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品质教育范文

时间:2024-02-23 09:58:00

道德品质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篇1

一、影响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主观因素,即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对其道德品质发展的影响。

1.智力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小学生道德认识的水平。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道德意识的发展同智力活动的水平有密切关系。他认为儿童和青少年的道德意识经历了“他律”到“自律”的发展道路。他认为,小学生的道德判断属于他律的道德判断,具有前运算的性质,它意味着责任和价值取决于法律或命令的本身,与其跟同伴或成人的关系无关。

2.意志的发展直接影响着http://小学生道德意志发展的状况。众所周知,仅有道德认识不一定能产生道德行为。比如明知不守纪律不对,但却不能控制自己;明知遇到坏人要同他斗争,但却因为胆怯而逃跑等。可见,意志的发展是道德意志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客观因素,即家庭、学校、社会对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直接影响。

1.家庭对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影响。家庭是小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几乎天天都离不开。父母是小学生经济生活的供给者,学习、思想、生活的监护者,几乎天天都要接触,天长日久,耳濡目染,言传身教所造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和兄弟姐妹,是小学生接触最多,最容易产生影响的家庭成员。因此,父母、兄弟姐妹道德品质的好坏,对小学生有直接的影响。

2.学校和班集体对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影响。有关研究表明:集体主义定向对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有良好影响。它使学生较容易掌握道德行为准则,使学生较易成为社会活动的积极分子,并较好地做到言行一致。具有集体主义动机的学生自我调节道德行为的过程也较快,较有成效。

3.社会环境对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影响。社会环境远比家庭和学校环境复杂,在小学生道德品质形成中起作用的因素也就更多。一般认为,对小学生影响最大的是他们的社会交往关系。学生渴望广交朋友,朋友的选择则是十分重要的。和幼儿相比,小学生逐渐摆脱了对成人的依附关系,并从成人的权威影响下独立出来。他们有了苦恼,首先向同龄朋友诉说,有了欢乐也首先和同龄朋友共享,有什么知心话也是先向同龄朋友倾吐。

二、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培养的教育与引导

(一)发展智力,提高对道德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理解水平。

1.重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施教。对于接受主体来说,不同年龄、不同认知水平、不同个性心理和情感体验以及所处的不同环境,都可以影响其受教过程。

2.引导小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调节。小学生对自身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不断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调节,是其对一切道德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理解的保证。

3.创设各种道德情境让学生去判断,去体验,去付诸实行。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理解力,必须为他们创设各种道德情境,让他们去判断,去体验,去付诸实行。在学校生活中,这种机会是很多的。

(二)丰富情感,促成良好的道德情感的发展。

人的情感总是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的,消极情感多了就容易引发不良的道德情感,积极情感多了则会引发良好的道德情感,这类事实在生活中屡见不鲜。为此,我们应该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满足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要求,并为他们创造健康的生活气氛,尽量激发他们积极的情感反应,以促成良好的道德情感。

(三)增强意志力,提高道德意志水平。

一般的意志力是形成道德意志力的基础,也可以说,道德意志是意志力在道德行为中的表现。一般的意志力不能自然地转化为道德意志力,它必须通过道德行为的锻炼。生活中需要道德意志努力,以促成良好的道德行为的事情随时都可能发生,要引导小学生有意识地在这类情境中锻炼自己。

(四)发挥学校教育功能,促进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1.在良好的校风、班风中重陶。如学校、班级均有明确的目标,健康的集体舆论,制定好共同遵守的校规、班规,形成团结友爱、互助合作、好学的富有朝气的坚强集体,那么就易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2.在学科教学中渗透。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我们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重视德育,从中渗透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一是利用教材本身的思想性进行渗透。二是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三是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持长。学校每学期都要成立十几个兴趣小组,这些小组开展的活动既激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的积极性,又培养学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

 

道德品质教育篇2

关键词:思想道德品质教育; 创新; 师德; 专业水平; 育人魅力

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实施,教师是主导,是主导,是关键,是核心,要发挥楷模作用。首先要求教师既要有较高的道德情操,又要有献身教育事业的品德素质;既要有现代化教育思想和知识技能,又要具备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实践知识;既要学习、总结、借鉴别人成功经验,又要敢说、敢做、敢创新。在探索实施道德教育的途径中,要做到能文能武,要善于总结,勇于开拓,为推动思想道德品质教育不懈努力。

一、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工作要不断创新

第一、观念创新。就学校的领导来说:一是增强服务意识。学校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意识,淡化层级观念,强化服务观念,简化手续,提高服务质量,真诚为每一个教职工提供关爱和服务,突出人文关怀。要经常到教职工中调查了解他们生活、工作、学习、思想和家庭情况,帮助教职工解决当前的主要各种问题和困难,使思想政治工作步入人性化、服务化管理轨道,真正体现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真诚留人,形成用一流的服务留住教师、留住人心的校园风气。二是以人为本,注重教职工的个性发展。人是最为能动的力量,学校兴旺的根本在于教师,教师是学校的主体力量。同时,学校又是教师赖以生存的学习、工作、生活和出成果的地方。教师职业需要特殊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三是增强法治意识。要充分发挥法制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把教职工思想政治纳入法制轨道,使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有法可依,依法开展,形成依法治教、依法从教、依法执教的良好氛围。

第二、方法创新。就学校的教师来说:一是由经验型教学方法向科学型教育方法转变。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逐步由静态的、狭隘的、封闭的思维方式向动态的、系统的、开放的思维方式转变,当今的学生眼界更宽,思维更加活跃,思想情况也更加复杂。因此,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必须由经验型向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科学型的思想政治方法转变。二是由灌输型教育方法向交流型教育方法转变。使思想教育工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理解人,关心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而激发受教育者参与、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三是由单纯说教方法向多种载体传播教学转变。在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要系统地运用多种多样的载体来做好说服、教育、引导工作,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趣味性、渗透性和感染性。四是由单一型方法向综合型方法转变。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锻的实际出发,从广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立足于团结的力量,坚持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从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真正把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

