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4-03-18 18:08:16

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教育管理制度 完善 创新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也开始由规模效益的发展阶段进入内涵建设的关键时期。也就是说,“什么是高端技能人才,如何培养高端技能人才,培养出的高端技能人才能否服务社会”,成为今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这关键之中的关键在于“人”的培养,而“育人”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制度的支持与保障,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制度完善与创新的研究也就被放在了相当重要的位置上。

一、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制度依据的核心理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的建设,首先要厘清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理念。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就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目标。2005年教育部实施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从法律法规角度提出了“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目标和理念。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强调高等职业学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加强实践育人。教育部职成司高职高专处范唯处长在《高职学校:让每一个在学校里待过的人增值》一文中也认为:“高职学校,不仅要为学生的第一份工作做准备,更要为他们的最后一份工作做准备。高职教育就应该帮助我们每一个需要的人为生活做准备。”台湾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学家贾馥茗女士在其《教育的本质――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一书中指出,真正的教育,其责任必须以引导学习者成人为务,以发展人性,培养人格,改善人生为目的。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理念可以表述为:育人为本,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生自信心,满足学生成长需要,促进学生人人成才。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只有围绕此核心理念进行建设与完善,这样才能为实现理念和目标服务,使学生教育管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高职教育的发展也才能真正回归教育的本质。

二、高职院校制度服务对象的思想与行为的特点

既然高等职业教育的客户是学生,那高职院校的制度,尤其是学生教育管理制度,也应该为高职学生服务,为满足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需要服务,因此教育管理制度的制定必须要把握这一群体特有的思想与行为特点,这样才能够真正体现以人为本,而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也才能充分发挥公正、高效的作用。

(一)高职学生文化基础水平低,学习动力明显不足

中国教育在线的《2011年高招调查报告》显示,最近3年全国高考平均录取比例快速增长,2009年为61.7%,2010年达到了69.5%,2011年已经达到72%。录取比例的快速上升,对高校招生与生源质量带来了直接影响。高职学生除参加全国高考被录取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参加春季高考或者是个别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录取的。这一部分学生大多来自职业高中、中专、技校等,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在传统观念中,这些学生被视为“差等生”,学习兴趣消磨殆尽,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上高职纯粹是为了实现父母的梦想,混一张大学文凭。

(二)高职学生自我认知水平低,人生规划意识薄弱

由于社会对高职教育的整体认可度不高,对高职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也没有正确的评价,加上进入高职院校就读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在与本科类院校无缘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无奈的选择,学生往往怀着失败者的心态进入高职院校,普遍地存在一种“自我否认态度”,具有较强的自卑心理和失落感。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培养的主要是从事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在这样的学校就读“学历低、能力差、就业难”,在同龄人中抬不起头来,觉得低人一等,因此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这些都导致高职学生对未来的人生茫然不知所措,更不要说进行职业生涯或人生规划了。

(三)高职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组织纪律意识淡薄

一些高职学生自我放纵,组织纪律意识淡薄。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学校组织的其他活动中,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已经把“纪律”二字淡忘。普通高中生升入高职后,原本紧张的学习状态突然放松下来,很多学生开始我行我素,寻求一种新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再加上身边“三校生”的“潇洒”举止,更让他们无法向高中时那样做一个乖乖的学生。他们想今后要找到一个好的工作,想尽快熟悉这个社会,到处去打工,甚至是旷课打工;他们为了表现自己参加各种学生团体,整天奔波于各个活动场所之间,却忘记了作为一个学生的根本任务。

(四)高职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自理自立能力严重不足

现在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数是“90后”,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过惯了唯我独尊的生活,很多人是第一次离开家、离开父母,与来自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生活习惯的人生活在一起,还不习惯为他人考虑,为集体付出,仍然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学校的规章制度也应该为他们而改变。在他们追求自我、要求独立的同时,又存在严重的依赖心理。长期以来,由于教育导向的弊端,学生普遍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准备。当生活、学习上碰到问题、遇到困难挫折时,他们往往表现出较大的心理依赖性,有的则采取逃避、抱怨的态度,严重的甚至走向极端。

(五)高职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思想政治观念不成熟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人们可以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高职学生从一个校门迈进另一个校门,并没有真正接触社会、参与社会实践,他们往往只是听信网络上的片面之词,对事情产生片面的理解,思想政治观念极不成熟。对于未来人生的迷惘心理,对于国家发展的模糊认识,使得高职学生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不够坚定。虽然大多数学生在政治上要求进步,愿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但是,这种政治理想在一些学生身上不仅不稳定,而且隐藏着“为个人发展创造条件”的私心杂念。

三、高职院校制度执行者队伍的现状

制度建设是建立制度、执行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完善制度的过程。制度的制定和执行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不制定制度,执行就没有依据;没有执行力,制定的制度就没有生命力,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所以,在制定制度的时候也要考虑制度执行者的具体情况,根据制度执行人的特点,决定制度的讲解、宣传方式以及制度的执行程序。

(一)高职院校学生教育工作者人员结构复杂

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岗位上,虽然也不乏毕业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专业的人员,但绝大多数还是刚刚从学校毕业的本科生或者研究生,还有一部分就是无法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有的学校可能由于人员紧张还由部分专职教师兼任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总之,高职院校制度执行队伍的人员构成比较复杂。

(二)高职院校学生教育工作者工作范围广泛

2004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已经明确提出了辅导员工作专业化的要求。2006年教育部又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4号)。但是,我们的工作实践表明,学生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院系的辅导员,承担了太多的角色和职责,他们无法把所有的角色和职责都做到位,达到专业化的水平。

(三)高职院校学生教育工作者缺乏主动性

我们的学生教育工作者经常要按照上级或学院的要求,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进行各种事务性的工作,在教育过程中还要从学生那里收集信息再反馈给管理者。大多数的时间都沉溺于事务性工作之中,因而学生教育工作者没有时间对学生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主动性的思考。

四、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完善与创新的建议

(一)将“育人为本”的理念直接体现在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制度之中

在国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尊重、服务、支持、发展、平等、规则、个性、自助、选择”等词汇经常出现在各类制度文本、文献中,而我国学生管理工作的相关规章制度中经常使用的词汇是“应当、规定、遵守、不得”等。从文字表述上就给学生一种强制、约束的感觉,强行让学生被动接受国家或学校制定的这些规矩、条件。但是,现在的高职学生多以自我为中心,个性很强,不喜欢时时、事事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他们有自己的需要,也有自己的选择,因此,他们在被安排、被管理时往往会生出逆反心理,使我们的教育管理工作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无法顺利进行。在制度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将“服务、学生发展、平等、法治、契约、自治”等理念蕴涵于制度之中,无论是在语言表述上,还是在制度的内容上,让学生都能够感受到一种被尊重、被理解、被服务的平等的感觉。

(二)完善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制度教育、管理和服务的职能

虽然我们把学生作为我们最重要的客户,但学校与学生的关系绝不仅仅只是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学校对学生的服务也不是对学生需求的完全满足。高职学校的终极目标是为社会创造知识财富并培养出社会所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所以高职学校不仅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服务,还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教育和管理。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活动的边界,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制度规定的范围内享受充分的自由。同时,教育工作者要利用制度所赋予的权利,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社会,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

