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范文

时间:2024-02-04 17:48:31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篇1

>>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完善的意义探析 浅析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改革趋向 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反思 《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印发 明晰农村土地所有权的紧迫性 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与农民视角的研究述评 完善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具体对策 从“乌坎事件”看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虚位问题 农村土地所有权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公有制视野下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构建 规范农村土地所有权流转 论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的民法改造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 韩长赋在国新办会上就《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答记者问 浅谈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和客体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缺陷及完善对策研究 浅析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改革思路 浅谈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流转管理问题 试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确之克服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问题探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3-01-21.

[2] 李宴.公有制视野下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构建[J].中州学刊,2012,(3).

[3] 高飞.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缺失根源及解决路径[J].云南大学学报,2010,(7).

[4] 高飞.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完善的意义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09,(3).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篇2

前,黑龙江省已进入了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不断强化和完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既十分必要,又十分紧迫。本课题在梳理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重要意义的基础之上,通过细致深入地调研,对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完善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以供决策参考。

一、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农业社会化服务就是为农产品生产和经营各个环节提供物质、资金、劳务、技术等服务,保证农业生产顺利实现。从服务性质上分为公益、经营两个方面,从过程上分为产前服务、产中服务和产后服务三个环节。建设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于深化农村改革、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建设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根本要求

传统种植业比较效益低,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既要通过科技投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率,更要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发展农副产品加工、贮藏、运输业,实现农副产品的转化增值,使农业发展成为高效益的产业。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能够有效地把各种现代生产要素注入农业生产经营中,不断提高农业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促进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逐步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从而为农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基础。

(二)建设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内在要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虽然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农业生产规模小、生产标准化水平低、产品交易成本高、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较弱。例如:近年来,随着鹤岗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种“小生产”与“大市场”脱节的问题尤为突出,“集体统一服务”的功能明显滞后,“分”有余,而“统”不足。而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能够较好地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或办起来、不经济的事,强化了“统”的功能,真正实现有统有分、统分结合,有利于稳定家庭承包经营这一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三)建设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

一方面,随着农业生产专业化、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农业生产对社会化服务的依赖程度会越来越高,作为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农户对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将不断增长,对服务范围与质量也有更新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全省各地农村地区呈现出农业兼业化、副业化,普遍存在“在家劳力不当家,当家劳力不在家”的现象,使先进农艺、农技推广和科技兴农难度加大。通过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使用先进的生产手段和科学技术,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使产销各个环节逐渐实现社会化,还可以按照市场需要,引导一家一户的生产向专业化、区域化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形成农业产业集群,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四)建设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完善现代服务业的客观要求

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其中有不同层次、不同经济成分、不同业务性质的众多独立的经营单位,其共同的任务是向农业提供服务,包括为农业提供市场信息、金融信贷、生产资料、各种生产技术指导以及农副产品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和销售等服务,并以章程、合同或协议等形式与服务对象联结在一起,形成一个产业群。它是第三产业在农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市场广阔、潜力巨大,必将成为服务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同时,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不但服务组织自身可以吸纳较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又为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提供了条件,反过来又能促进城市服务业的发展。

二、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在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弱。目前,全省大部分村集体自身经济实力薄弱,服务农业发展能力不够;农业教育和科研单位力量薄弱,农业职业培训学校等培训机构运行困难,职能弱化,供销、粮食等企业效益不佳,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任务繁重。

(二)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不足。农业社会化服务因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存在渠道不畅、供给不足的现象。例如:鹤岗市属333万亩耕地,其中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只有220万亩,现有的农田水利服务能力还不能实现全覆盖。再如,现有的粮食仓储、鲜菜窖储等服务能力也都有一定缺口。

(三)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人员不足、保障乏力。长期以来,农技推广体系主体力量分散,公益性农技推广工作经费保障不足,人才短缺现象普遍存在。以鹤岗的绥滨县为例,现有耕地面积166万亩,农技推广专业人员只有115人,平均万亩耕地拥有科技人员0.69人,加之相当一部分人员在编不在岗,与万亩一人的国家标准有较大差距。再加上人员素质不高,推广运行机制不活等,影响了职能的发挥。

(四)农村金融和农业保险服务滞后。当前,如何有效地向农民和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信贷服务,解决贷款难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省里虽然出台了农业信贷扶持政策,扩大了抵押物范围,但目前落实到位的并不多。在农业保险方面,由于农民保险意识不强,国家和省补贴份额较小,县级财政保险负担重,短期内实现保险全覆盖难度较大。

(五)自我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虽然发展势头良好,但覆盖面还不够广,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运行质量还不够高,组织带动能力还不够强,服务农民、服务生产的能力和实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加强鹤岗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要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入手,大力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逐步构建三个平台,形成以政府为主导、村级组织为基础、经营组织为骨干、信息建设为纽带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着力构建公益型服务平台。一是完善农业公共服务组织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等服务体系建设,在重点村、专业村建设村级服务站,提高服务针对性;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清理混岗、脱岗人员,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回岗归队,针对急需的推广技术、项目,指派农业科技人员到农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学习,吸纳优秀人才充实服务队伍,提高公益水平;加大对公共服务设施、科技试验示范、队伍能力建设等投入,切实提高公共服务组织运行质量。二是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加快市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健全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完善和规范市场准入制度,切实落实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运、加工、销售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特别是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和农业企业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内,通过培训、检查、督导等有效手段,树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建立农业生产记录档案,加强农产品安全的自律检测,在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完善农业信息综合服务体系。重点加快市、县、乡、村四级农村土地流转信息网络和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整合信息资源,统筹建设土地流转、劳动力供求、技术推广、市场信息、政策服务等信息平台,强化涉农部门之间农业基础信息实时交换和共享,形成服务便捷、功能完善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二)不断完善合作型服务平台。一是拓展合作型服务内容。加快发展种植业、畜牧业、加工业等生产作业环节外包服务业。提升发展农资供应服务业,组织各农业经营主体合采购,网上采购信息,通过竞标的方式,最大程度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推广发展农产品仓储物流业,依托粮食、蔬菜等主产区建设仓储基地、物流市场,解决粮食储存、销售问题。针对现有部分农业加工企业产品过于单一,加工余料浪费的实际,引导企业之间协作发展,循环利用,实现吃干榨尽、变废为宝,提高企业效益。二是提高合作型服务能力。坚持“培育发展一批示范社、规范改造一批标准社、扶强扶壮一批大型社”的思路,推行统一品种、统一育秧、统一配方施肥、统一机耕、统一机插、统一机防、统一机收、统一农资采购和产品销售“八统一”经营模式,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创新发展联合社和股份合作社,做到县区有星级社、乡镇有示范社、村有标准社。有针对性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人、农机手、财务人员等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落实和完善相关税费优惠政策。鼓励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和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提高自身服务能力。三是创新合作型服务手段。创新经营机制,积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兴办加工业和物流业,延长产业链;指导农业经营主体与加工企业合作,把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加工企业的原料基地,把加工企业作为农业经营主体的加工车间,形成互相依赖、互相提升的经营综合体。

