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安全生产预案范文

时间:2024-03-18 10:51:38

农业安全生产预案

农业安全生产预案篇1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三、《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3号)。

工作原则

按照《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操作手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当地政府和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和指导下,根据职责分工,依法开展工作。

一、分级管理、分级响应

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对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响应。

二、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按照“全国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机制,落实各自的职责。

三、科学决策、依法应急

采用先进技术,实行民主决策,依法规范程序,确保事故处置的科学、有效。

四、加强监测、群防群控

坚持群防群控,加强日常检测,及时分析、评估和预警。对可能引发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

五、及时反应、快速行动

对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要作出快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严格控制事态发展,有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做好善后处理及整改督查。

事故分级

按照《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分级办法,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相应分为四级。

一、特别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Ⅰ级)

(一)事故危害特别严重,对2个以上省份造成严重威胁,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的;

(二)超出事发地省级人民政府处置能力水平的;

(三)发生跨境(香港、澳门、台湾)、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造成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的;

(四)国务院认为需要由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负责处置的。

二、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Ⅱ级)

(一)事故危害严重,影响范围涉及省内2个以上市(地)级行政区域的;

(二)造成伤害人数1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的;

(三)造成10人以上死亡病例的;

(四)省级人民政府认定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三、较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Ⅲ级)

(一)事故影响范围涉及市(地)级行政区域内2个以上县级行政区域,给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的;

(二)造成伤害人数1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的;

(三)市(地)级人民政府认定的较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四、一般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Ⅳ级)

(一)事故影响范围涉及县级行政区域2个以上乡镇,给公众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的;

(二)造成伤害人数30―90人,未出现死亡病例的;

(三)县级人民政府认定的一般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组织体系

一、吉林省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后,根据吉林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要求和工作需要,启动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一)职责:在吉林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负责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1.协助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采取措施,对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对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进行调查,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

3.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开展相关技术鉴定工作;

4.根据需要事故的重要信息;

5.审议批准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应急处理工作报告等。

(二)总指挥: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副主任担任。

(三)成员单位:根据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性质和应急处理工作的需要确定,主要有:省农委办公室、市场信息处、发展计划处、财务处、科技教育处、农业处、农机处、农垦处、乡镇企业处、监察室,以及事故发生地市(地)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机构图见附件一)。

相关部门职责如下:

1.办公室:负责制定信息方案及对外口径,组织、协调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信息、汇总和报送等工作。

2.市场信息处:负责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落实该办公室各项职责;拟定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协调应急处置工作,收集信息,分析动态等工作。

3.发展计划处:负责协调相关处室编制事故应急处置所需固定资产的方案,积极争取国家及省发改委追加应急处置所需固定资产投资。

4.财务处:负责事故应急处置资金保障及管理。

5.科技教育处:负责应急处置教育培训的归口管理,将应急处置相关知识作为农民培训的内容加以落实。

6.农业处:负责组织与种植业领域农药残留等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依法开展对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处理和相关技术鉴定等工作。

7.农机处:负责组织涉及农业机械管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依法开展对农业机械造成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处理和相关技术鉴定等工作。

8.农垦处:负责组织垦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依法开展对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处理和相关技术鉴定等工作。

9.乡镇企业处:负责组织与加工食品相关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依法开展对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处理和相关技术鉴定等工作。

10.监察室:负责对政府公务员和政府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在造成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以及应急处理工作中,有失职、渎职等违纪行为的调查、督查督办,并依法依纪提出处理建议或作出处分决定。

二、吉林省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

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下设办事机构。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启动后,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立即启动。

(一)职责

1.贯彻落实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各项部署,组织实施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2.检查督促各地区、委各处(室)做好各项应急处置工作,及时有效控制事故,防治蔓延扩大;

3.研究协调解决事故应急处理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必要时决定采取有关控制措施;

4.向省政府、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及其成员单位报告、通报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情况;

5.为新闻机构提供事故有关信息,必要时接受媒体的专访;

6.完成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主任与副主任

1.主任: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市场信息处处长担任;

2.副主任:由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省农委办公室、市场信息处、发展计划处、财务处、科技教育处、农业处、农机处、农垦处、乡镇企业处、监察室主管处长(主任),以及事故发生地市(地)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主管负责人担任(见附件二)。

(三)联络员、联系人

1.各成员单位设联系员(见附件二)。

2.各市(州)农业主管部门设联络员、联系人,联络员由主管负责人担任,联系人由主管科室负责人担任。

3.吉林省受理举报电话:0431-88906017。

4.省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地址:长春市人民大街1486号;邮编 130051;

电话(传真):0431-88906017 82711364。

三、应急处置工作小组

吉林省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启动后,各工作小组及其成员应当根据预案规定的职责要求,服从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立即按要求履行职责,及时组织实施应急处置措施,并随时将处理情况报告给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当将有关事故以及处理情况及时报告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一)事故调查组

1.组成: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根据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环节,明确省农委市场信息处、农业处、农机处、农垦处、乡企处等部门负责或其中一个部门牵头负责。监察室视情况参与对重大事故的调查。同时,根据需要成立专家咨询组,协助调查事故(专家库见附件三)。

