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业经营方式范文

时间:2024-02-04 10:15:14

新型农业经营方式

新型农业经营方式篇1

一、河北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金融支持的基本情况

(一)河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基本情况

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规模不断扩大,土地流转面积不断增加。2014年,河北省土地流转面积1 879.7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22.6%。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依法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达到82 926家,入社成员约8 100万户,在河北省总农户中占53.3%,已经覆盖了全省94%的行政村。2014年,河北省入选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69个,成为河北省重要的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起步晚,但是发展很快。2014年,注册登记家庭农场已达7 809家,与上年相比增长394%,家庭农场发展的同时带动农户达1 000万户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较快。到2014年底龙头企业(集团)个数为1 703个,同2013年比增长9.5%;销售额达到3158.4亿元,同比增长10.4%。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到2 700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利润近200亿元,同比增长19%。

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方式发生改变。从经营模式上看,逐步向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方向转变;从生产要素角度看,由单一要素的合作逐步向多要素合作方向转变。农户通过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形式走向联合经营。土地经营权获取形式多样化,采取了租赁、承包、股份合作、股份制等形式;多渠道聚集社会资金,通过独资、合伙、股份合作、股份制等方式筹措资金,这些资金是“三农”投入增加的重要来源。

3. 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通过采取土地入股、合作经营、订单生产等形式,加强与农户的联系,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发展模式,带动农民共同发展。2014年末,河北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已经发展到688个,通过采取集约化发展,实现销售产值3 218.1亿元,同上年相比增长5.9%。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扩大的同时,还带动农户数稳步增加。农产品生产基地带动农户数860.7万户,同比增长1.0%:其中订单农户数164.2万户,增长6.7%。订单农户数的增加反映了生产基地带动农户的联接机制越来越紧密,农户参与的质量在不断提高。

(二)河北省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金融支持情况

1. 河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政策支持。近年来,河北省政府有关部门和央行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2014年2月,农业部出台的《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具体扶持措施。8月,出台《关于引导和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意见》,提出促进农民合作社的具体意见。2月,出台《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2015年2月,农业部等五部委联合《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同行动计划》,提出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河北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2014年4月,出台《关于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提出要加快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鼓励土地经营权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6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等八项工作。12月,出台了《河北省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提出可以给已经取得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优先支持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的经营主体。政府对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财政、金融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这些政策的实施支持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2. 河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资金支持。主要包括:(1)加大涉农经济信贷投入。2014年,河北省涉农贷款余额达到11 753.36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15.46%。各地市银行业纷纷采取措施来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升级发展。截至2014年末,衡水市银行业涉农贷款余额728.49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67.71%。其中:支持135家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其他农村经济组织,贷款余额达到17.65亿元;支持35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或专业技术协会,贷款余额达到5.34亿元;支持154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余额37.25亿元,这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2)开展“信贷百千万”行动。为了加大对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的金融支持,河北省联社开展了“信贷百千万”行动。即每个县级农合机构信贷支持100家中小企业和农业合作社、1 000家城乡工商个体户、10 000家特色农业种养户和新型家庭手工业户,推动他们走上现代农业发展之路。(3)引领村镇银行稳健经营。截至2015年3月末,河北省已经组建村镇银行68家,其中开业62家、批准筹建6家。已开业的村镇银行资产总额已达到199.08亿元,投向小微企业和农户的贷款占全部贷款的98.15%。村镇银行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农户、农村经济组织贷款难的问题。(4)创新金融支持方式。如:“家庭农场贷”是2013年邯郸银行推出以家庭农场为承贷主体的一种新的贷款形式,即:邯郸银行给予家庭农场一定授信额度,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向家庭农场发放贷款,主要用于满足其生产经营所需资金。担保方式可以分为保证、抵押、质押等多种,特别是允许家庭农场使用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农业保险单进行抵押、质押担保。这种形式最大程度解决了家庭农场融资难的问题,推动家庭农场的发展。(5)加强银政合作,拓宽融资渠道。2014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河北省分行与省委农工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此后3年中,提供200亿元以上的意向性融资给河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其上下游企业,主要有小额贷款、小企业贷款、公司贷款等金融产品。近年来,该行在河北推出的小额贷款、家庭农场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等已累计投放848.34亿元。

二、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内部管理不规范

金融机构支持的条件是对经营管理比较规范,生产经营规模较大,能获得稳定效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予支持。但从目前情况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规模比较小,组织化程度低,经济效益不稳定,难以获得金融支持。虽然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工商部门进行了登记注册,建立了自己的章程、财务制度,但在组织结构、内部运作、管理水平等方面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差距较大,经营管理很不规范,利益联结还不够紧密,不符合信贷部门的授信条件。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主要是家庭式进行管理,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方法和手段。一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本条件不具备,财务管理制度运作不完善,金融机构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实力难以准确判断、评价信贷风险。因此,只有一部分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够得到金融机构支持。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有效担保抵押物

金融机构向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支持,旨在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同时获得应有的投资报酬。因此,为了保证投资的效果,就要选择适当的信贷对象,并要求信贷对象用一定的资产进行抵押。但是,由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规模都比较小,自由资金积累很有限,除了房产、土地就没有更多的有效的固定资产来充当抵质押品。虽然中央1号文件提出可以用土地的经营权作抵质押品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但从目前来看,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还存在一定的制度问题,用它来抵押融资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有一定的困难。虽然一些金融机构已开始扩大抵质押品的范围,但难以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资金的需要。

(三)缺少能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要的金融服务产品和服务方式

金融机构为了能够保证资金使用的安全,增加流动性并实现资金的增值,更愿意将有限的信贷资金投向能够带来更多效益的大企业或大项目,而对于收益小、风险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支持比较少。随着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的不断发展,国家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增加了许多农业优惠政策和补贴项目,扩大了农村金融市场。但由于一些金融机构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认识和研究还不够,还没有将信贷的重点放在对经营主体的支持上。在服务方式、审批流程、营销模式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有待完善,提供的金融产品还不充分,主要是传统信贷产品,专门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设计和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比较少。贷款利率水平比较高,贷款期限比较短,贷款额度不足等问题的存在造成新型经营主体的信贷需求得不到满足。信贷供给与融资需求不相适应,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应该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方式,满足不同经营主体的各种需求。

(四)农业保险体系和风险补偿机制不完善,影响了金融支持的力度

农业是幼稚产业,既受自然风险的影响,又受到市场风险的影响,双重风险共同作用,导致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很高,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抗风险能力还比较差,一旦出现风险,就存在贷款无法偿还的风险。金融机构在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过程中,面临着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因此,金融机构在考虑是否放贷时,首先会评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等级,确认贷款额度和设定贷款权限,同时要求经营主体要有一定的资产进行抵押,并要求有保险机构给予担保。但由于农业风险较高,担保机构同样不愿意承担风险而开办农业险,结果就是金融机构只愿意向信用好、偿还能力强的农业经营主体贷款。

三、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内部管理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必须按照金融机构信贷准入条件来完善自己。这就要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必须要明晰产权,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科学管理,规范行为,扩大规模,提升竞争力。2015年,政府加大了对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对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省级家庭农场的支持。因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只有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逐步成为产权清晰、机制灵活、运行规范、管理民主的市场主体,才能够得到金融和财政的更多支持。

(二)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步伐

金融机构要树立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的意识,充分考虑不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的不同,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增加抵质押担保物的种类。对于农户与农业专业合作社,或者龙头企业已经建立社员关系、订单关系的,可以推出一些新的信贷产品。如:合作社+社员联保、龙头企业+社员联保、订单质押、社员入股收益权质押等,也可以用家庭农场等经营者相对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收益、各项粮食补贴资金作质押。根据不同的农业经营主体设计不同的信贷品种。针对种粮食的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机构可开展用涉农直补资金担保、农机具抵押、大额订单质押、存货抵押、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等业务,开展营销贷款产品创新;针对种植经济作物类的经营主体,金融机构可以提供用现金流抵押、蔬菜大棚抵押等金融产品。金融机构还可以直接对资信好且资金周转量大的经营主体发放信用贷款。金融机构还可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

