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方式范文

时间:2024-02-18 17:32:45

农村养老方式

农村养老方式篇1

关键词:老龄化;家庭养老;社会养老;社区养老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来看,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比较来看,老龄化的趋势不断加强,这都显示着我国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的沉重压力。

我国养老问题研究较多,但缺乏针对当前农村实际状况的具体研究。本文从养老理论出发,认为我国的养老模式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实行多层次、多选择的满足不同阶层需要的养老体系,提出当前我国农村应建立以家庭养老方式为主的“三位一体”的新型养老方式。

一、养老理论概述

养老,我们所理解的是指为年满6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养老方式的类型通常有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和社区养老。

家庭养老是指以家庭为单位,由家庭成员主要是年轻子女或孙子女赡养年老家庭成员的养老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和人们养老观念的转变,家庭养老的功能正在逐渐地弱化。

社会养老方式是指依靠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进行养老的保障方式。社会养老表现为敬老院、福利院等养老机构的养老模式。

社区养老主要是指首先以家庭为核心,其次以社区作为辅助,有专业化的服务团队,在生活、卫生、精神等方面给老年人以照顾。

二、当前我国农村老年养老方式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在我国农村,主要的养老方式仍然是家庭养老,社会养老方式覆盖面小,水平低,发挥功能有限,社区养老方式发展缓慢,受到制约。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养老方式依然是家庭养老为主。目前,在我国多数农村地区,家庭养老是主要的养老方式。家庭养老方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开始出现其他的一些养老方式,这些养老方式在解决农村养老问题上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始终没能取代家庭养老的地位。但家庭养老模式的问题是,身体状况不好的老人,需要子女来照顾,这给那些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的年轻人带来压力。城镇化和外出打工又给农村养老带来了更复杂的问题。

2.社会养老方式发挥的功能有限。我国农村的社会养老方式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后不断发展。近年我国还进行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社会养老在农村养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保障覆盖面小、水平低等,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养老的实际需要。

3.社区养老方式发展受到制约。社区养老方式只是在少数发达地区才有的,如江苏、广东等省份。一般农村经济落后,当地财政无法拿出那么多钱来建立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因此社区养老方式在农村发展十分缓慢。另外,社区养老受我国社区发展诸多条件不成熟等因素的限制。

三、建议与对策

结合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的具体对策:

1.探索建立“三位一体”的新型养老方式。由于当前农村养老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建立一种新型的养老方式已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从目前我国的实际出发,建立“三位一体”的新型养老方式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所谓“三位一体”的养老方式是指家庭、社区、社会在农村养老中共同发挥作用,相互补充,发挥整体养老功能,建立这样一种综合的养老方式是由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家庭、社区和社会在新型养老方式中的责任是不同的,在不同的阶段它们地位也是不同的。

2.强化农村地区家庭养老功能,提高家庭养老质量。家庭在目前养老方式中的责任和地位决定了在新型养老方式建立的初期,家庭仍然要尽主要的责任,发挥主体作用。

3.探索发展农村社会养老方式。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继续推行小区养老保障。小区养老模式是在一些集体经济比较发达的乡镇或村,从集体积累中列支养老基金,对已进入老年的农民按月支付一定的养老金,是农村养老方式迈向社会化的有益探索,因此应当继续推行。

4.完善相关政策。(1)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为了完善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要进一步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要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提高保险基金的管理水平。(2)加大对农村养老基本设施投入。政府要在农村养老上加大财政投入,建设农村养老基本设施。(3)加大政策扶持、发展农村经济。我国农村养老方式不符合现实需要,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我国农村的经济比较落后。只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才能实现农村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由于农村经济基础薄弱,依靠自身力量难以有较大的发展,因此需要国家的大力扶持。

参考文献:

[1]靳宝石,张力杰.我国农村养老方式转变研究[J].科技导向,2013,(11).

[2]张大勇,梁盛胜.家庭养老在当前农村养老保障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

农村养老方式篇2

论文摘要:在综述我国农村养老保障方式、面临的挑战和走向的基础上,时我国农村养老保障方式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自我认识和看法。

一、目前我国农村存在的养老保障方式

研究表明,在历史上,中国养老保障主要以家庭养老为主;1949年以后,中国养老保障制度呈现鲜明的城乡二元哇。从经济支持的角度讲,农村养老保障经历了50年代初的家庭保障,人民公社时期的集体保障,8()年代至今的以家庭保障为主、保障多元化三个时期。现在绝大多数学者都还认同目前在我国的大部分农村地区,家庭养老保障是最主要和最普遍的方式。但对家庭养老保障的具体涵义、其他辅助养老保障方式的构成及其作用并未达成一致看法。总体上讲,我国现阶段农村养老保障,依然是传统的农业养老保障模式,即建立在土地保障基础上的家庭养老保障。虽然有其它的一些养老保障形式作为补充,但是农村家庭养老保障依然是主导。综合各学者的观点,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障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家庭养老保障。家庭养老保障是一种主要依靠家庭成员的养老制度,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也是我国农村最为普遍的养老保障模式,它与传统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相适应。这种模式的典型特点是由家庭为老年社会成员提供物质保障、服务保障和亲情关照。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农村家庭养老正在面临着诸多挑战,家庭功能因其规模的缩小而弱化;年轻人出外打工或因竞争压力忙于工作和事业,无暇照顾老人;子女因思想价值观念变化而导致“孝道”淡漠等等,这些都使得家庭养老方式困难重重,鱼需其他养老方式的补充。

2、自我养老保障。自我养老保障是老年人通过自己的储蓄、退休金或者养老金等用来防老。一些农民或者为减轻子女负担,或者意识到“养儿防老”已经不可靠,转而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钱财上。他们尽可能省吃俭用,节约开支,尽最大努力储蓄,以备老年之用。这种养老方式虽在一定程度卜减轻了子女和社会的负担,但是其使用范围较窄。对于那些低龄、身体健康并且有退休金或者养老金的农村老人比较适用,但对于大多数农村老人来讲,由于没有固定的收人来源,再加之疾病和高额的医疗费用使得自我养老无从谈起。

3、土地养老保障。土地养老保障是我国农村家庭养老保障中的又一重要形式。土地对于广大农民来说,是就业保障、生活福利和医疗养老保障的可靠手段,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关于农村土地对养老保障的经济支持问题,学术界存在一些争议。笔者认为,尽管土地收人对养老的经济支持水平在下降,但是,可以通过土地经营方式转换、土地流转、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提高土地的养老保障功能。

4、社会养老保障。社会养老保障是依靠社会力量及社会化的制度来进行的农村养老保障方式。目前我国农村主要的社会养老保障方式包括:农村养老院养老保障、各种形式的养老保险、养老储蓄保障等。社会养老保障由于其动用的力量广泛,制度性强,因而是下一步应该重点发展的养老保障方式。但现阶段其发展还很不完备,如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各种农村养老院的入住率很低;各种形式的养老保险、养老储蓄受到利率变化影响大,没有与物价指数挂钩,难保将来支付的养老金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目前开展的社会养老保险带有浓厚的商业保险性质,政府财政难于提供保证,其基金操作不能有效控制风险等等。

由此可见,关于农村现行的养老保障方式,家庭养老、子女养老、自我养老、土地养老和社会养老等不同的概念被提出,并被赋予不同的内涵与理解。我国的养老体系正处在破旧立新的构建过程中,涵盖城市与农村、正规与非正规、制度与习俗等多层面,在此基础上学者们的纷繁观点就可以归纳为两条:(1)我国农村现行的养老模式是家庭养老;(2)在不同地区,针对不同老年群体,我国农村的现行养老方式又呈现多样性。

