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普法范文

时间:2023-02-28 20:56:55

农村普法

农村普法范文第1篇

今年七月,安徽省司法厅和安徽省法学会组织开展了农村普法和依法治理的社会调查。安徽省是个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全省人口的80%以上。开展农村普法和依法治理的专题研究,将有助于总结我省“三五”普法和依法治理的成果,为“四五”普法和依法治理规划的实施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我省农村普法和依法治理的客观现实,调查中运用了比较的方法,分别在城乡各选择了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调查地区(桐城市新安渡镇和安庆市大观区)进行深入调查。通过实地调研,结合我省“三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已经取得的经验,我们提出如下研究报告。

一、农村的法治环境与农民的法律意识问题

随着三个五年普法规划推进式的实施,我省农村法治化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农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有所增强。在全社会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农村依法治理的法治环境大有改观。

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培育和形成,不能脱离他们赖以生存的乡村的法治环境。笔者认为,农村的普法和依法治理在微观上是进行法治宣传教育,在宏观上就是要造就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让农民在良好地法治环境中形成法制观念、培养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从“一五”普法到目前正在实施的“四五”普法正是有条不紊地实践着这个目标。只有形成一个全社会崇尚法治的社会环境,法治国家的目标才能实现。在我国目前以政府推进为主要方式的法治进程中,这样的“法治环境”需要各级政府去营造。“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是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四五”规划的目标是实现由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向提高法律素质的转变。可见,法律观念、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相互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农村的基层政权和组织应当对法制观念、法律意识、法律素质有明确的认识,才能够使其职责有明确的定位、行动有明确的方向。

通过调查和资料分析,我们发现,农村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现象:1、在职责上缺乏明确的定位。普法和依法治理是各级政府的法定职责,还是具有政策性和临时性的工作?作为推动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的基层政权机关和组织,应当充分认识到普法和依法治理是政府的职责。2、在方法上往往以法律条文的宣讲作为硬性指标。由于对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存在模糊认识,灌输法律条文几乎成为培养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主要方法。3、在实施过程中未能形成基层组织与农民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普法”似乎也在向农民“摊派”法律知识,“依法治理”则是以法律为“罚则”治理乡村。4、在评价机制上,注重于形式的普及,有些经验来源于文字总结与模仿复制。尽管这些问题是非主流的现象,但是在今后的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中不能不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存在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一点则是认识问题和观念问题。为此,必须明确什么是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如何“增强公民法律意识”和“提高法律素质”?

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法律意识包括法律思想(理论)、法律观念(法制观念)和法律心理。法律意识有个体法律意识、群体法律意识和社会法律意识之分,个体(公民)法律意识的形成取决于公民的法律心理,以及法治环境的影响。群体法律意识具有团体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在我国农村不应忽视传统性和地域性的冲击和扭曲。社会法律意识是全体公民普遍的法律心理和观念,它与传统的法律文化、主流法律观念的传播有着密切关系。社会法律意识和群体法律意识是公民的个体法律意识形成的重要环境因素。个体法律意识和群体法律意识对社会法律意识内容与发展有较大的作用。在通常情况下三者是协调一致的,但在特定的情况下也可能发生冲突。

笔者认为,“一五”普法在于唤醒公民的法律意识;“二五”普法在于培养积极向上的群体法律意识;“三五”普法着眼于营造全体公民共同的社会法律意识。“四五”规划就是在三个五年普法的基础上,为巩固普法和依法治理的成果,提出了由法律意识的培养转变为法律素质的提高,因为法律素质是法律意识的内在本质。由于传统法律文化和法律观念的影响,农民的法律意识与依法治国、依法治省提出的目标还存在着差距,今后普法和依法治理的工作应当主要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农民对法律价值的尊重和法律知识的追求。法治国家的社会基础则是公民对法律的尊重和敬仰,因为法律的价值代表着公平、正义和秩序。普法和依法治理的目的是建设一个法治社会,这是各级政府的职责,但是不能因此认为普法和依法治理就是政府的单方行为。作为以行政指导为主要特征的普法和依法治理活动中,各级组织特别是政府部门,不仅应当将法律知识告之于民,而且还要让农民知道法律的价值是什么?法律是人们安居乐业的行为规则,法律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武器,惩罚不是法律的全部。只有让农民真正认识到法律的功能和价值,法律才能让农民所接受,对法律的认知和运用才能从自发到自觉。我省农村基层人民政府推行的“送法下乡”、“送书到户”的活动,有其积极的因素,应当予以肯定。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人手一册法律书,不等于人人都知法和懂法了。

2、让农民通过生产和生活实践,全面、正确地理解法律。长期以来,传统法制观念中,“法即是刑”、法就是“惩罚”的观念影响着人们对法律的正确理解。诚然,对违法者的惩戒是法律的重要功能之一,但是不是法的全部。在普法的法制宣传中要力戒这种片面的倾向。农村的社会生活受到法律调整的领域十分广泛,普法和依法治理中应当结合农村的特点,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给农民予以法律帮助和法律引导。例如,农民负担问题;打白条问题;粮食收购问题;计划生育问题等等。让农民通过法律帮助和指导,认识到保护老百姓也是法律的重要功能。只有这样,作为农村中主要社会主体的农民才能形成法律观念、培育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

3、充分尊重用法律途径解决纠纷的方式。在农村存在着一种较为普遍的法律观念和法律心理:解决矛盾和纠纷,总是谋求法律诉讼之外的方式来解决,无论正当与否,一般都把诉讼看作不光彩之事。作为普法推进者的基层组织往往迁就这种现实,解决纠纷与矛盾以息事宁人为原则,有时甚至不惜牺牲法律原则。今后在普法中,首先应当树立法律的权威,以法律为原则作为解决争端的依据和方法。各级政府应当正确地引导和评价公民的诉讼活动,尤其是农民诉政府的行政诉讼案件,更应当端正认识。

二、我省农村普法与依法治理的法律实践问题

我省农村普法和依法治理存在着许多认识问题、观念问题以及法律实践中急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现在将这些问题有重点的提出来,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或制定相应的对策,将会大大推动今后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农村基层组织的法律定位与作用。

在农村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中,实际承担具体工作的基层政权组织(乡、镇人民政府)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它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农村实施普法和依法治理规划的实际效果。普法和依法治理的长远性目标是实现法治国家,阶段性目标是实现各个时期普法“规划”提出的具体任务,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则是建设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肩负着如此重任和职责的基层组织对其法律地位应有正确的定位。

普法和依法治理是全社会的工作,应当动员社会各阶层参与。乡、镇人民政府是我国基层行政机关,其行政事务千头万绪,各项行政工作如计划生育,农业税费、农业生产等等,很难说哪项工作为主,哪项为次。如果将普法和依法治理仅仅理解为某项工作职责(并且有专人负责贯彻落实),这可能有悖于普法和依法治理的本意。笔者认为,普法和依法治理并不是一项单列的工作,它是贯穿于各项工作中的原则精神,在政府工作的各项职责中都要体现与贯彻普及法律和依法治理的原则。换言之,普法和依法治理的主体(推进者)是任何部门与任何人员。任何工作必须以普法和依法治理原则为指导,我们不能把普法与依法治理仅仅理解为是司法行政部门的职责。从这个意义上讲,基层组织是普法与依法治理的参与者、倡导者、推广者与服务者。

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自治性群众组织。它虽不具有国家机关的性质。但村民委员会的组织形式与法定职能,使其在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中应当发挥积极和重要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村民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1.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对村民进行守法教育;2.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3.调解民间纠纷,促进村民团结和家庭和睦;4.协助政府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生产秩序、生活秩序;5.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村民委员会的职责和任务与普法和依法治理所提出主要任务是相同的,基层群众性组织组织的各项工作正是亦步亦趋地实践着普法与依法治理的目标。目前,农村普法工作中,应当充分发挥村委会的功能和作用,使其从被动地完成工作任务转向积极地开展普法宣传。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

(二)关于农村普法和依法治理的工作方法问题

调查发现,农村的普法和依法治理在工作方法上存在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

首先,在“普法”工作上,主要表现出的特点是放任性和无序性。农民往往把收看电视中的法制节目,作为自发的法治思想的启蒙。诚然,法律的普及可通过多种渠道,在当今电视已作为简便、快捷、普及的传媒工具,其在普法工作的功能不可低估。有些工作开展比较好的地方,还利用农村广播网进行宣传,利用集市大会进行集中宣传,利用村民大会请司法人员上法制课。还有的地方采取“知识带动型”普法,即向在校的中小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普法教育,再通过学生将法律知识传播到广大农户等等,这些都不失为好方法。笔者认为,凡是有利于普法工作实施的经验,都应当是值得肯定的好方法。但是针对当前农村普及法律的工作方法存在放任性和无序性的局面,我们应当着手做好以下工作:

