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务一体化改革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26 10:09:12

水务一体化改革方案

水务一体化改革方案篇1

[关键词]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改革探索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质量,激发高校办学活力加快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步伐,国家决定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1],其关键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人事档案管理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必须紧跟改革步伐,及时调整管理模式,配合改革进行。

一、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就是按照建设现代一流大学要求,以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和治理体系为目标,对我国高校开展的全方位、整体性改革,从而提高高校的整体办学实力和水平。本次高教领域综合改革的“深水区”和“突破口”是人事制度改革,通过改革传统人事管理制度,实施“分类考核评价制”“竞聘上岗制”“非升即走制”“准聘长聘制”“预聘―长聘制”“教师分流制”“一人一议专门人才引进制”等适应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人事管理制度[2],打破高校人事管理“铁饭碗”,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分类分层管理,广纳贤才、激发广大教职工活力的现代大学人事管理制度。人事档案管理作为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高校人事改革顺利进行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必须适应高校人事改革需要,配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及时调整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在管理人员素质、软硬件配置、制度调整与完善、管理方法、手段与模式改革等方面尽快建立完善有利于教职工管理、人才引进与分流适应高教改革的现代人事档案管理新体系。

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改革

1、加强学习,提高综合素质。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深入学习领会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背景、意义和内涵,尤其要透彻理解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精神实质和改革方向,把握综合改革对人事档案管理的新要求。要加强理论学习转变传统档案管理理念,从档案是约束人、管理人理念转变为服务人、了解人[3];人事档案管理是为全校教职工保留个人信息,为人才流动提供便利,为学校任用提拔干部提供参考;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要定期出外考察学习外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好做法,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管理能力,尤其是教育管理信息化环境下的人事档案管理能力。

2、搭建适应人事制度综合改革档案管理新体系。本次高校人事综合改革力度大、变化多,特别是机构撤销、院系合并,人员分流与分类评价,人才引进条件变化等,这就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提出了新要求。需要重新搭建人事档案分类体系、调整档案归类、精简档案内容、增加新的档案项目,扩充新信息,设立引进人才专门档案库等,以适应人事综合改革需要。

3、加强信息沟通及时收集整理人事档案材料。高校综合改革人事变动大,作为档案管理部门要及时与学校各院系及有关机构部门如组织、人事、教务、科研、后勤等部门加强联系与沟通,及时收集整理人员调整、引进、调入调出、职务职称变动、教学科研成果、获奖证明、资格证书等方面的变动文件、材料,及时收集归类上架,确保不漏一人,不失一证,不缺一件。

4、改革传统档案管理模式,提升档案管理利用效率。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不仅仅是保管档案,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档案,充分发挥人事档案在人员考察、干部任免、评优评奖、出具证明、工作绩效考核评估、人才引进推荐、职务职称提升、工资待遇变动乃至调动退休、离世评价等方面的作用。高校干部人事档案在符合保密原则前提下,应尽最大限度向外公布有关可以公布的信息(如个人的职称职务变动情况、学历、获奖、工作业绩、加入组织、特长优势等),为有关单位机构了解、掌握引进人员提供充分的参考信息。

5、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随着教育管理信息化不断向前推进,如何基于网络平台和学校OA(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各种信息化平台,建立高校人事档案数据库,以提高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效率,是当前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4]。为此,要尽快向学校提出申请搭建基于校园网的人事档案管理计算机网络系统软硬件平台,购买或自建适合本校使用的人事档案数据库,管理人员要及时培训学习掌握档案管理信息化技术;将原来的纸质人事档案逐步电子化、数据化、网络化,为学校每个教职员工建立个人数字化档案库,便于查询、更新和反复使用,以提高档案信息利用率。更好地为学校各有关部门提供多角度、多功能、全方位的人事档案信息服务。

三、结语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目标。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要及时转变思路,加强学习交流,更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步伐,才能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效率,发挥人事档案服务功能,适应高校人事综合改革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DB/OL],新华网.http:///

[2]樊丽萍.名校闯人事改革深水区[N].文汇报,2014年11月7日.

[3]石鑫.论信息化时代档案工作者素质的提高[J].兰台世界,2007,(6)

[4]陈丽.信息时代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及其发展[J].科技信息,2011,(8).

水务一体化改革方案篇2

一、*年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概况

(一)加强改革的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印发了《推进*年*市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分工安排》,涉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企业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社会事业改革等四大方面的改革重点,并将改革任务细化分解,由相关职能部门作为牵头单位负责推进。

(二)大力推进综合改革试验区的申报工作。形成了《*部级开发区申报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方案》,于*年4月由市政府上报省政府,7月经省政府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

(三)切实解决民生问题。颁发了《中共*市委、*人民市政府关于切实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若干问题的决定》,着力加大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充分就业、促进教育公平、完善共享型社会保障、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强平安*建设、完善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改善城市交通状况、优化人居环境、加快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和提高政务服务水平等十一个方面的改革力度。

(四)加快经济组织的改造与完善。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直属企业调整重组和股份制工作的意见》,下发《关于报送企业财产损失责任认定情况的通知》。为大型企业集团聘请独立董事,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首次召开了全市企业上市发展工作会议,对企业上市发展工作做出了部署。

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制定了《*市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方案》,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34条措施。积极推进中小企业发展,筹备成立*市中小企业管理服务局。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五)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科研机构产权制度改革,整合和优化配置科研资源,建设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完善自主创新政策体系。加强老城区工业改造,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施“退二进三”工程,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动漫产业和总部经济。

