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工作者发言材料范文

时间:2024-02-27 15:29:28

残疾人工作者发言材料

残疾人工作者发言材料篇1

残疾人群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之一,世界上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残疾人。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1]。

听力残疾(听残)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听力丧失或听觉障碍,而听不到或听不真周围环境的声音;言语残疾(言残)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不能说话或言语障碍,因而都不能同健全人进行正常语言交往活动[2]。为了解大连市听力残疾及言听复合残疾相关因素,进行了本项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大连市2001~2005年残疾人等级评定资料,计6152名,男3864名(62.81%),女2288名(37.19%);其中听力残疾448名,占残疾人群的7.28%,言听复合残疾390名,占残疾人群的6.34%,二者合计838名(13.62%)。

1.2 方法 根据中国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试用),由中残联组联字(1995年)第61号文公布,由大连市卫生局和大连市残联指定专业体检单位—大连市体检中心进行体检和评定。听力残疾部分:采用丹麦A/S,Assens公司生产的AA220型电反应测听仪进行听力测试,对听力丧失经治疗1年以上不愈者,以好耳听力评定残疾等级。言语残疾部分:采用交谈、观察、结合病史进行评定。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见表1~6。 表1 2001~2005年大连市评残人员残疾分类统计表表2 不同年代致残残疾分类统计表(70年代/90年代)表3 2001~2005年大连市听力及言听复合残疾人员残疾等级统计表表4 2001~2005年大连市听力残疾人员致残年龄统计表表5 2001~2005年大连市言听复合残疾人员致残年龄统计表表6 2001~2005年大连市听力及言听复合残疾人员致残原因动态统计表

3 讨论

据我国1987年首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报告:各类残疾中听力语言残疾居首位,占33.85%,其余各类依次为智力残疾、肢体残疾、视力残疾、精神残疾、综合残疾,对单纯言语残疾未做统计[3];本组资料听力及言听复合残疾合计居各类残疾的第三位(13.62%);言语残疾列末位(0.67%)。分析原因,不排除取材年代的差异,近年来耳毒药物的限制使用和工业化伤害、交通意外伤害的大幅增加当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确定:听力残疾分为4级,语言频率平均听力损失dB数依次分别为:>90 dBspL、71~90 dBspL、61~70 dBspL、51~60 dBspL。残疾程度直接影响残疾人的生存质量,值得重视的是,在各类残疾人中,唯有听力及言听复合残疾以重型残疾为大多数。Ⅰ、Ⅱ级合计达83.05%,这就意味着这部分人的听功能基本或完全丧失,相关致聋原因对听功能的损害几乎是摧毁性的,并且脱残艰难,近年来,除了价格昂贵、适应证苛刻的耳蜗植入术外,尚无简捷有效的复聪方法,并且复聪年龄一旦错过语言训练阶段,即使治疗成功,康复道路也是漫长的。

关于年龄因素,同类文献多以调查时的现患年龄作为统计分析数据,以了解残疾人的年龄结构。笔者认为分析“致残年龄”对推动残疾人保障工作更有实用意义。比如同为一级聋残疾人,1岁以内致残的结果是成为既聋且哑的言听复合残疾,60岁以后致残则仍保留言语能力和部分唇语阅读能力,生存质量差异巨大。本组资料将听力残疾和言听复合残疾的致残年龄分别统计,结果显示,言听复合残疾致残发生在10岁以前的占97.43%,而听力残疾组发生在10岁以前的为55.36%,二者差异有显著性。

为了解听残及言听复合残疾致残原因的动态变化,探讨社会性预防的有效环节,本组资料将致残原因按不同致残年代进行统计分析,每10年为一组,其中20世纪20~50年代致残者尚存活人数较少,难以显示整体情况,2000年以后致残者入组资料尚不足10年,也不做为分析依据。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70年代和90年代两组进行对照分析。

两组对照,下降明显的致残原因是耳毒药物,60.10%~29.23%,P<0.01。显示限制耳毒药物使用,提高基层医疗水平,普及用药知识等措施有效控制了药物中毒致残的发生率。但是,时至90年代,耳毒药物致残比例仍近30%,则提示基层、尤其是广大农村仍有相当的管理空白,是听残治理的工作重点之一。

有较大上升幅度的有疾病(16.58%27.69%)和外伤(4.15%8.46%),与其他残疾类别相近;处于相对平衡的病因为先天因素,两组差异不显著。

值得注意的一项致残原因是“其他”(4.66%18.47%),这部分除病史不明者外,以环境噪音的致残较为突出,这也是人类为社会进步付出的另一份代价。环境噪音对听功能的损害多是不可逆的,“环境”包括两方面:生活、工作、娱乐场所的高分贝声源刺激和长时间使用耳塞收听音乐的微环境噪音刺激,很多人习惯在嘈杂的公交车上听音乐,对保护听功能尤其不利。

综上所述,听力残疾及言听复合残疾所占比例有较明显的下降趋势,居各类残疾的第3、4位;残疾程度是各类残疾中最为严重的;由于致残年龄的偏早,导致听力、言语复合残疾占相当比例(44.42%);致残原因中控制效果最好的是药物中毒,其他如先天因素、疾病、创伤、环境等因素通过综合防治亦可得到有效控制。加强卫生宣传,坚持优生优育,改善基层医疗条件,控制耳毒药物的使用,提高人民群众自我保健意识等是防治听功能损害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1990年12月28日主席会第36号公布).

2 张焰,赵宁生.听力语言残疾原因分析.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8,2(7):52-54.

残疾人工作者发言材料篇2

关键词:听力残疾;言语听力复合残疾;残疾等级

        残疾人群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之一,世界上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残疾人。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听力残疾(听残)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听力丧失或听觉障碍,而听不到或听不真周围环境的声音;言语残疾(言残)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不能说话或言语障碍,因而都不能同健全人进行正常语言交往活动。

        为了解四平市听力残疾及言听复合残疾相关因素,进行了本项调查。

        1统计对象与方法选择

        1.1对象:四平市2004~2009年残疾人等级评定资料,计725名,男405名(55.86%),女320名(44.11%);其中听力残疾53名,占残疾人群的7.31%,言听复合残疾50名,占残疾人群的6.89%,二者合计103名(14.20%)。

        1.2方法:根据中国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试用)(由中残联组联字[1995年]第61号文公布),采用四平市卫生防疫站和体检中心数据资料。听力残疾部分:采用丹麦A/S,Assens公司生产的AA220型电反应测听仪进行听力测试,对听力丧失经治疗1年以上不愈者,以好耳听力评定残疾等级。言语残疾部分:采用交谈、观察、结合病史进行评定。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统计结果及结论

        2.1对比我国1987年首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报告听力及言听复合残疾有所下降。据我国1987年首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报告:各类残疾中听力语言残疾居首位,占33.85%,其余各类依次为智力残疾、肢体残疾、视力残疾、精神残疾、综合残疾;本组资料听力及言听复合残疾合计居各类残疾的第三位(14.20%);言语残疾列末位。分析原因,不排除取材年代的差异,近年来耳毒药物的限制使用和工业化伤害、交通意外伤害的大幅增加当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2.2听力及言听复合残疾有加重的趋势本次调查根据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确定:听力残疾分为4级,语言频率平均听力损失dB数依次分别为:>90 dBspL、71~90 dBspL、61~70 dBspL、51~60 dBspL。残疾程度直接影响残疾人的生存质量,值得重视的是,在各类残疾人中,唯有听力及言听复合残疾以重型残疾为大多数。Ⅰ、Ⅱ级合计达83.05%,这就意味着这部分人的听功能基本或完全丧失,相关致聋原因对听功能的损害几乎是摧毁性的,并且脱残艰难,近年来,除了价格昂贵、适应证苛刻的耳蜗植入术外,尚无简捷有效的复聪方法,并且复聪年龄一旦错过语言训练阶段,即使治疗成功,康复也很困难。

残疾人工作者发言材料篇3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河南省残疾人体育健身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以“残疾人体育健身”、“残疾人体育”、“残疾人服务保障”等为关键词通过中国知网查阅相关文献、期刊和相关政策法规,通过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和著作,对所得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为本论文提供理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河南省郑州市、周口、商丘、洛阳等地区的残疾人发放“残疾人参与体育健身现状”调查问卷600份,回收520份,有效问卷498份,有效率95.77%,同时向残疾人服务工作人员发入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48份。对所得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法,通过计算机进行统计,利用SPSS17.0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残疾人参与体育健身基本情况分析