(三)提升发展市场型服务平台。一是加强市场服务主体建设。建立以农村经纪人为基础、各类专业市场为载体、农业龙头企业为骨干的市场服务网络,构建市场型服务平台。坚持多方共建,注重健全市场体系,加快发展市场化服务。二是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机制,鼓励和支持以支农金融业务为主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发展,鼓励各级政府和民间资本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贷款担保服务。逐步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大型农机具抵押、动产质押以及保单、仓单、财政补贴收益权和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等新型信贷业务。三是加强农产品流通服务。帮助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开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认证,创建各俱特色的农产品知名品牌,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品牌影响力,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壮大农产品营销队伍,加快组建农产品经销经纪人协会,推进销售机构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展订单生产,创建单品种专柜或多品种专区营销方式,在居民区设立农产品代订代销“放心店”,发展批发市场业务。构建集配送、仓储、冷链运输于一体的一条龙综合流通服务主体。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篇3

关键词:农业经营体系 农业现代化 组织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四化”同步发展是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之一,与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相比,农业现代化滞后的问题仍很突出,能否与其他几个现代化同步发展,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和基础,其中如何构建和提高农业经营体系组织化是当前首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农业经营体系组织化的理论基础

组织化是党的十提出的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内容,在整个体系中起基础性作用。组织化主要衡量和反映农业的规模经营水平,劳力、土地、资金、技术是经济活动的“四要素”,各要素单个多寡虽都能反映生产规模水平,但唯有组织化才能将这“四要素”按数量和结构有机组合起来,从而形成现实生产力,数量缺失或结构不良都会影响到经济组织的效率。

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在实践中,就是将各种组织制度特别是经济组织制度引入到农业各产业发展和各生产经营各环节中来,从而将农业“四要素” 有机组合起来,发挥资源组合的最大效能,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和基础。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是要在尊重和保障农户生产经营的主体地位基础上的农业经营微观主体再造,要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生产经营微观主体的活力,充分激发农村生产要素潜能,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新型农业经营组织体系,应该在“统”和“分”两个层次上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丰富和发展。在“分”的层次上,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长久不变,努力提高农户集约经营水平,按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要求,引导农户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生产要素,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加快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在“统”的层次上,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社会化程度。

农业经营体系组织化的基本原则

(一)积极引导原则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组织体系是新生事物,目前尚处于摸索发展阶段,特别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扶持,做到“搭台不唱戏,参与不干预,献策不决策,服务不增负”。各级基层党组织和政府部门要转变职能,优化服务,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参与创新发展农业经营组织体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要总结典型,大力宣传,推广示范;加强对农民和农业经营组织管理人员的培训与教育,提高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要制定财政、税收、贷款等方面扶持政策,出台关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法规,确定各类农业经营组织的合法地位,提高其组织化程度。

(二)自主管理原则

农业经营组织要充分体现“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基本原则。各类各个农业经营组织的都要建章立制、健全机构、完善决策管理体系、明确权利义务,以保证农民的主体地位不动摇;经营组织内部的决策、管理、运营等必须由农民自己说了算,实行自主管理,农民既是经营组织利益的享受者,同时也是经营组织风险的承担主体,权责统一,保障农业经营组织正常运行。

(三)因地制宜原则

创新发展农业经营组织体系需要依托当地的主导产业、龙头企业、经济技术部门、专业大户、市场等,不能“一哄而起”,更不能生搬硬套,缺少产业基础的经营组织是不可能在当地生存发展的。围绕农产品加工增值、科技兴农提升农业比较效益、搞活流通增加农民收入和新农村建设的问题,来创新构建农业经营组织体系,提高农民和农业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四)农民自愿原则

兴办农业经营组织,不管是哪种组织模式、不管采取哪条途径、不管由谁牵头组建,都必须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不动,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入、退自由,绝不能违背农民的意志,搞行政命令或硬性“划堆归类”,必须保护好农民的积极性。

农业经营体系组织化发展模式选择

(一)农业经营体系组织化发展模式

推进新型农业经营组织体系建设要以经营组织化、组织合作化的基本思路,加强经营主体培育和经营能力培养,加快推进经营方式创新和机制完善。一是改造和强化传统经营主体—农民的改造、提升和发展,这是构建新型经营体系的关键所在。坚持农民市民化转移,引进有资本、有技术、有知识的经营能人或大学毕业生,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科技培训等措施,提高科学生产水平。二是构建和强化新型经营主体培养。加强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培育,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农资经营、农产品营销等主体全面发展,加强经营主体带头人、运行机制和服务规范化建设;推进专业种养大户不断走向职业化经营。三是引导和强化经营主体合作。积极引导各种不同类型主体、各个不同经营环节主体以及工商企业、科研机构和农民之间,通过各种资源、品牌入股形式或其他组合方式,开展生产和服务合作,形成紧密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

在我国现行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框架下,新型农业经营组织体系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专业大户带动模式。其表现为经营规模大,专业从事某一种农产品的生产或经营,投入和生产以家庭人员为主,而产生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土地流转形成的,无需工商注册,目前是浙江省商品性农产品生产的主要形式。

