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业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8 01:12:30

新型农业技术论文

新型农业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在高等学校以及科研单位进行对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高校以及农业单位主要的优势在于拥有人才以及技术上的优势,可以在新型农业运用的过程中提供技术支持。这些新时代的人才在学习新型技术时,对知识的接受能力通常会比较强。我国平均每个省份都会设立1~2个农业高校,因此这对新型农业技术的普及是有着很大帮助的。高校也可以参与到对新型农业的推广工作中去,可以组织高校的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直接的将所学到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到农村中去。农业类高校作为对新型农业技术进行直接研究的教育基地,通常在教学的过程中会存在着理论同实际脱轨的现象,教学的内容已经明显跟不上生产的步伐。因此让学生下到农村去,将其学到的新型农业的科技应用到实际生产过程中去,不但有利于对新型农业科技的推广,也有利于高校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应用。

2我国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中应该遵从的原则

2.1对农民以及市场的需求重视的原则

在对新型农业科技进行推广的过程中,应该与农民以及市场的需求相适应。只有与市场相适应,农民才会更愿意接受新型的农业科技。在市场中对农民进行引导,将农业进行产业化的转型。当代的农民都是有自主经营权的。对新型农业技术进行推广的过程,已经不能够用传统强制行政命令的方式了,而是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的考虑农民的需要,推出农民所需要的技术,解决农民的燃眉之急,这样才能真正的将新型农业技术在农村进行推广。

2.2将政府作为主要的推广力量

在政府保留一支精良的推广队伍,是保证新型农业技术可以有效推广的重要条件之一。在我国的经济进行转型期间,在民间对农业技术进行推广的体系数不胜数,需要政府及时的站出来对市场进行规范,保证农民的利益。当前很多的农民不愿意投资一些经济效益比较低的农作物,不能够理解中国独具特色的农业发展路线。对于这种现象只能通过政府出面进行调控,才可以保证新型农业技术可以有效的推广。

2.3加强服务的观念原则

对服务的原则进行强化是市场的需求,也就是农民的综合需求,而对于农民需求的直接体现就是对农业技术推广的需求。因此在对新科技进行推广的过程中,要注意将科技成果转化成具有实际作用的生产力,让科技具有使用性,真正的服务于农民。让新型农业技术成为具有经济实效性,生产实用性以及可操作性的实用技术,满足农民的需求,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加大对新型农业技术的传播才是可以有效提高生产量的最佳途径。要将新型的技术能够更快更好的传播,要结合农民的实际需求进行技术的传播工作。只有符合了农民最切实的需求,农民才会愿意接受这些新型的科技。要对传统的传播途径进行改革,在传统的传播方式中,完全都是以政府为主导的进行传播的,农民接受起来会感觉没那么亲切。通过相应民间组织机构的建立。可以及时的将新型的农业科技在农民的实际耕作过程中进行传播,并且也可以及时的解决农民在运用新技术时出现的一些问题。在高校中开展对新型农业技术的普及,让学生真正融入到实际的种植过程中去,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进行实际的应用,还可以利用学生所具备高素质的特点,快速对新型农业的科技进行普及。

新型农业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农业大学;技术推广;研究;1990―2010年

中图分类号 G6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3-0016-01

2010年国务院颁布《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大学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技术推广是实现大学服务社会最直接的体现。近几年,国内外学者普遍重视农业大学技术推广的研究,总结这些研究情况,能够丰富推广方面的理论知识。

1 研究方法

分别以“大学”、“高校”、“农业院校”等与“推广”相组合,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剔除无关信息,对1990―2010年间的学术论文进行统计与分析。

2 统计结果与分析

统计结果表明,1990―2010年共计196篇,其中学术期刊175篇,硕士与博士论文21篇(图1)。从图1可以看出,关于大学技术推广方面的研究可分为5个阶段:第1个阶段为1990―1995年,较少,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第2个阶段为1996―2000年,论文数量略有增加,是研究的第1次增长期;第3个阶段为2001―2004年论文数量不多,可以看作平稳增长期;第4个阶段为2004―2007年,论文数量明显增加,出现了历年最高峰,是研究的高速增长期;第5个阶段为2007―2010年,论文数量略有下降,但比第4个阶段之前的数量多,可以看作持续增长期。对统计结果进一步分析,可以把20年发表过的论文划为5个类型:关于“发现问题、提出对策”的有25篇;关于“作用、地位”探讨的有27篇;关于“体系”的研究有91篇;关于“模式”的有38篇,关于“国内与国外经验比较借鉴”的有15篇(图2)。

3 结语

目前国内学者普遍认为:高校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率低,科研资金投入不足,科研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此,学者们提出应切实保证高校科研成果的质量,全力打造以大学为中心的科研创新基地,强化高校成果中试环节。此外,应完善以大学为中心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弊端,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和多元化推广主体的形成,让农业科技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支撑[1]。

一直以来,高校以其强大的专家阵容、丰硕的科技成果、齐全的农业学科,在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中发挥着“领头羊”作用。高校通过项目、基地、教育、培训等形式的成果试验、示范和推广,实现集教学、科研、推广于一体的功能,进而实现了新成果从研发、推广到应用的快速转化。现代农业的发展,客观上需要这种农业新技术转化的快速通道。有学者认为,发挥高校在科技推广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是促进解决好“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2]。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对大学农业推广体系方面的研究几乎占据了大学农业推广研究的半壁江山。有学者指出,以政府为主体的农业推广体制已不能适应新阶段的现实要求,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建立我国新型大学农业推广创新体系,既是对现行的农业推广体系的改革和创新,又是对其必要的补充和完善[3]。以大学为基础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基本框架应该是以管理平台为基础、以成果转化平台为核心、以信息和培训平台为支撑的新体系。

全国逾70所农业院校在技术推广和服务社会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如“农业专家大院”模式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按照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思路,遵循大学与政府共建的原则,与宝鸡市政府合作建立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它有效地实现了科技与农户之间对接,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4]。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成功的模式,如“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信息咨询”、“农业科技大篷车”等。学者们总结了这些典型模式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对开展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具有重大指导和借鉴意义。

在国外研究方面,以对美国经验介绍的文章最常见。学者认为美国州立大学农学院是一个集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3个职能为一体的部门,三者统一管理、有机合作、密切联系,这种做法不仅保证了新技术及时应用于生产,也保证了研究课题的实用性[5]。此外,对日本、韩国、我国台湾在大学推广方面的研究也较多。根据国外经验,与我国农业大学技术推广工作相对比,学者们认为我国农业大学技术推广还存在很多问题,应借鉴国外的先进推广经验,加大农业科研、教育、推广的结合力度,力争使农业大学的技术推广向综合性、规范化、全方位发展。

4 参考文献

[1] 于水,黄自俭,钱宝英,等.基于高校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研究[J].科技与经济,2008(5):41-44,57.