1、在传媒工具上,开展多渠道、多方式的普法工作。可以利用电视中现有法制节目,还可以利用农村有线广播。在调查中农民普遍反映,了解法律知识的渠道主要来源于电视,如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安徽电视台的“法眼看天下”等都是农民十分喜爱的节目。因此,笔者建议,能否将现有的电视法制节目进行整合,开设电视节目的法律频道,专门地、系统地、生动地宣传法律。在依法治国和依法治省的大环境下,开设法律频道电视节目作为推进普法和依法治理的实施手段是很有必要的。这对于广泛地宣传与普及法律,拓宽普法渠道,改进工作方法都有积极的意义。我省的有关部门可以在这些方面进行尝试。

2、在普法的工作方针上,农村普法不能只把农民当作普法的对象。根据普法规划的精神,农村普及法律和依法治理是针对农村各级组织和公民。特别是“执法者”的法律观念、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对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笔者认为,农村各级组织在普法和依法治理中首先应当从“自律”开始,将自己作为法律的学习者和接受者,模范地执行和遵守法律、法规,然而才是法律的推广者。对于农民则应采取多种形式,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切实地运用法律去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让法律的服务功能、保障功能、授益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改变“法就是制裁”的观念,让农民从“要我学法律”到“我要学法律”。

其次,农村“依法治理”工作中化解矛盾的主要方法是民事调解。传统法律文化与法律观念,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法制观念和行为准则。在农村,调解成为“执法”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以息事宁人,止争息讼为目标的调解,在法律上、在观念上、在文化上都有很深的社会基础。因此充分运用调解的方法,对建立我国农村安定的生产、生活、秩序和法律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有些地方将调解的范围已扩大到无所不及的领域,如果把调解作为解决一切矛盾纠纷的必经手段,则可能冲淡了法律的权威性。笔者认为,在肯定调解为行之有效的方法的同时,应当树立法制观念并且尊重当事人运用诉讼等法律手段的权利与选择。必要时基层组织应当鼓励与宣传诉讼方式的积极意义。如果一味排斥、回避或阻碍“打官司”,甚至将诉讼本身附加许多非法律因素,那么我们通向法治的道路也不会是坦途。毕竟司法是法治的保障。

(三)关于农村普法与依法治理的经费问题。

实地调查中反映较集中是普法的经费问题(有关文字材料却没有提及),经费紧张制约了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的深入进行。诚然,普法工作都需要一定的财力支持,希望有关部门予以重视。但是,笔者认为,对普法经费也应当澄清一些误区。普法和依法治理要求在各项工作中都应当普及法律知识,培养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这些内容是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得到体现和实施。不能因为在工作职责中增加了“法治”的内涵,就应当相应地增加“经济”成本。遵守法治规则和秩序是各级组织与人员应尽的义务,而且依法治理只会降低和减少耗损,提高执法水平。当然,我们应当在重视解决经费问题的同时,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农村普法和依法治理活动,如:法律援助、法律扶贫、法律志愿者等等都是解决资金问题的有效途径。

(四)关于农民义务法治化(减轻农民负担)问题。

在农村工作中,减轻农民负担始终是一个重要话题,从中央到地方一般都把“农民负担”作为专用术语并赋予特定内容予以关注。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农民负担”一词越来越具有贬义、甚至有“违法”的意味。我们应当认真思考,农民应该不应该有“负担”?应当负担哪些义务?“减轻农民负担”是减轻什么“负担”?如何减轻农民负担?这些问题都与法律有直接和间接的联系。所谓负担,主要是指社会主体所承担的责任、任务或者费用。农民负担是指农民作为生产者应当依法向国家交纳的各种税费。不可否认,当前我国农民负担相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的收入而言是比较沉重的。这里有政策性问题,但更多是执法工作中存在违法、恣意地对农民增加的“负担”。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人民政府三令五申,严禁增加农民负担,大力减轻农民负担,但是有些地方收效甚微。笔者认为,解决农民负担的根本途径是将农民负担法治化。让农民在依法履行法定义务的同时,能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各级政府以及有关部门也应当强化这样的工作职责,就是要切实维护法律保障机制和保证行政救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途径的畅通。只有将农民负担问题纳入法制轨道,唤醒农民的法律意识,制约行政权力的滥用,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农民负担问题。在具体作法上,笔者建议:

1、用“农民负担法治化”代替“减轻农民负担”的提法。因为,农民负担是农民依据法律规定应当承担的税费义务。承担和履行法定义务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减轻”农民负担是相对于“增加”农民负担或者农民负担过重而言的,这里除了政策性因素之外,农民对于不合理,不合法的增加的负担,完全有权利依法行使法律“抵抗权”,予以拒绝。对此,司法机关应当正确发挥法制保障功能,成为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坚强后盾。长期以来使用的“减轻农民负担”一词,其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所减去的额外税赋既有合法的,也有不合法的,容易使农民造成负担就是不合理、不合法的错觉,难以分清合法与违法的界限,从而形成强烈的对立情绪。使用“农民负担法治化”用语,不仅明确了农民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而且也寓意着法津同时依法保障农民们合法权益。这种提法的变换,其意义远远超过词语本身的含义。

2、加强农村和农民的权利和义务的立法。将农民法定义务(负担)及其承担形式以法律规范的形式予以公布,通过地方立法,制定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明确权利和义务。对农民的权利和义务进行立法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有法可依,更重要地是强化农民乃至全社会的法律意识,这对于农民义务法治化和推进农村法治化的进程,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我国是农业大国,我省是农业大省,在这个方面实行立法,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行性。关于农民法定权利义务的立法应当力求详尽,防止执法中由于较大的自由裁量权,使得法律规范流于形式。

3.基层组织的执法人员应当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农民负担问题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原因之一是基层组织及其执法人员违反法律和政策,任意增加农民负担。“三五”普法和依法治理规划将执法人员作为重点教育对象,要求他们熟练掌握和运用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自身法律素质、秉公执法,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疏通农民寻求法律救济的渠道。农民负担问题纳入法制轨道之后,法律的“双刃之剑”的功能应当充分体现出来。法律要求农民依法履行法定义务,同时,法律对农民的合法权益予以依法保障。对于任何部门侵犯农民合法权益的行为,农民可以依法寻求法律救济,对于行政机关的行政侵权行为还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或者获得国家行政赔偿。然而,现实的法律实践并不乐观。尽管最高人民法院曾经指示,对涉农案件各级人民法院应当提供快捷的法律通道。但是有些地方法院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对农民负担案件仍然存在不立案或拖延审判的现象。农民在寻求法律救济的道路上,出现了不会告、不敢告、不能告或者告不赢的不正常现象。法律救济渠道的不畅,必然导致法律在农民心目中的公信力和权威性的下降。有些地方的农民对于“负担”问题采取抵制、对立和越级上访等手段,可见,畅通的法律救济不仅仅是在保护个案中农民的合法权益,对于在我们农业大国和农业大省建设良好的法治环境,建立法治社会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

农村普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事村办;农村普法;社会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9-0115-02

一、当前农村普法困境分析

1.农村司法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突出

农村法律资源稀缺与司法需求扩大是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司法供给不足一直是困扰农村法制化进程及创新社会管理突出问题。当前农村主要有三支普法队伍,即普法工作领导小组、法制宣传员队伍、义务法制宣传队,前一支队伍承担着政府职能,后两支队伍承担着社会职责。然而目前我国各乡镇司法所一般设司法助理1—2人,大多数是独人独所,且分担乡镇党委、政府多项任务,往往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摆在次要位置。农村法制宣传队伍由于缺乏相应的考评及激励机制,开展法制宣传工作随意性比较大,普法作用不是很明显。义务法制宣传队是群众自发性组织,由于缺乏制度生态,对农村普法工作推动作用不大。随着农村配套改革的深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司法需求不断加大,尤其是征地拆迁工程中会导致一系列社会矛盾和问题,普法工作对农村社会和谐及重大项目推进尤为重要。防城港市钢铁、核电两大项目的推进,征地达20多平方公里,牵涉50多个自然屯、1000多户村民、1.8万群众需要重新安置,其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是内在必然。将法律普及纳入农村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范畴十分迫切。

