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农业发展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3 11:02:31

农村农业发展论文

农村农业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1.1管理层认识不足

在农村的管理层中,很多人认为对于农村实行经营管理是没有必要的,认为农村的发展只要依照现有发展套路进行即可,并没有将农业的发展放到一个变化的大环境中进行考量,也缺乏对于农业突破发展线路的相关探索,且认为有关财务透明体制、减少农民生活负担等措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因此导致了管理层的经营管理工作进行散漫,被动性强,也阻碍了农业的创新发展。

1.2相关体制不健全

农村经营管理模式涵盖的工作范围主要为农村财务审核、农民负担监督、农村土地承办等,工作议程设置十分复杂。虽然如此,我国当前有关农村经营管理的管理法规和相关体制却处于严重不健全状态,不能实现对于农村经营管理的有效监督,也没有适当的惩罚措施对不合理经营管理模式进行相应处置。奖罚体制的缺失造成了经营管理的主动性较弱,也就很难使农业实现突破性发展。

1.3土地经营规模不大,农民收益增长慢

目前,农民的土地经营规模相对较小,很难实现大规模的经营管理,也就不容易实现对于农业项目的创新实践,一些大型机械无法在小规模的土地上进行作业,由此导致了农民的土地经营积极性较弱,农民收益低,田间劳动量投入较大的不合理发展状况。长此以往,农业的发展便有可能在这种不良循环中走向停滞,最终阻碍我国农业发展的整体态势。

1.4农村劳动力科技水平比较低

当前,城市中普遍存在“民工潮”现象,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我国农村地区的劳动力质量较低,具体体现在劳动力老龄化严重以及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因此,农民对于与农业相关的科技的接受能力较弱,很难实现对于机械化设施的操作,加之对一些科学的种植栽培技术的接受程度有限,导致了农村农业的发展处于低水平状态。

2完善农村经营管理的对策

2.1加大对农民的农业知识教育

针对我国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状况,要想实现农村农业的快速创新发展,首先就要对农民实现农业知识教育,使农民掌握农业的相关知识,以指导他们科学、高效地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国家可以选派相关的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农村对农民进行农业知识教育,教育的方式选择应符合农民的信息接收习惯,把科技性知识转化成简单易懂的语言,以方便农民对于知识学习的有效性。在进行农业知识培训时,培训员要充分调动起农民积极性,鼓励农民对于不懂的问题进行询问,以激发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主动性,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创新性发展。

2.2注重信息化的发展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经营管理信息化发展较缓慢,这也就阻碍了信息的透明度以及管理层与农民的有效沟通,长期如此,则易引起积攒管理层与农民间的矛盾,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因此,农村的经营管理要尤其注意信息化的发展。一是要做好整体的规划,基于本地区的农业发展状况以及农民的合理要求制定相关条例,并及时将决策信息告知农民,实现信息的透明化;二是农村管理层应加快本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广播、有线电视以及网络的畅通可以有效解决信息传达度的问题,因此,要想实现信息化发展,就要完善不同的信息传播路径建设,使相关决策能够快速、准确传达到农民耳中,避免农民由于信息获取缺失对农业生产活动造成负面影响;三是经营管理部门应建立相应的信息反馈机制,能够与农民之间形成有效的互动沟通,及时知晓农民的需求,了解农民对于当前所执行的相关决策的态度,以知道决策层制定出更加符合农民需求的决策,便于对农业生产实现有效经营管理,最终整体推动我国的农业发展进程。

3结语

完善农村经营管理是推动农业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于农村地区实行的经营管理应基于本地区农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并结合本地区劳动力的质量、农民的需求对于不合理的经营管理模式进行改进,使经营管理决策真正符合广大农民的需求,适合农业的发展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使经营管理决策发挥其推动农村地区发展,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农村农业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1.1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1.1.1全市经济总量增长较快。

2010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85.0亿元,比上年增长7.1%,是“十一五”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其中,农业产值366.6亿元,增长7.9%;牧业产值364.2亿元,增长6.5%;林业、渔业和服务业产值为23.0亿元、15.7亿元和15.5亿元,分别增长4.6%、4.8%和6.3%。

1.1.2粮食生产能力快速提升。

从“十一五”时期的情况看,我市粮食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连续三年突破100亿公斤,2010年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25.9亿公斤,比2005年增长35.4%。