调查显示,到2010年底,我国残疾人总人数为8502万人,各类残疾人的人数分别为:视力残疾1263万人,听力残疾2054万人,言语残疾130万人,肢体残疾2472万人,智力残疾568万人,精神残疾629万人,多重残疾1386万人,各类残疾等级人数分别为:重度残疾2518万人,中度和轻度残疾人5984万人[2]。根据这一数据,此次调查分析得出,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最多的为肢体残疾类型的人员,占调查人数的45.63%,其次为听力和言语残疾类型的人员,占调查人数的27.43%,智力残疾类型的人员参与健身最少或几乎不参与健身活动。从参与健身的年龄特征来看,31-40岁年龄段的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所占比例最多,为37.44%,其次是41-50岁年龄段的参与体育健身人数比例为27.36%,50-60岁年龄段及60岁以人的人员参与体育健身所占比例较少,这说明从年龄段上来看,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多为中青年残疾人。

2.2 残疾人参与体育健身项目的分析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残疾人参与体育健身的项目呈现多元化,这不仅与其个人的喜好有关系,也与其残疾类型有一定的联系。比如,肢体残疾根据自己情况多选择散步(21.43%),轮椅太极(20.01%)、简单器械运动(17.26%)等;精神残疾人多以散步和慢跑(24.37%);听力语言障碍的残疾人其受健身项目的选择相对较小,他们除选择散步和慢跑项目外,对于参加球类运动、游泳、武术等运动项目也占到不少的比例,对于视力残疾人的健身活动多以散步为主,在调查走访中发现,残疾人尤其是视力障碍的残疾人在健身活动过程中很需要家人或朋友的陪伴和帮助。

所以,不同类型残疾人在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时要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项目,在进行健身项目选择不仅要考虑自身的喜好,还要考虑要健身的便捷性、安全性和易于操作性等,尤其是视力残疾人、肢体残疾人和精神残疾人要根据其残疾的程度,选择适合自身的体育锻炼,听力语言残疾人虽受的限制相对较小,但对其参与健身的环境也是有所要求的,在比较大众的健身场所,他们由于听力障碍其健身项目也是很受限制的,因此,根据不同类型残疾人有针对性的建设残疾人体育健身服务设施是很有必要的,对不同类型残疾人的健身活动特点进行体育活动的组织及体育健身指导服务也是必不可少的。

2.3 残疾人参与健身形式和健身场所的分析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011-2020)中强调,大力推进残疾人体育。建立健全残疾人体育组织,培养为残疾人服务的体育教师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开展残疾人体育健身活动。公共体育设施进行必要的无障碍改造,为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提供便利[3]。从残疾人参与健身和形式调查中发现,他们在参与体育健身的形式首选是“和朋友一起”,其比例多达42.16%,其次是“和家人一起”,比例为31.22%,再者是“个人健身”;对于残疾人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场所调查中发现,有34.18%的残疾人选择家中或家门口空地,位居第一;其次是选择了公园广场或社区,其比例为22.76%,,再者选择学校或公共体育场馆,选择收费场所及康复中心的比例为最小。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首选残疾选择家中或家门口空地上,一是方便,二是便于家人照顾;不选择收费场所及康复中心训练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经济不富裕,其收入受限有很大关系。

2.4 影响残疾人参与健身的因素分析

首先是残疾人本身在心理生理或人体结构等功能丧失或不正常,无形中给自己或家人增加了生活的负担或心理负担,他们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项目或范围也受到很大的制约,特别是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一是不愿意给家人增添过多的麻烦,二是怕别人笑话自己的不正常;所以他们会减少外出的机会,缩小他们的生活圈子,把自己封闭在家庭或社区附近。其次是受到一些传统封建的观念束缚,不能正确认识体育健身的平等化。有些人认为体育健身是健全人的游戏和锻炼,当然在对体育技能与知识的掌握也是非常匮乏的,所以受这些偏见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着残疾人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再者是适合残疾人体育健身的场地、器材不足也是制约他们参与体育健身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国家和政府对全民健身的重视和投入,修建了大量的体育休闲和健身设施,但通过调查不难发现,适合残疾人的无障碍运动场地却是很少,参与体育健身的残疾人仍占很小一部人,因为残疾人参与体育健身受安全因素的影响较大,公共体育健身场地由于无设施比较少,适合残疾人的体育设施建设不够健全,健全人的器械对他们使用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和不安全因素,所以,场地器材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残疾人广泛参与体育健身的重要因素。影响残疾人参与体育健身的因素还有其本身的文化素养及受教育程度,还有政府部门缺乏对残疾人体育健身活动的有效组织和管理,以及缺少残疾人体育健身服务指导人员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残疾人参与体育健身活动。

3 结论与建议

残疾人工作者发言材料篇4

1、贫困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项目

2015年市残联下达我区贫困重度残疾和贫困三级残疾生活特别救助项目任务数分别为重度(一、二级)救助人数1131人,三级救助人数314人,共计1445人。我区实际完成任务数为1445人,其中重度(一、二级)救助人数1165人,超出任务数34人,三级救助人数280人,比任务数少34人。

今年的贫困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补贴标准与去年保持一致,重度(一、二级)残疾人救助标准为每人每年800元,三级残疾人救助标准为每人每年400元标准。全区共计发放贫困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资金104.4万元,救助资金6月底全部发放到位。

为了做好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工作,根据市残联印发的《2015年贫困残疾人救助与康复实施办法》的通知要求,三月份,____区残联召开了民生工程动员会议,布置了各项工作实施细则,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的“应保尽保、该退则退”的原则,对新增符合条件的及时办理申请、审核、审批,另外为了让更多符合条件的残疾人都能享受到此项政策,区残联工作人员还加快了办理残疾证的速度。救助申请审批仍实行村(居)、乡(街道)、区残联三级审核申报制度,今年要求将所有被救助对象资料一一录入至生活救助系统,三月底,区残联对各乡、街道办进行了统一培训。先由各村、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对本辖区残疾人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将符合救助条件的一级、二级、三级残疾人人数及在去年救助的基础上今年需要新增和减少的人数分别报给各乡、街道办事处,同时递交每位救助对象的第二代残疾证、低保证及户口本复印件等相关材料,再由各乡、街道办事处对救助对象资料进行一一审核,同时将救助对象信息全部录入至生活救助系统,最后由区残联对系统中每一份申请资料进行认真审核审批,确保每一份申请资料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可靠性。

2、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项目

2015年市残联下达我区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项目任务数为230人,我区实际完成精补药费补助人数230人,其中六个街道救助人数163人,三个乡救助人数67人。

今年的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1000元药费补助,市区六个街道的救助对象资金由区残联直接发放到救助对象账户之中,注明“精补”字样,三个乡的救助对象的资金由乡财政直接拨付,并注明“精补”字样,救助资金7月底全部发放到位。

3、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

2015年市残联下达我区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任务数为35例,我区实际完成贫困白内障患者的免费复明手术35例。

为确保此项工程的顺利完成、区残联首先做好前期的宣传工作,通过媒体网络和宣传标,深入宣传惠残民生工程政策,并下发了通知,各乡、街道办事处积极开展白内障患者摸底工作,将符合条件的患者资料汇总上报至区残联。5月5日至5月7日,区残联统一组织救助对象前往市立医院进行了白内障患者初筛工作,全区300名白内障患者通过检查,初筛合格人员90名,6月4日,区残联再次组织初筛合格的白内障患者在市立医院进行复筛工作,全区60名白内障患者经过复查,复筛合格人员35名,6月10号上午我区35名符合手术条件的白内障患者在市立医院成功完成免费复明手术,成功率100%。从初筛到复查再到最后的手术,区残联派人全程跟踪,服务到位,确保无意外发生,术后区残联派专人进行了电话回访,白内障患者们的术后状况良好,对此项工作表示高度满意。

4、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

2015年市残联下达我区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任务数为35人,其中植入耳蜗补贴训练1人,补贴四类儿童训练23人,脑瘫儿童训练1人,孤独症儿童训练1人,智障儿童训练4人,装配假肢矫形器1人,辅助器具适配4人。我区实际完成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任务数为35人。