(三)充分发挥涉农金融机构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的作用

一是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以适度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标准,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金融机构。积极组建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发挥微型金融机构的信息优势和地缘优势,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全方位融资服务。二是加大金融机构支持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力度。要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如:支农再贷款、再贴现、存款准备金等。涉农金融机构应加大信贷投入,积极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完善信贷产品,可以重点支持规模大、实力强、经济效益显著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增量不能低于上年水平、增长速度不能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的目标。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评价体系,科学设计信用评价指标,提供真实的评价结果,便于金融机构选择信贷对象。对于获得县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受到地方政府奖励并投保农业保险的农业经营主体,可以适当给予更多的信贷额度和利率优惠。

(四)拓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渠道,加大政策资源整合力度

为了扩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渠道,允许符合条件的新型家庭农场公开或私募发债融资,鼓励支持金融机构选择涉农贷款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对于符合相关条件的银行可以发行专项用于支持“三农”贷款的金融债券。政府部门可以制定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的风险奖补政策,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建立和不断规范贷款担保组织机构。政府可以出资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支持现有融资性担保公司用专项额度提供贷款担保服务,加快构建农业信贷担保服务网络。加强金融机构与担保机构的合作,适当降低利率,规范收费,尽可能缩短放贷周期,可以采取“贷款+保险”等融资模式,更好地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需求。

(五)逐步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体系,建立风险分散机制

新型农业经营方式篇2

一、金融服务主体增加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飞跃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主要来自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巨大推动,镇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迅速发展。

农村资金互助社在在合作社的基础上建立,成为新型的资金来源渠道。与资金互助社相比,村镇银行有其自身优势。截至2013年3月,全省村镇银行68家,其中批准筹建6家,已建村镇银行资产总额约200亿元,主要面向小微企业和农业贷款。村镇银行能提供存、贷款业务和票据结算以及银行卡和业务等,金融服务范围更广,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更大。

截至到2010年3月河北省批准成立的小额贷款公司达到151家,注册资金90亿左右。小额贷款公司抵押、担保方式灵活,相较于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流程更加简便灵活高效。农村小额贷款公司主要发放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手续简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正规金融机构的不足,成为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资金支持的有效载体。

二、信贷规模扩大

2013年农业银行河北分行三农贷款余额达到1029.99亿元,增速12.29%;涉农贷款867亿元,增速13.98%;邮政储蓄河北分行在河北推出的小额贷款、家庭农场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等已累计投放848.34亿元。2014年12月,河北省委农工部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河北省分行签署服务三农战略合作协议,未来3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河北省分行将向河北省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其上下游企业提供200亿元以上的意向性融资。截至2014年底,河北省农信社涉农贷款余额4422.6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84.2%,特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余额539.5亿元。各地市银行也纷纷加入到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行列。截至2014年底,衡水市银行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贷款余额达17.7亿元,龙头企业贷款余额37.3亿元,5亿元贷款支持355个农业合作组织。邯郸银行2014年累计发放“致富流转贷”贷款1550万元;以林权为抵押物发放的贷款4300万元。

三、金融服务创新有所发展

河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创新方式也得到了发展。主要体现在金融服务产品创新、担保方式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创新三个方面。

(一)专门的金融服务创新有新探索

新的农贷产品不断涌现,如农村信用社推出的“农贷宝”、“商贷宝”等系列信贷特色产品,全力打造河北农信的贷款品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独有的贷款方式出现,如邯郸银行推出的“家庭农场贷”, 针对专业大户的“农户创业贷”;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为特点创新的规模化产权抵押产品的创新,如邯郸银行的“致富流转贷”“林果贷”。

(二)担保方式创新呈现多元化趋势

农业产权抵押、农业保险单抵押、政府担保公司、订单抵押、龙头企业担保形式得到发展。邯郸银行、邢台银行等盘活了农村产权,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得到发展;农村信用社积极开展大型农机具抵押、动产质押、仓单和应收账款等新型信贷业务;中国农业银行唐山分行与政府担保公司合作方式,推出农村生产经营贷款,还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采取“公司+农户”保证担保方式,为肉鸡饲养订单农户发放贷款1600余万元,以满足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

(三)金融服务模式不断创新

产业链融资模式有了成功的探索。河北省农村信用社结合农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之间相互合作、互惠互利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新需求,健全“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企业+专业大户”、“企业+家庭农场”等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政府增信行为增加。唐山市政府成立农业担保公司,并与农业龙头企业以及其他机构合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

(四)农村金融市场机制日趋完善

产权交易市场得到发展。邯郸银行建立全省首家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张北地区的农业物权公司也具有产权交易市场的性质;信用评价体系逐步建立。农业贷款风险部分源于信用状况难以评估,然而农行唐山分行搜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建立了信息档案,这一举措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立迈出的第一步。

(五)金融服务合作机制也在不断创新

多元信用主体参与金融服务机制创新成为趋势。政府风险基金的引导作用、政府担保公司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取得金融服务提供担保是政府参与机制创新的表现;农村金融体系的创新离不开新型合作金融的发展,相互制农业保险、资金互助合作社等都是合作金融形式;农业产业链为金融服务创新提供了多个环节,农业保险、农业产权信托、政府风险基金、担保公司等主体广泛可以参与其中。中国农业银行唐山分行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采取“公司+农户”保证担保方式,为肉鸡饲养订单农户发放贷款1600余万元。

四、管理办法相继出台

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管理办法、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和细化,从中央到地方,然后再到金融机构,都体现出了针对性、渐进性和系统性的趋势,围绕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问题,从土地流转、土地经营权抵押,由中央到地方,然后细化到金融机构管理办法,其针对性加强。

2014年年月人民银行出台《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同年6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大涉农信贷,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等工作;2015年3月,河北省农村信用社省联社印发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试行)》、《农村乡镇房屋及宅基地抵押贷款管理办法(试行)》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试行)》等三个文件,指导全省农信社结合我省全面推进农村各类产权的明晰和确权工作,慎重稳妥地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乡镇房屋及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业务,探索融资模式,进一步缓解农村抵押担保难问题。

新型农业经营方式篇3

一、新型农民培育的教育环境与社会环境因素

1.农业生产生活方式地转变,市场化与城镇化带来新的经营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形式与市场化建设地不断深入,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也得到了深刻的转变,一方面大型农业合作社与农业公司为市场提供了基本农产品地制造与输出,另一方面家庭式农业生产方式趋于自给自足,农村耕种能力与劳动力人口下降,市场化与城镇化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广泛形成一线农民急需要现代机械技术以及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农村教育培训需求强烈。

2.现代农业政策与农业发展方向的变化,促使农村经济发展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国家应该针对农村发展以及农业扶贫工作做了专项的制度调整,对农村定点扶贫工作重视程度高,并将其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在进行,相关农村优惠政策正在更加广泛与深入的制定与完善,加之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定制农业与绿色农业深受广大消费者的追捧与重视,这也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农村急需对传统生产经营模式进行改革,这就需要新型农民人才。

3.农村人口与人口素质两极化差异明显,老龄化与年轻化相结合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处于落后地位,使得农村人口大量流失,几乎都涌进周边城市与城镇,导致农村劳动力难以满足更加多样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同时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许多大学生等新一代农民也进行农村生产经营第一线,使得农村人口与人口素质两极分化严重,新型农民培育需要制定两套差异化的教育培训计划,才能真正满足农村成人教育需求,适应农村培育新环境。

