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趋势范文

时间:2024-03-21 10:07:45

社会经济趋势

社会经济趋势篇1

【关键词】:图书资料工作 发展趋势 应对策略

1. 经济社会图书资料工作的地位

这是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也是一个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时代,图书馆也成为高等教育的支柱之一,因此,图书资料工作的水平与质量不仅是一所高校教育质量的衡量标准,更是一个国家整体的教育素质高低的衡量标准。经济社会主张自由竞争,市场经济优胜劣汰使得信息技术脱颖而出,图书资料工作的发展与创新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传统的工作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不断提升的需求。

2.图书资料工作的发展趋势

2.1技术手段现代化

图书资料工作也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不断地迎接挑战,使其自身所蕴藏的丰富知识与服务社会的活力与动力充分的体现出来。要先提升自身的建设,不被社会和历史所淘汰,就要跟上现代化的步伐,抓好管理这一关,实现图书资料工作的现代化。

经济社会,讲求的是利益最大化,传统的图书资料工作以保存古老以及现代人类宝贵文化遗产为主要任务,而现代的管理理念应该是将有限的资源利用起来,用流动的知识来创造更多的财富。所以,很显然,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满足不了现在的需求。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应用,越来越多的行业都需要通过图书资料来获取更多超前、实用的信息。特别是传感技术和储存微缩技术出现,使得资源信息化成为主流。而对于我国而言,由于种种的原因,图书资料工作的现代化步伐缓慢,进程不顺,体系欠佳,相当一部分的图书资料工作依旧采用落后的手工模式服务。经济社会中,知识作用无可替代,要顺应时代要求,在图书资料的管理上尽快实现自动化,从图书资料的采购、编目、检索以及存储都要由计算机处理,向读者提供准确无误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资源的开发,最大限度的发挥信息资源的功能。

2.2服务职能信息化

当今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知识的运用与信息的获得,再次两者的进行中,信息服务的作用不言而喻,地位也日趋重要。图书资料工作的开展应该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图书资料部门应该设立图书资源信息咨询处,确定咨询的范围,而后以宣传栏、宣传专题报道以及个别解答等方式对前来咨询的读者提供有价值、有借鉴意义的答复。

信息只有经过传递才能表现出它的价值,图书资料部门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将国内外的情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筛选评价等传递给读者,也可以根据读者的需求对个别的内容或书籍进行追踪,利用馆藏文献进行专题的索引,将资源提供给读者利用。对于不同专业、不同领域、不同专题、不同层次的文献进行数字化分类整理,节省了读者搜索资料的时间服务更人性化、便利化。

2.3人员素质高端化

读者的范围与数量不断扩大与增长的同时,需求的层次也在不断上升。未来,一个虚拟的图书资料工作的管理人员要能够按照读者的要求,从大型的专业数字图书馆中快速准确的搜索、提取出读者需求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甄别、加工、编制与此相关的杂志刊物等供给用户使用。

图书资料工作的管理人员想要适应知识与社会经济时代的要求,除了加强图书馆结构管理这一专业知识外,还要提高科技文化水平,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传统的图书馆工作者文化水平偏低、年龄偏大,这是由传统工作模式所影响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在考虑就业职位的时候把图书馆工作排除在外。现如今,图书资料工作的工作人员要同时熟悉网络资源管理的应用,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计算机设备的维护与更新等等。

3. 图书资料工作发展的应对策略

3.1树立信息前沿意识

我国信息传媒等新媒体的发展起步落后于西方国家,但是近几年的发展速度迅猛,总体并不落后于其他的发达国家,比如手机、网络等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很接近。早在2007年国家的“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就把数字出版技术和发展新媒体列入科技创新的重点之中。要想贯彻国家规划,首先就要树立信息前沿意识。

国家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文化产业信息现代化也紧跟时代变迁步伐,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图书资料工作信息意识落后,管理思想保守。首先从领导层面来说,一些领导干部对本单位图书资料工作漠不关心,更别提现代化建设了,对图书资料工作的投资也是少之又少。其次,从图书资料工作者的层面来说,他们往往认为图书资料的数字化转变、现代化管理是对于几个大型的国家图书馆而言的,低层次的图书馆无所谓,只要做好日程的借阅、分类、查点等日常的工作就可以了。存在这种落后保守、不思进取意识的图书资料工作者大量存在,使得我国图书资料工作的整体数字化进程缓慢。

3.2树立协作意识

经济社会竞争意识深入人心,协作意识却很难建立,特别是真诚的协作意识。大家对全球经济一体化比较熟悉,但对于资源共享去不怎么关心。虽然国家的呼声很高,但是能够真正实现的却只有几个大型城市而已。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欠发达地区的图书资源仅限于自身的使用,由于这种实力与经济的限制,要想建立网络平台的虚拟环境资源共享有很大的难度。

但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有困难就有办法,因地制宜,基础合作是解决之道。全国统筹行不通就实行地域统筹,采取基础性协作。市级、县乡级图书馆实行联合互动,资源共享以求得共同发展。这种基层的、基础的合作可以实现信息服务、人才队伍的双向共赢。这种协作关系的确立不仅是利益的双向互动,更是权利和义务的分担,若不然,合作关系很难维持。

3.3树立技能意识

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使得图书资料共工作的现代化技术管理已经来临,工作者不断面临着技能的挑战。已编目工作为例,传统的手工型编目转变为网络型编目,图书资料信息的传递由纸笔模式被计算机所代替,这就要求资料员掌握快速处理信息的最基本的手段。再者,网络传播大多依靠的是多媒体之间的相互转换,用户冲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打破作者向读者单向传播的束缚,可以进行同步的互动。这些要求都向工作者发起了挑战,因此,图书资料工作的管理人员要熟悉电脑操作技术,多了解“数字化”的相关技术,树立“技能意识”。

3.4树立服务意识

传统的图书资料工作是“以书为本”,在这种价值观念的指导下,就难免有“重书轻人”的色彩。才此以往,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得不到发挥,继而服务意识薄弱、态度不端正,使得人力、物力、财力严重浪费。图书馆的整体评价是由图书馆建筑、信息资料和图书馆员构成的,三者所占比例中,图书馆员最高。可见,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关键。对于图书资料工作来说,优秀的工作人员是首要的资源和财富,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意识的强弱会直接影响到图书资料工作的整体水平。因此,要树立服务意识,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无限的价值。

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下,全新的网络环境,全新的技术应用,全新的信息载体,全新的服务理念,图书资料工作要不断地完成角色转换的任务,工作者加强各方面的学习,充实自己,提高技能,利用信息资源解决即将遇到的问题。经济社会条件下,图书资料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已将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知识产业发展层次的重要标尺之一,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做好自我基础的工作,为图书资料工作的发展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 饶蕴.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创新服务[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3

[2] 王火青.个性化定制服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创新田.图书馆论坛[J]2004

社会经济趋势篇2

[关键词]成人教育 终身教育 社会经济效益

一、成人教育的发展趋势

1.成人教育体系的终生化发展趋势

成人教育不再是一种补偿教育,而是将伴随人们终生的教育,其主要表现是成人教育体系逐渐向终生化方向发展。世界各国都能以终身教育为指导,重新认识和确立成人教育的地位。教育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从英才教育向大众化教育、从制度化教育向终生化教育转变。学习不能一次完成,一个狭窄的专业很难适应未来信息化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变化发展需要,终身学习、终身教育已成为人们“学会生存”和适应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随着时代的发展,终生学习和终身教育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美国政府对成人教育的立法工作给予高度重视, 1966年颁布的《成人教育法案》,对美国成人教育的目的、任务、内容、师资培训、管理体制、经营问题等等都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定。1991年4月18日,美国总统布什《美国2000年计划》的教育战略中又进一步强调,学习是终身的事业,要求全体美国人终身学习知识和技能,一辈子当学生,并号召开展一场把美国改造成为“学习之国”的运动。1988年日本在其发表的《文教白皮书》中明确指出,日本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基本目标就是“实现终身学习的社会”。成人教育立法是成人教育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政府管理和控制成人教育的重要手段。1993年中国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了“成人教育是传统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国家要“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为公民接受终身教育创造条件”;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在全国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 1999年6月13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逐步完善终身学习体系,运用远程教育网络为社会成员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我们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建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体系,提高劳动者素质是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腾飞的必然要求。

2.成人教育办学机制的国际化与社会化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所有的人都在不知不觉地接受着邻国的文化,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经常是吸收了邻国文化,并加以消化、运用和创新,而后形成自己的文化。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发展自身固有的文化,并通过国际文化交流把握新的动向,将在特有文化的发展和国际化的趋势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世界范围内兴起了新一轮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互惠型和跨国界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要加快各国成人教育融入国际社会的进程,只有通过不断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树立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教育观念,借鉴世界其他先进国家成人教育办学机制和运行模式,才能促进成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知识社会要求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广大劳动者的知识化,这对以终身教育为宗旨的成人教育提出了挑战。成人教育要顺应改革的时代,必须进行结构性改革。结构性改革是成人教育呼应知识社会进行制度创新的深刻内涵,是成人教育持续发展的本质力量。成人教育结构性改革要从转变传统观念和意识入手,改革成人教育体系,使成人教育朝着办学体制向社会化方向发展。主要体现如下:一是从办学服务对象上看,成人教育向社会全体成人开放,即教育对象的开放。成人教育要面向每一个公民,改变公民想学而无学习可能的现状,鼓励和帮助每一个公民克服和消除接受教育和学习的障碍。二是从学习环境来看,要大力开展社区教育,开放各种教育、学习资源,尤其是学校应当对外开放,成为终身学习的场所,为社区教育服务,大力开展各种学习型组织活动,使社区及各种组织教育化、学习化。三是从办学主体来看,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办学的趋势日益明显。四是从办学内容看,范围越来越广泛,主要是实用型和技能型的教育并兼日益重视社会文化生活教育。五是从办学形式上看,日趋多样化,联合办学、定单培养、委托培养等等,更多的以社区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成人教育活动。为学习者提供群体式或个别化、个性化的学习。