2.职责:调查事故发生原因,做出调查结论,组织协调当地政府职能部门实施应急处置工作,监督相应措施的落实,评估事故影响,提出事故防范意见。专家咨询组负责为事故处置提供技术帮助,综合分析和评价检测数据,查找事故原因和评估事故发展趋势,预测事故后果及造成的危害,为制定现场处置方案提供参考。

(二)事故处理组

1.组成:由事故发生环节的具体监管职能部门为主负责。

2.职责:依法实施行政监督、行政处罚,监督召回有毒有害农产品,严格控制流通渠道,及时移送相关案件,依法追究责任人责任。

(三)综合组

1.组成:由省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吉林省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应急预案》的规定,根据事故的类别等情况确定具体成员。

2.职责:迅速制定信息方案,及时采用适当方式组织信息。在发生可能产生国际影响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或涉外事件时,及时组织对外,并视情况通过有关部门向我驻外有关使领馆、港澳台地区通报情况。负责受理事故发生地现场的记者采访申请和管理工作。负责互联网有关信息的管理和指导。

运行体系

一、监测、预警、报告、举报、通报

(一)监测与预警

吉林省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省农委市场信息处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的综合协调、归口管理和监督检查。各相关处室和单位根据各自职责分工负责组织开展农药及农药残留等质量安全监测工作。

吉林省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公告制度,及时有关农产品农药残留等质量安全监测信息。

各有关处室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重点品种、重点环节、重点场所,尤其是高风险农产品种养殖过程的质量安全日常监管。

(二)报告

吉林省建立健全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包括信息报告和通报,以及社会监督、舆论监督、信息采集和报送等。

1.责任报告单位和人员

(1)农产品种植、养殖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农产品批发市场;

(2)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科研院所;

(3)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发现)单位;

(4)地方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

(5)消费者;

(6)其他单位和个人。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不得瞒报、迟报、慌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迟报、谎报,不得阻碍他人报告。

2.报告程序

遵循从下至上逐级报告原则,允许越级上报。鼓励其他单位和个人向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发生情况,发生重大、特别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时,市(地)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立即向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对口处室报告。

(1)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发现)后,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控制措施,及时向所在地乡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收到报告的机关应当及时处理并报上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

(2)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时,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并及时通报同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3)发生重大、特别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时,市(地)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立即向省农委报告。

(4)省农委各处室在接到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报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程序向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报告,并及时通报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3.报告要求

(1)初次报告

事故发生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尽可能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危害程度、死亡人数、事故报告单位及报告时间、报告单位联系人员及联系方式、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等,如有可能应当报告事故的简要经过。

(2)阶段报告

事故发生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必要时也要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包括事故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故原因等。

(3)总结报告

事故发生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事故处理后10日内做出总结报告。总结报告包括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鉴定结论,对事故的处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事故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今后对类似事故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三)举报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省农委举报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和隐患,以及相关责任部门、单位、人员不履行或者不按规定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监管职责的行为。

省农委接到举报后,应当及时组织对举报事项的调查处理工作。

(四)通报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之间应当及时通报。

1.通报范围和方式

(1)市(地)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将可能引发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风险信息报送省农委。根据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危险源监控信息,对可能引发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险情,省农委应当及时通报有关市(地)级人民政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必要时上报省人民政府。同时,视情况向社会及时通报,避免风险和危害范围进一步扩大。

(2)省农委接到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报告后,及时与事故发生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沟通情况;有蔓延趋势的还应向相关地区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通报,加强预警预防工作。同时,应当立即向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

2.特殊通报

涉及港、澳、台地区人员或者外国公民,或者事故可能影响到境外,需要向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有关机构或者有关国家通报时,经省人民政府或省应急指挥部批准,由省农委及时通报省港澳办、台办或省外办,有关部门按照相关预案实施。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

(一)分级响应

按照《吉林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分四级,特别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Ⅰ级)由国家应急指挥部或办公室组织实施;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Ⅱ级)、较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Ⅲ级)、一般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Ⅳ级)行动的组织实施由省及地方人民政府决定。

(1)响应的升级:当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随时间发展进一步加重,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危害特别严重,并有蔓延扩大的趋势,情况复杂难以控制时,应当上报省应急指挥部审定,及时提升预警和反应级别;

(2)响应的降级:对事故危害已迅速消除,并不会进一步扩散的,应当上报省应急指挥部审定,相应降低反应级别或撤消预警。

(二)指挥协调

1.吉林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指挥协调的主要内容

按照省应急指挥部或办公室的部署和要求,启动吉林省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提出应急行动原则要求,协调指挥应急处置行动。

2.吉林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指挥协调的主要内容

协调省农委有关处室向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提出应急处置重大事项决策建议;派出有关专家和人员参加、指导现场应急处置指挥工作;协调、组织实施应急处置;及时向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报告应急处置行动的进展情况;指导对受威胁的周边环境的监控工作,确定重点保护区域。

(三)紧急处置

现场处置主要依靠本行政区域内的应急处置力量。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后,发生事故的单位和当地人民政府按照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事态出现急剧恶化的情况时,在充分考虑专家和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及时制定紧急处置方案,依法采取紧急处置措施。

跨省(区、市)、跨领域、影响严重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紧急处置方案,按照《吉林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实施。