2.农村普法阵地建设滞后不可忽视

普法阵地作为法制宣教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农村普法阵地建设滞后必然会影响农村法制化进程及社会管理成效。当前,农村普法主要依靠法制夜校、法制宣传栏和法制广播三大传统宣传阵地。这三种普法阵地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农村配套改革深入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结构重大变革和农民法律需求明显加大,这些阵地逐渐失去原有的功效。社会条件及环境变了,原有的行为方式不加以调适,只能是形同虚设。目前,许多乡镇、村的法制分校大都变成了单位的会议室,很少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司法服务人员、农民群众和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培训。搭建农村普法宣教平台,开展农村普法阵地建设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当务之急。

3.农村普法工作载体稀缺亟须关注

我国广大农村社会是个熟人社会或半熟人社会,主要靠血缘、婚缘、亲嫡、人缘等要素来维系,只有驾驭于熟人社会网络体系,才能更加有效推进农村普法工作及创新社会管理。目前农村普法载体稀缺或载体单一是普法工作难以顺利推进的重要原因。当前农村普法工作最为常见的是开展“法律下乡”、“司法进村”等活动,这些只靠活动具有短期性和盲目性,普法工作往往随着活动的结束而结束,难以产生稳定持久的普法功效及管理成效。只有依靠结构完整、功能健全、运转灵活、业务稳定的普法载体,这些活动的开展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特别是对居住分散、人员流动频繁的行政村及转型时期农民,如果没有很好的载体与之对应,普法工作难以有效开展。为大力推进我国农村普法教育工作,积极探索迎合于农村经济社会变革并持续发挥功效的载体是法制工作者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农事村办”与农村普法的内在联系

1.“农事村办”赋予农村普法工作新平台

“农事村办”是广西百色市田阳县在转变干部作风、提高机关效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实践中,探索建立的一种农村经济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模式,是农村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办理民事、分担民忧的平台,了解民情、疏通民意的窗口,改善民生、凝聚民心的纽带,宣传教育、维稳服务的阵地,目前已经在全区范围内推行。推行“农事村办”的基本要求是,在乡镇建立“一办三中心”即党政综合办、农事村办服务中心、产业发展指导中心和民情联解服务中心,在行政村建立“农事村办”服务站(点),组建服务队深入村屯开展系列便民服务工作,目的是实现农业、农民、农村的事在村里办结,做到一般农事办理不出村、特殊农事办理不出乡(镇)。司法服务是“农事村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社会管理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承担着重要职责,乡镇“一办三中心”及行政村“农事村办”服务站(点)的成立为农村普法工作提供新的服务平台,必将对创新社会管理产生强有力的推动。防城港市“农事村办”服务事项为审批证照服务类、补贴服务类、维稳服务类、生产服务类、党员服务类、公共服务类,共66项,20多个部门积极参与“农事村办”。司法部门主要承担调处“三大纠纷”、民间纠纷调解、法律咨询服务等职责,负责统筹规划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自2009年7月份开展“农事村办”工作以来,各县(市、区)司法部门依托“农事村办”服务站(点),纷纷组建司法服务队深入村屯,深入群众开展司法便民服务活动,在履行司法服务职责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普法效果。

2.农村普法导向功能发挥有赖于实践载体创新

普法的目的在于使法律、法规社会化,真正让人学法、守法、用法、护法,使社会管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分散性、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农村普法工作必须坚持推动科学发展、构建社会和谐、强化基层组织、促进改革创新的普法导向。需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求真务实,服务在先理念,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诚信有爱,认真审视农村普法工作的立足点、寻找落脚点、关注着眼点、抓好结合点。推行“农事村办”以推动农村科学发展、构建农村和谐为主线,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社会管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以整合公共服务资源、构建网络化服务体系为突破口。“农事村办”为把握正确普法导向提供了实践载体。广西区党委、政府明确提出,把“农事村办”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重要载体,依托“农事村办”,有助于扎实有效推进农村普法管理创新。

农村普法范文第3篇

基本情况

通过调查,委员们认为,当前我区农村普法工作,各级党政领导重视,普法机构健全,工作措施到位,宣教形式多样,已逐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实施、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整体参与的工作机制。初步实现了由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向提高其法律素质的转变,加快了依法治理工作的进程,促进了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部分村级干部的依法行政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进一步增强。大多数村干部能按照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管理村级事务,《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婚姻法》、《合同法》、《土地法》等法规,学习掌握的比较到位;履职中依法办事的多了,找各级领导的少了。二是多数村民的法律意识明显提高,对法律权威的认知程度明显增强,从近几年部门提供的情况看,违法维权的事件有所减少。在涉法事件中,请律师的多了,托关系的少了。三是普法工作具体实施制度化。区普法办每年对农村普法工作做出具体安排,乡镇每年至少举办两期村级干部法律知识培训班,区司法局联合区法院等单位每年至少对各行政村主要领导及调解人员组织一次培训,一些学校通过聘请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定期举办法制报告会等活动,在农村在校学生中开展了相应的法制教育。四是普法工作在基层已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果。一些村学法、用法渐成风气;一些认识水平较高的村民能主动收看《今日说法》、《法制追踪》等电视节目;全区67个村都按要求建立了法制宣传栏,成为广大群众方便快捷学习法律知识的主要渠道。这些工作的开展使农村普法工作逐步迈上了制度化的轨道。

存在问题

我区农村普法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普法工作的进展不够平衡。由于村级经济状况、区域位置的不同,加之,农村主要普法对象流动性大,后山区居住分散,使得普法工作进展参差不齐。经济基础好、近郊村、川道村,村民的法制意识浓,维权意识强,而经济实力弱、半山区特别是后山区农民的法制意识较低。对村级干部及党员的普法工作开展的较好,而在非公企业业主和员工中开展普法工作的力度不大,个别企业环保法规等知识欠缺。

二、法制观念没有真正确立。部分村级干部对法律法规的理解不够透彻,依法办事的观念树立的不够牢固,法制观念淡薄。一些村干部“凭经验处理问题的多”;个别村组干部有以“民意”代政策、代法规的做法,不依法办事,以致削弱了法律法规在部分村民心目中的严肃性、权威性。部分村民对法律法规的理解上时有偏差,表现在对法律的运用上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认对自己有利的条款,不理解约束自己的条款。

三、农村青少年普法教育相对滞后。据我区司法系统的案例统计显示,近年来,农村青少年犯罪涉案占全部刑事案件较高的比例已成为多方关注的社会问题。

四、普法工作的一些方式需要改进。多年来,一些镇村在普法工作中主要依靠挂横幅、贴标语、广播讲、发宣传资料来开展,和实际工作中的法制建设,依法治村结合不够紧密,使群众很难真正达到入脑入心,但久而久之,群众的普法热情就会削减。

几点建议

农村普法工作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系统工程,必须充分整合资源,形成党委政府领导、人大政协监督、部门单位配合、普法机构指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联合作战”大格局,普法工作才会蕴藏巨大推动力。从当前建设新农村的要求来看,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为此,委员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高度重视,进一步深化对农村普法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必定是法制社会”。“面对复杂的发展局面与发展处境,我们只能以法律权威作为我们解决矛盾,继续推进发展的动力”。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普法教育,法治观念正在大多数人中入脑入心,学法、守法、用法已逐渐成为大多数人的自觉行动,但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种原因,仍有一些人在思维惯性的作用下,对法治理念认识不足。一些人把普法看成是“走过场”或“急来抱佛脚”的权宜之计;一些人甚至把普法工作看成是“不打粮食”的“虚事”。这些陈腐观念,在一定意义上阻碍了农村普法工作的深入开展。因此,在“六五”普法工作中,各相关部门应进一步确立法制是“基石”,是“必由之路”的科学观念,把普法工作特别是公民法律素质的提高当作科学执政不可或缺的“硬件”来抓。

二、多措并举,进一步推动村级民主法治建设。一是突出重点内容。筛选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宣传,增强农民普法的针对性,重点学习宣传宪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学习宣传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宣传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克服普法脱离生产出现“两张皮”现象,将普法与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二是突出重点对象。要加强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党员、户主等成员的法制学习,根据不同对象有针对性的开展法制教育,使他们能够各司其职,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好作用,促进村级民主法治建设。三是突出重点地区。对于纠纷多发、问题复杂的村,要结合农民法制教育,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整治,确保农村稳定。四是突出民主法治建设。农民普法工作要和“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要在“民主法治村”创建过程中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民主法治观念,推进村级自治管理。