1.1.3畜牧业生产增势加快。

全市大牲畜、生猪、家禽存栏分别达到203.4万头、397.7万头、5914.1万只,同比分别增长4.1%、7.7%、6.2%,分别高于“十一五”。肉类、禽蛋和奶类产量分别达到75.0万吨、34.5万吨、143.1万吨,奶类低于“十一五”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

1.1.4县域经济贡献率提高。

我市10县(市)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84.7亿元,10县(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GDP比重达到2.9%,比“十五”末期提高0.7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1.3%,比“十五”末期提高4.6个百分点。

1.1.5农民人均收入增加较快。

我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0年达到8020元,同比增长18.4%,增幅高于“十一五”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

1.1.6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及副省级城市中位居前列。

全市农业经济总量占全省份额的1/3左右,主要经济指标多居全省前列。2010年我市肉类、奶类产量居全省十三地(市)和农垦之首,粮食产量、禽蛋产量位居农垦之后。在有资料的14个副省级城市中,我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加值、粮食产量、牛奶产量始终居首位,牧业中肉类总产量位于长春、成都和沈阳之后排在第4位,禽蛋产量位于沈阳、长春和济南之后排第4位,农民人均纯收入仅高于西安和长春排在第12位。

1.2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1.2.1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2010年初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大力实施“两改”工程,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上半年,县域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8.7亿元,同比增长7.9%,对县域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0.3%,拉动县域经济增长1.3个百分点。

1.2.2工业生产快速增长。

各县(市)抢抓“强县”发展机遇,不断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着力提升县域工业化水平。县域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46.1亿元,同比增长19.6%,高于全市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5.6个百分点,对县域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0%,拉动县域经济增长5.8个百分点。

1.2.3服务业持续稳定发展。

今年以来,各县(市)加快实施民生工程,以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了第三产业稳步发展。上半年,县域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39.7亿元,同比增长10.8%,对县域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4.7%,拉动县域经济增长5.8个百分点。

1.2.4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

上半年,我市县域实现固定资产投资额124.2亿元,同比增长14.5%,占全市固定资产总额的23.5%。投资额超10亿元的县(市)有六个,分别为宾县、五常、尚志、双城、巴彦、通河,其中宾县、五常投资额超20亿元。

1.2.5消费市场繁荣兴旺。

全市消费品市场受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及汽车下乡、家电下乡等惠农政策拉动,全市县域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83.1亿元,同比增长17.1%。从绝对值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前三位的是尚志、双城和五常,分别实现零售额33.3亿元、31亿元、29.6亿元。从增速看,零售额增速高于县域平均水平的分别是依兰、五常和尚志,增速分别为20.6%、18.8%、18.7%。

2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业生产基础薄弱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从水利基础设施情况看,我市属于缺水较重城市,全市水资源中3/4以上为地表水且多为过境水。二是土地流转规模不大,形式单一,流转规模是以中小型为主,流转的土地主要集中在种植业。

2.2畜牧业生产规模不高

一是规模化养殖程度不高。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几年我市畜牧业规模化程度逐年提高,但与省外部分城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二是缺少牵动力较强龙头企业。

2.3农业产业化规模小,精深加工能力不足

一是龙头企业规模较小。辐射牵动作用不够。二是精深加工能力不足,多以粗加工为主,产业链短,精、深加工品种少,农产品加工增值转化率低。三是利益联结不够紧密。

2.4县域经济总体实力偏弱

一是经济总量偏小。二是结构调整滞后。三是强县地位弱化。

3促进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意见

3.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以水利发展为契机,加强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建设;围绕50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加快建设高标准良田、改造中低产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对农机装备和深松整地补贴力度,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实施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工程,积极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加强气象灾害预警预报,最大限度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

3.2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加强标准化规模化原料生产基地建设,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逐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协调发展的一体化产业链条;引进知名企业落户我市,培育扶持本土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全力打造“哈尔滨食品”大品牌。

3.3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统筹辖区经济发展,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县域产业布局,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形成以工促农、城乡联动的良性发展格局;依托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企业规模,培育出具有带动力和辐射力的龙头企业;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名牌产品,带动产业升级;充分挖掘潜力,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保证县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农村农业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1.1管理层认识不足

在农村的管理层中,很多人认为对于农村实行经营管理是没有必要的,认为农村的发展只要依照现有发展套路进行即可,并没有将农业的发展放到一个变化的大环境中进行考量,也缺乏对于农业突破发展线路的相关探索,且认为有关财务透明体制、减少农民生活负担等措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因此导致了管理层的经营管理工作进行散漫,被动性强,也阻碍了农业的创新发展。

