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法的优点范文

时间:2024-03-21 11:23:51

讨论法的优点

讨论法的优点篇1

 

一、引言

 

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经济学类专业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性课程,也是一门紧密联系实际的实践性课程。由于宏观经济学理论性强,派别多,系统庞大,教学内容丰富,涉及大量图表、经济模型和专业术语,并且使用的教材基本为国外教材,与中国的现实国情存在差距,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必要的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改革。从当前的教学实践看,讲授型课堂仍然在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内容形式单一,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从学生的反馈评价看,学生不能及时理解掌握其基本理论和要点,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针对本课程的学科特点,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引入研讨式教学法,通过构建一个研讨型课堂,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性,加强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互动,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讨式教学法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的优势

 

研讨式教学法起源于德国教育家弗兰克创办的师范学校,这种教学模式在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中被广泛运用。直到1997年研讨式教学法才被引入国内,随后被得到极大关注。研讨式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大量查阅相关文献及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与教师进行全面、具体、自主和自由的学术探讨,从根本上充分挖掘课堂参与者——教师和学生的潜能,打造一个在师生与生生之间的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互动的课堂,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达到“学有所获、教学相长”的教育目的。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它的明显优势体现如下:

 

(一)教学过程更加真实。

 

宏观经济学的研讨主题一般是现实经济社会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贴近生活,具有高度真实性,因此教学过程相较于传统讲授法更真实。比如在讲授宏观经济政策实践时,教师可以将研讨主题设定为“中国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政策实践”。研讨现实中的真实热点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弥补学生实践不足的“短板”。

 

(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基础课,其能力要求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科研能力,而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方法适用于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却严重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研讨式教学方法是一种能让学生共同参与到现实问题的探讨中,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的一种学习方法。把宏观经济学课堂变成一个研讨型课堂,可以弥补讲授型课堂的不足,并且能更好地让学生紧跟学术前沿、促进学生分析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强化,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研讨式教学法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的实践

 

将研讨式教学法运用于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确定研讨主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求知欲。同时,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以研讨主题为核心展开讨论,在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互动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研讨式教学法在宏观经济学课堂中的实践看,研讨型课堂的设计既要考虑学生的参与度,又要考虑课堂的可控性。不仅包含课堂的研讨过程,而且应贯穿于课前的准备、课中的研讨和课后的评价等全过程。具体来看,该模式的操作程序具体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一)科学设计研讨主题

 

研讨式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是师生共同参与的“问题研究”的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要求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在参透教材内容和教学重难点,并且充分考虑学生实际的基础上,科学设计与课程内容相关又能激发学生求知欲的研究性探索性问题。

 

研讨式教学法能否实现教学目标,研讨主题的确定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在设计研讨主题时不能根据主观想法随便确定,必须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根据课程内容、性质及能力要求,精心设计。同时,研讨式教学法能否取得良好教学效果,能否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讨论当中取决于研讨主题难度的高低,太难、太专的主题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很难参与,太过浅显、简单的问题不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研讨主题必须在考虑学生研究能力的基础上,科学设计,问题难度要适中。具体来讲,联系宏观经济学的课程特色及要求,在讲到国内生产总值部分时,教师可以把研讨主题设定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GDP的变动情况、变动原因及影响因素”;讲授宏观经济政策实践时,可确定主题为“中国与美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政策比较分析”;针对增长理论,可确定讨论主题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及与主要发达国家的比较分析”等。这些研讨主题的确定,既依托于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既激发学生兴趣,又留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研究的空间。

 

(二)合理安排研讨小组

 

确定研讨小组是研讨式教学过程的准备阶段,教师在“导论”课上,先介绍宏观经济学的性质、内容、学习意义及能力要求,然后讲解宏观经济学的学习方法,特别是研讨式教学法的内涵、教学过程,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完成任务要求,使学生对研讨式教学法有一个基本认识。

 

每次研讨课前,由教师向学生提供研讨主题,让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和研究,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和兴趣确定选题。在学生初步选题确定后,根据自愿组合、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原则组成每组3-5名成员的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以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研讨式学习。

 

确立研讨小组后,学生自主查阅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由于学生对于查阅资料经验相对不足,因此教师需要告知学生查找资料的方法和要求,帮助学生制订研究计划。此阶段各小组可以通过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学术期刊文献检索网站检索文献,阅读经典原著,还可根据需要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等,学生通过材料阅读、归纳总结、形成基本观点,最后撰写研究报告和制作PPT讲演稿。

 

(三)组织课堂讨论

 

通过对某个经济热点问题的探讨、分析,获得对问题的正确认识,形成经济学思维方式,以此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宏观经济学研讨式教学法的最终目的。课堂讨论是这一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

 

