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加强法治社会建设范文

时间:2024-03-19 16:41:53

全面加强法治社会建设

全面加强法治社会建设篇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成效显著。但是,必须看到,我国社会的法治化程度还比较低。民主法治建设自身发展也不全面、不平衡,如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在落实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全面、不平衡的问题。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已经站到了新的起点上,民主法治建设的发展也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一方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能力显著提高,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法律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各项权利、确保国家权力正确行使等方面的作用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完全适应。目前,宪法和法律还缺乏应有的权威,法律实施效果较差。全社会的法律意识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治观念有待加强。总之,我国的民主法治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国家和社会的法治化程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2、最核心的价值是尊重和保障人权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坚持的价值追求和基本精神。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必须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立法、执法、司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依法治国不是依法治民,法治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法治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是法治最核心的价值所在。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保证立法的人民性、科学性、正义性的统一。只有坚持执法为民,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才能真正树立法律的权威。法治建设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只有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为重点,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法治才能真正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自觉接受的生活方式。依法治国的发展要更多体现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改善民生上来,才能为人民群众所认同和拥抿

维护人的人格尊严、尊重和保障人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所在。离开了以人为本,法的其他价值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离开了以人为本,单纯追求形式上的严格依法办事,依法治国就可能偏离法治的方向,就可能成为一种“恶法之治”。

3、适应并促进经济社会大局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思考和把握法治发展的进程,适应并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法治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法治必须服务于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法治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治建设要与文化建设协调发展;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促进法治建设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4、重点由立法转向实施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遵循法治的一般规律,正确把握法治发展过程中法律权威与法律价值的有机统一,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协调发展。

首先,应当完善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调整国家组织机构设置和中央与地方关系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完善维护社会公平,加强社会管理、社会保障和公共事业方面的法律制度;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税收调节、公共财政等方面的法律制度,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完善法律部门,加快制定支架作用的法律。其次,应当提高立法透明度,扩大公众的立法参与,建立立法机关评估、执法机关评估、专家学者评估、社会公众评估相结合的立法评估机制,适时完善、修改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立法的适应性。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法治建设的重点将从加强立法工作向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维护法律的权威转变;法律文化建设的重点也将从以普及法律知识为基础向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和加强公民意识教育转变。要根据我国法治建设发展的新特点、新要求,以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为目标,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载体,加快建设法治国家;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加快建设法治社会。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立。法治国家是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法治道路是目标与阶段、过程的统一。法治国家是长远目标,现阶段是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全面加强法治社会建设篇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也即是繁荣富裕、民主法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实现这一目标,要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强基层民主和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平安乡村、和谐乡村,这些,都始终离不开法制的有力保障。法制宣传教育是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这就要求必须继续在农村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必须健全和完善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和保障农村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全面提升村级事务的法治化管理水平,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协调发展,用法治保证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

(一)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是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保障

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一位的任务;生活宽裕、实现农民生活的新提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标。通过发展农村经济,形成产业发展的新格局,使农村经济有大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新的提高,需要切实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法制的促进和保障作用,确保农民和农村企业依法经营、公平竞争、诚实信用,自主决定其经济活动,依法维护农村交易安全与合法权益;确保农村市场的公正和经济效益,促进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是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的客观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统筹推进农业各项改革,全面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活力。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对农民的利益分配、思想道德、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都会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解决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矛盾和问题,需要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手段,更需要运用法律的手段。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有利于畅通广大农民参与农村社会经济事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的渠道,增强农民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能适应农村社会改革发展的形势;有利于引导和规范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各种法律行为,依法调节各种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减少和及时解决各种矛盾纠纷,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保障农村各项改革事业的顺利进行,促进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是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举措

乡风文明是建设新农村的精神支柱,就是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使农民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形成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守法纪、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也包括具备较高的法律素质。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移风易俗、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利于提高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整体法律素质,提高农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法律意识,增强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广大农民平等友爱、和睦相处,全面提升农村的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文明素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

(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是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基础工作

管理民主是建设新农村的政治保证,就是要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制度,体现人民意志,做到村务公开,创造公平公开公正的环境;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教育引导农民依法行使民利,履行法律义务,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通过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加大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力度,充分发挥法治的保障和维护作用,提高广大村级自治组织依法管理、依法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引导广大农民自觉参与各项村级事务的管理,充分保证广大农民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的行使,保证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使整个农村社会有章可循,稳定有序,才能使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实现真正的管理民主,促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农村的实现。

二、法制宣传教育在促进农村改革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立足农村、服务农民,致力于农民法律素质的提高和农村法治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历来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重点。自1985年以来,按照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国已经顺利实施了四个五年普法规划。20年来,特别是“四五”普法规划和决议实施以来,各地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加大工作力度,农村法制宣传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的改革、发 展和稳定。

(一)农村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学法用法和依法办事的风气逐步形成

经过二十年的法制宣传教育,以宪法为核心,以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合同法、土地承包法等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广泛普及宣传,通过“送法下乡”、培养“法律明白人”、“法律大专生”等活动,着力培养农村自己的法律人才,农民学法用法的积极性不断高涨,法律知识不断丰富,法制观念不断增强,农村的法制环境不断改善,农民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意识明显提高,自觉履行法定义务,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大大增强,民利得到落实,参政议政的能力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有了显著提高,实现了广大农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愿望,增强了对党的信任。农村广大基层干部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观念开始树立,管理农村事务的能力逐步提高,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农村社会秩序和谐稳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了坚实的法治基础。

(二)农村基层依法治理逐步深化,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进一步加强

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1992年以来,“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的依法治村活动在全国全面铺开,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村民事务开始走上规范化发展道路。在此基础上,20__年以来,为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要求,民政部、司法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意见》。按照司法部、民政部的部署,各地深入开展了“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20__年和20__年,司法部、民政部两次共命名表彰了609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广泛开展,有效地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进程:民主选举更加规范,全国各地普遍实行了村民自主选举村委会,有的地方还实行了直选;民主决策扎实有效,全国农村普遍建立了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重大村务都需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民主管理规范有序,大多数农村建立了村民会议决策、村民代表会议议事等制度;民主监督形式多样,村务公开、民主理财已普遍推开,日益完善的村民自治制度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基层民主政治的建设步伐。

