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整体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26 17:55:13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整体方案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整体方案篇1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林业工作会,主要内容是安排部署我县林业分类区划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开好这次会议,对于进一步完善林业产权制度,促进我县林业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同志们认真领会,切实加以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认识分类区划与集体林改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加强生态建设,培育生态产业,是新时期林业的两大基本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指出,要“实行林业分类经营管理体制”。即在充分发挥森林多方面功能的前提下,按照主要用途的不同,将林业区分为公益林业和商品林业两大类,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政策措施。而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的根本前提是搞好区划界定,就是要把森林分类落实到山头地块。因此,林业分类区划和集体林权改革两项工作互相联系、密不可分。

(一)做好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和集体林改工作是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以前,我县进行过几次分类经营区划,但由于多种原因,这些工作只停留在图纸上,一直没有落实到农户,没有落实到山头地块,给林业改革和发展带来了障碍。根据省政府《关于推进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精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范围主要是集体商品林及其林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集体所有的宜林荒山荒地。但是,由于集体山林产权不明晰、机制不灵活、权责利不统一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广大林农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致使一些地方集体林林木质量越来越差,与永续利用、越采越多、越采越好的愿望相差甚远,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就是要切实明晰产权归属,使“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让广大林农真正成为山林的主人,进一步激发其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做好林业分类区划界定和集体林改工作是推动林农增收致富的需要。从林业分类区划来讲:一方面,要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另一方面,要把公益林和商品林落实到山头地块,实行不同的经营管理政策和措施,实现公益林生态效益最大化,商品林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来讲:需要通过明晰产权归属,使广大林农群众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公益林和商品林,推动他们把公益林管住,并享受到相应的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推动他们把商品林经营好,实行集约经营,把山当田耕,把林当粮种,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林地资源,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的林业产业。

(三)做好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是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的需要。林业工程,特别是天保工程,随着工期期限逐步临近,如何顺利实现工程到期后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体制和林业投资体制的对接,是全县必须面对,也必须切实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只有切实做好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才能为争取国家和上级对公益林生态效益的补偿提供依据,才能为全县林业生态建设及保护争取到所需的资金,不断巩固和发展生态建设成果。

二、严格把握政策,确保规范操作

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和集体林改工作都是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重要工作,一定要准确把握政策,按照规范进行操作。

(一)关于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第一,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原则。生态优先就是要坚决把符合国家重点公益林划分条件的林地区划界定为公益林,并实施严格的保护和管理,确保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为子孙后代负责。因地制宜就是要充分利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以及近两年的工程造林规划设计等资料,通过室内规划和实地区划界定相结合,确保森林分类区划界定真正落实到山头地块,禁止闭门造车,图地不符。第二,充分尊重林地林木所有者和经营者的意愿。要充分尊重林地林木所有者和经营者的意愿,严禁搞强迫命令。对生态区位不十分重要,可以不划为公益林的,尽量不区划界定为公益林;对生态区位确实非常重要,必须划为公益林的,要向林农讲清政策和利弊得失,在林农自愿的基础上做好区划界定工作。第三,正确处理好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关系。一方面,要维护生态屏障建设的大局,把生态区位极其重要,必须严格保护的林地区划界定为公益林,依法管住管好,提高公益林质量,充分发挥公益林国土保安的作用,如国有林、国社林、道路两侧、江河两侧、水库四周、风景区等地方,应尽量区划为工益林;另一方面,要本着有利于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发展的原则,留足、留够商品林,确保林业产业发展基地建设需要,保障林业产业原料供给,推动行业发展,农民增收。

(二)关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

1、明确目标任务,加快改革步伐。根据中央的部署和省政府《关于推进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全县计划用二年左右的时间完成改革任务,今年启动试点,明年全面推开,后年全面完成。具体来说,林业分类区划工作务于*年6月底前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务于2009年12月底完成。各乡镇在改革过程中要按照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内容、范围和方法,先试点,后推开,有步骤、分阶段,积极而稳妥地推进。

在改革中,最为关键的,一是要确保农民得实惠。这是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通过改革,还山于民、还林于民、还利于民。二是要确保生态受保护。这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必须坚守的一道防线。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绝不能牺牲生态,更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不能因改革放松管理,要严肃查处借发展经济为名乱砍滥伐、乱采滥挖、乱征滥占林地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三是确保产业增效益。这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目的和宗旨。不抓生态建设,改革就会迷失方向,不抓产业发展,改革就会丧失活力。要积极培育带动农户多、综合效益高的林业龙头企业,重点发展木竹加工、森林旅游产业,真正使山头绿起来,产业活起来,林农富起来,农村经济壮大起来。

2、尊重农民意愿,保持政策稳定。在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各乡镇要把让利于民、权利平等作为改革的主要原则来落实,认真处理好尊重农民意愿和规范办事的关系,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使广大林农耕者有山、耕山有责、务林有利、致富有门,实实在在分享到改革的成果。一是对过去已划定的自留山应由农户长期无偿使用,不得强制收回,不得随意调整;对已分到户的责任山,要保持承包关系;对责任山、自留山已“两山并一山”的,应稳定不变;自留山、责任山被集体以行政手段收归统一经营,三分之二以上群众要求归还的,应归还农户经营;对目前尚未确权到户的集体山林,要按现有户籍人口折算山林面积,确权到户。二是由集体统一经营的山林,原则上要分到户,但应赋予农民以选择权。对经营效果好、群众比较满意且不愿再分的山林,可以继续实行集体统一经营,但要按照“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的原则,均股均利到户到人,明确经营主体,按股分配经营收益。在还山还林于民时,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区施策,不搞“一刀切”,不断探索明晰产权的实现形式。三是对不宜采取家庭承包的宜林荒山荒地,经大多数农户同意后,可以通过招标、拍卖和公开协商的方式,依法承包给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或其他社会经营主体。但在同等条件下,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农户享有优先承包权。四是对已经依法流转的集体山林,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应得到切实维护,但对群众意见较大的,要本着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历史、依法办事的原则,妥善协调处理。对借改革之机,违法强行流转山林、与民争利的行为要坚决纠正,严肃查处,绝不允许低价转让山林、造成林地流失、生态破坏以及严重侵害农户利益的情况发生。

3、严格改革程序,依法规范操作。一要把政策与当地实际结合起来,在调查研究、摸清家底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通过制定改革方案,按照分类经营的要求,落实到每一个山头地块,按程序、分阶段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各乡镇、村的改革方案,一定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特别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改革方案,一定要大多数农民同意,并经报批、备案后,才能执行。二要把改革质量放在首位,坚持先试点、后推开的原则,扎实做好每一项工作。三要严格按照《森林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有关法律和法定程序,规范操作。在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的前提下,做到程序、方法、内容、结果“四公开”,实现全过程的“阳光操作”。四要本着“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对发生的林权纠纷要依照相关政策和法规,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深入细致地做好纠纷调处工作。对有纠纷的山林,应先调解后确权。对暂时难以调解的,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核发林权证书。五要切实加强林权档案管理工作,把林权档案管理工作作为改革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要按照《档案法》和配套办法的有关规定,坚持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同步进行的原则,做到改革工作进展到哪里,档案工作就跟到哪里,确保林权改革全过程档案资料的完整、准确与系统。

三、加强领导,确保分类区划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顺利推进

分类区划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林业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调整,是牵动“三农”工作全局的一件大事。各乡镇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这项改革提上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实施,务求取得成功。

(一)落实工作责任。县上已成立了森林区划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全县改革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各乡镇也要尽快成立领导小组,坚持政府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要组建专门的工作机构,明确职责,健全制度,做好方案制定、业务培训、实施指导、政策咨询、矛盾调处等具体工作。通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在全县形成“乡镇组织、村组具体操作、部门搞好服务”的工作格局。

(二)加强部门配合。要按照各自职能,履职尽责,紧密配合,形成改革合力。林业部门要发挥主管部门的作用,认真做好改革的各项基础工作和服务工作,当好政府的参谋和助手。财政部门要把改革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预算,保证改革所需。监察部门要对改革实施全过程监察,严肃查处改革中出现的各种违法违规案件,确保改革依法依规操作。档案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基层林权档案管理工作的指导。发改、国土资源、农业、水电、司法、等部门要通力合作,共同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搞好服务。

(三)精心组织实施。我县区划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刚刚起步,大量问题将不断涌现出来。因此,制定改革方案要把各方面因素尽可能考虑得周全一些,对方案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尽可能估计得充分一些,把改革的配套政策、工作措施和应对预案尽可能准备得完善一些。同时,要加强对改革动态的跟踪调研,及时了解新情况、发现新问题、处理新矛盾。要鼓励基层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吸收基层实践中的好做法、好经验,不断地完善相关政策,更好地指导改革。

(四)加强宣传发动。区划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性强,涉及千家万户农民的切身利益,必须把宣传发动工作作为第一道工序,并贯穿改革的始终。充分发挥电视、报刊、广播、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广泛宣传改革的意义、方针和政策,把方案交给基层和农民,让每一个干部清楚,每一个农民明白。通过扎实有效的宣传发动工作,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改革、参与改革,营造共同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良好氛围。

借此机会,我再强调一下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工作和林业工程整改工作。

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工作。省政府﹝*﹞51号文件《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县政府已通过党政网转发给各乡镇。一是要求大家要认真组织学习、吃透精神准确把握《通知》内容;二是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重大意义,就是要解决老百姓的生计问题,巩固退耕还林的成果;三是要以民为本,认真落实退耕农户直补政策,对业主转包农户耕地退耕还林的补助资金应全额直接兑现给原土地承包农户,各乡镇要按照文件要求做好大户与农户的协调工作,完善土地承包合同,在补助政策兑现给农户的前提下,乡镇政府、村、社的各级干部必须做好协调工作,使大户和农户的利益都能得到保障。林业局、司法局、办已经组织了部分代表召开了座谈会,希望大户依法办事主动与政府联系,与农户协商,处理好承包期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总之一条不能因为政策补助的兑现出现大户、农户到省、到京上访的事件,更不能出现群体上访。苏家湾、狮子、重龙镇是重点,乡镇可以先做一个村、社的群众协调工作,这个矛盾各乡镇必须面对,及时解决,凡是有到省、到京上访的,乡镇的主要领导要亲自接回来。保证资中社会稳定;三是因地制宜,切实抓好专项规划建设的摸底编制工作,今天下午要召开专题的培训会,乡镇要明确一名领导亲自抓,组织精兵强将,按照规划的原则和范围,即要尊重民意,又要量入为出,多方兼顾搞好编制规划,专项规划的工作经费要纳入财政预算,以促进此项工作的开展。