(三)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建设要树立良性循环的市场观念

2008年以来,随着高校的连年扩招、生源的逐年递减,高职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于任何一所高校来说,有足够的生源和较高的新生报到率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前提和基础。毕业生的就业既是关系学生和家长生计的大事情,也是关系学校声誉和生命力的大问题。“只有出口畅了,才能保证进口旺。”所以,在制度建设过程中既要重视新生的入学教育,又不能忽视日常教育管理,更不能忽略就业教育。毕业的学生如果能够认可学校,接收毕业生的企业如果觉得学校的学生好、服务好,就会产生口口相传的传播性效果,达到广告的效益。企业可能还会存在一定的私心,不会向自己的竞争对手推荐这所学校,让对方也去选拔学生、进行校企合作。但是学生不同,当他认同、融入学校后,不仅会将自身的成长发展与学校相连,还会向周围一切可以接触到的人,展示学校、宣传学校,成为学校的活广告,一传十,十传百,这就具有不可阻挡的传播力,并且作为校友还将带来无穷的资源。人性化的制度,以人为本的管理,比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更会使学生产生这种认同感与归属感。

(四)制度建设和执行的过程中要实现以人为本和遵纪守法的理想结合

在制度的建设和执行过程中,要实现以人为本和遵纪守法的理想结合。首先,制度的建设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而不是为了管理而管理;其次,制度的建设要以学生发展规律为指导,而不是以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人员或学校管理方便为依据;再次,制度的内容要对学生合理的需要、正当的权益予以满足,能够体现针对不同人群的个性化引导和服务,在给学生自由选择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或义务;最后,在制度的执行程序、标准方面,要简洁、明确、规范,同时要注意信息的公开。在此基础上进行制度的修订和完善,使学生在权利与义务、自由与责任、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找到相对的平衡。

(五)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制度体系要不断完善

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指导下对学生的权利与义务、学籍管理、校园秩序与课外活动、奖励与处分等方面的内容,结合各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日常管理制度的建设;二是针对新生进行的入学教育制度的建设,包括军训教育、国防教育、安全教育、专业教育、健康教育、校史校情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三是与学生组织有关的制度,如社团章程、管理、评比制度,学生干部的选拔、管理、考核制度;四是为了实现公平公正制定的关于经济资助获得的相关程序类制度。此外,有的学校还有就业教育、网络管理等制度。各种制度五花八门,有些内容还有重复和冲突,很多还缺少体现大学生个性发展以及个人成长的自律自教管理方面的制度、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咨询和帮助的制度等,这都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朱孔军.大学生管理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冯刚,赵锋.走进英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窦俊洁.当代大学生教育[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4]刘荣莉.进入大学要读的第一本书[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9.

[5]盖晓芬.关于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创新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8).

[6]顾艳梅.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体系初探[J].科教导刊,2010(11).

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篇2

(一)教育管理观念落后

目前高校教育管理观念比较落后,还停留在传统阶段,一些高校因循守旧,改革还没有提到日程上来,有些高校也提出了改革但没有付诸于实践,还有的宁愿沿袭传统的管理,也不愿意大胆改革,创新教育管理方法,这些因素使得高校教育管理一直停留在原有水平,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无法满足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高校教育管理注重的是管,忽视为教学活动和学生提供服务,不利于推动教育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发展。

(二)教育管理形式无实效

目前高校教育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实效,教育管理工作中涉及的管理制度、管理内容、管理手段与方法等都存在形式化倾向,有待进一步完善,也使得高校教育管理形式化,不利于激发教师的责任心和教育科研能力,不能彻底提高学校教育管理质量。现在高校已有的规章制度在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制度不够灵活,对教师的约束力较大,使得一些教师为了完成任务走表面化路子,如有些教师也按照规章制度走,按时上课,按时下课,但责任心不强。表面上看教学活动在稳步进行,但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不能真正发挥教育管理的动态效果,不利于激发教师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无法确保教学的实效性。如果条条框框限制的太多,会限制师生的创造性思维,阻碍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二、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的必要性

(一)高校可持续发展要求高校必须推进教育管理改革

高校教育改革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新形势下,可持续发展成为各行各业争相追求的目标,高校在时代的浪潮中也要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做准备,高校扩大招生规模,走高等教育大众化路线,并改革高校教育管理。随着扩招规模的增大,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毕业生质量问题越来越凸显,不利于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推进。高校扩招后学生在数量上急剧增加,但是教育管理模式没有及时地改进,导致教育理念、教育管理制度等跟不上实际需求,学生增加后还是采用原有的教育管理形式,落后于教育管理改革的发展需求。

(二)高校教改新形势要求高校必须进行教育管理改革

在知识经济环境下,高校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下,高校要想立足就必须适应新形势,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在创新教育理念下改革高校教育管理的制度、方法。高校扩招后,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需求。目前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比较落后,不符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阻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因此迫切需要教育管理的改革。

三、创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教育管理方法

(一)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

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为高校教育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就要从教育的内涵入手,确定教育目标、教育形式、办学规模、社会环境等,立足于现代就业观念和终身教育思想,通过科学化的高校教育管理,开放高校教育,吸引更多的优秀的社会资源,使高校教育管理走向科学化、多元化、开放化的道路。创新教育理念下高校教育管理模式之一就是走人本管理模式。人本管理是把人作为教育管理的出发点,具体工作中尊重师生的个性特点。利用现有资源尽最大可能为师生提供服务,充分借助各种管理手段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高校教育管理的有效运行,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调动每个教师参与教育管理的积极性,激发教师的责任感,形成全校师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管理,形成良好的教育管理风气。

(二)教育管理制度的创新

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创新型行政管理制度和学术管理制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国高校进行教育管理改革就要完全高校教育管理制度,在科学把握教育教学活动本质的基础上,采用灵活方式,制定激励措施,服务于师生需求,切实把握教育教学质量关。同时也可以实行校、院系分层负责制,使管理有序化,对学生管理实行学分制,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创新型学术管理制度是对学术事务的创新、科学管理,有利于提高教育效果,培养高质量人才,提高教育管理的水平。

(三)师资队伍的激励式管理

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 教育管理 创新机制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9.001

Innovation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LONG Xin

Abstract Management work of the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security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smoothly,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management proces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r effective analysis,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research of the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is need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mechanism, realize self innovation mechanism, to be able in the education manage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realize the combination of management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management, for the smooth of the education manage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provide effective basis and guarantee.

Key words education management; innovation mechanism; research

1 高校教育管理中创新教育的内涵

在高校中进行创新教育的管理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管理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教育管理的基础上,能够根据时代的发展需要为社会提供创新的人才,从而完善我国的教育机制,实现科教兴国的目的。从定义上可以看出,对于高校的教育管理既要在理论上加强管理的内容的创新,更要在实践活动中加强教学模式,使学生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更好地为高校的教育管理服务。高校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管理,培养创新型人才,建立健全高校教育管理体系,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保障。①高校的创新教育内容包含多种方面,从制度建设到学生的管理都要体现教育管理的创新理念,才能够全面加强高校的教育管理。

2 高校教育管理中实行创新机制的重要性

高校教育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育更好的发展。但是,目前高校的教育管理处于不断的更新过程,尤其是为了更好地为教育服务,各大高校都加强了自己的教育管理水平。我国高校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培养了众多国家栋梁和社会紧缺人才,这与科学的高校教育管理是分不开的,然而时代在不断发展,新的社会现实对高校教育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②因此,时代的要求和发展对于高校的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高校的教育管理进行必要的创新机制的研究,才能够使得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2.1 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机制是为了适应高校时展的需要

面对国内外的教育管理变化,尤其是对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高校教育的管理开放程度逐渐增大,国内外需要更多的人才尤其是具有发展个性和全面发展的创新型的人才,要求高校的教育管理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实现各国之间人才的竞争。而为了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要根据中国的时代特色建设具有自己特点的高校管理模式,才能够为建设创新型的国家提供有效的保障。高校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有效的教育管理,尤其是现行的创新形式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面临的发展形势要求进行管理的创新机制。

