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传播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4-02-18 11:27:53

新媒体传播的作用

新媒体传播的作用篇1

一、危机事件的一般含义与特点

危机事件具体指的是由一些意外缘由而引起的,能带来巨大公众效益或者是社会破坏力的事件类型。遇到危机事件,大家都期望其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平息或得以完善解决。换句话说,危机事件是一个社会价值和准则受到威胁,且具有很大不确定性的实践。

一般而言,危机事件一般具有突发性、紧急性和不确定性几个明显特征。而目前的危机事件主要有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企业突发事故等几大类。随着信息传播速度的不断提升,危机事件对社会的影响力日趋加深。如果对于发生的危机事件处理不恰当的话,势必会产生很多不良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危害,这都是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定时炸弹”。

二、危机事件中新闻媒体的传播作用

(一)信息传递功能

新闻媒体的最基本职责即为实现信息的传播。不管是任何形式的社会,公民获得社会信息的主要渠道都是新闻媒体,因此新闻媒体传播信息的准确性、合理性与否直接引导着该社会的社会舆论发展方向。而危机事件又往往是社会公众非常急于了解的一类事件。一旦发生危机事件,人们总是习惯于从各种新闻媒体中搜集事件的各种信息。而此时,如果一些主流新闻媒体传递和传播信息的速度不及时、不客观的话,势必会导致谣言满天飞现象的发生。特别是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每个人都可以利用自己的手机或者是电脑进行信息传播,经过人们的一传十,十传百,事件的真相反而会被掩盖,取而代之充斥于社会的则是各种与真相不符的谣言。因此,危机事件中,新闻媒体必须承担信息传递的功能,避免社会混乱,舆论失控。

(二)舆论引导功能

新闻媒体除了具备信息传递的基本功能外,还应该具有对社会舆论进行正确引导的作用。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很多个人情绪会不可避免或者是不自觉地被加入到报道中,而这些加入了个人情感因素的新闻报道一经传播,势必会让受众也产生不同程度的情感共鸣。因此,缺乏理性且不当的新闻报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是巨大。一些新闻中的不当言辞会加深民众的误会,让危机事件的处理变得更加困难。

新闻媒体作为宣传的主力军,应该始终坚持正确理性的舆论方向,始终坚持为社会传递正能量。特别是在危机事件的报道中,正确的舆论导向才能让社会公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迅速消除危机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例如,在进行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播报中,就应该以宣传人道主义、奉献牺牲精神为主,而不是向社会传递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和价值理念。

(三)舆情反馈功能

舆情的反馈也是新闻媒体应该承担的一个社会功能。新闻媒体能够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接触到危机事件的核心面,对于公众对这次危机事件的认识、看法等都能进行及时地掌握。因此,新闻媒体应该积极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传递正能量的同时,为相关部门收集舆情,为下一步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危机事件中新闻媒体传播中不足

(一)反应速度不够快

现如今,社会早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除了传统的新闻媒体外,人们更喜欢从互联网上获得各种信息。而互联网具有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因此,危机事件一旦发生,透过互联网很快就会被世人皆知,这无形上给新闻媒体的传播反应速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就目前而言,我国很多新闻媒体在面对危机事件的报道中反应不够及时,不能满足公众对于事件需要第一时间了解的需求。这些不足极容易让一些不良或假信息被迅速传递,进而给公众带来不良的影响,并让危机事件的处理变得难上加难。

(二)互动沟通的不足

目前,很多的新闻媒体在面对危机事件的时候,与公众的互动沟通交流工作做得不是很足。很多新闻媒体认为自己只需要承担起传递信息的社会责任即可,对于与公众的互动则显得漠不关心。而缺乏相应的互动和沟通容易让危机事件不能及时被公众所获知,而公众对舆情的反映,政府等相关部门也完全不知情。

四、提高危机事件中新闻媒体传播的策略

(一)对危机事件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危机事件一旦发生,新闻媒体应该第一时间奔赴事件现场为社会传递发生地的第一手消息。这种时间上的迅速性非常关键,稍有延误,所带来的效果往往就不尽如人意了。因此,在发生危机事件后,新闻媒体必须第一时间了解事件的真相、结果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避免一些公众的过激行为。

此外,新闻媒体还应该在平时做好对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的演练训练。只有平时过硬的训练才能让新闻队伍在危机事件中反应迅速、快速进入状态。反之,如果缺乏必要的训练,在“实战”中,新闻工作者则会显得务必慌乱,新闻报道的最佳时间势必会被耽误。

(二)引导舆论,维护社会稳定

新闻媒体是重要的舆论窗口,人们可以从新闻媒体中及时获得舆论信息,同时也是搜集社会民众情绪的重要渠道。在危机事件发生的开始阶段,由于事件本身所具有的破坏力让公众极其渴望通过新闻媒体了解到事件的更多信息。这个时候,新闻媒体应该尽可能多的汇总信息,安抚民众情绪,维持社会稳定。此时,如果稍有不慎,一些媒体错误的舆论引导很容易让原本就情况很坏的危机事件继续恶化。

(三)有效沟通,提供交流平台

发生危机事件,新闻媒体应该积极发挥其沟通交流的责任,多部门、多渠道要协同合作,让危机带来的不良影响及时消除。在我国,新闻媒体是党和国家的宣传喉舌,这就要求他们既要传播正能量,又要对国家负责。决策者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将最终决策传递给民众,透过媒体,民众能够了解各种细节,让危机事件的影响降低到最弱。此外,通过新闻媒体,各个部门有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大家一起汇总信息,共同,起到了稳定社会的效果。

(四)监督不正当的行为

新闻媒体在报道危机事件的过程中,还应该充分发挥其社会监督的责任,对于发现的一些不良现象应及时揭露。同时,对于一些事件的真伪要给予准确地辨别,一旦发现存在危害社会的行为,应该予以及时曝光。这种曝光够起到的效果往往事半功倍,在公众的监督下,当事人也容易做出改正行为。

结束语

新媒体传播的作用篇2

关键词社区传播新媒体社区居民网络

社区充当了个人与社会的接口,在公民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社区是社会基层的共同体和政治经济生活的中心,是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的基础。

社区中舆论以及社区之中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得到社区中居民的重视。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社区的主流价值观及相关的舆论导向可以影响社区里生活的每一个人,关系到每一个人在社区里生活的幸福程度。一个社区成员被社区主流价值所接受,在社区里得到尊重与认同,他(她)在社区终究会得到认同感与幸福感。因此社区传播在增强社区居民核心价值与社区归属感方面有独特的作用与重大的意义。随着新媒体进入到社区之中,成为社区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传统的社区传播机制。从传播学的角度思考,分析社区与社区传播的相关机制,在社区传播的层面上把握新媒体的特性,以及在社区传播中如何用好新媒体,是社区传播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

一、社区传播

1.社区的解析

什么是社区呢?《社会学大辞典》的解释是“在一定区域内,按照一定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组织起来的具有共同人口特征的地域生活共同体”。提出社区概念是德国的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滕尼斯通过研究,指出社区使之那些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的、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团体。这表明社区是在相同的地域空间之内,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拥有特定的生活方式,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价值取向的人群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居民在社区之中进行交流,结成小圈子,相互之间传递信息。

