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务依法行政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07 02:40:23

水务依法行政工作计划

水务依法行政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人才服务中心工作为重点切实加强人才工作,为实施“四篇文章”发展战略及全面完成水务行政工作任务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我局人才工作落到实处,经局党组研究决定,由党支部书记、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处、所负责人为成员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

三、主要工作

(一)抓好学习教育,加强人才队伍的政治思想建设

思想政治建设是党政人才队伍建设的灵魂,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学习与教育,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把握正确方向,确保我局人才队伍讲政治、信得过,靠得住。

1、加强理论学习。把理论学习作为人才队伍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增强人才队伍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在领会精神实质、联系工作实际、解决疑难问题、推动业务工作上下功夫,在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去拓展,在推动学习成果转化上见成效,从而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做到理论上明白、方向上正确、政治上坚定。

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人才队伍建设,立足水务行政工作实际,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以科学的态度来指导创建和谐社会的实践理念,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来想问题、办事情,不断促进环保行政事业的健康发展。

3、切实解决思想问题。认真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人才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方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结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纪律作风整顿活动,既坚持教育人才、引导人才、鼓舞人才、鞭策人才,又做到尊重人才、理解人才、关心人才、帮助人才,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二)搞好专业学习培训,加强人才队伍的业务建设

突出理论武装头脑,抓好人才队伍履职所需的各种知识理论学习和业务技能培训。一是抓好知识更新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围绕我局各项中心工作任务,进一步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新本领,切实提高工作水平、履职能力、创新能力和推进工作的能力。二是抓好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加强基本国策、宪法、法律、党内法规、行政法规、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等内容的学习,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三)加强制度建设,推动人才队伍规范化管理

水务依法行政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为加快推进我市依法行政工作,努力建设法治政府,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市县(区)政府依法行政的意见》(粤府[*]85号),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依法行政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依法行政,是正确处理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关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是把体现科学发展要求的法律制度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各个环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平衡各种利益关系,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各种利益冲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规范和约束行政权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根本途径。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及各部门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通知》(国发[*]10号)和《关于印发*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五年规划*—2008)的通知》(河府[*]117号)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思想认识、制度建设、执法能力等依然较薄弱,行政违法现象仍时有发生。当前,我国改革发展已进入关键阶段,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在这一阶段,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社会矛盾的频发期。因此,全市各级政府及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依法行政的紧迫感与责任感,加快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二、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努力完成依法行政各项工作任务

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一项事关全局的系统工程。根据粤府[*]85号文精神和现有部门职能配置,将工作任务分解如下:

(一)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1.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提高行政效能。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清理行政许可事项、行政许可实施主体和行政许可收费。进一步改革行政许可方式,大力发展电子政务,简化审批环节,明确审批权限,提高审批效率,规范审批程序,强化审批许可监督,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发展改革局牵头,法制局、监察局、编办、物价局、行政服务中心配合)。

2.加强经济调节。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对经济进行调节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应当遵循市场规律并符合法律规定(发展改革局牵头,财政局、经贸局、外经贸局、国资委、国税局、地税局、物价局和海关等具有经济管理职能的部门配合)。

3.严格市场监管。各级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履行市场监管职能,公平地保护各类产权,逐步消除行政性垄断,加强对自然垄断行业的规制,提高市场监管的法制化程度,努力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良好市场秩序(工商局牵头,质监局、经贸局、安全监管局、卫生局、农业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城管局等具有市场监管职能的部门配合)。

4.加强社会管理。各有关行政机关应依法指导和帮助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协调处理社会矛盾,努力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公安局牵头,民政局、劳动保障局、人口计生局、司法局,局等具有社会管理职能的部门配合)。

5.强化公共服务。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完善公共政策,扩大社会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加大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供给,健全政务、办事和信息等公共服务系统(政府办公室牵头,文广新局、教育局、卫生局、交通局、劳动保障局、民政局等具有公共服务职能的部门配合)。

6.健全应急机制。加快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抗击风险、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应急办牵头,安全生产监管局、公安局、民政局、司法局、交通局、水务局、卫生局、环保局、质监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海事局等相关部门配合)。

(二)完善行政决策机制,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合法性。

1.规范行政决策机制。不断完善公众参与、专家咨询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坚持“四不决策”原则,即不经过认真调查研究的不决策,不经过科学论证的不决策,不符合决策程序的不决策,不符合法律法规的不决策(各行政机关负责)。

2.建立重大事项征询意见制度。政府及其部门在作出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决策前,应就相关决策的可行性、必要性进行充分调研,通过公示、听证等方式广泛听取社会公众意见,对专业性较强的事项要召集相关方面专家进行咨询论证(各行政机关负责)。

3·建立重大决策合法性论证机制。政府作出重大决策前,必须交由政府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论证,并对可能引发的行政争议作出预测(法制局牵头,各行政机关配合)。

4.建立重大决策评估反馈机制。行政机关对行政决策的成本、效益及风险应当进行事前分析评估,提前做好相关应对准备。要定期对重大决策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及信息反馈,并妥善应对处理(各行政机关负责)。

5.完善行政决策纠错机制。各级各部门要通过民意测验、抽样调查、跟踪反馈、评估审查等方法,及时发现并纠正行政决策执行中的偏差,最大限度地减少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各行政机关负责)。

(三)加强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工作,确保政府规制合法、统一。

1.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管理制度。行政机关制发规范性文件,不得违法创设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收费等行政权力,不得违法增设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义务(法制局和各行政机关负责)。

2.坚持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制度。政府及其部门制发的规范性文件,应当事前交由政府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或审核,确保规范性文件合法有效(法制局牵头,各行政机关配合)。

3.认真落实规范性文件统一制度。政府及其所属部门规范性文件,凡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都应当在当地公开刊物和政府网站上。未经统一的,不得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政府办公室和各行政机关负责)。

4.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政府及其所属部门规范性文件应自之日起30日内上报备案。政府法制机构必须认真履行对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职责(法制局牵头,各行政机关配合)。

5.建立健全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和有效期制度。规范性文件制发机关应定期对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及时修改或者废止违法失效的规范性文件。规范性文件应尽可能明确实施期限,有效期届满的,自动失效;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按程序重新审查后公布实施(法制局和各行政机关负责)。

(四)规范行政执法,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1.严格行政执法主体资格。行政执法必须由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组织实施;未经依法委托,非行政机关的组织不得行使行政执法权。禁止行政执法机关雇用合同工、临时工等非公务人员从事行政执法工作。要定期清理、确认并向社会公告行政执法主体(编办牵头,法制局、监察局配合)。

2.规范行政执法程序。行政执法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做到步骤清楚、要求具体、期限明确,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和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救济权(各行政执法机关负责)。

3.落实行政执法财政保障。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纳入预算予以保障。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制度,严禁将收费、罚没收入与行政执法机关的业务经费、福利待遇挂钩(财政局牵头,各行政执法机关配合)。(五)完善监督机制,强化对行政权力的规范和制约。

1.大力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和“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奖罚分明、制约有效”的行政执法运行机制,依法核准、界定并公告行政执法职权,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法制局牵头,发展改革局、编办、监察局配合)。

2.认真落实行政案卷评查工作。行政机关应将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行政行为的相关文书、证据材料、监督检查记录按有关规定及时立卷归档。上级行政机关要定期对下级行政机关的执法案卷定期开展评查,发现有违法或者不规范的,要尽快纠正(各行政机关负责)。

3.提高行政复议及应诉水平。认真贯彻行政复议法及其实施条例,增强行政复议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提高行政复议的质量和效率。鼓励、倡导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法制局和各行政机关负责)。

4.完善行政执法投诉举报制度。支持、鼓励人民群众、新闻媒体对行政执法违法行为进行检举、曝光,对检举、曝光的问题要及时核查、依法处理(法制局、监察局牵头,各行政机关配合)。

5.依法公开政府信息。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广东省政务公开条例》,定期对信息公开工作进行考核、评议(政府办公室、监察局负责)。

(六)加强法制教育,维护法律权威,努力营造与推进依法行政相适应的社会氛围。

1.坚持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进一步健全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培养领导干部良好的法律思维和依法解决矛盾的能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整体法律素质(人事局负责)。

2.认真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法律培训考核制度。对公务员尤其是行政执法人员要进行依法行政知识培训,全面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法律素质(人事局、法制局负责)。

3.加强面向人民群众的法制宣传教育。大力开展普法教育,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素养(司法局负责)。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加快推进依法行政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各部门要建立健全由行政首长直接挂帅的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协调机制,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不断提高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依法行政水平。市政府成立由市长任组长,有关副市长任副组长,相关副秘书长和市府办公室、市发展改革局、市法制局、市司法局、市监察局、市人事局、市物价局、市财政局、市审计局等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市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各级各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以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要根据粤府[*]85号文和本实施意见,并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将依法行政工作作出任期目标管理五年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做到目标明确、任务落实、措施有力、责任到位,并切实加强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并取得实效。

(二)落实工作责任。

各级各部门要根据本实施意见确定的工作任务,狠抓责任落实。各牵头负责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各责任单位要在职责范围内配合牵头负责单位完成相关工作任务。各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要把工作任务分解细化到工作岗位和责任人员。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也要密切配合,切实加快推进基层依法行政工作。对贯彻落实工作不力的,要子以通报批评,并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三)加强绩效评估。

市、县区政府的监察、人事、法制等部门要把是否依法决策、依法执法、依法处理行政管理事务等作为绩效评估的重要内容,科学制定评估指标和分值,纳入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绩效评估体系,并将评估结果与干部奖励惩处、晋职晋级、提拔任用相挂钩。

(四)加强队伍建设。

水务依法行政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这次全县“两会”建议提案交办暨政府法制督办信息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2010年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扎实安排部署今年的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同时对政府法制、政务督办、政务信息和应急管理工作一并予以安排。刚才,会议表彰了2010年度建议提案办理和政务信息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授予16个单位为“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军政、永勤、漫游三位同志就政府法制、政务督办、政务信息和应急管理工作做了很好的发言,县人大王主任和县政协田主席就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作了重要讲话。下面,我就建议提案办理和政府法制、政务督办、政务信息、应急管理工作讲几点意见,请大家连同王主任、田主席的讲话一并抓好落实。

一、进一步做好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切实提高办结率、满意率

2010年,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和各乡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县政府系统承办的108件人大代表建议和148件政协委员提案按照规定时间全部办复,办复率均达到100%;建议提案办结率分别达到86.1%和85.1%,较上年分别提高3个和3.6个百分点。我县被市政协评为全市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先进集体。回顾2010年的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主要呈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特点:一是安排扎实。去年“两会”结束后,县政府迅速组织召开了建议提案交办会,全面落实各承办单位的办理任务和工作责任。绝大部分承办单位把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与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明确提出办理要求和办理时限,推动了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扎实有序开展。二是程序规范。大部分承办单位建立了建议提案登记、审批、交办、催办、报告和归档等工作制度,规范了办理程序,基本做到了办理任务、办理时限、办理人员、办理质量“四落实”。三是方法灵活。部分承办单位通过与代表、委员互动沟通推动建议提案办理工作,邀请提出建议提案的代表和委员现场踏勘、了解实情,交换意见、共谋良策,提高了办理工作质量。四是督办有力。县人大人事代表工委、县政府督办室和县政协提案委采取电话督办、函件督办、上门督办和集中视察督办等形式,及时掌握建议提案办理进度,积极协调督促落实,定期通报办理情况,不定期对承办单位的办理工作进行跟踪检查,增强了办理工作实效。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办理工作中还存在着少数承办单位对办理工作重视不够、办理过程中“重答复,轻落实”、“重回复、轻回访”,以及配合协作不够等问题。对以上问题,我们要通过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切实解决好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奋力推动2011年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要加强领导,夯实责任。今年,县政府共收到县人大代表建议113件,政协委员提案117件,本次会上已经将办理任务分解落实到各承办单位。对此,各承办单位主要领导会后要立即亲自开会研究办理工作,落实主抓领导和具体办理人员,明确具体的办理要求,细化办理责任,及时督促落实,做到交办有人接、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办、件件有着落。

二要明确要求,整体推进。今天会上配套下发了《关于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通知》,明确6月30日为全部办复的时限。各承办单位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目标要求、办理时限和程序,按照规范的格式做好答复工作,务必按期全面完成建议提案办复工作。各单位对承办的建议提案,要根据所提问题的性质和要求分类整理,结合本单位年度工作计划,认真分析研究,进行实地调查和可行性论证,采取积极沟通汇报、争取项目资金、联合协作办理等有效措施,推动建议提案办理和本部门年度工作互相促进、同步提高。

三要立足实际,快速办结。在办理工作中,各承办单位对能够解决的问题,要抓紧落实,尽快办结;对受条件限制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制定工作计划,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办理,力争明年“两会”前办结;对受政策和条件限制不能办结的,要通过召开座谈会、电话征询意见、邀请现场查看等形式,向代表、委员做出有根据、有分析的说明和解释,把政策讲清,把情况说透,取得代表和委员的理解和支持,力争今年的办结率、满意率较去年明显上升。

四要加强督办、规范办理。县政府督办室要加强督办,注意了解和掌握办理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通报办理进度和工作动态,对于不按规定程序办理或代表、委员对答复表示不满意的,要责成承办单位重新研究办理,对督办后仍不改进的部门要予以通报批评。办理结束后,主办单位要将办理情况认真收集整理,严格按程序审查把关后答复代表委员,并主动征求意见,做到办理及时、答复规范,尽最大努力让代表委员满意。

二、扎实做好政府法制、政务督办、政务信息、应急管理工作,促进政府工作依法高效有序进展

1.关于政府法制工作。2010年,我县依法行政及政府法制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县政府法制办被市政府评为2010年度政府法制工作先进集体。但是,我们的工作中仍然存在着重视不够、行政执法不规范、工作力量薄弱、执法水平不高等问题,直接影响到法制政府建设进程。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把全县依法行政和政府法制工作抓得更实更好。一要思想上高度重视。近年来,依法行政被省市纳入年度目标目标责任考核范围,作为考核的一项硬性指标。因此,各乡镇各部门特别是一把手要把依法行政工作和经济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进行安排部署,成立组织领导机构,确定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抓好具体工作的落实,并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支持开展依法行政和政府法制工作,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要加强政府法制队伍建设。各乡镇各部门要把熟悉法律业务、法制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调配到法制工作岗位上,配齐配足工作人员,并重视和支持法制工作人员参加相关的法律业务培训,增强素质,提高水平,保证法制工作需要。三要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各乡镇各部门要教育本单位的行政执法人员严格依法开展执法活动,依法实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征收等具体行政行为,对罚没收入要坚决实行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对已经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得擅自改变,坚决防止失职渎职、等违法犯罪行为发生。四要落实依法行政责任。县政府法制办要会同县考核办完善依法行政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工作机制,强化对各乡镇各部门的检查考核。要积极组织开展依法行政工作检查活动,通过执法监督检查发现问题,通报进度,整改落实,促进规范执法。对县政府安排的依法行政工作,各乡镇各部门都要做到有安排、有载体、有检查、有结果,促进我县依法行政及政府法制工作整体推进、再创佳绩。

2.关于政务督办工作。2010年,我县政务督办工作也取得了良好成绩,县政府办被评为全市政务督办工作先进集体。但是,我们的督办工作中还存在着部分乡镇和部门对督办工作认识不到位,对县政府交办的工作讲条件、摆困难,消极应付、推诿扯皮和迟报、漏报、虚报工作进展情况的现象。对此,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更硬的措施、更高的效率,下大力气抓好政务督办工作,努力取得新的更大的工作成效。一要提高认识抓督办。各乡镇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加强政务督办是提高政府执行力和推动工作落实的有力手段,扎实抓好政务督办工作,对于改进政府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推动决策落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强化政务督办工作,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毫不放松。二要突出重点抓督办。县政府督办室要重点围绕省市领导批示、县《政府工作报告》、县政府全体会议、常务会议、县长办公会议、专题会议以及其它各类重要会议、代表建议委员提案办理、网民留言回复等抓好督办落实,通过查资料、看现场、听汇报、走访群众等形式,将县政府的各项决策不折不扣的督促检查落实到位。各乡镇各部门必须密切配合支持,严格按照规定办理落实并予以回复,不得将交办的督办事项置之不理,更不得虚报瞒报、设障阻挠,必须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落得实。三要创新方法抓督办。要强化联合督办。县政府督办室要会同县委督查室、县考核办、纪委监察局等部门,加大督办力度,形成各方联动、相互配合的督办工作格局。要创新督办方式,在采取电话督办、现场督办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政务督办通报》、电视台、广播电台、金丝峡周报、电子显示屏、现场采访以及印发催办通知等形式,表扬先进,鞭策后进,促进督办工作取得实效。四要严格考核抓督办。县政府将严格按照《县督查督办问效暂行办法(试行)》,把督查督办结果与年度考核、评优树模、干部交流等紧密挂钩,强化督查督办结果的应用,完善督查督办考核奖惩和责任追究机制,增强督查督办的效力。

3.关于政务信息工作。2010年,全县政务信息工作在促进领导决策、反映工作动态、交流工作经验、扩大对外宣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县政府办被评为全市政务信息工作先进集体。在新的一年里,各乡镇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政务信息工作,及时采编上报政务信息,更好地发挥信息宣传和决策参考作用,推动各项工作高效进展。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各部门要明确领导分管政务信息工作,落实具体人员做好信息采编和报送工作;主要负责人要经常听取政务信息工作汇报,掌握本单位信息工作在全县的排名情况,出台激励办法,提高信息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要认真审核把关。要建立政务信息签发制度,上报的信息要由主管领导签字把关,决不允许将不及时、不准确、不真实的信息上报。要实行重要信息必报制度,对突发性事件、重要社会动态以及其他重要紧急情况,随时发生随时报送,并续报事态进展、处置措施等情况;要把好经验、好做法、新亮点、新典型,尤其是调研类信息及时总结上报,提高整体信息工作质量。三要严格考核奖惩。本次会上印发了《2011年政务信息报送要点》,县政府办要根据文件要求,继续实行一月一通报、年终予以奖励的做法,保证政务信息的质量再上新水平,达到以文辅政,促进工作的目的。四要重视信息化建设。加快政务信息化建设,是改进办公方式、提高行政效能的必然要求。各乡镇和没有建立网站的部门要尽早开展本部门网站建设;已经开通网站的部门,要及时更新网站信息,加强网站安全管理,提高网站建设水平。我县的党政信息网设置有网民留言栏目,县政府办编发了《网上》,对网络舆情及时跟踪。各乡镇各部门对《网上》交办的办理事项,必须严格按照要求及时报告,县政府办及时予以回复,不得造成负面影响。

4、关于应急管理工作。应急管理工作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各乡镇各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加大投入,抓好落实,不断提升应急管理工作水平。一要严格值班制度。各乡镇各部门要认真落实领导带班和干部值班制度,明确值班职责,强化责任追究。要严格按照县政府总体应急预案分级分类标准,加强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突发事件发生后,要在1小时内电话报告县政府,2小时内提供书面报告,杜绝迟报、漏报、瞒报现象,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置。二要完善应急预案。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面”的要求,认真总结近年来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教训,抓好专项预案修订完善工作。修订预案要突出操作性、实用性,做到主体明确、职责清晰、简明扼要、好记易懂,应对措施贴近实战,确保拿出能用,用之有效。同时,要定期组织开展功能规模适当、群众参与度高、应急联动性强的预案演练,做到制案必演,使工作人员熟练掌握预案内容和要求,力争全年预案演练率达到50%以上。三要建立快速的反应机制。要充分发挥公安消防部队在应急救援中的攻坚作用,整合县公安、消防、水务、国土等部门力量,着力打造一支反应速度快、救援功能多、技术水平高、战斗力过硬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各乡镇也要整合各方力量,组建基层综合应急队伍,强化训练演练,不断增强协同能力,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召之能来,来之能战,战则能胜,使其成为应急救援的攻坚力量。四要健全有力的保障体系。各乡镇各部门一把手是应急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各乡镇各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搞好衔接和配合;要预备足够的应急资金和一定的应急装备,为有效开展应急管理和救援工作做好充分准备。要加强应急管理培训,切实提高广大干部的应急工作水平。

水务依法行政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一、领导重视、健全普法组织机构

“六五”普法工作中,我局成立了以一把手任组长、职能科室负责人参与的普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普法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局“六五普法”各项工作计划的制订、落实与督促检查,为普法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目标明确、切合实际

今年,通过普法工作,进一步提高全局广大职工的水法律意识和水忧患意识,营造自觉遵守水法规和珍惜水、保护水、保护水工程安全运行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水行政执法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法律素质,增强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经营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实现管理方式的转变;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自觉性,提高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三、齐抓共管、保障有力

1、局普法领导小组不定期召开会议,年初总体研究部署全年普法各项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根据需要适时组织学习法律法规内容。

2、建立法制宣传教育激励监督机制。学法、懂法、做到守法是我局对广大干部职工的普遍要求。为此,我局通过培训的方式提高法律法规的理论水平,今年选派15人次参加省市组织开展的水利法律法规及财经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并积极鼓励干部职工自学。

3、落实法制宣传教育经费保障。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费列入本单位的财政经费预算,确保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精心组织、措施得力

1、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按照“十二五”水利改革规划发展,结合“六五普法”规划要求,紧紧围绕防汛抗旱、安全饮水、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保护等中心工作,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狠抓各项措施落实。一是“世界水日”、“中国水周”、6.26等法制宣传日活动中,我们根据活动主题,进行认真准备和布置。今年,及时传达和转发了今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的要求,联系石棉县电视台在宣传周和汛期、禁渔期间用滚动字幕播放宣传口号。二是与多单位和部门联合搞好水法法律法规宣传,利用三下乡、场镇赶集、节日活动、禁渔期等时机发放宣传单,今年共散发传单200余份。三是我们把法律法规学习列入全年学习计划,对干部职工进行专门培训。积极组织水政执法人员参加省水利厅举办的各种法律法规及业务技能培训,熟悉并掌握相应行政知识,合理使用自由裁量权,自觉地做到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四是坚持和完善党组集体学习的学习制度,干部带头学法守法,印发了《石棉县水务局依法治水2014年工作要点》、《石棉县水务局2014年水行政执法巡查工作方案》等,有力地推进了我局普法工作的顺利开展。

2、以人为本,普治结合。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维护和保障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围绕水事热点难点问题,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今年,我局多次在乡镇、百货公司门口设立水法律法规咨询台,为群众解疑答惑。为预防水事案件的发生,保证水利工程的运行安全,我局对违反水法律法规行为,我们根据事情性质,通过说服教育能进行改正的,尽量实行柔性执法,化解矛盾。

3、与时俱进,创新求实。围绕可持续发展水利的目标任务开展水法制宣传教育。坚持普法与依法治理相结合,不断拓展法制宣传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创新法制宣传教育理念、机制和形式,努力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深入开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根据六五普法教育的安排,我们组织学习《安全生产法》、《劳动法》、《知识产权法》、《招标投标法》、《预算法》、《合同法》等市场经济基本法律法规和“诚信”原则的宣传教育,增强广大职工安全生产意识和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意识。开展水利工程建设领域整治,规范水利工程建设的法制宣传教育。

水务依法行政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五年来政府法制工作总结

一、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转变政府职能要求进一步理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中介机构的关系,把政府不该管的事都交给企业、市场、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最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政府集中力量搞好统筹规划,为市场主体服务,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5年来,我办充分发挥法制机构职能作用,稳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一是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认真清理行政审批项目,建立健全行政许可制度。20__年,市政府法制办先后两次审核确认23个单位进中心办理的审批的事项161项,在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基础上,编印了《市行政服务中心服务指南》、《市行政服务中心制度汇编》,明晰了各进驻单位的职责、权限、审批依据、办事程序、联系方式。这大大提高了行政审批工作效率,促进了政务公开,方便了群众办理行政审批事务。20__年3月8日、11日《__日报》充分肯定了我市把牵头组建行政服务中心同行政审批事项清理相结合的做法。自20__年,为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根据《__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我办对市政府各部门和单位行政审批、审核、核准、备案事项和收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先后三批报市政府审议批准取消不符合政企分开和政事分开原则,妨碍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以及实际上难以发挥有效作用的审批项目共362项,取消行政收费项目90项,下放行政审批管理权限和改变管理方式62项。20__年,在行政审批项目清理的基础上,根据行政许可法要求,对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确定保留的行政许可项目,确定我市保留行政许可项目274项,保留非许可行政审批项目140项。同时,进一步加强了行政许可配套制度建设。20__年,我办起草并报市政府审议出台了《__市行政许可听证程序暂行规定》、《__市行政许可公开暂行规定》、《__市行政许可主体公告管理暂行规定》、《__市行政许可项目办理暂行规定》、《__市行政许可监督检查暂行办法》等五个规范性文件,对市直部门实施行政许可进行了全面规范。建立了行政许可服务办理机制。要求部门对行政许可服务项目、行政许可决定实行统一受理、统一送达机制。如市经贸委、市建委发文明确办公室、法制科室为行政许可专门受理办理机构。规范行政许可办理程序。为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市政府法制办组织人员专门编印了《行政许可文书目录(试用)》文本,共23类,印发给各县、区人民政府法制办及市直各部门,要求各地区、各单位结合实施行政许可实际,认真研究,编制本地、本单位行政许可文书文本,并报市政府法制办备案。市直各单位均能根据实际,就行政许可项目受理、承诺、时限、报批、联办、招标、拍卖、挂牌等制定了相应的《办事指南》,并上墙或上网公布。通过深入推行行政许可制度改革,大大减少了行政许可事项,规范了办事程序,方便了群众办事,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