二、教师的师德要起表率作用

在教师为学生树立的道德榜样中,教师自身的行为示范对学生最具感染力。因此,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特别强调教师在言行举止上起表率作用。主要表现在:

1.服务精神。 教师向社会和个人提供教育服务,教师的工作实际上是一种服务性工作。学生是教师的教育对象,也是教师的服务对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又是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的关系。因此,教师的师德特别强调为学生服务的精神。教育服务的公共性,还要求教师对服务对象一视同仁,不容许教师出于个人的好恶不公平地对待任何学生。

2.奉献精神。 要求教师要有很高尚的道德修养,勇于奉献,甘为人梯,在必要时可以无条件地牺牲个人利益,服从或服务于集体或服务对象的利益。

3.敬业精神。 教育服务和其他服务一样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它为教育团队和个人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对于教师来说,教育工作不仅是一种生活手段,而且是一种生活方式。“敬业精神”意味着教师必须竭尽全力提高执业标准,促进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

4.团队精神或协作精神。 在教育领域,由于服务面广,且长期采取集体教育形式,内部职能分工较细,教师个人几乎已难以对学生进行全程指导,教育服务基本属于团体服务。因此,教师不但要与同事和睦相处,而且要团结一致,相互协作。“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是现代教育固有的特质。

5.以身作则。 教育服务有其独特性,教师运用自己全部的素养特别是道德素养,向学生提供服务。如果说大部分教学服务属于技术的话,那么教育服务归根结底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不断发挥楷模作用,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为人师表”。

社会舆论经常把“敬业精神”、“服务精神”、“奉献精神”、“以身作则”,看成教师个人高尚的道德境界。其实不然。这些都是教师的职业美德,而不是教师的个人美德。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的道德水平,是教师的职业特色所致。

三、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水平和育人的魅力

教师要具有新的科学观念和新的文化知识面,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发挥育人的魅力。

1.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 在学习中,学生大都处于被动状态,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教师讲什么就学什么,教师的板书一字不漏抄下来有作业就完成作业,没有作业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了。不会评价自己的学习,缺乏独立自主的学习精神。这种学习态度和方法,不仅会使学生个性品质上形成依赖、封闭、缺乏自信自立的心理状态,而且影响着人格的健全发展。

为此,教师要教会学生自学,会读书。比如,教材体现了教学大纲思维逻辑和思想教育要求。这就要求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引导学生课前阅读教材,养成看书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针对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读不惯、读不细、读不懂等问题,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明确的重点、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引导学生,做好以下工作:(1)通读。新课前,及时布置预习提纲和思考题,使学生带着问题通读本课内容,大致了解知识结构和要点,疑难处做记号或拟问题为课堂学习做准备:(2)详读。要求将现象和概念规律联系起来,逐句细读,多思,将相关的知识联系对比抓住实质,了解知识来龙去脉,对基本概念了解表达方式和清楚应用范围和条件,反思多问,从不同角度思考;(3)精读。弄清重点字句,懂得术语涵义,把概念和规律活化,达到见“物”明其“理”,“知理”联系“物”,灵活地将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阅读时注意层次,由粗到细、由表及里、由点到面、由现象到概念和规律,经过阅读,复习阶段达到对教材基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今后独立有效地从浩瀚的书海中寻找和猎取必要知识,打开知识宝库的能力。

2.因材施教培养高素质人才。 教学必须要符合可接受的原则,即传授知识的多少,难易,快慢都要符合学生现有的基础知识和学生思维发展的现状,学生智力的发展必须要达到潜在水平与现有水平的辩证统一,教学的难易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根据现有发展区的具体情况出发,使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由现有的水平区发展到潜在的水平区,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充分发展与发掘。

道德品质教育篇3

一、依据特征、实施教育

1.基本的心理特征。陈鹤琴先生说过:“若不明儿童的心理而妄施教育,那教育必定没有成功可言”。他将幼儿的心理特征,归纳为好游的、好听的、好群的、好模仿的、喜欢野外生活的、喜欢成功的、喜欢别人赞许的。我们在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应根据他们的这些心理特征,采取生动灵活的教育方法,让他们接受。如依据幼儿好表扬的特点,对其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采取多样性的表扬方式(如点头、微笑、贴小红花等)给予及时强化。实践证明,肯定性评价较之否定性评价更能为幼儿所接受。

2.明显的个性差异。每个人鲜明的、独特的个性特征在幼儿期就已初步显现出来。如有的孩子性格活泼开朗,喜欢群体活动,有的孩子却性格孤僻,不合群。我们在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必须根据这些不同特点,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性格开朗的幼儿如果犯了错,老师当场给予指出,他们一般可以接受,而对于性格内向的幼儿,我们可以通过暗示,或过后个别交谈的方法来指出,既维护了幼儿自尊心,又能为其所接受。

3.不同的年龄特征。针对不同年龄班幼儿品德发展的特点,实施教育是开展幼儿道德品质教育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小班幼儿刚入园,任性、娇惯,品德教育应从常规教育入手,让幼儿服从常规要求,改变不良习惯。中班则是出现“告状”的高峰期,幼儿往往因没有能力处理发生于同伴之间的矛盾而频繁向老师“告状”。此时的教育重点在于提高他们处理矛盾的能力,如:游戏中为了争当角色而争吵,我们引导他们通过“轮流”、“石头剪刀布”等多种方法解决此问题。大班幼儿对道德认识增强了,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我们可以更多地通过谈话、讲道理的形式,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他们通过实践接受教育。