5月27日,我区所有儿童康复训练的申请工作全部完成,区残联对每一位救助对象资料进行认真审核,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后上报给市残联进行确认。6月4日,完成贫困残疾儿童植入人工耳蜗申报工作, 6月9日上午1名符合人工耳蜗植入条件的聋儿完成检查,下一步待省残联网上公示无异议后,该聋儿将顺利进行人工耳蜗植入。另外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1人,智障儿童康复训练4人,脑瘫儿童康复训练1人,四大类康复训练23人,装配假肢矫形器1人,辅助器具适配4人都已经在市残联的安排下于各个定点培训机构接受康复训练。

一是区残联做好教育督查工作,普通学校和普通幼儿园要依法接受适龄轻度智障儿童随班就读教育,以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体的特殊教育发展模式,落实好残疾儿童的义务教育。

二是区残联认真做好省特教中专学校的招生工作,通过网络宣传,扩大影响力,鼓励辖区内适龄残疾学生积极报名入校学习。

三是区残联积极开展残疾人青少年助学摸底和残疾

大学生资助工作。根据省残联《转发中国残联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七期交通银行残疾青少年助学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残联办﹝2015﹞43号)和《安徽省高等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资助办法》((皖残联办﹝2012﹞76号))文件精神,按照《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暂行)》有关要求,区残联加强与教育部门、招生部门联络和沟通协调,认真做好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资助的初审工作,及时掌握残疾学生休学、中途退学、毕业等情况,将符合条件的残疾青少年全部纳入救助对象范围内,对就读的残疾高中在校生和大学新生给予资金救助,救助标准为残疾高中生每人1000元,残疾大学新生每人2000元。一是通过政府购买公益岗位,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全区共聘用了38残疾人专职委员在所在社区就地就近就业,直接为所在社区残疾人服务。

二是加大残疾人就业培训力度,提高残疾人的就业能力。区残联把技能培训作为推动残疾人就业工作的一种强力手段,今年上半年,区残联共组织了30多名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参加了市残联举办的各类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如残疾人妇女手工编织培训班,残疾人创办企业(syb)培训班以及残疾人电子商务培训班,鼓励残疾人自主择业,自主创业,同时向他们宣传了残疾人的就业政策。

三是区残联始终把残疾人就业创业作为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以促进就业、扶持创业、辐射带动为抓手,着力扶持残疾人创业基地,对创办基地的残疾人每年给予资金扶持,9月份区残联积极配合市残联开展残疾人“万人就业”扶持项目,为____区两处阳光助残基地申报了阳光大棚扶持项目,同时还增加了对长风乡绿创农业有限公司的扶持,另外对全区共计60名就业年龄段的并且正在创业的残疾人给予每人每年2000元资金扶持。

四是区残联开展职业介绍服务,为残疾人就业牵线搭桥。免费为前来咨询的残疾人提供有针对性的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就业服务,借助二月份开展的残疾人就业援助月活动,区残联组织辖区残疾人积极参加了由市残联和市人社局联合举办的一场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同时走访慰问了19户登记失业人员的残疾家庭,帮助7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其中社会用人单位按比例吸纳就业3名,另外还帮助5名残疾人享受专项扶持政策。

五是区残联日常做好残疾人的就业和失业信息系统登记工作,实行对残疾人就业失业动态管理模式。

一是区残联积极在省残联网站、市残联网站、江淮时报、安徽工人报、安庆晚报、安庆新闻网等网络媒体大力宣传报道我区残疾人工作;二是加强领导,确保单位政府信息公开落实到位。区残联领导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指定一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明确责任,切实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对前来办理残疾二代证的,只要材料齐全即可免费发放,同时,为了方便全面掌握残疾人信息,对所有办理残疾人证的残疾人建立信息台帐。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区共计办理第二代残疾人证239例,其中视力残疾37例,听力残疾11例,言语残疾2例,肢体残疾100例,智力残疾13例,精神残疾62例,多重残疾14例。

一是春节期间,区残联领导走访慰问特困残疾人家庭并送去慰问金;二是借助“全国助残日”开展民生工程宣传活动,确保惠残民生工程政策深入人心,同时区残联领导和工作人员还对辖区残疾人进行慰问,为他们送去爱心和帮助;三是借助残日期间,对辖区的两所定点康复机构——起点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和沐阳之家脑瘫儿童活动中心进行实地考察,关心了解在训儿童的康复情况,并送去节日的祝福。

我们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一是我区残疾人事业整体工作水平有待加强,特色还不够鲜明;二是惠残政策的知晓度和满意度还需加强,表现在资金救助发放方面,区残联做到了及时、足额。但还有部分救助对象没有及时知晓资金已经发放到位的情况,个别残疾人以为资金尚未发放,对此区残联派专人用电话回访的形式与救助对象取得联系,告知资金发放到位,确保每位救助对象都知晓此事,使民生工程真正落到实处。

区残联将继续认真贯彻中央、省、市残联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目标和市残联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创新工作方法,切实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康复训练和生产生活水平,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使广大残疾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做好民生工程的迎检工作;

2、进一步加大对基层残疾人工作者的业务培训,全面提高我区基层残疾人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

3、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宣传、文体以及维稳等工作;

残疾人工作者发言材料篇5

2009年12月7日上午,寒风瑟瑟,张洽通走出河南省巩义市财政局大门,满脸失望。

“他们还让等。”张治通苦笑着告诉《望东方周刊》。张治通是巩义市一家福利企业的会计,他去财政局是催问退税的事。

张治通说,按照国家政策,福利企业的增值税是“先征后退”,可是,从2003年起,他们企业的退税却一直被拖欠,至今已达100多万元,“国税局的退税手续早就办好了,但财政局就是不给签字。”

不仅仅是张治通,目前,在巩义市,几乎所有的福利企业都遭遇了“退税难”。他们有的被拖欠七八年,有的被拖欠两三年,欠退金额从十几万到数百万元不等。受此影响,很多福利企业面临发展困境,个别企业甚至停产倒闭。

“该退的税款为何迟迟不退?”在巩义市财政局催要时,很多福利企业都被告知“财政紧张”,也有福利企业质疑,巩义市此举是为了“支撑财政数字,维护领导政绩”。

6年被欠800万元

福利企业是安置残疾人员就业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国家有关部门曾专门制定政策,对福利企业实行退税等税收优惠。

巩义市亚中耐火材料有限公司(下称亚中耐材公司)是一家生产不定型耐火材料的福利企业,地处耐材企业云集的巩义市北山口镇。这家经营了15年、安排了16名残疾人就业的福利企业,如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

“没法扩大规模、升级改造。”亚中耐材公司出纳李景安向《望东方周刊》介绍,“主要是因为资金太紧张。”

李景安说,作为福利企业,很多一线工人都是残疾人。相对于正常人,残疾人的工作水平较低、生产效率不高,公司的生产成本远远高于同类企业。

正常情况下,福利企业能够及时拿到退税,缓解资金压力,尚能正常经营。

可是,由于亚中耐材公司的退税款长期被拖欠,公司资金严重紧张,公司一方面无力通过设备更新、技术改造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也无法在产品价格上让利更多、提高市场竞争力,“形成了恶性循环。”

“总共有近800万元税款没退。”亚中耐材公司会计赵虎拿出一叠“税收收入退还书”告诉《望东方周刊》。

赵虎说,这些没退的税款,主要集中在2002年至2007年上半年,总额多达796万元。

亚中耐材公司另一位财务人员向本刊记者透露,前几年还多少能退点,后来就干脆不退了,无奈之下,公司托人找关系退了一小部分。

“实在是干不成了”

在巩义市孝义镇孝南村,一家名为“巩义市豫祥塑料包装有限公司(下称豫祥包装公司)”的福利企业,因为迟迟拿不到退税,已经在2008年10月停产倒闭。

2009年12月7日下午,本刊记者来到豫祥包装公司实地探访。公司门口荒草丛生,铁门锈迹斑斑。

“实在干不成了。”豫祥包装公司会计张治通告诉《望东方周刊》,“2003年以后的退税都没拿到,公司后来实在运行不下去,被迫停产了。”

张治通介绍,豫祥包装公司主要生产编织袋,安排了十几名残疾人上岗,“最多时有24名。”

2004年,该公司2001年至2002年的退税被退还。但是,2003年之后的退税,再也没了消息,至今已累计达到100多万元。

张治通说,100多万元对于大企业来说不算什么,对于他们小企业来说可是大数目。刚开始,他们还能通过借款艰难度日,再后来实在撑不下去了,“连残疾人的工资和社保都承担不起了”,只好选择停产。