[2] 孙维芝.农业院校为农服务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农产品加工,2010(12):66-67.

[3] 高翔.建立大学农业科技推广创新体系的思考与实践[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1):97.

[4] 聂海,郝利.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分析――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7(1):64-68.

新型农业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在河北曲周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基地。基地是宏观上的概念,其包括示范基地、实验站、科技小院和科技园区等技术产品的孵化和扩散平台。基地是多功能集成的实验基地,它可以实现教授指导,研究生具体实施,农户参与的农业技术规划与实验。这个基地为培养出高层次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从师资方面来看,培养基地的师资由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以及北京市教学名师称号的教授团队组成,他们都是长期工作在教学和科研一线的优秀教师,具有丰富的科研经验和丰厚的科研成果。基地也正式聘请曲周县县长和书记作为第二责任导师,同时县农技专家、田间植保专家、栽培专家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农业科技人才都作为研究生的日常协作教师,为培养出具有职业性、应用性、开发性的研究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从培养经费上看,曲周县中国农业大学高产高效(简称“双高”)农业技术示范基地的建设是国家985、211、973、863、948等国家重大基金项目、创新群体、国家支撑计划等的集合,主要经费支持来源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土壤综合治理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保证培养经费的充足。从科研条件看,中国农业大学在曲周建有实验站,占地面积73.33hm,其中,基础设施建设用地6.67hm,总建筑面积6000余m;实验楼建筑面积1700m,配备有价值近300万元的仪器设备可供学生开展试验;教学培训楼建筑面积1800m,配备120台计算机和宽带网,良好的科研条件为学生完成论文研究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2培养方式的创新

基地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可以概括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服务相结合。首先,基地中研究生的论文选题来源于当地生产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或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的课程。课题开展过程是逐步培养优秀科研型农业技术推广员的过程。以“曲周夏玉米高产关键性限制因素及技术对策研究”为例,玉米是曲周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但其产量多年未见提升,但从技术角度讲其具备增产的条件。针对这一实际情况,研究生首先通过文献调研,土地质地分析,农户调研讨论等前期工作,初步确定影响产量的关键性技术问题,然后在导师和协作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制订相应的解决方案并逐步实施。试验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导师深入农田示范基地考察调研,实地讲解,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研究生在科研实践中,深入田间观察,记录作物生长情况,在田间向植保专家和栽培专家学习农业生产技术知识,向农民学习生产经验,向农机手学习耕地技术等,以此不断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逐渐把理论与农民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同时,学校和县政府双方根据农村基层技术人员稀缺,农技知识过时及技术力量不足等问题,把基地的研究生选聘为县农业技术员,1人负责1个村,以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解决农业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研究生的论文撰写能力得到了提升,也能向农户推广解决农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方案。

3示范基地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评价

通过运用农业技术推广为载体的培养模式,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升。①提升了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科研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将实践经验升华到理论的能力。两年间,研究生共发表20余篇与当地农业生产问题相关的文章,实现了“理论一实践一理论”的过程。②人际技能明显提升。研究生学会了如何与地方政府和农户建立友好关系,如何把自己的研究结果有效地传递给农户,最快地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③组织管理能力明显提高。基地的每位研究生都至少独立组织过一场大型农民技术培训会和联谊会,会议中一切资料的准备、会场的布置和培训的具体过程均由他们自己操作。④增强了研究生参与生产实践的能力。掌握了农业机械的实际操作,如播种机、施肥机等使用,这为他们在农业领域进行科研和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奠定了基本实践技能。从以上可以看出,农业技术推广实践为研究生提供了创新和施展才能的空间,也激发了他们从事应用课题研究进行农业技术推广的积极性。但是,这种培养模式的成功面临着一些挑战。①要求项目主题负责人具备优秀的管理技能,这是由于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需要搭建大学与地方政府和农户的友好合作关系,并且要与研究生形成相互理解、相互融洽的和谐关系。②需要教师倾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农村示范基地并且和研究生一起进行论文设计。③导师应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细节观察,科学地收集数据,并不断进行总结。④选题需要既能满足农户的需求又能为研究论文提供数据,只有有效地融合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的持续发展。⑤需要有效的制度和激励机制。制度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如实现目标管理,具体化研究生的目标内容包括:工作日志撰写,基地网站管理,编辑技术手册和新闻媒体联络,农技员和示范户培训,施肥和喷药技术管理。非正式制度如组织文化,曲周农业技术推广师生团队是一支有明确的组织目标,善于学习和总结,有激情、高情商、有责任心、灵活应变的全方位沟通的团队。在这样的行动者引导下形成了研究生与地方政府,研究生和农民的有效融合和相互激励的社会界面。

4结语

新型农业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农业推广硕士 专业学位 教育

一、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特点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是为适应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完善我国农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而设立的培养应用型农科人才的新型学位类型。它是学位制度改革的新产物,是农科研究生教育的新发展。它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一)实践性。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位获得者除了应具有所从事农业推广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有解决农业推广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应用能力。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实践性还表现在培养对象的学习心理上,由于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招收对象主要是具有大学本科学历,4年以上农业推广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更为强调理论的实践意义和实践价值。 具体表现在:其一,理论要具有对实践活动的直入性,即教师提供的理论要能够直接回答他们所关心的现实问题。其二,理论要具有和实践的高度贴近性,即教师提供的理论要与本地区、本部门工作实际紧密联系,而不是仅仅在宏观维度上展示实践的一般性。其三,理论要具有向实践转换的快捷性,即教师提供的理论无需经过多少转换环节就可以直接用于指导实践工作,而不是一种建立在假设前提下的纯理性逻辑构想。

(二)差异性。

这里的差异性,主要是指受教育者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一是毕业时间不同,有的毕业几年,有的毕业十几年,有的毕业二十几年;二是年龄差异大,年龄小的有二十几岁,年龄大的有四十几岁,甚至五十岁;三是职业与工作单位不同,农业推广硕士学员有的是来自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技术干部,有的是来自高等学校的教师,有的是来自科研单位的科研人员,有的是来自政府机关的干部。学员在工作经历、知识结构、专业基础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

(三)职业针对性。

199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的《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指出:专业学位是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是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的。1999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农业推广(暂用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指出: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具有特定的职业背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从这两个法规性文件的条文看,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具有明显的职业针对性。实际上,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获得者中,有许多原来就从事基层农业推广工作,或者毕业之后,他们会选择从事农业推广工作。

(四)学习方式的灵活性与时间的矛盾性。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本身是在职人员,组织人事关系仍然保留在原单位,课程的学习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进行。具体可以采取业余时间上课、周末或每月集中授课等方式,具有很大的自由度。但另一方面,学校对学生的控制程度很低,往往不能保证学院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学员在攻读学位期间,兼有繁重的工作任务,部分学员还身兼数职,集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于一身。因此,学习与工作的矛盾十分突出,给农业高校的培养模式、教学计划安排、教学方法等提出了新的挑战。