(三)农村各项事业法治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坚持以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村民自治、民主管理为基本原则,与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相结合,与倡导和树立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相结合,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保证农民合法权益相结合,使广大农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愿望得到实现,激发和调动了农民群众参与管理,发展生产、增加收入、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农村经济与社会公益事业不断发展,村民安居乐业,生产生活秩序稳定,文化生活健康向上,各项社会事务法治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农村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虽然法制宣传教育在农村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存在着对农村法制宣传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农民的整体法律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农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还存在盲点等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时期,必须不断强化法制宣传教育的工作职能,不断改进法制宣传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形式,进一步健全法制宣传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机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四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的实践充分证明,深入开展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大力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良好的法治基础。今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将全面实施,全民“五五”普法规划也将同步实施。党中央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做好普法工作”的要求和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精神,为法制宣传教育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五五”普法期间,我们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提高农村基层法治化管理水平,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为目标,继续把农村作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重点,加大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工作力度,为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任务的顺利实现奠定坚实的法治基础。

(一)加大宣传力度,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继续坚持服务大局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积极开展针对农村、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大力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宪法意识,树立和维护宪法权威;大力开展以农业生产、农村市场经济为重点的法律法规的宣传,进一步促进农村市场经济法律秩序的健全;大力开展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为内容的法律法规的宣传,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动员和激励广大农民群众依法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动员和激励社会各方面依法积极支持、参与和服务新农村建设,促进人人关注新农村建设、人人支持新农村建设、人人参与新农村建设、依法进行新农村建设良好局面的形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二)探索新思路,开创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新局面

一是更新农村法制宣传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群众需要出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把服务农民、提高农民法律素质、切实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宣传形式上紧紧结合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和思维习惯,选择农民群众最喜爱、最容易接受的宣传方式,使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法律意识,在寓教于乐中提高农民法制观念;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手段,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不断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营造浓厚的法制氛围。

二是创新农村法制宣传教育载体。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理论研究,认真 总结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经验。深入基层,贴近群众,了解群众的需要,满腔热情地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倾听广大农民群众的呼声,积极创新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渠道。今年,司法部将联合有关部门,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配合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适时在广大农村开展有针对性的“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活动,通过“一学三讲”活动的深入开展,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满足广大农民学习法律知识的需要,引导人民群众依法表达自己的诉求,自觉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维护农村基层社会的稳定大局。

三是丰富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内容。积极实施“法律进乡村”工程。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部分,结合农村土地征用、土地承包等问题,通过开展“四进农家”活动,引导村民依法解决各种矛盾和纠纷,依法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法制宣传资料进农家,编写适合农民生产生活的法制宣传资料,向农村地区免费赠送;法制信息进农家,利用区域电视台、农村广播网、农民夜校普及基本法律知识;法制文艺进农家,组织专业文艺团体、法制宣传志愿者,深入农村演出法制文艺节目,鼓励民间自发的法制宣传活动,加强对家庭、村镇自办法治文化活动的指导和扶持;法律服务进农家,实行农村“两委”干部法制教育轮训制度,通过法律咨询和调解,解决农村日常生活中的涉法纠纷,进一步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趣味性、导向性,使广大农民群众自觉主动的参与到法制宣传教育中来,形成自觉学法、知法、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是拓宽农村法制宣传教育视野。切实抓紧抓好进城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五五”普法规划将重点加强农民尤其是进城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通过深入进城务工人员集中居住地、工作场所及主要活动场所开展法律宣传和咨询,利用报刊、杂志,刊登有关农民进城务工法律知识问答,在电视台、广播电台开辟专栏节目,组织宣传骨干深入乡(镇)、村巡回演讲等活动,增强进城务工农民的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充分的法制保障,推动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三)整合资源,促进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新发展

一是整合农村法制宣传教育职能资源。注意发挥人民调解、法律服务、安置帮教、社区矫正的法制宣传教育功能,融法制宣传教育于人民调解、法律服务以及对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的全过程中,使司法行政在基层的职能作用互相补充,互相作用,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社会效果,同时,也推动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全面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全方位、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法制保障。

二是整合农村法制宣传教育人才资源。充分发挥农村人民调解员、司法助理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和法制宣传教育志愿者等队伍了解农村、熟悉农村、深入农村的优势,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动员城市法律工作者对农村人民调解员、司法助理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和法制宣传教育志愿者进行传、帮、带;开展经常性的“法律下乡”活动,变“法律下乡”为“法律常驻乡”;培养农村基层专兼职法制干部,动员组织广大法律志愿者和有关社会力量在农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者的宣传能力和水平,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建设,形成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发展的良好法制宣传教育局面。

三是整合农村法制宣传教育阵地资源。加强法制教育阵地建设,“五五”法制宣传教育期间,将在每个乡镇设立一个法制辅导站,每个行政村建立一个法律图书角,不断提高对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投入。在充分利用板墙报,标语、横幅、小报、夜校等农村传统法制宣传教育阵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报刊、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大众传媒在法制宣传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将网络法制教育向农村延伸,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法制宣传教育网站、远程教育、法律服务热线等手段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形成多形式、立体化、全覆盖的法制宣传教育网络体系,把多姿多彩的法治文化和法律服务送给农民,送到农村千家万户。

(四)强化措施,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水平的新提高

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搞好村民自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着力抓好的六项重点工作之一,必须强化措施,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法治保障。

一是进一步加强基层依法治理工作。实践证明,基层依法治理是实现农村法治化管理的有效形式和手段。要继续开展依法治乡(镇)、依法治村活动,促进农村各项事业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提高农村基层法治化管理水平。要不断完善“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的经验,建立强有力的村两委班子,建立健全符合新农村发展的村民自治章程,进一步完善各项村级事务管理制度,并通过及时依法解决农村热点、难点等问题,使农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依法治理的实际效果,建立依法、规范、民主的新农村管理体制。

二是进一步加强“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司法部、民政部拟适时召开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经验交流会议,及时总结推广已表彰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先进经验,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激励引导作用,做到以点带面,分类指导,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并逐步引向深入。在“民主法治村”创建过程中,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一事一议”等村民议事制度,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工作的长效机制,形成村党组织领导下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使“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切实成为农村基层法治建设的有效载体,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稳步、健康发展,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三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同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统一考虑,统一部署,形成整体推进的工作局面。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进一步加大对村党支部成员和村委会成员的教育培训力度,不断增强其法治观念,提高村“两委”成员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依法办事、依法管理的能力,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夯实党在农村执政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全面加强法治社会建设篇3