二、从农村成人教育视角做好新型农民培育的策略

1.关注农村基本教育生态环境,实现对农村地区基本情况的掌握

为了做好农村新型农民的培育工作,首先需要加强对农村基本教育生态环境的调查,一方面加强对农村人口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的调查与了解,另一方面还应该对本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农业发展现状、民俗文化特点、周边城镇农业需要等方面进行了解与掌握,实现对农村地区基本情况的全面掌握,进而为新型农民培育策略的制定与优化提供教学支撑,实现农村教育培育的有效性与针对性。

2.坚持农业生产技能培训,重点对现代农业模式与农业机械的培训

同时还应坚持新型农民培育过程中加强对农业生产技能的培训,重点放在对现代农业模式以及农村机械操作等方面的培训,应该将农业机械化操作以及机械化操作背景下的大面积农业生产形式进行更加精细化的分析与讲解,让新型农民养成农业集体化、公司化、市场化的农业生产经营理念。

3.转变农村生活经验理念,引入互联网思维与定制化农业

此外还应该转变农村传统的生产经营理念,尤其是应该转变农村自由、自主、随意的农业生产模式,应该将互联网思维(电商思维)与定制农业思维融入到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来,实现农业生产的定向化、定量化、定价化,促使农业生产面向市场、面向需求。比如农村可以将绿色无公害农业与城镇居民的需求对应起来,实现从生产到消费之间的无缝对接,让农业生产与农业消费融为一体,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理念的转变。

4.关注文化教育,积极适应新农业环境与新政策环境

同时新型农民培育还应关注农业人口的文化教育工作,尤其是应该集中、细化、多层次地进行对新农业环境与新政策环境的讲解与分析,帮助农民对国家宏观经济环境以及具体地区的农产品市场环境有一个准确有效地认知与理解,进而提高农民对新农业生产与新农业创新的适应能力,让农业生产与农民综合技能发展、个人文化素质发展结合起来,促进科学农业、有效农业、经济农业的农业生产理念地形成。

5.做好农业生产转型,实现农业生产、农业经营、劳动力输出三管齐下的培训

最后还应该做好农业生产转型,需要将农业人口进行三种形式下的培训,一是一线的农业生产操作,主要培训方向就是基本的农业操作技能,包括农业日常管理与机械操作;二是农业活动管理人员培训,主要培训对农业活动的现场管理能力以及农业市场的开拓与管理能力;三是针对进城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根据劳动力的工作方向进行提前集中化的培训,实现新型农民培育的多样化与实战化,优化成人教育效率。

三、新型农民培养过程中应该注意问题

1.关注农民的个体差异化,制定简单清晰的培训计划与培训方式

在进行新型农民培育的过程中,尤其应该关注到每一个农民朋友的具体情况,将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向尽量简化、细化、操作化,让农民能够听得懂、学得会、用得好,实现新型农民培育的简单化、实战化、有效化。同时还应该根据农民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异,合理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以及培训方式,落实为农民服务的培训理念,进而提高农村培育的培训效果与培训作用。

2.关注农民的技能需要,实现农业普遍培训向需求培训转变

在进行新型农民培育之前,首先应该充分了解农民群众对技能方面的基本需求情况,让农业教育培训建立在个性化的教学需求之上,实现农业普遍培训相需求培训转变。比如向水产养殖户讲解水产养殖技术以及水产市场经营方式,向农业种植户讲解农业生产的新模式与新方法、新需求。保障农民可以接触到自己想要了解与掌握的培训技能与知识,结合农民的认知能力与性格特点,才能真正做好新型农民培育工作。

3.关注农业方式转变,完善农民自我素质的提升与拓展

帮助农民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以及学习能力,重点帮助农村完成对现代农业方式如电商模式、定制农业模式、农业旅游模式等生产经营模式的理解与运用,同时完善农民对相关模式的基本知识理论与理论操作技能,实现农民对新农业、新生活、新形式的农业生产方式的深度理解与实践运用,让新型农民培育不再是停留在技能培训,而是一种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的再改造。

四、结束语

从农村成人教育视角来进行新型农民培育工作,必须要立足于农业环境与农业需要,结合技能培训、理念培训、文化培训、实践培训等方面培训计划,以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经营能力为出发点,优化农民的生产经营理念,让现代农业与市场、需求、城镇相适应,让农民技能与农业、工厂、农业环境相对应,才能真正做好现代农业经营,完成新型农民培育工作目标。

新型农业经营方式篇4

一、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与模式的主要特征

所谓农业经营主体,一般是指直接或间接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的个人和组织。从我国情况看,改革开放前,就是;改革开放后,是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多种类型的经营主体并存,包括专业大户、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及社区性或行业性的服务组织等。所谓农业经营模式,一般是指从土地所有权中分离出来的规定各农业经营主体的权利关系的权利束,以及反映农业分工协作的生产组织形式,通过农业技术的改变实现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比例和组合方式。经营模式与经营主体密不可分,农业经营模式体现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有机联系,不同的经营主体会变革孕育出不同的经营模式,需要根据国情和农情进行选择。

江苏农业经营主体与模式经历了不同演变和发展过程。一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虽然也涌现出一些种养大户、专业大户甚至家庭农场,也有个别村依然实行集体经营的,但家庭经营一直是江苏农业生产的普遍主体。二是90年代开始的龙头企业的产业化经营。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户与市场对接的问题,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的繁荣,还有效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但龙头企业与农户是两个不同利益主体,农民分享不到加工流通环节中的利润。政府一直试图调整利益分配格局,鼓励采取“订单农业”、“二次分配”、“入股分红”等办法弥补,但实际情况仍然不如人意。三是新世纪初开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作经营。江苏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呈现出普通农户、专业大户、农民经纪人、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农业龙头企业共同发展的良好势头,推动了统一服务型、合作经营型、土地集中型等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

纵观世界已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和地区,无一例外都实行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公司化经营为辅的经营模式。实践证明,家庭经营既适应传统农业的要求,又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是当今世界农业经营最基本、最普遍的组织形式。从经营主体之间的关系来看,主要呈现三种农业经营模式:一是以日、韩、中国台湾为代表的“小规模家庭经营+农协(会)系统社会化服务”模式。二是以欧美为代表的“规模农场+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模式。三是遍布欧美的农业公司化模式。

经营方式的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我们要按照中央提出的“两个转变”方向和构建“四化”经营体系要求,针对不同地区经济技术条件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探索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而不是单一主体、单一模式一统天下,着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和江苏特点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

二、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模式

据农经年报统计,到2012年底,江苏全省纳入统计的17808个村(社区),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5104.1万亩,承包农户1288.4万户,户均3.9亩,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同时,全省累计流转土地面积2409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47.5%。这些数据表明:江苏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是农户,同时,规模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层出不穷。(1)专业大户,是从事某一种农产品生产、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专业种养水平的农户。目前江苏专业大户数量为23.5万户(经营规模50~100亩),占各类规模经营主体总数的81.5%。在当前经营规模下,专业大户偏向比较收益较高的园艺和养殖业。(2)家庭农场,是农民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经营,并以农业为家庭收入主要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江苏家庭农场总数达3.4万家(经营规模100亩以上),经营土地363万亩,平均收入达到36万元,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共经营土地1308万亩,占全部土地集中型规模经营的63.5%。家庭农场有望成为粮食规模生产主力军,全省粮食生产家庭农场5931家,数量是园艺业家庭农场的1.4倍,规模越大,从事粮食生产的家庭农场就越多。家庭农场平均规模比较适度,大、中、小规模呈橄榄型分布。全省家庭农场平均规模为107亩,种植业家庭农场户均规模208亩,主要集中在100~500亩之间,又以100~300亩为主,500亩以上的家庭农场占农场总数的比例仅为6.8%。(3)农民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业生产作业,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农地经营,以及与农业有关的技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物业经营等服务。目前江苏农民专业合作社6.14万户,实有成员人数955万户,入社农户数占全省农户总数的65.1%。(4)农业龙头企业,是以农产品生产、加工或流通为主业,在开拓市场、创新科技、带动农户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影响号召力和示范引导作用,能够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带动商品生产发展,推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企业。龙头企业通过自建基地、订单收购、委托生产、入股分红和利润返还等方式,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为企业生产建立可靠原材料渠道。目前,全省龙头企业总数达5447家,其中1285个龙头企业与各类专业村建立了紧密的产业对接关系,主导产业从业农户达155万户,占专业村农户数三分之二以上。

