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发展培养范文

时间:2024-01-22 17:59:38

全面发展培养

全面发展培养篇1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才培养;全面发展;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好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所有大学和大学人都应深思的问题。

一、现代大学的核心使命: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非常关注人的全面发展问题。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的最高理想,就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

在2005年1月中央召开的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提出,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可以看出,适应时展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一直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关注重点。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更是要着力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

2011年4月24日,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鲜明提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我们必须适应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和谐进步的要求,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不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2]这一论述,既鲜明地肯定了“人才培养”是现代大学的核心使命;又指明了人才培养的方向,那就是要致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品格、知识、能力等的协调发展。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重地的高等学校,我们不仅要培养具有丰富知识、过硬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更要着力于对他们人格的提升、品格的锻造,使我们培养的人才既具有创新思维、创造能力,更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关于这一点,古籍《大学》早已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明德”、“亲民”、“至善”,就是特别强调了教育要致力于人格的完善、品格的培育。

二、人文精神的价值取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文,从根本上讲,包含了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两大类。人文知识泛指人类文明史上创造的一切优秀的文化知识成果,人文精神则指人类文明史上所拥有的一切崇高的道德情操。在这两者中,人文精神才是人文的本质。大学作为教育人、引导人、提升人、发展人的重要力量,人文精神的培育较之知识的传播更具有终极意义。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背景下,大学的社会影响力、辐射力、作用力远远超过其他社会组织,尤其应将人文精神、人文情怀作为教育的第一要义,将培养既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更具有高尚的人文情怀、敢于担当人类社会发展使命的合格人才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这实质就是把教育和人的终值价值联系,以全面发展的主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不同,它所体现的主要是人类的价值追求和终极关怀,体现为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主体的思想,其内涵体现在精神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凝结为人的价值理性、道德情操、理想人格和精神境界。弘扬人文精神,既关系到为社会提供一种正确的精神价值导向,关系到一个民族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的塑造;与此同时,对于个体的人来说,它担负着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促进人的健康全面发展,培养优良的品格、坚强的意志、独立的精神、丰富的情感的使命。构建现代大学的人文精神,就是要以人为本,追求人的尊严和价值,捍卫人的精神品质和精神家园,最终还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大学文化:弘扬和培育人文精神的最佳载体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3]这对于高等学校来说,首要任务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牢固树立文化育人理念,发挥大学文化特有的育人功效。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文明总和。大学与文化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一方面,大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功能,负有传承、融合、创新文化的功能和使命;另一方面,文化是大学的内在力量,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大学人文精神的弘扬与培育需要通过大学文化体现出来,因为大学文化是大学培养人才的最佳载体。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此过程中,大学文化作为一种无形却强大、无声却有力的教育力量,在人才培养、立德树人方面负有特殊使命。通过发展大学文化,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积淀厚重的文化底蕴,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大学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的外延和内涵,更是大学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与此同时,也是大学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培育创新人才的基础和条件。建构现代大学的人文精神,重视人文教育,实施人文关怀,追求人文价值,是大学教化人、培养人的基础,也是文化作用于现代社会的精神实质。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经济竞争、科技竞争、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大学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任何一所大学若要获得师资、人才、科研、社会影响力及资金等比较优势,就必须保持和增强自身的独特竞争力。而大学文化恰恰能够彰显一所大学的独特竞争力,是大学科学、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从长远看,大学最终的竞争力在于大学的文化力、软实力,其实质在于大学文化。因为大学文化具有很强的感召力、极大的凝聚力、特有的向心力。一所大学要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高质量的教学、科研等,还尤其离不开大学文化所凝结的集体合力,离不开其中的大学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活力。依靠大学文化的凝聚力、向心力,吸引一批高水平的人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曾见证于很多大学的发展中。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内在与核心。大学之所以为大学,不仅在于它是一种物质存在,更在于它是一种精神力量,是培育和弘扬人的精神的世界。一所大学如果没有精神内核,就会失去生命力。而人文精神又是大学精神的要旨,是现代大学最不可或缺的内在品质和精神气质,是现代大学育人这一本质功能的载体和体现。构建现代大学的人文精神,就是要以人为本,追求人的尊严和价值,捍卫人的精神品质和精神家园,最终还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深刻理解和把握大学人文精神的本质,有助于提升大学的文化力,促进每个人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2]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politics/2011-04/24/c_121341791.htm

