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问题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2 15:38:01

农村教育问题论文

农村教育问题论文范文第1篇

自两年前政府宣布“基本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后,许多担心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的人士似乎松了一口气。但是透过表面的“达标”我们会发现,农村的教育状况并没有登上一个“新的台阶”。相反,在并没有根除导致问题的根源而又遭遇农村税费改革等新的制度环境时,它变得似乎更加突出了。只是问题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首先,“基本普及”这一含糊的语义背后所隐藏的问题是,在15%的人口——大约为1亿8000万人——所居住的区域还远没有普及,这也就意味着每年有数百万少年儿童作为共和国的公民难以充分享受他们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即以官方公布的“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1%来看,由于学龄儿童的基数过于庞大,没有入学的0.9%的儿童数量实际上超过了110万人。这庞大人群的绝大多数当然是在农村,他们将成为未来的新文盲。

第二,正如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各地政府的作为所显示的那样,这种“普及”是在压力型体制下“冲刺”的结果,一些县乡政府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使用了各种手段,包括“弄虚作假”这一经典式的法宝。而不择手段的结果是导致了许多后遗症,比如许多乡镇所背负的沉重的“教育债务”,此外还包括入学率的下降和失学率的反弹。两年前的一项抽样调查表明:在已经通过“普九”验收的1242个县中,失学率超过5%的有209个县,超过10%的有63个。在中西部,初中生辍学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而湖南省有关部门今年夏天对6个县市的一项调查表明,农村贫困生的失学率高达30.4%(其中小学为39.7%,初中为20.0%),农村家庭用于教育的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例仍然居高不下,其中贫困家庭教育支出占其收入的比例竟高达92.1%.

第三,从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之后到2000年实现“基本普及”之前的15年间,总计有1亿5000多万少年儿童完全没有或没有完全接受义务教育。这其中包括未入小学的近3200万人、小学阶段失学的3791.5万人、小学毕业后未能升学的5000多万人,以及初中阶段失学的3067.6万人。这一庞大人群的一部分显然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显示着他们的存在:从国家今年公布的“8500万青壮年文盲”,到各地以种种暴力手段威胁着的低文化层青少年犯罪。这些事实尤其需要教育行政官员们的深刻反思,同时也为教育改革提供了一面耀眼刺目的镜子。

2,城乡教育对比:差距究竟有多大

农村教育问题的另一个表现在于同城市的比较。这方面的直观感受往往会让有良知的人痛心疾首:从北京市某所花费3亿元人民币建设的小学,到贵州、甘肃乃至于距北京数十公里内存在的“危险校舍”;从城市的“中产阶级”或“白领”们每年要花费数千元去培养其子女的“综合素质”,到农村那些尚未实现温饱的家长们要为筹集数十元的学杂费而一筹莫展;从城里重点小学或“实验小学”的教师们到“新马泰”去度假,到广大农村里的多数教师领不全他们每月的薪水……新世纪的天空下“农村中国”与“城市中国”的两幅图景,的确显得“光怪陆离”,让我们看到城市教育的虚假的繁荣和农村教育的真实的危机。

不过,仅凭直观感受来评说城乡教育差距可能会被一些“权威人士”指斥为以偏概全。为此我这里提供两个系列的重要数据,即城乡各教育阶段升学率的差距和城乡中小学生人均教育经费的差距,以此来进行全面的观照。

就教育机会的差距而言,在小学阶段,除了因高度残疾而无法入学的极少数情况之外,几乎100%的城市学龄儿童都进入了小学,而农村每年尚有100万左右的儿童没有入学。在初中阶段,在《义务教育法》公布之前的1985年,与城市的小学毕业生几乎全部(升学率为101%)升入初中相比,农村小学毕业生的升学率只有64%,其中贵州、广西和三省区农村不到50%.到1999年,农村的升学率上升到了91%,但低于90%的省区仍有15个,其中贵州和内蒙分别为72.4%和75.7%,更只有38.1%.全国则有130万的农村少年在小学毕业后即走向社会成为“劳动力”。

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育机会的差距,到了高中阶段进一步扩大。从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来看,城市的升学率从1985年的40%提高到了1999年的55.4%,而同期农村则从22.3%降到18.6%,两者的倍数差从1.8倍扩大到3倍,绝对差从17.7个百分点扩大到36.8个百分点。而许多省区内部的城乡差距要大于全国的情况:1999年,城乡差距超过3倍的省区达15个,超过4倍的有5个。安徽和贵州省的城乡差距都在3.6倍(分别为55.7%:15.4%56.2%:15.4%),湖北达到3.9倍(71.4%:18.4%),山东(72.3%:16.8%)和河南(57.4%:12.9%)则分别达到4.4倍和4.5倍。在上述省区,城市的升学率都超过了全国城市的平均数,而农村的升学率则低于全国农村的平均数。

关于大学阶段的城乡教育差距,可以用学生的城乡分布来对比。据对1989全国高校录取的61.9万名新生的统计,来自农村的学生占总数的44%,城市的占56%.以各自出身的人口母体为基数来换算,可知当年大学阶段城乡教育机会的差距为4.9倍。而随着高中阶段城乡教育差距的扩大和近年来高等教育“高收费”的,相信这种差距90年代末之后进一步扩大了。不过,由于缺少全国的数据,我们难以给予量化。而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1999年招收的5080名本科生的情况来看,来自农村的学生只有902人,占总数的17.8%,这与同年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近70%形成鲜明对比。通过可知,在这两所生产“精英中的精英”的著名学府,城乡之间教育机会的差距,若以城乡高中毕业生的数量为基数,可以量化到7.7倍;如果以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为基数,则可以量化到10.3倍!

让我们再来看看城乡之间因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分配所造成的在校生人均教育经费的差距。它在相当程度上涉及教育质量问题。

就全国范围而言,1993年,城市小学生的人均经费为476.1元,农村为250.4元;城市初中生的人均经费为941.7元,农村为472.8元。差距分别为1.9倍和2倍。到1999年,两者的差距都扩大到3.1倍,绝对金额分别为1492.2元:476.1元和2671.2元:861.6元。

如果将比较的单元下放到省级行政区,城乡之间的极差将更加突出。1993年,上海市(包括所属郊区)小学生的人均经费高达879.2元,而安徽农村只有125.6元,相差7倍;北京市初中生的人均经费为2157.7元,贵州农村仅为214.1元,相差10倍以上。至1999年,极差进一步拉大,小学生的城乡差距扩大到11倍(上海市3556.9元:贵州农村323.6元),初中生的城乡差距则扩大到12.4倍(北京市5155.2元∶贵州农村416.7元)。

而同一省区内部城乡之间也同样存在着巨大差距。以贵州为例,在整个90年代,其城乡小学生的人均经费差距都在3倍,初中生都在4.2倍。郑州市1999年小学生的人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为河南省农村平均额的5.9倍,相当于滑县农村的14.7倍;关于初中生的情况,最高的新乡市与全省农村的平均数相差5.9倍,与最低的延津县相差11.4倍……

3,财政改革:“以县为主”的局限

应当看到,城乡之间的巨大教育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是城乡差距的结果。但同时也必须承认,它是教育资源的汲取和分配制度即“分级办学”制度的必然归结。

自1985年实行的以乡镇为主的“分级办学”制度,作为一项至为重要的公共政策,未能起到统一调配资源以确保全体适龄人口平等地享受义务教育权利的作用,而是在单纯强调发挥地方“办学积极性”的逻辑下,将应该由政府、和家长共同承担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主要转嫁给了农民,将理应由各级政府共同承担的责任主要转嫁给了乡镇和村。其结果是,不仅给广大的和农民造成了沉重的负担——1985—1999年间向农民提取的“教育费附加”总额超过1100亿元,1993~1999年间向农民征收的“教育集资”超过516亿元;乡镇财政则普遍成了“教育财政”——,而且进一步强化了城乡分割的二元教育制度。它不是将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在教育层面上缩小,而是将其扩散和放大,从而造成了农村教育的迟滞和城乡教育差距的扩大,农村少年儿童的失学和教师工资的大面积拖欠也随之变成了几乎不可逃脱的“宿命”。