今天,我们市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在此召开会议,目的是在总结去年工作基础上,进一步贯彻党的*届四中全会、省委九届五次、六次全会和市第八次党代会第三次会议的精神,研究新情况、新问题,认真部署今年的依法治市工作,努力把我市依法治市工作推上新的台阶。刚才,永和同志作了我市*年依法治市工作情况汇报,大家还就今年工作要点和依法治镇(乡)工作指导纲要进行了认真的讨论,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和建议,请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同志尽快将这两个文件修改完善,由市委转发全市贯彻执行。

过去的一年,我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年度依法治市工作要点,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扎实成效,为加快建设繁荣、文明、法治、和谐、安康惠州,建设珠三角东部现代化经济强市和广东省现代石化数码产业名城提供了法制保障。我们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积极履行职责,在依法治市工作中切实发挥重要作用,所取得的成绩是肯定的。下面,我就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工作谈几点认识和意见。

一、从加强党的依法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全面加强和推进依法治市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执政能力高度概括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这体现了我们党在执政理论方面的重大发展和创新。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要求,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是通过依法执政这一基本途径来实现和保障的。在实践中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对于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工作,就是依法执政的具体实践和必然要求。

加强党的依法执政能力建设是党在新形势新任务下的迫切要求。党的*大强调指出,面对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那么,当前我们党面临着哪些“深刻变化”呢?从经济社会发展来说,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全社会既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又面临“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从民主法制现状来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深刻反思了党的执政失误,充分认识到忽视法制建设的严重危害,高度重视并及时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提上重要议程,新的法律法规不断出台,国家政治制度日趋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向前发展。正是在这样的关键时期,党的*大提出了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依法执政,不断提高依法执政能力等要求;党的*届四中全会又作出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这是党中央依据我们党所处的历史地位和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依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努力解决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所采取的重大举措。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届四中全会精神,具体到我市的工作实际,就是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不断提高驾驭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能力,全面提高建设繁荣、文明、法治、和谐、安康惠州的能力。

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治省、治市工作的核心内容。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至关重要一环是加强党的依法执政能力建设。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其本质要求是依法执政。我们党能否做到依法执政,成为能否把依法治国落到实处的关键。因此,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程序、内容和手段来行使执政权力。只有坚持依法执政,才能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才能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使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化、规范化、法律化,也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政权的巩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届四中全会精神,要在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进一步加深对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努力提高依法执政能力,以党的依法执政带动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工作。

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党的*届四中全会在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一重大决策的同时,提出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是提高和巩固党的执政能力的又一重大举措。同志指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要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落实到提高治党治国治军的水平上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党员干部是否能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在突发事件、关键时刻的考验面前,继续保持先进性,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其决定因素是有没有过硬的执政能力。曾庆红同志在最近中央党校春季开学典礼上作重要讲话时提出,要把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效体现在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上,体现在提高执政本领、做好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工作上。因此,当前我们要紧紧围绕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这个目的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要通过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执政的教育培训,努力建设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为扎实推进依法治市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二、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工作

党的*届四中全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这是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中的重大创举。年初,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就和谐社会提出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了全面部署。为此,我们要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观,在工作中坚持改革与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通过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各级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切实把建设和谐社会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依法治国、治省、治市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这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形成了有机统一。这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同志指出,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三大文明建设必须同步进行,协调发展;否则,和谐社会的构建将成为一句空话。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是法治社会,它的内容涵盖了依法治国、治省、治市工作的方方面面。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惠州,要求我们坚持不懈地推进依法治市工作。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应当注重拓展普法工作领域和途径,使全社会逐步形成崇尚法治的良好氛围。加强全民法制宣传教育,对于全面提升公民的法律素质和道德素质,引导人们正确理解法律法规,满足公民求知求助的需求,正确处理矛盾和纠纷,不断提高分清是非、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促进利益关系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和社会秩序的和谐,都具有重要意义。今年是“四五”普法规划的总结验收年,开展了近二十年的普法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值得我们好好思考和总结。可以这样说,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是重心,县(区)是基础,媒体是重要阵地。实践证明,结合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结合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实际,结合维护基层群众切身利益,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有的放矢地开展普法教育,是十分有效的普法工作方法。要进一步拓宽普法的有效途径,充分利用现代大众传媒进行普法宣传,要以传媒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众良知,致力于营造文明法治社会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舆论支持。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应当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服务型法治政府。行政机关承担着执行全国80%以上法律法规的重任。行政管理权力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和公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依法行政,就是坚持用法律规范调整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公民、组织之间等各种社会关系。行政机关能否正确行使行政权力,坚持依法行政,直接关乎社会运作是否顺畅、社会关系是否和谐、社会交往是否融洽。依法行政,必将有助于理顺、平衡社会关系,有助于化解、消除矛盾冲突;违法行政则会导致社会关系扭曲、社会矛盾百出、公民权利受损。因此,行政机关应当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法定权限、法定职责行使权力,严格依法行政,这是促进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步伐,经过10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推进依法行政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任重而道远。要将依法行政工作作为我市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和财税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政府法律顾问机制,把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理顺和完善执法体制,积极探索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和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试点;健全政务公开制度,继续开展好“万众评公务”活动,营造高效优异的政务环境。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应当积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切实提高司法效率,确保公正司法。司法机关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惩罚犯罪、调处纠纷、保障人权、实现正义、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职能。在法治进程中,司法机关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许多矛盾纠纷从过去主要由行政手段处理,到现在主要依靠司法途径解决;许多经济关系从过去主要依靠政策调整,到现在主要依靠法律手段来调整。因此,司法体制的设置是否科学,司法职权能否独立公正地行使,司法活动是否廉洁高效地运行,司法公正能否在实践中得到实现,将是衡量依法治国、治省、治市的显著特征。如果司法机关司法不公、执行不力、效率低下,公民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护,社会冲突不能得到及时平息,那么依法治市就无从谈起,构建和谐社会也只能是空谈。各级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不懈、积极稳妥地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广泛深入推进司法工作规范化建设,通过改革体制、健全机制、完善制度、加强队伍管理、提高素质来实现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应当依法整治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治安秩序,维护社会持续稳定。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要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活动,合理公正处理经济领域的矛盾纠纷,不断改善市场经济的行政管理和法律服务,促使市场主体依法诚信经营管理,切实消除经济领域的不稳定因素。维护社会治安稳定,要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构建基层治安防控网络,建立起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治安工作机制;要突出工作重点,切实加强对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的管理,加大对网吧等娱乐场所和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要依据条例规定创新工作的有效机制,构建基层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大调解格局,提高依法稳妥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处置突发性、的能力和水平;要建立健全“严打”经常性工作机制,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加大对“两抢一盗”、严重暴力犯罪、黑恶势力和“黄赌毒”等突出治安问题的整治力度,增强群众的安全感。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应当深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使广大农村基层形成安定祥和的局面。农村基层是构成全社会的基本单元和细胞,是人类生活的基本空间。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农村基层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当前,促进农村基层和谐稳定,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以村务公开为基础,坚持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推进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要广泛开展创建“和谐平安社区”和“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充分发挥人民群众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群众依法参与村务管理的能力与质量,实现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要继续抓好“村(居)民小组议事规则”的全面推行工作,在全市农村基层建立起各种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矛盾处理机制和社会管理机制,引导群众规范有序地参与村务的决策和管理,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解决各类利益矛盾纠纷。要结合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活动,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依法办事水平,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在农村基层的政治核心作用,保证民主政治建设在党的统一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