[3] 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人民日报重要报道汇编(单行本),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

全面发展培养篇2

关键词:体育教学 德育全面 发展人才

一、体育中渗透着道德品质教育

体育是一种行动的教育。通过体育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有利于培养组织性、纪律性、集体主义等道德品质。在体育活动中,常常要求克服困难,勇敢奋斗,有利于培养勇敢、坚毅、果断、机智等意志。这些道德品质和意志,在体育的实际活动中,比在教室里的学习中更容易表现出来,教师针对学生的种种表现及时向学生进行教育,其效果比其他课程更实际。因此,许多国家在制定学校体育目的任务中,都提到注意发挥体育的教育作用,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体育不仅有助于孩子们的健康,而且在更广泛更全面的教育过程中占有一定位置”。尽管各个国家的社会情况不尽相同,带有不同阶级的政治色彩和意识形态,但都一致确认体育的教育因素,重视通过体育培养年轻一代的道德品质。

通过体育能卓有成效地育人,这是已被实践多次证实了的。体育具有通过各种活动培养一个人的优秀品质和优良道德作风的功能,这种特殊功能,是其他学科和活动所不可比拟的。人在从事体育活动,尤其参加运动竞赛时,情绪往往兴奋高涨,其潜在的品质和思想作风最易真实地表现出来,而规则、裁判、道德、精神文明规范等都是有效的教育措施。而且这种教育过程是在极为自然,生动活泼的活动中进行的,所以一般都会收到较好的效果。运动场上不仅可以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顽强的意志品质,而且可以培养遵守纪律,服从裁判、礼貌待人、顾全大局等好作风,这些,对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塑造“四有”人才的重要方面。

二、体育中包含着终身体育思想教育

由于体育已逐步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成为人们度过余暇时间的重要内容。因此,人们对于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赋予新的意义,提出更高的要求,即不仅在体育课上学习和运用,而且强调进行课余时间的体育活动。这样就要求学生更好的掌握锻炼身体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参加体育运动的能力和正确的态度。体育的终身受益的任务,还要强调对学生掌握实用能力的教育,要重视多种能力的培养。比如:指挥队列的能力、组织小型体育活动的能力、体育竞赛的基本裁判能力、处置简单的运动损伤的能力以及指导他人参加体育实践的能力等等。

学校体育是社会体育的基础,学生在学校所受到的体育教育,将会延续到社会。学生步人社会后将从事各种职业。健康的体魄将为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于社会打下物质基础,而他们所掌握的体育知识,也为事业的成功和开展社会交往创造了条件。

三、体育中渗透着美育教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点和美好姿态的教育过程。由于体育运动本身的特点,可以在体育教学和其他体育活动中进行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美育。各国正是从这一观点出发,从不同角度将美育列入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之中。芬兰明确提出“体育可以为美育提供可能性”。新西兰提出学校体育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学生能轻快,优美地进行运动”。英国关于学校体育的目标中列有“美的理解”的内容。原苏联提出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外表整洁,举止端庄”。并且强调身体发展在美学方面的重要性,“从古代人体美的形象开始,就列入了人类美学概念中,不懂得协调发展的肌体和健康,就不能理解人的内在美”。不少国家愈来愈重视利用体育中的美育因素培养学生理解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

美育在人的正常发展中是不可缺少的。美育是辅助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方法。学校要塑造全面发展的人,美育教育当是不可缺的部分。美育与体育相互联结,有一定比例的交叉重叠关系。体育中渗透着大量的美育因素。学生在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中可以感受和意识到三方面的美的现象。从身体角度可以意识到身体线条美、匀称美、姿势美、健康美、肤色美等、从运动角度可以感受和意识到形态美、跃动美、韵律美、和谐美、敏捷美、柔韧美、力量美等;从行为角度可以感受和意识到协作美、结构美、道德美、忍耐美、热情美、纯朴美、机智美等。更重要的是,运动者在运动中可以在身体和精神上得到满足和充实,感受到享受美。