三、因地制宜,营造学法、守法的社会氛围。对居住分散的山区、特别是后山区村,建议区、镇根据农时、节日科学安排时间,由村组组织,普法人员集中宣讲或进村入户宣传的方法,坚持不懈,抓出成效。对外出务工人员,要建立长期联系制度,定期向他们寄送法制宣传资料,并充分利用春节期间组织他们进行集中学习法律法规,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对非公有企业业主及员工,由工商、税务、环保、工会等部门共同协商普法事宜,联合开展有关法律法规培训。对农村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工作,建议由教育、妇联、共青团、关工委、辖区派出所等单位,按照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共同制定普法方案,开展“立体”普法。与此同时,建议公安部门对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吧、娱乐场所加强管理。对引诱、教唆青少年违法犯罪者要严厉打击,以营造青少年学法、守法的社会氛围。对农村一些不学法、不守法、随意违法者,建议综治部门总结推广治安模范村的成功经验,逐步使“法盲”转变为自觉学法、守法的人。

四、创新工作,确保农村普法工作取得实效。一是创新工作理念。各级党委政府要继续加强对农村普法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不断提高各镇、各部门对农民普法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为农民群众服务贯穿于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全过程,着力解决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赢得全社会的重视和认可。二是创新工作方式。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努力探索普法工作新途径,丰富新载体,采取各种有效的宣传手段,广泛开展“送法下乡”和法制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开展农村法律咨询、法律援助,运用绘制法制宣传画、印发法规小册子、普法故事会、流动法庭、流动调解庭、民情沟通日、现身说法、播放光盘、法制电影、现代传媒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富有趣味性和生动性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同时,要善于发挥法制文艺活动的作用,组建乡村普法文艺队伍到村里进行巡回演出,使农民群众在欣赏法制文艺作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法制教育。还可以运用正反两方面典型进行教育,采取以案说法、以案释法等方式,阐释法律知识,警示违法后果,提高农民群众学法、用法、守法的自觉性。

农村普法范文第4篇

一、强化责权意识,形成齐抓共管

有了权力和责任,就不难办成事。从形式上看,以往的普法领导机构的构成是强硬的,普法领导小组的组长都是由乡镇长担任,副组长里面有分管政法的副书记和副乡镇长。从理论上讲,有这样强的领导机构,抓好普法工作是应该不成问题的。实际上,有些地方由于对权力和责任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有权"无责",只挂帅不出征,普法领导小组的组长对普法工作不闻不问的现象为数不少。究其原因,主要是现阶段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衡量一个地方,一位领导政绩如何,主要是看经济指标是否上升,发展经济是硬道理、硬指标,在较短时间内看得见,摸多着。而普法工作属思想道德的范畴,他们对普法工作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都十分明确,由于一个领导在一个地方就几年时间,加之精力所限,要出政绩,肯定是先捡易出成效的工作干。普法领导小组办公室都设在司法行政部门,开展普法工作是他们的职责,但由于缺少必要的手段,要发动全社会抓普法工作,难度极大,所以争取领导成了抓普法工作的主要措施和经验。

普法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已写进了国家"十一五"规划,为使这项工程不至于成为"烂尾工程",仅靠争取领导是远远不够的,靠争取只是暂时的,而普法工作是一项长期又艰巨的工作,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这就需要一定的权力作保证。这种权力不是暂时的,而是长期的。要真正使普法工作与经济工作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就要正确处理好长远利益和近期利益之间的关系。要正确处理好这种关系,除乡村领导干部本身的努力外,组织人事部门要建立科学的干部人事考评制度,要提高普法工作在考评乡村领导干部中的比重。这样乡村领导干部既有责又有权,普法工作就能真正落到实处。

二、健全保障机制,打好普法基础

一制度保障。

经过20年的普法工作,各地都建立了不少规章制度。这些制度由于繁多,加之各种因素的影响,根本没有落实到位。我认为主要抓好几个重点制度的健全和落实。一是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工作责任制。这种制度的建立要科学合理,操作性要强。每半年组织检查考评,并将检查考评结果纪录在案,作为单位和个人综合考核和评比的重要依据之一。组织人事部门要真正将这些考评结果作为干部晋升、晋级、提拔重用的依据。二是建立健全奖惩制度。要把普法工作与乡村干部的经济利益直接挂钩,按照考评结果,严格兑现。三是建立健全考试制度。对乡村干部的提升任用要进行法律知识考试,包括竞选村干部也要进行法律知识考试,这种考试要动真格的,组织人事部门要严格把关,法律知识考试不合格的不能任用。如果是搞图形式的考试,还不如不搞,以免搞坏了习惯。再就是对普通公民的考试,可一年进行一次,也可以根据规划的安排分段考试,这种考试要自己动手,不能搞一个村就几个人的笔迹或采取由中小学生代做试卷的办法进行普法考试,并将考试结果作为考评乡村干部的内容之一。

二经费保障。

据我了解,乡村普法经费真正列入财政预算的很少。有的地方是靠给政策到村和各单位收,收多少算多少,有的地方甚至一年没有一分钱的普法经费。农村税费改革后,村里一般经费有限,农民的应缴费用年前有清单,额外收费根本不可能,纳入财政预算没有过硬的文件可遵行,条件好的地方通过争取,还可以要一点,条件差的地方,争取也是白争取。要真正解决普法经费的问题,我认为还是要省政府或财政厅下放正式文件,这样乡镇领导就会重视,靠乞讨是难过日子的,还是要有一个正规渠道。

三监督保障。

从以往的经验看,监督对普法工作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市人大常委会每年都要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督办,效果很好、促动很大。我认为除人大监督外,舆论监督既要注意表彰好的一面,更应暴露普法工作的薄弱环节。再就是要加大组织人事部门对普法工作的监督力度。这更能有效地促进了乡村领导干部对普法工作的重视,达到既挂帅又出征的目的。

三、搭建各种平台,创新普法方法

农村普法范文第5篇

2006-2010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性工程,是提高农村公民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的有效途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继续大力开展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对于保障《某某镇“十一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适应新形势对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根据《甘肃省法制宣传教育条例》和《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关于在全市公民中进一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市委发〔2006〕58号)和郊区《关于在农村公民中进一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目标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某某镇“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按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继续深入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依法治农、依法治镇、依法治村,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坚持法制教育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相结合,突出重点对象的学法用法,推进农村基层依法治理,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拓展宣传教育阵地,扩大法制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增强依法治理工作的渗透力,为创建“平安镇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主要目标适应全镇工作大局,适应农村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法律知识的现实需求,紧密结合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的新进展新成果,通过深入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进一步提高农村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增强公务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政府和各级组织依法治理的自觉性,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

(三)工作原则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某某镇“十一五”规划,服务于“城乡一体化”战略目标,服务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各项事业全面进步这一总目标,促进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和农村社会和谐进步。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从群众需要出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把提高农村公民的法律素质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不断丰富内容,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工作实效,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教育群众。

坚持求实创新,与时俱进。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把握农村社会对法制宣传教育的根本需求,探索内在规律,转变工作观念,创新工作形式。

坚持实事求是,分类指导。紧密结合本镇、本单位、本行业实际,根据不同对象、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和不同行业的特点,突出工作重点,努力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确定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内容,研究切实可行的方法,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主要任务和方法

(一)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制度。进一步学习宣传宪法,牢固树立宪法权威;进一步学习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方针、政策和理论,促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全面落实;进一步学习宣传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培育爱国意识、国家安全统一意识、民主法制观念;深入开展“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和“四进五化”为主要内容的公民法制教育,促进公民依法正确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努力在农村社会营造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良好社会风尚。

(二)深入学习宣传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力学习宣传运用法律手段保障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落实;大力学习宣传运用法律途径开展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促进农村社会事业进步;大力开展以打击农资、农药、兽药、种子等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为重点的法制宣传教育,努力在农村营造竟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和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

(三)深入学习宣传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要加强安全生产、劳动和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农村社会的安全生产意识和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意识。要大力开展农村土地征用和承包地流转、计划生育、抚养赡养、婚姻登记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以“保护生命、平安出行”为主题,广泛开展普及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

(四)深入学习宣传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相关法律法规。围绕全面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依法维权、依法法制教育,引导农民树立权利与义务相对等的法治观念,提高依法解决各种矛盾纠纷、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自觉性,提高依法维护公共利益的自觉性;大力开展农村基层民主自治观念的宣传教育,增强公民依法参与管理农村社会事务的能力;开展刑事治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深入开展禁毒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农民群众的防毒、拒毒意识。

(五)坚持普法与依法治理相结合,全面推进法治实践。全面开展依法治农、依法治镇、依法治村工作,积极探索和推进地方、行业和基层依法治理的实践形式,努力提高农村社会化管理水平。全面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五年规划》,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行政监督机制,提高政府决策水平,推进政府工作法治化;完善和推广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围绕“平安嘉峪关”建设、“和谐嘉峪关”建设、“平安镇村”建设及群众特别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专项治理和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

(六)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贯彻落实市委宣传部《关于开展“法律六进”活动的通知》精神,大力推进法制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在各行各业掀起学法用法的热潮。