1.2相关体制不健全

农村经营管理模式涵盖的工作范围主要为农村财务审核、农民负担监督、农村土地承办等,工作议程设置十分复杂。虽然如此,我国当前有关农村经营管理的管理法规和相关体制却处于严重不健全状态,不能实现对于农村经营管理的有效监督,也没有适当的惩罚措施对不合理经营管理模式进行相应处置。奖罚体制的缺失造成了经营管理的主动性较弱,也就很难使农业实现突破性发展。

1.3土地经营规模不大

农民收益增长慢目前,农民的土地经营规模相对较小,很难实现大规模的经营管理,也就不容易实现对于农业项目的创新实践,一些大型机械无法在小规模的土地上进行作业,由此导致了农民的土地经营积极性较弱,农民收益低,田间劳动量投入较大的不合理发展状况。长此以往,农业的发展便有可能在这种不良循环中走向停滞,最终阻碍我国农业发展的整体态势。

1.4农村劳动力科技水平比较低

当前,城市中普遍存在“民工潮”现象,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我国农村地区的劳动力质量较低,具体体现在劳动力老龄化严重以及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因此,农民对于与农业相关的科技的接受能力较弱,很难实现对于机械化设施的操作,加之对一些科学的种植栽培技术的接受程度有限,导致了农村农业的发展处于低水平状态。

2完善农村经营管理的对策

2.1加大对农民的农业知识教育

针对我国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状况,要想实现农村农业的快速创新发展,首先就要对农民实现农业知识教育,使农民掌握农业的相关知识,以指导他们科学、高效地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国家可以选派相关的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农村对农民进行农业知识教育,教育的方式选择应符合农民的信息接收习惯,把科技性知识转化成简单易懂的语言,以方便农民对于知识学习的有效性。在进行农业知识培训时,培训员要充分调动起农民积极性,鼓励农民对于不懂的问题进行询问,以激发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主动性,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创新性发展。

2.2注重信息化的发展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经营管理信息化发展较缓慢,这也就阻碍了信息的透明度以及管理层与农民的有效沟通,长期如此,则易引起积攒管理层与农民间的矛盾,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因此,农村的经营管理要尤其注意信息化的发展。一是要做好整体的规划,基于本地区的农业发展状况以及农民的合理要求制定相关条例,并及时将决策信息告知农民,实现信息的透明化;二是农村管理层应加快本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广播、有线电视以及网络的畅通可以有效解决信息传达度的问题,因此,要想实现信息化发展,就要完善不同的信息传播路径建设,使相关决策能够快速、准确传达到农民耳中,避免农民由于信息获取缺失对农业生产活动造成负面影响;三是经营管理部门应建立相应的信息反馈机制,能够与农民之间形成有效的互动沟通,及时知晓农民的需求,了解农民对于当前所执行的相关决策的态度,以知道决策层制定出更加符合农民需求的决策,便于对农业生产实现有效经营管理,最终整体推动我国的农业发展进程。

3结语

完善农村经营管理是推动农业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于农村地区实行的经营管理应基于本地区农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并结合本地区劳动力的质量、农民的需求对于不合理的经营管理模式进行改进,使经营管理决策真正符合广大农民的需求,适合农业的发展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使经营管理决策发挥其推动农村地区发展,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农村农业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目前,我县农村地区专业的农机服务机构还相对较少,尤其是对一些大型联合收割机等大型农业机械的修理还有很大的不足,一旦发生故障农民担心无法得到及时的修理而影响他们的农机购买欲望。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农机部门在农业机械上的维修资源,紧跟农村机械化发展的需要,将农机服务推进到农民的家中、田中,而农机部门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一定要发挥它们在农业机械化的中的作用,鼓励帮助农民购买农机。这些年来我们举办了一些“农机作业现场演示会”,深受农民的好评,我们应多多举办这样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利用地区资源,发挥农机优势,推广应用农机化实用技术,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2、在遵循当地农业生产需要的基础上推广农业机械化