2.2 为了优化高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面对越来越多的学生,高校的优秀教师出现短缺的状态。而为了保障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教学质量和管理能力,这需要对于高校的教师队伍建设进行有效的培养。这就需要运用创新机制建立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尤其是在教育管理方面,要引进具有高度的管理能力的人才,才能够促进高校的全面发展和进步,这种对于师资力量进行动态管理的教育,是为了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

2.3 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机制是为了解决高校教学管理问题的需要

创新价值的实现表明,创新是一个系统而又复杂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阶段性工作,创新不但具有动态性,而且这种动态性具有非线性的特点,也就是说,创新具有动态和开发的特征。③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多种的弊端,教育管理观念

1 高校教育管理中创新教育的内涵

在高校中进行创新教育的管理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管理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教育管理的基础上,能够根据时代的发展需要为社会提供创新的人才,从而完善我国的教育机制,实现科教兴国的目的。从定义上可以看出,对于高校的教育管理既要在理论上加强管理的内容的创新,更要在实践活动中加强教学模式,使学生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更好地为高校的教育管理服务。高校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管理,培养创新型人才,建立健全高校教育管理体系,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保障。①高校的创新教育内容包含多种方面,从制度建设到学生的管理都要体现教育管理的创新理念,才能够全面加强高校的教育管理。

2 高校教育管理中实行创新机制的重要性

高校教育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育更好的发展。但是,目前高校的教育管理处于不断的更新过程,尤其是为了更好地为教育服务,各大高校都加强了自己的教育管理水平。我国高校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培养了众多国家栋梁和社会紧缺人才,这与科学的高校教育管理是分不开的,然而时代在不断发展,新的社会现实对高校教育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②因此,时代的要求和发展对于高校的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高校的教育管理进行必要的创新机制的研究,才能够使得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2.1 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机制是为了适应高校时展的需要

面对国内外的教育管理变化,尤其是对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高校教育的管理开放程度逐渐增大,国内外需要更多的人才尤其是具有发展个性和全面发展的创新型的人才,要求高校的教育管理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实现各国之间人才的竞争。而为了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要根据中国的时代特色建设具有自己特点的高校管理模式,才能够为建设创新型的国家提供有效的保障。高校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有效的教育管理,尤其是现行的创新形式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面临的发展形势要求进行管理的创新机制。

2.2 为了优化高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面对越来越多的学生,高校的优秀教师出现短缺的状态。而为了保障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教学质量和管理能力,这需要对于高校的教师队伍建设进行有效的培养。这就需要运用创新机制建立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尤其是在教育管理方面,要引进具有高度的管理能力的人才,才能够促进高校的全面发展和进步,这种对于师资力量进行动态管理的教育,是为了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

2.3 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机制是为了解决高校教学管理问题的需要

创新价值的实现表明,创新是一个系统而又复杂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阶段性工作,创新不但具有动态性,而且这种动态性具有非线性的特点,也就是说,创新具有动态和开发的特征。③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多种的弊端,教育管理观念的落后直接导致了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开展。传统的经验和管理方式已经不能够处理时代出现的各种问题,只有更新教育理念和创新机制的管理,才能够使一些保守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尤其是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解决学生的问题,从而能够发挥教师的作用。这种民主化的新型管理方式才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特别是运用网络技术的发展,能够促进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高。

3 目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3.1 高校的教育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的高校都具有自己的教育管理机构,同时也有相应的教育管理制度,但是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高校的教育管理制度并没有根据时代的发展更新自己的教育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部分高校的教育管理制度并不够完善,尤其是涉及到学生守则等管理方面的制度,行政化和体制化的管理制度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对于高校的管理方面产生不利的影响。但是高校教育管理没有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管理标准和管理制度,即使已经形成的一些制度也没有及时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进行修订完善,很多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层次上,这就使得在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现实管理依据和标准,管理的计划性和程序性不够强,有的管理处于应付和混乱状态。④

3.2 高校教育管理手段简单化

在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方式和手段的实施对于高校的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高校教学的过程中,管理手段和方式的简单化对于学生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而面对新技术和新信息的更新,如果采取传统的教学管理手段,这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高校的教育管理方式应该以新的教育理念,从人本化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的角度思路问题。才能够不断丰富教育管理的经验,为学生的管理工作服务,从而在教育管理的基础上提高高校教育管理的效果。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管理手段如果过于单一和简单化,这就无法满足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人才的培养,这种缺乏民主化的管理理念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3.3 高校教育管理内容更新不及时

受到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高校的教育管理内容大多数采用的是行政命令式的教学模式,因此造成了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内容过于陈旧,并没有根据时代的特征及时更新教育的内容,这对于学生知识的学习和教育都产生不利的影响,从而影响了教育管理的发挥。

4加强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机制的重要措施

4.1 加强高校教育管理平台建设

把网络技术应用到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建立起高校的教育管理平台,能够使得高校管理的信息及时更新和传达。尤其是针对国家的教育方针及时进行网络的更新,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校管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从而为学生的知识的增长提供了有效的指导意义。另外,建设高校教育管理网络平台,间接加强了教育管理双方的交流和沟通,能够使得学生针对学校的教育管理提供建议和意见,更好地促进教育的管理水平。

4.2 举办多种创新活动,实现高校教育管理的民主化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多种途径举办具有特色和创新能力的活动,使学生在整个活动中发挥管理的作用,这一方面提升了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对于高校实现教育管理的民主化得到了有效的支持。保持传统教育理念中较为精华的部分,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注重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4.3 实现教育评价体系的创新

评价标准也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在进行高校制度创新的过程中,要实行开放的和多元化的教育管理体制,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教师和学生的认可,这需要充分利用高校教育过程中的各种资源,根据学生的自主评价方式,结合教师的评价方式共同进行评价标准的考核,才能够在教学手段上进行管理。在面对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趋势,能够将网络技术的应用和高校的教育管理手段相结合,是高校教育管理的进步。高校教育管理应该建立全方位的目标评价体系,尤其是涵盖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才能够全面建立师生平衡的评价体系,为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基础。

5结语

新形势下,针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要对于高校的教育管理实行创新的机制,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推进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从而能够保障高校教育管理动作的顺利开展。 为了实现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的目标,从而推进教学管理的创新,这就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教育理念的更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注释

① 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② 孙喜亭.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③ 刘曼,宋改敏.基于变革型领导理论的高校管理创新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3).

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篇4

关键词:教育管理;队伍建设;高校

近年,随着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教育管理机制正在创新进展中。高校教育管理队伍专业水平直接影响了高校教育管理质量。高校教育管理人员队伍作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的管理队伍是保障当前高校教育管理变革的必要条件。

一、高校教育管理队伍现状

教育管理人员是日常教育管理主体之一,在全校教育管理工作的运行当中起到服务和教育等作用。高等教育管理队伍设置目的就是要保障高等教育的发展。通过管理人员来执行和衔接教与学的每日发展,管理人员是主要的执行者,是高校中负责制定、规划、指导、协调的核心组织者。以服务和教育为宗旨,在教与学相关活动中承担着教育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角色,其职能现状主要体现在服务和教育上。1.服务现状。当前高校中教育管理工作人员主要组织和协调各种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专业的发展规划、人才的培养方案,还包括学生、考务、教学、科研等诸多方面的管理工作。基于职业特点,教育管理岗位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显得更强,不仅在观念上已经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更表现在实际生活中的服务实效。切实深入去感知师生需求,并及时给予解决、整理、反馈,有自主服务于社会学校、服务于师生这种意识,但管理队伍参差不齐,整体意识还需进一步提高。2.教育现状。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人员日常工作内容紧贴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是亦师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辅助教师师德素养中突显出教育职能。这就需要教育管理工作人员,既要有正确的政治取向,也要有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能力。同时更要具备行政岗位管理素质,目前在管理队伍中达标比例尚且有待提高。

