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学方式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4-01-17 17:46:32

对教学方式的建议

对教学方式的建议篇1

一、国培课标的种类

国培课标按照不同层次、不同学科、不同项目设计,共有66个课程标准(还有1个课程资源建设规范)。具体分布如下:

表1. 国培课标分类统计表

二、国培课标的结构

每个国培课标一般由四个部分构成,总体框架如下图:

课程目标总目标具体目标建议课程内容——维度(三个)模块、专题、学时、内容要点课程设置与实施建议课程结构要求主题式培训设计要求实施建议附:主题式培训设计样例

图 国培课标框架图

三、关于“课程目标”

每个国培课标的第一部分是“课程目标”,一般提供“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供培训任务承担机构研制培训方案做参考。

总目标的确定,主要是根据不同项目、类别、层次、岗位对象能力提升和专业发展的需求。例如:

示范性短期集中培训项目针对地市级以上骨干教师专业发展需求,通过主题式培训,研究问题,分析案例,总结提升经验,提高师德修养,更新知识,提升能力,形成学习共同体,培养区域学科教学与教师培训带头人。

中西部短期集中培训项目针对农村骨干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围绕新课标的贯彻落实,针对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研究典型案例,提高师德修养,更新知识,提升能力,将新课标的理念与要求落实到教育教学中,形成学习共同体,培养县域农村学校骨干教师。

中西部置换脱产研修项目针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有良好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通过院校集中研修与“影子教师”实践,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农村学校培养一批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开展教师培训中发挥辐射作用的带头人。

培训团队研修项目针对高校、教师培训机构和幼儿园、中小学一线骨干培训者和培训管理者,通过专题学习、案例研讨,提升培训者培训方案设计、培训课程开发、培训教学、培训组织管理等方面的专业能力,加强培训专家团队建设。

具体目标的确定,根据培训的具体任务要求、不同培训对象的需求、培训内容维度和模块制订。

四、关于“建议课程内容”

每个国培课标的第二部分是“建议课程内容”,其设计原则遵循:思想性与专业性相结合,既加强师德和专业理念教育,激发教师发展动力,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师学习规律,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既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又注重帮助教师在实践中改进技能和方法;适应性与引领性相结合,既适应现实需求,又突出课程内容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

建议课程内容供培训任务承担机构研制培训方案作参考。一般安排三个维度,如中、小、幼、特教师的培训内容根据国家颁发的教师专业标准分为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三个维度。每个维度下设若干模块,每个模块下设若干专题,每个专题提供学时建议和内容要点。内容要点是对专题内容的简要说明,可结合学员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例1. 中小特教师培训的建议课程内容框架(见表2)。

例2. 培训团队研修建议课程内容框架(见表3)。

例3. 培训管理者团队研修建议课程内容框架(见表4)。

五、关于“课程设置与实施建议”

每个国培课标的第三部分是“课程设置与实施建议”,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出要求或建议:一是课程结构要求,二是主题式培训设计要求,三是实施建议。

1. 课程结构要求

每个国培课标为培训机构设置培训课程提出了原则性的课程结构要求。如, 中小学学科教师培训的课程结构要求一般是(见表5):

原则上,每个维度浮动比例不超过5%。

又如,学科教师培训团队研修的课程结构要求一般是(见表6):

2. 主题式培训设计要求

这主要是针对短期集中培训开展主题式培训提出的要求。主题是集中培训的核心内容。培训课程均围绕主题设计和实施。培训机构可根据学科教师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从学科教学内容的某一方面或学科教师专业能力的某一个侧面,形成培训主题,按照课程结构和内容设计的要求,设计出主题化的课程。

国培课标在这一部分为培训机构提供了若干个供选择使用的主题,当然,培训机构也可根据上述要求自定主题。

3. 实施建议

一般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

(1)教学方式建议。主要是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课程实施要将理论与观摩实践相结合,专题学习与交流研讨相结合,经验总结与反思体验相结合。理论学习要强调案例分析,实践训练要注重能力提升,交流研讨要注重学习共同体打造,反思体验要针对教育教学行为改进。

二是培训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创设学员参与的教学情境,在专家引领下,通过实践体验,提升学员的教育教学实际能力。