(六)加快农村发展改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落实税费改革相关配套措施。进一步理顺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制度。加强对集体经济的监督和管理,做好村务公开,加强农村民主管理建设。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加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逐步解决农民的基本养老保障问题。认真组织实施的农村“五通”工程,于*年全面完成“五通”工程的目标。

(七)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制定了《*市镇机构改革试点指导工作方案》,加快增城市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中心镇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强化政府部门预算管理,扩大政府预算编制范围。完善政府采购信息系统,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政府采购效率。完善市、区和镇财政管理体制。加强政府绩效评估工作,提高行政效能。完善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工作,落实企业投资自。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前期决策管理,完善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加快行业协会改革发展,出台了《关于行业协会商会承接政府有关职能促进其改革发展的试点方案》和《关于落实促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财政扶持措施的意见》,选择了6家行业协会开展试点,收效良好。继续做好事业单位推聘工作,建立聘后管理制度。探索出租屋管理新模式,提高出租屋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八)增加政府工作透明度。贯彻实施《*市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法》,努力提高政府信息公开透明度。全面推动和规范镇(街)政务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全面推行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整合政府服务资源,推进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健全政务公开责任追究制度,确保行政权力运行公开透明并受到有效监督。

二、*年重点改革工作

*年,我市以总书记*大报告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有利于科学发展、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多数人受益、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的原则,以促进社会和谐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工作,力争在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取得新突破。

(一)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行政效能

1.推进财政和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基本上实行一个部门一个预算;试点推行公务卡结算方式;试点推行财务核算信息集中监管改革;建立行政单位常用公共设施配置标准;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扩大政府公开采购范围;推进区、县级市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制,建立网上核准系统;修订《*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代建制管理试行办法》;加强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市场化、社会化步伐。

2.深化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归并职能部门的涉水管理职能,建立统一高效的水务行政管理体系;完善、调整涉水法规和规章,建立符合水务统一管理要求的水务法规体系;依照有关法规规章的要求,重构涉水项目行政审批流程;配套整合涉水企事业单位,实现政事分开、政企分开,提高水务管理行政效能;因地制宜调整区、县级市水务管理体制。

3.推进公用事业改革。规范公用事业准入机制,吸引社会投资参与全市公用事业建设;对公用事业实行分类管理,凡需要政府继续支持的则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引入市场机制,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完善监管机制,加大公用事业质量、服务和价格监管力度,完善公用事业价格管理和听证制度。理顺城市公共交通管理体制,按行业管理实行城市公共交通“一体化”管理。

4.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明确区街管理执法权限,创新和改进城市管理执法方式,提高依法执法水平;尽快出台《*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条例》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确保城市管理有法可依。

5.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继续完善减轻农民负担工作部门责任制,强化对涉及农民负担收费项目及收费行为的监督管理;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的监督和管理,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机制;抓紧相关政策研究,积极探索推进户籍改革的有效途径和方式,促进户籍制度改革,适时改变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加快推进珠江和花都华侨农场改革和发展。

6.强化区县专项改革。加强与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联系,适应国家和省改革试点方式的变化,将侧重点由综合改革调整为专题专项改革;研究制定*部级开发区开展创新发展模式专题专项改革试点方案;落实市委市政府向*开发区、南沙开发区扩大授权的具体政策措施;简政放权,扩大区级政府管理权限;推进城中村改造和驻地厂属学校的接收与资源整合,理顺跨区企业税收关系。

(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非公有经济发展

1.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整体改制等方式,加快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制定企业上市规划,加大企业上市力度;通过增资扩股、收购资产等方式,继续做强做大,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充分利用资本市场,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增强融资能力,促进企业发展;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规范国有企业改制行为。

2.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国资委管辖的直属企业董事会外部董事比例,优化董事会结构;减少董事会与经理层交叉任职,实现决策层与执行层的有效分离;完善董事会运作机构和工作规范,确保董事会工作落实到位;建立董事会工作报告制度及业绩评价制度,加强董事会管理;改进监事会主席选聘方式,加强监事会力量,推进外派监事和财务总监一体化过程,强化监事会财务监督职能。

3.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规范国有资本收益收缴与支出管理,统筹使用国有资本收益;建立国有资本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加强企业国有留存收益管理,实现企业财务预算与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接。逐步建立任期经营责任制,实现年度考核与任期考核相结合,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4.促进非公经济发展。落实《*市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方案》,抓紧制订实施细则。协助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降低门槛,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制和改革。鼓励整合社会资源,发展各类专业服务机构,提供良好的融资、土地、技术、人才、市场和信息等服务。

5.继续推进行业协会改革。加快开展政府职能转移、委托试点,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调动行业协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促进试点行业协会加快发展。

(三)加快现代市场及其监管体系建设

1.推进金融和土地体制改革。推动*国际控股集团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合理的组织管理构架;全力推进*市商业银行实施改革重组;在*农联社完成中央银行专项票据兑付后,推动其进一步向更高的产权组织转化;继续推动*高新技术开发区申报代办股权转让系统试点园区;继续推动*开发区建设金融创新服务区,大力发展金融后台服务。尽快出台《*市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管理办法》和《关于已前置审批工业用地公开出让有关问题的意见》,扩大国有土地招拍挂范围;正确把握住房保障工作与健全住房梯级供应体系的关系,明确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政策导向;健全以廉租住房保障制度为重点的住房保障政策体系;多渠道改善外来务工人员居住条件;保障被征地人员利益。