二是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为规范城市管理执法行为,我市筹建了城市管理监察支队,我办对城市管理监察支队行政执法权属等进行界定,并起草《行政机关行政执法授权委托书》,使城市管理监察支队行政执法权得到统一规范实施。目前,我市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推进城市管理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要求,成立了市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领导小组,我办组织市建委、市人事局等部门赴淮南、蚌埠等市进行考察和学习,起草了《__市城市管理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方案》,并在广泛征求市直各有关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对相对集中的城市管理执法职能法律依据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梳理,科学地界定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范围,组织起草了30多件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各项规章制度和 申报材料,我市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为贯彻《__省__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针对__风景区存在的多头执法,执法扰民的现象,我办建议并具体指导了__风景区的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各项筹备工作,目前,__风景区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实施方案及其他申报材料已报送省政府法制办。

二、建立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规范性文件制定质量进一步提高

行政决策的合法性,需要依靠制度和程序来保障。五年来,我办以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为切入点,不断完善规范性文件制定和政府重大事项决策工作制度,建立了一系列的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进一步提高规范性文件制定质量和依法决策水平。

一是建立和完善了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程序方面的制度。20__年撤地建市以来,我办起草并经市政府出台了《__市人民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暂行规定》,明确规定了市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实行年度计划制度和法制办审核把关制度。每年初,我办根据各地、各部门报送的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编制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年度制定计划,对可发可不发的、可由部门或几个部门联合发文的、法律法规已明确规定无需制定具体贯彻意见的文件一律不编入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自20__年起,共编入制定计划的规范性文件142件,精简率达50,有效地根治了政府的“文山”问题,增强了政府抽象行政行为的可预期性,促进了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透明度。在规范性文件制定过程中,确定由市政府法制办对规范性文件草案进行审核,以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防止规范性文件出现“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的不良现象。五年来,市政府所有重要规范性文件包括19件政府令均由市政府法制办审核后方进入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市政府法制办参与审核、修改的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涉法政策措施文件241件。

二是创新规范性文件审议工作机制,建立政务咨询员参与审议规范性文件制度。为了使政府在作出事关全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出台一些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规定时,最充分、最广泛地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做到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避免规范性文件制定中的“照官意画瓢”、“部门利益法制化”的倾向,市政府改革政府常务会议制度,建立了一个由25名人大代表、25名政协委员和10名专家学者和基层群众代表组成的政务咨询人员库,每次根据政府常务会议议题,选定若干名政务咨询人员列席会议,就议题发表意见。自20__年起,共邀请60位政务咨询员参加了政府常务会议。政务咨询员在审议规范性文件时,积极发言,提出了很多宝贵的修改意见,并在制定出台的规范性文件中得到体现,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这项制度的建立是对政府决策机制改革的一次探索,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监督作用和政协委员参政议政作用,尽量减少行政部门对规范性文件制定的影响程度,而且有助于在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上推行政务公正,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提高了政府的决策指挥能力和决策水平,这在全省各地市中是一项创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进行了深入的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三是建立了政府法律顾问组,聘请了10名省内外法律专家作为市政府法制顾问。目前,凡涉及重大涉法事务、重大复杂行政复议案件、重大复杂行政应诉案件均邀请市政府法制顾问进行论证,参与决策。

四是广泛运用听证制度。在规范性文件起草、行政收费、重大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行政决策中广泛运用听证制度。市政府制定《__市污水处理费征收管理办法》、《__市烟草专卖零售合理布局规定》等文件时,市政府法制办会同市物价局、烟草专卖局举行听证会,广泛听取行政管理相对人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围绕出租车价格是否调整问题,市物价局专门举办了出租车价格听证会。这是运用正当的程序进行决策,吸纳和化解社会方方面面的不同利益冲突和矛盾,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五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提升制度建设质量。更加注重社会公共事业管理和内部制度等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五年来,根据建设为民政府和为民办实事的要求,先后审查通过了《__市大病医疗救助基金管理办法》、《__市困难大学生救助基金管理办法》、《__市下岗失业职工上岗培训基金管理办法》、《__市廉租住房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措施,切实保障了弱势群众的利益。根据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改革的要求,尽可能把较为成熟的政策措施上升为制度规范。如以完善经济法制建设为重点,制定出台了《__市林权流转暂行办法》,《__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若干决定》;以深化政府投资体制改革,规范政府投资行为为重点,出台了《__市本级政府性投资项目管理办法》、《__市国家建设项目审计监督暂行办法》;以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优化城市环境为重点,市政府法制办会同有关部门起草并审核了《__市城区环境管理暂行办法》等,并已经列入市政府常务会议议题,即将审议出台。凡审议通过的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均在政府网站、《__日报》等媒体公开。

六是在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中,实行立、改、废相结合的原则。对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不利于现代城市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及时予以修订或废止。20__年,为适应入世需要,市政府法制办组织开展了3次大规模的规范性文件清理、修订活动,对1988年建区以来的市本级文件共1004件进行了全面清理。市政府根据市政府法制办的清理意见,先后三批废止不符合WTO规则规定和带有地方封锁和行业垄断内容的规范性文件及其他政策措施138件,修订了17件规范性文件。各县、区政府根据市政府要求对其制定的各类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共废止、停止执行规范性文件474件。通过不断的清理,__市撤地建市前的规范性文件中存在的不合法、不合理和混乱的情况,得到了明显的纠正。

七是加强规范性文件前置审查和备案审查工作。市政府法制办根据《__省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规定》和《__市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认真履行规范性文件审查职责,共前置审查__风景区管委会和市政府各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28件,备案审查各县区政府制定的规范性 文件186件,及时纠正了其中14件与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相悖的规范性文件,从源头上避免了由于抽象行政行为违法所导致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现象的产生,有效维护了政府法制统一。

八是积极配合省人大和省政府的立法工作。共对38件省人大地方性法规草案和省政府规章草案提出修改意见,在《__省__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制定过程中,市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由市政府法制办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深入__风景区进行立法调研,起草了《__省__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草案意见稿)》,又结合__实际,起草并报送了《关于理顺__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等有关情况的报告》,提出了进一步的修改意见,对该部地方性法规的出台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得到省人大的充分肯定,也有力地促进了__风景区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和__风景名胜区旅游文化事业稳步健康发展。

三、逐步完善政府法制监督制度,扎实开展法制监督工作

法制监督工作是政府依法行政工作的关键环节。5年来,共组织开展了12次专项行政执法检查,参与省市人大和其他单位组织的执法检查23次;办理行政执法监督案件14件;参与组织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培训、考试40场次,培训行政执法人员20__多人,审核行政执法证件3000人次,收回行政执法证件61本。建立健全了行政执法监督机制,监督工作步入规范化。一是清理行政执法机构,建立罚缴分离制度。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要求,结合我市机构改革和行政审批清理工作,对市70个行政处罚实施机构进行了全面清理,对其中40多个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处罚实施机构的名称、法定代表人、监督电话在报纸上向社会公布。建立了罚缴分离制度,市政府出台了《__市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实施细则》,市政府法制办会同有关部门研究了市本级罚款代收机构,并组织执法机关与罚款代收机构签订代收协议,为保证代收机构规范运行,举办了代收机构工作人员培训班。二是规范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结合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和行政执法证件年审注册,严把“入口关”,切实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考核,并建立了全市3000多名行政执法人员的微机档案。三是完善政府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制度。20__年市政府出台了《__市政府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工作暂行办法》,规定由市政府法制办于每年年初制定市政府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工作计划,并定期组织政府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参与专项执法监督活动。5年来,共组织13名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参加了16次专项执法监督活动和3次政风评议活动,充分发挥了政府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在监督行政执法行为、推进政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中的作用。四是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促进依法行政。从98年起在全市行政执法机关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做到年初有部署、年中有检查、年终有考评,有力推动了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向纵深发展。

四、不断加强行政复议应诉工作,积极探索高效、便民的纠纷解决机制

行政复议是促进各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重要手段。5年来,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164件,依法受理118件,不予受理29件,转送或告知其他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17件。经审理,维持69件、变更18件、撤销21件、终止10件。另外,参加行政诉讼和上级政府行政复议案件9件。通过发挥行政复议的层级监督职能,纠正违法行政行为,优化了投资环境,维护了社会稳定。市政府法制办作为市政府行政复议案件的具体承办机构,一是健全制度,规范运作。为规范行政复议工作程序,印发《__市行政复议程序暂行规定》,先后建立完善了行政复议受理、审理、报批、归档、统计报告等制度。为强化行政复议工作责任意识,印发了《__市行政复议工作考核办法》,组织开展了3次行政复议办案质量检查评比活动。为提高办案质量,制定出台了《__市行政复议听证程序规定》,对重大复杂复议案件进行听证,有效地维护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行政复议案件公开、公正审理。二是拓展行政复议受理渠道,积极主动引导一些涉法上访群众通过行政复议渠道解决纠纷。在办理的行政复议案件中,因土地、山林权属纠纷引发的群众集体上访转行政复议案件占了一定比例,这些纠纷均通过行政复议途径得到妥善解决。如:海螺集团因征用山场引发的__区唐田镇蛟口村与牛头山镇姥山村山场权属界线争议,致使海螺集团开工受阻,蛟口村委员向市政府上访后转为复议案件办理,我市复议人员在办案中,深入现场勘察,通过向群众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做说服教育工作,及时解决了“地皮卡”问题,使海螺集团顺利开工,维护了外资企业的合法权益,改善了投资环境。三是客观、公正、秉公办理复议案件。在办案中,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客观、公正,依法处理,确保所办每一件行政复议案件都经得起检验。如:我市办理的__迈思特轴承有限公司不服__市水务局征收河道修建维护费行政复议案,是__区制定的招商引资优惠措施的承诺难以兑现引发的纠纷。复议机关在查明有关事实后,维持了市水务局合法的行政收费行为,同时告知申请人可以向__区政府要求兑现其优惠承诺。四是认真办理行政应诉案件。在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办对被申请复议和被的行政案件在接受市政府委托办理行政应诉过程中,认真细致地做好行政应诉答辩工作,行政应诉和复议案件均获胜诉和维持,有效地保障市政府依法行使职权。

在不断加强行政复议化解纠纷的同时,积极探索高效、便民的纠纷解决机制,把仲裁作为解决纠纷的一个重要途径,组建了__仲裁委员会。根据市政府要求,起草并经市政府审议通过了《__仲裁委员会组 建方案》,成立了__仲裁委员会,并起草了一系列保证仲裁委各项工作正常运行的一整套规章制度。__仲裁委员会成立后,对一些难以通过市领导接访解决的经济纠纷,如:拆迁安置补偿纠纷、环境污染赔偿纠纷等,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仲裁途径解决。快捷、公正地解决经济、民商事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缓解压力,完善我市经济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这项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创新举措已在实践中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今年2月29日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对我市“四道保障线”作了全面的报道,取得到良好的社会评价。

五、积极开展政府法制宣传教育,依法行政意识不断增强

加强政府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是推进依法行政的基础性工作。5年来,采取多种形式,深化政府法制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宣传效果不断增强。一是完善制度,保障政府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落实。20__年市委宣传部、人事局、司法局、政府法制办印发了《__市国家公务员学法用法和依法行政培训活动实施方案》。对公务员学法用法进行了规范化制度化,保障了政府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二是抓住重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政府法制宣传教育培训活动。把行政执法单位的执法人员作为法制教育培训的重点对象,结合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对我市不具备行政执法资格或执法资格已过期的行政执法人员300多人,举办了一期全市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班,采取聘请省法制办专家集中授课的方式,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和业务素质,树立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观点。对于不同的行政执法部门,在不同时期举办的各类法制讲座或培训班,派员讲授行政法制知识课50多场次。根据国务院法制、省法制办下达的法规发行任务,积极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法规汇编》、《__省地方性法规规章汇报》的征订发行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并编辑《政府法制工作简报》40余期,刊发和报道政府法制工作信息、工作动态、法律、法规等文章、信息达150多篇。我市政府十分重视对领导干部进行法制建设理论和法律知识培训,以增强依法决策和依法行政理念。《行政许可法》颁布后,由我办积极邀请了省法制办主任张武扬为市委、市政府和市直机关领导讲授了行政许可法知识。三是充分发挥法制机构作为政府法律顾问的作用。参与办理政府涉法事务,开展法律咨询服务。政府法制部门是政府推进依法行政的综合部门,5年来,共办理市政府和部门的涉法事务230件,提供法律咨询服务500多件,在办理涉法事务和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过程中,注重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使行政机关领导、执法人员和行政管理相对人在政府法制工作中学法、知法、守法。通过扎实有效地开展政府法制宣传教育,我市行政机关领导和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意识不断增强,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

六、政府法制机构建设进一步加强,政府法制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政府法制是宪法、法律规定的政府职权的制度化、法律化,其核心是促使和保证政府依法行政。5年来,政府法制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一是不断加强政府法制机构建设。政府法制机构是推动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综合机构,是政府依法行政的组织保障。在20__年市政府机构改革中,市政府法制局更名为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升格为正县级市政府办事机构,在原有人员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名编制。同时,政府法制机构的人员配备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市政府法制办近年来分别调入、录用了3名工作人员,政府法制的组织逐步健全。二是积极创造学习条件,政府法制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断提升。随着依法行政水平的提高,公民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对政府法制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它要求政府法制工作人员不仅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还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市政府法制办认真组织全市法制机构工作人员参加省法制办组织的培训、理论研讨活动,全市政府法制机构工作人员共参加培训、研讨活动50余人次。如:行政许可法颁布后,市政府法制办全部工作人员分三批参加了省法制办组织的行政许可法培训班。经过坚持不懈的学习和实践,政府法制机构工作人员素质显著提高。三是建立健全法制机构内部工作制度。为保证机关各项工作有序运作,市政府相继建立并完善了文档管理制度,规范性文件前置审查、备案审查登记制度、行政复议案件受理登记制度等。通过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机关工作秩序井然,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奠定了基础。

通过5年来的工作,我市依法行政水平明显提高,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新形势下对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对法制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认识不到位;法制监督和责任追究工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行政复议工作发展不平衡,法制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拓展。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规范性文件颁发后,应当依法报送备案。加强行政复议工作,探索建立行政复议受理、审理简易程序等便民措施,逐步建立行政复议听证制度和案卷公开查询制度。实行行政复议人员资格制度,加强行政复议队伍建设,各行政复议机关从事行政复议工作的人员不得少于2人。健全和完善重大行政处罚备案,重大行政许可备案、行政执法督查、行政执法统计等制度,充分发挥政府法制机构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职能。完善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制度,发挥派和群团组织对行政执法活动的民主监督作用。进一步完善领导接访、群众评议、行政复议、仲裁和法律援助保障线,对可以通过行政复议、仲裁、诉讼等法律程序解决的事项,积极引导人通过行政复议、仲裁、诉讼等法律程序解决。

五、增强依法行政观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水务依法行政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这次厅务会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省政府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总结前三季度水利工作,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从现在起到年底只剩下两个多月时间了,大事要事多,工作任务重。党的十六大即将召开,明年又是"十五"计划第三年,承前启后,十分关键。做好这一阶段工作,为确保各项年度水利任务完成并为明年工作开展超前筹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关于省政府全体(扩大)会议精神

10月16日,省政府召开了全体(扩大)会议回顾总结前三季度工作,进一步动员和组织全省上下抓紧今后两个多月的时间,再接再厉,扎实工作,确保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季允石省长、梁保华副省长分别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我省形势发展明显好于预期,年初确定的各项主要任务可望超额完成,"十五"良好开局得到巩固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一是经济运行实现高开高走。1-9月份全省gdp增幅保持在11%以上,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第三产业加快发展。二是内需拉动作用显著增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04亿元,同比增长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三是开放型经济增势强劲。进出口总额494亿美元,增长31%,其中出口增长28%;实际利用外资近80亿美元,增长57%,提前实现全年预期目标。四是经济增长质量稳定提高。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6.7%,实现财政总收入1038亿元,增长25%,金融机构平稳运行。五是城乡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47元,增长1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848元,增长6.8%,城市困难群众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农村中小学老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与此同时,会议也指出要看到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再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未得到根本解决,物价持续走低、市场经济秩序不够规范,一些地方安全生产存在隐忧等等。

对第四季度的工作,会议号召各地、各部门要更加积极地行动起来,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10号文件精神,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全力以赴地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而奋斗。并提出了十二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即,

一要千方百计确保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要扎实抓好秋收秋种,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要切实加强营销体系建设。引导"三资"开发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继续深化农村改革,确保实现全年农民增收目标。

二要保持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好势头,力争全年增速达到14.5%以上。要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拓展工业增长空间;强化大企业、大集团的带动和支撑作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朱总理明确要求,政府信息化先行,带动整个信息化发展,明年上半年要实现省、市、县三级政府间信息和文件的网络传输。要以信息技术改造提高传统产业,年内完成50年数字化、智能化、复合型新产品的开发。

三要大力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优先发展带动力强、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旅游、房地产等新兴产业;运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加快三大物流区域建设;建立和完善促进服务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机制,积极发展非义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中介服务等行业。

四要努力增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继续把增加投资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结构的重大措施抓在手里,集中力量抓好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继续增加技改投入,及早安排明年的投资计划。

五要力争开放型经济的新突破,全年进出口总额和历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要双双跨越600亿美元大关。要奋力拼抢国际市场,千方百计扩大出口;更加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加快"走出去"步伐,加强驻外经贸代表机构建设,建立完善海外事业管理、服务网络。继续做好加入世贸组织的应对工作。

六要扎实推进以国企改革为重点的各项改革。按照"抓大要强,放小要活"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国企改革;按照"进而有为,退而有序"的原则,加快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继续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增强国企竞争力。要鼓励民众创业,促进私营企业个体经济上规模、上水平。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中介组织建设,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立诚信*。

七要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继续搞好行政区划调整,努力提高城市规划水平,率先在重点中心镇推动规划公示制度,积极推进都市圈建设,落实加快城市化的各项政策措施。

八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进产业升级,进一步做大做强苏南,加快苏州到南京信息产业带,苏南沿江新材料和重化工产业带、沿江两岸新医药产业带建设。加快沿江经济带开发,推动苏南与苏中的"三联动",实现苏中快速崛起。落实产业转移、财政转移、科技转移、劳动力转移政策,促进苏北大发展。

九要切实做好增收节支工作,确保全年财政收入新增*亿元、增幅达18%以上。大力组织财税收入,培育壮大新财源和经济增长点,千方百计挖潜增收。要一手抓增收,一手抓节支。除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事项和紧急救灾支出外,省财政一律不追加新的支出。要确保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继续深化财政改革,加快完善财税体制。

十要认真落实扩大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的各项措施。牢固树立就业优先的原则,加大对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扶持力度,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进一步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加大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全省已有9个市出台了公务员医疗补助办法,要加快省级机关医疗保险改革工作,尽快组织实施。

十一要加快发展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加快高新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省属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转制要抓紧启动。要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加快建设文化大省。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协调发展。

十二要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打击敌对势力,坚决与作斗争,依法严打刑事犯罪,做好社会治安,调处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群体事故处理工作,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好走访困难企业和职工活动。

会议从四个方面直接对做好水利工作提出了要求:一要抓好淮北地区抗旱工作,合理调度水源,加强冬春农田水利建设,为确保秋熟丰产增收、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作贡献。二要集中力量抓好江堤达标工程、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建设,争取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早日开工,及早安排明年水利投资计划并力争有所增长,为拉动经济增长做贡献。三要加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制度改革,为城市发展作贡献。四要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防治太湖、淮河水污染,为我省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贡献。

二、全力以赴,确保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今年,各单位各部门围绕"争取六个方面创新突破,突出抓好三个重点内容,具体做好八项工作,努力做出四个方面贡献"的总体目标,强化措施,加快发展,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一)前三季度水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水利建设取得了新进展。全省重点水利工程总体进展顺利,至9月底完成投资2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0%。淮河入海水道在建工程进展顺利,滨海枢纽已通水通航。小塔山水库加固也已开工。治太环湖大堤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常州新闸和丹金闸主体工程通过水下验收。江海堤防达标工程按计划组织实施。泰东河年度河道工程、淮阴二站工程已基本完成。城市防洪建设全面启动,省辖市规划报告基本完成,南京等7个市已开始实施。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到年底县水利局可全部联网,省以上报汛站遥测率达到83%。全省水利基础数据库建设正进行设计,苏北水资源监控调度等应用系统正实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即将启动,今年三阳河、潼河、宝应站工程正在抓紧编制初步设计。农村水利建设累计投资14亿元,投劳2.5亿个,完成土方7.3亿立方米,修建防渗渠管道4300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3平方公里。

二是防汛抗旱取得了新胜利。我省苏北地区连续干旱,湖库蓄水不足,目前淮北地区仍有500多万亩受旱。面对持续干旱,我们科学调度,加强用水管理,江水北调沿线大站累计抽水125亿立方米,洪泽湖多拦蓄来水20亿立方米,保证苏北地区抗旱水源需要。6月入梅后,我省出现了短历时强降雨过程,在5天时间内下了常年梅雨量的2/3,太湖、秦淮河流域水位全面上涨,苏南局部地区出现内涝,句容等县暴雨成灾,省防指及时组织抢排涝水,把损失减少到最低。6月下旬和8月下旬长江两次洪峰过境,沿江潮位全线超警戒线,我们积极落实防汛工作责任制,全力做好抗洪斗争,保证了长江洪峰安然过境。

三是水利管理取得了新成效。水利规划不断加强,*省近期防洪规划和实施意见,以及里下河地区、秦淮河流域、废黄河流域三个综合规划正在编制,水资源保护规划和节水规划基本完成。继续整顿和规范水利建设市场秩序,完善基本建设四项制度,规范建设资金,确保工程质量和生产安全。水资源管理得到加强,苏锡常地下水封井已完成年度任务的59%,苏北苏中地区地下水实行了控制开采。计划用水和节水工作得到加强,了全省用水定额。工程管理进一步规范,全面进行河道目标管理考评,强化小型水库管理,切实做好清障和长江采砂管理工作。依法行政力度加大。今年争取省政府出台了《*省水文管理办法》,组织清理省级水利规范文件,加强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执法公示工作,近一阶段集中学习贯彻新《水法》,掀起一个学法守法新高潮。

四是水利改革取得了新突破。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各地按照部署开展了试点工作,我厅与省体改委调研制订了改革实施办法。目前正抓住国务院出台改革方案的机遇,争取以省政府??制改革不断加快。全省已有3个市、32个县(市、区)成立了水务局,进一步强化了水务职能。地下水管理、节水和水资源保护等职能在市级水利局均得到明确,苏州等8个市的节水管理成建制划归水利部门。农村水利改革成效显著。小型工程产改基本完成,改制工程12万多处。全省35个灌区进行了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行"供水单位+用水者协会+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水价和供水体制改革进展明显。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和水费管理办法已报送省有关部门,全面开展了水价成本测算工作。苏北供水体制改革逐步推开,省和苏北七市成立了供水机构,对江水北调沿线各市实行全年计量、计划供水、超计划加价的管理办法。投融资机制改革逐步推开。城市水利建设逐步建立了政府主导、社会筹资、市场运作、企业化开发的投入新机制,泰州等6市成立了城市防洪建设投资公司。农村水利建设在用好"两工"过渡政策的同时,积极探索"一事一议"后水利投入新方式。通过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全省回收资金3.1亿元,吸纳社会资金5578万元。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稳步进行。认真贯彻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积极推进竞争上岗、任前公示、试用期制。以全员聘用为重点,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开展了水文、工管、设计、施工单位改革改制工作。