2.家庭农场模式。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家庭农场这一组织形式,实践中这种形式并不多,近期引起了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的热潮。它应当具有以下特点: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或农牧结合的多种经营;一定要经过工商注册,这是它与专业大户的最大区别;出资者和从业者以家庭人员为主,这是它的核心内涵。只要具备这三点,都可以称为家庭农场。因此,家庭农场是一种农业生产组织,但并不是一种农业组织制度,是一种组织类型的“俗称”。其表现形式可以是法人的公司制企业,两夫妻或父子共同出资就可成立公司,也可以是法人的合作社,家里兄弟夫妻五个人以上就可以成立一个专业合作社,当然也可以是负无限责任的个私企业或合伙制企业。这将鼓励有一定规模的种养大户成立家庭农场,符合登记条件的可以申领个体工商户或个人独资企业营业执照。

3.合作社模式。合作社是一种古老的制度,目前在我国已形成了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浙江省称村经济合作社)、供销社、农村信用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手工业合作社等的合作社体系,其中的村经济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出台了具有明确的性质、成立条件、内部治理结构等的法律规章。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双层经营体制中统一经营的主要担当者,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加快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的主要推动者,是提高组织化程度、发展现代农业、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提供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的主要组织者,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载体,是农业先进生产力及与之相适应的农村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体。

4.合作农场模式。2012年8月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政策性文件中首次出现合作农场的名称。这种模式的基本特点是出资者和从业者同一,即人人都持股,人人都是农业生产者;核心是以土地作为出资方式时的作价问题,2009年浙江省农业厅、浙江省工商局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出资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办法中规定:土地作价可采用内部组织成员认可的办法,即内部成员认可一亩土地相当于1万元,那本人出一亩地,其它就要出人民币1万元。因此,合作农场实质上是一种专业合作社,只不过这种专业合作社是包含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内的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专业合作社,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经济组织制度。

5.农业公司模式。其基本特点是出资者和从业者的不同一,出资者是老板,获取的是利润,从业者是工人,得到的是工资。出资者中,谁出资多,谁就是董事长,赚来的钱,按出资份额进行分配。因此,产权清淅、运转高效,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代表。

6.农业行业协会模式。尽管目前数量不少,但它不是一种经济组织,因为成员之间不存在产权关系,是相关组织和人员共同组成的联合体。最大的特点是一个行政区域内只能有一家同类型的协会。在实践中,不少农业行业协会,逐渐明确了自身的职能:第一,行业服务,主要是为会员提供服务;第二,行业自律,如诚实经营,自觉维护本行业的全局利益,制止低价竞销;第三,行业协调,主要是协调会员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指导它们健康发展;第四,行业代表,如参与制订并组织实施与本行业有关的发展规划等。

(二)农业经营体系组织化发展模式的选择方案

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合作农场、农业公司是构成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主要形式,但实际选择何种组织形式是需要研究的。衡量的标准是哪种组织形式最节省成本,它和农业产业特点、生产规模和经营者的管理水平紧密相关。

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相比,专业大户形式很简单,只需进行土地流转,不要配会计、出纳,最多记个流水账,产品自产自销自然也都是免税的。家庭农场则既要注册登记,又要接受工商部门、税务部门不定期的检查;当然家庭农场可在银行开户,跟别人签订产销合同也有更好的信用,还有机会获得政府部门的项目资助。因此,专业大户是经营组织的基础形式,通过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就可实现,而家庭农场是专业大户的高级组织形式。培育家庭农场要优先从专业大户中选择。

合作制(专业合作社和合作农场)与公司制相比,其组织制度各有优势。从一般经济活动来看,公司制要优于合作制,因为合作制讲究的是公平,公司制追求的是效率,作为经济组织,效率第一就是标准。但从农业生产经营来看,合作制却优于公司制,这主要由农业生产特点决定的,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统一,经济再生产是共性,自然再生产是其个性,季节性强,生产周期长,不同于工商企业需要有固定的厂房和固定数量的工人,农忙时大家出力,农闲时只要一个或几个人管理就行。因此,在农业领域,合作制成为世界各国发展农业普遍采用的组织制度。

具体来说,劳动密集型、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生产,一般选择合作制;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农产品的生产,一般选择公司制。如畜牧业中的家禽生产,合作制要好于公司制,而生猪生产,则用公司制好;鲜活农产品的生产,一般选择合作制,而加工型农产品的生产,一般选择公司制;还有提供农业生产的,选择合作制,而提供营销、物资供应服务的,选择公司制。

提高农业经营体系组织化程度的途径

(一)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并创新农业经营模式

农民是农村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农村生产关系中的主导力量。党的十提出:“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作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基础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体系的构建,归根结底都要依靠农民,从改革开放初期,由农民开创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经营新机制,促成了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到经过长期的深化改革后当前农村发展建设的新局面,无不证明了农民是推动社会变革与农村进步的历史主体。因此,农民在各种农业经营组织建设的主体地位,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现农业现代化,作为党中央一项发展方略,不啻于一场新的深刻而长远的变革,仍然需要充分肯定农民的历史主体地位。

实现农业现代化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建设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的新农村,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全面建成农村小康社会。广大农民对于作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基础的建设有着高度的热情,只有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才能使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成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农民才愿意加入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并将蕴藏的巨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为新农业经营组织体系提供永不枯竭的动力支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已成为农业经营组织和经济活动的主体,具有自主选择和自主决策的权利;同时,在农业经营组织的建立、稳定和发展过程中的资金来源也主要由农民来筹措,农民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能够促进农业资源得到最优的组织。因此,理应由广大农民来选择农业经营的组织形式,政府更主要地发挥引导和扶持作用,农民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组织体系的现实主体,农民的主体地位是现阶段经济发展状况的必然选择。

在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创新农业经营模式进程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特殊的“魅力”,发展势头迅猛,从浙江省近10年前就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社地方性法规可以证实,“农业因合作社而美丽”,通过全力推进其提升发展,也预示着“合作社因提升壮大而灿烂”。这种“美丽”、“灿烂”的结果,完全来自于明确农民的主体地位,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基本原则以及形式多样、群众自愿、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的原则所逐步形成上下贯通、纵横交织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

