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法教学方法范文

时间:2024-03-21 16:54:42

讨论法教学方法

讨论法教学方法篇1

(一)学习过程要循序渐近,由浅入深

中职生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自控能力不强,社会知识比较缺乏,经济法本身理论性较强,如果一开始就给学生讲解很深的理论,学生就会产生惧怕的心理,所以老师在选材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在开始的时候尽量选择一些简单的理论知识和习题,让学生学习,等待学生入门之后,再适当地延伸。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案例进行分析和研讨,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实际的问题情境、仿真的经验,使法律以鲜活的面孔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有机会设身处地地面对案例情境中所引发出来的问题进行思考与学习。案例教学法的出发点是激发学生个体探究动机,教师精心选择案例,创设情境,便于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掌握知识,比如在讲“经济法律关系构成要素”中,用王某把钱借给李某,这一现实生活中简单案例,提出谁是法律关系主体,谁是客体,谁是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一种新鲜感和强烈的求知欲,让他们积极去探索,积极思考,通过研究、分析获得一些见解后,组织学生讨论,从而理解什么是经济法律关系的三要素,即主体、客体、内容。案例的运用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思考的欲望,主动地寻找答案,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对于案例教学法的课堂组织,一是案例的呈现。以恰当的方式呈现案例能促使学生进入案例情景中深刻感悟案情,激起对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探究的欲望。例如,可以让学生扮演角色,以小品表演案例或现身说法等方式展现案例;也可以采用视频、图片或漫画的形式来呈现案例,也可以用文字叙述案情。展现案例的同时要提出思考题,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二是案例的讨论。可以采取分组或全班讨论的形式进行,在讨论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既要发挥教师的作用,控制学生讨论的范围和时间,又要让自己成为学生的伙伴,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并适时给予点拨,这种点拨指导的关键在方法的指导和思维的启迪。

运用案例教学法要注意用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案例的实用性。经济法案例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鲜活案件,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和现实性,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增强观察生活、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地案例,避免了枯燥地陈述,同时对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形成主动学习态度有很大的好处,达到开放式教学效果。

(三)组织模拟法庭

模拟法庭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为学生提供一种真实、系统和全面的技能训练,使枯燥、无生气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起来。与传统的法学教育方式相比,它有如下特点:1.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和地位发生转换,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起辅助作用。在模拟法庭训练课上,学生是中心,他们处于律师、法官、检察官或当事人的地位,他们必须设身处地地考虑扮演的角色的利益,从不同的角度参与同一案件的审理,并全力以赴地为自己争取最有利的结果,因而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姿态是积极主动的,对学习进程的推动起着决定性作用。而教师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则是较次要的和辅的,他们只是素材的提供者而已,并在必要时提供适当的指导和评价。2.具有一定的综合实践性,教学过程中不仅涉及法律知识技能,还能培养学生语言能力,表演技能和心理素质。模拟法庭就是让学生模拟法院审理案件的情景进行处理案例,由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如法官、书记员、原告、被告、律师等。由于学生身临其境,效果较好,学生通过辩论、思考,能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事务所咨询式教学方法

事务所咨询式教学方法是一种实践教学法,是指可以参照律师事务所的咨询模式,由学生定期在事务所轮流值班,接待有关人员咨询,或当场处理有关经济法方面的纠纷、争议。

事务所咨询式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灵活运用学习到的知识,使其对问题的认识加深并理解、巩固,而且这种方法也往往能使学生遇到一些复杂、疑难问题,从而迫使学生查阅大量资料、请教老师、与同学探讨等,容易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另外,这种方法处理业务的仿真性强,对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业务处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也非常有益。但这种做法颇有难度,主要是咨询、投诉人员的来访频率及提出问题的复杂性等,为保证律师事务所的业务量,接待时间也不宜过频及过长。

讨论法教学方法篇2

关键词:教学 讨论 效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3.053

讨论教学在我国新课改以来,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与喜爱。因为讨论教学可以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表现欲、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讨论教学实现了课堂范围内的真正平等对话,有助于教学相长,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和能力,是学生认知、理解、把握教材的好助手。在教学中如何组织学生讨论才能促使教学效果最优化呢?

一、充分做好讨论前的准备工作

(一)精心设计问题

精心设计一些问题,有一定探索空间的问题,能引发学生的认知矛盾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方法要多样化,从不同角度去考虑,使思考在讨论冲突中成长。设计的问题还应有梯度,梯度不能太大或太小,设计的问题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通过努力思考、讨论、分析能够解决,这样才能学生的自信心,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不断提高。

(二)合理分组

在分组时要从分体现“异质同组”、“组间同质”的思想,将不同品质的学生分在一个组内,能产生不同的思维,不同的见解,得到更全面的分析,是他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还能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提高团队的学习水平。还要尽量减小小组间的差距,平衡力量,形成竞争。

(三)交给学生讨论的方法

讨论的重点不仅仅是讨论的结果如何,而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二、灵活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讨论

(一)设置情境进行讨论

教师要有意识创设有感染力的特定情境,使学生置身于该情境中,从而产生强烈的问题需求和迫切的探索心理,然后组织学习,引导学生讨论。我在讲长方形面积计算时,我出示了两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图形,让他们比较他们面积的大小,在讨论中有的用一平方厘米的单位测量,有的用割补法,学生开动脑筋积极讨论,然后我又提出:要想知道我们学校操场的面积,还能用这种方法吗?学生感到要想知道操场的面积这些方法太麻烦,也不实际,那么,有没有简便的方法求图形的面积呢?问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他们开始用新的方法探求新知识。

