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传播的主要特征范文

时间:2024-02-18 16:43:21

新媒体传播的主要特征

新媒体传播的主要特征篇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教育人民,使之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认同、信仰并自觉付诸实践的价值体系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深奥到通俗、变抽象为具体、从只被少数人理解和掌握到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运用各种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多种传播渠道,采取显性或隐性的传播形式,借助多种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给人民群众,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说服”并“掌握”群众的目的。在这个“说服”和“掌握”人民群众的过程中,传播媒介起到了桥梁和渠道的作用,紧密地把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和人民大众联系起来。同样,具有鲜明实践性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接受和掌握,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而要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能够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就需要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在传播过程中,传播媒介的选用取决于传播者所处的历史条件。传播媒介的选择要依据传播目的而定,传播组织的性质和社会功能、传播媒介的性质、受众接触媒介的需求等都是传播媒介选择过程中要考虑的因素。传播媒介自身的性质、宗旨、定位以及传播的立场、方向不同,传播的效果也大相径庭。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历程中,主要经历了口语媒介传播、纸质媒介传播和电子媒介传播等几个阶段。口语媒介传播是通过人们的口、耳、手势等人体器官媒介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传递给大众,例如演讲、表演、歌谣、座谈等都属于口语传播,它是一种人际传播,此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形式在长征中体现得最为明显[3]。纸质媒介传播主要是通过纸张上的文字、图片、色彩等符号信息来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此种传播呈现出方便快捷、信息丰富、覆盖面较广等特点,加之纸质媒介能够实现对信息的保存,可以重复阅读,具有文本的可靠性及传输的安全性等优点,因而在电子媒介传播出现以前,它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传播形式。电子媒介传播主要是指通过电报、电视、广播等电子媒介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较之口语和纸质媒介传播,电子媒介传播克服了其传播范围较窄、时效性较差的问题,例如从早期的苏维埃红色中华新闻台到后来的新华通讯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都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历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恰如尼葛洛庞蒂在《数字化生存》中断言的那样,“比特(bit)”和“数字化”成为了新世纪人类生存的“福祉”。伴随互联网信息技术、移动通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产生了以网络媒体、移动媒体、手机媒体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新的媒体形式,我们将它们称为“新媒体”。与口语媒介、纸质媒介和电子媒介的传播方式不同,数字化传播是新媒体传播的显著特点,因此我们也可以把新媒体称之为“数字媒介”。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的产生方式、信息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信息的传播方式、传播话语权和传播对象等都产生了重大变革,也使得社会大众在获取和交流信息时的语言特点、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心理意识等也发生了极大改变。可以说,从某种程度上讲,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存样态。概言之,新媒体传播呈现出异于以往传播方式的特征主要有:新媒体传播的主体具有匿名性,参与渠道具有广泛性,传播空间具有无界性,传播时效具有即时性,传播过程具有互动性,传播议题生成具有自发性,传播舆论发展具有不确定性,传播价值观念具有多元性,传播价值取向具有批判性,传播意见表达具有失范性,等等。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27亿。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高达83.4%,首次超越了传统PC80.9%的使用率,继续巩固了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微博用户规模为2.75亿[4]。该报告提供的数据表明,在进入“自媒体”“全媒体”“融媒体”时代后,媒介传播的发展趋势呈现两个特征:一是移动化的传播媒介将成为传播的主要通道;二是微传播将成为主要的传播方式。不难看出,新媒体改变了原有的传播环境,催生了新的信息传播模式和新的大众信息接受心理、行为和传播习惯。所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传播载体和传播方式必然要随之发生转换。因而,只有更加有效地利用新媒体的载体形式,不断创新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才能适应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时俱进地进行传播和“掌握群众”的需要。

二、新媒体的传播变革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影响表现

从新媒体及其所带来的传播变革的视角来考察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抓住影响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关键点。研究表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对象、传播渠道、传播效果等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是能否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进程的主要方面[5]。笔者拟从新媒体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特征、传播主体、传播话语权、传播内容和传播方法等方面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呈现

感性化、个人化特征已有研究表明,新形势下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传播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已从先前的单位传播转变为社会传播[6]。毫无疑问,这种转变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紧密相关。新媒体传播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强化了信息传递影像化、符号化的感性传播方式,它不仅使传播显得直观化和视觉化,而且也大大提升了传播的效力与地位,人们由此进入了一个感性传播的时代。不仅如此,即时通讯的方便和快捷使得个人能够成为感性传播的主体,并且人们在不断地拍摄、录制、上传、下载中乐此不疲,成为主动的传播者。较之传统传播主要依赖于社会群体的参与,新媒体传播则更多地跳开社群而以非群体参与的方式进行,由个人去直接面对媒介。可以这样讲,传统的那种以组织为基础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方式已然被新媒体“消解”了,已经不能完全发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影响大众的功效了。与以群体参与为特征的组织传播不同,新媒体传播具有充分的自由性。对大众而言,组织传播是在强制基础上的被动信息接受,对信息而言大众基本没有选择权;而在新媒体传播中,信息不再是组织指令,而是大众积极参与和自由选择的信息资源。不难看出,与传统相比,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这种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已经发生了深刻变迁,单单依靠传统的传播方式已经难以实现其大众化的目的[7]。

(二)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对

象开始转变为传播主体毋庸置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命题本身已隐含了对传播对象的界定,即“大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人民群众。以往的大众化传播往往把大众化过程等同于对人民群众的单向的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过程,传播对象常常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传播的对象有非常严格的等级序列,在传播范围、内容、时间等诸方面往往都要严格按照等级行事,因此其覆盖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辐射的深度与广度并不是太高。与传统的传播对象不同,新媒体的传播对象不需要其他知识准备,不存在时间和空间的特定差异,它消除了传播的等级区分。现实中的身份、阶层、收入等种种差别对于新媒体传播来说没有特别意义。在新媒体传播平台中,信息的接收权和选择权对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无论何人,只要拥有新媒体设施,均可遵循自己的意愿自由地选择所需要的信息。在新媒体传播中,传播对象不仅是信息接收者,同时也是信息的制造者,他们不断地用不同的手段创建媒体内容,例如通过博客、播客、微信、QQ或其他各种社交软件和技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这实际上是对传统的传播对象概念的颠覆[8]。事实上,我们更应该用“传播参与者”的概念来替代“传播对象”的概念。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们只要拥有新媒体设施,就可以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参与者”。在这里,人民大众的被动身份发生了转换,他们不仅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对象,更是大众化的传播主体。恰如夏德元先生所揭示的:“数字时代的电子媒介人不仅成为新的认识主体,也成为新的实践主体;不仅成为新的生产劳动实践主体,也成为新的社会交往实践主体和新的伦理实践主体。”[9]

(三)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话语权发生变化

新媒体改变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话语环境,使传播话语权从“有序”“向心”向“无序”“离心”转变,“去中心化”成为这种传播话语权变革的核心特征。新媒体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话语权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个人话语权的获得和传播秩序的重建两个方面。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无论是信息的数量与质量,还是流量与流向,整个传播过程都由传播者决定,传播者起着主导作用,牢牢掌握着传播话语权[10]。而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任何个体都可以通过新媒体,以新媒体所具备的特有方式获取和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相关信息,每个个体既是传播受众同时也是传播主体。新媒体传播反映了人民大众作为个体自我传播需求的实现,个人遵循自身意愿,按照各自的认同和理解,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进行自主化选择,从而有效而主动地建立起个性化阐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环境,个人也在自主选择过程中获得了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话语权。与此同时,新媒体传播方式淡化了传统意识形态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话语的主导权,而代之以草根参与、平民舆论和个体体验,传统的等级森严的传播划分在新媒体所创建的共享交流平台搭建后所发挥的作用日渐式微,同等的话语机会将成为新媒体条件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发展走向。新媒体开创的传播秩序开启并实践和分享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环境的民主化和平等性。

(四)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内容向微型化转变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用中国的、民族的、时代的、大众的马克思主义“化大众”,因此它的传播内容只能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依据诠释学理论,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传播的信息并不能够保证一定能够到达传播对象那里,传播对象收到信息,也不能保证“被翻译”还原成传播者所要传递的信息表达。因此,要达到传播的目的,实现传播的最优化,就需要实现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之间的一种“视域融合”,使二者拥有基本相同的符号系统和经验系统。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主要以系统理论的形式出现,具有宏观的理论性、严密的逻辑性、内容的丰富性和表达方式的抽象性。这些特性使“大众”无法有效地对其进行系统把握和理解,还会因为其难以理解而丧失对它的兴趣。尤其在新媒体产生后,信息形式更为综合和多样,图片、文字、视频等新媒体综合表现形式改变了传统媒体较为单一的形式,使静态的信息在多元的表现形式下能够通过动态的方式传播。与此同时,人们的阅读工具和阅读习惯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转向“微阅读”,不再喜欢“大部头”,而钟爱“简而精”和形象直观的微内容。因此,原有的系统而“宏大”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内容将难以通过新媒体有效地传播到“大众”之中,这必将促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内容向微型化和视听化转变,以适应“微传播”趋势。