(二)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并营造良好环境

提高农业经营体系组织化程度,还有一个成立条件与引导发展的关系问题,这就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目前成立行业协会等组织的条件很低,5家单位发起出资3万元立个章程就可以成立;成立专业合作社门槛更低,5个人以上就可以,出资多少更是没有规定。由于设立门槛低,于是各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大量涌现,然而在众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只有少数能持续壮大发展,这就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以引导和规范。实践证明,有否政府引导就大不一样,对规模比较大、带动能力比较强的农业主体,政府积极通过给予财政、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和资金、科技等扶持,从而引导这类组织往更适度的规模发展;对农村能人、专业大户通过引导和扶持,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广大农民,通过教育和帮助,推动更多的农民自愿地成立或加入到新的农业经营组织体系中,逐步融入社会化大生产,提高农业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提高农业经营体系组织化是广大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做出的自主选择,要尊重农民的意愿,但这不意味着政府减轻甚至没有责任。相反,由于政府是最具公共性、全民性、普遍性、强制性、代表性的组织,在社会中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确定了其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和主导作用。发挥主导作用不是包办代替,更不是强迫命令、一刀切,而要切实调整政府职能,转变工作方式,改进工作方法,增强服务功能,为提高农业经营体系组织化程度营造环境,创造条件,提供政策法律技术服务,总结经验、推出典型示范引导,开展经常性培训,帮助完善其运行机制和内部管理制度,研究解决其前进中遇到的新问题等等,为农业经营组织营造良好的环境,使其在健康的轨道上持续发展。

(三)发挥市场的引导作用并融入社会化大生产

现代农业是市场农业,农民在市场化农业发展过程中不仅面临着政策风险、技术风险、自然风险,同时因其主体分散,经济实力比较脆弱,科技、经营能力薄弱,不能从根本上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和竞争模式变化,面临比其他产业更大的市场风险。因此,在农业经营组织体系构建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解决好个体农户的小生产模式与变幻莫测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结合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组建并发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农村的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连成一体。要注重与已有的农业龙头企业相结合,利用农业龙头企业先进的技术支持,衔接产销开拓市场,为农产品找准销路,并通过加工增值,帮助农民增加收入;要注重与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相结合,培大育强农业特色,推进品牌经营,提高品牌效益,逐步实现农村产品品牌化、品牌产品超市化、超市商品绿色化;要注重与高效规模农业发展相结合,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扩大规模效应,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订单农业”等。通过以上途径,将个体农户的小生产模式,自觉融入社会化大生产之中,提高农业经营体系组织化程度,形成规模效应,提高其抗风险的能力,从而提高其综合经济效益。

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组织化程度,需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不仅要求经营组织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投入,积极推广使用先进的生产手段和科技措施,努力提高集约化水平,而且要推动经营组织向农户联合与合作转变,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经营服务体系;不仅要求经营组织加强内部管理,健全机制,提高一体化程度,而且需要政府、金融行业、社会各界加大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拓展农业经营体系的生存空间和发展视野,为农业经营组织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此,要采取培育产业龙头、延伸产业链、培训新型农民等手段,在农业生产经营机制上实现新突破,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社联动和农民的积极参与,把产业链紧密联结起来,把农民真正组织起来,实现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条龙经营,形成分工合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农业生产经营新机制,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使现代农业与工业化和城镇化同步推进,开创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顾益康.浙江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的实现路径[N].浙江日报,2013-3-1

2.黄绍辉.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创新农业经营体系[N].重庆日报,2013-2-28

3.张忠根.农业经济[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4.章元.中国农村经济[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篇4

一、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

农民合作社发展迅速。截至2013年7月底,河南省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合作社达63474家,位居全国第四,入社农户348万户,占全省农户的20.8%。目前除农业领域的合作社外,还发展了土地股份合作社、信用互助合作社、联合社等多种合作形式。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壮大。截至2013年6月,河南省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400多家,其中部级龙头企业60家,省级635家;有15家涉农企业在国内外上市,43家企业被列入上市后备企业;31个企业的产品商标被国家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占河南全省“中国驰名商标”总数的2/3。河南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3.4万家。

种植大户快速成长。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3月底,河南省种粮大户共计11513户,经营耕地面积432万亩。

家庭农场有所起步。截至2013年3月底,河南省符合统计调查条件的家庭农场有15538家,耕种总面积287.5万亩。

(二)主要成效

保证了粮食等主要农副产品的有效供给。一是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渐成为河南省粮食生产的重要力量;二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成为河南省农副产品加工、食品行业的主力军;三是河南省从事蔬菜生产的农民合作社达5457个,蔬菜供应总量逐年攀升,市场份额不断加大。

加速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生产中大多采用新品种、新技术,已逐渐成为农技推广的理想平台和重要载体。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土地利用率。农村承包土地集中流向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等农业资源的作用,充分发挥规模效应,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农业生产率。

增强了农业生产应对市场的能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组织地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升农产品定价的话语权、规范成员经营行为和市场竞争能力等方面,发挥了强大的组织支撑作用,提高了农民应对市场的能力和组织化程度。

促进了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的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便于承接和实施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机械化作业和专业化服务,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社会化服务水平。

带动了农业标准化、品牌化生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行生产标准、操作规程、产品质量和农资供应“四统一”,强化生产过程管理,全面落实农业标准化生产。

二、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从政策层面和外部发展环境看

1.相关政策及法规体系不到位。一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不完善;二是农村土地流转政策体系不完善;三是涉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不完善。

2.现有政策落实不到位。一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先承担涉农项目的倾斜政策没有得到落实;二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担保难等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三是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所得税、营业税的优惠政策没有得到解决;四是许多规模经营主体流转土地后,在落实农业生产性建设用地方面依然面临较大困难。

3.农业社会化服务不到位。一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公益组织和经营组织的职能没有得到发挥;二是农村保险服务体系不健全,保险公司对新型经营主体提供保险服务的积极性不高;三是土地流转体系不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与迅猛发展的土地流转形势还不相适应,流转双方信息交流不对称、流转价格机制尚未形成。