社区中核心的因素并非来源于经济要素,而来源于对于社区的归属感与社区成员的凝聚力。归属感是让社区居民安居乐业的基石。虽然社区可以反映一定的社区居民的社会定位和相关的经济条件,但是经济条件绝不是社区生活的实质性内容。相反,心灵的愉悦与认同则是社区生活的实质性内容。斐迪南·滕尼斯认为,一切亲密的、基于情绪的、内心倾向的关系是社区的本质。

2.社区传播及其特点

社区与传播有着内在的关联和必然的联系。著名传播学家施拉姆指出:“没有传播,就不会有社区。同样,没有社区,也就不会有传播”。这说明社区之中的活动依靠着传播传递信息,而社区中传播的信息同时也对社区的维持以及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居民在社区中生活,只有传播才能交互相关的信息,得到相互的认同。得到社区中相关的信息,需要传播;分享邻里之间的故事,也需要传播;发表对事物的看法,还需要传播。美国哲学家杜威指出:“人民凭借他们共享的东西在社区里生活,传播是他们的已拥有共同的东西的方式。他们必须共享的事物有目标、信仰、抱负、知识,即一种共同的认识,用社会学家的术语说即为相同的思想性…这些东西需要传播”。

有别于传统的大众传播,社区传播有其自身的特点。社区传播的首要特点就是满足一定的地域条件,即在居民的社区之中进行传播,基本上传播的参与者都是社区中的居民或者相关的管理服务人员,而大众传播的媒体介入较少;其次传播者并不限于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而是松散的团体与独立的个体都可以充当传播者进行传播;再次社区传播的过程并不完全封闭,所有的信息同时也对社区之外的更广大范围开放,使更多的人得到这些信息。社区传播与社区文化之间的融合,使传播的信息可以更好的被受众所认同。社区传播之中倡导的社区理念与社区的核心价值观,对塑造社区文化、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社区传播参与者

与传统的大众传播不同,社区传播的参与程度更高,几乎每一个人既是传播者,也是受传者,人们在接收到相关信息的同时,也同样的发出对信息的反馈,并且同样的作为传播者发出信息。用一般的大众传播模型已经无法准确的概括社区中各个成员的具体分工和职责。社区传播打破了以往大众传播中分散、独立、被动的传播观点,同时不同于群体传播覆盖面狭窄与受众面单一的局限。

社区传播的参与者是指参与到社区传播系统中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社区传播的参与者数量最多的无疑是社区中的居民,他们在社区中生活,占社区生活中的主导地位,是社区生活中最重要的要素。当有共同点的社区居民自发的在一起聚集的时候,就形成了社区之中的群体,例如每天进行晨练的人,社区里共同玩耍的小朋友,这种群体的组织结构往往是松散的,但是社区中群体一旦形成,群体成员的相互维持就建立在归属感和相互认同的基础上,人与人的关系往往超出一般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而达到密不可分的程度,在这些小的自动聚合的群体之中,信息可以得到更加快捷的传播。在对社区进行管理和对社区居民进行服务的条件下,产生了居民中意见领袖的相关组织,比如业主委员会,他们就是产生于居民之中。同样,居民聘用相关的物业管理公司为其服务,物业公司在社区中也扮演了一个组织参与者的角色。在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社区传播参与者的个体。但组织建立之后又作为另一个独立个体参与社区传播。除了以上的社区中的传播参与者之外,也有一些商业服务机构进入到社区,成为社区传播的参与者。

二、社区传播中的新媒体技术

所谓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平常所见到的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外的新的媒体形态,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引入到媒体领域的技术及其传播方式。

1.新媒体技术在社区传播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的发展与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更多的传播工具与新媒介运用于社区传播之中。最近几年几乎每年都会有新媒介进入社区之中,融入社区传播之中。比较典型的有社区的闭路电视系统、社区电梯间的电视广告、以及最近出现的楼宇地板动态投影系统。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社区成员之间,社区成员与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之间均可以在网上交流,交流的方式主要有即时通讯呼叫系统(IMS)、网络日志(BLOG)、以及社区论坛(BBS)。(1)社区电梯间电视广告。它主要运用了闭路电视系统来承载广告,为相关的企业、产品进行宣传。它是一种分众化的传播手段,只针对于小区的受众进行分类,确定目标,在社区之中形成网络,用新媒体的传播途径直击受众目标,效果比较突出。

(2)楼宇动态投影系统。它主要由输出画面投影设备、输入相关反馈的扫描系统、以及处理的主机组成;处理主机把相关信息或者选项投影在地板上,参与者通过踩踏地板上投射的信息,使得扫描系统获取到参与者的相关活动,传达给主机,主机再次发送并投影出信息,从而实现交互。参与者可以获取衣食住行等相关信息,甚至可以在投影的指导下进行跳舞的练习,与系统进行交互游戏。楼宇动态投影系统的优势在于互动性强,易于被各年龄段的社区居民接受,尤其是社区青少年。

(3)即时呼叫系统。即时通讯呼叫系统是以互联网为主干,依托于当前流行的即时通讯系统,主要是居民与物业管理部门的沟通。

(4)网络日志。是指物业公司或者其他服务组织通过在网络上开设日志系统,每天最新的信息,社区居民可以浏览日志获取信息,也可以给管理人员留言,进行更深度的交流。社区传播中针对性比较强的网络日志,只服务于社区中的特定居民,服务于社区中事务性工作或者近期的热点话题,有局限的地域作用,并非广义上的网络日志,是社区传播的一种新媒体的形式。

(5)社区论坛。社区论坛同样以互联网为依托,是居民自发组织的线上论坛,它针对社区内的活动以及相关事务进行更深层次的讨论,由社区中的居民进行管理,它的高度参与性更有利于提高社区成员间的凝聚力与共同的责任感。

三、社区新媒体的特性

新媒体技术服务于社区传播,有利于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促使社区成员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与信念。做好社区传播,应该把握现阶段进入社区新媒体的几个特征。

1.新媒体在社区中的互动性

由于社区本身就具有互动和协调的性质,因此社区的新媒体技术扮演的并不仅仅是信息传递的工具,而且是联系了传播者与受传者,使双方参与到传播活动之中。

2.新媒体在社区中的即时性

现代互联网的主要特性就是高度即时,社区传播中运用的新媒体也具备即时性的特点。居民之间在社区论坛相互交流,只要提交即可在网络上显示,同时其他参与者也很快对相关信息进行回复参与讨论。即时的新媒体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快捷,提高了办事效率。

3.新媒体在社区中的多样性

社区传播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传播的媒体格式与传播渠道的多种多样。居民面对新媒体有着自己更多的选择,再获取相关的信息时可以依照自己的喜爱程度和方便程度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新媒体。在多样性的新媒体中,居民完全掌握其使用权,而不是在大众媒介理论中的被动接受信息,信息接收与反馈的多样性使社区传播更加的丰富多彩。