在课堂研讨过程中,每个小组推举一人向全班同学介绍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陈述过程需要有观点、数据、材料支撑,形成一个完整的论证体系。在小组代表陈述完毕后,同小组同学可以对该问题进行补充。接下来是教师和其他同学的互动环节。师生可以对该问题进行提问,由小组代表回答,还可以进行辩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真正发挥主导作用,正确引导,使学生明确研讨主题,抓住争论的焦点。教师要把握课堂研讨时间,既要让学生参与讨论,又不能影响教学进度。最后是教师点评,从形式到内容,指出优点和不足,同时对学生疑惑的问题进行集中解答、补充说明。研讨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深入交流和互动,真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研讨的课后延伸

 

研讨阶段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终点。研讨课程结束后,教师和学生都应进行总结。教师的总结包括研讨主题的确定是否恰当,学生在搜集整理资料、研讨等各个阶段的表现,对研讨课堂的把握有没有改进的余地,等等。学生可以从在阅读、分析和研讨过程中学到的知识;课前准备、课中研讨等过程中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等进行总结。同时,经过研讨阶段,学生可以对研讨主题撰写研讨心得或直接撰写小论文,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包括论文的规范性要求、论证方法和研究方法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笔者从本院研讨式教学法在宏观经济学课堂中的推行来看,总体还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增强。这种问题驱动型教学方法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由于研讨式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从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到观点的提炼,再到具体解决问题方法的确定,从报告论文的撰写到主要观点结论的陈述都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并在此过程中,极大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从笔者对参与宏观经济学研讨型课堂的学生口头调查及专门针对研讨式教学法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来看,超过90%的学生反映“研讨式教学法优于以往的讲授型教学方法”。第二,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研意识。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科研能力有一定的要求。研讨式教学法要求学生最后撰写报告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科研方法、科研论文撰写的规范要求,无形中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在课堂上,每年会有部分同学撰写一定数量的高质量科研小论文。

 

研讨式教学法在理论上具有宏观经济学课堂中实践的诸多优势,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还有亟待完善的地方。第一,加强教师课前准备,强化对学生的指点和辅导。实际上,在研讨型课堂中,对教师的学术能力、组织能力及课堂管理能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学生在文献收集和对主题的把握方面由于经验不足,难免出现偏差,教师需要及时辅导。第二,优化研讨教学流程。在研讨过程中需要教师把握每个阶段的时间,包括学生陈述的时间,学生提问的时间,课堂讨论时间,以及最后教师点评的时间。并且从课前准备、课中讨论到课后评价都需要教师合理安排时间,并监督各个小组的完成进度情况,否则,很难实现预期目标。第三,考核评价体系亟待优化。学生在研讨式课堂中的表现,具体包括在研讨小组中承担的角色、完成的任务、课堂研讨中的参与积极性等应该纳入最终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四、结语

 

研讨式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很好地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本文通过教学实践,初步探讨研讨式教学法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的优势、具体实施过程及亟待完善的地方,希望在后续研究中继续不断补充和完善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

 

讨论法的优点篇2

相对于传统的授课方式,案例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及要求教师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也要求能熟练地运用理论知识;及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总结学生的观点,又要求教师能够对学生提出的观点进行灵活的应变及恰当的引导,使案例教学能顺利的开展。因此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二、案例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的应用分析

(一)根据教学内容,精心选择案例。能否顺利开展案例教学的关键在于选择恰当的案例。人力资源管理教材上的案例固然是经过筛选的经典案例,但是不同的学生因为知识背景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直接套用国外的案例并不太能够适应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一般来说,恰当的案例是教师自己能够把握的,易于被学生所接受的,同时也是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首先,应当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精心选择案例。其次,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案例。在选择案例的时候,应当注意案例的时效性,如果选择的案例过于陈旧,内容可能会过时,缺少代表性,降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在四川绵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深入走访绵阳的企业,选取贴近现实的,适合学生讨论的案例。通过1-2年的积累,会形成一个比较有针对性的案例库,这样对未来的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做好角色扮演。在选好恰当的教学案例后,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案例,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在常规理论教学完成后,引导全班学生分为几个个讨论组,每个讨论组包括10个左右学生,让其担任不同的职务,如总经理,人力资源部总监,生产部经理,市场部经理等职务。根据不同的案例背景,学生可以体验到不同角色的地位及重要性。再根据学生讨论的表现情况给予不同的平时成绩,这个成绩与期末总评成绩挂钩,这样有利于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三)增加课堂讨论,充分进行交流。各个小组在理解案例背景后,充分地通过角色扮演对案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在课堂讨论结束后,由小组选出代表对问题解决方案进行汇报,各小组汇报完成后,允许其他小组成员对方案进行提问,汇报人可指派小组成员进行回答。这样的课堂交流提高了学生将人力资源理论转化为实际操作的能力。教师在讨论中,应当加以引导,让学生按照较为科学的思路进行讨论,一步一步深入,直到找到更加优化的解决方案。在讨论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观点中的优缺点,使学生紧紧围绕案例进行讨论,控制好案例讨论的节奏。