三是要注重培训方式的创新,采取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情境式、讨论式、任务驱动式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手段,加强对学员培训后的跟踪指导。

(2)培训团队建设建议。主要是两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实行首席专家制。首席专家负责设计培训方案、备课、进行过程指导等工作。

二是要组建高水平培训团队。高校专家与一线教师、教研员合理搭配,省域外专家原则上不少于三分之一,一线优秀教师、教研员原则上不少于40%。

(3)课程资源利用建议。一般有四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根据培训主题和课程目标的需要,为参训教师选配适切的阅读学习的文本资源、电子资源和网络信息化资源,加深学员队培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拓展培训课程的功能。

二是培训团队主讲专家应向参训教师提供教学课件、讲课提纲、任务设计等培训课程资源,为持续学习提供有效支持。

三是把参训教师作为重要培训资源,建立班级虚拟空间,整理发掘课程实施过程中学员学习产生的有价值的鲜活的生成性资源,并尽可能提供给每位学员进行分享交流。

四是培训机构应全面开放校园资源设施,其中包括图书馆、资料室、电子阅览室等。应当及时向学员提供机构内相关的学术交流信息,允许学员进入任何教学场所参与学习。

(4)培训效果评价建议。主要是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要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学员与专家评价相结合、即时与后续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多种方式,对项目实施工作进行评价。

二是要采取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学员的培训预期目标达成度进行评价。

三是要注重对学员培训前后改进程度的测评。

六、关于“主题式培训设计样例”

每个国培课标都附上了“主题式培训设计样例”,为培训机构开展主题式培训提供方案设计的范式。一般格式为:

项目类别:××××××

培训时间:×天(×课时)

培训主题:××××××

培训对象:××××××

培训目标:××××××

培训内容:(用下列表格形式列举,见表7)

(表7)

对教学方式的建议篇2

一、 将“活动建议”与“标准”相对照,挖掘“活动建议”的三维内涵

每一个“活动建议”都对应一定的“标准”。“标准”是学生学习美术课程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也是美术教学必须实现的目标,它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的要求,有利于多角度地建构学生的美术素养。

美术课程标准中的“标准”是以行为目标方式陈述的,至于采取什么方式、方法达到这个目标,取决于美术教师的工作,不同的教学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传统的美术教学只能引领学生达到“标准”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而学生的能力、情感等素质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现代美术教学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在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同时,也强调美术教师的创造性劳动,通过“教学共同体”的共同努力,实现“标准”的三维内涵。而“活动建议”则是帮助美术教师实现从传统教学到现代活动教学转变的有效途径。

“活动建议”是课程专家精心设计的,大多数“活动建议”都包括有“标准”要求的三维内涵。如“邀请当地美术家和民间艺人来学校进行展览和交流活动”,这个活动不仅可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艺术的主要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了解中国民间艺术的创作过程,再现知识产生的过程,了解美术研究的一般方法,并从美术家和民间艺人身上学到“发现、探索、坚韧、严谨”等艺术品质。再如“调查、了解美术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系,按社区或村庄的功能,考虑环保、居住、休闲、健身和景观等需要,设计未来发展规划图或制作模型”,这个活动以设计未来发展规划图或制作模型为载体,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生存环境不同的特点和差别,并进一步探讨美术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系,不仅再现了人类生存环境的形成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性美术思维,而且引发了学生对人地关系的思考,有利于学生正确环境观、资源观、发展观的形成。

三维目标观的确立打破了传统的“重知轻能”、“重智商轻情商”的一元目标体系,是现代教育理念的重大突破,有利于学生知、能、情、意、行等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活动”。广大美术教师必须从观念上重视“活动建议”,充分吃透“活动建议”与“标准”的关系,真正理解“活动育人”的价值。

二、 将“活动建议”与教材相对照,把握“活动”的切入点

教材是根据“标准”编写的,有些“活动建议”被直接编入教材,成为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教材与“活动建议”是实现“标准”的两翼,体现了课程和教法的关系。教材侧重教学内容,既注重知识体系的相对完整性,又强调形式新颖活泼,具有可读性。“活动建议”侧重教学方法的选择,主要是为了突出教材重点或突破教学难点而设计的。在教学过程中,适时适当地组织学生“活动”,不仅有助于教材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美术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活动”的切入,时机选择十分重要。一般有三种方式,即课前切入式、课中切入式和课后切入式。