(五)涉及专业领域多,覆盖面广。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侧重于应用,主要为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农业推广的涵义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业推广不再局限于农业技术推广,还包括信息咨询(科技信息产品信息、市场信息及市场预测)、农业经营、产品开发、农业、农村及区域规划与发展等。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从产业来看,不仅涉及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而且还涉及农业经营管理、农业机械等;从学科看,有作物学、植物保护学、园艺学、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态学、气象学等;此外,还有农业经济学、农业机械学等等。这就给农业推广硕士导师队伍建设、尤其是导师的专业结构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定位

我国开展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时间不到十年,在掌握其教育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定位,将有利于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提高办学质量,服务于我国的“三农”。

(一)培养大量的从事科教兴农,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素质人才。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农业推广硕士(暂定名)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明确指出,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 热爱农业,遵纪守法,品德良好, 艰苦奋斗,求实创新,能积极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服务;掌握相应推广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具有独立担负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较高层次性质工作的能力。”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基础地位的巩固需要更多高层次农科应用型人才,农业第三次革命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呼唤设立农业方面的专业学位。我国有成千上万的人以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经营涉农企业、管理农村工作或以农业工作为职业,他们是现代农业技术的主要传播者和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的主要师资力量。而农业推广硕士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为农民培养师资的研究生教育。农业推广研究生是为农民传播技术的中介力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和技术储备。《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因此,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对党中央、国务院“科教兴农”战略的具体落实。

(二)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大部分研究生都是紧密围绕着生产和本职工作而进行学习。一般都是“干什么,学什么”,有一定的期望和较明确的目标,甚至有的研究生是带着课题来充电的。这就要求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必须立足现实,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运用于实际工作,指导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相应的,在招生对象、培养目标和方式、课程设置以及学位授予工作的管理等方面应当与现有的农科“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管理有所区分。强调农业推广专业学位具有更灵活的培养方式,课程结构更综合实用,论文工作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论文可以是专题研究、可以是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也可以是农业项目或工程中具体问题的解决实施。

三、提高质量,促进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及其定位对于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培养农业推广领域的实用性人才具有很强的约束性,同时也具有明确的指导性。因此,促进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应围绕培养基层农业推广人才这个中心,着力提高教育质量。

(一)实行弹性学制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个体差异及在职在岗的特点,决定了其学制不能一刀切,必须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可提前或推后,但最长不超过5年。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农业推广硕士学员以在职学习为主,在职学习与脱产学习相结合,规定课程学习时,学员到校脱产学习,而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则回原单位边坚持日常工作边完成,以利用原单位的资料和其他条件,以及学员在工作岗位所承担的课题研究基础,保证课题研究与生产实际的紧密联系,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对研究中必要的测试分析工作,如原单位不具备试验和分析条件,也可在学校进行。课程学习的授课方式可根据课程特点,可以采取课堂讲授,专题研讨和研究生自学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但要严格实行考核制度,保证教学质量。

(二)充实师资,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要建立一支富有生产实践经验的高校指导教师队伍。由于农业高校长期以来单一地采用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导致许多教师重理论,轻实践,专业面窄,知识结构单一。尤其是多数青年教师,缺乏生产实践经验,他们很难胜任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指导工作。因此,学校应有计划地选派青年教师轮流到有关生产实践部门去挂职锻炼一个时期,或高校教师主动面向生产实际,积极参与生产,并就生产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丰富自已的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指导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重任。

其次是精心选聘任课教师。教师上课水平的高低及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质量。学校要尽量聘请那些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态度严谨并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教师上课,这样的教师给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上课,知道要给他们讲什么、如何讲,能够讲授有关本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教学效果就会非常好。另外,学校也可聘请农业推广或农业、农村管理部门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到学校任兼职教师,单独给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上课,或与学校教师共同开设一门课。

(三)高度重视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是检验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其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独立担负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能力和科学研究方法与能力的重要环节。农业推广硕士生第4至6学期应以学位论文工作为主。

学位论文的指导应实行双导师负责制,由校内导师和学校从用人单位聘请的资深专家联合指导。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的策划、农业设计项目或技术改造项目,也可以是技术攻关研究课题,也可以是新工艺、新材料、新品种的研制与开发。选题应注意有一定的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应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和农村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技术推广策划或项目设计,也可以是研究型论文。论文工作完成地点,根据论文选题的要求,可以在学校完成,也可以回单位完成,或穿插两地完成,但不管在何处完成,都必须定期向双方导师汇报论文进展情况,及时接受导师指导。

对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成果和学术水平的评价标准应与学术型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有所区别,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要求要有一定的创新,但更重要的是应获得在农业生产或农村管理方面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或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人和论文答辩委员应有来自农业技术推广第一线的专家。

参考文献:

[1]刘国瑜,李昌新,李勇.农业推广硕士探析.高等农业教育,2001.11.

[2]张汝悌.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培养管理模式初探.高等农业教育,2006.07.

[3]张世红,刘亚琼,李焕英.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3.03.

[4]罗兴录.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与培养对策.高教论坛,2006.02.

新型农业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按照改革内容不同,可以将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历程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3)以农业银行的恢复和各类新型金融组织的建立为主要内容,在这一阶段,政府还放开了对民间信用的管制,允许成立诸如农村合作基金会等民间合作金融组织。第二阶段(1994-1996)以农村社会基本形成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三足鼎立”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为主要内容。第三阶段(1997-2005)以各大商业银行大规模撤出农村金融市场、深化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试点为主要内容,同时,政府看到非正规金融对正规金融的冲击,为了维护正规金融的地位,对民间金融进行了压制和打击。从2006年开始,以银监会《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为起点,我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进入新的阶段,逐渐形成以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主力、多种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多元化竞争发展格局。纵观四个阶段的改革,可以看出,政府对于农村金融制度的改革是重点强调“量”的供给,而不是“质”的贡献;政府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对非正规金融放开———打压———再放开,揭示我国政府对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的重点缺乏明确把握。

二、我国农业技术进步的现状

(一)农业科研资金投入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研经费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然而,我国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例偏小,因而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总体投资更少。1980年,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占财政支农支出的比重为0.87%,1981—1990年10年间,这一比例均在1%以上(1982年为0.91%,1989年为0.94%。略低于1%),而从1991年起,这一比例一直处于低位,其中1999年最高,为0.84%,1995年最低,为0.52%,均低于历史比重。

(二)农业科技成果

虽然欠缺足够的资金支持,但我国农业科研成果的产出率却不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9》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度,我国关于农林牧渔的科技论文30155篇,出版科技著作915件,申请专利2124件,分别占全国论文、出版科技著作、申请专利数的21.8%、19.1%和13.5%。按照国际专利标准分类,2009年,我国农林牧渔发明、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数、授权数和有效数分别为12849件、5827件和17886件,分别占全国发明、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数、授权数和有效数的2.2%、1.8%和1.8%。而最近5年,我国农林牧渔业重大科技成果数占总数的比重一直在13%以上,获得国家重大科技奖励的成果数占总数的比重也一直在10%以上。