2.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推进《*服务业体制改革与创新试点城市申报方案》的审批工作;抓好我市现代服务业统计及相关指标体系建设;加强服务业标准化工作;大力实施《关于加快我市连锁经营发展的意见》及配套政策措施;落实目标责任制,确保“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按时完成,促进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完善生活必需品市场运行监测调控体系,加强粮食、猪肉、食用油等与民生关系密切商品的储备管理,并做好应急准备工作。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培育和规范粮食市场,建立竞争有序的现代粮食市场体系。建立旅游经营者诚信制度和诚信信息通报制度。

3.健全价格形成及审计工作机制。合理调整污水处理收费标准,推进资源价格改革;实施省医药价格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方案;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收费和药品价格管理。研究制定*市营利性医疗机构服务价格管理办法;研究制定城市公共交通票价衔接协调机制,尽快推出公交、地铁票价优惠办法;研究制订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办法,加大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力度,堵塞损失浪费漏洞,提高政府投资项目效益。

(四)深化社会事业改革,构建和谐社会

1.推进城乡统筹就业。探索建立科学、规范、统一的就业和失业登记制度,把再就业扶持政策延伸到农村,完善城乡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形成完善的进城务工人员就业服务和培训体系,促进区域劳动力资源合理有序流动,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功能,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力度。

2.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进一步健全劳动保障监察机制,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抓好劳动合同管理,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工资收入分配宏观调控机制,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推广*开发区创建“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经验。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做好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的各项社会工作;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进一步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加快筹建市军休干部服务管理中心,进一步探索军休干部社会化服务管理模式,深入推进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和自谋职业改革工作。开展早期离开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参加社保的工作;全力推进企业年金工作,探索建立本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研究制定养老保险市级统筹方案;研究解决游离在养老保险体系之外人员的老年生活保障问题;开展本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制定实施*市非本市城镇户籍从业人员医疗保险办法;落实事业单位和民间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参加工伤保险等政策;完善工伤保险行业差别费率和用人单位费率浮动机制;进一步理顺与生育保险协议医疗机构的生育医疗费结算系统;完善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

4.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总结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经验,提出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方向和思路;研究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工作;加大力度研究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教育问题;保障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依法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促进教育均等化。

5.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和机构标准化建设;探索社区卫生服务首诊制,逐步建立社区卫生机构与医院的双向转诊制度;完善帮扶长效机制,切实提高农村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在镇、街道设置卫生监督派出机构,提高卫生监督综合执法水平;健全卫生应急机制,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研究制定医疗卫生服务三级网络体系发展规划,合理配置医疗资源;规范医疗机构准入标准,扩大民营医疗机构生存与发展空间;深化医疗机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财政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推进医疗机构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强化公立医院的公共服务职能;加强流动人员基本医疗服务工作。

水务一体化改革方案篇3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坚持以改革促进科学发展,用改革的办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实践探索与制度建设相结合,及时把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

——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切实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可承受度统一起来。

二、*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

(一)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要求,制定并落实“三定”规定,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建立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各有关部门负责)。指导和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中央编办牵头)。实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健全政府信息制度,推行政务公开(国办牵头)。

(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研究制订改革方案;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力和事权关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和省以下财政体制;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创新各级财政支持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文化、社会保障和住房保障的机制(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牵头)。

推进税收制度改革。实施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推进资源税制度改革;研究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研究制订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方案;研究推进房地产税制改革;研究开征环境保护税(财政部、税务总局牵头)。

(三)深化金融投资体制改革。

深化金融企业改革。推进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国家开发银行改革;研究制定进出口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改革方案;推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转型(人民银行、财政部负责)。

健全金融调控和金融监管体系。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主要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汇率弹性;建立健全跨境资本流动监管体制;完善反洗钱工作协调机制(人民银行牵头)。制定信贷征信管理条例,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制定出台存款保险条例(人民银行、法制办负责)。建立健全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建立完善金融控股公司和交叉性金融业务的监管制度(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负责)。

加快推进投资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政府投资体制改革,尽快出台政府投资条例;健全中央预算内投资管理制度;及时修订调减投资核准目录;研究起草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责任追究指导意见;开展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公示试点工作,加快推行代建制;完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规范备案管理(发展改革委牵头)。

(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中央企业调整重组步伐,推动重点行业企业布局结构调整和联合重组(国资委、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结构优化和战略性调整机制,促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和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转移(国资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研究落实航空工业体制改革方案,推进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组建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负责)。加快推动中央企业股份制改革,具备条件的实现整体上市或主营业务整体上市;扩大中央企业建立规范董事会试点的户数和范围,建立健全董事会运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国资委牵头)。

推进垄断行业和公用事业改革。加快推进铁路体制改革(发展改革委、铁道部负责)。研究提出盐业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组织实施深化电信体制改革方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负责)。稳步实施电网企业主辅分离改革,完善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组织开展深化电力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发展改革委、国资委、电监会、能源局负责)。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交通运输部、发展改革委负责)。研究推进供水、供气、供热等市政公用事业体制改革(住房城乡建设部牵头)。深化农村水电体制改革,研究建立有利于农民受益的农村水电管理体制(水利部、能源局负责)。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制定完善并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相关配套政策,放宽和规范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准入、财政税收、信用担保和金融服务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

(五)推进要素市场建设。

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加强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完善资本市场监管体制,加强监管队伍建设;积极发展公司债市场;优化市场结构,引导优质企业上市,进一步壮大主板市场,发展中小企业板市场,积极稳妥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证监会牵头)。修订企业债券管理条例,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发展改革委、法制办负责)。

规范发展土地市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立中央地方的共同责任机制;规范和完善征地程序,完善征地补偿办法;健全土地划拨制度,积极探索实行国家机关办公用地、基础设施及各类社会事业用地有偿使用制度;完善经营性土地和工业用地出让制度;推进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村人口定居规模相挂钩的试点工作(国土资源部牵头)。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管理和服务,全面建立合同管理制度和流转备案制度(农业部牵头)。