4.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还没有起到明显的作用,导致部分地方党委、政府没有将其摆在应有的位置,宣传、指导、扶持和服务力度不够;二是有的基层干部对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认识还存在偏差,没有形成党委政府领导、业务主管部门主抓、相关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

(二)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身看

1.规模化程度不高。一是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较小、实力不强;二是超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少;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平均入户社员比例偏低,大都在20人以下。

2.内部运行不规范。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不规范。主要是内部民主管理机制不完善,产权不明晰,财会制度和利益分配制度不健全。二是相当比例的龙头企业尚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基地农户没有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三是大多数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公积金积累不多,服务方式单一,其带动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3.经营人才缺乏。一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业人员年龄结构普遍“高龄化”,对新品种、新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模式接受能力差,有知识、懂经营、会管理、年纪轻的从业人员少;二是基层技术服务人员数量偏少,农业专业技术队伍面临着青黄不接和断档局面。

4.经营效益低下。一是农户承包土地细碎化问题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很难获得规模连片土地,为机械化生产作业带来了很大困难;二是土地流转价格和季节性雇工成本上涨较快,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费用增加,经营效益难以得到大幅度提高,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更低。

三、河南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几点建议

(一)加快制定和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政策和相关法规体系

一是建议出台省级层面的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指导性意见、示范性家庭农场认定评选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细则等;二是建议各级政府设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专项资金;三是在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项目安排上,向规模经营主体倾斜;四是增加对新型经营主体的直接补贴;五是制定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所得税、营业税的优惠政策;六是探索仓库租赁或粮食银行等模式,解决种粮大户的储粮问题。

(二)加快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是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民提供全方位、低成本、便利高效的服务。二是完善农村融资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建立省级层面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和担保平台,扩大新型经营主体贷款抵质押品范围。三是完善农业保险服务体系建设。要在现有农业险种基础上,逐步提高财政对新型经营主体购买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比例,并加大补贴力度。四是完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覆盖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应有的作用。

(三)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内部从业人员培训,使之向职业农民转变。二是优化农业创业就业环境。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企业家”“返乡农民工”“创业大学生”等群体参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大学生村官”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创业和就业。

(四)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化建设

一要明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法人地位,确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拥有合法的市场主体地位和明晰的产权关系;二要规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组织管理;三要规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管理;四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五)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组织领导和服务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真正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作为推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二是强化服务意识。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要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发展创造宽松环境。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篇5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路径;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4-0007-04

发展农村经济是我国农村改革进程中的一项重要政策。伴随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改革也势在必行。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15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了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三农问题”作为我国的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在新的背景和形势下不断探索和摸索,保障农业产品的有效供给、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农民收入的继续增长,抓住结构性改革的时代机遇,引领农村改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关键环节,也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新方向和新挑战。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何界定?具有哪些不同模式?其发展的动力来源和特征是什么?以及如何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这些都成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面临的重要课题。

1 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在传统农业经营概念基础上延伸出的,主要区别在于顺应了当下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方向,大大扩大了传统农业经营的范围、内容和规模,是在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结合经济环境和背景的需求变化,以政府引导为主,或自发结合,形成的各类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的链条化体系,是各类主体及其相互的总称。其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指直接或间接从事农业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并具有一定规模、较好装备和较高经营管理能力、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农业经济组织。

工业革命以来,世界范围的城镇化进程急速加剧,城镇化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历史选择。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1978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为17.92%,到2011年,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51.3%,2014年,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54.77%,已经与全球城镇化率基本持平。到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56.1%。“正处于快速推进当中”的城镇化注重数量和外延扩张、忽视内涵建设和生态环境等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在交通建设、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方面显得“力不从心”。新型城镇化则强调,与新型工业化共同前行、结合城镇地方特色,包括人口、产业、资源等一系列方面的重新规划和配置,以及各项原有制度、体制的一系列重新设定。首先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发挥市场的推动力,城乡统筹,探索一条多元、多样、特色发展是未来趋势。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内涵、规模和形式等方面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先后涌现出了农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职业农民、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多种形式。日益多样化、组织化和集约化的农业发展模式也正是新型城镇化所期待的。传统的经营主体被新型经营主体所替代,这样的“替代”是“顺势而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出现成为当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过程中必然被关注的一个主体。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现实背景、内在特征,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农业发展的协同共进,为我国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转型、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供崭新的视角。

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动力及特征分析

2.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动力分析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是“顺势”之举,是农村改革在面临城镇化等一系列新形势、新背景下结合自身的特殊需求而提出的,被认为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推动其发展的动力不仅来自于外在的压力,更多来自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诉求。一方面,“正处于快速推进当中”的城镇化改变了传统农村发展的“土壤”,要求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共同前行、结合城镇地方特色,包括人口、产业、资源等一系列方面的重新规划和配置。城镇化建设要求能够充分协调和弥补原有的城乡矛盾与割裂,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了城乡的互动、互补、统筹、协作发展之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实践中尤其强调通过产业链带动地方发展,因地制宜,结合各自资源、基础条件优势发展有特色的主导产业,通过对主导产业进行内部的升级优化,维持和加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力,实现多元化、集约化发展,城镇与农村的逐步一体化,两者界限日益模糊,无论是政府还是市场,都给予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莫大的鼓励和触动;另一方面,农村的发展要立足于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追求城乡发展、居民生活改善的长期可持续性,原有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足已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显然无法适应日益成熟的市场经济的要求。传统的农业经营主体在运行过程中遇到了技术、设备、资金、人才等多方面的制约,显得“力不从心”。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界定之初就是“入市”的,要求从市场需求出发,要求顺应改革发展方向。因此,内外共存的动力和压力同时推动了农村经营主体的变革,为发展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2.2 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征 如前所述,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相比,具有“以人为本”、“市场导向”、“城乡统筹”和“多元特色”等特征,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发展和壮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传统农业经营主体、普通经营主体相比,也具有自身的特定属性:

2.2.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调功能的整合 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以分散经营、自给自足、兼业化为主要特征,存在着经营规模偏小、生产设备落后难更新、农业技术停滞不提升、主体间重竞争不合作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中被暴露无遗,并且极大地阻碍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就是为了克服传统经营规模小、功能碎、难以提升的不足而提出的概念,其显著特征就是强调主体功能的整合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仅包括了农业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等普通经营环节和功能,还将与之相应的配套服务性经营主体、农产品的产业链、资金链和联结机制纳入范畴。具备整合功能的经营主体将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具有不断壮大规模、改进和更新生产设备、提升农业技术水平、提高资源和要素利用率等能力,能通过多种形式的经营主体来适应不断变化和日益复杂的市场需求。考察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虽然目前总体的整合状态和程度还远未达到理想的状体,但伴随着农业、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这样的趋势是毋庸置疑的。

2.2.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突出农业特色 经历了漫长的“工业化”改革历程之后,我国各方面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农业发展也一直在“追随”着“工业化”的脚步,农业发展中的“农业特色”反而被置于“工业”之后。传统的农业经营主体扛着农业的包袱,走着工业的小路,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中渐行渐远。而新型城镇化建设强调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结合各自资源、基础条件优势发展有特色的主导产业,在工业化的大潮中寻求农业化的特色再次受到关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过程中,要求突出农业特色的挖掘、培育、宣传和延伸。比如以家庭劳动力为主的家庭农场,就需要充分具备自身的特色,农业产品和服务才能有足够的吸引力。培育具有我国农业特色的经营主体,能够实现农业发展的适度规模效益、能够结合农村自身的产业、地理、环境等优势,不仅是经营主体适应市场需求的表现,更能“造市”,为农业产品和农业服务市场带来新机遇。

2.2.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形式和组合的多样化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常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有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及各经营性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等等。其中,专业大户主要以某一农产品的单一化生产为主,改变了传统的分散型种植养殖模式,发挥了对小规模农合的适度规模示范效应;家庭农场主要调动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户积极性,对凝聚和团结农户家庭成员力量、提高农民家庭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农民合作组织整合了单个农户的土地、资金、劳动力、技术等多项资源,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有利于分散农户市场风险、形成农产品产业链,提升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农业产品市场化和规模化、农业组织专业化和现代化的典型示范,直接对接了国内和国际市场,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专业技术协会和社会化服务机构主要为农业生产提供配套,包括技术支持、人力资源、金融服务、信息沟通等各个方面,为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除了这些单一的新型经营主体,还出现了多种主体形式的组合发展模式,比如“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农业企业+合作组织+农产品协会”等形式,这些组织模式着眼于克服传统经营主体资源的单一化和分散化,实现了农业产业链的横向和纵向联合,彰显出更多的集聚和规模效应。从实践来看,现有的经营主体中,无论是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组织或企业形式,还是多样化的组合发展模式,都对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2.2.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视产业化的提升 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内涵的界定上能看出,新型农业主体十分重视农业的产业化发展路径。一方面,现代化的大生产的趋势要求产品能够实现纵横的架构,纵向上能将生产、加工、销售、售后等环节链接,横向上每一个具体环节中的资金、人力、设备、技术、信息等要素能够实现组织和调控,共同架构起一个纵横交错、相互整合组织的完整产业结构;另一方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对日益繁复的市场环境和截然不同的内外需求,只有通过提升农业的产业化水平,通过产品创新、技术更新、产业链接、市场挖掘,培育一批有潜力、有能力和有实力的经营主体,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灵活流动和产业的集聚,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业化推进才能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创新路径

3.1 培育的出发点是适应新型城镇化,适应市场变化的新形势 城镇化建设是城市与乡镇之间人力、物力、财力等各项要素的相互流动和融合,这一过程必将涉及或触动城与乡之间的利益、制度、资源的博弈。与传统的城镇化建设将两者认为割裂不同,新型城镇化要求在推进过程中关注城与乡的统筹协调发展和互动合作发展。回顾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过去的农村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主要取决于各地政府部门的推动和政策作用,政府动力足、政策优惠,农业发展就迅速,动力转向、政策不足时农业发展就阻滞不前。至于农业产品的市场化问题则一度陷入“被关注”与“被回避”的两难境地。因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要适应新型城镇化的推进,适应市场变化的新形势。市场被公认为是推动经营主体发展的最佳力量来源。通过市场引导城镇建设,通过市场为资源配置提供导向作用,通过市场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来发展的挑战和机遇。而政府将逐步转变职能,从原来的主导者转向“支持者”。“支持者”角色更多的是要为新型经营主体提供政策支持、营造制度环境以及必要时维护公正。发展良好的新型经营主体彰显出规模效益、农业特色效益,从游离在市场边缘真正“入市”、转向“适市”,随着自身的壮大和成熟,随着对市场规律的深入探索,逐渐朝着引领和带动市场的方向发展。

3.2 培育的重心是突出地方产业特色,实现农业产业的适度规模效益 产业特色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和壮大的生命力所在,各主体的经营产品是否具备一定的地方产业特色也是其出奇制胜、赢得市场的关键。因此,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需要能够挖掘有潜力的特色产业、特色产品,围绕特色产业构建产业链,集聚和整合各项产业资源,实现规模效益。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例,龙头企业是在特定地区和特定产业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竞争力的企业,在农业产品的挖掘、研发、宣传和产供销等方面都具有自身的优势。

可以通过围绕龙头企业的产业链,实现地区农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组织、社会化服务组织的联合和资源整合,构筑由龙头企业引领的产业结构,发挥不同类型经营主体各自在运作上的优势,推动农业特色产业的适度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将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农业产品在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等各个环节上的集聚和整合效益。这既有利于农产品自身的技术升级、有利于龙头企业引领作用的发挥,也有利于不同主体相互完善利益机制,提升地方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农业合作组织在挖掘地方产业特色方面也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其原有的资源和产业基础,深入分析市场需求,农业合作组织能按照“带动生产―指导加工―联合销售”的模式,引导分散的农户逐步形成统一的产业链。随着合作组织的生产和经营的日益规范和延伸,将不断激励着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和带动农业产业的稳步发展。