二、高校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高校教育管理队伍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现状调查中,存在各类教育管理人员观念守旧、缺乏专业性、团队意识薄弱、待遇差距大以及整体素质提升缓慢等问题。教育管理工作作为高校的核心工作之一,是保障高校教育学质量的关键工作之一。为了能构建优质的教与学环境,保障教育管理工作有秩序的顺利实施,为了高校提高教学质量,为了高校转型发展,培养全面素质型人才,建立一支专业水平高、能力强的新型教育管理队伍迫在眉睫。

三、高校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可行性对策

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就是要进行引导、激励、学习,提升等这些过程,是为实现管理目标服务的。1.树立科学的高校教育管理理念,明确高校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管理队伍要有创新精神,要树立科学的高校教育管理观,以人为本、动态管理、零距离服务等,需要不断更新管理理念。结合高校自身特色和高校转型发展等理论来优化自身,认真探究解决教育管理工作的对策,明确教育管理队伍发展方向,及时进行交流反馈,力争教育管理工作在每一个环节都发挥优势作用,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智慧管理,优化管理手段,弥补队伍的不足,增强团队实力,与时俱进使管理工作效益发挥到最大,保障高校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2.加强高校教育管理队伍培养力度,提升高校教育管理队伍专业素养。加大力度对高校教育管理队伍进行培训,避免一刀切式的普及性培训。新老职员要有阶梯式培训、要按人员类别和工作需求进行分组式培训、要按时效和公舆进行补充式培训。一方面积极倡导学历提升和专业拓展,另一方面鼓励管理人员进行访谈交流。教育管理人员不断学习,丰富自身专业知识,学习国内外教育管理先进理念方法,与业内外同仁、专家交流访学,以提升高校教育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从业能力。3.完善教育管理制度,优化高校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机制。完善改革高校教育管理制度是当今教育界的热点,是高校教育管理必行过程,是高校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有力保障。第一,应从教育管理方法手段入手。及时构建新型的、高效的、安全的教育管理网络平台,通过信息技术的优势处理大数据信息,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教育管理工作的落实和细化,以可视化、时速快、效能佳的方法手段,应用于管理制度和权责内容上,以达到队伍建设的时代性进步。第二,要完善服务制度。这是对管理队伍提出的高标准要求。只有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才能获得更好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效果。面对高校管理对象的多元化,管理队伍也要研制多元化服务制度与之相适应。第三,组织内部的管理机构制度也要公平公正与科学平衡,用严谨的内部专设制度来约束治理教育管理队伍,讲道德讲奉献,用专设的制度在内部使管理队伍发挥典范作用。并坚定信念,夯实团队精神,定期组织协作项目检查等,用科学的制度,打造懂管理、会管理、善管理、敢管理的优质教育管理队伍。4.构建高校教育管理队伍的考评体系,创新高校教育管理评价机制。高校教育管理队伍考评体系是为了明确岗位职责、兼导管理效果、分配待遇公平而构建的。评价体系不能一成不变,要定期更新评价指标,建立职务职级的公平制度,考核定量要科学精准,采用立体交叉的综合评价机制来评价竞争、评价实效、评价创新。同时定期开展团队协作考评,一个优秀的管理队伍是整体团队通过协作的相互补充,绝不是单个人的突出而是整体团队的提升。因此创新评价高校教育管理机制,应是对整体团队的知识结构、专业素养、管理能力、年龄学历等的合理布局进行分析和评价,以适应越来越复杂化和专业化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总之,人们认真探究高校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可行性对策,就是要建设出一支不仅具有先进教育管理理念、有科学的教育管理方法,有严谨自律道德高尚品质,有职业素养水平高超的管理队伍。整体团队应合理布局,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教育能力,进行有效管理和创新管理,在运行机制创新完善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管理经验,不断优化管理队伍结构,努力打造出有魅力,有动力,有效力的优质高校教育管理队伍。

参考文献:

[1]姜娜.构建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创新思考[J].科教导刊,2015(7).

[2]王宁.浅谈大数据视角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变革[J].知音励志,2017(3).

[3]王宁.浅谈三微网络平台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创新应用[J].新教育时代,2017(5).

[4]郑德明.关于加强高校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3(6).

[5]鲁洁.提升高校教育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路径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6).

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篇5

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中遵循以人为本原则。虽然以人为本管理的理论研究大多体现在企业组织管理当中,但是也启示了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树立人性化、主体化的教学管理观念。通过对人本的现代化管理的理论探索,提高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强调管理中的人文关怀,用自身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来影响其他的教育管理者和学生。学校以人为本管理应以科学管理为基础。在高校的日常管理过程中崇尚人的价值,确立以师生的服务为管理的宗旨,突出学校成员的主体地位,强调认识并顺应人性,同时把教师的成长和学生的成才作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工作范围,满足学校师生的合理要求,发挥师生的优势和潜能,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建立起高校现代化的科学的管理理念。具体来说教学管理的目的是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实施素质教育。还要充分保障学生的诉权,解决高校与学生的纠纷等可诉性问题,也是解决学生权力保护的关键所在。在管理过程中给予师生人文关怀,解决师生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保证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注重开发教师和学生的潜能,鼓励师生对工作、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育管理的科学化

1.高校工作的复杂性尤其需要良好有效的管理。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是相对复杂和广泛的,同时涉及到的管理内容也是方方面面的。将科学管理思想运用到高校教育的管理中,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和标准化是科学管理的核心内容,即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达到管理的目的,发挥管理系统中各个成员最高效率。科学管理是各种管理理论的结合,崇尚以人为本和竞争的管理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管理理论并非空泛的条条框框,它是适用于管理系统中的每个成员,可以促进每个成员的不断进取,提高成员的工作效率。

2.科学管理提高了高校管理水平和效率。科学管理思想在高校教育管理中作为重要管理理论,为管理活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提高了高校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大学的结构、成员的复杂性决定了大学管理系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大学教育管理中,将管理职能和计划职能分开,实现各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有利于提高整个教育系统的管理效率。运用科学的管理和尊重科学的管理理念,可以更好地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3.科学管理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科学管理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应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高校教育管理的对象是大学的师生,他们和普通的企业工人不同,他们更注重自我价值和精神追求的体现,只有根据需要来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才能体现高校教育管理系统的作用。其次,教育是一个极富创造性的活动,它不同于企业生产商品,所以科学管理在高校教育管理中也不能全部照搬,要充分发挥高校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实现更好的科学的教育管理目标。

三、教育管理的法制化

1.首先是对人的权利的尊重。学校教育是对人的教育,必须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应该明确的是高校教育管理体质还没有走出“人治”的误区,这样就导致高校的管理人员在许多涉及学生权益问题上采取行政命令等手段来解决问题。而现阶段高校教育管理者大部分精力都用于调解和预防各类矛盾和问题上,大部分时间在充当着“消防员”,不少活动层次低、效果差,这是当前困扰教育法治的重要制约因素。在当今社会思想多元化的影响下,完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是必然趋势。在依法治国的今天,学校的管理者必须更新理念,把师生的合法权利作为平等的主体来对待,学校自身行为的合法性也不容忽视。这才是一种符合新时展要求、体现依法治校的教育理念。

2.加强教育法制建设。深入贯彻教育体制的改革精神,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实行依法治教,坚持依法治校,遵守法律程序公正、合理、优先的法治原则,须要提高教育管理者水平和素质。重点解决好以下几项制度的建设:第一,要在现行法律制度的制度上,健全高校教育资金管理法律制度,确保国有资金的依法、合理使用。第二,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应当符合现有法律法规的要求,符合高校自身特点,符合学生个体需求。第三,要贯彻落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和教育督导制度,把评估的结果作为国家对学校进行考核的重要依据。