3.成人教育培养目标的个性化发展趋势

个性化教育是旨在提升学生的个性的教育。它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发现并尊重学生的现有个性;二是提供有利于学生个性提升的物质条件。个性化教育可表述为:在发现和尊重受教育者现有个性,以及有利的物质条件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促进受教育者的体能、智能、活动能力、道德品质、情感意志等素质自主、和谐、能动的发展,最终形成优良个性的教育。

在成人教育中,因材施教更为重要,学员来源不一,年龄悬殊较大,需求不同,基础不同,要求成人教育在教育形式、内容、手段上不要整齐划一,要依据学生个性化的需要对人的知识、能力、技能进行巩固和提高。“终身教育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和独立选择,强调每个人在其一生中随时选择最适宜自己的教育形式,以便通过自觉的学习完成全面发展的目标。”个性化教育的思想在世界各国的教改中得到了突出体现。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教育原则,个性化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育制度等方面得到了比较全面的贯彻,经济发达国家尤其如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教育即解放”,“教育能够是,而且必须是一种解放”,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一个人的个性并为他们进入现实世界开辟道路”。解放创造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个性,应该是今天和未来教育的首要任务。

二、成人教育发展趋势的体制创新

1.按市场经济规律开展成人教育培训活动

按市场经济规律开展成人教育培训活动,就是要将成人教育推向市场,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功能,改变以往计划经济时代的僵化的教育体制,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成人教育的经济效益。发展成人教育,必须广泛利用各种力量,使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均成为成人教育的投资主体,从而扩大成人教育规模,以满足社会需求。此外,办学主体多元化还可以打破以往政府垄断办学的局面,形成有力的竞争机制,为整个成人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建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体系,提高劳动者素质是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腾飞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积极发展各类职业教育和培训;完善继续教育制度,逐步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现代社会对人才内涵和外延的理解都应是广泛的,人才不仅包括科学家、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而且应当包括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人才,不仅需要大力发展正规普通教育事业,而且要求多种教育和培训的补充。成人教育必须把成人的培训活动做为重点工作来抓。

2.积极推广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是指以社区为单位,以社区的发展为目标,以社区内全体成员为教育对象,针对社区发展的特定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社区教育发展的第一块基石是1844年丹麦教育家费来创办的“民众高等学校”,自此以后,这种教育类型在西方国家作为教育民主化的集中体现,获得了长足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科技进步和欧美、日本等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的需求呈膨胀性扩张,教育的终身化、社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国民教育覆盖社会全员的迫切性日益体现出来;同时,社区的健康发展也需要社会文化生活类教育的积极介入。于是,面向大众,体现教育平等和民主观念,体现教育终身化和社会化的精神,兼顾经济和文化两种功能的社区教育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随着社会化大工业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更随着国际竞争由军事和文化主导逐渐让位于经济主导,社区成人教育的职能也得到不断的拓展,其经济功能正日益得到强化。目前在发达国家,社区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近10年来,在发展中国家,社区教育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得到了初步的发展。以终身教育为指导,以服务社区为目的,相应的教育基地不断出现,教育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内容逐渐丰富,教育形式日渐多样化,成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数发展中国家,社区成人教育承担多重任务:对不曾接受基础教育的基层劳动者来说,它承担必要的补课任务;对已接受过基础教育的劳动者来说,它承担继续教育的任务;对已接受完高等教育的劳动者而言,它发挥着提高性教育的功能;对已经离开工作的退休人员而言,它提供晚年的社会文化生活教育。社区教育使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国民教育体系更趋完善,更趋于社会化。

3.促进成人教育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通过对成人教育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到,现代通信、信息技术对教育的作用很大,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网络教育正在得到普及,这为成人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提供了现实的基础。

现代科技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现代生产,同时也为成人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伴随网络时代的到来,网上成人学校、网上教学日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网络教育打破了传统的学校教育理念,穿越时空的限制,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自由地安排学习,这给成人尤其是有家务劳动拖累以及工作时间、地点经常变动的成人学习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使得大批由于各种原因而无法涉足校园或从未有机会上大学的普通人,可以通过网络接受正规大学的课堂教育。实践证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于成人教育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它使呆板、枯燥的成人教育变成生动形象的教学,对促进成人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成人教育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

成人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与企业生产经营一样,主要看他的成果。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成人教育的成果,尤其是社会经济成果,其表现形式不同于生产成果,具有它的特殊性。成人教育从投资到产生效益,与物质投资相比较,一是周期长;二是成人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是间接的,是通过提高受教育者的劳动能力从而使经济增长来实现的。既要看到教育者的个人效益,又要看到群体效益或社会效益;既要看到直接效益,又要看到间接效益。

一是成人教育的直接成果,表现为人才的培养上。成人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正是通过培养大批具有当家作主思想、懂管理、有技术、有开拓精神,应变能力强的智能劳动者来实现的。因此,我们把成人教育培养的人才,视为成人教育社会经济效益的第一个表现。

现代企业通过投资增益有两类:一类是物的投资增益;一类是人的智力投资增益。现代化工业的发展雄辩地说明,通过教育提高人的能力比单纯地增加物的资本和劳动力增益更为有效。据苏联经济学家统计,提高工人专业知识,增进职工的熟练程度,平均花费一个卢布一年可得到五十三点三戈比的利益,而一个卢布的固定资金只能增加三十九个戈比。“三一集团”九十年代初还处于困境,但他们在困境中看到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企业人才的竞争,提高人的素质,是企业走出“生命峡谷”,走向繁荣兴旺的根本。为此,“三一集团”的决策者们,在企业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每年选送一批优秀的职工到高校继续深造,在岗员工每年进行一次培训,同时引进一批高素质人才。几年来为企业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很多人已经成为企业的中层干部,为企业挑大梁,在生产一线无私奉献等。正是这些拥有各类知识的专业人才运用各自的聪明才智,与企业员工一道,使企业的产品批量出口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建有12个海外子公司。正是这些企业的佼佼者,使科学技术与管理的潜在生产变为巨大的现实生产力,从而获得了令人羡慕的经济效益。产值、利税如雨后春笋,每年都跃上新的台阶。三一集团2006年,全年实现销售总额81亿元,净利润6.58亿元,上交税金5亿元。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135亿元,创利税8亿多元,利润总额40多亿元。正如三一董事长梁稳根指出“人是企业中唯一创造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谁拥有高素质人才,谁就能在国际和国内竞争中获胜”。

二是成人教育的间接成果,主要反映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上。大家知道劳动生产率是人的劳动在生产过程中的效能或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意味着用在单位产品上的劳动消耗的减少。因此,我们把成人教育提高劳动生产率,视为成人教育社会经济效益的第二个表现。

“三一集团”正因为有一批高素质人才,从1999年以来三一相继推出混凝土泵车、压路机、挖掘机等10多个系列新产品,每个产品从立项到上市都不超过一年。如沥青混凝土摊铺机,2000年8月才决定开发,2001年4月样机就已下线,6月产品就走入市场,国内外企业几十年研制这一设备的历程,“三一”不到3年便已走完。“三一”为了朝着“2010年实现年销售收入300亿元”的目标奋进。2006年7月开始办起了自己的职业学校,投资近亿元,校园占地面积400亩。

总之,成人教育是世界各国比较重视的一种教育,也是各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开展成人教育是一个世界性的教育活动和责任,是世界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需要,是满足企业直接面对全球性市场竞争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国成人教育[J].2007,(21).

[2]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1993-2-26.

[3]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人民日报,1998-12-24.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6-13.

[5]吴绍棠.三一集团企业文化探析.新浪网,2006-9-6.

社会经济趋势篇3

在经济社会中人们更多的目光放在了经济利益上,而过去的田径教学的制度,以及在经济社会中的影响力,已经很难为田径运动带来很大的经济利益。足球、篮球、乒乓球等其他运动都已经逐渐的走进职业化,给从事这个项目的人带来相当丰富的经济收入,在当今的商品经济社会中,不管是家长或是学生本人都会考虑到这一点。在青少年从事体育运动训练初期,家长就会帮其选择一个既有较好发展又能带来高收入的运动项目。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选择田径专项的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又会出现很多问题,学校田径专项老师已经基本饱和,社会需求不对口,在大学选择专业的时候都基本上会选择一些好就业的专项。而田径专业,现在除了去学校,其他和这个专业相关的工作是非常的局限。田径运动是最古老的运动项目,它在体育运动发展的历长河中,有过的辉煌的历史和不可代替的地位。发展田径教学,推动田径运动的发展,提高田径竞技是经济社会所必需的,但是,在当我国经济取得长足大发展的时候,我国田径运动已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分析产生原因,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对于提高我国田径运动水平,促进田径教学的新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西南师范学院、万州三峡学院、重庆文理学院、重庆工商大学。

2.研究方法。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个别访问等方法,对西南师范大学、万州三峡学院、重庆文理学院、重庆工商大学进行了调查研究与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重庆市高校田径运动在竞技方面发展情况。由于受场地、器材、项目特点以及田径项目费用投入与支出比例失调等因素的影响,田径运动项目的开展逐渐减少,有些运动项目濒临“绝种”以重庆市第十届高校田径运动会为例,参加学校有37所之多,但开设的项目却不多,男子、女子甲组乙组丙组和高水平组(33项),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则达到了46项,相比之下我市高校田径运动会项目少了13项,而很多项目只是条件较好的几个高校报名参赛,如说撑杆跳。此外,我们通过调查和查阅文献发现。撑杆跳高、链球、障碍跑等项目,仅限于在为数不多的几个省、市、自治区开展,而且也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在地、市一级的体校,几乎是空白。我市竞技田径运动方面,也仅仅是在短跑项目上又一点优势,而在其他方面相对全国水平还有很大差距,这和我市田径运动项目开展很少有直接的联系。