4.新媒体在社区中的外延性

社区传播并不只局限在社区之内,它立足于社区之中,同时也和更广泛的社区之外进行信息的交流。新媒体为社区的信息提供了更宽广的发散空间,使社区传播做到立足于社区,面向社会。利用新媒体,实现社区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交接,吸引广大受众参与互动。

四、社区传播中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展望

1.立足于社区,服务于社区居民

新媒体技术作为新的媒介方式与手段,应为传播服务,有效地传播信息,服务于社区居民。将新媒体技术的服务功能与社区原有功能进行有机整合,使技术真正的为人所用,融入到社区生活之中,传播社区的精神风貌,加强社区与社会的联系,从而最大限度的共享社会信息和物质资源。

2.注重建设公共话语空间,防止集合行为发生

由于社区传播中的高互动性,真正的话语权掌握在社区的居民手中,居民从判断是非到理性思考,然后再阐述自己的思考结构,从而对自己与群体利益诉求进行凝练与提取,形成社区传播中的公共话语空间。但是由于互联网及社区论坛具有匿名的特点,相关的监督管理人员一定要做到对有害信息以及影响社区安定团结的信息予以监控,防止一些人利用新媒体对社区的正常秩序进行破坏。

3.防止居民出现沉迷行为

在社区传播中应用新媒体,同时要注意防止居民因沉迷于网络交际而忽略正常的人际交流,进而出现心理障碍。

尤其在社区论坛上,管理人员要及时做到监督与劝导,防止社区居民的沉迷行为。

注释

①斐迪南·滕尼斯著,林荣远译:《共同体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②WilburSchramm.Men,MessageandMedia:ALookatHumanCommunication[M].PKUPress,2007.11

新媒体传播的作用篇3

[关键词]“一带一路”;新疆新媒体;传播影响

新媒体是与传统报纸、广播相对应的,以现代化数字信息为主要手段,在用户范围之内进行的信息传播手段。尤其是在当前社会全面发展的环境之中,新媒体的优势为新闻信息传播提供了辅助条件。

新疆新媒体传播影响研究机理

1.新疆新媒体传播特征受到区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的影响,新疆地区新媒体的发展速率相对缓慢。但随着社会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加快,当地新媒体也呈现出了一个发展的新高度。尤其是在2001年天山网成立后,新疆新媒体就像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开来。简单来说,新疆新媒体有其独特传播特征。(1)传播语言多元。新疆地区本身就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再加上新疆新媒体面向群体包含哈萨克斯坦等国家,为适应广泛的受众需求,新疆新媒体的传播语言中包含中文、英语、维吾尔语、哈萨克文等多种形式。(2)覆盖范围广泛。新疆新媒体是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发展的主要窗口,也是比邻国家协调沟通的主要端口。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新媒体的传播范围更加广泛。

2.新疆新媒体传播作用与影响一方面,新疆新媒体的产生和运用,是在主流媒体传播网络已经构建的基础上,所实行的信息补充形式。为此,它具有辅助性宣传的作用。天山网在党的召开期间,辅助主流媒体对精神进行解读传播。另一方面,新疆新媒体的搭建,成为宣传“一带一路”的网络平台,起到集思广益、互惠交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和国内外媒体加强合作。

积极发挥“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新媒体传播影响力的方法

1.创建辅助型天山网传播渠道“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新媒体传播工作全面推进,将其构建和打造的特征最大限度地呈现出来。一方面,天山网作为新疆地区新媒体开发的实践者,能够在新疆新媒体传播网络结构迅速扩大的情况下,做好地区内部互联网的关联,从国内信息收集层面进行渠道的构建。另一方面,新疆新媒体影响能力的发挥,在于借助虚拟空间信息迅速交流的优势,以更广阔的视角向世界介绍新疆、介绍中国。天山网在信息内容的传播基础上,将辅助性传播渠道打造要点归纳为:(1)对“一带一路”的实践方向以及阶段性工作成绩进行更加详细的解读,以确保邻近国家和地区在深入了解“一带一路”的发展情况。(2)天山媒体通过展示新疆人民安居乐业状态,直播新疆“丰收节”的传播方式,宣传新疆的发展变化和新疆人民的幸福生活。(3)天山媒体通过新疆旅游景点、新疆城市环境建设等方面的介绍,为国际经济合作的良性推进奠定基础。

2.形成国内外统一的天山信息传播结构“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新媒体传播作用得以发挥,也在于借助网络平台,建立国内国外协同连接的信息传播结构。其一,天山网同网络媒体互动,构建线上信息联合互动的国内外媒体合作,从而发挥国内外信息传播获取渠道灵活联动的作用。其二,天山网进行国内外媒体合作期间,应做到社会新闻的交流互动。同时,天山合作媒体可定期到新疆境内进行新闻信息的采集,而天山网记者也可以到合作国家进行实地采访。通过媒体进一步增加“一带一路”合作国家之间的信任。天山网在对外合作交流过程中,为适应当前“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新媒体传播的需要,网络管理部门要重视国内外媒体信息交融传播的发展趋向。(1)天山网与相邻国家开展网络新闻媒体合作传播计划。一方面,双方着重于“一带一路”合作开展新闻报道;另一方面,加强双边国家发展政策的关注与解读,以保障合作能更深层次地推广。(2)合作媒体在进行新闻传播和沟通上,开展经济合作交流和科技开发。通过第三方新闻媒体的视角,对我国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报道。天山网作为新疆新媒体传播的主要形式,在面对国际化合作宣传和交流中存在的问题时,除了做好天山媒体自身的新闻传播交流工作,还可以利用国外合作媒体创建第三方报道端口,以客观的视角构建我国的国际形象,这也是“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新媒体传播作用呈现的有效方式。

3.明确天山网的传播实践目标其一,天山网新媒体在传播过程中,必须要清楚其工作的开展,是国际了解新疆的重要窗口,为此,网络中的信息传播要注意影响性。其二,天山网的新闻传播,要将传播内容形成层次化的规划结构,从而以良好的传播结构为依据,循序渐进地进行新闻传播。天山网在与周边国家新媒体进行信息互动传播过程中,一方面,通过转发微视频《领航》《答卷》等,对新疆地区的基层管理、基层服务等方面进行报道。另一方面,通过新疆地区“工作队助农秋收”“喀什:幸福和谐展新颜”等新闻报道,反映新疆人民的生活状况。(2)天山地区针对新疆建设发展、人民生活等内容的报道,要有计划地进行,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向其他国家展示新疆地区的发展与进步。“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新媒体传播工作的开展,要求天山网不断进行自我完善,更深入地进行新媒体传播。

4.构建层次化天山网发展计划一方面,天山网作为新疆地区新媒体的代表,要做好新闻报道前的分析规划,科学规划是其工作中不可缺失的要素。另一方面,天山网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进行新闻传播,要注意与其他国家媒体的合作,发挥新疆地区新媒体对外传播的作用。比如,“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新媒体传播工作开展期间,为适应当前环境的需要,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对新闻报道的信息进行整理,并对即将与他国媒体交流的相关资料进行详细梳理。