3.学生管理法制化是依法治校的必然要求。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发生了变化,学生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在对学生行为的评价上,应坚持以法律的评价为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传统学生管理思维及模式的惯性作用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并没有引起我们教育管理者的足够重视。教育是一种受法律保护的契约行为,要想健全高等教育管理法律制度,必须完善高等教育管理责任制度。其次要结合高校教育管理权利的性质,高校各项制度的制定目的在于管理学生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但是学校的规章制度必须与国家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相协调,而不能与现有的法律法规相抵触。

4.将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在现代教育中,提高人的素质离不开教育,也应成为构建和谐型社会的迫切需要。要提升学校和学生的法律素养,宜采用思想政治教育和纪律教育作用的前提下,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要充分运用法律手段来调整大学生的行为,以及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互结合等方式。通过各种途径和法律手段来对学校的各项事务进行管理,同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促进他们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从而实现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提高学生掌握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和分析的能力。

5.推进学校及社会法制化进程。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快步发展,对教育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法律日益成为最主要的社会调整手段。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法制化,涉及方方面面,需要一个过程。通过对他们进行法律意识、法制观念的教育,使师生形成遵纪守法的习惯,有利于推进整个社会和学校的法制化进程。因此学校管理工作中,应通过对现有法律法规的分析研究,废除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的规章制度,并出台一些新的影响学生个体权益的规范性文件。总之,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注入人文性,实现科学性和人文性有效地结合,实施学校管理的法制化也是顺应时代的需求。在继承借鉴科学管理相关理念的同时进行创新,将人文管理和科学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有效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树立法治观念,从而最终达到教育管理科学化、法制化。

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篇6

1中国教育管理制度的形成

在我国,早期的教育管理制度形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众所周知,建国初期,我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并逐步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那个时期,新中国对时期的学校、教会以及其他落后教育形式进行了基本的改造,并结合解放区教育管理的经验,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教育管理体制。鉴于当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于是全国掀起了向苏联学习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潮,我国教育管理也通过学习苏联的教育管理体制,逐步建立起了中央高度集权型的教育管理体制。虽然在五十年代末,我国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独立自主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但是,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的集权型模式最终被确立。

这种模式的基本特点是:国家统一管理教育;统一办学;统一计划招生;统一对口分配;教育经费大部分由国家统一计划分配等等。这种高度集权型的教育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和促进当时的经济社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一大批建设人才。当然,其存在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单一的办学体制;集中的计划管理,缺乏灵活性;统一的对口分配,导致不能适应社会变化等问题。随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这种高度集权型的教育管理体制就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由于社会环境、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在改革开放后进行了三次大的改革。1978-1985年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恢复期,确立了“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这一阶段改革高等教育重点是扩大高校办学自;1986-2002年是我国基础教育“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管理体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期。高等教育这一阶段改革的特点是:“教育五大体制”(办学体制,投资体制,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招生、收费和就业制度,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在“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中,全面向前推进。特别是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方面:一是进一步扩大了高校办学自;二是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三是扩大了地方管理高校的权力和责任,增强了省级政府管理大学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加大了地方对高校的投入,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之间的联系。

2002-2008年是我国教育管理体制的成熟期。公共问责机制的建立,市场机制的有限介入,建立省、市、县各级政府和各级学校的绩效标准以及建立长效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是我国未来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趋向。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特点是,在“五大体制”改革继续全面深化的基础上,突出“管理体制改革”这个重点和难点,集中力量,明确目标,限期突破。在这一阶段中,改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面深化”;二是着力于重点和难点。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改革,我国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度教育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是属于集权型的教育管理体制,严格意义上说是集权下的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是集权和分权的充分结合。

2中国集权型教育管理制度的特征

2.1基础教育管理明确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1]“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随后的1986年《义务教育法》又以法律形式规定了这一管理体制。1992年的《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更为[2]具体的指出“按省、县、乡分级管理”。1993年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也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要“有利于调动各级政府、全社会和广大师生[3]员工的积极性”。2001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县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农村义务教育负有主要责任,要抓好中小学的规划、布局调整、建设和管理,统一发放教职工工资,负责中小学校长、教师的管理,指导学校教育教[4]学工作。”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又从法律上明确了“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5],并指出“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6]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2基础教育管理逐步建立校长负责制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同时要求“有条件的学校要设立由校长主持的、人数不多的、有威信的校务委员会,作为审议机构。要建立和健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7]督。”1993年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也提出“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要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依靠教[8]职员工办好学校。”2001年《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要“改革中小学校长的选拔任用和管理制度。高级中学和完全中学校长一般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提名、考察或参与考察,按干部管理权限任用和聘任;其他中小学校长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选拔任用并归口管理。推行中小学校长聘任制,明确校长的任职资格,逐步建立校长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机制。实行校长任期制,可以连聘连任,积极推进校长职级[9]制。”另外,《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也提出“严格掌握校长任职条件,积极推行校长聘任制。”“在普通中小学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全面推行校长聘任制和校长负责制,建立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择优聘任的校长选拔任用机制,健全校长考核、培训、[10]激励、监督、流动等相关制度。”在进入新世纪后,校长负责制的配套制度逐步完善起来,校长选拔机制、校长聘任制、校长任期制、校长职级制与校长负责制构成了一个制度系统。

2.3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也明确提出了“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11]度”的要求。现代学校制度改革,其目的是为了理清政府、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建设一个有利于现代学校发展的制度系统,包括政府与学校职责的划分、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健全、学校与社会互动机制的形成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从制度演进的角度来看,讨论和推进现代学校制度的意义,在于能够促进制度整合意识的增强。

2.4教育公共服务管理制度改革

从政府来看,随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理论的影响,有限政府、法制政府、服务政府的理念逐渐成为制定政策法规的指导思想,政府的公共性日益突显出来。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明确了公共服务的领域,其中义务教育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因此,教育公共服务管理制度的改革初现端倪。各地逐渐进行了一些试点工作。一些地方政府如北京市、宁波市除了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教育规划之外,还分别制定了社会公共服务规划、社会事业重大设施建设规划,以统筹包括基础教育在内的各项社会事业,构建覆盖城乡、分布合理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基本社会公共服务的均衡化。一些地方政府还尝试在坚持责任不转移的前提下把一些政府并不擅长的研究、评估、部分管理等事务委托出去,如上海从2007年开始实施“以委托管理推进郊区农村义务教育内涵发展项目”等等。

3中国教育管理制度的因素分析

对于教育管理制度的因素,涉及很多方面,下面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及人口因素等方面进行阐述。

3.1经济体制的影响

经济因素对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是明显的。新中国初期,我国建立起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教育也作为计划的一部分,纳入国家的计划管理,从招生、培养和分配工作多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计划管理。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通过市场调节经济,实行宏观调控。因此,国家对教育方面进行了下放权力的改革,确立了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增强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适应性。随着改革开放的力度、深度和高度的深入发展,我国逐步全面、系统地推进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完善。

3.2政治体制的影响

政治对教育具有决定作用,决定着教育的主体和客体,决定着教育的目的和内容以及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管理权。建国初期,我国建立起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由于没有现成的实践经验,在治国治党方面还或多或少的借鉴苏联一些政治制度,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教育必然迎合党的领导,教育部门和机构必须贯彻和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因此,我国实行高度的集权型的教育管理体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政治民主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也考虑到集权和分权的必要性,进行充分的改革,特别是教育管理权限的下放和责任的明确,以及政校分开的改革,为我国的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发展动力。