(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目前,国内没有形成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的统一定义,部分研究者尝试对该转化率进行研究,较有代表性的是朱扬虎(2000)[9]以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度与推广度乘积的平方根来定义和估算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其估算结果显示,我国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大体在30%—50%之间,按照推广度≥5%计算,各类获奖成果的转化率为37.54%,未获奖成果的转化率为23.94%。而发达国家这一数据为70%—80%,因此,总的来说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四)农业技术总体水平国外一些研究者常用全要素生产率(totalfactorproduc-tive,TFP)来衡量技术进步水平。该指标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数学公式为:Yt=AtKαtLβt其中Y为总产出,K为资本投入量,L为劳动投入量,α和β分别为资本产出弹性和劳动产出弹性,A为投入产出效益系数,并假定第t年的投入产出效益系数为At=A0eλtt,λ=TFP。对上式求全导数可得:dYtYt=λ+αdKtKt+βdLtLt令y=dYtYt,k=dKtKt,l=dLtLt,则:y=λ+αk+β1其中,y为总产出变化率,k为资本变化率,l为劳动变化率,λ为技术进步指数,用以衡量农业技术进步状况。α和β分别取经验值0.3和0.7[10]。本文以农林牧渔总产值表示农村总产出(Y),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额表示农村资本投入量(K),农村从业人员表示农村劳动投入量(L),数据来源于《新中国60年农业统计》、《新中国55年统计资料汇编》和《中国统计年鉴2010》。估计结果如下:1981年~1995年间,我国农业技术进步的衡量指标全要素生产率大体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期间有小幅回落)。1996年这一指标大幅回落,直至2003年,保持在0.03左右,最近两年又上升到0.1以上。28年的均值为0.070。因此,总体上看,我国农业技术进步水平整体增长的态势不明显,特别是1996年之后的这些年。尽管最近两年我国农业技术进步水平有所提高,但整体的水平仍值得关注。联系前文我国农业技术科研投入低,科研成果产出高的现状分析,可以得出,我国农业技术进步水平低的原因主要在于先进的农业技术在推广转化为现实的农业生产力的过程中效率低下。这与朱扬虎(2000)的研究结论一致。

三、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技术进步的因果关系分析

本文以全要素生产率(TFP)衡量农业技术进步,以农村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农村GDP衡量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用RFIR表示。对于金融发展的衡量,国际上常用的指标是金融相关比率(Goldsmith,1969)。本文主要从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角度考察农村金融的发展,因此,将该指标的分子缩小为农村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全要素生产率(TFP)就用前文估计的数据,农村贷款余额为乡镇企业贷款余额与农业贷款余额之和,其中1978-2007年的数据,我们直接引用邱杰、杨林的《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的对应数据[11],2008年的数据来自《中国金融年鉴(2009)》。农村GDP以农林牧渔总产出表示。本文的因果分析是建立在Granger(1969)的因果关系概念上。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时首先应检验数据的平稳性。是利用Eviews6.0软件进行的数据平稳性检验结果,采用的是ADF单位根检验法。,在1%、5%和10%的显著水平下,两个序列的ADF检验值都小于临界值,拒绝H0,说明两个序列均平稳。可以直接对其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在10%的置信水平下,RFIR不是TFP的Granger原因,而TFP是RFIR的Granger原因,即我国农业技术进步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明显的单向促进作用,而农村金融发展对我国农业技术进步的作用则不明显。这与笔者去年曾做过一个类似的研究得出的结论相吻合。虽然两项研究的角度不同,但两项研究指向同一个结论,更加严谨地证明了这项结论的正确性。联系前文的分析,本文认为造成这一因果关系只呈现单向计量结果的原因主要在于我国农村金融对农业技术进步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够。这种支持力度的欠缺不仅表现在对农业技术研发方面,更表现在对先进的农业技术的运用推广效率上。从长远看,这种现象不利于我国农村经济和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四、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政策建议

新型农业技术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新时期 农业推广 模式拓展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1-0037-0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而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是科学技术,要通过农业推广工作把使用技术教给农民。新时期农业推广工作主要是应该对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的体系进行完善,同时对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之间的转化进行加强,农业推广是指通过对农民进行相应的示范与培训等,使之把农业技术运用于农业生产全部过程的活动。我国现行的农业推广体制的主要任务是在我国建设和发展的特定历史时期,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解决人民温饱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等的深入发展,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的农业推广其思维方式、组织结构、运行方式出现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新的挑战,必须随着体制转轨而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文章通过农村的现状、农业的特点以及农民的需求,从农业推广的体制、理念、队伍以及模式等方面,对现代农业推广体系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以使农业推广工作能够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的需要。

一、完善推广体制

我国现行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发展起来的,它的运行都是按行政模式,目标也主要是体现政府的行为,已无法适应市场化发展要求。当前我国农业推广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农业推广体制滞后、机构分散、管理效率低、技术市场发育滞后等。为更好的推广农业,则应该对传统农业进行全面改造,构建现代化的农业、知识农业。首先,积极进行推广机制创新,努力实现多元化推广体制。既要实行推广队伍多元化,大力发展非政府农业推广组织;又要实行推广形式多样化,开辟多种渠道。同时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农业推广体制,使其能够构建以国家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为主,同时农业科技企业、中介组织、专业技术协会以及农村合作组织并存的多元化的推广模式,探索并形成“政府十技术十示范”的政府组织型推广模式,产品先导型、龙头企业拉动型的“公司+基地十农户”的推广模式;行业引导型的“技术+中介组织十农户”的推广模式;大户带动、农户连动的“技术十大户能人+农户”的能人效应型推广模式。

二、创新推广理念

目前我国进行农业推广的过程之中尚未认清工作的中心,没有把主要工作重心放在以人为本、以农为主、以经济为重点和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核心之上,仍旧只是以技术为本。在新型的推广模式之中,应该树立起新的农业推广理念、拓展服务的领域,在当前的状况下,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应充分考虑农民的实际需要,开展全程式的服务,使农民进行生产的过程之中能够得到相应的技术指导与及时的信息服务,并给农民的经营管理与社会生活等带来切实的帮助。在进行现代农业推广之时,应充分注重技术推广与科技教育并重,使科技推广不再是单纯技术推广,而是开始培养有技能的新型农民。应该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以及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深入开展种活动,从而培养具有现代农业意识新型农民,并带动其他农民发夹致富,充分把农业技术推广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相互结合,使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与生产管理能力均得到相应的提高。只有不断拓展服务范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三、优化推广队伍

