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范文

时间:2023-02-26 12:39:37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范文第1篇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十字路口,一方面粮食生产稳定跃上新台阶,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民增收成效明显;另一方面资源有限,农业生产成本上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减少,经营主体缺失问题愈发显现。下一步农业如何发展是一个重要问题,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就是要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职业农民。

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包括物质装备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经营管理现代化和资源环境优良化等内容。它的一个主要标志是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把产前组织、生产过程和产后服务有效组织起来,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链条。所以,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技术推广运用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如果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就会缺乏对新技术、新成果、新信息的接纳、消化、吸收能力,就会出现对科技成果应用“思想保守不愿用,没有知识不会用,怕风险不敢用”的现象,就会影响农业科技新成果的传播和应用,影响农业科学生产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科技进步。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就业,农业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素质结构性下降等问题日益突出。许多地方留乡务农的以妇女和中老年为主,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比重超过50%,占农民工总量60%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不愿意回乡务农。因此,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之一就是要努力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职业农民。当今世界农业经济的竞争,实质上已是高新技术的竞争,高附加值农产品的竞争。伴随着高新技术在农业经济增长中作用的增强,知识将成为资本积累的重要源泉。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所在。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2012年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说,“我国农业发展真正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跨越的新阶段,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真正到了由传统小农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加快转变的新阶段。今后将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稳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新型职业农民就是基于对将来“谁来种地”问题的战略考虑,是科学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决策。新型职业农民不仅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而且是以农业为职业、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农民。培育职业农民不但可以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而且还可以解决“种好地”的问题。我相信,新型职业农民成为农业劳动者主体之日,就是农业巩固强大之时。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现状,金融支持

党的十明确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坚持以家庭承包制度为基础,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加从业者收入为目标,依据市场需求从事专业化生产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主要分为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四类。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支持很难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如何改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金融支持的现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为了从微观角度了解陕西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现状和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本文于2015年7―8月在西安市完成暑期社会实践课题的调研工作。本次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样本,通过入户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共发放问卷243份,获得有效问卷230份,有效回收率为94.7%。

(一)人力资本特征。在被调查的主体中男性比重高,占总数的94.8%;而女性仅占总数的5.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中壮年为主,年龄主要集中在41―50岁,其中40岁以下的占20%,41―50岁的占48.7%,50岁以上的占31.3%。在受教育水平上,各主体大多数为高中学历,占比46.9%,初中学历以下的占36.5%,大专学历占15.3%,本科及以上学历仅占1.3%。各主体的平均务农年限为8.14年,其中5―10年的占总数的37.4%,10年以上的占总数的47.4%,而5年以下的仅占总数的15.2%。

(二)土地经营及流转情况。西安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自有土地面积不多,但是随着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推进,其土地经营规模得以扩大。在土地流转的调查中,通过流转获得的土地使用权,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资产,以被调查的专业合作社为例,每户通过流转获得的平均土地经营面积为507亩,占总面积的88.2%。在土地流转期限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流转期限较长,其中5年以下的占比32.7%,5―10年的占比38.7%,10年以上的占比28.6%。

(三)农业生产及培训情况。在被调查的主体中,从事种植业的占46.5%。从事养殖业的占44.8%,从事种养混合的占8.7%。各主体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农业生产,占总数的77.4%,而非农业生产仅占总数的22.6%。同时,各主体生产积极性较高的占比54.4%,积极性非常低的仅占6.1%。在农业技术培训方面,80.9%的主体表示有参加过,仅有19.1%的主体表示没有参加过。进一步调查表明,培训时间一般维持在一个月以内,占比61.8%。而在金融知识培训上,91.7%的主体表示没有参加过,仅有8.3%的主体表示参加过。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金融支持的原因分析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身的缺陷。区别于粗放型的普通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呈现出集约化和专业化的现代农业生产特点。近年来,各主体对资金的需求特征有了新的变化,不仅需要更多的资金来购买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还需要购置和维护大型机械、设施大棚等固定资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资金需求在两个方面发生改变:一是资金需求金额增大。资金需求金额在30万元以上的占64.3%,其中30―50万的占31.7%,50―100万的占22.6%,100万以上的占10%;而30万以下的仅占35.7%,其中1―10万的比重最少,仅占7.4%。二是资金需求期限延长。资金需求在一年以上的占比66%,其中1―3年的占45.7%,3年以上的占20.3%,而期限在一年以下的所占比重较少,其中3个月以内的占3.5%,3―6个月的占12.2%,6个月―1年的占18.3%。上述结果表明,现有的金融支持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体系下的融资需求,快速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亟需更有力的金融支持政策。

由于发展阶段和政策环境的影响,尽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体发展态势较好,但是仍然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一是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在实地调研中,部分主体缺少管理制度,章程设计不完善,特别是财务管理方面,缺乏规范的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标准,财务信息透明度低,无法接受成员的监督。因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贷款时无法提供完整的财务资料,导致不能满足自身的融资需求。二是专业人才匮乏。我国农业专业人才数量有限,普遍农业经营者专业素养不高,人才的缺乏是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实地调研中,部分主体表示农业科技成果转换、农产品营销和农业信息化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环节,而这些环节中存在较大的人才缺口。

(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供给落后。由于市场上没有形成良好的信用评级制度,银行等金融机构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金融机构为了规避风险而在政策上采取较高的准入门槛,从而导致当前的金融供给服务落后。根据调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时主要面临三类问题:一是申请贷款困难。在被调查的主体中,高达86.4%的主体认为获得贷款不容易,其中8.6%的主体表示获得银行贷款非常困难,仅有5%的主体表示获得银行贷款较容易。二是贷款手续复杂。在实地访谈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普遍反映银行的贷款手续繁琐,耗费的时间成本高,因而很多主体转而向亲朋好友借款或寻找民间高息借贷。三是抵押担保条件滞后。西安市的调查显示,虽然陕西省在逐步推进涉农抵押担保方式的创新工作,但是由于尚处在初级阶段,土地经营权抵押、大型农业机械抵押等新型抵质押担保方式并没有普及,现阶段仍以传统方式为主。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体现着金融服务的供给水平,而机构网点数量、ATM机和POS机等设施的数量分布是重要的衡量指标之一。在调查中,主要反映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金融基础设施供给不足。在访谈中发现,西安市部分主体所在地区仅有一家农村信用社网点,网点覆盖不足,限制了金融机构的支农功能。二是金融机构服务的满意度不高。调查显示,63.7%的主体表示对当地金融机构的服务不太满意,只有36.3%的主体表示比较满意。可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知识素养不足,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存在较大问题,客观上也影响了金融机构支农的有效性。

(三)政府扶持政策的落实受到制约。自2014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支农政策,逐步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促进了现代农业体系的建成和发展。但是由于支农政策层层下达,中间环节缺少紧凑性和调节性,导致政策落实效率不高。一是农业补贴政策不到位。在调研中发现,经营主体并没有拿到流转土地的补贴资金,实际中土地所有者得到了这部分补贴,违背了补贴原则。二是政府信贷担保机制薄弱。从被调查的主体来看,只有41.5%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贷款时享受到政府的支农资金作为担保。因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担保机制不健全,而政府的信贷担保机制又不足以承受现有的融资活动,进一步加大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风险。

在从事农业生产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面临着遭受自然灾害的风险,而农业保险作为对风险损失进行补偿的重要措施,特别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对稳定现代农业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一是宣传力度不足。调研显示,各主体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了解程度较低,高达46.7%的被访者表示不知道有政策性农业保险,10.2%的被访者表示略有了解。二是覆盖范围较少。西安市的特色农业如苹果、猕猴桃等并没有覆盖政策性农业保险,这类主体面临的风险不能得到有效补偿,真正享受到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营主体数量较少。三是保费补贴较低。在实地访谈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反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补贴并不能弥补遭受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保费补贴的费用尚不足以弥补生产成本。可见,政策性农业保险正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其保障能力和赔付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三、对策建议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加强自身规范化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认识到自身的局限,努力从自我规范做起,提高外部融资和内部经营管理水平。一是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制定切合自身发展的规章制度,完善组织结构体系,设立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准则,努力向金融机构提供完整的财务报表。二是提高自身的农业专业素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积极参加政府部门开展的技能培训,并多学习相关金融知识,重视政府部门颁布的农业政策,不断提高自身对相关农业政策的解读能力。三是积极引进专业人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积极引进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营销和信息化服务等方面的农业专业人才,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保证农业主体的可持续发展。