(四)点评案例讨论过程。在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讨论及汇报情况进行归纳总结,给出公正的评判。教师不要求对案例所讨论的问题给出标准答案,但是教师应当对案例中涉及到的理论框架进行梳理,指出学生在分析问题过程中的优缺点,提出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启发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深入认识。在点评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重点考虑学生分析问题的步骤是否合理,思维方式是否科学,能否抓住主要问题和关键问题等。教师的点评过程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认识进一步深化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总结点评的时候,应当重点讲清楚理由,分析学生观点的独到之处或存在的缺陷,应当给学生进一步思考的余地,引导学生反思讨论过程,是否通过案例讨论学习或掌握了处理问题的方法或思路等。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评价与反馈,及时修订教学内容和方式。

(五)案例教学法的效果。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不仅要分析和研究国内外著名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成功得失,而且要分析和研究当前我国企业经营中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问题,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这样的授课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样,极大地促进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获得丰富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了实践技能。

三、结语

案例教学法的优点固然很多,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有自身的优势。案例教学法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方式,但其是传统教学方式的一个重要补充。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课程的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取长补短,相互结合,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并能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讨论法的优点篇3

一、关于“物权的优先效力”的问题属性

报告的讨论首先从确定讨论对象的问题属性入手,认为物权的优先效力属于“解释方式的确定和立法技术的选择问题,也即对于大量的交易关系中所可能产生的物权与物权、物权与债权之间的权利重叠和权利冲突现象,究竟采用何种解释方式在逻辑上才更为通畅,在理论上才更为圆满,而且这种解释又能够在立法上得到最佳表达。”这一思路值得赞同。以往学界对于不少问题的讨论,由于未能妥当地确定讨论对象的问题属性,致使无法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论证。

“物权的优先效力”究竟属于何种类型的问题?我同意报告采用的分析路径,即从以往的著述或立法,包括物权法的专家建议稿以及立法机关的征求意见稿如何使用入手,进行分析。

不难看出,民法著述论及“物权的优先效力”,不管是采“一元说”还是“二元说”,大多不外乎是用这一论断来解释、表述相关的法律规则,以选择一种说法,简洁、明了地表达相关法律规则的寓意。当然,也有民法著述在讨论相关问题时,如当按份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与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出现冲突时,何者享有的优先购买权更优先一些?答曰:根据物权的优先效力原则,按份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源自物权,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则源自债权,故按份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比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更优先。此时即并非将“物权的优先效力”作为一个解释选择的结论来概括总结某类法律规范,而是径直将其作为一个作出价值判断的前提,去协调当事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冲突。

尽管如此,民法著述上论及 “物权的优先效力”,大多属于一个解释选择问题。但必须指出的是,该解释选择问题属于民法学上的解释选择问题,而非民法上的解释选择问题。在我的心目中,民法问题在法律成文化的传统之下,最终都要落脚在民法规则的设计上。但民法学问题,则没有这一限制,只要讨论的对象与民法有关,都属此类。民法问题肯定是民法学上的问题,但民法学上的问题却未必是民法问题。比如,中国民法学学说继受的特点是什么?中国民法学发展的源流如何?中国是否存在不同的民法学说流派?这些问题,只是民法学问题,并非民法问题。这里之所以提到民法问题与民法学问题的区分,与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界分,“理论研究”与“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的界分,乃至于“理论研究的评判标准”与“民事立法和司法的评判标准”的界分都有关系。这些界分影响着我们对许多民法问题或民法学问题的判断,比如理论思考中完美的制度设计,是否一定是民事立法中最好的选择等等,都与此有关。此处暂不展开来讲。

以这一认识为前提,解释选择问题实际上包括两种类型。一是与民法规则设计有关的解释选择问题,旨在将存在、发生于生活世界的现象,经由民法术语的解释、描述,转换成为民法世界的现象,为民法调整功能的实现开辟道路。比如,物权变动模式的立法选择即属此类。此类解释选择问题属于民法问题,同时也是民法学问题。还有一类解释选择问题,着力于用何种简洁、易懂、浓缩“精华”的语言将一定的民法现象表达出来,易于交流、传授和沟通。民法著述上用“物权的优先效力”来总结概括物权与物权并存时、物权与债权并存时,民法协调并存权利之间关系的策略,就属此类。

问题在于,仅将“物权的优先效力”归结为解释选择问题,或进而言其为民法学中的解释选择问题,还不够。因为这只是对民法著述中,在大多数情形所言“物权的优先效力”问题属性的定位。报告中提及的物权法专家建议稿以及立法机关的物权法征求意见稿,规定“物权的优先效力”,却是别有用意。无论是梁慧星教授主持的课题组起草的物权法专家建议稿设第8条规定物权的优先效力,还是王利明教授主持的课题组起草的物权法专家建议稿设第7条规定物权的优先效力,抑或全国人大法工委起草的物权法征求意见稿第8条规定的物权的优先效力,无论具体表述存在何种差别,也不论其与哪本民法著述中关于物权优先效力的表述保持一致,都已经从民法学中的解释选择问题,变成了民法上的一项法律规则,意在作为一项协调权利冲突的裁判规范。由于其意在对当事人之间冲突的利益关系作出协调,“物权的优先效力”摇身成为民法上的“价值判断问题”。它不再是对相关法律现象的概括总结,而是成为断讼决狱的演绎前提,昭示了学者或立法机关协调利益冲突的价值取向。