当然,美的教育应是有意识的,潜移默化的。首先,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培养自己对现实中美的感受、判断和评价的能力,研究美感的生理、心理基础和社会根源,从科学的意义上懂得美,懂得审美常识。这样才能以高尚健康的美育贯穿于体育之中,帮助我们的下一代具有美的情感,更好的认识世界和认识生活。

全面发展培养篇3

关键词: 初中体育教学 素质教育 优化改革

进入二十一世纪,学校教育进入素质教育时代,各门课程教师都在为学生的素质教育做努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体育是一个重要内容,体育教学改革是学校体育进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改变受传统的体育课棠教学模式,构建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使体育课堂充满探究气息,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主动获得者。体育教学作为一门提升学生体能的实践性课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未得到学校及相关部门的重视,有的学校体育课就成了自由课,学生聚集在树下、栏杆边聊天的现象经常存在。因此,重视并改进初中体育教学是必要而且迫切的。

一、体育教学的目标

学校体育主要由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组成,体育教学的任务与目标是进行健身知识技能的传授及运动教学。所以从学校体育的目标宏观来讲应是促进学生体格体能的完善和发展,培养体育的情趣、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社会情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每个学生而言,应该通过体育达到以下四个目标:1.身体的发展,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包括适应不同环境、不同气候的身体和心理能力,对疾病的抵御能力、康复能力和对疲劳的抵抗力;2.获得良好的运动技能,提高工作劳动效率,进而提高生活质量;3.掌握科学的健身知识,提高智力素质;4.培养正确的社会情感,形成民主、公平、竞争意识,能不断自我发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概括地说就是:全面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掌握体育卫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养成良好习惯。

二、初中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

当今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事情的理解能力已经大大提高,尤其是那些独生子女家庭,孩子是全家人的掌上明珠,一切以孩子为中心,溺爱迁就,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无微不至的关怀。长期如此,孩子会变得自私、狭隘,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严重缺乏集体主义观念。不懂得顾大局,凡事只想到自己,不顾班级同学之间团结,时常引起同学的不满,从而变得不合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有意识地选择一些能够培养集体主义观念的教学内容。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一种自觉的集体意识。

三、中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

初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期,即青春发育期,这个时期学生身体迅速成长,骨骼肌肉发育很快,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都有较大发展,神经兴奋过程占优势,反应快易激动,但心脏发育稍滞后于运动系统与神经系统的发育,运动持续能力差,易疲劳,尤其是性机能的迅速发展,体态上出现了新的变化,男女生差别更明显,男生声音变粗,喉结突出,出现胡须,体形纵向发展,生理方面的这些变化,引起心理、行为的变化。第一,由于体内新陈代谢旺盛、精力充沛、充满朝气、活泼好动,喜欢通过体育运动及竞赛表现自己;第二,由于身体发育不均衡,加之中枢神经调节能力差,所以容易头晕和疲劳,干事情往往容易虎头蛇尾,有始无终;第三,由于性机能开始成熟,性意识觉醒,开始注意异性,产生好奇心,并爱表现自己吸引异性;第四,成人感产生,并逐渐对身体形态产生意识,开始评价别人和自我评价。同时,心理矛盾更激烈,如自尊与自卑感矛盾;反抗性与屈从性矛盾;理想与挫折的矛盾。这些矛盾使他们表现出偏激或叛逆的反心理,所以应在教学上利用其特点加以正面的教育引导,不可打击其自尊挫伤其积极性。

四、教师素质的提升

当前,体育教师已经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并意识到了提升自身业务素质的重要性。不仅要在业务和技能上有所提升,在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也要有所提升,这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体育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成长都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体育教师不仅要有爱岗敬业的精神,而且要有爱心及宽容、包容之心,更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因为体育教学是学校锻炼和提升学生体能的基本途径和方式,体育教师既是学校体育思想的贯彻者,更肩负着提升学生体能的重要职责。二是强健体魄,提升心理素质,具有广博知识。“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体育教师不仅要在自己所修的项目上技存所专,而且要在体育设计的其他项目上有专业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更要对不同的学生特点有所了解,从而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步骤。另外,体育教师还要具备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保健学、美学,人文科学、生命科学等相关知识,这对于体育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体育教师不仅是体力劳动者,而且是脑力劳动者,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体育教师是必不可少的,体育教师有着与其他学科教师不同的特点,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本身有强健的体魄,给学生做出完美的直观示范,给学生赏心悦目的感觉,从而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提高体育课的美感和教学质量。

