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防灾减灾工作汇报总结范文

时间:2024-01-30 10:25:13

乡镇防灾减灾工作汇报总结

乡镇防灾减灾工作汇报总结篇1

一、总体要求

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导,认真贯彻学习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自然灾害防治重要讲话精神,牢记树立震情第一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落实,扎实做好震情监视跟踪和应急准备各项工作,切实提升灾害风险防范和应对处置能力。

二、加强震情跟踪研判

按照省市震情短临跟踪和会商研判技术方案的要求,及时汇总上报观测资料变化情况、核实分析异常、会商研判震情,提升震情跟踪研判规划水平。进一步落实震情会商制度,加大会商力度,持续提升震情会商科学水平。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及时向县政府报送震情信息,全力做好重大活动和特殊时段地震安保工作。

发现重大异常或突发震情事件,要立即报告、及时核实、及时会商。(责任单位:应急保障中心和各乡镇及相关部门,完成时限:2021年12月31日)

全力做好重大活动、特殊地震事件和特殊时段的地震安全服务保障。(责任单位应急保障中心,完成时限2021年12月31日)

进一步健全防震减灾网络体系,完善地震群测群防工作制度。实时更新充实“三网一员”数据库,确保群测群防工作在减轻地震灾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责任单位:应急保障中心和各乡镇及相关村屯)

三、加强应急响应准备

结合我县实际,修订完善县地震应急响应预案,理顺应急处置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强化应急值守,预置应急力量,组织开展应急响应检查和演练,做好快速派出现场工作队的各项准备。

(一)完善预案和联动机制

修订县地震应急响应预案,落实岗位职责,理顺应急处置机制,规范工作流程。制定应急演练计划,开展应急演练和技术装备专项训练。认真做好人员、装备、技术系统等应急准备各项工作。加强与龙岗火山监测站等部门沟通联系,完善信息共享、工作协调、应急联动等保障机制。(责任单位:应急保障中心及各乡镇,完成时限2021年12月31日)

(二)强化系统内部地震应急准备

强化地震应急现场防护装备储备。做好地震应急设备的检查和准备,定期开展系统巡查和联调测试,保障震情跟踪工作物资装备需求。做好应急指挥系统的技术保障工作。(责任单位:应急保障中心,完成时限2021年12月31日)

(三)强化应急值守

严格执行24小时震情值班制度,全体人员保持24小时手机开机,重要时段实行领导在岗带班。(局各科室人员及各乡镇,完成时限2021年12月31日)

四、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评估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扎实推进地震灾害风险调查与重点隐患排查工程。配合省地震局做好基于遥感影像和经验估计的区域房屋抗震能力初判工作,建立地震灾害防治业务数据库,夯实灾害风险防范工作基础。

强化县政府履行地震灾害风险防治主体责任,将县防震减灾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评体系。加强对县地震灾害防治工作指导。(责任单位:局相关科室、各乡镇及相关部门,完成时限2021年12月31日)

开展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作,配合省地震局做好地震构造图、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和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区划图的编制。(责任单位:应急保障中心、各乡镇及相关部门,完成时限2021年12月31日)

配合省地震局开展基于遥感影像和经验估计的区域房屋抗震能力初判工作,建立地震灾害风险防治业务数据库。(责任单位:应急保障中心和各乡镇及相关部门,完成时限2021年6月31日)

五、加强新闻宣传与地震科普

(一)健全落实信息审核制度,及时准确地震信息,科学引导社会舆情,积极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单位:局相关科室及相关部门,完成时限2021年12月31日)

(二)加强对地震谣言的跟踪监控,有地震谣言发生时,引导人们正确对待地震谣言,消除地震谣言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全局工作人员及相关部门,完成时限2021年12月31日)

(三)不断加大地震科普宣传力度,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地震科普宣传活动,在国家防灾减灾日等节点时段广泛普及地震科普知识,不断增强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和防范应对能力。(责任单位:应急保障中心、部分科室、各乡镇及相关部门)

六、加强组织领导

2021年度县震情监视跟踪和应急准备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乡镇及相关部门地震工作主要负责人。

乡镇防灾减灾工作汇报总结篇2

 

   为认真做好抗雪防灾工作,有效应对大雪冰冻灾害的发生,迅速、准确、有序、高效地开展减灾救灾工作,进一步规范和提高抗雪救灾应急能力,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和合力作用,提高抗雪防灾工作整体水平和工作效率,最大程度地减轻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维护全县社会稳定,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平罗县政府关于修订的通知》和《市政府关于印发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县范围。

   二、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实行政府统一领导、决策,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反应迅速原则。灾害发生时,各相关部门要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具体实施。

   (3)可操作性原则。一旦发生灾害,及时启动相关层级应急预案,使整个灾害应急工作有机结合,高效进行。

   (4)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专业队伍负责清除县城主要道路和重要部位的积雪积冰,确保城市运行安全、道路畅通;社会力量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清除背街小巷、人行道和重点部位的积雪积冰,确保群众正常生活和出行安全。

   三、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

   县政府设立抗雪防灾指挥机构,在市抗雪防灾指挥部领导下开展抗雪防灾工作。

   (一)县抗雪防灾指挥部。

   主要职责:

   1、组织全县抗雪防灾应急工作;

   2、部署救灾应急准备措施;

   3、督促检查救灾应急工作所需人、财、物的落实情况;

   4、检查各乡镇抗雪防灾指挥部和有关部门的救灾工作;

   5、根据灾情发展情况组成抗雪防灾现场领导小组,实施靠前指挥;

   6、遇重、特大雪灾冰冻,适时联络驻平部队请求支援;

   7、组织协调建设、房管、国土、工商、交警等部门共同做好抗雪防灾工作,并按各自职责落实包干责任制,积极清除辖区内道路及两侧人行道、背街小巷、桥梁、住宅区、公园(景点)、绿化(行道树)、工地(工棚)、垃圾收集房、公共厕所等设施上的积雪,确保市政公用、市容环卫设施完好和正常运行;要加强对设施农业、畜牧业、渔业养殖及户用沼气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对温室大棚除雪、增温、保温、补光,牲畜家禽防寒、保暖,户用沼气防寒、保温和渔业养殖扫雪、破冰增氧、补水防冻等工作,确保农牧业生产安全;

   8、督促落实各乡镇与县城内街道沿线两侧的企业、机关、学校、商店等单位做好门前积雪的清除工作,并纳入“门前三包”检查管理范围;

   9、研究解决有关抗雪防灾工作的重大问题;

   10、完成县政府交办的其它抗雪防灾工作。

   (二)各乡镇抗雪防灾指挥部。各乡镇参照县抗雪防灾指挥部组织建立。主要职责:

   1、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负责辖区内的抗雪防灾工作,并按专群结合的原则,制定或完善辖区抗雪防灾预案;

   2、根据县抗雪防灾指挥部的指令执行预案,组织动员辖区村队和企事业单位建立抗雪救灾工作网络;

   3、完成县抗雪防灾指挥部交办的其它抗雪防灾工作。

   (三)县抗雪防灾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办公室(以下简称县指挥部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建设局。主要职责:

   1、负责处理县抗雪防灾指挥部日常事务,并根据相关部门建议,向指挥部提出应急预案的调动终止建议;

   2、传达县抗雪防灾指挥部的工作指令并监督落实;

   3、会同民政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做好救灾工作;

   4、会同民政部门及时收集信息,综合评估灾情、灾情和救灾工作信息;

   5、会同民政部门向县抗雪防灾指挥部及上级有关部门汇报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

   6、负责对抗雪物资使用情况进行初审汇总上报,由县财政审核并落实专项资金保障,用于抗雪工作所需;

   7、完成县抗雪防灾指挥部赋予的其他任务。

   (四)县抗雪防灾指挥部现场处理组。县抗雪防灾指挥部所有成员单位为现场处理组成员单位。主要职责:

   1、根据工作实际,制定本单位抗雪防灾工作应急预案,并做好预警工作;

   2、做好物资储备和重点部位的保护工作。

   (五)县抗雪防灾指挥部后勤保障组。设在县民政局,县抗雪防冻指挥部所有成员单位为后勤保障组成员单位。主要职责:

   1、负责抗雪防灾物资采购的信息储备;

   2、负责督查各成员单位抗雪防灾物资储备情况,确保2次以上重大雪灾的抢险物资需要,必要时统一调配全县抢险物资;

   3、负责对防灾救灾物资使用情况进行初审汇总上报,由县财政审核并落实专项资金保障,用于防灾救灾工作所需。

   4、及时收集信息,综合评估灾情,会同指挥部办公室灾情和救灾工作信息;

   5、会同指挥部办公室向县抗雪防灾指挥部及上级有关部门汇报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

   (六)县抗雪防灾指挥部宣传组。设在县委宣传部,负责组织各新闻媒体及时宣传救灾法规、政策,播报防范知识,报道灾情和抢险救灾工作。

   四、灾情分级及工作程序

   气象预报以平罗县气象局的气象信息为准。

   (一)小到中雪

   气象预报有小雪或小到中雪时进入二级值班,县指挥部办公室成员单位要安排专业人员24小时值班,加强对重点地段的巡查,在冰冻以前及时清扫本部门(区)负责的雪灾区域的积雪,及时掌握并上报灾情动态。

   县指挥部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随时保持与公安局指挥中心的联系,对全县道路、桥梁上积雪冰冻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及时掌握降雪气象信息、发展趋势和灾情,督查落实预案措施。

   (二)中到大雪

   气象预报有中到大雪时进入一级值班,所有成员单位启动抗雪防灾预案,主要领导到岗值班,并视灾情做好抢险队伍和物资、机具设备的准备工作,在冰冻以前及时清扫本部门(区)负责的雪灾区域的积雪。

   县抗雪防灾指挥部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工作部署;各成员单位主要领导到岗值班,掌握灾情动态,并按照县指挥部办公室的统一指挥积极组织抢险救灾工作。

   (三)当气象预报与实际天气情况发生偏差,且发生降雪时,各成员单位要根据县指挥部办公室的要求,及时启动预案。

   五、抗雪防灾工作要求

   (一)抗雪防灾工作是关系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公共基础设施安全、县城生产生活正常运行的重要工作,各乡镇、各部门、单位都应高度重视,积极应对。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站在对党、对人民负责的高度,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抗雪防灾工作及时到位,最大限度地减少雪灾带来的`损失。

   (二)各乡镇要保障抗雪防灾等应急处置工作所需经费。要明确清雪除冰工作责任和任务,并建立应急机构进行监督检查。各有关部门要按职责配备好抗雪物资和设备,落实专人加强对抗灾物资的管理、维护和使用,做到物资和设备定点存放。

   (三)抗雪防灾工作中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企业应按照县指挥部办公室的要求,听从调度、服从指挥,遇有重大事宜应及时向县指挥部办公室报告。抗雪防冻工作实绩列入年度精神文明工作考评及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工作内容。

   (四)建立领导带班和信息报告制度。在抗雪抢险过程中,要落实专人及时汇总上报灾情和所采取的应急措施,实行24小时领导带班和每2小时报告一次情况制度(重大问题随时报告)。当日情况汇总应于次日凌晨8时前书面上报县指挥部办公室。灾情过后,各单位要及时对灾情、抗灾情况及经验教训进行认真总结,并向县指挥部办公室作出书面报告。

   (五)建立双休日及节假日清雪除冰防冻应急机制。在双休日及节假日期间发生大雪天气时,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企业值班领导及工作人员要在第一时间通知人员开展责任区域内的清雪除冰防冻工作。如发生因清雪除冰不及时,或防冻措施不到位,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经县抗雪防灾指挥部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认定后,相关部门承担一切责任,并追究相关责任领导和人员的责任。

乡镇防灾减灾工作汇报总结篇3

一、一般破坏性地震的应急反应

一般破坏性地震是指本县境内发生5.0-5.9级地震,造成一定数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地震。

地震发生后,县政府迅速作出应急反应并根据灾情上报市政府,立即启动县地震应急预案。县政府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迅速转为抗震救灾指挥部,县政府及有关乡镇(街、区)政府要立即按照本地震应急预案采取紧急措施。

(一)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组成及职责:

总指挥:县长

副总指挥:县委宣传部部长

县政府各副县长

公安局局长

人武部部长

政府办公室主任

民政局局长

成员:县委宣传部、武装部、发改局、经信局、教育局、民政局、公安局、监察局、财政局、住建局、规划局、公路局、交通运输局、卫生局、水务局、粮食局、文体广新局、统计局、旅游局、药监局、质监局、地震办、气象局、疾控中心、盐务局、档案局、团县委、武警中队、人行、物资总公司、商业总公司、电业公司、联通公司、移动公司、电信公司、人保公司、人寿公司、桃园宾馆、招待所、自来水公司、外事办、火车站的主要负责人及震区所在地乡镇(街、区)的乡镇长(主任)。

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的主要职责:

1.分析、判断局势并确定应急工作方案,组织实施本预案,对救灾工作实施集中统一指挥;

2.部署、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地区以及驻军对灾区进行紧急援救;

3.组织县地震现场指挥部,统一部署抢险救灾工作,制定震区紧急管理办法和非常措施;

4.拟定震情、灾情及救灾工作的报告,并及时报送上级政府;

5.统一安排调用进入灾区的救灾物资、设备和人员;

6.组织接待慰问团及救援组织,接收和分配其救援资金和物资;