(四)响应的终结

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终结,应急处置队伍撤离现场。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分析论证,经现场检测评价确无危害和风险后,提出终止应急响应的建议,报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批准宣布应急响应结束。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汇总之后的应急处理工作情况报告,可向有关部门提出具体处理意见和建议。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单位、责任单位的整改工作进行监督,及时跟踪处理情况,随时通报处理结果。

三、后期处理

(一)善后处理

省人民政府负责组织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善后处置工作,包括人员安置、补偿,征用物资补偿,污染物收集、清理与处理等事项。尽快消除事故影响,妥善安置和慰问受害和受影响人员,尽快恢复正常秩序,保证社会稳定。

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后,保险机构及时开展应急处置人员保险受理和受灾人员保险理陪工作。

造成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个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受害人给予赔偿。

(二)责任追究

对在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预防、通报、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有、失职、渎职等行为的,依据有关法律规定提出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的建议。

省农委相关处室负责人对整改和善后处理进行监督。

(三)总结报告

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善后处置工作结束后,地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急处置指挥机构应当及时总结分析应急处置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应急处置工作的建议,完成应急处置总结报告,报送吉林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并抄送省农委各相关处室。省农委根据地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急处置指挥机构提交的应急处置总结报告,组织研究改进应急处置工作的措施。

四、应急保障

(一)信息保障

省农委建立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专项信息报告系统,由吉林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承担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和传递等工作。

(二)技术保障

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技术鉴定工作必须由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承担。当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时,受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或者其他单位的委托,承担任务的检测机构应立即采集样本,按有关标准要求实施检测,为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定性提供依据。

(三)物资保障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所需设施、设备和物资,保障应急物资储备,提供应急处置资金,所需经费列入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

(四)演习演练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统一规划、分类实施、分级负责、突出重点、适应需求”的原则,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形式,组织开展突发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演习演练。

市(地)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结合应急预案,统一组织突发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演习演练。

有关企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本单位的应急处置演习演练。

(五)宣教培训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广大消费者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教育,提高消费者的风险和责任意识,正确引导消费。

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培训工作采取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农业安全生产预案篇2

安全生产责任分工落实情况报告

对照全区安全生产工作暨2021年度自治区安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明确的我**任务,相关业务处(室、局)认真谋划,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现将责任分工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安排部署。党组严格按照自治区安委会的要求,召开4次**党组会议,研判分析形势,安排部署督查检查工作,把安全生产工作与“三农”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成立了以各处(局、办)、各**属事业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生产委员会,下设农机安全、种植业安全、渔业渔政安全、农村能源安全、畜牧兽医安全、农产品检验检测安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安全、农田建设安全、乡村产业安全、综合安全等10个专项督导组,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和“一岗双责”的要求,切实抓好各自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督查检查。成立20个工作督导组,对县区开展春耕备耕农资打假及3·15期间农资消费者权益保护活动进行巡回指导。压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部分县(区)已在元旦前与农机作业公司、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农机安全联组、设施农业基地等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300余份。

二、加强督查检查。一是开展农机安全检查。加强与公安交警协作,增加联合执法频次,严查拖拉机违法载人、未年检、无牌、无证驾驶等农机安全隐患,现场发出执法整改通知书及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深入农机作业现场、田间场院、乡村道路、农机作业服务公司等重点区域,聚焦牌证管理、安全检验管理、隐患排查、安全监理等方面进行隐患排查和整治;深入农机销售市场对农机产品质量、企业经营行为进行检查,对100余家农机作业公司(合作社)的机械维修和油料存放进行排查,查处油料存放不规范、消防设施不全、维修时机具存在安全隐患等行为。二是开展重大动物疫病监测。督促指导畜禽养殖场、活畜禽交易市场、定点屠宰厂等落实防疫措施,组织开展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11种动物疫病的病原学监测工作,检测样品32902份,全区未发生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调运病死猪行为,处理违法案件2起,发出预警通报2期;完善生猪车辆备案制度,共备案生猪运输车辆206辆。三是开展渔业安全生产检查。重点对渔业生产用船随意停放、救生器材配备不齐、维护保养不及时等突出问题和“碰撞、自沉、风灾、火灾”四类事故高发情形所涉及的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开展安全检查,淘汰老旧船只35艘,拆除存在事故隐患的设施设备9处,督促各渔企、渔户为渔船配齐救生衣、固定停泊点,排查整改一般问题隐患36个。四是开展农药兽药安全检查。抽检农药样品261个,重点对生物农药及灭生性除草剂进行专项抽查,对农业农村部指定的55家生产企业的农药产品进行重点抽查,合格率达到98%。

三、健全应急机制。一是加强部门协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事故信息互通互报、信息共享、预警联动等制度,与自治区气象中心合作建立气象灾害等预报服务平台,及时发布灾害天气等级预报,提升防灾预警能力。二是做好内部防控。严格执行**系统“两会”期间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值班人员坚守岗位,能及时妥善处置重大突发事件或事故。加强对**机关办公大楼、**属单位办公场所和设备的消防安全检查,做到防患于未然。三是落实事故专报制度。农机、渔业等行业建立了应急救援预案,畅通信息报送渠道,确保信息及时准确上报,坚决防止迟报、漏报、瞒报事故的行为。

