案例能够使学生活的综合性的能力发展,有些案例则是适合于某个知识点的学习的,在学生没有掌握处理复杂的案例的方法和能力的前提下,呈现一个比较棘手的案例,非但不能使物流管理教学质量提高,反而会使学生学习效果下降。因此,教师在选择和设计案例之前,要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有充分的了解,保证案例教学符合学生的能力和知识发展的需要。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物流管理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地解决理论和实践教学比重把握不良的问题,使物流管理教学真正实现使学生职业能力和知识水平共同发展的目的。(作者单位:鄂州职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钱 婷.案例教学法在中职物流管理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2(12):128-130.

[2]刘 敏.高职物流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他逃[J].无线互联科技,2014(05):115-117.

[3]丁小龙.案例教学法在物流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104-106.

案例教学的流程篇6

物流系统仿真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主要针对物流工程专业高年级的学生。课程主要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理论教学主要包括物流系统仿真基础、离散事件系统建模、随机数与随机变量、输入数据分析、系统仿真算法、仿真结果分析与模型校验等内容[2]。实践教学主要是具体的物流系统的建模仿真。在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得益彰,案例教学方法可以深入到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1.理论教学中案例教学方法的研究。在物流系统仿真课程的理论教学中,需要涉及很多的数学知识,比如随机数、随机变量、函数分布、概率统计等。虽然已经在低年级为学生开设了高等数学、概率统计等相关课程,但是由于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有个体差异,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基础知识已经遗忘,部分学生对较难、较深的数学知识产生了畏难心理。物流系统仿真课程的基础知识对进一步进行的仿真设计和仿真操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为了使物流系统仿真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更容易地让学生掌握,需要设计一些简单而又实用的案例来辅助教学。这里可以利用学生很熟悉的Office工具中的Excel来设计案例进行数据分析,比如在讲到随机数与随机变量时,可以利用Excel中的函数库产生一些符合某些分布函数的随机数,让学生对随机数和分布函数的概念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并根据理论知识计算这些随机数的分布,对理论分布进行验证,加深学生对数学理论的理解。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先把理论知识和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介绍给学生,然后提供一些案例,让学生自己在电脑上进行练习。当然,教师要鼓励大家一起讨论,引导学生通过实践逐步接受所学的理论知识。这种方法在理论教学中的效果较好。本学期物流系统仿真课程的理论教学部分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气氛较为热烈和轻松,而且在课后调查中发现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还是很认同的,认为学习理论知识还是很有意义的。2.在实践教学案例教学方法的研究。物流系统仿真课程的实践教学应该是最容易让学生产生兴趣的部分,但是由于目前市面上的仿真软件种类很多,每一种仿真软件都有它自身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对每一种仿真软件的学习,学生都是零起点。由于课时有限,在课堂上不能面面俱到,所以应选择一种仿真软件进行详细的讲解和上机实践。在课上,我们选择AutoMod作为物流系统仿真软件。在使用AutoMod进行系统仿真时,必须要对各个作业流程建立过程语言,通过编写程序,实现相应的作业流程和各个流程之间的通信。掌握强大的AutoMod仿真工具,需要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编程知识,对学生来说,低年级学习的C语言、Java语言对编程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但是AutoMod不同于C语言、Java语言,它有自身的语法和规则。实践部分的课程,需要教师从最基本的操作开始,循序渐进地进行。从最基本的AutoMod基础知识到比较复杂的系统知识,从简单的物流作业流程到复杂的物流规划,从易到难,教师都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方法来进行。案例设计也应从易到难,最好每一部分都能从一个简单的案例入手进行设计和实现,逐步深入,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轻松地完成相应的大作业。通过实践部分的案例教学方法,学生能独立完成实验,增强学习的信心,在软件入门后,很多学生还很愿意继续自学,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案例的应用