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要把法律作为机关学习的重要内容,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有检查;充分利用机关学习园地、网络等阵地,建设机关法制学习资料信息平台,为公务员学法提供条件;建立和落实公务员学法制度,逐步实现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工作规范化;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度,把依法行政水平和效果作为工作考核内容;积极开展面向社会的法制宣传教育,把法制宣传教育融入管理和服务全过程。

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开展法制宣传资料、法制信息、法制文艺和法律服务进乡村活动,切实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宣传教育覆盖范围;继续深化“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健全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推进青少年法律素质教育。要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坚持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并重,将法制教育列入课程,落实法制教育教材、课时和师资;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推进学法用法实践活动;积极参加法制教育师资培训班,推动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工作规范化;组织和引导学校开展依法治理活动。

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促进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经营。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和法制培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法律素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广大职工进行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会及民主管理方面的法制教育,建立企业干部职工学法用法制度;深入开展依法治企活动,促进企业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和规范企业运行机制,提高企业依法经营和管理水平;完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依法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坚持法制教育与诚信教育相结合,开展争创诚信守法企业活动,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开展“法律进单位”活动,促进法治化管理。各单位要切实履行法制宣传教育责任,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要建立法制学习园地,开展经常性法制教育;利用单位培训场所,开展对所属人员的法律培训;结合工作和本行业实际开展行业法制宣传、社会性公益法制宣传;要利用各种宣传月、宣传周、纪念日等,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学法用法的氛围。要努力拓展法制宣传教育与群众文化生活相结合的深度和广度,繁荣法制文艺创作,鼓励、支持和引导群众性法制文化活动,积极探索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的新途径,加强对外法制宣传。

三、普法对象和要求

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广大公民要结合工作、生产、学习和生活实际,自觉学习法律,维护法律权威。要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

(一)加强农村各级领导干部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农村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树立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观念,树立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观念,树立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提高依法管理农村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能力,规范决策、管理和服务行为。要大力推进领导干部法制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继续坚持和完善党委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法律知识年度考试考核制度,并把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的情况作为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和任用考察时的重要内容。镇党校要把法制教育纳入培训规划,加强法制课程建设。

(二)加强公务员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能力,要培养公务员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观念。行政执法人员要带头学法用法,提高依法行使公共权力的能力,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重点学习宣传以《宪法》、《公务员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国家赔偿法》为主体的行政法律法规,确保国家法律的正确实施。加强廉政法制教育,促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三)以培养自觉学法、守法意识为目的,大力强化农村青少年法制教育。针对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推动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社会教育与课堂教育相结合,全面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着力培养青少年的爱国守法意识和权利义务相统一的观念。中小学生要注重进行法律启蒙、法律常识、预防违法犯罪教育,培养自护意识和分辨是非的能力,养成守法习惯。重点学习宣传以《宪法》、《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为主体的相关法律法规。

(四)加强农村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经营、依法管理能力。要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树立诚信守法、依法经营、依法办事的观念。要逐步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考试考核制度,把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经营作为考核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重要依据。要加强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重点学习《工会法》、《合同法》、《公司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商标法》等为主体的法律法规,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诚实信用、依法经营、依法办事的观念。

(五)以逐步提高农民法律素质为目标,深入开展农村法制教育。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引导农民树立遵纪守法观念、依法开展生产经营观念和依法维权观念;着力培养和增强参与村民自治组织和其他社会管理的能力,了解和掌握解决矛盾纠纷、维护合

法权益的法律途径。继续深入开展对农村“两委”干部法制教育轮训活动,培养农村基层兼职法制宣传干部;通过开展“送法下乡”、培养“法律明白人”、以案说法等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把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不断健全完善领导机制、经费保障机制和监督检查机制,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加强对进城务工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在进城务工人员管理活动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服务工作。重点学习宣传中央、省市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学习宣传以《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种子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森林法》、《动物防疫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土地管理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劳动法》、《合同法》等为主体的与农民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

四、组织领导和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制度。实施“五五”普法规划,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社会教育工程,镇党委、政府、镇属各单位要始终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健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机构,明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完善领导小组定期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制度、年度工作汇报制度、工作督察制度;要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检查、督促,保障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的落实;要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新农村五年规划,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要安排一定数量的法制宣传教育专项经费,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要建立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责任制,制定年度计划,确定阶段性工作重点,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司法等组织的力量加强对特定对象的针对性法制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的作用,把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落到实处;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组织、个人开展和支持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二)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加强宣传园地建设,完善公共场所的固定宣传设施,并定期开展宣传活动;完善农村中小学的宣传阵地,提高教育水平,加强教育基地建设;加强对新颁布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加强服务阵地建设,要利用法律服务热线等形式,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务;积极探索开展农村法制宣传教育与法律服务机构建设工作。

(三)建立法制宣传教育奖惩激励机制。逐步完善评估考核制度,加大规划实施的年度和阶段性考核、评比工作,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评优、评先工作,充分调动各单位、各行业的积极性,推动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加强农村法制宣传队伍建设。各村、各单位要配齐配强专兼职普法干部,明确普法依法治理联络员,培养普法骨干。积极组织他们参加法制宣传教育培训,增强他们的政治素质、法律素质和业务能力,着力培养专兼职相结合的法制宣传教育队伍。

五、工作步骤和安排

本规划从2006年开始实施,2010年结束。共分三个阶段:

宣传发动阶段:2006年12月-2007年1月。制定“五五”普法规划,组建工作机构,全面做好组织、宣传和发动工作,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组织实施阶段:2007年2月至2010年。依据本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结合农村实际,每年制定详细的年度实施计划,突出年度工作重点,做到部署及时、措施有效、指导有力、督促到位,确保“五五”普法规划全面贯彻落实。

农村普法范文第6篇

中共____省委在六届七次全会上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加快建设法治海南。法治社会需要全面均衡发展,城乡同步,农村的法制建设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海南自建省办特区以来,认真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持续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公民守法意识不断提高,特别是农民的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意识发生了较大变化,农村普法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同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的要求和人民群众期待相比,我省农村普法守法等法治建设工作中还存在着部分农民群众信法守法用法意识淡薄、借助法律维护自身权益能力不强,农村普法守法建设基础薄弱、对法治建设不够重视,农村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基层缺乏普法人才等问题。

全民普法守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的长期性基础性工作,需要不断探索农村普法守法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努力发展农村经济,为普法守法提供良好的环境。加大对农村实际投入,着重解决农民群体的医疗、教育、就业等民生问题,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确保农村稳定可持续发展。在农村征用土地和其他财产时,针对农村的具体情况进行较高的补偿,保障失地或推动财产的农民能够有出路。针对农民在生产、生活和消费等观念上进行积极引导,使大多数人形成通过合法、正当的生产活动持续和稳定地改变自己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观念。

二是积极实施“农村普法守法”工程。重点抓好农村骨干份子的学习。特别是要加强对村委会干部、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党员骨干等的法制宣传教育,以农民身边的案例对村民进行说法教育。要重点组织学习与农村工作、农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刑法》、《民法通则》、《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婚姻法》、《土地管理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选举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扫除普法教育死角。加快农村法律图书室、普法宣传栏等硬件建设。开展农村“普法月”和“百日普法”活动对涉农密切和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开展“专项法普及月”活动。

三是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普法守法宣传活动。积极探索“贴近农村、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普法教育新形式。如开展民主法治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的创建活动等,借助这些活动载体,有效推进宣传教育效果。精心编排以普法宣传教育为主题的文艺节目,组织法制宣传文艺队下乡演出活动。通过设立宣传专栏、张挂标语横幅、举办法律咨询、发放法制宣传资料、播放法制录像、开通法律服务热线等形式,营造农民学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四是建立法律宣传的固定阵地和常驻农村的法律服务机制。实行农村普法守法宣传辅导员制度。在公安派出所、法庭、司法所等部门中选派政法干警到各村、各中小学校担任普法宣传辅导员,指导村庄、学校开展普法宣传。进一步整合农村人民调解员、法助理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和法制宣传志愿者等人才资源。加强基层司法所建设,加大对司法所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进一步理顺司法所管理体制,加强司法所业务建设,适当增加地方编制,不断壮大司法所队伍。

农村普法范文第7篇

一、农村的法治环境与农民的法律意识问题

随着三个五年普法规划推进式的实施,我省农村法治化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农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有所增强。在全社会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农村依法治理的法治环境大有改观。