5.重视新型传媒人才的培养“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新媒体要重视新型传媒人才的培养。首先,天山网与其他国家进行新媒体互动交流时,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有良好的语言基础,从而在日常沟通和互动中规避言语障碍,以迎合“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新媒体对外传播工作的要求。其次,要提升传媒人员的政治素养,以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作为引导。最后,传媒人员要有过硬的新技术操作能力,包括终端移动数据装置、新闻设备运用以及社会生产开发要素等,这些都是“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新媒体传播作用得以全面性发挥的条件。

结论

新媒体传播的作用篇4

关键词:自媒体新闻传播;传统新闻传播;解构与重塑

一、引言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自媒体新闻传播方式越来越普遍。自媒体新闻传播方式以信息技术作为支撑,有效促进了新闻传播业的发展。但目前的自媒体新闻传播方式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相关人员进行研究,只有探求科学的解决方法,才能促进自媒体新闻传播的健康发展和新闻传播行业的完善。

二、自媒体新闻传播内涵

所谓的自媒体新闻传播,是指利用数学技术,为人们提供一个分享新闻、信息资源的平台。自媒体新闻传播具有便捷、共享的特点,改变了网络信息的途径,越来越普遍地被大众接受,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新的传播方式。

三、自媒体新闻传播形式

自媒体新闻传播的方式有很多,如微博、微信、社交网络和博客等。其中,微博是自媒体新闻传播最主要的形式。微博的全称是“微博客”,以Web2.0技术为基础,在网络上信息,实现用户共享。微博的信息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大量的文字、视频和音频等,使用户便捷地掌握多种信息。微博之所以广受欢迎,是因为它具有间接开放和大众化的特点,它的存在对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除了微博之外,博客也是重要的自媒体新闻传播形式。博客的技术层次很高,用户一般是精英人才。[1]用户们对喜欢的内容进行下载,在博客平台上讨论感兴趣的话题,根据某一词条创建自己的言论信息等,以满足自己的娱乐需求,达到新闻传播的目的。

四、自媒体新闻传播的弊端

自媒体新闻传播虽然具有及时性、便捷性的优点,但在具体的应用中也存在许多问题。首先,自媒体新闻由网民传播,网民的素质不一,导致评论多元化,主要信息呈碎片化。其次,网民在自媒体新闻传播过程中可以匿名发表意见,造成了信息资源的虚假。再次,自媒体新闻传播速度快,不能及时收回虚假新闻,一定程度上对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2]

五、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的解构

所谓的解构,是对传统的挑战和颠覆,并试图建立起一套新的秩序。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的解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传播者的角度来看,自媒体新闻的传播者一直在改变,既可以是专业的新闻工作者,也可以是平民阶层,社会大众都可以成为新闻的传播者。这一转变是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造成的最大挑战。传统的新闻传播只能由新闻工作者进行,自媒体新闻传播扩大了传播者的范围。其次,从信息的角度来看,传统媒体新闻传播必须对信息进行反复核查,确定信息的准确无误。因此,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具有真实性的特点。但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方式进行了颠覆,它采用先播报、后审核的方式,使社会大众可以对新闻信息进行自由评论,让社会大众积极参与到信息的讨论中来。再次,从信息的传播路径来看,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比较单一,主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实现信息的传递。但是,自媒体新闻传播方式则使信息的传播方式多元化,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平台了解国内外的资讯,有利于实现即时互动,扩大了新闻的覆盖面。[3]最后,从议程设置来看,传统新闻通过议程设置对信息进行安排,自媒体新闻传播的议程设置却是通过群众来实现的。自媒体新闻传播聚集社会上的热点新闻,通常能引起广泛的社会舆论。

六、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的重塑

自媒体新闻传播虽然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但在具体的传播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各种各样的新闻通过自媒体进行传播,使传播者忽视了信息的真实性,也没有考量网民的综合素质,对社会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因此,自媒体新闻传播要和传统新闻传播互相补充,取长补短。自媒体很容易成为谣言的传播窗口。当意识到的信息具有虚假性时,自媒体新闻的传播者首先应当对谣言进行修正,制止流言的继续传播。其次,自媒体新闻传播还要借助传统媒体的力量,让传统媒体进行官方辟谣,从而避免谣言对社会造成消极影响。[4]自媒体是一个自由民主的场所,每个用户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自媒体新闻传播充分保障了用户的话语权和言论自由。但是在人们表述想法的过程中,没有管理者对这些话语进行筛选,致使自媒体信息平台在管理上出现了问题。传统媒体强调把关人的作用,把关人在自媒体新闻传播中表现为“意见领袖”。这些“意见领袖”都是某个领域中的权威人物,如娱乐界、学术界的专业导师等,这些人的观点和意见会引起其一定的共鸣,从而影响社会舆论,起到引导作用。[5]

七、结语

自媒体新闻传播逐渐成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一方面,它具有即时性、便捷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它又容易在网络信息平台上传播虚假信息,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从总体上看,自媒体新闻传播促进了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同时,它又对传统的新闻媒体具有解构和重塑作用。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应该促进自媒体新闻传播和传统新闻传播的结合,取长补短,实现优势互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新闻传播体系,保障社会健康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闫磊.浅析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的解构与重塑[J].新闻传播,2014(02):302.

[2]肖璐.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的冲击及影响[J].鄂州大学学报,2016(03):59-60.

[3]何贵石.网络自媒体对社会新闻传播的解构和重塑[J].新媒体研究,2015(14):5-6.

[4]黄洁沁.刍议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的影响[J].新闻传播,2015(10):36+38.

[5]冀蕊.基于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的影响[J].新闻研究导刊,2015(15):288.

新媒体传播的作用篇5

关键词:新媒体;广播电视编导工作;创新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大数据时代,信息数量很多、媒体形式也在不断增多,这就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新媒体时代下很多媒体的传播形式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同时在接受途径上也具有多样性,互联网的应用更推动了新媒体的传播速度与范围,为新媒体的发展带来动力,此间广播电视编导工作会面临一定的难题,很多人渐渐抛弃了传统媒体形式,一味追求快节奏的新媒体,这会影响到传统媒体的发展。结合当下的社会形势以及互联网环境,及时有效地对广播电视编导工作进行改进和创新,对传统媒体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1.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的运行现状

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的运行受到很大的冲击,这不利于传统媒体未来的发展。现阶段,传统媒体受到的冲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传统媒体的传播渠道过于传统,没有结合当下的社会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创新,这会导致传统媒体的传播范围缩小,时效性也要比互联网差。另外,在传统媒体运行过程中,由于电视广播传播的内容创新性差,这也会影响到传统媒体的运行,固守原有电视编导工作的机制,在内容上没有进一步的创新,就会影响电视广播整体的收视情况。在人才培养方面,电视广播传统媒体的编导应该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并结合当下的社会情况对电视广播的运行编导机制进行创新,从而在多个方面提高广播电视的社会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