3.3 培育的方向是向现代企业制度靠拢,不断完善内部管理体制 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现代化社会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而建立的,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企业法人为主体的一种企业制度,其基本特征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培育过程中应不断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靠拢。除了上述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市场新形势的挑战,还包括不断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当前,我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式多种多样,其内部管理体制也是参差不齐,但总体不容乐观。以合作组织为例,由于受到成员专业技术能力、管理能力、运营能力和组织资金匮乏等多个因素的制约,许多农业合作组织在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着机构设置不全、运作程序不规范、制度建设不完善、利益分享和风险分担不均衡等问题。内部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也成为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虽然有部分经营主体已经开始尝试独立董事制度、职业经理人制度或总经理负责制等现代企业治理模式,将合作组织的经营管理权托付给专业的管理团队,董事会和监事会也发挥其相应的监督作用,使股份合作真正踏入市场、实现市场化运营。但还处于尝试阶段。笔者认为通过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和建立,通过明确经营主体的产权、管理过程中的职责与分工、不断完善的内部管理体制,这样的问题都将慢慢获得解决,反过来推动新型经营主体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3.4 培育的最终目标是“三农”的共促共进,与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步协调发展 十报告中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对于发展农业、农村和农民来说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样,报告中所提的“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四化”同步发展”是一个更大的战略命题。我国现阶段改革与发展的重心是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以及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于一直处于“弱势地位”的农业来说,也面临着同样的挑战。如何构建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链是深入了解市场规律的根本要求,也是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竞争实力必然要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归根结底需要立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需要。以各种不同类型和不同组合的农业经营主体为平台和中介,带动农业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发展,推动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农民收入的继续增长,实现“三农”的共促共进,最终实现“四化”的同步发展。

4 结语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创建和培育意义非凡,但道路“任重道远”。在具体的培育过程中还存在着管理机制、人才、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的问题和瓶颈,这些都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去探索和大胆尝试。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背景,营造一个有利于新型经营体系构建的制度环境,搭建一个有利于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和壮大的舞台,是今后一段时间发展农村经济的艰巨任务。通过不断的创新和突破,必将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和壮大,也必将为我国的农村农业发展带来新的气象,实现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共促共进。

参考文献

[1]王征兵.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J].理论探索,2016(1):96-102.

[2]温铁军.三农问题与世纪反思(第一版)[M].上海:三联书店,2005.

[3]孔庆乐.日照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特点、问题与对策[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4-20.

[4]李明贤,樊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功能定位及整合研究[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4(6):113-121.

[5]林苹.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机制与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16(2):50-52.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篇6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组织结构与框架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组织结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由农业部门和各涉农部门,企业事业单位、各类经济组织、社会团体等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组成。

农业部门:包括农业、林业、水利、气象等农业行政部门。

涉及农业的部门:包括科技、教育、发改、财政、金融、商务、工商、税务、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卫生、民政、工业与信息化、广电、交通、电力、环境保护、动植物检疫、食品与药品监督等相关部门。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框架农业社会化服务涉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等多个领域。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主要由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农业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农村经营管理服务体系、农村商品流通服务体系、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体系等八个方面构成。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

由于组成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各个子系统的组织结构、职能和服务内容不同,其运行机制也有所区别。

公益性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在党中央把农业摆在党和国家各项工作重中之重的背景下,农业科技服务的公益性特征,使之成为各部门服务农业的重点领域。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既有相对独立的农业科研体系、农业教育体系、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同时又融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各个领域。由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业务分别属于不同的行政部门主管,各部门关心支持农业,对于农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也出现了各部门自成体系、重复建设、资源利用不合理的问题,需要加强农科教结合、产学研结合,充分发挥党和政府有关部门在农业科技服务中的组织领导作用,科技教育单位的科技支撑作用。

分层次管理的农业基础设施服务体系一是主要由政府或国有企业投资建设的大中型项目,如乡村公路、电力、大中型水利设施、渔港等与农业相关的基础设施,由相关行业部门直接管理或政府委托有关单位维护管理和服务,列入财政预算支撑运行;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的经营性项目,一般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二是小型农业基础设施项目以租赁、承包经营为主。如小型水库、排灌站、渠道管理维护、大型农机具等农业设施,一般是政府出资,或政府出资与农民投工、出资相结合兴建或购臵,具有公益性性质。这些设施不由管理者实行有偿服务,政府有关部门实施监督管理。三是分散到户的农业基础设施,实行自主经营管理,有偿服务。如国家补贴购臵的农机具、农村沼气设施、农业设施设备等,由使用者自行管理,企业或各种服务组织提供有偿服务,政府部门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在有条件的地方,村集体可建立服务站点,为农业基础设施提供有偿服务。

政府扶持的经营性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社会化服务,除公益性科技服务外,耕地、播种、灌溉、防治病虫害、收割等大量的生产服务是通过市场化运作完成。这些市场化生产服务,也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帮助。如通过农机购臵补贴政策,帮助种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生产服务的组织规模和效益等等。

政事分设的农村经营管理服务体系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政策、行政监管和宏观指导等职能,把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农村集体?三资?和财务管理、农村产权交易、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等业务性工作,由事业单位或企业承担。

市场化为主的农村商品流通服务体系建立新型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就要增加农村商品流通的渠道,发挥农业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户的带动作用,并增强农户与经销商谈判的能力和在市场交易中的话语权,提高整个体系的活力和效率。

金融机构为主体信用合作为补充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银行资金实力雄厚,重点发放额度较大的项目贷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融资比较困难,资金实力不强,重点经营小额贷款;农民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重点为合作社成员解决小额资金互助问题。通过农村金融机构之间分工和合作,满足不同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

社会化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呈现出农村信息服务内容多样化、服务手段现代化、服务渠道社会化的趋势。农业生产技术信息、国家政策信息、农产品供求和价格信息等的选择性获取,正在从单纯的被动接受型,向手机、网络互动型转变。

政府主导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体系农产品质量服务体系应当以政府为主导,各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各方面参与管理、认证、检测等社会化服务,实行委托制度或准入制度;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和快速处理并接受媒体和社会监督,全方位构建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服务体系。