2.重庆市高校田径运动课程设置现状。通过查阅和调查相关资料,发现田径运动项目在教学中的比重呈减少趋势。同时相对应所占课时比例也在逐渐的减少。为此,针对所占课时的多少做了个别访问,结果如下:

田径项目有42个正式项目,从表一得知,各大高校体育所开设的项目,所占的比例相对低较,就是最基础的几个项目,在以前,除了少数难度高、危险性大的项目外,多数田径运动项目,不仅出现在校运会上,而且都不同程度出现在教材内容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学校体育教学采用的田径运动项目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变得寥寥无几。田径课课程设置,也不利于推动田径运动的开展,已完全和社会需求脱节。也没能根据社会需求来培养田径运动方面的人才,让学生看不到学习田径专项的出路。

3.重庆市高校学生选课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见表二):田径在选课上所占比重较少,从另一面也反映出高校田径开展情况不容乐观。由于田径就其本身特点存在缺乏游戏性和趣味性和高难度等特点与其它项目相比对学生的吸引就更加的不够,由于大学不再实行工作分配制度,田径专项的毕业生和其他专项毕业生相比,在找工作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4.重庆高校田径运动赛事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力。从近几年在我市举行的各项大学生运动会来看,观众寥寥无几,而一般的足球赛事都有几千过万的观众。没有观众就没有市场。而对田径类的报道可以说是少之又少。比赛氛围还比不上中学,小学的学校校运会。

5.重庆高校田径运动财力和物质因素。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市所有高校的田径运动队组建的体育经费以学校拨款为主要来源,体育经费占学校教育经费开支是根据学校重视情况而定,没有专门的体育训练经费,而很多学校甚至连训练经费都没有。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认为经费不足是影响业余田径训练的一个重要因素。训练条件差,物质待遇低是高校田径训练长期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严重制约了高校课余体育训练规模和竞技水平的发展。

四、 结论与建议

1.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举国体制”给田径教学带来新的契机。在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我国竞技体育现行的“举国体制”具有中国特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体制。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进一步改革体育管理体制,有条件的运动项目要推行协会制的俱乐部制,形成国家和社会共同兴办体育事业的格局,走社会化、产业化道路。”指明了竞技体育未来的主要任务和方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举国体制”,是以奥运会等重大国际赛事取得优异成绩为目标,以政府为主导,以体育系统为主体,以整合和优化体育资源配置为手段,目标一致,效率优先,利益兼顾,组织有序,形成中央和地方统筹,系统内和系统外协同的竞技体育组织管理方式。那么,任何体育运动要想参加到社会的经济发展大循环中去,通过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循环,在市场竞争中增加自身价值,获得大量资金,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那么,田径教学是推动田径运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也必然的要适应经济社会的大环境。

2.田径运动经济化是推动田径教学改革的必然。田径教学必须与社会经济接轨,过去各业余体校以及中小学参加田径训练的苗子源源不断,为了让孩子能参加学校的田径队,家长主动到学校找教练。而今天,教练为了找到好苗子,或是想让有运动天赋和前途的苗子能进入到训练队参加训练或则是想把其送到体校参加训练,反而要三番五次的上门求助家长,家长的态度一样的是非常的冷漠。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选择田径为专项不能为学生带来更大的实惠,社会对于一个单纯的田径专业学生的需求越来越少。而现在的大学培养模式不能让田径专业的学生在社会竞争中占到很大优势。为了使家长和学生看到希望,学校的教学和培养模式就必须要改革。

3.加强传播媒合作培养本土学生明星。现在的学生喜欢追星,我们可把高校的比赛赛事搬家到中、小学校去,也可以把大学生,中学生合在一起等等模式,来扩大影响。同时利用传播机构一起进行策划、宣传、等市场推广作用。田径竞赛在进行市场化运作时,应有一定的媒体参与组织和市场推广,广告、保险以及现场气氛的组织等,通过降低运作风险和成本,获得更多资金投入,实现利润最大化。媒体较强的市场营销能力和推广能力将有利于推动田径运动的经济化进程。只有将更多的传播的中心以及报道的重心放在田径运动推广上面,就会有更多人了解田径,喜欢田径,给田径运动注入的新鲜血液。

4.引用北京奥运场地修建模式,开发高校田径市

场。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承办,其中,几个大学都修建了好几个不错的场地,起到很好的社会和教学效果 ,也正复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优化体育资源。因此体育场管修建在高校,体育场管高校管理化,有助于高校田径走向市场化,培养出跟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段世杰:《雅典奥运会田径项目总结报告》,《田径》,2004.12。

[2]罗伯特・奎切塔尼:《国际田联发展史第四部分:高速度的变革》,《田径》,2000.9。

[3]鲍明晓:《体坛热点解读》,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4]詹建国:《我国田径运动社会化、市场化、职业化发展对策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4。

社会经济趋势篇4

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张森林同志长期专心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并不断地依据时代的发展努力进行创新性研究。其新近出版的专著《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社会主义价值的思考》,可以说,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积极努力和进行与时俱进地创新性研究的体现。

自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以来,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时生了显著的变迁。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处的时代相比,我们的确处于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一崭新时代的显著特征之一,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深化和加速发展,并促使人类社会发生着迅猛的变化。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化和加速发展,是在资本主义的主导下运行的,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给资本主义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资本主义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必然走向灭亡并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社会主义将消除资本主义和一切剥削制度的弊端,给人类发展提供更加美好的社会历史条件。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年揭示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如何认识世界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如何认识世界社会主义对人类社会的价值?等等,自苏联解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以来,一直是人们普遍关心和需要科学回答的一些问题。世纪之交以来,我国的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对回答这些问题作出了努力的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张森林教授新著《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社会主义价值的思考》,应该说是这种努力尝试中的突出成果之一。

该书站在新的时代视角,围绕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和加速发展的趋势,基于对经济全球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新变化、尤其是给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影响的分析,阐述了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深化及其发展趋势,展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光明前景和巨大价值。该书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创新性研究,富有许多创新性思考,值得同仁欣赏和肯定。作者遵循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思想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原则,依据当代人类社会生活的新发展、当代资本主义和当代社会主义的新变化,提出了许多新认识和新观点。纵观全书,以下特点和观点是值得欣赏的闪光之点:

1.作者用历史的、求实的眼光考察了经济全球化及其发展趋势

作者指出,经济全球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虽然无论从其历史起源上看、从其发展进程上看,还是从目前现状上看,经济全球化的确都同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比如,经济全球化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同步的,资产阶级是经济全球化的先驱者,经济全球化至今带有浓重的资本主义烙印,但不能简单地视经济全球化为资本主义化。因为经济全球化是自然历史过程和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经济全球化的本质体现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而且,从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内容和成果来看,把它们统统都归于资本主义也与人类社会现实不相符合。当然,我们不能忽视,经济全球化目前处于资本主义主导之下,“双刃剑”的色彩十分鲜明。

2.作者用科学的、辩证的眼光考察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作者指出,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的确为当代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提供了新的空间,的确为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的确也为当代资本主义带来了许多新变化。但是,当代资本主义的性质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不仅依然存在,而且也被扩展到了全球更大范围内。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世界范围内蔓延,主要国家的经济危机和动荡往往会导致世界或地区性的经济危机和动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日趋完备但也是矛盾重重的体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阶级对立不仅没有消失,而且也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垄断资本跨国化、阶级关系跨国化,阶级矛盾或劳资利益冲突的跨国化等,已经成为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新变化和新现象。上世纪末的亚洲金融风暴,近几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及引发的发达资本主义世界金融危机,都表明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历史趋势没有改变。作者强调,依据当代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现状,否认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新变化是不科学的,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根本性质的变化也是不正确的。

3.作者用发展的、全面的眼光考察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影响

作者指出,经济全球化(全球化)是以科学技术进步为基础、生产力发展为根本动力的人类生活的高度社会化过程,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过程。世界社会主义既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经济全球化(全球化)趋势的必然结果。认为,经济全球化(全球化)趋势与世界社会主义的关系十分密切。经济全球化(全球化)在本质上属于世界社会主义,经济全球化(全球化)趋势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提供历史条件和物质基础,经济全球化(全球化)趋势的高级发展阶段将是世界社会主义社会。概括起来就是,经济全球化(全球化)从低级走向高级的发展趋势同人类历史在生产力推动下从低级走向高级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经济全球化(全球化)发展的最终目标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世界社会主义目标也是一致的。

4.作者研读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新社会因素”的相关著述,梳理了国内外学界近年来在这一问题上的代表性观点,并站在新的历史时代视角提出了自己的分析和见解

作者认为,“新社会因素”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不可避免地产生和发展,并为社会主义社会的诞生准备物质条件。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全球化)趋势的深化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新社会因素”还会不断增多。正是由于旧社会的发展为新社会的必然实现提供了必需的物质准备,所以,旧社会过渡到新社会才是不可避免的历史发展过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才会终将取代资本主义社会。作者强调,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新社会因素”不仅展示着社会主义的先进性、优越性和必然性,而且也是社会主义价值的一种重要体现。

5.作者指出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深化及其影响的日益扩大使世界社会主义的价值更加突显,并概括了世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及其崇高的价值

作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在资本主义的主导下是一柄“双刃剑”,在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负面问题,如资本主义剥削和掠夺在世界范围拓展,人类贫富两极分化加深,民族国家之间的不平等加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盛行,人类的持久和平遭受威胁,国际社会的民主和正义遭受践踏,世界的和谐难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这一切正在呼唤着世界社会主义,使世界社会主义的价值更加突显。世界社会主义价值是人类最崇高的价值。世界社会主义主张人类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反对一切压迫、剥削和掠夺;主张世界各国不分大小、不分强弱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和种族歧视,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主张世界和谐、人类和平、民族和睦、国际合作;主张人类实行人口、资源与环境相协调的科学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需要为生产的根本目的;主张大力保护和发扬一切有利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道德与文明,坚决抵制和铲除一切危害人类生存发展的非道德和非文明。显然,世界社会主义真正能够与人类社会全球化趋势相融合,真正能够站在人类共同利益的高度和视角看待和解决人类社会问题。世界社会主义价值体现着真正的全球意识、真正的人类共同利益观。