目前许多乡镇站专业技术人员普遍偏少,年龄普遍偏大。从事农业推广的人员中,掌握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技术的人员太少。因此,应该不断调整队伍的人才结构以及进行推广的人员的知识结构,加强对现有的推广人员的培训。在培训内容上,应该注重新技术与新知识并重。农业技术中心应该定期举办农业现场学习会,积极组织专门技术人员、推广员和农民参加。在培训方式上,以在岗学习为主,鼓励在岗人员进行在岗学习,从而提高在编人员的学历水平。同时,对年轻的推广人员要有计划地选送到高等院校进行继续教育,特别是对具有本科学历的优秀推广人员要鼓励他们攻读农业推广硕士等。在考核方式上。不仅以编写论文的数量多少来衡量,而更重要的是根据所承担工作的质量和数量,对农户所做的贡献。

四、拓展推广模式

在推广方法上,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最为合适的推广模式。根据各地农业资源禀赋程度、农民自身的特征、对技术的具体需求,逐渐建立起以农户为中心的推广机制。解决当前农民对科技的需求与当前的推广机制之间的矛盾,充分按照农民的实际需求与各地的资源状况进行推广。有计划、有组织的对较先进、适用性强、成熟的农业技术成果进行推广与运用,使农民能够把新型的农业技术转化成相应的成产力,提高农业技术推广进村入户的到位率。同时还应该选出一批文化水平相对较高、接受能力相对较强并且善钻研以及乐于助人的农户,对其进行相应的培训,使其掌握新技术、新品种,并带动全村的其他农户学习新技术、新品种,真正做到新技术入村到户。并逐步使之成为有效连接政府、专家和企业的基点,点连线,线成面,形成新型科技服务网络。

在新时期,农业推广工作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要不断完善推广体制 、更新推广理念、逐步建立一批高素质的推广队伍,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推广模式,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保障。

参考文件

[1]王慧军主编 《农业推广学》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2]高启杰 现代农业推广学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年12月

[3]刘恩才 我国农业推广体系改革与创新研究探讨 农业经济 2005(2):21

[4]方天坤 美国农业推广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农业经济问题 2000(12)57-58

[5]刘建,王军. 创新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农业综合开发,2007(6):22-23.

新型农业技术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由于我国知识产权相关工作起步较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还不健全.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知识产权产业化水平很低,农业知识产权申请和保护的意识十分淡薄,科研管理方法落后,缺乏资金支持等,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了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的发展。所以,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产业化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制约因素,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并提出新型农业知识产权产业化模式,这对于促进农村农业发展和加快农村经济进步以及健全农产品保护法律法制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1农业知识产权的相关概念

1.1农业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享有的基于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使用的标志等而依法产生的民事权利。

所谓农业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法人和非法人单位依法对自己在农业科技领域创造的技术成果和产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的总称。它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类别:一是农业文学产权,即关于农业科学作品的创作者和传播者所享有的一种权利。二是农业工业产权,是指农业和其他产业中具有实用经济意义的一种无形财产权,主要包括农业专利权和商标权。三是植物新品种权。这是一种旨在保护育种者权益的法规,其核心内容是育种者育成的品种被别人作为商品使用时,需要向这个品种的培育者交纳一定的费用。

1.2农业知识产权产业化

农业知识产权产业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先进、成熟、能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有较高经济效益的农业知识产权成果进行一定规模的专业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的过程,是科技与经济全程结合的高层次、网络化的技术经济活动。它包括三层含义:首先,知识产权成果放在首位,必须具有先进、成熟、能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并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知识产权成果;其次,突出成果转化,通过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将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再次,强调科技融人经济的技术经济过程,即通过商品性生产和网络化营销,促进科研、生产、市场一体化,科技与经济结合转化。以上三层意思,对农业知识产权产业化来说缺一不可。农业知识产权产业化也反映了农业、科技、产业化三个要素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

2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产业化现状及其制约因素浅析

2.1现状概述

首先,随着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逐步进展,农业知识产权申请数量不断增加。以植物新品种申请为例,截至2005年,我国植物新品种申请总量已经达到了2996件,品种权申请年均增长50%以上,申请地区由1999年的17个扩大到2005年的30个,同时,国内企业和个人申请量也在不同程度有所上升,总量已达到1113件。年申请数量跃居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成员国前10名。

农业知识产权申请的最终目的是要将其先进成果应用于农业的实际生产当中,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知识产权产业化便是一条有效的途径。然而,目前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产业化现状却不容乐观:农业技术产权的转让实施率较低,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为30%--40%,农业专利技术实施率为20%,这与我国专利总体转化率不足一成的大环境有着莫大的关系。

2.2制约因素浅析

(1)内部制约因素

①农民文化素质低,影响农业技术的产业化。我国农民整体文化素质比较低,导致大部分农民认识不到使用先进农业技术的重要性,即使愿意采用新技术,其较低的科技文化素质也会影响农业新技术应用的效果。

②农业知识产权产业化风险较高。由于受白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影响,新技术的应用往往会导致农民收入不稳定,致使广大农户不敢轻易接受、试用新的农业技术成果。现阶段,我国农户承受风险的能力相当脆弱。

③农业知识产权申请和保护意识淡薄,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少,质量低。我国广大科研人员忽视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申请和保护,忽视了专利、商标、技术秘密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导致知识产权流失严重。我国在知识产权领域面临严峻考验,表现为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少,质量差,国外先进技术引进成本高昂,农业自主知识产权应对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弱。

④农业企业产业链条短,企业产品单一化严重。农业企业普遍产业链条较短,对于农产品的加工和利用只停留在粗加工阶段,农业企业才是农业知识产权产业化的主体,主体的缺失必然阻碍农业知识产权的产业化。国内大多数农业企业生产的产品品种都比较单一,影响了国家层面上农业知识产权的产业化水平。

(2)外部制约因素

①农业科研管理方法不利于农业专利保护。我国农业科研机构的研究一直存在着与现实农业生产相脱节的现象,“重论文、重成果、轻专利“的科研管理方法极大地影响和限制了农业科研人员知识产权申请的积极性。

②农业技术推广和知识产权保护两者难以兼顾。我国目前的农业科技体系完全是一种偏重推广的价值引导方向,这使得许多农业科研工作人员陷人农业技术推广和保护的两难境地,影响了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申请。

③无法控制农民侵权。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与其他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不同,很多情况下侵权者是居住分散、尚属于弱势群体的农民。导致广大农业科研人员从道德上不愿将侵权案件诉诸法律。

④缺乏资金及自主创业融资渠道不畅。大部分农业科研单位科研资金目前还非常紧缺,更拿不出多余的资金来进行规模性的试验和产业化生产,目前只有极少数银行对部分中小企业提供此项融资便利。

⑤农业知识产权产业化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首先,缺少农业知识产权转化、交易、展示的平台。农业本身作为一种弱势产业,其收益相当微弱,所以涉及到农业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产业化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甚至是缺失农业知识产权成果评估体系不健全。其次,目前国内还没有关于农业知识产权成果评估的一套详细标准,因而对农业知识产权成果的评估就比较困难,从而影响了农业知识产权的转化和交易。