五是行风建设取得了新转变。全省水利系统认真学习贯彻江总书记"七一"和"5.31"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与时俱进的新观念。进一步转变作风,按年度会议计划加强了会议审批管理,公文数量有所精简,机关运作效率提高。各部门、单位均针对难点热点开展了调查研究工作,促进了工作的深入。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全面实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今年在省文明办指导下,开展了"建设水利行业新形象,树立人民满意好行风"为主题的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同时在全系统深入开展"三优三满意"活动,使全系统干部职工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一分为二地看,当前我们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一些工程前期工作滞后,影响了工程建设进度;二是少数地方地下水封井进度不快,节水工作的成效不显著;三是在河湖擅自建设的情况时有发生,管理力度要进一步加大;四是一些单位改革力度不力,内部管理还有薄弱环节。上述问题,我们要在今后工作中重点加以解决。

(二)加大力度全面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现在到年底还有二个多月了,各单位各部门要认真对照年初工作计划,认真检查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对存在的薄弱环节要集中力量,加大力度,全力以赴,确保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第一,继续做好抗旱蓄水工作。今年汛后我省淮北地区继续晴热少雨,淮河干流蚌埠闸基本断流,淮北"两湖一库"蓄水总量为5.59亿立方米,为正常蓄水量的28.7%,蓄水严重不足。淮北地区大中型水库蓄水仅0.68亿立方米,为正常蓄水量的13.5%。抗旱保秋播任务比较重,前段时间到徐州连云港检查抗旱工作,旱情十分严重有300多万亩未能及时播种。当前要抓紧做好调水补水工作,继续加强用水管理,保证淮北用水需求。保证向徐州市送50立方米每秒,向连云港市石梁河水库补水,把石梁河水库水位抬高至24米以上,为东海、赣榆等地抗旱提供水源,以尽量减轻干旱造成的损失。并按照淮委要求,做好微山湖应急补水准备工作。在加强水源调度的同时,各地要自力更生,做好节水保水工作,要充分挖掘当地水源,尤其是浅层地下水,组织开挖河中河、塘中塘,提高水源利用效率。

第二,要加快水利建设步伐。要围绕34亿的投资计划和基本完成入海水道、江堤达标、太湖治理的建设目标,明确责任,倒排工期,还是要严格责任制,各项目责任人真正到位,逐日逐旬逐月抓进度,重点工程、重点问题采取重点措施,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当前要抓紧审批下达扬州仪征市胥浦闸、泗源沟闸等项目初步设计,抓紧做好苏州白茆闸、南通新江海河闸、淮安一帆河闸、徐州奎濉河治理等工程的招投标等手续,尽快开工实施。要加强在建工程督促检查,海堤达标、省属闸站工程进度不太理想,要狠抓薄弱环节,抓牢最后一个季度,使进度赶上来。由于前期工作问题,江堤达标工程的进度不快,要加快前期工作,督促地方配套资金到位,全面加快建设进度。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加快工程建设进度。要积极推进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年底前要全部完成规划工作,全面启动城市防洪工程建设,以城市防洪促进城市水利的发展。要根据省政府要求,抓紧组建三阳河、宝应站工程项目法人,以保证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年内开工。对已完工程要及时组织验收,尽早发挥投资效益。要继续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逐步将建设重点转移到数据库和应用系统建设上来。在确保完成今年工程建设任务的同时,要及早策划和落实明年的水利建设计划,争取冬春早动工。要以节水和河道疏浚为重点,坚持不懈开展农村水利基本建设,编制全省县乡河道疏浚规划,今年农田水利要完成土方6亿立方米,小沟以上建筑物5万座,建设防渗渠道5000公里,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第三,全面加强水利管理。要继续做好各项水利规划。争取年内完成*省近期防洪规划和实施方案、水利现代化总体规划、里下河地区综合规划、全省水资源保护规划、全省节水规划等五个规划。加强规划管理工作,争取出台《防洪规划同意书》报批管理暂行规定,坚持按规划审批建设项目,不符合或未进入规划的项目一律不批。要研究加强勘测设计等前期工作质量管理办法,对勘测设计等前期工作要落实和加强项目负责人制度,严格技术审查把关程序。要强化水资源管理,突出节水和水资源保护,规范水资源论证,强化地下水管理,特别是苏锡常地区封井任务形势严峻,要花大力抓落实。近日省政府办公厅要求我厅组织有关单位对苏锡常封井进度进行督查,水资源处要提出具体方案并认真组织督查,并将情况及时如实上报,确保完成苏锡常封井年度任务,对苏北超采区控制开采计划落实情况也要加大督促力度,要逐步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水功能区划报告年底前要报送省政府审批,同时着手研究水功能区的管理办法。要加强水利建设管理。进一步规范建设市场秩序,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和四制要求,加强在建工程管理。根据最近调查了解的情况,要进一步加强招投标管理,并要监督和防止中标单位私下分包,同时对监理要有更严格的要求,规范运作,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要加强财务管理和财务审计,增收节支。要继续筹措好水利建设资金,加大内审工作力度,强化资金监管。要切实做好增收节支工作,增收关键在发展经济,水利一方面要保持建设投资强度,为全省拉动经济增长做贡献;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和人才优势,千方百计创收。要严格控制财政支出,没有列入预算的支出项目,即使有需要,也要转到下年安排,不能随意追加,不能突破年初预算。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压缩一切不必要、不合理的开支,杜绝铺张浪费。

第四,积极深化水利改革。要大力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认真贯彻水利部召开的全国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尽早出台《*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要加强对省政府确定的四个水管体制改革试点单位的指导,试点方案确定后经市政府批准后实施。要进行科学设岗,抓紧测算费用,明年年底前基本完成改革工作。要加快农村水利改革。灌区管理体制改革要全面推行"管理机构+用水者协会+农民"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群管组织,引导农民参与灌溉管理。通过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要进一步深化完善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年底基本完成改革任务。小型改制的关键是如何加强改后服务和监管,对此一定要有长效管理机制,否则将造成不良后果。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拿出规范办法。水价改革要加强与省物价局联系,在成本测算基础上尽早形成新的水价调整方案。要对各地水费收支情况进行合规性检查,督促各市完成省级水费集中指标。对水价改革中有关税收问题,要主动与省地税局协商,加强调研,提出解决办法。苏北供水体制改革要全面完成苏北水资源监控系统一期一步工程,协助苏北供水区完成市级供排水机构的组建和资产划拨工作。要进一步推进投融资机制改革,争取年内13个市全部建立水利投融资公司。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要进一步深化,在发挥体制优势上做文章,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管好配置好水资源,显示出水务管理的优越性,赢得各项政府肯定和社会认同。要认真贯彻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事业单位改革要以全员聘用制为重点,要按照省统一部署,积极开展工作。省设计院、太湖院、工勘院要做好改制前期工作,省水建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积极推进改制。

第五,加强依法行政工作。要深入学习贯彻新《水法》,准确把握新《水法》精神实质,用新《水法》指导各项水利工作。要对照新《水法》要求,进一步完善我省配套水法规,当前重点要抓紧修订《*省水资源管理条例》,制定《*省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省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实施办法》。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目前省第二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省级设定的审批事项已全部清理完毕即将公布,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对取消的审批事项加强后续管理,对保留的进一步强化监督管理。要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水政监察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完善水事活动监控网络,严厉打击河道非法采砂、非法围垦设障等违法水事活动,为水利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第六,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事关重大,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要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各单位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对本单位、本部门的安全生产负总责,并通过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把安全生产各项责任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具体人。要切实加强重大节日和活动期间安全生产和安全防范工作,坚决预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要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理等工作。对事故隐患要明确责任,限期整改。要落实重大节日和活动期间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领导同志值班制度。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安全生产法》将于今年11月1日正式实施,厅系统要认真宣传贯彻,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并结合去年我省出台的《*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研究落实安全生产规范管理的各项措施。当前要增强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把稳定工作放在更重要的位置,要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按照中央、省委及水利部的要求,做好水利工作,要主动倾听群众呼声,想方设法为人员落实政策,解决困难。对不稳定因素要进行排查,认真开展思想教育,将矛盾化解在内部,化解在萌芽状态,维护稳定,保证十六大顺利召开。年底将近,各单位各部门要组织好走贫访苦活动,妥善安排好困难职工生活,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千家万户。

(三)进一步加强思想作风建设。

一要抓好思想建设,牢牢把握指引我们正确前进的理论武器。进入新阶段,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从根本上说,必须切实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党的十六大即将召开,我们要在深入开展学习江总书记"七一"讲话和5·31重要讲话的基础上,认真做好传达、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各项准备工作。十六大召开后,要通过大会辅导、骨干培训、网站宣传等形式,迅速在全系统掀起一个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高潮,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水利干部,引导大家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按照"三个代表"要求,与时俱进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坚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作为检查党建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坚持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活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坚持抓好制度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之中,从机制上保证党的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二要坚持不懈地抓好组织建设,牢牢夯实新的伟大工程的骨干基础。党的组织是党赖以存在、发展和完成使命的物质基础,是实现党的领导的基本保证。要严格按照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及省级机关实施办法,加强厅系统各级党组织建设。要认真运用学教活动的成功经验,深入开展联系点和挂钩制度,继续加强与挂钩单位联系,帮助基层解决困难。要借鉴干部受教育与基层群众得实惠相结合的经验,进一步拓展学教活动的内容;借鉴干部自我教育与接受群众评议相结合的经验,进一步完善干部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要以提高素质、增强党性、发挥作用、永葆先进性为目标,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基础工程切实抓紧抓好,努力形成能进能出、吐故纳新的正常机制,使党的队伍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做到每一名党员都是一面旗帜,每一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

三要坚韧不拨地抓好作风建设,牢牢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深入转变和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大力精简会议和文件,严格控制发文数量,严格执行厅会议计划,确保完成年初厅党组确定的"全年会议精简40%、文件精简20%"的目标。要狠抓落实,对重大工作部署,要在细化落实上下功夫,以百折不回、知难而进的勇气,雷厉风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狠劲,把各项工作抓紧抓细抓实。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按照厅长办公会议确定的全厅调研工作计划,重点抓好水利改革、城市水利、供水体制改革、依法行政、水资源管理、农村水利建设、信息化建设等7个调研课题,有关处室要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对水利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难题,研究落实措施。上个月开始各项调研工作已经有行动,希望继续抓紧合理安排时间,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每个调研都要在年底前拿出调研报告。要加强对文明行业创建活动的指导和督促,厅文明办要积极宣传推广创建活动中的先进经验,发挥典型引导作用,进一步开展"三优三满意"和"双目标"创建工作,促进创建文明行业活动深入开展。

四要坚定不移地抓好廉政建设,牢牢构筑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要牢固确立第一要务的观念,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考核,保证始终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要坚持三项工作一起抓,加大治本力度,充分发挥廉政教育、法制保障和监督作用,从源头上防治腐败。要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单位、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严格遵守中央和省的有关廉政规定,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制度。对全体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加强教育,事先防范,增强自律意识,引导大家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价值观,始终牢记党的宗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争当忠诚实践"三个代表"的表率。各单位要按照省清房办的要求,完成清房工作。

(四)及早筹划*3年度工作。

要一手抓当前,一手抓长远。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的要求,厅里正在着手进行全省水利工作会议准备工作,明确明年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各处室、厅直事业单位均要根据厅里总体要求,及早明确明年的发展目标、任务和措施。要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结合分析我省水利形势,深入研究事关水利发展的全局性重大问题,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要结合今年开展的调查研究工作,把调查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加快水利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有力措施和行动。已经具备条件的,要加紧推进;对难度大、跨度大的工作,要认真研究对策,争取早日启动,为水利事业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创造条件。

今年只剩下两个多月了。希望大家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聚精会神地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要尽量减少各种不必要的应酬和一般性的事务活动,保证把精力集中到研究解决水利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上的来,集中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狠抓落实上来,集中到着力抓好当前、确保明年良好开局上来。这是增强大局意识和政治意识的一项重要要求,也是衡量我们作风过硬不过硬的一条重要标准。

水务依法行政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根据《*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关于开展“五五”普法工作情况检查的通知》(景人大[2009]20号)文件要求,受县委依法治县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现我就全县20*年以来开展《*县委办公室*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在全县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和《*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县20*—2*0年依法治县规划〉的决议》执行情况向检查组作汇报如下:

20*年以来,根据、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的文件精神及省、市的安排部署,我县的“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在县委、政府的领导和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紧紧围绕“五五”普法规划提出的“两个增长、三个提高”的总体目标,把“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十一五”规划目标,与“建设平安*”,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有机结合,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检查落实。注重抓了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的普遍提高宣传教育工作,注重抓了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为龙头的全民学法用法活动,注重抓了全社会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依法管理、依法诉求宣传落实工作,重点抓了领导干部、行政执法和司法人员、公务员、青少年、企业领导干部和经营管理人员以及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认真安排部署各乡(镇)、各单位部门学习“五五”普法规定学习的法律、法规、条例,并结合本县实际重点选学了部分相关内容,认真抓了县、乡(镇)、村(社区)三级普法骨干的业务培训工作,认真组织开展了相关的法律知识竞赛活动,通过领导抓、抓领导、促群众,推动了全县“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营造了良好的学法用法氛围。围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我县以“创建平安*、构建和谐社会”为载体,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了以治理县、乡(镇)、村(社区)为主体工程,以治理村民小组和治安热点、乱点问题为重点工程,以行业治理和单位部门平安创建为支柱工程的治理创建活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地发展,促进了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和社会安定、政治稳定,促进了我县“三个文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了各项工作的新突破。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落实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20*年《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关于在全省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关于继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两个纲领性文件出台后,县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在县委中心学习组会议上组织县四班子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两个纲领性文件精神,深刻认识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决定继续开展“五五”普法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通过学习讨论,四班子领导和与会人员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为我县“五五”普法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组织和思想基础。依法治县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召开会议,对全县“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并及时发出通知,要求各乡(镇)、各单位部门认真组织学习讨论《关于在全省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等的相关文件精神;通过层层发动,逐级落实和广泛宣传动员后,在统一全县各级领导干部思想的同时,亦进一步坚定了各级抓好“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二)完善机构,落实责任。

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县“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县及时调整充实了依法治县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完善了工作机构和办事机构,明确了领导责任和工作责任;健全完善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法制宣传教育领导机制。并行文要求各乡(镇)、各单位部门,建立健全了相应的普法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配备了专兼职人员,层层落实普治工作领导责任和工作责任,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列入当地党委、政府和单位部门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到县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单位部门年度工作计划抓紧抓实。当前,全县共建有普法工作机构131个,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327人,聘请社区、村组义务普法宣传员2632人,法律明白人62184人,形成了县、乡(镇)、村(居)、组(社)、农户五级普法依法治理网络和格局。

(三)制定措施,落实经费。

按照县委依法治县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县委宣传部和县司法局共同起草了《关于在全县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征求意见稿)》,后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后修改形成了《关于在全县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草案)》,《草案》经报由县委批准人大审议通过后向全县转发。同时,我们在制定《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基础上,还结合本县实际制定了《20*—2*0年依法治县规划》报县人大审议后下发执行。另外,我们还根据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和依法治理工作的需要,每年均制定《年度实施意见》下发执行。各乡(镇)、各单位部门也结合各自实际,研究制定了规划和方案,并认真加以落实。20*年11月3日,召开了全县“四五”普法总结表彰暨“五五”普法动员部署大会。会上县委分管领导就如何贯彻实施“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并对完成“五五”普法目标任务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工作要求。与此同时,由依法治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相关部门协助,在县乡(镇)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五五”普法启动宣传周活动,为开展“五五”普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在经费保障上,每年县委、政府都安排有一定的普法依法治理专项经费,并要求各乡(镇)、各单位部门也要安排投入相应的专项经费。

二、认真履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

(一)认真履职,充分发挥依法治县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职能作用。

多年来,围绕依法治国、治县方略的贯彻实施,县委、人大每年都要在县委工作会议和县人代会上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作原则的安排部署,继而,在全县政法工作会议和司法行政工作会上再作具体的安排部署。县委依法治县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能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加强领导,每年均定期和不定期召开会议专题听取办公室对全县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情况汇报,讨论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研究部署阶段性工作任务,督促和检查工作进展情况,加强管理指导。并要求办公室认真指导和督促各乡(镇)、各单位部门健全完善普治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检查普治工作责任制和经费落实情况,了解和掌握普治工作整体开展情况,做好“五五”普法的宣传动员,组织实施,督促指导,年度检查考评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县委依法治县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还定期和不定期派员深入乡(镇)、单位部门调查了解执行“五五”普法规划和落实工作实施意见情况,指导好面上的工作,尽可能协助解决普治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较好地发挥了县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职能作用。如20*年8月,县委依法治县办就专程深入到永平镇土地管理所对其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行了一次督查,及时掌握了基层“五五”普法规划的贯彻执行情况。

(二)齐抓共管,认真落实普治工作责任制。

20*年,全县“五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我县各级党委、人大、政府和县政协对普治工作极为重视,认真抓了组织机构、规划措施、落实责任、督促检查、经费保障“五落实”工作。县人大十分重视抓“五五”普法规划落实工作,先后审议规划、实施意见6次,组织县乡(镇)人大代表视察普治工作8次。20*年6月28—30日,*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罗维祥副主任的带领下,还就我县贯彻执行《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情况进行了专门执法检查。20*年3月13日,县人大对拟提请其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了首次任前统一法律知识考试,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制观念、法律素质和公仆意识;同时,县人民政府不断加强“五五”普法规划的实施工作,落实了经费保障机制;20*年5月,组织全县公务员进行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行政机关公务员、行政负责人问责办法等四项制度》培训考试工作,推动了全县“五五”普法工作的开展。县政协充分发挥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作用,先后组织政协委员视察普治工作2次,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县委依法治县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协助县委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提高依法执政能力的意见》,并结合本县实际,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建立和完善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各项制度,县委、政府中心学习组坚持季度学法日制度,认真听取法制辅导讲座;各乡(镇)和单位部门坚持学法日制度,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努力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县司法局协同县人事局认真组织开展公务员学法用法和法律知识考核工作,将考试考核成绩提供县委组织部作为年度考核、任职、定级和晋升职务的重要依据。同时,为认真贯彻《关于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的意见》,我们把对企业领导干部和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培训工作,纳入副科级以上干部法律知识学习培训计划,并结合企业实际,选择与企业切实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法制辅导内容,组织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到企业讲授法制课。近3年来,全县27个普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能认真履行普治工作职责,积极支持、配合抓好全县性的普法宣传启动、法制宣讲、法律教育、法律知识培训考试以及依法治理工作,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支持。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认真履职,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有力地推进了我县“五五”普法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围绕实现“两个增长、三个提高”目标,全面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一)认真抓好“五五”普法骨干培训和教材的征订发放工作。

20*年以来,全县三级培训网络采取不同的形式,不同规模共举办普法骨干培训班96期14724人,培训中小学校法制课教师3期190人次;县乡(镇)党校共举办各类培训班84期,培训县乡村干部27184人,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的组织县乡村干部学习“五五”普法规定的法律、法规、条例。与此同时,各单位部门还结合行业工作需要,认真抓了专业法和部门法的宣传普及工作。如林业局、工商局、水务局、国土资源管理局、建设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国税局和地税局等单位部门近3年来先后举办各类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班18期,参加培训人员7445人。为保证普法学习培训效果,满足不同层次普法对象的学习需要,县委依法治县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征订发放普法宣传学习资料、教材52648册(份);印发普法宣传材料203480份,发放《*市农村法律知识手册》62419册。使我县的干部职工学法有教材、培训有资料、普及法律知识有宣传材料等,确保了我县“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效果。

(二)认真组织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20*年以来,由依法治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相关部门协助配合,认真组织开展了以宪法宣传为核心的“三八”妇女维权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4月税法宣传月、安全生产宣传月,“6.5”环境保护日、“6.25”土地日、“6.26”国际禁毒日、“12.1”世界艾滋病宣传日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活动。共抽调人员388人次,上街设宣传咨询点119个,出动宣传车172辆次,发放宣传材料、宣传单45万余份,宣传画104000余幅、图文展版214幅,悬挂宣传横幅166条,粘贴标语7000余条,接待群众咨询15680余人次。20*年,为迎接百年奥运在我国的成功举办,全县还专门组织开展了一次“迎奥运,文明出行”道路交通安全知识竞赛暨全省中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知识竞赛活动。法制宣传活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民主法制精神,宣传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紧紧围绕“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这一主题,广泛宣传民族区域自治、环保、土地、气象、人口与计划生育、妇女、儿童、老年人权益保障、残疾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质量安全、治安管理、禁毒防艾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宣传《自治县条例》、《法律援助条例》、《条例》、《选举法》、《组织法》、《代表法》、《工会法》、《婚姻法》、《继承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物权法》、《艾滋病防治条例》和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民工维权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三)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落实六种宣传效果。

近3年来,针对“五五”普法工作要求,我县采取分层次、分对象,灵活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形式全面开展了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县城区和乡(镇)所属单位部门的普法工作,主要采取学法日制度集中干部职工集体学习讨论为主、个人自学为辅的方式进行,并深入乡(镇)、单位部门和中小学校讲授法制课,开展法律知识培训以及法律知识竞赛活动。农村农民既是普法的重点,又是普法工作的难点,为此,县乡(镇)普法领导机构采取了灵活性与多样性的方法开展。一是将村组干部集中到乡(镇),采取以会代训形式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后,由他们带着普法教材深入村组召集社员大会进行宣讲学习;二是县乡(镇)驻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县乡镇工作组深入村组抓中心工作时,召集社员群众进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学习;三是由乡(镇)司法所牵头,有关单位参与,组成普法小分队深入村组召集村民宣讲所要普及的法律法规;四是利用村委会召集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会时,组织宣传与农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五是乡(镇)村调解会在调处矛盾纠纷时,采取以案释法形式,宣讲法律法规;六是采用“文艺搭台,法律唱戏”的形式进行巡回普法宣传,将农村生产生活中经常涉及到的法律法规,自编自导为法制文艺节目,把法制宣传教育与戏剧艺术有机结合和,以舞蹈、说唱、相声、小品和传统节目渲染气氛,在欢声笑语和喜怒哀乐的法制文艺表演中,使群众在欣赏文艺表演的同时,又潜移默化中感受和感知法律法规知识。即充实了农村业余文化生活,又达到了普法的目的。同时,根据新时期特别是我县基层广大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特点和难点,20*年我们在把62419册《*市农村法律知识手册》全部发放到全县每户农户手中的同时,还因地制宜制定了大乡(镇)60张、小乡(镇)50张的农村学法照片量化考核制,此举得到了市局的充分肯定。近3年来,全县共举办法制文艺演出184场次,欢看人数1*500余人次,宣讲法律837场次,受教育人数405000余人次,电视台播出法制节目131期,法制报刊67期。

(四)抓好“五个环节”,突出重点对象的普法效果。

一是抓好全民普法宣传教育,突出普法效果。人民群众是依法治县的主体,也是实施依法治县的主体力量,其法律素质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依法治县的实际效果。因此,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素质,已成为实施依法治县的基础性环节。“五五”普法过程中,我县充分发挥县、乡(镇)、村(居)、组(社)、农户五级普法网络作用,确保宣传、动员和教育工作尽可能宣传到村组、到户到人,不留死角,尽量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抓领导、领导抓,层层重视普法工作。领导干部是普法工作的组织者和带头人,只有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普法宣传、动员和实施工作措施才能得以落实。领导起好学法用法龙头带头作用,全民学法用法良好氛围才能营造出来。三是抓好依法行政,严格执法责任制。坚持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依法管理是实践依法治县,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结合全县巩固深化平安建设工作,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工作和解放思想大讨论及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我县认真贯彻落实行政机关公务员行政问责办法等四项制度和政府“阳光工程”,健全完善了行政执法责任制、首问责任制、责任倒查制和限时办结制,并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情况进行检查或抽查,出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四是抓好公平公正司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要求司法机关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围绕“严格执法,热情服务”这一主题,结合政法系统大学讨论活动,从思想上认真解决“为谁执法,为谁服务”问题,在认真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原则的基础上,加强法律宣传教育,严格依法办案,实现公平公正司法,努力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五是抓好执法监督,提高行政执法水平。近3年来的“五五”普法工作中,我县充分发挥法律监督、工作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将行政执法活动公开化、公示化,使行政执法监督形成经常化、制度化,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同时,突出重点对象的普法教育,特别是加强了对青少年,尤其是在校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我们共组织普法骨干、辅导老师和法制副校长到县乡(镇)中小学校讲授法制课94场次,不断强化中小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校工作,学校的学习风气、教学秩序、周边环境有了明显的好转;另外,我们还采取措施切实加强了进城务工农民和农村留守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和道德教育。