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整合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工作,制定相关配套法规规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牵头)。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调整户口迁移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在城市落户(公安部牵头)。

(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扩大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范围;出台清理化解乡村债务的指导性意见;开展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试点;推进减轻农民水费负担综合改革试点(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牵头)。

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试点工作;培育小额信贷组织,建立符合农村特点的担保机制(银监会、人民银行负责)。逐步扩大农业保险范围,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保监会牵头)。

推动林业、农垦、水利体制改革。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业局牵头)。研究提出进一步加快农垦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农业部牵头)。推进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财政部牵头)。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农村水电工程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推进非经营性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水利部牵头)。

(七)建立健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机制。

健全资源环境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完善成品油、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落实差别电价、小火电降价、脱硫加价政策;完善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电价机制;结合销售电价调整,基本实现商业与一般工业用电同价;开展节能发电调度试点(发展改革委、能源局负责)。完善污水处理收费和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发展改革委牵头)。制定出台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财政部牵头)。

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全面推行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制度;完善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责任机制;改革资源收益分配制度,建立欠发达地区资源补偿机制(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发展改革委负责)。推进建立跨省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开展火力发电厂二氧化硫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在太湖流域开展主要水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探索建立环境有偿使用制度(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负责)。

健全节能减排体制机制。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措施公示制度;选择部分地区开展能耗总量控制试点;完善节能减排奖励制度;加快推行能效标识制度;建立并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建立健全重大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和应用机制;落实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环境保护部等部门负责)。完善支持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措施(发展改革委、能源局负责)。

(八)加快社会体制改革。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择机出台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关指导意见(发展改革委牵头)。改革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加强对垄断行业企业工资监管;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指导各地完善工资保证金制度和工资支付重点监控制度;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颁布实施企业工资条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牵头)。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负责)。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继续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研究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研究制订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制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牵头)。继续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民政部牵头)。落实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住房城乡建设部牵头)。

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出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适时启动试点工作(发展改革委、卫生部负责)。在全国农村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卫生部牵头)。

深化科技、教育、文化体制改革。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完善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负责)。研究起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牵头)。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认真落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措施(财政部、教育部负责)。深化职业技术教育投入、办学、管理体制和教育教学改革(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激励文化创新等方面的政策(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负责)。研究制订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民办非企业单位促进民办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负责)。

(九)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

完善利用外资管理体制。简化外商投资审批程序,下放审批权限;贯彻实施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修订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健全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机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负责)。扩大服务外包鼓励政策的试点范围,完善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部际工作机制(商务部牵头)。

完善对外投资管理体制。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创新金融品种,发展境内外币债券市场,为对外投资合作提供信贷、保险等金融支持(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商务部、银监会等部门负责)。完善对外投资企业、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等方面的监管制度(商务部牵头)。

三、认真做好*年经济体制改革工作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力度。

改革开放已走过30年的历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目前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体制改革的任务仍很艰巨,改革仍处于攻坚阶段。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以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为契机,在全社会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强劲的改革动力和浓厚的改革氛围,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力求今年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做好指导协调,加强组织领导。

发展改革部门要加强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规划和统筹安排,并通过推动建立部门间统筹协调推进改革的工作机制,不断加强对各项改革方案制定和组织实施的指导与协调;要积极推进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改革试点工作,为全国改革提供经验和借鉴。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改革工作的领导,对涉及面广、影响重大的改革,一把手要亲自抓,既要保证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顺利推进,又要使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

(三)明确责任分工,认真督促落实。

水务一体化改革方案篇4

[关键词]档案管理;改革;信息共享

引言

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建立归属明晰、运行协调、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管理科学、服务高效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和利用新模式。档案是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真实地记录了相关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客观地反映了改革和管理研究的成果。档案管理模式改革是一个档案部门的新任务新时代的需求。文件的收集、识别、存储、检索、数字整理和发挥档案管理的全过程的集约化、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社会服务功能,越来越多样化,使档案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一、档案管理模式改革需明确改革的目标

目前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需求,缺陷越来越突出,已成为档案工作发展的障碍。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单位规模比较小文件档案的形成量少,造成设备、人员的浪费。

(二)档案工作是一门专业,但绝大多数是兼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在做档案专业知识方面缺乏工作队伍不稳定,这些因素导致档案工作水平低。

(三)现代化管理进程缓慢。档案现代化管理应具备的“身份”和“互换性”只有水平的基本统一实现资源共享。

(四)群众日益增长的档案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加强,这将促进档案的利用率不断增加的需求。档案管理难以达到科学管理的要求。

目标:

要以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为发展方向,逐步实现档案存储数字化、检索自动化、利用网络化、查阅可视化,使档案在为管理服务,发挥档案专业信息资源特有的作用。

二、档案管理模式改革的方法

(一)积极完善档案管理模式改革的基本理念

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正日渐成为档案管理今后的发展趋势。积极引导这一工作朝着更为综合性和全面性的方向迈进,应当将档案管理与知识库管理有机结合制定完善的服务体系,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促进档案管理体制建设的不断完善

档案工作的管理应是自觉形成的,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加以转化和完善,进而促进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值得注意的是,必要的法律手段也应当在档案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发挥必要的保障作用。

(三)加大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

重视档案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积极组织相关人员的培训,形成系统化的档案管理实施方案,让执业人员从思想观念上认识到自身岗位职责的重要意义。