对于这一点,报告在不少问题的论述中实际上已经涉及到了,但如能在报告的一开始作清楚界分,并把报告的整个论述都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恐怕更好。

二、就“物权的优先效力”作为一个民法学上的解释选择问题,如何进行论证?

前面提及,民法著述中论及“物权的优先效力”,主要将其作为一个解释选择问题对待。如欲反思、批驳这一做法,就必须注意到:如果存在一种学术共识,这种学术共识倾向于把某一类民事立法或司法实践中认可的法律规则,用“物权的优先效力”这样的语言总结概括出来,而你现在要做的工作就是要推翻这一共识,证明这一约定俗成的称谓不当,那就要选择这样的论证策略:这一说法跟已有的其他说法存在有矛盾,或者这一说法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如果不能证明这两点中的任何一点,就可能出现这样一种局面:我们愿意将此类现象统称为“物权的优先效力”,而你则强调不能那样说,要像我这样说。如此一来,学术交流的平台就会丧失,学术讨论就会变成意气之争。

三、将“物权的优先效力”作为一个价值判断问题对待是否合适?

如前所述,有的民法著述径直将“物权的优先效力”作为一项价值判断的准则对待,用来讨论按份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与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竞合时,何者更应优先实现。物权法的专家建议稿以及立法机关的物权法征求意见稿则更是将“物权的优先效力”作如是处理,力图使其成为裁判者据以对当事人冲突的利益关系做出裁断的演绎基础。报告中不少地方着力于此,进行批驳,确值赞同。

补充一点看法,供报告人参考。在物权与债权同时与某一特定物发生关联,出现冲突时,何者优先实现?对于这一价值判断问题,恐怕不是一个依据“物权效力优先”原则即可得出结论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是可用的法宝。此时应着力于讨论何者应当优先实现最具有实质意义上的正当性以及形式意义上的正当性。所谓实质意义上的正当性,是指对物权与债权的冲突选择的协调策略,在一般情形下应符合民法的基本理念;或虽不合民法的基本理念,但有足够充分且正当的理由。所谓形式意义上的正当性,是指满足民法的体系化要求,保持了法律制度与法律制度之间的逻辑和谐,符合体系强制。当物权与物权并存于同一物之上时,哪种物权或哪个物权应当优先实现,这一点表现得更为明显。有了实质上的或者形式上的理由,尤其是应当有了实质上的理由,方可作出何者优先的判断。单单祭起“物权效力优先”的大旗,就风卷残云,无往而不胜,恐是幻觉。具体的例子报告中谈了不少,不再重复。

四、报告中提及,孟勤国教授在质疑物权优先于债权的理论时,认为债权的标的是债务人的给付而非特定之物,因此债权并不能直接设定于物之上,债权与物并无直接的联系;既然物权和债权不能存在于同一物之上,则物权优先于债权之说亦无存在余地。

这里牵扯到一个老问题,即物权的客体是物还是行为,物权关系是人和人的关系还是人和物的关系。顺便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讨论法的优点篇4

现在我们上课或者是听课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种现象:老师一宣布讨论,教室里“嗡”声一片,全体学生起立参与讨论,热闹非凡,学生总能以最快的速度讨论起来,当教师示意讨论结束,学生又总能迅速安静下来并派出一名代表发言展示,整个过程一般是这样。看似课堂热闹,实际效果如何,有待时间去考证。可我总觉得有时效果不好,都有一些困惑,并且我也进行了很多的实践和探索,总不能达到自己的预想效果,就好像明明知道目的地就在彼岸,却找不到横渡之舟。我把这些问题整理如下,希望得到同行指点。

1、“旁观”现象。在讨论的时候,少数学生“一言堂”,往往有部分学生漫不经心地看着别人在发言讨论,自己却不参与,像一个旁观者。以前对自己的课堂和一些公开课的课堂观察记录统计,发现旁观的学生不仅仅局限于后进生,在同一小组(6人)旁观者少则一人,多则3人中,在整个班级中,少则10人,多则20--30人没有参与讨论,或者讨论课堂无关的话题;还有另外一种现象就是:小组内你说我说,大家抢着说,谁也不听谁的,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