2.新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编导工作的改进策略

新媒体时代下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是持久而多方面的,这决定了传统媒体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影响着传统媒体未来的发展趋势,影响我国媒体新闻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新媒体有着一些特点,这些特点使新媒体更容易被大众接受,例如加大互联网的影响,新媒体的传播更加方便,同时信息的传播途径也更加具有多样性,使传统媒体业遭到很大的冲击,如果不结合当下的社会形势进行改进,传统新闻业很有可能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

2.1发挥传统媒体优势进行编导工作的创新

提升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首先要明确传统媒体的特点和优势,在明确了特点和优势之后发扬其特点,从而增强传统媒体业的发展力。在进行电视编导创新的过程中要结合广播电视的特点,对广播电视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明确的定位。另外,在编导工作创新过程中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要结合广播电视的特点进行创新,而不能追求一味的创新。新媒体有着便捷的特点,但是由于追求快捷的传播,在创新的过程中媒体的内容质量会有所下降,同时对内容的筛选也会出现一定的不足,所以传统媒体在编导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高内容的精度和深度来提升自身的地位,同时激发观者的深入思考,在内容上应该根据群众生活的特点和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广播电视编导工作,从而使传统媒体的内容服务于群众,使受众范围更广。同时还要加强对专业团队能力的培养,通过提升自身素质来提高传统媒体的竞争力,强化群众的接收意识,进一步对广播电视编导工作进行改进和创新。

2.2正视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优势,进行机制创新

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在日常运营过程中会给收看者一种形式单一的印象,这种感觉会在新媒体时代被放大,所以在新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的发展需要结合新媒体时代的特点进行有效的创新和改革,这样才能不断进步。首先,要正视新媒体时代给广播电视造成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毋庸置疑的会给传统媒体造成冲击,但是在造成冲击的同时也会带来契机。广播电视的发展可以与互联网的发展进行融合,广播电视可以构建属于自己的网站,在这样的网站上,可以及时接收到广播和电视传播的内容,可以打破原有的运行机制,并带来新的转机。

2.3扩大面向的范围,提高节目的趣味性

新媒体时代下的广播和电视编导工作应该结合当下的社会形势进行,在电视内容编排的过程中应该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同时也可以根据现阶段人们的兴趣进行挖掘,采用创新的理念来扩大所面向的范围和年龄群。在广播电视编导工作的过程中要重视内容的实质性,要传播具有实质意义的节目,并加入创新元素和趣味性元素,从而为多个年龄段受众提供有趣的节目,提高电视收视率等等,在节目内容上多采用创新的形式来吸引观众。广播和电视传播的内容具有公众性,可以面向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同时在内容上也可以进行深化,采用创新的形式来吸引观众,从而提高传统传媒在传媒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2.4培养专业化人才,完善节目的管理和质量现阶段,在节目中加入创新元素十分重要,与此同时还需要培养专业化的人才,培养具有专业视角的记者和编导,要看到事件背后的实质,从而提高节目的可观性。在培养人才方面,首先要强化人才的实践能力,不停留在表面,要使其多走进百姓生活中,了解百姓对传媒内容的需求,这样可以为传统传媒未来的发展指明一定的方向。在节目的管理和质量上也应该加以重视,现阶段有很多索然无味的电视节目,不能反映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也无法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积极的作用,对这样的电视节目就需要制定一定的标准来管理,保证广播电视的传播质量。

3结语

新媒体时代的广播电视编导需要结合当下社会形势,整合群众意见,采用创新型的方式来完成电视编导工作,从而在新媒体时代下保持传统媒体的竞争力。

作者:甘泉 单位:长江大学文理学院人文与传媒系广播电视专业

参考文献:

[1]李微、雷璐荣.试论新媒体视阈下应用型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建设方略[J].新闻知识,2014年5期.

[2]邱静、张梦平.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J].西部广播电视,2015年1期.

[3]陈璐.新媒体时代下加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4年15期.

[4]王丽丽.小议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才智,2014年18期.

[5]贾雨露.新媒体视阈下应用型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建设方略探讨[J].科技传播,2015年3期.

新媒体传播的作用篇6

在此,本文立足于传播学中拉斯韦尔经典的“5W”理论,即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传播效果等方面对新媒体传播特点进行分析。

(一)传播者1.传播者多元化,传播权利全民化新媒体时代,拥有话语权的不再仅仅是主流的电视台、报社、广播台等传统媒体,越来越多的如微博用户、论坛用户等传播者涌现,“去中心化——再中心化”带来传播权利的全民化。过去,主要由传统主流媒体进行单向传播,随着新媒体与科技的发展,传播者只需要基本的数码知识和网络工具,就都可以建设自媒体平台,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个性化的消息。新媒体成为信息的重要渠道,推动了信息来源的开放化和信息的多向传播,产生连锁性传播效果。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也带来了传播者主体地位的弱化与泛化,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变得模糊,且二者之间可以随时发生可逆的转化:受众接受到传播者信息后可以利用新媒体的功能立即对消息进行转发,进而转化为新的传播者;原来的传播者通过类似的形式接收到其他传播者转化而来的信息,进而转化为新的受众。这种模式循环发生,新媒体中的传受关系因而改变,其中角色的转化与融合是新媒体传播发生的关键。2.新媒体环境催生新意见领袖群体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新兴的意见领袖群体在网络上崛起,成为具有较大发声权的传播者。新兴意见领袖在新媒体的多向互动传播中,是具有放大信息传播效果的节点,也是传播关系网中较主要、较大的交点,在当今网络民意起到巨大作用的情况下,网络意见领袖的传播往往具有较强的舆论引导作用和较大的社会动员力量,有时甚至带来新媒体环境意见观点的偏颇性。由于新型意见领袖与传统、官方的意见领袖有所不同,由新媒体用户自主选出、自主跟随,带有一定草根、民主的色彩,以其作为传播主体的传播往往更能被新媒体受众所接受。新意见领袖群的出现是网络“去中心化——再中心化”的必然结果和该过程的典型体现。