7.请求市政府或省政府紧急救援,必要时向国务院请求救援。

(二)指挥部办公室组成及主要职责:

主任:县地震办主任

成员:县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的联络员。

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县地震办,县级有关部门设立地震应急机构,负责本部门的地震应急工作,并派出联络员参加指挥部办公室工作。办公室设综合联络组、震情灾情组、宣传报道组。

指挥部办公室主要职责:

1.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震情、灾情,及时向指挥部报告;

2.负责与现场指挥部和县级各有关部门应急机构保持联系,了解、汇总应急工作情况;

3.负责审查地震新闻宣传报道,组织抗震救灾新闻会;

4.负责处理指挥部日常事务,办理县抗震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指挥部下设十五个应急工作组,分别是:

1.抢险救灾组

组长:县人武部部长

副组长:县武警中队队长

成员以县人武部为主,县武警中队、团县委等部门参加。主要职责是组织协调军队、民兵预备役部队和志愿者队伍抢救压埋人员和国家重点财物、文物,配合有关部门抢修道路、桥梁,运送救灾物资、药品等,帮助灾区恢复生产生活。

2.震害评估组

组长:分管地震工作的副县长

副组长:地震办主任(牵头部门负责人)

住建局局长

民政局局长

统计局局长

成员以县地震办为主,住建局、民政局、统计局、各保险公司专业人员参加。主要职责是开展震害调查统计,配合市震害评估组在规定时限做出震害快速评估。

3.震情监视组

组长:地震办主任

副组长:各乡镇(街、区)乡镇长(主任)

成员以地震办为主,各乡镇(街、区)乡镇长(主任)及“三网一员”工作人员参加。主要职责是开展震区宏观异常监测及宏观震情的收集,并及时汇总上报县、市政府及市地震局。

4.通讯保障组

组长:分管通信工作的副县长

成员以联通、移动、电信公司为主,政府办机要科、驻军部队等单位参加。主要职责是保障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指挥部办公室及现场指挥部之间的通讯联系,保证现场指挥部与各工作组的通讯联系,及时组织抢修被破坏的通讯设备和线路。

5.交通运输组

组长:分管交通工作的副县长

副组长:交通运输局局长(牵头部门负责人)

交警大队大队长

成员以交通运输局、交警大队为主,客运公司、运输公司等单位参加。主要职责是紧急调动车辆,保障指挥部的应急用车,维护交通秩序,组织人员及时抢修被震坏的公路、桥梁等设施,保障交通畅通;接受指挥部下达的运送抢险救灾人员、物资及伤员(与医疗卫生组配合)等运输任务。

6.医疗卫生防疫组

组长:分管卫生工作的副县长

副组长:卫生局局长(牵头部门负责人)

成员以卫生局为主,环保局、各医院、药监局、防疫站参加。主要职责是组织医疗、防疫急救队伍,组建震区医院,搞好医疗救护和伤员运送安排,及时检查监测灾区饮用水源、食品卫生情况及震区消毒灭菌,防止和控制疫情,负责调运应急药品、医疗器械等。

7.物资供应组

组长:分管商贸流通工作的副县长

副组长:发改局局长(牵头部门负责人)

成员以发改局为主,经信局、工商局、盐务局、粮食局、供销社、各乡镇(街、区)等部门参加。主要职责是保证地震应急阶段应急物资的筹集、调配保管,配合民政组做好国家、外地支援物资的接收、转运和救灾物品的分配。

8.工程抢险组

组长:分管城建工作的副县长

副组长:住建局局长(牵头部门负责人)

成员以住建局为主,水务局、电业公司、通信部门、各乡镇(街、区)参加。主要职责是负责震区水利、电力、通信、供水等设施的抢险修复工作,保证救灾指挥系统和灾区用水、用电等;负责易损建筑物抗震加固工作,提出震区恢复重建方案。

9.次生灾害防御与抢险组

组长:分管安监工作的副县长

副组长:安监局局长(牵头部门负责人)

成员以安监局为主,国土局、水务局、各乡镇(街、区)辖区次生灾害源单位参加。主要职责是负责调查辖区内各次生灾害源,检查各单位次生灾害源防御措施的落实,抢修震损次生灾害源防护设施。

10.民政工作组

组长:分管民政工作的副县长

副组长:民政局局长(牵头部门负责人)

成员以民政局为主,公安局、财政局、各乡镇(街、区)参加。主要职责是负责震区灾民的疏散、安置和吃、穿、住等;制定救济标准,发放救灾物资,做好灾民的转运、安置和死难者的善后工作,负责接收社会各界的救助物款。

11.治安保卫组

组长:公安局局长

副组长:震区公安派出所所长

消防中队队长

成员以公安局为主,震区派出所、消防部门参加。主要职责是维护应急期社会治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社会秩序稳定,保卫抗震指挥部门、要害部门的安全;监视灾区火灾,抢救受灾人员和物资。

12.宣传报道组

组长:宣传部部长

副组长:文体广新局局长

成员以县委宣传部为主,文体广新局参加。主要职责是做好抗震救灾的宣传报道,平息地震谣传,按规定及时向公众震情、灾情等有关信息,向群众宣传、普及地震和防震知识。

13.财务管理组

组长:财政局局长

副组长:民政局局长

成员以财政局为主,民政局参加。主要职责是负责筹集和统一管理抗震救灾资金,保障指挥部和各应急工作组救灾工作费用,承办向上级政府申请救灾经费及向外请求援助的有关事宜。

14.物价检查组

组长:分管物价工作的副县长

副组长:物价局局长(牵头部门负责人)

成员以物价局为主,工商局、地税局参加。主要职责是检查震前震后的救灾物资及人民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平抑物价,稳定市场。

15.保险理赔组

组长:分管金融保险工作的副县长

副组长:人行行长

成员以人行为主,辖区各保险公司、各乡镇(街、区)参加。主要职责是开展震害调查,确定投保灾损并及时给予赔偿。

(四)震区所在乡镇(街、区)政府的应急行动

1.迅速了解震情、灾情,并按规定报告县政府及县地震办;

2.立即成立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启动地震应急预案;

3.迅速组织人员开展抢救、医疗救护和工程抢险工作;

4.在县地震现场指挥部领导下开展地震应急工作。

(五)县政府的应急行动

1.县地震办及时向县政府报告震情、灾情,并报告市地震局。

2.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召开会议,研究决定抗震救灾中的重大问题。

(1)通报震情、灾情;

(2)确定应急规模,统一组织领导地震应急工作;

(3)根据市政府决定,宣布进入震后应急期的范围、起止时间;

(4)组织本县非灾区对灾区进行救援;

(5)视情况请求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救援。

3.县地震办要在震后立即请求省、市地震局派出地震现场工作组开展震情监视和灾情调查工作。

4.震后立即派出地震现场指挥部,统一指挥震区的地震应急工作。

(六)成立震区现场指挥部

指挥:分管地震工作的副县长

副指挥:震区乡镇(街、区)党(工)委书记及有关部门负责人

成员:震区乡镇(街、区)乡镇长(主任)及有关部门应急机构负责人。

主要任务:

1.紧急动员各方面力量抢救被压埋人员和伤病人员;

2.迅速设置避难场所、医疗点和救灾物资供应点,提供急救医药、食品、饮水等,尽量减少人员伤亡;

3.尽快恢复破坏的通信设施,保证灾区内外特别是指挥系统的通信畅通;

4.尽快抢修破坏的公路、铁路、桥梁等,优先保证救援人员、救灾物资的运输和伤病人员的疏散;

5.尽快恢复被破坏的供水、供电设施,保证灾区用水用电;

6.严密监控火灾、病毒、易燃、易爆物品,及时扑灭已发火灾,制止病毒、易燃、易爆气体的泄漏;

7.加强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和震情、灾情的正面报道,及时平息各种地震谣言,安定人心;

8.加强灾区的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制止各种破坏活动,维护社会治安,保证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9.迅速开展现场震情监测、震灾调查和地震科学考察,做好震后地震活动趋势判断工作。

二、中强破坏性地震的应急反应

中强破坏性地震是指本县境内发生6.0—6.9级地震,人员死亡在50-200人。县政府和震区所在乡镇(街、区)政府应迅速采取以下行动:

(一)迅速了解灾情,并按照规定报告市政府和市地震局。

(二)立即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按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反应程序,迅速组织人员抢救、医疗救护和工程抢险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人员伤亡和震灾损失。

(三)县地震办震后立即请求市地震局派出地震现场工作组,开展震情监测、震情调查,并配合省、市地震局做好震灾损失评估和地震科学考察工作。

(四)在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三、严重破坏性地震的应急反应

严重破坏性地震是指本县境内发生7.0级以上地震,死亡人数在200人以上。

(一)县政府和各乡镇(街、区)政府应紧急动员,投入抢险救灾,最大限度地减轻震灾伤亡和损失;收集和汇总震情、灾情,及时向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

(二)立即成立县、乡镇(街、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在省、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全力进行抗震救灾工作。

四、有感地震应急反应

有感地震是指震区民众普遍感觉到的但没有造成直接灾害的地震,容易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的,亦应采取必要的应急反应。

(一)县地震办要立即了解震感情况,配合上级地震部门派出地震现场工作队,圈定有感范围,向县政府和市地震局报告有关情况。

(二)县地震办迅速邀请省、市专家进行震情会商,对地震趋势进行判定。

(三)县政府组织广播、电视等媒体刊登、播出有关地震知识以及稳定社会秩序的宣传报道。

(四)注意社会对地震的反应,及时发现和平息地震谣言和误传。

五、临震应急反应

省、市政府涉及本县区域的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后,县政府和有关乡镇(街、区)政府的临震应急反应主要包括:

(一)县政府根据省、市政府的决定,立即通知有关乡镇(街、区)进入临震应急期。

(二)立即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领导震前应急工作。

(三)县地震办根据市地震部门通知,随时报告震情变化。

(四)根据震情发展和建筑物抗震性能及周围工程设施情况,避震通知,必要时组织避震疏散。

(五)要求有关部门对生命线工程和次生灾害源采取紧急保护措施。

(六)督促检查抢险救灾的准备工作。

(七)平息地震谣传和误传,维护社会稳定。

六、其它事项

(一)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和各乡镇(街、区)要参照本预案中的职责和任务,结合各自实际,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落实必要的防震减灾措施,并将应急预案报县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乡镇防灾减灾工作汇报总结篇4

确实抓好年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为了进一步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要求。进一步提高我县防灾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切实抓好地质灾害工作

而且降雨较为集中,今年我县气候异常。容易发生地质灾害。因此,做好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重大,各乡(镇)人民政府要突出“以人为本”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主要目标,切实贯彻“以预防滑坡泥石流为主,以预防预报为主,以灾前避让为主”三为主方针,坚持“防治结合、群专结合、单项与综合治理、重点建设与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结合”原则,切实加强领导,充分认识地质灾害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到实处,根据地质灾害危害程度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减灾、避让方案与措施,将重点灾害区的监测任务和防治工作落实到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明确具体责任人,一级抓一级,切实抓好落实,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实效。工作结束后各乡(镇)要认真总结,并将工作开展情况形成书面材料于11月10前上报县国土资源局地质矿产股。联系人:

二、完善防灾抗灾机制,突出重点。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全面推进全县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建设。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各乡(镇)长要做到三个亲自”亲自调查研究,亲自安排布置,亲自督促检查,要及时向县政府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切实做到事有人问,事有人做,切实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抓紧抓好。

对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地质灾害危险区,全面开展险情排查。安排人员进行全面的巡查检查,做到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发现隐患及时采取防范措施予以排除并上报险情。

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应急预案。重点加强旅游景点、交通干线两侧、重点工程、矿山采空区、拦渣坝、尾矿库也及人口密集的城镇地区和山地斜坡地带、沟口处、居住在陡坡的村寨等区域的监测。

完善监测责任,加强对确定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工作。把防灾责任落实到有关单位和责任人。

严格执行险情巡查、灾害预报、汛期值班、灾情速报制度和落实好简易观测措施、灾前报警措施和紧急避让措施。

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加强气象、民政、水利、建设、交通、旅游等有关部门的联系与协作。

要认真分析核查各类信息来源,做好地灾信息报送工作。接到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报告后。及时准确上报灾情险情,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避免因迟报贻误抢险救灾的时机。

三、切实做好地质灾害点的预警预报工作,加强地质灾害点的监测力度。

发现险情,要紧紧依靠当地群众加强对历年确定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和调查。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同时,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明白卡》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灾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工作,其“两卡”发放、防治责任人、值班人员(乡、村委会、村民小组三级)要求5月初落实到位,使各责任人了解灾情、明确任务、监测到位、负起责任;使受威胁村民掌握灾害预兆、知晓预警信号、清楚撤离路线、明白避让地点。

四、做好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认真学习贯彻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要对预案进行演练,确保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进行避让。各乡(镇)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年度地质灾害防灾减灾预案的通知》精神,协调相关部门,进一步明确各自职责和义务,熟悉处置突发地质灾害的各项工作。有条件的地方。