农业安全生产预案篇3

2019年春运从1月21开始,3月1日结束,为期40天。为贯彻落实全国春运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及省市区有关春运工作的部署要求,全力做好今年春运期间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使人民群众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结合我区农机安全生产实际,特制定2019年农机春运安全生产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国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圆满完成春运任务,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意义重大。认真贯彻落实区道专委《关于全力做好2019年春运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的精神,按照“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安全措施,落实管理责任,消除事故隐患,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创造我区安定团结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局面。

二、工作目标

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加强对农业机械及操作人员的管理和教育,做好事故隐患排查,严防事故发生,杜绝重特大事故。确保农机安全生产,使人民群众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

三、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春运农机安全生产。春运期间,农村人员出行增加,运输任务繁重,农业机械违章载人、超限超载情况较为突出,导致近年来重特大事故屡屡发生。区局高度重视春运期间的农机安全生产成立由局长XX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和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站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机春运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成员为安全监理全体成员,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站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切实担负起春运期间农机安全生产职责。切实把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村组、落实到每一个农机户,确保各项安全监管措施落实到位,切实削除安全隐患,保护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春运农机交通安全畅通。

2、加大宣传,营造农机安全氛围。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站春运期间,要继续大力开展“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标语、横幅、宣传车等宣传载体,深入集镇、进村入户广泛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法》、《XX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和《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以剖析近年来典型的农机重特大事故案例为切入点,警示农机驾驶人员,教育他们要吸取惨痛的教训,遵守农机安全生产规定,以免重蹈覆辙,要积极主动向机手们分析讲解农机生产的特点和安全生产要领,提高农机驾驶人员冬季驾驶操作技能。

3、加强执法检查,重点查处农机违法行为

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要在总结近几年“黑车非驾”专项治理经验的同时,针对春运期间农机安全生产特点,强化源头管理,加强对上道路拖拉机的安全监管;要深入乡村、田间、场院等农机作业场所,积极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检查,重点查处拖拉机客货混装、疲劳驾驶、无牌行驶、无证驾驶、酒后驾驶等违法行为,防止安全设施不全的拖拉机上路行驶和作业,切实做到见违法必纠正,不整改不放行;要立足预防,落实农机安全应急预案,并进行必要的演练;切实加强春运期间农机安全监管工作,确保农民群众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4、重心下沉,做好农机具冬季安全防护工作

近年来农业机械保有量大幅增加,成千上万套农机具,都必须按规定做好安全技术维护、防冻和收贮保管工作。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要组织人员进村入户,认真落实各项防护措施,保证各种农机安全技术性能处于良好的状态;要对各种农机具进行安全技术性能检查,督促做好除锈除污,按要求上油等维护保养工作。

5、坚持值班制度,认真做好“春节”农机安全生产工作

农业安全生产预案篇4

一、总体工作目标

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监管能力,健全安全监管队伍,完善各项工作机制,杜绝重大农产品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工作重点

(一)专项整治行动

1.种植业产品专项整治行动

(1)工作目标。杜绝在蔬菜等种植业产品中使用禁用高毒农药、有毒有害原辅料和非法添加剂等行为,蔬菜等主要农产品农药残留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

(2)主要任务。一是开展集中执法行动,对重点单位、重点区域的农产品进行经常性质量安全监测,严格查处违法违规生产经营单位。二是推广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指导生产者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提高规范化种植水平。

(3)整治重点。以我县鸭鸽营乡和东镇镇等蔬菜种植区、蔬菜生产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县城蔬菜批发及销售市场为重点区域,着重整治禁限用农药及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

此项工作由县农业局牵头负责,工商、质检、商务、卫生等部门配合。

2.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

(1)工作目标。不发生因假劣农资引发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重大案件查处率100%,加强农药、肥料市场管理,实现“两个确保”(即确保农业生产安全,确保农民增收)。

(2)主要任务。一是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开展针对性执法行动,坚决查处生产、销售和使用禁限用农业投入品违法行为;二是加强农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扩大监督抽查范围,依法及时公布监测结果;三是认真开展春季和秋季种子、化肥市场大检查,从源头把好质量关,依法清理不合格的农资生产、经营企业。

(3)整治重点。以农资批发市场、乡村农资经营户以及流动商贩为重点区域,着重查处生产经营假劣种子、化肥和农药的行为,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三无”农资等违法行为

此项工作由县农业局牵头负责,工商、质检等部门配合。

(二)推进监管长效机制建设

1.完善协调合作机制。加强农业系统内部协调配合,强化与卫生、公安、工商、质检、食药等部门的协调,积极探索在农药监管上的协调配合机制,努力形成合力,齐抓共管,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2.完善检打联动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程序,开展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监督抽查,提高抽检工作效率,组织执法机构对抽检不合格产品依法进行查处。

3.完善风险预警机制。针对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隐患和产生环节,加强风险评估,及时发出风险预警信息,采取应急措施,避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三、总体安排

(一)工作部署阶段(3月20日-4月5日)

各乡镇、县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在全面总结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对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动员,认真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活动。

(二)集中整治阶段(4月6日-10月31日)

针对前一阶段发现的主要问题,进行集中专项整治行动,分解任务,明确时限,确保整改到位。

(三)验收总结阶段(11月1日-12月底)