二、我国现行农村养老保障方式面临的挑战

农村现行养老保障方式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历史渊源。目前,以家庭养老为支柱的养老保障方式一直在我国农村的养老制度中起着主要支撑作用,其存在基础在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家庭规模大和子女多、传统孝道思想以及小农自然经济意识束缚等条件所决定。但是,随着急剧的经济和社会变革,这一局面正发生着明显的变化。一是经济基础的变化,如今传统家庭养老方式已失去了其经济基础,如同米特罗在《欧洲家庭史》中所描述的“农民经济是一种无货币经济,以致于赡养老人只在家内是可行的,提供实物在超出一定距离时就会是不可能的,因为这需要用现金支付并用此钱购买食物,而在前工业时代,在农业地区中,这两个都是不存在的”。二是思想价值观念的变化,它对家庭养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学者归因于子女不愿养老,认为家庭养老的问题并不在于子女数的减少或子女外出打工无人赡养,而是在有人赡养的情况下,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依然比较低劣,这主要是子女不愿养老引起的;也有学者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年轻人价值观如今在变化,老年人独立意识也在增强,老年人不愿意依附年轻人来养老。经济条件的变化也被认为是一个影响因素,如人均收人增长,存款储蓄上升,就为农村家庭养老“子女供给型”的转变创造了条件。从养老需求的角度来讲,老年人口扶养比增大,老年人口高龄化加剧的现实,使家庭养老资源需求上升,进而也对家庭养老提出了挑战。从现有研究来看,尽管观点存在分歧,但认为社会经济变革的大背景,会对农村人口的养老方式造成影响,已成为学界共识。笔者认为,一方面社会经济。变革对农村人口养老保障方式的影响是从多角度、多方位综合实施的,家庭规模与结构的变化、生产方式、行为方式以及思想观念的变化都是交织在一起的,共同作用于养老保障主体与养老保障客体,通过养老保障环境影响养老保障态度和养老保障方式,最终形成新的养老保障要求和效果,也许对老年人有利,也许对老年人不利,取决于不同的影响因素发挥作用的最终合力;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变革会对农村现有的各种养老保障方式造成程度不一的影响,不仅影响到家庭养老保障,也会影响到自我养老保障的具体实现方式,并对集体养老或社区养老以及社会养老产生新的需求。

三、未来我国农村养老保障方式发展方向的选择

关于农村养老保障今后的发展方向,学术界目前的观点有同有异,相同的观点是一致认为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保障尽管难以维持,但鉴于中国国情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家庭养老还保障将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下去,继续担当农村养老保障的主要力量,同时要辅之以多种形式的其他养老保障方式。

然而,在以下两个方面,学者们的看法并不一致,一是家庭养老保障今后在农村较长时期的继续维持,是无奈之举,还是主动选择?如果是前者,就应该尽早找到替代家庭养老保障的其他行之有效的办法;如果是后者,就应该想方设法使家庭养老保障发扬光大。二是未来要在较长时期内维持家庭养老,在目前危机重重的情况下,应该采取怎样的具体措施?

关于对家庭养老保障的主观态度,实际上存在着两种看法,一是社会养老保障终究会取代家庭养老保障,这是社会发展的方向;二是家庭养老保障作为中国的优秀传统,应该继续保持下去,但应该综合各种养老保障措施,使其共同发挥作用。

农村养老方式篇3

关键词:社会转型;农村养老;家庭结构;家庭养老;社会养老保险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12)03-0060-08

一、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为何一波三折

为适应社会变革的要求,中国政府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尝试以社会养老为导向的农村养老制度改革,并由此引发了关于农村养老研究的持续升温。对此现象的一种解释是,工业化、城市化、老龄化及其伴随的农村家庭结构的急剧变迁,使以家庭为核心的农村养老举步维艰,迫切需要社会保险予以支持;中国已具备实施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条件,农村养老制度的改进应由家庭为主向政府主导的社会养老拓展并过渡。在公平意识、社会舆论及政治经济诸因素影响下,这种观点不仅弥漫到社会意识的多个方面,也化为养老政策制定和实施的重要动因。这是一种基于宏观界面、制度扩张和静态均衡立场对农村养老所作的思考。受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自1951年政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到1991年民政部《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开始实施,在漫长的40年间,占人口大多数的中国农民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却无法享受和城镇居民同等的福利待遇。当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使不同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的利益不断分化时,城乡间的这种差别便成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新的威胁。因此,将农民纳入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实施与城市居民类似的国民待遇,具有均衡城乡利益、维持社会和谐及保障经济良性发展多重意图。在此意义上,社会养老制度的推行具有“自上而下”、从城市到农村的“反哺”特点,是一种以城市为中心的社会经济与福利制度的政治性扩张,其方法论特点表现为对城乡二元发展结构静态均衡的关注。这种从宏观界面、制度扩张和静态均衡角度对农村养老制度的探究与选择,虽表现出社会价值观和政治伦理上的明显进步,却未必能准确反映中国农村养老现状的实际和迫切需求。

迄今为止改革实践的一波三折和效率不佳倾向于支持这一判断。尽管中国政府从1986年已开始着手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工作,并于1991年确定以县为基本单位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但实践结果距预期目标相去甚远。原设计按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进行基金筹集和积累的原则,因多数集体经济名存实亡、国家政策扶持难以到位而形同虚设,名义上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最终演变成事实上的“完全积累制”或参保农民的“个人储蓄”。为此,国务院1999年不得不以中国农村尚不具备普遍实行社会养老保险条件为由对已有业务清理整顿。全国大部分地区参保人数开始下降,基金运行困难凸现,仍在试行的养老保险计划大多也因保费偏低,起不到应有的养老作用。“十六大”后,学界和有关政府部门开始设计与农村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配套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新农保”试图在农民自愿和个人账户基础上,依靠政府实施缴费补贴、基金贴息、待遇调整、老人直补等多种方式,推动农民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多元筹资模式的有效实施,但因认识不一,直至2009年才以《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的形式公开。在这部迟来的政策中,农民们从国家转移支付中能得到的实惠,不仅仍远低于城镇居民和职工,也与他们实际的养老所需有较大距离。“新农保”之所以仍属于试点性的,将逐步解决、自愿参与、低水平起步作为制度实施的明确原则,表明社会养老保险能否在转型期的中国农村有效发挥作用,仍存在不确定性。

农村社会养老改革的低效或一波三折使人不免产生这样的疑虑:以社会保险为主导的农村养老改革也许存在制度缺陷,未能反映社会转型期农村养老的实际状况;以社会保险方式给农村老人直接转移支付的做法,在养老资源的配置利用上也未必最优。社会养老保险改革绩效不佳却仍得到众多人的青睐,反映了利益再分配中一种强烈的公平意愿和政治诉求,也折射着公共治理难以避免的政治博弈和策略选择。单纯的理论分析即可发现,作为一种特殊的制度安排,社会养老保险是与家庭保障、市场保险等并存互补的养老方式。在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促使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结构持续转型、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快速变化之际,建构何种养老保障体系,优先或重点发展哪种养老模式,应结合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及农民收入水平和人口结构变化具体分析。社会保险固然是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目标,但其有效实施及优越性的发挥需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稳健状态,在此状态下,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及农业生产集约化达到了较高程度,农村人口不再占多数且普遍有较高的收入剩余,政府拥有可持续转移支付的财政来源。而中国目前的情况恰恰是:工业化、城市化还处于较低水平,小农经济在多数乡镇仍占主导地位;农民依然占全国人口的较大比例且保持低而不稳的收入状况;与养老需求匹配可资利用的财政转移支付依然有限。在此背景下勉强推行社会养老,既可能出现制度成本和制度收益的不相协调,也可能导致制度功能的整体失灵,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形同虚设。诸如此类的问题启示我们,在农村社会经济结构转型时期,如何发挥社会养老的辅助功能,实现养老资源的有效配置,仍是一个待解问题。

二、家庭结构变化对农村养老的影响是双重的

农村养老方式篇4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面临着家庭保障功能弱化、土地无法保障家庭养老、社会养老保险水平低、养老保障覆盖面小等一系列问题。为了推动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构建和完善,必须确定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对策,更好地发挥家庭养老保障的功能,继续发挥土地养老保障的作用,明确政府职责、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我国有近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养老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农村养老保障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在中国经济转型和社会变迁的背景下,传统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受到了严重挑战。探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构建和完善的困境与对策,建立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进程中巫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现行农村养老保障方式剖析

当前我国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在内容上既有对传统制度的承袭,又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崭新发展,前者主要包括家庭养老保障、集体保障、自我养老保障,后者主要包括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社区养老保障。

1.家庭养老保障。“老有所养”是中国传统社会沿袭下来的基本道德与伦理追求之一,而这种道德与伦理的追求是以家庭养老为主要实现形式。在中国农村,传统的养老保障方式是建立在依托于土地之上的家庭养老方式,它是以家庭为核心,以子女为载体,以老年人年老体弱、失去劳动能力而坐享天伦之乐为目标的一种养老方式。农村家庭养老包括经济上的扶助、生活上的照顾和精神上的安慰。这种传统的养老方式既是我国广大农村最古老的养老保障方式,也是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方式,大约占我国农村养老比重的90 %。可以肯定地说,这种方式曾经很好地解决了中国农村的养老问题。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变革,这种养老方式的前提正被逐渐抽去,失去其经济和社会基础而变得脆弱,但其在养老中的地位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动摇,其作用也未被其他养老方式所取代。