在物流系统仿真课程的传送带分拣系统实践教学中,可以从简单到复杂设计下面的案例,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传送带分拣系统仿真,完成实验大作业。案例1:有一种物品L_a,从传送带sta_in点,按照到达频率服从指数分布函数normal100,20秒进入系统,通过传送带,从传送带sta_out点移出系统。案例2:有一种物品L_a,从传送带的3个入口站点,即sta_in1、sta_in2、sta_in3,按照到达频率服从指数分布函数normal100,20秒进入系统。然后通过传送带,在传送带的3个出口站点,即sta_out1、sta_out2、sta_out3移出系统。案例3:有三种物品L_a、L_b、L_c,分别从传送带的3个入口站点,即sta_in1、sta_in2、sta_in3,按照L_a的到达频率服从正态分布函数normal150,30秒进入系统;按照L_b的到达频率服从正态分布函数normal100,25秒进入系统;按照L_c的到达频率服从均匀分布函数uniform300,60秒进入系统。然后通过传送带,再从另外分别对应的3个站点,即sta_out1、sta_out2、sta_out3移出,移入到相应的Q_out队列中去。案例4:有三种物品L_a,L_b,L_c,按照案例2进入系统。在进入时进行检验,检验时间符合e3min(大约3分钟)的指数分布,L_a的合格率为95%,L_b的合格率为96%,L_c的合格率为99%。通过传送带,将三种物品的合格产品从另外对应的三个点移出,移入相应的Q_out队列中去,将不合格产品移动到cv.sta7的Q_check队列中等待检修。案例5:按照案例2的流程,分别对合格的货物进行打包,每10件打包后离开系统。以上设计的5个案例是相关的,并且从案例1到案例5是按照从易到难,逐步加深来实现的。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基础知识的讲解,可以按序提出上面各案例,让学生分别实现。案例1是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学生能够很容易地根据所学的基本语句实现程序。然后再提出案例2,从案例1的一个入口和出口,变成案例2的3个入口和出口,让学生了解传送带的设计方法,通过编程实现多入口和出口问题。当学生通过AutoMod软件运行时,发现系统中的流动物品的传输效果,还是非常感兴趣的。然后在案例2的基础上,提出案例3。案例3将一种物品变为了三种物品,分别从相应的入口进入系统和出口离开系统,其设计逻辑发生了变化,比案例2更难一些。案例3的实现效果,是系统中的三种不同颜色的物品在流动,其实现效果比案例2的更加丰富和绚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很多。在完成案例3后,可以提出案例4。案例4在案例3的基础上增加了各物品合格率的条件,对合格物品和不合格物品的流向进行处理。随着条件的增多,系统也变得更加复杂。这时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来综合实现这个案例。由于在前面的模块,学生已经学习过合格率问题的处理逻辑,所以这时他们可以根据所掌握的内容来解决这个问题,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案例5实际上是在案例4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条件,让学生在之前基础知识的学习前提下来实现。这一部分的教学过程为两课时,通过5个案例的提出和实践,让学生较快地掌握物流系统中传送带分拣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为独立完成这一部分的大作业奠定基础。

三、结论

在物流系统仿真课程中使用案例教学方法,是一种教学方法的创新。通过在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更好地理解基础知识和相关技术在案例中的应用,而且通过案例实践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学好这门课程的兴趣和信心。

案例教学的流程篇7

案例教学在管理学类课程中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对于实践性强的物流类课程尤其必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案例教学法在物流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传统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头脑风暴法”和“情景模拟法”的新式案例教学法的实践应用研究,证明了新式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对教学有较大辅助作用。

关键词

头脑风暴法;情景模拟法;案例教学;实践性

1引言

新式案例教学是一种模拟或再现真实的工作情景,让学生自己投入该场景的情况下,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情况的事件,也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或者通过与他人交流得到的他人的思维,开拓视野,促进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物流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案例教学可以将抽象的物流知识情景再现,让学生身临其境,充分参与,对物流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尤其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高职院校,案例教学法非常适合应用于物流教学中。本篇论文就在物流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和应用方法进行了浅析探讨。

2案例教学在物流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2.1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需要

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的,非常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教学多注重实践性,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协作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各大课程的开设都应以课程实践性为指导目标,对于管理类学科,实践性的实施就应以案例教学为主。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知识,同时提高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增加学习动力,提升学生兴趣

传统的物流教学注重教师的讲授,理论知识在传授时显得空洞枯燥,由于没有一个实践性平台去应用知识,知识传授变得没有目的性,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案例式教学相当于任务驱动式教学,让案例去决定该讲授的知识点,让学生带着目的去接受知识,更能增加学生学习动力。而案例式教学,让学生参与到模拟真实情境中,体会到所学知识在真实案例中的应用,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3物流课程本身特点

物流课程是近些年随着国家物流行业的发展而兴起的一门学科,本身就来自于实践。物流很多课程本就是一些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比如“供应链管理”“物流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等课程都涉及了物流作业中的具体运作。学生对物流行业缺乏具体了解,若只是传授理论知识,学生难以理解和想象物流行业的具体作业流程。案例式教学可以让学生从中了解到真实的物流作业流程运作,从而起到帮助教学的作用。