(二)设置对话讨论

使用对话式讨论,要求师生共同参与,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交流环节,使学生敢大胆的与教师进行讨论,师生之间相互问答,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大脑积极思考,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开展辩论式讨论

有些数学问题是一题多解,有些问题用常规的方法很容易出错,教师可以巧设一个问题,让学生解答,当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出现矛盾时,开始让学生辩论,训练学生的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

(四)运用咨询讨论和调查讨论

教师可以设置一个课外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去调查、咨询、研究、讨论,让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分析,把各个角度不同的观点集中起来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能力。

三、把握时机,有张有弛,突出重点

课堂教学必须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一定要做到重点突出,对课程的重点应多角度让学生思考和讨论,通过对重点问题的讨论,深化知识,提高课堂效率,一节课要以启迪学生的思维为中心,但学生在一节课中并非处在亢奋状态,而是有张有弛,高低起伏的,一旦发现学生的思维处于低谷时,可及时组织讨论,将学生的思维重新推向高潮,以形成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教学节奏,同时对学生学习中产生的偏差、错误,教师可以利用它引发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教学中,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感到无从回答或茫然时,教师既不能一手包揽,也不能“穷追猛打”,更不能冷言相讥,可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通过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达到茅塞顿开的目的。

四、讨论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调控作用

如果是讨论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就要转变角色,一定要当好学生的参谋、听众,要起到指导和引路的作用,同时要为学生服务。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全程参与,要及时指导,出现问题或者遇到疑问、障碍,教师一定要积极参与进来,防止停滞不前、冷场,甚至走题等等,这个关键时刻是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也是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过程。在组织课堂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观察,不要机械的随教案走,要灵活,应变能力强,随时随地组织、引导学生讨论提出的主题,不要让学生纠结在不休止的争论中,发现问题一定要了解其原因,并及时纠正。另外,教师要运用教学艺术,尽可能地调动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对少数人垄断讨论,排斥他人的局面要严格制止,同时鼓励被动发言的学生的发言,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讨论,使全体学生都得到提高。

五、总结讨论

讨论课一定要及时总结,分析讨论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向学生提出进一步的要求,教师要归纳学生解决了的问题,获得的成绩和经验,给予表扬,包括大家讨论时运用的创新方法。总结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包括观点上的失误,方法的局限性,要从观点方法的统一中概括本次讨论的内容,指明今后学习努力的方向。

综上所述,组织讨论的确是教师中常用的有效的教学策略,它具有其他教学方式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它不是“灵丹妙药”,不是万能的,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实效性,若单独使用会浪费教学时间,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所以讨论教学要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起来,认清利弊,发挥各自是优势,才能促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参考文献

[1]李友兴.关于问题情境与创新意识的培养[J].

[2]钟启泉.现代教学论发展[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

讨论法教学方法篇3

    有的讨论在操作前进行,目的是了解操作内容、操作材料及操作规则。这种讨论主要伴随着对范例和演示 活动的分析进行。如“看看珠子是怎么排列的?”通过这一讨论,就使幼儿懂得了要先找出珠子的排列规律, 才能按排列规律接着穿。这样既有利于幼儿掌握操作要求,又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分析能力。

    有的讨论在操作后进行,目的是帮助幼儿将他们在操作中获得的感性经验予以整理、归纳,从而获得正确 的数学概念。如在有关形体的操作后,讨论形体的特征;在有关数组成的操作后,讨论数组成的关系等。这些 讨论的着眼点都在于帮助幼儿进行抽象概括,使他们把自己对事物的外部特征的认识转向内在的、有规律的思 考。

    有的讨论则是根据操作的进展随机进行的。如在图形块分类的操作中,大多数幼儿是按颜色、形状的标准 给图形块分类的,当发现有人按厚薄标准分类时,便可乘机让幼儿讨论:“你们看,这个小朋友和你们分的有 什么不同?”这样就能扩展幼儿的思路。虽然这种讨论不是列入计划的,但它针对性强,是有目的、有计划教 育的一种完善和必要的补充。

    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宜采用不同的讨论形式,这是能否发挥讨论的教学功能的重要一环。

    1.辨别性讨论。常常用于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内容进行比较时。如用四种颜色的笔描画出长方形、正方形 后,要求幼儿讨论:“这两种图形有什么相同的?什么不相同的?”教师鼓励幼儿充分讨论、仔细辨别,从而 进一步感知两种图形的特征。进行这种讨论时,着眼点不在追求答案,而在于使幼儿学会比较和积极思考。

    2.修正性讨论。通过讨论,让幼儿认识到操作中的谬误所在,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提出修正办法 。如下面两张用图形块进行分类操作后的记录单,让幼儿观察后讨论:“这两张记录单分别记录了分类的结果 ,哪张是记错的,哪张是对的,为什么?”幼儿通过分析,逐步认识到分类标准与分类标记必须一致。由于幼 儿找到了其中一张的错误所在,因而,他们更清晰地掌握了正确的分类和记录的方法。进行这种讨论时,应着 重引导幼儿去发现问题,这是提出修正办法的先导。

    (附图 {图})

    3.交流性讨论。主要用于有多种答案的问题的讨论,讨论时应注意让每个幼儿陈述不同的操作体验,扩展 幼儿的思路。如把8个圆片等分后讨论:“你把圆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几个?”让幼儿说出不同的等分方法。 这样,幼儿便从讨论中获得了三种不同的等分方法,丰富了知识经验。

    4.归纳性讨论。它能帮助幼儿归纳操作中的体验,使之条理化、概念化。如让幼儿将圆片等分后讨论:“ 哪种分法使每份的圆片多些?哪种分法少些?哪种分法最少?”通过讨论,引导幼儿概括出在等分中,若分的 份数越少,每份的数量就越多;分的份数越多,每份的数量就越少的关系。在这里,不应简单地用教师的概括 去代替幼儿的概括,否则不利于幼儿分析、综合能力的提高,应围绕问题分层设问,引导幼儿深入到份数与数 量的关系上,最后让幼儿自己去得出结论。