五、初中体育教学能铸就学生坚韧的性格

学生的性格不是千人一面,有的性格开朗,侃侃而谈。有的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但在教学中发现,有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并不是一味地甘于沉默,他们也渴望与人交往,只是心生胆怯、羞于见人。于是,我特意在体育教学中安排了许多需要互相帮助的活动内容。如:进行双人垫球比赛。比赛也会对输者进行一些象征性的惩罚,如唱歌或跳舞等。在比赛中,他们能与自己的同伴互相交流,商量对策,不知不觉中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开始时,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是迫于老师的威信,硬着头皮参加活动,时间一长,随着参加的次数多了,心态也就变得自然多了,心中没有了先前压力,于是就乐在其中。渐渐地,他们的话变得多起来了,与同学的交流变多了,性格也渐渐变得开朗起来了。实践证明,一些体育比赛特别能磨炼学生意志,如赛跑能磨炼学生耐力,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球类比赛可以培养学生相互协调精神和勇于夺冠的意志。

全面发展培养篇4

[关键词]小学生综合素质分层教学

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科教兴国,迎接新时代挑战,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战略举措,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主流,分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愉快教学教育观的有机结合。新一轮课程体系中,无论在课程功能、理念、目标,还是在课程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实现了很大的突破和创新。给沉闷的课堂注入了活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然而,透过精彩纷呈的表面,其中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在活跃的课堂中,总有一些学生难以溶入其中;当部分学生在探索、讨论、享受探究学习的乐趣时,有些学困生却陷于困顿状态,游离于课堂之外,无所适从……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我们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这就更加体现出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因人制宜的重要性。努力做到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够积极有效的参与和发展,这个问题应该受到我们的格外关注。

一、优化分层教育的理论依据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爱好和特点,学生也是这样,如何使具有千差万别性格和特点各不相同的学生都得到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一定要遵循“有的放矢,因人施教”的教学原则。“因人施教”也是思想教育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作为小学教师如果不顾实际,不做具体分析,不区别对待各类学生,凡事搞“一刀切”,是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的。教师要仔细观察、多方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遵循“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原则。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用不同的钥匙来开启不同学生的心灵之门,这是因为:1.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既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普遍性,又有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和特殊性。有的学生好动、好奇、自制力不强,有的喜静、内敛,自制力强;有的急躁,有的沉稳;有的喜欢讨论问题,有的喜欢独立思考,由于个性和为人处世的特点不同,这就需要教师要区别对待。

2.各个学生家庭背景、生活条件、周边环境、人际交往以及接受的教育的具体情况不同。即使是同一年龄的学生,心理发展,精神面貌,兴趣爱好,也不尽相同。这也要求教师用不同教育方法来教育学生。

3.学生气质类型不同。从心理学上分析,人的气质类型可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类型。不同气质的学生,在不同的教育、不同的环境影响下,个性也有不同。这都需要教师仔细分析,归类,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

二、尊重个性,发展教育

1.在学生合作分层中缓解个性差异。由于儿童的性格、兴趣、能力、智力存在着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但要求一个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几十个教学方案也是不现实的,可行的方法是将学生合理分组,并注意在学生合作分层中缓解个性差异。一般情况下将同一班级的学生按认识能力、个性特征、心理倾向和接受能力将班内学生分为A、B、C三个群体。分组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只要老师心知肚明)。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分组都是相对的。根据学生实际,缓解个性差异,这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基础。

2.在教学目标中分层。教学目标是对分层教学的宏观性要求,分层的目的是搞好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整个教学过程起着调节、导向和控制作用,而实施分层教学首先必须体现在教学目标上。教师在备课时,首先应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在整体把握大纲与教材的情况下,弄清本节课的重点、关键点、难点,弄清本节课的目标中哪些属于认知领域的目标,哪些是应用领域的目标。明确大纲规定的最低限度的目标,即下限目标。又要考虑适当提高与发展的范围,即上限目标。本着“保底不封顶”的现代教学思想,对不同层次、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指向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实现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发展的教学目标。

3.在教学过程中优化分层。教学过程分层是对分层教学的微观性要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核心过程,是目标教学的具体实施,也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教学过程分层要求教师从备课到组织教学做到深有限度,浅有分寸,做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的具体设计,以实现个性化教学的根本目标。