(五)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方法

由“灌输”向“对话”转变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历程中,“灌输”一直是重要的传播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列宁将马克思主义关于“灌输”的思想系统化并发展成为“灌输”理论。列宁指出俄国社会人是发展工人阶级政治意识的主体力量,社会主义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到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去,而不能从这一斗争中自发地产生出来,因此要对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有区别地进行理论灌输,并提倡理论灌输要寓教育于斗争和生活实践之中,通过感化、说服等教育手段来进行。毫无疑问,“灌输”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理论和现实相关联,“灌输”的思想发展史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史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是相一致,“灌输”实践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过程[11]。需要注意的是,灌输并不是注入式教育,并不是要把先进的思想和科学理论硬塞进人民大众的头脑之中,灌输的过程是灌输者和受灌输者的双向交流的过程,但是这种双向交流缺乏交流的平台和可行的方式。新媒体的出现,造就了比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传播更为自由和方便的交流平台和形式多样的交流方式,这使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开始从“灌输”向“对话”转变。新媒体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互动性和即时性,通过微博、微信圈、QQ群等即时通讯工具,实现对信息的有效分享与沟通交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完善的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中国最新发展的理论总结,对现实具有强烈的关怀。人民大众正是在关注现实、关注自身的过程中利用新媒体真实地表达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关注与接受,这个过程即是理论与现实的对话过程,是个体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话的过程。通过对话,可以达到使人民大众充分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新媒体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人民大众的对话过程中充分满足了人民大众个性化的表达需求,从而提升了人民大众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心理。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新媒体出现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传播载体呈现出从传统媒介向数字媒介转换的趋势。新媒体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传播特征上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呈现感性化、个人化特征,在传播主体上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对象同时成为传播主体,在传播话语权上使个人获得传播话语权并将重建大众化传播秩序,在传播内容上由“宏大叙事”向微型化转变,传播方式也由“灌输”转向“对话”。当前,深入贯彻党的十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这种影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和掌握好新媒体的载体形式,实现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方式的丰富和创新,才能达到当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地“掌握群众”的目的。

新媒体传播的主要特征篇2

[关键词]新媒体 新闻评论

有心人会发现,各种传播媒介在增加新闻信息传播的同时,加大了新闻评论的传播力度。新闻评论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这是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环境,加强新闻评论传播、做好舆论引导的一种新举措。媒体传播的这一变化值得深入研究。

一、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环境特征

新媒体时代是由互联网创造的,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 新闻传播者不再是特定的人群——新闻工作者;受众不再单纯的接受信息,他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者,还对信息进行再加工。所有这些,都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传播环境,呈现出不同于传统传播环境的新特征。这些新特征主要表现为:

1.信息传播渠道选择性增加

传统媒体由于其性质和技术的原因,媒体组织之外的人是无法在媒体上自由表达的。所有信息都是由传播者按媒体的观点和意志精心筛选后的,普通公民在报纸上、广播电视上无法随意信息、表达思想。互联网使这种情形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公民在无法接触传统媒体的情形之下,可以选择在网络上及时自由的信息。电脑、手机都成了信息的快捷传播工具,成了可以不受约束的信息传播渠道。

2.信息接受渠道多样

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使得受众接受信息不再仅仅依靠书报杂志和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手机与互联网结合,受众接受信息有了更为便捷的工具。今天的人们更多选择从电脑上看电视、读报纸,从手机上读微博、看新闻。

3.信息接受工具移动化

移动化,既包括接收地点移动化,摆脱传统的在固定地点消费新闻信息、接受电视节目、读报等等的模式,也包括接收工具的移动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这两种移动化成为可能。它主要体现在三个环节:

一是登陆方式移动化。移动上网、移动登陆,摆脱电话线、网线的束缚,真正实现人与世界随时、随地、随意的网络连接。二是通过互联网向移动状态的使用者传递内容和提供服务。第三,依赖新的技术,比如利用新的格式转换技术和功能增强了的移动通信工具,实现移动通信工具与现有互联网资源的无缝对接,使移动通信工具可以使用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1] 传播工具的移动化,给人们的信息传播带来了更多的自由,更多的便捷。

4.受众接受心理变化

传统媒体时代,获取信息的渠道受限,从传统媒体那里依赖性地获取信息是受众接受心理的最基本特征,受众只能通过媒体了解自己生活的这个世界所发生的事情,以便规划自己的目标,调整自己的行为。其次,受众通过接触媒体的传播,获得娱乐和休闲,从而放松紧张工作带来的疲劳,达到调节身心的目的。

新媒体时代,受众的接受心理除了具备传统媒体时代受众心理的基本特征以外,还表现出一些特殊的方面:

第一,受众具有更加强烈的主体意识。伴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新的媒体运作模式的产生,受众在整个传播过程中,渐渐地由过去被动地接受信息,转变为主动地、有选择地使用媒体信息,并且还具有强烈的参与心理需求。第二,受众的娱乐、好奇心理逐渐增强。一方面,受众在接受媒体传播时不希望被支配,某种程度上,娱乐心理占了重要位置;另一方面,受众出于对外界事物的敏感和好奇心理,在接触媒介传播中滋生出更多的追根究底的冲动。第三,受众对待媒体的态度发生改变。传统媒体时代,要想追踪一件新闻事件,会受到时间、空间的局限。而网络媒体时代,受众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了解该事件发展的最新的详尽报道。网络媒体受众可以通过论坛的交流讨论,对新闻信息的真实性、权威性作出自己的判断而不受制于媒体的传播。受众对于媒体的态度不再是仰视,而更多的是自主的思索与评判。[2]

二、做好新闻评论传播的对策

新媒体时代媒介的传播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征。要做好新闻评论传播,就要注意针对当前传播环境的特征,调整传播策略。在传播内容、传播形式和传播主体上做深入的研究,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传播,使传播内容能有效到达受众群,避免做无效传播。具体而言:

1.选题要关注社会热点

新闻评论是对新闻事实背后的意义进行阐释的一种新闻传播样式,新闻评论表达作者对某一事实的观点和看法。因此新闻评论选题时,要注意选择受众关心的事实来评论。评论的选题要针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热门话题、倾向性问题、针对不良的思想和行为或者针对典型人物和典型事实来选题。例如,《湖北日报》2012年4月20日至5月2日在一版推出的“论新形势下保持党的纯洁性”系列评论,从8个方面就如何保持党的纯洁性进行深刻阐述,在全省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对于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长江日报》2011年推出的《励精图治,复兴大武汉》的系列评论,引起关注,原因在于武汉市曾经有过辉煌,在新形势下,人们希望开创武汉发展的新局面,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更美好。系列评论中的一些篇章如《让责任风暴席卷每个角落》、《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启用一代新人》、《开放必须破“五小”》、《必须有紧迫感》等都是很有针对性的话题。

2.鼓励观点碰撞

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新旧观念的交锋,体制的摩擦,利益阶层的博弈,每天都有演不完的活剧。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政治民主的问题日益突出。这要求社会建立与它的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结构。这种结构要求不同的利益得到同等的保护,不同的价值观得到同等的尊重,不同的声音得到平等的表达。

新媒体的出现提供了技术保证。网络发言的自由,手机短信、微博的随意,都使得新闻评论的内涵得到丰富和发展。

新媒体传播的主要特征篇3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特点;发展趋势

一、引言

在以往,人们接收信息的主要方式是依靠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不可否认传统媒体确实在以往为我国的信息传播带来了便利,满足了人们对信息接收的要求。但当下时代,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进步,传统媒体由于更新速度慢、信息传播渠道少等局限性,已经不能满足当下人们对信息的接收需求了。新媒体崛起,人们通过手机、电脑等信息接收工具,利用各类视频、网站等皆能在第一时间接收到想要的信息、新闻,且能够参与到社会舆论中去,这是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特点。除此之外,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可通过大数据对人们的信息需求进行分类,定期推送,满足了人们分众化、点餐化的需求,但是这也不可避免的为社会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更影响到了互联网的安全发展,由此,就需要依据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展开积极研究,推动新闻传播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新媒体时代的内涵与特征

