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新型农民

时间:2022-10-17 11:28:17

塑造新型农民

培育农民,切实帮助和提高农民,使之尽快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积极有效地引导农民从不自觉走向自觉,从被动沿袭到主动创造,让他们在农村大舞台施展 “十八般武艺”,乃是当务之急。

今年以来,我们如东县委宣传部联合教育、农林、司法、文化、卫生、科技等单位一道,以开展“三百助三农”主题活动为抓手,策划、组织和实施了旨在让农民“受教益,得实惠”的一揽子“育农工程”,得到广大农民的普遍响应和积极参与,产生了令人可喜的互动效应。

所谓“三百助三农”,就是邀请和组织100名以上的农技、卫生、法律、劳动等方面的专家深入100个以上的村开展100场以上的讲座、咨询、现场答疑等活动,多层次、多领域、多途径帮助农民增强技能,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具体活动内容包括:由县文明办牵头组织县内15个省级文明行业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帮助15-30个村共建“四个一”,即:一间创造快乐的村民活动室,一个读书求知的村民阅览室,一档入心入脑的村民自办广播节目,一块应时鲜活的村民黑板报。由县农林局牵头,组织县内外农技专家根据农时、农需举办10场以上的种养专题讲座,普及相关种养技能,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由县劳动局牵头,举办10场以上的劳动技能培训和10场以上的用工信息会。值得一提的是,劳动局主动赴苏南乃至外省区采集就业岗位,再根据这些岗位的要求,开设技能培训班,帮助农民增技能、快就业。此外,县教育局利用各镇成人学校根据养殖、种植专业户的要求开设短期培训班,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文化、卫生、广电、司法、科技(协)、书店等部门则联起手来举办法律、卫生、科普、图书和文化大集,变“三下乡”为常下乡,变城里人唱独角戏为城乡互动“二人转”,村民以往单调寂寞的精神生活逐步变得丰富充实起来。

经过半年多的精心组织,密切配合,扎实推进,如东县的“助农育农”工程已逐渐得到广大农民的认同和接受,他们的思想观念、生产生活方式等也随之有所改变:学习求知的多了,滋事的少了;创业创新的多了,畏难守旧的少了;文明信用的村子多了,邻里不和的农户少了。

在培育新农民、塑造新农民的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宣传思想工作只有与时代合拍,与发展同步,才能不断创造社会需要、群众认可的业绩。“三百助三农”之所以在短短半年里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得益于突出了强势,抓住了关键,把农民的需求与我们的优势有机统一起来。宣传思想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必须创新方法,以求实效。很多传统的行之有效的宣传方法在面对普通农民时就不那么管用了,我们要根据农民的所想所需提供“适销对路”的服务,比如,我们在指导15个典型示范村开辟“一档入心入脑的广播节目”和“一块生动鲜活的黑板报”时,就注重在农时家事上下功夫,抓住农民的兴奋点做文章,这就容易被接受,宣传功效也就好得多。宣传思想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必须善于统筹协调,整合各方面力量协同作战。培育新农民光靠我们宣传系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在制订“三百助三农”的方案时,广泛征求意见,及时收集各方面好的设想、点子,不断进行调整补充,同时在任务分配、时间部署等方面与各部门多沟通、多商量,这样,就保证了整个行动步调一致,合心合力。

(作者系中共如东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上一篇:魅力新农村 小康新生活 下一篇:文化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