三、加强和改进党对依法治市工作的领导,努力实现依法治市工作新进展

坚持党对依法治市工作的领导,是依法治市工作取得卓有成效的根本政治保证。当前,巩固和提高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促使依法治市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要切实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在依法治市工作中,党委始终处于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全市各级党委要统一思想认识,把依法治市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联系起来,牢固树立依法执政的法治理念,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同搞好改革发展稳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确保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协调发展。各级党委要注重发挥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主导作用、“一府两院”的执法主体作用、政协的民主监督作用,进一步完善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三个党组”的科学运行机制,加强协调,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扎实推进依法治市工作。

要充分发挥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主导作用。在我国的法律制度中,人大是最高权威的法律监督机关,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立法、监督、重大事项决定和人事任免等职权。保证宪法和法律在本行政区域的正确实施,监督“一府两院”依法履行职责是地方人大的重要职责。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开展依法治市工作与人大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人大发挥主导作用也是多年来我们开展依法治市工作的一条重要经验。全市各级人大常委会要善于将人大工作与依法治市工作统筹起来,认真履行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重要职责,切实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强化对重大建设项目、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议和监督,强化审计监督,积极推进普法、守法、执法、监督法律实施、基层依法治理等各方面工作,把依法治市工作引向深入。

要有效发挥各级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职能作用。我们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现在的工作机制,是结合依法治省工作实际,不断总结完善而形成的。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在依法治市工作中所担负的主要职责,《关于进一步明确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的意见》已作了明确规定,各成员单位一定要在实际工作中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合作,真正形成党委统揽全局、各方积极推进、狠抓贯彻落实的工作机制。依法治市、治县(区)办公室是本级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常设议事协调机构,同时接受党委和人大常委会的领导。各级党委、人大常委会要切实加强领导,重视领导小组领导机制和办事机构建设,确保全市依法治市工作统一部署、步调一致、整体推进。各级依法治理办公室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主动向党委、人大常委会和领导小组汇报工作,争取更有力的支持;要加强工作调研、指导和督促,善于挖掘、总结和推广典型经验,切实发挥参谋助手作用;要加强与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协调与沟通,参与研究和推进具体工作,使各成员单位间形成良好的工作互动。各镇(乡)党委要切实加强对依法治理工作的领导和检查督促,巩固和推进依法治市工作的基础建设,为构建和谐惠州发挥更大的作用。

全面加强法治社会建设篇4

综合治理调研报告范文(一)

为充分了解xxxx派出所辖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体联动防范工作,发挥基层派出所的职能作用,深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这一中心任务,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热点问题,确保我所辖区社会稳定和营造社会治安依法治理的良好环境。我所对我所辖区镇、村组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党委政府重视,切实加强了社会治安整体联动防范工作的领导

按照我县召的政法综治工作会议精神和要求,镇党委、政府切实履行党政领导负总责,把联动防范工作始终放在首位,研究布置工作,做到年初有计划方案,年内、年末有检查考评。年初成立了调防一体化服务中心,使农村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得到了充实。拟定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体联动实施方案》、《平安创建实施方案》、《普法依法治理实施方案》、《对刑释解教人员帮教领导小组》、《禁毒工作领导组》、《开展反警示教育活动实施方案》。我辖区的社会治安整体联动防范工作基础扎实,领导重视,管理到位,充分调动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参与维护社会治安工作的积极性,取得显著成效。

二、加强政法、综治基层组织建设,增强运用法律能力

各镇始终坚持从强化基层领导入手,不断增强基层组织为官一任、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感,加强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力度,并落到实处。一是强化队伍建设,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增强了基层组织的职能作用,对19个村的调解员进行了考查,分别作了调整充实,同时加强督促完善了村规民约等规章制度,激发了各调解组织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二是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得到加强,镇政府按照四五普法的要求,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法、懂法、用法,将计划生育法,治安管理条例,道路交通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土地管理法,劳动法,义务教育法等十三个法律法规,分别发到镇机关领导干部职工、村支书、主任、各村调解组及调解小组人手一册,同时对调整充实人员进行二次培训,让他们在基层工干作中,懂法、用法、掌握法律武器,充当发展地方经济,维护社会稳定的带头人,对联动防范维护社会稳定尽心尽责,将本辖区的民间纠纷和矛盾化解在萌芽之中。

三、 健全社会治安联动防范机制

针对农村改革中出现的村无专人干、村无专人管、街道没有专人抓,网络不健全的问题,我们重点解决了三个问题。

1、是推行平安协作组。根据农村实行一免两补政策以后存在的农民参与治安防范难组织的实际,我们在总结十户联防经验的基础上,普遍推行了平安协作组的防范模式,根据各自然村户数,按照每组户数控制在20户以内的标准,各小组推选一名中心户长,承担组织、监督小组成员治安防范出勤情况,调解组内的矛盾纠纷,大事小情的组织互助,治安信息的传递,技防设施的管理等职责。每个小组每天由1户参与全村的治安防范巡逻工作。同时,按照每个自然村设1名治安员的标准,在各自然村配备了专兼职治安员58人。具体承担平安协作组的组织管理、出勤考核和落实村防范措施的职责。从实际运作的情况来看,农民参加值班巡逻的周期延长了,看护范围扩大了,负担减轻了,解决了十户联防轮流频繁、难于组织的问题,提高了整体的防范效果。

2、是成立村级治保会。我们将治安防范的责任做为村干部的一项主要工作职责来落实,成立了以村干部、治安员组成的治保会,有效解决了村级组织治安防范责任不清、任务不明、措施不实、效果不好的问题。采取了村干部包村的办法,把治安防范的责任落实到人头。目前,我辖区已经重新完善了19个治保会,对不能较好履行职责4个村的治保会成员进行了调整。今年,我辖区治保组织共处理涉及邻里纠纷、家庭矛盾、老人赡养等方面的问题180余个。