所幸的是,在“分级办学”制度运行了16年之后,它的弊端终于得到了承认——虽然是一种谁也不负责任的默认——。去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的决定》提出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新体制。今年4月26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强调要实现两个转变,即把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从主要由农民承担转到主要由政府承担,把政府的责任从以乡镇为主转到以县为主。5月中旬,国务院办公厅又在相关文件中对“以县为主”作了详细规定,其核心是县级政府负有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责任,即通过调整本级财政支出结构,增加教育经费预算,合理使用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做好“三个确保”(即工资发放、公用经费、危房改造及校舍建设),而乡镇不再承担义务教育投资责任的重压。新体制运行一年之后,据新华社的报道说,全国已有75%的县市实行统一发放教师工资,今年内则要求全部推行到位。

上述转变应该说是一个较大的改进。在县这一级更大的行政区域内调度教育资源,较原来的制度有利于提供农村教育资金,有利于减轻乡镇政府和农民的负担,也有助于缓和乡镇政权因向农民摊派教育经费而造成的紧张和冲突。不过,进一步的会使我们发现,县一级财政的实力决定了这一新的制度的先天缺陷,由此不能抱过大的期望。

在现有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县级财政所占份额很小,加上乡(镇)级财政也只超过全国财政收入的20%(中央政府占51%,省和地市两级占27%)。在现有的2109个县级行政区域中,财政收入超亿元的县不足600,包括574个国家级贫困县在内,财政补贴县多达1036个(均为1999年数据)。大部分县连维持“吃饭财政”的水准都困难,一些县全年的财政收入甚至不够用于教育的支出。

基于此,绝大多数县级财政显然无法担当教育经费投入主体的责任。进而言之,“以县为主”仍然没有摆脱教育上城乡分割的格局,因为县级行政区域仍然属于“农村”,从乡镇为主到“以县为主”,只是在农村内部调整教育资金的汲取和分配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农村教育的基础条件,缩小近20年来越拉越大的城乡教育差距。从对这项制度的最大预期来说,“以县为主”的教育财政可能缓解一县之内教育上“贫富不均”的情况,但却难以改变一个市或地区内部、一个省区内部、以及全国范围内极端“贫富不均”的局面,无法消除城乡之间教育的天壤之别。

中央政府似乎试图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对贫困地区教育援助的力度来解决“以县为主”后农村教育财源不足的,但迄今为止,努力远远不够:“十五”期间总的投入额度只有330亿元,包括总计50亿元的“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资金;每年50亿元用于中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工资发放的专项资金;30亿元的“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资金(2001-2002年)。这些资金只相当于数年之前国家和地方政府一年内对农民收取的“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的收入。而即便将所有资金——不再出现中途截留——都用于国家级贫困县,每县每年能够分得的部分也只有1000多万元,最多能解决“吃饭”问题。有鉴于此,有必要采取更大的举措来加以调整。

一是从教育平等和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理念出发,限定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水平和生均公用经费、教学设备的最大差距,以确保农村义务教育条件的改善和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差距的缩小。参照的现状,生均公用经费差距在全国范围内不应超过2倍,在同一省区内不应超过1倍,教师工资水平也应以不大于上述倍数为宜。当然,确定最大差距并非要将城市中小学的现有条件和教师收入砍下来,而是大幅度提高和改善农村的办学条件。

二是按照财权和事权相对称的原则,将过去十多年间颠倒了的权利义务关系彻底扭转过来,明确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作为义务教育投资主体的责任和义务,而不是“以县为主”。中央应承担义务教育投入的50%左右,省和地市两级承担30%,县乡两级承担20%(其中县承担15%,乡镇承担5%)。中央政府承担的份额是就全国范围而言,省和地市两级也是就各自管辖的行政区域整体而言,并不意味着平均分配,而是结合前述第一条原则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倾斜。

农村教育问题论文范文第2篇

一、农村教育研究现状《教育研究》是改革开放后创刊的第一本综合性教育学术期刊,也是我国教育界公认的最具权威性的教育学术刊物之一。按照布拉德福文献离散规律,大多数关键文献通常都会集中发表在少数核心期刊。[1]因此,以《教育研究》所刊发论文作为研究样本,探讨农村教育研究的主题变迁,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认同度。自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教育研究》总计发行132期,剔除短讯、学术动态、随感等非学术论文,纳入农村教育研究样本的文章为84篇,论文数量的年度分布见图1。近10年来,《教育研究》刊发农村教育研究论文数量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2003年和2008年数量最多,远高于其他各年份的刊发数量。

(一)农村教育研究主题分类根据所选样本,结合农村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可以将农村教育研究主题划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个层面。学理层面集中在农村教育思想和农村教育研究方法论两个层面;实践层面根据宏观领域和微观领域划分为农村教育系统研究和农村学校管理两个层面。为了方便分析研究主题,我们将农村教育系统研究和农村学校管理2个二级主题继续分化为8个三级主题,具体见表1。

(二)农村教育研究主题分布

1.一级主题分布近10年来,我国农村教育研究呈现出波浪式起伏状态。其中2000年到2002年相对较少,每年保持在4篇左右的刊发量。2003年则以13篇的刊发量达到历年发表相关文章数量的最高点。2004年到2007年虽呈现回落趋势,但总体波动不大,发表数量相对趋于平稳。而2008年又表现出刊发量较为活跃,并与2003年同为刊发量最多的年份。2009年到2010年回归低位,但相较以往年份仍然表现出稳中有升的态势。从总体来看,2000-2010年农村教育研究一级主题论文数量年度变化趋势见图2。文章刊发数量明显高于理论研究主题,总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而理论研究主题的文章刊发量与实践研究主题的活跃状态形成鲜明对比,除了在2003年、2004年和2006年呈现小幅上扬的表现外,一直处于低位徘徊阶段。近10年来,理论研究主题文章仅发表5篇,只占农村教育研究样本总量的6%,绝大部分文章都集中在实践研究层面上。说明近10年来研究者更加关注农村教育研究中应用性和实效性较强的问题,这为农村教育研究的发展提供了实践层面的支持,注入了新的活力。相比之下,对农村教育思想和方法论这类理论研究层面的主题则较少涉及,并且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农村教育研究如果没有强大的理论支撑是无法获得持续发展的。

2.二级主题分布受篇幅限制,4个二级主题农村教育思想、农村教育研究方法论、农村教育系统研究和农村学校管理在表2中依次以一、二、三、四表示。“构成比”是指当年发表二级主题论文数与近10年来发表的农村教育研究论文的样本总量84之比。“构成比”可以显示出不同二级主题在整个样本中的分布情况。从发表篇数中可以看出,各个主题年度数量相差较大,实践层面的主题以79篇的绝对优势成为了近10年来农村教育研究的主流。从构成比中可以看出,实践层面宏观领域中的农村教育系统研究以及微观领域农村学校管理主题的文章数量占据样本总量的94%之多,其中农村教育系统研究受到了研究者的普遍重视,位居4个二级主题首位。排在最末位的是农村教育研究方法论,近10年来仅发表文章1篇,占样本总量的1.2%。这说明我国目前的农村教育研究主题基本集中在实践层面,研究者更加倾向于对农村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中所产生的具体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措施和方案。而对于学理层面的研究则存在认识不够、挖掘不深的现象。

3.三级主题分布农村教育研究概况、农村教育结构与发展战略、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农村教育投入体制、农村教育质量、课程与教学、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8个三级主题依次以(一)———(八)表示。农村教育系统和农村学校管理两大主题共有79篇文章,三级主题间文章数量和构成比的差距很大。在8个三级主题中,农村教育研究概况和农村教育结构与发展战略方面的文章居首位,占全部三级主题文章总量的40.6%,农村教育投入体制和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文章共占35.4%,可见这4个主题是目前我国农村教育研究的热点主题。微观领域中的课程与教学以及学生两个主题所占比例相当,共占三级主题文章总量的15.2%。农村教育质量方面的研究虽然只占据6.3%的比重,但在2008年集中发文4篇,带动该主题研究出现了一个小高峰,这种变化是值得研究者们关注的。排在末位的是农村教育管理体制主题,只占全部三级主题文章总量的2.5%。