(二)涉农金融机构要构建金融支持的网络。一是涉农金融机构应立足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特征,适当增加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简化贷款手续,降低贷款利息,逐步开发和完善适合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产品,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融资方案。同时,逐步推进新型新型抵押担保方式的全面普及,探索开展农产品预期收入质押等创新业务。二是强化涉农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发展村镇银行、农村商业银行、贷款公司以及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增加多种金融支持的渠道,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三是优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银行机构网点覆盖空白地区,增加服务网点数量,完善金融基础设施,提高ATM机、POS机的渗透程度。四是政策性银行应鼓励涉农金融机构加大对各主体的支持力度,并对金融服务情况进行合理有效的监督,以期形成自上而下的现代农业金融支持的三级网络。

(三)政府要建立完善的支农政策环境。政府要切实发挥职能,明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认定标准,提高注册和审批的门槛,保证现代农业体系发展的质量。在农业补贴政策方面,国家和各级政府要严格遵循“谁种田,谁受益”的补贴原则,确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真正享受到补贴资金,以此提高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在政策性农业保险方面,政府要加强宣传推广的力度,增加保险品种,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能力,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的风险。同时,要逐步增加保费补贴金额,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保的积极性。在监督和管理方面,政府可以建立征信平台,解决政府部门、涉农金融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这样不仅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健康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林乐芬、法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的深层原因及化解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15(7):150―155.

[2]中国农业银行战略规划部课题组.关于金融服务家庭农场的调查与思考[J].农村金融研究,2013(12):16―21.

[3]王婉.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实问题与对策[J].经济纵横,2014(11):63―66.

[4]黄祖辉、俞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状、约束与发展思路――以浙江省为例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10):16―26.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范文第3篇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指出,新型经营主体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新生力量,要把加快培育新型r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鼓励发展、大力扶持。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家庭农场、合作社、产业化经营组织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蓬勃兴起,在发展现代农业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受到当前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变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别是粮食规模经营户不少面临经营效益降低、经营风险加剧的挑战。一方面,由于大宗农产品价格下行,人工及租地费用上涨,特别是受到信贷保险、设施用地、人才引进等方面条件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有不少困难,需要政策扶持。另一方面,有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存在带农助农能力不强、与普通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不够紧密、自身运作不够规范等问题,需要正确引导。《意见》立足于构建扶持政策体系,在现有政策措施基础上,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实际,从完善财政税收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金融信贷服务、扩大保险支持范围、鼓励拓展营销市场、支持人才培养引进等六个方面给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支持。当前,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文件的精神和要求,不断优化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确保改革沿着正确的轨道积极有序推进。

要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正确处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普通农户之间的关系。多次强调,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体系,要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决不能忽视普通农户。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对我国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丰富和完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小规模的兼业农户仍然会占大多数,这是我国特殊的国情、农情决定的。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既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优做强,同时也不能忽视、削弱对普通农户尤其是贫困农户的政策扶持;既要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竞争力,又要增强其辐射带动农户发展能力;既要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也要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要通过完善订单带动、利润返还、股份合作、就业吸纳等多种模式,完善现代农业发展的利益分享机制,带动更多普通农户参与规模经营,促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民共生、共舞、共赢。

要坚持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把握好加大政策扶持和市场化导向之间的关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市场主体,其成长发育有自身的内在规律,发展的规模要与发展的能力相匹配,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进程相适应。在培育新型主体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市场导向,尊重市场规律,多用市场的办法推进生产要素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化配置,多用市场的力量促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发育壮大。政府要重点做好引导和服务,决不能搞行政命令,更不能拔苗助长。发挥好政策引导作用,优化存量、倾斜增量,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农业。既要在政策上扶持和倾斜,又要通过市场选择、优胜劣汰,避免“大呼隆”;既要多路径提升规模化经营水平,还要把握好适度原则,防止“垒大户”,努力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

要坚持健康为先,协调数量与质量、发展与规范之间的关系。近年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呈加快发展态势。但是,在一些地区,家庭农场、合作社、产业化经营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各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热情很高,发展势头也很好。越是在这种时刻,越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注重数量,也要提高质量;既要扶持发展,又要引导规范。根据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更有针对性的引导措施。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范文第4篇

1.湖南农业经营主体的现状家庭承包户。家庭经营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是主体,相对于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和公司农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而言,它是旧经营主体,但仍然是基础。截至2011年6月,湖南已有65个县(市、区)建立了土地流转有形市场,1042个乡镇设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流转面积达2425万亩,占农地面积的10.1%,其中耕地流转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20.4%,比全国的平均水平高訛譻。农林牧渔业的劳动力为1857.39万人,这表明家庭承包经营仍是湖南农业中最多的生产经营主体。家庭农场。由于家庭农场有较大的种养规模,能够使经营者获得与当地城镇居民相当、比较体面的收入,当前湖南家庭农场数目偏小,为此,湖南省委2014年1号文件里明确提出将重点扶持10000户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在农业不同领域大户的标准不尽相同,粮食作物与特色种植、养殖差别明显。2011年湖南2公顷以上的种粮大户租赁转包耕地面积达36.07万公顷,占湖南省耕地面积的9.55%,2012年湖南租赁转包耕地面积在2公顷以上的种粮大户有11.56万户訛譼。专业合作社。当前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社户数增长高于全国,资金总额低于全国。截至2013年底,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2.5万户,占全国的2.5%;出资总额569.6亿元,占全国的3%訛譽;至2013年6月,湖南农业专业合作社成员达182.9万人(户)訛譾。公司农业。截至2014年5月,湖南农业产业化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总数达到577家,其中国家重点龙头企业50余家。龙头企业行业分布有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业服务、休闲等,结构不断优化,主要农产品加工能力不断增强,湖南农业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的潜力明显。

2.当前湖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在的主要问题(1)土地流转难,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生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求土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但这必须以规模较大、租期较长的成片土地为前提。尽管空心化背景下农地流转较普遍,但真正要流转规模较大的成片土地实不容易;少部分细碎化的承包地农户因种种原因(观念上怕失地失权訛譿、自己耕种、对流转条件不满意、社会保障訛讀等)不同意流转土地,意味着成片土地流转的规模化经营难以形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便没了基础。(2)融资渠道窄,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前期投资较大、周期相对较长且见效慢。目前商业资本投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体较少,主要依靠返乡的经商者和打工人士、有一定眼光和实力的当地农民,面对高额的前期投入,融资却很困难。当前政策加大了对“三农”的信贷支持,但以主要是10万元以下的小额贷款为主,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资相比差距大。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抵押还缺乏物权属性,银行很难认可农业机械等资产为抵押物。加之小额信贷交易成本高,农业经营主体资金难以持续,制约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3)基础设施落后,阻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运营健全配套的基础设施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助推器。承包责任制推行后,农村基础设施年久失修,严重阻碍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突出表现在细碎土地不适合机耕;农田水利设施落后,大多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水库及相应设施严重老化,水利设施与新型农业主体的要求不匹配;耕地受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化肥大量使用致土壤板结等因素,农业潜在产能大受影响。(4)新型职业农民缺乏,导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人才不足农村人力资本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核心,新型职业农民能促进人才、资本等要素向农村流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资源配置效率,是促进城乡统筹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但目前“空心化”下的农村极其缺乏新型职业农民,影响了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的发展。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仅要引进杂交种子、农业机械这些物的要素,更要引进具有现代科学技术、能运用新生产要素的人。(5)农业产业化服务滞后,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育农业生产周期长,面临自然风险、技术问题等各种不确定性因素,需要精心的服务。当前农业服务滞后突出体现在:农业保险服务覆盖面窄、保险种类少、防灾避灾机制不畅和赔付水平受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面临灾害之忧。公共技术服务比较落后,如乡镇农技服务机构出现在人员上的断层、经费投入不足、农技服务设施落后。新型的社会化、市场化专业服务组织又没有及时补充,造成农业技术信息与生产需求不对称;农业产前缺乏有效的规划指导、产后缺乏销售服务和渠道。(6)农业组织化程度低,削弱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动力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农民参与组织化的选择渠道不宽,2013年6月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达182.9万人,不到我省农民数量的10%,分散的普通农民难以抵抗市场风险;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机制不完善,农民各自为政的现象较普遍,经营收益不能以较民主的方式分配,常被少数负责人占有,参与农民利益得不到保障;三是农业公司和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由于农产品的自身的特征和农民的弱势地位,农业公司和农户没有稳定的契约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訛讁,难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7)农产品营销难,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市场价值的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家庭农场与专业大户的农产品销售渠道窄、品牌意识不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种少、品牌分散、以缺乏加工的初级农产品为主、与鲜活农产品相匹配的物流配送体系有待完善;农村的营销队伍、思路和观念有待加强。