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把加强农业基础和维护农民利益作为出发点,从建设现代农业的全局出发做好这项工作。

理清政府与市场的定位,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农业社会化服务既不能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什么都?统?的办法,也不能把政府应尽的责任推给企业和社会,真正把?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落到实处。

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加强部门协调和监督检查农业部门要努力打破部门、地域、行业、单位界限,不争部门权力,不搞部门利益,只要是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有利、对广大农民有利的事,都要主动入位、主动配合、主动尽责、主动落实,联合集合各方力量共同推动?三农?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既需要明晰部门职责,也需要加强政府部门之间以及相关业务、技术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整合公共资源,提高利用效率;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把权力与责任紧密联系起来,实行责任追究,督促有关部门和个人把权力当作责任。

相信和依靠群众,尊重农民的创造精神和经营自我国农村改革的许多经验是由农民创造的,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需要机制创新和工作创新,同样需要挖掘和提高来自基层的实践成果,对基层的探索要尊重农民的利益和创造精神。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篇7

**是个农业大市,现辖一市七县三区,辖区总面积1.5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10万,其中农村面积占90%,农村人口近550多万。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促进农村市场消费,更好地服务三农,是我市商品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按照以连锁经营企业为龙头,以物流配送中心和大中型超市为骨干,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平台,以遍布乡村的便利商店为结点,构建农村商业服务网络及市场体系的基本发展思路,建议如下:

一、加强农村商业网点规划建设。以规划为先导,充分发挥“万村千乡”与“新网工程”等市场工程骨干作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要在现有的发展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农家店”覆盖率、商品配送率、“一网多用”

等功能。供销社要进一步利用“新网工程”,发挥网点和运储资源优势,推进日用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服务网络的建设和改造。争取用3至5年时间,基本形成县(市)、乡镇和村三级布局合理、设施达标、功能完善的日用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服务网络,做到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进村庄、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进乡(镇)村、农副产品交易进市场、物流配送快发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在巩固提高已建2351个“农家店”,50个配送中心的基础上,村级“农家店”覆盖率达90%以上,“农家店”商品配送提高到65%以上,不断促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一网多用”。做到每个县(市)至少有一个较具规模的产地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每个县(市)政府所在地都有日用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超市及配送中心,每个乡或镇都有日用消费品超市和农资连锁店,每个村都有连锁或规范经营的日用消费品综合便利店。

二、实施农产品市场标准化改造。我市现有农副产品交易市场近40个,占地面积近1000亩,年交易额近50亿元。我市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已达到一定的数量规模,但普遍存在“投资多元化,目标短视化,管理物业化,经营分散化,交易方式和经营设施老化”等问题,亟待规范和升级改造。近年来,我市稼仙米业、龙狮桥蔬菜批发市场、永强家禽批发市场、高河大王庙批发市场等,充分利用有关政策资金支持,改造升级已取得较好成效。批发市场要按照扩大经营主体,创新经营方式,把贸易、加工、服务等结合起来,做到品种多、效率高、成本低、服务好、效益优。逐步形成商流、物流、信息流于一体。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信息、检测、仓储、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极积发展鲜活农产品的冷藏、低温仓储、专业运输为主的冷链物流系统。重视建设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专用仓储、码头和运输等物流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信息与技术服务体系,形成区域辐射能力。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创新流通方式,推进入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标准化和经营规范化,支持批发市场培育农产品品牌。鼓励批发市场和流通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长期产销联盟。实施城区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工程,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提高大型连锁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等。

三、培育连锁经营骨干企业。通过改造、整合现有网点与新建网点相结合,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积极参与农村商品流通;鼓励各类投资主体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多元投资的连锁企业。支持大中型商贸流通企业到乡、村建设连锁店;支持连锁骨干企业以收购、兼并、合资、加盟等多种形式改造、整合农村现有商业网点;支持农村中小商业企业通过各种方式联合发展,提高组织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

四、构建连锁配送服务体系。按照"小超市、大连锁"的思路,采取多元化投资的办法,坚持改造、整合及新建相结合,推动大中型流通企业,直接到区县及乡镇投资建设;支持基层供销社通过自愿连锁、自愿结合的方式,统一纳入农村日用消费品和农资连锁网络;鼓励民营、个体经营者以合资、合作等形式,参与建设和改造。积极吸引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建设市级农村日用消费品物流配送中心;依托连锁经营骨干企业在区县建设区域型日用消费品物流配送中心。整合现有农业生产资料经营企业,建设具有物流配送功能的区县农资超市。采取多种方式,推进日用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物流配送中心与乡、村经营服务网点对接,形成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经营管理、统一商品价格、统一服务规范的连锁经营服务体系。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篇8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必须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为核心,加快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符合国情和发展阶段的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产业化水平。

推动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在农村耕地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民以多种方式流转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以及通过土地经营权入股、托管等方式,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把握好土地经营权流转、集中和规模经营的度,不片面追求超大规模经营,不搞,不搞强迫命令,不搞行政瞎指挥,使适度规模经营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相适应。提升农户家庭经营能力和水平,重点发展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从事专业化集约化农业生产的规模适度的农户家庭农场,使之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有生力量。适时提出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相关立法建议。

加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土地股份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鼓励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务,创新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和利益联接机制,构建农户、合作社、企业之间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进一步创新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机制,允许政府项目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完善农民以承包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

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支撑。家庭经营在相当时期内仍是农业生产的基本力量,要通过周到便利的社会化服务,把农户经营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充分发挥农业公益机构作用,大力培育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组织,健全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展政府向农业经营组织购买公益机制创新试点。

培养职业农民队伍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制定专门规划和切实可行的政策,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扶持有技能和经营能力的农民工返乡创办家庭农场、领办农民合作社,创立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健全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的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健康发展的保障。对工商资本租赁农户承包地作出明确规定,建立严格的资格审查、项目监管和定期督查机制,禁止以农业为名圈占土地从事非农建设,防止“非粮化”现象蔓延。鼓励和支持工商企业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探索建立工商资本农地租赁风险保障金制度。

上一篇:税收制度的构成范文 下一篇:农村物流的概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