四、以巩固深化平安建设为契机,深化各个领域的依法治理工作

在总结“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基础上,我县以巩固深化平安建设为契机,以“巩固成果、创新思路、健全机制、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为工作主线,以“深化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措施、扎实推进”为工作要求,以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工作为重点,加大投入,落实保障,整合力量,全力推进“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组织开展了各种形式的依法治理实践活动,使学法用法有机结合,平安建设与普治工作有机结合,“民主法治村”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有力地推进了依法治县进程。

(一)结合平安建设工作,深入开展“三大治理活动”。

我县各级领导和依法治理工作机构以深化平安建设为契机,在全县范围内继续推行“三公开、两监督”、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错案追究制和国家赔偿制度;推行依法行政制度和公平公正司法制度,建立健全了首问责任制,行政问责制和责任倒查制度,把依法行政和公平公正执法纳入制度化、法治化管理转道,组织开展了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六进”活动。在单位部门健全完善了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和人防、物防、技防措施,组织开展了“平安单位(部门)”、“平安校园”、“平安企业”、“平安楼院”、“平安股室”、“平安班级(班组)”和“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在村级继续推行“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的经验做法,积极组织开展“民主法治村”、“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巩固活动,认真落实“民主法治村”工作标准,不断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健全村务公开制度,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组织开展了“平安村”、“平安村民小组”和“平安户”创建活动。20*年,首次在凤山乡开展了60户的“法治中心示范户”创建试点,今年已在全县全面推开。同时,在企业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把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厂务公开、依法生产、经营、管理纳入法治轨道,充分发挥职代会、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会的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年12月,威远镇新民村获得了部级“民主法治示范村”荣誉称号;2009年8月,我县在原有2个省级、1个部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基础上,永平镇迁糯村又上报参与了部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的评选。目前,全县119个单位部门、10个乡镇、135个村(居)民委员会,依法治理面达100%,1943个村民小组,依法治理面达95%。县、乡(镇)、村(居)、组(所)四级依法治理网络已经形成,并已发挥出日愈重要的作用。20*年,*县被省委、省政府命名表彰为省级“先进平安县”。

(二)结合平安建设工作,加大面上依法治理工作力度。

围绕深化平安建设工作,各系统、各行业认真学习、宣传和执行部门法,加强行业依法治理,组织开展整顿和规范治安秩序、市场经济秩序,城镇交通秩序、市容市貌、建筑市场、文化市场、医药卫生市场、农资市场和旅游市场专项治理工作;组织开展整顿校园周边环境、禁毒防艾专项整治行动。清理整顿了城镇娱乐厅、游戏厅、歌舞厅、音像网吧市场,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禁毒防艾宣传和签名活动;继续抓好“法德结合,文明理家”治理活动,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因村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突出抓好村民法律道德教育,村级契约化管理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使群众看到治理活动的实际效果,调动了群众自觉主动参加治理工作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抓好突出治安问题的整顿,组织开展了“治理自行车、机动车盗窃案问题”、“集中整治废旧金属收购业”、“打击盗窃破坏电力电信广播电视设施违法犯罪”、“集中整治农村混乱问题”和打击“黄、赌、毒”等专项整治行动。围绕社会热点、难点、焦点和容易引发群众性事件等突出问题,健全完善了预警机制和处置预案措施,组织相关部门和专项力量;对存在和出现的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特别是涉及民生问题,采取疏导、教育、缓解方法,综合运用教育的、行政的、司法的和法律的手段加以妥善处置和解决,确保了我县社会和谐稳定。

五、取得的经验、成效及不足

(一)取得的经验

1、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加强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领导和支持,把普法依法治理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出台“五五”普法规划及《20*—2*0年依法治县规划》措施,预算安排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专项经费,加强督促、检查和视察工作,是我县搞好“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要前提。

2、层层建立健全普法依法治理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配强配齐专兼职工作人员,层层落实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责任制和工作责任制,认真落实“机构、人员、经费、规划、措施”五个到位,是搞好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要保障。

3、依法治县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大胆地探索普法新方法、新措施、新途径,抓住普法“五个重点对象”学法用法活动,注重法制宣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不断强化基层、地方和行业依法治理工作,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与“三个文明建设”、“综治创安”、“民主法治村”、“建设平安*”,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是搞好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4、党政领导,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密切协调配合,群策群力,群防群治,全民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整体合力;整合普法依法治理资源,发挥普法依法治理效应,制定考评奖惩激励机制,是确保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顺利开展重要举措。

(二)取得的成效

1、“两个增长,三个提高”的普法目标逐年实现,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增强和提高了全县公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社会治安整体联动防范工程的实施和巩固、深化“平安*”创建活动大张旗鼓地开展,促使本县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全县刑事和治安案件发案率逐年下降,矛盾纠纷调解率和成功率逐年上升,人民群众对治安满意率增加,全县呈现出政治社会稳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民族和眭团结,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2、依法治理与“三个文明”建设、综治创安、巩固、深化“民主法治村”和“平安*”创建活动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全县人民精神风貌、文明言行、城市交通、环境保护、市容市貌、文化卫生、服务质量、社会治安等诸方面出现了巨大的变化,治理和创建工作一年上一个新的台阶,治理成效显者。

3、各级政府部门、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部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依法管理和执法公正的自觉性普遍增强,文明、公平、公正执法、热情服务和勤政为民观念意识增强;全县领导干部及公民学法、知法、用法、守法和护法的自觉性提高,人民群众遇事找法,办事靠法成为自觉行为;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依法维权、依法纳税、依法履行义务的自觉性明显增强。

4、在依法治理过程中,通过加强全县工作,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力度,妥善处置在林业体制改革和企业改组改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一些历史遗留和现实发生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得到妥善处理解决,纠纷隐患得到及时处理,人民群众有纠纷找司法,有问题找政府及相关部门依法解决的观念意识和自觉性明显增强。

(三)存在的问题

1、因受城乡差异,部门和行业差异的影响,我县城乡、部门和行业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发展不平衡;特别是一些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边远少数民族村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难度较大。

2、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还不同程度存在着个别乡(镇)和单位部门的领导由于只注重抓经济和部门硬指标工作任务,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认识还不够到位,重视和支持力度还有待加强。

3、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加之我县属非特贫困县,上级有关法制宣传经费政策难以挂靠,而《规划》中“各级财政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安排人均不少于0.2元的法制宣传教育经费,并随着经济发展逐年增加。”的要求难以落实,所以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费十分紧缺,致使依法治县办公室对乡(镇)、单位部门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指导、督促不够、专题调研活动难以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依法治县进程。

六、下一步工作的思路

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五五”普法规划和决议,以“法律六进”为载体,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扎实推进依法治理,大力加强公民法制教育工作,全面作好“五五”普法规划的总结扫尾和验收工作,为全面构建“和谐平安*”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一是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认真落实“五五”普法规划和决议,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制度,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创造性的开展各项工作,不断提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水平。同时要加大对规划和决议贯彻执行情况的经常性督促检查力度,确保圆满完成“五五”普法规划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二是以“法律六进”为依托,坚持不懈的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宣传学习,要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开展好《宪法》、《物权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森林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环境保护法》等与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不断提高群众的法制观念。要围绕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民等重点普法对象,采取学习法律知识读本、办普法培训班、举办法治讲座等形式,切实提高普法重点对象的法律素质和水平,使他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构建“和谐平安*”营造良好的法制氛围。

三是落实工作经费,充实人员,确保各项工作正常深入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尤其需要在经费和人员上得到保障,所以将尽量争取把《规划》中“各级财政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安排人均不少于0.2元的法制宣传教育经费,并随着经济发展逐年增加。”的规定落实到位。同时也要及时调整充实好各级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机构及办事人员,加大业务培训力度,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努力改善办公设施和办公条件,切实解决工作人员的实际困难,以保证普法工作的不断提高。

检查组各位领导,自20*年以来,我县“五五”普法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普法战线全体同志们的辛勤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我们的工作与县委、政府和上级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虽然今年已是“五五”普法规划实施的第四年,时间紧、任务重,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以这次督导检查为契机,进一步扎实抓好“五五”普法后期的各项工作落实,有决心也有信心,力争以优异的工作成绩作好迎接上级对我县“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考核验收准备。

水务依法行政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根据《××傣族彝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关于开展“五五”普法工作情况检查的通知》(景人大20__20号)文件要求,受县委依法治县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现我就全县20__年以来开展《××县委办公室 ××傣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在全县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和《××傣族彝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县20__—20__年依法治县规划〉的决议》执行情况向检查组作汇报如下:

20__年以来,根据、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的文件精神及省、市的安排部署,我县的“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在县委、政府的领导和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紧紧围绕“五五”普法规划提出的“两个增长、三个提高”的总体目标,把“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十一五”规划目标,与“建设平安××”,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有机结合,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检查落实。注重抓了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的普遍提高宣传教育工作,注重抓了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为龙头的全民学法用法活动,注重抓了全社会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依法管理、依法诉求宣传落实工作,重点抓了领导干部、行政执法和司法人员、公务员、青少年、企业领导干部和经营管理人员以及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认真安排部署各乡(镇)、各单位部门学习“五五”普法规定学习的法律、法规、条例,并结合本县实际重点选学了部分相关内容,认真抓了县、乡(镇)、村(社区)三级普法骨干的业务培训工作,认真组织开展了相关的法律知识竞赛活动,通过领导抓、抓领导、促群众,推动了全县“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营造了良好的学法用法氛围。围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我县以“创建平安××、构建和谐社会”为载体,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了以治理县、乡(镇)、村(社区)为主体工程,以治理村民小组和治安热点、乱点问题为重点工程,以行业治理和单位部门平安创建为支柱工程的治理创建活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地发展,促进了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和社会安定、政治稳定,促进了我县“三个文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了各项工作的新突破。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落实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20__年《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关于在全省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关于继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两个纲领性文件出台后,县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在县委中心学习组会议上组织县四班子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两个纲领性文件精神,深刻认识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决定继续开展“五五”普法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通过学习讨论,四班子领导和与会人员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为我县“五五”普法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组织和思想基础。依法治县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召开会议,对全县“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并及时发出通知,要求各乡(镇)、各单位部门认真组织学习讨论《关于在全省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等的相关文件精神;通过层层发动,逐级落实和广泛宣传动员后,在统一全县各级领导干部思想的同时,亦进一步坚定了各级抓好“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二)完善机构,落实责任。

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县“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县及时调整充实了依法治县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完善了工作机构和办事机构,明确了领导责任和工作责任;健全完善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法制宣传教育领导机制。并行文要求各乡(镇)、各单位部门,建立健全了相应的普法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配备了专兼职人员,层层落 实普治工作领导责任和工作责任,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列入当地党委、政府和单位部门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到县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单位部门年度工作计划抓紧抓实。当前,全县共建有普法工作机构131个,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327人,聘请社区、村组义务普法宣传员2632人,法律明白人62184人,形成了县、乡(镇)、村(居)、组(社)、农户五级普法依法治理网络和格局。

(三)制定措施,落实经费。

按照县委依法治县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县委宣传部和县司法局共同起草了《关于在全县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征求意见稿)》,后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后修改形成了《关于在全县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草案)》,《草案》经报由县委批准人大审议通过后向全县转发。同时,我们在制定《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基础上,还结合本县实际制定了《20__—20__年依法治县规划》报县人大审议后下发执行。另外,我们还根据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和依法治理工作的需要,每年均制定《年度实施意见》下发执行。各乡(镇)、各单位部门也结合各自实际,研究制定了规划和方案,并认真加以落实。20__年11月3日,召开了全县“四五”普法总结表彰暨“五五”普法动员部署大会。会上县委分管领导就如何贯彻实施“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并对完成“五五”普法目标任务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工作要求。与此同时,由依法治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相关部门协助,在县乡(镇)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五五”普法启动宣传周活动,为开展“五五”普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在经费保障上,每年县委、政府都安排有一定的普法依法治理专项经费,并要求各乡(镇)、各单位部门也要安排投入相应的专项经费。

二、认真履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

(一)认真履职,充分发挥依法治县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职能作用。

多年来,围绕依法治国、治县方略的贯彻实施,县委、人大每年都要在县委工作会议和县人代会上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作原则的安排部署,继而,在全县政法工作会议和司法行政工作会上再作具体的安排部署。县委依法治县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能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加强领导,每年均定期和不定期召开会议专题听取办公室对全县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情况汇报,讨论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研究部署阶段性工作任务,督促和检查工作进展情况,加强管理指导。并要求办公室认真指导和督促各乡(镇)、各单位部门健全完善普治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检查普治工作责任制和经费落实情况,了解和掌握普治工作整体开展情况,做好“五五”普法的宣传动员,组织实施,督促指导,年度检查考评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县委依法治县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还定期和不定期派员深入乡(镇)、单位部门调查了解执行“五五”普法规划和落实工作实施意见情况,指导好面上的工作,尽可能协助解决普治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较好地发挥了县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职能作用。如20__年8月,县委依法治县办就专程深入到永平镇土地管理所对其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行了一次督查,及时掌握了基层“五五”普法规划的贯彻执行情况。

(二)齐抓共管,认真落实普治工作责任制。

20__年,全县“五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我县各级党委、人大、政府和县政协对普治工作极为重视,认真抓了组织机构、规划措施、落实责任、督促检查、经费保障“五落实”工作。县人大十分重视抓“五五”普法规划落实工作,先后审议规划、实施意见6次,组织县乡(镇)人大代表视察普治工作8次。20__年6月28—30日,普洱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罗维祥副主任的带领下,还就我县贯彻执行《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情况进行了专门执法检查。20__年3月13日,县人大对拟提请其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了首次任前统一法律知识考试,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制观念、法律素质和公仆意识;同时,县人民政府不断加强“五五”普法规划的实施工作,落实了经费保障机制;20__年5月,组织全县公务员进行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行政机关公务员、行政负责人问责办法等四项制度》培训考试工作,推动了全县“五五”普法工作的开展。县政协充分发挥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作用,先后组织政协委员视察普治工作2次,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县委依法治县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协助县委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提高依法执政能力的意见》,并结合本县实际,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建立和完善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各项制度,县委、政府中心学习组坚持季度学法日制度,认真听取法制辅导讲座;各乡(镇)和单位部门坚持学法日制度,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努力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县司法局协同县人事局认真组织开展公务员学法用法和法律知识考核工作,将考试考核成绩提供县委组织部作为年度考核、任职、定级和晋升职务的重要依据。同时,为认真贯彻《关于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的意见》,我们把对企业领导干部和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培训工作,纳入副科级以上干部法律知识学习培训计划,并结合企业实际,选择与企业切实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法制辅导内容,组织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到企业讲授法制课。近3年来,全县27个普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能认真履行普治工作职责,积极支持、配合抓好全县性的普法宣传启动、法制宣讲、法律教育、法律知识培训考试以及依法治理工作,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支持。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认真履职,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有力地推进了我县“五五”普法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围绕实现“两个增长、三个提高”目标,全面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一)认真抓好“五五”普法骨干培训和教材的征订发放工作。

20__年以来,全县三级培训网络采取不同的形式,不同规模共举办普法骨(文秘站:)干培训班96期14724人,培训中小学校法制课教师3期190人次;县乡(镇)党校共举办各类培训班84期,培训县乡村干部27184人,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的组织县乡村干部学习“五五”普法规定的法律、法规、条例。与此同时,各单位部门还结合行业工作需要,认真抓了专业法和部门法的宣传普及工作。如 林业局、工商局、水务局、国土资源管理局、建设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国税局和地税局等单位部门近3年来先后举办各类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班18期,参加培训人员7445人。为保证普法学习培训效果,满足不同层次普法对象的学习需要,县委依法治县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征订发放普法宣传学习资料、教材52648册(份);印发普法宣传材料203480份,发放《普洱市农村法律知识手册》62419册。使我县的干部职工学法有教材、培训有资料、普及法律知识有宣传材料等,确保了我县“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效果。

(二)认真组织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20__年以来,由依法治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相关部门协助配合,认真组织开展了以宪法宣传为核心的“三八”妇女维权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4月税法宣传月、安全生产宣传月,“6.5”环境保护日、“6.25”土地日、“6.26”国际禁毒日、“12.1”世界艾滋病宣传日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活动。共抽调人员388人次,上街设宣传咨询点119个,出动宣传车172辆次,发放宣传材料、宣传单45万余份,宣传画104000余幅、图文展版214幅,悬挂宣传横幅166条,粘贴标语7000余条,接待群众咨询15680余人次。20__年,为迎接百年奥运在我国的成功举办,全县还专门组织开展了一次“迎奥运,文明出行”道路交通安全知识竞赛暨全省中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知识竞赛活动。法制宣传活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民主法制精神,宣传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紧紧围绕“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这一主题,广泛宣传民族区域自治、环保、土地、气象、人口与计划生育、妇女、儿童、老年人权益保障、残疾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质量安全、治安管理、禁毒防艾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宣传《自治县条例》、《法律援助条例》、《条例》、《选举法》、《组织法》、《代表法》、《工会法》、《婚姻法》、《继承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物权法》、《艾滋病防治条例》和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民工维权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三)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落实六种宣传效果。

近3年来,针对“五五”普法工作要求,我县采取分层次、分对象,灵活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形式全面开展了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县城区和乡(镇)所属单位部门的普法工作,主要采取学法日制度集中干部职工集体学习讨论为主、个人自学为辅的方式进行,并深入乡(镇)、单位部门和中小学校讲授法制课,开展法律知识培训以及法律知识竞赛活动。农村农民既是普法的重点,又是普法工作的难点,为此,县乡(镇)普法领导机构采取了灵活性与多样性的方法开展。一是将村组干部集中到乡(镇),采取以会代训形式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后,由他们带着普法教材深入村组召集社员大会进行宣讲学习;二是县乡(镇)驻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县乡镇工作组深入村组抓中心工作时,召集社员群众进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学习;三是由乡(镇)司法所牵头,有关单位参与,组成普法小分队深入村组召集村民宣讲所要普及的法律法规;四是利用村委会召集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会时,组织宣传与农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五是乡(镇)村调解会在调处矛盾纠纷时,采取以案释法形式,宣讲法律法规;六是采用“文艺搭台,法律唱戏”的形式进行巡回普法宣传,将农村生产生活中经常涉及到的法律法规,自编自导为法制文艺节目,把法制宣传教育与戏剧艺术有机结合和,以舞蹈、说唱、相声、小品和传统节目渲染气氛,在欢声笑语和喜怒哀乐的法制文艺表演中,使群众在欣赏文艺表演的同时,又潜移默化中感受和感知法律法规知识。即充实了农村业余文化生活,又达到了普法的目的。同时,根据新时期特别是我县基层广大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特点和难点,20__年我们在把62419册《普洱市农村法律知识手册》全部发放到全县每户农户手中的同时,还因地制宜制定了大乡( 镇)60张、小乡(镇)50张的农村学法照片量化考核制,此举得到了市局的充分肯定。近3年来,全县共举办法制文艺演出184场次,欢看人数101500余人次,宣讲法律837场次,受教育人数405000余人次,电视台播出法制节目131期,法制报刊67期。

(四)抓好“五个环节”,突出重点对象的普法效果。

一是抓好全民普法宣传教育,突出普法效果。人民群众是依法治县的主体,也是实施依法治县的主体力量,其法律素质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依法治县的实际效果。因此,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素质,已成为实施依法治县的基础性环节。“五五”普法过程中,我县充分发挥县、乡(镇)、村(居)、组(社)、农户五级普法网络作用,确保宣传、动员和教育工作尽可能宣传到村组、到户到人,不留死角,尽量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抓领导、领导抓,层层重视普法工作。领导干部是普法工作的组织者和带头人,只有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普法宣传、动员和实施工作措施才能得以落实。领导起好学法用法龙头带头作用,全民学法用法良好氛围才能营造出来。三是抓好依法行政,严格执法责任制。坚持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依法管理是实践依法治县,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结合全县巩固深化平安建设工作,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工作和解放思想大讨论及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我县认真贯彻落实行政机关公务员行政问责办法等四项制度和政府“阳光工程”,健全完善了行政执法责任制、首问责任制、责任倒查制和限时办结制,并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情况进行检查或抽查,出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四是抓好公平公正司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要求司法机关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围绕“严格执法,热情服务”这一主题,结合政法系统大学讨论活动,从思想上认真解决“为谁执法,为谁服务”问题,在认真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原则的基础上,加强法律宣传教育,严格依法办案,实现公平公正司法,努力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五是抓好执法监督,提高行政执法水平。近3年来的“五五”普法工作中,我县充分发挥法律监督、工作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将行政执法活动公开化、公示化,使行政执法监督形成经常化、制度化,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同时,突出重点对象的普法教育,特别是加强了对青少年,尤其是在校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我们共组织普法骨干、辅导老师和法制副校长到县乡(镇)中小学校讲授法制课94场次,不断强化中小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校工作,学校的学习风气、教学秩序、周边环境有了明显的好转;另外,我们还采取措施切实加强了进城务工农民和农村留守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和道德教育。

四、以巩固深化平安建设为契机,深化各个领域的依法治理工作

在总结“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基础上,我县以巩固深化平安建设为契机,以“巩固成果、创新思路、健全机制、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为工作主线,以“深化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措施、扎实推进”为工作要求,以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工作为重点,加大投入,落实保障,整合力量,全力推进“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组织开展了各种形式的依法治理实践活动,使学法用法有机结合,平安建设与普治工作有机结合,“民主法治村”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有力地推进了依法治县进程。

(一)结合平安建设工作,深入开展“三大治理活动”。

我县各级领导和依法治理工作机构以深化平安建设为契机,在全县范围内继续推行“三公开、两监督”、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错案追究制和国家赔偿制度;推行依法行政制度和公平公正司法制度,建立健全了首问责任制,行政问责制和责任倒查制度,把依法行政和公平公正执法纳入制度化、法治化管理转道,组织开展了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六进”活动。在单位部门健全完善了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和人防、物防、技防措施,组织开展了“平安单位(部门)”、“平安校园”、“平安企业”、“平安楼院”、“平安股室”、“平安班级(班组)”和“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在村级继续推行“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的经验做法,积极组织开展“民主法治村”、“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巩固活动,认真落实“民主法治村”工作标准,不断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健全村务公开制度,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组织开展了“平安村”、“平安村民小组”和“平安户”创建活动。20__年,首次在凤山乡开展了60户的“法治中心示范户”创建试点,今年已在全县全面推开。同时,在企业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把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厂务公开、依法生产、经营、管理纳入法治轨道,充分发挥职代会、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会的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__年12月,威远镇新民村获得了部级“民主法治示范村”荣誉称号;20__年8月,我县在原有2个省级、1个部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基础上,永平镇迁糯村又上报参与了部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的评选。目前,全县119个单位部门、10个乡镇、135个村(居)民委员会,依法治理面达100%,1943个村民小组,依法治理面达95%。县、乡(镇)、村(居)、组(所)四级依法治理网络已经形成,并已发挥出日愈重要的作用。20__年,××县被省委、省政府命名表彰为省级“先进平安县”。

(二)结合平安建设工作,加大面上依法治理工作力度。

围绕深化平安建设工作,各系统、各行业认真学习、宣传和执行部门法,加强行业依法治理,组织开展整顿和规范治安秩序、市场经济秩序,城镇交通秩序、市容市貌、建筑市场、文化市场、医药卫生市场、农资市场和旅游市场专项治理工作;组织开展整顿校园周边环境、禁毒防艾专项整治行动。清理 整顿了城镇娱乐厅、游戏厅、歌舞厅、音像网吧市场,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禁毒防艾宣传和签名活动;继续抓好“法德结合,文明理家”治理活动,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因村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突出抓好村民法律道德教育,村级契约化管理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使群众看到治理活动的实际效果,调动了群众自觉主动参加治理工作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抓好突出治安问题的整顿,组织开展了“治理自行车、机动车盗窃案问题”、“集中整治废旧金属收购业”、“打击盗窃破坏电力电信广播电视设施违法犯罪”、“集中整治农村混乱问题”和打击“黄、赌、毒”等专项整治行动。围绕社会热点、难点、焦点和容易引发群众性事件等突出问题,健全完善了预警机制和处置预案措施,组织相关部门和专项力量;对存在和出现的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特别是涉及民生问题,采取疏导、教育、缓解方法,综合运用教育的、行政的、司法的和法律的手段加以妥善处置和解决,确保了我县社会和谐稳定。