二、农村教育研究主题变迁的特点

(一)视域拓宽:从单一走向多元农村教育研究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教育问题,经过近10年的发展,无论是在研究领域、地域还是研究方法上正逐渐摆脱单一套路,涉及的问题不断拓宽,研究的层次也在不断深化。从统计结果来看,2003年是我国农村教育研究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关键点,在这一年中农村教育思想、农村教育研究概况、农村教育结构与发展战略、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农村教育投入体制、农村教师队伍建设6个研究领域发文数占10年来全部发表文章数量的15%。以此为节点,学者们探讨的领域不断扩大,研究的视角不断开阔,分别以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的概念、范畴、理论去分析农村教育问题,丰富了农村教育研究的内涵,实现了农村教育研究主题的拓展和深化。从研究地域来看,我国农村教育研究摆脱了以往只关注中西部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教育,逐渐向山东、安徽、江苏、广东等沿海发达省份农村地区辐射开来,并在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农村社区教育和农村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研究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以江苏省为例,华士实验学校的“科研兴校和产业支教并行”模式、行知实验小学的“乡村学校办大教育”发展模式、张泾中学的“营造自主合作空间奠定终身发展基础”模式、峭歧实验小学的“班组串换”模式,在从生存型向生活型、生命型发展的转型期体现出各自特点。[2]发达地区农村教育研究在近10年间逐渐活跃,为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探求农村教育现代化的有效路径作做了很大贡献。

(二)重心转移:从重公平到重质量公平而卓越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新的发展趋势和追求。[3]近10年来,教育公平问题已涉及到农村教育的方方面面。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中教育获得较大发展之后,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实现让孩子上好学的愿望,已成为农村教育的重点问题。[4]2008年,研究者们对农村教育质量问题进行了较为集中的研究,并以专题形式共发表文章4篇,占该刊全年刊发农村教育研究方面文章的30%。在追求“有质量的教育公平”的同时,关于教育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建立的研究逐渐展开,在2009-2010年分别从实践和理论的角度进行了探讨,比如在农村图3农村教育实证研究类论文年度比例变化教育体系重构与制度创新研究中,增加了农村教育质量评价制度的探索。虽然由国家立法、出资建立一个或几个自治机构来计划、组织和评估教育质量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尚处论证之中,但这无疑对农村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创新,开辟有质量的教育公平之路做了导向性的铺垫。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方面的研究依然会保持较强的研究趋势。

(三)维度深化:从宏大思辨到微观实证我国的农村教育研究方法根据不同的理论基础可以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其中定性研究主要运用调查问卷、量表、统计分析等方法收集客观事实得出研究结论,而定量研究则运用归纳法分析和解释资料进而得出研究结论。从近10年来《教育研究》刊发文章主题来看,有关农村教育实证调查、个案研究、调研报告和教育实验这类运用实证方法进行研究的文章数量呈现持续上涨的态势。图3中的“百分比”指的是当年发表的实证类文章数量与该年度发表农村教育研究文章总量之比。可以看到,从2003年开始,实证研究类文章发表比例开始上扬,调研报告和教育实验类论文数量提升,占全年相关发表文章总量的30.8%。此后,除了2006年出现回落外,其余时段一直保持稳步增长态势。从发文的绝对数量来看,2003年到2010年8年间共发表实证研究类文章30篇,平均每年3.75篇。可见,实证类论文近年来表现的较为活跃。从整体来看,10年来实证研究论文的刊发比例呈现出波浪式上升态势。这一变化表明,农村教育研究逐渐下到了“田间地头”,走向了实践的田野。研究者运用调研报告、个案分析等方法,分析我国农村教育投入体制、管理体制以及教学方法,以点带面地推广农村教育研究的成功模式,推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为我国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提供了可行的发展空间和条件。总之,严谨、科学的实证分析方法是农村教育研究结果保持较高信度和效度的重要保证,也是农村教育研究走向繁荣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

三、农村教育研究的存在问题及未来走向

(一)农村教育研究缺乏对基础理论的关注度统计显示,近10年来我国农村理论研究文章仅为5篇,其中农村教育价值观研究1篇,农村教育方法论研究1篇,农村教育理念研究3篇,这与84篇刊发文章的总量相去甚远。我国农村教育研究现状的突出表现是理论与实践研究不平衡,而且近年来二者彼此隔离的倾向愈加明显。研究者仅就政策导向下的农村教育问题展开实践层面的研究,缺乏对基础理论的关注。这一现象的存在主要与研究者尚未重视到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密切关系有关。由于人们对理论研究存在认识上的质疑和误判,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对实践研究的崇拜。而事实上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并不存在彼此的隔离,相反二者存在着互动生成的密切关系,实证方法的运用离不开理论思辨,理论思辨的展开必须依托实践这个载体才能焕发出活力。因此,任何一个研究者都应该怀有理性探究的欲求,进行理论分析和思考。一方面,既有的教育理论是教育研究者的思想资源;另一方面,教育研究者本来就是理论的持有者和创生者。[5]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是每一位致力于农村教育的研究者所应具备的学理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帮助研究者辨识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在理论依托的指导下分析教育问题。未来的农村教育研究呼唤研究者们理论研究意识的觉醒,明晰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内在关系,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是农村教育研究获得永恒生命力的重要保障。

农村教育问题论文范文第3篇

>> 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浅析农村义务教育公平梦 农村义务教育研究 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文献综述 义务教育财政均衡研究综述 强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监管促进义务教育公正、公平 江西省农村义务教育公平性发展研究 湖北省当阳市农村义务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公共政策视角下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公平性研究 农村义务教育公平问题的立法思考 农村义务教育公平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株洲农村义务教育公平分析 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综述 农村社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综述 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研究综述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综述 义务教育需要公平 浅谈农村义务教育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政治 > 农村义务教育公平研究文献综述 农村义务教育公平研究文献综述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教育公平是我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农村义务教育公平作为义务教育公平中重要的一部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育公平不仅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更关系到我国国民的基本权利,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事关整个教育的质,同时也是教育起点公平必须重视的内容,文章以农村义务教育为出发点以教育公平为视角,通过“中国知网”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公平文献的分析,研究总结了农村义务教育公平的内涵、现状、原因和对策,归纳了该问题研究的特点,以期更好的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公平的研究。 关键词:义务教育 教育公平 文献综述

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发展的基础,近年来促进义务教育公平发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文章基于“CNKI”中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和“中国期刊网优秀博硕论文全文数据库”两个数据库,以“农村义务教育公平”为检索词,以“篇名”、“主题”为检索项,以“精确”为匹配类型,时间跨度从2003年6月到2014年4月,搜索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公平”的文献,进行载文量分析和综述研究,以便学者更好地进行农村义务教育公平的研究。

一、农村义务教育公平的文献分析

(一)文献的年份分布

文章基于“中国知网”的两个数据库总共搜索到的文献共计35篇。其中期刊论文23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1篇,博士论文1篇。通过对文献发表时间的统计分析可以了解农村义务教育公平的趋势,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公平研究的第一篇论文出现在2003年,即徐中伟在北京教育学院学报上发表的《略论农村义务教育公平》,从阶段上看,2006年颁布了新的义务教育法,从这一年开始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公平的文章也越来越多,2013年出现了第一篇相关的博士论文,由此看来农村义务教育公平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和重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近些年我国义务教育虽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仍然存在许多不公平现象,另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也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的教育政策,教育公平包括了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义务教育属于起点公平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农村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也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图1)