围绕地区农业产业特色和经营主体特点,各地顺势而为、因地制宜,在生产组织形式、土地经营形式、社会服务体系等方面做出积极探索,引导形成多种有效的经营模式,促进农业生产发展。(1)昆山种植大户及农地入股经营模式。全市成立119家农地股份合作社,入股土地面积18.4万亩,占承包地面积90%,政府对流转入股的土地给予较高的财政补贴,一般每亩每年400元左右。土地股份合作并不直接经营,而是承包给大户种植,全市有农业种养大户2200多户,种粮大户经营规模平均为138亩。(2)太仓合作农场集体经营模式。由村集体牵头成立合作农场100家,总经营面积18万亩,参与生产经营管理的人员1472人,扣除道路、沟渠、绿化等面积后,人均管理土地近100亩,按每亩管理费275元计算,人均2.7万元,以资金形式入社的一般给10%的保底分红,村级集体在农场的合作经营中增收6000多万元,村均增收60万元。(3)泗洪县石集土地规模流转整理经营模式。石集乡对农村土地进行全面平整,有组织地进行村庄整体搬迁复垦,整理6.6万亩耕地,将沟、渠、路、电等配套设施全部建设到位,流转给8家农业公司耕种,土地流转价格每年每亩850元左右,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家公司流转2万亩生产优质稻米。同时,各村牵头成立农机合作社、劳务合作社等,促进劳动力就业和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4)扬州市江都区宜陵整村流转经营模式。在试点基础上以村为单位,由村干部牵头,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全镇16个村土地流转全部到位,总流转面积25263亩,占耕地总面积84.2%。各村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出租,承租人获得几十亩至几百亩不等,最多的一家农机合作社租种1450亩。承租人基本是本镇大户、生产合作社,也有少数外省农民,90%的承租方仍从事粮食生产。农户土地流转价格按照每亩每年500斤稻子、50斤麦子标准与实物挂钩,外加政策性补贴,一般每亩收益近900元。(5)高邮市界首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成立水稻生产服务合作社,推行“服务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服务模式,实行统一供种、统一育秧、统一机插、统一管理、统一植保服务。经过8年运作,合作社会员已增加1400多名,“五统一”服务覆盖面积达到2.04万亩,占全镇水稻种植面积的60%,累计节省高强度劳动日90多万个,节约水稻生产成本8000多万元,水稻增产400万公斤,同时也让8000多名外出农民安心进城务工。(6)睢宁农村土地托管模式。成立各类农田托管服务组织近千家,托管面积达到40万亩。以综合性的粮食生产合作社或单一的农机、植保合作社为主体,在农户自愿有偿的基础上,由村组统一组织,农户代表与合作组织就服务具体议定内容与价格,政府管理部门参与制定服务标准,合作组织就某一生产环节或全过程开展统一的规范化服务,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托管模式。以水稻的全托管为例,合作社统一采购优良品种、集中商品化育秧、机械化插秧、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销售,使农户每亩水稻平均增产200斤,节支100元,增效400元以上。(7)农业园区平台经营模式。目前江苏已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93个,实现了农业县(市、区)全覆盖。有的是政府主导型,如昆山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有的是企业运作型,如通州景瑞公司投资建设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有的是农民合作型,如东海现代农业产业园区。(8)畜禽养殖公司主导经营模式。畜禽养殖方式向适度的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方向转变,主要模式是规模养殖场独立经营;有的是规模养殖场合作经营;有的是“公司+农户”合作经营,如太仓温氏集团和常州立华公司;有的是全产业链经营,如中粮集团在东台等地设立公司。

江苏今后应大力培育以家庭经营为主的适度规模的经营主体,积极扶持各种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经营主体的规模绝不是越大越好,在大部分地区推进土地集中型规模经营也不是越快越好。在创新经营模式上要因地制宜地形成统分结合的多种形式,总体上可以归纳为农民职业化、经营适度规模化、服务社会化。要培育职业农民。按照市场经济劳动分工原理,逐步让广大农民解放出来,使农民成为一种职业,而不是身份。培育职业农民,引导普通农户扩大规模,逐步转变为家庭农场、专业大户或专业服务组织等,并鼓励职业农民创业,领办合作社和发展农产品流通加工,创品牌,拓市场,拉长产业链条,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经营者职业化。

针对当前江苏多数农村农业经营仍然是细碎弱小、分散的小农户生产为主的现状,要把推进多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作为重点。农业生产经营的适度规模化,既要避免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农民规模过小对农协(会)的过度依赖,又要避免土地过度兼并造成对农民利益的挤占。“适度”的基本要求,是要让从事适度规模经营的农户收入达到或超过城镇居民收入的平均水平。以粮食为例,适度规模的下限是专业农户家庭经营收入与本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当时的规模,上限是不突破专业农户最大投资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时的规模,最优规模是专业农户家庭经营收入与外出务工收入相当时的规模。据理论测算,以粮食生产为例,江苏家庭经营最佳规模为120亩。预计到2015年,伴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全省农村劳动力人数约为324万人,耕地面积约为6900万亩。按照这一模型测算,如果全省全部耕地实行规模经营,仅需要农村劳动力142万人(57万户),需要转移劳动力182万人左右;如果全省65%的耕地实行规模经营,需要92万人(37万户),其余35%的耕地仍维持小户经营,需要劳动力219万人,这样农业生产吸纳了超过300万人的农村劳动力。到2020年,如果80%的耕地实行适度规模经营,115万人(46万户)劳动力从事规模经营,125万人劳动力继续小户经营余下的20%耕地,农业劳动力合计240万人左右。可见,农业经营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在大部分地区推进土地集中型规模经营的速度也不是越快越好。到2015年实现统一服务型、合作经营型、土地集中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耕地比重达到65%,到2020年达到80%,比较符合江苏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符合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要求。

要大力提倡三种适度规模经营形式。适应江苏各地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推进的不同程度,主要是农民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际情况,鼓励形成统一服务型、合作经营型、土地集中型齐头并进的态势,允许各地探索各种新模式,衡量的标准就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发展。当前,要特别注意避免一些苗头性的问题,比如要求经营规模越大越好、下指标搞行政命令推进土地集中、盲目引进工商企业大面积圈占农地等。关键是要结合实际,发展适宜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规模经营方式。要寻求统分结合的最佳结合点。实行农业经营主体与模式的有机结合,就是要因地制宜地形成“适度规模家庭经营+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合理组合。家庭经营必须要适度扩大生产规模,加快向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的转变,逐步提高专业化、集约化水平。社会化服务涵义广泛,包括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农村供销和信用服务、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当然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本身也是经营主体,社会化统一服务要不断提高社会化、服务化程度。

农民职业化、经营适度规模化、服务社会化,一方面是伴随工业化、城镇化的长期发展过程,另一方面其具体形式随着地域特点、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而不同,在经营主体、经营模式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样式。从当前江苏实践看,在苏南,各地城郊农村大都表现为土地全部流转,然后承包给大户经营,或者合作经营,如昆山、太仓、宜陵。而在苏中、苏北广大的农村,大都是在土地并不流转或不全部流转的基础上,形成合作经营、委托经营的形式,如睢宁、界首,等等。

三、培育主体与创新模式的主要对策建议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构建“四化”经营体系的关键,创新农业经营模式是农业经营现代化的必然。积极推动农民的职业化、经营的适度规模化、服务的社会化,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上,要切实培育好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在创新经营模式上,要因地制宜,在家庭经营为主的基础上,探索统分的最佳结合。充分发挥统一服务与分散经营两个积极性,探索统分结合的不同样式。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农业经营模式的目的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发展,关键是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让农民享受改革创新的发展成果。要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明确政府扶持导向;要完善经营主体协作的市场风险防范机制。