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培育和形成,不能脱离他们赖以生存的乡村的法治环境。笔者认为,农村的普法和依法治理在微观上是进行法治宣传教育,在宏观上就是要造就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让农民在良好地法治环境中形成法制观念、培养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从“一五”普法到目前正在实施的“四五”普法正是有条不紊地实践着这个目标。只有形成一个全社会崇尚法治的社会环境,法治国家的目标才能实现。在我国目前以政府推进为主要方式的法治进程中,这样的“法治环境”需要各级政府去营造。“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是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四五”规划的目标是实现由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向提高法律素质的转变。可见,法律观念、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相互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农村的基层政权和组织应当对法制观念、法律意识、法律素质有明确的认识,才能够使其职责有明确的定位、行动有明确的方向。

通过调查和资料分析,我们发现,农村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现象:⒈在职责上缺乏明确的定位。普法和依法治理是各级政府的法定职责,还是具有政策性和临时性的工作?作为推动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的基层政权机关和组织,应当充分认识到普法和依法治理是政府的职责。⒉在方法上往往以法律条文的宣讲作为硬性指标。由于对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存在模糊认识,灌输法律条文几乎成为培养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主要方法。⒊在实施过程中未能形成基层组织与农民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普法”似乎也在向农民“摊派”法律知识,“依法治理”则是以法律为“罚则”治理乡村。⒋在评价机制上,注重于形式的普及,有些经验来源于文字总结与模仿复制。尽管这些问题是非主流的现象,但是在今后的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中不能不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存在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一点则是认识问题和观念问题。为此,必须明确什么是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如何“增强公民法律意识”和“提高法律素质”?

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法律意识包括法律思想(理论)、法律观念(法制观念)和法律心理。法律意识有个体法律意识、群体法律意识和社会法律意识之分,个体(公民)法律意识的形成取决于公民的法律心理,以及法治环境的影响。群体法律意识具有团体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在我国农村不应忽视传统性和地域性的冲击和扭曲。社会法律意识是全体公民普遍的法律心理和观念,它与传统的法律文化、主流法律观念的传播有着密切关系。社会法律意识和群体法律意识是公民的个体法律意识形成的重要环境因素。个体法律意识和群体法律意识对社会法律意识内容与发展有较大的作用。在通常情况下三者是协调一致的,但在特定的情况下也可能发生冲突。

笔者认为,“一五”普法在于唤醒公民的法律意识;“二五”普法在于培养积极向上的群体法律意识;“三五”普法着眼于营造全体公民共同的社会法律意识。“四五”规划就是在三个五年普法的基础上,为巩固普法和依法治理的成果,提出了由法律意识的培养转变为法律素质的提高,因为法律素质是法律意识的内在本质。由于传统法律文化和法律观念的影响,农民的法律意识与依法治国、依法治省提出的目标还存在着差距,今后普法和依法治理的工作应当主要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⒈培养农民对法律价值的尊重和法律知识的追求。法治国家的社会基础则是公民对法律的尊重和敬仰,因为法律的价值代表着公平、正义和秩序。普法和依法治理的目的是建设一个法治社会,这是各级政府的职责,但是不能因此认为普法和依法治理就是政府的单方行为。作为以行政指导为主要特征的普法和依法治理活动中,各级组织特别是政府部门,不仅应当将法律知识告之于民,而且还要让农民知道法律的价值是什么?法律是人们安居乐业的行为规则,法律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武器,惩罚不是法律的全部。只有让农民真正认识到法律的功能和价值,法律才能让农民所接受,对法律的认知和运用才能从自发到自觉。我省农村基层人民政府推行的“送法下乡”、“送书到户”的活动,有其积极的因素,应当予以肯定。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人手一册法律书,不等于人人都知法和懂法了。

⒉让农民通过生产和生活实践,全面、正确地理解法律。长期以来,传统法制观念中,“法即是刑”、法就是“惩罚”的观念影响着人们对法律的正确理解。诚然,对违法者的惩戒是法律的重要功能之一,但是不是法的全部。在普法的法制宣传中要力戒这种片面的倾向。农村的社会生活受到法律调整的领域十分广泛,普法和依法治理中应当结合农村的特点,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给农民予以法律帮助和法律引导。例如,农民负担问题;打白条问题;粮食收购问题;计划生育问题等等。让农民通过法律帮助和指导,认识到保护老百姓也是法律的重要功能。只有这样,作为农村中主要社会主体的农民才能形成法律观念、培育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

⒊充分尊重用法律途径解决纠纷的方式。在农村存在着一种较为普遍的法律观念和法律心理:解决矛盾和纠纷,总是谋求法律诉讼之外的方式来解决,无论正当与否,一般都把诉讼看作不光彩之事。作为普法推进者的基层组织往往迁就这种现实,解决纠纷与矛盾以息事宁人为原则,有时甚至不惜牺牲法律原则。今后在普法中,首先应当树立法律的权威,以法律为原则作为解决争端的依据和方法。各级政府应当正确地引导和评价公民的诉讼活动,尤其是农民诉政府的行政诉讼案件,更应当端正认识。

二、我省农村普法与依法治理的法律实践问题

我省农村普法和依法治理存在着许多认识问题、观念问题以及法律实践中急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现在将这些问题有重点的提出来,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或制定相应的对策,将会大大推动今后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农村基层组织的法律定位与作用。

在农村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中,实际承担具体工作的基层政权组织(乡、镇人民政府)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它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农村实施普法和依法治理规划的实际效果。普法和依法治理的长远性目标是实现法治国家,阶段性目标是实现各个时期普法“规划”提出的具体任务,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则是建设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肩负着如此重任和职责的基层组织对其法律地位应有正确的定位。

普法和依法治理是全社会的工作,应当动员社会各阶层参与。乡、镇人民政府是我国基层行政机关,其行政事务千头万绪,各项行政工作如计划生育,农业税费、农业生产等等,很难说哪项工作为主,哪项为次。如果将普法和依法治理仅仅理解为某项工作职责(并且有专人负责贯彻落实),这可能有悖于普法和依法治理的本意。笔者认为,普法和依法治理并不是一项单列的工作,它是贯穿于各项工作中的原则精神,在政府工作的各项职责中都要体现与贯彻普及法律和依法治理的原则。换言之,普法和依法治理的主体(推进者)是任何部门与任何人员。任何工作必须以普法和依法治理原则为指导,我们不能把普法与依法治理仅仅理解为是司法行政部门的职责。从这个意义上讲,基层组织是普法与依法治理的参与者、倡导者、推广者与服务者。

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自治性群众组织。它虽不具有国家机关的性质。但村民委员会的组织形式与法定职能,使其在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中应当发挥积极和重要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村民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对村民进行守法教育;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促进村民团结和家庭和睦;协助政府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生产秩序、生活秩序;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村民委员会的职责和任务与普法和依法治理所提出主要任务是相同的,基层群众性组织组织的各项工作正是亦步亦趋地实践着普法与依法治理的目标。目前,农村普法工作中,应当充分发挥村委会的功能和作用,使其从被动地完成工作任务转向积极地开展普法宣传。

(二)关于农村普法和依法治理的工作方法问题

调查发现,农村的普法和依法治理在工作方法上存在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

首先,在“普法”工作上,主要表现出的特点是放任性和无序性。农民往往把收看电视中的法制节目,作为自发的法治思想的启蒙。诚然,法律的普及可通过多种渠道,在当今电视已作为简便、快捷、普及的传媒工具,其在普法工作的功能不可低估。有些工作开展比较好的地方,还利用农村广播网进行宣传,利用集市大会进行集中宣传,利用村民大会请司法人员上法制课。还有的地方采取“知识带动型”普法,即向在校的中小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普法教育,再通过学生将法律知识传播到广大农户等等,这些都不失为好方法。笔者认为,凡是有利于普法工作实施的经验,都应当是值得肯定的好方法。但是针对当前农村普及法律的工作方法存在放任性和无序性的局面,我们应当着手做好以下工作:

⒈在传媒工具上,开展多渠道、多方式的普法工作。可以利用电视中现有法制节目,还可以利用农村有线广播。在调查中农民普遍反映,了解法律知识的渠道主要来源于电视,如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电视台的“法眼看天下”等都是农民十分喜爱的节目。因此,笔者建议,能否将现有的电视法制节目进行整合,开设电视节目的法律频道,专门地、系统地、生动地宣传法律。在依法治国和依法治省的大环境下,开设法律频道电视节目作为推进普法和依法治理的实施手段是很有必要的。这对于广泛地宣传与普及法律,拓宽普法渠道,改进工作方法都有积极的意义。我省的有关部门可以在这些方面进行尝试。