关于林业工程整改工作。为期半年以来的林业工程整改,在各乡镇的共同努力下,开展正常,但个别乡镇主要领导重视不够,人员不到位,把林业站工作人员抽调到其它岗位,经费落实不够的等现象。按照整改方案,今年各项工作要整改到位,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在明年元月中下旬要到资中复查整改结果,一是要求各乡镇高度重视要加强领导,特别是党委书记要亲自过问,明确一名领导要具体抓,参加整改工作的人员要落实;二是整改措施要逐项落实,补植补造、工程档案整理、承包大户与农户合同的完善等工作都要抓落实;三是要栽植一片成活一片,县上筹集230万元资金采购的苗木必须补植在林业工程项目内,不能浪费苗木,要督促农户按技术要求栽树。今年退耕还林补植补造成果很好,但荒山造林、天保人工造林面积缺失很大,有个别乡镇怕麻烦,有面积也不上报,实施四、五千亩荒山造林只有几十亩的面积是合格的,其余都不合格,究竟是不愿意接受上级检查还是真的没有面积,今天会后,各乡镇回去要再次清理,实事求是的反映工程的现状,有面积就应该反映出来,全县面积差距这么大,怎样去迎接省上的检查;四是搞好自查,做好迎检的准备工作,各乡镇要按照林业工程整改要求,认真搞好自查,查缺补漏,年初县政府已把林业工程整改工作纳入了年度目标考核,如果检查中因领导不重视,造成检查验收不合格,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整体方案篇2

八月的三江源头,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时节,一望无际的草原平铺在高原大地上,绿草如茵、流水潺潺,水草丰美、牛羊成群。在植被茂盛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昂赛乡,美丽的澜沧江穿行而过,英国生态摄影爱好者唐瑞连续半个月守候在一座山头上,等待着“幽灵猫”的出现。

“幽灵猫”是业界对雪豹的别称,该物种难得一见,长期以来被直接观测并记录到的影像少之又少。但近年来,昂赛乡的牧民却多次目击并拍摄到它们,这里是中国雪豹栖息最为密集的区域,有时候,它们甚至会大摇大摆地走上街道。

这并不是唐瑞的首次青海之行,此前,他两次前往青海,但都未能如愿捕捉到“幽灵猫”的倩影。这一次,受当地政府之邀,他与来自英国、美国、德国等地的近80名生态专家和摄影爱好者一起,参与三江源地区的生态调研。就在8月18日这天,蹲守多日的唐瑞终于在300米外的岩壁上发现了两只雪豹。

位于青海南部海拔4000米以上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湿地生态系统星罗棋布,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也是我国大江大河中下游地区和东南亚国家生态安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屏障。

在世界范围内,很难再找出这样一个汇聚了如此众多名山大川的地方,也很难再找出三条源头如此血脉相连的大河。然而,上世纪末,受人类活动加剧、超载放牧及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这一地区的草原、湖泊、冰川等生态系统发生退化。为此,2005年,国务院批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决定国家投资75亿元人民币建设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十余年来,国家已累计投入生态资金近90亿元,使三江源地区的生态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举世瞩目,20世纪末还鲜为人知的三江源,如今已成为21世纪保护自然生态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热点地区。今年4月13日,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正式进入具体实施阶段;6月7日,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筹)正式挂牌成立;8月26日,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领导小组组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王晓涛主持召开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领导小组会议,研究推进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8月30日至9月1日,王晓涛率国家相关部委有关同志,就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情况进行调研。

三江源只是中国生态保护和建设成就的缩影。自1956年建立第一处自然保护区以来,我国已基本形成类型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功能相对完善的自然保护区体系。截至目前,全国已建立2740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47万平方公里。

2016年,中国自然保护区事业已开创60年,在迎来蓬勃发展新时代的此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也加快了步伐。

中国“国家公园”亮相

国家公园的概念源自美国,1872年美国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座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国家公园已经成为一项具有世界性和全人类性的自然文化保护运动,并形成了一系列逐步推进的保护思想和保护模式。目前全世界已有上百个国家设立了多达1200多座风情各异、规模不等的国家公园。

在中国,国家公园体制的建立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之中。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在三年前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的。

去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第十二条明确指出,“加强对国家公园试点的指导,在试点基础上研究制定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构建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的长效机制。”

此前,在2015年1月,北京、吉林、黑龙江、浙江、福建、湖北、湖南、云南、青海被选作开展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试点省份。根据国家发改委会同中央编办、财政部、国土部、环保部、住建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局、旅游局、文物局、海洋局、法制办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每个试点省份可选取1个区域开展试点,试点时间为3年,2017年年底结束。

“九省份试点”的启动,无疑是自2013年年底中央正式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后所跨出的重要一步。

不过,接下来的工作却并不轻松。

据知情人士介绍,为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工作协调机制,一个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的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专门成立,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王晓涛担任组长。领导小组多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和联络员会议,研究试点有关问题;多次召开座谈会,指导试点地区开展工作;此外,领导小组还赴多个试点地区进行了多次实地调研督导。

同时,发改委还启动了总体方案研究,在国家公园标准规范、现有保护地体系梳理、构建相适应的管理体制等方面开展重点课题研究,全面总结美国、南非、新西兰、巴西、德国、泰国、日本等国在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与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

为了更好地借鉴国际经验,力求确保中国国家公园体制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确保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从具体试点到顶层设计都科学合理、有章可循,国家发改委还与国外相关机构签署了多个合作协议,包括:2015年6月8日与美国保尔森基金会签署的《关于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合作的框架协议》;2015年9月,在访问美国期间,与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签署的《关于开展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以及今年8月31日签署的《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加拿大公园管理局关于开展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保护和管理合作的声明》。

尽管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备受重视,但各地试点实施方案的形成过程却并不“一帆风顺”。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开展一年多来,在相关部门和试点省的共同努力下,共有5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试点实施方案获得批复,分别是:青海三江源、湖北神农架、福建武夷山、浙江钱江源、湖南南山。

探路先锋的激情与困惑

今年5月14日,国家发改委批复《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试点实施方案》,标志着全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神农架林区将正式启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湖北将神农架作为该省唯一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地区,在湖北国家公园研究中心主任邓毅看来,这是因为神农架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良好的保护基础,而且满足代表性、典型性和可操作性等试点区域的选择要求。

虽然自身有着较好的条件,又符合试点区域的要求,但在从跻身全国首批9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到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正式启动的这一年多时间里,围绕《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试点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相关工作人员还是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展开了多方调研并形成了初稿,在此基础上又经过反复论证修改。”邓毅告诉《小康》杂志记者,调研和论证主要围绕四个方面进行:一是试点范围是否选择神农架全域,原有保护地体系如何整合;二是采用什么样的单位管理体制,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如何处理;三是人员需求测算及安置配备方案;四是资金需求测算。“考虑到改革涉及多方利益的调整,最终的试点实施方案采取了较为稳妥的‘三步走’方案,一年打牢基础、两年完成试点、远期全域推进。”

尽管大家都花费了不少心思,但邓毅仍然觉得,这样的试点实施方案并非十全十美,因为“还有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尚待解决”。他举例说,比如如何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这在国家公园范围的划分、小水电和矿山的关停等问题上都有所表现;再比如说,国家公园管理局与地方政府间的事权划分尚有不清晰的地方,特别是与规划、保护相关的事务还有待厘清;还有,纵向政府间国家公园事权的划分也不是很清晰,这又会引起机构如何设立、职能如何确定等问题。

问题与困惑,并不仅仅在湖北神农架存在。

浙江省关于《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试点实施方案》是在今年6月17日获得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同意的,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焦旭祥在浙江省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的消息时就坦言,在试点开展过程中存在着试点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区集体林地占比过大、探索跨省级行政区开展试点等主要难题。

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巡视员孟沙认为,目前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域普遍存在着整合区域不尽合理的问题,特别突出的是福建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存在的“为了整合而整合”的问题。他指出,该试点区应当按照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的要求,将福建武夷山与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跨省整合,“目前在福建省范围内只需在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域范围开展试点,而不是将地理上和管理上各自独立的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福建武夷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及中间的八个村进行整合。”

在孟沙看来,“为了整合而整合”的问题并非孤例,他将这类问题总结为: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缺乏国家层面国家公园体制设计和准入标准而造成的,“有的试点省在试点区域选择时代表性、典型性不强,试点区范围偏小,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原真性保护不到位。”

除此之外,孟沙还提出了另外三方面的问题。“由于国家层面没有明确国家公园的事权和财权,有的试点省在试点方案编制过程中,当保护和利用发生冲突时,往往让步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一些本应纳入试点区的重要栖息地或生态价值高的区域,往往由于分布有工矿企业或社区等而未纳入试点范围内;由于国家层面尚未制定国家公园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导致试点方案编制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试点方案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理念、目标定位不清,功能分区不合理,地方经济发展、旅游开发倾向明显;一些非自然资源保护主管部门由于受部门职能的局限,与自然资源保护主管部门在国家公园建设理念和宗旨、区域选择、功能区划和管控措施等方面存在分歧。”

改革之思:为什么要“整合”?

无论是邓毅提及的地方一线工作人员在调研和论证中关于“原有保护地体系如何整合”的思考,还是从事了30多年自然保护区工作的孟沙对于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存在的“为了整合而整合”问题的看法,其实都指向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的核心要义究竟是什么?