3.3历史遗留因素

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具有阶段性和延续性。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是建立在旧的教育管理体制基础之上,充分吸取解放区教育管理体制的经验,借鉴苏联教育管理模式的特点建立起来的。我国现代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从清末新政开始,历经中华民国的集权型管理体制,加之苏联高度集权型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最终建立起集权型的教育管理体制,其具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对集权型的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诸如分权等一系列的改革,逐渐形成了我国现有的教育管理体制。

3.4思想文化因素

思想文化对于教育作用的影响。历史表明,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对于教育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建国初期,我国普遍信仰马克思主义和思想,党的思想和文化传统一直在社会中处于主导地位。同志有关教育方面的论述,也被人民大众信奉,甚至在期间达到了迷信神话的地步。这种思想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高度的统一,因此,反映到教育管理领域,就是坚持统一集中权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思想文化逐渐多元化,形成了以社会主义文化为核心的,其他思想文化并存的文化局面。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文化对于教育的认识和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教育管理体制也随着思想文化的发展,随着政治民主化的进程而凸显重要。

3.5人口因素

人口因素,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人口数量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同志领导国家建设时期,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一度鼓励、提倡生育,结果使得我国的人口剧然增多,人口素质却很低。人口多了,人均教育资源就显得很有限,那么,采用集权统一的教育管理体制就显得很有必要,这样做的优势在于成本和规模效益的作用,有利于加强教育管理工作。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的计划生育实行严格的少生、优生、优育政策,这样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口的大量减少,与此同时,人口的整体素质也逐步提高。人口素质提高之后,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就由数量向质量转变,这样必然需要改革现有的教育管理体制,从而为推行义务教育的均衡化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提供管理体制方面的准备。因此,教育管理体制必须进行改革。

4建设有中国特色教育管理制度的思考

4.1价值取向由提高管理效率为主转向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一直是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但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于受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改革以及教育事业自身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所表现出的价值取向不尽相同。我国从1985年以来逐步推行和完善校长负责制,为的是在学校内部建立一种有利于中小学学生培养的基本的管理秩序。在新的教育事业发展背景下,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变化,受教育人口逐渐缩减,人口整体素质的逐步提高,教育管理的价值取向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自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管理制度发展的实践表明,在教育机会不充分、教育资源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提高管理效率,从总体上配置更多的教育资源。而当进入新世纪后,由于我国总体上已经基本普及义务教育,教育资源相对比较充裕,因而制度改革便转向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实际上,这种转向是与教育发展的条件变化联系在一起的,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就提出教育发展不平衡性的问题,并指出“不仅要承认全国各省市区之间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而且要承认在一个省、一个市、一个县范围内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但在当时条件下的政策选择上只能是“必须鼓励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同时鼓励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帮助后进[12]地区,达到共同的提高。”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价值取向的逐步转变,为今后一段时间进一步探索现代学校制度和加强教育公共服务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当前,一些地区把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价值指向于教育投入渠道多样化,虽有合理性,但从根本上讲应更多的关注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而加强教育公共服务,不仅仅需要转变观念,更需要制度的保障,诸如建立健全基础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教师区域内或跨区域合理流动制度、基础教育服务绩效评价制度等等。在制度的改革和探索上,必须考虑到教育条件发生的新变化,比如,当前,一些大型城市中心城区居住人口大幅减少,尽管很多人在中心城区工作,但子女教育多是在居住区就近入学。在这样的背景下,跨区县教育公共服务的问题就慢慢凸现出来,而真正推进跨区县教育公共服务不能只是观念上的转变,而必须从体制、制度上进行改革。总之,努力发挥制度的导向功能,切实保障教育的公益性,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满意率,是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发展趋势。

4.2学校主体内在需要成为教育管理制度改革的内在推动力

学校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单位,这是教育发展的规律,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条经验。实践表明,任何教育改革,最终都是通过学校来实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最终将由学校的办学水平来决定。但受历史、文化的影响,学校在我国教育管理中曾经长期扮演被动执行的角色,缺乏主体性。1985年颁布实施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坚决实行简政放权,[13]扩大学校的办学自”,这也成为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主线。改革开放以来,在政策层面,我国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制度——校长负责制逐步完善;在研究层面,校本管理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而在实践层面,学校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的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学校主动发展规划和项目设计成为越来越多的学校的自觉行为。学校主体性的提升成为学校发展最根本的保障。学校发展日益成为组织的内在需要,而不是依靠外部指令的力量。学校对主体性的需要,也成为教育管理制度改革的内在推动力。从以上分析我们能略为意识到重视学校主体需要的探索,如现代学校制度改进、薄弱学校与名校持续发展等,成为教育管理制度改革的内在推动力。薄弱学校的改进,除了需要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推动,更需要优化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安排,激发教职员工的积极性。而历史上的“重点学校”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主要依靠行政手段集中各种资源重点建设而成,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名校发展必须完成向“特色学校”、“示范学校”的转变,从制度上和文化上为学校持续发展提供内在的能力保障,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名校,而不是“钦定”的名校。

而现代学校制度的深入探索,必须聚焦学校,把促进现代学校发展作为根本目的,把改革重心放在提升学校主体性意识和能力上。虽然说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主体是政府、学校与社区、教育服务中介等社会组织,但主要目标并不是政府、学校与社区本身,而是政府、学校与社会所构成的制度环境。当然,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规章制度的制定,而是对政府、学校与社会三者关系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的重构,是对三者在促进现代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职责权利方面的重新定位。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虽然需要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的积极推进,但更需要学校意识和能力的提升,没有学校自下而上的探索,现代教育管理制度建设将会变得艰难而没有价值。4.3以政策推进体制改革过渡到以政策和法律共同规范和推进从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来看,体制改革史实际上也是一部教育法制史。无论是“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体制的确立和完善,还是校长负责制的推行,都是先以政策形式提出并实施,然后以法律形式对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成果进行巩固。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出台以及2006年的修订,在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比如,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校长由县级人民政府[14]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聘任。”这实际上是对1985年以来推行校长负责制、“十五”期间推行校长任期制和校长聘任制等改革成果的巩固,有利于校长负责制的不断深化和完善。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告诉我们,体制的存在,固然有社会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的束缚,但克服体制不能仅仅依靠文化历史的变革,还需要通过自上而下的法律来推动。以法制为基础开展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是经验,也是发展趋势。目前,我国教育改革重心逐步下移到学校层面,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推进和深化面临挑战,因而尽快出台《学校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学校办学自,显得日益重要。

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篇7

关键词:特殊高等学校;教育管理;制度改革

1高等特殊学校教育管理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1.1是新时期与特殊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特殊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创新,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因为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各种新旧观念交叉碰撞,加之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也在建立了多年以后开始逐渐进行着自我的完善与更新,人才竞争的市场环境变得日益激烈起来,这就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与巨大的压力。因此,高校必须尽快适应新形势与特殊高等教育自身实际发展情况的迫切需要,紧紧抓住各种发展的机遇与有利条件,努力创新自己的高等教育管理理念,采用科学、先进的教育管理方法来提升教育管理质量,从而有利于特殊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1.2是高校解决自身教育管理中问题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特殊高校教育管理理念较为滞后,其自身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着多种问题,很多时候是按照较为传统的管理经验与管理方式来处理并解决相关问题的,其真正的民主性特征不够高。因此,为了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高等教育管理标准与管理制度,高校必须尽快实现自身教育管理制度的创新,要适当征求被管理者的建议,采用较为综合性与灵活性并存的评价方式与评价体系,这样的高校教育管理制度才真正有利于满足高校自我管理工作中的各种弊端解决的实际需要。