⒉在普法的工作方针上,农村普法不能只把农民当作普法的对象。根据普法规划的精神,农村普及法律和依法治理是针对农村各级组织和公民。特别是“执法者”的法律观念、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对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笔者认为,农村各级组织在普法和依法治理中首先应当从“自律”开始,将自己作为法律的学习者和接受者,模范地执行和遵守法律、法规,然而才是法律的推广者。对于农民则应采取多种形式,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切实地运用法律去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让法律的服务功能、保障功能、授益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改变“法就是制裁”的观念,让农民从“要我学法律”到“我要学法律”。

其次,农村“依法治理”工作中化解矛盾的主要方法是民事调解。传统法律文化与法律观念,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法制观念和行为准则。在农村,调解成为“执法”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以息事宁人,止争息讼为目标的调解,在法律上、在观念上、在文化上都有很深的社会基础。因此充分运用调解的方法,对建立我国农村安定的生产、生活、秩序和法律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有些地方将调解的范围已扩大到无所不及的领域,如果把调解作为解决一切矛盾纠纷的必经手段,则可能冲淡了法律的权威性。笔者认为,在肯定调解为行之有效的方法的同时,应当树立法制观念并且尊重当事人运用诉讼等法律手段的权利与选择。必要时基层组织应当鼓励与宣传诉讼方式的积极意义。如果一味排斥、回避或阻碍“打官司”,甚至将诉讼本身附加许多非法律因素,那么我们通向法治的道路也不会是坦途。毕竟司法是法治的保障。

(三)关于农村普法与依法治理的经费问题。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

实地调查中反映较集中是普法的经费问题(有关文字材料却没有提及),经费紧张制约了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的深入进行。诚然,普法工作都需要一定的财力支持,希望有关部门予以重视。但是,笔者认为,对普法经费也应当澄清一些误区。普法和依法治理要求在各项工作中都应当普及法律知识,培养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这些内容是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得到体现和实施。不能因为在工作职责中增加了“法治”的内涵,就应当相应地增加“经济”成本。遵守法治规则和秩序是各级组织与人员应尽的义务,而且依法治理只会降低和减少耗损,提高执法水平。当然,我们应当在重视解决经费问题的同时,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农村普法和依法治理活动,如:法律援助、法律扶贫、法律志愿者等等都是解决资金问题的有效途径。

(四)关于农民义务法治化(减轻农民负担)问题。

在农村工作中,减轻农民负担始终是一个重要话题,从中央到地方一般都把“农民负担”作为专用术语并赋予特定内容予以关注。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农民负担”一词越来越具有贬义、甚至有“违法”的意味。我们应当认真思考,农民应该不应该有“负担”?应当负担哪些义务?“减轻农民负担”是减轻什么“负担”?如何减轻农民负担?这些问题都与法律有直接和间接的联系。所谓负担,主要是指社会主体所承担的责任、任务或者费用。农民负担是指农民作为生产者应当依法向国家交纳的各种税费。不可否认,当前我国农民负担相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的收入而言是比较沉重的。这里有政策性问题,但更多是执法工作中存在违法、恣意地对农民增加的“负担”。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人民政府三令五申,严禁增加农民负担,大力减轻农民负担,但是有些地方收效甚微。笔者认为,解决农民负担的根本途径是将农民负担法治化。让农民在依法履行法定义务的同时,能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各级政府以及有关部门也应当强化这样的工作职责,就是要切实维护法律保障机制和保证行政救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途径的畅通。只有将农民负担问题纳入法制轨道,唤醒农民的法律意识,制约行政权力的滥用,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农民负担问题。在具体作法上,笔者建议:

⒈用“农民负担法治化”代替“减轻农民负担”的提法。因为,农民负担是农民依据法律规定应当承担的税费义务。承担和履行法定义务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减轻”农民负担是相对于“增加”农民负担或者农民负担过重而言的,这里除了政策性因素之外,农民对于不合理,不合法的增加的负担,完全有权利依法行使法律“抵抗权”,予以拒绝。对此,司法机关应当正确发挥法制保障功能,成为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坚强后盾。长期以来使用的“减轻农民负担”一词,其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所减去的额外税赋既有合法的,也有不合法的,容易使农民造成负担就是不合理、不合法的错觉,难以分清合法与违法的界限,从而形成强烈的对立情绪。使用“农民负担法治化”用语,不仅明确了农民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而且也寓意着法津同时依法保障农民们合法权益。这种提法的变换,其意义远远超过词语本身的含义。

⒉加强农村和农民的权利和义务的立法。将农民法定义务(负担)及其承担形式以法律规范的形式予以公布,通过地方立法,制定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明确权利和义务。对农民的权利和义务进行立法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有法可依,更重要地是强化农民乃至全社会的法律意识,这对于农民义务法治化和推进农村法治化的进程,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我国是农业大国,我省是农业大省,在这个方面实行立法,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行性。关于农民法定权利义务的立法应当力求详尽,防止执法中由于较大的自由裁量权,使得法律规范流于形式。

基层组织的执法人员应当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农民负担问题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原因之一是基层组织及其执法人员违反法律和政策,任意增加农民负担。“三五”普法和依法治理规划将执法人员作为重点教育对象,要求他们熟练掌握和运用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自身法律素质、秉公执法,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农村普法范文第8篇

1、普法思想观念淡薄。受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特权思想的影响,无论是普法工作者还是农民对于法治的认识都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从农民的角度来看,一部分农民认为有权走遍天下,法是人制定的,而且是专门给老百姓定的。所以他们觉得学不学法,懂不懂法都无所谓,出了事情要靠找关系,不是靠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力,这就影响了普法工作的顺利开展。从普法工作者的角度来看,一些基层干部觉得普法就是一种形式,就算再努力也不能立竿见影的看到成效,少数普法工作者认为农村问题很少靠法律解决,或者法律在农村不管用。因此在工作中不积极,这也不利于普法工作的开展。

2、普法宣传流于形式。近几年来,由于国家升级依法治国的重大方略,农村各地也纷纷举办各种形式的普法活动,尤其是十八届四中全会之后,把农村普法宣传推到了高潮。然而,当前农村普法活动,很多是流于形式。大多数普法不分年龄,不分内容,通常采用普法书籍、普法手册、宣传单、展板、法治宣讲、宣传车等形式进行普法宣传。

3、普法具体工作较难。第一,普法村民不易集中。目前农村居民居住比较分散,而且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留在村子里的大多数老人和儿童,这就导致普法对象很难集中,普法内容很难真正落实。第二,普法时间很难保障。一些农民把大部分时间用于发家致富上,他们每天忙于种地、养殖或者外出挣钱,稍微有些空余时间,他们会打打牌、跳跳广场舞,丰富一下农村文化生活,很少会把时间用于学习法律知识上,这就增加了普法的难度。第三,普法内容难于理解。当前农村部分居民的文化素质还相对较低,对于一些法律术语他们很难理解,一些法律书籍和宣传手册他们根本看不懂,这就影响了普法工作的落实。

4、普法机制不健全。随着国家不断加大法律的宣传,一些地区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普法工作制度,加强普法工作机制建设。然而,农村普法机制还不够健全。第一,没有明确的普法政策。虽然国家在宏观上对普法有要求,但是并没有具体的普法措施,尤其在农村没有普法规定,所以在普法过程中无论是基层干部还是农民都存在着应付的现象。第二,考核监督跟不上。上级部门对农村普法的实效、进程等情况监督不力,不能及时听取农村普法的工作汇报,对于在普法工作中出现问题的领导干部不能及时纠正,给普法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二、破解农村普法困境的对策

1、提高重视程度,增强法律意识。上级相关部和基层普法工作人员要高度重视农村普法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要扭转权大于法,以权压法的现象,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在进行普法工作时要认真细心的和百姓沟通,了解百姓的需求,通过普法工作人员灵活多样的工作方式让百姓真正认识到法治的重要作用,使百姓在遇到事情时首先想到的是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而不是去托关系找人,或者蛮横。这样才能使普法工作顺利开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2、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宣传阵地。要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对法律知识进行宣传。除了采用发放书籍、宣传手册、展板等形式,还要通过深入到群众家里进行座谈、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宣传,而且要多多宣传与群众利益相关的法律常识,让群众意识到通过法律能够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同时还要在乡、村建立法律宣传阵地,比如可以在学校或者村部设立法律宣传点,以学生和村干部为依托,让他们先学习法律知识,然后再向村民宣传,使普法工作常态化,避免形式主义。不仅仅要在每年的12月4日进行宣传,在避开农忙的时候,要定期开展法律宣传,使农民潜移默化的对法律产生信仰,从而营造良好的普法环境。