4.在练习作业中分层。分层练习是分层施教的重要环节之一。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受先天禀赋以及后天影响而存在诸多差异。因此,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体验,这就需要教师采取“作业分层”的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自由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那一组作业,摘到属于他自己的“果子”。当然,这不是任其自流,因为教师在作业分层中,已考虑到了有利于各层次学生提高的具体设计。

5.在学习评价中分层。教师的评价也要因人而异,教师要积极发现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分层评价,即是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考卷、回答的问题,教师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对学习有困难,自卑感强的学生,多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和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消除自卑感,品尝成功的喜悦;对成绩一般的学生,采用激励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积极培养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向上的精神;对成绩好,自信心强的学生,采用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更努力拼搏。给每个学生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对学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教师针对每个学生在不同层面上的进步给予恰当的评价,往往会出现发生质变的良好效果。

三、注意接纳,耐心等待,善于引导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

接纳和发现每个学生的独特价值。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都有自己的长处,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实现自己思想认识的突变至关重要。当然,有的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明显,而有的则少,不很明显。教师关键是要努力寻求和发现闪光点少和不明显的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因为这些闪光点正是激励他们迅速进步的生长点,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把握住火花碰撞的机会,就可以促使他们成功,建立自信。这一点,作为教师是应该认真对待的。

总之,优化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它的宗旨是面向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尤其是让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根据小学生的个体差异,优化分层教育,是每位小学教师必须遵守的原则。我们应依据《规程》和《纲要》的要求,搞好分层教学,为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和条件,让每一个孩子都能通过分层教学得到锻炼和收获。

参考文献:

[1]《小学教学研究》.2005年第11期.

[2]钱芳《新课改中对学困生的忧思》.《中小学数学》2006年第3期.

全面发展培养篇5

【关键词】全面发展 高等教育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02-02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哲学命题,是制定高等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随着科技一体化、信息现代化、经济全球化、教育终身化的发展趋势,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思想界、教育界的普遍重视和关注。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肩负着提高大学生索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科技人才的重要使命。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力的重要使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腾飞的今天,人才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同时这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扬,也为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1.新形势下,人的全面发展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1.1人的全面发展的新内涵和时代特征

《教育大辞典》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是这样定义的:“全面发展,即个人的全面发展,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又指人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和谐的发展,与‘前面发展’、 ‘畸形发展’相对应。”众所周知在历史上不同的时期,人们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同的理解。虽有许多合理的建设主张,但因为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 以及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缺陷不足,因此不可能全面科学地揭示出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和规律。马克思继承和发展了前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创立了新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应从个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联系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包括三层涵义:第一层次是人的心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可以通过智育、德育和美育等不同渠道来促进个体心理素质的和谐与全面发展,塑造出真、善、美相统一的理想个性;第二层次是人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这是一个将人的生理和心理素质统一起来的全面和谐发展。它要求把智、德、美三育同作为其物质基础的体育内在地结合起来,并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来把握;第三个层次是个体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即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具体的、历史的把握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种理想境界,在每个历史阶段有不同的时代特征。时代在前进,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内涵与表述也在随之发展。从提出的“三好学生”,到邓小平提出的“四有新人”,再到提出的“五个成为”,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和“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要求是贯彻想通,而在内涵与表述上更加丰富,更加明确。

1.2人的全面发展是对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

人的发展离不开教育,高等教育作为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是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战略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一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应有之义。和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l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强调要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从人的发展的广阔角度看待2l世纪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教育的作用。认为2l世纪的教育不再是发展的手段,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也不再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经济生产力的进步,教育的全面化使个人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个人也能够终身学习,在当代教育界是非常有益的。

时代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尊重人自身的主体性,坚持以人为本。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必须顺应时展的要求,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巨大潜能和智慧。

教育在高等学校,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人的全面发展首先就要大力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掌握先进科学知识、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创新人才,教育科技的进步才能实现同志提出的“五个成为”的育人目标。其次创造良好协调的人际关系,调动学校教职工各种人的积极性,一方面在教书育人中发挥主导作用,一方面认识未知世界,探索科学真理,在科学研究中创造新的知识、新的技术,实现知识转化,这才是高等教育需要的方向。