“课前切入式”是课前把活动要求、活动目标告诉学生,并要求学生超前进入学习角色,熟悉即将学习的课程,对新课产生兴趣,对“活动”产生期望心理,在新课导入阶段就切入“活动”的方式。以“活动导课”可激发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自豪感,有利于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自主钻研、合作探究的良好学风,而且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为新授课内容奠定较好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适合于课前切入式的活动主要有美术阅读视听活动、美术信息收集交流活动、美术专题讨论等,如“欣赏不同类别的现代设计作品,感受其不同手法和形式感”,就可在学习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实用又美观的生活用品”导入时让学生畅谈感受,使学习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兴趣。再如学习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下册“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欣赏”时,可在新课导入时安排“欣赏现代广告艺术作品,感受和分析作品的创意和方法”活动,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广告设计有感官上的认识,产生学习渴望。

“课中切入式”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突破重难点而切入“活动”的方式。这种“活动”一定要与教学内容相吻合,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设计和组织的,教师要特别注意活动的管理和节奏的调节,使活动松紧有度,富有成效。一般适合于美术制作活动、美术情境模拟活动等类型。如在学习人教版美术八年级下册“体验印刷的乐趣”后,开展“采用易于处理的板材,通过画、刻、印等方法,制作版画作品”活动。在学习人教版美术九年级下册中国民间美术“皮影”内容时,运用“计算机、摄象机、数码照相机等进行造型活动”,边看边讲;在学习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下册“面具设计与制作”时,组织“选择语文、英语、历史课本内容编写剧本,设计、制作面具、服饰,布置场景,并表演故事剧”活动。课中切入式是课堂活动教学的最主要方式,对于调节课堂气氛,缓解学习疲劳,调动学习积极性,达成教学目标都有重要价值。

“课后切入式”指为了开拓学生视野,巩固所学美术知识和提升学习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品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而组织实施的课外活动或课内外衔接的活动方式,它是课堂活动的补充和延伸。美术学科具有人文和自然的双重特性,千姿百态的自然环境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美术课外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如“根据学校或社会的时事新闻,创作有关漫画、宣传画,布置专题展览或开展讨论”等活动建议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

三、 将“活动建议”与学生相对照,寻找“活动”的突破口

活动是学生的活动,而且应该是学生自觉自愿的主体性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不是局外人、旁观者,而是活动的“主人”,是活动的设计者、参与者和实施者,活动的成效关键是看学生在活动中有什么收获。因此,美术教师在设计和选择活动时,必须充分关注学生与活动的“对接”,使活动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使学生乐于活动。实践证明,只有那些有趣味性、针对性、创新性、开放性和可操作性的活动才是学生真正需要和感兴趣的。美术教师要综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活动建议”进行重组或再加工,以多样化的、新颖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充实美术课堂。

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活动”也应该千差万别。比如城市学生往往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知识准备较充分,他们对美术情境模拟、美术设计创作等活动兴趣盎然,可多开展“活动建议”中的如“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段进行图案的制作练习,为家长会设计制作请柬,并对会场进行装饰美化设计”、“集体讨论校园或附近社区的环境美化方案,并进行设计练习”、“为商品做包装装潢设计”、“针对一个社会性主题,从跨学科角度加以理解和表现”等。

乡村学生受条件限制,一般知识储备不足,思路也不够开阔,但他们肯吃苦、有钻劲,对于未知世界充满好奇,更加适宜开展美术阅读视听、美术制作等活动。如“活动建议”中的“采用泥或硬泡塑(聚苯乙烯)等材料,制作人物、动物的浮雕或圆雕小品”、“欣赏我国书法、篆刻的代表作品(观看录象)”、“结合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中的知识,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设计、制作出有创意的立体造型或活动模型,装饰自己的家庭,美化校园环境”等。

另外,还应将“活动建议”与环境相对照,营造适合活动开展的各种情境,创造满足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软硬件条件,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益。

总之,活动教学是现代教学论倡导的以“活动”为核心的一种新型教学观和教学形式,也是当代美术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在美术教学实践中,美术教师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转变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理解《美术课程标准》中“活动建议”在美术课程改革和美术教学改革中的意义和价值,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效地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条件把“活动”引入美术课堂,使美术教学内容活动化,努力把“活动”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对教学方式的建议篇3