(一)新媒体时代的内涵

新媒体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借助于网络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用于满足人们的信息接收的需求,新媒体时代不同于传统媒体时代,其具备着新的特征,且加之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数据传输、网络平台等等,不断丰富了新媒体的内涵。新媒体时代下,各类信息传输的速度极快,即便是前一分钟发生的事情,在后一分钟就能够通过网络查询到相关信息,尤其是一些娱乐新闻、地震灾害、名人事故等等,简单地说,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了轻微的地震后,打开朋友圈、微博、浏览器等等,就可在平台上知晓地震的信息。如今,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且也是这一时代的标签之一。而在相关学者的研究中也指出,新媒体时代其实就是一个人们能够通过网络进行沟通、获取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参与社会舆论的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

(二)新媒体时代的特征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新闻、信息的传播速率不断加快,让人们从过去的被动接受新闻信息,到如今的主动筛选新闻、信息,并参与到社会舆论中去,其不仅仅是提升了信息的传输速率,还更新了人们的对于新闻、信息以及参与社会舆论的观念。而在部分学者的研究中,指出新媒体时代有着以下几个最为典型的特征。1.信息传输速率不断加快新媒体时代具有信息传输速率不断加快的典型特征,国家颁布的大政方针,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以及其他的一些重要事件的发生时间甚至能精确到哪一分、哪一秒,前一分钟暴发的事件,在后一分钟就可能已经是路人皆知了。而随着当下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5G网络的逐步覆盖,信息传输速率也将会不断加快。如在2020年的疫情暴发后,国家在第一时间得知消息,并下达了“封国”、“封城”的政策,并立即采取积极措施,救援武汉,对的感染人数、控制人数、死亡人数、救治人数等更是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持续更新。2.全民参与舆论的典型特征相比于传统媒体时代下,人们只能被动地通过广播、报纸等接收新闻,更无法对接收的新闻、信息进行评价。除此之外,广播、报纸等的传播需有一定的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新闻、信息的时效性。当下,借助于新媒体网络平台、手机社交软件等,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到相关信息,且网络为人们提供了参与舆论的环境。如人们可借助于QQ、微信等软件就国家的某一政策进行探讨,分析政策并执行之后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尤其是税法、会计方面的政策颁布之后对中小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等产生的影响。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人都具有参与社会舆论的权利,人人都可就某一件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而这也是新媒体时代最为典型的特征。3.监督政府部门的工作与维护自身的权益在新媒体时代来临前,我国人民对于监督政府事务工作的渠道不够便利,且政府权力的透明度也不足。这不仅仅会降低群众对监督政府的欲望,还可能在政府内部滋生腐败,且人民的权益受到了侵害,人们也无法通过正当途径进行维权,如以往的检讨信、实名举报等等难以越过部分官员的职权,人民的利益得不到维护。而新媒体时代到来后,人们可通过手机、电脑等工具参与社会舆论、参与网络生活,监督政府官员的工作,且党中央也发表声明,政府官员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实行政务公开、网络评议等,让人们能够了解到政府官员的工作是否符合法律规定。除此之外,对于官员的腐败行为、侵占人民利益等行为,可有效借助网络平台进行公开,以真正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三、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分析

(一)新闻传播的快捷性

这是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最典型特点,以往新闻传播的时效性相对不足,如报纸、广播、电视等等皆需要一定的整理和编辑时间,这就有可能导致新闻失去时效性。而面对当下的各类信息数据突增、人们对于新闻信息的需求量越发增大的情形,传统媒体下的新闻传播方式显然已经落后于时展的步伐了。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广,且有着更多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可通过浏览器、各社交平台、传媒平台等进行传播,且传播速度也在不断加快,某一社会热点将会在短时间内进行大量传播,甚至还可能因为人们的关注而演变成为一个重大话题,这就极大地弥补了以往新闻传播时效性不足的缺陷。

(二)传播内容的海量化

当下,因各种网络媒体的兴起,使得各类信息皆能够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相比于以往,新闻传播的内容更为丰富。互联网将世界各国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在现实世界中,各国的地理位置未发生变动,空间距离未发生改变,但是在网络中,却可以有效地进行信息的交互。新媒体时代下,各国之间的新闻传播不再局限于本国内部重要事件的传播,而是将世界各国、各个区域内的信息进行传播、交互,且在当代,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教育、航空、军事、医疗等方面不断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导致储存在网络空间的信息数据越发增多,因而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内容具有海量化的特征,且网络技术的突破,使得世界各国在进行新闻传播、信息交互的过程中早已突破了时间与地域的限制。

(三)传播主体日益增多

在以往,新闻传播的主体仅仅在于传统媒体行业,且该行业中几乎垄断了整个国家的新闻信息资源,并通过高素质、高专业技能水平的新闻人员组建新闻采编队伍,对采编的新闻资料进行整理与。而大众仅仅作为新闻的受众群体,无法参与到舆论中去,不能就某一新闻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在当下,各类媒体软件的诞生与更新,使得人们能够利用手机、电脑等参与到舆论中去,这就为新闻传播拓宽了渠道,传统媒体行业的地位明显下降,对于新闻资源不再具有垄断性,且各类社交软件的运用,账号、用户登录等系统的运用,使得人人都能够成为新闻信息的者,传播者等等,可以说,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大众成为新闻信息的者以及传播者,使得新闻传播的主体日益增多。

(四)新闻传播具有互动性

在一则新闻之后,人们就新闻事件中的某一点进行探讨,且可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评论、转发等等,这就加强了新闻传播的互动性。以往,传统媒体垄断着新闻信息资源,人们仅仅只能被动的接收新闻信息,即便对新闻信息进行讨论,也无法让更多的人知晓。新媒体时代,各类社交软件、媒体网络等,都为人们点评新闻信息提供了可能,尤其是在一些视频转播新闻中,人们可通过发表弹幕、表情包等等对新闻展开评论,与新闻者展开积极互动。新闻媒体后台通过对大众的评论进行收集,及时做出回复,并对相关事宜进行改进。由此可见,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具有高度的互动性,人们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成为新闻的者以及参与者,有效拉近了新闻信息与人民之间的距离。

(五)新闻传播形式的多样化与灵活化

以往,新闻传播重在严谨性、准确性、及时性,在报纸中多以文字作为载体,对于部分特殊性质的新闻则附带一部分图片。广播中仅仅对某一新闻事件的发生原因、造成影响等进行报道,传播形式较为单调,难以引起大众的注意。而当下,借助于网络媒体,新闻传播的方式在不断更新,且具有多样化与灵活化的特征。比如:当下通过手机自媒体推送的新闻不仅仅有着文字,其中还包括图片,甚至音频等,而在一些视频网站中,新闻信息的与推送不仅仅包含着新闻内容本身,还可在视频中穿插一些趣味事件,新闻传播者自身也可通过对新闻事件发表看法,与受众群体进行互动,参与舆论。

四、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分析

(一)新闻传播的大众化与娱乐化发展

当下,新闻传播朝向大众化与娱乐化方向发展,在传播一些重要新闻信息的同时,更多的会收集人们所喜闻乐见的信息,满足人们对于信息接收的需求。以往传统媒体对新闻信息的收集多为一些重要事件,如国家政策、方针,又如科技产品的问世、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等等,无法全面满足大众的信息需求,所传播的新闻信息也不会受到某些群体的特别关注。如今随着各类媒体的崛起,大数据进行的运用,新闻信息的传播已经意识到大众才是新闻的主要受众群体,只有满足大众的需求,新闻传播行业才能获得持续发展。如在学者龙雯(2019)研究中就明确指出新闻传播的未来发展必须要朝向大众化方向,满足大众的新闻需求,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新闻信息,但同时也需要重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递。总之,新闻行业要想获得持续发展,就必须立足于大众这一基础上。而娱乐化同样是当下新闻传播的一大特征,比之于以往严谨的,更具有逻辑条理的新闻传播,当下的新闻传播立足于大众,立足于吸引大众眼球,这就使得新闻传播逐渐朝向着娱乐化的方向发展。在传播政治、经济、军事等新闻信息的基础上,还更为关注对娱乐新闻的传播,如推送部分明星八卦,推送娱乐节目的信息、活动安排,各地区文化节日活动等等,受到了大众的喜爱。而在新闻传播朝向大众化方向发展的同时,还延伸出了“分众化传播”与“点餐式服务”,指的就是根据不同受众群体的信息需求,对新闻信息进行分类,并依据大数据反馈得来的信息,对不同群体实施新闻信息的推送,满足不同群体的信息需求。最为典型的就是快手、抖音、看点等等平台利用大数据反馈,对用户的信息需求进行分类,定期推送为每一用户而量身定做的信息。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更需要重视传播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否则,可能会导致社会思潮朝着不良的方向发展,进而引发社会矛盾。