(二)传播内容1.交互、多媒体信息是核心新媒体的发展突破了传统媒体的局限,有力地实现了传播内容的多媒体化。比起报纸、广播等单纯展现视觉或听觉的传统媒体,新媒体有效地融合了文字、图形、图像、视频、音频等,全方位地展示信息,能够有效地满足受众的需求,通过多种形式信息的联通,弥补了信息碎片化的不足,拓展了信息的深度与连贯性。此外,比起具有类似多媒体功能的电视等媒介,新媒体所拥有的交互功能使其互动性更强,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嵌入,受众能够在新媒体中更好地感受到多媒体为信息传播带来的便利。通过各种App应用,受众能够在新媒体中较好地实现实时的人机互动,进行个人差异化定制,这些都是传统媒介所欠缺的功能。2.非线性内容优势明显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不仅集良好的多媒体性、互动性于一体,其传播内容本身的非线性也体现出了明显的传播优势。不像广播、电视等节目的实时线性传播,音频、视频等内容一次性播放,受众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无法更改,一旦错过便不可返回,即使有重播节目作为弥补,受众在接收过程中同样受到线性内容的限制而不可随意返回听、反复听。新媒体中的非线性内容为受众的自主选择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信息接收的时间、空间方便随意,相对而言无版面、时长限制,受众可以在不同平台和页面之间进行跳转,根据其所需控制播放进度条,对信息进行回放、暂停、跳转,并可方便地登陆新媒体平台获取资料,用以复习、保存、编辑等,各新媒体平台也设置了对信息进行个性化编辑、收藏、共享等功能,体现了非线性内容宝贵的优势。3.信息对等化、个性化、自主化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是比较独立的。在自主对等的原则下,传播活动中的任何参与者,不论是传播者、消费者还是中间环节,都有平等的、相互的控制的权利。因此,新媒体中的传播内容呈现出一定的自主性:只要是信息,即使无人关注,只要传播者认为有价值就可以将其传播,传播内容则完全由传播者自行选择和决定,必要时由传播者创造,无需像在传统媒介中那样经过把关人严格的层层筛选。传播的自主化催生了传播内容的个性化,突发的、异常的消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推动了新媒体环境下用户的个性化定制与交流,信息贴近生活、草根化的色彩更加凸显,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受众对信息的认可心理。4.娱乐化、碎片化信息爆炸新媒体时代,网络应用大致经历了由BBS到博客、QQ空间到人人再到微博、微信的转变。受到社交网络演变的影响,人们在网络上的内容长度日益降低,信息呈现碎片化的特点,进而产生信息缺乏深度、逻辑性等问题,影响着新媒体时代受众的阅读习惯。现代生活的压力和媒介内容的浅层化加剧了受众对贴近生活、轻松愉快的娱乐化内容的需求,新媒体中娱乐化内容愈加受到受众欢迎,但同时也引发了“过度娱乐”的问题。再加上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传播权利的全民化,新媒体平台中各种各样的信息趋于海量化,呈现出碎片化信息爆炸的状态。人们每天暴露在众多的信息之中,真正吸收的信息却很少,信息鱼龙混杂,再加上把关人地位的弱化,信息缺乏有效监管,受众被暴露于许多低级趣味、骚扰、垃圾、诈骗信息之中。5.一定程度沿袭传统媒体内容特征新媒体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其中的内容也正处于转型时期,虽然已经逐渐实现新媒体内容的多媒体化、碎片化等特性,新媒体中的传播内容仍或多或少地带有传统媒体的色彩。不少新媒体中的传播者直接复制传统媒体中的长篇文章等内容,不够新鲜及时,媒介语态尚未转型,与新媒体的媒介特性不符,削弱了新媒体传播的效果。

(三)传播渠道1.技术性特征明显新媒体时代,先进的数字技术、无线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无疑是推动传媒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催生新媒体的不可或缺的条件。新的媒介技术引起了传播特征的变革,拓展了新媒体传播的渠道,促成了新媒体传播框架与体系的建构,在提升传播效率的同时大大拉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推动着社会传媒的信息化、现代化。2.跨媒介融合,体现传播复合多元性新媒体时代,多种新媒体工具蓬勃发展,各自发挥媒介的特性,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全面而各具特色地传播信息。随着技术的进步,媒介不再像从前那样分工明显,跨媒介融合的传播趋势越来越显著,新媒体传播渠道与接收终端向多元化、复合化延伸发展。当下,微博、博客、播客、SNS社交网络主要实现新媒体中的人际传播,BBS论坛、社区主要实现着群体传播的功能,内部网、局域网具有组织传播的功能,各种新闻门户网站、综合型网站、数据库、视频中心主要实现着大众传播的功能。多种多样的新媒体传播形式并未各自割裂开来,而是相互联系形成巨大的网络,产生新媒介自身的复合、信息的共享与互动。新媒体传输设备同样体现出复合多元的特征。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推进新媒体传播时空无限性的同时,与传统的电视、广播等媒介上的影音内容,报刊、杂志上的文字内容相融合,形成信息的汇通;电脑等新媒体设备与传统媒体特色相结合,催生了网络电台、网络电视台等多类传播渠道,实现互惠发展、信息联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革新了内容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推动着新媒体时代信息的海量化、多样化,大众生活的便捷化。3.智能化、数字化趋势明显新媒体信息依靠多种智能化软件、应用元素的组合作为渠道进行传播。在新媒体平台中,受众可以主动发出指令,新媒体信息做出智能化的调整。随着计算机与编程技术的发展,新媒体传播渠道的智能化程度会越来越高。此外,新媒体的特性决定了新媒体的信息通过简洁的数字化渠道进行传播,信息脱离了传统媒介的平台,以数据为主要形式,依靠新技术催生的网络设备进行传播。这为信息的存在、编辑、复制和传播提供了便利:信息含量增大,信息的保存更加简单、精确,能够有效地拓展新媒体信息传播的范围,突破时空局限,受众可以方便地筛选和重组信息。

(四)受众1.传受关系变化,受众自主性、参与性大大提升新媒体时代,传受关系发生了变化,受众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传受者间的距离被大大缩短。传受关系的变化改变了人们的话语方式、交流方式,由单向传播转变为自由、多向、共享的传播。越来越多的受众进入新媒体发挥自主性。人们希望从新媒体中获取质量更高的信息,延伸原本有限的感官空间。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依赖于提供给受众话语自的新媒体,根据个人喜好选择是否接收信息。新媒体内容的非线性使受众摆脱了传统媒介传播节奏的束缚,受众能够通过鼠标、键盘等新媒体设备自主控制信息的播放进度、对信息进行评论、分享等,从被动参与变为主动参与,从而介入信息的传播过程。此外,信息还在受众的转发与分享中不断补充与改善,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更明显的传播效果。2.受众的个性化与平等化传统媒体时代,受众往往是匿名的、广泛的群体,传统媒介对受众进行单向度的“同质化传播”,消磨受众个性,忽视受众需求。在个体层面,新媒体时代在信息内容多样化的背景下,受众的区分度变强,地位与个性凸显,爱好与习惯细化。新媒体为不同的受众提供了多样化的内容,供受众自主选择,相关网络公司、服务商针对不同受众提供细分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为分众异质化传播提供了可能,提高传播的专业性、精准度和有效性,在受众主导传播的局面下有更大的选择权、更高的自由度,更加注重用户的个性化体验,有利于满足受众个人需求。从宏观上看,新媒体传播打破了年龄、性别、国籍、地位等限制,人种、肤色、职业、信仰等方面的差别被模糊。与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的传播几乎不需要受众任何的知识准备,只需要基础的、易学的网络技术、操作技术。时间、空间的限制被进一步突破,在新媒体平台上,受众信息的选择权、接收权愈发平等,交流的障碍被进一步打破。3.受众需求娱乐化、实用化、生活化从“使用-满足”学说的角度看,新媒体环境下,受众也相应有着新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受众在压力较大的现代社会中依赖于新媒体实现娱乐诉求,人们对新媒体有着不同的期待,要求轻松、生动、简单的信息;实用心理逐渐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猎奇心理,人们更多的时间用于在新媒体环境中享受信息阅读、定制服务等实用;在生活中,人们使用新媒体提高生活的便捷性,满足人际交往的需求,实现从线上到线下的便利。新媒体提供的个人化传播、个性化服务较好地满足了当下受众的娱乐化、实用化、生活化要求。