2.集体养老保障。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农村集体经济时代所特有的一种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指集体对农村没有劳动能力、生活来源和法定抚养义务人的孤寡老人给予吃、穿、住、医、葬五方面的帮助,养老主体的日常生活自理。该制度的形成来自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的五保内容。从20世纪50年代起,各地相继兴办了敬老院,这种由集体雇佣专人照顾十几个或几十个五保老人生活的形式改变了原来分散供养的五保供养方式。随着民政部于1994年I月颁布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和1997年3月颁布的《农村敬老院管理暂行办法》,预示着我国农村五保供养管理工作开始规范化和法制化。2000年以来,农村五保供养资金渠道调整为主要从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和地方各级财政预算中安排。2006年3月I日,新修订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明确今后五保供养资金在地方人民政府预算中安排,中央财政对财政困难地区的农村五保供养给予补助,这标志着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实现了历史性变革。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曾对我国农村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依据现在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来看,其已不具备作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重要方式的条件。

3.自我养老。自我养老在农村也有悠久的历史,是指老年人继续参加工作或劳动,选择“自食其力”,以“老有所为”补“老有所养”。它是相对于家庭养老和社会化养老而言的,指中年期为老年期积蓄,甚至指青老年(60一69岁)为中老年(70一79岁)和老老年(80岁以上)积蓄。当前,很多农村老人在体力允许的情况下,仍然继续从事劳动来自我养老,以减轻家庭的经济压力和子女的负担。这种养老方式主要是针对农村中有固定收人的乡村企业职工,种植、养殖专业户,或是农村手工业者。他们有自己的特长,趁年轻时储蓄了一部分资金,到了老年时可以养活自己,不要子女供养。目前此种养老方式在我国农村较为普遍地存在。

4.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近年来由政府负责建立推行的养老方式。它是指国家以立法形式规定由国家、各类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个人按一定比例承担养老保险费的缴纳义务,为解决农民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它在实施过程中遵循了养老保险与家庭赡养、土地保障以及社会救助等形式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政府组织与农民自愿相结合等原则。2009年9月4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为广大的农村居民养老带来了新的曙光。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2009年试点覆盖面为全国10%的县,以后逐步扩大,在全国普遍实施,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筹资模式和养老金待遇有了重大调整,体现了社会养老保险的社会性。

5.社区养老保障。社区养老保障是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养老保障方式。它是指以农村行政村为单位,自行设计和组织的养老保障方式,包括在经济上提供支持、对合适养老方式的探索、社区养老服务的提供、以及建立社区服务体系等。目前该方式主要包括以下类型:一是保险式社区养老,二是福利性社区养老,三是补贴式社区养老,四是服务式社区养老,五是退休金式社区养老。由于农村老年人在无劳动能力之后,更需要获得精神上、情感上的慰藉,在他们生活、熟悉的社区,易产生地缘上的归属感、心理上的认同感,容易接受社区的各种养老服务。所以,社区养老保障可以作为家庭养老保障的一项重要补充。由于这种方式需要社区对老年人提供经济上的支持,因此,对社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管理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只是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但在构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时,应当作为一种重要的发展方向和补充形式。

二、农村养老保障面临的困境

1.家庭保障功能弱化。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家庭人口规模的缩小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使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功能弱化。第一,农户家庭人口规模的缩小导致农村老人身边子女数减少,弱化了家庭养老功能。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农村家庭结构小型化,农村开始出现4一2一2和4一2一1的家庭结构。家庭规模小型化减弱了成员间的相互保障能力,增大了“老年抚养比”,给下一代养老带来巨大压力。第二,农村经济基础总体薄弱,影响到家庭养老的质量。第三,农村年轻人的赡养意识薄弱,尊老敬老的文化传统受到冲击。近年来,农村人口特别是青壮年人口大量向城市流动,这使得父母和子女长期分离,感情淡化。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多元化的思想观念使得传承了几千年的“养儿防老”的思想和尊老敬老的观念弱化。

2.土地无法保障家庭养老。千百年来,农民所拥有的最大财富莫过于土地。土地之于农民,几乎涵盖了其一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希望和资本,是农民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但随着我国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土地保障功能不断弱化,不能有效地解决当前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第一,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改革开放后,随着农村城镇化和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占用了一些农田,加上农村人口的绝对增加,使得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加剧。第二,农民土地产权制度缺失,农民年老丧失劳动能力时不能依靠土地的产权变更来获得土地收益用以养老。第三,农业比较利益不断降低。农地处于分散经营状态,难于形成规模化经营,土地收益面临着市场风险,加上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土地作为生产资料的功能甚至已经是微不足道。因此,建立在土地保障基础上的家庭保障方式,缺乏土地作为天然屏障的经济支撑,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的需求。

3.社会养老保险水平低。保障标准低和政府补助缺位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陷人困境的症结。按照《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规定,地区以及乡镇、村、企业和投保人可按2,4,6,8,10,12,14,16,18,20元十个档次选择月交费金额。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低,大多数农民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缺乏信心等原因,决定了他们都选择每月2元的投保标准。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等因素的情况下,如果农民在缴费10年后开始领取养老金,每月可以领取4.7元,IS年后每月可以领取9.9元,这点钱对农民养老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如果每月选择10元的投保标准,要达到养老的目的也十分困难。这即使对于一些农民人均收人较高的相对发达地区农村而言,社会养老保险的水平也不容乐观。

4.养老保障覆盖面小。集体养老保障形式一般只局限于特定的农村贫困老年人群—“五保户”,甚至养老院的建设也超出了一些农村集体经济的承受能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也只适合于农村收人水平相当高的一部分人群。按照《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采取农民自愿的原则,保险对象包括市里城镇户口、不由国家供应商品粮的农村人口。但目前我国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几乎都是富裕居民。因此,“保富不保贫”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不能真正达到保障贫困农村居民的目的。根据最近一次老龄委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2000年高达39.3%(人数达3223万)的农村老年人生活贫困,有45.3%的农村老年人认为生活得不到保障。

三、构建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的对策

1.更好地发挥家庭养老保障的功能。儒家先贤曾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养老的实际需求包括赡养、医疗、精神抚慰等复杂问题,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尚未真正起步,个人养老保险能力明显不足,对家庭养老的依赖性远远大于城市。随着家庭养老的功能逐渐弱化,它将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社会养老将承担农村养老义务中的主要角色。但在目前农村养老保障问题上家庭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迎接家庭养老面临的巨大挑战,更好地发挥家庭在农村养老保障中的作用,可以采取以下对策:第一,在青少年一代中间大力开展以“孝道”、“养老敬老”为核心内容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使年轻一代乐于担当起赡养上代的历史责任,在全社会倡导构建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第二,发挥社区养老对家庭养老的多重辅助功能。第三,给予确实需要帮助的贫困家庭以适当的经济援助。

2.继续发挥土地养老保障的作用。目前农业收人仍是农民收人的主要来源,土地作为农村家庭养老的基础,是农民赖以维持生计的最后保障,要使土地真正发挥养老保障的作用,就要增加农业的比较收益,使其能够真正担负起农民养老的重任。这就要统筹解决好三农问题,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同时,要着力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对此,政府要规范征地制度;对于城市近郊的失地农民政府应将失地农民积极稳妥地纳人最低生活保障。

农村养老方式篇5

关键词:农村养老模式 持续照顾 多元化主体

21世纪的中国是不可逆转的老龄化社会,预计中国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①。拥有如此庞大规模的老龄人口,倘若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管理体制等没有和人口年龄结构的改变相适应,便不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相比城市而言,农村老龄人口绝对数量更大,老龄化速度更快,老年人口数量增长也更快②。如何有效的处理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等问题尤其是农村老龄引起的社会问题是我们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议题,而最关键的切入点之一便是养老。陈赛权(2000)提出中国老年人口的3/4居住在农村,农村养老问题多,但是相对说来研究较少。十五年过去,学者们的重心大多仍在探讨城市养老问题,对农村养老模式探究不够。因此对农村养老模式进行系统性综合性的梳理和分析,有利于更好的找准未来的道路。