二、创设环境,注重熏陶

1.有序的活动环境。幼儿的道德品质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形成的,活动环境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更是幼儿形成道德品质的重要场所。活动环境输送给幼儿什么样的信息直接关系到幼儿形成什么性质的道德品质。因此,创设有序的活动环境如:物品的整洁、有序;玩具的分类标记;空间的宽畅合理;内容的丰富有趣等等,对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影响重大。在有序的活动环境中,幼儿的道德意识从不自觉到自觉,道德行为从不习惯到习惯,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和谐的人际关系。幼儿道德品质的重要内容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如何将直接影响着幼儿的道德品质。和睦、平等的人际关系能使幼儿觉得人格受到尊重,从而对周围事物表现出豁达、宽容与自信,其道德品质就在这样的气氛中受到熏陶,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我国儿童工作者赴欧考察团到瑞士、瑞典、英国和法国,对幼儿进行了考察。代表团在伦敦的一所幼儿园里,遇到这样一件事:一个幼儿画完了一张图,拿给老师看,而老师正在同别的幼儿谈话,没有看到。旁边一位老师立即提醒了她,这位老师马上回过头来向幼儿道歉。幼儿正因为得到了尊重,所以也逐渐学会了尊重别人。因此,尊重孩子,对于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养成优良的品质,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平时应把幼儿作为一个成人看待,虚心倾听他们的意见,认真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注意态度温和,说话文明,即使批评幼儿也要讲究方法,注意分寸,使他们觉得受到尊重。

3.良好的榜样效应。幼儿模仿性很强,在家里,父母是主要模仿对象,在幼儿园里,教师则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原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对家长们说过:“亲爱的父母们,家庭风气是由你们自己的生活和你们自己的操行创造出来的。如果你们生活上的一般作风不好,即使最正确、最合理、并且精心研究出来教育方法,也将是无用的。相反地,只有正当的家庭作风,才能给你们提供对付孩子的正确方法,特别是提供劳动、纪律、休息、游戏和权威的正确方式。”父母在孩子面前要有良好的作风,我们幼教工作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长期的教育实践证明,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对幼儿产生直接的影响。为人师表,我们以良好的行为感染幼儿,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形式多样,寓教于乐

1.有趣的游戏。寓教于乐,“教”才能取得效果,也才容易为幼儿所接受。我们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和道德品质教育的需要,选择幼儿喜欢的游戏项目,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受到教育。如根据幼儿劳动观念、集体意识较差的情况,组织“小兔搬家”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劳动的意义,增强集体意识。再如,为了培养幼儿的合作品质,懂得人际关系中所应遵循的交往规则,组织“商店”、“医院”等角色游戏,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处理简单的人际关系,体验社会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

2.多样的活动。实践是幼儿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离开了实践的练习,幼儿的道德教育将是一句空话,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也必将脱节。因此,我们应组织多样化的活动,以形成和巩固幼儿的道德行为习惯,加强道德认识,激发道德情感。如,组织开展“我有一双小巧手”的主题教育活动,使幼儿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养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的好习惯。

3.生动的故事。爱听故事是幼儿的天性,故事中蕴涵的丰富的品德教育因素成为教育幼儿的重要素材。我们应善于利用讲故事等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选择一些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故事,如古今中外的名人故事,历史上的爱国故事等讲给幼儿听,根据幼儿品德发展的现状进行教育,使他们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获得多样化的感知。

道德品质教育篇4

怎样理解思想道德素质化?这要从剖析“素质”内涵谈起。在素质教育的研究中,人们对人的素质给予广 义的界定:“素质是人在先天条件下,通过后天的教育训练和环境影响形成的比较稳固的、且在比较长时间内 起作用的基本品质。”〔2 〕我们必须特别注意到“素质”内涵中“稳固的”“在长时间内起作用”的要求。 基于这个认识,我们认为,如果学生的品行呈现表面性、被动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那么所反映的品德就不能 说已成为该生的素质,也就是说其品德尚未素质化。只有学生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顶得住环境变化的影响, 抵抗得了不良干扰和诱惑,始终能保持其良好的品行,才能说明他具有良好的品德素质,也就是说达到“品德 素质化”的程度。

素质的特征源于素质的内在属性。内在性,这是人的素质所具有的最基本的特征,它表现为人的品质的深 层底蕴,因而决定素质的形成必然是个内化的过程。内化,就是把外部的东西转化为内部的东西,客体的东西 转化为主体的东西。比如道德准则是外部的东西,以此教育影响学生,如果学生真正认同这些准则,并且成为 自觉的要求,坚定地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那就可以说是变成了个体内部的东西,实现了道德内化。

所以道德内化是思想品德素质化的基本要求。德育工作者要从事对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教育,就必须研究道 德内化的规律,探索道德内化的方法和途径。

一、道德信念的形成是道德内化的核心

通常我们按四分法来揭示品德的结构,即“知、情、意、行”。“行”是外显的,“知、情、意”是内在 的。在以往的德育工作中,较多地注重于认知向度和行为向度,把道德行为直接归因于道德认识,这显然是不 够的。举个简单例子,学生都知道禁止吸烟,可有的学生明知故犯,或者经教育不吸烟了,过一阵子又吸了。 这说明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对道德准则的认识不一定会直接导致“自觉的、稳定的、一贯性的”道德行为。可 见,如果忽略了“知——情——意”这一内在中介系统区,那就是忽略了品德结构的重要核心部分,这核心恰 恰是道德内化的根本所在。

在研究“知——情——意”系统时,引入一个综合性的心理概念——道德信念。所谓道德信念,“它不是 单一的某种心理成分,而是深刻的道德认识、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道德意志的有机统一。”“道德信念是 道德动机的高级形式,是推动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并使人们的道德行为具有坚定性和一贯性。”〔3〕

道德内化就是促使道德信念的形成。

当道德准则作为一种外部信息向学生输入时,学生的认知必须经历不同层次的发展:“知道”层次(懂得 应该怎样做)——“理解”层次(明白为什么应当这样的道理)——“认同”层次(由被动、外制式转为自觉 性,化为自觉要求)。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人在多种因素作用下经过反复的心理体验,不断地丰富道德情感 ,良性的心理体验会激发人的内在需要层次的升华,发展成精神上的道德需要,产生对道德的追求,而道德需 要实现的满足又反过来强化良性的心理体验。随着道德需要的升华和道德情感的增浓,人对于非道德因素的干 扰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不断增强,具备了顽强的道德意志。综合上述各种心理成分,也就是深刻的道德 认识、浓烈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道德意志,形成了坚定的道德信念,外部的道德准则实现了内化。