二、基于农地流转的湖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模式

面对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与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湖南各地进行了大量具有首创精神的实践探索,归纳起来,目前我省农业经营主体的创新主要有三种:

1.衡阳“安邦农业模式”:市场主导现代农业服务模式“安邦农业模式”可分解为三个有机组成部分“:点菜模式”“、管家模式”和“帮扶模式”。“点菜模式”就是对部分不愿意进行农地流转的农户,为其提供全套餐服务,如为农户提供“种子、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专业防治、机耕、机插、机收、谷物烘干脱粒等全套服务”,实行规模种植,这被形象地称为“点菜模式”。“管家模式”是从农民手中收集土地,然后委托给代管户,由代管户负责日常的田间管理。“帮扶模式”则是把种植大户的土地面积扩大到200~1000亩,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种植。通过这三种模式,为农业生产提前、产中、产后全套服务,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现代农业服务新模式。“安邦农业模式”要防范的风险:一是作为服务型的龙头公司自身要有稳定的经营收益,规避购买农业机械等融资带来的金融风险;二是要注重农业保险,规避自然灾害造成种巨额亏损。“安邦模式”的优势在于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重新找准了定位:在经济“利益”驱使下承担了发展农业的社会责任,还让农民增收,企业、社会和农民出现赢局面,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此种模式对于只要通公路的中国乡村都具有普适价值,在农村空心化和人口老龄化的背景农村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2.益阳“草尾模式”:政府主导农业组织模式益阳“草尾模式”是“由政府出资设立土地信托机构(公司),农民在自愿的前提下,将名下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委托给土地信托机构,并签订土地信托合同,农业企业再从政府土地信托公司手中连片租赁土地,从事农业开发经营活动,变过去农户和企业两个角色间的流转为农户、企业、政府三个角色间的流转。”“草尾模式”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带动资本下乡,推进村镇建设,改善乡村治理。益阳“草尾模式”也给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一是土地信托不但与当地的湖区相适应,也可与山丘区相适应;二是土地信托不但与水田耕地流转相适应,也与经济作物相适应,甚至还适合林地、养殖水面等;三是土地信托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势明显,得到了农民、企业家、基层干部较高程度的欢迎。

3.岳阳县农地经营权“竞拍与抵押模式”:市场主导探索模式2014年5月9日,岳阳县麻塘镇畔湖村一块30亩农地的11年经营权流转权进行迫卖,公开拍卖出了41.8万元的高流转价,每年租金收益由3000元一下子变成了3.8万元,飙升近十三倍。此案例意义重大:一是杜绝了农地流转中的人情交易、私下交易,维护了农民利益。二是为岳阳乃至湖南农村集体用地如何“增值”提供了范例,为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做了探索。2014年6月27日,岳阳县举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农民可凭农地承包经营权证向银行贷款。此举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试点进一步丰富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为农民经营现代农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将有力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在可作为资本的农地确权背景下,这种模式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这三种典型模式突出特点表现有三:一是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找到了小规模分散经营农户的“分”与新模式的“统”的有机统一;二是找到了确保农业收益和实现农业产业安全的结合点与突破点;三是促进了工商资本下乡,在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的情况下,促进了农工商资本的互动和优化配置,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实现意义重大。

三、湖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三大关键与五大举措

1.湖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三大关键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我们建议重点解决“农地流转难”“、融资难”和“营销难”三大关键问题。(1)前提:加速农地经营权有效流转。1)推进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离,加快完成农地的登记确权,规避土地权属纠纷,让农民安心流转;不愿流转农户可借鉴安邦“点餐服务模式”。2)乘户籍制度改革东风,在农地确权基础上落实进城农民的市民待遇,鼓励农民进城。3)借鉴益阳“草尾模式”,农地以信托方式向村委集中,再成规模地流转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完善农地流转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户采取转包、租赁、互换、转让、入股等多种形式促进农地流转。5)设立农地流转交易中心、管理服务中心,以挂牌竞拍方式形成农地流转价格由市场发现和决定的机制,如2014年岳阳县麻塘镇促成了我省首宗农地经营权的“入市”交易。6)规范企业与农户合作,引导农业企业采取订单、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促使农户支持农地流转輮訛輥。(2)核心:完善农村财政金融支持的政策机制。1)创新财政支持方式。整合各类财政支农资金,改变农业补贴发放分散的现状,新增农业补贴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对具备一定经营规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行奖励,以奖代补。2)对处于不同时期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行税收分段式优惠政策。可对新型主体前三年免税,后三年减税。3)建立湖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基金,以财政拨款、社会捐赠、募资等多方式融资,对达到一定规模的新型主体进行认证、公示和专项配套资助,以起示范带动作用。4)加快金融资源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配置。支持涉农金融机构运用支农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加大对农业的信贷投入;引导民间资本成立服务“三农”的中小银行与金融租赁公司;吸收外资投入特色农业经营主体。5)稳妥推进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农地确权后要加快农地交易市场,建立市场价格机制,促进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目前岳阳县、汉寿县等地已先行先试;鼓励地方政府和民间出资成立融资性担保公司,简化抵押贷款程序。6)积极建设农村金融组织。有条件的乡镇或村先行开展信用合作、资金互助和贷款担保,发展信用合作社、资金互助社、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组织。(3)保障:加快农产品营销网络服务体系构建。1)成立农民经营主体联盟,使之与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建立较稳定的产供销利益联结机制,以减少市场风险和降低交易成本;鼓励联盟体在城区开直营店;联盟联营解决营销品种单一和缺乏规模等问题。2)规范营销环节利益联结机制,做好农产品生产、加工、经销和消费对接,如“农超对接”,提高农产品生产与流通效率。3)积极举办好各级农业博览会等农业展会,支持有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赴境外、国外参加国际农产品博览会。4)推广“线上交易,线下配送”的电子商务模式,促进农产品特别是高附加值农产品营销。5)力推观光采摘等体验式的新型农产品营销模式,拓展家庭农场等新型主体的营销渠道。6)完善政府参与的农产品营销扶持机制,搭台建立第三方物流配送体系,落实好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

2.完善湖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五大举措(1)完善多元化农业服务机制,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等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经营及生产率的提高离不开完善的农业服务体系輯訛輥。具体包括:1)完善政府主导型的农业服务体系。由于农业生产不仅有自然风险,还有市场风险,农业生产和技术有着一定的公共性,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提供服务是不行的。因此政府通过农技推广部门等来直接提供服务,或政府购买服务,如通过支付农村基层懂生产、有经验和技术的土专家(他们很多为农业生产的经营主体)来推广技术服务。2)力推企业主导型的农业服务体系,如衡阳县的安邦农资公司。3)完善合作社主导的服务体系,降低交易成本。4)完善科研部门和行业组织主导型的服务体系,以实现政产学研的结合輰訛輥。(2)构建农业规模经营的多元化机制,完善新型农业规模经营体系。1)完善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业设施利用的规模化,倡导农业服务的规模化,大力发展农业综合经营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2)扶持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为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奠定好制度基础。3)加快具有规模经营、集约经营特征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基础。4)加大对农业规模经营的配套扶持政策与补贴政策。(3)构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机制,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长效机制,对有志于成为新型职业农民者进行培训;制订新型职业农民评定标准和评定程序,对培训合格者进行认定,并搭建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和发展的平台,从产业、科技、社保、财政、金融等方面对新型职业农民给予扶持。2)营造农业创业和就业的良好环境,以吸引富裕农民、返乡农民工、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并设立农业创业基金和贴息贷款,以不断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建立“政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服务体系,保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需求。1)依托高等院校、农业科研部门和农业行业协会等组织,通过科研与推广体制与机制的创新,形成“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农推联盟与服务平台。2)构建以农技推广专家为龙头、农技指导员为骨干、农技员为基础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3)为农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提供农业技术保障,解决农业种植养殖过程中的技术难题。(5)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提升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组织化程度。1)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其话语权,切实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选好、培育好专业合作社领头人,使之成为农民利益代言人,以解决分散的普通农民谈判能力和话语权弱的问题。2)规范农业主体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完善农户与有直接利益关联的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民专业协会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使之能共享增值收益带来的好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的各主体之间加强联合合作,形成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业组织创新的规模与范围经济、网络效应、协同效应輱訛輥。3)成立农业行业协会或产业联盟,从而增进农业行业的共同利益和化解农业产业(链)的共性问题,为各经营主体的现代农业产业链整合提供平台。4)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产业集群化发展,形成品牌效应、网络效应。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范文第5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是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战略性决策,是加快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面对迅速增长的金融需求,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还存在较大差距。就如何通过改革畅通二者之间的联结渠道,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题,日前我们专访了长期致力于农村金融问题研究的江西银监局党委书记、局长马忠富。

“三农”内涵拓展催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记者: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传统意义上的“三农”内涵在实践中有了新的拓展。您是如何理解这一趋势的?