张治通向本刊记者出示了数份“税收收入退还书”,上面的填写日期均为2009年1月6日。张治通介绍,这些退还书是“当月有效”,如果当月退不了就必须在下月换成新的,结果,“换了几十次也没退成”。

为了能早日拿到这些退税,张治通和企业负责人想了很多办法,甚至托人找财政局长说情,但均无果而终,“财政上没钱。”

对于这种长期拖欠退税的情况,张治通和公司现任法定代表人李启政既无奈又气愤:“让企业缴税的时候‘严格按时’,晚一天都不行,否则不仅要罚滞纳金,还要锁定税控系统、甚至抓人;而现在退税的时候却不提‘按时’的事了,一拖就是几年,也没见有人为此承担责任。”

“退税难”普遍存在

巩义市竹林镇某耐火材料厂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本刊记者,他们公司也是福利企业,他们的退税“也没退完”,原因也是“财政紧张”。

巩义市民政局社会福利科科长魏艳萍向《望东方周刊》介绍,巩义市目前有福利企业39家,安置残疾人1500多名。

而多家福利企业向本刊记者反映,在这39家福利企业中,除了个别规模较大的企业退得差不多外,其他的都没有及时足额退。

亚中耐材公司会计赵虎告诉本刊记者,大部分福利企业都被拖欠了四五年,“最长的拖了10年之久。”

2009年12月9日下午,巩义市财政局副局长刘向阳在接受《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证实,“退税不及时是事实”,并且,在巩义市福利企业中,没有退税的情况“大部分都存在”。

刘向阳还透露,目前,没有退给福利企业的税款共计2亿多元,“2008年的有1亿多元。”

亚中耐材公司会计赵虎介绍,按照正常的程序,福利企业每月到国税局交完增值税后,拿到“完税凭证”,然后填写“退税申请表”。税务机关根据福利企业退税相关规定,对福利企业的残疾人上岗率、出勤率、工资及社保情况进行核实,然后出具“税收收入退还书”,企业拿此“退还书”到当地国库(中国人民银行)办理退税手续。

可是,在巩义,福利企业拿到“税收收入退还书”后,必须先到巩义市财政局找局长签字。

“问题就出在财政局!”一家福利企业的负责人气愤地说,财政局局长总是以各种理由拒绝签字。

“没退的原因很复杂”

巩义市国税局政策法规科科长段晓明告诉《望东方周刊》,国税局依据相关政策,对福利企业在安置残疾人就业方面进行严格审核,符合退税条件的,就发放“税收收入退还书”,“我们的工作很积极”,然后企业拿“退还书”到其他部门办理退税。

至于为何会发生“退税难”,段晓明表示“不清楚原因”,“我们只负责审核企业是否符合退税条件,其他部门怎么样,我就不知道了。”

2009年12月8日下午,关于福利企业退税问题,巩义市财政局局长王政接受了《望东方周刊》的采访。

王政说,福利企业退税需要审核,看看企业在残疾人安置人数、养老金缴纳、工资发放方面是否达到国家标准,防止骗取退税,“目前我们正在审核,审完了符合条件就会退。”

“2002年到现在,时间跨度长达7年,这样的‘审核’是不是时间太长了?”本刊记者问。

“是有点长。”王政回答,“现在我们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正在努力去退。”

王政同时表示,退税还要考虑当地的财政状况。目前巩义市经济受金融危机冲击很大,中央要求“保民生、保稳定、保运转、保工资”,如果一次性集中退库太多的话,“我怕对财政冲击太大,工资发不了怎么办?两万名公务员马上来我的办公室,我别干活了。”

巩义市财政局副局长刘向阳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由于2007年以前的福利企业退税政策不合理,福利企业认定不严格、退税幅度过大,2亿多的税款如果一下子都退,“财政就会崩溃。”

金融危机影响巩义市财政收入,这是事实;积累多年的税款一下子退完,巩义市财政将受冲击,这也是事实。可问题是,为什么要等到税款越积越多时才开始退付?

对此问题,刘向阳没有正面回答,“原来没退的原因很复杂。”

采访中,刘向阳还向本刊记者提供了一份关于巩义市福利企业退税问题的书面材料,上面提到,“(巩义市福利企业)在助残救残方面发挥的社会效应并不够充分,福利企业的监控管理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难题。”

然而,来自巩义市民政局的消息显示:巩义市福利企业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13.5763亿元,纳税4915万元,共安排残疾职工1573人,占全市残疾人总数的32.7%,“有力地保障了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拒退被指“保住政绩”

针对巩义市财政局相关领导“财政压力”的说法,巩义市部分福利企业负责人认为“没有道理”:“增值税是先征后退,当年我们都全额缴税了,怎么会没钱退、并给现在的财政造成这么大的压力?”

福利企业怀疑,巩义市财政局拒不退税,“财政紧张”只是表面借口,恐怕背后另有考虑。

一家福利企业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为了退税的事,他多次找过巩义市财政局局长,以前都说“财政没钱、再等等”之类的话。其中有一次,他和局长聊得久了,局长告诉他,“不是不退税,而是不敢退”,巩义市财政收入一直稳居河南省前列,如果全部退税了,“财政收入”就会大幅减少,肯定会影响巩义市的排名,为了“支撑财政数字,维护领导政绩”,只能暂时不退。

来自巩义市政府网的资料显示,巩义市2008年全市GDP完成349.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8.77亿元,1992年以来,巩义市综合实力位居河南省县(市)首位,连续九届跻身全国百强县(市)行列。

巩义市财政局副局长刘向阳向本刊记者透露,2009年巩义市计划财政收入达到15.8亿元,但截至12月份才完成12.6亿元。

当地一位知情人表示,在这么大的收入缺口面前,要想保证“收入不减、排名不降、领导政绩不受影响”,拖欠退税似乎势在必行。

采访中,巩义市财政局副局长刘向阳也向本刊记者坦言,财政局局长不签字,“不是个人的问题。”

刘向阳说,财政局只是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真正的决策者是市政府,“叫退不叫退不是我们决定的,怎么退也不是我们决定的”。

不过,巩义市财政局局长王政却否认“退税不及时”与政绩有关。

某福利企业会计质疑,如果不是“支撑财政数字,维护领导政绩”,那么,巩义市“截留”这2亿多的税款究竟为了什么?这些钱都用到哪里去了?

严重违背国家政策

“你看,他是哑巴,平时能干点稍重些的体力活,如推推车、装装料;她是智障,只能干些撑口袋的轻活;这一个腿脚不便,干不了其他的活,就安排他看大门了……”在巩义市一家福利企业,负责人向本刊记者介绍残疾人在他企业的工作情况。

可是,由于很多福利企业的退税遭到长期拖欠,这些企业生产经营受到影响,面临压缩规模、裁减人员的无奈选择,“如果残疾人离开了福利企业,必将重新回到社会,重新成为家庭或社会的负担。”

“福利企业安置了残疾人就业,政府本应为其‘雪中送炭’;可是,巩义市对福利企业不仅不帮,还拖欠退税,其实是给福利企业‘雪上加霜’。”这位负责人叹道。

巩义市国税局政策法规科科长段晓明也向本刊记者表示,国家制定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初衷就是“扶持帮助社会弱势群体”。

河南省一位财税方面的专家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认为,巩义市这种长期拖欠退税的行为,已经严重违背了国家政策,侵犯了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应该受到调查和问责。

采访中,巩义市财政局提供的书面材料载明,他们将加快退税工作进度,“2009年应退福利企业税款在一个月内全部退付完毕。2008年应退福利企业税款在今年年底前全部退付完毕。2008年前应退福利企业税款在2010年全部退付完毕。”

材料同时强调,巩义市将“认真落实对福利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确保国家各项助残政策发挥实效”。

残疾人工作者发言材料篇6

关键词: 机构照顾; 居家照顾; 残疾人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C 9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623X(2012)03003406