    在具体运用讨论方法时,为了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讨论的基础。对幼儿来说,没有一定的知识经验,讨论是无法开展的。因此,讨论往往是伴随着操 作活动而展开的,操作体验是讨论的基础。幼儿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才能对要讨论的内容作出积极的反应, 也才能接受讨论的最终结果。如我们出示8个贴绒圆球(其中3个是红色的,5个是绿色的),当我们讨论“是圆 球多还是绿球多?为什么?”时,多数幼儿都认为绿色的圆球多。幼儿得出这个错误结论的原因是幼儿还不具 备认识类包含关系的心理基础,他们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还不理解。于是,我们有意识地安排幼儿在以后的一 段时间内进行了类似的操作活动。当后来再次进行讨论时,就有越来越多的幼儿反映出认识的进展,得出了“ 是圆球多,因为红球、绿球都是圆球”的结论。

    2.要重视讨论的过程。幼儿数学的重点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因此讨论的过程比 结论更重要。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倾听幼儿的操作体验,观察分析幼儿在讨论中的反应,了解幼儿的思 维形式和思维活动的过程,在这基础上再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效果就会比告诉幼儿结论好得多。

讨论法教学方法篇4

关键词: 通史 设计史 游泳式学习方法 潜水式学习方法

传统设计理论教学中普遍使用的教学方式是大班型集中上课,老师讲述编年史,年终通过试卷进行考试。这种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讲述是课堂的主体,教学内容是按照时间线索讲述编年史,把学生记忆知识点的数量作为课程考核的目标。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历史信息,这些信息都停留在对历史事件的记录层面。由于课时量的限制,学生对所有的历史事件的认识都处于了解的层面,没有时间深入的理解。我们把这种学习方式定义为游泳式学习方式。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多数的学生只是记住了设计史上几个^物的名字,或者几个风格的名称,甚至有的同学表示在课程结束后,很短的时间内就全部忘记了。这些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专业素养的提高没有作用。因此,探索一种适合设计专业学生的理论课程教学方法迫在眉睫。本文将在分析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本专业的设计理论课程教学方法。

一、对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的几点问题的分析。

(一)课程目标设定中存在的问题。

从传统的授课方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其课程目标是让学生完成对设计史知识点的积累,进而对历史有所理解。在这里,传统的教学方式默认了一个前提——大量的积累知识点,学生会在知识点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学会对历史问题的思考,从而理解历史,达到以史为鉴的作用。这里显然存在一个逻辑上的错误,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应该来自于对历史问题不断的深入思考,而非知识点的记忆和积累。相反,这种强调记忆的方法会抹杀学生的思考能力。

另外,传统教学方法核心的教学理念正是中国传统谚语中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含义是读书读的多了自然会写文章。注意,这里强调的是书读多了会写文章,而不是会做事情。而设计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的地方在于,设计专业的学生读书懂历史的目标并非为了下笔写文章,而是要能够为设计实践提供有用的经验支持。因此,设计类学生解读历史,需要获得的是对实际设计工作直接有用的信息。设计思维实际上是围绕着“问题”来展开的。(1)因此,这些有用的信息可以大致分为两个类别:第一类,历史上的设计师面对的是什么样的问题,以及设计师是如何将这些问题转化为具体的设计条件的;第二类,面对这些问题,设计师采用了什么样的方式去解决,以及解决的实际效果。弄清楚这两类问题,学生才可以将自己面临的设计工作与历史上的设计师面对的问题进行类比,从而为学生发现当下的问题以及如何寻找问题解决方案提供借鉴。很显然,这两类信息的获取需要把历史事件当做具体的设计案例进行深入的研究才会获得。

因此,设计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设定为培养学生对具体的设计案例的研究能力。那么,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必然要求由传统的记忆式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思考的研究型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也应该做出相应改变,接下来我们来探讨教学方式的问题。

(二)教学方式的问题。

老师讲学生听,这种传统的口耳相授的教学方式是在信息载体匮乏,老师作为主要知识来源的年代采用的教学方式。现代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先进的途径方便快捷的获取历史、理论的信息。老师作为知识源的作用减弱了,因此再像以前一样照着书本进行讲述就不如将书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更加便捷和灵活。另外,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的课堂上动脑思考的只有老师—人,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的听和进行笔录。这种被动接收知识的方式使学生逐渐的丧失探索的积极性和能力。教师往往面对不愿意思考的学生无计可施,确不知自己正是造成学生懒于思考的始作俑者。

因此,正确的教学方式应该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的集体讨论、探索、研究成为课堂的主体。面对大班型的课堂还应该把学生分成讨论小组,组织小组内对具体的案例进行讨论,并且在课堂上公开发表。

(三)设计史与通史之间的关系问题。

传统方式的设计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只是就设计史进行讲述,虽然其中也会偶尔提到通史与设计史之间的关系,但只是浮光掠影,一带而过。这就使我们对设计史中历史事件的了解无法深入,甚至有时会断章取义,没法甄别历史上的一些基本事实一一例如在某些产品生命周期中工业设计师具体的工作内容到底是什么。目前国内对工业设计的理解五花八门,正是我们对基本史实没有甄别清楚的表现。