管理依据。

一是知识服务的档案管理模式的理论。

知识经济的产生是由于知识和经济这两者之间不断的融合与发展形成的一种具有独特性、个异性、共识性、创新性、继承性、可塑性、稳定性特征的经济形势,这种经济形势的诞生相对改进了我国的经济结构。在这种知识管理中,基于知识服务的档案管理模式是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基于知识服务的档案管理模式孕育而生,这种理论知识的出现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

二是基于知识服务的档案管理模式的基本内涵。

档案管理模式的基本内涵:就是指运用相关方面的知识来编码,紧接着对相关方面的档案进行整理归类建立起正式的管理方法与制度,最后还要根据用户与顾客的实际需求建立用户需求信息来进行管理。

三是基于知识服务的档案管理模式的理论依据。

基于知识服务的档案管理模式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知识编码和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只有将知识编码与人性化服务有效的整合在一起,那么基于服务的档案管理模式才是有效、科学合理的。

三、档案管理模式改革的创新及所有权及权利保障问题

(一)改革的创新

(1)思维创新

档案工作转型, 首先需要档案工作者观念转型、思维创新。档案部门必须根据时代和实践对于档案工作的需求, 不断深化对新时期档案工作的认识。档案工作者只有主动转型, 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项事业。变传统管理为现代管理, 启动电子文件中心建设; 变死档案为活信息,让档案工作奋力崛起。

(2)理论创新

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 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社会转型期的档案工作实践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只是其中一部分, 这些新的实践需要新的理论来总结, 以便引导档案工作变革向纵深推进。

(3)服务创新

创新服务内容是档案服务创新的核心, 服务领域、服务对象、服务模式、服务态度、服务环境、服务时间都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持续创新。档案工作要顺应时代和改革的现实需求, 为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用户提供档案信息服务。档案开放利用不仅是十分迫切的社会需求, 也逐渐成为档案学者们的共识。

(4)档案工作创新的思考

档案界的创新人才培养状况不容乐观, 一方面还没有形成培养档案创新人才的规模, 另一方面为数不多的档案创新人才正在不断流失。基于政府信息公开的档案开放利用创新, 是当前和今后档案管理模式改革的创新内容, 其预期成果价值重大。

(二)所有权及权利保障

(1)我国档案的所有权形式主要有 3 种,即国家所有、集体(单位)所有和个人所有。人事档案是组织、人事部门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记录和反映人员社会经历及其德才能绩等方面数据和信息的,以个人为单位集中起来的,具有一定保存价值和有机联系的原始历史记录。

(2)变革传统的人事档案控制理念,给人事档案的相对人以必要的知情权,就成为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变革的一项十分必要的举措。,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透明度,让我国公民的信息知情权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中得到应有的体现。允许相对人对人事档案的有关内容提出有证据支持的合理修改申请要求。

四、总结

开展档案管理模式改革,整合档案信息资源,创新档案服务机制,是适应信息时展,加快档案信息化进程的内在要求。在科学、有序、标准、智能的前提下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不仅是对于档案管理模式的有效改革,更是促进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档案管理模式改革的创新意义是宽泛的, 内涵是丰富的, 其中最值得深度挖掘与弘扬发展的就是探索进取精神。

参考文献:

[1]孟晓华.档案管理体制研究田.档案学通讯,2003(0l).

[2]张淑英.基层档案工作人员知识结构之我见田.北京档案,2010(11)

[3] 王淑珍,周正德.城建档案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水务一体化改革方案篇5

湖北省部署建立政务快捷反应机制。3月7日,湖北省部署建立政务快捷反应机制,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政令畅通,提高政府执行力。政务快捷反应机制涉及政务值守、政府指令办理和反馈、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等多个方面,具体要求包括:建立完善值班工作制度和规程,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充实值班工作力量,确保政务值班电话24小时畅通;对省政府的指令和要求,要立即研究处理,要求回复意见的,必须限时反馈;突发事件发生(或发现)后,要在第一时间报省政府和省政府应急办,最迟不得超过事发后3小时,重大突发事件最迟不得超过2小时上报;对同一突发事件信息,原则上省直部门上报时间不得迟于市州政府上报时间;对省政府领导关注或批示的突发事件信息,实行落实情况日报制等。

广西自治区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改革取得重要进展。至2008年2月底,继南宁、柳州市完成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改革和北海市实行综合执法改革之后,玉林、防城港、贺州、北流等市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改革的工作方案,已获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崇左市的工作方案已上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桂林、梧州、百色、河池、来宾、钦州、贵港等市的工作方案正在起草,广西14个地级市均在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改革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清理行政执法队伍,对现有的行政执法队伍加以归并,设立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同时对原由有关行政机关行使的管理权进行调整和重新配置,提高行政办事效率。

一组改革短信

深化服务领域改革开放。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意见》要求深化服务领域改革,进一步放宽服务领域市场准入,加快推进国有服务企业改革,推进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和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意见》提出提高服务领域对外开放水平,稳步推进服务领域对外开放,积极支持服务企业“走出去”。

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国水管体制改革任务。近日,国家水利部下发了《关于确保2008年底全面完成水管体制改革任务的通知》,要求各地2008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国水管体制改革任务。《通知》从全面完成基础工作、足额落实“两费”、大力推进内部改革、切实抓好改革验收、积极探索深层次改革问题等5个方面,对改革的目标任务作了具体要求。同时,强调各地要以“两费”落实为重点,采取切实措施,确保2008年底全面完成改革任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开始部署。近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并确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省市先期开展试点,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配套推进。试点的主要内容包括:养老保险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退休待遇与缴费相联系,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等。