(二)新闻传播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在未来,新闻传播必然会朝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如今,因新媒体技术的引入,使得新闻内容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字、照片或者音频等等,而是在此基础上增添了小视频、链接,甚至是小程序、小游戏等等,且能够将文字与图片、音频、视频等等进行有机结合,这对于推进我国新闻传播的发展更有着积极的意义。且加上现代大众思维的变化,对于信息质量的追求也越发的严格,传统的单一的文字新闻、视频、广播等已经无法满足大众的需要了,这就促使着新闻传播的内容需要朝向新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为大众呈现出更为新颖的、更为美观的新闻内容。且由于各类媒体的兴起新闻传播的途径不再局限于报纸、电视、广播,而是增添了社交软件、视频网站等,新闻传播途径也更为多元化,但是这也可能影响到新闻传播的质量,对此,需要我国相关部门加强对信息传播的把关,在推动新闻传播的同时,把关好新闻质量。

(三)新闻传播的全球化发展趋势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世界各国各地区都能有效地进行信息的交互,推动,推动新闻的传播,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与现阶段诞生的各类自媒体进行融合,并不断作出创新,这不仅仅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还有效地拓展了新闻传播的范围、领域。依托于互联网而不断发展的网络媒体已经使得新闻传播突破了地域空间的限制,使得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皆能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世界各国内发生的新闻事件,都能够通过互联网跨越时间与空间进行传播,以满足人们对于新闻信息的需求。而在未来,互联网以及新媒体技术必然将使得世界各国各地区越发形成一个整体,而新闻传播的内容,也必将面向全球化,更多的推送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新闻信息,但在此过程中,党与政府需要严防西方意识渗透。

(四)新闻传播与国民之间的互动性将不断增强

因新媒体的交互性,新闻传播的整个过程中,国民的互动也越来越强,更多的国民能够通过自媒体对某一新闻事件进行谈论,加强与新闻传播者的交流,做新闻传播中的参与者,以此来参与到社会舆论中去。且在当下,新闻传播与国民的互动已成为一种常见现象,而在未来的发展中,互动的趋势也将不断加深。但是这也考验着我国政府对舆论的把控力度,互动使得越来越多的国民都能通过网络进行对某一事件的评论,但评论者自身的文化程度不同、思维不同,对事件的看法也不同,就容易引发争端,甚至还有可能被有心人利用,引导舆论导向,如网络诽谤、造谣等。对此就需要政府介入新闻传播中,导入正确的三观,并把关好新闻质量,分析新闻中蕴含的不良价值观等等,必要时,可通过立法进行整顿。

五、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信息技术的推动,我国已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已经具备着传播的快捷性、内容的海量性、互动性、传播主体日益增多等等特点,而新闻传播在未来的发展中则更要有效发挥自身的这些特征,积极推进新闻媒体的发展与进步,更好地引导舆论导向。

新媒体传播的主要特征篇4

一、 新媒体广告概念及新媒体广告分类

新媒体包括数字电视、网络、数字广播、移动电视、手机短信、数字报纸、数字杂志、桌面视窗、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新媒体形态。新媒体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乐趣和方便,带动了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和需要。

新媒体广告就是指借助新兴媒体为媒介进行的广告传播形式。其中主要包括有数字电视广告、触摸媒体广告和互联网广告。

1、数字电视广告,增强了广告传播与受众群体的人际互动,服务性、娱乐性效果突出,广告画面清晰,内容完整,增强了广告的观众印象,贴近人们购买心理。

2、触摸媒体广告,包括了户外触摸显示频以及智能触摸手机,这种媒体主要迎合了年轻受众的接受心理,以快速的,有针对性的广告信息获取途径迎合了广告受众的需要,同时让广告信息传播直接到达目标消费者。

3、互联网络广告,借助于网络传播无限广阔的虚拟空间,使信息传递更加快捷、方便、多样、广泛。网络广告常见的形式有使用新闻组广告、使用电子邮件和电子邮件列表广告、插入式广告、搜索引擎广告、聊天室广告、文本链接及浮动广告以等。

二、新媒体广告特点

1、媒体的整合性特征。新媒体整合了传统媒体优势,结合报纸、广播、电视的特点,使文字、图片、声音、影像、动画等要素融合起来,实现了平面与立体结合,使受众有了如同亲身体验的,因此新媒体广告被接受度较高。此外新媒体广告的强大信息检索功能,能更直接的给受众带来所需要的由各种传播符号整合而成的广告信息。

2、媒体的互动性特征。互动性特征指的是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双向甚至多向的互动传播,是人类的传播行为中传播主体与客体所追求的方向,新媒体就有这样的优势,其互动性表现在目标受众具有对信息控制性的操作权和选择权,这就改变了传统媒介传播信息过程中受众只有被动地收看和收听,也正因为这个,新媒体被人们快速接受。新媒体广告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对于受众不喜欢的信息,他可以进行操作跳过或者关闭,而对于受众喜好的信息,他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入了解,甚至直接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个特征对于使用者来说不仅给他带来了方便和可靠,而且自由灵活的操作与选择已经成为人们的首选。

3、媒体的表现超文本性特征。新媒体融合了诸多媒体特点,它将艺术与科技结合在一起,其中超文本性就是网络的信息组织方式,新媒体广告借助于这一与传统印刷文本不同的方式“自由运动的非顺序写作方式”1即非连续性的特点给予受众展现其所想看见的多元的,富于创造力的广告信息。当然高品质的新媒体广告需要诸多因素的配合,不仅包括了程序设计,还需要视觉传达方面的设计等等,正是这样才创造出不同的表现方式。

4、媒体的传播多层次性特征。新媒体广告的传播具有多层次性,主要是因为新媒体传播的多层次性,尤其是网络传播中,传播主体与受众的身份越来越模糊,有时候得到一条广告信息的同时,受众还会将这条信息迅速转发出去,所以这样的传播必然是多层次的,另外新媒体广告传媒形态多样,可以覆盖不同年龄、学历、收入层次的受众群。

三、 新媒体广告发展现状分析

1. 广告新媒体现状

媒体的经济命脉是广告,新媒体广告的多样化和覆盖率,得到广告主的青睐,这样就使传统媒体的生存基础——广告市场遭受较大的影响。根据摩根士丹利的分析预测,目前在国内,新媒体市值超过600亿,未来五年,国内的新媒体将以平均每年15%左右的用户增长率、30%以上的收益增长率发展。2新媒体广告已经开始改变着人类生活形态与行为方式,城市受众对广告的获知途径已经悄然转变,新媒体广告孕含着巨大的投资价值。

2.新媒体广告受众接触分析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赵子忠认为:新媒体领域聚集了大量新兴注意力资源。3以互联网为例,互联网受众的主要年龄段为18至35岁,移动媒体增值业务的使用者也主要集中于年轻受众群体,年轻化受众代表着将来的社会主流话语权,对这些受众的注意力资源的掌握,是新媒体拥有的重要社会资产。虽然发生了上述变化和调整,这些重新聚集的社会资产依然需要通过货币化来体现其价值。

四、新媒体广告的发展反思

随着新媒体广告慢慢被受众接受认可,广告主对新媒体广告亲睐的同时还应该留意其中很多潜在的问题 。

第一,弥补公信力不足。新媒体的发展面临着很多传统媒体所没有的优势,但不可否认的是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例如其中的权威性可信度常常受到质疑,这点对于广告传播来说无疑是致命的,受众在接受广告信息的过程中对信息信任与否直接关系到广告的经济效益,因此如果新媒体,特别是网络传播信息的真假难辨,良莠不齐必然会引起受众的排斥心理,所以新媒体广告效果较好的往往还是在传统媒体上过的,所以目前还是应该与传统媒体进行广告整合传播策划。

第二,重视广告互动。新媒体广告之所以受欢迎,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互动效果,但是广告主不能让这种互动形同虚设,既然能让受众提要求,有反馈,就应该重视受众的反馈信息,而不是视而不见,不加改进,或者受众反馈后没有回应。

第三,利用先进手段,创意为王。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新媒体的发展必然引起新媒体广告的进一步兴盛,这种新兴的媒体形式可以使受众接触到更新型的广告形式,了解更多的信息,但是在视觉与听觉享受的同时也需要有广告创意的吸引才能让受众接纳更多的广告内容。广告主应该注意在创意方面多下工夫,使受众不仅自己接受信息还可以用作娱乐向其他人转发信息,达到信息的二次传播。

在新媒体时代已经来临的今天,新媒体广告已经为广告主和广告逐渐接受,但真正将新媒体广告的优势发挥出来才是广告传播发展的未来方向。

注释:

[1]黄少华,翟本瑞.网络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2007-12-24 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新媒体传播的主要特征篇5