(二)文献的主题分部

从文献主题分布来看,涉及农村义务教育公平的理论研究、现状与策略研究是近年来比较多的研究领域,文献的主题分布见图2。

二、研究内容

(一)教育公平的内涵

公平的概念在《辞海》中是这样定义的:“作为一种道德要求和品质,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法律、道德、政策等)、正当的秩序合理地待人处事,是制度、系统、重要活动的重要道德性质。” 明确教育公平的内涵对于推进教育公平政策的实施和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公平内涵丰富,近年来理论界从不同侧面和角度阐释教育公平的含义。褚宏启认为,教育公平并不同于教育平等,教育公平包含教育资源配置的三种合理性原则即平等原则、差异原则和补偿原则。[1]美国学者斯蒂芬・海纳曼认为义务教育公平是教育资源分配的合理。克拉科教授认为义务教育公平应包含三个方面: 高等教育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义务教育公平有三个原则: 教育机会平等原则、能力差异原则、弱势补偿原则。[2]

(图2)

(二)农村义务教育不公平的现状和原因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和完善,但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有不公平现象存在,从总体上看主要表现在城乡、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以及校际之间,跟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义务教育法》公布之前的1985年,中国的城镇就早已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普及,而当年农村学龄儿童入学率不到95%,农村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的比率只有65%,在2000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之前,许多大中城市已经普及了高中教育,农村小学毕业生的升学率上升到91%,而在2003 年的统计资料中显示,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6 年,比城市居民低3 年。在农村,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人口在总人口中占75.14%,到2004 年,仍然有至少10%的农村地区尚没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有的县甚至没有普及小学教育。[3] 生均经费的投入上农村学校与普通学校相比也存在着差距,2006全国教育部门和其他部门义务教育阶段生均教育经费中普通小学是2121.73元农村小学是1846.71元。[4]

城镇化率高的地区教育投入远远高于城镇化率低的地区。如北京市农村教育发展指数最高,其普及指数、师资指数、投入指数、办学条件指数以及信息化水平指数均位列全国首位。北京的农村初中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为47365.17元,而贵州省仅为4357.33元。由于投入水平不同,造成各省份农村教育发展的师资状况、办学条件等差异明显。同时,适龄受教育人口和各地政府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意愿,也成为影响各地农村教育发展状况的因素。[5]十七大报告中总书记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明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3年10月接受中国网络电视台访问时指出农村孩子上重点大学比例偏低、农村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等现实问题,他强调农村教育既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难点。由此可见,农村义务教育不公平局面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造成这种不公平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农村义务教育与城市义务教育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大多数城市的经济都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则多以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教育和卫生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人均消费水平也远远高于农村,这种状态不仅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也是造成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我国有23个省,从宏观的角度看不同省、不同县域下的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也不尽相同,主要体现在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比中西部地区发展要好,从微观的角度看,同一县域内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不同学校之间也存在着差距和比较,这种区域间的不公平主要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分配不均造成的。农村教师待遇的不公平、校际之间的不平等,同一县和乡镇由于学校的师资、硬件设施、地理条件、升学率等多种因素的因素影响也会造成学校与学校之间存在竞争和差别,如今形成的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困难、择校等现象正是由于教育资源分别不均而产生的,这一系列的问题更加剧了农村义务教育的不公平。

2、政策原因。政府对城乡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悬殊,相比城市学校农村学校总的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义务教育阶段经费更是存在巨大差距。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整个80年代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国际平均水平为5%左右,其中发达国家平均5.3%―5.4%,发展中国家平均为3.9%―4.1%,而这一时期我国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是2.26%―3.15%。[6]2013年我国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联合了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公告显示这一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24488.2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4.30%,虽然我国政府在教育经费的投入上面不断增加并且已经有了显著改善但相较于世界各国教育经费投入的平均水平而言还有着一定的差距,对于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的投入上就更加不足了。

3、思想观念的影响。女童教育不公平问题多集中在发展中国家或不发达地区,在我国广大的农村仍然有许多人有着重男轻女的思想,特别是在经济条件差、父母文化水平低的家庭,男童读书的机会要高于女童,这就造成了农村地区因为性别而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不平等,我国女童教育问题主要集中在经济不发达、交通不便、少数民族聚居的西部农村、山区和牧区,表现为女童入学率低于男童,文盲率女性高于男性。1997 年,我国尚有1.45 亿盲,其中3775 万青壮年文盲中,70%为女性。[7]同时家长的文化程度会影响个人家庭对教育的态度,这是因为“受教育越多,就越想受教育”。另外金钱主义的思想、社会观念、文化传统以及脑体倒挂现象等一些非经济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村义务教育与城市义务教育之间观念上和现实上的差距。

(三)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公平的对策

针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学者们从各方面角度提出应该有计划和针对性的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城乡之间、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之间农村义务教育不公平的现状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形成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应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走农村城市化道路,使城乡之间实现良性互动,转变生产增长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第一产业结构并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村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合理公平配置教育资源,深化义务教育改革并实施义务教育均衡战略,切实提高教育经费在政府财政支出中的比重,特别是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校的硬件软件的投入上。第三,完善教育政策法规,保障公民教育权益,完善义务教育法规体系可以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进行立法这样便能更好的帮助和保护弱势群体。完善贫困生资助制度,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用法律作为屏障便能更好的促进各项政策和措施真正落到实处从而更好的促进教育公平。第四,强调教育公平理念,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构建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教育理念是从思想上对人们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强调教育公平理念以及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都有利于广大农村群众思想的更新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这样就可以更好的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实现。

三、研究特点与总结

对于农村义务教育公平的研究非常内容丰富,既包含了理论层面上的探讨也涉及教育制度、教育政策、性别差异等现状的研究,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现有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公平的研究主要一下几个特点:

(一)研究方法以理论研究居多,实证研究较少

研究方法多以理论探讨为主,许多研究成果偏重于理论分析,多数文章是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公平的思考、现状和对策分析,大多属于宏观方面的研究,而对具体的微观的调查以及农村义务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比较单薄。

(二)多与社会政治经济有关缺少教育独特性

研究主题与社会经济和热点的变动有很大相关性,自我国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后,关于教育公平的文章数量也增加了许多,许多文章都烙上了时代的印记,而农村义务教育不公平的现象主要也是由于经济发展、资源分配不均所造成的所以这一时期的文章多考虑到了经济因素,但是教育公平的既是社会问题也是教育问题,研究者一般把教育公平归结为社会现象加以研究极少考虑教育自身的因素,教育公平的问题本身也是一个教育问题,这样使得对农村教育公平的探讨缺乏教育的独特性。

(三)较多对策和措施的提出是属于介绍和建议,缺乏实践验证

一些学者对于农村教育公平的研究大多跟随国家政策的变化而变化,缺乏创新和超前性,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不匹配,对于解决措施的提出也因为缺少实践层面的调查研究而缺乏实际应用,具体操作措施缺乏可操作性,实际操作难度较大。

参考文献:

注释:转引自范先佐,教育经济学新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229.

[1]褚宏启.关于教育公平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06, (12):1-3.

[2]王少峰.义务教育公平研究文献综述[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03):214.注释: 转引自范先佐.教育经济学新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229.

[3]孙娜. 新农村建设中的教育公平现状及对策[J].教育论丛,2011,(01):147.

[4]叶建海.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公平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学理论,2012,(04)::99

[5]边英娜,谭静. 聚焦我国农村教育访谈:在挑战中奋力前行[N].中国教育报,2014-12-16(5).

[6]王善迈. 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126-134.