2.高等教育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途径

当代国际格局的变化,竞争的日益激烈,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社会、数字地球和地球村的出现,要求当代的高等教育更加全面化和具体化。生产力的进步、社会的竞争白热化更迫切激励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培养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的学生来满足社会的需求。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审视,今后的高等教育工作中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2.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高等学院应该“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看作学校的生存之本、发展之本,树立“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就学生个体活动和社会关系的角度而言,全面发展的教育应当矢志追求个体与外部世界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有机结合,学校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就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和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而言,学校应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让学生真实辩证的思考成长,促进学生个体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全面发展。在素质全面提高方面,一是要通过德育、智育和美育,追求智力、道德和情感三方面的全面和谐之发展,塑造真善美三者完美和谐的个性化教育。二是要注意学生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的和谐统一,通过体能的锻炼与德智美诸育的结合而追求有益于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

2.2 重构健全合理的教育评价机制,以求正确导向高等教育改革

对高校的评价,要充分认识不同学校拥有的不同的办学历史、发展目标、任务和职能,从而确立多元化的评判标准,鼓励大学办出个性化特色。对教师的评价,虽不能完全抛弃奖惩性的评价,但要弱化奖惩性、甄别性的评价功能,增强发展性评价的功能。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通过评价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要用发展的、全面的眼光看待学生,采用一种开放式的、灵活的评价制度,以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差异和个性。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和,发挥评价的教育和促进发展的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2.3 正确处理个性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马克思提倡人的全面发展,决不等于忽视人的个性发展,而是要求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我们可以说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个性发展又是全面发展的条件。

同志曾极其深刻地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怎样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热门话题。这就要求高校在教育制度上做出相应的改革,形成一种有利于调动大学生的能动性、充分发展其自身的潜力的教育体制,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在学制、课程、教材、教学组织方式和方法上统一性和多样化并存,不搞一刀切。如在课程设置上,要改革传统的老三段的课程模式,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模块式课程结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志向选择所修课程;在学分制的实行上,要借鉴国外的经验,使其更有弹性,各高校问的学分互转要更加灵活、有效。

2.4 完善高等教育体系和课程体系,构建教育、教学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逐渐形成,但与新时期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还有许多有待改善的地方。目前除了传统教学模式外,高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等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益的补充,要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培养更多的实用型、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要增强课程的实用性,适当开设综合课程,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持续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就业打下基础。要加强课程的开放性,适应人的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最大空间。课只有这样,才能造就具有鲜明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全面发展。

2.5 培养学生树立终身教育的意识,适应职业岗位不断变换的需要

1965年,法国人保尔·朗格出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时,在巴黎召开的成人教育大会上提出“终身教育”概念。马克思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中指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能自由地选择职业,而不致终身局限于某一种职业的人。这一点也恰恰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终身教育的思想的理论基础,也说明了无论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终身教育都对一个人的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为高等院校,应有意识地把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这样学生才能在离开教师指导时也能自觉掌握知识发展动态、进行深入研究、适应科技的迅猛发展需要,进而实行终身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鲍宗豪.社会化: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改革与发展的根本途径[J].学术月刊.1999.11.

[4]胡建华,周川,陈列.等高等教育学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全面发展培养篇6

关键词:美术教学;创造能力;想象力

美术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美术教学既体现出基础文化教育的作用,又突出了审美教育的主线。

在教学中,美术教学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与以往应试教育背景下的美术教育相比,现在的美术教育抛弃了“填鸭式”的僵硬方式,更加注重学生全方位的均衡发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思维发展的极大推动力,学生对于一件事情有了兴趣,就会很自然地、聚精会神地去做好,集中精力,积极思考。美术课对于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个很有趣的活动。因此,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利用美术教育轻松自由的条件,启发、诱导、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让学生有愉快的心情、强烈的欲望和坚定的信心,自觉自愿地主动学习,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美的体验和美的创造,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