【关键词】社会化媒体;地域文化;传播

地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定区域内形成的具有丰富内涵、鲜明特色与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形态。媒体是地域文化传播最重要的载体之一,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社会化媒体通过网络建立起具有交互性的社交沟通渠道,它的普及使地域文化间的传播与交流变得频繁便捷,极大地提高了地域文化的传播力。但社会化媒体传播环境复杂,传播节点多元,传播主体多极,传播特征具有多向性、碎片化与多义性,使地域文化传播面临更多的非理性与不确定性。因此,探析地域文化传播的形态,进行多视角归因,对于整合地域文化传播力量,合理引导传播导向具有实际意义。

一、社会化媒体地域文化传播的形态特征

在地域文化输出与吸纳、趋同与变异、共性与个性的传播运动中,通过对传播主体、信息内容、中介、客体与传播效应一系列要素的考察发现,当代地域文化传播受媒体技术影响,在传播渠道、传播结构、信息特征上呈现出新的形态特征。

1.多样性传播渠道

从传播渠道而言,早期的地域文化传播是随着自然生态空间中人群种族的繁衍、迁徙而形成的,口语传播、文字传播等原始传播形态成为实现社会协作与传承地域文化的主要纽带,但受时空限制的传播模糊而低效。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技术的发展,媒介组织逐渐成为地域文化传播的主体,传统媒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承担着地域文化传播的主要任务,但其传播过程单向,受众角色固定,传播信息内容单一。数字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媒体形态边界逐渐消融,从单纯形态逐渐走向全方位、深层次的融合,实现了不同媒体形态的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体终端融合[1]。社会化媒体借助技术优势拓展了地域文化传播场域,逐渐成为地域文化传播的重要力量,其交互、多向的传播模式既形成了对传统媒体“文化—社会”线性传播的有力补充,也为当代地域文化传播带来新挑战与新机遇。

2.多向性流动传播

从传播结构而言,社会化媒体的地域文化传播呈现出更多交互性的特征,传播角色也发生一定的变化。在传统媒体“文化—社会”的线性传播方式中,媒体专业机构作为地域文化传播主体,承担着地域文化信息的主要生产与输出,传播严格遵循一定的规律与原则,受众处于传播链条下游,对相关信息的获取受到限制。而社会化媒体中的地域文化信息,主要源自社交用户在网络中的行为所产生的各类内容,传播角色发生了质的转变。社交用户成为传播主体,呈现多元化格局,曾作为传播客体的普通民众,借助社会化媒体,从客体的位置逐渐游离到传播链条上游,成为地域文化传播最大的参与团体和信息传播源。同时,新的媒体技术手段为地域文化建构了丰富且交互的,极具个性化和无限性的传播场域,社会化媒体“非线性”的传播结构重新调节了各个传播要素之间的关系,逐步实现了角色转化、互为认同,地位与权利逐渐实现平等,使得地域文化信息呈现多向性流动传播状态。

3.多重语义属性

从信息特征而言,传统媒体的地域文化传播信息以复述与传达文化形态为主,同时受到信息采集与监管的客观限制,强调局部利益基础之上的文化传播,传播缺乏统筹,这也使得传播下游端对于地域文化的印象与理解较为狭隘。社会化媒体的地域文化传播信息基于社交用户的自由参与和平等表达,集组织传播与人际传播于一体,一般具有多重语义属性,既包括人、时间、媒体类型、渠道等媒体属性,又包括信息状态、内容关联、传播倾向等行为属性。这一属性使得信息价值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不同时间的信息加工与传播行为,其信息价值和影响力都不同。可以说,地域文化信息经过社会化媒体中的交互聚合,发挥了独特的媒体价值。但由于传播信息关联用户的偏好、情绪与人际传播关系,往往也会形成地域文化传播“多、散、杂、匿”的特征,导致出现“文化异化”的现象。社会化媒体中的地域文化传播实现了多个子系统协同合作,呈现出更为复杂、交互、动态的传播状态。需进一步梳理地域文化传播中各要素的特征、传播动机与传播行为,剖析传播系统与传播反应中的纷杂现象,解析地域文化传播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为提高传播力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途径。

二、社会化媒体地域文化传播的多维归因

新的媒体形式与传播技术为地域文化传播带来了极为复杂的影响和诸多机缘,也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融合与创新带来诸多方面的问题。本文基于扎根理论,通过半结构访谈与文本分析,认为传播源、传播系统、传播内容与传播反应对地域文化传播具有重要影响。

1.传播源的异质化与同质化

个人与群体作为传播源,即传播主体,对于地域文化的传播效应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社会化媒体中,传播源具有极大的主动性,其对于传播渠道的选择、传播技术的运用及传播信息内容的编码等,将直接导致地域文化传播形态的形成。值得注意的是,在地域文化传播中,传播源的自然地理环境、民族结构、社会层次、媒介素养等均存在异质化。在针对地域文化传播进行个体收集信息与信息处理的过程中,对于文化的理解、媒体生产原则的把握、自身的观念等具有差异性,这种异质化的沟通往往造成信息接收方对传播内容的理解不一,也可能导致传播源与被传者双方之间无信息可交换,或信息生命力周期缩短。社会化媒体依靠人际关系形成群体网络,通过人际间的交互传播进行信息扩散与反馈。在该场域中,能够建立关系的社交用户之间具有一定的同质化特征,更容易影响被传者对于地域文化信息的获取、态度与行为,激起被传者吸纳与转发的意愿。被传者更愿意根据个人意识与认知体系、自身社会交际圈,以及对意见领袖的可信度与依赖性来评价、判断所获取的信息内容。因此,社交媒介场域以其开放性及对异质化的宽容,为地域文化传播提供了有效途径。这一归因与早期自然地理生态空间中的人群种族依靠繁衍、迁徙建构的文化传播形成耦合,也进一步说明社会化媒体实现了现实人际关系的回归。根据“六度空间理论”,社会化媒体进一步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同质化的沟通为地域文化的异质化传播构建了重要的传播路径,其推荐效应的分享式传播与强化效应的关系链传播[2],使得地域文化信息形成螺旋扩散,提升了科学传播力。

2.传播系统的自组织与他组织性

多方学者均指出,社会化媒体是具有自组织行为的传播系统,该场域内地域文化传播存在特有的自组织特征、条件、环境和动力学规律[3]。社会化媒体的地域文化传播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拥有更广阔、更开放的环境,传播节点间存在较为复杂的交互关系,传播源与被传者自发形成信息的传播、接收和二次传播,社交用户之间形成某种规则,互相协调,自动形成有序结构。同时,社会化媒体场域中的地域文化传播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传播要素之间不再是线性单向传播,传播主客体的边界模糊,使得社交用户群体在进行地域文化传播时,相互作用的自组织行为涌现出宏观层面的复杂变化,构成地域文化的碎片化传播,以及实际传播过程中出现“混沌”的、“宏观无序,微观有序”的现象。在社会化媒体场域中,地域文化信息以一种自组织的流动模式在用户之间实现平等、互助、多向的传播。但流动的信息内容并不仅仅是“普遍的、标准的、去语境化的”,还隐含着各个传播主体、客体以及媒介自身的“生产规则、利益、权力关系”影响下的地域文化传播,即在自组织现象中存在着由社会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经济环境、公众意识和经济利益驱使等外力因素影响的他组织行为。这些由相关利益群体形成的传播行为,使得地域文化信息内容多极化,并存在文化理解“异化”等潜在的传播风险。

3.传播内容的动机与行为

社会化媒体中地域文化信息的流动速率与周期等,均可以从传播动机与组织方式的角度,对社交用户传播的内容进行心理和行为归因。作为传播主体的社交用户,其多元化的群体形成了多元的动机诉求,在进行地域文化传播信息内容的编码时,除受到宣传动机、盈利动机、个人成就动机等因素的影响,还夹杂了对时代、社会具体情形的适应以及涵化心理。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传播行为,包括各种传播视角、传播方式、传播渠道,以及传播中观点的类型、观点的组织方式等,均会影响传播客体的思考。人在信念(beliefs)、态度(attitudes)的形成与修正过程中,动机性因素总是发挥着重要作用[4],传播客体对于地域文化信息的接收与吸纳,源自于需求、情感、理性等多方心理。传播客体作为传播运动的指向对象,在社会化媒体的地域文化传播中,注意力、意见领袖以及自身的理解也是影响其对信息吸纳与二次传播的关键因素。因此,传播客体对于传播地域文化信息的解码,对于地域文化印象和传播效果的认知,是传播源传播心理与行为的再解构。通过调研发现,社交用户信息的题目越“猎奇”,被点击的可能性就越大;信息交互中越是从他人处得到的主观评估,对传播客体的影响就越大;传播客体的个人认知能力越强,对于信息的接受就越带有批判、审视的态度,也会进一步抑制或促进二次传播的发展。因此,在信息解构行为中,接收内容对传播客体的刺激,传播源对传播客体的人际影响力,以及传播客体自身的认知能力等一系列因素,均会对地域文化传播造成影响。