孟沙认为,研究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改革,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国家公园、什么是国家公园体制、中国为什么要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如何建立中国的国家公园体制。但从试点先行这种推进方式来看,这些问题可能需要待试点评估并出台“国家公园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时才能总体明确。不过,在当前,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有关自然生态的系列讲话、指示批示中,完全可以清晰地把握这项体制改革的理念、原则、目标定位和路径。

今年1月26日,在主持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要着力建设国家公园,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些自然遗产。要整合设立国家公园,更好保护珍稀濒危动物。”

对于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一直非常关心。去年12月9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九次会议,《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审议通过。会议指出,在青海三江源地区选择典型和代表区域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实现三江源地区重要自然资源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促进自然资源的持久保育和永续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坚持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突出保护修复生态,创新生态保护管理体制机制,建立资金保障长效机制,有序扩大社会参与。要着力对自然保护区进行优化重组,增强联通性、协调性、完整性,坚持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相协调,将国家公园建成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三江源共建共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先行区,青藏高原大自然保护展示和生态文化传承区。

今年3月10日,全国“两会”期间,来到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参加审议,关心地询问青海保护生态环境、推进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情况。强调,一定要生态保护优先,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5个多月后,在青海考察时来到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结合多媒体演示,听取了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情况和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及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情况介绍。强调,青海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必须担负起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责任。要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使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主体功能全面得到加强。要统筹推进生态工程、节能减排、环境整治、美丽城乡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搞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与生态文明的关系不言而喻。

“国家公园体制改革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五位一体’发展战略和‘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孟沙指出,在国家公园体制改革中,国务院各部门、各级人民政府必须用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思维,用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整体改革、系统改革的具体思路去理解和推动国家公园体制改革,“国家公园体制改革必须遵循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大方向、总目标,特别是关于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将所有权与监管权分离,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管。”

在孟沙看来,合理整合,就是要从解决现有保护地的散、隔、分、乱、杂、多头管理和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人、监管者权责不到位、边界不清等问题出发,让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系统得到整体保护、系统保护、严格保护。“‘整合’必须是合理整合、科学整合,而不是为了整合而整合。”孟沙对“整合”提出了两方面的具体建议:一是整合区域和监管措施,突破现有部门分工和行政地理区域的限制,整合在重要生态地理区位存在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破碎化、孤岛化以及保护措施、监管权的多头行使区域;整合相邻区域、同属性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域监管措施,发挥最大的生态功能。二是完善体制机制,在体制上落实分级行使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人和监管权人的边界和责任;在监管体系上改变管理措施的交叉重叠、效力低下状况,统一由一个部门行使。

破与立:重构自然保护地体系

与散、隔、分、乱、杂等问题相比,一个在自然保护领域内流传更广的词是“九龙治水”。

“我知道你们在各自的部委都有很多委屈,你们之间也都有各自的立场。但在自然保护的问题上,我们是同盟军。”据媒体公开报道,在2014年10月下旬召开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家公园体制论坛”上,清华大学教授杨锐对大家如是说。当日,国家发改委、环保部、林业局、海洋局、水利部、文物局、国土部、住建部等相关主管部门和学者聚在一起,讨论国家公园的体制建设问题。

这是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代表处项目执行总监李琳第一次看到发改委官员出现在这样的场合,在此之前,她也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部委的官员如此坦诚地谈自己的想法。

其实,如此景象的出现并不奇怪。

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副院长唐小平研究发现,中国现有自然保护区域180余万平方公里,覆盖国土面积约18%,大致有12种类型。其中数量为2740处的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也最多,包括国家环保部、林业局、农业部、海洋局、水利部、国土部等;风景名胜区由住建部主管;海洋局主管的有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洋公园;林业局主管的有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地质公园由国土部主管;农业部主管的有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原生境保护小区。

唐小平分析指出,现行自然保护体系有四方面的主要问题。―是体系结构不合理,自然保护区面积占70%以上,并且都在按照199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进行“一刀切”管理。二是各类保护区域按照自愿性原则建立,布局不合理,许多重要生态区域没有纳入自然保护体系,比如2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内只保护了26.8%。三是体制上由业务部门监管,同时按属地实行分级管理,重要生态区域成为地方政府的唐僧肉;因行政区划、部门职能等导致保护地孤岛化、破碎化,管理交叉重叠等。四是缺少成片、整体、系统保护的类型和机制。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苏杨的研究,按形成管理体系的标准,我国目前的保护地可以划分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城市湿地公园、水利风景区以及文物保护单位(主要指其中的大遗址)和A级旅游景区(有少数没有被其他类型覆盖)这9种类型,共有10余个政府部门管理着这些保护地。从国家层面来看,自然保护区目前是综合管理与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环保部负责全国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管理,国务院林业、农业、地质矿产、水利、海洋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分管其所属的自然保护区,其中林业系统管理的自然保护区占大多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由住建部管理;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湿地公园由国家林业局管理;文物保护单位由国家文物局管理;国家地质公园由国土部管理;水利风景区由水利部管理;A级旅游景区由国家旅游局管理。在这些部委中,与国家公园建设关系最密切的是国家林业局、环保部、住建部,因为在这些形成管理体系的保护地中,依法而设的只有三类: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条例》)、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区条例》)、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法》),前两类以自然保护地为主,正是按照中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加强生态保护的主体。

无论什么样的划分方式,基于这样的管理格局,要建立国家公园体制,部门博弈都在所难免。

实际上,中国各类自然保护地空间重叠交错、保护对象重复、保护目标混乱等问题已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在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作,对世界遗产、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规划与保护管理颇有研究的赵智聪,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在读博士研究生彭琳、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系主任杨锐在联合署名文章《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背景下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构》中提到:在国家层面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之后,诸多学者认为首先应进行关于国家公园制度的“顶层设计”,即“建立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这意味着在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同时,应理顺我国现有各类型自然保护地之间的关系,明确各类自然保护地应有的保护目标和定位……然而,关于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顶层设计”到底如何,却一直没能进行系统梳理。国家发改委公布在9个省份进行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之后,如何理顺各类型自然保护地之间的关系,成为每个试点省都将面临的重要问题,但是从省级层面出发的试点方案很难触及全国层面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调整,9个试点省在面对国家公园与原有自然保护地在保护目标、利用程度方面的差异等问题时,普遍选择了回避态度,实际上也无法触及改革应解决的核心问题。

在赵智聪、彭琳、杨锐看来,在没有理顺现有自然保护地之间关系的情况下,建设国家公园体制无异于“空中楼阁”。因此,重新梳理我国各类自然保护地的功能、定位,并尽早在各层面达成共识,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公园如何“设计”

进行关于国家公园制度的“顶层设计”,亦是一线相关工作人员的呼声。邓毅建议,在吸取试点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将中央和省级国家公园的设立纳入机构改革中,将国家公园建设与三级公立公园体系建设、保护地体系建设、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结合起来考虑,以解决由于顶层设计缺失而导致地方缺少一个稳定的制度预期的问题,从而缓解地方的博弈和策略行为,更好地实现保护的目标。

这两年,唐小平所进行的研究工作之一,便是对目前中国所有的自然保护地进行重新梳理,力求构建一个新型的自然保护体系。在他的构想中,“新自然保护体系”将分为严格管理保护区、国家公园、野生生物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生态功能与资源保护区五大类型。与现有自然保护区域相比,“新自然保护体系”下的严格管理的自然保护区包括了现有的部分自然保护区;野生生物保护区包括现有的部分自然保护区、种质资源保护区、原生境保护小区;自然景观保护区包括现有的风景名胜区、部分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沙漠公园、海洋公园;生态功能与资源保护区包括现有的集体林为主的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禁猎(渔)区、禁伐区、水源地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等;而国家公园则是一个全新的自然保护“面孔”。

唐小平认为,国家公园应将“完整生态系统保护”作为主要管理目标;可允许的活动有“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原真性”,“生态体验和环境教育”;而它的典型特征则包括三个方面:拥有足够大的面积,包含一个或多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具有全球或国家层面代表性的生物多样性及教育、体验意义。

“新体系中增加的‘国家公园’为改革开了‘窗口’,有利于重要、典型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原真性保护,有利于自然保护区域整合,从供给侧提供优质生态体验、环境教育场所。”唐小平说。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整体方案篇3

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农村土地基本经营制度,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促进林业产业建设,确保林业健康发展。通过明晰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充分调动广大林农和社会各方面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确保生态安全做出积极贡献。

(二)总体目标

在认真总结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用两至三年时间,基本完成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2007年在原已开展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重点开展好长江三峡、清江水布垭库区淹没涉及村和各乡镇两个村的试点工作。2008年,完成全县集体林地外业调查及踏勘定界任务。2009年,全面确权发证,各项配套措施基本到位,基本完成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实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建立“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顺畅规范、监管服务有效”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多种经营形式并存、责权利相统一的集体林地经营管理体制,发挥市场在农村林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实现森林资源增长、生态环境改善、农民收入提高、林业效益增加、林区社会和谐的目标。

(三)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权益平等。依法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平等的承包经营权,把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做到还山、还权、还利于民。

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根据本地森林资源状况及经济收入水平,通过民主决策,自主选择改革方式,自主确定集体山林经营管理形式,不搞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

3、依靠群众,阳光操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林改政策、程序、方法、结果“四公开”,依法确保农民群众对改革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4、尊重历史,实事求是。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对过去改革的成果进一步巩固、完善;对历史遗留的问题和改革中出现的矛盾,要依法依规妥善处理。

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范围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范围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重点是商品林及其林地和县人民政府确定的集体所有宜林地。生态公益林在保证其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应明确管护权。对权属有争议的森林和林木、林地,要按照“逐级负责、分级调处”的原则,积极调解权属争议,在解决好权属争议后才能进行改革工作,对难以调解的,暂不纳入改革范围。

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

(一)明晰产权。在保持集体林地所有权性质、林地用途不变的前提下,把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户,确立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并依法保护农民承包和延包的权利。

(二)确权发证。产权明晰后,要及时进行林权勘验,核发全国统一式样的林权证,原有山林权属证明要依法予以变更或注销。所有承包林地都要签订书面承包合同,承包期限一般为五十年。

(三)完善配套改革。创新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政策、技术、产品供销信息等各种服务。建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体系,规范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和流转行为。建立林业要素市场,规范交易行为,促进森林资源资产合法、有序流转。加强对林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拓宽新形势下林业融资渠道。

四、方法步骤

林权制度改革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一)组织准备阶段。成立组织,制定方案,宣传培训。