五、取得的经验、成效及不足

(一)取得的经验

1、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加强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领导和支持,把普法依法治理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出台“五五”普法规划及《20__—20__年依法治县规划》措施,预算安排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专项经费,加强督促、检查和视察工作,是我县搞好“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要前提。

2、层层建立健全普法依法治理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配强配齐专兼职工作人员,层层落实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责任制和工作责任制,认真落实“机构、人员、经费、规划、措施”五个到位,是搞好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要保障。

3、依法治县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大胆地探索普法新方法、新措施、新途径,抓住普法“五个重点对象”学法用法活动,注重法制宣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不断强化基层、地方和行业依法治理工作,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与“三个文明建设”、“综治创安”、“民主法治村”、“建设平安××”,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是搞好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4、党政领导,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密切协调配合,群策群力,群防群治,全民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整体合力;整合普法依法治理资源,发挥普法依法治理效应,制定考评奖惩激励机制,是确保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顺利开展重要举措。

(二)取得的成效

1、“两个增长,三个提高”的普法目标逐年实现,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增强和提高了全县公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社会治安整体联动防范工程的实施和巩固、深化“平安××”创建活动大张旗鼓地开展,促使本县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全县刑事和治安案件发案率逐年下降,矛盾纠纷调解率和成功率逐年上升,人民群众对治安满意率增加,全县呈现出政治社会稳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民族和眭团结,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2、依法治理与“三个文明”建设、综治创安、巩固、深化“民主法治村”和“平安××”创建活动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全县人民精神风貌、文明言行、城市交通、环境保护、市容市貌、文化卫生、服务质量、社会治安等诸方面出现了巨大的变化,治理和创建工作一年上一个新的台阶,治理成效显者。

3、各级政府部门、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部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依法管理和执法公正的自觉性普遍增强,文明、公平、公正执法、热情服务和勤政为民观念意识增强;全县领导干部及公民学法、知法、用法、守法和护法的自觉性提高,人民群众遇事找法,办事靠法成为自觉行为;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依法维权、依法纳税、依法履行义务的自觉性明显增强。

4、在依法治理过程中,通过加强全县工作,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力度,妥善处置在林业体制改革和企业改组改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一些历史遗留和现实发生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得到妥善处理解决,纠纷隐患得到及时处理,人民群众有纠纷找司法,有问题找政府及相关部门依法解决的观念意识和自觉性明显增强。本文来源:文秘站

(三)存在的问题

1、因受城乡差异,部门和行业差异的影响,我县城乡、部门和行业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发展不平衡;特别是一些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边远少数民族村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难度较大。

2、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还不同程度存在着个别乡(镇)和单位部门的领导由于只注重抓经济和部门硬指标工作任务,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认识还不够到位,重视和支持力度还有待加强。

3、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加之我县属非特贫困县,上级有关法制宣传经费政策难以挂靠,而《规划》中“各级财政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安排人均不少于0.2元的法制宣传教育经费,并随着经济发展逐年增加。”的要求难以落实,所以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费十分紧缺,致使依法治县办公室对乡(镇)、单位部门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指导、督促不够、专题调研活动难以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依法治县进程。

六、下一步工作的思路

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五五”普法规划和决议,以“法律六进”为载体,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扎实推进依法治理,大力加强公民法制教育工作,全面作好“五五”普法规划的总结扫尾和验收工作,为全面构建“和谐平安××”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一是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认真落实“五五”普法规划和决议,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制度,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创造性的开展各项工作,不断提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水平。同时要加大对规划和决议贯彻执行情况的经常性督促检查力度,确保圆满完成“五五”普法规划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二是以“法律六进”为依托,坚持不懈的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宣传学习,要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开展好《宪法》、《物权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森林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环境保护法》等与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不断提高群众的法制观念。要围绕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民等重点普法对象,采取学习法律知识读本、办普法培训班、举办法治讲座等形式,切实提高普法重点对象的法律素质和水平,使他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构建“和谐平安××”营造良好的法制氛围。

三是落实工作经 费,充实人员,确保各项工作正常深入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尤其需要在经费和人员上得到保障,所以将尽量争取把《规划》中“各级财政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安排人均不少于0.2元的法制宣传教育经费,并随着经济发展逐年增加。”的规定落实到位。同时也要及时调整充实好各级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机构及办事人员,加大业务培训力度,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努力改善办公设施和办公条件,切实解决工作人员的实际困难,以保证普法工作的不断提高。

检查组各位领导,自20__年以来,我县“五五”普法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普法战线全体同志们的辛勤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我们的工作与县委、政府和上级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虽然今年已是“五五”普法规划实施的第四年,时间紧、任务重,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以这次督导检查为契机,进一步扎实抓好“五五”普法后期的各项工作落实,有决心也有信心,力争以优异的工作成绩作好迎接上级对我县“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考核验收准备。

水务依法行政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根据市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今天召开20*年全市水利工作会议,同时还借机套开全市水利系统纪检监察会议和市水利学会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中央经济工作会、农村工作会和全市经济工作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20*年水利工作,安排部署20*年工作,表彰20*年“禹王杯”水利综合目标考核先进单位,签订20*年“禹王杯”水利综合目标考核责任书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借此机会,向在20*年为全市水利发展与改革付出辛勤劳动的全市水利干部职工和市级有关部门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向获得“禹王杯”表彰的区县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下面,我受局党组书记、局长*同志的委托,讲三点意见。

一、以深入贯彻《决定》精神为契机,掀起大兴水利、大干水利新高潮

20*年,全市各级水利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决定》和全市水利工作座谈会精神,负重自强,开拓创新,全市水利改革与发展亮点纷呈,是我市有史以来在建项目最多、投资规模最大、建设任务最重、人民群众最满意、发展与改革取得成效最好的一年。全市完成各类水利水电投资70.6亿元,同比增长54.2%,创我市历史新高;争取到位各类市级以上水利水电投资30.3亿元,其中争取中央水利投资13.3亿元,创我市历史新高。

(一)水利建设全面提速

1.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全年完成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投资37亿元,开县鲤鱼塘水库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即将下闸蓄水;“泽渝”一期工程中的*迎*及万盛*等6座水库主体工程基本完工;铜罐驿、松溉两大长江提水工程建设全线展开,铜罐驿提水工程通水至马家沟水库;主城区后备水源工程——*观音洞等重点工程及*、*、*等21个城市、27处防洪工程建设强力推进。*等一大批水利水电工程相继开工建设。

2.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再创佳绩。按照“一事一议”、“民办公助”、“先建后补”的方式,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兴修水利的积极性,全市修复水毁工程8056处,新建小型水源工程4.37万处,新增蓄水能力935万立方米;完成土石方9547万立方米,投工14903万个;新增有效灌面21万亩,恢复改善灌面119万亩;新增节水灌面25.5万亩;加高加固堤防92公里,疏浚河道119公里,清淤渠道15414公里;新增旱涝保收烟田11.7万亩。继续推进了龙溪河等5个大灌区建设,开工建设了*东大灌区和*、梁平、巴南3个灌溉试验站,全面建成了江北、彭水、*、南川4个节水示范项目。各项指标均超计划任务的1-2倍。

3.水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围绕“四沿”战略,进一步加快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保项目、中央预算内水保项目和世行水保项目建设,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52平方公里,实施新增保护面积3800平方公里。*、万盛等4条清洁型小流域开工建设,*、*等10个区县的保护母亲河水保项目进展顺利,覆盖全市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初具规模。根据水利部的统一安排部署,深入、有效开展了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专项行动,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105人次,检查开发建设项目634个,查处违法案件197起。

4.农村水电快速发展。开展了全市农村水能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对全市782座农村水电站开展了安全管理分类首次申报评定工作。全市22个区县的“十一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8个县的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和9个区县的部分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全面启动。全市年末地方中小水电装机达166万千瓦。

(二)“民心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1.饮水安全建设。结合抗旱救灾和灾后重建,以新农村建设试点村、重要集镇为重点,采取整乡整村推进的方式,全市累计完成投资6.51亿元,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25万处,新建、改扩建场镇供水工程127处,解决了152万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投资和解决人数均创历史之最,一年相当于“十五”解决总人数的64.7%。

2.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围绕2009年全部销号病险水库的总体目标,逐一倒排工程前期工作和整治计划,市级财政预安排了5亿元专项资金,分期分批对1476座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整治销号病险水库214座,占年度任务的214%,恢复防洪库容0.4亿立方米,保障了水库下游100多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3.乡镇供水工程和城市达标堤防建设。新建、改扩建场镇供水工程127处,占年度任务的127%,新增和改善城镇供水人口27万。建成城市达标堤防18公里,完成目标任务的121%;解决了18个百强镇和中心镇的防洪安全问题,实施了18个重点防洪城镇应急修复和水毁工程修复项目。

4.污水处理厂建设。土主、奉节公平、石柱沿溪3个污水处理厂竣工投产;荣昌污水处理厂基本完工,秀山、酉阳、綦江、双桥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展顺利。

(三)水利工程建管体制不断创新

1.各项水利改革稳步推进。累计完成26座向城镇供水的中型水库的水价核批,调标后的工程原水均价达0.6元/立方米以上。全市已完成定性、定编和落实运行管理经费的水管单位分别达到747个、718个、218个。30个区县开展了水利工程确权划界工作,水利工程已确权的土地面积达92.63万亩,660座水库领取了国有土地使用权证。15个区县组建了1368个用水户协会,入会农户14.2万户,管理的灌面近53万亩。全市已有20个区县成立了水务局,共计有28个区县基本实现了涉水行政事务一体化管理。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落实市级财政预算资金17亿元,63亿元市级政府信贷资金顺利通过国家开发银行评审,贷款总合同已经签订,第一笔资金已经投放工程;筹集落实各类贷款资金58亿元;各区县共落实财政性资金20亿元;全市水利工程落实土地储备4.6万余亩,已有2.8万亩办理了土地储备证。

2.水利建管体制不断创新。一是对饮水安全、城镇供水、城镇堤防、小型水利、病险水库整治、水土保持、小水电等项目全面推行开工前、竣工前和违规违纪查处“三公示”制度,35个区县按要求对85%以上的项目严格执行了公示制度。二是对公益性、准公益性重点水利项目全面实行“六定一管”,将工程建设的管理权下放区县。三是对农村饮水、小型水利设施(烟水工程)和乡镇供水等项目,主要管材、设备严格执行县级集中招标,组织专业队伍施工。四是采取“竞标”的方式,确定*区、巴南区和垫江县作为全国农村饮水安全示范县,开县、*、潼南等区县在农村饮水、小农水项目中推行了“竞标”立项。五是组建了饮水安全片区工作组,承担起了饮水安全、乡镇供水、病险水库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和建设现场的监督、指导职能。六是不断完善了水利工程招投标制度,推行水利工程合理低价中标。七是砂石资源开采权全面实行了竞价公开拍卖,仅江津区砂石资源费拍卖达3500余万元。

(四)水利管理不断加强

1.水利规划及前期工作进一步加强。编制完成了主城区防洪规划、“泽渝”中型水库规划、“7.17”特大暴雨洪灾灾后重建规划和“十一五”城镇防洪、城镇供水、农村饮水安全、水利部定点扶贫水利发展等规划,稳步推进了綦江河流域规划、长江流域综合规划修编、“一小时经济圈”水利发展规划、大宁河流域水资源规划。本着“加快”、“突破”的原则,各区县对重点水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城镇防洪、城镇供排水、饮水安全、水保、水电等项目重新逐一倒排了前期工作计划,市、区县两级共落实前期工作经费9000余万元,加速推进了10大类、1000余个水利项目的前期工作,已完成872个,为全市水利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水资源管理、保护与节约工作进一步加强。一是水资源管理进一步加强,水资源费征收工作取得新突破,市级水资源费征收已突破5000万元。二是水资源保护能力不断提升,初步建成了市级水环境监测体系,区县水环境监测体系建设有序推进;22个区县全面取缔了饮用水源水库的投饵施肥和网箱养鱼。三是编制完成了《*市城市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及《*市水利系统突发性水污染应急预案》。四是深入开展以铜梁、永川为重点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编制完成了《*市“十一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五是取水监督管理手段实现新突破,完成了全市第一批17家市管取水单位取水在线监测与系统建设工作。

3.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工作进一步加强。自2006年实施后期扶持政策以来,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顺利完成了大中型水库移民人口核定登记、后扶方式确定、后扶规划编制及批复等工作。采取倒排工作时间、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的方式,如期完成了国务院提出的“力争在20*年上半年把后期扶持政策落实到村、落实到户、落实到人”的工作目标。目前,全市涉及38个区县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资金严格做到了按季发放,后期扶持项目实施顺利,受益群众满意度较高,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社会稳定。

4.依法行政工作进一步加强。水行政立法工作扎实推进,先后向市政府报送了涉及水资源管理、取水许可、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征地拆迁等方面政府规章草案,并与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水利发展的规范性文件,特别是会同市级相关部门,促成市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关于开展水利工程用地确权登记工作意见的通知》,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市水利工程的管理和产权制度改革。与此同时,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进一步提高了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共立案查处690件水事违法案件,调解水事纠纷3*起。

5.水利安全工作进一步加强。我市水利行业首次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利水电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意见》,逐级落实领导、完善机构、明确职责,切实做好以工程防汛、施工安全、水上安全为重点的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在建水利工程的安全度汛和病险水库的24小时监测工作,确保了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启动了全市水利行业安全隐患排查和水利建筑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先后组织10余批次检查组深入施工现场,开展质量、进度和安全大检查。

6.水利科技及信息化工作进一步加强。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高质量修订完善了《“十一五”水利信息化规划》,建成了*、*、*3个水文基地,完成了*水利(水务)公众信息网的改版工作,各区县水利部门的公众信息网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出台了《关于加强水利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见》,以工程带科技,立项实施了2个部级、5个市级科研项目,水利科技成果转化率明显提高。

(五)防汛抗旱工作取得全面胜利

面对20*年我市严重的春旱、局部遭受的特大暴雨洪灾,各区县党委、政府和水利部门未雨绸缪,及早部署,落实了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抗旱责任制,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各类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同时,通过国家防总的协调,成功实现了全国首次跨省调水,迅速解决了主城区的供水危机。今年7月,我市局部地区遭受了百年难遇的特大洪灾,总书记及水利部陈雷部长、矫勇副部长亲临灾区一线指导抗洪救灾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从容应对,多措并举,努力帮助灾区群众抗灾救灾,将洪灾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我市水利系统有8人、18个单位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抗洪救灾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

(六)精神文明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

一是进一步探索并建立完善了“执政为民、服务发展”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了以“清廉从政,服务发展”为主题的作风建设年活动,建立了“对口联系,服务区县”和区县水利局考评市局机关、直属事业单位的机制。继大幅减少行政审批环节,由23项行政许可和2项非许可审批分别减少到17项和1项之后,又将乡镇堤防、供水和小(一)型以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审批权和饮水安全工程的验收权全部下放给区县。

二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预防腐败的体制和机制。与区县水利局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加强了对重点工程的稽查和水利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督和审计。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一把手”工程,常抓不懈,严肃查处了各类违纪违法案件,有效确保了“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

三是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干部队伍素质和行业形象地位进一步提高。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做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部门配合共同抓、党员干部齐参与的良好机制,党建工作得到了新的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了市水利局干部轮岗和竞争上岗,19名年富力强的干部走上了处级领导工作岗位,正、副职处级领导干部平均年龄分别下降了7.1岁和6岁,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取得了重大进展。进一步加大了水利行业职工的教育培训力度,水利干部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深入开展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促进和谐机关建设,全市水利系统有10余单位荣获部级表彰。四是紧扣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与水利的契合点,继续坚持开放式宣传,主动提供新闻线索,积极协调、配合中央和市、区县新闻媒体,通过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水利报、*电视台、*日报以及区县党报、党刊等,围绕我市水利改革与发展取得的成绩,突出抗击百年不遇洪灾,广大市民关心的民生水利,开展了扎实有效的系列宣传报道,更好地树立了水利行业良好的公众形象,为水利发展与改革创造了更为有利的舆论环境。五是将议提案办理与全市水利工作紧密结合,由市水利局承办的95件议提案在规定时限内全部完成,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97.3%。原市委书记亲自领办的《关于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保障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用水的建议》的提案,办理工作扎实、措施有力、效果良好,得到了市委、市政协的充分肯定。市水利局被评为全市议提案办理先进集体。

此外,全市水利系统的档案、机要保密、督查督办、水利部定点扶贫、和市局对口扶贫、对外交流合作、群团、老干部、机关管理与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过去一年全市水利发展和改革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部分区县对水利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够,资金筹措手段单一,自筹资金到位差,“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二是部分区县对“六定一管”制度执行不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进展缓慢;三是一些水利项目前期工作深度不够,设计水平不高;四是少数区县对“三公示”制度执行不力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充分认识我市当前水利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形势

当前,国情、市情对*水利发展与改革的形势总体趋好,水利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空前的巨大挑战。

(一)面临的新机遇。一是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农村工作会,均把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摆到了十分突出的位置。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这是难得的大好形势、大好机遇。二是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水利发展的决定》和相关水利发展的优惠政策、措施,在全市的经济工作会上,市委、市政府把基础设施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又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市级财政还将进一步加大对水利的投入。三是各区县党委、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更加重视、关心、支持水利工作,切实加大了对水利的投入。四是有一大批水利项目的前期工作已完成,为明年乃至今后的争资立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五是连续两年的特大旱洪灾害,进一步增强了全市人民大兴水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面临的新挑战。一是国家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金融政策,将给水利发展在银行的贷款带来很大的困难。二是国家实施了更加严格的土地政策,使我们通过土地储备方式筹措水利发展资金增加了难度。三是随着银行资金使用审批权的上收,特别是自筹资本金的同比例到位,用地、环评审批手续必须齐备,逾期用款指标作废等前置条件的设定,致使向银行申请贷款难,用款也难。四是当前全市在建工程很多,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严重不足。

三、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努力谱写水利发展与改革新篇章

20*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顺利实施“十一五”水利发展与改革目标的关键之年,新一届市政府工作的开局之年,做好20*年的各项工作至关重要。全市水利工作要围绕“一个目标”,突破“两个难点”,抓好“六大建设”,强化“三项管理”,深化“三项改革”,做好“四项工作”。

(一)围绕“一个目标”

20*年,全市水利工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水旱灾害比较频繁,一定要把水利工作放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下大力气抓好。要大力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防汛抗旱能力,确保城市供水安全,确保城乡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加快、率先、创新、突破、统筹”,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的统一规划、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统筹城乡水利水务发展与改革,努力解决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饮水、防洪、工农业用水和水生态安全问题,力促全市水利水务发展与改革更好更快,为把*建设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作出更大的贡献。全年力争完成各类水利水电投资70亿元。

(二)突破“两个难点”

1.突破前期工作难点。一是要按照“开工一批、推进一批、储备一批、论证一批”的思路,分门别类地建立完善项目储备库,按照市局与市发展改革委明确的有关要求,倒排并限时完成一批重大水利项目的前期工作,强力推进骨干水源等11大类2000余项目的前期工作,具体为:完成玉滩水库初步设计审批,推进巴南观景口、南川金佛山大型水库和开展铜梁小北海、*小南海补水等一批水源工程的前期工作;完成巴南城区堤防二期、北碚城区堤防二期、綦江县城等一批县城堤防护岸工程的审批立项;完成368万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可研和实施方案的编制及审批;完成2座中型、284座小(一)型和688座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前期工作;力争20*年4月底前全面完成城市拓展区供水、乡镇供水、城镇堤防工程的前期工作。要加快或如期完成上述项目的前期工作,各区县要下大力气解决前期工作经费投入不足和无技术人员开展工作的问题,整合技术力量,对技术人员要采取“招、引、吸、聘”等多方式予以解决。同时,各地要及时保质上报各类项目计划和设计方案,否则,一旦贻误“战机”,其一切后果自负。二是要认真开展“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完成全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和“1小时经济圈”水利规划,配合长江委推进长江流域综合规划修编。三是要力争完成綦江河流域综合规划,启动五布河等4-6条中小河流流域综合规划工作。

2.突破资金筹措难点。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心和相关市级部门的支持下,市级部分的资金已基本筹集到位,市里将严格按照“竞标”的要求,真正体现“谁积极,支持谁”。同时,也请各区县充分分析当前面临的投融资形势,切实研究并利用好市上出台的一系列水利发展优惠政策,通过政府信用贷款、收费权质押、土地储备、盘活优良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等多种方式和举措,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千方百计落实自筹资金,为水利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三)抓好“六大建设”

1.重点工程。要严格执行市政府与有关区县签订的《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目标责任书》和“六定一管”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快开县鲤鱼塘、“泽渝”一期等重点水利工程和铜罐驿、松溉长江两大提水工程、“九五”期中型水库渠系配套工程建设,开工建设大足玉滩大型水库枢纽工程、*中型水库,基本完工长寿范家桥、石柱万胜坝、*城北、巴南丰岩等4处中型水库枢纽工程。

2.饮水安全工程。要扎实做好实施方案和可研的编制,采取“整乡整镇推进”的方式,以城市拓展区、重点集镇、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所在乡镇和柑橘、蔬菜等重点农业产业化园区为重点,结合重点水源、雨水集蓄、烟田水利等工程建设,多渠道落实好地方财政配套和群众投劳集资,解决200万农村人口、100万城镇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

3.病险水库整治工程。要按照“先重后轻、先险后病、先急后缓”的原则,上半年全面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前期工作,4月底前完成中央已下达投资计划的64座病险水库和区县自行上报的502座危及下游城镇、学校、工矿企业、重要交通设施的小(二)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确保各类工程安全运行。全年力争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800座。

4.城镇防洪工程。城镇防洪工程是以区县自筹为主,市上适当补助为辅的“民心工程”。20*年总体上要按照开工一批、建成一批的要求,多渠道筹措资金,基本建成巴南、北碚等10处城市防洪工程,建成城市达标堤防20公里;在20*年4月底前要全面完工56个中心镇、百强镇的堤防建设任务,新开工建设30处乡镇和建成40个重点集镇的防洪护岸工程。

5.生态水利工程。一是要紧密结合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按照水土保持“四沿”战略,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努力构建秀美巴渝山川,全年要治理完成水土流失面积800平方公里,新增保护面积3800平方公里。二是要加快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体系建设,并依托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专项行动,加强监督检查,狠抓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的落实,遏制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三是全面完成永川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并以节水制度和运行机制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铜梁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争取启动第三批部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和生态示范城镇、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工作,同时建成4个县级污水处理厂。四是要全面推进中梁、金家坝、门坎滩电站和22个“十一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启动建设5个新电源点,实施3个技改项目。五是要全面完成“送电到乡”建设任务,加快推进8个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完成7个区县35个村的无电地区电力建设任务,全市新增地方中小水电站63座。

6.面上水利工程。一是要紧紧抓住当前春耕之前的大好时机,把直接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水毁工程修复作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任务,广泛发动和组织广大受益群众投劳集资,在4月底前要全面完成塘库堰渠的维修整治、清淤扩容和水毁堤防的修复,为来年抗御洪旱灾害、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打牢基础。二是要结合长江柑橘和蔬菜产业带及烟田水利项目,继续实施好6个在建大灌区、1个中型灌区和4个节水示范项目,争取新开工1个大型灌区,组织实施好中央和市级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民办公助”项目。今年市水利局将重点支持每个区县发展1—2个农业产业化项目。全年力争新增有效灌面15万亩、旱涝保收面积30万亩(其中烟田20万亩)、节水灌面20万亩。

(四)强化“三项管理”

1.强化水资源管理。一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城乡水资源规划体系,加强水资源的统一规划管理,切实强化取水许可,全面开展除水力发电外的市管工业企业取水单位取水计量在线监测,大力提高水资源费和各种规费征收率。二是继续强化水务行政管理一体化区县的水质监测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市、区县水环境监测实验室,加强对县城、乡镇供水水源地以及主要次级河流水功能区的监测,强力取缔水库投饵和施肥养鱼,建立完善市、区县水利系统的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响应制度。三是要进一步加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和饮用水源地保护,全面完成主要河流水域纳污能力核定工作,规范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严格新、改、扩建入河排污口的审批,启动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实施工作。要启动全市综合用水定额编制和工业产品用水定额修编工作。四是要严格按照《*市水电开发权出让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水能资源的统一管理与开发利用。