马忠富: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和城乡一体化的加快发展,我国农村的经济结构、产业特点和社会形态均发生了明显变化,相当部分农村已经城镇化,“新三农”的概念也应运而生。所谓“新三农”,我的理解是指现代化的农业、城镇化的农村、职业化的农民。因为伴随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必然会导致农村向城镇化方向发展。同时,现代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要求农民不断走向职业化和专业化。

记者:《决定》强调要推进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您如何看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积极作用?

马忠富:农业现代化绕不开适度规模经营问题。在现代农业经济中,小规模分散经营很难实现专业化、市场化,其竞争力和收益水平相对较低。当前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突出特征表现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资源和要素的集约化,对于保障我国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新三农”目标的实现,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必然选择。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发展面临融资瓶颈

记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出现对农村金融服务带来了哪些变化和机遇?

马忠富:传统的“三农”金融服务正面临着有效需求日益不足的问题,而“新三农”的发展为银行业服务“三农”打开了新的思路和窗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出现和发展契合了农村金融服务提升的现实需要。首先,由于新型农业经营能够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较好解决了农业生产与流通的有效对接,提升了农产品利润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其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合了农户信用及其抗风险能力,降低了银行业机构的调查、管理等信贷成本。再次,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扶持也为银行信贷支持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新增农业补贴资金应向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同时加强财税杠杆与金融政策的有效配合。鉴于此,各涉农银行业机构应当审时度势,积极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努力推动现代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记者:江西省银行业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现状如何?

马忠富:改善涉农金融服务一直是江西银监局工作的重点。近几年来,我们在督促辖内银行业机构落实涉农信贷投放“两个不低于”目标,努力扩大涉农贷款覆盖面的同时,还引导其在拓宽金融服务层次上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客观而言,江西省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仍处于起步阶段,贷款覆盖率低,占涉农贷款比重较小。除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由于资金需求量大、放贷成本低、可抵押资产多,使得其信贷满足率相对较高外,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依旧被作为普通农户来放贷,合作社作为法人申请贷款仍然比较困难,获得的贷款较少。而且贷款期限虽然与农业生产周期相适应,但却不符合产业链逐渐延伸下的经营周期和销售周期,更难以满足固定资产投入的中长期融资需求。

记者:在您看来,银行业机构在对接金融服务需求上还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

马忠富:总体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多层次、多样化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尚未建立。农村金融市场发育尚不成熟,仍具有较强的垄断特征。二是银行的商业化取向与支农责任存在一定矛盾。现有的优惠政策,还难以覆盖银行支农的机会成本,不足以调动其积极性。三是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认识和研究不够。在服务方式、营销模式、审批流程、风险管理等方面与其运作特点不相适应。四是金融产品的创新跟进不足。多局限于提供传统信贷产品,缺乏契合需求的专属产品与之有效对接。五是信用评价工作相对滞后。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缺少信用信息支撑,在信贷评级和准入要求上匹配度不高,难以对贷款对象的信用和风险状况进行全程跟踪。

记者:除银行业自身因素外,您认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遭遇融资瓶颈是否还有其他因素?

马忠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存在经营主体本身管理不规范、财务不透明等诸多外在因素,但我认为更主要的还在于相关机制缺失、政策扶持不够。突出表现在保险、担保等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财税政策扶持落实不到位,社会化中介服务欠缺,土地、财产等流转所需的评估、登记、交易等配套中介服务不健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信贷的有效投入。此外,在《决定》之前,争论十余年的农民承包地和农村住房抵押、担保问题始终没有突破性进展,土地等财产抵押变现难,这是一个最大的瓶颈。

统筹推进农村金融改革 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记者:在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方面,您认为需要重点深化哪些改革,以更好地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发展?

马忠富:市场化是我国新一轮金融改革的主脉络。我认为最根本的是要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对农村金融改革问题进行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加快构建一个规模多层次、产权多元化、机构多类型、服务广覆盖、财务可持续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兼顾好农民利益、农业发展和支农金融机构商业可持续性三者的关系。农村金融机构要有针对性地对接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服务需求:一是改进信用评价机制。充分利用农村传统信用资源,建立健全符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点的信用评价体系,加强与多种所有制形式的融资担保机构合作。二是改进授信管理模式。积极开展信贷服务方式创新,推进贷款流程再造,适当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门槛,简化贷款手续,优化贷款期限结构,提供高效便利的融资服务。三是量身定做金融产品。以农业产业链为主线,结合三中全会对农民有关土地、房产等财产权利“松绑”的政策规定,重点开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三权”及农机具抵押贷款,以及订单、仓单、保单、应收账款等质押贷款和自助可循环流动资金贷款,满足新型经营主体多层次的融资需求。

记者:涉农银行业机构如何顺应新的发展趋势,加快自身的改革转型?

马忠富:涉农银行业机构必须研判形势、超前应对,加快改革转型。一方面要把握好自身定位,紧盯目标市场,在立足县域、精耕细作、服务“三农”的基础上,努力延伸金融服务链条。不能穿上“皮鞋”,丢了“草鞋”。另一方面要适应利率市场化挑战,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变“坐商”为“行商”,主动改进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向多元化业务和深度经营要效益,实现有内涵、有质量的增长和长期可持续发展。

记者:作为银行业监管机构,监管引领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行为导向非常重要。您认为在现行相关监管政策上,是否存在需要调整完善之处?

马忠富:目前,有关政策已经明确对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给予一定的容忍度。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兼具了小微企业和“三农”两方面的高风险特征。我认为在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杜绝道德风险的前提下,对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因不可抗力产生的不良贷款,政策上也应考虑给予适当的容忍度。这是从监管政策层面释放改革红利、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记者:您如何看待《决定》的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带来的政策“利好”?

马忠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持续改善,有赖于政策方面的针对性扶持。《决定》的出台,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扫除了政策障碍,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改善拓展了空间。除涉农银行业机构要顺应政策变化调整信贷策略、创新服务方式和金融产品外,有必要进一步加强财税杠杆与金融政策的有效配合,细化各项扶持措施,采取贷款贴息、税收优惠、费用补贴以及设立风险补偿基金、发展农业保险、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有效措施,切实发挥金融支农的正向激励和服务保障作用。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范文第6篇

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这是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14次聚焦“三农”。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关键一环,也是农业自身发展问题的客观要求。

2016年,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继续稳中有进,为国民经济发展再奠坚实基础,并表现出了阶段性的变化趋势。比如,农业结构调整难度较大,农业竞争力弱的问题未及根本改善;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地下水超采,面源污染较为严重,面临资源环境“双重约束”;农民收入仍总体偏低、增速放缓,还未能分享更多现代农业发展的成果。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也是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抉择。关键要准确定位不同主体在发展生产、提升效益和竞争力方面的不同组织功能,提高各类资源要素的配置效率。

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是直接从事农产品生产的生力军;农民合作社自身既能根据市场需求做出有效响应,也能发挥传导市场信息、统一组织生产、运用新型科技的载体作用,有效弥补了分散农户经营能力的不足;龙头企业产权明晰、治理结构完善、管理效率较高,在高端农产品生产方面有显著的示范效应;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可以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服务和支撑。新农民是近年来涌现出来的一个新社会群体,他们秉持生态农业理念,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手段,发展农产品直供直销,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农副产品,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的一种新类型。