在推进农机化发展过程中,各级农业机械主管部门应该把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当成一项核心工作来抓,想办法,做好工作,努力提高效益。当前发展农业机械化,要引进、开发、推广经济效益最好的机械化技术,满足农民的迫切要求,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要选准一个项目进行推广,找准主要环节,寻找成熟技术,抓住重点进行突破。农机部门首先要做大量调研工作,了解我县实际情况,根据这些情况选择技术成熟的、适合我县农业发展需要的农业机械进行试点推广。就如甘蔗是我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但目前收甘蔗主要还是以人工为主,农民很辛苦,这极大的影响了农民种甘蔗的积极性,我们也举办了一些不同机型的“甘蔗收割机作业现场演示会”但各种机型由于技术都不够完善,没有得到广泛推广,我们还要在这方面多下苦功夫,推广更好的适合本地实际的甘蔗收割机。农业机械服务部门应该将服务扩展到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之中。这样就使农作物从播种到施肥、再到收获、最后到深加工的全过程都能实现机械化,从而降低农作物生产成本,增加农作物科技含量,减少人工成本的支出,农产品加工的质量,提高农业企业生产率,增加农副产品的生产价值。因此,一项新型农机技术、农业机械能否得到农民的承认关键要看是否符合农民的生产需要。只有符合农民需要才能实现节约成本,增加效益,提高广大农民的收入的目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业机械化的水平。

3、加大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资金投入

目前制约农村机械化发展的最大因素就是资金的缺乏,农民本身就没有多少资金,加之大型农业机械的价格普遍较高,不是一般农民所能承受。农业机械化发展所需大量资金主要靠政府扶持、贷款、集资等方式解决。从农业机械化发展经验来看。政策的支持和资金的投入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重要措施。为此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一方面要想方设法的获得争取国家的支持,各级人民政府也要充分的认识到发展农业机械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增加财政支出,增加对农民购买农机的补贴力度。另一方面,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自身也要通过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可以建立农机化发展基金,借助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有效地引导农民购买先进机械,利用机械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政府要加强对农机化专项资金的利用的监督和知道,鼓励帮助经济条件较好、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单独购买或采取股份制方式联合购买机具,提高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农业机械化水平。

4.加强对农村农机手的素质培训

农机手的素质不高也是困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个不利因素,由于农民普遍缺乏科学知识,在农机操作上的技能也没有进行专业的培训。这就要求各级农机主管部门认真落实农业部《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办法》,加强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的监督,规范培训教学经营行为。在此基础上大力进行对农机手的农机操作规范培训,提高他们的农机操作能力和水平。在这里可以采用集中培训、现场观摩学习、送教下乡等多种形式进行。通过培训可以加强农民的科技意识,使农民能够熟练的掌握各种农机使用技巧,推进农业机械化在农村的发展。

5.培育农业生产大户带头实现农业机械化

农村农业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一、征文要求

征文题材为学术论文、技术论文或科普文章;征文作品应当主题鲜明、内容充实、文笔流畅、联系实际、观点新颖、解决问题和效果显著。作品字数要求3000字左右,不得抄袭他人作品,经证实属于抄袭的取消文章评选资格。

二、征文涵盖内容

1.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深化农村产权改革,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3.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监管体制机制创新。

4.增加农民持续较快增长,加快发展高效特色农业。

5.增强农业持续发展能力,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6.提高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切实解决产学研相结合的问题。

7.增强农业竞争力,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和农业专业化步伐。

8.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扶贫开发。

9.实施土壤优良修复,研究节水、节劳、节肥、节力措施。

10.开发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建设新农村。

11.探索现代农业建设和城乡一体。

三、征文奖励

征文活动设置一等奖2名、颁发证书及奖金1000元;二等奖5名,颁发证书及奖金700元;三等奖30名、颁发证书及奖金500元。

四、评选事项

1.组织专家对征文进行评选,由省农业厅发文公布结果。

2.获得一、二、三等奖的作品在《农业知识》、《农村经济》(三农内参)上发表,并在网站上刊登。

3.征文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保持公益性、公平性、权威性。

4.征文活动重点评选对山东现代农业科学发展中存在的政策、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问题,结合当地实际,提出有效解决方案,并被决策部门采纳或取得显著效果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文章。

5.征文时间:2014年2月31日至2014年6月30日

6.征文活动每年举办一次。

五、参选方法

参赛者在规定时间内,将参赛作品邮寄至山东农业知识杂志社“增创山东农业发展新优势”征文活动办公室。地址:济南市闵子骞路21号,邮编:250100。并将电子版发至邮箱 ,注明参赛者姓名、单位、身份证号、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

上一篇:农业大专毕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发展现代农业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