2.强化水利工程管理。一是对纳入“竞标”范围的骨干水源、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城镇供水、城镇堤防、水土保持、农村水利等9大类项目,要严格执行“竞标”机制,对市上和国家已安排投资,地方自筹资金到位,工程进度快、质量好的项目,市上将加大投入力度;对已经完成前期工作,且地方自筹资金落实的项目,优先上报国家立项,优先安排市级投资。二是要进一步强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完善基建项目现行的招投标管理办法,规范使用《水利工程施工合同范本》,加强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压证上岗和诚信档案管理。三是对饮水安全、病险水库、城镇供水、城镇堤防、水土保持、大灌区、节水灌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小水电等各类面上水利项目,要严格执行以“工程规模、工程投资、工期、质量、建后管理制度、水价、责任人”为主要内容的“三公示”制度,自觉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同时,要按照市局规定的时间、内容、范本在区县级媒体上进行公示,并按规定的时间报市局备案。四是对确保国家、市上认可的补助资金不突破且又能实现彻底解决饮水安全的区县,要逐步探索对项目审批、资金安排、工程验收权的进一步下放,以增强区县政府的统筹协调能力,减少办事程序,提高投资效益。五是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促进安全生产与水利的同步协调发展。

3.强化河道管理。一是要坚持“人水和谐,规划领先,管理从严,确保河道安全”的新理念,围绕城乡统筹,启动编制《涉河城镇河道岸线利用规划》,严格实施涉河项目同意书制度,完善河道管护范围确权定界工作。二是要进一步编制完善嘉陵江、乌江等重要河流、重要河段的河道采砂规划,切实做好长江175米蓄水后砂石资源的论证工作,维护全市河道采砂的良好秩序,确保河道砂石资源合理利用。三是要进一步加大河道管理的执法力度,深入开展河道清障工作,确保河道行洪安全。

(五)深化“三项改革”

1.水价改革。一是要在全面完成已成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确保26座向工业和城镇供水的中型水库原水水价和其余小(一)型工程的水价,今年按核批水价的执行率不得低于80%。

2.小型水利设施产权、经营权制度改革。要按照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水利工程用地确权登记工作意见的通知》的要求,组建专门的班子,落实专门的人员,在今年要全面完成小(二)型及以上水利工程确权、划界、颁证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力争全面完成小(二)型水库、灌溉渠系、城镇供水、小水电、水土保持等工程的产权制度改革。

3.水务一体化改革。除主城9区以外,尚未完成水务一体化改革的区县,要抓紧编制方案上报市编办审批,力争全面完成区县的水务一体化的行政体制改革,初步建立我市“权威、高效、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六)加强“四项工作”

1.加强防汛抗旱工作。一是要切实做到防汛抗旱工作早会商、早部署,进一步强化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责任制、值班制,按照各类水利工程、重点集镇山洪易发区防汛预案,切实做到领导、队伍、物资(器材)、非工程应急措施“四落实”,提早做好抗大洪、防大旱的各项准备工作。二是要加强水文站点建设和水文设施的保护,依法划定水文设施保护范围,充分发挥其防汛抗旱的前哨作用。三是要抓住一切降雨时机,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切实做好蓄水保水工作,按“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确保城乡生活生产用水,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与此同时,各地要针对我市当前发生的春旱,发扬前年伟大的抗旱精神,认真抓好抗御春旱的各项工作,确保人民群众喝上卫生的水。

2.加强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工作。一是要按照国务院471号令的要求,认真做好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前期工作,完善审批程序,强化监督管理,切实维护移民的合法权益,使移民生产生活水平达到或超过原有水平。二是要在继续抓好后期扶持政策落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移民工作体系,研究增加库区投入的渠道和机制,实施好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

3.加强廉政建设工作。一是要坚持清廉从政,把确保资金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之以恒地抓好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理想观、道德观。二是要进一步探索建立“执政为民、服务发展”的长效机制,努力提高水利水务行业的公共服务水平和行政效能。三是要认真贯彻落实中纪委《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一把手”工程常抓不懈,持续推进党的先进性和制度建设。四是要加大审计工作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确保“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

4.加强目标考核工作。去年,市政府与各区县政府分别签订了“十一五”水利任期目标、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目标责任书,请各区县水利局认真作好各项考核的基础工作。市水利局将继续加大对“禹王杯”综合目标考核评比的力度,今年将对足额按时落实到位各类水利工程自筹资金、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饮水安全、病险水库整治等9大项作为重点考核内容,对四个方面实行了“一票否决”,即:一是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应进行公开招投标而不按规定进行公开招投标的;二是未按市水利局要求和《公示范本》全面、及时实行“三公示”的;三是违规使用水利资金或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出现重大违规违纪案件的;四是已成和在建水利水电工程发生较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或重大质量事故的。希望各区县认真研究今年的考核办法,认真查漏补缺,争取榜上有名,荣获奖励。与此同时,请各区县突出行业特点,围绕全市水利中心工作,从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水利入手,创新宣传方式,进一步加强水利宣传工作。

水务依法行政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水利部

【代码】123

一、主要职能:

(一)拟定水利工作的方针政策、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组织起草有关法律法规并监督实施。

(二)统一管理水资源(含空中水、地表水、地下水)。组织拟定全国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水长期供求计划、水量分配方案并监督实施;组织有关国民经济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及重大建设项目的水资源和防洪的论证工作;组织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费征收制度;国家水资源公报;指导全国水文工作。

(三)拟定节约用水政策、编制节约用水规划,制定有关标准,组织、指导和监督节约用水工作。

(四)按照国家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拟定水资源保护规划;组织水功能区的划分和向饮水区等水域排污的控制;监测江河湖库的水量、水质,审定水域纳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总量的意见。

(五)组织、指导水政监察和水行政执法;协调并仲裁部门间和省(自治区、直辖市)间的水事纠纷。

(六)拟定水利行业的经济调节措施;对水利资金的使用进行宏观调节;指导水利行业的供水、水电及多种经营工作;研究提出有关水利的价格、税收、信贷、财务等经济调节意见。

(七)编制、审查大中型水利基建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报告;组织重大水利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组织拟定水利行业技术质量标准和水利工程的规程、规范并监督实施。

(八)组织、指导水利设施、水域及其岸线的管理与保护;组织指导大江、大河、大湖及河口、海岸滩涂的治理和开发;办理国际河流的涉外事务;组织建设和管理具有控制性的或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要水利工程;组织、指导水库、水电站大坝的安全监管。

(九)指导农村水利工作;组织协调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水电电气化和乡镇供水工作。

(十)组织全国水土保持工作。研究制定水土保持的工程措施规划,组织水土流失的监测和综合防治。

(十一)负责水利方面的科技和外事工作;指导全国水利队伍建设。

(十二)承担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的日常工作,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全国防洪工作,对大江大河和重要水利工程实施防汛抗旱调度。

(十三)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结构

(一)办公厅

协助部领导对各司工作进行综合协调,组织机关日常工作;负责部领导和总工的秘书工作;管理部机关公文处理、政务信息、档案、保密、机要、政务信息化、工作,并指导水利系统的相关工作;管理协调部机关政务公开工作;组织部召开的综合性的全国性会议、部务会议和部长办公会议,管理部机关行政会议计划;组织部对外宣传和新闻工作,指导水利系统宣传工作;组织部综合性重要政务文稿的草拟工作,对重大问题进行调研;负责重要事项的督办、查办和催办工作;负责部机关工作规章制度建设;负责部值班工作,组织部重要接待工作;组织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提案和建议的办理工作;承办部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规划计划司

组织编制全国水利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组织水利发展和改革的重大专题研究;组织编制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流域综合规划和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归口管理专业和专项水利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工作;组织指导有关国民经济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及重大建设项目的防洪论证工作;负责审批重大建设项目洪水影响评价和规划同意书;参与拟定全国和省际水量分配和调度方案工作;组织审查、审批全国重点水利基建项目和部直属单位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立项和初步设计;协调流域开发工作;指导河口、海岸滩涂治理和开发;对大中型水电站的选址、防洪库容规划提出意见;负责国家重点水利基建项目、部直属基建项目的年度投资计划管理和水利前期工作投资计划管理;指导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估工作;研究制定与水利规划计划相关的政策、法规及制度;归口管理与国家有关部委相关的基本建设规划计划工作;负责水利综合统计工作;承办部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政策法规司

组织编制并监督实施水利法制建设规划与年度立法计划;组织拟订水利法律和综合性水行政法规、规章并监督实施;指导拟订专项水行政法规、规章;负责部规范性文件的审查;负责部规章的解释、备案、清理和水法律、行政法规适用问题的答复工作;参与全国人大、国务院各部门制定与水有关的法律、法规起草和协调工作;负责法律、法规征求意见的答复工作;组织制定并实施水利方针政策研究计划;组织研究提出综合性水利方针政策、水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指导地方水法制建设;组织水法规的执法检查;组织指导水法制宣传,负责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组织指导水政监察和水行政执法工作;组织重大水事违法案件的查处以及省际、部门间水事纠纷的调处工作;组织指导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工作并实施监督;承办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民事诉讼工作;指导水利部法律顾问工作;承办部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四)水资源管理司(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

负责水资源(含空中水、地表水、地下水)的统一管理,负责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工作,组织拟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制度、标准并监督实施;、组织指导有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及建设项目的水资源论证工作;负责组织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组织水资源专业规划的编制、审查,并监督实施;组织拟定全国和省际水量分配和调度方案,监督年度省际水量分配和调度方案的实施;组织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实施和监督,对流域和区域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和监督管理;组织指导全国地下水(含矿泉水、地热水)管理和保护工作,及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的编制并监督实施。组织编制全国地下水通报;组织指导全国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工作。指导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承担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日常工作,组织指导全国节约用水宣传工作;指导水务管理工作;组织实施水资源保护制度。组织指导水功能区划分、湿地生态补水和控制向饮水区等水域排污;监督管理省界水量、水质;组织审定江河湖库纳污能力;组织指导入河排污口设置管理工作,提出限制排污总量的意见。组织编制全国水环境状况通报;指导全国供水水源地和水生态保护工作,管理水利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水利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负责水利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预审工作;指导各行业水平衡测试工作,组织拟定区域与行业用水定额并监督管理。组织管理全国用水统计工作,组织编制国家水资源公报;承办部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五)财务经济司

指导全国水利经济财务管理工作;研究拟定水利预算管理、财务会计、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水利资金管理方面的制度;提出水利部中央级部门预算建议并组织实施;指导水利系统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及信息化建设工作;研究拟定水利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推进体制改革;指导水利系统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和运营工作;研究提出有关水利的价格及行政性收费政策、制度;提出水利行业财政、税收、信贷政策建议;指导水利系统经营管理工作;负责中央水利资金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考评工作;负责部机关后勤行政管理工作;承办部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六)人事劳动教育司

组织拟定水利系统人才开发规划及相关政策,指导水利系统职工队伍建设;综合管理部直属单位人事工作;组织拟定部机关及直属单位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并监督实施;指导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负责部机关公务员管理;归口管理流域机构各级机关依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工作;负责部直属单位领导班子、部管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和干部监督工作;承办部管干部的日常管理工作;组织拟定水利工程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标准、水利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归口管理直属单位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专家管理和表彰奖励工作;管理水利行业职业资格;负责部机关和直属单位职能、机构、编制管理和体制、机构改革工作;组织拟定水利事业单位定岗定员标准。归口管理水利社团工作;管理部机关和直属单位工资福利工作,研究拟定水利行业特殊岗位津贴标准;指导水利系统安全生产工作,组织拟定安全生产标准。承担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归口管理部直属单位劳动保护和卫生保健工作;组织拟定部机关和直属单位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并组织实施;承办部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七)国际合作与科技司

管理部机关及直属单位外事工作;组织指导水利系统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归口管理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合作及国际水事活动;承办政府间水利涉外事务,指导引进国外智力和人员交流工作;归口管理涉及港澳台地区的水利交流工作;承办国际河流的涉外事务,研究拟订国际河流有关政策;负责水利科技工作,组织研究水利科技政策;指导水利知识产权工作;组织编制水利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计划并指导实施;承担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日常工作;负责水利科技项目和科技成果的管理工作,指导水利技术推广工作;指导部属科研院所工作;负责水利行业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承办部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八)建设与管理司

组织拟定水利建设政策、法规、制度和标准并监督实施;组织拟定管理和保护河道、水库、湖泊等水域、岸线、河(湖)堤、海堤、水库大坝、水闸管理和保护的政策、法规制度、标准并监督实施;指导大江、大河、大湖及其它重要河流的整治;监督实施重要江河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江河、河段的规划治导线,对整治航道提出意见;组织指导江河湖泊和水利工程的管理,负责水库、水电站大坝的安全监管,监督大江大河干堤、重要病险水库、重要水闸的除险加固;组织指导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组织指导水利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开工审批、蓄水安全鉴定、验收、后评价和水利工程确权划界;组织指导具有流域控制性或跨省的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管理水利建设市场,监督管理市场准入、工程招标投标、建设监理、工程造价、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生产,组织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稽察;组织指导江河湖泊采砂管理以及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承办部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九)水土保持司

管理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协调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组织拟定和监督实施水土保持政策、法规;组织编制水土保持规划、技术标准并监督实施;负责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管理工作;承办中央立项的大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和监督实施工作;组织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并定期公告;组织、指导、协调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综合防治工作;制定全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并监督重点水土保持建设项目的实施;组织推广水土保持科研成果;指导水土保持服务体系建设;承担水利部绿化委员会的日常工作;承办部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十)农村水利司

指导全国农村水利工作。组织拟定农村水利政策、发展规划和技术标准并监督实施;指导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导村镇供水、农村饮水安全和农村节约用水工作;组织拟定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规划并监督实施;指导灌溉排水、节水灌溉、牧区水利、雨水集蓄利用等工作;实施灌区、泵站工程节水改造发展规划;指导农村水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农村水利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农村水利技术推广工作;归口管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工程等水利项目;承办部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十一)机关党委

领导部机关及在京直属单位党群工作;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部机关及在京直属单位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编制处以上党员领导干部政治理论培训计划并监督实施;指导所属各级党组织做好发展党员、党员管理及统战工作,保障党员的权利不受侵犯;指导所属各级党组织做好党员和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协助部党组管理机关党组织和群众组织的干部;配合干部人事部门对机关行政领导干部进行考核和民主评议;对机关行政干部的任免、调动和奖惩提出意见和建议;领导直属机关纪委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按干部管理权限审批党员违纪的处理决定;领导直属机关工会、共青团、妇委会等群众组织,支持这些组织依照各自章程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指导部审计室和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的工作;承办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十二)监察部驻水利部监察局

监督、检查水利部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部直属单位及部管干部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决议、命令的情况;调查处理监察对象违反政纪的行为及受理不服处分的申诉;接待受理举报;抓好廉政宣传教育和水利行业的执法监察及纠正不正之风工作。代部管理水利部审计室。

(十三)离退休干部局

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并根据离退休干部统一管理、待遇分开的原则,具体拟定实施办法;组织离退休干部阅读、学习文件和参加政治活动。负责离退休干部的医疗保健、生活福利、休养和用车等服务的安排。有组织有领导地发挥离退休干部在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会同有关部门办理离退休干部的丧葬和善后处理事宜;负责对直属单位的离退休干部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并转发和传达有关文件;承办部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十四)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

组织、指导、协调、监督全国防汛抗旱工作;组织拟订防汛抗旱工作的政策法规、规章制度、规程规范、技术标准等并监督实施;组织指导台风与山洪等灾害的防御工作,以及全国蓄滞洪区安全建设、管理和运用补偿工作;组织指导全国干旱影响评价工作和蓄滞洪区、洪泛区(河道管理范围除外)的洪水影响评价工作;组织编制全国大江大河防御洪水方案、大江大河大湖及重要大型水库的洪水调度和水量应急调度方案并监督实施;组织指导全国重点干旱地区、重点缺水城市抗旱预案的制定与实施;组织指导国家跨流域、跨省区的应急调水;组织指导和监督江河湖泊和水利、水电工程的应急调度;掌握和全国汛情、旱情和灾情,组织防汛抗旱指挥决策和调度,指导、监督大江大河抗洪抢险工作;负责管理中央特大防汛抗旱经费和中央水利防汛资金;组织指导全国防汛物资的储备与管理;承办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及水利部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农业部

【代码】124

一、主要职责

(一)研究拟定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经批准后组织实施;拟定农业开发规划并监督实施。

(二)研究拟定农业的产业政策,引导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品品质的改善;提出有关农产品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关税调整、大宗农产品流通、农村信贷、税收及农业财政补贴的政策建议;组织起草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乡镇企业等农业各产业(以下简称农业各产业)的法律、法规草案。

(三)研究提出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导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按照中央要求,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政策,调节农村经济利益关系,指导、监督减轻农民负担和耕地使用权流转工作。

(四)研究制定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方针政策和大宗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促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组织协调菜篮子工程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体系建设;研究提出主要农产品、重点农业生产资料的进出口建议;预测并农业各产业产品及农业生产资料供求情况等农村经济信息。

(五)组织农业资源区划、生态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工作;指导农用地、渔业水域、草原、宜农滩涂、宜农湿地、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农业生物物种资源的保护和管理;负责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和水生野生动植物工作;维护国家渔业权益,代表国家行使渔船检验和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权。

(六)制定农业科研、教育、技术推广及其队伍建设的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组织重大科研和技术推广项目的遴选及实施;指导农业教育和农业职业技能开发工作。

(七)拟定农业各产业技术标准并组织实施;组织实施农业各产业产品及绿色食品的质量监督、认证和农业植物新品种的保护工作;组织协调种子、农药、兽药等农业投入品质量的监测、鉴定和执法监督管理;组织国内生产及进口种子、农药、兽药、有关肥料等产品的登记和农机安全监理工作。

(八)起草动植物防疫和检疫的法律法规草案,签署政府间协议、协定,制定有关标准;组织兽医医政、兽药药政药检工作;组织、监督对国内动植物的防疫、检疫工作,疫情并组织扑灭。

(九)承办政府间农业涉外事务,组织有关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十)指导直属事业单位的工作及部属企业改革;监督部属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按照权限管理直属单位人事、劳动工资、机构编制工作;指导有关社会团体为农业经济发展服务。

(十一)承办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十二)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一)办公厅

(二)人事劳动司

(三)产业政策与法规司

(四)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

(五)市场与经济信息司

(六)发展计划司(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

(七)财务司

(八)国际合作司

(九)科技教育司

(十)种植业管理司

(十一)农业机械化管理司

(十二)畜牧业司(全国饲料工作办公室)

(十三)兽医局

(十四)农垦局

(十五)乡镇企业局

(十六)渔业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

(十七)机关党委

(十八)离退休干部局

(十九)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处

商务部

【代码】125

一、主要职责

(一)拟订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起草国内外贸易、国际经济合作和外商投资的法律法规,制定实施细则、规章;研究提出我国经济贸易法规之间及其与国际多边、双边经贸条约、协定之间的衔接意见。

(二)拟订国内贸易发展规划,研究提出流通体制改革意见,培育发展城乡市场,推进流通产业结构调整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

(三)研究拟订规范市场运行、流通秩序和打破市场垄断,地区封锁的政策,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监测分析市场运行和商品供求状况,组织实施重要消费品市场调控和重要生产资料流通管理。

(四)研究制定进出口商品管理办法和进出口商品目录,组织实施进出口配额计划,确定配额、发放许可证;拟订和执行进出口商品配额招标政策。

(五)拟订并执行对外技术贸易、国家进出口管制以及鼓励技术和成套设备出口的政策;推进进出口贸易标准化体系建设;依法监督技术引进、设备进口、国家限制出口的技术和引进技术的出口与再出口工作,依法颁发与防扩散相关的出口许可证。

(六)研究提出并执行多边、双边经贸合作政策;负责多边、双边经贸对外谈判,协调对外谈判意见,签署有关文件并监督执行;建立多边、双边政府间经济和贸易联系机制并组织相关工作;处理国别(地区)经贸关系中的重要事务,管理同未建交国家的经贸活动;根据授权,代表我国政府处理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承担我国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的多边、双边谈判和贸易政策审议、争端解决、通报咨询等工作。

(七)指导我国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团、常驻联合国及有关国际组织经贸代表机构的工作和我国驻外经济商务机构的有关工作;联系国际多边经贸组织驻中国机构和外国驻中国官方商务机构。

(八)负责组织协调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其他与进出口公平贸易相关的工作,建立进出口公平贸易预警机制,组织产业损害调查;指导协调国外对我国出口商品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的应诉及相关工作。

(九)宏观指导全国外商投资工作;分析研究全国外商投资情况,定期向国务院报送有关动态和建议,拟订外商投资政策,拟订和贯彻实施改革方案,参与拟订利用外资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依法核准国家规定的限额以上、限制投资和涉及配额、许可证管理的外商投资企业的设立及其变更事项;依法核准大型外商投资项目的合同、章程及法律特别规定的重大变更事项;监督外商投资企业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合同、章程的情况;指导和管理全国招商引资、投资促进及外商投资企业的审批和进出口工作,综合协调和指导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有关具体工作。

(十)负责全国对外经济合作工作;拟订并执行对外经济合作政策,指导和监督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设计咨询等业务的管理;拟订境外投资的管理办法和具体政策,依法核准国内企业对外投资开办企业(金融企业除外)并实施监督管理。

(十一)负责我国对外援助工作;拟订并执行对外援助政策和方案,签署并执行有关协议;编制并执行对外援助计划,监督检查援外项目执行情况,管理援外资金、援外优惠贷款、援外专项基金等我国政府援外资金;推进援外方式改革。

(十二)拟订并执行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经贸政策、贸易中长期规划;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有关经贸主管机构和台湾受权的民间组织进行经贸谈判并签署有关文件;负责内地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商贸联络机制工作;组织实施对台直接通商工作,处理多边、双边经贸领域的涉台问题。

(十三)负责我国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团、驻外经济商务机构以及有关国际组织代表机构的队伍建设、人员选派和管理;指导进出口商会和有关协会、学会的工作。

(十四)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一)办公厅

1.拟订部工作制度,督促检查部年度工作布局的贯彻执行情况。

2.协调部政务及机构职能分工,协助部领导了解掌握全面工作情况。

3.办理党中央、国务院等上级机关的交办事项及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和全国政协委员提案。

4.管理商务部会议,承担部党组会议、部务会议和重要综合性会议的组织工作,督办会议议决事项。

5.负责部政务和机要值班;承担部党组、部领导的秘书工作和部级老干部的秘书服务工作;办理部长接待日有关事宜。

6.拟订商务部公文及印章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承担部发文电核稿工作。

7.负责商务部政务信息工作;拟订电子政务内网信息统一共享的管理办法并监督实施。

8.在办公厅设立商务部新闻办公室;负责商务部新闻宣传和新闻工作,管理部各类出版物,编辑、发行《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文告》。

9.负责商务部保密、档案、工作。

10.承办部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人事教育劳动司

1.拟订部干部人事管理规章制度和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研究建立多元化的用人机制,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2.负责部公务员制度的组织实施和公务员的管理。

3.负责部属单位领导班子建设和司处级干部及后备干部的管理;管理领导干部的各项兼职。

4.负责部援疆、定点扶贫、挂职锻炼和驻各地特派员办事处干部的选派和管理。

5.负责驻世贸组织代表团、驻外经商机构及有关国际组织经贸代表机构的设置、编制调整、队伍建设、人员选派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负责国际职员选派和出国人员审查;管理部属单位海外机构及人员。

6.负责部属单位干部监督和行政处分工作。

7.负责部机关、事业单位和直接管理的社会团体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领导、非领导职务设置及职数限额管理;指导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8.负责部机关公务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和培训基地建设;管理部属单位国内外培训工作和引进国外智力工作;指导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领域的培训工作。

9.负责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和职业资格考试工作。

10.负责部机关公务员的工资、福利管理和部属单位的社会保障工作,管理部属单位的工资总额。

11.负责部安全保卫、维护稳定工作,管理干部人事档案。

12.承办部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政策研究室

1.研究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贸易发展趋势,提出对策建议。

2.研究世界贸易组织等多边贸易体系、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提出对策建议。

3.研究国内宏观经济、产业经济、地区经济、国内市场发展重大趋势,提出意见和建议。

4.研究现代市场体系和现代流通方式的发展趋势,提出对策建议。

5.研究国内外贸易流通和管理体制改革,并就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6.研究分析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形势及商务工作中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提出综合性政策建议。