4.传播反应的认同与排他

媒介文化传播受社会阶层、经济状况、文化背景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受众呈现分层状态[5]。在地域文化传播中,需考虑自然地理环境与民族文化结构所形成的认同与排他。例如,地理结构的多样性造成文化结构的复杂性,以及民族的历史性与现代特征等,这些因素均使得地域文化信息的接收与吸纳呈现差异性。社会化媒体场域的无限化特性,加速了以上分层因素对地域文化传播的影响,同时极具个人化特征的交互与共享,使得社交用户的个体思想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媒介使用行为与媒介素养差异也对地域文化传播反应的认同和排他形成一定影响。文化是一种价值(信仰)形态[6],社会化媒体以用户的个体行为为主要传播路径,地域文化的传播是用户自身文化偏好与趣味的综合选择,用户的社会结构决定了其信任与关注的倾向,加之个体思想与价值观念,共同连结、制约着其对所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做出的价值判断与选择。社交用户的媒体使用行为与媒介素养,也影响其对于地域文化传播信息的认知,可能带来地域文化的认同与深化,纠正可能存在的认知偏差,也可能使认知偏离的差距加大,形成更强烈的文化排他性。

三、结论

从传统媒体到新兴媒体的发展,地域文化传播实现了信息跨越地域、民族的多向交流。社会化媒体中的地域文化传播通过多元传播以及自组织交互传播系统,在社交用户群体中形成文化信息的传播与共享,社会化媒体成为地域文化发展与传播互促互生的重要途径,对于传播力的提升具有关键作用和积极意义。随着更加开放的传播空间的形成,只有重新认识地域文化传播在新兴媒体中的新形态,剖析归因,才能实现地域文化的有效传播和深层发展,为完善地域文化传播机制与提高传播力提供思考路径。

新媒体传播的主要特征篇6

关键词:新媒体 信息传播 受众 秩序 特征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3-0003-02

与传统媒体比较,新媒体在全面性与及时性方面有着毋庸置疑的优势,近年来,许多重大新闻都是先在网上曝光后,才被传统媒体关注,并促使政府部门进行处理。新媒体传播方式多样,如网络、手机短信、数字广播、数字杂志等,而新媒体的信息传播特点也与传统媒体形成了鲜明的区别。掌握新媒体的信息传播特点,并对新媒体信息传播进行正确的引导与监督对于实现社会和谐、促进社会文明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新媒体环境背景

随着信息网络水平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形式应运而生。上世纪60年代,麦克卢汉提出“媒介是人的延伸”这一观点,他提出所有的媒介均能够与个人发生某种联系,在社会生活中,媒介无时无处不在。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对“媒介”进行分析,至少可以得到三种分析结果:①图片、文字等传播信息的符号;②报纸、杂志、互联网等承载信息的工具或载体;③出版社、网杂志社、网站等生产经营信息的机构。“媒体”一词是从“媒介”中衍生而来,无论是媒介还是媒体,在传播学领域都被认为是传播信息的载体,然而与媒介比较,媒体更加具有社会性中介特点。

媒体发展历史共经历了四次变革,载体也出现报纸――收音机――电视机――网络的变化,其中互联网的普及与人们经济观念、科技观念、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的变革有着很大关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促进了信息时代的发展与变革。[1]近年来,手机这一新的媒体形式被大众所接受,成为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关于“新媒体”概念的表述尚不明确,2005年,熊澄宇提出“新媒体是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2007年,匡文波提出新媒体是指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出现的新的媒体形态。总之,学者们对于“新媒体”概念的定义主要是从时间、技术和传播三个方面来理解,因此人们普遍认为新媒体范畴包括了移动终端、公共讨论组、SNS、虚拟社区、电子信箱、户外LED等。

新媒体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通过新媒体这一形式,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者,能够更好地监督政府职能,可促进社会公众意见交流;然而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如信息碎片化传播、虚假信息等在网络上泛滥,使受众获得不对称、不真实、不完整的信息,引导舆论朝着恶化方向发展,严重威胁了社会安全与文明建设。

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比较的特征

(一)开放性

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几乎完全公开,任何个人或者机构都可以在网络上获取想要得到的信息,也能够通过网络轻易地信息,因此网络媒体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经济、政治、生活中,成为人们交流知识与信息的重要途径。网络为新媒体信息的传播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思想,而这种开放性也是新媒体的核心所在。如报刊、电视等媒体版面、时间有限,因此人们能够接收到的信息比较有限[3],而这些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又会受到很多因素的控制,因此信息接收者只能被动接受信息而无法自主选择想要阅读的信息,而网络媒体则可以打破这种限制,使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接收信息,完全脱离时间、地点的限制。网络可以实现全球范围的联通,因此新媒体用户可以足不出户阅读到美国国会图书馆的藏书,而这是传统媒体无法实现的。

(二)迅速性

新媒体是现代通讯技术快速发展下的产物,而信息的快速传播就是网络最大的优势之一。传统媒体要获得信息需要经过较多流程,同时受到播出时间的限制,信息可能存在滞后性,新媒体利用网络这一平台充分满足新闻的实效性。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笔记本、IPAD等实时录制视频、编写文字等,并实时报道且迅速传播出去,使更多的受众接收到。

(三)交互性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就体现在网络媒体传播信息的交互性上。与传统媒体点对面单向传播信息给受众不同,新媒体环境下,每个网络用户都可以成为信息传播者,实现双向传播,用户能够参与到信息与传播中,很容易地实现信息反馈,并可以参与到网络媒体信息重组的过程,因此新媒体网络传播个性化特征明显。

三、新媒体环境的信息传播特征分析

(一)传播者地位的变化

在传统媒体信息传播中,传播者不仅决定着信息内容、质量与数量,同时决定着传播过程的发展、信息的流向及流量,甚至能够决定信息的社会效应与影响,信息者主要是作为“守门人”这一角色,传播何种信息、信息何时传播、是否传播等均由传播者决定。新媒体时代,传播者的中心地位被弱化,网络、手机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为大众提供了信息的便利渠道,人们可以通过点对点、点对面的方式来将信息传播给其他人。这一传播方式使得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联系更加紧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传播者的中心地位被弱化。新媒体信息传播时,人际传播与信息传播融合在一起,媒体的地缘界限被打破,多种复杂的力量交织影响,因此,传播者在信息时必须思考信息传播后的效果、传播责任等,并判断信息是否应该并传播。

(二)信息接受者角色和地位的转变

传统媒体中,大众为接受信息的“受众”,较为被动地接受信息。在新媒体环境下,这一现象彻底被颠覆,无论是信息者还是接受者,他们首先是手机或网络用户。即使是普通大众,在信息时同样享有利用媒介传播信息的权利;即使是媒体工作者,在接收信息时,也享有知晓信息的权利。当进入网络空间后,任何个人或组织都可能作为信息的传播与接收者存在,因此“新媒体用户”与“受众”比较更加能够表述信息传播特征。在信息传播中,新媒体用户角色与地位的转变主要通过他们在信息生产、选择、传播与接收过程中来体现。首先体现在信息的选择上,用户能够依照自己的意愿、喜好等对文本、图像与声音等信息进行选择,无论是信息的排列顺序还是接收时间等。通过这一个性化服务,用户可以主动构建个性化的信息传播环境。其次体现在信息生产商。网络与新媒体平台使得个人与组织信息更加便利[2],每人都可以将自己所见所闻通过网络出来,成为信息的生产者,而微博、播客、微信登客户端就是这一环境下的产物。再次体现在信息交流上。传统媒体在传播信息过程中,受众作为单纯的信息接收者,无法与新闻传播者进行直接有效的交流,而通过新媒体平台,双向交流与双向传播均可以实现,人们表达权利与反论权得到保障,同时也改变了传统媒体传播者控制传播局面的现象。

(三)传播秩序的转变

旧的秩序被颠覆后,急需重建新的传播秩序。新媒体的普及能够建立更加宽阔、广泛的传播空间,而这一传播空间与传统的传播空间,必将更加自由、更加激烈。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开始受到个人传播的挑战,传播竞争范围扩大,在这一环境下,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必然会对各自角色与地位进行重新思考。