一、养老模式的概念界定综述

在进行对农村养老模式探究之前,有必要对“养老模式”这个基本概念进行一个界定,2000年前学者争论焦点大多集中在对于养老方式的分类问题,并没有对“养老模式”这个说法达成共识。自2000年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之际“养老模式”这说法便引起了学者们的热烈讨论。穆光宗(2000)从文化的角度认为养老模式体现的是一种文化模式并且具有可持续性。陈赛权(2002)认为当前未能在农村养老模式概念上达成一致意见。宋健( 2001) 提出所有概念归为 “养老体系”、“养老模式”和 “养老方式”三类。宋健(2006)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认为养老模式是从古至今沿用,流传并通过种种途径固定下来的养老样板,是事物的标准样式。公维才(2007)根据经济主体角度认为“养老模式是指由谁提供养老支持,即由谁负责养老的经济责任”。陈建兰 ( 2012)从城市的特征出发定义了城市养老模式,认为养老模式是为城市养老中核心的、相对稳定的、区别于农村养老的特征和存在形式。李中秋 ( 2013) 定义养老模式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养老体系,分别包括主要和辅助的养老方式,以及为这些养老方式提供的法律制度和政策措施支持。丁方等(2014)从养老的内容出发,定义养老模式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社会中满足老龄人口各方面需求的典型的生活方式,主要指满足老年人经济来源、生活照料及精神慰藉三个方面需求的生活方式③。

笔者认为,养老模式并不能简单用养老方式和养老内容给予定义,在具体分析问题时我们可以就单独某一方面进行研究讨论和界定,对于整体“养老模式”的讨论,应当是一整套的模式建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以及代际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合力,甚至可以说养老模式代表着我国解决养老问题的战略思维。本文要讨论的农村养老模式,主要从地域着眼和城市相比进行的养老模式综述,它是对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经济制度、思想观念和社会习俗决定的有关养老的内在规定性及其运行原则的理论概括④。

二、目前主要的农村养老模式的分类

陈赛权在整理了2000年以前学者们的观点基础上认为虽然学者们各持其说,但养老模式仍不外乎以下几类:完整的家庭养老、社会养老、自我养老,不完整的家庭养老、社会养老、自我养老和居家养老等⑤。刘孟芳(2005)根据养老资源由谁提供将我国农村养老模式分为: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和自我养老模式三种,丁方等(2014)结合中国养老问题与养老模式的发展现状,综合2014年以往各位学者的研究,认为现阶段我国的养老模式主要有自我养老、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居家养老以及以房养老五种。余甜等(2015)梳理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服务和住宅形式、机构养老服务、互助养老、旅游养老、以房养老六方面国内较关注的养老模式,并进行相应的优劣分析。张澜等(2015)在分析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目前我国农村的现状,将农村养老模式大致分为三种: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和自我养老。

三、农村养老模式的影响因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农村养老模式是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正如社会学家费孝通指出的那样:“养儿防老是均衡社会成员世代间取予的中国传统模式。这种模式有其历史上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的改变,这种模式当然也是要改变的⑥。最重要的一个表现便是养老金对农村养老模式的影响。这些方面学者已经有较为全面的研究:Engelhard et al( 2005) 使用工具变量估计,发现社会保障收入提高了美国老年人的独居率。刘宏等(2011)认为养老金对养老模式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老年人的居住安排、照料模式,以及子女对老年人的经济赡养或代际转移等方面。程令国等(2013)以“新农保”为切入点,使用倾向分值匹配基础上的差分内差分方法( PSMDD) ,论证新农保提高了老年人独立居住的意愿以及实际独立居住的比例,并评估了新农保对农村居民养老模式的影响。魏海兰(2015)从农村养老保险角度分析土地面积减少等对农村养老模式的影响,强调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养老模式中的重要作用。

农村养老模式还受其他因素影响,陈赛权(1999)认为,一国或地区甚至整个人类在一定时期内究竟选择什么样的模式,不由人们的主观意志来决定的,而是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制度、社会文化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刘孟芳认为影响我国农村养老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一定时期的经济运行状况、经济政策导向、制度安排、人口的数量和结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微观个体心理动机和利益⑦。张澜等(2015)认为历史文化传统和个人心理动机也是影响农村养老模式的重要因素。同对“养老模式”概念界定原理一致,在我国处在经济、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阶段,同时也是人口结构年龄结构转型的阶段,农村养老模式的选择是由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等大环境客观条件下与个体心理文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是一个多因素合力的结果。

四、农村养老模式的探究

结合目前学者的学术论文期刊等关于养老模式的探究,绝大部分目光都聚焦在中国宏观情境下的养老模式分析,并且从分类的结果不难推测出他们大多进行分类的立足点仍旧是城市地区,而对农村养老模式的探究却相对分散。对于农村养老模式探究有:“三维”模式、“内敛式”模式、多元化模式、互助养老模式、农村社区养老模式、社会化养老模式以及医养结合模式,讨论较多的有多元化多层级模式和社会化养老模式。

(一)社会化养老模式

徐勤 ( 1997) 认为在家庭供养资源减少、供养力下降的形势下,只有发展社会养老才是解决养老问题的根本途径。孟艳春 ( 2011)认为在当代单靠家庭养老或个人养老很难解决中国的养老问题,必须将家庭养老、个人养老与社会养老结合起来,并着重发展社会化养老。王贝芬(2014)认为家庭养老难以维系,因此对目前社会化养老模式进行研究综述与展望,应当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模式。陈芳等(2014)通过对农村养老模式的转变之处欠发达地区农村养老的出路是走向社会养老。目前,农村社会化养老主要有五保供养、农民退休养老制度、社会养老保险几种形式⑧。

(二)多元化多层级模式

王国军(2002)提出了由基本保障、补充保障、附加保障三者共同构建的“三维”模式,可以实现农村养老的灵活性和弹性。王亚柯、杨震林(2003)构建出一个沿着“个人-家庭-社区-政府”的由内向外的养老层次,实行“内敛式”的养老模式。杨燕绥等 ( 2004) 认为应形成 “养老金 ( 退休金) + 家庭供养 + 社区服务 + 国家最低保障”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杨翠迎( 2005) 认为在转型时期应发挥家庭养老、社会养老保险、社区养老三种主流养老保障方式的合力作用,建立多层级多水平的养老模式。邓大松等(2007)主张“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储蓄养老”,旨在实现农村居民基本养老和补充性养老结合。李新(2008)结合我国农村各个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提出了多元化的农村养老模式是转型中国农村养老的理性选择,应当建立我国短期和长期不同的养老模式。李月(2014)结合西方发达国家农村的养老模式针对我国当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提出了构建多元化的养老模式即以家庭养老为第一层次,以差别性的、缴费性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为第二层次的农村养老模式。

(三)其他模式的探究

李士梅(2007)提出“旅游养老” 意即将旅游资源和养老服务结合起来。但是对于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农村地区并不适用。张晓峰等(2010)通过对兰州市社区养老模式的调查认为可以借鉴城市社区养老模式中多元化的供给主体、多种类的服务内容、社区养老服务意识的培养等经验构建农村社区养老模式。郭丹阳(2013)对农村互助养老模式进行定性研究,认为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具有投入低、效益好、操作性强、满足老人不离土不离乡情感需求等优势,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具有可行性。刘斌(2014)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对农村养老模式的二维性进行分析与讨论。通过ordered probit的方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分析居住模式、经济来源及医疗条件、健康行为等其他因素利用居住模式与经济来源相结合的二维养老模式视角对农村养老问题研究⑨。邹纯青(2015)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⑩探析,认为政府要以新型城市化思维要多措并举强力推动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蔺静茹(2015)认为“候鸟老人”养老模式是对家庭式养老、土地式养老、保险式养老、社区式养老的有力补充,成为一种新的模式探索与尝试,应当完善相应的措施对 “候鸟老人”的养老模式实现完整构建。

五、建立多元主体多层次的农村养老模式

基于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这基本国情,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我国农村人口绝对数量大决定了在一定时期我国的农村养老模式是一种多元化的局面,因此笔者认为农村养老模式应当构建成多元化主体多渠道多阶段多层级的模式,实现以家庭养老为主导,强化社会养老保险,推进农村社区养老,建立多种模式并存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1 1。