1.3是特殊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与时俱进的需要。当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正处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世界政治的多极化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金融危机等都影响着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当今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社会对高校学生的要求和标准也在提高。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学生面临着多方冲击和压力,如何适应当前的新形势,研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迎接新挑战,做到与时俱进,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在理论和实践创新中的要求。

2高等特殊教育管理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

2.1统一性原则。统一性原则指“学校所制定的制度,其内容不得与国家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抵触”。高等特殊教育以社会需要为导向,其管理是政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高等特殊教育管理制度必须服从国家意志,维护政府尊严,接受政府的领导与指导,以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

2.2可操作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是指学校所制定的制度要从本校实际出发,便于操作,这种思想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的春秋时期。中庸之道”是儒家管理思想的重要原则,。中庸之道”的核心是执两用中,这要求教育管理者在学校制度的决策过程中,必须持有辩证思想。如学校的管理制度过于抽象或严格,便难以把握;过于浅显或宽松,便失去其应有的作用。为此。高等特殊教育学校在制度决策时,要综合分析多方面因素,根据特殊教育的特点,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以便于制度的贯彻和执行。

2.3.程序性与高效性相结合的原则。高等特殊教育学校制度建设的程序性原则有助于切实保障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切实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同时也体现了我国依法治国的精神。作为高等特殊教育管理者只有掌握了管理的“双重性”,认真研究管理过程中的决策、领导、组织、协调与沟通、控制等环节,才能在高等特殊教育管理制度的建设中真正做到程序性与高效性相结合,如高校中的特殊教育学院,大多开设美术、中医、特殊教育等专业。作为高等特殊教育管理者,应让各专业教师充分享有民、自,按程序性原则办事,而在重大问题决策时,管理者应在集思广益后,按高效性原则处理问题。

3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

3.1明确高等特殊教育管理工作的本质。作为高等特殊教育管理人员必须树立服务意识,深刻地认识到特殊教育管理工作的本质,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热情地为师生做好服务工作,以确保学校各项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并要想方设法地提高管理水平,做到学以致用,重在实践。同时,高等特殊教育管理者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以应对新形势的变化,特别是要加强教育学原理、特殊教育发展史、特殊教育心理学、视力残疾儿童心理学、教育管理学等相关方面知识的学习,切实提高工作能力。

3.2营造以人为本的学校组织文化。学校组织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学校在运作过程中所体现的以教育基本理念为指导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规范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残疾学生需要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关爱,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教师也比普通教师付出了更多的劳动,为此,营造以人为本的学校组织文化对高等特殊教育学校尤为重要。这样一来,在增强了学校组织凝聚力的同时,也为学校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可能。

3.3实施全纳教育是以学生为本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要使以人为本的思想真正得到落实,就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和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以让残疾学生融入社会主流为基本教育目的,通过校内、外调查研究和毕业生信息反馈,发现高等特殊教育领域中现有的几个专业已不能满足残疾学生的需要。总之,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教育体制的改革,特殊高等学校特殊的学生群体也在发生着变化,这些都影响着高等特殊学校教育管理模式的不断变化。高等特殊教育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高等特殊教育管理者既是通才又是专才,能客观地认识高等特殊教育管理工作;要求高等特殊教育管理者能在对学校内部的财务、人事、教学、决策等多方面进行科学管理的同时,也能站在国家的高度上,集思广益,为学校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

作者:阎洪涛 单位: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李子奇.甘肃本科院校弱势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3):25—26.

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篇8

关键词:依法治校;管理教育;学生权利救济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的思维呈现出多元化发展,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和坚持依法治国方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贯彻落实十精神的必然要求。教育作为公民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到国家建设人才培养和民族复兴大业内驱力量形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化教育事业改革、加快发展,推进教育法制建设步伐,施行依法治校发展战略。实行依法治校,就是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学生服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行依法治校,就是要在依法理顺政府与学校关系、落实学校办学自的基础上,完善学校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依法保障学校、办学者、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形成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学校依法自主办学、依法接受监督的格局。严格按照教育法律的原则与规定,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不断提高学校管理者、教师的法律素质,提高学校依法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保障校园秩序稳定。

一高校学生管理教育行为存在“非法治化”的状态

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强调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的有效结合,可见在高校学生管理教育工作中,管理具有主导作用。长期以来,由于传统学生管理思维及模式的惯性作用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致使高校学生管理中侵犯学生受教育权、人身权、财产权等权益的现象较为普遍,而且没有引起教育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足够重视,致使学校管理制度中不合法、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和管理过程中的侵权行为时有发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侵犯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受教育权是我国《宪法》和《教育法》明确规定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学生受教育权实质就是学籍资格,可以具体到学生进入学校获得学籍和退出学校丧失学籍两个方面。学生通过寒窗苦读,参加各类入学考试,由于地域、层次、学生身体差异等原因,受到分数、名额、体检等多方面的限制,使得学生享受不到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另外,择校、权钱交易等腐败滋生的土壤也无法保证学生享受公平的录取机会。学校的规章制度中总是包含着退学、勒令退学和开除学籍等改变大学生身份的条令,这些条令本身是否合法就存在着质疑,与“法无明文规定不违法”原则相背离,存在着学校行政规定大于“法”的事实,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利。2.侵犯学生的隐私受保护权利。隐私权是公民对自己个人信息、个人宁静生活以及决定私人事务等享有的一项重要民事权利,它包括个人信息的保密权、个人生活不受干扰权和私人事务决定权。作为公民的一项人格权,隐私权在性质上是绝对权,其核心内容是对自己的隐私依照自己的意志进行支配,其他任何人都负有不得侵害的义务。近年来,学校为了节省人力资源,大批的技防手段得以实施,校园、教室、宿舍走廊等公共场所安装了大量的摄像头,对所拍摄的涉及个人隐私方面的资料公开传看播放、随便使用,无形中是对学生隐私权的侵犯。还有诸如考试成绩公榜、私拆学生信件、窃听学生语音通话、私自翻阅他人QQ、微信等信息,都是侵犯学生个人隐私权的违法行为。3.侵犯学生的客观评价权利。我国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享有学业成绩和思想道德素质上的公正评价权,教育者应该按照师德和职业道德的要求,客观公正地对受评对象做出正确的评价,保障受教育者享有这项基本权利。恰恰相反,学校的各种规定剥夺了受教育者的这项权利,诸如受处分者不能享有评比先进的资格、不得享受奖学金待遇、受留校察看学生不能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还有些学校规定没有通过英语四级、六级考试和没有取得计算机等级证书或专业技能证书,不能毕业等规定,从一定程度上与国家、教育部颁布法律条款相违背,侵犯了学生享有的客观评价权利。到今天为止,有部分高校取消了过英语四、六级取得位的要求,无疑是推动学校法治化改革进程的一个里程碑。以上所列三种高校学生管理教育的“非法治化”行为,是管理者容易侵犯学生基本权利的行为。在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还有其他类似侵犯学生财产权、知情权、自由权、婚姻自由权、生育权等违法行为,都不易引起管理教育者的重视。