社会经济趋势篇5

辽宁省电力经济关系实证分析

选取1978—2010年样本期,经济增长选择GDP作为统计数据,电力消费选择全社会用电量作为统计数据。GDP数据取自《辽宁统计年检2011》,全社会用电量数据取自《辽宁省工业社会统计年检》历年。为消除原始数据异方差,对GDP和全社会用电量作取对数处理。辽宁省1978—2010年GDP、全社会用电量对数序列趋势(如下页图1所示),可见二者间存在类似的增长趋势。

1.单位根检验。由于经济序列往往是非平稳的,这些序列的矩随时间发生变化,但其线性组合却可能不随时间变化。协整理论所能处理的是单整序列,因此为进行协整分析首先要检验序列是否为单整序列。将辽宁省GDP与电力消费对数序列的单位根检验结果(如下页表1所示),可知采用ADF和PP检验在5%显著性水平下均接受单位根,LNGDP和LNDL均为一阶单整序列,因此可进行协整分析。

2.协整检验。为进行协整分析,需建立LNGDP和LNDL的VAR模型,分析结论(见下页表2)。下页表2综述了根据各种准则选定的VAR滞后阶数,都选定滞后阶数为1。本文采用基于回归系数的协整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验证LNGDP和LNDL存在协整关系,结果(见表3)。在5%显著水平下LNGDP和LNDL存在协整关系,可见样本期间辽宁GDP与全社会用电量之间长期均衡关系为1.746。上述结果表明,辽宁电力消费与GDP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检验协整关系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进一步说明短期波动与长期均衡关系。

3.误差修正模型与格兰杰因检验。格兰杰因可辨识时间序列之间变动的领先滞后关系。协整理论一般在误差修正模型框架内检验序列间的格兰杰因关系。根据式(1)建立GDP与电力消费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应用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如下页表4所示)。从下页表4可以看到,电力消费在1%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说明电力消费对GDP具有显著Granger影响,即短期内电力消费增加会导致GDP的快速增长。从GDP到电力消费的Granger因是不存在,即经济的短暂快速增长未必会引起电力消费的快速增长。

H-P滤波序列的协整分析

运用H-P滤波技术分离出LNGDP和LNDL序列趋势成分与波动成分,结果(如图2、图3所示)。由图可知,滤除波动成分后,LNGDP与LNDL均为长期增长趋势,LNGDP增长趋高于LNDL。峰谷波动的基本对应,但在1990年之前,经济增长的峰(谷)超前电力提前波动一至二年,1987年后发生逆转。今年经济和电力波动频率加快,幅度减小,波动趋同。通过检验LNGDP与LNDL的趋势成分和波动成分,得出结论均为单整序列。对LNGDP与LNDL的趋势成分和波动成分进行协整关系检验,结果(如表5、表6所示)。LNGDP_HP_T、LNGDP_HP_C为GDP对数序列趋势成分和波动成分,LNDL_HP_T、LNDL_HP_C为全社会用电量对数序列趋势成分和波动成分。由检验结果可知,GDP与全社会用电量趋势成分和波动成分存在协整关系。滤波后,趋势成分长期均衡关系显著提高,波动成分通过短期的不断调整,实现了经济与电力发展的长期均衡状态。因此可知,辽宁省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之间存在相同的发展趋势和共同的波动趋势。

结束语

社会经济趋势篇6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社会保障一词最早出现于1935年美国颁布的《社会保障法》,作为社会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社会保障不仅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于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作用。实践表明,社会保障已成为经济运行的“减震器”、社会公平的“调节器”及国家发展的“稳定器”[1]。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下,青岛市作为中国重要的外向型城市,其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保障支出也在逐年提高。然而,青岛市各地区发展存在诸多差异,社会保障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如管理体制混乱、待遇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基于此,本文将对青岛市社会保障非均衡程度及极化程度,影响青岛市社会保障支出的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对于青岛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进而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目前,对社会保障非均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第一,城乡差距方面。城乡间社会保障体制存在分割性,制度上碎片化[2],这削弱了社会保障的共济功能[3]。长期以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面差异较大[4],城镇社保水平的提高往往以牺牲农村的社保水平为代价[5-6],这造成了城乡间社会保障水平的巨大差距。第二,地区差距方面。林治芬采用抚养比、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等测度了社会保障的地区差距[7]。何秀芝通过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对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总体差异进行了分解,认为东部地区差异尤为突出[8]。彭海艳利用GE指数对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总体差异及贡献率进行了分析,认为东中西三大地区差异均呈下降趋势,且区域内差异大于区域间差异[9]。

部分学者对社会保障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人口老龄化、失业率、通货膨胀、居民储蓄、地区性差异及政府临时性政策等因素均能影响社会保障支出水平[10],人均GDP对社会保障支出有正向影响[11];王贺和刘云香利用2007―2012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部分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表明城乡收入差距、对外贸易程度、民族人口比重及老年人口抚养比对社会保障支出影响显著[12];吕承超采用2003―2013年中国社会保障支出数据,构建了动态面板模型并实证分析了部分因素,认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及循环累积效应等因素对社会保障有显著影响[13];此外,财政分权会扭曲政府支出结构,改变政府支出模式,直接影响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14-15]。

综上所述,部分学者对社会保障非均衡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对本文具有借鉴意义。但既有研究仍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对社会保障支出概念界定不一致,多以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为研究对象而忽略了社会救济等项目支出;第二,对社会保障非均衡的研究定性多定量少,关于社会保障非均衡的研究中,多偏向于对数据的定性描述,使用计量模型进行定量研究的较少;第三,对社会保障的研究宏观多微观少,既有研究多从宏观政策和全局出发,而对某一特定区域的社会保障研究不足。由此,本文借鉴已有文献,研究青岛市各地区社会保障非均衡程度和极化程度并对其进行分解,进而构建面板模型,实证分析影响社会保障支出的影响因素,再对青岛市社会保障统筹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

(一)非均衡的研究方法

基于以往不同学者对非均衡测算方法的研究,本文采用Mookherjee和Shorrocks(1982)提出的测算方法来测度和分解基尼系数[16]。具体公式为:

公式(1)中,G代表总体基尼系数,测度总体非均衡程度,等号右边第一项记为Gw,代表组内非均衡程度;等号右边第二项记为Gb,代表组间非均衡程度;R为剩余项,即为不同分组之间的重叠而产生的影响;i、j分别代表第i组和第j组所占总体的样本份额,i、j分别代表第i组和第j组人均支出与总体平均支出的比值,Gi代表第i组的基尼系数。

(二)空?g极化的测度方法

事物或某一要素在发展过程中由最初阶段向两极持续发展的过程称为极化,这既表明了事物或要素发展的动态过程,也预示了发展的结果[17]。当极化的过程和特征显著表现在空间上时,要素发展便会呈现非均衡与集聚现象。本文分别选取ER指数、EGR指数和LU指数来测度社会保障空间极化程度。

1.ER指数。依据Esteban和Ray提出的测度极化程度的方法[18],本文构造测度青岛市社会保障极化程度的ER指数公式:

公式(2)中,A是起标准化作用的常数,其值可根据研究需要选择,以保证ER指数介于0到1之间;n为分组个数,qk、qh分别表示第k组和第h组所占总体的样本份额,xk、xh分别代表第k组和第h组人均支出水平;(0,1.6), 越接近1.6,表示ER指数与基尼系数的差距越大,本文取1.5。ER指数越大表示空间极化程度越高,反之,极化程度越低。

2.EGR指数。EGR指数是Esteban,Gradin和Ray等为弥补ER指数存在的局限,对ER指数改造后提出的[19]。本文构建测度青岛市社会保障空间极化的EGR指数,如下所示:

公式(3)中右边的第一项即ER指数,第二项中的G为基尼系数,Gb为基尼系数分解中的组间非均衡程度,>0,用来衡量组内聚合程度的敏感性。EGR指数介于0到1之间,A和的取值可据此调整。EGR指数越大,表明社会保障的空间极化程度越高,反之,极化程度越低。

3.LU指数。当各分组社会保障支出存在重叠时,EGR指数中右边第二项不能准确反映出组内非均衡程度。为弥补这一点,Lasso和Urrutia(2006)提出了LU指数[20]。据此,本文构建测度青岛市社会保障极化程度的LU指数:

公式(4)中,Gk表示第k组的基尼系数。LU指数越大,说明社会保障空间极化程度越高,反之,则极化程度越低。

(三)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选取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来衡量青岛市社会保障发展水平,选取人均低保支出来衡量城乡社会救济发展水平,其中,人均社会保障支出等于社会保障支出同常住人口的比值,人均低保支出等于低保资金支出与最低生活保障人数的比值,由于统计口径的不规范和不统一,只选取了社会保障支出中的社会救济这一项目来探讨城乡社会保障的差异。

本文使用的数据均来自《青岛市统计年鉴》。其中,社会保障方面,选取的样本数据时间为2007―2015年。根据行政区划、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将青岛市各区和县级市划分为两个区域,市域地区包括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黄岛区和城阳区,县域地区包括即墨市、胶州市、平度市和莱西市。社会救济方面,分为城镇和农村两个方面考察,城镇数据的时间跨度为2003―2015年,由于统计口径的不统一,农村数据的时间跨度为2003―2012年。

为了使所测度的极化指数介于0到1之间,在测算社会保障极化指数时,设定A=100,=1.5,=0.1;在测算社会救济城镇低保支出极化指数时,设定A=0.1,=1.5,=0.01;在测算社会救济农村低保支出极化指数时,设定A=0.1,=1.5,=0.1;在测算社会救济城乡低保支出极化指数时,设定A=0.1,=1.5,=0.5。