1、成立组织。县成立由县委书记龙世洪同志任组长、县相关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县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刘太可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县林改办主要职责:制定工作计划,起草相关文件,组织业务培训,印发林地承包和流转合同文本等。各乡镇要成立以乡镇党委书记为组长,常务副乡镇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参加的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乡镇、村、村民小组要组建林改工作专班,林改工作专班要有村民代表参加。村民代表应由村民代表大会推荐产生。

2、制定林改方案。在试点的基础上,根据省、州林改方案,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县林改方案,报州林改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各乡镇、村要在充分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按照县林改方案要求,制定各乡镇、村林改方案。乡镇林改方案要报县林改领导小组批准。村组改革方案,必须经1984年“两山并一山”改革时建制村(组)三分之二以上村民(组民)或农户同意并张榜公示,报乡镇审核批准后实施。

3、宣传培训。要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林改的重大意义和林改政策。乡镇、村要组织工作组深入村、组、户,发动广大群众踊跃参与林改和支持林改。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简报、专栏等宣传工具,采取召开会议、下发文件、印发给农民朋友的公开信、张贴通告、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动员。讲清改革的目的、意义和步骤程序,讲透改革的特点、政策和办法,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使广大群众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确保林权制度改革顺利实施。同时开展业务骨干的宣传、培训,以基层干部和林业技术人员为主,重点培训林改政策、工作方案、确权发证要求、技术规定、有关表格的填写和建立林业要素市场等内容。

(二)全面勘界确权阶段。现场勘界、明确主体、登记造册、张榜公布。

1、勘界组织。

由乡镇政府组织各行政村(居委会)成立林改工作专班,核实林权权属、面积和四至界线。林改工作专班要吸纳那些责任心强、甘于奉献、群众信得过、有威望、认真负责的老党员、老干部、老代表参加。配合技术人员进行逐块调查登记和地形图小班勾绘,并将四至界线和确权结果张榜公布、登记及资料整理、上报。

2、勘界方法。

(1)在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逐块调查、勘界、登记,用GPS定位,并在1:10000地形图上勾绘。若面积过小,在1:10000地形图上标注位置,并另附地形方位图。

(2)在《森林、林木、林地四至范围图》上现场绘制四至范围图。要求范围图图形准确,相邻地块的所有权(使用权)权利人现场签字确认。并注明小地名、小班号、明显的地形、地物,如居民点、沟、路、渠、河流等。小地名按当地的习惯称呼。

(3)填写《林木、林地界线现场勘定协议及现状调查表》。签订勘定协议及现状调查表,小地名、小班号及四至范围要与《森林、林木、林地四至范围图》完全一致。

(4)面积的确定。采取地形图勾绘和GPS方法计算面积。退耕还林的面积以上报核实兑现补助政策的为准。

3、明确主体、登记造册。

在明确四界及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明晰权属。对目前尚未确权到户的集体山林,原则上应以农户为单位,按人口折算人均山林面积,实行家庭承包经营。集体统一经营状况好且群众满意的山林,按照有关程序和办法组建股份制林场、专业合作组织或通过招标、拍卖等形式落实经营主体,并张榜公布。农户家庭经营的以户主名字张榜公布。公布无误后,签订承包合同,并将权属落实情况登记造册。

4、林权登记公示。

林权登记结束后,按照原林权所属范围由林权登记工作小组分别在乡镇、村及村民小组予以公示,公示期30天。

5、填表。

经公示无异议后,林权登记工作小组填写《林权登记申请表》。

6、争议纠纷调处。

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依法调处”的原则,制定和完善调处预案,明确职责,加大调处力度。对于历史遗留问题,要本着“尊重历史、依法依规、妥善处理”的原则,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协商等方法妥善解决。调处完成的再进行第二次公示,调处不成的,暂缓办证。

7、材料整理上报。将下列材料整理、完善,经村级初审后上报乡镇政府:

(1)《林权登记申请表》;

(2)《林木、林地界线现场勘定协议及现状调查表》;

(3)小班位置图(用1:10000地形图)、四至范围图;

(4)林权登记公示及公示证明材料;

(5)申请人(林权权利人)身份证复印件、申请报告;

(6)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记录;

(7)土地承包合同书、协议书、退耕还林证、退耕还林合同书、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原件及复印件;

(8)其他材料。包括各类争议、矛盾纠纷调处材料、有关会议表决、记录材料等。

8、逐级审核,录入上报。

乡镇人民政府对上报的所有材料要进行严格审核并签署意见后,报县林权登记管理中心。

(三)建档发证阶段。全面建档、统一发证、理顺关系、规范管理。

县林权登记管理中心对所有林权登记基础材料进行校对,由县林业局审核,报县政府批准以后,发放《林权证》。做好林权登记基础材料建档管理工作。因流转或其他原因造成林权变化的,应当进行变更登记或换发《林权证》。

(四)综合配套阶段。建立林业要素市场、规范流转、理顺体制、完善服务。

盘活现有森林资源存量,活跃林业要素市场,改革投融资体制,建立林业要素市场。推动林业行业协会和林农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拓宽农民进入市场的渠道。对涉及林农负担的各种收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向社会公布现行涉及林农的所有收费项目、标准和收取办法。逐年降低“两金”计征标准,建立健全林农负担监测、举报、检查监督、案件查处等各项工作制度,严肃查处各种乱收费和加重林农负担的行为。

(五)总结验收阶段。县乡自查、州级核查、省级验收、总结表彰。

对外业区划勘界、林权登记发证、微机录入建档以及林权流转等进行全面验收,总结完善。验收工作由县组织逐级逐项验收,州级全面核查,最后省级验收。

1、确权发证情况。按合格、良好、优秀三级验收。凡通过这次林权制度改革之后,确权发证或换证率达到95%的为合格等次;达到95%以上97%以下的为良好等次;达到97%以上的为优秀等次。

2、林业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林业站建立了以条为主的管理体制,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林业综合行政执法整合了职能,组建了队伍,编制和经费落实,林业服务体系健全,达到上述要求的验收为合格。

3、档案建立情况。林权制度改革文件、方案、林权登记材料等按档案管理要求收集整理齐全归档。

验收结束后,县、乡镇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要对这次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评比表彰,对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失误或有违法乱纪行为的,要限期整改,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和追究法律责任。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林权制度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社会影响大、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关系到农村的稳定和发展以及方方面面利益的调整和再分配。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统筹兼顾、协调运作。县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要切实担负起全县林权制度改革的组织协调任务。各乡镇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要认真负责,积极稳妥地组织和处理好林权制度改革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确保有序推进,不走过场,把工作做细、做全、做好。县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要分阶段开展巡回督查指导,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视察、督查、指导,确保林权制度改革扎实有效。

(二)组织分工。按照“政策引导、部门服务、乡镇组织、村组操作”的原则组织实施。乡镇负责本辖区权属界定,林业部门主要负责技术服务和业务指导,各种图、表、册、卡印制、程序把关和《林权证》核发及林业系统的配套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照职能做好有关工作。

(三)经费保障。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所涉及的文件、图、表、卡、合同文本等印制经费,会议、培训和有关工作经费,保证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严禁借改革之名非法向农民摊派各种费用,加重农民负担,一经发现要严肃查处。

六、工作要求

1、坚持依法按政策办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性强,涉及到多个利益主体的利益调整和再分配。在改革中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和《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试行意见》、《中共恩施州委、恩施州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试行意见》的精神,把严格执行政策放在首位,对政策有明确规定的必须按政策执行,没有明确规定的要依据政策的基本精神进行处理。

2、坚持走群众路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农民是改革的主体,也是最大的受益者。要保证改革工作顺利推进,必须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倾听群众意见、尊重群众意愿。改革方案的制定、利益的分配、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都必须经三分之二以上的村民或农户讨论同意后方可实施。在改革中,要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做好公示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3、认真按程序规范操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情况复杂、技术性强、工作量大,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组织实施。要把工作质量放在首位,坚持进度服从质量,做到政策宣传不留死角,相关情况掌握准确,实施方案群众认可,确权发证全面到户,让改革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4、认真调处纠纷矛盾。农户的家庭经营山,由于历史原因,林权纠纷较为突出。按照分级调处的原则,县级负责跨乡镇的林权纠纷调处工作,乡镇辖区内的林权纠纷调处,乡镇要切实负起责任,精心组织,进一步明确乡镇、村组的责任,把矛盾消化在源头。农户家庭经营山的确权率原则上要达到95%以上,并作为乡镇林改工作重要的考核依据。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整体方案篇4

一、把握新形势,充分认识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的重大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阶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推进深化改革作出了重大部署,提出了“推进国家法治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又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重大部署,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不仅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提供了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也为我国地方法治建设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其意义重大。

1.有利于推进地方深化改革。设区的市是我国改革创新较具活力的区域,也是推动全国性改革的重大引擎。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这些地方不仅能根据本地实际细化上位阶法的规定,而且可以遵循中央和省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通过地方立法积极调整社会关系,妥善解决本地区事务,着力推动改革创新,更好地释放制度红利。同时,对中央拟推行的重大改革事项,也可以由地方在立法权限范围内先行立法,实现地方改革创新的于法有据,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并为国家立法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

2.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十多年来,我国大部分设区的市没有立法权,政府的各类规范性文件和相关政策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设区的市面临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越来越重,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所具有的一些局限性,不能持续有效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因此,赋予所有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使其依据自身情况制定地方性法规,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立法保障的迫切需要,必将更好地引领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3.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利益。新修订的立法法规定,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虽然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是有限的,但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都是关系民生问题的热点和难点,又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可以通过行使立法权,正确处理权利与权力、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的关系,统筹兼顾不同方面的利益,从法规制度上更好地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4.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立法先行不仅要求立法在制度建构上要先行一步,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同时,也意味着立法体制本身要适应法治体系建设的客观需要。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一方面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国家立法体制和法律体系,使立法权的配置更加科学合理;另一方面,地方还可以根据本地具体情况制定地方性法规,有助于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更有效地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和效能政府,进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进程。

二、领会新要求,始终坚持地方立法的基本原则

地方立法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重要政治活动,关系本行政区域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在新的形势下,设区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人民政府要担当起新的历史使命,行使好立法权,必须深刻领会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立法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在立法工作实践中需要重点把握和遵循以下主要原则。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是党的领导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具体体现,也是经过长期实践证明的立法工作的一条根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要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成为全社会普遍遵循的行为规范和活动准则,从法律制度上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其次是要紧紧围绕党委的工作大局,积极谋划和开展立法工作,科学制定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突出立法重点,使立法准确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更好协调利益关系;再次是要及时向党委报告立法重大事项,凡地方立法涉及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体制、政策调整和地方性法规制定、修改中的重大问题等,必须由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报党委讨论决定。