总的来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鲜明的示范功能、组织功能和服务功能,能够在率先行动的同时,带动、支持广大普通农户,共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应主要着眼于树立政策目标、营造良好环境、强化政策支撑三个方面,加强示范引导,加快培育多元化新型经营主体。

其一,树立政策目标。要把农业置于国民经济发展、置于全球农业一体化背景下来定位,要充分利用农业发展的良好内外部环境,把建设与中国大国地位相称的强势产业作为农业发展的政策目标。加强研判宏观形势、国际形势、农产品价格、政策导向,引导新型农业主体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强势农业中积极作为。

其二,营造良好环境。发展现代农业要对新型经营主体持开放理念,赋予农地制度和经营制度新的政策内涵。准确把握理解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的理论内涵,促进农民分化,形成承包小农和经营大农并存的格局,变“户户包地、家家N田”为“户户包地、多元主体种田”,提升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临淄区;农业经营;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833177

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

近年来,临淄区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先后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区”、“全国蔬菜标准化示范区”、“部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荣誉称号。截至目前,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23家,其中部级1家,省级以上7家,总资产规模突破30亿元,固定资产达13亿元,销售收入达50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达435家,创建部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6家、市级示范社30家、区级示范社103家,成员17891个,带动非成员农户29346户。2014年3月,根据《临淄区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意见》(临农字[2014]27号)要求,规范了临淄区蔬菜、粮食种植业家庭农场的认定规模及申请程序,目前临淄区家庭农场发展35家,经营土地668.9hm2。

2 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遇到的困难问题

2.1 企业融资贷款难,流动资金不足

大多数农业企业都是中小企业,固定资产少,加上担保体系不健全,获银行贷款难。部分企业受困于银行贷款手续繁琐,要求较高,审批时间长。例如像兔巴哥、巧媳妇等农产品加工企业,由于农产品收购季节性强,产品市场价格受季节影响较大,为保证常年加工,须在短期内收购足量的原材料,导致资金暂时性缺乏。

2.2 农产品品牌知名度不高,示范带动效应不强

临淄区现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00余家,家庭农场几十家,农产品品牌数量多,但像“巧媳妇酱油”、“翠竹蔬菜”这样知名度高的农业品牌数量太少,市场竞争力不强。由于近年来,农资价格大幅波动,用工价格上涨,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农民依靠农业增收的积极性不高,导致示范带动效应不明显。

2.3 农业产业链条联结机制不够健全

大多数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的产业联结松散型多、紧密型少,尚未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体。尤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由于存在服务层次低、运作不规范等问题,与市场和企业的联动组织能力较弱,不能及时为农户提供信息、技术咨询等,服务、带动作用不明显。

3 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几点建议

3.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兴衰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稳步发展。当前,应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在政策、资金、税收、信贷等方面加大对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对重点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可给予一定年限税费减免。财政每年可安排部分贴息,引导金融部门加大贷款扶持力度。

3.2 引导农业经营主体

拓市场、创名牌。政府要制定品牌培育计划,引导农业经营主体树立现代营销观念,加强技术引进、科技攻关、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创造名牌产品。大力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积极争取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安全卫生认证、环保认证,从而赢得国内外消费者的信任。

3.3 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组织化水平

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培育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组织机构,发挥其在市场准入、信息咨询、规范经营行为等方面的作用。完善组织管理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监督追究机制,增强中介组织的凝聚力,提高经营主体组织化程度,促进各项功能更好地发挥。

3.4 鼓励发展家庭农场

临淄区制定了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意见》,规范了家庭农场的认定规模及申请程序。截至目前,临淄区家庭农场发展到35家,经营土地668.9hm2。

3.5 壮大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

以现有的103家示范社为带动,引导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规范化创建,培育发展联合社。立足蔬菜产业发展,计划成立蔬菜行业协会,形成参与市场竞争的利益共同体,提升蔬菜种植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管理集约化和经营产业化水平。

3.6 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以齐城农业高新区为核心,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展现代种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积极拓市场、创名牌。

3.7 大力实施品牌兴农战略

认定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3.3万hm2,全区“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达74件,“临淄西葫芦”、“临淄西红柿”、“边河小米”、“柳店韭菜”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

4 结束语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范文第8篇

一、调研摸底,明晰职业农民培育思路

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化的从业人员,现代农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是职业农民匮乏。面对这一新课题,陕西省坚持调研先行,用理论指导实践。

一是开展调查研究。从2011年开始,陕西省先后数次组织开展多部门、多层次、多渠道的调查研究,深入了解社会需求和农民愿望,先后召开3次全省座谈会,明晰了职业农民的概念和特征。

二是开展抽样摸底。2012年年底,陕西省通过对774个村的抽样推算,最终决定将职业农民培育对象确定为规模种养户、家庭农场主、青壮年农民及返乡农民、农科大中专毕业生等4类人。

三是进行思路设计。经过各地实践,陕西省制定出“网上教学、集中答疑、基地实训、技能鉴定、包抓指导、扶持发展”的总体培育模式,明确了组织保障体系、工作运行体系和政策支持管理体系3个环节,确立了培育3个要素,即培训、指导和扶持,并将培训主体任务落实给了各级农广校,包抓指导主体确定为农业科技人员,扶持政策责任落实给了各级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

二、精心组织,推动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陕西省确立了先行试点、总结经验、全面推进的总体工作部署。2012年确定了10个试点县,2013年省级财政拿出1000万元启动了32个试点县、41个基地开展职业农民塑造工程, 2014年将新增到3000万元,通过“十百千万”工程,培育10000名职业农民。

一是扎实开展培训。陕西省将素质培训作为职业农民培育的重点环节,根据产业需求,依托农广校体系培训优势,充分利用农业信息网、农广校体系网和科教网“三网合一”平台,丰富“空中课堂”,组织4类重点培育对象开展网上教学,解决农民无法集中系统学习的问题;开展集中答疑,针对自学中无法理解和解决的问题,集中开展专家现场答疑;注重基地实训,以220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和300个现代农业科技实训基地进行生产全过程的实操训练。通过系统培训,探索出了“在企业中培育、在产业链中成长、在服务体系中成熟”的培育路子。各地也积极试点,探索出各具特色、符合实际、形式多样的培训模式,安康打造出了企业和农广校合作的“阳晨模式”,杨陵探索出了农科毕业生创业的“农科学生模式”,咸阳实行农民技术职称评审、绿色证书培训和学历教育结合的“两年三证模式”,实现了主导产业与职业农民同步发展。

二是分类指导培育。陕西省按照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和后备型4类职业农民的要求,将专业化技术培训与职业化农民培育结合,将职业教育培训与农民从业、就业、创业相结合,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围绕优势产业发展,加强对规模种养大户、农业产业工人的基础理论和经营能力教育,使其提升为生产型职业农民;围绕社会化服务,加强对农机手、植保员、防疫员的专业基础和技能培养,使其演变为服务型职业农民;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加强对企业领办人、合作社理事长、家庭农场主、农业创业人员的管理才能和市场理念培育,使其蝶变为创业型职业农民;强化对农科大中专毕业生的创业培训,支持他们返回农村投身农业,支持农业职业院校招录农村青年,培育一批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的新生代职业农民队伍。

三是推行技术帮扶。陕西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优势,开展了“3到位、3落实”活动,即工作人员到位、技术指导到位、发展规划到位;任务落实、责任落实、考核落实。组织全省4万名农业科技人员,建立对职业农民的结对帮扶上门指导制度,一对一、面对面、手把手服务指导。对园区、大场、大社、大企、强村等经营主体,实行技术干部和大学生助理派驻制度,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业主发展主导产业,解决实际问题,促进职业农民快速健康成长。

四是开展认定管理。陕西省制定了《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分产业分级确定认定条件和标准,按照初、中、高级分别由省、市、县认定管理的原则,逐级推荐认定,形成金字塔式的职业农民布局。明确经培训后,初级职业农民资格应具备高中学历,中级应具有农科中专学历,高级应具有农科大专以上学历。认定要按照农民自愿、产业需求原则,本人申请,主管部门审核,领导小组认定等程序,对符合条件的颁发相应资格证书,两年有效。同级资格证应有同级政府政策配套保障。截至2013年底,全省已颁证1453人。各级建立职业农民信息管理系统和职业农民档案,强化培训、考核、发证、质量控制等环节监管,实行审核和退出机制,进一步规范培育工作。