3促进农业知识产权产业化对策与建议

3.1优化内部环境

(1)增加农民收人,扩大农民对农业高新技术的有效需求。

(2)为农户提供资金支持。

(3)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水平

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才能使农民切实感受到使用农业高新技术的必要性。比较切实可行的有两种途径:

①加强对农民的科学技术知识培训

由当地政府以及职业技术院校联手,组织本地农民参加农业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一些比较实用的农业技术知识,并及时了解最新的农业技术动向。

②充分发挥示范农户的带头作用

鉴于一些农户思想保守、不愿学习新知识、不敢采用新技术的现实,可以先组织一批年轻、有一定文化基础又愿意接受新技术的农民参加相关技术培训,并采取优惠的价格资助他们采用农业高新技术,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来带动周围的农民。

3.2优化外部环境

(1)完善健全相关保护法律法规。利用专利法保护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利用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保护育种成果;利用商标法保护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利用合同法和反不正当法保护科研成果;建立健全各项推广法规政策,为涉农知识产权产业化提供法律保障。政府应运用法律手段,为农业知识产权产业化工作保驾护航。

(2)建立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和完善示范园区的建没。由政府牵头,建立为农业知识产权产业化服务的中介机构;建立农业知识产权产业化示范园区。

(3)促进农业科技技术体系发展。要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农村技术推广组织,建立健全县级技术推广中心;科研单位要制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

(4)农业知识产权在抵御风险方面的资金支持。政府要建立各项制度体系,降低农业科技应用中的风险;建立农业知识产权产业化风险投资基金,提供贷款支持;设立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基金,扶持农业科研知识产权的申请和开发。

<5)健全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国家有关立法机构要尽快建立健全农业科技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为农业科技知识产权保护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4涉农知识产权产业化模式探索

4.1涉农专利产业化新型模式

结合我国涉农专利产业化的现状,在相关法律法规允许的条件下,提出“直线双驱互动型”模式。其结构图如下:

所谓的“直线双驱互动型”就是指,以促进农业专利产业化的中介服务机构为中心和纽带,将农业专利权人与买受人(意向买受人)联结在一起,在实现技术和资本对接以后,双方能够为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而进行的深人合作,如技术指导,联合攻关等的一系列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由中介服务机构将农业专利权人和买受人(意向买受人)联结在一起;其二,农业专利权人和买受人(意向买受人)双方就农业专利的转让形式和转让价格进行谈判和磋商;其三,达成转让或者许可使用协议,买受人(合法使用者)与专利权人共同进行专利技术产品开发;最后,农业专利技术产品成熟,适合市场化的条件,达到农业专利产业化的目的。

4.2植物新品种产业化新型模式

结合我国植物新品种产业化的现状,在相关法律法规允许的条件下,提出“市场导向型”模式。其结构图如下:

植物新品种的育种人,在取得品种权的条件下,无论育种人是单位还是个人,只要条件允许,完全可以自己去进行品种繁育,进而推广普及,最终实现新品种产业化的目的。植物新品种权人通过自己找到合适的买受人,经过买受人对该新品种的推广与普及,从而实现产业化;或者是项目投资人通过自己的社会网络找到了品种权人,经过双方协商,达成合作开发的意向,从而实现对植物新品种产业化的目的。通过“中介机构”的品种权人可以通过促进农业知识产权转化的中介服务机构,在市场上帮助其寻找有合作意向的买受人,通过买受人的资本和市场运作能力将新品种进行推广和普及,实现新品种产业化的目的。

4.3涉农商标产业化新型模式

结合我国涉农商标产业化的现状,在相关法律法规允许的条件下,提出“直线互动型”模式。其结构如图3。

涉农商标不像涉农专利技术那样,在进行技术对接以后,还有一个较长的产品开发过程,其可以直接被买受人使用,因而提出“直线互动型”。所谓“直线互动型”是指以促进涉农商标产业化的中介服务机构为中心和纽带,将涉农商标权人和买受人(意向买受人)联结在一起,经过双方的谈判,从而达到涉农商标产业化的目的。这个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由中介服务结构将涉农商标权人和买受人(意向买受人)联结在一起;其二,涉农商标权人和买受人(意向买受人)双方就涉农商标的转让形式和价格进行谈判和磋商;最后,达成转让或者许可使用协议,买受人(合法使用者)将涉农商标进行产业化使用。

4.4地理标志产业化新型模式

结合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和产业化的现状,在相关法律法规允许的条件下,提出“政府主导型”模式。其结构如图4。

新型农业技术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村服务 合作经济

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2-262-02

一、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内涵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称谓。世界银行称其为“支持服务”,在美国称其为“农业服务”,澳大利亚称其为“农村服务”。在我国,1983年《人民日报》中一篇评论员文章首次提到“农业专业化服务”的概念,在1984年和1986年的一号文件中,提到了“社会服务”、“生产服务社会化”的概念。后来在1991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首次使用了农村社会服务体系的提法,后来的学者针对于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概念也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各自的立足角度不同,笔者更倾向赞同郭翔宇归纳总结的概念,他认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指与农业相关的社会经济组织为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给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经营主体提供各种服务所构成的一个网络体系。它是运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使经营规模相对狭小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适应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克服自身规模较小的弊病,获得大规模生产效益的一种社会化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与经营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是相对于原有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而提出来的,重点就在于如何“新”。主要体现在:思想新,突破部门化的僵局,从全局角度来研究三农问题;方式新,重新审视各服务主体的优劣势及在处理三农问题中的地位,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机制新,各服务主体之间建立健全服务机制、沟通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合作机制,从而形成合力。

笔者认为,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应该定义为,在深化农村改革,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进程中,在新思想、新方式和新机制的框架下,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和经营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为农业生产提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综合配套服务的体系。

二、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内容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应该是由公共服务机构、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构成,为农、林、牧、渔各业来提供公益性和经营,该体系具体由以下内容构成。

(一)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坚持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构建公益和经营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构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各级教育、科技、组织、宣传、人事等部门应该结合本部门工作特点,积极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宣传工作。其中对于有财政支持的公共服务机构应利用一部分财政资金,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提供公益性支持。农业科研、教育单位拥有大量农业人才,并形成了大量农业技术成果,是人才基地,也是技术成果的源头。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技术推广的基础,农业企业是骨干力量。通过他们的经营活动,直接为农户提供技术、物资资料等服务,也通过办示范基地推广技术。农户是最终农业技术推广的受益主体,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无论通过什么社会力量,构成什么样的服务体系,最终都是为了满足农户公益性和经营性的需要。