2.坚持维护法制统一。坚持社会主义法制统一,是维护国家统一、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立法工作的一条基本原则。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立法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我国实行的是统一的分层次的立法体制,宪法和有关法律对不同层次的国家机关的立法权限及立法程序,进行了相应的规定。所以,地方立法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权力范围内,就法定的有关事项,按照法律所规定的程序进行,在立项、调研、起草、审议等各个环节都要加强合法性审查,做到不与上位阶的法的规定相抵触,不与上位阶的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相违背,不与同位阶的法之间互相矛盾,以保证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3.坚持体现人民意志。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充分体现人民意志、充分实现人民权利、充分保障人民权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新形势下完善法律体系、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的根本目的。地方立法要体现人民的意志,就应当使人民能够充分地参与地方国家的立法活动,在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草案的起草、审议、修改过程中,都要坚持立法工作者、实际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相结合的方法,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保证立法活动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对一些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规和规章草案,还应通过多种形式公之于众,使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到立法活动中来,从而使立法能够更好地体现人民意志。

4.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法律属于上层建筑,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通过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以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而法律要真正有效地发挥其作用,它本身必须符合现实社会生活的需要,针对所需调整的社会关系,作出相应的规范。否则,所制定的法律法规在现实生活中就不可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相对于国家立法而言,地方立法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本行政区域的实际问题,这就要求地方立法更应关注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问题的特色和规律,以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体现地方立法效果,这样才能作出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本最小化和效益最大化的法律制度安排。

三、迎接新挑战,切实做好地方立法的准备工作

立法是一项政治性、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开展地方立法,对于绝大多数设区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人民政府是一个全新的工作领域。为实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确保地方立法质量,当前要切实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1.加强立法能力建设。立法能力是行使立法权的前提,也是设区的市行使好立法权的核心和关键因素。当前,迫切需要解决好以下问题:一是设置立法机构。根据立法法和有关地方性法规的规定和有关的精神,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应当设立法制委员会,作为依法统一审议法规案的专门委员会;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应当设立法规工作委员会,作为常委会承办立法具体事务的工作机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也将开始制定政府规章并承担部分地方性法规草案的起草任务,其法制工作机构和相关的职能部门也应当配置承担立法工作的科室。二是配备立法人员。立法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需要配备符合立法工作要求的立法专业人才和人员。从工作实际出发,法律赋予设区的市立法权限有三类事项,每类事项均应当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同时对政府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和立法综合协调等方面也需配齐专业工作人员,保证顺利开展立法及相关工作。三是组织业务培训。设区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机构和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在配齐有关工作人员的同时,还要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强对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和立法工作人员立法业务知识培训,尽快提高立法方面的素质和能力,适应立法工作的需要。

2.加强立法制度建设。立法是一项系统性、规范性很强的工作,必须遵循法定的程序和规则,符合专门的技术规范。设区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人民政府的立法机构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遵循制度先行的原则,在正式启动立法工作之前,考察学习本省及外省市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工作经验,按照中央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要求,制定和修改立法程序、立法技术规范及相关的立法工作制度,建立立项起草、调查研究、征求意见、评估论证、立法协商等立法工作机制,为立法工作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3.加强立法规划建设。立法规划是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立法规律的要求,对未来一段时间的立法所进行的科学的设想和安排,是立法准备的重要内容。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要在认真开展立法项目建议征集、立法项目初步论证与筛选及征求意见等方面工作的基础上,科学编制立法规划。编制立法规划时,应重点突出,统筹兼顾;立法项目的选择应适应改革、发展、稳定的需要,而且立法条件基本成熟。立法规划草案主要包括立法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任务、拟制定法规和法规草案的起草机构等内容。立法规划草案编制后,由主任会议进行讨论,提请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报省人大常委会备案和同级党委批准实施,为立法工作起好步打下良好的基础。

4.加强立法智库建设。地方立法不仅涉及立法技术,还涉及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但立法工作机构的人员和能力均有限,需要借助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专门研究,提供专业咨询服务,从而提高立法工作质量。因此,设区的市在加强自身立法能力建设的同时,要积极整合其辖区内的法学研究、法律实务及其他相关专业人才,成立地方立法研究、咨询机构,委托参与地方立法、开展专题调研、进行立法预测和评估,深入开展地方立法理论和实务研究,为开展地方立法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

四、抓住新机遇,以立法引领、推动和保障改革发展实践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迫切需要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发展,及时巩固改革发展成果,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设区的市如何行使法律赋予的地方立法权,显得尤为重要。

1.用立法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实践。指出:“凡属于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加强对相关立法工作的协调,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因此,我们在立法工作中,一定要认真贯彻重要指示精神,努力加强战略引领性立法,使立法成为推动党和国家重大战略目标实施的保障。特别是要把地方立法决策、立法规划、立法项目和立法草案等与党委的改革决策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立法使党委重大决策及时法制化、规范化和成为地方国家意志,把改革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及时上升为地方性法规,通过立法明确改革的总体方向,通过立法设计出改革的实现路径,通过立法协调平衡利益关系,破解体制机制障碍,用立法引领改革、支撑改革、促进改革,保障改革。

2.用立法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从现展趋势来看,法治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当前,在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中,设区的市肩负着历史使命和重大任务。我们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全局的高度、战略的高度,科学研判和准确把握本行政区域发展的新阶段、新机遇和新使命,紧紧围绕党和国家战略部署及当地党委的中心工作,结合引领地方改革发展的时代需要,积极作为,充分行使地方立法权,努力将机遇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地方特色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用立法加快地方法治建设进程。法治建设是治理体系的整体性转变,是一个系统工程。各省区人大常委会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这意味着这些地方法治建设体系更加完善,从原来的“三位一体”上升到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崭新格局;这些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体系也更加完备,从原来的“三大职能”拓展到立法、监督、任免和决定重大事项四大履职体系,开启了人大工作的崭新局面。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设区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人民政府通过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实践,制定出符合本地实际、针对性强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必将加快法治建设的进程。

4.用立法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法律法规是最成熟最定型的制度,设区的市在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必须坚持法治、重视立法,善于运用立法手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内容、各个环节、各种措施纳入法制化轨道,使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具有法制规范的刚性约束,促进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第1版。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4年10月第1版。

[3]刘锦森:《刍议“凡属于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的立法思路》,载《人大研究》2015年第2期。

[4]赵立新:《关于地方立法扩容的一点思考》,载《人大研究》2015年第2期。

[5]王锡明:《认真履行法定职权做好授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准备工作》,载《人大研究》2015年第3期。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整体方案篇5

农村金融是指在中国当前城乡二元体制下,金融资源要素在农村的流动和配置。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对农村金融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当前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革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全面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金融改革的内容和特点,并为深化这一改革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改革开放后的农村金融改革是一场围绕着更好的适应农村发展需要,更好的服务于农业发展和满足农民的信贷需求为目标的,全方位的、多层次的改革。其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全面恢复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破坏的农村金融体制。首先是恢复农村信用社。七十年代末,中共中央专门颁布了《关于整顿和加强银行工作的几项规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此次改革明确了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体制中的核心地位,并明确将农村信用社与人民银行的营业所合二为一。在管理上由人民银行加以监管。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围绕农业银行的改革也逐渐提上了日程。1979 年,中央出台《关于恢复中国农业银行的通知》,这就使得在文革中遭到破坏的农业银行得以重新发挥作用。为了使其更好的发挥作用,中央明确规定农业银行要由国务院进行直接监管。

第二,探索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的出路。农村信用社自一开始,就是所谓“官办”机构。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淡化“官办”性质,恢复其最初的合作金融组织的性质。这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内容:上级部门放权,适当提高农村信用社的权限,主张信用社应该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以便灵活的开展业务;对农村信用社的管控体系展开全方位的调整,着重在提高农村信用社自主性方面展开探索,着力构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自主经营、民主管理、自负盈亏的管理经营体制,并且开展农村信用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等;处理好农村信用社与人民银行、农业银行的关系,并且采取将银行营业所与信用社分别设立,建设农村信用社县联社等措施。

第三,构建现代化的农村金融体系。这一目标的提出与我国改革开放的大趋势相联系。1992年中共十四大以后,中国改革开放继续深化,提出要建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这一政策的号召下,金融业也进行市场化改革。九十年代中期,《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出台,提出“建立和完善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此后市场这一概念加速引入到农村金融体制中,对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也促使以市场化为目标的中国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的诞生。

改革开放以来到新世纪初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如上文所述。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该如何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呢?下文将详细论述。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想要彻底解决农村金融问题,就要从农村金融体制本身着手调整。这就有两种改革方案。一种是保持既有的农村金融体制的大框架,在此基础上着手进行调整。另一种就是彻底推倒既有框架,重构农村金融体制。二者权衡,第一种方案显然更适合当今中国的实际。坚持既有的农村金融体制,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调整,这必须成为新时期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出发点。

第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应该是市场化。这就必须让市场在我国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核心作用。在市场化的根本目标下,就必须让市场在金融体制改革中发挥作用。政府权力适当下放,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在强调市场调节的同时,中央省级政府职能部门必须做好定位,加强政策引导。县乡等基层政府要明确自己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的职能定位,不可不管,但也不乱管,与市场调节机制相互配合,切实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保驾护航。

第三,我国现阶段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创造一个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所谓金融生态,是指金融市场运行的外部环境,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国家政策、思想文化、风俗习惯等诸多方面的内容都是金融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有关部门要加强政策扶植,在金融机构的贷款投入与农民收入、农村投资三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提高中国农村信贷的效率。此外,还要加大创新力度,适时推出符合新时期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的金融产品,切实为我国农村发展大计服务。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整体方案篇6