3、是组建业余巡逻队。2012年,适应警务体制改革的需要,对原有的治安巡控队伍进行了规范,重组改制为护村队。目前,我辖区各镇都组建了护村队伍,总人数达到120人。今年又在xxxx社区成立了一只20人的红袖章义务巡逻队,护村队、红袖章义务巡逻队采用社区警务责任区民警管理考核的模式,由社区队长、村长任队长,具体由民警负责监督、指导和培训。通过实践看,这支队伍不仅对村、社区的防范组织和治安员起到了监督的作用,而且能够较好地将三级联防组织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有效地提高了整体的防范效果。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一个村有平安协作组,村有治保会,乡有保安队三位一体、互为补充的群防群治网络初步形成,农村治安防范能力显著提高。

四、 调研中发现治安整体联动防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下步工作的建议

(一)存在问题

1、 对基层基础工作有待于进一步的加强。

2、 辖区内的住镇机关配合不是很到位,有待于加强。

3、 上下联动上的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二) 对下步工作建议

根据创建平安xxxx的总体目标要求,2012年我们在抓好常规性基础工作的同时,主要做好五件事:

1、要扩面。在巩固取得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创建平安xxxx的工作范围,努力实现三个100%。一是要扩大创建面。不但要开展平安单位、平安社区、平安校园的创建工作,还要延伸到平安街道、平安家庭、平安村组等各个层面,创安覆盖面要达到100%。二是要扩大普及面。在有线广播开辟平安xxxx,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增强全民创安意识。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广泛开展送平安下乡村、进社区、入学校、入村组等活动,创安的知晓面要达到100%。三是要扩大参与面。充分调动综治成员单位和驻区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各司其职,履行创安义务,创安参与面达到100%。

2、要补短。针对以往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主要做好三项具体工作。一是在提高农村治安防范效果上下功夫。2012年要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村防范队伍建设和三级联防机制的建立上。把社区警务队、乡镇护村队、农村联防员三支力量更加科学的整合在一起,建立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尽最大可能发挥好几支队伍的作用,提高防范效果。二是要加快技防措施进学校、村组、入农户的推进步伐。目前看,已经采取技防的村的发案数量和过去比明显下降,村民之间协作防范意识明显增强。

3、要治乱。对问题突出的区域或部位进行集中治理,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整治活动,发挥好综治成员单位作用,把行业治理和集中整治有效结合起来。同时,要行使综治工作一票否决权,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力度。

4、要除恶。组织镇司法、社区、村委会和公安等部门对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秩序的流氓、地痞、车匪、村霸等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对有迹象的重点对象实行严密监控和教育管理,防止产生新的恶势力群体。对原有的重点对象和新发的恶势力犯罪要严厉打击。

5、要抓点。注重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选择多个不同侧面,抓出一批有标准社区、村组。同时,加强对综治工作的研究和探索,全面提高平安xxxx的创建水平。

综合治理调研报告范文(二)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因利益调整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和治安问题逐步增多,成为了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如何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能力,推动林区社会稳定、治安秩序良好,为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在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支持下,本人对这一课题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对我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对此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我局综治基层基础建设的发展现状及成效近年来,我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党委和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综治委的指导下,紧紧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不断推进平安XX局建设,以维护社会稳定为中心,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综治方针,充分发挥基层单位综治领导机构、综治办事机构与林场(所)社区协管站和社区管委会相结合的优势,努力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建设,不断推进各项措施的落实,为全局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在维护全局社会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初步形成了专群结合、齐抓共管,集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等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管理格局。具体措施是:以创建平安XX局活动为载体,从加强组织体系、管理体系、防范体系入手,把流动人口、重点人群的服务管理和居民区防撬防盗作为工作重点,突出抓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两条主线,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二是社会治安的防范控制能力得到增强。近年来,因社会矛盾增多而导致治安问题的增多,局通过强化治安防范网络建设,大力开展群防群治活动,充分利用基层综治工作机构、社区协管站和群防群治队伍进行排查稳控,使治安形势有较大好转,群众安全感大大增强。三是大力加强校园安保和技防建设。在全国、全省综治维稳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我局对拓宽警务工作、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加强对重点人员和高危人员的管控、提高校园的安全防范能力、加强学校内部安全保卫力量、加强校园技防设施投入六项工作进行了有效的落实。对校园技防建设工作中,我局党委政法委组织有关部门并请专业人员到全局5所中小学校实地进行了研究和测算,划定了监控区域,购置了先进的技防设备,在林业局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投资近15万元,进一步完善了校园技防建设。

通过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狠抓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推动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为全局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综治基层基础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虽然目前我局的综治基层基础建设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还相应地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观念淡薄。一方面是个别基层单位的主要领导对综治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忽视综治工作的现象仍然存在。另一方面表现为综治责任追究制执行的不够好,影响了领导干部抓综治工作的责任意识。二是工作思路陈旧。个别基层单位的主要领导在抓综治工作上,创新精神不够,仍然沿袭过去的老办法、老套路,没有根据形势的变化而创新机制和工作方式方法,基层群防群治工作主观能动性不强。三是技防体系还不完善。由于受地域条件的原因,技防覆盖面还不完善,特别是林场(所)、矿区、旅游景点的监控设施还没有与公安局达到同步联网。根据新时期防范工作的要求,技防设施覆盖网络还需进一步增强。四是保障体系还不健全。虽然各基层单位都成立了综治工作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但一些基层单位因人员编制的问题,还没有配备专职的综治工作人员,大部分为兼职,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建设应采取的对策要做好新形势下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就必须实现工作思路上的转变,既实现由以打为主向打防结合、预防为主转变;集中整治为主向强化日常管理转变;以警为主向警民结合、以民为本转变。要从建立打、防、控一体化的社会治安管理长效机制入手,克服一切不利因素,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才能不断提高全社会整体防控能力,有效维护好社会稳定。