美术活动始终离不开想象,没有想象力就无法进行创作。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十分重要。美术教师要提高儿童的创造力,运用启发式教学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的理性思维得到挖掘和发展。教师要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使其创造力得到发展。教师应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多思、多想、多问,自觉养成比较和概括的思维习惯,同时让学生夸张想象,积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素材,从生活中学习,要把瞬息变化、美丽多姿的生活反映到艺术作品中去。学生在完成一件作品时会有意无意地注意表演对象,并加以记忆。观察得越多,记忆内容越丰富,这样就会将那些本来无联系的内容随意地组合在一起,并进行一些细节的“添枝加叶”,时间一长,他们的想象力就会更丰富,就能在作品中体现出学生的个性思想。

三、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创造力

美术重在创造、求异,越表现出和别人不同的就越有自己的特点,越有个性,这就产生了创造性。而美术作品的这一特点来源于思维,只有在学习过程中对周围事物多提几个“为什么”,并认真思考,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这些都是创造过程,是培养创造能力的具体途径。

四、全面提高学生身心的协调能力

在美术作品的形成过程中,观察、记忆、想象和理解能力不是孤立出现的,而是在眼、脑、手、体相互协同作用下,集中注意力才表现出来的。也就是说,美术课教学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学生观察、动脑、动手的基本活动,能使学生的脑、眼、手等多器官协调并用,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五、陶冶学生的性情,塑造学生美好心灵

美术教育用视透形象刺激人的思维意识,让人潜移默化地接受某种道德观念,进行精神品质和思想意识的教育。鲁迅先生曾指出:“美术可辅助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遂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上,亦可辅道德以为治。”如静物写生,真实而客观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校园题材的作品,就反映了学生的天真烂漫和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能培养学生爱学习、与人友好交往的良好品质。在进行一些《我的家乡》《难忘的旅游风光》《蓝天白云下的农村》等记忆画的训练中,笔者让学生大胆地表现祖国江山的美和家乡改革开放后的新面貌,培养了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在这些思想健康、情趣高尚、有益于身心的各种活动中,学生在感官上愉快,情感上受到感染,心灵上得到触动,达到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目的。

全面发展培养篇7

  我们不能把创造性作为一种与人其他素质不相关的、没有联系的孤立的、单独的品性来培养。现今有所谓创造力开发等等的培训,他们把创造力的培养当做纯技能技巧的训练,也可能这类训练会取得某方面的成效,可能使人们增加一些特定的“创造的技能”,但是他决不能等同于创造性人的培养。“那种有创造力的人才是问题的本质,那么你面临的问题就成为人性转变、性格转变、整个人的充分发展问题。”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人的创造性的发展程度与 他的整个人格发展是高度相关的。这里包括他所持的世界观、人生哲学、生活方式、伦理准则、思维模式等等,如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把世界上一切事物看作是一种流动、一种运动、一种过程,而不是静止不变的;这种人不会是执守过去,而总是展望未来,不是用过去来规定今天,而是善于用未来规划当今;他们不只是着眼于目前的现实,而是刻意发现各种可能;他们总是不满足于先辈们已经做过的,而是努力开拓未知、未开发的领域;他们一定是满怀信心地面对明天,相信自己能使明天变得更好;并且把创造美好的未来作为自己人生的职责……也只有在这样的创造性人格培养的基础上,人的创造能力才得以全面充分地萌发,并在一种健康、正确的指向下,以创造性的方式去从事各种工作和活动,并享受创造人生之幸福。只有持这样的有机的整体的创造性培养的观点,人创造性的发展才成为真正的人性的完善、人的本质属性的展现,才赋予创造性教育以本体论的意义。  

    

全面发展培养篇8

1.阅读理解能力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中学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知识是无止境的,当今迅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更是提倡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人在学校受教育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在知识的海洋里人只有靠自学才能进一步获取知识。自学的前提是学会阅读,当今各种媒体、书本、报纸等都是探求知识的渠道,这些媒介就是不会说话的教师。

2.阅读可以开阔思路,拓宽知识面,培养学习兴趣。在初中数学新教材中,每一册都出现阅读材料,而阅读材料中的内容与教师的教学任务和考试要求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各个教师在处理阅读教材时方法各异,有的点到为止,有的索性不讲,而大多数学生由于没有良好的阅读能力与习惯都不会阅读。其实这些材料对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如初二下的阅读内容《工资、薪金收入与纳税》、《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耐人寻味的0.618》等,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3.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有助于个别化学习。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实际上,一个班里的学生的基础是参差不齐的,教师的授课内容满足不了那些对数学特别有悟性的学生,于是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对他们来说显得格外重要。研究表明,使一些学生学习数学感到困难的因素之一是阅读能力差,在阅读和理解数学书籍方面能力低。因此,要想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得到落实,使学生感到数学不难学,教师就必须重视数学阅读教学。