三、青岛市社会保障发展非均衡和极化测度

(一)青岛市社会保障发展非均衡测算―基于基尼系数及分解

本文根据Mookherjee和Shorrocks测算基尼系数的方法,将青岛市划分为市域和县域两大区域来测算其社会保障非均衡,测算结果如表1所示。

青岛市社会保障总体基尼系数大体呈下降趋势,从2007年的0.2912降至2015年的0.1190,表明样本考察期内青岛市社会保障发展非均衡程度不断缩小。第一阶段2007―2011年,社会保障非均衡程度在逐渐缩小,总体基尼系数从2007年的0.2912降至2011年的0.1157,尤其是2010―2011年,下降幅度达到了52.63%;第二阶段2012―2015年,除2015年非均衡程度略有上升外,其余年份下降趋势平稳。从分区域来看,市域和县域的基尼系数变化趋势大体一致,除个别年份,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市域基尼系数除2010年外均大于县域,表明市域的地区非均衡比县域的地区非均衡大。

从基尼系数分解来看,地区内非均衡贡献率与剩余项贡献率变动趋势相同,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剩余项的增长幅度大于地区内非均衡的增长幅度,表明青岛市社会保障发展水平因两区域分组重叠而产生的交互影响程度增长明显。地区间非均衡贡献率则呈现较大的下降趋势,从2007年的81.45%降至2011年的56.61%,2012年反弹至63.77%,随后降至12.57%,下降幅度达到了80.29%。

(二)青岛市社会救济发展非均衡测算―基于基尼系数及分解

1. 城镇社会救济非均衡。对青岛市市域和县域社会救济非均衡进行测度,结果如表2所示。从样本考察期内基尼系数的测算结果来看,城镇社会救济总体基尼系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从2003年的0.1106升至2010年的0.2235,随后又降至2015年的0.1077,表明样本考察期内,城镇社会救济非均衡程度先扩大后缩小。第一阶段2003―2010年,除了2006年和2007年呈?F下降趋势外,其余年份均有所增长;第二阶段2011―2015年,总体基尼系数下降,除2013年反弹至0.2112,总体从2011年的0.1264降至2015年的0.1077。从分区域来看,市域和县域的地区内基尼系数与总体基尼系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除个别年份有所波动,总体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从具体的测算数据来看,除2004年、2006年和2015年外,其余年份市域的基尼系数均大于县域的基尼系数,表明市域的地区非均衡大,县域的地区非均衡小。

从基尼系数分解来看,地区内非均衡贡献率波动较为平稳,大体在20%至40%之间,地区间非均衡贡献率和剩余项贡献率的变化方向大体相反,且二者均有较大的波动幅度,除了个别异常年份(2003年、2015年),地区间非均衡的贡献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剩余项贡献率的波动趋势则正相反。剩余项贡献率从2004年的56.05%升至2006年的57.96%,随后又从2007年的30.98%降至2011年的21.01%,最终又回升至2014年的69.38%,表明城镇社会救济水平受两区域间重叠产生的交互影响的程度波动较大。

2.农村社会救济非均衡。农村社会救济基尼系数测算结果如表3所示。因统计口径的不一致,选取的时间跨度为2003―2012年。从样本考察期内基尼系数的测算结果来看,除个别年份,农村社会救济总体基尼系数呈现下降趋势,从2003年的0.1877降至2011年的0.0739,表明青岛市农村社会救济发展非均衡程度不断缩小。第一阶段2003―2006年,除2005年,其余年份基尼系数均呈下降趋势,从2003年的0.1877降至2006年的0.0702,下降幅度达到62.60%;第二阶段2007―2012年,除2010年回升和2012年较大幅度反弹外,总体基尼系数从2007年的0.1088降至2011年的0.0739。从分区域来看,市域的基尼系数大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县域的基尼系数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又下降的趋势。市域的基尼系数从2003年的0.1316降至2007年的0.0741,后又升至2012年的0.2291;县域的基尼系数从2003年的0.2020降至2006年的0.0563,后回升至2008年的0.1431,最终反弹至2012年的0.1213。但在大部分年份,县域的基尼系数大于市域的基尼系数,表明县域的地区非均衡较大,市域的地区非均衡较小。

从基尼系数分解来看,地区内非均衡贡献率波动较小,在35%左右,地区间非均衡贡献率与剩余项贡献率的变化大体呈对称分布,且二者的波动幅度均较大。地区间非均衡贡献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又上升的趋势,而剩余项贡献率则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又下降的趋势。地区间非均衡贡献率先从2003年的27.74%升至2006年的57.16%,后从2007年的26.29%升至2008年的30.82%,最终又从2009年的4.11%回升至2012年的18.52%,虽波动较大,但总体呈下降趋势;而剩余项贡献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这表明,农村社会救济的发展水平受两区域间重叠产生的交互影响的程度增大。

3.城乡社会救济非均衡。城市和农村基尼系数的测算结果如表4所示。因统计口径的不一致,选取的时间跨度为2003―2012年。样本考察期内,青岛市城乡社会救济总体基尼系数虽有一定波动,但总体呈下降趋势,从2003年的0.2993降至2012年的0.3504,表明青岛市城乡社会救济发展非均衡程度在逐步缩小。第一阶段2003―2007年,从0.6091降至0.2629;第二阶段2008―2012年,从0.3475升至0.3504。从分区域来看,市域和县域的城乡间基尼系数与总体基尼系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除了个别年份有所波动,总体来看呈下降趋势。2003―2006年,市域的基尼系数均小于县域的基尼系数,表明市域的地区非均衡小,县域的地区非均衡大;2007―2011年则相反,市域的地区非均衡大于县域的地区非均衡。

从基尼系数分解来看,地区间非均衡贡献率除2004年外,整体波动较小,在10%左右,而地区内非均衡贡献率和剩余项贡献率均大于地区间非均衡贡献率。地区间非均衡贡献率与剩余项贡献率变化趋势正相反,前者先上升后下降,从2003年的41.76%升至2007年的63.25%后又降至2012年的36.02%,后者先降低后上升,从2003年的45.39%降至2007年的21.44%后又升至2012年的57.43%。总体表明,地区内非均衡对总体非均衡的影响、因两区域间重叠而产生的交互影响对总体非均衡的影响都大于地区间非均衡对总体非均衡的影响。

(三)青岛市社会保障空间极化测算

本文按照两区域的分组方法分别测算青岛市社会保障空间极化的ER指数、EGR指数和LU指数,结果如表5所示,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

从表5、图1中可知,三大指数变化趋势相同,青岛市社会保障的极化程度除2012年外总体呈下降态势。第一阶段2007―2011年,ER指数从0.3462降至0.1869,年均下降14.29%;EGR指数从0.3408降至0.1818,年均下降14.54%;LU指数从0.3428降至0.1852,年均下降14.26%。第二阶段2012―2015年,ER指数从0.2924降至0.0851,年均下降33.73%;EGR指数从0.2877降至0.0747,年均下降36.21%;LU指数从0.2902降至0.0841,年均下降33.83%。从而可知,青岛市社会保障发展的空间极化程度呈递减态势。

(四)青岛市社会救济空间极化测算

按照两区域的分组方法分别测算城镇和农村社会救济空间极化三大指数:ER指数、EGR指数和LU指数,结果和变化趋势分别如表6和图2、图3所示。

由表6,图2、图3可知,青岛市城镇和农村社会救济空间极化指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除个别异常年份,三大指数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从具体数值分析可知:

1.城镇社会救济空间极化。第一阶段2003―2010年,ER指数从0.0815升至0.2548,年均上升17.69%;EGR指数从0.0812升至0.2538,年均上升17.67%;LU指数从0.0815升至0.2544,年均上升17.67%。第二?A段2011―2014年(除去异常年份2015年),ER指数从0.1674降至0.0269,年均下降45.62%;EGR指数从0.1668降至0.0261,年均下降46.10%;LU指数从0.1672降至0.0269,年均下降45.62%。这表明,青岛市城镇社会救济空间极化程度先扩大后缩小。

2.农村社会救济空间极化。第一阶段2003―2008年,ER指数从0.1218上升到0.2708,年均上升17.33%;EGR指数从0.1082升至0.2635,年均上升19.48%;LU指数从0.1196升至0.2681,年均上升17.53%。第二阶段2008―2011年(除去异常年份2012年),ER指数从0.2708降至0.0971,年均下降28.96%;EGR指数从0.2635降至0.0905,年均下降29.96%;LU指数从0.2681降至0.0964,年均下降28.89%。这表明,青岛市农村社会救济空间极化程度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

3.城乡社会救济空间极化。如图4和表6所示,除个别年份,青岛市城乡社会救济空间极化ER指数、EGR指数和LU指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第一阶段2003―2007年,ER指数从0.3643降至0.3059,年均下降4.28%;EGR指数从0.0090升至0.1945,年均上升18.41%;LU指数从0.2273升至0.2623,年均上升3.64%。第二阶段2008―2012年,ER指数从0.4473升至0.7150,年均上升12.67%;EGR指数从0.2883上升到0.5513,年均上升17.59%;LU指数从0.3529上升到0.5760,年均上升13.03%。这表明,青岛市城乡社会救济空间极化程度在逐渐变大。

四、青岛市社会保障非均衡影响因素分析

(一)影响因素设计

针对青岛市社会保障发展呈现的非均衡发展态势,本文主要选取以下影响因素:

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与社会保障支出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对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产生重要影响。

2.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居民工资水平的提高,使得居民社会保障意识提高,社会保障方面的需求增加,因此,居民工资水平的提高可能影响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

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社会保障支出是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规模的大小也是社会保障支出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4.工业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总值作为衡量国民经济的另一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社会保障支出水平。

5.消费品零售总额。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了一定时期居民的消费状况与消费水平,而居民消费支出的大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保障支出。

(二)计量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根据以上提出的社会保障支出影响因素,取自然对数后,本文构建以社会保障支出为被解释变量,各影响因素为解释变量的计量模型。

公式(5)中,SSE表示社会保障支出,AGDP表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INC表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LFE表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GIP表示工业生产总值,CON表示消费品零售总额,为常数项,是个体效应,为随机扰动项。