四、新媒体环境的信息传播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一)管理问题与应对对策

新媒体虽然能够满足每个人或单位信息的需求,然而也正是由于其开放性使得新媒体信息传播时存在管理漏洞。与传统媒体信息不同,新媒体尤其是个人的信息未经过严格的审查,而网络的虚拟化成为一些人的保护伞,享有自由的同时滥用权利。通过网络宣传暴力、色情、虚假新闻等现象严重,如2016年流行的手机软件“陌陌”,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拿来作为色情交易的渠道,使公安机关办案难度增加;近两年微信上关于“铁观音迷魂抢劫”“抢小孩儿”等虚假信息引起民众恐慌,不利于社会稳定;今年网络盛传的用塑料造假紫菜等信息,严重影响了社会正常秩序,同时对相关企业信誉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加强新媒体信息的管理势在必得。首先,网络管理部门要建立信息公开、认证机制,可以将“实名制”推向全网络,使民众在信息时能够实现自我约束,从而构建完善的诚信体系建设,杜绝虚假恶搞信息。[3]其次,政府在保障民众“说话”的权利时,要引导民众负责人的“说话”,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最后,作为新媒体环境的受益者,民众必须规范自己的行为,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严于律己,在信息时自我审核,共同建设文明的新媒体环境。

(二)法律缺陷

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法律法规也越加完善,然而关于网络、新媒体的法律法规比较欠缺,立法资料相对较少,这就使得一些人为所欲为,没有约束。近年来网络暴力频繁出现,一些网民在所谓的“正义”的支持下,对其他人进行网络讨伐、批判等,使得当事人承受多方面严重的损失。2016年9月,影视明星乔任梁由于抑郁症去世,网络暴力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由此可见,明确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规范管理有多重要,而法律规范的缺乏又会对人权造成多大的伤害,因此必须推进网络立法建设,依法治网,建立健全网络规范与监督,注重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与著作权。使民众在享受个人的权益的同时要有所顾忌,履行义务,从而形成规范的网络秩序。

(三)舆论管控

新媒w时代,媒体之间竞争压力增加,一些媒体为了获得点击量与关注,不惜违背原则虚假或片面信息,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因此媒体人首先要严于自律,坚守职业道德,秉承公平客观的态度,深入调查问题,为受众营造一个健康阳光的网络环境。媒体内部可建立专门的新闻审核部门来进行舆论监管。国家管理部门要对新媒体信息传播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管理传播媒介的活动、规定传媒组织的形式、限制信息内容的传播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网上正面宣传。

五、结语

新媒体环境信息传播出现了新的特点,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起了系列的问题,数字版权保护、信息良莠不齐、网络犯罪等问题充斥,严重阻碍了社会文明的建立,因此公众、媒体部门与政府要共同配合来建立开放、合理的新媒体环境。

参考文献:

[1]许鑫,章成志,李雯静.国内网络舆情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3).

[2]胡婷婷.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谣言应对与舆情引导[J].现代情报,2015(10).

新媒体传播的主要特征篇7

传播媒介的改变影响着艺术的发展与变化,在科学技术及网络进步的今天,新媒体艺术迅速发展壮大,成为了独立的艺术门类,通过网络和科学技术手段,广大的艺术工作者逐渐以其方式取代了单纯的文字记录,新媒体艺术将更为直接、客观的为受众者呈现了立体的审美效果,它将艺术美感与艺术家理性思维融为一体,以电子、数码、胶片、视频等技术结合,形成了全方位的美感与技术。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前景壮大与否将会影响传播信息、动漫、数字影像等的发明方式与审美效果。随着网络信息的普及和完善,艺术已经不再局限于笔、纸下,从广泛的意义上讲,新媒体艺术是为受众者在审美效果上呈现出从点到线,以线组面的立体、多维度艺术。无论从横向或纵向上,都显现了其独特的魅力与特征,正是基于这种形式,新媒体艺术演变出了数字与电子效果,更加明显的为人们带来了新鲜的多角度审美特征。

1 科技发展完善了新媒体艺术的特征

新媒体艺术在表现手段上为受众提供了新的审美体验,人们对新生事物的了解是通过一定的媒介传播、影像呈现等方式,这就要求传播过程中需要客观、简洁的直观呈现,传播媒介的精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受众者对事物的理解与判断,在艺术上也定会影响对所呈现事物的印象和体验。新媒体艺术有其鲜明的特点。新媒体艺术摆脱了传统艺术的单一性,它将数字、影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介融合,在传播机器、传感器、影视等设备共同结合为一体。新媒体艺术以一种立体、多角度的思维方式让受众者在虚拟的环境下体会真实的艺术美感体验,不再是传统艺术图片、文字的展示方式,全方面、客观的展现了艺术家的作品与创作理念。正是基于这种思维与呈现方式,新媒体艺术逐渐成为了一种大众艺术,消除了“高端艺术”与大众艺术的隔阂,使其拥有了更多的受众群体,在艺术家与受众、艺术作品与受众者审美之间建立了捷径的桥梁,新媒体艺术具有独立性但同时也具有开放、兼容的特质,因此,笔者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为新媒体艺术带来动力与完善,科技推动媒介传播的进步,受众者在欣赏的同时可以参与艺术作品的创作,而非被动的接受,而艺术家也不再是以其自身的思想创作出单一的作品。新媒体艺术让大众彼此发挥出主体作用,增加了人类文化的传播发展与多彩性。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完善对新媒体艺术流派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新媒体艺术以光学、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它仍属于新兴的艺术门类,其发展与壮大建立在以科学技术进步为主导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立体的将科学技术与艺术融为一体,包括文学、哲学、史学、计算机等多种技术。它需要多元化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新媒体艺术被发掘的意义是将虚拟的技术或艺术,直观的体现给受众者,使其在审美的同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科技发明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将新媒体艺术的特征不断完善,为受众者提供了立体的艺术观察环境,为人们提供了想象与不断改进的空间。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利用电脑数字影像、声音、投影等方式,将现实存在的物件用仿真图像代替,为人们带来虚拟但真实的审美体验与环境感受。新媒体艺术的形成不仅仅是传播艺术,更是在传播文化。并且成为了传播文化中一种有效地传播途径。新媒体艺术具有将多种科技融合,将多种元素进行有机结合的特征,使其传播具有捷径,传播效果更佳快捷。多种媒介相互融合成为了新媒体艺术发展的根基于来源,因此,笔者认为,科学技术是一门相对成熟的体系,它的发展将会使新媒体艺术得到完善与改进,更大程度的发挥其特征与传播效果。

2 科技使创作者与受众者具有交流

在体验中,创作者与受众者应是互动、交融的,创作者与受众的交流是艺术与文化有效传播的重点,新媒体艺术的优点恰恰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使主体与客体之间建立了桥梁,消除了有距离的欣赏或被动接受文化,在审美实践中,创作者与受众群体建立交流,实现了艺术作品或文化达到了预期的传播效果,并依托于科技逐步实现了在审美的同时提高传播媒介技术与传播文化的目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主体与客体的距离缩短,利用数码电子等多媒体手段在创作与欣赏中形成交流与互动,改变了传统的审美模式。使创作与欣赏密切相关,让文化与艺术的产生与被接受形成了多维的空间。传统艺术模式认为,作品创作结束于作品完成,新媒体艺术以其独特的科技手段,将整部作品的创作既体现出创作者的意图,同时也融合了受众群体的广泛意见与思路,这种新生的思维创作模式更加人性化,直观化,也更容易被受众群体所接受,从而达到文化传播的真正目的与效果。

文化、艺术作品的价值是由创作者与受众群体一同完成的,否则将失去其自身的意义,艺术作品需被创作被接受,而传播媒介直接影响着接收效果,作品被创作后被受众群体主动接受并将其信息继续传达才实现了作品的内在意义也实现了文化传播的意义。新媒体艺术在展示作品的同时将受众者带入了多维的审美空间。科学技术的进步下,新媒体艺术实现了创作者与受众者互动与交流的特征。

目前,新媒体艺术在不断发展,各类艺术作品涌现出来,受众者也在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欣赏作品,逐步摒弃了传统的、单一的审美理念,但对于新媒体艺术这一新生的学科,完善与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新媒体艺术的进步仍是首要任务,这一时期的过渡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带动,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将为新媒体艺术带来宽广的前景。同时,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也必将使该艺术门类达到突破。科学技术活动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社会活动,科学技术是融多种学科为一体的,它的发展将带动新媒体艺术在传播媒介及方式方法上不断完善,从而达到文化、艺术传播的最终目的,产生积极地效应。

3 结语

新媒体传播的主要特征篇8

【关键词】网众 网众传播 微博 新媒体事件

近年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由网络首先、各种媒体跟踪报道的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新闻事件,例如2007 年的“周老虎”事件、2008 年的“天价烟”事件、2009 年的“躲猫猫”事件等等。有人将这些事件称为“网络事件”,也有人称之为“新媒体事件”。笔者在阅读2010年新闻传播学的相关核心期刊时,发现有很多学者都在研究这些现象,并且探讨的视角有很多。笔者试通过列举一些较为典型的论文的主要观点,对这些视角进行分析。

一、“网众”与“网众传播”概念

北京大学杨伯溆教授在2002年至2004年间发表过的数篇论文中使用了“网众”一词。但他有关“网众”的论述主要是在国际传播、全球化、消费主义领域展开的,与本文中对“网众”的定义以及理论取向都迥然有别。