农村教育问题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英语教育;建议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展开了一系列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旨在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个性化学习并落实素质教育。但是,在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却进行得缓慢。因此农村的小学生的教育现状及小学师资队伍问题已不容小觑,亟待被改善与解决。

二、小学的英语教育的重要性

(一)从人生发展历程看

小学阶段的教育是最关键的时期之一,小学生不但思维敏捷,求知欲旺盛,而且记忆力好,模仿力强。在此阶段学习英语发音,对小学生来讲是一个愉快的过程,他们会以此为乐并且记得快,形成正反馈,促进学习。但是在这一时期,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容易受客观环境影响。因此,小学阶段的教育对一名学生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二)小学开始学习英语的益处

众所周知,学习一门语言都需要一段“休眠期”,学生需要一点点熟悉并适应这种“新语言”,据有关英语专家的研究结果表明,9~12岁这个年龄段是学生学英语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小学时期开设英语这门课程是必要的。学生处在小学这个黄金时期,暂时还没有繁重的课业负担,精力较充足。并且在此时开始学习英语也比较容易被接受,也容易激发和培养他们对英语的兴趣,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农村小学生学习英语面临的问题

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小学的基础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学习知识、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更是为了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由于小学的英语的特殊性,小学时期学习英语却又面临着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

(一)社会对学生学习英语的期望过高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国际交流日益密切,英语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大、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因此社会各界对学生的英语水平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学生可以熟练掌握并自由使用。在对待初学者时大家常常要求比较严格甚至强迫要求初学者学习英语,促使小学生在对待英语时可能产生错误的态度。

(二)资源分配不均

虽然大家都认为英语很重要,但是在真实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给予英语应有的重视。以教学课程的设计为例,小学的英语课程无论从课时安排、还是师资投入都无法与语文和数学相提并论,即使数学、语文、英语被称为“三大主科”。尤其是在农村这种问题更加明显。

四、对农村英语教学的建议

(一)改善教师的教学观念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师,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认真完成自己的责任,充分认识到自己一言一行对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影响力,做到言传身教。教师在授课时要精神饱满,这样可以感染学生,将学生带入英语的世界。

(二)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通过改革课堂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有限的45分钟更为有效。教师需要认识到愉快的学习气氛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教师可以通过活跃课堂气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初学者,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对英语并没有概念,所以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

五、结语

农村小学的教育问题不容忽视,小学时开展英语教育是必要的,这关系到我国全面英语水平以及社会的长远发展。农村小学英语教育面临重重困难,但我们仍要积极促进农村教育发展,教育好祖国的花朵。国家政府要加强农村的师资队伍的建设,完善农村的教育资源;教师要采取正确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在此方面还需有关人员进行调查研究,不断改进、完善,寻找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高梅梅.高中英语教师教学观念调查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15.

[2]张丽冰.广州市中学英语教师教学观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广东:华南师范大学,2005.

[3]孙来勤.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教学观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4]李月.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观念的个案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5]刘改琴.中学教师探究式教学观念及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

农村教育问题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义务教育;研究现状;评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8-0195-02

1 引言

义务教育以基本的生存技能训练和合格的国民素质培养为目标,是现代社会最根本的需求之一,但由于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等各方面原因我国义务教育一直存在城乡不均衡问题。对此,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际调查;无论是价值讨论还是政策思考都是学人们对国家事务进行进言献策的责任与贡献所在。目前学术界针对我国城乡义务教育问题上的讨论一直方兴未艾,但笔者在梳理目前已有的相关研究文献时发现虽然言者众多,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学人们的继续努力,以更好地为现实的改善服务。

2 研究概况

目前学术界直接针对城乡义务教育的专著很少,相关的研究主要散见在以义务教育研究为主题的著作中,直接针对城乡义务教育的研究主要是期刊论文和硕博士论文。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搜索直接以“城乡义务教育”为研究对象的论文有43篇,其中核心期刊上有10篇,从1980年开始,截止到2008年。中国优秀硕博士论文数据库中以“城乡义务教育”为研究对象的论文从2006年开始共有8篇,博士论文为0。研究主题主要有: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问题、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与教育公平性研究、农村义务教育有效供给、义务教育财政机制与问题研究、城市化进程中义务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等。

1980年城乡义务教育问题开始进入研究者视野,但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义务教育的资源配置,教育公平性等问题的探讨,直接针对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研究并不多。一是,义务教育区域差距问题更为受到学者关注,这从实证研究中数据处理的科学性可见一斑;另一方面我国衡量义务教育水平的公开统计数据在分城乡统计方面比较缺失,一手资料的不足直接导致研究障碍;再次也可以看出我国学界主流对城乡差异问题关注度并不高,似乎大家已经习惯了建国伊始就开始存在的城乡二元制度。对城乡二元结构不合理的普遍质疑通只是近几年来的事情。

3 研究的主要内容

梳理目前为数不多直接以义务教育的城乡差距为对象的研究文献,内容主要为:“城乡义务教育现状的实证分析”和“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原因分析”这两方面。

3.1 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里既有全国性的城乡对比研究,也有关于某个省,县等的个案分析。如:翟博在《教育均衡论――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证分析》中的城乡分析部分;《2008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政策及模式创新”。硕士论文:《嘉兴市南湖区义务教育城乡均衡发展研究》(马正忠,2008);《公共政策视角下的北京市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研究》(袁佩琦,2008);《新疆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研究》(马萍,2007)等。期刊论文:《成都市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规划与实践》(杨伟,2006);《中国城乡义务教育经费差距演变与影响因素研究》(吴春霞,2007)等。

游河和刘小干(2007)对全国各地50所城镇和农村中小学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教育不公平问题很严重或比较严重。综合研究者的观点,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现状描述一般选择这些方面:1、城乡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的差距。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1)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差距。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水平衡量一般用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生均公用经费,生均事业费等。另外还有学者通过比较各个学段(小学中学大学)国家的财政投资比例,我国义务教育中央财政投入比重,我国教育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来进行总量投入上的考量。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所获得的各项政府性资金投人都大大低于城市,两者之比在统计学上呈显著性差异(鲍传友,2005)。(2)城乡义务教育师资水平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城乡义务教育专任教师的学历差距(鲍传友,2005),这导致了城乡教师专业素养、综合素质上的差距(张家勇等,2003)。其次,农村教师数量不足,学科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老龄化现象严重,部分村级小学英语、音乐、美术和计算机等学科教师严重紧缺(李振国,2006;中国教育绿皮书,2008)。(3)城乡中小学校的物质条件相差较大。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远远落后于城市学校(陈回花,2004;徐剑波,2006);在办学条件衡量指标方面,使用最广的是危房面积城乡比重(解建立,2007),随着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和普及,很多实证研究还选取生均微机数量、生均电子书、生均图书、生均语音室等指标衡量。随着素质教育的要求,还选择音体美教学器材达标校比重来考察。2、城乡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机会的差距。与城市义务教育相比,低人学率、低升学率、高辍学率是农村义务教育的显著特点。而且由于经济困难等因素,农村已入学儿童中途辍学的现象也较为普遍(鲍传友,2005;李波,2005;张鸿,2007;李振国,2006)。3、城乡教育结果差距大。接受义务教育的毕业生在学识和能力方面的参差不齐除了与他们的先天素质有关外,还跟他们所享有的教育资源密切关联。“城乡教育起点和过程的不公平必然导致或决定结果的不公平”(朱迎春、周志刚,2006)。在结果衡量指标方面一般选择升学率。

3.2 原因分析

关于导致城乡教育差距的原因分析,一方面在上述涉及有关城乡义务教育的著作和评论性期刊如《中国教育发展年度报告》、《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评论》等中有所分析,另一方面在一些关于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的著作和论文中也有阐述,如《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樊继达,2008);《中国政府公共服务:体制变迁与地区综合评估》(陈昌盛,蔡跃洲,2007);博士论文《中国特色的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均衡化问题研究》(解建立,2007)等。针对性的讨论主要还是在各种期刊论文中,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内容:(1)、制度因素。这些制度和政策归结起来主要包括: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农村士地制度、农村税收制度、农民会保障制度、重点学校政策、城乡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政策、分级办学体制下的教育投资政策(鲍传友,2005;李振国,2006)、精英或城市取向的教育政策(马佳宏、彭慧,2006)等。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案例研究课题组认为“城市取向的教育政策是造成城乡教育差距的直接的内部原因。中国多年以来所制定的诸多教育政策并没有发挥消除城乡教育差距的功能。相反,由于这些政策的的精英或者城市取向,教育资源的分配表现出了相当大的不均衡,拉大了城乡教育发展的差距。”。