二高校学生管理教育行为存在“非法治化”的成因

造成高校学生管理教育行为存在“非法化”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保守落后的思想跟不上时代日新月异变化方面的原因;也有高校管理层法治观念淡薄和方式方法欠缺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在:1.居高临下的师道强势。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自古以来,师道尊严在人们思想意识中占有重要位置。学校中最主要的关系表现在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上,这种关系的存在本身就是没有平等而言的,教师居高临下,具有主导权和绝对权威,是教练员也是裁判员,掌握着评价的规则和话语权。而学生相对处于弱势,只能尊重和服从,扮演好运动员的角色,享受着不平等的“待遇”。有意无意间,管理教育者就侵犯了受教育者的权利,还被戴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的高帽子,行为上违法了却感觉不到。2.以“规”代法的治校条款。学校管理对象被分为教师和学生,对教师的要求有教师法、职业规范、师德规范等制度约束。对学生的要求主要是通过学校本身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来进行约束,由于高校管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地位上不具有对等性,所以高校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存在着重视学校权威、轻视学生权利的失衡现象,大量的条款规定学生应该怎么样、不准怎么样,有些条款无视学生的权利。高校管理教育者在思想观念和规章制度执行上都有侵犯学生权利的危险隐患。3.忍让退步的学子情怀。纵观当前各高校发生的学生维权案件,步步艰难。一方面由于我国教育相关法律不健全,在法律适用上难以找到合适的条款。另一方面重要原因在于高校管理教育以行政化命令为主,有着极其复杂的行政背景,某些行为也是教育相关法律赋予高校的权力,法院难以插手学校与学生间侵权案件的管辖和处理。传统观念和社会舆论也认为学校对学生的行政处理是具有合理性的,作为学生理应接受,并认真履行处理条款,在丧失权利的情况下忍让退步。再加上学生主体本身维权意识淡薄,放任高校管理教育的侵权行为得以存在和延续。

三高校学生管理教育措施“法治化”的实践

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办教育必须要打破传统的封闭式管理体制,要打开大门实行“开放式”办学模式。坚持依法治校的理念,加强高校自身的发展建设。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学、维护教职员工和广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实现学校民主管理在法治轨道下良性运行,覆盖学校各主体的利益诉求和权益保障。1.加强法制宣传,构建高校学生管理教育的法治环境。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理念上升到国家的基本政策,各项规范社会行为、规范权力运行的法律法规相继成文、颁布、施行。对高校而言,我国有关教育发展、高校管理的法律法规也相继出台,为高校实行依法治校提供了基本依据。一要提高认识,进行普法教育。高校党委要把教育法制学习与宣传纳入到教职工政治学习和教育工作范畴,提高广大教育者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热情,通过开展法制讲座、法制基地参观学习、对话会、交流会等方式,营造依法治校的氛围。二要拓宽渠道,进行法制渗透。充分利用“两课”教育资源,从课堂角度渗透法制观念,普及法律知识,让法治理念深入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开设《教育法概论》、《教育行政法》等课程。三要用好新媒体,抢占依法育人新阵地。高校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开发维护好论坛、博客、微信、QQ等软件服务功能,进行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的有效渗透。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系统和宣传栏、窗等,进行法制道德和法制知识、行为宣传,营造依法治校的环境,抢占高校依法育人的新阵地。2.加强制度完善,构建高校学生管理教育的法治体系。高校的管理者要树立依法治校的观念,建立健全高校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职、责、权、益,以此来保证各部门、各岗位的高效运行,使得管理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法治轨道,做到有“法”可依。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总揽全局。高校应该根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的规定,把涉及高校教育法律、法规及政策进行系统地归纳,依法形成学校的《章程》,保证学校的教学活动正常运行,保障学生权益,保护“弱者--学生”享有话语权利,推进学校的科学管理、自我发展良性运行机制,总揽学校全局的各项工作。二要制定民主有序的制度,加强监督。高校要完善各项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扩大学校主体的有序参与,听取各个层面人员的声音,加强议事协商,完善基层民主制度,通过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保障教师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通过学代会、团代会、会、学生党员民主生活会、学生议校制度来搭建学生参与学校各项活动的载体,拓宽学生参与学校办学和管理的渠道,实现学生的知情、表达与监督的权利,维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生态环境。三要制定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合理定位。高校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学生是学校存在的理由。高校培养合格人才、客观公正评价每一位学生是对学生、对用人单位和对社会的责任,高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科学设计学生的一系列评价体系是保障学生享有平等公正权利的保证,也是学生基本权益获得的保证。如何客观公正地刻画好每位学生的画像,直接关系到学生各项权益的获得,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评比,奖学金、助学金的评定,用人单位的推荐,各项优秀选拔结果的运用,都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只有科学合理设计评价体系、客观公正执行评价体系、大公无私使用评价结果,保障学生各项权益才会成为可能,才会合理定位每个学生的坐标。3.加强民主管理,构建高校学生管理教育的权利救济。市场经济与依法治国境域下,法律援助工作深入人心。对于高校内的学生来说,必要的学生权利救助是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合理要求,应当在相关法律法规中加以确定,相关内容也应当在校规中有所体现,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没有救济的权利是没有保障的权利。因而从法治的角度上看,对学生的权利救济制度完善和重视是高校管理者应有的职责。一要建立校内申诉制度,保障学生的权利。《教育法》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都明确规定了学生有提出申诉的权利,这是法律和规章赋予学生依法依规申诉的权利,但在申诉程序上没有具体程序规定。为此,高校应该建立校内申诉制度,保障学生的权利行使。何谓校内申诉制度呢,就高校学生管理教育来讲,是指学生因对学校有关职能部门或人员做出的有关处理决定不服,或认为其有关具体行为侵犯了自身的合法权益,申请学校依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查处理的制度。高校应当组织各个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教师、学生成立申诉委员会,受理学生的正当申诉请求。明确规定学生申诉的程序:向谁申诉、提交什么材料、哪些权利受到侵犯可以申诉、时效、申诉结果告知等内容。然后由申诉委员会进行审查、受理、听取争议双方意见陈述,形成处理建议书、报学校批准后,做出正式申诉处理决定。正式申诉处理决定包括:维持原处理决定、撤销原处理决定、在管理权限内做出变更处理决定,在规定时间内通知申诉人。校内申诉制度作为高校内部学生权利救济制度,可以将高校职能部门或人员与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在学校内部有效化解,避免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司法机关的介入,充分维护高校学生管理的秩序稳定、校园和谐。当然学生也可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校外行政申诉或其他救济途径。二要建立教育仲裁制度,化解学校与学生的矛盾。教育仲裁制度具有仲裁制度的一般属性,也具有特殊性。何谓教育仲裁呢?教育仲裁制度是指根据教育法律规定,当学生与高校之间发生纠纷时,依法向专门设置的教育仲裁机构申请,由教育仲裁委员会依据法律规定进行调节、裁决的一系列活动。教育仲裁委员会有教育行政部门代表、高校代表等组成,也要聘请教育界、法律界专业人士担任兼职人员,使得仲裁更具有专业性和公正性。仲裁机构设置在教育行政部门内部,具有不需要书面审理、也不需要当面对质的审理,具有非对抗性的特点,双方当事人情感上容易接受,避免师生感情决裂,有伤传统伦理,并且可以“一裁”定终局、提高效率。三要保障学生诉讼请求权,对等学生的地位。我国《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赋予了高校办学自,决定着高校作为法律主体的“特殊性”。确界定高校与学生之间纠纷的诉讼范围,实现司法权介入高校管理,是依法治国环境下实现依法治校的当务之急,也是解决高校学生权利保护的重中之重。法治的价值在于以人为本,把人作为法治的出发点和归宿。高校坚持以学生为本理念,尊重和保护学生的权益,实现依法治校的良好育人环境,是对高校学生管理提出的要求和大势所趋。高校学生管理要弘扬教育的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树立法治精神和培育大学生维权意识,保护学生个性的发展,塑造大学生的人格,建立和完善有关制定、规范秩序,在高校学生管理中逐步营造尊重学生权利、依法依规办事的浓厚法治氛围,实现法治常态下的高校学生管理教育,建设和谐校园,共筑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何学.高校依法治校的内涵[J].中国成人教育.2012(08).

[2]张联.做好新时期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思路[J].河南教育.2011(08).

[3]夏鑫,赵硕.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15).

上一篇:宿舍整改总结范文 下一篇:燃气安全培训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