五、当下意识

司法改革是一个不断推进和深化的长期过程,具有阶段性的特点。「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司法改革要具有「当下意识,在合适的时机进行。首先,司法改革要立足於当下的现实国情。现实国情存在多维的侧面,既涉及党情、社情、民情,又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社会发展等各方面情况。现实国情相比於传统国情而言更??直接地决定着我国司法制度的基本属性和整体框架及其发展的基本走向与轮廓,进而制约着现阶段的改革方案的制定与落实。例如,人民民主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共产党的领导等方面的政情与政治现实,决定着政治体制改革的「五不搞,与之相适应,司法改革不能照搬或者复制西方「三权分立基础上的司法体制与模式。其次,司法改革要摸清当下的法院内外环境与状况。外部环境既包括司法系统外的法治、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环境,也包括法院与检察院、司法行政机关、公安机关之间的关系;既影响着具体改革措施的实施及其效果,同时间或又是改革的对象,因而需要采取科学可行的方法作出符合实际的判断和评估,例如,「世界正义工程推荐的评估一国法治状况的「法治指数。该指数体系共分??4组,共计16个一级指数和68个二级指数。第一组指数强调了法治的宪法化和制度化,以此来保证执政权力受到约束;第二组指数侧重於法治是以公正、公开和稳定的立法体系??依托;第三组指数重点是法治在不偏不倚论文联盟的司法过程中的公开、公平与高效性;第四组指数则突出了法治需以独立自主、德才兼备的法律群体??保障。法院的内部环境包括法官及其工作人员队伍、案件、司法行政装备、司法理念与模式、司法权运行、审判管理、机构设置及职能配置,等等。可以说,只有「摸清家底,做到心中有数,方能提出切合实际的改革方案。再次,司法改革要立足於解决当下的突出问题。司法改革绝不是??改革而改革,始终应立足於「人民需要改什麽就改什麽,而不是我们愿改什麽就改什麽的正确立场,「对症下药,重点解决人民群众当前不满意和期待解决、制约人民法院服务科学发展和自身科学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和保障性方面的司法问题,进而更好地促进法院各项工作的健康全面发展,提升法院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的司法能力,切实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司法改革带来的成果和实惠。最後,司法改革要立足於当下及时地调整司法改革理念或者举措。改革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有反复和曲折,特别是我国目前所进行的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如同国家整体改革一样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供照搬,总是需要适时地调整,甚至包括必要的放弃。例如,调解与审判两种解纷模式的权重调整,以适应不同时期矛盾纠纷的特点;审判长制度和法官助理制度因客观条件的不成熟在部分地方被暂时搁置;国家司法考试政策的调整,以解决西部部分地方的法官短缺问题,等等。司法改革举措必须与当下的环境相适应方有生命力和好效果,因此,要「因时而动和「因势而变,要真正地「吃透和「摸准既有改革的脉搏,理性分辨出哪些是我们必须坚持和绝不放弃并需要上升??立法加以制度化的,哪些是必须坚决调整或者舍弃的,哪些是可以由其自然演化的,进而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新的改革举措或者调整充实既有的改革方案。

六、目标意识

无论是政党、团体还是个人,基於「人是理性的动物的立场,从事每项具体的行动总是或显或隐地受到特定目的的指引。「预则立,不预则废,域外许多司法改革框架性文件总是明确提出具体的改革目标,例如,蒙古国大呼拉尔2000年颁布的「蒙古司法改革战略部署计划是一个长期的司法改革战略性文件,阐明了蒙古国整个司法改革框架中司法体制发展的方向,确定了蒙古司法体制的战略目标:(1)确保法院与法官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的独立,并建立相应的法官问责制;(2)提高司法制度的适应能力,以适应社会变化的需求;(3)通过正确适用法律,实现司法公正;(4)提高法院的服务能力,确保法院及时对当事人的请求作出反应;(5)加强普通法院和专门法院的职业化建设,建立高效的审理程序。越共中央政治局於2005年6月2日《2005年至2020年司法改革战略》(第49 -nq/tw号司法改革战略决议)确立司法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廉洁、健康、权威、民主、严谨、公平、维护正义的司法机关,并确保司法机关稳步地向现代化发展,确保以审判??中心的司法活动积极有效地服务於越南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

尽管我国整体意义上的改革奉行「摸着石头过河的「实用主义策略,但是每个阶段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明确的,例如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然期间不乏分歧与争论)。不过,就我国司法体制改革而言,党中央至今尚没有采用类似高度概括的表述方式提出具有纲领性和方向性的明确目标(当然也没有以之作??党中央全会的专门议题),而仅仅对不同阶段的司法改革作出部署,例如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建立冤案、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加强执法和司法队伍建设。十六大报告提出,「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必须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按照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的要求,完善司法机关的机构设置、职权划分和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从制度上保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完善诉讼程序,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改革司法机关的工作机制和人财物管理体制,逐步实现司法审判和检察同司法行政事务相分离。加强对司法工作的监督,惩治司法领域中的腐败。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司法队伍。十七大报告提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学界对此的认识并不一致,存在「公正与效率说、「司法独立说和「公正、高效与权威说。

目标是行动的指南和方向,「司法体制改革应当有清晰的目标模式,以保证改革的方向性与连续性。随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的逐步深入和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形成,「有法可依基本解决後,「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将变得更??重要,也即宪法法律的实施将日益显得重要,「立法时代将逐步转向「司法时代。与之相适应,党中央应审时度势,有必要及早召开专门全会研究司法体制改革,深入研究和统一认识司法领域的基本国情和基本矛盾,科学提出司法体制改革目标、原则与任务,进一步通过深化司法改革来解决不利於「宪法法律实施的体制性、机制性和保障性问题,让「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I卫者更好地担当「实施宪法法律,维护法制统一的宪法职责和更充分地在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

转贴于论文联盟

七、「统分意识

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司法体制总是由不同的方面和具体的制度组成的系统,因受各自的政治、经济、社会、法律、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往往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别,而不是完全的一致。即使同属单一制或者联邦制的国家结构形式,也会在某些方面不同,因而呈现出「多样性的状态,例如,从法院设置体系来看,德国是联邦制国家,具体有联邦法院系统和各州法院系统两个层次;按照主管范围又分??、普通法院和专业法院(包括劳动法院、财政法院、社会法院和行政法院)。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具体有联邦法院体系和州法院体系,却没有专门的。从法官类型来看,法国是中央集权的单一制国家,存在普通法院法官和行政法院法官两个系列。日本是中央集权的单一制国家,却只存在一套统一的法官制度。

我国是单一制的中央集权国家,「统与「放、「统与「分的问题始终伴随着整个改革历程。司法体制改革过程中同样面临着如何处理「统一性与差异性、「原则性与灵活性、「单一性与多样性之类的问题。具体来说,首先,在改革的宏观层面要处理好「中央·原则性与「地方·灵活性的关系。中央要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和规划改革,重点在於把握规律、明确方向、确立原则,设计框架,确保改革处在科学有序状态;凡是要求「统一性的事项,中央要明确提出与严格确保,凡是允许「灵活性的事项,中央要敢於「放权和留下「空间。地方既要在结合「中央统一要求与「地方实际情况上下工夫,确保中央「规定动作在本地的落实,也要在中央许可的空间内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进行「自选动作。其次,在改革的具体司法制度调整或者创设层面要处理好「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我国目前许多的具体司法制度是根据计划经济时代的基本国情和司法实践状况设计的,呈现出「一元化的特色。例如,一元化的两审终审制度基本上适应当时的案件数量相对不多、案件类型较??单一、案件处理相对简单、群众司法需求(例如,司法统一性和公正性)相对不高、各地交通相对不发达等特点。但是,随着「市场经济时代的来临,上述基本特点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即案件数量猛增,案件类型多样、案件处理难度增大、群众司法需求迅速提升、各地交通变得更加顺畅、法院的信息科技化水平提高,使得单一的二审终审制度越来越适应性,从而有必要调整??多元的审级制度。再如,国家法律职业资格统一考试制度的出台与调整,同样说明我们若固守「绝对化和「片面化思维,没有处理好「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就会产生不良的效果,国家实行统一的司法考试制度,当初从加强法律职业化建设、提升司法统一性水平等方面而言具有合理性,但从我国各地论文联盟(各省乃至同一省的不同地方)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异质化(即不平衡性)、法官任命的当地化、法官工作地的固定化方面来说,实践中日益暴露出一些不合理性(例如,中西部地区部分法院出现法官断层、「老龄化等)。??此,国家不得不对统一性的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作出一些局部性调整,以适应各地的实践需要。最後,要通过制度化或者程序化的机制来克服「多样性引发的「不统一性。作??一个独立的国家或者司法权辖区,司法「统一性的需求是始终存在的,往往需要相关的机制来加以保障。例如,存在多种法院体系的德国,??了维护法治的统一,当某个法院系统做出的判决可能与其他法院系统的判决相冲突时,将召集联邦各最高法院联席会议做出决定;美国在诉讼制度中,设置了「飞跃上诉制度(即某种法律问题可越过州法院直接上诉到联邦法院),以解决各州法院适用联邦法律不统一的问题。随着我国由「法的创制??中心向「法的实施??中心的过渡,人民群众对「同案同判和法制统一的司法需求的日趋强烈,总结既有的确保法律统一机制的利弊,并积极探索既能激发全体法官适用法律的能动性又能确保法律适用相对统一的新机制,无疑应成??未来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