通过近一年的实践探索,总结如下:

一、小组建设是抓手

在实验过程中,重视学习小组建设、培养得力的小组长、组建合适的学习小组是突破点。学习小组建设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相对稳定”的原则,引导和放手学生自己创建组内文化,自主研究小组的名字、目标、口号和规则,形成组间竞争、组内默契合作的团队,以此为突破点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座位的调换是个难点,为了保持各学习小组的相对稳定,形成默契配合的良好局面,座位调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尽量减少单个调换。其一,学习小组组成科学合理;其二,老师的管理中主要抓小组长,培养得力的小老师,组员尽量让组长去管理,兵管兵,兵教兵,锻炼学生策划、组织、管理、协调、表达、倾听的能力;其三,建立学习小组捆绑式评价机制,小组之间相互竞争,淡化个体,强化集体。

二、班级内课任教师通力合作是助推器

新的教学方式的推行,班内任课教师统一思想认识、学主导思想、统一评价方式是助推器。千万不可以某学科的老师单独去做,而是一个班的课任教师一起确定学习小组,各班任课教师就是一个班级教学和管理的研究小组,要有共同的方向和目标,相互尊重、协作、关心,共同研究学生,研究学习小组建设策略,共同解决班级落后和疑难的方面。

三、自主、开放的操作系统是保障

教学三环节:课前、课中、课后。

教学流程五板块:问题质疑,问题探究,解疑分享,思维拓展,课末检测。

1.课前。学生独立尝试自学,完成《问题生成单》,根据自学情况,提出1-2个有一定研究价值的问题。样例见下:

三年级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问题生成单

2. 课中

(1)问题质疑(时间:建议5分钟)。

各小组长组织交流课前尝试自学情况,着重讨论、比对每位组员提出的问题,筛选出一个本组最有代表性的问题,教师集中各组选出的问题,简单点评后呈现到教师的投影仪上。教师要对展示了问题的小组或个人进行奖励。

(2)问题探究(时间:建议10分钟)。

针对投影上展出的问题,各小组选出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或几个,并依据教师提出的“学路建议”(学路建议中教师提出流程建议、学法建议和时间分配建议),在组内自主学习讨论。讨论完成后小组成员可以跨组进行交流、互访,并向全班推荐较为优秀的小组或个人;收到退件的小组或个人展示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学路建议”样例参考:

三年级数学《时间计算》学路建议

(3)解疑分享(时间建议:10分钟)。

各小组代表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全班分享并可提出各自的质疑。教师应根据各小组的汇报情况进行有效指导和重难点知识的点拨,对交流展示成果的小组或个人进行奖励。

(4)思维拓展(时间建议:5分钟)。

教师根据课堂学生探究的实际情况,提出具有拓展性质的高一层次的问题,促使各小组成员的再一次学习、探究、讨论。

(5)课末检测(时间建议:10分钟)。

课末检测内容包含A类基本检测单和B类拓展检测单。

3.课后

学生评教,教师反思,链接下一节课内容。

对教学方式的建议篇4

一、基本情况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精心组织,落实责任制。学院确立“标本兼治,评建并举”、“谁主管、谁负责”的指导思想,明确目标要求,狠抓排查整改,检查监督。为把民主评议行风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学院领导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把行风建设工作列入今年学院工作的重点,结合实际抓好准备阶段的_个关键环节:一是成立领导小组。成立了以总支书记为组长,院长为副组长,科级以上干部以及总支委员为成员的行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二是落实责任制。明确总支书记、院长为行风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三是制定工作方案。结合学院工作实际,制订了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评议工作总体目标、阶段任务、工作步骤、具体要求,以及评议重点和标准,对民主评议行风活动作了具体部署和安排,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有力。形成了一把手总支书记、院长亲自抓、相关部门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动员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使广大教职员工牢固树立了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的责任意识。四是深入宣传发动。__月中旬,召开了全院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动员大会,对评议活动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并多次召开总支委员学习会议、领导小组成员会议、支部会议学习有关文件精神。为使群众充分了解和参与民政系统民主评议行风活动,我院积极进行宣传,及时上报情况,指导全院的民主评议行风工作。通过一系列学习宣传活动,把行风评议“回头看”与师德、校风建设、迎评创优及领导干部和教职工工作考核相结合,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各个阶段相结合,努力把行风评议“回头看”落实到教职工的实际工作中,进一步增强了全院领导干部“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意识,为民主评议行风活动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和舆论基础。