(五)传播效果1.传播时效性、广泛性大大增强,信息到达率高新媒体技术的运用极大地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渠道对信息的解读与编码在短短数秒之内即能完成,简单化、生活化的内容大多不再需要复杂的剪辑和繁琐的后期制作与排版,有效地降低了成本。信息的快速传播增强了信息的时效性,极大地提升了现代社会信息的传播效率,时空的距离被缩短到最小。由于庞大的、积极主动的受众群体,快速的信息传播也极大地提升了传播内容的到达率,受众通过各种新媒体设备随时随地地接收信息,并通过受众的人际传播或网络共享等,扩大信息的传播范围,在高速的信息网络中实现信息传播速度、范围、到达率的最大化,具有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强有力的传播效果。2.媒介环境的改变与传播秩序的重建新媒体传播“去中心化”的特点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地媒介环境,导致了传播过程中媒介话语权的重新分布。传统媒体中强势的权力因素,如意识形态、利益集团、强势主体等的主导权利被日益削弱,平民化、草根化、个性化主体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传播过程中传统的等级区分在平等的新媒体平台上不复存在,新媒体传播营造了更加民主平等的传播氛围,个体也拥有了更加自主的传播权力。以新媒体为中心的新传播秩序正逐渐被构建并完善起来,复杂、多层次、自由的特点比较明显,同时,在新媒体传播的秩序框架下,媒介之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3.信息井喷,干扰强烈海量的信息同时也带来诸多问题,如信息泄露、信息污染、信息犯罪等。网络上充斥着不健康的、暴力的信息。此外,由于多样化的网络信息,人们在搜索引擎中常常会检索到重复的信息或者被迫在社交网站上阅读各种重复的信息,在宽广的新媒体世界里,信息纷繁复杂,相互之间的干扰较大,传播过程中的谣言、偏颇性影响了信息的传播效果,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也容易受到多种渠道的信息的扭曲。信息间的不一致与信息的重复拖延了信息有效传递的时间,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信息传播的效果。

二、结语

综上,新媒体的传播在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传播效果等方面都体现出了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比较鲜明的特点。关于新媒体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以帮助媒介和受众双方更好地、更系统地理解传播现象,在新媒体时代利用好媒介,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传递信息的作用,实现现代社会的信息化与高效化。

新媒体传播的作用篇7

一、高校党务工作新媒体传播的现状概述

近年来,高校越来越重视党务工作,高校党务工作的传播都开始具有新媒体意识,开始将新媒体作为高校党务工作的传播阵地。如各高校都相应建立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微博平台,甚至一些高校研发了手机客户端辅助党务宣传工作的开展。但在具体操作方面仍旧存在较多的问题。随着信息社会、多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党务工作的传播成为整个党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有效地将新媒体技术引入到党的建设中,对于提高高校党务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将是十分有益的,将新媒体传播技术引入到高校党务工作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

二、高校党务工作新媒体传播面临的问题

(一)传播主体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高校党务工作者还没有深刻意识到新媒体的强大传播效果,仅仅把它当做党务工作的传播工具和手段,因此往往导致党务工作通过新媒体的传播无法达到理想中的效果,而党务工作者也逐渐忽视新媒体这条便捷、有效的传播途径,造成恶性循环。另外,还有部分高校党务工作者固步自封,不能勇于接受新媒体的特性,认为新媒体在大数据互联网的环境下,缺乏安全性,害怕泄密,建立了党务相关的新媒体网络后,却不重视和利用。在整套体制中,关于新媒体的具体规定与权责分工仍然没有明确,没有一个健全的机制,对于高效利用新媒体产生负面影响。

(二)传播内容不够新颖丰富

党务工作运用新媒体进行传播,本应该充分发挥其传播速度快、信息简单便利等优势,推进党务工作高效、全方位的开展。但是,党务工作者对于党务工作如何与新媒体结合,如何利用新媒体优势,理解不到位,仍旧在内容上照搬照抄、复制上级文件精神、领导讲话原文等,缺乏自主创新性。例如,党务微博,140字以内的简短信息有着很大的创意空间,其碎片化的传播内容和快捷的推送方式,如果仅仅照搬文件换成长文发表推送反而适得其反;党务微信公众平台本应该宣传党务工作,为党务工作服务,而在传播过程中往往也被心灵鸡汤、杂文和生活常识等其他文章所代替。另外,缺乏定期的维护与完善,致使信息更新不及时,从而造成了新媒体平台访问量低、受众覆盖范围窄,影响到党务工作的传播效果。

(三)传播频率相对滞后

党务工作的传播频率应该时常更新、跟上信息时代的传播速度。部分高校的党务工作能够利用新媒体的优势进行传播,有些高校创建了新媒体平台却不更新和定期维护,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限定每日一条信息推送,微博和手机客户端并没有限制推送频率。然而党务工作的新媒体传播有着很强的随机性,刚开始有着高度的热情和十足的新鲜感,的频率高内容丰富,关注度也很高。到一定阶段后,由于更新缓慢、内容单一,也变得很少有人关注,微信公众平台更是无人问津。

(四)传播形式缺乏创新

党务工作的传播应该具有党务工作的独特性。在平台的板块划分、主题设计和内容挑选上都应该体现党务工作建设的风格特点。目前,高校党务工作的微信平台板块单一,不够精致,感觉像大杂烩,高校内的党员干部更具有超前的意识和鲜明的个性,在信息选取上有自主选择性,遇到自己感兴趣的环节会非常积极,遇到没兴趣的环节时就会迅速略过,面对这样的传播对象,对高校党务工作的新媒体传播提出了更高要求。党务新媒体平台不仅可以发文,还应与图片、音频、视频相结合,使宣传党务工作变得更加生动形象。

(五)传播功能开发不足

高校的党务工作在新媒体环境下,应有效抓住大学生思想教育以及学生党员培养管理的这一工作重心,但是在很多高校的新媒体平台上并没有牢牢地把握住这一工作重心,也很难找到与之相关的内容。新媒体党务平台的内容定位还是围绕着会议与领导讲话的精神传达,形式定位仍旧停留在信息的、浏览与查询,而关于对党务工作的提议、监督、申诉传达等互动性、民主性、实用性更强的功能则没有被完全开发出来。微信平台和手机客户端的访问量、留言数,微博平台的点赞量、转发量、评论量,这些数据尚不够尽如人意。

三、高校党务工作新媒体传播的现实路径

新媒体的繁荣必将促进互联网在党务工作中的运用。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将科学化作为党建的新标准,把新媒体与党务工作合理有效的相融合,对促进党务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打造专业的新媒体党务传播队伍