由于道德内化是由外到内的过程,因此研究道德内化的途径和方法就必须从优化外部作用的条件和激励自 身内部因素入手。对此,下面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二、优化外部条件 促使道德内化

外部条件有各种不同的分类法,本文选取与“知——情——意”系统产生心理作用有关的方式作为分类标 准。

情动条件:动之以情,是教育的先导。情是开启学生信息接收系统大门的钥匙。以情激情,是激发道德情 感的好办法。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最好的情感教育,教师富有情感的教导(或演讲)必然使学生的情绪受到 感染,优秀作品,动人的故事情节都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

理喻条件:晓之以理,让学生能真正领悟道德准则及其执行意义。教师要讲究说理的艺术,以理服人,“ 心服”就是“理”的内化,采用强制性的压服是不好的,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更谈不上内化。在学科教学中渗 透德育,“文以载道”,寓理于学科教学之中,于无形中潜移默化。

榜样条件:榜样在促使道德内化方面的力量是无穷的,古今中外人类优秀分子身上都闪耀着美德的光辉, 他们人格的魅力对学生的精神必然产生巨大的震撼。学生周围的好人好事都能构成学习的榜样。

环境氛围条件:除了硬环境外,要善于营造浓烈的情感氛围。例如升旗仪式,对场地、设施、队列、服装 、鼓号乐、歌声、演讲等因素进行综合设计,构建庄严且富有爱国情感的氛围,就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制约条件:我们强调以正面教育为主,坚持疏导方针,但丝毫也不能忽视制约机制的重要性。法制教育、 规章制度的管理从另一侧面强化对道德行为意义的认识,对道德内化起了辅助作用。

评价条件:对学生行为予以评价,既可加深道德认识,增进道德情感,同时又是一种导向和激励,其作用 不可低估。评价不仅来自教师,也来自学生接触的各个方面,我们应当重视集体舆论的教育作用,应注意发现 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予表扬、鼓励。

促进道德内化的外部条件很多,这里无法一一枚举。

三、自我教育是道德内化的关键

由于道德内化是学生主体内部的心理过程,因而发挥学生主体能动作用是道德内化的关键。下面我们仍以 “知——情——意”系统和道德信念形成过程为线索,探索自我教育的形式,研究教师调动学生主体作用所应 发挥的主导作用。

(1)发挥学生在道德认知中的主体作用

道德认识是自我教育的基础,也是自我教育的起点。对道德准则不单纯是理解掌握,还必须上升到“认同 ”的层次。为此,采取“外铄式”的灌输往往是不够的。教师必须想办法,促使学生去分析,比较道德行为和 非道德行为的截然相反的后果,同时引导学生去领会执行道德准则是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的统一,必要时甚至 可以让学生去经历直接或间接的心理体验,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从心底里、从情感上达到对道德准则的认同。

(2)“自省”是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

自省是经历自我评价、归因分析、自我强化的内在心理活动过程。自我评价——以道德行为准则来衡量自 己的言行,判断是非、善恶、美丑。对好的自我肯定,错的自我否定。归因分析——找出产生行为的动因,总 结经验教训。自我强化——肯定自己的道德行为时,增进了自己的道德情感,增强道德信念;反省自己非道德 行为时,引起自疚的心理体验,对道德准则有了新的认识,痛下决心,改正错误。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给学生留有“自省”的机会,也可以设计一定的形式对学生的“自省”给予引导。

(3)自制是自我教育的高级心理活动

自制力是道德意志的重要品质,它是产生行为过程中的自我调控,控制自己的需求、欲望、动机、情感、 情绪,控制自己不受干扰,保持不偏离原来的决定,因而自制可以起到避免自身产生错误行为的作用。从这个 意义上看,自制是比自省更为高级的心理活动。

从控制论的观点看,自制是外部控制信息(各种道德准则)经内化而成为自身内部系统的控制信息(即坚 定的道德信念),发挥导向、调控、维持的作用。而自省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反馈和重新调控,为以后 的行为输入(或强化)新的信息。所以自省和自控是主体系统自我控制在不同阶段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联系 ,循环交替进行。不断地增强学生的道德信念,就能不断地强化控制信息,不断地增强自制力。强化控制信息 还可以采取外界提示法,比如设座右铭、挂“制怒”牌、在公共场合设警戒标语(例如禁止吸烟)、在校园里 《守则》《规范》上墙等。

从自制的内容看,对“需要”的控制是最为根本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的心理结构中,需要处于核心 、主导的地位。需要,是人的社会行为的主要归因,因此有人主张“道德行为归因于道德需要”,学生能否控 制自己的行为,从实质上来说就是能否控制自己的需要。所以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就要认真地研究教育 对象的需要,支持和尽可能满足他们合理的需要,转化他们不合理的需要,帮助他们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利 益关系、个人与集体关系,处理好权利和义务、奉献和索取的关系,最终实现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物 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统一。

四、交往和实践的磨炼是思想道德素质化的必经途径

主体素质的形成是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内外相互作用的中介即是主体在生活中所参 与的各种各样的活动”。〔4 〕这就是说,素质的形成具有主体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道德准则是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关系的规范,所以道德品质只有在人际交往中,在社会实践活 动中才能得到体现(即外化),学生的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是实现“知、情、意、行”统一的必经途径。

本文不打算在这方面作深入全面的探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学生主动参与交往和社会实践时,由于交往 的对象、实践的内容和环境不可能纯化,因而学生必然会受到正面的或反面的影响,对这一点我们必须有足够 的估计和准备。