更为可怕的是,学生在解读设计史的过程中,看不到设计师对设计条件的分析和设计师的设计过程,而只是看到了最终呈现出的产品形象。这时,产品的形态成为最突出,最容易被学生摄取的信息。学生就必然的会把设计史解读成一部以产品形态风格不断变化为主导的历史。从而走向只注重造型设计,不注重内涵的错误道路。因此,也就难怪中国目前的很多设计公司执着于创造新奇特的造型设计,这恐怕是学校的设计理论教学的后遗症。虽然个问题不能完全归咎于理论研究的流于表面,但是应该如何加深设计理论研究深度的问题,应该是时候进行深入的思考。

有过实际设计经历的人都会明白,设计工作是一个多面向的工作。社会的文化、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都会是设计工作的制约因素。设计师的工作正是要综合平衡、协调这些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因此,要深刻理解设计师的工作,首先要弄清楚在具体的设计案例中这些因素是如何对设计工作产生影响的。而懂得通史是弄清这些因素的必要途径。因此,要懂得设计史,首先要懂通史。否则,对设计史实的评价就会因为没有具体的评价标准而流于形式。这种流于形式造成的后果轻者是学生只是获取了零星的历史事件知识点,无法起到借鉴作用,重者则会误导学生错误的理解设计史。

(四)游泳式学习与潜水式学习的问题。

既然要能够研究清楚设计史,首先应该精通通史。这里引发出另外一个问题,设计理论课程的课时量是有限的,如何运用有限的课时让学生同时懂得通史和专业史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打破原来理论课程中按时间线索讲述编年史的概念。在此课程中我们不求学生记住所有的编年史知识,而求学生学会综合通史解读设计史实的方法。当学生掌握解读方法以后,学生就具备了自我发展的能力,知识量的扩充留给学生在需要的时候自己去完成。这种方式具体在课堂上的表现就是让学生选择历史上某一个具体时间点上的设计案例,掌握尽可能多的关于这一案例的历史信息,对这些信息问的关系研究到一个较深入的层次,最终对设计案例进行综合的评价。这种评价首先要从当时社会的文化、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状况等社会环境出发,形成设计师面对的社会环境和具体设计条件的综合报告。在此报告的基础上再去解读设计师的解决方案,从而能够具体评价设计师解决方案的优劣。当然,设计师的工作范畴、造型问题在设计工作中到底处于什么地位,这些问题会迎刃而解。这种研究方法就像潜水,选择某一个点潜入,在不同的深度会有不同深度的收获和体会。

讲述编年史的游泳式学习方式,就像我们在游泳池里游泳,无论我们游了多远的距离,我们仍然是处于水的表面没有深入到水中,对水的感受始终处在同一个水平。因此,无论我们记忆了多少设计历史中的事件、信息,如果我们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这些信息对于我们来说都只是起到知识积累的作用。这种知识的积累可能会表现为很能讲历史故事,很能写文章,似乎很有学问,但是对于具体的设计,并不能产生直接的借鉴作用。因此这种游泳式的学习方式,对于学生设计实践能力的提高并不能提供有力的帮助。而对具体的设计案例进行深入分析的潜水式学习方式则不同,学生把有限的理论学习的时间都集中在某一个时间点的研究上,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研究到一个较深入的层次。学生会通过这种学习方式深入的了解历史上的设计案例的每一个细节,这种学习的深度,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树立了一个高的水准,学生会把这种高水准带入到自己的设计中去。

二、潜水式教学方式的实施方法。

(一)课程内容安排要由浅入深,分步骤完成目标。

要完成潜水式的教学方式要分成三个步骤,第一步,选择设计案例并对当时的历史背景进行资料查询和整理工作,了解基本史实。此阶段的重点在于对社会背景的深入分析。要对当时人类的普遍知识水平、价值观念,生活态度有了解。形成设计师面对的社会条件和设计条件的综合报告。第二步,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阶段,此阶段重点在于弄清楚设计条件和解决方式问的对应关系。也就是我们要清楚在案例中,设计师采用了什么手段来解决自己面对的问题。并且对设计师的解决方案进行评价。第三步,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描述案例的借鉴作用,此阶段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总结通过研究获得的经验。并且引导学生将这些经验应用到学生自己面对的实际设计工作中。这三个步骤分别在延续的设计理论课程1、2、3中逐步完成。

(二)课堂管理中的具体问题的一点经验。

1、学生已经习惯了被动听课的教学方式,不愿意积极主动的去思考和探索,如何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

解决的方法是将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课堂时间由教师讲课为主转换为以学生的讨论和课堂上公开发表为主。在开学初将学生划分为讨论小组,针对教师提出的设计理论方面的具体问题进行讨论。每个组5-7人为适宜,男生和女生要搭配。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人数很关键,少于五人讨论氛围很难形成,多于七人有将有部分人没有机会发表观点。强调男女生搭配主要是避免组员全是女生的情况,全是女生的讨论组在讨论过程中容易偏离主题。小组讨论的结果要及时在课上进行公开的发表。老师通过阅读讨论记录对各组同学讨论过程中想到的因素数量和质量进行考察,从而形成对学生的分数考核。这种以讨论为主的教学方式能够保证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积极参与主动的思考。

2、课时少而学生数量多的问题。

设计理论课程往往以一个年级集体上大课的形式出现,在有限的课时内没有办法让每个同学都上台就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发表。没有机会发表的人会产生消极情绪。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把对同学发表的内容进行提问也作为分数考核的内容,没有上台发表的同学,如果能够对别人发表的内容提出两个以上有价值的问题,就相当于上台发表一次。但是,教师要根据课堂的人数和课时数规划好公开发表的人数和提问的人数,从而限定每位同学公开发表时提问的数量。否则会出现对发表同学提问不均匀的情况。实践表明,这种方式有效的促进了课堂上学生间的交流。也正是这种方式逐渐的帮助学生养成互相讨论,共同探索、研究的学习方式。