五是出台扶持政策。2013年,陕西省出台了《加快推进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意见》,通过设立职业农民创业基金、创业税收减免政策、农业生产用地、水电价格、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农业产业支持等政策向职业农民倾斜,建立完整的扶持政策体系。确定了“1221”即一基地、两园区、两中心、一体系战略部署,重点建设现代粮食生产基地,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产品加工型工业园区,农村产权登记服务中心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中心,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夯实了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基础。大力实施“十百千万”推进工程,即扶优扶强10个重点龙头企业,支持100个省级合作社示范社,支持1000个家庭农场,培育10000名职业农民,通过培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积极探索将农业直补转为职业农民收入补助的方式,实施规模经营叠加补贴机制,并要求县一级农业部门将产业资金重点向职业农民倾斜,从政策层面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的扶持,确保职业农民得到效益,专心务农。

三、强化服务,确保职业农民培育效果

陕西省把培育效果作为衡量标准,狠抓落实。

建立绩效考核制。陕西省农业厅把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纳入重点目标考核,成立了由厅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各有关单位齐抓共管,同时协调教育、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激励机制和考核淘汰机制。

实行领导包抓制。陕西省农业厅下发了《关于加强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成立了分管厅长为组长的包抓领导小组,推行省厅领导定期包抓、处级干部定点包抓、干部一线包抓,试点市县专人包抓,科技人员上门包抓制度,逐环节落实责任。

组编培育教材。陕西省农业厅组织500多名专家用6个月时间,开展教材编写工作,将教材体例定位于高校农科课本和农民专业技术培训之间,目前41套教材编写工作已基本完成。

强化培育监管制度。为避免培育走到农民培训的老路子上去,陕西省农业厅从确定试点县就严把关口,要求项目县政府领导承诺出台支持政策,农业局承诺项目捆绑倾斜政策,同时,还专门开发了农民培训远程视频监管系统,对培训基地实行远程培训监控和远程视频教学。建立了对象确定、培训组织、信息报送、绩效考核、培训台账、认定管理等6项监管制度,严把培育对象关和认定关,实行全程监管。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范文第9篇

关键词:新型经营主体;组织创新;山东裕利

进行农业经营组织创新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促进农业经营组织合理化,经济效益最大化,进而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完善的农业产业体系、合适的经营组织形式来支撑。在组织创新的基础上,发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不仅能够提高农产品生产率,促进农民增收,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并形成完善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形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业组织的创新,可以解决传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经营组织内部和外部的诸多矛盾,提高农民的主体地位,促进农业经济转型发展。可见,通过经营组织创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公司发展概况

山东裕利蔬菜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目前,公司占地面积26800平方米,固定资产4800万元,恒温冷藏库10座、总储量800万千克,是集蔬菜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具有自营进出口权的外向型企业。公司先后被命名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公司建成高标准有机蔬菜生产基地2000余亩,带动2400多农户按照标准化规程种植蔬菜。公司现有三个农产品基地,分别位于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山下小榆林村(占地300余亩),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叩官镇磨台子村(占地1000余亩)和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市许孟镇仁里村(占地700余亩)。

1.发展现状

山东裕利蔬菜股份有限公司的基地位于五莲山下,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发展多种产业。目前,产品一共有26个品种,其中以土豆、洋葱、胡萝卜为主,大约占总数的65%-70%,其余的主要有牛蒡、山药、白萝卜、贝贝南瓜、西红柿等。另外,种植火龙果、草莓、葡萄只占很小的比例,一般是用于休闲观光采摘。由此可见,蔬菜产业是山东裕利蔬菜股份有限公司的支柱产业。截止到2015年,山东裕利蔬菜股份有限公司的蔬菜产业总产值达到2100多万。

二、经营组织结构的演化

1.“公司+农户”

目前为止,学术界对“农户+公司”模式解释,大体有两种,一种认为“公司+农户”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就是单纯的指公司和农户两个独立的个体通过签订合同,进行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交易;另一种认为公司与农户之间不仅签订合同,进行交易,农户还可以用入股的方式参与公司的运营中,这样,极大程度上密切了农户与公司之间的关系。从概念上来说,农户是进行农产品生产的个体,公司是农产品加工销售的个体,“公司+农户”模式很好的结合了两者的优点,进行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实现各自利益最大化。

可见,“公司+农户”模式是指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的公司与农户建立的一种经济关系,在此基础上开展一系列的一体化经营,并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各自利益最大化。

“公司+农户”模式往往采取订单农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户直面市场的风险,使农户可以专注于农业生产,从而获得从事农业生产的利益,但是农户很难得到公司价值增值的部分。山东裕利蔬菜股份有限公司在成立的起初的6年,基本上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这时候,虽然公司有盈利,但收入并不稳定,这主要是“公司+农户”模式受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和自然条件(一系列不可抗拒的外力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公司和签约农户都有违约可能。因此,“公司+农户”模式的运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双方不断重复交易而建立的内在信用约束。

山东裕利蔬菜股份有限公司在总结“公司+农户”模式的优势劣势后,进行组织创新,引入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合作社,于是形成了一种新的生产组织模式,“公司+合作社+农户”。

2.“公司+合作社+农户”

“公司+农户”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所以需要在原有的关系中迁入一种新的组织――合作社。合作社是公司和农户共同建立的,合作社代表农户和公司各自的利益,合作社成员既有农户代表也有公司顾问,是连接公司和农户关系的桥梁,最大程度上降低公司和农户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的冲突。“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的运行机制是合作社分别与公司和农户签订合同,合作社成为衔接公司和农户的中介组织,发挥着桥梁作用,对农户和公司双方均有制衡。首先,合作社和山东裕利蔬菜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农产品的收购合同,在签订合同之前,合作社会实地考察农户的实际情况,根据农户的实际情况对农产品的生产数量、产品品质、收购价格、收购时间等方面做出详细评估,并在合同中有所体现;然后,根据与公司签订的合同内容,合作社联系农户,与自愿加入合作的农户签订合同,同样在农产品数量、质量、价格、时间等方面做详细规定,统一组织农户进行农业生产。在公司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农户或者合作社也会对农产品进行简单的初步加工,然后再卖给公司,经过公司验收,收购的农产品符合合同签订的要求,公司按照当初合同规定的价格将报酬付给合作社,合作社按照自己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提供的服务比例收取小部分利润,剩下的分配给农户。

“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虽然比“公司+农户”的模式有优势,保障了农户的利益,但是同样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大部分r产品上市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农产品的需求弹性系数较小,我国农产品市场不完善,导致农产品价格很容易出现变动。当市场对某种农产品需求大于该农产品的供给时,会导致该农产品的价格超出正常的价格水平。在巨大的利润驱动下,农户会忽视与合作社签订的合同,自行将农产品在市场上销售。这样会导致合作社所需农产品的数量短缺,而合作社对社员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即便社员违约,违约成本也很低,从而间接损害公司的利益。

基于上述弊端,山东裕利蔬菜股份有限公司在原有的“公司+合作社+农户”组织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组织创新,对公司的运行模式进行改进,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

3.“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

“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是对“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公司联合合作社,租用农户土地,建立生产基地,实现农业生产的自主生产经营。蔬菜生产基地由公司统一负责管理,合作社为公司和农户牵线搭桥,促使农户与公司签订农产品收购合同。基地按照合同规定对农产品进行统一收购,在农产品生产期间,由合作社统一购买生产资料,统一分配专业技术人员等,为农户提供帮助。这样,合作社负责基地的生产管理,向农户提供生产支持。实质上,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下,基地、农户都在公司的管理下,而合作社起到了联结市场与公司的桥梁作用,并将农户纳入自己的保护范围内。在一定的情况下,公司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合作社的管理提供必要的措施建议,“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农户对市场信息了解不深入、科技信息不完善等缺点,而蔬菜生产基地的建设也帮助农户解决了生产市场前期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困难。