根据省、市要求,全面自查总结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活动,认真开展“回头看”,对各项工作进行查漏补缺。县政府将对各乡镇及有关部门整治成果进行督导验收,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进行全县通报。

四、组织领导

(一)建立组织,加强领导。县政府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详见附件)。各乡镇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领导和协调,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务求实施方案取得实效。

(二)明确任务,卡死责任。农业部门是方案实施的牵头单位,要积极协调,紧密配合,做好各项任务的组织领导工作;畜牧部门要加强畜禽动物生产质量安全监管,下属执法机构负责兽药、饲料、疫苗、药械等投入品质量安全监管及与畜禽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的动物疫病的监管;林业部门要加大果品抽查力度,加强果品无公害标准化管理,建立健全果园管理档案;工商部门要加强农产品流通环节的安全监管,配合搞好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质检部门要做好农产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并组织农业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商务部门要做好批发市场的监管工作;卫生部门要强化对食品原料、添加剂以及消费环节等的监管;财政部门要保障工作经费;公安部门要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涉及犯罪行为的侦破和打击力度。

农业安全生产预案篇5

一、工作目标

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生动丰富的安全生产文化建设活动,在全区营造人人重视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引导农业行业人员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形成农业行业人员主动遵守农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安全意识逐步提高,由“要我安全”转变成“我要安全”,强化农业安全生产的基础管理,使全区农业生产进一步形成安全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充分发挥农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作用,更好地保障全区农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为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活动安排

(一)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

结合6月份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在全区范围内广泛深入开展“农业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集中咨询、送科技下乡等活动,广泛传播农业安全生产知识,营造良好的农业安全文化氛围。

时间安排:6月-7月

(二)开展“安全生产行”活动

扎实推进区“和谐农机”建设,增强全区农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对农业安全生产舆论监督的作用,形成“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浓厚社会舆论氛围,开展“安全生产行”活动。

1、大力宣传农业安全生产的先进典型。采取边检查、边发现、边宣传的形式,对农业安全管理工作做得好、基础扎实的街道、社区和农机户的先进经验进行宣传。对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以及领导不重视农业安全、隐患整改不力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对农业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形成震慑。

2、适时组织观摩活动。对在工作中发现的安全生产正面典型适时组织有关单位进行现场观摩,学习先进,鞭策后进,不断强化农业行业人员责任意识。

时间安排:3月-12月

(三)开展案例警示教育活动

积极开展案例警示教育活动。建立案例宣讲制度,对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利用年度检验、下乡执法检查等有利时机,进行典型案例警示教育活动,切实强化各级农业部门的安全意识,提高对农业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

时间安排:5月-10月

(四)扎实开展农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做好全区农业行业人员以及农机驾驶员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力度,利用执法检查、农业机械年度检验、农机驾驶员考试等时机进行培训。对驾驶大型农业机械及联合收获机械的驾驶员,在参加培训的同时,还要对其进行行业资格鉴定,鉴定合格才能驾驶大型农业机械。

时间安排:2月-12月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街道农业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农业安全生产文化建设年活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精心组织,合理安排,确保农业安全文化建设年活动取得实效。

(二)创造性地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活动

农业安全生产预案篇6

一、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积极参加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专项行动,依法打击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特别是金融、证券、房地产等领域的犯罪活动,促进资本市场和房地产等市场健康发展。积极参与治理商业贿赂,突出查办发生在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资源开发等领域的商业贿赂犯罪案件,努力净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积极发挥对民事审判的法律监督职能,促进依法调节民事经济关系,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

二、强化对重大项目建设安全的保障。充分发挥检察职能,认真做好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重大项目建设关键部位和环节的预防性监督工作,积极开展重大项目建设中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依法严惩损害重大项目建设的各类刑事犯罪,严肃查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重大项目投资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职务犯罪案件,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健康规范进行。

三、注重保护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依法打击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等犯罪,继续抓好查办危害能源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渎职犯罪专项活动,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文明建设。对于行政不作为造成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破坏的情形,积极探索运用公益诉讼的方式,依法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四、切实改进办案方式和方法,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从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秩序稳定的高度,规范执法,文明办案。对受理的举报线索,慎重初查、慎重立案。对涉及企业经营管理和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案件,慎重选择办案时机。对法律政策界限不明的,严格区分工作失误与渎职犯罪,依法慎重处理。切实改进执法的方式方法,慎重使用查封、扣押、冻结、拘留、逮捕等措施,特别是对企业法定代表人采取强制措施,做到慎之又慎,决不因为执法不当给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加强对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依法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认真倾听企业的意见和建议,立足检察职能,及时有效地提供法律支持和司法服务,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五、积极服务农村改革发展。依法打击侵害农民利益、危害农业生产、影响农村稳定的犯罪,坚决打击农村黑恶势力犯罪、严重影响农民群众安全感的“两抢一盗”、拐卖妇女儿童等犯罪,以及利用,,,组织破坏法律实施和利用宗教、宗族势力破坏农村政权建设的犯罪活动;积极参与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活动,结合办案加强法制宣传,维护农村社会大局稳定。继续深入开展查办涉农职务犯罪工作,重点查办发生在惠农支农资金发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土地征用等领域和环节侵害农民切身利益的案件,并及时将追缴的赃款全额返还给受损农民;认真办理土地承包经营流转、农产品生产经营、农村金融等领域和涉及农民工劳资等纠纷的民事行政申诉案件,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等权益。有针对性地加强涉农职务犯罪预防,保障中央各项支农强农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实。深入农村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加强农村检察工作的有效措施,不断提高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六、高度关注和保障民生。抓住关系民生的突出问题,加大法律监督力度,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严肃查办发生在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征地拆迁、移民补偿、抢险救灾、医疗卫生、招生考试等领域的职务犯罪,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权犯罪,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依法享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项权利。积极参加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以及“质量和安全年”活动,依法严厉打击制售有毒、有害食品、药品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犯罪,坚决查办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重大食品安全事件背后的受贿、、、等职务犯罪,切实保障生产安全和食品卫生安全。强化对涉及劳动争议、保险纠纷、补贴救助等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坚决监督纠正侵害弱势群体利益的现象。及时执行已复查纠正的案件和刑事赔偿决定,探索实行对生活确有困难的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体现司法的人文关怀。