一、问题引入——机构照顾和居家照顾

并存的残疾人服务改革开放以来,机构照顾是残疾人康复和照顾服务的一种重要模式,但这种照顾模式在实践中存在三个方面之问题。首先,相对于数量庞大的残疾人口而言,当前照顾机构的数量和服务水平远远不能满足残疾人和家属的需求。以广州市为例,广州市现有残疾人超过50万人,由市、区(县级市)残联、民政、教育、卫生等部门直接管理的事业单位性质的残疾人康复中心、家属资源中心、特殊教育学校、精神病院和福利院共计有200余家,加上20余家民办残疾人服务机构,平均约2 300位残疾人拥有一家照顾机构,[1]相较于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该类服务机构的数量和服务水平仍有很大差距。 其次,院舍照顾基本建设费用、管理费用和运作成本高,投入大,受益面窄。以广州市残疾人康复实验学校为例,据广州康复实验学校网的资料显示,该校建筑面积4 600平方米(据介绍新校舍总建筑面积达20 500平方米),教职工总数90人,训练仪器设备投入超300万元,但目前只接收不到300名学生,即便满额也只有600名左右。虽然负责人不曾透露每年的经费数目,但该负责人表示从未担心经费不足,每年不菲的人工成本和器材维护费用等均来自政府财政拨款,可见政府的投入是很大的。最后,院舍照顾与机构生活对人产生有害影响,如对被照顾者的过度控制、监管和标签化倾向,妨碍被照顾者的人格完善。已有大量经验研究表明,相对于在家庭中成长的残疾儿童,在集中托养的机构中长大的残疾儿童更容易出现心理、情绪、个体认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困难。[2]

机构照顾的诸多弊端使政府和学者们开始反思有没有一种比机构照顾更廉价,比家庭照顾更有效,能同时整合政府、机构、社区和家庭多种资源的照顾方式。在中国当前人口老龄化、高龄化而家庭照顾功能弱化的形势下,居家照顾能够较好地回应老年人的居住偏好和照顾需求,它同时连接了家庭照顾与社区照顾,既可让服务对象不必离开原有家庭,又可受到家人的照顾,其家庭也可以按自身情况获得所需要的资源,接受适当的服务。[3]因此,在中国部分发达城市地区目前已开展了居家照顾的试点,服务对象主要是独居老人、高龄老人和残疾老人,而专门针对残疾人的居家照顾则刚刚启动。

居家照顾不同于家庭照顾。笔者认为,居家照顾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照顾服务网络为,以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制度为保障的居家照顾残疾人的服务体系。居家照顾是家庭照顾的延伸,在照顾的责任上,居家照顾把传统家庭照顾的责任由家庭延伸到整个社会;在具体承担照顾的社会责任的组织形式上,由家庭延伸到其他专业和非专业组织;在制度建设上,居家照顾把传统家庭照顾的意识形态基础由文化价值观延伸成为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并以法律作为这些制度的基础;在风险承担上,居家照顾把单个家庭的保障风险延伸到家庭和社会身上,由于风险相互交汇和转移,从而使得整个社会的照顾保障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在保障的目的上,居家照顾突破了家庭照顾只关注个别残疾人福祉的历史局限,其最终目标是实现残健共融、人人共享的社会。

那么,机构照顾和居家照顾的实际运作情况如何?这两种照顾模式分别有何特色?下面将以两家残疾人服务机构予以说明。

二、机构照顾与居家照顾的比较

——以两家残疾人服务机构为例据WHO估计,目前全世界有5亿残疾人,占总人口的10%,其中有近2/3在发展中国家。根据2006年我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我国各类残疾人的总数为8 29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634%。[4]与1987年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相比,残疾人口总量增加,比例上升,残疾类别结构变动,残疾人问题对社会的影响将日益加重。因此,残疾人的照顾模式、生存状况等问题也越来越受到政府、社会、大众和学者的关注。在众多残疾人服务机构中,本文分别选取了一家民办和一家公办残疾人服务机构,希冀能从对典型案例的解剖中对两种不同的照顾模式进行分析和总结。(一)两家残疾人服务机构概况1.提供机构照顾服务的某民办机构概况提供机构照顾服务的某聋儿语言训练中心(以下简称语训中心),已有15年的经营历史。该中心从开始一间房的场地,学生不足10人,教师2名,发展为现在两层楼、占地1 000多平方米,学生41人,教师16名。附近居民由最初的不了解到现在已熟知语训中心,各地的听障儿童家长不远万里慕名而来。该中心的服务主要是语言康复训练、自理能力培养、社交能力培养以及体育锻炼等。学童们根据听力及语言康复程度分为大中小三个班级,分别接受不同的课程安排。中心的老师每天都会给各班的学童进行不少于5小时的语言康复训练,并配以适量的外出锻炼时间与休息时间。

中心成立15年来已有约300个学生接受康复训练,且生源逐年增加,其中接受3年以上康复训练的学生90%以上可转读普通小学,剩余的学生转入聋人学校。可以说,接受了中心服务的大部分学童在语言技能或者自理能力上都有一定的提升。据中心负责人介绍,附近也有三家类似的聋儿语训中心,但因其经营不善、急于求成而最终倒闭,这也说明机构照顾虽然能有效解决残疾人的康复和照顾问题,但如果不能切实提供承诺的服务,服务对象也会离开该机构。2.提供居家照顾服务的某区残联概况广州市越秀区“阳光家庭”居家照顾服务项目内部资料显示,居家照顾服务是该区民政部门牵头、财政部门拨款、由区残联对辖区22条街的残疾人家庭提供。2010年4月,残疾人居家照顾项目正式启动。经过需求评估后,最终确定首期由6名社工向区内100户残疾人家庭提供服务,计划在三年内将受益面扩大至400户残疾人家庭。这些服务对象的家庭情况各不一样,残疾人多为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等几种情况,残疾程度偏向一、二级等严重程度或者是家中多人残疾,家庭生存困难。居家照顾通过上门服务来提供,由社工对该家庭进行评估,再根据所需由社工或者志愿者提供指导、转介、陪护、照料、咨询等服务。

由于项目处于试点阶段,除财政支持外,街道和社区均无居家照顾的相关配套设施,单靠社工及居委的力量很难提供大范围的服务。因此,由志愿者组成的非正式支持网络及民政、残联等正式支持网络为居家照顾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后盾。经过半年的服务后,社工已为一部分残疾人提供转介服务以及康复指导服务。虽然不能提供具体数据说明实施效果,但是社工能明显感受到服务对象的社会融合度高了,从一开始的拒绝接受服务转变为乐于接受志愿者的帮助,同时社工也能感觉残疾人家人对于其支持的重要影响。(二)机构照顾与居家照顾的特点比较以下将结合两家残疾人服务机构,就其服务对象、服务提供者、服务提供方式、服务特点及优缺点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1.从服务对象看实施机构照顾服务的机构,由于机构内的场地、人员限制,一般只提供专门专项服务,比如精神病院只接受患有精神病的病人入院,而不会接收智力障碍的残疾人。这样不仅能方便照顾,更能提高服务质量。笔者这次采访的语训中心同样主要接受听力障碍儿童,虽然机构内暂时有三名智障儿童,但由于机构发展需要,目前这三名儿童已转介给相关机构照顾。还有,中心也会逐渐减少普小、中学的听障儿童寄宿数量,做到只接收学龄前患有听力障碍的儿童。

而居家照顾则没有限制专门的服务类别,只要是在规定范围内的残疾人及其家庭都可接受服务。负责居家照顾的社工或居委可按照要求,给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家庭提供服务。

就服务对象的主动性来看,机构照顾中大多数家长是自己通过各种渠道找到院舍机构后为家属提出入院要求,所以服务对象都是主动上门寻求服务,因而比较配合机构提供的各种服务。而目前某区残联推行的居家照顾服务则是由社工或居委根据政策要求主动寻找,经过服务对象的许可并签订服务协议后才正式提供服务,因此服务对象接受服务的主动性会相对较弱。

就服务对象的确定标准来看,机构照顾的标准是残障类别。如语训中心就是根据儿童的年龄、听力状况、康复状况来综合评估是否适宜在中心内接受照顾,符合条件的儿童会依据自身情况编入大中小班。每位学童都有自己的语言训练记录本和卡片,不仅能方便教学改进,更能让家长了解孩子的近况。当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会依据其康复情况和年龄或转介或继续升学。而居家照顾的服务对象是登记在册的户籍内残疾人及其家庭,确定标准是残疾人残障程度及其家庭的具体需求。相对于机构照顾的确定标准更为复杂和多元,并且由于服务对象限定为登记在册的户籍内残疾人,户籍外的、未登记的残疾人家庭则无法享受到这一服务,造成服务盲区,也带来福利资源分配的不平等问题。2.从服务提供者看机构照顾模式中的院舍通常配有专业的特教人员、医务人员、护理人员(主体),少量机构会配备社工(辅助),如语训中心的日常语言训练与康复训练都是由特教人员辅导学童进行。机构负责人表示,这些特教老师主要是从大中专师范院校直接聘请,由于目前开设特教专业的师范院校较少,因此绝大部分老师们的特教技能是在正式受聘后,通过相关培训或在工作中锻炼而获得。在照顾者数量方面,中心目前有9名教师,41名学生,师生比例达到1∶45。较高的师生比率能有效增加每位儿童的康复训练时长,也使聋儿的康复效果得以有效提高。