(二)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

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由不同部门实施,条块分割严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户作为市场经济主体有了购买生产资料、进行农业生产以及销售农产品的选择权和决策权。但是由于体制改革不到位,经营服务网络不健全,农产品的流通还主要依靠传统的服务体系,缺少话语权和定价权,弱势地位凸显。目前农村商品流通服务体系是按照“生产―流通―农业生产―流通―市场”这个流程在运行。尽管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惠农措施,但是由于流通体系不完善,农民无论是丰收还是歉收,无论是农产品高价还是低价,都无法从中获利。若要提高效率,构筑新型农产品流通体系时,一要靠成立农民的合作组织,提升其议价能力,增加话语权;二要让专业的合作组织减少购销环节和中间费用。

(三)农业生产服务体系

世界农业生产的经验表明,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积极性,必须以农户或家庭农场为基本的生产单位。但是农户或家庭农场如果承揽所有的农业生产过程和环节,不符合社会分工需要,其生产效率必然低下。为了既提高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又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在劳动分工理论的指导下,应成立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并构筑以其为主体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建立农村生产服务体系,必须由国家和政府出资支持,以解决市场无法解决或市场解决低效的问题。

(四)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金融是经济的血液,农村金融和农业资金就是农业经济的血液。我国的农村金融改革逐步确立了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为主体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但是在商业利益下,中国农业银行离农村距离较远,农发行又不直接面向农户,农村信用社也开始出现了“资金非农用”的倾向。农民由于无法从正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得到贷款,民间借贷就成为了必然的补充。据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课题组统计,60.17%的农户向亲戚、朋友和私人放贷者借过钱。其中向亲戚借款的占72.03%,向朋友或者熟人借款的占20.28%,向私人放贷者借款的占7.69%。2010年5月,国务院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放宽村镇银行或社区银行中法人银行最低出资比例的限制,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涉农业务实行与村镇银行同等的财政补贴政策。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信用担保公司,鼓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参与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改组改制。时至2012年3月温州和深圳金融体制改革破冰,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成为了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又一主体。

(五)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农民信息已涵盖到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技术推广、科教、消费、金融等各个方面,包括生产技术信息、政策信息、市场信息和培训信息等等。而且目前农民获得信息的渠道也十分多样,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广播、邻里相告、网络、布告等等。

我国农村目前初步形成包括信息推广、信息技术开发应用、信息服务工作等方面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立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就是要让农民能够及时获得需要的信息。由于农户信息需求多样,信息服务渠道多样,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应该是一个开放系统。国家和政府重点扶持信息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业技术、农业市场信息等中心基地的建设,电视、广播、网络等宣传媒体的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应用平台的基础建设。

三、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原则

(一)全局高度的原则

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涉及多部门利益,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站在全局的角度,以全新的高度和视角看待该问题,树立大农业的思想,加强国民经济各部门以及农业部门内部的沟通联系。努力打破行政区域、行政行业、行政部门和行政单位的界限,破除“部门化”,不搞小利益。只要是有利于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致富的事情,都要主动积极服务,明确各部门职责,密切配合,责权对应。政府应从根本上转变管理思路,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而非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突出某些部门的业绩,而是要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中心,围绕服务三农做文章,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民主尊重的原则

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目的是改变农民的生产经营现状,从而改变农民的生活水平落后的局面。首先,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和经营自是任何农村改革工作始终要坚持的原则。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以政府为依托,但这与政府向基层学习,向实践学习并不矛盾。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需要工作创新,不可能墨守成规,要积极挖掘并充分肯定基层的创造成果。其次,发挥农民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主体作用,就是鼓励农民组织起来进行生产经营,在法律体系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后,应该切实尊重农民的自主经营权。农民需要支持和帮助,但是政府起到的作用不应该是家长,而是导师。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经营权就是,心里要时刻想着农民,帮助农民解决问题,只要不违背法律就要坚决支持。通过财政和政策扶持,成立农民的专业合作社,让农民自主经营,提高管理意识和水平。建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离不开农民,更需要使农民可以在这里实现其自身的价值。

(三)完善服务体系的原则

完善服务体系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要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抓紧研究落实全国的主要农产品产区的物流发展规划,合理安排农产品批发市场、各地农产品配送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产品商务信息建设,推广网络订单、配送等物流形式。缩减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推广绿色通道和农超对接。二要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政府积极引导科研、教育等部门进行农业技术研发的同时,也要宣传推广农业技术的使用,只有将研发成果应用于实际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才能够转化为生产力,才能够给农民带来实惠,因此政府应该鼓励和支持农民成立合作组织,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来推动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三要创新农村金融支持体系。鼓励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业务范围向农村延伸,开展支农业务。加大对民间投资的融资支持,加强对民间投资的金融服务。清理和修改不利于民间投资发展的法规政策规定,切实保护民间投资的合法权益,培育和维护平等竞争的投资环境。

参考文献:

1.郭翔宇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问题探索.哈尔滨出版社,2001

2.王洋.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投建研究.东北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3.陈建华,商秋红.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探讨.中国农学通报,2010

4.王建增.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1

5.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2010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7)

新型农业技术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需条件。作者认为我国应构建一个服务组织社会化、推广主体多元化、服务全程化、服务手段现代化和产业化带动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由面向“三农”提供科技服务的组织、机构或社会化服务实体及其相关的基础设施、政策支撑环境等构成的系统。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在推动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农业内涵的不断延伸与拓展、农业结构的调整深化和农业产业方式的不断更新,我国原有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出现一系列不适应新形势新问题。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现对我国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提出构建的思路和建议。

一、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构成

我国原有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一套完整的单一型、垂直结构式的服务体系。农村科技服务通过政府行政指令进行安排,以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水产业、农业机械化、水利技术推广、农业经营管理等具有事业单位性质的农业推广机构为主,多部门共同参与完成。主要采取项目推广、项目示范辐射、技术承包、技术与信息咨询服务、经营服务、技术转让、公司加农户、民间组织加农户等主要服务模式。传统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促进了农村经济、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为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和实现农业的历史性跨越做出了重大贡献。

除了传统的农业推广系统外,层次不同、目标和功能各异的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形式也不断涌现。科研院校通过讲课和培训等形式参与到了推广工作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等形式,正逐步成为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力量;由农村生产和营销大户、种养能手、相关农村科技人员等成立的农民合作组织或农村专业技术协会,逐步成为农村中农业技术传播的重要载体。

二、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㈠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十分薄弱发达国家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一般占到农业总产值的0.6%~1.0%,发展中国家也在0.5%左右,而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强度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只有大约0.3%左右,经费的匮乏直接导致了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运行困难。就农技推广人员而言,由于环境及待遇不好,基层农技部门很难吸引到高学历人才。

㈡农业科技的产学研结合较差我国农技推广与农业科研、教育部门之间存在着各自为政的倾向,缺乏凝聚力,既不利于自身发展,更不利于形成农技推广的合力。农业科研院校的科研项目与企业、农户的经济社会条件缺乏一致性,针对性不强。农业研发在盯紧市场、瞄准需求方面做得不够,科技成果供需严重脱节,科技成果转化度较低。