2.4培养学生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式教学是一种任务驱动式教学,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除了对自己所学知识的套用,还需要搜集其他资料,以解决案例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不断思考,不断查阅搜集资料。无形之中,锻炼了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也打破了过去只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的局限,形成了一种多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在真实案例情境中的实践,也让学生增强了应对能力。

3传统案例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对于案例式教学,传统案例式教学认为案例教学就是将案例文字和案例问题通过PPT展示,让学生做案例分析,然后让学生通过课堂作业提交或者直接抽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来查看学生分析结果。此种教学方式存在如下的问题:

3.1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丧失学习兴趣

物流案例若通过纯文字的PPT介绍容易让人觉得枯燥。由于物流案例存在很多数字、术语,易给人造成烦杂感,也不便于让人理解。对于枯燥文字的分析和理解,本就是职业学院的学生的一个难题,再加上要进行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学生很容易丧失兴趣,达不到让学生参与分析案例的目的。

3.2提交作业和问答的考查方式使学生参与率低

传统案例教学一般对学生案例分析的考查方式采取让学生提交课堂作业或抽问的方式。提交课堂作业,导致一些学生不愿动脑,抄袭他人作业,对案例一无所知,作为一个作业任务来完成,达不到让学生参与案例分析的目的。而对学生提问,让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因为是小概率抽样调查,会让大部分学生存在侥幸心理而不去做案例分析。抽问的方式也给学生一种不正式感,无法让学生引起重视。

3.3知识实践应用力度低

传统案例教学法知识的应用力度低。文字性的案例往往显得抽象,由于学生并未进入社会企业中工作,对文字性的物流案例难以产生身临其境的体会,因此很难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案例结合起来。在回答案例问题时,所答内容无法抓住物流的理论知识点,通常答非所问,没有专业性的案例分析感。

4新式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新式案例教学法摈弃了传统的PPT演示案例,学生通过思考回答案例问题或纸上作业提交的方式,而是通过让每位同学参与到案例中,每位同学都进行思考和分析,从而达到全员参与案例分析的目的。这里笔者以自己曾经用过的新式案例教学法举例。

4.1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也被称为智力刺激法,是奠定现代创意研究的基础,由美国奥斯本提出是一种集体训练创造能力的方法。它把一组成员组织在一起,使每个成员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怕他人讽刺,不怕批评和指责,发表自己看法的同时吸取他人意见,从而创造出更多的想法。这种方法集思广益,集中团队智慧,能开发每个人的思维,锻炼每个人的思考能力,而且也增加了参与者的主动责任感。运用头脑风暴法,主要是将课堂上的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案例问题,让组内每个人发表自己的意见,将小组的意见统一收集后,由组长归纳整理,作为小组的案例分析答案。然后由老师打分,每个小组的得分即每位同学的得分,并记入平时成绩,作为期末考试成绩参考。笔者曾经在课堂上举行过此类案例讨论方法,取得良好效果。学生在面对案例分析时,不再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而是饶有兴趣地参与到讨论中,将自己思维最大限度地拓展,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听取他人意见后,还能对自己的思维有所启迪。头脑风暴法既达到了让学生全员参与案例分析,巩固物流理论知识的目的,又能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

4.2情景模拟法

情景模拟法是教师根据现有教学内容,设计一个案例场景,让学生担任案例中的不同角色,模拟真实事务的进行,让学生在高度模拟场景中获得知识,提高教学能力。这种教学方法非常实用,注重兴趣与实效,实现了标准的理论和实践、优质教育和社会需求。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不受实验室的限制,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新案例教学实践教学方法。笔者曾经在“物流采购”这门课程中用到过情景模拟法。在学习物流采购谈判时,设计几个采购案例,让学生分组进行模拟采购谈判,每个小组的得分即每位同学的得分,并记入平时成绩,作为期末考试成绩参考。全班分为8个小组,小组两两之间分为采购方和供货方,采购方和供货方进行采购谈判,以各自获取最大利益为目的。每组的成员都有职务担当,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任务,保证每个人都参与到采购谈判中。模拟采购谈判举行得很成功,学生们兴趣很浓,谈判非常激烈。每位同学都踊跃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求胜心很强,最后在大家欢快的讨乱中结束了采购谈判。事后同学们都表示对这种情景模拟教学有很大兴趣。而从每个小组写的采购谈判方案中,可以看出学生真正运用到了所学的知识去充分分析采购案例。

5结论

从本文笔者对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情况看,案例教学法对物流知识的传授有较大帮助,它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既能让学生增加学习兴趣,也能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同时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案例分析技能,对学生将来从事物流行业工作也起到了一些指导作用。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获得了知识的积累和巩固,锻炼了自己的思考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培养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作者:钟琳 单位: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谭志敏,郭亮.头脑风暴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及其注意要点[J].继续教育研究,2007(5):142-144.