(2)经济因素。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由于教育对经济的依附关系,二元经济结构必然衍生出二元教育结构(陈回花,2004;朱迎春、周志刚,2006),认为造成这种差距的根本一原因在于“城乡义务教育的支撑系统不同,支撑城市教育一的是现代工业社会、信息化社会和商业文明,而支撑农村教育的是传统农业社会、乡土社会和农业文明”(任仕君,2005)。在经济因素方面一个普遍的观点是城乡二元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不合理是造成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制度根源(曲恒昌,2003)。杜育红认为“财政分权化改革以后,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财政体制使得能够利用多渠道的往往是发达地区、城市以及重点学校,这就使地区间、城乡间以及学校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加剧了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3)管理因素。学者多从我国“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以县为主”等一系列的制度规定来分析它们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利。我国现行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尚存不少弊端,教育管理体制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陈回花,2004;马佳宏、彭慧,2006)。农村教育始终未解决谁负责、应该负什么“责”的问题。在“国家管理教育”的宏观层面,政府对城乡教育差距反应迟钝,对于农村教育中应由政府提供的“公共财物”责任不到位。

(4)法律因素。从法治视角看,我国教育法律法规没有落实到位,缺乏强制性,处于弱势的地方农村教育未能享有法律上的真正公平(宁本涛,2006)。

(5)教育因素。教育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但“我国农村教育缺乏真正教育学的关注而难以按教育规律办学”(宁本涛,2006)。农村学校的校舍建设、配套设备等方面得到高度关注,而农村学校教育的内涵发展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不少农村学校盲目追求不合适自身发展的城市教育发展模式(何奕飞,2006)。

4 问题与分析

(1)实证分析还需完善和科学。在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选择方面,已有的文献基本上一致,并且大部分文献认为目前城乡义务教育入学机会的均等基本已经实现,发展的差异主要在质量方面,也就是过程的不平等。虽然指标选取学界已形成一致意见,然而在数据处理方面,相对与地区义务教育发展差距的研究已经运用极差、方差等比较科学的统计方式,目前已有的城乡义务教育实证文献对数据的处理大多停留在简单的描述性上,缺乏比较和评价(这与我国国家统计资料在这方面的不完善有关),同时引用间接资料,数据陈旧、单调的现象也较多。因此在后续研究中还需要学者们一方面尽量从国家公布的权威统计资料上获取第一手数据,数据来源务必系统一致和最新(我国不同的统计资料选取口径不一,若来源不系统一致将使关键数据出现较大出入),另一方面须对数据进行可以量化和比较的处理,如使用“差异系数”来衡量城乡差异等。

(2)原因分析尚待深入与创新。研究者对城乡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问题和原因的分析比较透彻和全面,并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很多具有可行性的办法。大家对同一个问题的许多不同方面都达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彼此间没有相互矛盾的地方。尤其是制度或投资体制不合理论,这个观点从制度层面分析了造成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原因,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城乡义务教育产生较大差距的制度原因,这对于探索城乡义务教育差距产生的原因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是,它不能很好地回答如下问题:是什么力量在影响着制度安排和决策本身?为什么明显有失公正的制度会一直使用而得不到改善,为什么更加剧城乡不均衡的义务教育政策会一直以合理的面貌从上到下贯彻?为什么相关法律己经对于教育投入做了明确规定(集中体现为“三个增长”的规定),但是却远远没有达到,而在其他行业的投资却出现过热的现象?……这些都是制度或投资体制不合理不能或者没有很好地回答的问题。另外,已有研究大多从教育内部来探讨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问题,如“分级办学,以县为主”体制对于贫困县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障碍,国家不合理的财政拨款制度和不完善的转移支付制度,分税制带来的投入不足等。实际上,义务教育的差距己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一个兼有社会、经济、政治问题的复杂性问题。还有学者从义务教育各项政策方面城乡的不公平待遇逐一分析。虽然这能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国家在城乡义务教育实践中的公共政策方面的不合理,但这些具体的政策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会选择这一个政策而不是另外的政策,对此却缺乏解释。因此,对于造成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尤其造成制度与政策选择的背后机理的系统研究。

参考文献

[1]翟博.教育均衡论――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证分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魏宏聚.偏失与匡正: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政策失真现象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柳海明,杨颖秀.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年度报告.2005[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农村教育问题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城市化;农村;城市;教育资源稀缺

一、农村教育资源闲置现象和原因

(一)农村教育资源闲置现象

1.农村教育资源闲置现象的普遍性

《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全国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6.63万所,比上年减少1.55万所,其中,小学减少1.51万所,初中减少412所。同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农村留守儿童共2126.75万人,比上一年减少144.32万人。其中农村中小学校减少数占总减少数的81.3%,不难看出,由于农村学校数量减少,留下大量未有效利用的农村教育资源,由此带来的农村教育资源闲置问题应当受到政府和社会重视。

根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2013年的《中国农村教育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因农村学校大量向城镇和县城集中,导致出现“城满、乡弱、村空”局面,其直接后果是在城区出现超大班额和巨型学校,在许多地方,学生人数达五六千人的小学已不在少数。

2.安徽省农村教育资源闲置现象严重

以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为例,从近两年来看,2014年比2013年安徽省有484所农村中小学闲置,校舍闲置总面积达到了27865平米,农村“空校”数量递增现象明显。见下表:

从安徽省长丰县近10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生均校舍面积观察分析,农村生均校舍面积2004到2013年都稳步增长,根据《普通农村中小学校建设标准》的相关数据得出,生均使用面积在4.5平米较合适,而安徽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生均校舍面积都在10平米左右,呈增长态势,像该问题在安徽省其它地区也存在。

(二)引起农村教育资源闲置的原因

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劳务需求吸引了一大部分农村人口进城务工,而土地政策的改变使该问题加剧,更多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入,农村教师特别是优秀的农村教师选择远走农村,前往城市发展。这加剧农村教育资源闲置问题的严重程度。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学生与老师流失情况严重。

从安徽省看,农村学生与教师在数量上比10年前减少了64.7%,其中有43.2%的减少量是在近5年内发生的,这说明安徽省农村师生数量在下降且速度增快。我们再以安徽省阜阳界首市为例进行阐述。见下表:

从上表和折线图可得,2005到2013年,界首市中小学教师数量有明显降低趋势,教师数量减少对学校、对学生都是一种损失,对当地教育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程度冲击,同时,也导致教育资源闲置。

在教师不断流失的同时,界首的中小学生数量也在减少,中学从2005年的50224人降到2013年的29673人,小学从2005年的68572人降到2013年的47880人,降幅较大,而因在建或已建学校的存在性,造成大量教育资源闲置。对此我们汇总了农村学生流失的几个要因:城市教育资源优越性,家长认为城市教育更有利于子女全面发展及今后的成长;父母进城务工,孩子可能会随之一起进城上学。

上述可见,界首市学生和老师数量的递减,侧面反映了教育人才的流失,而人才流失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如教育资源闲置。

2.农村教育投入力度不及城市

从教育投入角度来看,安徽省近几年加大了对城乡义务教育阶段的投入力度,但是如何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分配该笔资金成了值得人们深思的一个问题。以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为例,从祁门县的近八年的教育投入上得到启发,见下表:

上表反映了黄山市祁门县教育投入情况,从表中可见,政府对城镇和农村教育的投入差距明显,城镇教育投入超过农村教育投入,在此情况下,农村教育人才的流失不可避免,希望政府能在城镇和农村之间保持平衡。

3.家长绝对的“城优乡劣”陈旧思想――家长真实的声音

我们在界首市,长丰县及祁门县三地各随机抽取100人做调查,当调研团队了解农村家长将孩子放在城市读书的最主要原因时,得到一组数据,汇总数据显示76.4%的调查者认为农村学校如果与城市学校教育差距不大时,更愿意将子女留在农村; 15.7%的调查者将农村教育不如城市教育作为更希望子女留在城市读书的最主要原因。通过数据可见,家长的“城优乡劣”的陈旧思想间接加剧了农村教育资源闲置。

二、城市教育资源稀缺的表现和原因

(一)城市教育资源稀缺的表现

农村教育资源闲置问题如上所述,现在我们阐述下城市教育资源稀缺问题。同样以安徽省长丰县为例,如下表所示:

通过上表观察,安徽省长丰县城市义务教育阶段生均校舍面积在2004年到2013年保持稳定态势,维持在6平米左右,将其与《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中的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筑面积指标表中的生均面积9平米左右比较,城市教育资源是稀缺的。而这种情况在全国各地都存在。