树立新媒体理念、运用新媒体技术,将新媒体意识融入到高校党务工作中来,不断拓宽广大党员和干部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新媒体传播党务人员能否得心应手地运用新媒体技术来改进并推动党务工作,关键还要看党务工作传播队伍的专业水平。党务工作者要转变思路,接受新鲜事物,把新媒体党务工作落到实处,建立一支具有创新观念、具有专业素养的新媒体党务传播团队,负责党务新媒体平台的传播内容、传播形式、运行维护和安全管理,各司其职,在融合之中分工合理、配合有力,磨炼出高超的党务工作水平。

(二)建立健全党务工作的新媒体传播机制

高度重视新媒体在党务工作传播中的重要地位,制定健全合理的新媒体传播机制。将现有的党务微信公众平台、党务微博平?_、党务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信息平台进行贯通与整合,形成全面、高效的新媒体党务传播平台。一个健全合理的党务新媒体传播机制,对于提高党员行为、建设基层党组织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可以让每个党员、基层党支部随时了解党务工作新进展,时刻明确党务工作的开展方向。

(三)高校党务工作新媒体传播要持续创新

新媒体传播的作用篇8

关键词:新媒体;文化传播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5.019

0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提升,各种科学技术在新闻媒体当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而新媒体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文化传播的发展,在丰富文化内容的同时,大大提升传播的速度与效率。在新媒体的发展当中,文化传播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尽管新媒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但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也促进了新媒体的创新与发展。但是在目前的社会环境当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新媒体在促进文化传播力提升当中的作用并没有充分的发挥,新媒体自身的潜力也没有得到更深度的挖掘。所以说,通过强化新媒体对于文化传播力的影响与提升研究,能够更好的发挥出其在增强文化传播力当中的作用,为人们精神文化水平的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更好的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工作。

1新媒体的含义

对于新媒体而言,其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媒介,是建立在各种科学技术的基础之上,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将各种科学技术的进步充分的融合进入,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新媒体的形式十分的广泛,包括触摸媒体、数字报纸以及数字杂志等等,@种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与传统媒体相比有着很大的优势。首先,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媒体的时间以及地域现实,用户能够利用互联网实时的了解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特别是在地域方面的影响更为明显,每一位用户在互联网覆盖的区域内,都可以了解到全球所发生的各种事情。其次,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十分迅速,能够实现跨时空的高速传播,为人们的信息获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

2.1改变了传统的文化交流传播方式

在新媒体环境下,文化在进行传播的过程中有着很强的互动性,每一个用户都能够利用新媒体技术来实现迅速的交流,这就使得新媒体逐渐的改变了传统文化的交流传播方式。通过新媒体作用的发挥,人们获得了更多的安全感与匿名性,每一个人都能够在新媒体当中自由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将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在新媒体的影响下,人们能够改变自身在现实社会当中的角色束缚,在信息的传递当中获得更为高度的自由,在促进沟通效率提升的同时,能够为社会大众文化认同感以及向心力的形成提供可靠的保障,更好的推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

2.2对传统的文化传播系统进行整合

在进行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新媒体能够利用自身快速便捷的传播手段,对传统的文化传播系统进行整合,从而对文化传播力产生影响。在新媒体环境当中,人们在进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不再局限与手口相传的方式,而是利用各种新媒体技术来进行更为便捷快速的信息传递,从而在保证时效性的同时,为人们的生活质量提升提供更为可靠的保障。在社会科技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各种便携式的智能移动终端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完善,这也就为文化传播的路径优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应该看到的是,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其市场空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3推动多元文化的融合对接

在新媒体的应用下,文化传播不仅能够改变以往的时间以及空间限制,还能够为多元文化的融合提供极大的便利,进而对传统的文化传播力产生明显的影响。首先来看,在进行新媒体的研发当中,操作的便捷性以及文化传播的交互性一直是设计者十分关注的内容,通过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的操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用户体验。其次,在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各种西方文化的传播,使得新媒体当中的内容变得更为丰富,而它作为一种载体,能够利用各种网络技术,为多元文化的融合对接提供可靠的保障,更好的提升多元文化之间的传播效率,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3新媒体在提升文化传播力当中的途径

3.1加大新媒体技术的研发

在目前的新媒体环境下,由于发展时间较短,一些新媒体在运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为了更好的发挥出新媒体在促进文化传播力提升当中的作用,必须要加大对于新媒体技术的研发力度,通过不断的开发与应用新媒体技术,为文化传播力的提升提供可靠的保障。特别是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在不断的产生变化,如何适应社会大众的审美要求,已经成为了文化传播必须要关注的重点。而通过强化对于新媒体技术的研发,能够充分的发挥出科技这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在提升新媒体技术的同时,为文化内容的丰富提供有利的支持。

3.2提升新媒体的适配性以及智能化水平

在新媒体的不断应用当中,为了更好的发挥出其在促进文化传播力提升当中的作用,必须要努力的提升新媒体的适配性以及智能化水平,将各种新媒体技术完美的融入到文化传播当中,发挥出其所具备的智能化优势。因此,必须要对新媒体的载体进行不断的优化,将人们的生活习惯、交往方式以及工作方式充分的考虑进去,更好的适应社会当中丰富的资源,提升新媒体的适配性。初次之外,必须要不断的发展新媒体技术的智能化水平,在降低企业创业成本的同时,为文化传播的发展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不断的推动文化设施的更新换代,为文化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3形成与时俱进的文化观

在新媒体的影响下,文化在人们的生活当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为了更好的促进文化传播力的提升,必须要形成与时俱进的文化观,为人们精神生活水平的提升提供可靠的保障。文化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引领其他领域的发展,文化潜移默化影响着一个民族。因此,我们要合理利用新媒体的文化传播能力,构建先进的民族文化观。作为一个拥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我国的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借助新媒体的作用,能够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当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更为多样化的途径,同时通过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为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提供可靠的保障。

4结语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文化的传播被注入了新的活力,社会各界对于新媒体在文化传播当中的影响与提升有了更为密切的关注。特别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文化的传播有了更为丰富的途径,这就使得文化传播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与增强,新媒体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当中的作用得到了更为明显的发挥。应该看到的是,在新媒体的发展当中,文化传播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尽管新媒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但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也促进了新媒体的创新与发展。但是在目前的社会环境当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新媒体在促进文化传播力提升当中的作用并没有充分的发挥,新媒体自身的潜力也没有得到更深度的挖掘。所以说,通过强化新媒体对于文化传播力的影响与提升研究,能够更好的发挥出其在增强文化传播力当中的作用,为人们精神文化水平的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更好的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李明伟.新媒介形态与新尺度――“媒介分析理论”的宏大观照[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

[2]张琰.论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与提升[J].新闻研究导刊,2016,(13).

[3]彭小年.新媒体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促进性影响[J].西部广播电视,2015,(12).

[4]奇飞.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与提升策略研究[J].新闻传播,2015,(02).

上一篇:新媒体传播路径范文 下一篇:新闻学发展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