3、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普法能力。普法队伍的法律素养直接关系着普法工作的_展情况,破解农村普法困境必须要提高普法工作者的法律素养。要通过学习培训,使基层法律人员具备高深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锻炼提升他们开展普法工作的能力。只有基层干部具备了深厚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普法实践能力才能使群众听得懂法律知识,才能使普法工作取得预期的效果。

4、创新工作方法,增强普法实效。为了增强农村普法的实效性,基层普法工作人员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根据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普法工作。比如采用电影普法、文艺普法、法律咨询等形式,使百姓重视普法工作,能够对法律知识产生兴趣。在传授法律知识时要用以案说法、图片解法、旁听审判、现身说法等生动活泼的形式把抽象的法律条文变成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农民在学法时能够坐得住、听的懂、学的进、记得牢。从而使普法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农村普法范文第9篇

我国已经实施了四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规划,经过20年的普法教育。农村法律知识极大普及,农民法律知识贫乏,法制观念淡薄的状况有了进一步改变,法制教育与实践紧密结合,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促进各项事业的依法治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普法教育仍然存在诸多难题。特别是部分农村普法教育的滞后,阻碍了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

当前农村普法工作主要存在着“四难”:

一是认识难统一,一些农村干部把普法教育当成是“听话教育”,要求农民学法主要是为了让农民听话。当看到农民学法后懂得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时,反而觉得农民学了法后不好管,认为农民还是不学法才好管;还有的基层干部善于断章取义,把普法当成“实用教育”,只普及与农民履行义务有关的法律条文,而对于群众参与村务管理,行使民利方面的法律知识却视而不见;有的农民则认为学法是司法部门的事,只要不犯法,学不学无所谓。

二是人员难集中,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在大部分时间里忙于耕种,农闲时外出务工,因而人员难于集中,普法的时间难以安排。

三是内容难理解,由于大多数农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抽象的法律条文学不懂,记不住,影响了学法的积极性,使普法效果难以保证。

四是经费难保障,农村普法经费严重不足,缺乏起码的宣传器材和阵地,有的连基本的法律教材都无经费印制和购买,致使普法工作难以开展。

造成农村普法工作“四难”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其一是权大于法的特权思想影响了农村普法的开展。由于个别村干部中存在着权大于法,以言代法、个人说了算的现象,这种不良倾向和现实的负面影响,使许多农村干部群众仍然对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其二是执法不公现象挫伤了农民学法的信心,普法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法人员的公正执法。目前在部分乡村中司法、执法环境仍然较差,严重存在着执法混乱,效率不高等问题。使一些农民群众对法律的权威产生了怀疑和动摇,进而失去了学法的信心,已取得学法成果也难以巩固。其三是枯燥单调的方式方法阻碍了农村普法的深入。一些地方没有根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土地延包、税费改革,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等新情况采取新的普法形式,而依然沿用传统的上大课、放广播、搞宣传栏、照本宣科等普法模式,这显然难以适应新形式下农村普法工作的客观要求。其四是农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也降低了普法效果。当前农民的文化素质仍然较低,文盲、半文盲的农民占相当比例,增加了学法和接受法律知识教育的难度,客观上制约了农村普法效率的提高。

针对上述农村普法“四难”的现象,笔者对增强农村普法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

一、坚持“两个结合”,一是学用结合,在普法过程中,要强调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带头学法用法,依法办事,为农民营造良好的学法环境。二是普法与服务相结合,从农村的实际需要出发,把普法工作与解决群众普遍遇到的实际问题有机结合,寓学法于用法之中,逐步使群众树立起“遇到问题想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观念。

二、农村普法工作应该有侧重,以更贴近农村实际生活为重点。要加大与土地承包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大市场经济法规的宣传,解决农民群众与市场经济大潮搏击中出现的有关新情况;加大与劳动保障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大与消费者权益法规的宣传;使广大农民朋友了解鉴别产品质量、投诉、打击制假售假的相关法律法规,真正掌握在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方式和方法。

三、增强普法的灵活性。针对农民生产生活中的特点,普法工作要尽量避开农忙季度,努力做到生产、普法两不误。在形式上要把电影普法、文艺普法、法律咨询、法律集市、普法一条街,送政务下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方式综合在一起,通过以案说法、图片解法、旁听审判、现身说法等生动活泼的形式把抽象的法律条文变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墙头诗”“快板书”“顺口溜”从而真正使农民学法时坐得住、听的懂、学的进、记得牢。

四、健全农村普法工作机制。各级普法组织要把农村普法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要舍得投入人力物力,使农村普法工作由“软”变“硬”;要努力提高普法人员的自身素质,使他们成为精通法律、热爱业务的普法骨干;要健全监督机制。坚持和实行“党委决策、人大监督、政府组织实施”的普法工作机制。要认真抓好年度和阶段性的普法检查,充分发挥县镇人大的监督作用,每年要组织人大代表对普法工作进行检查,定期听取普法工作汇报,以推进农村普法和法制建设的深入发展。

农村普法范文第10篇

当前农村普法工作主要存在着“四难”:

一是认识难统一,一些农村干部把普法教育当成是“听话教育”,要求农民学法主要是为了让农民听话。当看到农民学法后懂得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时,反而觉得农民学了法后不好管,认为农民还是不学法才好管;还有的基层干部善于断章取义,把普法当成“实用教育”,只普及与农民履行义务有关的法律条文,而对于群众参与村务管理,行使民利方面的法律知识却视而不见;有的农民则认为学法是司法部门的事,只要不犯法,学不学无所谓。

二是人员难集中,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在大部分时间里忙于耕种,农闲时外出务工,因而人员难于集中,普法的时间难以安排。

三是内容难理解,由于大多数农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抽象的法律条文学不懂,记不住,影响了学法的积极性,使普法效果难以保证。

四是经费难保障,农村普法经费严重不足,缺乏起码的宣传器材和阵地,有的连基本的法律教材都无经费印制和购买,致使普法工作难以开展。

造成农村普法工作“四难”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其一是权大于法的特权思想影响了农村普法的开展。由于个别村干部中存在着权大于法,以言代法、个人说了算的现象,这种不良倾向和现实的负面影响,使许多农村干部群众仍然对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其二是执法不公现象挫伤了农民学法的信心,普法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法人员的公正执法。目前在部分乡村中司法、执法环境仍然较差,严重存在着执法混乱,效率不高等问题。使一些农民群众对法律的权威产生了怀疑和动摇,进而失去了学法的信心,已取得学法成果也难以巩固。其三是枯燥单调的方式方法阻碍了农村普法的深入。一些地方没有根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土地延包、税费改革,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等新情况采取新的普法形式,而依然沿用传统的上大课、放广播、搞宣传栏、照本宣科等普法模式,这显然难以适应新形式下农村普法工作的客观要求。其四是农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也降低了普法效果。当前农民的文化素质仍然较低,文盲、半文盲的农民占相当比例,增加了学法和接受法律知识教育的难度,客观上制约了农村普法效率的提高。

针对上述农村普法“四难”的现象,笔者对增强农村普法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

一、坚持“两个结合”,一是学用结合,在普法过程中,要强调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带头学法用法,依法办事,为农民营造良好的学法环境。二是普法与服务相结合,从农村的实际需要出发,把普法工作与解决群众普遍遇到的实际问题有机结合,寓学法于用法之中,逐步使群众树立起“遇到问题想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观念。

二、农村普法工作应该有侧重,以更贴近农村实际生活为重点。要加大与土地承包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大市场经济法规的宣传,解决农民群众与市场经济大潮搏击中出现的有关新情况;加大与劳动保障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大与消费者权益法规的宣传;使广大农民朋友了解鉴别产品质量、投诉、打击制假售假的相关法律法规,真正掌握在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方式和方法。

三、增强普法的灵活性。针对农民生产生活中的特点,普法工作要尽量避开农忙季度,努力做到生产、普法两不误。在形式上要把电影普法、文艺普法、法律咨询、法律集市、普法一条街,送政务下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方式综合在一起,通过以案说法、图片解法、旁听审判、现身说法等生动活泼的形式把抽象的法律条文变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墙头诗”“快板书”“顺口溜”从而真正使农民学法时坐得住、听的懂、学的进、记得牢。

四、健全农村普法工作机制。各级普法组织要把农村普法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要舍得投入人力物力,使农村普法工作由“软”变“硬”;要努力提高普法人员的自身素质,使他们成为精通法律、热爱业务的普法骨干;要健全监督机制。坚持和实行“党委决策、人大监督、政府组织实施”的普法工作机制。要认真抓好年度和阶段性的普法检查,充分发挥县镇人大的监督作用,每年要组织人大代表对普法工作进行检查,定期听取普法工作汇报,以推进农村普法和法制建设的深入发展。

上一篇:数学文化论文范文 下一篇:营商环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