居家照顾的服务主体是社工。以社工为桥梁,联系起民政、街道、居委、残联、医院、精神病院、福利院及各种康复中心等正式的支持网络,以及亲友、邻里、志愿者、社区领袖及社区积极分子等非正式的支持网络。社工要为残疾人及其家庭连接和配置两个网络的资源。此外,志愿者作为社工的助手,也成为居家照顾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为保证服务质量,从社会公开招募的志愿者在提供服务前,会接受来自社工、医师、心理咨询师等专家的相关培训,经过培训后志愿者方能入户参与到居家照顾的服务中去。广州市越秀区“阳光家庭”居家照顾服务项目内部交流资料显示,6名社工、10多名志愿者、少量提供生活照料和清洁服务的工作人员为100户残疾人家庭服务,服务人员与服务家庭的比例接近于1∶20。相对于语训中心1∶45的师生比,显然居家照顾模式更能节省社会资源,也更能提供长效的服务。3.从服务特点看机构照顾模式因其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及服务提供方面的不同,具有集中性、专业性、规范性三个显著特点。集中性即机构照顾模式的院舍可以相对集中资源,给服务对象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专业性体现在语训中心里,大到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配备,小到课室布置、器材配备、活动场所设置、起居室设计等,基本上都考虑了学童的身体特点和生理需要,从而能够有效满足这一群体的特别需求。规范性在于语训中心只为聋儿这一群体服务,服务对象的专一性使其能够规范所提供的服务标准、服务质量与内部管理。此外,聋儿在机构中与相同群体相处,可以维持其正常社交、生理需求,获得朋友的支持,消除孤独感。也可使家庭的照顾者转移注意力,减少照顾者的负担以及家有残疾儿童的阴影。

居家照顾残疾人照顾模式通过社工运用社区的各种正式与非正式资源,尽量使残疾人能够继续留在原有社区或家庭中维持独立生活,同时又能获得必要的照顾。这样的模式使其具有服务对象的分散性、服务内容的多元化及服务方式的人性化等特点。服务对象的分散性有别于机构照顾的集中性特点,享受居家照顾服务的残疾人分居于服务范围内的原生家庭中,社工及志愿者等服务提供者需要走访于各街道、各家庭之间。服务内容的多元化强调正式支持网络与非正式支持网络的相互配合,既提供残疾人所需的生活照料、康复训练、就业指导、心理咨询及转介服务等,也提供残疾人家属所需的康复指导、心理支持、政策咨询等服务。服务方式的人性化指将残疾人置于其所熟悉的家庭与社区环境中,采用个案管理形式,把残疾人所在的家庭作为一个整体,由专业人士与家人、朋友和社区成员共同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既能免去服务对象的恐惧,又能维持家庭的照顾能力,达到满足残疾人康复照顾需求的目的。4.优缺点比较下面就以表格形式具体阐述机构照顾与居家照顾的优缺点。

总之,机构照顾与居家照顾模式各有其优缺点,针对不同的服务需求,可以取其优势来更好地为服务对象提供照顾。

三、两种模式的发展前景探讨

通过对机构照顾与居家照顾两种模式的比较分析,并结合中国国情和政策实践,笔者对两种模式未来的发展持以下观点。

首先,机构照顾和居家照顾各有所长,在为残疾人提供服务时,应取长补短,相互配合。由于机构照顾具有专业性、规范性、集中性三个突出特点,因此机构照顾在满足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健康护理需求、社会交往需求、家属照顾资源不足等方面有优势,比较适合儿童、老人、肢残以及所在家庭规模较小、无固定长期照顾者的重症残疾人;而居家照顾服务对象的分散性、服务内容的多元化及服务方式的人性化等特点,使得居家照顾更适合精神残疾人、残疾程度较轻者以及有固定家属照顾者的重症残疾人。另外,考虑到残疾照顾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处在康复早期的残疾人更需要专业的机构照顾,而其他阶段的残疾人通过居家照顾更能满足其情感、爱等方面的多元需求。

其次,在我国社会福利服务资源总体性不足的前提下,家庭照顾将是目前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内残疾人照顾最普遍、最重要的形式,但家属绝不是残疾人唯一的照顾者,家庭照顾需要逐步向居家照顾过渡。中国的家庭伦理和家族文化传统决定了残疾家庭成员照顾责任的主要承担者是其家属这一理念被大众所认可,如何为其家属发掘其他非家庭资源(如邻里、志愿者、社区、照顾机构、政府、市场)的支持,是由家庭照顾过渡到居家照顾的核心内容。

再次,尽管饱受非议,机构照顾在设施、护理和服务诸方面展示的专业性决定了它仍将是不可偏废的残疾人照顾方式。如何克服现有机构照顾的弊端,可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用社区内的小型照顾机构(如日间医院、成人日托中心、临托照顾中心等)取代大规模的、非人性的、隔离的照顾机构,将照顾的场域由以往偏僻且隔绝的机构转移至邻近人们生活的地理区域内,让残疾人尽可能在社区内的机构接受照顾。第二,机构照顾中主要的照顾者是机构的护理人员、康复师、医师、社工等专业人员,但其他非专业人员如家属、邻里、朋友、志愿者也需要扮演辅的角色。只有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的共同参与,机构照顾才能让残疾人感觉“像家一样”,并在机构中实现“正常化”生活。

最后,无论是机构照顾还是居家照顾,都应该为残疾人(包括其照顾者)搭建一个整合各方资源的平台,这些资源可能包括政府提供的政策资源、财政资源、组织资源,社区提供的情感支持、人力资源,民间社会提供的人力资源、组织资源、资金资源,市场提供的资金资源等,并且在这些提供资源的主体中,政府的支持不应是在特殊情境下使用的最后的手段,而应该是优先投入并被普遍使用的手段。在中国目前的情境中谈机构照顾和居家照顾,两者都意味着政府承担责任的加强而非退出。

表1机构照顾模式与居家照顾模式优缺点对比优势或长处限制或不足机构照顾

(1)减轻家人的负担,释放照顾者的压力(长期照顾行动不便的残疾人,会使家属特别是主要照顾者产生生理和心理负担,而机构有专业人士护理和照顾残疾人的日常生活,能极大减轻家属特别是主要照顾者的负担)(1)疾病理论认为残疾人的问题主要是自身生理或心理不平衡所产生的,在此理论指引下,机构照顾容易给受照顾的人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后遗症,如自我照顾能力削减,对专业人员的依赖性增加,与家庭及社区的接触减少,自我形象变得衰弱等(2)消除孤独感,保持正常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交往活动(如聋儿因为听力障碍被同龄小孩排斥,把儿童送往语训中心,可以让其拥有朋友,享受跟伙伴玩乐的时光,感受到被朋友理解与接受)(2)接受机构的照顾也会使得服务对象脱离所在社区,不能较好地融入社区的环境与氛围

(3)提供健康护理、康复等专业化服务(如聋儿需要配戴助听器或者人工耳蜗的耳机。这些助听器和耳机价格从几千元到十几万元不等,且容易损坏,很多学童甚至家长都不懂得保养,而中心的特教老师可以帮忙清洁和保管。此外,机构负责人还会定期带学童到测听中心检测,根据其听力康复状况调整助听器或耳机,以免由于设备问题而影响康复效果)居家照顾

(1)可以联系正式与非正式照顾网络:一方面充分发挥服务对象所熟悉的家庭成员、邻里及社区志愿者在照顾残疾人中的主要作用,另一方面接受专业人士的指导与协助,为残疾人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1)居家照顾服务需要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同步完善与发展,目前来说,居家照顾服务对象仍以老人为主,以残疾人为对象的服务刚刚起步,要实现居家照顾还需要多方支持与协调

(2)支持家庭照顾:居家照顾可以把残疾人的家庭作为一个服务整体,不仅可以维持家庭的照顾能力,更可以由专业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满足残疾人日常照顾需要的目的(3)成本低廉:居家照顾由于鼓励非正规服务和私有化服务的参与和发展,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政府在社会福利服务提供方面的责任承担和资源投入

[1]宋卓平.广州市“两会”信息:市政协委员提议资助我市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发展[EB/OL].[20060331]..