引导农村土地规范有序合理流转。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按照农村土地经营规模扩大与劳动力转移同步的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流向新型规模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生产的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和标准化水平。要加大流转补助力度;要健全流转服务体系;要完善流转管理制度;要探索农地制度改革。

加强对经营主体扶持力度。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农业产业化支持力度,在财政补贴、融资借贷、税费减免等方面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要确保农业新增补贴向经营主体倾斜;要加大税收支持力度;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要加大用地用电支持力度。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服务组织提供多种形式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要构建分工协作、运行高效的服务体系;要推广优质高效、轻简实用的农业技术和服务;要开展便捷高效、覆盖全程的指导服务。

培养新型农业人才。推进农村职业农民和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为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要创新培养举措;要完善政策措施;要创新工作机制。

新型农业经营方式篇5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农村金融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以农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始蓬勃发展。作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新生力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推动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尚小、农业产品缺乏竞争力等自身特点,急需农业资金来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于产业化和规模化的追求迫切需求农业融资,这就解释了为何农业融资需求大;而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对农业融资的要求,说明了解决农业融资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融资问题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至关重要。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推动金融资源更多向农村倾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问题有着其独有的特点、困难和形成原因。这些问题急需更进一步地分析和解决,因此本文针对问题本质提出对策建议。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现状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特点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一概念有别于传统家庭经营农业的模式,是指追求规模效应、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水平、以农业产品市场化为目标的现代农业经营主体。近年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了蓬勃的发展。以贵州省为例,2016年已有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1.24万个,农村合作社2771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已达473家,有力地推动了贵州省特色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融资需求越来越大并呈现一些特点。

1.融资用途多,额度增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用途不仅仅局限于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而是新增扩大经营规模,科学研究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农业产业化后从生产、产品加工、再到营销等各个环节都需要融资支持。由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追求规模效应的特点以及现代农业的产业化的特点,都使得融资金额变大。

2.融资期限多样化,时效性要求提高。融资用途的增多,而不同的用途融资期限必定不一样,例如像融资用于购买种子等材料的收回期限比较固定,但像融资用于购买农机等农业固定资产的收回期限就会比较长。另外,不同的农业行业之间融资期限也有较大的差异。在融资时效性方面,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所以需要融资及时,融资手续便利快捷。

3.融资成本承受能力低,缺少抵押物。对于正处于新生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说,各方面实力都比较薄弱,虽然生产规模扩大了,但是农业生产的弱质性和高风险性依旧存在。虽然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农业产业依旧利润微薄,难以承受过高的贷款利率。另外,有些主体还应抵押品不足难以融资。

(二)农村金融供给

近几年,我国农村金融有了飞跃的发展。截至2016年第一季度末,全国1400多家村镇银行涉农贷款户均46万元,涉农贷款覆盖面扩宽。截至2014年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农村(县及县以下)贷款余额19.4万亿元,较2007年末增长285.8%。除了贷款金额增大外,还专门设立了许多专门针对农村的金融产品。例如,贵州普定县针ε迤独Щ设计了“特惠贷”精准扶贫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对有创收创业的贫困农户进行贷款。融资供给除了有了提高以外,还有以下的现状。

1.融资渠道单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渠道为银行为主,其中又以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为主要力量。除了银行贷款融资以外,还有民间借贷等手段,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非常少。

2.农业贷款比例下降。我国农业贷款在金融机构贷款中所占比例并非稳定增长,而是存在下滑趋势,一度由2005的5.93%降到2014年的4.16%。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缺少抵押物等特点,造成银行融资贷款“望而止步”,金融机构更愿意将资金投入回报率高的其他行业。

3.贷款利率不敏感,信用考虑少。现行的融资利率呈现单一化,并未根据融资的用途、期限加以区分。在银行考虑放贷时,更多的是取决于抵押品,尚未考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问题,信用体系尚未建立。

二、供需矛盾融资难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大与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之间的矛盾

虽然我国的农村金融机构近几年有了快速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尚未完全建成。许多村寨还缺少银行网点,即使有了农村信用社等机构也并未有效发挥融资作用。另外,尚未形成农村金融市场,贷款利率不具有零活性和市场性。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越来越大,金融体系建设的速度没有跟上需求增加的速度,导致了融资难问题的出现。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承受能力低与金融机构经营理念之间的矛盾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力薄弱,难以提供很多抵押品,而抵押品正是现代银行放贷的最基本要求。农民所拥有的财产主要是土地和自有房屋,而这两者在法律上规定不允许用于抵押贷款。另外由于市场经济和银行自身盈利性的要求,金融机构会自动把资金投入风险低、回报率高的其他产业中。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项目大多风险高回报少不易获取完整信息,便易被银行搁置。因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难以提供有效的抵押品以及农业的低利润性,这与金融机构的放贷条件形成了矛盾。

(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多样化与金融产品落后、手续复杂之间的矛盾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融资期限、时效上都有了新的特点,但是金融机构现行金融产品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的需要。包括融资期限不合理,不能满足期限多样化和时效性;融资额度过小,不能满足经营主体融资和发展的需要;融资用途少,不符合现代产业化农业的要求。先前的融资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经开始蓬勃发展,这与落后的金融产品、融资方式直接出现了矛盾。

(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急需扶持与政策体系不完善之间的矛盾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生力量,急需政府以及社会的大力支持。但是与融资相关的一系列政策体系都还不完善,也影响到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比如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困难,缺少明确的法律规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财政支持资金较少;政府对金融机构有关农业放贷政策的支持不够,落实力度欠缺;农村金融市场薄弱。这些都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急需有效支持产生的矛盾。

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身建设

1.提升自身专业素质,转变经营观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主动提升自身在农业科技和管理的能力;要转变经营观念,打破传统农业经营思维,力争发展运行规范、责任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农业;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尽可能聘请专业管理人才,学习先进的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经验,积极了解惠农政策。只有这样才有利于银行在放贷时更加全面科学的了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而增加放贷概率。

2.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的症结之一就是利润率,难以承担高贷款利率。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主动通过标准规范生产和农产品质量认证,加快自身规模化,打造品牌效应,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自身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进而增加产品利润提高利润率。另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还要积极学习农业科学管理技术,在各个环节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投资回报率提高和低风险都会使银行增加放贷的可能性。

(二)金融机构完善服务,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

1.创新金融产品,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需要。金融机构应根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所呈现的新特点,创新融资产品和金融服务,以满足不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贷款额度、期限时效和用途上的需求;各地金融机构应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的特点,探索新型的融资产品;创新金融服务方式,简化融资手续,提高审批效率、节约审批时间,促使贷款流程便捷化。

2.增强支农意识,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农村金融机构在考虑自身发展之外还应考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事关国家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转变信贷观念,立足于为农村和农业服务,大力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机构要根据不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发展规模来综合评定,适当扩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规模。

3.创新抵押担保模式。根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少抵押品,找不到担保人的情况,农村金融机构应该积极创新抵押担保模式,将农机设备、农产品订单引入抵押担保中。

(三)完善农村金融系统,发挥政府帮扶作用

1.完善农村金融系统,加快农村信用担保、风险补偿体系的建设。政府应加快我国农村金融系统全面覆盖,完善已有农村金融机构的作用和服务;尽快建立农村征信系统,加强信用等级评定为银行考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提供有力依据;推进农业保险、农村信用担保等中介机构的发展,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担保和风险问题,维护融资双方的利益;积极构建融资支持体系,为金融机构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产品解除后顾之忧。

2.健全法律制度,完善农地承包经营权评估和流转。政府应该继续进行农地制度改革,健全农地流转法律制度,推广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健全农地承包经营权评估体系,增强抵押融资的有效性;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建立流转平台;解决当银行无法收回放贷资金时对农地承包经营权的处置问题。

3.加大惠农政策和财政支持,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w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支持力度,出台专门针对其发展的有利政策;对积极为农业贷款的金融机构给予政策支持和补贴保障,激发农村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增加政策性农业财政资金,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各个环节的补贴。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4)[S].2014

[2]夏雪.金融创新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研究[D].安徽大学,2015.