三、总结。

讨论法教学方法篇5

摘要:中医药学概论是药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内容广泛抽象,特别是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博大精深、抽象难懂、不易理解。为了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笔者根据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学生的特点,就《中医药学概论》的教学方法做一探讨,旨在达到教學相长,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讨论法教学方法篇6

关键词:自主探究;讨论;有效教学

布鲁纳说过:“探究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究就没有数学的发展.”在数学活动中,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内容,讲究教学策略,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探究活动.其中,讨论活动能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各自的表达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学模式的不断更新,讨论教学方式已融合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之中了.教师在课堂教学合理的使用讨论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新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中的讨论提出了相应要求

1.教师应创设讨论的空间和氛围,使学生能针对疑问进行探讨,能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质疑,与同学交流想法。

2.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同时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能从交流中获益。

3.使学生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有敢于提出疑问的意识,并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发现错误能及时改正。

二、课堂教学中讨论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讨论教学法存在多方面的问题:

(一)学生知道讨论什么吗?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教师在出示一些问题后,不管问题简单还是复杂,就马上组织课堂讨论,有的学生可能对要讨论的问题还没有弄明白,就开始乱说一气,有的学生干脆天南海北,高谈阔论,产生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不着边际的“题外话”,偏离了讨论的主题。到最后自己也不清楚到底讨论了些什么?

(二)学生果真在参与讨论吗?

课堂讨论的前提是独立思考。任何课堂讨论都是以学生自主、独立学习为先决条件的。学生没有经过思考、体会和感悟,他们又能讨论什么呢?讨论中有的学生只顾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而没有组织小组全体参与讨论的责任感或意识,使讨论的参与率降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很少有发表意见和提出问题的机会。有班干部或尖子生的小组中,班干部和尖子生甚至部分小组在讨论时不以自己的理由去说服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而产生争执。这样容易造成学生们只“作”不“合”、只“议”不“思”、只“说”不“听”,学生大多“各自为政”。这样的课堂讨论,学生实质上没有认真思考,更没有思维撞击的火花。

正是由于学生没有自己的思想、见解和观点,讨论时要么冷场,要么东拉西扯,课堂讨论形同虚设,往往成了空热闹、假正经。其实,学生只有自己先有了想法,才能有和小组成员交流和讨论的源泉。

(三)教师参与讨论指导了吗?

一旦学生进入了课堂讨论这一环节,很多教师确实像蝴蝶般地穿梭在每个小组之间,看似很忙,实际上大多在摆样子,装门面;有的教师不知所措地在讲台边等待;有的教师正在准备下一环节的教学,等等。此种情况下,教师并没有真正参与和投入到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去,更没有对学生的课堂讨论进行指导和调控。这样的课堂讨论能收到实效吗?

(四)课堂讨论多多益善吗?

有的教师为了赶时髦,取悦于听课教师,根本不考虑内容是否需要,一堂课总免不了几次搬出课堂讨论这一环节。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只有这样才符合新课程理念。课堂讨论成了上公开课必备的“行头”,成了花瓶。笔者曾聆听过一堂公开课,该任课教师前后共安排了5次课堂讨论,而所讨论的内容几乎是清一色的识记层次的“是什么”,这样的课堂讨论有必要吗?

三、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讨论教学

为了使讨论达到预期的目的,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以下环节.

(一)营造讨论氛围,激发孩子的讨论欲望和热情,是实施讨论式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在当前数学教学中,教师针对某个关键问题让学生讨论解决。但学生都只是独立解题,未能加入讨论的行列,使讨论在课堂上的存在流于形式。而要真正的实施讨论教学,要从多方面入手。

首先,要形成一定的讨论小组,适当调配讨论人员,使大家有想说话的感觉.学生在这个小集体中都获得了发言的机会,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真正进入讨论的情境中。同时,除了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这种机会外,在课后也应适当创造机会。

其次,精心设计问题.在数学课堂上,学生总会觉得空洞无味,无话可说.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针对性的设计问题,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有想象的空间,觉得有话可说,有讨论的必要.这样,才能为大多数学生所能够理解和接受,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共同探究解决问题。

(二)教师的情感投入及适时调控的主导性,是讨论式教学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

讨论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的信息交流活动.学生的知识基础不一样,领悟程度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成为课堂进程的调控者,要适时应变,使讨论有效地进行。

首先,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由于任课时数少,师生交流少,在学生心目中形成古板,严厉的印象.因此,数学老师在平时要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可能的话,经常与学生进行一些集体活动,融洽师生感情。在课堂上,教师要用肯定,赞许的言辞情感,鼓励孩子积极思考,敢于提问,发表看法.这样,在讨论中,充分发挥积极的思维,提高讨论的效略。

其次,教师在讨论中要参与其中,发表自己的看法,适时引导学生讨论,探究,加深并强化孩子的认识.对讨论中出现的各种意见,加以去粗取精,得出完美的结论。这有利于完善孩子的认知结构,发展思维能力,形成正确的发展方向。

在《数学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被有效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而如何正确实施讨论式教学,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探究知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是教学实施的关键.