㈢农户作为农业科技的主要推广和使用对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能动性不足的问题我国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年,其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不足5%。随着农村青壮年和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人员大量外出务工,增加了输出地农技推广工作的难度。

㈣农业信息化服务覆盖面有限我国农村科技服务缺乏一个传输快捷、准确有效的信息服务网络支撑,新的农业科技成果不能通过现代化传播手段及时有效地传递到农村地区。农业信息服务不完善,仅局限于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的传播,而对农业市场供求信息传播不够,也未能及时有效地反映科技服务需求。

三、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构建思路

根据我国农业发展历史、今后发展需求,借鉴国外科技服务体系的经验,我国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应该是一个服务组织社会化、推广主体多元化、服务全程化、服务手段现代化和产业化带动的完整体系。

㈠服务组织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社会化组织由政府和政府部门以外的其它组织和自然人独立创设,该组织有自主的人事管理和收益分配权,其技术服务活动完全受市场驱动和制约。

㈡推广主体多元化除了充分发挥政府为主导的农技推广体系作用外,还应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技术中介服务机构等多种农技推广服务的主体作用。

㈢服务全程化服务体系应该是以科技服务为主体,同时配套各类服务,为生产者提前、产中、产后的科技及其它信息服务,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服务。

㈣服务手段现代化农村科技服务手段现代化是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发展壮大的标志,要建立覆盖面大的现代化信息化服务,为提高服务效率和发挥服务功能提供保证。

㈤产业化带动科技服务要有产业支撑,要通过发展壮大现代农业和产业化龙头企业来带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发展。

四、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㈠创新推广理念与目标农业推广部门通过采用组织、教育、咨询、沟通等手段,引导农民行为的自愿变革,由单纯的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拓展到农民的组织、教育、咨询、服务等领域,通过农民行为的改变来促进科技成果的应用。农业推广目标应由单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产量拓展到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提高农民的个人能力和素质上来。㈡加快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科学界定推广机构职能,区分经营性和公益性职能。对于公益性职能,由政府农技推广机构承担,由财政全额供养;一般技术服务和经营服务职能,应从政府农技推广机构中剥离,由面向市场的技术服务组织承担。压缩非技术人员比重,并通过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技人员进行资格认定。根据区域和产业发展,对现有的农技推广机构要进行相对综合,建立片区农业综合服务站。

在推广技术服务上,应变以技术为中心为以农民为中心,由推广以增加农产品数量为目的先进生产技术,不仅应拓展为农业生产产中环节技术指导,而应拓展到为产前环节提供信息、资金、种子种苗、农资等方面的服务,为产后环节做好农产品加工、销售、运输等方面的服务。

㈢发展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主体扶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通过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引进、开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发挥农业科研单位在技术开发和农技推广部门信息资源的优势和培训职能作用,提高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率。从培训、登记、财会制度、财政、税收以及金融政策等方面,扶持农民发展生产合作、营销合作、信息服务、技术培训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尽快制定和完善关于农业科技中介服务组织的法规,规范其行业行为,鼓励具备条件的农业科研机构转制为企业性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㈣完善和探索多种类型的推广方式在推广方式与方法上,将传统的行政层层传递的推广方式,改进为采用技术、信息和经营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提前信息、种子、农资等服务,以及产中技术指导及产后销售服务。发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专家大院,逐步建立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的现代企业经营机制,形成与市场对接的专家大院新体制。推广“专家+协会+农户”、“专家+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把专家与农民合作组织建设结合起来,让专家加入农民合作社,提高农民合作社的信誉度和适应市场的能力。通过政策扶持,吸引科技企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农业推广机构、科研院所和高校及其专家进驻农业科技园区,开展农业技术开发与服务活动,组装集成适应当地转化应用的农业新技术,解决影响园区所在区域农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

㈤加强对农民和科技人才的培养强化新型农民培训,要适应农民需要,宜以可操作性和实际、实用、实效为目的,开展灵活多样、易懂易学的实践培训、现场教学、短期培训。培训内容要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结合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的要求,突出现代信息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生物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和环保技术等。加强对农技人员的培训,增加推广人员的在职进修机会。实施基层组织负责人培训计划,建立一批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培养培训基地,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进行培训。

新型农业技术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摘要]加快新农村建设,关键是推广农业新科技;加强农业科教体制改革和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建设,农民科技知识的培训,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强农村能源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引进力度,农业科技研发投入和农业资源配置调整,才能加快新农村建设。

推广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本文以个人在农村实际工作经历认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是推广农业新科技,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干部和农民对农业科技的信仰、提高学习和掌握农业科技知识能力,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增加农民收入,才能加快新农村建设。

一、加强农业科教体制改革

加强农业科教体制改革,必须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精神和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加快农业科研、教育、推广机构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按照有利于科技与农业的有效结合,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原则,合理配置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农业院校的研究力量,充分利用现有基础,集中力量从事重大农业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农业科研机构应逐步转变为科技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的技术开发机构,建立起分别承担公益性职能和经营的农技推广队伍,逐步形成国家兴办和国家扶持、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二、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要以实施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为依托,建成国家农业科研基地和产业综合研究中心,加强农业基础研究、重大应用技术研究和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尽快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吸引高层次的外国专家和科技精英开展合作研究,提高科技实力、人才优势和创新地位。通过学科结构和人才结构的调整,建成一支高素质的精干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三、加强农村干部和农民科学技术的培训

加强农村干部和农民科学技术的培训,有关部门要为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供合格的载体。利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高、中等农业院校、成人院校、农业职业学校、农干校等各级各类农业教育培训资源,逐步建立起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和健全的培训制度,为全面实施各类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奠定基础。

四、加强现有农业科技成果的熟化和转化

对一些具有产业化前景的项目要进行工程化开发,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核心,以抢占市场和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目标。在种子(种苗)、种畜禽、疫苗与兽药、农药、肥料、饲料、农产品产后加工和节水灌溉技术及设备等方面,建成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的高新技术企业或企业集团,使其为推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品种、提高品质、增加效益发挥重要作用。超级秘书网

五、加强能源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在加强农业技术研究,开发推广的同时,必须加强农业、农村的资源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如农产品下脚料的利用、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等,如不能很好的开发利用,会造垃圾,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改善会造成农民生产生活的二次污染),因此加强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能源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

六、加强农业技术的引进力度

按照新的引进原则,以推动农业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增强我国农业技术储备的前沿技术为主,以提高主要大宗农产品质量和效益的先进实用技术为主,以促进结构调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技术为主,加大技术引进力度。以农产品商业化、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强工厂化农业为目标,加快农业高新技术及手段的引进,以提高我国农业高新技术研究能力和水平,增强科技储备和发展后劲。

七、加强科技投入和资源配置调整,为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供条件支撑

上一篇:cai课件设计论文范文 下一篇:云计算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