七、强化法律监督,确保司法公正。全面梳理有损公平正义的突出问题和法律监督的薄弱环节,加大对侵害企业利益、危害市场经济发展等犯罪案件的立案监督、审判监督力度,特别是涉外民商事案件审判活动的监督力度,切实依法纠正因地方保护主义导致的司法不公,严肃查处其中的、枉法裁判等犯罪案件,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八、建立预防职务犯罪联系制度,增强企业防护能力。结合办案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堵塞漏洞,消除隐患,并认真搞好行业预防和重点预防,与重要行业、重点产业部门建立联系制度,互通情况,密切配合,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共同做好预防犯罪工作。各业务科室分别与一个以上企业建立法律服务联系点,加强与企业负责人和客商的联系,主动无偿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帮助排忧解难,支持合法经营,协助企业开展法律宣传教育,增强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保护能力。

九、公开办事制度,落实便民措施。充分发挥“民生检察服务热线”的作用,继续深化检务公开,认真落实公开办事制度,积极推行“阳光检察”。向群众公开办事程序、办事时限、服务项目,通报办事结果,落实便民措施,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力争让更多的人民群众更方便更快捷地得到检察机关的法律服务。

农业安全生产预案篇7

一、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积极参加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专项行动,依法打击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特别是金融、证券、房地产等领域的犯罪活动,促进资本市场和房地产等市场健康发展。积极参与治理商业贿赂,突出查办发生在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资源开发等领域的商业贿赂犯罪案件,努力净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积极发挥对民事审判的法律监督职能,促进依法调节民事经济关系,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

二、强化对重大项目建设安全的保障。充分发挥检察职能,认真做好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重大项目建设关键部位和环节的预防性监督工作,积极开展重大项目建设中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依法严惩损害重大项目建设的各类刑事犯罪,严肃查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重大项目投资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职务犯罪案件,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健康规范进行。

三、注重保护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依法打击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等犯罪,继续抓好查办危害能源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渎职犯罪专项活动,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文明建设。对于行政不作为造成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破坏的情形,积极探索运用公益诉讼的方式,依法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四、切实改进办案方式和方法,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从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秩序稳定的高度,规范执法,文明办案。对受理的举报线索,慎重初查、慎重立案。对涉及企业经营管理和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案件,慎重选择办案时机。对法律政策界限不明的,严格区分工作失误与渎职犯罪,依法慎重处理。切实改进执法的方式方法,慎重使用查封、扣押、冻结、拘留、逮捕等措施,特别是对企业法定代表人采取强制措施,做到慎之又慎,决不因为执法不当给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加强对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依法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认真倾听企业的意见和建议,立足检察职能,及时有效地提供法律支持和司法服务,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五、积极服务农村改革发展。依法打击侵害农民利益、危害农业生产、影响农村稳定的犯罪,坚决打击农村黑恶势力犯罪、严重影响农民群众安全感的“两抢一盗”、拐卖妇女儿童等犯罪,以及利用,,,组织破坏法律实施和利用宗教、宗族势力破坏农村政权建设的犯罪活动;积极参与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活动,结合办案加强法制宣传,维护农村社会大局稳定。继续深入开展查办涉农职务犯罪工作,重点查办发生在惠农支农资金发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土地征用等领域和环节侵害农民切身利益的案件,并及时将追缴的赃款全额返还给受损农民;认真办理土地承包经营流转、农产品生产经营、农村金融等领域和涉及农民工劳资等纠纷的民事行政申诉案件,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等权益。有针对性地加强涉农职务犯罪预防,保障中央各项支农强农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实。深入农村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加强农村检察工作的有效措施,不断提高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六、高度关注和保障民生。抓住关系民生的突出问题,加大法律监督力度,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严肃查办发生在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征地拆迁、移民补偿、抢险救灾、医疗卫生、招生考试等领域的职务犯罪,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权犯罪,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依法享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项权利。积极参加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以及“质量和安全年”活动,依法严厉打击制售有毒、有害食品、药品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犯罪,坚决查办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重大食品安全事件背后的受贿、、、等职务犯罪,切实保障生产安全和食品卫生安全。强化对涉及劳动争议、保险纠纷、补贴救助等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坚决监督纠正侵害弱势群体利益的现象。及时执行已复查纠正的案件和刑事赔偿决定,探索实行对生活确有困难的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体现司法的人文关怀。