(一)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建设,必须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新时期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已从过去单纯解决治安问题,延伸和发展为巩固基层政权组织、排查调处社会矛盾、服务人民群众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措施。要特别重视加强工作意识,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政治责任感,牢固树立依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的思想。要进一步健全和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领导责任制,建立起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责任的责任体系,层层抓落实,切实负起责任,避免形式主义。党委组织部门要把领导干部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实绩,列为对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并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升降奖惩的重要依据,与晋职晋级、奖惩直接挂钩。要严格执行责任查究制度,对责任不落实,严重,工作不力而导致严重危害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问题的地方、部门和单位,坚决实施一票否决,并严肃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二)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建设,必须深入贯彻综治工作方针,实现综治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一方面要坚持严打方针,始终保持对犯罪分子的高压态势,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犯罪分子。另一方面,要突出抓好防范工作。各级领导干部和政法、综治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转变重打轻防的观念,改变工作方式,在防范建设上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把防范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要按照《全市安全技术防范三年规划》要求,进一步在主要街区、繁华地段、交通干线、旅游景点、矿区和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安装适宜的技防设施并与公安局实现同步联网。要多方筹集资金,提高技防网络的覆盖面,充分发挥技防在社会管理、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等方面的作用,达到有效遏制犯罪的目的。

(三)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建设,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一是要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其管理和控制能力。适时掌握各基层单位组织建设情况,对战斗力不强、工作不适应、把握不好工作局面、治安形势不好的基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及时进行调整。对软弱涣散的基层组织,要坚决进行整顿。要进一步加强基层综治机构建设,配齐配强专职综治工作人员,确保综治工作在基层的工作实效。二是要加强群防群治网络体系建设,发挥其特殊的防范作用。各级党委、政府要重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努力提高群防群治队伍在治安防范中的地位和作用。要认真抓好专兼职治安员队伍建设。要从实际出发,广泛发动群众,动员群众自愿、自觉地参与到治安防范中来,通过扩大治安防控面,缩小违法犯罪的可实施空间。

全面加强法治社会建设篇5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加快建设法治贵州,是推动我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同步小康的现实需要,是全省上下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下一步,我市将从四个方面抓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

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好中央决定和省委意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描绘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蓝图、新愿景,为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加快建设法治贵州的重大部署,目标明确、措施具体,为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建设好毕节试验区提供了基本遵循。我们将按照中央要求和省委部署,充分发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带头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和省委意见的示范带动作用,集中开展宣传报道,全面进行精准宣讲,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深入搞好调查研究,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的热潮,不折不扣地把中央和省委精神贯彻落实好。

坚决保证宪法法律的全面实施。一是认真落实宪法法律实施和监督制度。积极主动做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对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依法撤销或纠正。认真落实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要公开向宪法宣誓。二是严格依法行政。全面推动政府履行好职能,健全政府决策机制,推进执法体制改革,加强公正文明执法,深化政务公开,建设服务型、廉洁型、法治型政府。三是深入推进公正司法。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优化司法职权运行、推进严格司法、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加强司法活动监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四是切实增强全社会法治意识。围绕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立健全相关机制,促使全社会群众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大力推进社会治理集成创新。一是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部署的社会治理改革举措。主动配合做好省以下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和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人民法庭等司法体制改革工作,筑牢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二是积极借鉴外地的好经验、好做法。认真学习省内外加强社会治理的新经验、新做法,坚持借鉴与创新相结合、移植与集成相结合,提高改革效率,降低改革成本,推动社会治理迈上新台阶。三是推动已有经验做法与时俱进。深入总结我市近年来探索的农村基层治理“六零六好”、“三级联动视频接访”、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等做法取得的经验,结合新形势需要,整合环境、科技等要素不断推陈出新,探索符合毕节实际的社会治理路径和方法,推动试验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切实加强对依法治市工作的领导。一是加强管党治党制度建设。健全完善落实党内法规的具体办法,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促使党员干部带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二是大力推进法治队伍建设。着力加强法治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等法律职业队伍建设,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市所需要的人才体系。三是加大对依法治市工作的监督。重点强化对行政、司法活动的监督,支持和保证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依照宪法法律积极主动、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开展工作。四是切实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市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大力加强基层法治机构建设,强化基层法治队伍,改善基层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提高基层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五是处理好加强监督与提高效率的关系。在依法加强对行政执法和司法活动监督的同时,健全完善提高执法、司法效率的机制,防止片面注重监督而忽视工作效率的提高。六是建立健全依法治市评价机制。加强考核评价,建立问责制度,着力构建“党委总揽全局、人大政协监督、‘一府两院’实施、全社会齐抓共管、公众广泛参与”的依法治市工作新格局,确保依法治市工作扎实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作者系毕节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李 坤)

全面加强法治社会建设篇6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围绕“保增长,促转型,维稳定”大局,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各项工作,努力使依法执政能力得到新提升,法律监督工作取得新成效,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法制宣传教育得到新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取得新突破,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满意率和认可度得到新提高,规范执法、诚信守法、共建和谐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为我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和法治保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2坚持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推动科学发展,维护社会和谐方面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3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创建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4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有重点、有步骤、有秩序、循序渐进地推进。

三、创建目标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基础上进行的法治实践活动,开展创建“法治”活动。一项长期的任务和持续的过程。从年开始,全面组织开展创建“法治”活动,以“法治”为基础,以深化“法治”建设系列创建活动为重点,条块并举,点面结合,全方位推进,年基本达到依法执政能力更加适应“法治”要求,依法行政水平更加适应法治政府要求,公正司法水平更加适应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法制宣传教育效果更加适应法治精神的要求,社会管理手段更加适应依法治理的要求;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进一步落实,教育、预防、监督、奖惩并重的执法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力争通过4年的努力,使我市率先进入全省乃至全国法治创建工作先进行列。

四、主要任务

1推进党委依法执政能力建设。进一步增强党委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2加强规章制度建设。根据我市实际。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相配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规章和制度,使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推进依法行政。以建设服务型、法治型、效能型和廉洁型政府为目标,着力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实行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加强对公务员法律知识培训及年度考试考核,把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的情况作为公务员年度考核和任用的重要依据。

4坚持公正司法。按照中央和省、咸宁市的统一部署。形成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有效规范司法行为,依法及时纠正司法过错行为;健全维护司法公正的各项监督制约机制,切实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司法权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5加强经济法治建设。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依法加强市场监管,严肃查处商业贿赂;提高物权保护水平,完善投资保护措施;健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能降耗、劳动用工、税费收缴等监管体制,促进各类企业依法经营;加强市场诚信体系建设,促进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等市场经济基本法律原则和制度的落实。

6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共同体;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7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突出学习宣传宪法。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弘扬法治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增强各级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办事的素质和本领;重点加强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拓宽宣传领域、创新宣传形式、增强宣传效果,全面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8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完善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基层法律服务等法律服务体系。提高法律服务质量,推动法律服务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规范法律服务市场,加强法律服务行业自律组织建设,促进法律服务健康发展。