[3]王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物资产抵押融资风险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4]孙立刚,刘献良,李起文.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调查与思考[J].农村金融研究,2015(05).

[5]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调查统计处课题组,郭云喜.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变化带来的融资渠道以及制度政策跟进[J].金融与经济,2013(12).

新型农业经营方式篇6

【关键词】职业院校;观光农业经营;新型职业农民;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2015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重点项目“新型农民开展观光农业经营培训的实践与研究”(桂教职成[2015]22号)。

随着观光农业在各地发展的良好势态以及《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的实施,职业院校在开展观光农业经营培训工作方面迎来了机遇。大中专院校专业教师实现了全日制学生教学到成人短期培训工作的转变,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也出现了一些教学模式与方法不适应的问题。

一、观光农业经营培训常用教学模式

根据广西各地职业院校开展观光农业经营培训工作,常用的教学模式有以下几种。

(一)实地经营授课模式

根据地方观光农业产业办班,教师到实地进行考察,指导学员参与经营与管理,教师与学员互动学习,把教学培训落到实处。

(二)“集中培+企业实践模式”

将培训教学与观光农业经营示范区、农民合作社、行业龙头企业基地结合,教师集中针对知识点教学,到相关企业“面对面”现场指导培训。

(三)“集中培训+基地实训模式”

实行分段培训,集中教学与实训分别由不同的培训机构完成,由农业职业院校负责理论教学,重点讲授观光农业管理技术和营销策略;由农业局负责联系特色基地实训,让学员在实地培训,由专业人员经营指导,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二、现有观光农业经营培训教学模式易出现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知识点与学员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

职业院校教师队伍是观光农业经营行业的技术带头人或经验丰富的专家,专业知识与实践知识较为丰富,但在课程设计上,只能把本专业、本行业的广泛适用的知识、技能教授给学员。而且教师上课多运用PPT课件与案例教学,在短时间内无法讲授得很透彻。各地学员往往因为文化程度不高,课堂知识无法转化并运用到当地实际操作当中。教师无法提供许多学员急需的与本地实际情况相关的经营知识。

(二)实地经营授课只能解决当时出现的问题,缺乏长效机制

实地经营授课是现有观光农业经营培训模式中最受欢迎的方式之一,能及时解决学员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但该模式时效较短,只能解决在培训授课期间学员收集反馈的问题。培训期满之后,学员后期经营管理问题却得不到有效沟通与解决,缺乏一个互动平台。

(三)“集中培训+”模式时间较短,教学效果不佳

“集中培训+”模式是职业院校开展观光农业经营培训最常见的方式。授课教师在室内集中进行理论知识培训,企业实践或基地实训为补充实际操作技能的课程。但培训时间一般为7―10天左右,观光农业行业与实际经营管理全部知识难以在短期内进行系统授课,只能集结成几门关键课程,进行重点内容讲解,易造成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多、教学速度快、教学效果不佳等现象。

(四)教师运用智慧观农业等科技创新手段不多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观光农业经营企业开始启用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3D技术、移动互联网等智慧观光农业平台技术,成为行业发展领军企业。职业院校专门从事智慧观光农业研究的技术人才与专家不多,许多都是根据网络知识与培训内化而成的计算机教师,真正从事过观光农业信息化实践与建设的人才更少。许多专业教师教学手段稍显落后,这也成为职业院校开展观光农业经营培训工作的瓶颈。

(五)课后缺乏教师与学员互动平台

教师与学员互动易解决经营实际问题,擦出知识创新的火花,扩充教师授课内容。观光农业经营培训不仅需要课中互动,课后更需要互动。但职业院校开展观光农业经营培训,有回访的课后互动方式,虽然有电话、微信、QQ等联系方式,课后为学员提供帮助与解答的教师数量较少,学员所学知识难以运用。

三、 创新教学模式与手段,提升培训实效

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职业院校开展观光农业经营培训必须提出新型教学模式,以适应学员需求与行业发展。其中,“教师调研+实地指导+技术创新+互动平台搭建”模式是值得研究与探索的创新教学模式。

(一) 鼓励教师课前对授课村屯充分调研,增强授课实效性

基于授课知识内容的广泛性,与当地实际脱节等现象,各地政府及培训机构应创造条件,让教师到当地充分调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有效经验,最后形成教学资源与学员分享,并指导当地新型职业农民在当地开展的观光农业经营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发展产业信心,提高发展相关产业的经济效益,增强新型职业农民开展观光农业经营培训的实效性。

(二)打破以课堂教学为主,多形式综合开展培训

各地参加培训的学员大多是留守本地的农民,年龄普遍偏大,文化素质偏低,知识接受能力较差,培训主动性不强。以课堂教学为主,培训效果显然不大,教师必须进行实地指导。并把当地实际情况按照“采集―整理―理论依据―现场指导―成果展现―解决出现问题”等步骤进行一系列培训指导。通过实地指导为主,课堂教学为辅的多种形式。如与观光农业经营发展先进村屯“结对子”,实行帮扶培训,精确培育等。

(三)运用智慧农业等科技创新手段教学与实践操作,增强教学的前沿性

新型职业农民观光农业经营培训工作除了传授较先进的农业科学和生产经营知识之外,还要注重科技创新,参与市场竞争,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风险等各方面的能力培养。为适应时展,顺应“互联网+”大潮,职业院校应培养实际掌握智慧农业科技手段与处理的专业教师,鼓励观光农业经营企业以发展观光农业经营电商,定制观光农业,创意观光农业,智慧观光农业为目标,真正培养一批高、精、尖的观光农业经营新型职业农民人才,整体推进当地观光农业经营事业向信息化市场过渡。

(四)搭建“学校+教师+学员”的互动平台,及时解决学员实际问题

职业院校观光农业经营培训学校+教师+学员的互动平台不能只停留在QQ群、微信群的阶段,应通过互联网技术,开发学校网站互动平台、手机APP互动平台,便于学员使用与三方交流。同时,互动平台使用界面应简单,美观,易于操作,使任何年龄阶段的学员都容易上手,便于操作,易于交流。职业院校应把这些资源进行整理,成为新型的研究成果与教学成果,形成互联网开放性资源,利于新型职业农民进行观光农业经营资源共享,培育出现代化、信息化的新型职业农民,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曾一春.完善制度设计强化实践探索――关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几点认识[J].农机科技推广,2012(07):10-13.

[2]张桃林.加快培育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J].农机科技推广,2012(05):4-7.