(二)抓好民主评议行风工作的教育、学习工作。在我们认真组织教职工学习有关行风建设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学校关于行风建设的文件精神。建立健全了学习制度,并坚持做到领导带头,身体力行。在学习中,我们力求把行风教育与实践“xxxx”重要思想、法制知识教育、廉洁自律教育、师德师风教育、教风校风学风建设、深入开展迎评创优活动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宣传发动,让教职工提高认识,增强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评议活动,为排查不正之风奠定基础。

采取多种形式,敞开大门征求意见,做到边查边改。为切实找准领导班子在行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学院采取“请进来,走出去,互相提,自己找”等办法,通过召开座谈会、下基层、设立投诉电话、发放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及群众的意见和建议。__月__日,召开“民主评议行风征求意见座谈会”,邀请到学院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参加会议,共提出意见和建议__条。__月上旬,由领导带队,各教研室负责人和总支委员分别到学生寝室、基层教研室等进行专题调研,并找个别教师谈话,认真征求他们的意见,共收集到各类意见和建议__条。此外,学院还向全院教职员工发出调查问卷__份,就学院领导班子在服务质量、廉政建设、工作效率、开拓创新几个方面的情况征求群众意见,收__回份,意见和建议__条。同时通过设立意见箱等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对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上来的意见和建议,学院逐条进行梳理和讨论,认真分析在的问题及原因,对当前能够整改的问题,制定针对性强的措施,明确责任人,立即先行整改,做到边查边改,使群众感受到民主评议行风带来的实际效果。

(三)加强沟通联系,积极主动与组织部、督导祖联系确保更好的开展评议工作。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以来,学院结合保先教育的开展,加强与组织部的沟通,通过各种形式对学院开展自评。为确保保先教育活动和行风评议工作开展顺利,使督导组和组织部更深入地了解学院开展工作基本情况,学院召开民主生活会、专题组织生活会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向组织部和督导组成员汇报了我院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及保先教育完成进度的情况。进入整改阶段,我院先后召开了整改方案征求意见会和整改工作情况汇报会,多次邀请组织部和督导组成员对学院行风评议整改工作进行指导。为把开展行风评议工作的情况及时向学校汇报,我们还通过直接递送方式将工作简报及工作情况汇报等相关资料送到每位组织部和督导组成员手中。

(四)虚心接受群众意见,把行风评议整改列为当前突出重要的工作,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

自开展分析评议阶段工作以来,学院党总支迅速召开专题会议,针对群众反映的意见和建议,查找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制定整改措施。通过分类整理出__条意见和建议,归纳为__个方面。对此,制定了整改方案,明确了责任单位、责任领导、整改目的和工作要求,上墙公示,下发到教研室,要求各部门必须把行风评议整改工作作为当前一项突出重要的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动真格、见实效、不走过场。为了更有效地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还成立了专责小组,负责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深入开展调研,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和整改措施,加大对这些重点问题的整改力度,努力给群众一个满意答复。

三、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尽管今年我院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同志对待工作热情不高,创新意识不强,不注意研究和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工作配合协调不够,导致有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

二是管理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必须尽快综合配套改革加以解决,努力提高服务管理水平。

三是要通过教育培训、干部沟通交流等措施强化自身队伍建设。

对此,我们决定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领导,进一步深入落实整改任务。按照行风建设工作责任制的要求,进一步抓好整改工作,落实好各项整改措施。特别要重点研究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学院要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院务公开制度、廉政建设制度等,规范办事程序,促进行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

对教学方式的建议篇5

分析检查阶段是把学习调研阶段取得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果的关键阶段,在整个学习实践活动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对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至关重要。为扎实做好**市**实验小学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下简称学习实践活动)分析检查阶段的各项工作,根据《中共**市教育局委员会关于印发<**市教育系统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工作方案>的通知》(瑞教党〔20xx〕25号)和《中共**市**实验小学支部委员会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方案》(安实小[20xx]13号)的具体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现就分析检查阶段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目标任务