9维护社会安定和谐。加强社会管理体系建设。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完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建立健全群防群治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健全和完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建立健全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配合的工作体系,依法调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不断完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的体制和机制,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建立健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益的制度和机制,保障群众安居乐业;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培育文明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0建立健全法治监督体系。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强化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力度,确保国家机关依法履行职能;加强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促进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充分发挥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畅通各种监督渠道,使社情民意得到充分表达。

五、工作要求

1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要高度重视创建活动。把创建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和解决创建活动中的重大问题。各单位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认真履行职责,做好具体指导、协调、督促、检查工作。

2要积极稳妥推进。各单位要认真总结长期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验。结合实际,制定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和相关配套措施。要抓住创建活动的重点,找准创建活动的切入点,提出阶段性工作目标与要求,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稳妥推进。要注重培育先进典型,总结推广先进经验。要加强调查研究,提高工作指导水平。

3要加强检查考核。把创建活动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加强督促检查,促进创建活动各项任务的落实。要研究探索科学的创建活动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定期进行检查考核和评比表彰,推进创建活动扎实开展。

全面加强法治社会建设篇7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有力保障。加快推进法治江苏建设进程,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协调各方利益,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伟大成果;有利于推动整个社会的协调共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营造民主团结的政治环境、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为江苏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江苏作为地处长三角的经济较发达省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和谐发展、率先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更要率先加强法治建设,坚持法治导向,立足省情实际,走出一条具有江苏特色的区域法治建设新路子。

二、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开创法治江苏建设工作新局面。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化法治江苏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灵魂,也是法治江苏建设的核心。在推进法治江苏建设进程中,要秉承"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民,一切发展都必须依靠人民"的理念,以满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一是要尊重人民群众在法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二是要有效运用法治手段保障民权、维护民利。三是要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化法治江苏建设,必须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建设法治江苏,是一项宏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科学发展观为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法治江苏建设中的各种重大关系,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法治建设进程中坚持统筹兼顾,在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经济与社会发展关系、区域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统筹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统筹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法治江苏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兼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深化法治江苏建设,努力使法治江苏建设取得新成效!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化法治江苏建设,必须进一步完善法治江苏建设工作的长效机制。深入推进法治江苏建设,既要考虑当前发展和眼前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和长远需要,合理规划近期、中期和远期发展目标和任务。在法治建设的工作实践中,既要有长计划,又要有短安排,要把总体远景目标和当前具体的工作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切实保证法治江苏建设事业的发展有章可循、有序进行。要积极探索推进法治江苏建设的长效机制建设,建立健全法治宣传教育、维护社会稳定、法治政府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长效机制,以及齐抓共管、协同推进法治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法治文化,筑牢广大干部群众的法治意识,为法治江苏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要以办好论坛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区域法治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建设法治省份、实现区域法治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法国方略从抽象到具体、从宏观到微观、从国家到地方的生动体现。

要让论坛成为弘扬法治理念、内化法治精神的主阵地,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大讲堂,以期进一步提高全民法治意识、法律素质和全社会依法管理水平,培养全体公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公务员和广大执法人员信仰与忠诚法律的意识,并成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在全社会真正形成崇尚法治、遵从法律的浓厚氛围。

要以论坛为契机,进一步推进我省法学研究,为法治江苏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实践创新离不开理论创新的支持。法学理论工作者要充分发挥理论优势,不断推动法学研究的繁荣发展。法律实务工作者要运用丰富的实践经验,认真总结法治建设实践规律,并深入实际加强调查研究,提出创新举措,及时形成理性思考,进一步推进法治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全面加强法治社会建设篇8

关键词 社会治理 城市管理 问题 思路 对策

一、一场由“管理”转变为“治理”的深刻变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十八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管理”和“治理”虽然只有一个字之差,但是管理往往主体单一,而治理强调的是主体的多元化。传统的行政式管理强调的是政府大包大揽,全能全职政府,其问题表现在:观念上,重经济建设,轻社会治理;主体上,重政府作用,轻多元参与;环节上,重事后处理,轻源头治理;手段上,重行政手段,轻法制建设。而社会治理则是强调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管理社会事务的过程。按照中央的正式提法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除了治理的主体发生改变,治理的方式也相应改变。例如,传统的方式是重管制控制,轻协商协调,而社会治理则除了行政的管理外,还要强调加强法治建设、思想道德规范建设、诚信体制建设、信息化管理、舆论引导、心理疏导、人民调解、基层社会自治等多种方式、多个方面进行有效的治理。社会治理的内容主要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维护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的安定有序。社会治理强调多中心多主体,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公民四个主体要形成多元共治的局面。光是政府一家在唱“独角戏”,做得再好也不是治理。事实上,脱离了多元共治,政府再卖力也唱不出令人民群众满意的“独角戏”。

二、上海城市管理的突出问题和挑战

(1)人口快速增长与城市承载能力有限之间的矛盾。本市常住人口近2400万,其中流动人口数近1000万。闵行、嘉定、松江、青浦、奉贤5区流动人口数量已超过户籍人口。在城市承载能力有限、商业等公共配套滞后的情况下,城郊结合部、“城中村”市容环境脏乱、违法搭建泛滥、设摊聚集等现象十分突出(如彭浦夜市)。然而,相对城市建设而言,城市管理投入并不算高。世博后市级城维资金每年不足20亿元,区县尚未建立城市维护经费投入正常增长机制。全市17个区县保洁作业定额执行率平均仅为60%,个别甚至不足50%。市容环境往往依靠重大活动才有专项资金,没有建立稳定的管理投入机制。

(2)公共服务需求提升与管理服务水平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郊区新城、大型居住社区等迅速进入城市化,人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水涨船高。此外,市民对城市管理诉求更加宽泛、更加多元、更加个性化、要求更高。然而,与公共需求相匹配的管理服务水平则相对滞后。一些基层购买社会服务或聘用协管人员加强城市管理,不规范行为时有发生。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还存在管理盲点,如社会噪声治理就是体现不同利益群体诉求的一个典型案例。一些市民诉求无法及时得到解决,对政府管理能力提出质疑。黑车、群租、无序设摊等也因为有市场需求而屡禁不止。