本文中,笔者引用的是何威的观点。何威认为人们通过积极的媒介使用行为,以跨越各种媒介形态的信息传播技术为中介相互联结,构成了融合信息网络与社会网络的新型网络,成为“网络化用户”。网络化用户的集合即“网众”。网众通过社会性媒体生产、和接受信息,发动并参与了“网众传播”。

二、网众传播的研究视角

笔者通过对《新闻记者》、《新闻爱好者》、《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新闻与写作》、《现代传播》、《当代传播》、《新闻大学》等新闻学的核心期刊在2010年出版的内容进行阅读、分析,发现网众传播在这一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众传播的媒介

与传统的大众媒体相比,网众传播的媒介被称为“新媒体”,包括手机媒体、博客、微博等移动媒体。这些新媒体的界定、种类、特征、技术发展、盈利模式、商业运营、社会规范和法律规范以及与大众媒体之间关系等等,都属于网众传播的媒介研究的内容,而笔者发现近年来学者们把更多的目光在微博媒体上。下面,笔者将引用一些学者的观点,对当前的网众传播的媒介研究进行概述。

高岩在《微型博客对新闻行业的影响――以Twitter为例》一文中介绍微型博客的功能与优势。他认为:“微型博客(Microblogging),简称微博。它是一种多媒体博客,用户可以通过短信、即时通信工具、电子邮件、数字音频或者网页来简短的内容更新、上传照片或音频视频短片。从技术上看,微博从诞生之初起,就秉持跨平台数据互动交流的理念。与常规的博客相比,微博的传播模式更加便捷。通过鼓励简短内容,微博使人们用于内容生产的时间和脑力成本都大大降低。”高岩以美国发展相对成熟的Twitter为例,来分析微博对新闻行业的影响。他在文中将Twitter 对新闻行业的影响归纳出四点,即“Twitter成为重要的消息来源;Twitter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重大新闻事件发展;Twitter成为媒介组织传播产品的新渠道;Twitter与媒介组织的网络口碑营销”。

与上篇注重微博对新闻业的影响相比,喻国明等则侧重于微博本身的发展。他们认为“在具体的运营方式方面,中国国内的微博仍处于探索阶段,中国国内的微博客网站,也都处于公测或者用户积累阶段,谈盈利显然为时过早”,“中国国内现有的微博网站基本都选择了名人路线,吸引大批明星入驻,在此基础上利用名人效应吸引大批“粉丝”用户。但总体来说,中国国内微博的内容产品大都是将网站已有的产品移植到微博中,在增强用户体验方面的创新还缺少实质性的进展。对于中国国内的微博来说,眼前能做的只有做好产品,提高用户体验”。

而杨晓茹则以传播学理论为基础来研究微博,她在《传播学视域中的微博研究》中写到:“微博的出现打通了移动通信网与互联网的界限,具有网络融合时代的典型特征。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对微博这一传播活动的传播模式、传播特点和传播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分析,试图通过分析,为微博更好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卢金珠和郭全中选择了微博的盈利模式研究,卢金珠认为微博客已成为当下最热门的互联网产品之一。其所具有的单一性、碎片化、开放性、整合性、实时性、跟随性等传播特征, 与此前的博客、论坛等互联网产品有着很大的区别, 这些特征使得微博客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别有魅力, 正在改变着传播环境, 未来的商业价值也存在巨大的想象空间。她还提出“短信分成、广告、品牌服务、电子商务和虚拟产品可能是微博客可行的几类盈利模式”。

而郭全中认为“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介,其本质是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的结合物,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网络媒体的商业模式来分析微博的商业模式”,并预测微博可能的收入流,认为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首先是品牌广告收入;其次,和其它网站进行收入分成;第三,用户数据库盈利模式;第四,对企业用户进行收费;第五,运营商分成;第六,增值业务”。

张陌明从逻辑方面探讨微博的发展。他的《嵌套性:网络微博发展的根本逻辑》详细阐述了微博的嵌套式的发展逻辑,并称这是微博与其他网络产品的根本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微博以开放API的形式允许第三方开发者将功能软件嵌套在其产品上而吸引大量用户;其次,微博的每个用户节点包含他所关注的其他节点的全部信息,信息传播链条具鲜明嵌套性特点;第三,以每个用户为中心的人际关系网络在关注他人或被他人关注时,会嵌套到另外一个用户的圈子里,扩展自己的社会网络。”

2、网众传播对社会的影响

网众传播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而关于网众传播对社会的影响的研究也涉及到许多领域。笔者根据2010年新闻学的核心期刊所刊印的主要内容,列举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雷蔚真和何睿从“社会时间”着手,在《浅析移动媒体环境对社会时间的影响》中表述他们的观点。他们认为:“新技术的产生尤其是移动媒介的出现和使用,则进一步影响了人们的时间观念以及时间使用方式。从时间结构上看,移动媒介打破了原有的时间序列,重建了新的时间顺序;从时间使用形态上看,移动媒介通过改变个人时间、群体时间、周期时间的使用方式影响了社会时间,带来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系列变化。”

白寅从网络流言的传播动机着手,他认为网络流言的信源信度主要和其内容本身的信度相关,而人们往往缺少在网上发言的动力(因为网上几乎没有人会明确要求你发言),因此,网民要参与流言传播必须具备强大的动机。白寅在《网络流言传播的动力学机制分析》一文中通过一系列案例分析和调查实验验证了如下假设:一,只有那些符合接受者心理预期并与认知结构相匹配的信息才可能被认为有可信度;二,不满情绪的宣泄是非人格互动环境下表达意见的主要动力;三,涉及社会重大利益关切或触动社会主要矛盾的信息才会引起互联网上的集合。

韩敏通过研究新媒体事件来探讨网众传播对社会的影响。她的《商议民主视野下的新媒体事件》对新媒体事件作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定义,即“所谓新媒体事件是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开放式媒介技术为基础,通过公民新闻运动产生的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媒体事件”。韩敏在文中认为“新媒体事件与重大新闻和突发事件相比,依然不具有突发性和时效性。从近年来发生的新媒体事件的类型以及各类型的数量比来看,主要集中于社会弱势阶层的权益抗争与对社会资源、权力分配不公平的批判方面。前者比如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2008年的邓玉娇事件等,后者如2003年的宝马车肇事案、2008年的南京天价烟事件、2009年的新疆建设兵团的最牛团长事件、2010年的韩峰日记门事件。两种类型的事件往往也有交叉的地方,在弱势阶层的权益抗争事件中往往也包含了对社会资源与权力分配不公平的批判。比如孙志刚事件、邓玉娇事件等”。

钟瑛和余秀才则从近十年的网络舆论事件着手,进而研究网众传播对社会的影响。他们在《1998-2009重大网络舆论事件及其传播特征探析》一文中对1998至2009年160起重大网络舆论事件进行系统分析,发现“我国网络舆论事件整体呈现如下特征:时间上,网络舆论事件发展波浪状不断上扬趋势;空间上,网络舆论事件关注度与区域发展程度密切相关;所涉群体上,网络舆论事件更加关注政治、文化、经济上强势的阶层;所涉内容上,网络舆论事件更多聚焦于政治与民生问题;信息源头上,网络舆论事件主要来源于传统媒体报道,并很快在网络媒体扩散;传播效果上,网络舆论的有效引导,可以促进事件解决,正向效果明显。文章通过揭示网络舆论事件的传播规律,力图对政府网络舆论引导提供有效参照”。

张晋升和谢璇以政务监督类流行语的传播为研究切入点,从符号学和传播学的视角来研究网众传播对政治领域的影响。他们在《网络政务监督流行语解读――“躲猫猫”事件的符号特征与传播意义》中对以“躲猫猫”为代表的网络政务监督流行语的符号特征和意义生成过程进行解读,从而揭示网络流行语传播对政府行政和舆论监督的重要影响。张晋升和谢璇认为:“作为社会舆情的直接反映,网络流行语的出现不仅具有显著的媒介文本特征,而且表现出广泛的意义所指和深远的舆论影响力。源于突发公共事件的“躲猫猫”等语词,在公众参与建构的社会语境下,不断超越语言学的意义限定而成为冲击力巨大的公共舆论事件,推动了文本意义的延伸和舆论监督价值的实现。”

网众传播研究显然不只以上两个方面,还可以从网众传播的主体研究,即“网众”着手。另外,网众传播中的信息流动与控制、网众传播模式的探索、网众传播的历史和社会语境以及网众传播对于网络化用户个人的影响,例如社会资本、个人品牌、选择决策、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响等等,都可以作为网众传播研究的切入点。

(作者: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0级研究生)

上一篇:电子商务运营理论范文 下一篇:工业统计分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