2、中等生、待优生与优生相比,缺少讨论的机会。只要我们细心就会发现,在讨论时优生积极思考、积极讨论,是主角;中等生观望,附和、随大流;待优学生干脆不交流,仅做听众。而我们老师往往无意之中跟着感觉走,把目光和机会更多的投向了优等生,对优等生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体验做出积极的回应,帮助他们完善答案(这可能是我们头脑中的习惯怕完不成教学任务吧)。长此以往,一些学有困难的学生无形中失去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变相剥夺了学习的权利,造成了学习上的缺失。同样有时我们的课堂很热闹,但当我们理智的想一想,其实都是优秀学生的“专利”,大多数学生成了“配角”,他们听的一知半解,只是顺从别人的想法,当时有点理解,但过后便忘记了,热闹的讨论仅仅是表面现象,因为大多数学生没有产生思维的碰撞和思想的交锋,当然就谈不上有效的讨论。

3、学生的讨论指向老师提出的问题。尽管现在我们注重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重视并提供了讨论的机会,但我们老师还没有彻底转变观念,在平日的教学中还带有权威性、指令性,没有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讨论的参与者和指导者,更多的是学生与学生交流,这使得原汁原味的讨论失真,限制和阻碍了学生的发展,教师扮演的还是给出现成真理的人。

4、对于学习中的问题,老师缺少对学生的引导,没有给出学生思考的时间,就组织学生讨论。这样学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深思熟虑,匆忙展开讨论,结果要么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对小组内的不同见解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的赞同或反对,也无法做到吸取有效的成分和纠正自我的错误。这样的讨论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在无形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悖于讨论学习之真谛。

针对以上问题,经过10级B部数学组全体老师不断研究讨论,有一些不成熟的思考:

1、老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转换角色。

我们的观点是:老师是教不会学生的,同样老师不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就好像学生感冒,老师代替不了学生,更代替不了学生吃药。在课堂教学改革的浪潮中,每一位老师要改变心态,积极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以自己最大的热情带动学生高效学习,点燃每个学习小组学习的热情,激发他们前进的动力,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实现自主、高效学习。教的本质在于引导。现在我们很难想象以前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老师是一个拥有大量知识和试题的水桶,学生是一个个盛装知识和试题的水杯,一个劲地夜以继日地灌,灌得学生们昏头昏脑,疲于应付,没有精力和时间去独立消化知识。这种做法,辛苦了教师,也拖跨了学生这个生动活泼的主体,其效果实在不佳,往往事与愿违,表面上看课堂上教师有声有色,秩序井然,但课后学生感到知之不多,容易忘却,印象不深,运用更困难。有人说“填鸭式”和“题海战术”是应试教育的两大法宝,是注入式教学的两件利器,它更是摧残人才的两把“匕首”。所以老师们必须要转变观念,转换角色,老师要充当“引导者”、“促进者”、“辅导者”、“顾问”和“参谋”等多种角色,旨在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具体来说:(1)由管理者变为组织者。长期以来,教师在课堂上是说一不二的布道者,学生围着老师转,教师总是引着学生钻自己预先设计的某个圈子,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哪还有个性?哪还有创造性?(2)由传授者变为参与者(3)由控制者变为帮助者(4)由主导者变为引导者(5)由教书匠变为研究者。

2、使讨论有效,避免走形式,力戒“假”与“浮”。

我们在听课时有时会遇到,给学生抛出几个问题,学生用3--5分钟讨论,有的学生刚投入,有的学生还没来得及阐明自己的观点,老师就拍手叫停,这种假讨论的现象是不可取的;另一方面,老师不能让学生漫无边际地说下去,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种“浮躁”的讨论也不可取。所以这时候老师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必须关注每个小组每一个学生的活动,达到“一切尽在掌握中”,要进行有效的控制,老师要尽可能的参加各小组的活动,在巡视中对各组的不同情况、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及时了解学生出现的问题,以灵活调整教学环节。

3、独立学习是基础。

小组讨论应建立在学生个人独立思考基础上,我们学校现在采用的是导学案的形式,让学生提前利用晚自习时去思考并解决导学案中的问题,有了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讨论时才能人人有话可说,有感而发,从而有效的避免以个别学生的思维代替小组思维,个人的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或小组来代替的。因此教师在平时就应注重学生独立思考的培养,只有在思考达到一定程度后的讨论交流,才可能出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才可能有思维的正面交锋,因此小组讨论前,必须要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有时遇到问题时,可先不急于讨论,而是让学生静下心来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为讨论做好准备。

讨论法的优点篇5

课堂教学 学生自评 小组讨论 师生互评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牵扯诸多概念、定理,其不仅在自然科学探索中应用广泛,而且在实际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见数学知识的重要性。而数学习题正是巩固知识,加强应用的利器。适当的习题时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加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互动十分重要。课堂互动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人际互动,是在课堂教学情景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有意的交流,有助于提高课堂互动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将习题讲解和课堂互动结合起来,很好的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不仅课堂气氛活跃,而且学生更好的掌握了知识点和习题,更好的锻炼了自己的数学思维方式。