八、借鉴意识

随着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程度的提高,各国交往日益紧密,合作日趋增多。这些「??(司法)改革者创造了有利的对话机会,但也凸显了司法改革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可共量性(inkommensurabilit)。基於我国法制建设属於「後发·追赶型的命题假设,司法改革过程中应以科学的眼光和正确的立场,认真比较研究和合理借鉴他国的法治文明成果。首先应全面归纳世界各国的司法改革类型,辨析和总结差异与共识。按照我国台湾学者的观点,从司法作??实现法治的必要配套体制来切入,目前全球正在进行的司法改革大致归纳??以下四种类型,「建立法治型、「深化法治型、「简化法治型和「转化法治型。这些不同的改革类型在改革的启动背景、改革的指导理念、改革的具体任务、改革的实施环境、改革的运行效果等均会存在差别,但在立足於本国的既有传统、因应本国的实际需要进行改革、改革注重规划、设置相对统一和中立的改革机构、法律职业人士和社会公众合力参与改革、某些共同的改革领域(例如,在司法接近民众、多元纠纷解决机制、节约司法、司法公开、信息司法等诸多方面形成了共同的改革走向)等方面具有许多共同点。处在「时间措集的当下中国(即传统、现代与後现代并存於同一时空),司法改革同样处在「类型交集的状态,即必须「同时深化法治与简化法治,因而,司法改革就显得错综复杂和难度增大。其次要区分不同的司法体制类型,寻找和发现异同。我国目前的司法制度体系是多种传统和因素的「综合结果,既有内部的传统法律文化和人民司法传统的因素,也有外部的大陆法系(清末改制和民国时期)、前苏联法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英美法系(改革开放以来)的因素。这些不同法系在司法权的宪法定位、司法的基本理念、法院的设置、诉讼制度与程序的设计、法官的裁判思维、裁判文书的风格、法院的行政管理等方面均有着很大的差别。只有对这些归属不同法系的国家或者地区的上述不同方面进行认真、细致和科学的分析,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既知具体制度的不同表象,更知具体制度运行的不同环境与机理,并加强这些不同因素或者制度的协调性或者匹配性研究,方不至於将不同属性的司法制度「凑合与「拼盘而使其「南辕北辙,或者将不适应的司法制度「移植或者「嫁接而使其「北枳南橘。最後,要准确处理好立足国情与借鉴域外文明的关系。世界各国法治文明多样,司法体制互异,诉讼模式丰富,同时呈现出相互融合、借鉴的普遍趋势。以诉讼模式??例,纯粹的职权主义和当事人主义均已成??历史,目前许多法治发达的国家均采行兼顾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不同权重的混合主义。立足於此,我们既不能对「国情作泛化的理解,总以「国情不同??由来排斥或者拒绝借鉴域外的积极法治成果,也不能脱离国情、斩断历史、否定传统,盲目地照搬和简单地复制外国的司法体制与制度,而只能在科学分析国情的基础上,合理借鉴那些契合於每个阶段国情需要的域外制度或者成果。转贴于论文联盟

九、国际意识

自我国实行开放政策特别是加入wto以来,「改革与「开放相互促动,改革始终就面临一个国际视野的向度。党中央始终立足於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来谋划和推进改革事业。从司法改革的角度来说,首先要树立国际规则意识。自从民族国家出现以来,国际公约、规则、习惯也随之逐步形成和发展。我国作??世界之林中的一员,不仅要积极通过国内立法来落实已经加入的国际公约、条约,同时也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加入那些尚没有签署的国际公约与条约(除声明保留的以外),而且要主动地参与创制重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方面的国际新规则。例如,在刑事法治方面,联合国及其他国际性组织先後制定了系列的国际公约与条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反腐败公约》,等等。再如,在规范司法人员与新闻媒体方面,包括:1985年联合国大会《司法独立基本原则》、1990年联合国预防犯罪和罪犯待遇大会《关於律师作用的基本原则》、1994年国际法学家委员会《关於新闻媒体与司法独立的基本原则》(《马德里准则》)、2007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加强司法行??基本原则》,等等。我国作??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要严格地履行国际义务,通过国内立法转化,积极落实那些体现法治普遍性要求和精神的??国际公约与条约所规定的系列规则,同时要切实地负起大国责任,主动地参与创制和健全有关法治方面的国际新规则。其次要树立司法国际合作意识。随着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加深,世界各国日益面临共同的危险与挑战,例如,金融危机、能源危机、粮食危机、气候问题、恐怖主义问题、有组织犯罪问题、贩卖人口和贩毒问题,等等,迫切需要各国加强司法领域的国际合作,同时,「在全球化时代,中国作??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大国,参与和处理双边和多边国际事务的程度与能力,是中国成长??成熟的政治民族的必要历练,也是评判其执政党及领导人政治智慧的指标。无疑,参与和处理双边和多边国际司法事务的程度与能力理应成??展现国家能力和形象的重要一环。这些均有赖於通过司法改革,既??司法机关参与国际合作提供有利的制度和机制,也??培养适应司法国际合作需要的国际性法律职业人创造有利的环境,同时??我国融入国际法治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十、合力意识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整体方案篇7

记 者: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要求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改革道路,您认为中国特色改革道路的巨大优势是什么?

李 伟:人类社会文明历史,就是一部革故鼎新的变革史。新中国成立之后,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下,全国人民披荆斩棘、筚路蓝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探索之路,积累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但由于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经验不足,国民经济发展遭遇了严重挫折。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勇敢地举起了改革开放的大旗,坚定探索发展新途径。35年来,在历届党中央带领下,我们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改革道路,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有力地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向全人类清晰地展现了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新形态。这是一条优势巨大、值得全体中国人民倍加珍惜的改革之路。

中国特色改革道路内涵丰富。实践告诉我们,成功的改革,需要正确的方向和可行的方法。中国特色改革道路,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既坚持了正确的方向,又找到了可行的方法。

坚持原则而又不失变通。邓小平同志曾明确告诫:“四项基本原则”一百年不变。这就是说,中国的改革必须以巩固而不是削弱、发展而不是放弃社会主义制度为出发点。另一方面,当今中国的发展面临着社会主义运动史上从未遇到的问题,面临着发达国家发展进程中从未遇到的挑战,中国的改革既不能照搬“本本”,也不能照抄他国经验,必须从现实国情出发,创造性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国改革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为制度创新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我们把社会主义国体与市场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构筑了政府和市场各展所长、各彰其力的经济调控制度。

渐进而又不失时机。在今年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明确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中国的改革,与实行“休克疗法”的俄罗斯等国不同,总体表现为渐进的特征:改革由易到难,从局部到整体,先增量后存量,先农村后城市。渐进式改革可以避免因剧烈的体制变革所带来的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激化,使改革的成本保持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并且不至于犯颠覆性错误。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改革徘徊迟疑,裹足不前。对于那些看准了的改革,中国领导人抓住机遇,当机立断、雷厉风行。上世纪90年代推行的财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就是经典案例。

统筹协调而又不失激励探索。中国的改革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领域,利益关系调整艰难复杂,需要统一部署、协同推进。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届中央委员会,都在其召开的三中全会上讨论改革议题,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又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各部门各地区的改革都是在这些纲领性文件指导下进行的。但由于中国是一个大国,不同地区所处的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不同甚至相差甚远,改革需要各地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进行积极地探索。发改革先声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基层改革探索的成功典型,深圳特区、浦东新区等一系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也是为了激励改革探索,积累改革经验。

坚持开放而又不失提升自我。以开放促改革是中国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对外开放不仅为中国发展开辟了市场空间,带来了所需的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促进了中国在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领域的改革。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宏观经济调控方式和企业治理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中国的开放是以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为出发点进行的自主开放。这种开放是全方位的,而又是有助于提高中国在国际上地位的;是深入的,而又是与中国所处发展阶段、所具备的全球市场竞争能力相适应的。

实践证明,中国特色改革道路优势巨大。正是这样一条道路,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有效提升了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增长,尽可能地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有力地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

记 者:具体来说,中国特色改革道路为中国带来了哪些好处,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这条道路?

李 伟:主要有三大方面。首先,改革有效地调动了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物质财富的巨大增长,大幅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的劳动热情,释放了企业家的创新活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形成了多元主体参与市场竞争的格局,促进了经济高速增长。1979―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创造了现代经济增长史上的奇迹。现在,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制造业大国及第一出口大国,已成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6000美元的上中等收入国家,彻底甩掉了戴在中国人民头上的贫穷落后的帽子。

第二,改革在促进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持了社会大局的稳定。中国的改革从一开始就注重让改革带来的发展成果尽可能地惠及全体人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各地区,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东部、中部还是西部,都实现了明显快于改革开放之前的经济增长;中国的社会各阶层,无论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还是其他社会阶层,都明显地改善了自己的生活。1978―2012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元增长到24565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34元增长到7917元。在改革进程中,中国妥善处理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对于每一项重大改革政策的出台,都既注重把握时机、节奏,又充分考虑社会可接受程度,有效地避免了一些转型国家曾经出现的经济严重衰退和社会剧烈震荡。

第三,改革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探索了人类社会在不同国体下不同的成功发展道路。进入上世纪80年代,改革浪潮几乎席卷了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然而,在改革过程中,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骤然解体,东欧诸国也纷纷改旗易帜。社会主义制度还能否存在以及还能存在多久,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1989年,日裔美国政治学家福山甚至抛出了所谓“历史终结论”,认为共产主义即将终结,历史的发展只有一条路,即西方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然而,中国的改革,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和自由市场经济之间,成功走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并在这条道路上实现了经济腾飞和社会的和谐。福山也在2009年承认,“历史终结论有待进一步推敲和完善,人类思想宝库需要为中国传统留有一席之地”。

记 者:从国际国内两个大环境来看,《决定》出台的背景是什么?它的出台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有着怎样的意义?

李 伟:当下,我们应对新形势,需要不断丰富完善中国特色改革道路的内涵。中国的改革之路,是成功之路,是光明之路,具有强大的优势,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同时,由于发展所处的阶段和环境会发生迁移与变化,中国特色改革道路必然要不断丰富其内涵,使其更能反映时代的新要求和人民的新期待。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时期。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和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趋势显现,尤其是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这一调整变革的步伐明显加快。一方面,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结构性问题远未解决,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且风险和挑战增加,全球针对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的结构性改革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新技术革命的前景还需进一步观察,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全球经济低速增长成为常态。另一方面,国际政治格局大幅调整,西方国家实力整体衰减的迹象日渐显现,新兴国家崛起的趋势不可逆转,G20在全球治理格局中的作用提升,围绕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核安全等全球治理问题的博弈更趋复杂激烈,多种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相互依存、竞相发展的趋势基本确立。至此,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但面临的外部压力和挑战明显增加,西方国家在希望分享中国发展红利的同时,也出于国家战略利益、意识形态等因素采取各种手段遏制中国,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严峻复杂。

与此同时,中国国内发展环境和条件也发生了显著变化。首先,中国经济已进入增长阶段转换期。要素成本持续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经济增长正逐步由高速转为中高速,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积累的财政金融、经济结构风险日益显现,而且不无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可能。因此,以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核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实现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外需拉动转向更多依靠消费和内需带动,由主要依靠制造业带动转向更多依靠创新和服务业驱动的发展方式,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历史性任务。其次,在经济领域的矛盾不断积累的同时,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领域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屡禁不绝,思想意识出现极端化倾向,贫富差距拉大,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问题较多,自然生态环境恶化之势久未逆转。更为突出的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领域矛盾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突发事件、恶性案件多发,社会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在这种情形下,党如何更好地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创新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以应对新形势、新矛盾,国家如何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以适应社会转型的要求,挑战同样严峻。再次,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群众维权意识和平等意识日益增强,利益诉求日益增多,对公平正义的期待日益强烈,参与社会事务治理的意愿不断增强;同时,信息化技术的现代化、普及化,极大地扩大了信息的传播面和传播速度。这些既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也是对传统的社会管理理念和体制的新挑战。更加注重社会发展方式的优化和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过去35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解决业已积累的矛盾,还是要靠改革;保持未来健康持续发展,依然要靠改革。当前,国内外环境和条件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历史赋予了中国未来改革更加丰富的内涵。诚然,经济体制改革仍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但是,总揽全局,统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阶段,则是新时代赋予党的神圣使命。《决定》以在改革理论和政策领域一系列重大突破,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特色改革道路的内涵,构建了未来改革的宏伟蓝图,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明确了未来改革的重点领域和重大举措,对于开创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记 者:将《决定》精神落到实处尤为关键。对此,您有什么建议?