[2]周福盛,齐丽丽,乔爱军.基于“头脑风暴法”的通用技术教学设计及评价———以“常用的创造技法”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8):37-39.

[3]张剑芳.案例教学在物流课程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8,30(11):114-115.

[4]唐星.情景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法律课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09(29):148-149.

案例教学的流程篇8

关键词:案例教学本土化;中职物流;教学方法

目前,我国物流业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由此也产生了该行业对物流人才的极大需求。但是,有很多物流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时,缺乏相应的动手操作能力,很多东西都只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层面上,这与中职物流教学的方法有很大的关系。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成为了摆在中职教育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当前,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在不断地推动着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这其中就有案例教学法。如何充分发挥这一教学方法的作用呢?笔者认为,要抓住“主角”――案例。关于物流业的案例有很多,并非任何案例都可以,关键是案例教学的本土化。

一、物流专业案例教学本土化的内容和作用

物流本土化案例教学是指: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物流专业基础知识和物流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搜集一些本地的物流企业和相关机构在仓储配送、货物运输、进出口贸易、单证制作等方面的具体操作流程的第一手资料,并把这些企业的专业性资料转化成书面的案例体系,结合课堂所讲授内容,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学生参与企业的实习、实训也属于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将本土化案例运用得当,将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1.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在选择本土化案例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参与其中,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搜集案例以及用自己的方式讲出案例,这样的方式可以给学生一定的压力,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在相关的案例讨论分析过程中,经常需要学生进行情境表演、小组合作和讨论,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另外,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实习实训,这种特殊的本土化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

2.从教师的角度来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在本土化案例教学过程中尤为如此。首先,在案例的选择上,教师应该重点把握案例的内容,确保在课堂中能够以选取的案例为中心,能够将案例与知识相结合。其次,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虽然学生是主体,但是在课堂的组织、学生的引导、案例的分析总结等方面还是需要教师的统领。为了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教师必须对自身能力的提高有更高的要求,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本土化案例教学的有效实施。

3.从学校的角度来看

中职学校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就业为最终目标的。传统的教育方式中,教师只是把课本知识进行了重复,学生不仅毫无学习兴趣,而且其专业技能也没有得到提高,这样的学生会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窘境。而采用本土化案例教学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克服以上的弊端,尤其是参与企业的实习实训,可以让学生真正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其自身能力的提高,实现“毕业即就业”。

4.从企业的角度来看

对于企业来说,它们虽然需要有一定理论知识的员工,但更需要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员工,物流行业更是如此。参加中职物流技能大赛的佼佼者即很容易被全国优秀的物流企业录用,这与学生平时在学校接受的案例教学和实习、实训是分不开的。

二、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应用

本土化案例教学要发挥其良好的作用,就必须在教学中应用好、实践好,具体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实施:

1.案例引入时,可以辅之生活中的案例,引发学生兴趣

单纯的理论教学会使课堂枯燥无味,在实施本土化案例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适当添加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内容。例如:在讲解“货物运输与配送”的时候,我们可以以学生打篮球为例,即要进球就不能单打独斗,而需要传接球的配合,如何选择传球线路就成为关键。以此为切入点来引入相关案例,就如何选择最佳的运输路线开展本节课的内容。

2.案例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双重作用

一方面,通过研究、分析、讨论案例,教师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在复杂的事例中发现问题,做出正确决策,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应该从理论的高度,对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行评判指导,提供案例分析的方法和逻辑思维。这一过程充分发挥了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教学成果的提高。

3.加强实习实训的力度,做好与本地物流企业的产教结合,做好“大案例”

学校和物流专业的有关教师应按照物流人才培养规律与目标,对学生进行物流职业技术应用能力的训练,这就需要充分发挥物流实训室、物流企业等一系列资源的作用,利用各种条件组织学生参与企业的顶岗实习、实训,让学生充分了解物流技能的操作流程,在企业活动的这个“大案例”中实现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结合,也实现了学校和本地物流企业的产教结合。

参考文献:

[1]李彩其.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本地化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1).

上一篇:思政优秀教学案例范文 下一篇:学生安全管理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