长期以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以教师为主,以教师讲授为主,只强调外部评价对学生学习等方面的促进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及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是被动的评价客体,没有评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种评价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影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学习主观能动性发挥。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于课堂习题的讲解采用学生自评、小组讨论、师生互评的三层次深入教学。通过三个层次的合理划分以及正确实施,更好的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

一、学生自评

学生自评,就是学生用简练的语言,自我评价课堂习题的解题思路,阐释数学思想方法,并指出习题解答过程中思维的闪光点和困难之处。让学生客观地指出自己的不足,对自己的能力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

学生自评的阶段,可以让学生从头至尾的分析自己的学习,找出自己满意的几个优点,并分析自己为什么有这样的优点,怎么才能继续保持并发扬。另外,学生找出几个自己不满意的缺点,分析缺点产生的原因以及改正缺点的方法,切忌只用“我听了”“我举手了”“我会了”等模糊的语言来回答。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也应该是评价的主体,学生自评,可以提交学生的自我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好的推进素质教育。

数学习题时学生思维的产物,学生自评,不仅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自评可以使解题的隐性思维显现化,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通过自评,学生的概括能力逐步形成,数学抽象能力,一般的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得到质和量的提高,通过自评,又会促使学生打破思维定势,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意识进一步得到发展。

二、小组讨论

学生自评结束后,其他学生可能对此道习题存在各种疑惑或者思维的灵感,所以此时应该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学生之间互相探讨习题解答的优缺点,及时互相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头脑风暴的方法,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讨论中,学生思维非常活跃,往往产生新奇的解决方法,也往往会对以前的疑问有所领悟。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扩大的自己的思考范围,有利于发觉学生的思维死角,可以让学生从更多的方面看待这个问题。经过讨论产生的想法,是学生经过自身努力得来,他们会更加的珍惜,使知识更加巩固。

但如果一味放任学生讨论,他们可能容易偏离主题。在一段讨论中,教师可以指定相关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并隔一段时间,让同学发言,讲述讨论结果,并在讨论结束时,总结讨论的结果。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可以较好的保证学生课堂小组讨论的效果,更充分的调动课堂讨论的积极性。

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课堂中应该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对于课堂习题,在学生小组讨论中,教师适时引导,通过学生互评,让同学之间相互指出习题解答的优点,会起到表率作用。这是同学自己作,同学自己发现,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大地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学生间学习的协作意识。对于习题的不足之处,让学生点评,会使他们加深印象,今后类似的错误或不足,就会改掉。另外通过学生互评,能启发灵感,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点评这一过程的进行,让学生欣赏自己,欣赏他人,发现自我的价值,有利于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一个学生间互评的要点:一定要先指出板演者的优点,再善意地指出不足,并说出自己解题的做法。通过点评,学生的合作意识逐步强化,促进了协作学习过程的形成。

三、师生互评

当小组讨论结束后,大家一定积累了大量灵感,这时,教师再把题目的大致内容讲解一遍,并讲授解答方案,进行师生互评环节。

教师在课堂中时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变化,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情感体验的起伏,这些也是教师获得教学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评价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是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否获得成功感,是否锻炼了克服困难的意志,是否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学生学习情感体验的起伏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积极的情感体验会使学生不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需要,对学习产生极大的热情,并从学习中获得学习数学知识的兴奋和快乐。

对于课堂习题,教师的优势在于基础知识牢固,学生的优势在于思维灵活。经过小组讨论后,同学们把心中的疑惑说明,教师做详细解答,可以起到拨云见日的作用,给同学以启迪,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数学思维。同时同学们也把自己的巧妙解法表达出来,供教师和学生一同学习。

师生互评,一改往常课堂教师教学的单一教学模式,更好的发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这种方法往往比教师的单向评价更好,更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拼比精神,能激励学生在课外用更多的时间去自学、钻研,实践证明这种评价方法行之有效,对加强学生间、师生间的学习交流,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减轻教师的负担。这样更好的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学习的效果,使学生对数学习题更好的掌握,对数学知识更好的认识和应用。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只有孩子知道自己的价值,他才会在学习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会有更大的自信心和树立自尊心。从而不仅要求别人尊重信任自己,同时也要自重,信任他人。可以说孩子的个人价值,自信资本,将使他在素质教育中的到全面发展。

讨论法的优点篇6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因其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这一方法。但是在教学实践及听课活动中发现,真正要将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地开展,绝非易事,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何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合作呢?下面就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必须组建合理有效的学习小组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优势,在组建合作小组时,最好4―6人为一组。在组建学习小组的时候要注意科学分组,合理分工。应该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进行分组。同时要选一些学习习惯好、学习成绩优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当组长,组员要有明确分工,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作用与优势,保证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实施。

二、必须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

小组合作学习关键就是交流技能的培养。因此要培养学生“五会”:①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给予公证的评价;②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③乐于积极发言,表明自己的意见,修正他人的观点;④善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并修正自己的想法;⑤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