7.组织起草重要综合性文件。

8.协调商务部重大课题的调研工作。

9.承办部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四)条约法律司

1.管理商务部条约法律工作,拟订国内外贸易、国际经济合作、外商投资等方面的立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推进我部依法行政工作。

2.起草或组织起草国内外贸易、国际经济合作、外商投资等方面的法律和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承担立法解释工作和部门规章的备案工作;审核、上报部门规章;审核商务部制发公文、重大经贸协议、合同和章程中的法律问题;组织商务部起草的相关法律文件翻译工作。

3.负责国际经贸多双边条约、公约、协定文件的审核、备案,承担国际经贸公约拟订、谈判的有关工作;负责多双边知识产权对外谈判及国内立场的协调和多双边投资保护协定谈判及实施;负责与国际公法有关的工作;负责"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多边投资担保机构"的相关工作。

4.提出我国经济贸易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之间及其与国际多双边经贸条约、协定衔接意见。

5.负责在世贸组织中涉及我国的贸易争端的、应诉和上诉以及我作为第三方参加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的工作;参与涉及我国的贸易争端在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前的对外磋商工作。

6.负责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及行政赔偿工作;审核行政处罚决定。

7.承担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领域中的反垄断调查和听证。

8.负责国际贸易、商事法律组织有关事务,组织对外法律交流和有关法律培训;开展商务部普法工作;负责商务部公职律师及聘用国内外律师的相关管理工作。

9.承办部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五)规划财务司

1.拟订并组织实施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

2.监测分析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宏观运行状况,提出发展目标,针对运行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3.参与拟订与国内外贸易、国际经济合作相关的财税、信贷、价格、保险等政策并提出建议。

4.负责国内外贸易统计及信息,拟订国内外贸易统计制度。

5.负责商务部部门预算管理工作,指导、管理部属单位财会工作。

6.管理中央各项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业务资金、专项基金、援外经费、外事经费、行政经费、基建投资等。

7.负责商务部内部审计监督和部属单位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

8.指导国有外经贸企业改革工作。

9.负责定点扶贫、对口支援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开发、等工作。

10.监管部属单位的国有资产;代表商务部机关与机关服务中心签订并履行服务合同。

11.承办部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六)亚洲司

1.提出与主管国别(地区)经贸合作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拟订中长期发展规划,协调、组织、推动完成年度发展目标。

2.负责主管国别(地区)经济贸易的综合调研,监测、分析双边经贸运行情况;协调国内对国别(地区)经贸合作的立场,处理国别(地区)经贸关系中的重要事务。

3.组织双边混委会、联委会会议;承担有关双边经贸谈判并签署有关文件。

4.监督外国政府履行与我国签订的多边、双边经贸协议情况并开展对外交涉,协助中国企业获得外国市场准入。

5.贯彻实施对主管国别(地区)市场多元化战略;管理与未建交国家的经贸活动。

6.协调、管理主管国别(地区)中的我国驻外经商机构的业务工作,建立相应考评机制,督促、检查任务完成情况。联系所主管国别(地区)驻华官方商务机构。

7.承办部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七)西亚非洲司

1.提出与主管国别(地区)经贸合作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拟订中长期发展规划,协调、组织、推动完成年度发展目标。

2.负责主管国别(地区)经济贸易的综合调研,监测、分析双边经贸运行情况;协调国内对国别(地区)经贸合作的立场,处理国别(地区)经贸关系中的重要事务。

3.组织双边混委会、联委会会议;承担有关双边经贸谈判并签署有关文件;协调落实中非合作论坛经贸合作事宜。

4.监督外国政府履行与我国签订的多边、双边经贸协议情况并开展对外交涉,协助中国企业获得外国市场准入。

5.贯彻实施对主管国别(地区)市场多元化战略;负责在主管国别(地区)的"中国投资开发贸易促进中心"的设立与协调,拟订相关发展与管理政策;管理与未建交国家的经贸活动。

6.协调、管理主管国别(地区)中的我国驻外经商机构的业务工作,建立相应考评机制,督促、检查任务完成情况。联系所主管国别(地区)驻华官方商务机构。

7.承办部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八)欧洲司

1.提出与主管国别(地区)经贸合作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拟订中长期发展规划,协调、组织、推动完成年度发展目标。

2.负责主管国别(地区)经济贸易的综合调研,监测、分析双边经贸运行情况;协调国内对国别(地区)经贸合作的立场,处理国别(地区)经贸关系中的重要事务;负责组织落实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工作。

3.组织双边混委会、联委会会议;承担有关双边经贸谈判并签署有关文件;承担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中方秘书处工作。

4.监督外国政府履行与我国签订的多边、双边经贸协议情况并开展对外交涉,协助中国企业获得外国市场准入。

5.贯彻实施对主管国别(地区)市场多元化战略;管理与未建交国家的经贸活动。

6.协调、管理主管国别(地区)中的我国驻外经商机构的业务工作,建立相应考评机制,督促、检查任务完成情况。联系所主管国别(地区)驻华官方商务机构。

7.承办部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九)美洲大洋洲司

1.提出与主管国别(地区)经贸合作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拟订中长期发展规划,协调、组织、推动完成年度发展目标。

2.负责主管国别(地区)经济贸易的综合调研,监测、分析双边经贸运行情况;协调国内对国别(地区)经贸合作的立场,处理国别(地区)经贸关系中的重要事务;承担对美经贸工作部际协调小组的日常工作;管理并协调美国贸易发展署在华开展经济合作事项。

3.组织双边混委会、联委会会议;承担有关双边经贸谈判并签署有关文件。

4.监督外国政府履行与我国签订的多边、双边经贸协议情况并开展对外交涉,协助中国企业获得外国市场准入。

5.贯彻实施对主管国别(地区)市场多元化战略;负责在主管国别(地区)的"中国投资开发贸易促进中心"的设立与协调,拟订相关发展与管理政策;管理与未建交国家的经贸活动。

6.协调、管理主管国别(地区)中的我国驻外经商机构的业务工作,建立相应考评机制,督促、检查任务完成情况。联系所主管国别(地区)驻华官方商务机构。

7.承办部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十)台港澳司

1.拟订对台港澳地区经贸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协调、组织、推动完成年度发展目标。

2.拟订对台港澳地区的经贸政策、规章并组织实施;宏观指导对台港澳地区经贸工作,协调对台港澳地区经贸关系的立场。

3.牵头组织与香港、澳门"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以及其他经贸交流、合作的磋商、执行和审议工作。负责内地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商贸联络机制的工作。

4.拟订对台湾地区直接通商方案,组织与台湾受权的民间组织进行经贸谈判、签署有关文件并组织实施。

5.管理和指导对台贸易,组织、协调对台重要商品出口;协调台商投资管理工作;核准内地(大陆)企业赴香港、澳门及台湾和台商在大陆举办或参加的经贸交易会、展销会、洽谈会、广告业务等经贸活动;管理台商在大陆设立常驻机构的核准工作。

6.协调多边、双边经贸领域的重大涉台问题。

7.指导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经济部贸易处业务。

8.承办部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十一)国际经贸关系司

1.代表我国政府处理与联合国发展业务系统各机构,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关系,拟订我国与这些机构或组织合作的政策和方案并组织实施。

2.拟订并执行我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和政策,根据分工处理与多边、区域经贸组织的关系。

3.负责我国参加的亚大经济合作组织、亚欧会议、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等区域或次区域国际组织的经济贸易事务,拟订活动方案并组织实施。

4.组织我国参与各种区域经贸安排的谈判,协调国内有关方面在谈判过程中的意见,拟定谈判方案,承担多边、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工作并签署有关文件。

5.管理外国政府、联合国机构对华无偿援助事务,谈判、签署无偿援助协议并组织实施。

6.指导中国驻联合国及有关国际组织的经贸代表机构的业务工作,联系国际多边经贸组织驻华机构。

7.承办部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十二)世界贸易组织司

1.代表我国政府处理与世贸组织的关系,负责我国在世贸组织框架下的各种会议、多双边谈判,包括拟订谈判方案,协调国务院有关部门在谈判过程中的立场和意见,具体组织对外谈判。

2.承担我国在世贸组织中贸易政策审议方面的工作。

3.在我国制订与经济贸易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过程中,按照世贸组织规则,提出意见和建议。

4.协调我国在其他国际组织中有关世贸组织问题的意见和立场,根据世贸组织规则,对有关谈判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

5.履行我国在世贸组织中承担的通报义务,承担政府间通报工作。(具体工作由咨询局承担)

6.会同条法司、地区司及相关司局,负责涉及我国的贸易争端在诉诸于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前的对外磋商工作;配合条法司做好世贸组织中涉及我国的贸易争端的、应诉和上诉以及我作为第三方参加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的工作。

7.协调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应对工作。

8.联系中国常驻世贸组织代表团。

9.承办部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十三)对外贸易司

1.拟订外贸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和进出口贸易发展战略。

2.拟订进出口商品管理办法和进出口商品目录。拟订进出口配额、关税配额管理制度,编报下达进出口商品配额、关税配额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供港澳鲜活冷冻商品的管理;制订进出口许可证件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拟订进出口配额招标政策、边境贸易政策并组织实施;制订国营贸易、指定公司经营商品目录并组织实施。

3.推进以质取胜战略和市场多元化战略。指导出口品牌建设的相关工作;指导境内、出国对外经贸交易会、洽谈会等贸易促进活动,拟订相关管理办法,指导外贸促进体系建设;管理赴境外非商业性办展活动并监督实施。

4.制订资源性产品供货企业资质标准并确定和公布供货企业;拟订各类企业对外贸易经营资格标准和国际货运企业资格标准,承担法律法规规定的资格审定;负责外商驻华代表机构的管理工作。

5.制订部分重点商品出口鼓励政策,拟订鼓励使用钢材、成品油、化肥的政策措施;参与有关部门濒危动植物的进出口管理工作;核定企业境外期货业务经营品种并参与监管。

6.规范进出口经营秩序,协调指导外贸信用体系建设。

7.拟订我国国际物流发展的政策;参与多双边运输协定的谈判。

8.联系配额许可证事务局、外贸发展事务局。

9.承办部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十四)机电产品进出口司(国家机电产品进出口办公室)

1.拟定并执行机电产品进出口、成套设备出口和加工贸易政策、规章、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指导性计划。

2.研究拟订机电产品进口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编报机电产品配额年度进口方案并组织实施。

3.监控、统计分析机电产品进出口情况;拟订、调整机电产品进出口管理目录。

4.调整和优化机电出口产品结构,推动机电产品出口生产体系建设,负责机电出口产品技术更新改造、研发等项目的组织实施;协调、管理大型和成套设备出口项目,组织企业开拓国际机电产品市场,规范出口市场秩序。

5.拟订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进出口招投标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认定国际招标机构资格,承担国家评标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6.管理加工贸易业务,拟订加工贸易业务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协调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制订的加工贸易相关政策。

7.指导各地方、各部门机电产品进出口管理机构的工作。

8.承办部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十五)科技发展和技术贸易司

1.拟订技术贸易的政策、规章并组织实施;拟订国家鼓励、限制、禁止进出口技术目录;监测、分析技术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情况,管理技术、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和技术引进工作。

2.组织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参与拟订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录,指导和促进重点企业、重点城市和出口基地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工作。

3.拟订和执行国家出口管制政策、规章,管理涉及国内外出口管制的相关事务,负责对外出具《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说明》,依法核准核、生物、化学、导弹两用品及易制毒化学品等敏感物项和技术出口。

4.负责标准化和认证工作;推进进出口贸易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技术性贸易措施并负责有关应对工作;承担进出口安全政策部际联席会议相关工作。

5.组织多边、双边技术合作;协调管理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领域的科技发展与技术进步工作。

6.承办部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十六)市场体系建设司

1.起草健全、规范市场体系的法律法规,拟订规章;协调打破市场垄断、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的有关工作,促进内外贸结合,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2.研究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发展战略,组织制订市场体系建设总体规划;指导城市商业网点规划,规范城市商业设施建设;指导大宗产品批发市场和汽车等重要商品的流通服务市场建设;协助有关部门指导国内期货市场的发展;起草规范无固定地点销售发展的法规。

3.研究提出引导国内外资金投向市场体系建设的政策,规范商业领域投资的准入程序,组织实施国家财政性资金安排的有关流通领域重大投资项目,核准外商投资商业领域项目的可研、立项。

4.组织拟订市场体系标准,推进各类商品市场的标准化建设,拟订拍卖、典当、租赁、旧货流通等特殊流通行业市场准入政策并组织实施。

5.推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培育和发展农村市场;拟订相关政策,推动农产品商品化,拓宽市场渠道;发展农村商业设施,拉动农村消费;完善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系。

6.制订汽车流通服务政策,指导报废汽车管理工作,负责老旧汽车更新工作,规范汽车、建材市场秩序。

7.承办部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十七)商业改革发展司

1.拟订国内流通服务业的发展战略、行业规划、标准和政策并组织实施,起草有关法律法规,拟订规章。

2.拟订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的政策,推进工贸结合、农贸结合、内外贸结合。

3.拟订优化流通产业结构的政策并组织实施,优化商业布局和结构。

4.拟订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特许经营、内贸制等现代流通方式发展规划、政策并组织实施,指导工商企业优化供应链管理,管理、规范和指导无固定地点销售,指导散装水泥推广工作,推进流通方式和组织形式现代化。

5.指导流通企业改革和管理工作,培育大型企业集团,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6.组织开拓市场,拟订开拓市场、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政策并组织实施,指导工商企业营销工作。

7.拟订流通现代化设施建设的有关政策,组织实施国家财政性资金安排的有关流通领域重大投资项目,推广先进流通技术。

8.指导、管理和规范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国内展览、再生资源回收、外轮供应、免税商店和居民服务等行业。

9.拟订成品油流通发展规划和政策,起草有关法规,规范成品油等重要商品流通秩序。

10.承办部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十八)市场运行调节司(国家茧丝绸协调办公室)

1.起草有关市场运行调节的法律法规,拟订相关规章、标准并组织实施。

2.监测国内市场运行和重要商品供求状况,负责市场预测、预警和信息;研究提出市场运行和调控方面的政策建议,组织解决市场运行的有关重大问题。

3.组织实施重要消费品市场调控和重要生产资料流通管理,负责肉类、食糖、边销茶等国家储备的收储、投放、轮换、加工及国家储备库建设的相关工作。

4.组织指导"三绿工程",负责"菜篮子"产品流通的行业指导和管理,负责生猪屠宰的行业管理工作。

5.指导协调酒类产销工作,拟订酒类管理的政策并组织实施。

6.拟订茧丝绸行业规划和有关政策,协调行业发展,组织开拓国内外市场,组织实施国家厂丝储备。

7.承办部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十九)外国投资管理司

1.宏观指导和综合管理全国吸收外商投资工作。分析、研究跨国投资趋势和外商投资总体情况,定期向国务院报送有关动态,协调各部门意见,提出吸收外商投资重大问题的建议;参与制订利用外资的发展战略及中长期规划。

2.起草吸收外商投资的法律、法规,拟订相关规章、政策和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监督检查执行情况;参与拟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并共同;拟订向外商转让资产、股权、经营权以及相关的兼并、承包、租赁工作的有关政策;协调相关部门拟订服务贸易领域利用外资方案并组织实施;协调相关部门拟订涉及投资议题的多双边谈判的中方立场和方案。

3.管理全国外商投资审批、备案和备案确认工作。依法核准国家规定的限额以上(包括补偿贸易项目)、限制外商投资及法规规章规定的外商投资企业的设立、合同、章程及变更;核准涉及配额、许可证管理的外商投资企业项目;核准重大外商投资项目合同、章程及法律特别规定的重大变更;会同有关司局核准商业流通领域外商投资项目。

4.监督检查外商投资企业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合同、章程的情况,协调解决外商投资企业运行过程中的问题;牵头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检工作;负责外商投资统计和综合分析工作。

5.指导和管理全国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工作。编报、下达外商投资企业配额许可证管理的进出口商品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管理外商投资企业自动登记进口商品的相关工作。

6.研究拟订投资促进战略,指导和管理招商引资和投资促进工作;建立多双边投资促进机构并开展相关工作,筹划跨地区大型投资促进和外资政策宣传活动。

7.指导并协调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工作,制订相关发展战略、政策和法律规范并组织实施;联系经济特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特殊经济区域吸收外商投资工作。

8.联系投资促进事务局。

9.承办部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十)对外援助司

1.拟订并执行对外援助政策,起草对外援助法律、法规,拟订部门规章;研究和推进对外援助方式改革。

2.编制对外援助计划并组织实施,拟订国别援助方案,确定援助项目。

3.负责政府间援助谈判,商签援助协议,处理政府间援助事务,办理援外项目对外移交;负责援外贷款偿还和债务重组工作。

4.核准各类援外项目实施企业的投标资格,组织援外项目决标,下达援外项目任务,监督检查各类援外项目的实施。

5.负责编报对外援助资金预决算和援外统计工作。

6.负责使用援外经费,监督和管理援外优惠贷款和援外合资合作基金项目,并解决政府间重大问题。

7.指导国际经济合作事务局的相关援外工作。

8.承办部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十一)对外经济合作司

1.组织、协调实施"走出去"战略;指导和管理对外投资、境外加工贸易和研发、境外资源开发、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服务贸易出口等对外经济合作业务。

2.起草对外经济合作法律、法规,拟订相关部门规章和促进、保障、监管等政策;拟订并组织实施对外经济合作业务的发展战略及规划。

3.依法核准国内企业对外投资开办企业(金融类除外)并实施监督管理。制定国内企业开展对外经济合作的资格标准并组织实施,规范对外经济合作经营秩序。

4.监测、分析对外经济合作运行情况,制定和完善对外直接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等统计制度并组织实施。

5.拟订对外投资综合绩效评价和年检办法、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分级分类管理办法和对外劳务合作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办法并组织实施。

6.开展对外经济合作方面的多、双边交流与合作,建立相关机制,商谈落实政府间合作项目;建立重点产业、企业联系制度,指导重大对外经济合作项目的实施。

7.指导和管理对外经济合作方面的相关培训工作。

8.指导对外经济合作的促进工作。

9.承办部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十二)进出口公平贸易局

1.拟订与进出口公平贸易相关的部门规章和政策并组织实施;拟订进口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以及其它与贸易救济措施相关的部门规章并组织实施。

2.承担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涉及进出口公平贸易的相关工作及对外事务;负责相关进口案件的受理、立案、对外公告的、产品范围调整、信息披露、对有关利害关系方的通知等;负责倾销、补贴和保障措施进口数量增长的调查和裁决;会同产业损害调查局拟订以商务部名义的相关公告并监督实施、跟踪评估;负责与承诺协议相关的磋商、谈判,商签承诺协议并监督实施。

3.负责调查并分析各国(地区)的贸易及投资法律法规、政策及措施,对涉及我国的歧视性内容和措施进行相关磋商、谈判并开展应对工作。

4.负责指导、协调境外对我出口商品的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的应诉及相关工作,建立并完善我出口应诉机制。

5.跟踪和分析进出口产品有关情况,建立并完善全球贸易投资壁垒调查及预警网络和机制,定期国别(地区)贸易投资环境调查报告。

6.指导和协调国内政府部门、中介组织和企业开展与进出口公平贸易相关的宣传、培训、咨询。

7.协调相关部门拟订多双边贸易协定谈判中与贸易救济措施有关内容的中方立场,参与相关谈判;负责世贸组织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协议下的多双边磋商;负责与进出口公平贸易有关的多双边交流与合作。

8.承办部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十三)产业损害调查局

1.拟订与产业损害调查相关的部门规章、政策并组织实施;参与拟订进口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其他与贸易救济措施有关的部门规章。

2.负责审核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案件立案审查中有关国内产业损害的内容。

3.负责进口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其他贸易救济措施案件中国内产业损害的调查和裁决;参与拟订以商务部名义的相关公告。

4.跟踪与评估实施贸易救济措施对国内产业的影响和效果,提出采取相应措施的建议。

5.建立并完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监测分析国际经济发展变化及进出口异常情况对国内产业及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定期报送产业损害预警报告,产业竞争力动态,研究并提出应对措施的建议。

6.指导并协调国内有关部门和相关中介组织开展产业安全方面的工作,开展相关的宣传、咨询和培训。

7.参与与进口产品贸易救济措施相关的磋商、谈判。

8.承办部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十四)信息化司

1.拟订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领域信息化建设规划、相关规章并组织实施。

2.拟订商务部电子政务总体规划、年度计划和相关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负责项目立项,组织制订项目整体方案,监督检查项目实施情况并协调重大问题,组织项目验收;监督电子政务网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3.负责部机关、特派员办事处和驻外经商机构的办公自动化工作。

4.参与国家信息化、"金关工程"相关工作,协调有关部门解决信息化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联系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5.拟订推动企业信息化、运用电子商务开拓国内外市场的相关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拟订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领域电子商务相关标准、规则;组织和参与电子商务规则和标准的对外谈判、磋商和交流;推动电子商务的运用及国际合作。

6.负责公共商务信息服务体系规划、立项并组织开发;管理商务部政府网站。

7.组织商贸领域信息化的培训与交流。

8.联系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9.承办部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十五)外事司

1.拟订商务部外事工作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

2.协调、联系、安排由商务部主办的国家领导人外事活动及相关礼宾工作。

3.协调、联系和安排部领导出访计划和外事活动。

4.综合平衡商务部邀请的外国副部级以上代表团的来访计划并负责接待。

5.负责商务部大型外事活动的礼宾工作,管理并指导部属单位的外事礼宾工作。

6.协调商务部主办的国家领导人外事活动以及部领导外事活动的翻译工作。

7.审批部属单位的跨地区、跨部门出国经贸团组。

8.负责部属单位因公出国(境)人员护照签证的申办和管理工作。

9.承办部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十六)直属机关党委(纪委)

1、直属机关党委

1)负责商务部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和群众工作。

2)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支持和协助行政领导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3)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教育、管理和监督党员,严格党的组织生活,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督促党员切实履行义务,保障党员的合法权利。负责部党校建设,培训和轮训党员领导干部及后备干部。

5)负责部属单位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了解、掌握党员干部(含驻外人员)的思想动态并提出工作建议。

6)协助党组管理机关党组织和群众组织的干部;配合干部人事部门对机关行政领导干部进行考核和民主评议,对机关行政干部的使用和奖惩提出意见和建议。

7)领导部机关和直属单位工会、共青团、妇委会等群众组织。

8)做好统战工作,团结非党干部和群众。

9)承办党组和上级党组织交办的任务。

2、直属机关纪委

1)负责商务部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和行政监察工作。

2)开展党纪教育,提高党员干部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3)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作出维护党纪的决定。

4)开展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廉政监督;对同级和下级党的委员会进行监督;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5)受理检举和控告,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检查和处理违纪违规案件,决定或取消对这些案件中的党员处分;受理党员的控告和申诉;保障党员民利不受侵犯。

6)推动商务部纪检干部队伍建设。

7)承办上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部门交办的任务。

文化部

【代码】126

一、主要职责

(一)研究拟定文化艺术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并监督实施。

(二)研究拟定文化事业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指导文化体制改革。

(三)管理文学、艺术事业,指导艺术创作与生产,扶持代表性、示范性、实验性文化艺术品种、推动各门类艺术的发展;归口管理全国性重大文化活动。

(四)拟定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指导、协调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指导国家重点文化设施建设。

(五)归口管理文化市场,拟定文化市场的发展规划;研究文化市场发展态势,指导文化市场稽查工作。

(六)管理社会文化事业,拟定社会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各类社会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七)管理图书馆事业,指导图书文献资源的建设、开发和利用;组织推动图书馆标准化、现代化建设。

(八)归口管理对外文化工作和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的文化交流工作,拟定对外及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文化交流政策、法规;代表国家签订中外文化合作协定、年度执行计划和文化交流项目计划;指导驻外使(领)馆文化机构及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地区文化机构的工作。

(九)按照国务院规定,管理国家文物局。

(十)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一)办公厅

协助部领导对有关工作进行综合、协调、督促和检查;制定机关内部规章制度和年度工作计划;协调机关政务;管理机关行政事务等工作。

(二)政策法规司

研究制定文化事业发展战略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执行计划;研究拟定文化艺术工作政策;编制并组织实施文化立法规划,拟定综合性文化法律、法规草案;起草部重要文件、报告。