[2]成海军.儿童福利机构照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民政论坛.2001(1):17-18.

[3]吕新萍.院舍照顾还是社区照顾——中国养老模式的可能取向探讨[J].人口与经济,2005(3):10—11.

残疾人工作者发言材料篇7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人类寿命延长,但许多治疗后长期伤病和残疾的患者需要在身体和精 神上进行康复,康复治疗的社会需求越来越广大,建立康复治疗中心不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是医院、疗养院完善功能,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本文针对建立康复中心的必要性、可 行性进行了分析,并简述了康复中心的结构布局及基本设施内容。

1 什么是康复医学

康复即“恢复",“恢复到原来正常或良好的状态"。针对疾病和损伤所致功能障碍,使其尽 可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而应用的医学与技术,称为“康复医学"。换言之,康复医学是一 门对 伤病者和残疾者在身体上和精神上进行康复的学科,其目的在于消除或减轻患者功能上的障 碍,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活与劳动能力,重返社会与家庭。

现代康复医学涉及基础医学与临床各科医学,涉及物理学、运动学、工程学、心理学、护理 学、老年学、社会学与建筑学等多学科。其治疗手段不仅仅依靠药物与手术,而更加注重理 疗、体疗、工疗及心理治疗,提倡自身功能训练。鉴于康复医学对人类保健的重要性及其显 著特点,可以认为,康复医学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成为现代医学 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康复医学又被称为“第三医学"。

2 康复医学的治疗技术

在康复治疗中的几个主要技术,有物理治疗(PT),就是使用电、光、声、磁、冷、热、水 、力等因子治疗疾病、恢复与重建功能。主要包括运动疗法、电疗法、光疗法、超声波疗法 、磁疗法、冷疗法、石蜡疗法、水疗法、压力疗法和生物反馈疗法等;作业治疗(OT),就 是“教”和“学”,“教”是治疗师的任务,为患者的学习提供环境,用科学的方法设计学 习的内容,并给予细致、有步骤、有计划的指导;“学”是源于患者自身内部的过程,通过 学习,患者改变以往看问题的眼光和对事物的领悟,把新的理念和知识变为习惯。分为治疗 性练习、认知综合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娱乐活动和工作训练等;言语与吞咽治 疗(ST),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对有言语障碍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或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 ,改善因不能经口进食所产生的心理恐惧;另外,还有心理治疗、按摩治疗、针灸治疗等技 术。

3 康复医学的社会需要

在医学取得巨大进展的今天,各种传染病已基本上得到控制,目前人类的死因可以认为主要 是心肌梗死、脑卒中、癌症和创伤,但这些患者除急性死亡者外,还有很大部分可以存一个 长时期,对于存活的患者,康复医学就有巨大的作用。如在心肌梗死后存活的患者中,现已 证明,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可以明显延长患者的寿命,参加康复治疗者,其后的病死率比不 参加者低36.8%。

在脑卒中后存活的患者中,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可使90%的患者能重新步行和自理生活, 可使30%的患者能恢复一些较轻的工作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相反,不进行康复治疗者 ,上述两方面恢复的百分率相应地只有60%和5%。在病死率方面,康复组比不康复组也低1 2%。

在创伤方面,以严重创伤引起的截瘫为例,1950年前截瘫后平均只能存活2.9年,50年代后 虽然延长到5.9年,但这些患者由于残疾不仅不能为社会作出贡献反而成为社会和家庭的负 担。由于采取了积极的康复治疗,1976年已有53%的截瘫患者能重返工作和学习岗位;及至 1980年,这部分患者已达到83%左右。这就使许多严重残疾的患者不但不致成为社会和家庭 的负担,而且还能以不同的方式为社会继续作出贡献,这也是康复医学能使消极因素变为积 极因素而日益受到社会重视的原因之一。至于肢体伤残,由于现代假肢技术的进展,很多患 者装配了肌电手或其他各种假肢以后,绝大多数能自理生活和重新选择一种合适的职业,这 更是显而易见的康复效果。

在经济发达和生活水平提高以后,下述各变化向康复医学提出了更迫切的需求。人口平均寿 命延长,社会步入老龄化。已如前述,老年人中残疾者所占比例相当高,迫切需要进行康复 ,这就是近年来老年康复问题越来越突出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老年人中心肌梗死、脑卒 中和癌症的发病率亦比年轻人高,这也使得康复医学的重要性更为突出。

工业与交通日益发达,残疾人口不断增多。工业与交通日益发达以后,尽管采取了各种安全 防护措施,但只能降低工伤和车祸的发生率,而因工伤和车祸致残的绝对人数却因生产岗位 和车辆绝对数的增多而肯定比以往多,这部分残疾人同样急需积极的康复治疗,才能使他们 残而不废。

文体活动日益发达,伤残不断增多。文体活动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势必蓬勃发 展。纵观杂技、体操、跳水、赛车、拳击、摔跤等难度较高或危险性较大的文体活动,无论 在训练或竞赛过程中,每时每刻都会出现受伤致残的危险。由于这种原因而造成残疾的患者 ,同样需要康复医学为他们的将来作贡献。

另外,在目前人类还不能完全控制自然灾害和战争根源之前,地震和局部战争都是难以避免 的,世界各地的地震造成了大量的残疾人,各次局部战争同样产生?了不少伤残者。对于这 些患者,是否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其结果是大不一样的,这也是必须重视发展康复医学的 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可见,康复治疗市场的前景十分广大。而康复中心也逐渐由一个新生事物在我国逐渐普 及,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患者和疗养员,完善医院、疗养院的功能,提高经济效益,很多的医 院、疗养院都开始重视康复医学,纷纷建立康复治疗中心。

4 康复治疗中心的评建

由于康复治疗对于其他医学治疗来讲,治疗的时间很长,有的甚至几年、十几年,尤其对缺 乏子女照顾的老年患者和有经济条件的人群,还需要提供全面的生活管理,因此需要一个相 对独立、安静的环境,如有条件应独立于综合医院的医疗区,但也可在原有的理疗科基础上 建设。

4.1 常见的康复中心结构布局及设施

4.1.1 常见的康复中心组成及布局 ① 偏瘫治疗中心:脑功能障碍治 疗仪、肢体运动康复仪、吞咽障碍治疗仪、神经功能重建仪等。②骨病康复中心:骨创伤治疗仪、骨质增生药物电泳仪、CPM关节康复器等。③ 物理治疗中心:中频电疗、超短波、微波、红外线、紫外线、超声波、颈腰椎牵引治 疗、经皮神经电刺激、动态干扰电等。④熏蒸治疗中心:药物熏蒸治疗仪(熏蒸床等)⑤运动治疗中心:是指利用器械、徒手或患者自身力量,通过某些运动方式(主动或被动 运动等),使患者获得全身或局部运动功能、感觉功能恢复的训练方法。康复医学所要解决 的最常见问题是运动功能障碍,因此运动疗法已成为康复治疗的核心治疗手段,属于物理疗 法(physical therapy,PT)两大组成部分之一(另一组成部分为物理因子疗法)。着重进 行躯干、四肢的运动、感觉、平衡等功能的训练,包括:关节功能训练、肌力训练、有氧训 练、平衡训练、移乘训练、步行训练。适用范围:适用于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常见PT运 动治疗中心布局见附图1)图1 PT运动治疗中心布局图

⑥作业治疗中心:应用有目的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对于身体上、精神上,发育上有 功能障碍或残疾,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生活自理和职业过去能力的患者,进行治疗和训练, 使其恢复、改善和增强生活、学习和劳动能力,作为家庭和社会的一员过着有意义的生活。 适用范围:丧失生活自理和职业过去能力的患者。(常见OT作业治疗中心布局见附图2)⑦言语治疗中心:对各种言语障碍和交往障碍进行评定和治疗。包括言语的诊断评定和治 疗。适用范围:言语评定和治疗主要针对言语障碍的患者;吞咽评定和治疗主要针对吞咽障 碍的患者。⑧心理治疗中心⑨康复评定中心:客观地、准确地评定功能障碍的原因、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 发展趋势、预后和转归,为康复治疗计划打下牢固的科学基础。这种评定可以用仪器也有些 不需用复杂的仪器,这种评定至少应在治疗的前、中、后各进行一次,根据评定的结果,制 定、修改治疗计划和对康复治疗效果和结局做出客观的评价。康复医学始于评定,止于评定 。