参考文献:

居宏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讨.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2010(09)

张素霞.关于小学数学自主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9(04)

江琰.数学课堂实施有效讨论的策略.小学数学教育,2011(04)

黄春霞.聚焦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四大争论”.小学教学设计(数学),2008,Z2

梁万婷.实施开放教学,培养创新精神.中小学数学,2001(12)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卷第202页

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讨论法教学方法篇7

【关键词】 《经济学方法论》;课程性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

一、《经济学方法论》课程性质、地位与学习的意义

1、课程性质及地位

目前,《经济学方法论》课程已经成为国内众多综合类大学以及财经类大学的专业主干课。在内蒙古财经大学,这门课程是作为经济学院本科生第四学期的必修课程,同时是商务学院国际贸易专业的选修课程。在本科生课程体系中以及课程方案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本课程对学生所学前期课程的理论知识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方法论的视角――获得对既有知识的新的整合与重组,从而提升学生对所学不同课程的认识能力有所提升;另一方面,本课程还具有非常强的引导实际操作能力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对第四学期结束后即将写作的调查报告以及后续的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工作的顺利展开。

2、学习的意义

根据埃思里奇的观点,教学计划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即我们主要教授学生“知”的经济学,却极少教授他们“行”的经济学。也就是说,处于“知”、“行”相互割裂的状态,这使得学生们处于知道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却不知道如何将理论用于指导研究实践。而经济学方法论这门课程恰恰构建起学生对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实现“知”“行”相统一的桥梁。

此外,从我国经济学理论发展的现实状况来看,根据中国人民大学方福前教授关于“中国经济学建设必须走“三化”道路的演讲中所提:中国经济学建设必须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现代化、西方经济学中国化、中国经济问题理论化”道路,根据这一提法,我们可以进一步追问,如何实现我国经济理论发展中的这“三化”,笔者想,在这里方法论以及方法问题非常重要,或者换句话说,我们可以通过经济方法论方面的学习、借鉴与应用来更好地对“三化”的实现提供创新与发展路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主要是使学生从哲学层面、经济学方法层面以及经济学具体工具方法层面三个层面系统的学习方法论知识。

2、能力目标

借助于基本的经济学理论以及方法论知识,培养学生将经济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最为直接的目标就是使其具备较顺利撰写调查报告以及研究报告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经济学方法论的学习,使其对经济学理论知识拥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视角,能够以这一全新视角将所学各门课程的经济学理论统筹整合为一个整体体系,成为经济学理论知识的“知”者,并建立起应用经济学理论知识来解释、研究中国经济社会现实问题的学习习惯与素养。

三、教学内容设计

导言中对经济学方法论课程的一些基本问题做出说明,如方法、方法论和经济学方法论的含义;经济学方法论的层次性;为什么学习以及如何学习的问题作出说明。特别是在经济学方法论的层次性方面,一般把经济学方法论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即经济学方法论的最高层次,也即是哲学层面的方法论;第二个层次是经济学的方法论即就经济学而言,将经济现象作为对客观世界的一部分,是否具有特殊的性质,那么其认识的方法、方式、途径等是否存在规律;第三个层次是具体的操作方法,即对经济现象认识的具体操作方法。教学内容中各部分的划分就是按照经济学方法论的这三个层次的顺序展开的。据此将教学内容分为四大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科学哲学部分,具体包括对归纳主义与演绎主义、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库恩的科学发展理论以及托卡拉斯的科学研究纲领理论等内容进行讲解。一方面这一部分是经济学方法论的最高层次,有助于学生从深层次认识经济学方法论的哲学思维;另一方面哲学思潮的发展也始终都在极大的影响着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以及经济学说的发展,从这一角度说,我们也必须较为系统的使学生认识到哲学层面方法论的基本发展历程以及成果。

第二部分是经济学领域的方法论问题,具体是按照经济思潮以及流派发展的历史顺序来安排教学内容。第一块内容将对古典经济学阶段重要经济学家对方法论的论述进行讲解和说明,具体包括古典经济学之前的重商主义、威廉・配第等的经济学方法论;古典经济学的方法论包括斯密、李嘉图等;以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为标志,开始了当今同根于古典经济学的两大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分立,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主流经济学。基于此,本部分第二、三部分内容将分别安排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论和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方法论。第四部分内容是从方法论论战的视角对经济学方法论在西方涉及的几次大的争论进行说明,如边际主义与新历史主义学派之战、新古典综合派与剑桥学派方法论之争等。

第三部分是具体的方法问题。由于经济学也是一门社会学科,因此,这部分内容想从两个层次来讲解,一是从社会科学一般层面的分析方法来做出讲解,具体包括社会科学研究中具体的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问卷研究法、观察研究法等;二是从经济学这一学科本身出发,来说明其主要的方法,如成本-收益分析、边际分析、数学分析等。

第四部分是应用的经济学方法论,是学习经济学方法论的最终归宿问题,即应用的经济学方法论。也有学者把他取名为社会科学研究报告和论文的撰写。

四、教学准备

目前国内关于本门课程的教材分为国内学者出版的教材和国外翻译的教材两类。一类是国内学者自主编写的教材,如张俊山、朱成全、韩永进、高本全等。第二类是国外翻译的教材,如上海财大出版社2005年翻译的谢拉・C・道写的《经济学方法论》、唐・埃思里奇(Don Ethridge)的《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

由于经济学方法论课程所包含的层次以及内容非常广泛,因此,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仅仅依托于一本教材来完成课程的讲解,需要大量的辅图书、论文资料。对于这些辅材料,目前国内可供参考的图书如汪丁丁主编的经济学方法论译丛、刘永佶、程恩富等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出版的专著、汉兹、门格尔、霍奇逊、罗宾斯、霍奇逊等国外研究经济学方法论的著名学者的译著。此外,还可跟踪国外专门关于经济学方法论方面的期刊,如《经济学和哲学》、《经济学方法论》等。

五、教学过程设计

目前,笔者所在学校已经开设这门课程多年,但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极大的现实困境。一方面,教的方面,授课教师备课非常累,可以说备课费时、费力、费心血,但总体感觉收效不佳;另一方面,学的方面,学生普遍反映枯燥、没意思、没兴趣进而听不懂,最主要是感觉不到学了这个课有什么用。在上述这么严重的情况下,教学过程设计应沿着重过程、重应用的思路展开。