(三)回归结果分析

本文使用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及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并进行豪斯曼检验,结果如表7所示。Hausman检验结果显示,由于p值为0.0000,故应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而非随机效应模型;对比固定效应模型和最小二乘法的测算结果,最终选定固定效应模型。

对固定效应模型的分析结果如下: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通过了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对社会保障支出具有较明显的正向影响,表明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在岗职工平均工资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对社会保障支出具有极强的正向影响,表明工资水平的提高,使得居民对社会保障方面的需求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通过了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对社会保障支出有较强的正向作用。工业生产总值对社会保障支出的影响则不明显,可能是由于工业产业与居民实际生活关联性较弱,导致工业产业对社会保障支出的影响并不显著。消费品零售总额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但它对社会保障支出的影响呈现较强的反向影响,可能是因为某阶段居民将收入的较大部分用来消费,从而对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和需求变小。

五、结论和对策建议

本文采用青岛市社会保障支出和社会救济支出面板数据,运用基尼系数测度了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非均衡程度,利用ER、EGR、LU三大指数测度了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的空间极化程度,并构建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社会保障的影响因素及显著性水平。结果表明:(1)青岛市社会保障支出和社会救济支出逐年增长,同时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非均衡程度呈下降趋势,市域的地区非均衡大于县域的非均衡,地区内非均衡逐步超过地区间非均衡。(2)青岛市社会救济支出逐年增长,随着国家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城乡社会救济的非均衡也在逐步缩小,但总体上市域的城乡非均衡仍大于县域的城乡非均衡。(3)青岛市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都存在空间极化现象,社会保障的极化程度呈下降态势,而城乡社会救济极化程度则呈扩大态势。(4)在青岛市社会保障非均衡的影响因素中,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对社会保障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消费品零售总额具有抑制作用。

社会经济趋势篇7

[关键词]收入分配;社会福利;洛伦茨优势;中国经济;城镇居民

一、引言

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社会福利最大化,即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的最大化。1970年,Atkinson率先提出,在社会福利函数满足收入递增和不平等厌恶的假设下,对于收入规模和洛伦茨优势方向一致的两种收入分配,具有洛伦茨优势的收入分配是可取的(Atkinson定理和推论)。1981年,Saposnik指出,如果一个收入分配中任何分位数上的收入均高于另一个收入分配中对应分位数上的收入,则收入水平较高的收入分配是可取的。1983年,Shorrocks提出对于收入规模和洛伦茨优势方向不一致的两种收入分配,具有广义洛伦茨优势的收入分配是可取的(Shorrocks定理)。广义洛伦茨优势暗示着收入的增长足以补偿不平等的扩大,这是公众接收福利的充分必要条件的标准。通过在社会福利函数中增加转移支付递减的假设,Dardanoni和Lambert提出对于广义洛伦茨曲线存在一个交点的两种收入分配,贫困群体收入水平较高的收入分配是可取的(Dardanoni-Lambert定理)。此外,Davis和Hoy提出广义洛伦茨曲线存在多个交点的两种收入分配比较准则,Atkinson和Bourguignon从等价规模的角度提出应用序列广义洛伦茨曲线比较收入分配状况的标准。上述社会福利比较准则的提出为经济学者从社会福利角度评价现实经济中收入分配状况提供了理论基准。

经济理论研究的目的是加深我们对现实经济的理解并试图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应用洛伦茨优势准则和广义洛伦茨优势准则等社会福利比较的方法,经济学者对现实经济中的收入分配状况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某一时期不同国家之间收入分配状况的横向比较。如Kakwani通过对23个国家1970年收入分配状况进行了两两比较发现,Atkinson定理能够比较的数目达到116个,而Shorrocks定理能够比较的数目达到208个;Bishop、Formby和Smith通过对10个发达国家1980年附近收入分配状况进行了两两比较发现,Atkinson定理能够比较的数目达到50%,而Shoocks定理能够比较的数目达到75%。(2)某一个国家不同时期收入分配状况的纵向比较。如Bishop、Formby和Smith通过对美国1967-1986年期间收入分配状况进行逐年比较发现,1967-1978年期间社会福利逐年上升,1978-1982年期间社会福利逐年下降,1983-1986年期间社会福利逐年上升;ChatteIjee、Podder和Mukhopadhaya通过对新西兰1984-1998年期间收入分配状况进行间断比较发现,20世纪80年代初的经济改革导致新西兰的社会福利经历了一个先降低后提高的过程。(3)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收入分配状况的平行比较。如Bishop、Formby和Thistle通过对美国1969-1979年期间南方地区和其他地区收入分配状况进行逐年比较发现,南方地区社会福利水平向其他地区收敛;Chumrusphonlert、Formby和Bishop通过对泰国1992-2000年期间不同地区收入分配状况进行隔年比较发现,亚洲金融危机没有导致改变最富裕地区的社会福利位置,其他地区的社会福利排列却发生了变化。社会福利的改善与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收入差距的缩小正相关。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收入差距却持续扩大。经济体制改革导致社会福利呈现出两种相反的运动趋势,迫切需要经济学者对社会福利的变动情况做出综合评价。1996年,美国学者Tam和Zhang应用广义洛伦茨优势准则对我国1981-1988年期间收入分配的社会福利水平进行了两两比较,研究结论指出1981~1988年期间我国社会福利水平没有明显改善。2000年,李实、张平、魏重和仲济垠估算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4个阶段(1978-1995年)收入分配的社会福利指数,研究结论指出城镇居民社会福利呈持续上升势态,而农村居民社会福利呈波动上升势态。尽管社会福利指数计算方法简单,但社会福利指数的提高只是社会福利帕累托改善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因而经济学者估算社会福利指数的目的通常只是为了得到所有可能社会福利状态的完整排列和总体趋势。2001年,王祖祥将名义人均收入作为收入水平的度量单位,应用广义洛伦茨曲线和社会福利指数比较了1990-1998年期间我国城镇居民社会福利的变动态势,得出了居民社会福利逐年显著增加的结论。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拟对我国近20年来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状况进行社会福利比较,力图清晰地把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福利变动态势。本文将首先论述基于社会福利准则的两个不同年度收入分配状况的比较方法,然后对我国近20年来的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状况进行两两比较,推导出社会福利的优势排列,并分析社会福利的变动态势和成因。

二、基于社会福利准则的收入分配比较方法

经济理论认为,满足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收入分配方案是最优的。最基本的社会福利函数通常要满足两个原则:(1)收入递增;(2)不平等厌恶。从这两个原则出发,通过逐渐放松社会福利的约束条件,我们可以给出两个不同年度收入分配状况的社会福利比较方法。假设ui和uj。分别表示i年和j年的人均实际收入,Li(p)和Li(p)(pE[0,1])分别表示i年和j年收入分配的洛伦茨曲线。依据Atkinson推论,我们可以给出如下基于洛伦茨优势的比较准则。

其中i<1?j表示与i年收入分配相比,j年收入分配具有社会福利优势。准则(1)明显符合社会福利关于收人递增和不平等厌恶的帕累托改善原则,但其无法对收入规模与洛伦兹优势方向不一致情况和洛伦茨曲线存在交点情况进行比较。

在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典型化事实为,随着收入的增长,收入不平等不断扩大,因此需要综合分析收入增长和不平等扩大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假设GLi(p)和GLi(p)(pE[0,1])分别表示i年和,j年收入分配的广义洛伦茨曲线,其中GLj(p)=u1L1(p),GL1(p)=u1L1(p)。依据Shorrocks定理,我们可以给出如下基于广义洛伦茨优势的比较准则:

如果GL1(p)≤Gl1(p),则i

(2)

其中i<2j表示与i年收入分配相比,j年收入分配具有社会福利优势。准则(2)暗示着收入的增长足以补偿不平等的扩大,符合社会福利关于收入递增的帕累托改善原则,是公众接收福利的充分必要条件的标准。尽管准则(2)大大提高比较收入分配状况的能力,但其无法对广义洛伦茨曲线存在交点的情况做出判断。

由于广义洛伦茨曲线存在多个交点的情况比较鲜见,经济学者通常仅关注广义洛伦茨曲线存在一个交点的情况。如果我们进一步放松社会福利函数的约束,在无法断定其是否满足收入递增和不平等厌恶原则情况下仅要求其满足转移支付递减原则。依据Dardanoni-Lambert定理,我们可以给出如下基于均值-一方差优势的比较准则:

如果ui>uj且σj

其中σi表示i年收入分配的方差,z表示两种收入分配中最高收入层次的收入,i

社会福利评价与个人价值观密切相关。尽管准则(1)、(2)和(3)能够被福利经济学界普遍接受,但它们作为序数比较方法,通常只能对一部分社会状态进行社会福利比较。为了对所有可能的社会状态进行社会福利比较,经济学者通常不得不采用基于某一具体社会福利函数的基数方法。依据Sen提出的社会福利函数,我们可以计算不同年度的社会福利指数:

Wi=ui(1-Gi)

其中w;为i年的社会福利指数,G;为体现i年收入不平等的基尼系数。依据Chatterjee、Podder和Muk-hopadhaya的思想,我们可以给出如下基数比较准则:

如果(1-Gj)(uj-ui)>uj(Gj-Gi),则i

(4)

其中i

通过依次应用准则(1)、(2)、(3)和(4),我们可以对经济中不同年度收入分配的社会福利状况进行两两比较。根据社会福利优势的可传递性,即:

如果i

我们可以由两两优势比较结果推导出较长的社会福利优势序列,并逐步推导出完整的社会福利优势排列。

三、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状况的社会福利比较

1984年,我国开始了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随着改革的持续深入,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呈现出强劲的增长趋势,但居民收入差距却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参见表1)。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提高城镇居民的社会福利水平,因而需要我们从社会福利角度分析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变动状况。本文将依据国家统计局1986年~i5 2005年公布的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宏观经济数据,应用社会福利比较准则,对20年收入分配福利优势进行两两比较(共190组)并进行福利优势排列,进而分析我国城镇居民的社会福利变动趋势。