多元化主体包括政府、家庭、社区以及机构等社会其余力量,要强化政府责任、在制度层面和资金支持上进行保障,充分发挥政府的保障和引导作用,扩大集体收养规模,并且在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机制的同时,积极构建农村养老的社会支持体系。调动家庭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增强家庭养老功能,回归养老本质,孝道,通常理解为一种道德文化,其实它更是一种制度、一种社会体制1 2。这种社会体制的核心是创造了最成熟的家庭养老模式,因此景天魁(2015)提出弘扬传统要实现尽孝到尽责的转变,子女尽孝,是尽道德责任、社会责任的主要形式。同时机构要定位清晰,实现机构收养快速发展,培育个人养老意识、提升个人养老能力1 3。同时在农村社区照顾较为缺乏的同时,大力发展非社区照顾:构建以农村地域为基础的小范围社区服务网络,可以招募志愿者让中小学生和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与进来,同时可以和社会团体以及基金会等建立联系,引导企业资金或建立福利设施。景天魁(2015)提出志愿服务应成为每个有服务能力的社会成员的必尽义务。

“大中小学生应将志愿服务列入学籍考评,作为升学毕业的基本条件;所有公共和私营部门的工作人员,应将志愿服务列入考核内容;公务员更应做出表率,将其列入任用升迁的必要条件。建立志愿服务备案制,应透明化,奖罚分明。”

但有人批判认为将志愿服务强制化可能导致道德绑架,实施难度也较大。笔者在这里不讨论实施可能性。在这里笔者想强调“持续照顾”的理念,此概念是指关注老年人生命历程的不同需求,尽可能使需要不同程度护理照顾的老年人能长期居住在熟悉的环境中获得良好的照顾(桂世勋,2001),建立小范围的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网络,目的在于实现资源的供给和支持,在引进企业或志愿者的同时,实现养老照顾人员的可持续性很重要,处理好多元化主体的分工责任才能真正实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动员、多管齐下1 4,构建出多元化、多渠道的社会服务体系1 5。

农村养老方式篇6

关键词:农村养老;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9-0064-02

一、目前我国农村养老的现状

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在全国总人口中,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 149 546人,占50.32%,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 648 705人,占13.26%,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引用)这样,我国也以一个人口大国的身份进入了老龄化的社会,并且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也将是我国在“十二五”期间所面临的一个挑战。

为了应对农村养老过程出现的种种问题,我国先后出台了多项涉及农村养老的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国务院在1994年颁布的《农村五保户供养条例》就是旨在为农村孤寡老人提供照顾和物质帮助;从2004年开始逐渐的减免农村地区的农业税,并提供一定的农业补助,从而来减轻农村家庭的负担,让农村老人晚年能够衣食无忧;我国分别在2002年和2009年在广大农村地区实行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新型医疗合作制度,以保证农村老人基本的生活需求和医疗需求。另外国家还颁布的其他辅的政策以完善农村养老政策体系;我国在《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中明文规定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以及子女、集体、社会的各项义务,从而保证农村养老能依法进行。

当前我国颁布的各项政策措施和法律条文,以及各项专项财政资金的投入对于解决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首先,满足了农村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消除了后顾之忧。我国实行的“五保”制度和其他优惠农业政策,在吃、穿、住、医、葬这五方面解决了农村老人的现实困难,大部分农村老人没有了对未来生活没有着落的忧虑。其次,满足了农村养老的基本医疗需求,缩小了城乡差距。“新医保”和“新农保”缓解了农村过去“因病致贫”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老人看病难的问题。缩小了城乡在医疗水平上的差异,保证了社会公平。

二、我国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养老在资金方面存在的问题

1.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不高

农村集体经济的财政来源有限,从而造成农村财政在养老方面资金投入不足,比例也不合理。政府对于满足经济困难老人、五保户的养老的资金的需求已经是举步维艰了,养老院、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和相应服务体系的建设更是无从谈起。

2.农村养老资金的运作管理不合理、监督不到位

由于我国农村养老资金的运营体系还不健全,使农民养老资金的投入和使用缺乏专业的指导,产生了农村资金运营出现混乱的状态。加上缺乏缺乏有效的监督,农村养老资金没有做到专款专用,甚至出现挪用养老资金的现象。

3.农村家庭对养老资金投入比例下降

随着当前中国农村家庭结构发生变化,农村家庭的开支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孩子们的教育和家庭的日常开支费用同老人的养老资金的投入发生矛盾。大部分情况下,儿女成婚后,老人在家庭中的地位下降,子女教育和家庭的日常开支肯定是优先考虑的问题,而在农村老人养老资金投入的比例势必会下降。

(二)农村养老在思想观念方面存在的问题

1.就老人而言,认同的养老方式过于单一

千百年来,在“养儿防老”的思想观念的主导下,家庭养老一直是农村人默认的养老方式,对其他养老方式暂时无法接受。在农村老人的意识里,家庭对于他们来说有着强烈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在子女周围养老,他们不仅可以得到生活上的照料,而且还可以享受子女在照料自己过程中所带来的情感慰藉。再加上对社会养老等其他养老方式的认识程度不够,因此,农村老人参加参与社会养老等其他养老方式的积极性不高。

2.就儿女而言,养老敬老的观念逐渐变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传统的孝道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一部分年轻人奉行拜金享乐主义,抛弃了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把赡养老人看做是一种负担,寻找各种理由逃避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更有甚者还为了夺取父母财产而大打出手或者对簿公堂。给老年人精神上带来失落感和孤独感,不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发展。

3.就社会而言,对农村养老重视程度不高

我们以前一致认为老人养老是单个家庭的事情,社会的力量无足轻重。没有看到整个社会敬老养老的氛围创建的重要性,对农村养老的先进事迹和先进个人的宣传力度不够,没有树立弘扬孝道的典型,没能有效发挥舆论在农村养老方面的积极作用。造成人们在农村养老这一问题上出现了思想的偏离,也就没有吸引到更多的社会慈善力量加入到农村养老事业中来。

三、农村养老问题的对策

当前,我国农村在资金投入、观念转变、法律监督、组织保障等方面都存在着问题,农村养老的滞后性发展不利于农村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加之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的国情,使得如何解决好农村养老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变得迫在眉睫,针对新形势下农村养老存在的种种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一)做好农村养老的资金保障工作

1.加大政府财政在农村养老方面的投入比重

政府资金在农村养老资金保障体系中占较大比重,政府的资金投入的多少,关系到老百姓在养老方面信心和满意度的多少,因此在新形势下,政府应实际给予农村养老更多的财政支持,而不仅仅是在税收等方面提供一些治标不治本的优惠农村政策。只有实际的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提供直接的财政补贴,国家关于农村养老的各项政策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2.重视社会资金在农村养老方面的辅助力量

社会资金在农村养老中的作用不仅不容忽视而且潜力巨大。农村养老资金需要政府的财政扶持和家庭的资金投入外,还可以充分发挥社会资金的积极作用,比如慈善基金。这类型的资金注入,减轻了政府和家庭在农村养老这一方面的负担。同时,拓宽了解决农村养老这一社会难题的思路,可以让农村老人得到更多的帮助,解决其最实际的困难。

(二)做好农村养老的思想保障工作

1.加强对农村养老政策的宣传

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来宣传国家关于农村养老的各项政策和措施。鉴于目前人们对于农村养老政策的认识不足,参与新农保的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应利用当地的实际,采用农民可以接受的形式来宣传各项农村养老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农村老人自愿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争取做到农村地区的人们从心里真正地接受各项政策和措施。

2.强化对农村人口传统孝道的教育

“百善孝为先”,孝敬长辈,赡养父母,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同样也是农村世代传承的美德。针对当前农村子女养老观念逐渐变淡的现状,应引导农村地区的人们重新认识孝敬和赡养老人的重要性,要做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的传统孝道标准。

3.注重对农村敬老爱老氛围的创建

农村的乡镇政府和本村的村委会在注重搞经济建设的同时不应忽略思想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良好的农村养老氛围的创建作为农村思想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也必须按部就班地进行。比如:当地的文艺精英可以排演反映尊老爱老主题的文艺节目,利用生动形象的文艺活动让孝敬老人的观念深入老百姓的心里。还可以利用村镇的广播、条幅宣传等方法来宣传当地有关敬老爱老的先进个人和先进事迹,让当地的老百姓都能争做孝敬老人的先进典范。