首先,应当教育学生注意择友,尽量避免到不良的环境(例如“三厅二室”)去活动。学校应鼓励学生社 团活动,开设活动课,有计划地组织社会实践。同时应重视班组集体的建设,创造良好的交往群体和环境条件 。

其次,密切关注学生群体的动向,家庭、社会、学校密切配合关心学生活动情况,发现不良的苗头就及时 作出针对性的帮助和引导,防患于未然。

第三,以辩证的观点看待学生的交往和实践活动。正如陶西平同志所分析的,“想通过隔绝学生与社会的 联系,进行封闭式的教育,从而使学生在净土中健康成长只能是一种幻想”。所以,让学生在复杂的环境中去 锻炼,在纷繁的生活和实践中去接受考验,在成功与挫折中去经受磨炼,才能使他们真正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 ,才能使学生内在的、稳定的思想道德素质真正形成。

注释:

〔1〕陶西平:《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趋势》

〔2〕上海教委师资处:《中学素质教育研究专辑》

〔3〕白先同、吴佩杰:《德育新观念论纲》

道德品质教育篇5

怎样理解思想道德素质化?这要从剖析“素质”内涵谈起。在素质教育的研究中,人们对人的素质给予广 义的界定:“素质是人在先天条件下,通过后天的教育训练和环境影响形成的比较稳固的、且在比较长时间内 起作用的基本品质。”〔2 〕我们必须特别注意到“素质”内涵中“稳固的”“在长时间内起作用”的要求。 基于这个认识,我们认为,如果学生的品行呈现表面性、被动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那么所反映的品德就不能 说已成为该生的素质,也就是说其品德尚未素质化。只有学生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顶得住环境变化的影响, 抵抗得了不良干扰和诱惑,始终能保持其良好的品行,才能说明他具有良好的品德素质,也就是说达到“品德 素质化”的程度。

素质的特征源于素质的内在属性。内在性,这是人的素质所具有的最基本的特征,它表现为人的品质的深 层底蕴,因而决定素质的形成必然是个内化的过程。内化,就是把外部的东西转化为内部的东西,客体的东西 转化为主体的东西。比如道德准则是外部的东西,以此教育影响学生,如果学生真正认同这些准则,并且成为 自觉的要求,坚定地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那就可以说是变成了个体内部的东西,实现了道德内化。

所以道德内化是思想品德素质化的基本要求。德育工作者要从事对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教育,就必须研究道 德内化的规律,探索道德内化的方法和途径。

一、道德信念的形成是道德内化的核心

通常我们按四分法来揭示品德的结构,即“知、情、意、行”。“行”是外显的,“知、情、意”是内在 的。在以往的德育工作中,较多地注重于认知向度和行为向度,把道德行为直接归因于道德认识,这显然是不 够的。举个简单例子,学生都知道禁止吸烟,可有的学生明知故犯,或者经教育不吸烟了,过一阵子又吸了。 这说明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对道德准则的认识不一定会直接导致“自觉的、稳定的、一贯性的”道德行为。可 见,如果忽略了“知——情——意”这一内在中介系统区,那就是忽略了品德结构的重要核心部分,这核心恰 恰是道德内化的根本所在。

在研究“知——情——意”系统时,引入一个综合性的心理概念——道德信念。所谓道德信念,“它不是 单一的某种心理成分,而是深刻的道德认识、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道德意志的有机统一。”“道德信念是 道德动机的高级形式,是推动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并使人们的道德行为具有坚定性和一贯性。”〔3〕

道德内化就是促使道德信念的形成。

当道德准则作为一种外部信息向学生输入时,学生的认知必须经历不同层次的发展:“知道”层次(懂得 应该怎样做)——“理解”层次(明白为什么应当这样的道理)——“认同”层次(由被动、外制式转为自觉 性,化为自觉要求)。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人在多种因素作用下经过反复的心理体验,不断地丰富道德情感 ,良性的心理体验会激发人的内在需要层次的升华,发展成精神上的道德需要,产生对道德的追求,而道德需 要实现的满足又反过来强化良性的心理体验。随着道德需要的升华和道德情感的增浓,人对于非道德因素的干 扰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不断增强,具备了顽强的道德意志。综合上述各种心理成分,也就是深刻的道德 认识、浓烈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道德意志,形成了坚定的道德信念,外部的道德准则实现了内化。

由于道德内化是由外到内的过程,因此研究道德内化的途径和方法就必须从优化外部作用的条件和激励自 身内部因素入手。对此,下面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二、优化外部条件 促使道德内化

外部条件有各种不同的分类法,本文选取与“知——情——意”系统产生心理作用有关的方式作为分类标 准。

情动条件:动之以情,是教育的先导。情是开启学生信息接收系统大门的钥匙。以情激情,是激发道德情 感的好办法。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最好的情感教育,教师富有情感的教导(或演讲)必然使学生的情绪受到 感染,优秀作品,动人的故事情节都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

理喻条件:晓之以理,让学生能真正领悟道德准则及其执行意义。教师要讲究说理的艺术,以理服人,“ 心服”就是“理”的内化,采用强制性的压服是不好的,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更谈不上内化。在学科教学中渗 透德育,“文以载道”,寓理于学科教学之中,于无形中潜移默化。

榜样条件:榜样在促使道德内化方面的力量是无穷的,古今中外人类优秀分子身上都闪耀着美德的光辉, 他们人格的魅力对学生的精神必然产生巨大的震撼。学生周围的好人好事都能构成学习的榜样。

环境氛围条件:除了硬环境外,要善于营造浓烈的情感氛围。例如升旗仪式,对场地、设施、队列、服装 、鼓号乐、歌声、演讲等因素进行综合设计,构建庄严且富有爱国情感的氛围,就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制约条件:我们强调以正面教育为主,坚持疏导方针,但丝毫也不能忽视制约机制的重要性。法制教育、 规章制度的管理从另一侧面强化对道德行为意义的认识,对道德内化起了辅助作用。