五、严格汛期值班制度

乡镇防灾减灾工作汇报总结篇5

洪水无情如猛兽,只有将它挡在圩堤之外,闸门之外,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是抗洪救灾工作的群众基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抗洪工作总结报告2021年范文,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抗洪工作总结报告2021年范文120--入汛以来,我市遭遇历史罕见的汛情,全市雨情紧急、水情迅猛、灾情严重。在最关键最危险的时刻,全市上下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纷纷投身抗洪救灾主战场,1300多公里江河大堤上,6万多名干部群众和受灾群众站在一起、干在一起,凝聚成了抗洪救灾的伟大力量,共同谱写了一曲慷慨激昂、可歌可泣的抗洪救灾壮歌。

这是一种先锋力量,体现了党员干部不怕困难、敢于担当的拼搏精神。灾难面前,人民群众利益至上。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全身心投入抗洪救灾一线,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安全。面对险情,他们不怕困难、敢于担当,关键时刻站得出来,身先士卒、奋不顾身;危急关头冲得上去,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在抗洪救灾一线上,到处都能看到党员干部们忙碌的身影,他们团结带领群众战胜灾害、渡过难关,让鲜红的党旗飘扬在抗洪救灾主战场,做到了“一个支部一个战斗堡垒、一名党员一面鲜艳旗帜”……他们以责任和担当,传递着一种先锋力量,让受灾群众心里有了“主心骨”,有了战胜洪涝灾害的勇气,有了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决心,也让党的纯洁性、先进性和战斗性在暴雨洪流中不断强大。

这是一种源泉力量,体现了受灾群众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向上精神。面对滔滔洪水的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群众无所畏惧,挺身而出,战高温、斗恶浪、筑子埂、查隐患、排险情,以钢铁般的意志与洪魔展开了殊死搏斗;他们坚韧不拔、自强不息,不等不靠、自力更生,洪水退到哪里,灾后重建、生产自救就开展到哪里。当前,全市溃破的圩埂已经合龙,水毁的道路早已畅通,漫水的田野荡漾着碧绿,受灾的家园恢复了生机……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种自发自觉的群众力量,是抗洪救灾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力量源泉。他们不惧艰险、迎难而上、乐观向上、自强不息,为抗洪救灾精神写下新的注脚。

这是一种奋战力量,体现了人民子弟兵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战斗精神。一场洪灾,就是一场严峻考验,每每在最危险的关头,英勇的人民子弟兵总是闻令而动、向险而行,把安全留给群众,把危险留给自己。在暴雨洪流中、在河堤决口处、在被淹的农田里……在每个受灾最严重的地方,广大部队官兵舍生忘死、百折不挠,不怕牺牲、英勇奋战,越是情况危急,越是勇往无前、敢于胜利,誓与洪水决一死战,努力把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降到最小。那一个个沾满泥巴的身躯,那一个个肩扛麻袋的身影,透出的是一种当代军人敢打硬仗的奋战力量。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他们不愧是抗洪救灾取得胜利的坚强后盾。

这是一种友善力量,彰显出社会各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奉献精神。灾情发生后,全市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从城市到乡村、从部队到厂矿、从机关到基层、从街道到学校,纷纷伸出援手,慷慨解囊,倾情相助;全市志愿服务团体组织广大志愿者,纷纷开展向灾区捐款捐物;马鞍山大地处处涌动着一切为了抗洪斗争、一切支援抗洪前线的澎湃热潮,抒写着万众一心战洪魔、众志成城保家园的感人画卷……正是在这种友善力量的支持下,灾区生产生活秩序快速恢复,生产自救、重建家园工作有力有序展开。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回望这场恢弘的抗洪救灾画卷,这些力量极大地把我们的思想与觉悟集中起来,空前地把我们的责任与行动集中起来,总是不断地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抗洪救灾斗争中,全市上下始终紧密团结在一起,用理想和信念凝聚力量,用真情和关爱相互温暖,用拼搏和奉献共同担当,砥砺和展现出的伟大抗洪救灾精神,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精神财富。我们要把抗洪救灾经验转化为推动发展的有效方法,把抗洪救灾干劲转化为狠抓落实的责任担当,用抗洪救灾精神指导和推动当前各项工作,凝聚起一往无前的强大力量,为奋力开创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抗洪工作总结报告2021年范文2_县从_月_日12时开始降雨,截至_月_日10时,全县累计平均降雨_毫米,气象、水文等各类降雨监测站点有_个降雨站点降雨量超过50毫米,_个站点超过100毫米,_个站点超过150毫米。

一、雨情

_县从_月_日12时开始降雨,截至_月_日10时,全县累计平均降雨_毫米,_个降雨站点降雨量超过50毫米,_个站点超过100毫米,_个站点超过150毫米,降雨站点_站_毫米,_集镇站_毫米,_镇_站145毫米,_集镇站_毫米。

二、水情

_月_日10时,_站水位_米(警戒水位_米),流量3510立方米每秒,7月2日凌晨2时,澧水_站水位达目前本轮降雨过程洪水位57.2米,距警戒水位1.3米,流量6290立方米每秒。渫水雁池站水位134.93米,流量415立方米每秒。道水白洋湖站水位59.47米,较7月2日凌晨2时本轮降雨过程洪水位61.33米,回落1.86米。皂市水库125.86米,入库流量903立方米每秒,出库流量445立方米每秒。

三、气象预报

据气象预报,此轮强降雨过程将持续到_月_日。

四、行动情况

此轮降雨为_县今年入汛以来的第三次强降雨,根据防汛会商,或将是防汛形势最为严峻的一次降雨过程。

1、预警及时。

_月_日下午,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县长_在县防指紧急调度当前防汛工作,在听取了县防指各成员单位的情况汇报后,对暴雨做出了科学预判,就下段防汛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全县做到“两个必须,三个加强”。_月_日晚_时,县委书记、县防指政委_在县防指召开紧急防汛调度会,对继续做好本轮降雨抗灾救灾工作和下段防汛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同时,县防指及时转发省市防指关于做好强降雨防范工作的通知,并通过预警信息平台,提前对全县所有防汛责任人预警短信1万多条次,争取了抗灾主动权。

2、指挥调度到位。

_月_日晚20时,县防指指挥长、县长_主持召开紧急防汛会商会。7月1日下午15时,县防指指挥长、县长_,县防指常务副指挥长、副县长_,县防指副指挥长、县水利局长_,国土局、水文局、气象局主要负责人参加了全市防汛抗灾视频会,县防指指挥长、县长_对我县的防汛情况向副市长朱晓平做了汇报。会后,县防指根据当前雨水情,再次安排部署防汛抗灾工作,再次强调防汛纪律和防汛责任。_月_日晚18时,县委书记_,县委常委、县委办办主任_到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紧急调度当前防汛抗灾各项工作。_月_日,县委书记_在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做了重要指示,上午,又在县防指会商室召开紧急调度会议。_月_日以来,县防指先后下发了《关于做好应对新一轮强降雨工作的紧急通知》、《全县上下群策群力打赢当前防汛攻坚战》专题简报、《关于迅速落实_书记重要指示的通知》等文件,督促落实防汛抗灾责任和措施。

3、领导靠前指挥。

_月_日晚_时开始,县委书记_多次督导_等降雨重点区域防汛抗灾工作。晚_时,县防指接到_出险报告后,_书记又深夜亲赴抢险一线现场指导,直至_月_日凌晨1时。其后,_书记通宵坐镇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居中调度。_月_日起,县防指常务副指挥长、副县长_,县防指副指挥长、县水利局长_日夜不休,坚持坐镇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联系防汛的县领导均下到乡镇,按照包保责任现场指挥调度防汛抢险工作。连日来,各乡镇党政一把手均将防汛工作“重心下移”,带头深入村组巡查,坚持不间断巡查,站在一线指挥。

4、巡查值守到位。

_月_日起,县水利局启动防汛时期紧急预案,全员进入防汛紧急状态,根据编组分工开展工作。当晚,县防指常务副指挥长、副县长刘颖亲自对各乡镇书记和乡镇长的到位情况进行了抽查。纪检监察、两办督查室、县防办值班室全天候对各乡镇政府、水库、堤段、山洪易发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等各类防汛责任人的值班值守、到岗巡查情况开展不定时抽查和现场突击督查。从目前督查情况反馈来看,人员值守情况良好。

5、行动迅速。

接到灾险情报告后,各级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迅速行动,积极开展防汛抢险的各项工作。据初步统计,全县共紧急疏散转移危房户、地灾点、山洪积水围困群众_人。因路旁山体滑坡导致交通阻塞的路段得到了及时清理,基本上3小时内恢复畅通。如永兴街道刘家坪村安乐堰塘抢险过程,从_月_日晚23时县防指接到堤坝出现跌窝险情,到险情得到控制,用时1个钟头整。其间,县委书记_亲临一线指挥,县水利局抢险技术组赶到现场指导,县直机关防汛抢险大队城管突击分队奉命集结,永兴街道办连夜调派挖机,行动迅速及时,处置果断有力,未使小险酿大灾。县民政、水利、交通、国土、城建、教育、电力、电信等部门及时派出工作组深入防汛一线,宣传部门及时客观报道了_汛情灾情,确保了全县抗灾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6、突出了当前防汛重点。

根据当前雨水情,县防指要求各地重点做好水库、骨干山塘、山洪易发区、地质灾害点、危房的巡查值守以及水上船只及大型可移动物体管理、城区和重点集镇排渍防涝。县委书记_再三强调,要把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要更加细致、果断、有效地做好应急处置。县长_在县防指防汛会商会议上,分别对县武装部、县委宣传部、县国土局、县民政局、县水利局、县住建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教育局、县气象局、县水文局、县防办等单位负责人一一叮嘱,要求各县直部门切实履行好部门职责,加派防汛力量,确保度汛安全。

抗洪工作总结报告2021年范文3会同县地处湖南省西南部,怀化市南部,是一个边远的山区县。全县土地总面积2248平方公里,辖8镇17乡,345个村,总人口35万。境内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年均降雨量达1264、5毫米。全县共有大小溪河725条,总长2330公里,其中沅水一级支流渠水、巫水分别腹穿东西两侧。我县是一个山洪灾害多发区,素有“三年两头灾”之称。近年来,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防为主,抢防结合,狠抓防汛抗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今年“6、9”洪灾中,我县广坪、地灵等4个乡镇21个村22518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8600余万元。但由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组织有力,应对得当,这次洪灾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近10年来,连续5次在重特大洪灾中实现了不垮一堤一坝、不死一人的目标。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狠抓基础建设,增强防汛抗灾的稳固性。

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开展防汛抗灾工作的根本前提。我们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狠抓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狠抓病险水库治理。我县境内共有小一、二型水库(山塘)102座。但由于大多始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年久失修,病险水库达63座,不仅影响到正常的农业灌溉,更危及防洪安全。要彻底治理这些安全隐患,任务重、投入大、困难多。特别是我县作为财力困难县,自身财力十分有限,基本处于“吃饭财政”的状况。但在防洪投入问题上,县委、县政府从不吝啬,每年都要千方百计挤出上百万的资金,用入病险水库治理。近年来,全县累计投入1296、39万元,治理病险水库55座,极大地消除了安全隐患。同时,我们积极发动群众投工投劳,结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狠抓农田水渠的维修,既保证了农业的正常灌溉,又保证了水库的畅通。

二是狠抓河道治理。我县黄金等矿产资源丰富,境内广为分布。过来,一些人受利益驱动,在河道滥挖滥采,致使河床变窄、抬高,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一遇暴雨,泄洪不畅,极易成灾。为此,近年来,我县组织专门力量,对境内河道进行了全面清理整治。共治理河道108处33、8万立方米,疏浚河道15公里,使河道从亚健康状态逐渐向健康状态转变。三是狠抓县城防洪工程建设。在1996年“7、17”特大洪灾中,由于防洪基础设施薄弱,导致县城被淹近三分之二,给国家和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为此,我们采取有力措施,狠抓县城防洪工程建设。1998年,在上级未批复立项的情况下,自筹资金余万元,新修了余公里长的县城防洪堤,并设立了县城防洪站。之后,在几次特大洪灾袭击中,由于有防洪堤的保护,县城一直固若金汤,没有受到丝毫影响。由此可见,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至关重要。

二、落实责任体系,增强防汛抗灾的主动性。

抓好防汛抗灾工作,关键在于落实领导责任。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防汛抗灾工作,将其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定期部署,研究解决防汛工作中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同时,严格按照防汛工作的要求,建立了“四个责任制”:

一是实行县级领导联系制。明确全县的防汛抗灾工作由县委书记、县长负总责,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政委、指挥长具体负责,并实行县委常委包片、县级领导联乡责任制。哪位县级领导联系哪个乡镇,就对哪个乡镇的防汛抗灾工作负责。如果因工作不力,导致防汛出了问题,该县级领导同样受到责任追究。

二是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明确各级行政“一把手”为防汛工作责任人。每年年初,县委、县政府都要召开专门会议,全面安排部署防汛工作,并实行风险抵押制度,各乡镇乡镇长向县防汛抗旱指挥部交纳200元的风险抵押金。汛期结束后,由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对各乡镇的防汛工作进行检查评比,严格奖惩兑现。各乡镇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切实加强对村级防汛工作的组织领导。从而形成了以县防汛抗旱指挥部-乡镇防汛抗旱指挥所、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防汛机构-村防汛抗旱领导小组三级管理为主的“金字塔”式的防汛组织与管理模式。