七、强化法律监督,确保司法公正。全面梳理有损公平正义的突出问题和法律监督的薄弱环节,加大对侵害企业利益、危害市场经济发展等犯罪案件的立案监督、审判监督力度,特别是涉外民商事案件审判活动的监督力度,切实依法纠正因地方保护主义导致的司法不公,严肃查处其中的、枉法裁判等犯罪案件,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八、建立预防职务犯罪联系制度,增强企业防护能力。结合办案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堵塞漏洞,消除隐患,并认真搞好行业预防和重点预防,与重要行业、重点产业部门建立联系制度,互通情况,密切配合,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共同做好预防犯罪工作。各业务科室分别与一个以上企业建立法律服务联系点,加强与企业负责人和客商的联系,主动无偿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帮助排忧解难,支持合法经营,协助企业开展法律宣传教育,增强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保护能力。

九、公开办事制度,落实便民措施。充分发挥“民生检察服务热线”的作用,继续深化检务公开,认真落实公开办事制度,积极推行“阳光检察”。向群众公开办事程序、办事时限、服务项目,通报办事结果,落实便民措施,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力争让更多的人民群众更方便更快捷地得到检察机关的法律服务。

农业安全生产预案篇8

开展农村基层平安创建活动,是建设“平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为认真贯彻中央综治委、省综治委关于深入开展农村平安建设的若干意见,切实维护我镇农村和谐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就深入开展农村基层平安创建活动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平安*”,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要求,以组织开展“平安村”、“平安镇”创建活动为重点,建立健全风险评估、疏导化解、管理服务、治安防控、公共安全、责任保障等机制,着力提高农村基层组织调处化解矛盾、加强安全防范、管理社会事务、开展群众工作等能力,确保矛盾少、秩序好、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有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基本原则

深入开展农村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必须把握以下原则:坚持统筹规划,综合推进。把创建工作与农村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整体推进,相互促进。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从实际出发,着力解决影响农村和谐稳定和农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不搞形式主义,不搞“一刀切”,不增加农民负担。坚持以人为本,依靠群众。以农民群众为主体,以农民群众满意为目标,把依靠和发动农民群众贯穿创建工作始终。坚持整合资源,齐抓共建。明确职责任务,努力形成党政领导、综治协调、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三、目标任务

通过深入开展农村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努力实现农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更加健全,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农村各类突出矛盾得到预防和化解;农村安全防范体系更加完善,影响治安安全、生产安全和公共安全的各类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农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农村农民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更加深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进一步加强,农民法律意识明显增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得到弘扬,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相信科学、反对迷信、反对的自觉性提高,和非法宗教发展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

——社会政治稳定。行政村达到“无村”创建标准。行政区域内不发生阻塞铁路、聚众拦截列车等,致铁路运输中断事件;不发生聚众冲击党政机关实施,严重影响正常机关工作秩序的事件;不发生实施烧等行为,造成人员伤亡或公私财产重大损失,影响较大的大规模;行政村区域内不发生因民间纠纷调处不及时、调处不当转化为刑事案件或引起自杀事件。镇党政班子成员、行政村党组织及村委会成员无严重违法犯罪行为。“民主法治村”建设工作达标。

——治安状况良好。刑事案件发案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不发生重特大刑事犯罪案件和黑恶势力犯罪活动,镇区域内放火、爆炸、劫持、杀人、抢劫、伤害、、绑架等八类刑事案件总量占全部刑事案件的比例低于全县比例数,行政村区域内不发生该八类刑事犯罪案件。重点人群犯罪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镇区域内流动人口刑事作案占登记的流动人口的比例、归正人员重新违法犯罪比例、未成年人犯罪人员占判决罪犯总数的比例均低于全县平均比例数,行政村区域内不发生流动人口、未成年人犯罪和归正人员重新违法犯罪案件。镇(村)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明显减少,“无毒村”创建工作达标。

——经济秩序平稳。镇区域内非法集资和非法金融活动、重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以及违法用地、乱占滥用耕地、非法买卖农村集体土地问题得到有效预防和遏制;不发生生产、销售伪劣商品,造成人员死亡、重伤等严重影响经济秩序的事件。行政村区域内不发生非法集资、非法金融活动或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事件,重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以及违法用地、乱占耕地及非法买卖农村集体土地等事件。

——社会公共安全。镇(村)区域内安全生产事故死亡总人数不超过下达控制指标,各类重大责任事故得到有效预防,不发生造成群死群伤的各类责任事故,不发生剧毒危险化学品、放射源等泄露造成人员中毒的事故,不发生重大食物中毒、职业中毒事件。预防重大传染病工作效果明显。

——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按照有关规定完成社会保险基金扩面征缴任务,镇区域内“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高于全县平均水平,行政村区域内“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上级标准。群众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不发生被上级有关部门查处的涉农负担案件。