1、将学生的学纳入到老师教的过程当中来,真正融教与学于一体,采取四个模块相统一的教学方式

(1)课堂讲授:增强系统性、知识性+注重知识表达通俗性+寻找案例增强趣味性;(2)课后作业及阅读思考任务:每节课结束都布置复习及预习的内容,每下一节课开始都要检查课后复习及预习的情况;(3)课堂讨论:主要是通过案例分析与应用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4)撰写读书笔记:一学期至少要交四篇读书笔记,给学生十本左右的关于方法论的经典译著,以电子版的形式打包放在课程qq群里。其实,后续的想法,还想根据课程特征设置专门的群聊,以群聊参与的程度以及发表的看法来给予表现突出的学生以一定的平时成绩奖励,建立课堂之外的第二课堂。

2、应用“大纲+笔记”的方式来严格教学过程

即设计带有空白地方的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跟着老师在听课的同时,将重要条目下的重点内容补充到大纲当中去,最终形成既有调理又有实质内容的笔记。通过这一办法,对学生的上课过程做出硬性的规定,从而强化教学过程管理。

3、调整考核方式

在上述教学过程设计下,对考核方式做出相应的调整,将平时成绩比重至少改为50%,最后考试成绩不高于50%。具体来说,准备取消考勤分数,平时成绩包括3块,课堂笔记(15分)+读书笔记(20分)+提问互动(10分)+QQ群活跃程度(5分)。期末考试采取开放式试题,开卷考试,注重对所学课程内容的实际应用能力。虽然增加了授课老师的工作量,但是感觉能一定程度上将学生控制在课堂以及课堂之外的这一课程学习中。

【参考文献】

[1] 唐・埃思里奇(Don Ethridge).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2] 高本全.经济学方法论与经济学研究方法[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讨论法教学方法篇8

当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比较普遍的不仅有认识不足、管理体系及标准构建缺失的现状,而且最根本的是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论体系。具体表现在于,大多数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虽有布置或执行,但往往“形式大于实际”或者“流于走过场”进行:课前不对学生进行动员和辅导,让学生自己利用课余时间去做,期间老师也不做任何追踪指导、沟通与监督,只要求学生在期末交个调研报告,老师据此给个成绩就算完成。甚至有些教师只允许学生按教师的要求、思路提出和解答问题,不承认学生的个体反映和思考。而且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设施也未普及或能被较为熟练地在教学中得到推广和运用;再加上思政课授课合班上课现象依然普遍存在,教师难以顾及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最后真正能参与到实践教学中的学生非常有限……这样的实践教学既缺乏有效的教学组织、设计和指导,也未开发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完全背离了实践教学的精髓。导致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缺失,严重制约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效果。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法论体系的探求成为当前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法论探讨

1、课程化必须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首要定位

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曾于2005年联合发文指出,高校思政理论课应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避免流于形式,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教学,建立并完善实践教学机制,“围绕教学目标,制定大纲,规定学时,提供必要经费,加强组织和管理,”不断推动大学生走出校园,走入社会,到社会基层、部门、企业去锻炼、实习和社调。尽一切可能的办法和途径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社会分析判断能力和适应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巩固和加强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成效,教育部于2008年9月再次强调,应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制度,对加强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作出了更具体、明确的指示:“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从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这些文件的要求,在理论上和政策上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化的首要定位提供了直接的依据和佐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化:在总体上,把“实践教学”环节纳入思政理论课各课程教学计划中,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这根指挥棒下,对各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科学、全面的统筹规划,使各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有机地融为一体。在具体各门课程的实施中,就如理论课教学一样:教学主题、目的和大纲明确,教学计划、教案、学分和课时落实到位,教学基地相对稳定,教学设施以及有效的教学考核标准和体系比较完善。实践教学课程化直接体现教育主管部门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视和明确的教育取向,它不仅激起教师对实践教学环节强烈的职业责任意识,避免走过场、形式化,而且唤起学生的兴趣、纠正对实践教学的偏见、提高其参与积极性。这对于解决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地位不明、机制不畅、活动散乱等诸多现实弊病,使之更科学、规范,真正落到实处更具机制保障!