评价条件:对学生行为予以评价,既可加深道德认识,增进道德情感,同时又是一种导向和激励,其作用 不可低估。评价不仅来自教师,也来自学生接触的各个方面,我们应当重视集体舆论的教育作用,应注意发现 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予表扬、鼓励。

促进道德内化的外部条件很多,这里无法一一枚举。

三、自我教育是道德内化的关键

由于道德内化是学生主体内部的心理过程,因而发挥学生主体能动作用是道德内化的关键。下面我们仍以 “知——情——意”系统和道德信念形成过程为线索,探索自我教育的形式,研究教师调动学生主体作用所应 发挥的主导作用。

(1)发挥学生在道德认知中的主体作用

道德认识是自我教育的基础,也是自我教育的起点。对道德准则不单纯是理解掌握,还必须上升到“认同 ”的层次。为此,采取“外铄式”的灌输往往是不够的。教师必须想办法,促使学生去分 析,比较道德行为和 非道德行为的截然相反的后果,同时引导学生去领会执行道德准则是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的统一,必要时甚至 可以让学生去经历直接或间接的心理体验,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从心底里、从情感上达到对道德准则的认同。

(2)“自省”是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

自省是经历自我评价、归因分析、自我强化的内在心理活动过程。自我评价——以道德行为准则来衡量自 己的言行,判断是非、善恶、美丑。对好的自我肯定,错的自我否定。归因分析——找出产生行为的动因,总 结经验教训。自我强化——肯定自己的道德行为时,增进了自己的道德情感,增强道德信念;反省自己非道德 行为时,引起自疚的心理体验,对道德准则有了新的认识,痛下决心,改正错误。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给学生留有“自省”的机会,也可以设计一定的形式对学生的“自省”给予引导。

(3)自制是自我教育的高级心理活动

自制力是道德意志的重要品质,它是产生行为过程中的自我调控,控制自己的需求、欲望、动机、情感、 情绪,控制自己不受干扰,保持不偏离原来的决定,因而自制可以起到避免自身产生错误行为的作用。从这个 意义上看,自制是比自省更为高级的心理活动。

从控制论的观点看,自制是外部控制信息(各种道德准则)经内化而成为自身内部系统的控制信息(即坚 定的道德信念),发挥导向、调控、维持的作用。而自省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反馈和重新调控,为以后 的行为输入(或强化)新的信息。所以自省和自控是主体系统自我控制在不同阶段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联系 ,循环交替进行。不断地增强学生的道德信念,就能不断地强化控制信息,不断地增强自制力。强化控制信息 还可以采取外界提示法,比如设座右铭、挂“制怒”牌、在公共场合设警戒标语(例如禁止吸烟)、在校园里 《守则》《规范》上墙等。

从自制的内容看,对“需要”的控制是最为根本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的心理结构中,需要处于核心 、主导的地位。需要,是人的社会行为的主要归因,因此有人主张“道德行为归因于道德需要”,学生能否控 制自己的行为,从实质上来说就是能否控制自己的需要。所以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就要认真地研究教育 对象的需要,支持和尽可能满足他们合理的需要,转化他们不合理的需要,帮助他们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利 益关系、个人与集体关系,处理好权利和义务、奉献和索取的关系,最终实现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物 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统一。

四、交往和实践的磨炼是思想道德素质化的必经途径

主体素质的形成是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内外相互作用的中介即是主体在生活中所参 与的各种各样的活动”。〔4 〕这就是说,素质的形成具有主体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道德准则是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关系的规范,所以道德品质只有在人际交往中,在社会实践活 动中才能得到体现(即外化),学生的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是实现“知、情、意、行”统一的必经途径。

本文不打算在这方面作深入全面的探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学生主动参与交往和社会实践时,由于交往 的对象、实践的内容和环境不可能纯化,因而学生必然会受到正面的或反面的影响,对这一点我们必须有足够 的估计和准备。

首先,应当教育学生注意择友,尽量避免到不良的环境(例如“三厅二室”)去活动。学校应鼓励学生社 团活动,开设活动课,有计划地组织社会实践。同时应重视班组集体的建设,创造良好的交往群体和环境条件 。

其次,密切关注学生群体的动向,家庭、社会、学校密切配合关心学生活动情况,发现不良的苗头就及时 作出针对性的帮助和引导,防患于未然。

第三,以辩证的观点看待学生的交往和实践活动。正如陶西平同志所分析的,“想通过隔绝学生与社会的 联系,进行封闭式的教育,从而使学生在净土中健康成长只能是一种幻想”。所以,让学生在复杂的环境中去 锻炼,在纷繁的生活和实践中去接受考验,在成功与挫折中去经受磨炼,才能使他们真正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 ,才能使学生内在的、稳定的思想道德素质真正形成。

注释:

〔1〕陶西平:《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趋势》

〔2〕上海教委师资处:《中学素质教育研究专辑》

〔3〕白先同、吴佩杰:《德育新观念论纲》

道德品质教育篇6

关键词:道德情感 充满爱心 家长配合 节日依托

一个人的心理品质,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其中包括情感品质和道德品质。情感品质是道德品质的基础,道德品质是情感品质的升华。对幼儿道德品质的培养,就是要提高幼儿的道德认识,从而激发其道德情感,训练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道德品质的培养前提是激发道德情感

不同环境和接受的教育影响下就形成了道德情感。幼儿在接受教师的传授知识和养成良好的素质下,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间接地影响幼儿的后期发展?这也是关键之处。也就是说幼儿良好的素质的形成也是与教师有密切的关联的。刚进入学校的幼儿以前都是在家人的影响下学习,但进入学校后对很多行为都很好奇,一是幼儿年龄小,性格活泼,对某些事有较好的学习模仿能力,分辨能力弱,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产生影响。所以,教师一定要有良好的素质。