(三)做好农村养老的法律保障工作

农村老人的合法权益必须以法律的形式具体深入地规范。一方面,具体到农村,明确规定农村老年人依法享有哪些合法权益,个人、家庭、社会在农村养老方面应当履行的义务。另一方面,明确规定当农村老人在养老方面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必须得到法律的保护;个人,家庭,政府没有履行在养老过程中应尽义务时,必须得到法律的制裁。进一步完善我国关于农村养老的立法体系,以法律明文的形式对农村养老作出解释,说明农村养老的定义、性质、方式以及权利和义务,做到有法可依。

(四)做好农村养老的组织保障工作

1.培养高水平的农村养老服务队伍

为了能使农村老人在生活上得到照料,精神上得到慰藉,能享受到和城市人一样的高质量的养老服务,尽量在农村设立养老服务网点。在网点内,农村老人可以享受医疗保健、心理疏导、文化娱乐等服务;服务网点的工作人员都要经过严格的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保证都能做到贴心为老人服务。另外,还可以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城市志愿者队伍,鼓励他们定期到农村养老服务网点进行免费服务。在提供身体检查、卫生保健、法律援助的同时,在针对老人的不同需求开设歌咏、书法、历史等不同的文化课程,让老人能在家庭之外也能享受无忧无虑的老年生活。

2.成立自愿性的农村养老互助队伍

以村为单位,成立农村老年人互助协会,在这个协会里,鼓励较为年轻或身体健康的老人向年纪较大或身体有疾病的老人提供义务。这种阶梯形的农村养老服务形式可以成为解决养老难题的一个新的依托点。

总而言之,农村养老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产物。我们要正视农村养老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明白我们的农村养老事业是任重道远。因此,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立足当前实际,因地制宜,针对在推进农村养老事业进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谋求有效地对策来积极应对。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惠农政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我国一定能妥善解决当前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从而来促进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王述智,张仕平.关于当前农村养老问题及其研究的思考[J].人口学刊,2001,(1).

[2]翟秀海.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养老问题初探[J].现代农业,2007,(7).

[3]胡亚云.我国农村养老的主要问题和对策[J].理论月刊,2002,(9).

农村养老方式篇7

论文摘要:目前,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正面临着制度性瓶颈和一系列外生因素的冲击,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渐趋弱化。但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养老现状来看,传统家庭养老仍是农村主要养老方式之一,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社会化养老也是养老模式发展的一种趋势。因此,在巩固和发展家庭养老的同时,也要发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化养老方式,在整合中不断发展以家庭作为养老载体并辅助于多种方式的农村养老模式。

在中国,农村传统养老保障是建立在依托土地之上的家庭养老,这种养老模式得以延续千载,应该说有其合理的一面。可以肯定地说,这种模式曾经很好地解决了中国农村的养老问题。然而,社会变迁正使得这种稳固的家庭养老模式失去其经济和社会基础,原有的养老模式前提正被抽去,家庭养老正面临制度性瓶颈和一系列外生因素的冲击,从而具有趋弱性。在传统家庭养老功能日渐式微,而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又日益严峻的今天,养老问题不再是个别家庭的事情,而是一个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问题。

一、农村家庭养老面临的挑战

养老涉及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个方面的内容。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计划生育政策的推广以及老年人口的高龄化而出现的农村家庭规模小型化、文化多元化、家庭养老负担加重等,三维角度的农村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呈现弱化趋势。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一)经济供养不足,老年人生活困难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家庭人口数量逐渐减少,家庭趋向小型化、核心化,这使养老所需的人力资源不足。

(二)生活照料难以实现,老年人生活不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被打破,劳动力流动和人口的迁移加强。目前,农村中大量出现“空巢家庭”(据预测,2005年城市“空巢家庭”占到老年家庭的一半以上)和“隔代家庭”,农村老年人不但得不到子女的经常照料,身体健康状况允许的老人还要担负照料家庭的责任。而一旦健康状况恶化或到了生活难以自理的年龄,老年人则可能陷人生活无人照料的困境。

(三)缺乏精神慰藉,老年人孤独寂寞感加深

由于“空巢家庭”的增多,子女迫于竞争、生活压力,与老人见面、情感交流的时间减少,农村老人得不到子女的精神慰藉,缺乏家庭的天伦之乐。加之在城市化影响下,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出现“代际倾斜”现象,一些青年夫妇较重视子女的教育和成长问题,有限的时间、精力和财力都向子女倾斜,产生了“重幼轻老”现象,这对老年父母的心理健康和实际生活质量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农村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原因分析

(一)土地生产效益低下,难以维系家庭养老功能

农村老人依靠土地收人自养的前提条件,是家庭经营的土地产出收人能够达到满足基本养老需要的水平。而从中国的现实情况看,由于农产品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农产品价格相对较低等方面的影响,增产不增收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土地经营收益难以满足上述基本条件,从而以土地保障为基础的农村家庭养老难以为继。

(二)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农村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首先,城市化所导致的乡村人口流动,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家庭规模缩小,核心家庭增多。与此同时,计划生育政策的推广,在广大农村地区也出现“4-2-1”型的家庭结构,并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这也使农村家庭规模缩小,家庭养老负担加重,使家庭养老出现了“孤木难支”的情况。其次,城市化带来的多元文化,一方面使社会的包容度增强,社会对个人的道德约束压力减弱;另一方面,传统的价值观不断受到挑战和冲击,“孝佛”文化的衰落,使家庭失去了文化依托,子女在心理上弱化了对老年人的经济支持信念,这是对家庭养老模式的致命打击。

(三)农村老年人口高龄化加重了家庭养老负担

与农村老年人平均期望余命相伴随的老年人口“高龄化”所带来的农村家庭养老负担加重,不仅反映在经济供养不足,更使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问题日益突出,从而导致农村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

(四)农村养老方面的法律保障不足

目前,中国在农村养老问题上,立法工作严重滞后,尚没有一部单独的农村养老法。在与老人权利关系最密切的养老保险问题上,现有法律没有切实从农村的实际出发确定政策方向和改变不合理现状的具体步骤。不仅立法不健全,而且现有的法规在现实中也缺乏可操作性。在政府对老年人的养老义务、子女对老年人的赡养等方面并没有明确的量化指标,这使得现实中一旦遇到纠纷,可依据的法律几乎没有。

(五)农民工、失地农民人数增多,使农村养老的情况变得更为复杂

中国经济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即传统农业经济与现在工业并存。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在工业化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大量农村人口,特别是年轻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同时,随着城镇(市)规模的扩大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土地被征用的越来越多,使失地农民的人数不断增加,失地农民养老问题日益提上日程。同时,这也使得农村“空巢”家庭的老人变成了“真空”地带。

现阶段家庭养老功能虽然呈现弱化的趋势,但由于家庭养老独特的文化价值、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的作用,决定着家庭养老将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是中国主要的养老方式。据中国科学院人口所1987年抽样调查显示,农村子女供养占67.5%,离退休金供养仅占1.0%。根据国家统计局在1994年10月进行的人口变动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农村老年人的家庭养老比例高达64.2%,自身劳动收人占29.2% ,退休金收人只占4.4%;在总体上家庭仍占主要地位,靠子女或其他亲属提供经济帮助的占57.1%。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表明,农村家庭养老占48.92%。比较以上几项调查结果,我们不难看出:不考虑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因素,仅从经济方面来看,从总体上说,传统家庭养老虽然有弱化的趋势,但目前中国仍以家庭养老为主。

三、家庭养老是中国农村养老模式的现实选择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农村老年人有着强烈的“家”观念,认为社会关系中最可靠的就是亲缘关系。加之社会化养老在精神方面的先天不足,即生活上照料和感情上的关怀是家庭这一初级群体的内在功能,其他社会群体无法替代。因此不管哪一类型的社区服务,其以“契约”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受制于经济因素和道德观念制约,决定了它们都不可能替代基于血缘的亲情关怀家庭的养老模式。加之传统“孝”文化对中国农村也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笔者认为,家庭养老仍是新时期广大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养老模式的现实选择。

(一)经济支持作为养老的首要基本内容目前只能由家庭提供

众所周知,一切发展均需经济或财政的支持,社会化或半社会化养老的三大主要资金来源(国家、集体、个人)在面临数量巨大的农村老年人口时都遇到了困难。从中国的现实国情来看,过于庞大的老年人口数量与现有的综合国力差距较大,对众多的农村老年人口,财政无能为力;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经营导致广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削弱,集体经济无力承担严重的养老问题;而就农民个人而言,大部分刚刚解决温饱问题,根本没有可能未雨绸缪去解决自身养老问题。国家无财力、集体无积累、老人无余力的客观现实表明,在广大农村由家庭成员提供物质供养是农村老人现实而无奈的选择。