三是实行部门配合制。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必须按照各自职责,加强部门配合,形成“大联动、抗大汛”的格局。如:气象部门负责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测预报,水利部门负责信息收集、反馈和技术指导,国土部门负责地质灾害点的监测,交通部门负责道路的抢修畅通,民政部门负责灾情核实与灾民安置,公安部门负责灾区治安秩序稳定,等等。同时,县委、县政府每次接到汛情通报后,都要及时召集相关部门会商,研究应对办法与措施。四是实行库长负责制。对于重点水库,确定该村的村长为库长,实行专人盯防。如有异情及重大雨水情发生,必须立即向乡镇防指所、县防指部汇报,以便及时采取相应对策。对各地质灾害隐患点,建立了相关的管理台帐,确定了专门的监测责任人,并建立了首报制度。

为确保上型水库和重点地质灾害点的安全度汛,今年以来,我们针对全县97座上型水库及7处地质灾害点,聘请了一批工作责任心强、离水库较近的党员群众担任专职安全员,由他们负责5~7月主汛期间的水库安全管理工作。县防办对安全管理员进行相应的业务培训,每月按150元的标准发放报酬。

三、加强预案管理,增强防汛抗灾的科学性。

抓好防汛抗灾工作,科学防范是根本。我们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多年的防汛抗灾经验,把工作重点由“救灾”向“防灾”转变。针对我县防汛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根据新的水情、工情,组织技术力量,按照应急管理的原则,制定和完善了全县104座水库的《水库抢险应急预案》,对境内的139处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编制了《山洪地质灾害防御预案》。为增强预案的可操作性,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意识及自救能力,我们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宣传。县防汛指挥部每年定期举办山洪灾害防御常识培训班,对各乡镇水利工作站站长及存在山洪灾害隐患的村、组负责人进行培训。经常组织专门人员,深入乡镇、村组进行防灾抗灾知识和防灾预案的宣传。利用新闻媒介、山洪灾害挂图、山洪灾害防御手册等多种形式,宣传山洪灾害防御常识内容以及防灾预案的主要措施。

仅今年以来,全县共下发山洪灾害防御常识宣传手册4000本、挂图5000套、专题光盘30个。每年汛期开始,县人武部按照《会同县城防洪预案》的要求,由县防汛指挥部主要领导亲自指挥,组织民兵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汛实战演练,一旦发现险情,保证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和防汛重点部位也要按照既定的防汛预案进行演练。正是由于我们把预案的编制和演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预案为演习提供了蓝本,演习又进一步完善了预案。

如今年6月9日凌晨2:30,县防汛办接到岩头水文站的水情预报:位于广坪河上游的靖州县大堡子镇出现强降雨,降雨量达120mm。县防指立即启动了防汛预案,紧急通知县城防洪管理站、县气象局和朗江电站,要求他们密切关注雨、水情,严格执行怀化市防指下达的度汛方案,控制水位。凌晨3点,县气象局向防汛办报告:靖州境内的大堡子降雨达137mm,每小时降雨量达30mm,预计降雨还会加大,云层正由西往东方向发展。

接到报告后,县防汛办马上电话通知相关的广坪、地灵等乡镇,询问降雨情况,要求发现汛情及时报告。不到1小时,县防汛办就接到地灵、广坪乡的险情报告:靠近贵州地湖的地灵乡团结村倒塌房屋1栋,广坪镇集镇进水。县防办将汛情迅速向政委、指挥长作了汇报,并果断启动了防洪抢险应急预案,使整个抢险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开展。由此可见,科学编制和实施预案,在防汛抗灾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四、突出抢险排险,增强防汛抗灾的有效性。

抢险排险,是抓好防汛抗灾工作的最后一环。灾情发生以后,最关键的是要快速行动,抢抓时机。如果因组织乏力,贻误了时机,后果则不堪设想。在“6、9”洪灾中,我们采取有力措施,果断决策,抢抓时机,奋力抢险。

一是各级领导深入一线指挥。6月9日凌晨3点,洪灾暴发后,在长沙参加“珠洽会”的县委书记宋智富、县长赵婉玉亲自打电话,就抓好全县的抗灾救灾工作作了重要指示,要求做到“两个严”和“两个不能”:即严格责任,落实到人,严肃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不能因人为因素垮一堤一坝,不能因人为失误造成一死一伤。县防汛指挥部政委谢商成、指挥长陈明县领导立即赶赴广坪、地灵等重灾区,亲临一线指挥抢险救灾。乡镇、村组领导和安全员均迅速到岗到位,组织群众抗灾抢险。由于各级领导迅速到位,不仅稳定了局面,而且稳定了人心。

二是组织群众紧急疏散转移。县防汛指挥部紧急调动县武装部民兵抢险应急分队赶赴洪灾一线,与乡村干部一道,摸着黑、冒着雨、淌着水、敲着锣、吹着哨,挨家挨户通知群众紧急疏散转移。在地灵乡团结村农贸市,由于情况紧急,几名妇女同志连外衣都来不及穿就拨腿从家里跑了出来。刚跑出房门,只听“轰”的一声,刹那间房子就被滚滚而来的洪水卷走了,她们幸运与死神擦肩而过。这次洪灾,共紧急转移疏散群众6700人,安置360多人,尽限度地降低了灾害损失。

三是妥善安置群众。洪灾过后,县委书记宋智富、县长赵婉玉等主要领导多次深入灾区踏看灾情,慰问灾民,号召群众齐心协力抗灾自救,把党和政府的关心送到每一个灾民的心中。县防汛成员单位迅速组织技术骨干人员组成抢险应急队伍,按照各自的分工奔赴各地抢险排险,确保交通、通讯、电力畅通,并积极做好疫病防治工作。县财政首批安排救灾资金12、5万元,民政部门紧急调拨救灾粮食5吨、衣物366套、棉被366床等救灾物资支援灾区,确保了受灾地区的社会稳定。6月19日,正值端午节,县领导又提着猪肉、鸭子、棕子等物品,逐户上门慰问灾民,让他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节日。目前,我们正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开展生产自救、重建家园。

抗洪工作总结报告2021年范文4按照市委、市政府及防汛指挥部防汛减灾工作要求,我镇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重于抢”的方针,认真做好防汛减灾工作,经过全镇人民共同努力,我镇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的防汛减灾各项任务,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峨山的和谐稳定、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现将我镇今年的防汛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抓好宣传教育。

根据市防汛指挥部的要求,我镇将此工作列入了重要日程。一是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副书记、副镇长、大调办副主任为副主任、各部门、单位、村(社区)负责人为成员的防汛抗旱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防汛抗旱工作的领导,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二是提高群众对防汛工作的认识,通过召开镇、村组会议,加大对干部群众的宣传教育。针对赶山河、虎溪河、卢堰河、格子沟、团结水库和工农兵水库等防洪区段村民重点加强宣传。

二、完善制度建设,细化责任分工。

根据我镇实际情况,制定20--年抗旱防汛工作预案,进一步明确了各级责任分工、应急抢险、灾情报告、值班安排等任务。应急抢险、灾情报告、值班安排均落实了具体人员,明确了具体责任,为我镇安全度汛切实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摸排检查安全隐患,做好旱、汛情况观测。

多次组织人员对防汛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对惠邻8、9组内涝隐患点落实了专人监测,并落实惠邻村支书、村主任为第一责任人。随时掌握雨天的水域情况,一旦有险情发生,立即逐级向上汇报,并及时组织抢险人员疏散群众、抢救财产,限度地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对陈家大院容易内涝的7户群众分别落实了投亲靠友避难点,确保洪水一旦来临,能够保证人员生命安全。

各村设立旱灾、汛情况观察员,由村水务员担任,负责观测本区域内旱灾和洪水发生情况,能在做好灾情及时报告同时,组织人员,迅速在现场解救伤员、疏散村民、抢救财产。确保将隐患消除在萌芽,损失减到最小。

四、加强应急抢险演练,提高应急救援队伍战斗力。

我镇及时制定了防汛应急演练方案,并进行了一次演练。在演练中,应急分队一接到险情报告,立刻紧急集合,并迅速赶到险情发生地,并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有序开展人员疏散、秩序维护、医疗救助、后勤服务等抢险救灾工作。确保了一旦发生险情,队伍能快速反应、有序战斗、尽力量减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

五、配足配齐防汛物质,做好管、存、用工作。

及时清点了防汛物质储备情况,完备了抢险车辆、沙石石块、木桩、锄头、编织袋、雨衣、救生衣、救生绳、食物等物质储备。储存物质做到定点存放,专人管理,随时取用。

六、严格防汛值班,确保讯息畅通。

根据相关要求,镇、村(社区)、相关各单位均制定了防汛值班表,落实了值班人员、健全了防汛值班制度,严格要求主要领导、值班人员等在岗到位,保持电话24小时畅通。同时落实了各村(社区)具体灾情报告信息员,确保了灾情信息及时发现、迅速上报。

七、下一步防汛工作计划:

一是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更新防汛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各村(社区)防汛应急工作职责。

二是强化镇机关防汛值班纪律,并加强对值班情况的督查力度。严格要求各村(社区)“两委”负责人24小时值班,保持通讯畅通,如遇到突发情况及时上报。

三加大汛期排查治理力度,一旦发生汛期事故及时准确向上级汇报。

抗洪工作总结报告2021年范文5_年,_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以“防洪保安全”为主,认真做好防汛工作,落实各项防汛措施,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安全度汛。现对我镇的防汛准备工作总结如下:

一、早安排、早落实,认真做好汛前准备工作。

我镇水资源十分丰富,有河道2条、大小塘堰236口;为做好“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准备工作,在年初对防汛工作做出早安排,成立了防汛工作领导小组,调整充实防汛指挥部成员,完善了防汛工作预案,制定了工作措施,进一步全面落实以主要领导为核心的防汛责任制,做到思想到位,措施落实,并完善村级防洪预案,责任落实到人,切实做到了领导认识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以确保安全渡汛。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_镇认真组织学习上级防汛工作会议、文件精神,及时传达上级对防汛工作的指示,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在防汛工作中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清醒认识到今年防汛形势,认真落实防汛责任制,牢固树立防汛工作无小事,真正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积极做好各项工作。

2、制定应急抢险预案,组织开展业务技能培训。

针对我镇防汛工作的现状,结合去年工作运行情况,_镇认真修订了_年的防汛抢险预案、应急预案。组织民兵应急抢险队伍开展了防汛演练,组织进行了4次集中业务技能培训。

3、落实防汛责任制,加强检查督促工作。

_镇积极落实领导班子、各单位、各村负责人防汛责任制和防汛职责,及时上报、反馈情况。同时,加强对防汛责任制的检查督促工作,制定了检查督促制度,要求镇督查考核工作组随时进行检查,以进一步落实防汛职责。

4、严肃防汛纪律,加强防汛值班。

按照防汛工作有关规定,_镇及时修订了防汛值班制度,落实了防汛值班责任制,实行防汛值班、当班、带班制。坚持24小时值班制。值班人员严格遵守各项防汛工作制度,坚守值班岗位,认真履行值班职责,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和汛情发展,及时掌握并向上级部门反映重要情况、及时上报雨情雨量,做到上报情况及时、准确。

5、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监测和治理。

汛期实行工作人员巡山查哨,对易滑坡、泥石流、塌陷等险段及时排出隐患,随时监测灾害变化情况,及时上报,由各村工作组长负责监测,做好防汛抢险队伍、抢险物资和应急通讯设施、备用电源等一系列措施的准备,做好迎战大洪水的各项工作,一旦发生灾情立即投入抢险救灾,并及时向防汛部门上报灾情情况。

二、存在的问题。

1、由于我镇地理位置特殊,有河道两条(凯江河、小东河),防汛难度较大。

2、缺乏资金投入,在应急抢险物资、人员培训方面力度不够。

三、今后工作打算。

1、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防汛抗旱工作的文件会议精神,以“__”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继续完善好防汛工作预案,落实好防汛责任制。

2、实行目标责任制的管理方式,把工作重心下移到村级,实行群防群治。

3、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资金,加大对防汛物资的筹备,完善各种防汛设施。

4、加强对防汛抢险队伍的训练,努力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使防汛队伍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

乡镇防灾减灾工作汇报总结篇6

 

第一章 总 则

1.1 编制目的

为了提高对地震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科学有序地开展地震灾害应急救援,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消除社会影响,维护社会稳定。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和《平凉市地震应急预案》,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县辖区内发生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工作。

1.4 工作原则

在全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指导下,贯彻“以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方针,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依靠科技、整合资源,协同行动、专群结合的工作原则,有力有序地开展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工作。

第二章 组织机构与职责

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县地震局迅速向县人民政府报告,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县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转为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县地震应急与救灾工作。

2.1 县抗震救灾指挥部

由县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指挥长,县政府分管民政、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县人武部部长担任副指挥长。成员由县地震局、发改局、民政局、公安局、教育局、财政局、住建局、交通局、工信局、国土局、环保局、水务局、卫生局、文广局、安监局、食药监局、科技局、粮食局、煤炭局、商务局、规划局、旅游局、电信局、气象局、电力局、公路段、移动公司、联通公司、武警灵台支队、公安消防大队、寿险公司、财险公司、石油公司、东运集团灵台分公司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组成。

2.2 县抗震救灾指挥部主要职责

县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统一组织领导和指挥地震应急与救灾工作,具体职责如下:

(1)向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报告震情、灾情,制定地震应急工作方案。

(2)部署和组织有关部门和乡镇对受灾地区进行紧急救援。

(3)指导灾区抗震救灾工作,协调解决抗震救灾中的重大问题。

(4)根据重大地震灾害应急需要,决定在灾区实行和解除特别管制措施。

(5)及时掌握震情、灾情及其发展趋势,请求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实施紧急支援。

(6)统一审核震情、灾情宣传报道口径。

(7)协调乡镇抗震救灾工作和临震应急事项。

2.3 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

县抗震救灾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地震局,主任由县地震局局长兼任,办公室成员为县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根据震情和应急需要,指挥部办公室下设综合联络、震情监测、灾情信息、新闻宣传、物资保障等小组。

2.4   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的主要职责:

(1)及时了解、收集、汇总、上报震情灾情和抗震救灾进展情况,制定抗震救灾方案和措施建议。

(2)贯彻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指示和部署,协调有关乡镇、县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开展应急救援,并督促落实;协调配合外地救援队伍开展工作。

(3)监视震情和提出震情趋势会商意见。

(4)指导抗震救灾宣传,统一信息渠道和内容,对有关新闻稿进行审核。

(5)起草指挥部文件、简报,负责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各类文书资料的准备和整理归档。

(6)承担县抗震救灾指挥部日常事务和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三章 预警和预防机制

3.1 信息监测与报告

县地震局负责对地震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传递和汇总;将震情、灾情信息及时上报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和有关部门,并及时提出震情监测方案和地震趋势预测意见。建立健全地震灾情速报网络和宏观观测网,确定工作人员按有关规定进行灾情速报和宏观异常观测。

 

3.2 地震预警级别及

3.2.1 地震预警级别

按照可能发生地震灾害的预测时间和灾害程度,地震预警级别分为3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表示。

地震临震预警为Ⅰ级预警(红色),即对未来10日内可能发生5级以上地震区域做出预报。

地震短期预警为Ⅱ级预警(橙色),即对未来3个月内可能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区域做出预报。

地震中期预警为Ⅲ级预警(黄色),即对未来一年或稍长时间内可能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区域做出预报。

3.2.2 地震预警的

全国性的地震重点危险区划分,由国务院办公厅。

全省行政区域内的地震预报,由省人民政府。

已经地震短期预报的地区,如果发现明显临震异常,在紧急情况下,县防震减灾指挥部可48小时之内的临震预报,并同时向省、市人民政府和省、市地震局报告。

3.3 预警预防行动

地震预警预防行动,是依据地震重点危险区划分—短期地震预报—临震预报的递进式预警,分别采取相应的防震工作部署及预防行动。

3.3.1 年度地震重点危险区划分与防震工作部署

县地震局根据国家、省、市划定的地震重点危险区,提出全县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上报县人民政府,由县人民政府批转执行。

 

3.3.2 短期地震预报与防震准备

短期地震预报后,县地震局按照市地震局的安排,及时开展全县震情跟踪监测,提出防震工作方案,上报县防震减灾指挥部,由县防震减灾指挥部及时部署防震准备工作。

3.3.3 临震预报与临震应急反应

县防震减灾指挥部临震预报后,宣布预报区进入临震应急期。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立即采取应急防御措施,主要内容如下:

(1)地震部门加强震情监视,随时报告震情变化。

(2)根据震情发展和建筑物抗震能力以及周围工程设施情况,有关部门对重大工程、重要工程、生命线工程和次生灾害源采取紧急防护措施。

(3)组织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和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进入待命状态。

(4)适时组织群众疏散和重要财产转移。

(5)采取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措施。

(6)加强地震应急知识和避险技能宣传。

(7)督促落实抢险救灾准备工作。

第四章 应急响应

4.1 分级响应

4.1.1 地震灾害事件等级

(1)Ⅰ级: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指造成人员死亡300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占全县上年国内生产总值1%以上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7.0级以上地震,可初判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

(2)Ⅱ级:重大地震灾害,是造成人员死亡50人以上至300人以下,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6.5~7.0级地震,可初判为重大地震灾害。

(3)Ⅲ级:较大地震灾害,是造成人员死亡20人以上至50人以下,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6.0~6.5级地震,可初判为较大地震灾害。

(4)Ⅳ级:一般地震灾害,是造成人员死亡20人以下,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5.5~6.0级地震,可初判为一般地震灾害。

4.1.2 地震应急响应分级和启动条件

按照地震应急预案分级管理有关规定,一般或较大地震灾害发生后,由市人民政府和县人民政府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启动地震应急Ⅳ级或Ⅲ级响应;重大地震灾害发生后,由省人民政府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启动地震应急Ⅱ级响应;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发生后,由国务院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启动地震应急Ⅰ级响应。Ⅰ级、Ⅱ级、Ⅲ级、Ⅳ级的先期处置,均以事发地县人民政府为主。

4.2 信息报送和处理

4.2.1  震情速报

地震发生后,县地震局立即向省、市地震局震情值班室获取地震参数,并向县委、县政府报告。

4.2.2  震情灾情速报

震情灾情速报工作由地震部门负责。地震灾情速报人员在震后30分钟内用电话或短信等方式向市、县地震部门报告震感、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程度等情况。县地震部门要及时收集汇总地震灾情速报信息,在1小时内上报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地震部门。地震灾情首报后,地震灾情速报员和地震部门应进一步调查了解核实灾情,进行续报。地震灾情速报人员应按震后1、2、6、6、6… 时间间隔向地震部门报告灾情动态信息。县地震局在灾情首报后至省、市、县地震现场工作组到达震区之前,确定专人负责与有关部门和灾情速报网保持联系,按1、2、6、6、6…小时的时间间隔向上级地震部门报告地震灾情动态信息。并将各种渠道了解、掌握和汇总的地震灾情及时报告县委、县政府和省、市地震局。

4.2.3  地震灾害损失报告

县民政局负责地震灾害损失的收集、汇总、核查、报告工作。各乡镇、各部门按照“属地为主、归口管理”的原则,及时将本行政区、本系统、本单位的地震灾害损失情况报告同级民政部门。县民政局负责将审核汇总的全县地震灾害损失情况报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

4.2.4  信息

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和灾区乡镇政府按照有关规定,归口管理,统一地震震情、灾情和抗震救灾等信息。

4.3 指挥与协调

4.3.1  Ⅰ级、Ⅱ级响应

I级响应:由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组织和指挥地震应急工作,负责人为省政府领导,同时接受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

Ⅱ级响应:由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组织和指挥地震应急工作,统筹调配本省及各市州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实施搜救,负责人为省政府领导。

4.3.2  Ⅲ级响应

在省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县人民政府负责地震应急工作,并启动本预案。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指挥和协调地震应急工作。

(1)县政府及时召开抗震救灾紧急会议,根据震情、灾情,确定应急工作规模,宣布灾区进入震后应急期。及时向市政府报告震情、灾情,并抄送市地震局和市民政局。

(2)派遣县地震灾害紧急救援大队、公安消防部队、地震现场工作队以及其他专业救援队伍参加应急救援。

(3)请求市地震局派出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赴灾区开展震情监测、震害评估和科学考察等工作。

(4)部署饮用水和食品的供给、伤员护送、物资调运、灾区内外交通保障。

(5)督促灾区乡镇政府及时开展人员抢救、工程抢险、灾民疏散和安置,对党政机关、银行等重点目标加强保卫。

(6)调集全县力量对地震灾区进行支援和救助。

4.3.3   Ⅳ级响应

在市、县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由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领导和指挥灾区地震应急工作。请求调用市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或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进行搜救支援;经省政府授权,省地震局组织、协调全省的地震应急工作,负责人为省地震局局长。

(1)县抗震救灾指挥部迅速了解震情、灾情,及时报告市政府,同时抄送市地震局、民政局。

(2)及时启动地震应急预案,督导灾区所在乡镇政府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开展地震应急工作,预防和平息地震谣言等事件。

(3)县地震局协助省市派出的地震现场工作队开展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烈度和灾害评估等工作;协助灾区政府做好地震应急工作,及时向县政府报告地震应急工作进展情况。

(4)根据灾情和受灾乡镇政府的请求,县政府确定部门和单位对灾区进行支援。

(5)必要时请求省市地震局支持协调地震应急工作。

4.4 地震现场紧急处置

地震发生后,县抗震救灾指挥部要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迅速查清受灾情况,制定地震应急救援力量的配置方案,并采取以下紧急措施:

(1)迅速撤离危险区的居民,组织抢救被压埋人员,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开展自救互救。

(2)迅速实施紧急医疗救护,落实伤员转移、接收与救治措施。

(3)迅速抢修毁损的交通、铁路、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

(4)启用应急避难场所或设置临时避难场所,落实救济物资供应点,提供救济物品、简易住所和临时住所,及时转移和安置受灾群众,确保饮用水消毒和水质安全。开展卫生防疫,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生活。

(5)设定警戒区域,控制危险源,封锁危险场所,做好次生灾害排查与监测预警,防范地震可能引发的火灾、水灾、爆炸、山体滑坡和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剧毒、强腐蚀性、放射性物质大量泄漏等次生灾害以及传染疫情的发生。

(6)依法采取维持社会秩序、维护社会治安的必要措施。

(7)组织有关企业生产应急救援物资,组织、协调社会力量提供援助。

(8)向单位和个人征用、调用应急救援所需设备、设施、场地、交通工具和其他物资。

(9)组织调配志愿者和灾区有能力的公民有序参加抗震救灾活动,并为灾区政府提供信息和后勤保障等服务。

(10)组织建筑物安全鉴定工作。

(11)组织灾害损失调查、评估等工作。

4.5  人员抢救与工程抢险

县地震局协调组织县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开展灾区搜救工作。

县武警中队组织指挥部队赶赴灾区,抢救被压埋人员,进行工程抢险。

县消防大队组织调动人员赶赴灾区,扑灭火灾并抢救被压埋人员。

县卫生局组织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队伍抢救伤员。

县住建局组织力量对灾区市政设施进行抢排险。

县水务局、住建局组织力量对灾区供、排水设施进行抢排险。

县交通局、住建局组织力量对灾区破坏的交通设施进行抢排险,尽快恢复基础设施功能。

各救援队伍之间要积极妥善地处理各种救援功能的衔接与相互配合;友邻队伍之间要划分责任区边界,同时关注结合部;区块内各救援队伍之间要协商解决道路、电力、照明、有线电话、网络、水源等现场资源的共享或分配;各救援队伍之间保持联络,互通有无,互相支援,遇有危险时传递警报并共同防护。

4.6 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参加灾区应急与救援工作的队伍应对震损建筑物能否进入、能否破拆进行危险评估;探测泄漏危险品的种类、数量、泄漏范围、浓度,评估泄漏的危害性,采取处置措施;监视余震、火灾、水灾、爆炸、放射性污染、滑坡崩塌等次生灾害、损毁高大构筑物继续坍塌的威胁和因破拆建筑物而诱发的坍塌危险,及时向救援人员发出警告,采取防范措施。

4.7  群众的安全防护

县民政局、公安局等部门负责灾民的转移和安置工作。县民政局具体制定群众疏散撤离的方式、程序和组织指挥方案,规定疏散撤离的范围、路线、避难场所和紧急情况下保护群众安全的必要防护措施。

4.8  次生灾害防御

县公安局、公安消防大队负责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火灾发生,处置地震次生灾害事故。

县公安局、交通局、水务局、住建局、安监局、工信局、煤炭局负责对处在灾区的易于发生次生灾害的设施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并加强监控;防止灾害扩展,减轻或消除污染危害。

县国土局会同住建局、水务局、交通局监测地质灾害险情。

县发改局、安监局督导和协调灾区易于发生次生灾害的地区和行业及时采取紧急处置措施。

4.9  地震现场监测与分析预报

县地震局地震现场监测与分析预报工作小组,布设或恢复地震现场测震和前兆台站,增强震区的监测能力,对震区地震类型、地震趋势、短临预报提出初步判定意见。

4.10 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

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或重大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各方面力量抢救人员,组织基层单位和人员开展自救和互救。

较大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各方面力量抢救人员,并组织基层单位和人员开展自救和互救;根据灾情,可通过市人民政府向邻近灾区的市(县、州、区)人民政府请求援助。

一般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地震灾区的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各方面力量抢救人员,并组织基层单位和人员开展自救和互救;县人民政府动员非灾区的力量,对灾区提供救助;邻近灾区的县(区)人民政府根据灾情,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对灾区提供救助。

4.11 地震灾害调查与灾害损失评估

县地震局协助国家或市级地震灾害评估小组开展地震灾害调查和地震灾害损失评估。

4.12  信息

信息要坚持实事求是、及时准确的原则,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规范准确地做好地震信息工作。

4.13   应急结束

(1)地震灾害事件的紧急处置工作完成。

(2)地震引发次生灾害的后果基本消除。

(3)经过震情趋势判断,近期无较大地震发生的可能。

(4)灾区基本恢复正常社会秩序。

达到上述条件,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可宣布灾区震后应急期结束。

第五章 保障措施

5.1 通信与信息保障

县抗震救灾指挥部要健全完善通信网络,及时更新指挥部成员单位和应急救灾相关单位的通讯录,配备应急通讯设施,确保应急通讯畅通。

地震局应迅速开通通信网络,采用一切快捷有效的通信手段传递信息。若震区公共通信系统破坏中断,县工信局及时协调中国电信、移动和联通公司等电信运营企业启用应急机动通信,保证与震区的通信联络。自有通信系统的部门要及时恢复本部门受损的通信设施,及时为抗震救灾应急通信提供保障。