曾记得我和一位年轻爱美的女教师带大班,她很讲究穿着,每天换衣服。她经常当着幼儿的面向我炫耀裙子是美国货,皮鞋是日本带来的,化妆品是法国的……我也说:“确实不错。”并没有在意它的后果。时隔不久,在一次以《我长大了以后》为主题班会上,竟有幼儿说:“我长大要去美国,美国的衣服漂亮。”有的说:“我长大要出国到日本挣钱买衣服,一天换十次,比某老师要好多了……”听完幼儿的话,我深感内疚,这难道不是教师道德情感的偏差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吗?事实证明,教师自身必须要有健康的道德情感,才能成为幼儿的偶像,才能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才能影响促进幼儿良好道德情感的形成。

二、道德品质的培养源泉是教师的爱心

教师的“爱心”不仅是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源泉,是培养幼儿良好道德情感的乳汁,也是推动幼儿消极道德情感转变为积极道德品质的催化剂。也就是说“爱”是培养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动力。在工作中,我体会到教师的爱能使幼儿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转化成他们接受教育的内在力量。尤其是对那些“病苗”,教师更应该倾注全部的爱,用自己的心去温暖他们的心。

班里吴昊的父母离异,各自到外地谋生,他与奶奶相依为命。由于缺乏正常的母爱和父爱,道德情感发生了异常,他孤独、散漫、不爱讲话,当他看到别人的妈妈来接他们时,他就歪着头小嘴直嘟囔:“讨厌,真讨厌!”我问他为什么?他不理我,还向我翻白眼,后来我和他约定做好朋友,我亲近他、关心他,用温暖的爱照顾他,不久我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再次问他为什么说讨厌时,他抱住我哭了,哭得很伤心,他说:“我看见别的小朋友妈妈来接时我生气,所以说‘讨厌’,我妈妈为什么不来接我呢?”听了他的话,我没有批评他,而是对他说:“我当你妈妈好吗?”他紧紧地抱住我直喊妈妈。这对他来讲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也是情感上的满足,这种情感是道德品质的萌发和基础。因而教师的道德情感直接影响幼儿道德品质的形成。如果对吴昊无缘无故地骂别人“讨厌”不加分析地斥责或置之不理,甚至反感他,那会导致他产生不健康的道德情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后果不堪设想。

三、道德品质培养的催化剂是家长的密切配合

家长的道德情感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幼儿。如果父母具有热情、关心他人的良好道德情感,幼儿在耳濡目染中也会有热情积极向上的情感。

班里淼淼第一周没评上小星星,她的眼里就泪汪汪的,可嘴里却愤愤地说:“不要臭星星,让我爸爸给我做一颗。”看到她的样子我又气又好笑,在对她进行教育后请家长密切配合。

可是第二周,她仍没评上星星,原因是和同桌的小朋友抢椅子而发生争执,家长再次配合进行了教育,在回家的路上,淼淼低头不语,泪水直流,家长对她说:“你的优点挺多,学习好,爱画画儿、爱劳动,但是和小朋友却总是不能友好相处……”

在家长的配合教育下,淼淼发生了变化,不断地改正缺点。一次,值日生忘了给同桌的小朋友发勺子,她立即把自己的勺子让给了同桌的小朋友,在游戏时她把新球让给了别人,吃午点时她把大苹果留给别人,她终于得到了小星星。她高兴极了,家长对她的进步感到极大的欣慰。

四、道德品质的培养平台是节日的依托

利用国家的传统节日作为一种教育的题材。像春夏秋冬每个时刻都有一些重要的节日,把近期的节日作为活动教育的主题来开展讲述,像“三八”妇女节、五月一日劳动节、建军节,国庆节,春节等等。每个节日的背后都蕴藏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不仅仅是赞美国家,对于身边的每一位亲人也有很好的意义。举个例子,“母亲节”这个节日,很少有人能特别的记住,却是每一个妈妈最荣幸的节日。在学校笔者会上跟小朋友讲解下母亲节的来历,再提出问题:“是否知道妈妈的生日?”“每天与妈妈在一起的时候,妈妈都为自己做过什么?”幼儿都争先恐后地回答:“妈妈为我洗脚”“为我做饭”“在我生病的时候一直陪在我身边”。后面就是间接地引导幼儿认识到妈妈是多么伟大,为了庆祝母亲节需要他们为自己的妈妈做些什么。在母亲节的当天,幼儿都亲自动手为妈妈做礼物,为妈妈朗诵赞美妈妈的诗歌……整个活动的过程爱意满满,也体现出幼儿对妈妈的爱,知道妈妈的伟大,也同时明白别人对自己好要学会感恩。

综上所述,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从幼儿开始培养。幼儿的品德培养,必须从情感教育入手,良好的道德情感培养不仅需要教师自身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感素质和爱的无私奉献,更为重要的是对幼儿的教育方式不应是说教式,而要通过实践交往、情绪体验、调动幼儿的内心感受而使幼儿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让我们家园携手、全社会共同参与,各尽其责,各司其职,给下一代创造一个健康的情感世界。

参考文献:

[1]陈德艳.国学启蒙教育对幼儿道德品质发展的作用及策略探究[J].山东师范大学,2011.

[2]蔡艳.幼儿道德品质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版,2009(12).

[3]刘颖.浅谈幼儿道德品质的早期教育[J].林区教学,2011(6).