——基层基础稳固。镇综治工作中心和村(居)、企业综治室(站)建设达到上级标准,职能作用发挥好。建立综治委及其办公室,按规定配备领导干部和专职工作人员;建立流动人口管理、归正人员安置帮教、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组织,以及专职或义务群防群治队伍,并有效开展工作。行政村治保、调解、帮教组织以及护村队、巡逻队、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等队伍健全,作用发挥好。镇平安建设工作经费、综治工作经费列入镇财政预算,按规定落实镇综治工作中心工作人员特岗补贴。村平安创建工作经费落实。

四、工作措施

1、预防化解农村矛盾纠纷。加大农村基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力度,完善组织领导和工作网络体系,建立健全舆情分析、预测预警、集中排查、联合调处、边际协作等机制,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当地,解决在萌芽状态。重视解决因干群关系、农民负担、土地承包、土地征用、环境污染、移民搬迁、拖欠农民工工资、集体资产处置、村务公开、邻里纠纷、村级换届选举和宗族问题等引发的突出矛盾纠纷,坚决防止和纠正损害农民合法权益的行为,妥善处理好农民群众最关心的各种利益关系。推行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风险评估制度,全面推行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大力推进司法救助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因矛盾纠纷激化而引发越级上访事件、和“民转刑”案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

2、着力构建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在重点部位设立警务室,建好镇治安监控中心,提高社会治安动态控制能力。加强对农村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物品、放射性物品等的管理,消除安全隐患。充分发挥村委会、治保会、护村队等村民自治组织和群防群治组织的作用,镇建立保安巡逻队,村建立护村队并发挥正常作用。

3、严厉打击农村刑事犯罪活动。完善“严打”长效工作机制,定期排查整治农村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重点打击各类危害农村经济发展、损害农民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坚决打击宗族恶势力以及其他形式的村霸、镇霸、地霸、路霸,打击黑恶势力干扰基层选举、把持基层组织、插手利用人民内部矛盾制造事端等违法犯罪活动。严厉打击杀人、抢劫、投毒等严重刑事犯罪。依法打击涉黄、涉赌、涉毒等犯罪活动。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农药、假化肥、假种子等侵犯农民利益的犯罪活动,依法打击制售伪劣食品、药品,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禁用药物等犯罪活动。积极防范和坚决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对农村的渗透破坏活动,坚决取缔非法宗教和封建迷信活动,全力维护农村社会政治稳定。

4、认真做好农村重点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新路子,建立流动人口综合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完善出租房屋管理机制,加强对流动人口落脚点及活动场所的管理,依法打击藏匿其中的违法犯罪人员,维护农民和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加强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等服务教育管理工作,特别是对无人照顾或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要完善有关政策,落实义务教育,强化帮教、救助措施。加强农村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强化对吸毒人员的教育管理,深化“无毒村”创建活动,有效遏制农村涉毒违法犯罪的蔓延势头。

5、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法律进村(居)活动,大力宣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义务教育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和条例等法律法规,帮助农民群众提高参与村民自治和其他社会管理的能力,通过合法、正当渠道与方式反映诉求,解决矛盾,维护权益。认真组织实施“依法治村”和“村民自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创建活动,规范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以及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等“四民主、三公开”提高农村依法治理水平。深入实施文明素质工程,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开展村民道德文化建设和反警示教育,坚持不懈地做好“扫黄打非”工作。

6、强化农村公共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农村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设,积极构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农村公共安全教育,积极预防火灾、中毒、电力安全事故、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等事件。加强对农用车的管理和对农村建房、用电、用水、卫生等安全防范工作的指导、监督与管理。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特别是群死群伤事故发生。完善农村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公共安全应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加强台风、干旱等自然灾害的预警和防范工作。

五、工作要求

1、完善基层平安创建考评标准,加大检查考核和奖惩力度。把基层平安创建活动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平安建设规划,制定完善“平安镇”、“平安村”具体创建方案和检查考评的办法及标准,明确有关责任,认真组织实施。将基层平安创建工作列入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与奖励直接挂钩。对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表彰鼓励。对因重视不够、工作不力,导致发生严重危害社会稳定、造成恶劣影响的重大刑事案件、治安灾害事故和重大的地方和单立,严格实行综治领导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2、以推进村级综治工作室建设为抓手,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综治组织建设。高度重视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基层政权组织为基础、基层群众组织为依托、基层政法组织为骨干的农村基层综治组织建设。深化镇综治工作中心建设和“综治进民企”工作,建立综治工作中心与村、企业综治工作室(站)的互动机制,推动平安创建工作延伸覆盖到基层单位。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强村级综治工作室建设,规范职责任务,健全制度机制,明确工作人员,强化工作保障,使其在平安创建中发挥好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3、广泛开展宣传活动,营造基层平安创建工作的浓厚氛围。结合“综治宣传月”等活动,运用横幅、标语、板报、挂图、宣传单及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等优势,大张旗鼓地宣传基层平安创建活动,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重点宣传中央综治委、省综治委关于深入开展农村基层平安创建活动的指示精神,“平安镇”、“平安村”、“平安家庭”等创建活动的内容和要求,开展创建活动的经验及先进典型,综治工作中心、综治工作室(站)以及安全防范措施等内容,不断增强各行政村和广大群众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

上一篇:对于新员工的培训方案范文 下一篇:包装设计未来趋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