5.2 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保障

县地震局和县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要储备必要的地震救援装备,建立救援资源数据库,准确掌握重点监视防御区拥有的各种救援设备的性质、数量、存放位置等数据并及时更新。

县气象局做好地震中心移动气象观测站等设备的储备。

5.3 应急队伍保障

5.3.1 应急队伍的资源

人员抢救队伍:县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县公安局消防大队、县人武部和武警部队、乡镇基干民兵、社区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各行业应急救援队伍。

工程抢险队伍:电力设施抢险、通信设施抢险、交通设施抢险、市政设施抢险、水利设施抢险、建筑工程抢险、特种结构抢险、矿山抢险等队伍。

次生灾害救援队伍:县公安消防大队等队伍。

医疗救护队伍:各级医院急救医疗队伍。

地震现场应急队伍:地震现场应急工作小组。

建筑物安全鉴定队伍:建筑物安全鉴定专业队伍。

5.3.2  应急队伍组织方案

应急队伍组织方案表

队伍类别

先期处置队伍

第一支援梯队

第二支援梯队

人员抢救  队伍

社区地震应急            志愿者队伍

国家、省、县地震救援队、县武警中队

邻区地震救援队

工程抢险  队伍

当地抢险队伍

行业专业抢险队伍

邻区抢险队伍

次生灾害特种救援队伍

公安、消防部队

行业特种救援队伍

邻区特种          救援队伍

医疗救护队

当地急救医疗队伍

当地后备医疗队

附近军队医疗队

地震现场    应急队伍

县地震局现场应急队伍

省、市地震局        现场应急队伍

邻区地震局    现场应急队伍

建筑物安全鉴定队伍

县地震局和        住建局建筑物      安全鉴定队伍

省、市地震局和住建局建筑物安全鉴定队伍

邻区地震局和 住建局建筑物 安全鉴定队伍

5.4 交通运输保障

县交通局、东运集团灵台分公司及运输企业组织对被毁坏的公路、铁道和有关设施的抢险抢修;协调运力,保证应急抢险救援人员、物资的优先运输和灾民的疏散。

5.5 电力保障

县电力局负责维护和抢修地震灾区被损坏的供电设施及设备,保障灾区电力供应。

5.6 医疗卫生保障

县卫生局、食药监局协调相关部门对灾区进行食品安全监督;对药品、医药器械的生产、流通、使用进行监督和管理;对灾区可能发生的传染病及时预警并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和控制暴发流行;保障灾区的饮用水源和食品安全。

各部门要积极配合卫生、食药监、民政等部门,做好卫生防疫以及伤亡人员的抢救、处理工作,并向受灾人员提供精神抚慰、心理干预等方面的帮助。

5.7 治安保障

县公安局、武警中队协助灾区加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5.8 物资保障

县发改局、粮食局负责调运粮食,保障灾区粮食供应。

县商务局负责调配生活必需品,保障灾区市场供应。

县民政局负责调配救济物品,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

5.9 经费保障

县财政局负责落实应急资金以及应急款项的筹集。

县民政局负责应急救济资金的发放和社会救助资金的接收及管理工作。

5.10  社会动员保障

地震灾区各级政府要组织各方面力量,抢救人员,组织基层单位和人员开展自救互救;县人民政府要动员非灾区的力量,对灾区提供救助;邻近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灾情,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对灾区提供救助;其他乡镇人民政府要积极为灾区开展捐款捐物等活动。

5.11 紧急避难场所保障

县抗震救灾指挥部要利用城市公园、绿地、林地、广场、体育场、停车场、学校操场和其他空地设立紧急避难场所;并在公共场所配置避险救生设施和应急物品。

5.12 技术储备与保障

县抗震救灾指挥部技术系统,主要包括防震减灾综合信息系统、地震应急救灾基础数据库系统、地震现场信息的接收处理系统和应急指挥通信与视频会议系统。

第六章 宣传、培训和监督检查

6.1 公众宣传教育

6.1.1 建立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的协调机制

县地震、科技、民政、农牧、教育、文广等部门要积极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对公众的防震减灾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教育,引导社会公众掌握正确的防震减灾知识。

6.1.2 向社会公布地震应急预案信息

动员社会公众积极参与防震减灾活动,最大限度的公布地震应急预案信息,宣传和解释地震应急预案以及相关的地震应急法律法规,增强社会公众的地震应急意识,提高民众的自防、自救和互救能力。

6.2 培训

各级防震减灾指挥部要定期组织对应急救援人员和志愿者开展应急管理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

6.3 演练

各级防震减灾指挥部和各部门、各单位要对照任务分工,充分整合应急救援力量,积极组织开展地震应急演练,县防震减灾应急指挥部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应急演练。

 6.4 监督检查

经县防震减灾指挥部授权,由县地震局会同县直有关部门,对《灵台县地震应急预案》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应急措施到位。

第七章 其他地震事件处置

7.1 有感地震应急

当我县发生有感地震并可能产生较大社会影响时,县地震局收集震情与社会舆情,提出震情趋势判断意见,及时报告县防震减灾指挥部,县防震减灾指挥部指导有关乡镇人民政府和部门做好保持社会稳定工作,并将应急情况及时上报市政府。

7.2 矿震和水库诱发地震速报

当发生M3.0级以上矿震或水库诱发地震时,县地震局立即向市地震局获取地震参数,并报告县防震减灾指挥部。同时开展震情与灾情速报,视情况做好应急工作。

7.3 平息地震谣言

当出现地震谣言并对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造成较严重影响时,当地政府应及时上报县地震局。由县地震局负责,派出工作组调查谣言起因,协助当地人民政府做好宣传工作;县防震减灾指挥部指导谣言发生地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平息地震谣言,并将应急情况及时上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并抄送市地震局。

7.4 特殊时期戒备

在重大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期间,县防震减灾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进行应急戒备,强化震情值班、地震监测、震情会商等工作,确定统一的宣传口径,并将应急戒备情况适时上报县防震减灾应急指挥部。

7.5 邻近地区震灾应对

地震发生在邻近地区,但对我县造成震灾损失或严重社会影响时,根据初步判定的震灾损失或影响程度,启动相应的响应级别。

第八章 附 则

8.1 预案的制定

8.1.1  制定专项预案

1.制定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专项预案。由县卫生局牵头,县食药监局、环保局、质监局配合,制定应急医疗救护、卫生防疫、环境保护、队伍日常管理和培训演练方案,明确应急队伍规模,人员来源(包括地方和部队两块)。合理划分应急小组,指定小组负责人,明确职责任务、队伍集结方式、应急卫生药品器械储备供应等信息,掌握全县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伤员接收救治能力。组织、协调相关部门负责对灾区的饮用水源、食品、药品、医药器械的生产、流通、使用进行监督管理,对灾区可能发生的疫情进行预警防治。

2.制定应急通信保障及通讯设施抢修专项预案。由电信公司牵头,移动公司、联通公司配合,按照保障抗震救灾通信要求,制定应急通信保障和快速启用方案,确定抢修应急通信必需的装备设备型号、数量、储备地点、管理人员及联络方式。

3.制定电力设施保障及抢修专项预案。由县电力局负责,按照保障抗震救灾指挥部、灾区医院伤员救治、灾民安置点等电力供应不间断的要求,制定应急电力抢排险方案。组建电力应急抢排险队伍,明确队伍集结方式,抢修损坏供电设施设备、车辆储备与调拨,备用发电机和管理人员及联系方式。绘制并及时更新电子版城乡电网分布信息图表。

4.制定交通运输保障及抢修专项预案。由县交通局牵头,公路段配合,负责制定道路桥梁抢排险方案,组织对被毁坏的公路设施抢险抢修。组建交通设施应急抢排险队伍,明确队伍集结方式,加强日常管理培训,确定抢修损坏道路桥梁必需的设施、设备、材料、车辆储备与调运。绘制并及时更新电子版城乡道路桥涵、交通沿线次生灾害源分布信息图表。制定应急交通运输保障社会车辆紧急征用方案,明确征用方式及补偿办法,掌握社会车辆运力分布、车主以及联络方式,及时更新相关信息。协调运力,保证优先运输应急抢险救援人员、救灾物资和灾民疏散。

5.制定全县设施抢排险专项预案。由县住建局负责,制定供排水、供暖、供气等全县基础设施抢排险应急方案,抢修恢复全县基础设施,满足灾区民众生活生产所需。组建全县基础设施应急抢排险队伍,明确集结方式,加强日常管理培训,确定必需的应急抢排险维修器材的储备与调运。绘制并适时更新电子版给排水、供暖、供气管网分布等全县基础设施信息图表。制定建筑物工程抢排险方案,组建队伍,明确职责。摸清工程抢险所需起重、挖掘、破拆等设备社会分布,制定紧急征用方式及补偿办法,适时更新相关信息。

6.制定救灾救助物资保障专项预案。

(1)由县民政局负责,建立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应急救灾物资存储、调拨和紧急配送工作机制,确定城区内救灾物资存储种类、数量、地点、调拨及配送方式,建立大宗救灾物资的生产厂家、调配渠道、紧急配送方式,适时更新相关信息。制定调入和捐赠救灾物资的接受、保管、发放等制度。明确组织、联络救灾物资运输车辆管理办法;县公安局、武警支队配合,制定灾民转移和安置工作方案,确定灾民转移和安置路线、避难场所、救灾物资发放站等。

(2)由县政府应急办负责,按照防护用品、生命抢救、救援运载、临时食宿、污染清理、动力燃料、工程设备、器材工具、照明设备、通讯广播、交通运输和工程材料分类统计应急物资储备情况,绘制储备情况统计表和分布图。分析评估全县各类灾害事故危害预测等级,建立物资储备更新管理制度,制定救灾物资储备安排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所需应急物资种类和储备数量。

7.制定治安保障专项预案。由县公安局负责,武警支队配合,制定灾区、重点目标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方案,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8.制定火灾预防及抢排险专项预案。由县公安消防支队负责,制定火灾预防及抢排险方案,建立更新火灾灾害源信息库。

9.制定地质灾害预防及抢排险专项预案。由县国土局负责,制定地质灾害预防及抢排险方案,建立更新地质灾害源信息库。

8.1.2  制定部门地震应急预案

县政府有关部门要根据《灵台县地震应急预案》,制定本部门地震应急预案,组织内部评审,经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签字后,报县地震局备案。

8.1.3  制定重点监视区和监视防御区地震应急预案

由县地震局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本辖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重点监视防御区地震应急预案,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8.2 预案的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由县人民政府批准,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备案。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企业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制定本乡镇、本部门、本单位的地震应急预案,报县地震局备案。县地震局要制定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重点监视防御城市的地震应急预案,报县政府审批后报市地震局备案。

本预案的更新期限为5年。若涉及重大事项变更或调整应适时修订。本预案由县地震局会同有关部门修订,经县政府批准后实施。本预案由县地震局负责解释。

乡镇防灾减灾工作汇报总结篇7

(一)编制目的

为加强我市破坏性地震应急工作,提高对地震灾害的综合防御和应急处理能力,使地震应急工作快速、高效、协调、有序的进行,维护社会稳定,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地震应急预案》,《人民政府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其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预案。

(三)工作原则

实行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建立健全由市政府统一领导和综合协调、分级管理、权责明确、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地震灾害预警和应急机制,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提高政府的社会管理水平和应对地震灾害事件能力。

(四)现状与趋势

我省是地震灾害较为频发的省区之一,根据地震活动规律推测,未来5年我省正处于地震活跃期,有发生2-3次5-6级中强以上地震的可能。我市位于华北地震区北缘,中国东部最大的活动断裂(郯庐断裂带)北部延伸,从我市边缘穿过,该断裂带历史上曾多次发生7级以上强震,近期3—4级地震异常活跃。郯庐断裂带成为我市及周边地区的主要发展构造带。另外,“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核心区有12条大于6公里的隐伏断层分布,其中贯穿东西方向长达26公里的F6断层是与地震活动有关的活动断层,所以,具备发生6.5级左右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24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一、全市三分之二的地区划入辽蒙交界地震危险区范围,列为国家Ⅶ度设防城市,近年来地区2级以上地震明显增多,特别是2008年以来呈现十年最高值,达到近30次之多,其中震级最大(ML4.1)的一次地震就发生在我市。我市是的一部分,地处辽蒙交界区域,未来将面临较为严重的震灾威胁,形势不容乐观。

(五)地震灾害事件分级

按照严重程度,地震灾害事件分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Ⅰ级)、重大地震灾害(Ⅱ级)、较大地震灾害(Ⅲ级)和一般地震灾害(Ⅳ级)。

1.特别重大地震灾害(Ⅰ级)

指造成200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占全市上年国民生产总值1﹪以上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7.0级以上地震,可初判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

2.重大地震灾害(Ⅱ级)

指造成100人以上、20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的6.0-7.0级地震,可初判为重大地震灾害。

3.较大地震灾害(Ⅲ级)

指造成50人以上、10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的6.0-6.5级地震,可初判为较大地震灾害。

4.一般地震灾害(Ⅳ级)

指造成5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的5.0-6.0级地震,可初判为一般地震灾害。

(六)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市境内和邻近地区发生(对我市产生重大影响)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地震灾害的应急行动。