山东裕利蔬菜股份有限公司自己出资建立具有“裕利特色”的蔬菜生产基地,公司在农业科技和农产品品牌创新方面汲取国内外经验,结合公司情况,积极进行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在科技协作方面,公司邀请加拿大邓日波博士团队,进行技术指导,并与曲阜师范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和青岛农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单位合作,邀请专家定期进行技术讲解。公司在发展壮大的同时,积极进行农产品品牌建设。目前,公司拥有自己的品牌――“伟然”牌农产品,在日照及其他5个城市的大中型超市设专柜。公司还拥有自己的实体店,积极参加广交会、蔬菜博览会、国内有机产品参展会。“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是在“公司+合作社+农户”基础上又一次创新,是一种新型的组织模式。

三、营发展主体面临的困难

通过对山东裕利蔬菜股份有限公司组织模式创新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对山东裕利蔬菜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其形成与发展主要得益于国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政策支持和企业自身在利益驱动下的规模扩展。从目前的考察发现,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生产经营者老龄化严重,受教育程度低。基地雇佣的工人大多数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民,他们主要根据传统方式进行农业生产。由于农业生产收益低,风险大,对高学历年轻人吸引力不大。雇佣的农民文化程度偏低,大部分人都是初中文化水平。公司在邀请高校专家进行技术讲座时,他们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接受程度较低,而且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

其次,公司没有建立很好的市场风险防范机制。公司生产获取相关农产品的市场信息相对迟缓,并且由于农作物市场价格波动大,容易出现生产的盲目性。

第三,公司涂地流转实施困难。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资本,他们对土地流转的接受程度不高,甚至有排斥心理。农户不敢轻易流转土地经营权,担心土地流转后就不能收回。公司和农户之间没有建立稳定的流转关系,流转期限短,再加上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因此约束了公司进一步经营规模的扩大。

第四,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规模化生产扩大的同时,缺乏相应的专业生产技术支撑。在进行技术宣传时,需要公司从外地聘请专家、技术人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司的进一步发展。

四、对策建议

1.重视培育现代新型职业农民。山东裕利蔬菜股份有限公司要密切与政府、相关职业技术院校的合作,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地方政府应该为培训职业农民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提高他们学习和掌握现代化技术的能力,让他们具备收集分析农业信息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与市场开拓能力。从目前的实践状况来看,单一依靠政府,比如山东裕利蔬菜股份有限公司这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很难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参与生产经营的农业劳动者素质。因此,有必要探索一种合作共赢机制,增强企业参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主动性。

2.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保障和实施细则。国土等相关部门,应加强调研,研究制约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体制与制度障碍,制定流转细则。同时,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宣传,健全土地流转服务。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土地流转中,确保农民利益最大化。建立法律服务体系,促进土地流转规范化、合法化、秩序化,为土地流转双方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服务。

3.完善相关的扶持政策,加强对新型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促进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处于不断完善当中,各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与壮大都需要一定的财政支持和制度保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重要载体,离开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都不可能获得较好的发展。

4.在实践中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织创新的新模式。本研究认为,组织创新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和壮大的主要推动力。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结构也会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织创新的新模式、新路径依然是地方政府和相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中面临的核心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树超, 于澎, 宋伟. 农业经营机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探讨[J]. 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2): 90.

[2]孙中华. 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夯实建设现代农业的微观基础[J]. 农村经营管理, 2012, (1): 32.

[3]李建中, 方明. 我国当前农业经营方式的缺陷和改革模式[J]. 农业经济问题, 2006, (12): 42.

[4]周立群, 曹利群. 农村经济组织形态的演变与创新―山东省莱阳市农业产业化调查报告[J]. 经济研究, 2001, (1): 103-104.

[5]黄胜忠, 徐旭初.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机制分析[J]. 商业研究, 2009, (10): 12.

[6]邓俊峰. 河南省现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实践与评价[J]. 中国集体经济, 2008, (15): 64.

[7]洪远朋. 合作经济的理论与实践[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

[8]陈晓华. 现代农业发展与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J]. 农业经济问题, 2012, (11): 221.

[9]丛正, 周颖. 农业经营中的微观组织形式创新[J]. 商业时代, 2005, (29): 43-44.

作者简介:时崇崇(1990-11―),女,山东省青岛人,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地理学硕士研究生。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新疆昌吉州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77/65-1285/c.2016.01.06

欢迎按以下方式引用:宋建华.新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探析――基于昌吉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思考[J].克拉玛依学刊,2016(1):34-38.

收稿日期:2015-04-06

作者简介:宋建华,新疆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三农问题、产业经济、区域经济。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攻坚深化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大力培育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又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再次将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作为一条重要内容写进了报告当中。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作为当前农业经营方式新问题、新挑战下的有效举措,对于保障我国农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新疆作为一个农业大区,同时也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基础薄弱、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边疆地区,大力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转变,将有利于推动现代农业整体向着更高层次发展。

一、新疆昌吉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昌吉州”),位于新疆天山山脉北麓、准噶尔盆地南部,这里土壤肥沃,是发展农牧业生产的优质天然基地。近年来,昌吉州围绕农牧业发展,农产品整理、分级、包装,农产品销售、农技推广等主要生产活动,鼓励多形式、多环节、多领域大力推广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目前,合作社产业已经覆盖到种植业、林业、畜牧养殖业、渔业、服务业,合作社利益联结方式已由原本的技术、信息单一服务功能拓展到仓储、加工、运输等服务领域和环节。合作社逐渐成为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新型经营主体和各级政府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工作抓手。[1]56

(一)从组织规模看,合作社规模持续增长,带动能力不断强化

2005年,昌吉州创办了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008年,昌吉州又紧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实施,出台了《自治州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意见》,使昌吉州五县两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合作社数量和社员人数上呈现了较快的发展势头,很多合作社都是在这股浪潮中孕育发展起来的。2014年,自治区进一步加大财政金融对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社,有效推动了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壮大。[2]120截至2014年底,昌吉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2 663家(如表1),相较2013年新增1 006家,增长60.71%。各类示范社44家(含农业部示范社13家、自治区示范社31家),农产品质量认证的合作社111家,实施标准化的合作社48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非成员农户达8.46万户,相较2013年新增2 839户。昌吉州合作社规模持续增长,带动能力不断强化,在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增长中逐渐凸显重要作用。

(二)从组织创建看,以农民牵头创建占九成以上

近几年,通过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基于经济利益的直接动力和出发点,很多村组干部、技术能手、专业大户引领示范,开办了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逐步形成了以农民牵头为主的组织发展趋势,合作组织比例高达93.2%,而作为联结企业与合作社、企业与农民、基层组织与合作社、基层组织与农民的企业牵头和基层组织牵头的合作组织形式正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很好地发挥应有的推动作用。农民合作社的创建,激发更多的农民为了增加农业收入、获得更好的销售渠道、控制农产品质量、减少市场交易风险、得到政府的支持,也开始作为社员加入,从而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民统一品种、统一农资、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统一分红。

表1 2008-2014年昌吉州五县二市农民

专业合作组织规模表

[年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数量(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入社

成员数(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

非成员数(户)\&2008\&420\&18 184\&――\&2009\&468\&23 503\&36 050\&2010\&769\&58 114\&81 869\&2011\&886\&――\&――\&2012\&1 294\&57 624\&52 336\&2013\&1 657\&58 645\&81 800\&2014\&2 663\&――\&84 639\&]

数据来源:自治区农经局

(三)从产业分布看,种植业及养殖业居多

通过专题调研发现(如图1),昌吉州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集中在种植业和养殖业,种植业占33%,养殖业占40%,两者共占比例高达73%。这主要是由于昌吉州作为传统的发展农牧业的重点地区,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商品率高,单独经营会存在较大的市场风险,因而促使农民向着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形式转变。同时,昌吉州毗邻新疆首府乌鲁木齐,作为乌昌一体化建设,昌吉州积极打造全疆重要商品粮基地以及乌昌地区“菜篮子”基地,成为乌鲁木齐及周边地区重要的粮食、蔬菜生产和供应基地。加之依托娃哈哈、西域春、麦趣尔等一批乳制品知名品牌,以荷斯坦奶牛为主要品种,当地种养殖业发展具有较大规模,昌吉州已成为全国重点的奶业生产加工基地。