新型农业经营方式篇7

关键词:农业经营体系 农业现代化 组织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四化”同步发展是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之一,与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相比,农业现代化滞后的问题仍很突出,能否与其他几个现代化同步发展,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和基础,其中如何构建和提高农业经营体系组织化是当前首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农业经营体系组织化的理论基础

组织化是党的十提出的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内容,在整个体系中起基础性作用。组织化主要衡量和反映农业的规模经营水平,劳力、土地、资金、技术是经济活动的“四要素”,各要素单个多寡虽都能反映生产规模水平,但唯有组织化才能将这“四要素”按数量和结构有机组合起来,从而形成现实生产力,数量缺失或结构不良都会影响到经济组织的效率。

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在实践中,就是将各种组织制度特别是经济组织制度引入到农业各产业发展和各生产经营各环节中来,从而将农业“四要素” 有机组合起来,发挥资源组合的最大效能,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和基础。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是要在尊重和保障农户生产经营的主体地位基础上的农业经营微观主体再造,要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生产经营微观主体的活力,充分激发农村生产要素潜能,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新型农业经营组织体系,应该在“统”和“分”两个层次上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丰富和发展。在“分”的层次上,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长久不变,努力提高农户集约经营水平,按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要求,引导农户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生产要素,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加快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在“统”的层次上,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社会化程度。

农业经营体系组织化的基本原则

(一)积极引导原则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组织体系是新生事物,目前尚处于摸索发展阶段,特别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扶持,做到“搭台不唱戏,参与不干预,献策不决策,服务不增负”。各级基层党组织和政府部门要转变职能,优化服务,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参与创新发展农业经营组织体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要总结典型,大力宣传,推广示范;加强对农民和农业经营组织管理人员的培训与教育,提高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要制定财政、税收、贷款等方面扶持政策,出台关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法规,确定各类农业经营组织的合法地位,提高其组织化程度。

(二)自主管理原则

农业经营组织要充分体现“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基本原则。各类各个农业经营组织的都要建章立制、健全机构、完善决策管理体系、明确权利义务,以保证农民的主体地位不动摇;经营组织内部的决策、管理、运营等必须由农民自己说了算,实行自主管理,农民既是经营组织利益的享受者,同时也是经营组织风险的承担主体,权责统一,保障农业经营组织正常运行。

(三)因地制宜原则

创新发展农业经营组织体系需要依托当地的主导产业、龙头企业、经济技术部门、专业大户、市场等,不能“一哄而起”,更不能生搬硬套,缺少产业基础的经营组织是不可能在当地生存发展的。围绕农产品加工增值、科技兴农提升农业比较效益、搞活流通增加农民收入和新农村建设的问题,来创新构建农业经营组织体系,提高农民和农业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四)农民自愿原则

兴办农业经营组织,不管是哪种组织模式、不管采取哪条途径、不管由谁牵头组建,都必须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不动,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入、退自由,绝不能违背农民的意志,搞行政命令或硬性“划堆归类”,必须保护好农民的积极性。

农业经营体系组织化发展模式选择

(一)农业经营体系组织化发展模式

推进新型农业经营组织体系建设要以经营组织化、组织合作化的基本思路,加强经营主体培育和经营能力培养,加快推进经营方式创新和机制完善。一是改造和强化传统经营主体—农民的改造、提升和发展,这是构建新型经营体系的关键所在。坚持农民市民化转移,引进有资本、有技术、有知识的经营能人或大学毕业生,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科技培训等措施,提高科学生产水平。二是构建和强化新型经营主体培养。加强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培育,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农资经营、农产品营销等主体全面发展,加强经营主体带头人、运行机制和服务规范化建设;推进专业种养大户不断走向职业化经营。三是引导和强化经营主体合作。积极引导各种不同类型主体、各个不同经营环节主体以及工商企业、科研机构和农民之间,通过各种资源、品牌入股形式或其他组合方式,开展生产和服务合作,形成紧密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

在我国现行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框架下,新型农业经营组织体系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专业大户带动模式。其表现为经营规模大,专业从事某一种农产品的生产或经营,投入和生产以家庭人员为主,而产生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土地流转形成的,无需工商注册,目前是浙江省商品性农产品生产的主要形式。

2.家庭农场模式。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家庭农场这一组织形式,实践中这种形式并不多,近期引起了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的热潮。它应当具有以下特点: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或农牧结合的多种经营;一定要经过工商注册,这是它与专业大户的最大区别;出资者和从业者以家庭人员为主,这是它的核心内涵。只要具备这三点,都可以称为家庭农场。因此,家庭农场是一种农业生产组织,但并不是一种农业组织制度,是一种组织类型的“俗称”。其表现形式可以是法人的公司制企业,两夫妻或父子共同出资就可成立公司,也可以是法人的合作社,家里兄弟夫妻五个人以上就可以成立一个专业合作社,当然也可以是负无限责任的个私企业或合伙制企业。这将鼓励有一定规模的种养大户成立家庭农场,符合登记条件的可以申领个体工商户或个人独资企业营业执照。

3.合作社模式。合作社是一种古老的制度,目前在我国已形成了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浙江省称村经济合作社)、供销社、农村信用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手工业合作社等的合作社体系,其中的村经济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出台了具有明确的性质、成立条件、内部治理结构等的法律规章。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双层经营体制中统一经营的主要担当者,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加快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的主要推动者,是提高组织化程度、发展现代农业、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提供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的主要组织者,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载体,是农业先进生产力及与之相适应的农村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体。

4.合作农场模式。2012年8月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政策性文件中首次出现合作农场的名称。这种模式的基本特点是出资者和从业者同一,即人人都持股,人人都是农业生产者;核心是以土地作为出资方式时的作价问题,2009年浙江省农业厅、浙江省工商局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出资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办法中规定:土地作价可采用内部组织成员认可的办法,即内部成员认可一亩土地相当于1万元,那本人出一亩地,其它就要出人民币1万元。因此,合作农场实质上是一种专业合作社,只不过这种专业合作社是包含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内的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专业合作社,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经济组织制度。

5.农业公司模式。其基本特点是出资者和从业者的不同一,出资者是老板,获取的是利润,从业者是工人,得到的是工资。出资者中,谁出资多,谁就是董事长,赚来的钱,按出资份额进行分配。因此,产权清淅、运转高效,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代表。

6.农业行业协会模式。尽管目前数量不少,但它不是一种经济组织,因为成员之间不存在产权关系,是相关组织和人员共同组成的联合体。最大的特点是一个行政区域内只能有一家同类型的协会。在实践中,不少农业行业协会,逐渐明确了自身的职能:第一,行业服务,主要是为会员提供服务;第二,行业自律,如诚实经营,自觉维护本行业的全局利益,制止低价竞销;第三,行业协调,主要是协调会员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指导它们健康发展;第四,行业代表,如参与制订并组织实施与本行业有关的发展规划等。

(二)农业经营体系组织化发展模式的选择方案

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合作农场、农业公司是构成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主要形式,但实际选择何种组织形式是需要研究的。衡量的标准是哪种组织形式最节省成本,它和农业产业特点、生产规模和经营者的管理水平紧密相关。

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相比,专业大户形式很简单,只需进行土地流转,不要配会计、出纳,最多记个流水账,产品自产自销自然也都是免税的。家庭农场则既要注册登记,又要接受工商部门、税务部门不定期的检查;当然家庭农场可在银行开户,跟别人签订产销合同也有更好的信用,还有机会获得政府部门的项目资助。因此,专业大户是经营组织的基础形式,通过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就可实现,而家庭农场是专业大户的高级组织形式。培育家庭农场要优先从专业大户中选择。

合作制(专业合作社和合作农场)与公司制相比,其组织制度各有优势。从一般经济活动来看,公司制要优于合作制,因为合作制讲究的是公平,公司制追求的是效率,作为经济组织,效率第一就是标准。但从农业生产经营来看,合作制却优于公司制,这主要由农业生产特点决定的,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统一,经济再生产是共性,自然再生产是其个性,季节性强,生产周期长,不同于工商企业需要有固定的厂房和固定数量的工人,农忙时大家出力,农闲时只要一个或几个人管理就行。因此,在农业领域,合作制成为世界各国发展农业普遍采用的组织制度。

具体来说,劳动密集型、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生产,一般选择合作制;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农产品的生产,一般选择公司制。如畜牧业中的家禽生产,合作制要好于公司制,而生猪生产,则用公司制好;鲜活农产品的生产,一般选择合作制,而加工型农产品的生产,一般选择公司制;还有提供农业生产的,选择合作制,而提供营销、物资供应服务的,选择公司制。