(二)城市教育资源稀缺的原因

城市教育资源稀缺的绝大多数原因与农村城市教育资源闲置原因相一致,正因农村学生流向城市,导致城市学生激增,而造成城市教育资源短缺情况;正因农村教育环境与城市教育环境的较大差距,才使得更多农村学生和教师涌向城市,而使城市教育资源稀缺;正因农村孩子家长 “城优乡劣”的陈旧思想,把孩子送往城市读书,城市学生人数增加,而使城市教育资源相对缺乏。

三、解决城乡教育资源矛盾的建议

经上述可得以下几个主要结论:政府教育资金投入不够,机制不完善,方向不明确;义务教育实施存在问题,具有强制性的义务教育在很多地方并没有被落实;农村与城市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公平公正(办学设施、条件及投入资金);教育观念陈旧,用过去的方式来教育现在的学生,是落后的表现;教育人才流失,尤其在农村,学生和老师都存在这方面问题。

(一)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在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中,让农民主动到社区购房建房,交出原来的旧宅用于复耕,整合周边的学校教育资源,建立一所规模适度,设施齐全,教师资源优良的学校,吸引农村甚至是城市的孩子前来读书。实现社区化之后,农民不远离土地,子女集中享受城市化的教育生活环境。我国目前属于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教育需求同样巨大,政府做出努力的同时,还须发动社会力量,让社会来替政府分担一些压力。

(二)真正落实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的实施是具有强制性的,政府应当健全义务教育机制,加强法制法规建设。尤其是农村以及偏远地区,要加大对义务教育的宣传,要让每个家庭认识到义务教育的重要性,要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完成义务教育,从而减少教育资源的闲置。

(三)城市化发展应考虑农村与城市教育的协调发展

城市化的进程日益加快,政府应将教育问题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位置,要确保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时,教育问题能够解决,不可顾此失彼,为了完成新农村建设,而忽略了教育问题;另一方面,城市和农村的教育程度差距过大,政府应当努力营造一个相对公平的教育环境,避免教师和学生的流失,造成农村教育资源的闲置和城市教育资源的稀缺。

(四)加大宣传力度,改变村民陈旧思维

我国的教育观念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总是停留在书本知识的层面上,这是一个新世纪,我国的教育重点应当有所转移,不仅停留在知识层面,还应涉及到素质教育,只有全民的素质得到提升,政府在实施相关工作时会顺利,进而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我国的教育方式都是效仿,教育本就是为了科技创新服务,但教育的本身更需创新,作为政府,这个问题应该被考虑在内。

(五)农村与城市教育投入相协调,重点照顾农村教育

政府在提高城市教育资源的同时,还应考虑城市与农村教育资源的协调发展问题,当下,城市教育资源与农村教育资源严重不平衡,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是最根本解决农村学生流失的方法;另外,须关注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这个特殊群体,与当地学校联系,或政府投入资金专门设立务工子女班级,也可建设希望小学,初中等,专门面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招生。

(六)针对农村教师学生流失情况的对策

用高待遇弥补不平衡,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环境。

在今年3月11日全国政协记者会上,政协委员俞敏洪提出,为促进城乡教育公平,让农村教师留在农村,他们的工资应比城市教师高20%-30%。 1993―2002年,国民经济行业共划分为16个,中小学教育行业工资数年位于第10~14位;2003年后,国民经济行业新划分为19个,中小学教师行业工资数年位于第10~16位。

而目前,我国城市教师的工资水平普遍高于农村教师,由此,农村教师的收入水平与其他行业相比则更低。2013年,华中师范大学雷万鹏教授的调研显示,超过3/4的农村教学点教师年收入低于3万元。因此政府在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力度的同时,也应根据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适度的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

1.教育投入要有针对性

政府应明确当下农村教育资源闲置现象严重,监督各级政府“校安办”等有关部门,在投资建设学校前,应进行实地调查,在不影响教育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下,节约开销,将资金用在增加农村教师福利上。

2.政府可采取农村教师专项培养制度

允诺教师在农村任教一定时间,可回城市任教,以使更多教师向农村流入。此外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城市教师下乡支教,在相近或同一区域的教师人才相互交流教学经验,建立完善的绩效考评制度以应对当下农村教师考核制度的不规范问题,使农村教育质量整体提高,而形成人才吸引良好局面。

3.农村教育质量提上去才是根本所在

设置多门学科,使农村教育内容更全面,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更增强农村教育机构信誉,从而逐渐增多生源。此外学校是教育的载体,校领导班子则是学校教育的风向标,政府要提高农村教育,从校领导班子抓起是重要方面,政府应当建立完善的学校考评机制,并定期走访农村学校视察教学工作的实施,定期要求学校上交工作计划和总结。领导监督,学校重视,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将稳步提高,而形成良好示范效应,缓解该矛盾。

参考文献

[1]葛海燕 李海桐 刘春燕《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研究》[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3,(4);

[2]江芳 《安徽农村小学生源流失现象的调查――以长丰县为例》[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8);

[3]杜春林《浅析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空校”现象的成因和对策》[J],《学理论》,2012,(25);

[4]李明珍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中学教师流动问题研究》[D]. 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14.

[5]白林 陈亮 刘姝君 王菲菲 王恒志《“后撤点并校”时代农村学校生源持续减少现象调查》,2015;

[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官网(http:///);

农村教育问题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英语教育;建议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展开了一系列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旨在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个性化学习并落实素质教育。但是,在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却进行得缓慢。因此农村的小学生的教育现状及小学师资队伍问题已不容小觑,亟待被改善与解决。

二、小学的英语教育的重要性

(一)从人生发展历程看

小学阶段的教育是最关键的时期之一,小学生不但思维敏捷,求知欲旺盛,而且记忆力好,模仿力强。在此阶段学习英语发音,对小学生来讲是一个愉快的过程,他们会以此为乐并且记得快,形成正反馈,促进学习。但是在这一时期,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容易受客观环境影响。因此,小学阶段的教育对一名学生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二)小学开始学习英语的益处

众所周知,学习一门语言都需要一段“休眠期”,学生需要一点点熟悉并适应这种“新语言”,据有关英语专家的研究结果表明,9~12岁这个年龄段是学生学英语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小学时期开设英语这门课程是必要的。学生处在小学这个黄金时期,暂时还没有繁重的课业负担,精力较充足。并且在此时开始学习英语也比较容易被接受,也容易激发和培养他们对英语的兴趣,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农村小学生学习英语面临的问题

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小学的基础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学习知识、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更是为了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由于小学的英语的特殊性,小学时期学习英语却又面临着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

(一)社会对学生学习英语的期望过高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国际交流日益密切,英语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大、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因此社会各界对学生的英语水平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学生可以熟练掌握并自由使用。在对待初学者时大家常常要求比较严格甚至强迫要求初学者学习英语,促使小学生在对待英语时可能产生错误的态度。

(二)资源分配不均

虽然大家都认为英语很重要,但是在真实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给予英语应有的重视。以教学课程的设计为例,小学的英语课程无论从课时安排、还是师资投入都无法与语文和数学相提并论,即使数学、语文、英语被称为“三大主科”。尤其是在农村这种问题更加明显。

四、对农村英语教学的建议

(一)改善教师的教学观念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师,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认真完成自己的责任,充分认识到自己一言一行对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影响力,做到言传身教。教师在授课时要精神饱满,这样可以感染学生,将学生带入英语的世界。

(二)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通过改革课堂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有限的45分钟更为有效。教师需要认识到愉快的学习气氛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教师可以通过活跃课堂气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初学者,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对英语并没有概念,所以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

五、结语

农村小学的教育问题不容忽视,小学时开展英语教育是必要的,这关系到我国全面英语水平以及社会的长远发展。农村小学英语教育面临重重困难,但我们仍要积极促进农村教育发展,教育好祖国的花朵。国家政府要加强农村的师资队伍的建设,完善农村的教育资源;教师要采取正确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在此方面还需有关人员进行调查研究,不断改进、完善,寻找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高梅梅.高中英语教师教学观念调查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15.