三、要有恰当的合作学习时机

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合作学习,可以使我们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①在学生个人探索有困难时,及时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是有限的,所以当他们在学习新知识,需要新能力时,往往会遇到困难。这时通过小组同学合作讨论,说出各自的看法,发挥互补作用,达到共识的效果,使学生都能顺利学习新知识。②个人操作无法完成时进行合作学习。在教材中许多知识需要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操作来发现、探究总结规律。有时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依靠集体的力量共同完成。例如:在教学《陋室铭》时,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这时就要组织合作学习,明确分工,集思广益,挖掘集体潜能。③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开展合作学习。在学生不易理解时,组织讨论,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在加上老师点拨,会使学生的思路茅塞顿开。④在课堂练习出现普遍性错误时,进行合作学习。课堂上,学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正常现象,只要善于抓住学生普遍性的错误,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说明自己观点,互相启发补充修正,就能使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中。⑤解答“开放性”问题时合作学习。“开放性”问题其解题策略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毕竟有限,很难多角度地去思考,须群策群力才能展示各种策略和结论。例如:《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自嘲是闲人,你认为他是“闲人”吗?为什么?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全面认识这里的“闲”是指不追逐名利、超脱而有情趣的意思,即内心郁闷、自嘲自解的心态;从另一角度讲也指闲情逸致的心态。通过多角度的思考,不仅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全面考虑问题和善于从别人身上取长补短的良好习惯。

四、精心设计、有效讨论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师要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要了解学生特点、深入研究教材,对是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正确的判断。要对合作内容、自主学习、环境氛围、交流反馈、评价激励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设计,特别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时,要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有针对性的讨论,为了避免讨论成为优生的个人表演,可以丰富讨论的形式。如: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讨论,形成集体意见。也可以每人独立思考,由一位成员陈述自己意见,大家再发表见解,更可以互相提问,再共同讨论。这样的讨论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充分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

讨论法的优点篇7

现在城乡各所学校课堂教学中运用各种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这也证明了课堂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所产生的优良效果。我们城乡的中小学都在倡导使用课堂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改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而农牧区的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硬搬这种教学方法不去领悟课堂小组讨论的多样性,就会把课堂小组讨

论变成一种形式,只是评优课中显示自己落实新课改的成果,但却达不到小组讨论的目的,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在小组讨论的实践

中,我们经常发现优等生侃侃而谈,中等生偶尔有见解,而学困生往往是欲言又止,有时甚至干脆沉默不语,自己做自己的事。整个场面会出现优等生频频发言,学困生不发言,更使他们脱离课堂。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自信心”。自信心是一切成就的基础,是一种巨大的力量;自信心能使人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凡是能增强学生自信心的事物都能增强力量,课堂学习中那些优等

生受到老师的鼓励后,无不对自己充满极大的信心。争先恐后地占领课堂中的发言权,而那些学困生以及老师极少关注的学生缺乏

自信,正是这种自信的缺失使得他们卑微怯懦,唯唯诺诺,而且习惯了这种差别,久而久之,不善于思考,更不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产生两极分化的现象。

在农牧区中学课堂教学中,小组讨论应根据教学的难易程度、学生的差别来设计讨论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思考,都能发言,而且分小组时也要注意小组的分法。

一、问题的难易与学生实际相结合

除藏语文外,其他科目都由汉语授课,农牧区学生区别于市内学生的是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许多农牧区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虽然在心里会产生对问题思考的内部语言,而当他准备发言

或表达他所思考的成果时,却不能把语言组织好,也就没有自信表达自己的见解,慢慢就不愿意思考,只喜欢听优等生发言,以及老师的总结,慢慢养成依赖于老师的提示,默认于优等生的见解,没有独立思考的余地。所以,教师在设置问题时,每个小组所设的问题都应有所差异,对于优等生要较难,特别是对学困生要根据他们的学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出较易的问题讨论,使他们能激起自信心,慢慢让他们喜欢思考,发展他们思维的敏捷性,知道自己能行。但问题的难易程度应有所适度,也不能让学生感到老师的

“特殊照顾”,而是让学困生感到自己能回答老师的问题。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分组,关键是学困生与中等生成为一组,让学困生有发言的机会,而不能让他们跟优等生一组,使他们没有发言的机

会,从而使其失去自信心。

二、不能每个问题都设置成小组讨论

在十几年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农牧区中学的课堂教

学中,每个问题都设置成小组讨论是不切合实际的,因为农牧区学生的认识层面以及汉语掌握情况不一样,这样在一堂课中效率并

不高,特别容易对学困生造成很大的压力,压力越多信心就会慢慢消失,学生就会摇摆不定,没有自己的见解。所以,老师应该根据农牧区中学生的特点组织好小组讨论的过程、设置好问题,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特别是要关注学困生、中等生的参与,让他们感到他们也是集体的一分子,他们也有话说,教师要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同时,一定要细心找出他们回答中的闪光点加以鼓励。这样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下次小组讨论时就会积极参与,发表见解。