4.1.2 常见的康复中心设施康复训练是康复医疗 的基本手段和主要内容,它针对各种原 因(如偏瘫、截瘫、脑瘫、截肢等)引起的机体功能障碍,运用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使患 者的残存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并以最佳状态回归社会。

开展康复训练时,治疗师借助于一定的器械对患者作手法训练,或是治疗师指导、帮助患者 利用器械进行训练。这些器械就叫康复训练器械,多数由钢材、木材、塑料等制作而成。它 们的结构、形状、尺寸、重量、用途各不相同,有的由几十个、上百个零件组成,有的则非 常简单。现将康复治疗需要基本的器械按治疗项目分组如下:第一组(综合、高使用率):平行杠(!)肋木(!)阶梯(!)姿势镜(!)训练台(! )PT凳(!)运动垫(!)倾斜台(!)砂磨台(!)木钉盘(!)滚桶(!)平衡板(! );第二组(综合、较高使用率):套圈(!)粘木铁棍插盘(!)手指阶梯(!)分指板(! )踝关节矫正板踝关节矫正站立板(!)楔形垫(!)训练球(!)体操棒(!)肩梯(! )多用组合箱(!)实用步行练习装置(!);第三组(综合、次高使用率):治疗台、固定带式训练台、训练枕、站立架(!)滑轮训练 器、肩吊带、握木、握球、内旋矫正板、内收矫正板、内翻矫正板、外翻矫正板;第四组(侧重于肌力、耐力训练):支撑器(!)砂袋(!)挂式砂袋 哑铃(!)悬吊架 (!)墙壁拉力器(!)股四头肌训练器(!)手指肌训练台(!)划船器功率自行车跑步 机;第五组(侧重于关节活动度训练):肩关节旋转运动器(!)前臂内外旋运动器(!)腕关 节掌屈运动器 腕关节旋转运动器(!)膝关节旋转运动器踝关节历屈背伸运动器多功能组 合运动器;第六组(侧重于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及其他):手功能综合训练板(!)生活自助具、取物器 、穿衣板、防洒碗、轮椅、轮椅桌、轮椅垫、助行架、腋杖、肘杖、手杖、四脚手杖、角度 尺、偏瘫综合康复器;第七组(儿童专用):姿势矫正椅(!)梯椅(!)爬行架、钻滚桶(!)钻笼、蹦床、球 浴、玩教具、矫形背带、保护头盔“!”表示该品种属康复训练器械基本品种。

4.1.3 康复中心经济效益分析 ①初始投资成本(基本设施及房屋修缮)= 80万元;②预计年收益总额=133.32万元(见表1);③预计年成本=材料费+折旧费+维修费+人员工资=32万元,材料、电、暖费=5万,年折旧费=6万元,年维修费=1万元,人员工资=10人×2万元/人年=20万元;④预计年利润=133.32万元-32万元=101.32万元;⑤投资回收期=初始投资总额/年利润=80万元÷101.32万元=0.79年

残疾人工作者发言材料篇8

2007年5月,我们举行了广元市首届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式上的文艺表演策划编排很使人犯难。容纳几万人的大广场,近3万人参加的开幕式,全市首届残疾人运动会,宣传残疾人事业,展示残疾人风采,市委书记、市长亲自到场。

全国大大小小成千上万的文艺表演可谓百花盛开,这些都给我们的文艺表演增添了压力。如何体现残联和残疾人特色,展示残联和残疾人风采,隆重热烈地办好开幕式,吸引成千上万观众的眼球,打动全社会的心灵?我们决定从残联和残疾人实际出发,充分利用与残疾人生活密切相关的设备设施作为表演道具,组织一场独特的文艺演出。

平时我们看到的文艺表演特别是大型团体文艺表演中,我们经常看到的是用花束、彩绸飘带、雨伞、大折扇等做道具,演绎出万紫千红的精彩世界,实现了姹紫嫣红、冲击视觉、激动人心的表演效果。但是,残疾人的文艺表演,既要有一般的共性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又要突出残疾人的特色,彰显残疾人的拼搏抗争自强不息精神,展示出残疾人生活的特殊性。我们决定除了在编排内容上突出表现残疾人,同时决定在表演道具上做文章。在三四百人的大型舞蹈表演中,使用了200辆轮椅(实物),200余副拐杖(模具),使演出效果空前激越、壮丽、动人。

伴随沉重雄劲的乐曲,200余人拄着拐杖进了场。他们一会儿高擎,一会儿低拄;一会儿横拿,一会儿纵举;一会儿连成道道直线光芒四射,一会儿组成层层波浪跌宕起伏;一根根银光闪闪的残疾人特殊用品――双拐,或横排成行组成铮铮铁骨的巨龙、雄伟的长城,或竖立成堆砌成庄严的营垒、银色的火焰⋯⋯整个场面精彩纷呈,随着舞蹈人员的队形和动作变化演绎出千百幅动人场景。以巨大的视觉效应和感染力冲击观众,激起观众一阵阵暴风雨般的激烈掌声和喝彩。

轮椅的使用效果更是奇妙。首先是180多部轮椅成前后两排一字儿排开登场。在前进中先后有3部轮椅渐渐走在了队伍前边。轮椅上分别坐着一位鲜花簇拥的残疾人自强模范,象征着残疾人群体队伍蓬勃向上一往无前自强不息,其中又是英雄辈出模范不断产生的奋发有为景象。高音喇叭中及时播送着他们自强不息拼搏进取的事迹。如此情景交融的动人画面使在场的观众无不心灵震撼,无不为之动容。整个演出分两次使用了轮椅。第二次是表达助残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的阵容。伴随《爱的奉献》激越动情的乐曲,180多名志愿者推着180多辆轮椅一字儿排开整体推进,迈着矫健的步伐走来,恰如扶残助残巨浪卷地掀起,奔腾不息,滚滚向前。然后是穿插分流组成的或圆圈、或曲线、或方阵、或“之”形,形成“多种形式,无微不至”的助残志愿者分队阵容。然后合拢成3排交替穿插,错落有致,缓急有序,形成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志愿者助残热潮,把全场观众带进扶残助残激情和对和谐社会构建的深层次思考中。

这次残疾人专门用品用具在文艺表演中的特殊运用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效果。

首先,它彰显了残疾人的文艺特色。比起一般的雨伞、大折扇、彩绸飘带等(当然我们不排除这些演出道具,而且应当用好用活这些道具),它更有特色。它突显了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的特点特征,更加贴近残疾人的生活和工作实际,使演出更加具有残疾人文艺的色彩和魅力,更具残疾人的自强不息精神和团结拼搏、与命运抗争的不屈风采。

其次是拓展了残疾人文艺演出空间特别是道具的使用空间。轮椅、拐杖等这些特殊人群的日常生活用具用品成规模的使用在大型文体活动表演中,应当说是一种特殊状况下的开拓和创新,是一种文体活动表演的形式和内容的拓展,它为残疾人的文体事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难得经历和宝贵经验。

再次是为其他残疾人事业的活动提供了资料和素材。残疾人用品用具充当文艺表演的道具,不仅增强了残疾人文艺节目的观赏价值,使人能深受感染过目难忘,同时还为其他活动增光添彩。这次体育运动会后,我们将演出实况录像制成光盘、电视专题节目等,广为传播,引起了许多激动和强烈反响。特别是我们用这些精彩独特的表演画面制作成展板,用这些画面作为各种宣传图片的底纹、背景等更是难得的资料宝库。如2008年助残日期间,我们的系列展板使用了“志愿者推轮椅”的画面作为展板的下边底纹背景,用开幕式盛况作为“前言”版底纹都取得了美妙的宣传效果。

总之,在残疾人文体活动中恰到好处地使用残疾人用品用具作为道具,能有效地彰显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的风采,能强烈地增加残疾人文艺体育表演的感染力,增强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工作的特色,提升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工作的品位,从而更加激发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发人们的扶残助残热情,营造良好的残疾人事业发展社会氛围,促进和谐社会文明社会建设进程。■

上一篇:班级后进生转化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城管十乱现象整治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