道德品质教育篇7

【关键词】学生;感恩;形成;品质

感恩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校开展感恩教育实践活动,要让学生从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身边的人开始,对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过的人抱有感激之心,使“滴水之恩当报涌泉”之情感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中生根、开花、结果,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以活动为载体,结合节日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和报恩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

要让丰富的感性认识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要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体验中萌发真情,在自主实践中强化感恩意识,学会报恩方式,养成感恩习惯。

1.结合父亲节、母亲节,开展“对父母多说知心话,为父母多做孝心事”的活动。如低年级开展“三送”活动,即在家里向父母长辈送上一句问候,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送上一杯热茶;中、高年级开展 “三做”活动,即学做一件家务,学做一回家长,学当一天家。换位体验父母长辈的辛苦,感激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培养学生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情。学会孝敬父母、回报父母的爱。

2.结合教师节开展“感谢老师教育我”活动。如低年级开展“送给老师一句问候、送给老师一张自制的贺卡、送给老师一张满意的答卷”的活动;中高年级开展《感谢您,老师》征文演讲活动等。要以实际行动尊敬老师,报答老师博大的爱。

3.结合劳动节,开展“感谢同学帮助我”活动。如开展“我为同学做件事”活动,通过活动,使大家学会感谢同学,表达对同学的感谢之情。

4.结合国庆节、建党节开展“感谢祖国培养我”活动。如开展歌咏比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让学生收集祖国的自然风貌,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军事强大、文化繁荣等有关文字、图片资料,树立学生报效祖国的信心和决心。激发学生立志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感。

二、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

1.在小学品德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教学中充分挖掘出教材中的“感恩”因素, 灵活使用教材的原生点, 巧妙开发教材的再生点,有效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把鲜活的题材引入课堂,增强感恩教育的实效性。如在教学《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一课时,通过让孩子看相片、称体重、询问父母、回想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就会让学生真切体会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爱。又如教学《我的家乡风光好》时,让学生收集当地景观的图片,观看视频资料,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家乡,保护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2.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机地渗透感恩教育。“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有着进行感恩教育的先天优势。

一是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感恩教育素材,让学生知恩,学会感恩。小学语文教材中所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有父母之恩、社会之恩、祖国之恩、自然之恩等。如《春蚕》中年年辛劳无怨无悔的母亲;《我不是最弱小的》中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的新风尚;《特殊的葬礼》使我们知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等。

二是常说感恩的话。爱需要表达,就让学生从说做起。当长辈下班回家或干完家务要说“您辛苦了”,当长辈为自己辅导功课,做饭或做其他的事要说“谢谢”。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子女向父母长辈常问好,讲礼貌,做父母长辈的看在眼里,就会喜在心里。

三是师生同读孝敬美德故事。学生通过读这类文章,从一个个主人公的事迹里得到了心灵的震撼,他们开始反思,开始学习,开始行动。

四是孝敬作文人人写。围绕“感恩“主题,我要求学生常写感恩作文。经常收集传统美德故事,再结合自己所做的事写下心得体会或记事的作文。从这些作文中,会看到孩子们内心多彩的世界,感受到一片片感恩之心。

3.在数学教材中也有很多感恩素材,如《这月我当家》,让学生算一算家里的开支,当一天家,体会父母的辛勤劳动。

三、家校联系,开展感恩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

家庭是孩子生命的孕育之地,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空间;社会是孩子发展的自由空间,是孩子道德品质的熏陶之地;而家庭和社会,则都是孩子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基地。但相对学校教育来说,家庭教育较多地呈现出松散无序、易走极端等特征,因此,为了将家庭教育引入到学校感恩教育活动中来,要做到:

1.定期召开家长会,对家长进行感恩教育培训。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迁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求家长要做好表帅,常与学校联系,支持和加入到感恩教育实践活动中来。

2.设置家校感恩活动联系本,建立家校联动制度,以此来促进感恩教育在学生家庭的开展。

3、关注“特别学生”,对一些感恩意识淡漠,行为偏差学生,特别是单亲家庭儿童和留守儿童,要给予他们特别的关注、特别的爱,平日里多关心、多鼓励,多帮助,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同学的热心,集体的温暖,懂得感恩,会感恩,使感恩付诸于行动。

道德品质教育篇8

【关键词】职业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素质教育

一、思想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联性

(一)思想品德教育是任何一个教师都应该具备素质的系统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不但是号召大中小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也是对于教师素质的一个深度思考。因此各科教学都承担着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要让教师能够将思想品德教育正确地教授给学生的任务。其他学科都是根据各科教学大纲关于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和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按各科自身的教学特点,有机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只有思想品德课才是向教师比较系统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其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以指导他们行为的专门课程。思想品德课的系统性就决定了它是各科教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

(二)思想品德课教育和素质教育具有类似的教学过程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是教师按照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性质、任务,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也是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通过自身的实践达到内化的过程,逐步将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身的道德意识,落实到自己的道德活动中的过程。这一教育过程所经历的5个阶段: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磨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形成道德行为。由此可见,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教育过程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基本上是一致的。

(三)思想品德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更有理性教育的作用

在教师进修的职业教育中,素质教育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比起其他的技能教育来说,素质教育是方向,因为教师工作岗位的优秀表现和动力来自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要让进修班的教师们主动地得到发展,因此就要充分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力。成年人和青年人的学习动力主要来源于信念和需要,所以教师在这个时间段来进行被教育和一些学习是非常有利的,对于整个阶段的教育应该站在理性和信仰的立场上。

二、思想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良好结合的措施

(一)进修教师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

有些学校对于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师素质要求较轻,还有些学校专门找兼职人员去教授这些课程,这就限制了学生很好学习的可能性。要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一方面,教师必须用自己正确的政治觉悟、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去影响、感染学生,才能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信度和实效。另一方面,教师只有自己掌握丰富的知识,才能做到融会贯通,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二)创新进修教师的教学思想

很多教育者在对教师进修的总结中指出,“名师”在成长,师德是第一要素,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应该兼得,两者是缺一不可的;本次学习的形式是辩论,实际上是一次团队合作的训练,“名师”的成长必须进一步学会了解、学会配合、学会合作;辩论赛锻炼的是大家的思维快速反应、缜密的表达逻辑、生动的演讲口才、思想和观点的合理表述以及具有技压群芳的综合组织能力,这就要求学员们在平时的工作中更加注重师德、师能基本素养的完美结合。优良的职业道德与精湛的职业能力如鸟之双翼、人之双足,二者的完美结合,才会有名师之路的完美旅程。通过辩论,他们不仅认识到了目前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更实实在在明确了今后需努力的方向。

(三)优化课堂结构

上一篇:多媒体会议方案范文 下一篇:公益劳动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