首先,依据表1给出的洛伦茨曲线和实际人均收入,应用准则(1)(洛伦茨优势)判断在哪些年份会出现收入增长的同时收入差距下降,比较结果如下:

1988

比较结果表明:与1986年、1987年、1991年的收入分配相比,1988年城镇居民不仅实际收入水平较低,而且不平等水平较高,故1988年社会福利水平明显较低;与1989年的收入分配相比,1987年、1990年和1991年城镇居民不仅实际收入水平较高,而且不平等水平较低,故1989年社会福利水平也较低。因此,我们可以认为1988年和1989年是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一个谷底。同样,在1994年以后的1995年和1996年,社会福利明显得到改善。准则(1)完成了9种两两比较,不足需要比较的5%。

其次,依据表2给出了我国1985年至2004年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广义洛伦茨曲线,应用准则(2)(广义洛伦茨优势)判断在哪些年份收入的增长足以补偿不平等的扩大。

准则(2)能够比较的数目达到170组,接近需要比较数目的90%。根据福利优势的传递性。可以得到福利优势序列如下:

其中,括号内的年份表示福利优势尚未确定。比较结果表明:1990年至1995年、1998年至2001年和2002年至2004年城镇居民的社会福利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尽管在大多数年份中(除1991年和1995年外),收入不平等呈现出逐年扩大的趋势,但居民实际收入的增长足以补偿收入:不平等的扩大,社会福利的改善主要来自于城镇居民实际收入的增长。总体上我们目前可以断定,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城镇居民的社会福利水平基本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但本世纪初社会福利是否存在拐点无法判断(2001年和2002年之间)。

由于上述无法断定福利优势的年份均属于广义洛伦茨曲线单点交叉的情况,需要根据待比较年份的最高收入层次收入、收入方差和实际收入均值(参见表3),应用准则(3)判断在哪些年份最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得到改善。

应用准则(3)可以得到比较结果如下:

1989

比较结果表明:与1989年相比,1986年和1988年最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得到改善。准则(3)能够比较的数目仅为两组,而其它年度的比较由于不符合均值一方差条件而仍然无法判断。应用序数比较方法的社会福利优势序列如下:

通过对收入分配的社会福利的逐年比较可以发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社会福利变化大体经历了4个阶段:(1)1985-1987年期间,由于实际收入的增加,社会福利呈轻微上升趋势;(2)1987-1989年期间,由于收入不平等扩大且收入规模降低,社会福利呈轻微下降趋势;(3)1989-1991年期间,由于收人不平等缩小且收人规模增加,社会福利呈明显上升趋势;(4)1991-1996年、1997-2001年和2002,2004年期间,由于实际收入的大幅度增加足以补偿收入不平等的扩大,社会福利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在1990年至2001年期间,社会福利优势两两比较的结果基本上可以自然派生出社会福利逐年上升的结论。

针对应用序数比较方法无法进行社会福利优势比较的若干年份,我们以Sen提出的社会福利指数为基准,应用准则(4)进行比较。表4列出了部分年份社会福利指数变动的情况,从中可以发现:在2001年至2002年之间,实际收入均值(指数)增加55.80,不平等水平(基尼系数)增加0.0495,即社会整体收入规模的增长(效率)对于社会福利的作用是正向的(38.743),而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扩大(公平)对社会福利的作用则是负向的(-20.595)。综合看来,整体收入规模的增长所带来的社会福利水平的增加足以抵消不平等扩大所造成的社会福利水平的缩减,导致社会福利指数增加18.15。1996年至1997年之间的社会福利变动情况与此类似,只不过社会福利指数增加水平较小(仅为4.83)。据此,我们可以得到1996-1997年和2001-2002年的社会福利指数比较结果如下:

1996

综合分析上述比较结果,我们可以得到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城镇居民社会福利优势的完整序列: 1985

完整社会福利排列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社会福利水平除在1987-1989年期间社会福利出现轻微的下降外,一直呈逐年上升趋势。

为了进一步分析我国城镇居民社会福利改善的成因,我们估算了1985-2004年期间所有年份的城镇居民内部收入不平等的基尼系数,并应用Sen社会福利函数估算出所有年份的社会福利指数(参见图1)。在1985~2004年期间,尽管基尼系数以平均3.8%的增长率上升,但实际收入却以6.8%的增长率上升,导致社会福利水平以5.6%的增长率上升,即由于居民实际收入的增长足以补偿收入不平等的扩大,社会福利呈现不断上升趋势。

四、结 论

社会经济趋势篇8

[关键词]彝族聚居区;人口老龄化;因素分析;对策探讨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3)05-0056-09

基金项目:本文受到教育部规划项目(10YJA850044)、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应用经济学学科建设项目的资助。

作者简介:杨胜利,男,重庆奉节人,经济学博士,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张宇辉,男,贵州贵阳人,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双学位本科学生。四川 成都610041

四川省位于我国西南部,是西部的交通枢纽和经济发展高地,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同时也是一个多民族汇聚得大省,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数的61%,其中,彝族和藏族人数最多。四川省拥有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全国第二大藏区。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显示,四川省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7551万人,占总人数939%;各少数民族人口为4908万人。同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相比,四川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的比重由386%提高到431%,居全国第六位。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位于四川西南部的川滇交界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凉山州常住人口为45328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10年共增加4511万人,增长1106 %,年平均增长101%。而凉山州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5245%,彝族人口占比4913%,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比71%。

按国际标准划分,当一个国家或者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大于10%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大于7%时,标志着老龄社会的到来(见表1)。我国从1999年开始步入老龄社会,四川这一人口大省同时呈现出明显的老龄化特征。时至今日,人口老龄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而凉山州少数民族人口基数大,少数民族种类多,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制约着地方经济的发展,也将影响当地人民的生活。因此,如何缓解少数民族人口老龄化问题对经济的影响,寻找应对措施已迫在眉睫。

国内早有学者关注四川少数民族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研究,但并不针对少数民族地区,也没有结合数据和模型,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影响人口老龄化的多因素及其关联度,本文在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及文献的基础上,先着重分析凉山州少数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特征,然后结合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采用灰色关联法得到各个因素对人口老龄化影响的关联度,再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影响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因素,最后根据数据的分析结果,针对性地提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措施及对策。

一、凉山州人口老龄化特征

我国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水平并不完全同步,其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于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鼓励和支持政策,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在政策作用下会显示出某些特征。同时,民族地区的人口老龄化①与少数民族人口老龄化②水平也不完全一致,同一个民族分布在不同地区,其老龄化趋势和水平是不同的;同理,同一个民族地区内部的少数民族人口老龄化水平也是不同的。四川凉山州是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不仅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包括多个少数民族种类。其发展历史及民族结构形成了凉山州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独特的特征,主要体现在:

(一)人口老龄化趋势起步晚

从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来看,凉山州人口老龄化趋势较全国整体趋势晚,现正处于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初期。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显示,凉山州老龄人口数为2089万,其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的512%,属成年型社会结构。10年后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凉山州老龄人口增长至3218万,占全州人口总数的71%,已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之列。从2000年至2010年,十年间,凉山州从成年型社会发展到老龄化社会。

同四川省人口老龄化情况比较,凉山州人口老龄化延时10年。早在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中,四川省老年人口系数为571%,到2000年止,此数据已经达到756%,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四川省老龄人口系数已经达到1095%,标志着四川省进入老龄化社会。同期相比,比当年全国老龄人口系数887%还高208个百分点,远超全国人口老龄化水平。因此,比较同期统计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凉山州人口老龄化的水平低于全国,也远低于四川省的整体水平,人口老龄化趋势起步晚,还处于人口老龄化社会初期。

(二)老龄人口系数增长缓慢,但老龄人口绝对数量增长率较快

1.凉山州老龄人口系数低于全省水平

统计数据显示,凉山州从2000年至2010年,老龄人口系数由512%上升至71%,上升了约3867%,年均递增为352%;而四川省老龄人口系数在相同十年间,由756%升至1095,上升约4484%,年均递增408%;同凉山州人口相近的绵阳市,老龄人口系数十年间上升了约5533%,年均递增503%。数据表明凉山州老龄人口系数的增长在全省处于较低水平。

2.凉山州老少比③增长速度也远低于全省水平

凉山州的老少比增长速度落后于四川省整体水平。2000年,四川省老少比为335%,到2010年末,该数据已经达到6456%,上升了约31%;而凉山州同期老少比由169%上升至2598%,只上升了9个百分点。

3.凉山州老龄人口和少儿人口绝对数量增长率都高于全省水平

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凉山州老年人口绝对数从2000年的208923增至2010年的321815,十年净增长了112892人,增幅达5404%,年均递增491%;同期全省老龄人口总量只增加了4139%,作为四川五个人口最多的市(州)之一的凉山州,同其余四个城市(成都、南充、达州、绵阳)相比,其老龄人口绝对数增长速度最快。而凉山州少儿人口绝对数增长速度也很快,从2000年1236369上升到2010年的1238659,上升了2290人,且上升了约019%;同期相比,2000年至2010年,四川省少儿人口绝对数却在下降,从18600386降到13644450人,降幅达到2664%;成都、南充、达州、绵阳等个人口较多的四个城市,少儿人口绝对数也在不同程度地减少。

可见,同全省和人口规模相近的城市(州)相比,凉山州呈现出老龄人口系数增长缓慢,而老龄人口和少儿人口绝对数增长率较快的特点。这样,凉山州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就明显滞后于整个省的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

(三)高出生率延缓了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影响中长期人口老龄化的直接因素。1956年,联合国研究成果表明,对于封闭人口而言,人口老龄化的决定性因素是生育率下降,而不是死亡率下降所导致的平均寿命的延长。若婴幼儿死亡率下降,则会促进人口年轻化,从而舒缓了人口老龄化趋势,但若是老龄人口的死亡率下降,相反会促进人口老龄化的发展。