紧扣“细化学校管理、强化教研创新、优化教学质量”这一实践载体,以“创新教育模式、提高育人质量”为主线,以“征求意见、找准问题、分析原因、理清思路、明确方向”为主要任务,围绕市委“八对照八检查”,做好“四对照四查找”(对照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认真查找在运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照省内外先进学校发展经验,认真查找单位在推动教育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中存在的差距;对照工作实际,认真查找本单位发展思路、发展战略、体制机制和工作举措等方面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认真查找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教育突出问题是否得到了有效解决)。在学习调研阶段的基础上,通过征求意见建议、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撰写分析检查报告和组织群众评议等环节,进一步找准影响制约学校教育科学和谐发展的关键问题、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教育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领导班子、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的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问题存在的原因,进一步明确今后一个时期我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努力提高领导推动科学和谐发展的能力,努力提高育人质量,为整改落实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安排

整个分析检查阶段于20xx年5月中旬开始,20xx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

分析检查阶段要按照“始终抓好深化学习、始终突出实践特色、始终体现群众满意、始终做到两手抓两促进”的总体要求,围绕征求意见建议、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撰写领导班子分析报告和组织群众评议四个环节,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认真做好准备工作。继续深化理论学习,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切实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继续围绕学习调研阶段确定的课题,特别是《科学发展下教师的可持续发展》、《“3+1”教学模式与学校科学发展》和《精细化管理与学校科学发展》这三个重点课题,在前一阶段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努力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体制机制性成果。学校党政班子成员要提前准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发言材料,并做好撰写领导班子分析报告、组织群众评议等环节的准备工作。

(二)广泛深入征求意见建议。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最大限度地征求广大党员干部、普通教职工和学生以及家长对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建议,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真诚接受群众监督。

1.征求意见的对象范围。学校重点征求学校中层干部、党员、名特优教师代表、青年教师代表、退休教职工代表、学生及家长代表的意见建议。

2. 征求意见的主要内容。征求意见始终围绕“细化学校管理、强化教研创新、优化教学质量”这一主题进行,重点就理论学习、解放思想、服务大局、工作能力、服务基层、政绩观、党性党风党纪等7个方面征求意见建议。

3.征求意见的方式方法。一是个别走访征求意见。党支部主要负责同志要采取登门走访和个别谈心的形式,面对面地听取和征求干部、群众的意见。二是民主恳谈征求意见。围绕当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热点、难点问题,结合制订政策性文件,召开民主恳谈会,开展面对面咨询问策,倾听民意,集思广益。三是发放表格征求意见。以征求意见表的形式向征求意见对象书面征询意见建议。四是媒体征求意见。利用校园网和校长信箱相关信息,向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家长开放式征求意见建议。

4.意见建议的梳理汇总。整个征求意见建议的具体工作由学校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6月5日前,办公室对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分类进行梳理分析和归纳分类,并形成书面材料供党政会议讨论审定,再分解到分管校长和各处室办理。对校级领导班子成员个人的意见由陈钱林校长向其本人反馈。

(三)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学校领导班子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深入查找影响制约学校教育科学和谐发展的关键问题、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教育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 领导班子、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的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6月8日前,认真组织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

1. 会议主题:紧紧围绕“创新教育模式、提高育人质量”这一主线,认真总结和反思学校领导班子的工作实践。学校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参加会议,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列席会议。

2. 民主生活会前,学校班子成员之间要相互谈心交心,进一步沟通思想、征求意见、查找问题。学校班子成员要针对意见建议和自身实际认真撰写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着重围绕“四对照四查找”,认真查找个人和班子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分析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原因、总结提炼好的工作经验,并提出推动教育科学发展的思路和举措。

3. 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组织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主要谈思想,谈认识,找差距,谈措施。

6月8日前,党支部在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结合教育教学工作特点,召开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党员组织生活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每个党员干部认真进行对照检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方向。支部组织生活会会议记录要报告学校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学校党支委。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要过好双重组织生活。

学校民主生活会情况书面材料于6月8日前报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四)撰写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在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基础上,认真撰写形成高质量的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分析检查报告。