4.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有助于数学教材作用的充分发挥。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教师上课循循诱导,深入浅出,讲完后让学生翻开课本做练习,把教材当作习题集,这导致教师讲得精彩而有一些学生成绩不理想。实际上,新课标要求教师必须注意:“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而国外也是这样。如法国:“初中数学教学大纲”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就指出:“教师应该关心学生对数学课文的阅读和理解。”

二、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几点做法

数学阅读过程是一个完整的心理过程,包括语言符号,如文字、数学符号、公式、图表等的感知,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各种心理活动因素。同时它还是一个不断假设、证明、想象、推理的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但由于数学语言符号化、逻辑化、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学生在阅读数学时不会像阅读文艺小说那样轻松有趣,相反会感到枯燥乏味,而意志力薄弱的学生就会选择放弃。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要注意以下几点:

1.坚持课内阅读。课内阅读往往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对于一些难度不大适宜学生阅读的内容,教师都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让他们阅读,合理安排出学生阅读的时间和阅读方法。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内容,教师要编拟出阅读思考题,让学生有目的地带着问题思考,再根据学生阅读时的情绪,及时进行组织教学,吸引学生阅读时的注意力。如初一年级《有理数的乘方》,教学内容较少,教学时间宽裕,因此,在课内安排十分钟的阅读在时间上是完全允许的。在阅读前,教师要设计好阅读理解思考提纲:如①什么叫乘方?什么叫幂?两者有何联系与区别?②a5表示什么意思?指出底数,指数,幂。③52有几种读法?④-22与(-2)2相等吗?-23与(-2)3相等吗?为什么?由此可以发现什么规律?这四个问题解决了,那这一节的内容就比较容易掌握了。当然针对不同的内容,有时也可以先让学生阅读,然后教师提问,从而指导学生如何阅读理解。如《合并同类项》一节。因为前面已经讲过一次式的同类项和合并同类项,而这里只是把原来一次式的范围扩大到整式的范围。所以,教师便可以放心地让学生自己先阅读然后提问,如:这一节讲了什么?学生答:同类项和合并同类项。学生答得比较粗糙,不够深入,教师可以继续追问:这里的同类项与以前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后发现,这里的同类项不但所含的字母相同,而且相同字母指数必须相同。于是教师强调点明同类项概念的两层含义,然后让学生训练,从而使学生熟练掌握整式范围内的合并同类项。

2.教师应有选择性地布置阅读内容。在选择阅读内容时,教师除了选择学生通过阅读能理解掌握的内容之外,还要控制时间。因为学生还没有完全养成阅读的习惯,其有意注意力坚持的时间不长,容易疲劳。若教师无选择地将每一节课的内容都让学生阅读,并都安排在新课的讲解前,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死板的模式,学生会产生厌烦情绪。鉴于此,在新课前灵活安排阅读材料,在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小结时,时间控制在十分钟左右。

3.采用读、讲、练三结合的方式。在阅读数学概念定义后,教师就应要求学生能准确地叙述。在阅读公式、法则后,学生除了能用文字语言叙述外,还要能用符号语言表示。如幂的乘方法则,用文字语言叙述为: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用符号语言叙述为:a的m次幂的n次方等于a的mn次幂;公式表示为:阅读公式、法则、例题、概念、定义后应该多练。又如,阅读了单项式的概念后请学生口答:下列代数式哪些是单项式,哪些不是?再如学了完全平方公式后,马上出示简单计算及改错题,通过练习及改错题,让学生及时地、仔细地辨别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对于这两个公式在很长的时间里学生一般都是混淆不清的。

4.推荐课外读物。教师向学生提供好的课外读物,并帮助和鼓励他们积极地阅读,可以使他们开阔知识视野,提高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另外,在教室里以吸引人的方式经常陈列或张帖一些有趣的数学资料也不失为一个加强课外阅读激发阅读兴趣的好办法。

上一篇:校园劳动文化范文 下一篇:军训理论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