二、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我市境内发生地震灾害事件后,经市政府批准,平时领导和指挥调度全市防震减灾工作的市防震抗震领导小组,转为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地震应急与救灾工作。市抗震救灾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地震局。

(一)市抗震救灾指挥部

1.组成

指挥长:主管地震工作的副市长

副指挥长:市公安局局长、市人武部部长、市地震局局长、市财政局局长、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市民政局局长

成员:市委宣传部、市住建局、市卫生局、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市经信局、市教育局、市水利局、市交通局、市环保局、市安监局、市科技局、市粮食局、市物资总公司、市商业总公司、市人防办、市法制办、市气象局、市供电公司、火车站、联通分公司、中保财险分公司、中保寿险分公司等有关部门。

2.职责

统一组织领导、指挥和协调地震应急与救灾工作;根据地震趋势意见,确定应急工作方案;部署和组织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对受灾地区进行紧急援救;协调驻军和武警部队迅速组织部队参加抢险救灾;视灾情请求地震局派出现场工作组给予援助;视灾情向政府提出越境紧急应急措施以及干线交通管制等紧急应急措施的建议;视灾情请示政府启动地震应急预案,并接受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领导。

(二)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

1.组成

主任:市政府办公室主任、市地震局局长

副主任: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市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市住建局副局长、市财政局副局长、市民政局副局长、市公安局副局长、市经信局副局长、市商业总公司副总经理、市交通局副局长、市卫生局副局长、联通分公司副总经理、火车站副站长

成员: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联络员。

2.职责

掌握震情监视和分析会商情况;拟定抗震救灾方案,提出具体措施建议;贯彻和传达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指示和部署,协调有关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之间的应急工作,协调各救援队伍的救援行动;汇集、上报震情灾情和抗震救灾进展情况;拟定地震事件新闻报道工作方案,指导抗震救灾宣传,组织地震事件新闻会,审核有关地震事件新闻稿;起草指挥部文件、简报,并负责指挥部各类文书资料的准备和整理归档;承担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日常工作。

(三)市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

1.组成

指挥长:市政府主管地震工作副市长

副指挥长:市地震局局长、市人武部部长、市公安局副局长、地震灾区主要领导(乡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

2.职责

分析、判断地震趋势,确定应急工作方案;协调各应急救援小组按职责开展紧急救援工作,必要时提出震区特别管制措施以及干线交通管制措施的建议;及时向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汇报地震震情、灾情,传达落实上级有关救灾指示;接待新闻单位来访,组织好安定民心、稳定社会的宣传教育工作。

市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下设以下应急组。

(1)震情监测预报组

组员单位:市地震局

主要职责:及时判定地震类型,密切监视震情发展,提出地震发展趋势意见和防范对策。

(2)灾情收集评估组

组员单位:市地震局、市民政局、市住建局、市农村局

主要职责:调查地震破坏情况,对经济损失进行初步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及时上报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地震局等相关部门。

(3)抢险与次生灾害源防治组

组员单位:市地震局、灾区所在地(乡镇街)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驻军和武警部队、市公安局、市水利局、市环保局、市安监局、市农村局

主要职责:迅速抢救被压埋人员;抢救国家重要财物、文物;负责火灾预防和扑救;对处在灾区易发生次生灾害的地区和设施采取紧急处置措施,防止灾害扩大。

(4)交通运输与基础设施抢修恢复组

组员单位: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住建局、市供电公司、火车站

主要职责:尽快抢修遭受破坏的公路、桥梁、铁路及有关设施,优先保证抢险救援人员、伤员、救灾物资的运输和灾民的疏散;组织力量抢修震区受损的水利、电力等设施及城市供水、供气等市政设施,消除隐患,尽快恢复基础设施功能。

(5)物资供应与灾民安置组

组员单位:市发展和改革局、市民政局、市商业总公司、市财政局、市经信局

主要职责:做好抗震救灾物资(包括救灾款项)特别是群众生活急需物资的组织调拨、供应和管理,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做好灾民转移和安置工作,做好死难者的善后工作。

(6)通信保障组

组员单位:联通分公司、移动分公司

主要职责:及时组织力量抢修震区通信设备和线路,保证抗震救灾通信畅通,必要时,经批准后,可调用其他有关部门的通信系统。

(7)安全保卫组

组员单位:市公安局

主要职责: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加强灾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交通秩序;负责震区重要机关、机要部门、金融、救灾物资等的安全。

(8)医疗防疫组

组员单位:市卫生局、市食药监局

主要职责:迅速组织医疗防疫队进入灾区;组建震区临时医院或医疗点,抢救、转运和医治伤病员;及时检查、监测灾区的饮用水源、食品等,协助灾区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或控制疫情;迅速向灾区提供所需药品和医疗器械。

(9)救灾捐赠与涉外工作组

组员单位:市民政局

主要职责:根据震情、灾情和国家有关规定,呼吁社会提供援助;做好国内外社会各界的救援物资、资金的接收和救济工作。

(10)宣传报道组

组员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地震局

主要职责:负责抗震救灾工作宣传报道;按规定向公众震情、灾情等有关信息。

三、预防和预警

(一)信息监测与报告

市地震局监测预报科(地震台)和群测群防地震观测网点及宏观地震观测场对地震信息进行监测、传递、分析、处理、存贮和报送;市地震局对全市各类地震信息进行接收、监控、存储、分析处理并开展震情跟踪工作。

(二)预防工作

1.市地震局负责全市群测群防地震网点及宏观地震观测场的安全运行和测震、前兆数据的及时处理,负责协调有关部门对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工程的地震安全性初评工作,建立市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督促指导各乡镇街和各相关部门完善地震应急预案,开展地震应急准备工作。

2.当我市被划为年度地震危险区,或对我市短期地震预报和临震预报意见时,市政府要按政府及地震局的要求采取地震应急防御措施。

(三)预警支持系统

预警支持系统由市突发事件应急总指挥部指挥系统等组成,并通过政务公开网保持同各乡镇街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的联系。

市地震局建立和完善地震监测预警系统,密切监视震情发展,做好震情趋势判定工作,及时收集与地震事件相关的各类信息,并进行分析研究,形成预报意见,上报地震局。

(四)地震预警级别及

1.地震预警级别

地震预警级别是综合震情的紧迫程度和严重程度两个方面作出分级。

(1)依据地震的紧迫程度,分为4级,作递进式分级动态预警:

地震长期预报——是指对未来五年或稍长时间内可能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预警颜色为蓝色(Ⅳ级);

地震中期预报——是指对未来一年或稍长时间内可能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预警颜色为黄色(Ⅲ级);

地震短期预报——是指对3个月内将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预警颜色为橙色(Ⅱ级);

临震预报——是指对10日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预警颜色为红色(Ⅰ级)。

(2)依据地震的严重程度,分为4级:

5级至6级地震(Ⅳ级);6级至6.5级地震(Ⅲ级);6.5级至7级地震(Ⅱ级);7级以上地震(Ⅰ级)。

2.地震预警的

(1)地震重点危险区划分由省政府确定;地震预报由省政府。

(2)省政府对我市地震短期预报后,若发现明显临震异常,在紧急情况下,市政府可以48小时之内的临震预报,同时向政府和地震局报告。

(3)预警解除由省政府。

四、应急响应

(一)分级响应和启动条件

按照地震灾害事件的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4级划分,地震灾害事件的应急响应也相应的划分为Ⅰ级响应、Ⅱ级响应、Ⅲ级响应、Ⅳ级响应4级。

应对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启动Ⅰ级响应;应对重大地震灾害,启动Ⅱ级响应;应对较大地震灾害,启动Ⅲ级响应;应对一般地震灾害,启动Ⅳ级响应。

(二)基本响应程序

1.市政府运作程序

向灾区派出工作组;公布灾区实行紧急应急措施;启动地震应急预案;视情况请求政府启动地震应急预案;向邻区(县)请求提供援助事宜。

2.市抗震救灾指挥部运作程序

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开始运作,组织指挥抗震救灾工作,决策和处理下列事宜。

(1)召开紧急会议。听取指挥部办公室汇报震情、灾情;确定地震事件新闻发言人;通知灾区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做好来自各级救灾队伍的救灾衔接工作。

(2)向市委、市政府报告灾情和救灾工作。

(3)派出市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具体领导现场救灾工作。

(4)向市直各应急部门和单位下达地震应急命令,要求快速赶赴灾区投入抗震救灾。

(5)视情况协调驻军和武警部队参加抢险救灾。

(6)调派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自愿者队、公安消防队等灾害救援队和医疗救护队赶赴灾区。

(7)组织震情、灾情新闻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震后应急宣传。

(8)指导灾区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的灾后处置工作。

3.市地震局响应程序

(1)市地震局局长进入指挥岗位。

(2)迅速启动市地震系统地震应急预案,在地震速报后40分钟内提供震区的人文基本情况、震害快速评估结果和辅助决策意见。

(3)召开紧急震情会商会,在震后4小时内提出震情趋势的初步判定意见,报地震局。

(4)加强震情跟踪监视,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和地震局报告震情灾情。

(5)协助震区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展地震应急工作。

(6)向市政府提出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工作的具体建议和措施。

(7)视情况请求地震局派遣工作组进行现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8)派遣地震局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

(9)收集、汇总和上报抗震救灾的有关情况,编发灾情简报。

(11)应急结束后,向市政府和地震局汇报地震应急工作。

(三)信息报送和处理

1.震情速报

我市境内发生震级大于等于3级的有感地震,市地震局在震后5分钟内完成地震速报参数的初步测定,震后10分钟内完成地震速报参数的精确测定;我市周边地区发生震级大于等于5级的地震,市地震局在震后15分钟内完成地震速报参数的精确测定,按速报规定进行速报。

2.灾情速报

地震灾情速报内容包括地震造成破坏的范围、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等。地震灾情速报的工作程序如下:市地震局负责迅速启动地震灾情速报网,收集地震灾情并速报。市地震局迅速派出工作组到震中或可能造成较大损失的乡镇街了解震害信息,收集灾害损失情况。

震区的防震减灾助理员尽快了解地震影响和大致破坏情况,震后1小时内(夜间延长至2小时)将初步了解到的情况报市地震局。市地震局要与震区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有关领导和防震减灾助理员及灾情速报网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灾情发展动态,防震减灾助理员按1、2、6、6、6、…小时间隔向市地震局报告动态信息。如有新的突出灾情,应随时报告。

地震现场工作队到达后,调查、收集地震灾情,及时向市地震局报告,经市地震局汇总后,上报市政府和地震局。

震区防震减灾助理员和灾情速报网要做到有无灾情均要速报,做到“有灾报灾,无灾报平安”。

(四)通讯

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利用公共网络、电台等通讯设备,及时获得地震灾害现场的情况,并保持灾害现场与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和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及时联络。

(五)指挥与协调

1.紧急支援的指挥与协调

应对地震灾害事件,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驻军、武警部队应实施对灾区紧急支援。

(1)人员抢救与工程抢险

市地震局协调组织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自愿者队赶扑灾区,开展灾区搜救工作;协调救援行动。

驻军、武警部队组织部队赶赴灾区,抢救被压埋人员,进行工程抢险。

市公安局组织调动公安消防队赶赴灾区,抢救被压埋人员。

市卫生局组织医疗救护队和卫生防疫队赶赴灾区抢救伤员。

市城建局组织力量对灾区被破坏的给排水、燃气热力、公共场所、市政设施等进行抢排险,尽快恢复上述基础设施功能。

市交通局、火车站组织对被破坏的公路、铁路交通设施进行抢修,尽快恢复交通。

(2)次生灾害防御

市公安局协助灾区采取有效措施保持灾区社会稳定,保证救灾工作顺利展开。

市水利局、市住建局、市安监局、市环保局对处在灾区易发生次生灾害的设施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并加强监控;防止灾害扩展,减轻或消除污染危害。

市环保局加强环境监测、控制。

市地震局会同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市住建局、市水利局监测地质灾害险情。

市发展和改革局、市住建局、市安监局组织和协调对灾区易于发生次生灾害的地区、行业和设施进行紧急处置。

(3)重要目标警卫

市公安局和武警部队加强对我市重要机关、要害部门、金融单位、救济物品集散点、储备仓库、监狱等重要目标的警戒。

(4)灾民的转移安置

市民政局做好灾民的转移和安置工作。

(5)现场地震监测与分析预报

市地震局向震区派出现场应急工作队,加强地震监测与分析预报工作,协调震区与邻区(县)的监测预报工作。

(6)地震灾害损失评估

市地震局负责协调上级地震部门和市政府有关部门,共同开展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并及时向市政府和地震局报告。

(7)呼吁与接受外援

市民政局按照有关规定呼吁社会向灾区提供援助,负责接受社会提供的紧急救助款物。

市地震局负责接受和安排社会提供的紧急救援队伍。

2.现场应急救援协调机制

在地震灾害现场,建立由当地政府统一领导、地震现场指挥部综合协调、各部门和单位积极参与的应急救援协调机制。主要内容如下:

(1)沟通汇集并及时上报信息,包括地震破坏、人员伤亡和被压埋的情况、灾民自救互救成果、救援行动进展情况。

(2)划分救援区域,分配搜索营救与医疗救护任务;组织接待境外救援队;协调各级各类救援队伍的行动。

(3)组织查明次生灾害危害或威胁;组织采取防御措施,必要时疏散居民;组织力量消除次生灾害后果。

(4)组织协调抢修通信、交通、供水、供电等生命线设施。

(5)估计救灾需求的构成与数量规模,组织援助物资的接收与分配。

(6)组织对建筑物安全鉴定工作。

(六)新闻报道

我市发生地震灾害时,市地震局负责震情和灾情信息通报工作,新闻宣传单位要在市委宣传部统一领导下,根据有关规定组织开展新闻报道,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七)应急结束

符合以下条件,经市政府批准,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可宣布灾区应急结束。

1地震灾害事件的紧急处置工作完成。

2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的后果基本消除。

3经震情趋势判断,近期无发生较大地震的可能。

4灾区基本恢复正常社会秩序。

五、后期处置

(一)善后处置

地震灾区要做好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和受灾人员的安置工作,及时归还救灾临时征用的房屋、运输工具、通信等设备(造成损坏或者无法归还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补偿或者作其它处理),组织有关部门进行由于地震造成的污染物收集和现场清理工作,防止发生二次污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震后的恢复重建计划并实施恢复重建工作。

(二)社会救助

市民政局负责开展救灾捐赠活动和接受、分配国内外捐赠的救灾款物。

(三)保险

逐步建立地震灾害社会保险机制。按照有关规定,对地震灾害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保险公司要按照保险责任及时理赔。

(四)总结

地震应急工作基本结束后,由市地震局会同有关部门对地震灾害事件进行全面总结,内容包括:地震事件基本情况、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急处置情况、善后处置情况及拟采取的措施等,报市政府和地震局。

六、保障措施

(一)通信与信息保障

联通分公司、移动分公司尽快恢复受破坏的通信设施,保证抗震救灾通信与信息畅通无阻。

(二)应急队伍保障

1.应急队伍的资源

(1)人员抢救队伍: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公安局消防队、各行业紧急救援队、人民和武警部队;

(2)工程抢险队伍:电力抢险、桥梁抢险、防洪抢险、建筑工程抢险等队伍;

(3)次生灾害救援队伍:公安局消防队,石油化工抢险队,煤气、自来水抢险队等队伍;

(4)医疗救护队伍:部队和地方的急救医疗队;

(5)地震现场应急队伍:市地震局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和上级地震部门现场应急工作队。

(6)建筑物安全鉴定队伍:市城建局建筑物安全鉴定专业队。

2.应急队伍组织方案

(1)先期处置队伍:由当地地震应急志愿者队、当地抢险队、当地医疗救护队等组成。

(2)第一、第二支援梯队队伍:由驻军、武警部队和其他外援救援队等组成。

(三)交通运输保障

市交通局、火车站等部门协调运力,保证应急抢险救援人员、物资的优先运输和灾民的疏散;公路、铁路、桥涵等交通设施受损时,应当迅速组织力量进行抢修。

(四)电力保障

市供电公司尽快恢复被破坏的电力设施和电力调度通讯系统功能,保障灾区电力供应。

(五)医疗卫生保障

市卫生局对灾区可能发生的传染病进行预警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做好灾区的饮用水源、食品等卫生监督工作,防止疫情产生和蔓延;协调灾区所需药品、医疗器械的紧急调用。市食药监局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对灾区进行食品安全监督,对药品、医药器械的生产、流通、使用进行监督和管理。

(六)治安保障

市公安局对灾区加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七)物资保障

市商业总公司、市粮食局等部门做好灾民生产、生活物资的储存、调拨和紧急供应工作;市民政局做好救灾物资准备和国内外社会救援物资的接收和调拨工作。

(八)经费保障

市财政局、市民政局负责救灾应急资金和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的申请、拨付。

(九)社会动员保障

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市政府动员组织各方面力量进行抗震救灾,对灾区提供救助,开展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等活动。

(十)紧急避难场所保障

1.市规划、城建部门要把避难场所建设纳入城建总体规划,利用公园、广场、绿地、体育场、学校等公共设施的建设或改造相结合,逐步建成一批设施完备、布局合理、能够满足人员紧急疏散的、有较大或永久性的避难基础设施,确保疏散避难人员的生活基本需要。

2.临震预报后,市政府应在公园、学校操场、体育场、街心空旷绿地等,设置紧急避难场所,保障临时安置灾民基本生活需求。

(十一)技术储备与保障

1.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技术系统(待建)

(1)抗震救灾管理信息系统:服务于应急快速响应、灾情动态跟踪、数据分析、对策生成、辅助决策、应急指挥,包括满足工作需要的计算机软硬件平台、通信平台、网络平台、控制平台等。

(2)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包含我市各类基础信息的数据库及数据库管理系统。

(3)地震现场信息的传输、接收处理系统。

(4)应急指挥通信与视频会议系统。

2.预测预防和应急处置的技术研究

市地震局负责地震监测;中长期、短期地震预测;地震区划、防震减灾规划、防震减灾技术、应急处置技术等方面研究。

七、宣传、培训和演习

(一)公众宣传教育

市地震、科技、教育、文化、广播电视、新闻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协作,要按照“积极、谨慎、科学、有效”的原则,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对公众的防震减灾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教育,促进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的提高。

(二)培训

1.劳动、人事等部门要统筹安排对干部和职工的防震减灾、地震应急知识教育培训,把防震减灾、地震应急管理培训纳入领导干部、公务员培训教育课程,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应对地震突发事件的能力。

2.各专业救援队所在部门,要加强救援人员的技能培训。

3.地震部门要有计划地对乡镇街防震减灾助理员和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进行专业培训,逐步建立持证上岗制度。

4.积极开展对政府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会民众的震时自救互救知识的培训工作。

(三)演习

1.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各有关部门、行业、单位要按照预案要求,协调整合各种应急救援资源,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同形式和规模的地震应急演习。

2.各专业救援队所在部门、行业、单位应当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演练,必要时举行多部门合练。检验应急联动、紧急集结、快速反应、协调配合、现场救援、后期处置等能力。

3.建立演习绩效评估和总结制度,有针对性地修改和完善应急反应机制,不断提高地震应急救援能力。

八、附则

(一)名词术语

1.次生灾害:地震动造成工程结构、设施和自然环境破坏而引发的灾害。如火灾、爆炸、瘟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以及水灾、泥石流和滑坡等对居民生产和生活的破坏。

2.生命线设施:指电力、供水、排水、燃气、热力、供油系统以及通信、交通等公用设施。

3.直接经济损失:指地震动及地震地质灾害、地震次生灾害造成的物质破坏,建筑物和其他工程结构、设施、设备、财物等破坏而引起的经济损失,以重置所需费用计算。不包括文物古迹和非实物财产,如货币、有价证券等损失。场地和文物古迹破坏不折算为经济损失,只描述破坏状态。

(二)预案管理

1.预案的制定

《地震应急预案》由地震局会同市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地震应急预案》制定,报市政府批准,报市突发事件应急总指挥部备案。

市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地震应急预案》,制定本部门的地震应急预案,报市政府办公室和市地震局备案。

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参照《地震应急预案》,制定本行政区地震应急预案,报本级政府批准,并报市地震局备案。

2.预案的修订和更新

为适应地震灾害事件应急对策的不断完善和地震应急机构的调整,市地震局应会同市政府有关部门及时对《地震应急预案》进行修订,使其不断完善。

《地震应急预案》的更新期限为5年。

3.预案的日常管理

《地震应急预案》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市地震局承担。

(三)沟通与协作

积极开展防震减灾国内、国际交流,借鉴国内先进城市和发达国家防震减灾应急工作方面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做好我市地震灾害的预防与应急处置工作。

(四)监督检查与奖惩

1.监督检查

由市地震局会同市政府有关部门,对《地震应急预案》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保障应急措施到位。

2.奖惩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和《国家地震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对本预案实施中的行为进行奖惩。

(五)制定与解释

本预案由市地震局会同市政府有关部门修订,经市政府批准后下发实施。

本预案由地震局负责解释。

(六)预案实施时间

乡镇防灾减灾工作汇报总结篇8

一、完成的主要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职责。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气象工作政府取得新突破。县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府办副主任、农办主任和县气象局长任副组长,民政、水利、农业、林业、国土资源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为农服务领导小组、县应对气象灾害领导小组和县气象现代化建设领导小组。全县11个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明确了分管领导和责任人。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文件明确指出:以中央财政“三农专项”试点县为契机,力争到2016初步建立结构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先进的县、乡、村三级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立覆盖农村的气象预警信息网络,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农村应急减灾工作机制,建立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二)进一步加强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建立气象为农服务长效机制。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纳入政府考核,县政府目标办出台了2014年气象防灾减灾考核细则,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纳入政府考核,明确了考核对象、考核内容、计分办法及考核细则,年终逗硬检查,考核结果计入各镇乡和相关部门年度目标绩效考核总分。县应对气象灾害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了《关于印发县气象信息服务站管理办法及县气象协理员信息员管理办法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了气象服务站及气象协理员、信息员的管理,建立了长效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和防灾减灾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两个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为农直通式气象服务。一是印发了《决策气象服务周年方案》和《农业气象服务周年方案》,责任落实到人。二是进一步加大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工作。目前全县所有乡镇均已完成了认证申请材料的上报工作。三是加强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根据人员变动,今年初我局对全县所有气象协理员、农村气象信息员进行了重新登记,全部纳入中国气象局农村气象信息员管理平台,并即将组织开展学习培训。四是将全县重点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大型种养殖户、气象信息员等纳入决策气象服务短信平台,无偿为其提供重要天气预报、天气实况等信息,切实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为防灾减灾提供了坚实基础。五是与重点服务对象建立“直通式”联系,签订《直通式服务协议》大户10个。六是通过电视、手机短信、QQ群、微博、微信、党政网、电子显示屏、村村通广播、省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农经网等媒介,将农用天气预报、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等信息及时传递给重点服务对象。七是统一制作和印发了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县气象防灾减灾指南》10000份、《气象科普读物》3000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明白卡300余份,协调华风影视集团无偿支援气象科普、防灾减灾影视专题片8部用于宣传。八是拟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业气象服务站、村农业气象服务站、镇村农业气象服务站等三个农业气象服务示范站,目前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通过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我县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

(四)“三农”专项进展顺利。今年我县被列为全省“三农”专项试点县之一,已到位国家资金100万元,在蓬莱镇、回马镇、镇和现代农业园区安装了自动观测站3套、小气候观测仪2套、LED显示屏8块,在镇村安装多功能全彩显示屏1块,初步形成了县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试验示范基本框架。同时,在省、市局农气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油菜和甜橙的精细化气候区划及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正在编制中。

(五)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努力提高为农气象服务水平。一是严密监测天气变化,在抗击“8.9”、“9.11”、”10.27”暴雨及“3.20”、“10.11”寒潮期间,我局及时各类气象信息28期,提醒种养殖户、涉农企业、专合组织等直通式服务对象采取有利措施减轻灾害损失。今年3次暴雨均未造成人员伤亡,“8.9”全县直接经济损失1239万元,“9.11”直接经济损失1162万元,“10.27”暴雨损失不明显,由于气象信息传递及时到位,今年因暴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创近年来的最低。今年共计春耕春播、夏收夏种、秋收秋播等农用天气预报21期,农业气象专题分析报告6期,气候评价14期,开展气象服务效益调查4次。二是认真开展区域自动气象站、山洪雨量站及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监控、维护、数据传输及疑误信息反馈等工作。今年3月底前,对全县所有区域站山洪站及土壤观测站进行了彻底清洁维护,校正了雨量,对个别站点及时更换了电池等配件,确保了数据正常传输。1~10月,我县区域自动站及山洪雨量站数据传输质量位居全市前列。四是加强与农业部门合作,进行实地调研,及时撰写专题农业气象服务材料,为抗旱减灾提供了可靠依据。今年我县出现了春旱、伏旱,市、县局领导、业务人员与县农业局专家一起,深入旱情严重的隆盛镇、天保镇、镇等,实地开展调查,撰写了旱情监测报告3期。8月中旬,针对甜橙基地白飞虱严重的情况,我局与农业局专家专程实地调查,向生产企业——盛品果业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企业根据我们的建议及时采取有利措施控制了病虫害的漫延,最终消灭了白飞虱,使当时濒临死亡的果树得到了重生,企业也焕发了生机。五是积极开展农民增收、粮食增产工作。与县政协一起深入正在建设中的全县粮药物流园区调研,与政协委员们就全县农业生产、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开展座谈,为物流园建设出谋划策。六是加强与国土局合作,及时提供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可能带来的危害。七是加强与县应急办、防洪办、民政局合作,强化应急能力建设,及时收集上报灾情。八是与县安监、教育局通力协作,加强对农村学校的防雷安全检查,对全县所有农村学校的防雷装置进行了年度检测,整改隐患32处,避免了雷电灾害事故。

(六)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今年我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春、夏旱。针对旱情,我局多次深入旱区调研,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全年共开展增雨作业4次,发射WR-1增雨火箭弹12枚,有效缓解了旱情。原副县长朱俊华多次对我局的人工增雨作业进行了表扬。

二、存在的问题和后期打算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三农”专项资金规模严重不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性很高,争着试点,更希望得到扶持资金和技术支持。

2、业务人员严重不足,分工不细,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二)后期打算

上一篇:镇水利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水利工程建设存在问题和建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