三、小组讨论之前先让每个学生独立思考片刻

在农牧区中学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喜欢小组讨论。因为小组一讨论,什么都解决了,这样养成跟着别人思维走的习惯。这种学生,时间久了慢慢对什么事情都没有自己的见解。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置问题后,先让每个学生都有思考的时间,只要有了自己的想法,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才会有自己的见解,这样才能增强自信心,同时养成遇到问题就能思考的习惯,习惯成自然,自然地学习,自然地去思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讨论法的优点篇8

课前环节,主要落实学法常规检查,内容包括概念过关,课前准备,预习题纲检查,操作方法以学生自查互查为主,教师抽查为辅。

课上环节,结合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规程以及学法和教法协调作用,从多层面、多方位渗透学法指导,主要包括

一、前提诊测环节,完成知识补偿和情感激励功能。

二、展示目标环节,做到“四明四不”,即“四明”,即明确课标要求(知识目标),明确教材重点难点,明确能力培养讯训练渗透点,明确学生实际能力状况。“四不”,即不超纲超教材,不增加教学内容,不增加教学难度的同时不准降低教学要求,降低教学质量。怎样解决处理“四不”矛盾,那就是,认知目标达成仅仅是教学要求的第一步,牢固掌握认知教学目标,要把认知目标的掌握。蕴涵于加强知识应用的训练当中,以达到目标的巩固与内化。检查此操作实施效果优劣的反馈形式是一旦发现能力训练培养不到位,就是降低教学要求。

三、课内导学环节,指导思想是“先学后教,导引结合,变式训练,及时反馈”,其中导读步骤要求“一明两导三带”。一明,教师明确揭示教学目标;二导,教师向学生展示导学问题和导学知识结构;三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教学目标,带着强烈好奇心、求知欲自学教材,尝试达标,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口、脑、眼、耳等感官全部调动起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导读环节训练步骤要求粗精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粗读──知结构,扫除认知障碍;第二层次,细读──分层次,明确教材重难点;第三层次,精读──能质疑,自己能提出课本疑难。导学环节中教学形式是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活动中突出学生的学习的主体性与参与性。而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讨论环节,教师注意落实“三了解三帮助”,即了解是否有组员不参加讨论,并分析原因,帮助学生能围绕问题中心展开有效地讨论;了解学生小组讨论遇到的心理及认知障碍,帮助学生知识补救,予以心理疏导;了解小组讨论的学生思维信息,情感氛围,帮助激活小组讨论气氛。学生在讨论中能力达标训练与素质培养方面要求达到“四会”,即会倾听,不打断别人说话;会组织,能归纳别人观点,讨论有序,并做发言,;会迁移,能把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迁移到解决相关问题上;会质疑,能围绕中心讨论,提出疑难问题。

四、强化训练,反馈矫正环节,注意把学生学习认知目标放在学生最近发展区记忆、储存和再现。在强化训练及反馈测评时以“低起点,小坡度,大密度,多活动,快反馈,强矫正”为指导思想,尤其是在反馈环节应做到“四性”即针对性、及时性、层次性、有效性。而在矫正环节,学习困难生辅导补救工作做到“五优先”,即优先辅导学困生;优先表扬学困生;上课优先提问学困生;座位编排优先学困生;优先家访学困生。

经过一定时间的学法指导与物理章节知识整理与训练,以及作业“每课一得”的能力培养,学生书写能力有了一定提高,针对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所学物理内容开展了以下几类活动,即:

1、对学生进行物理论文写作的方法指导,一般每学期开设一、二节论文写作指导课,教师把图书馆中一些物理杂志给学生看,首先教会学生模仿与借鉴,同时明确物理论文通常的文体类型包括:解题方法指导,概念辨析,物理学习纠错与质疑,物理小制作、小发明及专题论文、物理学史等;第二步介绍论文写作格式包括论文题目如何选择,小标题结构如何列,参考文献如何找等;第三步教师结合所学教学内容与知识提供了十个课题,让学生开放式选择,学生自命题也可以,但知识范围有限制,必须是所学章节的知识内容,以防止学生抄袭;第四步教师收阅,筛选批改,一个个当面矫正,重新书写,再修改。三次修改后,将学生打印的文稿集中装订成册,集中展览或传阅,目前学生论文集编著了3本。

2、物理课外摄影。一般安排在初二寒假中进行1-3次物理摄影讲座及实践活动,活动内容以光学为主。初二第二学期暑假可以再安排1至2次活动,不要过多,活动形式一般以三人为一小组,本活动的培养目标是强化学生学会协作学习,学会如何交流,学会如何消费,进一步深化和理解物理概念与规律,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我们开展的物理摄影内容包括光、电、力、热、机械等现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最后,经筛选后,在全校橱窗内展览并评奖。

上一篇:交通运输业的特征范文 下一篇:工业经济情况汇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