水务一体化改革方案篇6

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期间,政协委员、各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有关人民团体、政协各专门委员会,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通过提案履行职能。截至2010年3月7日下午2时,共收到提案5430件,参与提案的委员1987人,占委员总数88.82%。经审查,立案5163件,占提案总数95.08%;作为委员来信转送有关部门研究参考128件,占提案总数2.36%;与提案者协商后并案、撤案139件,占提案总数2.56%。在立案的提案中,委员提案4848件,占提案总数93.90%;八个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提案268件,有关人民团体提案3件,界别、小组提案42件,政协专门委员会提案2件。

本次会议提案内容丰富,涉及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既有事关战略性、前瞻性、宏观性问题和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也有事关解决群众切身利益具体问题的对策。总体来看,提案质量普遍较高,充分体现了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各参加单位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建言献策的政治责任感和参政议政水平。

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面,共提出提案2200余件。其中,涉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提案836件,主要建议有:建立长效机制,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统筹协调国内外市场,运用税收、金融等经济手段,优化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积极扩大民间投资,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加大节能减排监管力度;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倡导城市绿色交通,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涉及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提案489件,主要建议有:提高宏观调控水平,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促进扩大内需和经济结构调整;管理好通胀预期,稳定物价总体水平;加快经济转型,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贸易摩擦,稳定外需市场;改善融资环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防范过度负债风险;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立政府投资项目评价机制,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涉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提案338件,主要建议有:加强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支持,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沿海沿边地区开放步伐和环渤海经济圈、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加强长三角区域、粤港澳区域合作。涉及“三农”工作的提案506件,主要建议有: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完善农产品价格调控体系,加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稳步推进小城镇建设,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和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

围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共提出提案1700余件。其中,涉及教育、科技事业的提案510件,主要建议有:增加教育投入,提升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改善高等教育整体布局,改革高校办学和管理体制,扩大高校办学自;深化科研院所改革,加强公益性研究;加强产学研相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完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管理体制和经费管理办法;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涉及文化事业的提案160件,主要建议有: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大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向基层和农村倾斜力度;落实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积极扶持文化产业发展;加强民族传统文化和文化遗产保护;有效整合对外文化交流资源,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涉及医药卫生事业的提案367件,主要建议有: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建立分级医疗服务体系,改革公立医院管理、运行、监管、补偿机制,推动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国民身心健康。涉及就业和社会保障的提案200件,主要建议有:实现经济发展和就业的良性互动,切实解决部分地区招工难和总体就业难问题;抓好高校毕业生各项就业政策落实工作,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资金支持和指导力度,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扩大新农保试点范围,尽早、全面实现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业,积极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涉及住房保障的提案438件,主要建议有: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宏观调控,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有效抑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调整和完善土地供应结构,提高保障性住房在房地产市场中的比例。

围绕促进社会和谐、保持社会稳定方面,共提出提案1100余件。其中,涉及促进社会和谐的提案514件,主要建议有:尽早出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体系的总体方案,将一些硬指标纳入“十二五”规划;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缩小城乡、行业收入差距,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关心、支持、发展残疾人事业;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涉及维护社会稳定的提案182件,主要建议有:做好新时期工作,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农村土地纠纷调解机制;做好三峡库区移民后续工作。涉及民主政治建设的提案204件,主要建议有: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改进政府工作作风;完善基层民主选举和村民自治制度,畅通民众政治表达和利益诉求渠道。涉及司法公正的提案166件,主要建议有:完善法律体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惩治司法腐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大行政信息公开和监督力度,有效预防职务犯罪。

此外,提案还就发展两岸关系,办好上海世博会,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会议期间,提案委员会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实现国民收入分配体系合理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主题,召开了两场提案办理协商会。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环保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部、卫生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能源局等部委的负责同志,与提出提案的政协委员、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沟通协商,交换意见,推动提案办理。

大会闭幕后,3月30日将召开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提案交办会,将大会提案送交168个承办单位办理。本次大会提案截止日期以后收到的提案,将及时审查立案,送交有关单位办理。

水务一体化改革方案篇7

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近日印发。文件指出,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要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继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文件提出了七项改革任务: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深化水利和林业改革、加快供销合作社和农垦改革发展、以及创新和完善乡村治理机制。

专家分析称,中央一号文件之所以将提升生产效率作为重中之重,是因为内外价差和补贴约束等问题已经非常严峻。为了达到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目的,完成一号文件提出的七项改革任务,落实此前制定的包括“三块地改革”在内的十大方案将是今年最主要的工作。

有负责编制一号文件的权威人士告诉记者,近年来农业连续增产,农产品市场价格逐步走强以及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价格逐步提高都起到了关键作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中国的农业发展今年却到了不得不全力提质增效和节本降耗的时候,这是因为“两块天花板”和“一块地板”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了。

“两块天花板”分别是指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超过了进口价,继续提价遭遇了“天花板”,以及生产补贴因世贸规则所限而遇到的“天花板”。“一块地板”问题则是指农业生产的成本不断上升。因此,要在价格不提、补贴不增而成本上升的局面下调动生产积极性,保障粮食供给,只能依靠每一项推进农业现代化、深化农村制度改革的工作。

上述负责编制一号文件的权威人士告诉记者,为完成一号文件提出的七项改革任务,2015年中国农业农村的主要工作是精心组织和实施已出台和马上出台的一系列改革方案和试点方案。

上述权威人士表示,除了已经开始运行的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改革试点和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改革试点外,政府还投入很多精力制定了十项重大改革方案和试点方案,包括农村土地征收改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指导意见、国有林场林区的改革方案及改革指导意见、水权登记确权试点方案、供销合作社改革、农垦改革等。