(二)家庭养老是一种文化诉求

一种养老保障方式的确立,其影响因素众多,其中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以及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等都起着重要作用。家庭养老作为一种养老保障方式,其在中国传统农村社会中延续至今,虽然是社会结构体系中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绝大多数中国农民依靠家庭成员度过老年岁月,与其说是因经济原因不得已而为之,是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养老保障,不如说是一种文化诉求,一种心理暗示,一种传统的蔓延。

(三)中国养老服务的社会化程度处于较低水平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日益增加的生活服务需求与可置换的公共养老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日渐突出。截至2001年底,中国有城乡敬老院3.5315万个,拥有床位%6万张,收养人住人数68.9万人,平均近4000个人才拥有一个敬老院,平均近200个老年人中才有一个人住养老院。中国大部分地区不仅养老机构数量少,而且收费普遍较高,设施和服务质量又良芬不齐,很多敬老院基本上处于无稳定经济来源、无人管理、无服务人员的“三无”状态,无奈人住的老人生活质量可想而知。敬老院老人的凄凉晚景,强化了农村老年人依靠家庭养老的愿望。但是,目前还很难完全实现家庭养老照料功能向社会的转移。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中国农村社会养老还不充分的情况下,不论是从老年人的经济供养角度,抑或是精神慰藉角度,家庭养老都具有其它养老方式难以替代的优势,成为农村老年人的首选也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但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模式也正在面临诸多的挑战,这就必须对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予以完善和创新。可以设想,未来的农村家庭养老是以家庭作为养老载体并辅助于多种方式的农村养老模式。其合理性在于:第一,家庭养老成本低,效率高;第二,目前中国农村养老保险还无法普及和推广;第三,农村家政服务的社会化程度不高;第四,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家庭的依恋情节越来越浓,而且老年人与儿孙们生活在一起,其乐融融,更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四、完善和创新农村养老模式的对策研究

尽管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已经呈现弱化的趋势,但就目前的国情、国力及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家庭养老还将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下去,并继续担当农村养老保障的主要力量,但同时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着诸多挑战。鉴于中国养老的特殊性,我们认为,从发展趋势看,在巩固和发展农村家庭养老的同时,也要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化养老和助老事业,在整合中不断发展以家庭作为养老载体并辅助于多种方式的农村养老模式。我们应着重发展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家庭养老的功能

首先,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人,加强家庭养老的经济支持功能。其次,建立健全家庭养老的利益诱导和激励机制,调动家庭的养老积极性。再次,强化家庭养老的道德教化力度,增强人们的老龄意识和养老意识,营造弘扬传统美德的强大的社会舆论氛围。最后,不断完善有关家庭养老的法制建设,让家庭养老由伦理走向法制,让法的硬约束为农村老年人口提供强有力的外在保障。

(二)明确政府职责

农村养老保障事业的发展、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没有政府的积极领导和推进是无法推进的,任何社会保障制度没有政府的参与,都是难以维系的。在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社会养老模式的过程中,除明确个人、家庭及集体应承担养老筹资职责外,政府责任必须“归位”,即应在继续“政府扶持”的同时,设立农村养老社会化基金,进行“真金白银”的资金投人,以真正实现农村养老保险的“社会化”。同时,要倡导敬老养老的风尚,从思想上强化家庭养老观念,并细化法律或制度规范,对家庭养老的责任与标准进行明确规定。另外,还可以将家庭养老质量的高低与子女可获得的实际利益结合起来,如遗产继承的优先权、干部升迁考核的标准等,鼓励积极的家庭养老行为。

(三)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根据现有研究成果,学者们认为,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问题主要有:第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小,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少,保障水平低;第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管理水平低,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和实际保险能力差;第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缺乏法律的支持,政策不能持续;第四,农民自愿参保原则与社会保险强制性原则矛盾;第五,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投人不足,农村支付压力大。因此,在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时,要加大政府投人,扩大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加大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督力度,提高保值增值能力;加大对“新农保”的宣传力度,使更多的农民参与其中,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四)加快村域社区养老建设

社区作为家庭养老最终走向社会化养老的中介和桥梁,一方面,应该考虑村域老年人特殊需求及条件能力,建立与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和机构,为老年人提供生活和精神照料服务;另一方面,也可将村落老年人组织起来,成立诸如“老年人生活互助组”式的资源性组织,老年人之间互相照顾。在推进村域社区养老建设中,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的同时,也要发挥非营利组织在经营社区养老院,开展社区公益性、慈善性、自愿性活动以及老年人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并充分调动社区成员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实现社会养老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五)加强法制建设,切实保障老年人权益

当今社会正处于变革时期,市场经济的观念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传统的依靠伦理观念维系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很大冲击。现代文明的发展要求建立起道德规范与法制规范相一致的约束机制。市场大潮冲击下的家庭养老不应只靠人的自觉精神维持,而必须纳人法制的轨道,使之由道德的软约束变成法制的刚性强制。笔者认为,家庭养老的法制建设计划应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加强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为核心的法制体系建设;另一方面,要增强子女赡养父母的法律意识,提高其赡养父母的自觉性。通过立法保障老年人的社会经济权利。法制是实现养老保障的重要保证手段,而中国目前为止尚无一部综合性社会保障法律,也没有一部单独的养老法,所以,尽快制定农村养老基本法,是中国的农村养老尽快走上法制化的路径之一。

总之,在目前农村养老保障需求难以满足,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完善和强化农村家庭养老保障功能十分必要。通过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加快村域社区养老建设、法制建设计划、政府行动计划等措施,多管齐下,充分发挥中国家庭养老的优势,切实巩固农村家庭的养老功能。

五、小结

在现代社会,与老年人生活最为密切的仍然是家庭,无论是城市中的离退休老年人或者是农村中不能从事劳作的老年人,他们的生活范围和生活依靠依然是家庭。所以,中国在“未富先老”的基本国情下养老模式的选择是:家庭养老。但是,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快,向传统的家庭养老制度提出了挑战,要想真正解决老有所养问题,就要求我们在发挥家庭养老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要顺应家庭养老的发展方向,调动国家、集体、社区、个人各方面的力量,弥补家庭养老功能的欠缺。

农村养老方式篇8

【关键词】:社会养老保险保险模式筹资模式基金管理

Abstract:Alongwiththeagingtideturbulent,butto,thecountrysideretirementquestionbecomesisdaybydayprominentandisurgent.Ispreciselysawthecountrysideretirementfacesthehugechallenge,in2008thecentralfirstdocumentproposed:“furtherconsummatesthecountryside`householdenjoyingthefiveguarantees''''toprovidefor,theextremelypoorfamilytolivesocietiesandsoonrescue,disastervictimssubsidytorescuethesystem.Intheconstruction“theharmonioussociety”,buildsocialismnewcountryside''''stoday,theruralcommunityold-ageinsurancereceivesthetheoristsandthegeneralacademiccircle''''sattentionmoreandmore,aftertheauthorcombsdiscoveredthatatpresentdidnothavethescholartoopposethesocietyold-ageinsurancecompletely,butbecausethedifferentscholarbasedondifferentsetsuptheold-ageinsurancesystem''''svalueorientationandtotheChineseeconomicrealityconditiondifferentjudgment,sothataspectpresentacademiccircleandsoonold-ageinsurancepattern,fundraisingpatternandfundmanagementwaynotyetgivetheconclusion.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新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以适应农村老年人众多方面的养老保障需要。目前,我国理论工作者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社会养老保险的必要性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总人口12.37亿,其中农业人口9.14亿。占总人口的73.92%,农村65岁以上人口占农村人口的7.35%。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有老龄化的趋势,这一特征在农村人口中表现的尤其明显。预计到2020年后,农村老年人占农村人口的比例将比城是14.0%-17.7%。在农村,老年人与其子女一起居住的比例虽然高达88.7%,但收入来源和生活料理依靠老年人自己的比例高达50.7%和82.2%。

通过这些数字可以看出,农村的养老问题会是一个涉及多半个中国的大事件,那么,现实中,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是什么样的情况呢?再来看下面数据。1998年,全国已有2123个县(市)和65%的乡镇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村人口有8025人,全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31.4亿元,支出5.4亿元,当其结余26亿元。然而,从1999年开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加人数一直在减少,1999年8000万人,2000年末6172万人,到2008年年底只有3472万人。这说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推行10多年,收效并不理想,虽然各级政府特别是民政部花了很大力气,但就全国而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仍然是参保率低、覆盖面宰,管理也出现一些问题。关于农村养老保障模式今后的发展方向,学术界存在着两种看法:

观点一:家庭养老作为中国的优秀传统,应该继续保持下去,但应该综合各种养老保障措施,使其共同发挥作用。姚远(1997)认为我国“未富先老”的形势提出了继续农村家庭养老的客观要求,但农村家庭养老能否继续维持,关键在于能否保持或建立农村家庭养老所需的运行环境。其中,老年人作为家庭养老的对象,子女作为家庭养老的实行者,社会作为家庭养老的基础和保证是运行环境中最重要的三个因素。陈彩霞(2000)从经济交换的角度,认为农村老年人应尽可能保证自己的经济独立,以此作为换取子女生活照料和经济支持的手段,运用利益机制诱导人们自觉养老。为此应明确老人对其所承包土地的权利和利益主体地位,使子女在养老的前提下,才能得到土地使用权的拥有和继承;政府也应采取减免老年人农业税和各种提留的手段支持农村的家庭养老事业。

观点二:认为社会养老终究会取代家庭养老,这是社会发展的方向。樊海林(1997)认为中国的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终究要被适应中国国情的农村社会养老模式所取代。他从农村社会养老现实需求及供给条件出发指出,随着农村生产方式的进步,养老方式必然将由家庭向社会过渡,其中农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是养老模式变迁的内生动力,政府则为强有力的外生动力。徐勤(1997)从农村家庭养老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出发,指出从长远的观点看,应该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养老,她认为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是养老制度的两个方面,一方的削弱应以另一方的增强为前提,在家庭供养资源减少,供养力下降,传统家庭养老受到前所未有挑战的形势下,只有发展社会养老才是解决家庭养老问题的根本途径。

不论社会养老保险今后是否能完全取代家庭养老,养老保险在养老保障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二、社会养老保险的可行性

政府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承担财政责任,学者达成一致。刘晓雪,宫晓霞(2007)认为一项社会政策的执行,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等的支持,其中,财力支持是最重要的,政府不可推卸其财政责任。刘斓(2008)认为国家应兑现其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责任并推动多渠道筹集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确保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殖;:李长远,杨建飞(2008)从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的根本需要来看,财政责任是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第一责任,并指出国家的投入主要包括养老保险的一部分运行成本和承担给付养老金的不足部分。

但面对政府是否有足够的能力负担起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现有水平甚至更高水平的责任的问题,则产生了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条件已具备。(卢海元2003a)认为只要对现行农村发展政策进行微调,政府就能既承担起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财政责任,又收到增加农民收入、启动农村市场、实现经济良性循环等多重政策效果。基于改变目前占中国人口70%的农民基本没有老年社会保障的现状,申策和JohnWilliamson根据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提出了建立一个覆盖全国农村的最低社会养老金制度的构想。该构想不要求受益人付费,开始时养老金额要低,并考虑到地区之间收入水平的差别。这一构想的实施将加快农村脱贫的进程,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新农村建设,并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和谐(申策、JohnWilliamson,2006)。

观点二: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条件尚不具备。梁鸿(1999)在对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的约束因素进行分析后指出,由于中国政府财力有限,而城市又处于经济改革的中心,根据“发展优先和效率优先”的发展战略,必定在资金的竞争性使用中具有优势,因此现阶段中国尚无能力建立真正的全国范围内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只能以局部地区的社区保障作为替代。

不难发现,进入21世纪后,越来越多的学者支持我国已具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

三、社会养老保险模式的选择

观点一:分类分层。(陈志国,2005)认为中国应该改变目前农村既定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在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实施与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接近的制度形式;在农村中等收入地区,农民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可通过购买商业保险养老金产品来实现。总而言之,在一种渐进的动态整合中,逐步实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整合统一。

观点二:“三结合保障”。袁春瑛(2002)认为,在中国目前的社会经济条下,多管齐下,提高土地的保障能力,使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功能得以发挥,并在此基础上立足各地实际,分类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将家庭养老、土地保障与社会养老三者结合起来,是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解决农民养老问题的一种理性选择。

四、社会养老保险的基金管理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委托保险公司管理是一趋势。刘贵平(1999)认为:一是由于政府垄断经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容易出现官僚作风、效率低下、服务质量差的后果,所以,不应放弃和排斥依托于保险公司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二是实行按季节或按年度缴费符合农村实际,而按年度缴费更符合农村实际情况,但养老金按月领取比较好。所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应该是“按年缴费,按月领取”。另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应实行封闭运行,将其归集在财政专户。即一方面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集中在省级管理;另一方面委托专业管理机构进行多元化组合投资运营。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营模式从国家经营向基金管理公司经营的转变过程中,政府承诺的最终担保所起到的稳定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实际上,专家理财也有风险,为此,政府应承担最终担保(牟放,2005)。目前,以县为中心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体制中,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实际上担当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受托管理人的角色,却不具备资本市场的投资主体资格。

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商业保险公司有助于农村养老保险的推行。罗世瑞(2004)指出,农民的养老问题关键在于经济保障,农民的养老问题可以采取让农民参加商业保险的办法来解决,不依赖于国家财政支持。商业人寿保险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农民可根据缴费能力、保障需要和其他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险种。但是,中国农村寿险市场存在有效供给不足、经营主体单一、费率不合理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引入相互保险形式,增加保险市场供给主体,降低费率,激活农村保险市场,推动中国农民养老问题的妥善解决。

五、结论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作用已不容忽视。不过大量文献主要集中在对农村养老保险定性分析,缺乏从定量角度分析农村养老保险的可行性,而且学者偏重对发达地区的研究,对欠发达地区的养老保障问题的讨论十分缺乏。在分析影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因素时,大多数学者偏爱从经济因素去看问题。事实上,在农村,尤其是在中国农村,笔者认为,传统文化、道德伦理以及价值观等非经济因素在更大程度上阻碍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

参考文献:

1、RhondaJ.V.Montgomery,EdgarF.Borgatta,andMarieL.Borgatta;SocietalandFamilyChangeintheBurdenofCare,WhoShouldCarefortheElderly?[M];;2000年

2、DiamondPA.AFrameworkforSocialSecurityAnalysis[J].JournalofPublicEconomics,vol.8,1977

3、FleurbaeyM.QuelleJusticepourlesRetraites[J].Revued’EconomieFinanciere,vol.23,1992

4、RhondaJ.VMontgomery,EdgarF.Borgatta,andMarieL.Borgatta;SocietalandFamilyChangeintheBurdenofCare,WhoShouldCarefortheElderly?[M];;2000年

5、RobinStryker;GlobalizationandtheWelfareState[M];InternationalJournalofSociologyandSocialPolicy;1998年

6、袁志刚.中国养老保险体系选择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2001;(5)

7、何樟勇,袁志刚.基于经济动态效率考察的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研究[J].世界经济,2004;(5)

8、卢海元.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条件分析[J].经济学家,2003;(5)

9、杨翠迎.建立农民社会养老保险计划的经济社会条件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1997;(5)

10、肖严华.人口老龄化冲击下最优社会保障基金的确定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12)

11、罗世瑞.发展商业人寿保险解决农民养老问题[J].经济师,2004;(1)

12、梁鸿.试论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及其特殊性[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

13、陈彩霞.经济独立才是农村老年人晚年幸福的首要条件[J].人口研究,2000;(2)

14、姚远.从运行环境的变化看农村家庭养老的发展[J].人口研究,1997;(2)

15、张仕平.中国农村家庭养老研究[J].人口学刊,1999;(5)

16、陆解芬.论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险体系建设中的任用[J].理论探讨,2004;(3)

17、王国军.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思路[J].科技导报,2002;(9)

18、乐章.现行制度安排下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障参与意向[J].中国人口科学,2004;(5)

19、李迎生.论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角色[J].社会科学研究,2005;(4)

20、汪柱旺.农村养老保险中的政府职责分析[J].软科学,2006;(6)

21、刘晓雪,宫晓霞;论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中的职责[J];山东经济;2007年03期

22、宋健敏.公共年金制度的效果——运用内生增长模型分析[J].财经研究,2002;(11)

23、封进.中国养老保险体系改革的福利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2004;(2)

上一篇:对传播学概论的认识范文 下一篇:农村公路应急管理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