80年代初期,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有力地控制了总体人口基数,也使得我国婴儿出生率快速下降,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迅猛。但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计划生育政策指标较为宽松,所以,作为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州与省内其他非民族区域的人口出生率有所差别。不过,凉山州从2000年到2007年出生率还是同大多数非民族地区一样保持平稳的下降趋势,主要是“少生优生”观念深入人心,加之户籍制度改革及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程度有所提高。2008年“5·12”大地震让国家对灾区的生育政策做了调整,凉山州婴儿出生率突增,这对凉山州人口年龄结构又是一次大调整:

1.凉山州人口出生率先减后增

从2000年至2009年,四川省人口出生率始终在下降,且下降趋势缓和,年均下降49%;而凉山州人口出生率则呈现出先减后增的现象,从2000年到2007年,婴儿出生率年均递减54%,但2008年汶川大地震当年婴儿出生率飙升至185%。新出生的婴儿为凉山州人口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从而也缓和了原有的人口老龄化趋势。

2.凉山州人口死亡率始终呈缓慢下降趋势

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到2007年,凉山州的人口死亡率年均下降速度为39%,而同期四川省人口死亡率年均下降速度仅为13%;到2008年止,凉山州人口死亡率为91%,这一年人口死亡率同2007年比上升了41%,超出前7年平均水平12个百分比。

由于凉山州人口高出生率的影响,其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放缓,人口老龄化程度远低于全省整体水平。

(四)经济发展水平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

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前半叶,法国、美国、英国等欧洲国家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随后日本及北美洲等国也陆续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他们的经验来看,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呈现着正相关关系,即“先富后老”,这样给老龄人口保障体系的完善和养老政策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据统计,发达国家当老龄人口比例超过总人口比例的7%以上时,该地区的人均GDP远高于1000美元。而我国,在1999年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时,全国人均GDP仅为780美元,人口老龄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反差很大,将我国老龄人口推向了“未富先老”的尴尬境地。

不过,作为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楷模,凉山州经济始终高速发展,其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居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第一。早在2006年,人均GDP已经突破1000元美元。凉山州一直紧紧围绕“跳起摸高、跨越发展”工作基调,大力实施提速增量、提质增效“双提升”战略,着力增强投资拉动、产业支撑,使其在2011年GDP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与成都、绵阳、德阳、宜宾、南充、达州等六个市州并肩跃入“千亿俱乐部”,是个名符其实的“少数民族经济特区”。

高速发展的经济现状,势必为凉山州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奠定坚实的基础,有利于实现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对凉山州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方法是优化经济资源在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中的配置,改进医疗卫生条件,建立健全养老保障制度和养老保障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养老及相关的配套产业。通过产业发展、制度完善和服务体系的健全,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为经济发展减负,建立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凉山州人口老龄化影响因素

就中长期来说,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影响人口老龄化的最直接因素,针对目前人口老龄化问题,应高度关注人口年龄结构即人口惯性的影响(人口惯性即人口再生产过程中,人口群体有着保持原有增长(或减少)趋势的特性,也就是过去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作用下对如今人口发展趋势的表现)。就整个人口发展过程来看,出生率和死亡率是人口老龄化的主导因素。研究者普遍认为,出生率的改变是人类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现代化的必然结果。随着人类的生育环境发生改变,从而生育志愿也就降低了。日本学者大渊宽和森冈仁则将影响人口出生率的因素细化到教育普及、公共健康、经济生活水平等指标。对于死亡率,医疗水平、社会养老保障、卫生环境等能够影响其大小,如:我国在1949年之前,因医疗环境恶劣,人口死亡率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新中国成立后,才出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一)老龄化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考虑到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对人口结构变化的综合影响,本文在借鉴了相关文献后,筛选了20个影响人口老龄化的因素。(如表 3)

本文综合选取影响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共20个因素作为量化指标,构建数列,并应用灰色关联法求解各个指标的关联度,从而得到影响人口老龄化因素的关联度大小排序,再根据主成分分析法获得影响凉山州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综合因素。所有指标的数据来源于《凉山州统计年鉴》(2000-2010)、《四川省统计年鉴》(2000-2010)、《凉山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报告》(2000-2010)、《凉山州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00-2010)。

如表5所示,各个因素的单独作用对凉山州人口老龄趋势都有所影响,而且影响的大小也各有高低。但是,人口老龄化是各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产生的结果,因此,就需要考虑到各因素所提供的信息上的重叠以及综合作用,为了实现化繁为简,本文继续引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因素信息再次整理,力求能够科学地进行数据分析,抓住主要矛盾,减小由于信息重叠产生的误差,有的放矢地对凉山州人口老龄化趋势提出应对措施。本文采用SPSS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分析结果如表6、表7所示。

三、应对凉山州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的对策

据前分析,凉山州的经济发展水平是适合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的,这势必会给养老保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同时,经过对老龄化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影响人口老龄化趋势中第一成分较多的种类中,影响最大的因素种类。基于此,我们在应对凉山州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方面有如下对策思考:

(一)加快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速度

由灰色关联分析结果知,若只考虑单个因素作用,城市化率对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影响最大,这也从一个角度揭示了城市化发展的快慢直接影响到凉山州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由于凉山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六万平方公里的辖区内,几乎全是山地,这给城市化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城市化发展,需要发展、完善础设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需要经济实力作后盾。目前凉山州的地形地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城市发展现状,使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受到制约。其次,居民消费支出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也很大。凉山州的人均GDP早在2006年就已经过了1000美元大关,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但是,凉山州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两极分化严重,西昌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其它县,而在国家级贫困县名单,凉山州有11个县榜上有名,是四川省各市(州)中贫困县最多的地区,其中美姑县、昭觉县、布拖县、雷波县、普格县等的经济水平更是处于全省各县的末端。要应对凉山州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以发展产业为突破口,结合凉山州的特点,加大相应优势产业发展投入,通过产业和经济发展得好的地区带动经济发展落后的县(区),减少贫富两极分化,减缓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大脱贫致富的力度,促进城镇化、城市化的发展。

通过经济发展,来消除贫困和经济发展的失衡性,助推城市化发展,通过城市化发展带动教育、卫生、福利机构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品质的提升,是应对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必然选择。

(二)统筹兼顾地发展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

由主成分分析结果来看,第一主成分的贡献率达到82%,因此,在缓解老龄化趋势事业上,就应该将重心放在旋转成分矩阵第一主成分中的高载荷因素上,由前分析可归纳总结为加大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的投入。凉山州大多数县地处山区,教育条件相当恶劣,有些地区几乎没有正规的建筑充当教室,更别提现代化教育设备,有些村落里,师资配备仅为当地一两名初高中文化人员,一人承担大部分课程的讲授,老师授课和学生听课的效果很差。文化水平不高,师资不足以及教学设备的匮乏,也导致了学生失学和教育效果差的恶性循环,导致大批文盲和文化水平很低的年轻人进入社会。低素质的、无法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又会严重制约产业和经济的发展,影响城镇化、城市化的发展。其次,这些山区缺乏医疗机构,卫生条件差,有些乡或村仅一个卫生防疫站,而且药物、卫生人员也不足,更无法应对突发重大病故。另外,其社会保障也严重缺失,缺少针对贫困户和鳏寡孤独老人的救助机构和救助措施,存在极端贫困的死角。所以,从旋转成分矩阵第一主成分中的高载荷因素变化情况分析,应该统筹兼顾,加大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的投入和发展,在发展教育,提高教育水平的同时,要加强医疗、卫生经费的投入,建立完善救助贫困的帮扶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所以应提高这些因素种类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影响力度。

很显然,增加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统筹发展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可能改变或影响一个地区或区域人口老龄化发展的趋势。所以,建议通过发展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来应对凉山州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三)大力发展养老产业

凉山州开始呈现人口老龄化趋势,势必会带来老龄人口数的增加,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如何满足不断增长的老年人口的生活需要呢?防范未然,未雨绸缪是凉山州应对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必然的选择。

按照人口老龄化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表中分类:基本医疗保险人数、社会福利院个数、社会福利院床位数在社会养老保障中占主要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基本医疗保险、社会福利院是养老产业的组成部分,他们构成社会保障因素的主要成分,因此,养老产业的发展影响社会保障,也会影响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尽管凉山州目前人口老龄化水平低于四川省整体水平,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但是,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困率高,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使其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压力日益增大。针对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结合凉山州的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特点和现状,主动作为,尽早规划和发展养老产业,是凉山州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适宜的选择。

养老产业是一个新型的综合性产业,其业务涉及老年人的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还有娱乐、文化等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建议政府将社会保障制度、文化建设和发展养老产业结合起来,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引导养老产业发展,鼓励社会资金进入,支持企业开发养老产业的系列产品,发展养老产业。同时,还可以深挖孝道文化、彝族民族传统文化,通过精神文化层面来丰富养老产业的发展,让日益增多的老龄人口真正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注释:

①民族地区的人口老龄化: 我国所有民族地区整体达到老龄化水平,或者某部分少数民族地区达到老龄化水平,既包含该地区少数民族人口也包含该地区汉族人口。

②少数民族人口老龄化:我国55个少数民族整体达到老龄化水平,或者某部分少数民族人口达到老龄化水平。

③老年人口数与少年儿童人口数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计算公式是:老少比=(≥65周岁人口数/0~14周岁人口数)×100%。

参考文献:

[1]何建宁.人口老龄化影响因素的选折与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0(4):93-97.

[2]邱丽玲.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8):86-87.

[3]朱霄雪,何建宁.人口老龄化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税务与财经,2010(6):29-3.

[4]刘向红,李红英.影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6):138-140.

[5]原新,刘士杰.1982~2007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原因的人口学因素分解[J].学海,2009(4):140-145.

[6]潘孝军,巴春生.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城市化研究综述[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40-144.

上一篇:考核基本情况汇报范文 下一篇:新媒体运营全年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