李 伟:新时期的改革,涉及面更广,调整利益格局更加艰难。我们应以全球视野、战略思维,深化改革理论研究,密切结合世情、国情,科学认识全球结构调整和体制变革的方向、趋势,正确把握改革脉搏和改革规律,提升驾驭改革的综合能力,减少失误,确保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任务圆满完成。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改革道路要处理好几个重要关系。

第一,处理好理论指导与实践探索的关系。在具有13亿多人口的中国推进改革,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壮举。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难以预料的困难和风险。对尚无把握的改革,采取鼓励探索、允许部分地区和部分行业先行先试的策略,是上策选择。正是在这一策略下,中国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未来的改革仍离不开实践探索,这是因为改革面临的局势可能更加复杂多变,改革的环境依然会有诸多不确定性。但改革也一刻不能离开理性思维和理论指导。理论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设计改革方案、推进方案落实,可以使改革少走弯路、少付代价。

第二,处理好加强党的统一领导与发挥各方创造性的关系。新时期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是需要“啃硬骨头”的改革,更需统一部署、协同推进。党的坚强领导是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必须强化以党中央为核心的改革领导机制,加强对各级政府的指导。当然,改革也是全体人民的事业,需要尊重群众和基层首创精神,发挥各地方、各部门和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实现上下良性互动,共同把改革推向深入。

第三,处理好积极果敢与稳妥推进的关系。当前,中国在长期发展中积累的矛盾和风险已经凸显,不加快改革,这些问题就有可能演绎成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现实威胁,国家现代化就很难迈上新台阶。我们要有危机意识,要有紧迫感,要有政治勇气,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谋定而动,大胆推进改革。同时,也要注意改革不能急于求成、盲目蛮干,防止欲速不达,事与愿违。要深入研究借鉴历史的经验和教训,细化改革方案,充分估计方案实施可能带来的影响和风险,做好应对各种挑战的预案,确保改革稳步推进。

第四,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效率与公平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关系,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还没有真正解决的一对矛盾。经验表明,效率低下、经济停滞,发展进程就会中断;公平缺失、社会分化,发展进程也会遭遇严重干扰,乃至政权瓦解。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既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也存在公平不够的问题,相对而言,公平不够的问题更为突出。未来的改革,应把人民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导向,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统一、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整体方案篇8

关键词:专业建设;行业特色;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郝杰(1986-),女,河北张家口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务处,助理研究员。(北京 102249)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9-0043-02

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是高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立足点,其建设水平决定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应基于目前专业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明确高校专业建设工作的基本原则与思路,加强专业建设,通过专业建设工作不断推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

一、专业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专业建设工作是“十二五”期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中提出要“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开展专业综合改革,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年度报告制度,健全专业评估、预警、退出机制。《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将“专业综合改革”作为重要的建设内容之一,重点支持优势特色专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相关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队伍、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影响本科专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进行综合改革,强化内涵建设,提升专业建设质量。

目前高校专业建设工作日益受到重视,专业建设工作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亟待研究与改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有待进一步明确。大多高校有非常明确的学校总体发展目标与指导思想,但在专业层面的建设目标与思路尚需进一步明确。二是专业建设的组织管理机制有待完善,专业负责人的权责有待进一步明晰,为专业建设工作奠定良好的组织基础。三是专业的内涵式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专业建设的评估与预警机制有待建立。

二、专业建设工作的基本原则

1.突出学校特色,优化专业结构

逐步形成布局合理、适应性强、优势互补、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的综合型学科专业结构。重点建设一批特色鲜明、适应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学术水平高、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高、教学基础条件好、具有社会竞争力和社会效益的优势专业,突出学校办学特色。

2.注重内涵建设,提高专业水平

注重专业内涵建设,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方案设定、课程建设、教学方法研究、教学资源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等多个方面加强专业建设,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增强专业建设的开放性、灵活性和适应性,提高办学效益,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专门人才。

3.加强评估管理,实现持续改进

逐步建立“五位一体”的专业评估机制,即通过状态数据常态监测、专业自评、校内专业评估、专业认证、国际评估五项工作的开展,加强对专业建设工作的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促进专业建设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三、加强专业建设的具体措施

1.理顺组织机制,加强专业建设管理工作

(1)成立专家组织。学校应设立专业设置与建设评议委员会,由专家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学校发展需要、现有专业办学质量等情况,对学校专业建设中的重大事项进行审议,为学校提供决策和咨询意见。

(2)明确校院两级管理职责。教务处是学校专业建设的职能部门,负责相关组织协调工作。专业建设以学院为主,各学院应根据学校专业建设规划和专业建设管理办法,制订本学院专业建设规划和建设计划,并组织实施。成立学院专业建设领导小组、专业建设专家委员会,负责对专业发展规划、新专业设置申请、专业认证等事项进行审议,加强对专业建设工作的质量监控与指导。

(3)实行专业负责人负责制。专业负责人对专业建设负总责,其基本职责是制订本专业建设规划,组织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基本建设、教学条件建设等工作。各学院应出台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专业负责人的聘任办法、工作职责、考核办法。在学院层面构建完整的专业建设工作体系,为该项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2.加强顶层设计,实施本科专业分类建设

做好顶层设计与规划,实施本科专业分类建设,提升专业整体建设水平。

(1)进一步提升行业主干专业建设水平,突出办学优势与特色。依托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继续加强主干优势专业的建设,开展综合改革,形成学术水平高、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高、教学基础条件好、具有社会竞争力、在国内或国际上具有先进水平的优势专业,进一步彰显学校特色,提升学校办学质量。

(2)进一步加强通用专业建设力度,提升整体专业建设质量,稳步推进通用专业的建设。鼓励通用专业借鉴优势专业及国内外同类优秀专业的办学经验,开展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为主题的教学改革,在学科优势互补、增强学生就业优势、彰显行业特色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形成有价值的示范性成果,逐步提高办学质量。

3.明确建设内容与标准,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本科专业建设应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加强教学基本条件建设为保障,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加强内涵建设。专业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

(1)培养方案建设。加强相关行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研究,形成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制订培养方案的工作机制,确保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切实符合社会人才需求。

(2)教学团队建设。围绕专业核心课程群,以优秀教师为带头人,建设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团队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明确的教学改革目标,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健全的团队运行机制及中青年教师培训机制。

(3)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借鉴国内外课程改革成果,更新完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开发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优质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建设专业优质课程及课程群。

(4)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深化教学研究,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改进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5)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改善实践教学条件,配齐配强实验室人员,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倡导自选性、协作性实验。

(6)教学管理改革。更新教学管理理念,建立健全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形成有利于支撑专业建设、有利于教师教书育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管理制度和评价办法。

4.以评促建,完善专业质量监测与评估体系

构建高校内部专业办学质量评估与预警机制意义重大,通过开展相关专业建设评估工作,可以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促进各专业明确建设重点,优化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内涵式发展。通过实施专业预警与退出机制,可以逐步优化专业结构,提升学校整体的办学实力以及对社会人才需求的适应性。但目前很多高校还没有形成系统的专业建设质量评估与预警体系,亟待建立与完善。应在校内构建“五位一体”的专业评估机制,通过状态数据常态监测、专业自评、校内专业评估、专业认证、国际评估五项工作的开展,加强专业质量的监测与评估,提升专业办学质量。

(1)专业状态数据上报与监测。实施专业基础状态数据上报制度,定期采集专业在教学基本建设、师资队伍、办学条件、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的数据,建立专业教学质量常态监控机制,及时发现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改进。

(2)专业自评。建立专业教学自评制度,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教学条件、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估,在自评基础上形成专业教学工作年度质量报告,作为学校开展专业评估和建设工作的重要参考。

(3)校内专业评估。定期组织一次校内专业评估工作,综合评估专业建设水平。依照专业评估指标体系,依托校级教学专家组,通过自评报告评审、教学档案查阅、专家现场评估、结论审议与公布等步骤对专业进行考查与评价。评估结论为“不合格”的专业应调减招生数量或停止招生,进行整改,整改合格后再恢复招生。

(4)专业认证。稳步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有计划地组织相关专业参与国内专业认证,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指导,明确专业建设标准与要求,完善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育,促进专业工程教育质量的提高。

(5)国际评估。鼓励有条件的专业聘请相应学科专业领域的国际高水平专家学者开展本专业的国际评估。积极组织优势专业接受国际专业认证,加强与同领域国际先进高校的交流,进一步提升主干专业办学实力和国际化办学水平。

5.建立专业预警与退出机制,优化专业结构

在专业质量监测与评估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机制,依据专业基本状态数据、校内评估结论、社会人才需求与评价等情况,将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就业率和就业对口率较低、专业评估结论为“不合格”的专业列入预警名单,调减招生数量或停止招生,进行整改,优化专业结构,保障专业建设质量。

上一篇:高情商说话技巧范文 下一篇:演讲的表现手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