(三)计划财务司

研究拟定文化经济政策;监督直属文化企、事业等单位财务工作;管理文化、科研、外事等文化单位经费;拟定文化设施标准,规划、指导国家重点文化设施建设;指导机关和直属单位基本建设、国有资产管理等工作。

(四)人事司

研究拟定文化艺术人才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推动文化系统人事劳动体制改革;负责机关和直属单位的人事工作;管理驻外使(领)馆文化处(组)、文化中心的公务人员派遣等工作。

(五)艺术司

管理文学、艺术事业,编制并组织实施艺术事业发展规划;指导文艺事业发展的结构和布局;研究指导改革工作;协调全国性艺术比赛、展览和非营业性演出等重大艺术活动;指导部直属艺术单位业务建设。

(六)教育科技司

研究拟定并组织文化科学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执行计划;制定文化科学技术管理法规并监督实施;协调国家重点文化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的攻关及重大成果的推广,推进文化科技信息化建设;负责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负责共建的高等艺术院校业务协调,指导中等艺术教育,进行艺术水平等级考试宏观管理。

(七)文化市场司

研究拟定文化市场和以商品形式进入流通领域的文化产品以及文化娱乐经营活动的管理政策、法规并监督实施;管理文艺演出市场、文化娱乐市场;管理艺术品市场,负责艺术品进出口经营活动的管理;管理音像市场的批发、零售、出租、放映;负责音像制品的进口管理;研究文化市场发展态势,指导文化市场稽查和电影发行、放映工作;负责电子游戏经营日常监管工作;负责利用互联网从事文化产品传播和文化服务经营活动的日常监督及其内容监控管理。

(八)文化产业司

研究拟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法规;扶持和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建设;协调文化产业运行中的重大问题。

(九)社会文化司

管理社会文化事业,研究拟定群众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少年儿童文化、各类图书馆等社会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文化艺术普及工作;指导图书文献资源的建设、开发和利用;推进图书馆间协作和标准化、现代化建设,指导图书文献古籍保护工作;协调全国性重大社会文化活动。

(十)对外文化联络局(港澳台文化事务司)

归口管理对外文化工作和对香港特别行政区及澳门、台湾文化交流工作,拟定对外和对香港特别行政区及澳门、台湾文化交流政策、法规;办理签证、中外文化合作协定、年度执行计划和文化交流项目计划;指导驻外使(领)馆文化处(组、中心)的业务工作,指导驻香港特别行政区及澳门文化机构工作;负责对外文化宣传工作;协助人事司选派和管理驻外干部。

(十一)直属机关党委

负责文化部机关和在京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统一管理国家文物局机关党委工作。

(十二)离退休干部局

负责落实离退休干部的有关政治、生活待遇;了解离退休干部的健康、学习和生活状况,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合理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统一组织部机关离退休干部的政治生活,负责党员离退休干部的组织生活、重大节日活动、健康疗养、各项文体活动、各种知识讲座、参观工农业建设项目、春秋游;负责对直属单位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指导;走访慰问离退休干部,管理老干部用车等项工作

(十三)机关服务局

研究制定机关后勤工作发展规划和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推动机关后勤体制改革,承担机关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根据机关后勤服务工作规划和要求,与机关签定并履行服务合同;承担机关划转的部分行政事务性工作;承担机关交由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保证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促进所属服务经营单位深化改革,提高经济效益;承担受部委托单位的管理;受部委托管理文化类全国性社团、民办非企业单位。

卫生部

【代码】127

一、主要职责

根据以上职能调整,卫生部的主要职责是:

(一)研究拟定卫生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研究提出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制订技术规范和卫生标准并监督实施。

(二)研究提出区域卫生规划,统筹规划与协调全国卫生资源配置,制订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和服务标准,指导卫生规划的实施。

(三)研究制订农村卫生、妇幼卫生工作规划和政策措施,指导初级卫生保健规划和母婴保健专项技术的实施。

(四)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制订对人群健康危害严重疾病的防治规划;组织对重大疾病的综合防治;检疫传染病和监测传染病名录。

(五)研究指导医疗机构改革,制订医务人员执业标准、医疗质量标准和服务规范性并监督实施。

(六)依法监督管理血站、单采血浆站的采供血及临床用血质量。

(七)研究拟定国家重点医学科技、教育发展规划,组织国家重点医药卫生科研攻关,指导医学科技成果的普及应用工作;管理直属单位。

(八)监督管理传染病防治和食品、职业、环境、放射、学校工作,组织制订食品、化妆品质量管理规范并负责认证工作。

(九)制订国家卫生人才发展规划和卫生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拟定卫生机构编制标准、卫生技术人员资格认定标准并组织实施。

(十)组织指导医学卫生方面的政府与民间的多边、双边合作交流的卫生援外工作,组织参与国际组织倡导的重大卫生活动。组织协调我国与世界卫生组织及其他国际组织在医学卫生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十一)贯彻中西医并重的方针,推进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实现中医药现代化。

(十二)承担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十三)负责中央保健委员会确定的保健对象的医疗保健工作,按照规定管理中央各部门有关干部的医疗工作。

(十四)组织调度全国的卫生技术力量,协助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对重大突发疫情、病情实施紧急处置,防止和控制疫情、疫病的发生、蔓延。

(十五)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十六)根据国务院规定,管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二、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卫生部设10个职能司(局、厅):

(一)办公厅

协助部领导组织综合性政策调研,拟定卫生工作重大政策,负责综合协调机关政务工作,制订部机关各项工作制度;负责会议组织、文电处理、秘书事务、机要保密、机关财务、行政事务、新闻和宣传、资产、房产、信息、统计、档案管理以及、保卫工作。

(二)人事司

研究制订卫生人才发展规划、卫生机构编制标准、卫生人员工资福利标准,指导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格认定工作,负责部机关机构编制和国家公务员管理。负责直属单位的机构编制、劳动工资、职称和专家管理及领导干部任免事宜;指导卫生系统全国性表彰工作。

(三)规划财务司

研究提出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指导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统筹规划与协调全国卫生资源配置,拟定卫生财务管理规章;研究提出卫生服务价格建议,组织拟定国家卫生装备标准,协调国外卫生贷款的利用工作。

(四)卫生法制与监督司

制订卫生立法规划,组织协调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标准的拟定工作。负责卫生行政复议和对卫生执法的监督。监督管理传染病防治和食品、职业、环境、放射、学校卫生,组织制订食品、化妆品质量管理规范并负责认证工作。

(五)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司

研究拟定农村卫生、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规划和服务标准,指导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的实施。研究城市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的改革;制订妇幼卫生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工作的发展规划、政策措施和技术标准;监督母婴保健专项技术的实施;统筹协调健康教育工作。

(六)医政司

研究指导医疗机构改革,拟定医疗机构的发展规划、管理法规和服务标准,拟定医务人员执业标准、服务规范;监督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依法监督管理血站、单采血浆站的采供血及临床用血质量;协助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对重大人员伤亡事件组织紧急救护。

(七)疾病控制司(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拟定传染病、地方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与公共卫生相关疾病的防治规划和措施,组织对重大传染病、地方病的综合防治;检疫传染病和监测传染病名录;组织调度全国的卫生技术力量,对重大突发疫情、病情实施紧急处置,防止和控制疫情、疾病的发生和蔓延。承办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八)科技教育司

研究拟定国家重点医学科技发展规划,确定卫生科技优先发展领域;制定基础性研究、重大疾病研究、应用研究的政策和措施;组织协调国家重点医药科研攻关,指导医学科技成果的普及应用工作;组织研究医学卫生技术标准。拟定医学教育发展规划和成人医学教育管理办法;指导医学专业学位建设和高中等医学教育教学工作,指导部属院校的教学工作。

(九)国际合作司

组织指导医疗卫生方面的政府与民间的多边、双边合作交流和卫生援外工作,组织参与国际组织倡导的有关卫生方面的重大活动;组织协调我国与世界卫生组织及其他国际组织在医学卫生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管理外事行政业务及部机关外事活动。

(十)保健局

负责中央保健委员会确定的保健对象的医疗保健工作,组织国家重大活动的医疗保健工作,负责高级外宾医疗安排,管理中央各部门有关干部的医疗工作。

(十一)机关党委

负责部机关及在京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代码】128

一、内设机构及其职能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设置8个职能司(厅),22个职能处(室)。

(一)办公厅

组织协调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为委领导决策提供依据;负责党中央、国务院有关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重大决策的督查督办工作;负责起草重要文件、报告;协助委领导组织机关工作;负责重要会议的组织、文电处理、秘书事务、档案资料、电子政务、信息、、督办以及基建、保卫等机关行政管理工作。

(二)政策法规司

研究提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草案,负责人口和计划生育立法和行政规章的规划、管理工作,检查监督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负责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诉讼及行政复议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制定有利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社会经济政策,建立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奖励与社会保障制度;指导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等工作,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综合治理。

(三)发展规划司

研究提出我国人口发展战略,组织对人口规模、趋势、素质、结构等人口和计划生育重大问题的战略性、前瞻性研究;编制人口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拟订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计划;拟订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规范;对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估;负责有关计划生育的人口统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工作,组织实施抽样调查和专项调查,参与分析研究全国人口统计数据,与计划生育相关的人口信息。

(四)宣传教育司

拟订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规划,组织开展全民性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协调新闻、宣传、文化等部门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工作;规范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品的管理;组织委新闻会。

(五)科学技术司

组织编制实施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研究、生殖健康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依法负责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技术服务的综合管理和监督;拟订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避孕药具使用和节育技术推广的规章、规范和标准;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药具发放、基层网络建设和科学普及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围绕生育、节育、不育拟订生殖保健服务的规划与规范;配合卫生部门做好优生优育和艾滋病预防等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工作。

(六)财务司(含审计室)

编制中央级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费和基本建设经费支出的预、决算及避孕药具需求计划;拟订中央补助地方事业经费和避孕药具经费计划;编制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建设规划和标准;编制并组织实施中央级政府采购计划;对中央补助地方的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费、避孕药具专项经费使用情况、社会抚养费和行政事业性经费收支两条线的管理以及避孕药具的管理和发放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研究财政投入的政策措施,协同有关部门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投入体制和财务资产管理制度改革;指导和监督直属单位财务和资产管理,负责直属单位审计监督工作。

(七)人事司

拟订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干部队伍建设规划;拟订人口和计划生育专业教育、国家公务员培训及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规划;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委机关及直属单位的机构编制、人事管理工作。

(八)国际合作司

拟订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域外事工作的整体规划;负责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管理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域的国际合作项目;负责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对外宣传工作;负责机关和直属单位出国事宜的审批和管理工作。

(九)机关党委

负责党委机关及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

机关党委设机关党委办公室。

负责起草委直属机关党建规划;拟订并协调实施直属机关党委年度工作计划;承办直属机关党委的组织、宣传、统战、群工工作和直属机关纪委的工作;负责直属机关党委会议重要决议的督办工作;联系党校、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等部门的工作;承办机关党委日常文秘工作。

(十)纪检监察局

1.监督、检查国家计生委及所属系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情况,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执行国务院决策情况;在《中国共产程》和《行政监察法》规定范围内,对委党组及其成员和其他领导干部实行监督。

2.协助国家计生委党组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会同有关部门对党员、干部进行党纪、政纪教育。

3.监督、检查国家计生委及所属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

4.督促、协调国家计生委研究制定本系统、本行业预防和腐败的措施。

5.受理对检查、监察对象的控告及其申诉;调查处理检查、监察对象违纪、政纪的案件。

6.完成中央纪委、监察部和国家计生委党组、行政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中国人民银行

【代码】129

一、主要职责

(一)起草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完善有关金融机构运行规则;与履行职责有关的命令和规章。

(二)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三)监督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

(四)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稳定。

(五)确定人民币汇率政策;维护合理的人民币汇率水平;实施外汇管理;持有、管理和经营国家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

(六)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

(七)经理国库。

(八)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支付结算规则,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

(九)制定和组织实施金融业综合统计制度,负责数据汇总和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

(十)组织协调国家反洗钱工作,指导、部署金融业反洗钱工作,承担反洗钱的资金监测职责。

(十一)管理信贷征信业,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十二)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从事有关国际金融活动。

(十三)按照有关规定从事金融业务活动。

(十四)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一)办公厅

组织协调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机关日常工作,承担有关文件的起草、重要会议的组织、文电处理、秘书事务、信息综合新闻、档案、、保密工作。

(二)金融市场司

拟订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银行间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的管理规定;承办有关金融机构在上述市场的市场准入及退出审批工作;分析市场工具对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监测分析金融市场的发展,防范跨市场风险。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和产业政策,研究、拟订和实施宏观信贷指导政策。

(三)会计财务司

研究银行业会计准则和制度,协助有关部门完善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会计制度、办法和会计科目;组织实施中国人民银行财务制度;编制并监督检查中国人民银行系统财务预决算;编制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等会计财务报表;承办中国人民银行系统财务、基建、固定资产和政府采购项目管理工作。

(四)货币金银局(国务院反假货币联席工作会议办公室)

拟订有关货币发行管理办法;承担人民币管理和反假货币工作;安排现钞和辅币的生产、保管、储运、更新和销毁;管理现金投放、回笼及库款安全;管理国家黄金储备。承担国务院反假货币联席工作会议的日常工作。

(五)内审司

拟订中国人民银行内审工作规章、制度和办法;监督检查工作人员执行金融政策、法规,依法履行公务和执行财务纪律的情况;承办主要负责人的离任审计工作,对违法违规人员的处理提出建议;指导、监督、检查中国人民银行系统内审工作。

(六)征信管理局

承办信贷征信管理工作;拟订信贷征信业发展规则、管理办法和有关风险评价准则;承办有关金融知识宣传普及工作。

(七)条法司

起草与中央银行职责有关的金融法律、法规草案;起草、审核与中央银行职责有关的金融规章;承办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命令和规章的解释工作;开展金融法律咨询服务、相关金融法律事务和金融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承办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对中国人民银行参加的国际金融活动提供法律意见,出具法律证明书。

(八)金融稳定局

研究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协调发展问题,会同有关部门综合研究金融业改革发展规划;评估我国金融系统风险,研究实施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政策措施;协调金融风险处置中财政工具和货币工具的选择;实施对运用中央银行最终支付手段机构的检查,并参与有关机构市场退出的清算或重组等工作;负责金融控股公司和交叉性金融工具的监测;承办涉及运用中央银行最终支付手段的金融业重组方案的论证和审查工作;管理金融风险处置或金融重组中以中央银行最终支付手段所置换的资产。

(九)支付结算司

组织中国人民银行会计核算和建设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拟订支付结算规则,制定支付清算、票据交换和银行帐户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研究规范支付结算工具创新业务;研究拟订银行卡结算业务管理规章;研究拟订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制度。

(十)国库局

经理国家金库业务,拟订国库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为财政部门开设国库单一帐户;对国库资金收支进行统计分析;定期向同级财政部门提供国库单一帐户的收支和现金情况,并与同级财政部门核对国库单一帐户的库存余额;监督管理预算资金的收纳、支拨、退付等事项,维护国库资金的安全和完整;国务院财政部门向各金融机构发行、兑付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

(十一)人事司

拟订中国人民银行人事、教育、劳动工资管理制度、办法并组织实施;承办中国人民银行系统机构、人员编制和干部管理工作;承办中国人民银行系统社会保险管理工作;拟订人员培训规划,组织人员考试测评工作;负责统战工作。

(十二)反洗钱局(保卫局)

承办组织协调国家反洗钱工作;研究和拟订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则和政策;承办反洗钱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汇总和跟踪分析各部门提供的人民币、外币等可疑支付交易信息,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处理,并协助司法部门调查涉嫌洗钱犯罪案件;承办中国人民银行系统的安全保卫工作,制定防范措施;组织中国人民银行系统的金银、现钞、有价证券的保卫和武装押运工作。

(十三)货币政策司

研究、拟订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并组织执行;研究提出各种货币政策工具选择建议并组织实施;研究拟订本外币利率政策、管理办法及人民币汇率政策;提出并组织实施利率调整方案、汇率改革方案;拟订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政策和业务操作规程并组织实施;承办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秘书处的日常工作。

(十四)调查统计司

承办金融信息和有关经济信息的搜集、汇总、分析工作;制定金融业综合统计制度,协调金融业综合统计工作;负责货币供应和货币政策方面的统计并按规定对外公布;参与金融和货币统计有关的会计科目设置;搜集、整理与人民银行有贷款关系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按照规定提供金融信息咨询。

(十五)科技司

承办中国人民银行办公自动化系统、业务应用系统的规则、设计、建设和维护等技术服务工作;承办中国人民银行系统的科技建设和管理工作;研究拟订银行卡业务技术标准,协调银行卡联网通用工作;按照规定协调有关金融科技工作。

(十六)国际司

承办中国人民银行与国际金融组织、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金融组织以及各国中央银行、欧洲中央银行的官方联系和业务往来的有关工作;按照规定承办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金融业开放的有关工作;承办中国人民银行外事管理工作;联系、指导中国人民银行驻外机构的业务工作。

(十七)研究局

围绕货币政策决策,对经济增长及运行进行分析与预测;研究金融法律、法规、制度,跟踪了解其执行情况;跟踪研究我国产业政策和工业、农业、财税、外贸等部门经济动态以及货币信贷、利率、汇率、金融市场等重大政策的执行情况,并提出建议。

(十八)党委宣传部

负责中国人民银行系统党的思想建设和宣传工作;负责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

(十九)机关党委

负责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机关及在京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

审计署

【代码】130

一、主要职责:

(一)拟定审计方针政策,参与制定审计、财经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定审计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情况;办理地方性审计法规和规章的备案审查;组织领导、协调监督各级审计机关的业务。

(二)向国务院报告和向国务院有关部门通报审计情况,提出制定和完善有关政策法规、宏观调控措施的建议。

(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直接进行下列审计:

(一)中央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

(二)中央各部门、事业单位及下属单位的财务收支。

(三)省级人民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

(四)中央银行的财务收支和中央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和损益状况。

(五)国务院各部门管理的和受国务院委托由社会团体管理的社会保障基金、环境保护资金、社会捐赠资金及其他有关基金、资金的财务收支。

(六)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援助、贷款项目的财务收支。

(七)其他法律法规规定应由审计署进行的审计。

(四)向国务院总理提交中央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结果报告;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工作报告。

(五)组织实施对贯彻执行国家财经方针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情况的行业审计、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组织地方审计机关对党政领导干部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依法受理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机关审计决定的复议申请。

(六)与省级人民政府共同领导省级审计机关,协同办理省级审计机关负责人的任免事项;管理派驻地方的审计特派员办事处。

(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规定,配合稽察特派员对国有重点大型企业和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进行审计监督;组织对其他国有企业和国家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

(八)组织实施对内部审计的指导与监督;监督社会审计组织的审计业务质量;组织审计专业培训。

(九)组织开展审计领域的国际交流活动。

(十)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一)办公厅

办理署机关日常政务,负责有关重要会议的组织和有关报告、文件以及审计机关管理制度的起草;编制审计工作规划,安排年度审计项目;划分署机关、派出审计机构和派驻地方审计特派员办事处的审计范围;管理宣传、行政后勤、保卫等项事务;管理审计事业经费,对署所属单位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联系派出审计机构、驻地方审计特派员办事处和特约审计员;承担审计署举报中心的工作。

(二)财政司

财政审计司的主要职责:拟定中央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实施方案,汇总审计结果;负责审计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国家税务局系统税收征管情况、海关关税和进出口环节税征管理情况、中央国库办理中央预算资金的收纳拨付情况、省级人民政府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负责审计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等部门及其在京下属单位和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财务收支状况;开展专项审计调查;指导地方财政审计业务。

(三)行政事业审计司

行政事业审计司的主要职责:负责审计与中央财政有关拨缴款关系的全国人大机关、全国政协机关、最高法院机关、最高检察院机关和武警、政党组织、社会团体的财政财务收支;负责审计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直属事业单位及其在京下属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组织地方审计机关对党政领导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开展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指导地方行政事业审计业务。

(四)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

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的主要职责:负责审计国务院农业与资源环保主管部门及其在京下属单位的财务收支;负责审计由国务院农业与资源环保主管部门和受国务院委托由社会团体管理的农林水利、资源环保资金的筹集、管理、使用情况;负责审计省级人民政府管理的农林水利、资源环保资金的筹集、管理、使用情况;开展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指导地方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业务。

(五)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司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司的主要职责: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的规定,负责审计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预(概)算执行和决算,并配合稽察特派员对国家重大项目的预(概)算执行和决算进行监督;负责审计国家投资公司的财务收支;组织对国有施工企业的审计监督;开展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指导地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业务。

(六)经济责任审计司

经济责任审计司的主要职责:指导地方审计机关和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中央直属企事业单位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起草有关经济责任审计的法规、规章、规定和工作方针、政策;监督检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情况;调查研究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情况,组织理论研讨、经验交流;统计全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情况;编发有关信息,向有关部门通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情况;复核审计署出具的有关经济责任审计的业务文书;与相关部门协调有关经济责任审计事项;履行中央五部委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办公室的职责;解释经济责任审计专项法规、规章、规定。

(七)人事教育司

人事教育司的主要职责:负责办理署机关、派出审计机构、驻地方审计特派员办事处、在京直属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及其人员管理、工资福利、专业技术职称考评;协助地方管理省级审计机关负责人;组织和指导审计系统的教育培训和精神文明建设。

(八)监察局

驻审计署监察局主要职能:在中纪委、监察部、审计署的领导下,负责驻审计署纪检组决策的具体组织实施和落实。组织对审计署机关、派出机构及工作人员和审计署所属事业单位领导干部执行国家法律、政策、决定和审计署指示、决议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负责对监察对象违纪违法案件和其他举报问题的调查处理,受理举报、不服处理的申诉案件;组织审计系统的党风党纪教育,制定廉政规章制度,开展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组织审计系统的纠风工作,开展专项执法监察;组织调查研究、检查活动,指导审计系统廉政建设;研究制定纪检监察工作业务规章制度;完成中纪委、监察部、审计署交办任务,并向其报告工作。

(九)法制司

法制司的主要职责:负责审计法律、法规、规章的草拟及修改和报批,办理有关的协调工作;研究财政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提出有关建议;组织对地方审计机关和社会审计组织审计业务质量的监督检查;办理地方性审计法规、规章的备案审查;审核与复核署机关和派出审计机构的审计报告、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受理审计行政复议和应诉;组织实施审计普法教育;指导地方审计机关的法制工作。

(十)金融审计司

金融审计司的主要职责:负责审计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含分支机构)及其在京下属单位、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其所属证券交易所的财务收支;负责审计国家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国有保险公司、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及其分支机构和其他中央国有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和损益状况;开展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指导地方金融审计业务。

(十一)经贸审计司

经贸审计司的主要职责:负责审计国务院有关部门及其在京下属单位的财务收支;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规定,配合稽察特派员对国有重点大型企业进行审计监督,组织对其他国有企业的审计监督;组织对内部审计的指导和监督;开展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指导地方经贸审计业务

(十二)社会保障审计司

社会保障司的主要职责:负责审计国务院有关部门及其在京下属单位的财务收支;负责审计由国务院主管部门管理和受国务院委托由社会团体管理的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社会保险基金的财务收支以及各项社会福利、救灾救济、扶贫开发、优抚安置和社会捐赠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负责审计省级人民政府管理的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管理、使用情况;开展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指导地方社会保障审计业务。

(十三)外资运用审计司

外资运用审计司的主要职责:审计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援助和赠款项目的财务收支;提供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援助、贷款项目的审计公证报告;开展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指导地方外资运用审计业务。

(十四)外事司

外事司的主要职责:办理署机关及直属单位人员出国的有关事项,接待国外来访团组,联系外国审计机关和国际审计组织;管理对外审计合作项目;组织联系对境外机构、企业和投资项目的审计业务。

(十五)直属机关党委

直属机关党委主要职责:

1.组织党员和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2.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组织党员和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业务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

3.紧密围绕中心,做好党员和干部职工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

4.严格对党组织和党员的管理,加强党风党纪教育,监督党员履行义务,维护党员的权利。

5.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反对腐败,纠正不正之风。

6.按照严格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积极慎重的原则,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

7.协助署党组配合人事部门,做好对干部的考核、任用和民主评议工作。

8.做好统战工作。

9.领导机关工、青、妇等群众组织,讨论研究他们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充分发挥其在联系群众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机关建设中的民主参与、民主监督作用。

10.承办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和署党组交办的其他任务,定期向工委和署党组汇报机关党委的工作。

(十六)离退休干部局

上一篇:开发公司行政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公司新年行政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