“如果说2014年农业工作的重点是中央政府完善顶层设计,花大力气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文件的话,那么2015年中国农业工作的第一要务就是将这些文件落到实处。”一位农业部官员告诉记者,政府对落实这些改革方案有一个总体思路,那就是试点先行的同时及时总结经验,看看是否能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也就是说,监管层对于这一系列的改革能对发展农业现代化起到多大促进效果仍持观望态度,但是现在必须要先行先试。

2015年要落实的十项农村改革方案中,涉及农村征地、经营性建设用地人市和宅基地等三项土地制度改革最为引人注目。除中办和国办联合印发的《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外,中央一号文件第23条也对这“三块地”的改革作了统一安排:制定缩小征地范围的办法;赋予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人股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宅基地权益,改革农民住宅用地取得方式,探索农民住房保障的新机制等。据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介绍,这项改革坚持小范围试点,主要在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农村改革试验区中安排,选择若干有基础、有条件的县或县级市开展,封闭运行,确保风险可控,到2017年底要完成试点工作。

而农村产权改革方面,除了国办近期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指导意见外,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发展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方案也将在近期推出,据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介绍,这项改革的重要目的是发展农民股份合作,核心任务是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等六项权能,解决过去由于集体资产归属不清、管理不严导致的种种问题。

此外,国有林场林区改革、水权登记确权试点、供销合作社改革、农垦改革等四项改革方案也将出台。其中供销合作社和农垦系统的改革是史上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记者了解到,围绕这些工作中央还将修改和修订一系列法律法规为改革扫清理论上的障碍,如针对林业改革,《森林法》和《种子法》的修订目前已经提上了议程。

水务一体化改革方案篇8

一是任务重。建国以来,我省共建成大中小型5324座,积累了100多亿元的水利固定资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然而,由于过去计划经济的影响,水利工程长期作为“福利设施”使用,管理无责任,维护无资金,导致大量工程老化失修,积病成险,效益衰减,严重影响着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许多水管单位收不抵支,入不敷出,举步维艰,很难承担起管好用好庞大水利资产的历史责任,迫切需要全面开展水管体制改革。根据《*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的范围,这次纳入全省水管体制改革范围的就有1028件水利工程的451个水管单位。同时,我省是一个边疆、民族、贫困、山区“四位一体”的欠发达省份,各级财政十分有限,在改革中落实水管单位管理经费的任务非常艰巨。

二是启动快。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省各地就在理顺管理体制、改革管理机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进入新世纪,省委、省政府把水管体制改革作为全省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予以推进,省水利厅20*年召开全省州市水利(水务)局长座谈会,部署安排水管体制改革试点工作。20*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后,经省政府同意于20*年10月印发了《*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从而正式拉开了全省水管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战的序幕。

三是效果好。通过几年的艰苦努力,我省的水管体制改革的成效已得到充分显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增强了水管单位的活力。通过推行竞争上岗,建立责任效益优先的分配机制,水管单位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如我省水务改革第一县的蒙自县,在改革中对3个管理处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实行竞争上岗,将领导职数由62人减至22人,并通过深化水价改革,开展多种经营,使3个管理处的总收入由改革前的250万元增加到20*年的510多万元,稳定了职工队伍,促进了水利工程管理的良性运行。其次是促进了水价改革的到位。全省451个水管单位已有180个单位开展了水价改革,108个水管单位经价格主管部门批准实行新水价,其中8个单位的水价达到核定成本、100个单位平均达到核定成本的56%,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管单位经营困难的局面。第三是节省了地方财政的支出。我省纳入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范围的451个水管单位,根据国家标准测算需从业人员8924人。我省实际定编7623人,每年减少财政开支3000万元以上。全省落实人员经费4610万元。第四是提升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在去年我省发生的严重干旱灾害中,由于强化管理,服务到位,调度科学,在短短数月内,全省水利工程就为全省城乡生产、生活和生态供水近45亿立方米,有力地保障了全省城乡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安全。

我省水管体制改革之所以能够取得较好成绩,主要得益于水利部的指导帮助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回顾近年来的改革历程,我们的主要体会是:

一、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及时摸清家底。20*年1月开始,各级财政、水利部门就结合*实际,对国有水管单位基本情况进行统计测算,摸清了全省水管单位管理所需的人员、编制和经费等家底情况。二是科学编制方案。国务院《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出台后,我省就立即组织编制省级的实施方案,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30多次的反复修改,4次厅长办公会议的讨论斟酌,在水利部的指导和帮助下,于20*年10月20日经省政府批准印发各地执行。各地结合本地实际,编制了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特别是在编制方案时突破现行“一个工程一个管理单位”或“一些工程没有管理单位”的体制,以县乃至以州市组建工程管理局,整合现有的水管单位,全省将原有的829个水管单位整合为现在的451个,既解决了水管单位多的问题,又解决了水管单位无的问题。三是广泛开展宣传。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简报等手段,积极主动地向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汇报和宣传,争取他们对水管体制改革的支持,并向广大水利干部职工特别是水管单位的职工宣传,讲清改革的目的、改革的方向和改革的具体措施,使他们积极支持和参与改革。同时,一些地方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职工和有关部门领导到外地学习参观,邀请专家到本地讲学培训。通过广泛的宣传交流,得到了各级领导和部门及全社会的理解支持,极大地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搞好水管体制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狠抓“四个环节”。我们深知,水管体制改革是一件大事,更是一件难事,必须要下大决心去做、花大力气来改。为此,我省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一是狠抓组织领导。省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研究室主任、财政厅厅长、水利厅厅长任副组长,省发改委、财政、人事、社会保障、水利厅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省政府研究室),负责协调解决水管体制改革中的重大问题。省水利厅成立了由厅长任组长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指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指导和落实水管体制改革的具体工作。20*年省编办批准将我厅的水利经济管理办公室更名为*省水利工程管理局,20*年省人事厅又批准*省水利工程管理局依照公务员管理。同时,全省所有州市和有改革任务的县(市、区)政府都成立了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水利部门成立了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指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二是狠抓配套政策。省政府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水利发展与改革的决定》、《关于加快中小水电发展的决定》、《关于深化水价改革促进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水源工程建设与改革的指导意见》,并批准出台了《*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省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实施办法》。特别是在《*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结合*实际有许多创新和突破。在划分纯公益性水管单位上,把我省一些“既承担防洪、排涝等公益性任务,又有农业灌溉任务,社会效益较好、经济收益较少的水管单位,各地可视情况确定为纯公益性水管单位”。在筹集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岁修资金上,虽然*省目前没有省管水利工程,但为保障水管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加强水利工程管理,明确“省、地(州、市)、县(市、区)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岁修资金的来源为同级水利建设基金的30%和同级财政年初预算安排的岁修经费。各项水行政事业性收费,作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水管事业单位管护资金的来源,按‘收支两条线’原则纳入同级财政,统筹安排,加强管理”。我省已于20*年开始从省级水利建设基金中划出30%(1800—2000万元)建立省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岁修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公益性中型及其以上水利工程、无中型水利工程的贫困县小㈠型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岁修补助,并要求州(市)县(市、区)安排相应的配套资金(已到位1828万元)。三是狠抓督促指导。从20*年起,我省共召开6次水管体制改革工作(现场、座谈)会议,每次会议都是由厅长作主题讲话,使水管体制改革真正做到了常抓不懈、扎实推进。同时,省水管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督导组,定期对水管体制改革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四是狠抓考核奖惩。从20*年开始,把水管体制改革目标任务作为全省水利水电建设管理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与各州市水利(水务)局签订责任书,进行定量考核评分。对水管体制改革进展快、效果好的州市,在水利投资和项目上给予倾斜,对水管体制改革进展慢、效果差的州市,在水利投资和项目上予以扣减,做到以投资推进改革,以改革促进投资。

三、坚持“五个结合”。水管单位存在的问题是长期积累形成的,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涉及到广大水管单位职工的切身利益。因此,在推进水管体制改革过程中,我省始终做到积极推进、稳步前进。一是坚持试点先行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本着“先点后面,先易后难,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我省确定了144个水管单位开展了不同层次的试点工作,其中:省级试点单位3个,州市试点单位34个,县(市、区)级试点单位107个。省级在20*年选择了有一定代表性的昭通市渔洞水库工程管理局、楚雄州元谋县、文山州邱北县红旗水库管理处,作为省级第一批改革试点单位。对这3个试点单位,省厅组织力量和所在的州(市)、县水利部门一起,多次深入到试点单位参加改革的全过程,与他们共同学习文件、研究政策、测算经费、编制方案、寻求对策。二是坚持水管体制改革与水价、水利投融资改革相结合。我省水利改革的任务相当繁重,但当前最紧迫、最关键的是水管体制、水价和水利投融资“三项改革”。省政府在20*年召开的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抓住水利投融资改革这个核心,突破水价改革这一难点,搞好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这件大事。厅党组明确近期水利改革就是要咬定“三项改革”不动摇,狠抓“三项改革”不放松,并在实际工作使“三项改革”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水管体制改革中把水价改革作为一项根本措施,并对小型水利工程采用承包、租赁、股份制和农民经济组织等形式进行管理。三是坚持争取外部支持与深化内部改革相结合。我省在改革过程中既防止一些水管单位“改革就是增加财政补助”的倾向,也反对一些政府部门“改革就是减轻财政负担”的思想,做到内外结合,多措并举。对外方面,积极争取发改、财政、人事、编办、税务、社保等部门在定编、定岗和落实经费、享受优惠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对内方面,积极开展人事、工资制度改革,坚持“民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推行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实行以绩效挂钩为核心的人事管理制度,在单位和系统内实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双向选择、择优聘用,并彻底打破原来以职务为主的工资制,把职工工资划分为岗位工资和效益工资两大类,岗位工资根据岗位的责任大小和任务的轻重来确定,效益工资则根据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收益多少来确定,体现了责任效益优先的按劳分配原则,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工作热情。同时,建立健全了以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为重点的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在落实公益性包括准公益性中的公益性部份的各项费用时,针对地方各级财政十分困难的客观实际,我省采取了严格控制人员编制、压缩财务支出和财政补助一点、水价提高一点、多种经营增收一点等办法,既确保工程良性运行,又尽量减财政轻负担。四是坚持动真格与动真情相结合。动真格表现在该撤并的管理机构下决心撤,该分流的人员下决心分。但在实际操作时,各地坚持做到以人为本、妥善安置。如临沧市的双江县参照“村改委”中安置村干部的做法,筹资10.47万元对14名长期临时工进行一次性安置。文山州的邱北县对工龄满25年、年龄50岁以上的职工,经本人申请,组织批准可安排提前退休;对于落聘人员,积极为其拓宽就业领域,进行妥善安置和分流。五是坚持改革过时水管体制与建立新型管理体制相结合。在抓好已建工程水管体制改革的同时,做到对新建的大中型水利项目,凡是没有管理方案的,不能立项;凡是管理方案不落实的,不予验收。

上一篇:土地确权的法律依据范文 下一篇: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