(3)管理执法资源分散与需要整体协同之间的矛盾。城市管理的社会化特征和专业化要求越来越突出,迫切需要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和各司其职精细管理。但市、区、街镇管理职责交叉不清的情况还没完全消除,推诿扯皮现象存在,有时管理层次过多,扁平化不够。不同管理模式在顶层衔接还有待深入探索,如城市网格化管理和大联勤、大联动平台的融合仍局限于基层探索。涉及城市管理领域的部门之间法规、标准、规范、制度等成体系地进行整合还处于初级阶段。例如,摊、亭、棚、牌、场的设置往往存在历史遗留问题,公共空间统筹管理难度较大。又如无序设摊管理,涉及工商、卫生、食品、文化、交通等多个执法主体,联动管理效果还不明显。

(4)城市安全脆弱与应急保障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城市基础设施数量巨大,交通车流急剧增加,建设工程仍然很多。全市共有10.5亿平方米房屋建筑,1.7万多公里道路,300余万辆机动车(其中本市注册机动车262万辆),567公里的轨道交通,约12万公里各类地下管线,在建工地约6000多个,生活垃圾分类减量难度大,违法建筑拆除困难,各类设施权属复杂,这些都给城市安全运行提出了新要求。但目前城市安全管理机制相对薄弱,建设初期考虑安全不够,风险预测机制和常态下的有效分析评估机制都还不健全,缺乏针对风险预测而储备的管理政策和应急措施,政府、企业、公众的良性互动还不顺畅等。例如,黄浦江死猪事件、9.13暴雨事件等都给我们很大警醒。

三、加强上海城市管理的总体思路

(1)更加注重依法管理。增强法治思维,多用法治方式,加强管理体系构建。坚持规划引领,完善标准规范,保障科学投入,整合管理资源,完善体制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形成较为完备的城市管理框架体系。

(2)更加注重重心下移。在加强市统筹指导的基础上,强化区县属地管理责任,突出做实街(镇),促进事权财权在基层更加匹配,强化基层综合管理的法规支撑,推动编制等资源向基层倾斜,切实加强基层管理力量。

(3)更加注重城乡统筹。注重协调城乡二元结构在城市治理中的矛盾,积极应对城市化进展和人口导入带来的诸如“城中村”、设摊聚集点等情况,切实推动旧区、新城、大居、城乡结合部等区域城市管理跟上城市发展步伐。

(4)更加注重社会参与。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宣传引导和制度设计,强化市民群众城市管理主体意识,调动社会积极性,拓展参与渠道,推动全社会共创共建。

(5)更加注重疏堵结合。充分认识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根据民意需求,在城市可承受范围内,按照分类管理原则,创新管理方法,适当采取疏导措施,实现柔性管理和严格执法有机结合。

(6)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结合智慧城市建设,深化拓展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优化完善“12345”市民服务热线等数字化城市管理手段,积极推动城市维护技术技能水平和设备设施的现代化能级提升。

四、加强上海城市管理的对策建议

(1)健全法规体系,提升法治水平。贯彻市政府《2013年至2017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意见》,推进城市管理领域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一是加强法律资源统筹,不断健全城市管理法规体系。完善现有法规体系,提升城市治理地位,将城市治理寓于城市发展、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等全过程,明确社会市民参与城市治理的责任义务(如德国法规明确居民和商户必须清扫门前5米范围内积雪)。加强城市规划、产业发展、设施运行、综合交通、市容环境、生态保护、基础建设等领域涉及城市管理内容的统筹衔接,推进综合立法(如香港通过《建筑物条例》,实现房屋规划、建设、维修管理、拆迁的全程管理),研究形成一部城市治理的综合法规(如《南京市城市治理条例》,明确了城市规划建设、市政设施、市容环卫、道路交通、生态环境、物业管理、应急处置等公共事务和秩序地综合服务和管理措施),切实落实“管建并举、重在管理”理念。二是强化法规操作执行,加快形成一套较为严密的实施细则。梳理城市治理领域现有法规,细化管理要求,指定管理权限,完善标准规范,增强法规操作性和实效性。坚持正面引导和严格执法并重,提升全民守法的自觉性,如完善市容环境责任区制度、实施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管理办法等。三是加强执法力量联动,探索建立一支综合管理执法队伍。进一步理顺城管执法体制,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加强城管执法、环境执法、路政执法、交通执法等多种执法力量联动。在条件适合的时候,整合执法主体,相对集中执法,推进综合执法,探索建立城市秩序执法局。

(2)完善管理体制,优化职能配置。继续发挥中心城区“两级政府、两级管理”和郊区“三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优势,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相结合,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发挥大部门制度优势,明确市区分工,市落实指导协调和考核监督,区县落实属地管理主体责任,一是做实做强基层,建立街镇城市综合管理服务中心。加大街镇属地化城市管理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和法律地位支持,加强其本区域城市管理的总牵头、总协调、总监督职责,推广建立街(镇)城市综合管理服务中心或类似机构(如七宝镇、曲阳街道等都成立了类似机构),统一指挥专业条线派驻部门和街(镇)管理力量,推动城市管理问题“微循环”,提高问题处置及时性和有效性。二是引导全民参与,积极培育社会自治组织。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倡导基层结合实际,建立社区弄管会、楼宇党支部、城中村村民自治组织、疏导点摊贩自治小组、社会志愿者组织等形式多样的自治组织,由政府给予一定扶持或经费补贴,推广成熟的区域自治管理形式,培育行之有效的基层自治管理模式,推动城市管理“自循环”。

(3)深化网格管理,加强科技支撑。运用现代科技,抓住信息化趋势,深化拓展城市网格化管理,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推进城市综合管理,形成及时发现、快速处置和有效监督的管理“闭循环”。一是拓展网格化管理。推动网格化向全时段覆盖和向街镇等基层延伸,全面梳理现有的部件事件,完善管理标准规范,建立“即插即用”信息平台。二是加强平勤联动。加强城市网格化管理和“联勤联动”机制的衔接,推动网格化管理和“12345”市民服务热线有效衔接,积极探索服务热线多线合一整合到“12345”市民服务热线,促进管理、执法、作业能力全面提升。健全市、区两级管理机构平台,强化专业部门在标准制定、分析研究、任务督办方面的职能,加强处置机制建设。三是提升科技应用水平。推进城市治理领域科技创新,加强设备更新换代,提升城市环卫保洁、绿化养护、设施维护、垃圾处置、交通运输、工程建设等方面的现代化、专业化水平,提高职业技能,保持上海在城市治理领域科技应用的国内先进水平。

上一篇:公司骨干培训方案范文 下一篇:航道工程竣工验收管理办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