2、立体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必然路径

“实践教学活动特指教师将校内课堂教学延伸至社会。带领学生走向社会大课堂进行的教学活动。”欲借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带领学生走向社会大课堂、了解复杂、宽泛的社会大世界,实践教学的实践路径也相应地应是丰富而立体的:不仅有校外的实践教学,更有课堂的、校园的以及网络的实践教学,多样化、全方位、立体化的路径来实现。课堂实践教学。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案例解析”、“理论和现实”、“时事热点论坛”等方式,通过讨论、辩论、课堂回答问题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践教学活动。在这期间,学生不仅能发觉自己的优势和短板而扬长避短,更能激励他们不断完善自己。如此,课堂不但是知识的载体,而且是师生共同探知求新的场所,是师生间思想和智慧开放、碰撞与生成的一种体验,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心灵体验和感悟式的教学,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对学生综合素养与能力的提升大有帮助,不仅助力学生理解和吸收思政教育的理论知识,提高思政理论思辨能力、是非判断力、语言沟通与表达能力等,而且还培养了积极主动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内在精神和品格。校园实践教学。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寓实践教学于学生的社团活动、寝室文明竞赛、校园互帮互助、勤工俭学、各级各类的大学生辩论赛以及邀请专家来校讲座等活动之中,学生们在相对开放的、活泼的环境中,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进行自我思想政治教育与体悟,深化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在实践中体验思政理论的重要性与无可替代性,提高思政理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知识的自觉运用能力。社会实践教学。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运用课堂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做到知行合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最终目的。教师根据教学中,学生平时关注的社会焦点、热点,结合思政理论设计社会调研选题,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不受具体地点限制,通过问卷、访谈、参观、实习等多种方式深入社会基层,对自己所关注或者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调查研究,最后撰写研究报告、或参观感想、或实习记录等总结材料。促使学生带着问题有目地从最先对问题简单而零散的认识,经对实地考察而得的案例或数据分析,运用所学理论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每一环节,不仅挑战和提升学生的协同作业能力、责任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了对思政理论的理解与认同。可以说,社会实践,是学生深入了解国情和社会,完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到指导实践这一认识过程的飞跃,真正将所学知识内化为一种能力和素养,做到知行合一的最易见效的途径。网络实践教学。在信息时代,互联网和各种通讯手段十分发达,当下的大学生被誉为“伴随鼠标长大的”一代,他们留在网上的时间比以往任何一代都要长,网络交流、学习成为当今大学生主要的学习和人际交往方式,借助互联网虚拟平台开展实践教学是最符合现代大学生特点的一种途径。调查发现,学生虽长时流连网络,但他们浏览、关注的主要是娱乐八卦类快餐式题材,对于国家、社会发展产生很大影响但与自己看似没有太大关联的事件就极少关注,即使关注也很少进一步考究事件背后的实质与意义。对社会现实了解、关注非常狭窄,加之自身先前固有的一些主观观念的影响,很多时候大学生看问题过于片面,甚至看到思政课教材中一些理论与自己认识的现实不符时,就怀疑、排斥甚至是抵触理论,带着预设的心理、观点看待思政课程。所以教师应有意地引导学生通过慕课、网络公开课、网上论坛等形式,用更开阔的视角、更长远的眼光、更具未来延展性地开展互联网实践教学。同时师生通过互联网可以即时、有效、便捷地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关于思想、学业、生活、未来等各方面广泛的交流和探讨,有效将课内外实践教学有机统一起来。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当代知识观、学习观和人才观也发生了巨变,更加注重综合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课堂、校园、社会以及网络等全方位、立体化实践教学,各个方面优势互补,缺一不可。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立体化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社会、认识社会,迅速形成正确把握世情、国情、社情、民意的能力与理性解决各种问题的判断力,为将来毕业后步入社会成为祖国栋梁奠定坚实的基本功。

3、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基本策略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高校思政教育必须走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既抓课堂教育,又着重引领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对于高校师生而言,最具直接性、真实性、现实性、鲜活性的“社会”当然就是高校所处的本地社会和学生原来的生存社会。因为高校都是处在各自当地的地域、社会和文化环境之中,各具特色地域高校的师生也必然受到当地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的熏陶和影响;每个大学生的思想、文化、习惯都是他成长的家庭、学校、社区、邻里等社会、文化环境的产物。这些都应成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重要的“本土”社会文化资源。它能以就近便利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背景,便于学生较快进入实践“情境”,提供典型案例及系列材料或场景,极其方便学生进入实践状态、搜集资料、甄选信息和方法、提炼方案、提出建议和对策,甚至检验方案建议的正确与否等,又可以为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独具优势和鲜明特色的教学素材、平台和基地。所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应是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基本取材策略。高校思政实践教学应根据思政理论教育目的、计划和要求,组织学生就地取材、求真务实。教师根据思政教育主旨和目标,结合“本土”文化,有针对性地设计实践教学主题和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深挖学校本地或学生家乡本土文化资源的内涵,拓展其外延,将“校本地”和“生本地”资源的优势和实践教学的目标有效结合起来,用所学理论知识理解、分析并解决本地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在独特、真实、鲜活、亲切的本地社会文化资源的启迪下,将自己课堂所学内化为自身的意志品性。

4、系统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考评考核机制

2005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强调,各高校着手完善实践教学制度,划出相应学分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相继将实践教学环节纳入课程内容当中。但就目前开展情况而言,绝大多数学校将实践教学仅仅局限在社会实践上,亦即以学生的社会实践报告作为唯一衡量、考核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成效的标准。这实际上并非实践教学当初的目标或本意。综上所言,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应该课程化、全方位、立体化,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评考核机制,至少是系统而综合的,绝不能是单一的。从学生参与课堂实践教学分析解决问题时就应开始考核考评。如课堂实践教学主要是以学生参与、教师引导和指导进行的讨论、讲演、辩论等活动,可根据学生在各活动中的态度和表现,让学生自评、互评或老师点评,师生共同完成学生课堂实践教学考核。课外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亲身参与社会实践,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根据学生参与活动的次数、活动的结果以及最后的实践教学总结性报告、材料,分别给出学生实践教学各环节的成绩。不论是课堂的还是课外的实践教学成绩都分别按不同比例一并纳入学生平时成绩中。经验表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评、考核上的综合化、系统化,不仅推动了学生踊跃参与实践教学环节,锻炼全面能力,修养良好品性;而且还有利于教师对实践教学各环节的监督、管理和最后的自我提升,不断提高和完善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结语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实现思政理论教育从单一的课堂教学到学校、企业、社会多方协同参与,从内至外全面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一次质的飞跃。不论是哪种途径与平台的实践教学,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总的基本的方法论原则:教师主导引领,学生主体实践,师生共同参与、齐进步。并且以此贯穿于整个实践教学各方法、各环节之中,使整个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唯此,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达到使理论入脑入心的目的。违背这一基本的原则,前面的一切方法论都只能是无意义的空谈。

上一篇:地下矿山应急预案范文 下一篇:建设工程消防验收规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