提高农业经营体系组织化程度的途径

(一)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并创新农业经营模式

农民是农村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农村生产关系中的主导力量。党的十提出:“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作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基础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体系的构建,归根结底都要依靠农民,从改革开放初期,由农民开创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经营新机制,促成了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到经过长期的深化改革后当前农村发展建设的新局面,无不证明了农民是推动社会变革与农村进步的历史主体。因此,农民在各种农业经营组织建设的主体地位,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现农业现代化,作为党中央一项发展方略,不啻于一场新的深刻而长远的变革,仍然需要充分肯定农民的历史主体地位。

实现农业现代化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建设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的新农村,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全面建成农村小康社会。广大农民对于作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基础的建设有着高度的热情,只有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才能使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成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农民才愿意加入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并将蕴藏的巨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为新农业经营组织体系提供永不枯竭的动力支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已成为农业经营组织和经济活动的主体,具有自主选择和自主决策的权利;同时,在农业经营组织的建立、稳定和发展过程中的资金来源也主要由农民来筹措,农民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能够促进农业资源得到最优的组织。因此,理应由广大农民来选择农业经营的组织形式,政府更主要地发挥引导和扶持作用,农民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组织体系的现实主体,农民的主体地位是现阶段经济发展状况的必然选择。

在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创新农业经营模式进程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特殊的“魅力”,发展势头迅猛,从浙江省近10年前就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社地方性法规可以证实,“农业因合作社而美丽”,通过全力推进其提升发展,也预示着“合作社因提升壮大而灿烂”。这种“美丽”、“灿烂”的结果,完全来自于明确农民的主体地位,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基本原则以及形式多样、群众自愿、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的原则所逐步形成上下贯通、纵横交织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

(二)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并营造良好环境

提高农业经营体系组织化程度,还有一个成立条件与引导发展的关系问题,这就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目前成立行业协会等组织的条件很低,5家单位发起出资3万元立个章程就可以成立;成立专业合作社门槛更低,5个人以上就可以,出资多少更是没有规定。由于设立门槛低,于是各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大量涌现,然而在众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只有少数能持续壮大发展,这就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以引导和规范。实践证明,有否政府引导就大不一样,对规模比较大、带动能力比较强的农业主体,政府积极通过给予财政、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和资金、科技等扶持,从而引导这类组织往更适度的规模发展;对农村能人、专业大户通过引导和扶持,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广大农民,通过教育和帮助,推动更多的农民自愿地成立或加入到新的农业经营组织体系中,逐步融入社会化大生产,提高农业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提高农业经营体系组织化是广大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做出的自主选择,要尊重农民的意愿,但这不意味着政府减轻甚至没有责任。相反,由于政府是最具公共性、全民性、普遍性、强制性、代表性的组织,在社会中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确定了其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和主导作用。发挥主导作用不是包办代替,更不是强迫命令、一刀切,而要切实调整政府职能,转变工作方式,改进工作方法,增强服务功能,为提高农业经营体系组织化程度营造环境,创造条件,提供政策法律技术服务,总结经验、推出典型示范引导,开展经常性培训,帮助完善其运行机制和内部管理制度,研究解决其前进中遇到的新问题等等,为农业经营组织营造良好的环境,使其在健康的轨道上持续发展。

(三)发挥市场的引导作用并融入社会化大生产

现代农业是市场农业,农民在市场化农业发展过程中不仅面临着政策风险、技术风险、自然风险,同时因其主体分散,经济实力比较脆弱,科技、经营能力薄弱,不能从根本上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和竞争模式变化,面临比其他产业更大的市场风险。因此,在农业经营组织体系构建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解决好个体农户的小生产模式与变幻莫测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结合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组建并发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农村的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连成一体。要注重与已有的农业龙头企业相结合,利用农业龙头企业先进的技术支持,衔接产销开拓市场,为农产品找准销路,并通过加工增值,帮助农民增加收入;要注重与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相结合,培大育强农业特色,推进品牌经营,提高品牌效益,逐步实现农村产品品牌化、品牌产品超市化、超市商品绿色化;要注重与高效规模农业发展相结合,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扩大规模效应,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订单农业”等。通过以上途径,将个体农户的小生产模式,自觉融入社会化大生产之中,提高农业经营体系组织化程度,形成规模效应,提高其抗风险的能力,从而提高其综合经济效益。

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组织化程度,需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不仅要求经营组织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投入,积极推广使用先进的生产手段和科技措施,努力提高集约化水平,而且要推动经营组织向农户联合与合作转变,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经营服务体系;不仅要求经营组织加强内部管理,健全机制,提高一体化程度,而且需要政府、金融行业、社会各界加大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拓展农业经营体系的生存空间和发展视野,为农业经营组织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此,要采取培育产业龙头、延伸产业链、培训新型农民等手段,在农业生产经营机制上实现新突破,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社联动和农民的积极参与,把产业链紧密联结起来,把农民真正组织起来,实现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条龙经营,形成分工合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农业生产经营新机制,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使现代农业与工业化和城镇化同步推进,开创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顾益康.浙江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的实现路径[N].浙江日报,2013-3-1

2.黄绍辉.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创新农业经营体系[N].重庆日报,2013-2-28

3.张忠根.农业经济[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4.章元.中国农村经济[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新型农业经营方式篇8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使供给的农产品符合大众的需求,实现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对接。助力农业供给侧改革,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关键因素。现阶段我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力量是新型职业农民,他们居住在农村,以农业生产、经营、服务或管理作为主要职业,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并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掌握较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挥其在推广新型农业技术、拓展新型销售渠道、建立新型农村经营体系等方面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助力农业供给侧改革。

1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助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基础,现代化的农业生产需要土地适度规模集中。而我国农业现状是人多地少;经营规模小、土地闲置率高、这种小规模、粗放的农业经营模式难以实现农业供给侧改革要求。李克强总理指出,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不变……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依法流转,逐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要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地位,大力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引导农民坚持以家庭经营为主体,以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为方向,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和农户承包权长期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土地流转,将经营权租赁给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农民通过土地资源的有效整合,开展机械化、专业化、规模化的服务,实现节本增效、降低土地的使用成本和农产品生产成本。鼓励农民积极从事农业生产,保护耕地质量,避免土地掠夺式经营,使其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得到培育与锻炼,从而进一步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改变小规模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业生产力,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2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助力农业产业结构性改革

农业产业结构性改革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核心,现代农业供给体系需要不断优化的农业产业结构。近年来,由于种植结构不合理,导致许多农产品供大于求,大量滞销。有的农产品供不应求,还需从国外进口。由于农产品的品质不达标,价格难以提升,这种现象在玉米、大豆、水稻生产中都不同程度存在,普通玉米?齑婢痈卟幌拢?特用玉米和青储玉米却供不应求;大豆需求持续上涨,而大豆种植面积却持续萎缩;东北大米尽管口感好,但由于农残等问题,价格一直在低位徘徊,这些现象都凸显了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现有供给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的现状,因此要强化市场导向,提高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增强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引导农民学习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壮大生产规模,增加单位产出,从而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结构,避免由于农产品生产过剩而导致的浪费,减少农药、化肥滥用造成的环境污染,注重保护耕地、水源等自然资源,缓解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要更加注重农业生产效益,由过去粗放型生产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进一步深化农业产业结构性改革。

3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储备现代农业后备人才,助力农业经营体系改革

农业经营体系改革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保障,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离不开先进的农业经营体系。现阶段我国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就业,从事现代农业的人才不断减少,大部分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接受新型农业技术的能力不强,使用先进的生产工具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不强;大型农业企业规模小,数量少,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专业大户、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在经营管理、拓展市场等方面的能力不强。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引导农民在家庭联产承包的经营基础上,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为方向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业生产经营收益。通过政策扶持,对经过培训和认定的新型经营主体提供贷款支持、信息共享和税收优惠等帮扶措施。创新培训模式,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系统的技能和经营管理培训,帮助其树立现代化的生产经营理念,不断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从而培养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进一步深化农业经营体系改革。

上一篇:网络促销方法范文 下一篇:食品安全监管概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