图1 昌吉州五县二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产业分布图

(四)从服务内容看,服务方式逐渐向多元化服务领域拓展

当前,中国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已从只具备技术或信息等单一服务功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转变为具有多元化服务功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3]10据调查发现(如图2);昌吉州44%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提供综合性的产销一体化服务,并且越来越多的合作社开始转变服务内容,从最初仅仅是生产领域的服务逐步向仓储、加工、运输等服务领域的拓展,从而延长产业价值链,实现农产品在仓储、加工、运输环节中增值。这种多元化服务极大地提高了合作社成员生产效率,降低市场交易风险、保障成员收益,正成为以各种服务合作形式助力合作社发展的主流趋势。

图2 昌吉州五县二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服务内容分布图

二、昌吉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管理能力孱弱,辐射程度十分有限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主要作用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经济发展,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但是,目前昌吉州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其经营规模偏小,服务半径仅局限在一两个村的范围,没有形成网络,势单力薄,且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仍采取传统的“家庭模式”生产理念,规模意识淡薄,合作层次较低,造成销售市场渠道闭塞,无法有力地发挥区域辐射优势,仅能进行单一的初级农产品生产和销售。加之农民专业合作社缺乏资金支撑,造成合作社资金实力有限、筹资渠道较少、筹资数额不足,导致农民专业合作社生命力不强,风险抵抗能力十分薄弱。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不完整,大部分合作社未能按照要求设立成员明细账户,使用项目资金购置固定资产的也未按规定分摊量化计入成员账户,仍存在“白条做账”现象。

(二)农产品销售渠道不够通畅,合作社参与市场竞争能力较弱

目前,昌吉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生产的大量优质农产品,由于销售渠道有限,长期以来还停留在分散经营的状态。很多农产品除自产、自销外,主要依靠外来商贩进行销售,存在随意开价与砍价现象,既形成不了合力,又发挥不了品牌效应。同时,种植基地周围缺乏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加大了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性,当供大于求的时候,降价成了唯一的手段,参社社员的收入往往得不到保障。加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缓慢,行业性的市场建设、技术标准制定、资金信贷支持等公共服务滞后,尚不能为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的组织支持与服务,从而造成合作社社员与合作社之间缺乏紧密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其约束力与凝聚力较差。加上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往往没有实体、经营收入、财富积累,从而造成合作社参与市场竞争能力较弱,参社农民的切身利益得不到保证。

(三)农民观念陈旧,缺乏新型专业人才

从目前昌吉州五县二市的调研情况来看,大部分农民参与地方政府实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不积极。从农民自身来讲,目前很多农民文化层次较低、思想比较保守,在日常生产中看重短期好处而忽视长远利益,缺乏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相关知识,农民观念陈旧、参与意识薄弱和诸多自身能力不足严重地制约着农民之间更好的合作,逐渐形成了一种小农本位的生产观。同时农村中缺乏既掌握丰富的种养殖经验与技术、又善于合作社经营与管理的专业人才,无法有效团结、凝聚和带领广大农民闯市场,从而造成相当一部分合作社的带头人宁愿开办私营企业、发展家庭模式生产,也不愿意组织带领其他农民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共同致富。

(四)合作社抵押担保缺失,金融环境欠佳

农业作为弱质产业,收益率较低且相对不够稳定,容易遭受自然灾害以及突发事故。为转移和减少农业贷款的风险,一般国内传统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往往会将合法、有效的抵押和担保物作为必要的贷款条件。由于缺乏必要的担保和抵押,传统商业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民合作社的支持力度非常低,正规金融机构在满足农民合作组织金融需求方面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4]18562同时,加之当前农村抵押和担保物交易、流转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并缺乏合乎规范的产权登记制度和价值评估制度,从而导致当前能够作为一般担保的物品或权证寥寥无几,造成很多抵押物受到限制,无法实现担保清偿作用来作为第二还款来源,进而更加重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贷款难的问题。

三、加快促进昌吉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开展宣传工作,抓好组织推动,强化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思想认识

近年来,昌吉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带动成效显著。今后应继续开展好宣传工作,抓好组织推动,围绕加强合作社服务、促进农民增收,实行“强社并弱社,小社进大社”,对发展不好的予以取缔,突出建设一批规范性、示范性合作社,对规范性合作社、示范性合作社给予重点支持。同时,要加强在各级领导干部和农民层面有序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宣传合作理念和团结协作精神,“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5]178;介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特点、组建方法以及与其他合作组织的区别,强调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好处;有重点地带领农民参观运作比较成功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增强感性认识。

(二)鼓励多形式、多领域、多层次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昌吉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多以农民自发牵头领办为主,少数由企业牵头或者基层组织牵头兴办,这种格局必将成为限制其后续发展的“瓶颈”。因此,当地政府要积极鼓励多形式、多领域、多层次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基层服务组织、农户各方优势,重点推行“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农民”的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逐步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能力和带动能力,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实力。同时,在今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发展过程中,要重视服务方式的拓展,引导和带动农民合作组织从单一服务功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向仓储、加工、运输等服务领域的拓展,从生产向产供销一体化服务延伸,从单一农产品合作向综合性农业合作跨越。

(三)发展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加快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

发展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可以有效地把村民联合起来,以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推动承包地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扩大合作社土地规模化经营自,有利于实现土地规模化流转的目标。要充分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载体,以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推动承包地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扩大合作社土地规模化经营自,实现土地规模化流转、科学化耕种、集约化经营。以昌吉州现有的草畜联营合作社来看,草畜联营合作社农民将土地使用权和家养的畜牧为入股资产,然后从合作社获得股份和分红。将一家一户的分散土地流转到合作社,土地和畜牧得到规模化经营,扩大了合作社规模,调整了畜牧业产业结构。一方面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另一方面解放出部分劳动力从事其他经营或地区转移,增加了额外收入,有助于实现生态、经济双丰收。

(四)品牌建设与“农超”对接并重,完善销售服务体系

要注重品牌建设,加强“三品认证”工作,打造系列富有当地特色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知名品牌,促进农业产业集群的构建,形成“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基本格局。同时,积极构建“农超”对接体系,建立农产品“农超对接”网点,探索“超市+基地”“超市+合作社+农户”等产销模式,从而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社优势农产品贸易,扩大销售规模,不断提高特色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开拓能力和市场占有率。努力搭好农产品产销衔接平台,打造培育品牌农产品,利用举办展示会、洽谈会、观摩会等多种形式展示农产品,通过参与展销会、招商会等,促进农产品营销。最终构建实现昌吉州农产品大流通格局,形成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产销大户等新型农业经济主体协同发展的新局面。

(五)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家培养机制

目前,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成员的管理层几乎都缺乏既善于合作社经营与管理,又能团结、凝聚和带领广大农民闯市场的新型专业人才。为此,合作社应该建立自身的企业家培养机制,培养更多思想素质过硬、理论知识扎实、经营和管理经验丰富的优秀企业家,解决农民合作社发展人才短板问题。实施教育培训,通过制订完善的培训计划,科学、合理地普及基层教育,开展技术培训;建立企业家进入和退出机制,防止由于权力过大导致损害集体利益的行为;建立激励措施,将企业家的利益同合作社利益联系起来,采取制度化措施保障企业家活动;创造学习和成长的良好环境,在多方面予以理解和支持,在贡献和成功经验方面做好宣传。

(六)加大两个扶持力度,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随着昌吉州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的迅速增长,应切实落实财政资金、信贷、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搭建企业与合作社之间的联系平台,或出台农业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合作的倾斜性优惠政策,对规范性、示范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奖励措施,使企业与合作社建立友好合作共赢的紧密关系。同时,对合作社的发展给予资金扶持,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专业合作社的机构成立、产品认证、市场营销、人员培训等工作,建立以奖代补的资金运行机制,创新资金扶持方式,以财政项目、贴息补助、资金整合等手段落实对符合条件的合作社的支持力度。对信用高、效益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贷款担保和抵押物条件上予以适当放宽,在贷款利率上给予优惠,同时简化审批手续,鼓励合作社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肖春生,肖汉乾. 湖南烟农专业合作社的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烟草学报,2013(1).

[2]宋建华.2014-2015年新疆“三农”形势分析与预测[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5.

[3]黄祖辉,高钰玲. 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功能的实现程度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农村经济,2012(7).

[4]石玉梅,张敏. 新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32).

上一篇:农业资源与环境范文 下一篇:农业气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