[2]张丽冰.广州市中学英语教师教学观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广东:华南师范大学,2005.

[3]孙来勤.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教学观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4]李月.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观念的个案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5]刘改琴.中学教师探究式教学观念及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

农村教育问题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城市化;农村教育;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农村城市化进程是一个内容繁杂、丰富的过程,就字面理解是农村区域向城市区域逐渐变化的过程。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0%的现实就意味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繁重程度。本文在此背景下分析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教育问题,根据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和措施,从而促进实用性人才的培养,推进农村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发展。

一、农村教育价值倾向

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对于农村教育发展具有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的意义。在理论层面上构建正确的农村教育价值理念,在实践层面上推进农村教育改革,解决农村教育的二律背反问题。但是,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的价值倾向出现偏差,农村教育逐渐沦为城市教育的附带品。[1]在我国传统的儒家教育思想的影响下, “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色彩浓重,农民对子女的期望就是能考上大学,逃离农村成为城里人。李书磊指出农村教育的优秀人才的外流造成农村社会的空心化。[2]

二、城市化过程中农村教育问题的表现

1、农村教育二律背反问题

学者认为,城市化的过程,包括形式上的城市城镇数量的增加、人口的集中、地区产业结构的转变、城市文明的接受程度。因此,农村教育发展首当其冲,从量的方面来讲,城市化要求村教育在教育内容上要加重比例,注重本土教育特色。从质的方面讲,城市化过程是农村教育被城市教育兼并的过程,现代文明对农村文化的潜移默化逐渐明显。总体而言,城市化进程中随着人口的城市化、地域城市化、文化城市化的加剧,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农村教育的二律背反现象。

2、课程设置和教育资源差距大

我国的教育方针明确规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有道德、有理想、守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接班人。从教育目标、教师、学生、教育内容、教育资源以及教育环境来看,培养目标主要是依据城市的需要。从农村切身的利益来看,教育主要是农村孩子脱离农民身份的主要方式。

(1)课程设置和教材。目前,我国实行的课程设置和教材都是以城市为参照来设计的,其中忽视了对农村现实需求的关注,并没有考虑城乡文化差异的现实,农村传统文化中蕴藏的丰富教育资源被忽视。课本里的世界与孩子的现实世界相差甚远,也影响他们的学习接受力。

(2)教育资源规划。在城乡二元制的影响下,教育资源的配置出现重城轻农的现象。在教育经费、教育师资等方面差别尤其明显。近几年的择校热就说明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重点班、尖子班、鸿宇班层出不穷,良好的教学设施、强大的师资力量、较高的升学率都是它们的金招牌;相比之下,农村学校生源不断萎缩,师资力量日渐生存已成问题。农村教师的城市化的行为举止、价值观念,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价值观。

3、城乡教育不均衡

(1)不同教育文化的冲击。由于不同的文化底蕴、教师知识结构的城市化、农村学生内心自我认识的局限,导致农村孩子游走在两种教育之间,适应这种转换,但往往事倍功半。少数成功的受教育者克服了各种不平,通过考试从农村进入城市。大多数人未能通过考试走出去,就自我否定,对家庭充满了负罪感。

(2)农村孩子辍学率居高不下。2004 年,农村初中辍学率达到 3. 55%,其中西部地区农村高达 4. 64%。据教育部对 60 个县初中学生辍学情况的监测显示,一些县初中辍学率高于 7%,个别县甚至达到 10%左右。[3]近年来,中央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两免一补”的优惠政策,这说明经济因素并不是导致辍学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城市化的教育内容使其对学校教育有一种挫折感。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外出务工成为一项低成本的产出方式,加之,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加剧了农村学生辍学人数的增加。

(3)农村教育期望值降低。长期以来实农村教育都以升学和走向城市为目标的应试教育,造成农村优秀人才的匮乏。但是,高等教育扩招,导致文凭的含金量下降,这动摇了农村学生通过教育达到身份升迁的信心,即使孩子考上大学,也不一定能有好前途,还有昂贵的学费,农村开始放低对教育的期待。

(4)城乡教育不均衡。由于城市化的教育知识和教育模式,农村学子在大学中占得比例越来越低。据报道,目前大学中农村和城市生源的比例为 1:4.65。2010 年清华大学的新生当中,农村的孩子只占到了 17%,而北京大学还不到10%,而在这一年,在全国高考的考场上,农村的孩子占到 62%。[4]

(5)教育价值利益化。现在,农民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完全趋于利益化,钱成了衡量自我价值的唯一标准。目前,城市取向的教育在乡土社会大行其道,对农村教育造成了严重伤害,使其扭曲教育的本体价值。

三、对农村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早在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中,陶行知就喊出 “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5]所以,农村教育应采用以人为本的农村教育价值取向,坚持农村教育的本土特色,从农村的实际出发,与农村社会相适应,满足农民及其后代的社会活动需要,为服务于农村社会的发展,为农村的发展培养优秀人才。

1、加强农村本土课程资源的挖掘

“以人为本”的农村教育价值取向包括加强农村本土课程资源的挖掘,农村文化是校本课程的主线,是传统农村文化的结晶,蕴藏着丰富的课程文化资源,应该注意农村教育的特点,保持农村学校各自的特色,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吸取乡村本土地方文化与民间文化的教育资源,开发农村教育的内发性资源,是完全有必要的。”[6]所以,农村本土课程资源应融入农村教育当中,进而培养农村学子的家乡情怀,增强对农村文化的认同感,充实他们感情世界。

2、提高农村教师专业素质

农村教师的专业素养对于农村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加强农村教师的专业培训,完善其教学技能,提高其专业素养,提升其敬业精神。同时,农村学校校长是学校的领军人物,其专业技能和思想素养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发展,所以更应重视对农村学校校长的培训。

3、建立教育评价制度

当代的农村教育制度决定了分数成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标杆,导致学校和教师、学生都以考试作为学习的目的,进而出现“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命根”,这严重妨碍了农村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农村教育要回归教育的本体价值,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评价制度,将“人是否得到全面发展”作为衡量农村教育质量的标准。

4、加大对农村教育的经费投入

我国教育经费占GDP的4%,但农村教育经费所占比例不占优势。考虑农村教育的重要作用,它在教育经费中应该具有和城市教育平分秋色。政府应通过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有,有针对性地向农村教育倾斜。从目前来看,完善农村教育的经费保障是发展农村教育最重要的保障。现行的农村教育经费体制为县级以下基层政府添加负荷。除向中央财政伸手外,社会集资也是一条出路,比如接受私营企事业资助、社会团体的捐赠等。

5、适当下放农村教育管理权力

当前,教育行政部门对农村学校的管理过于严格,导致学校整齐划一,如“合并学校”运动,就近将学校合并为一,结果因难以适应各地情况,给农村学校健康发展造成困扰。因此,国家应下放教育管理权力。国家从宏观上确定农村教育的基本规划,由学校和当地教育部门依因地制宜,制定细则,从而增强农村教育的现实性。

总之,农村教育问题田云兰在《农村基础教育的方向应该在农村》认为,农村基础教育应立足于农村,为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7]我们要在深入挖掘农村本土课程资源的同时,提高农村教师专业素质,建立教育评价制度,加大对农村教育的经费投入,适当下放农村教育管理权力,以达到满足农村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实用人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山长理.当前我国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问题研究.山东师范大学 硕士论文,2012.

[2]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乡村学校[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3] 周济.农村学生辍学等现象使义务教育面临新挑战[R].新华网时政频道,2006.4.27.

[4] 朱步楼.以科学发展观推进教育公平[N].中国教育报,2005.8.

[5] 胡晓风.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6] 钱理群,刘铁芳.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7] 田云兰.农村基础教育的方向应该在农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2.

【作者简介】

张争选(1969-)男,汉族,甘肃正宁人,张村小学教师,从事农村教育管理研究.

史亚科(1974-)男,汉族,甘肃正宁人,湫头学区,从事初等教育研究.

上一篇:农村医疗论文范文 下一篇:计划与市场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