1.报告的主要内容。分析检查报告要紧紧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紧扣党的十六大以来学校的发展实践,充分吸收学习调研和专题民主生活会的成果,充分反映四个方面内容:一要充分反映学校广大党员干部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形成的共识;二要充分反映学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简明扼要概述取得的成效,系统全面梳理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分析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方面的原因;三要充分反映学校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向、总体思路、工作要求和主要措施,列出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可以立即解决的突出问题和经过一段时间努力解决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举措;四要充分反映学校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具体措施。

2.报告的起草工作。针对教师的金点子,按德育、教学、后勤工作分别由分管副校长撰写分析检查报告。总报告撰写工作由陈钱林校长主持,学校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撰写。

3. 报告撰写的时间安排。6月3日前,启动分析检查报告的撰写工作并形成分析检查报告初稿。6月12日前,召开党支部扩大会议专题充分讨论,党支部扩大会议要邀请党员和群众代表列席;参会人员要认真审阅报告并充分发表意见。会议结束后,要对参会人员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汇总、梳理,对于反应比较集中、突出的问题要进行专题研究,在吸收各方意见后将分析检查报告予以修订完善。经学校党政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审定后,形成分析检查报告。分析报告要充分反映实际情况、充分体现教职工意愿、充分凝聚集体智慧,成为学校科学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五)组织群众评议。分析检查报告形成后,认真组织评议,广泛征求党员群众的意见,进一步集思广益,凝聚共识。

1. 评议对象。原则上与征求意见建议对象相一致。

2. 评议内容。以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为主要依据,着重从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是否深刻、查找问题是否准确、原因分析是否透彻、发展思路是否清晰、工作措施是否可行等方面进行评议,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

3. 评议方式。

(1)6月18日前,学校召开教代会,集中听取对学校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的意见。

(2)根据评议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分析检查报告,并将分析检查报告及评议结果向中层以上干部和教代会代表通报。

学校分析检查报告和群众评议结果于6月18日前报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四、具体要求

1. 领导思想端正,责任明确是完成本阶段工作的前提。第二阶段的关键是查找问题,重点是领导班子成员。学校党政领导要以身作则,带头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分析检查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班子成员要把自己摆进去,带头参加集中活动,带头听取意见建议,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边查边改,带头接受群众评议,为党员干部作出榜样。各分管领导要落实领导责任,认真组织好分管部门的分析检查工作,引导党员干部正确对待群众的意见,正确对待党组织指出的问题,正确对待评议的结果,正确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保证整个分析检查阶段工作顺利进行。

2. 选择适当的方式方法是完成本阶段工作的保证。在工作中,既要突出领导班子集体的分析检查,又要引导领导班子成员自我剖析;既要坚持正面教育,又要始终严格要求;既要联系工作实际,又要联系思想实际;既要总结经验教训,又要明确努力方向。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找问题、析原因、明方向、定措施上,使分析检查阶段取得实效。

3. 处理好工学矛盾,做到“两不误、两促进”是完成本阶段工作的关键。学期临近结束,各科室、各党小组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既不能因为工作繁忙而忽视活动,也不能因为开展活动而影响工作。要把学习实践活动与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改革开放3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安实小建校10周年纪念结合起来,与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结合起来,与完成本学年工作任务、谋划下年度工作思路结合起来,在推进工作中深化学习实践活动、在开展活动中促进工作,以推动各项工作的实际成效来检验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

对教学方式的建议篇6

为进一步做好我校民主评议行风工作,根据《武安市教育局关于200*年民主评议工作的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发展为中心,以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为目标,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分管谁落实”的原则,以正确履行职责为核心,以加强队伍建设(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以服务群众为目标,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标准,以民主评议为载体,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以评促建、纠建并举,以优良的服务,规范的行为,良好的行风,一流的质量,为我市教育行业增辉,坚决纠正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促进依法治校,为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目标要求

我校行风评议工作,要以进一步树立学校良好形象,创建邯郸市“文明学校”为目标,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核心,以一切为了学生终身发展为重点,以规范办学行为,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学生和家长满意为标准,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转变教风、从严治教的方针,改善学校教育教学环境,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发展。

三、评议内容

1.组织领导情况。建立学校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行评工作的领导,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认真制定“行评”工作方案,保证“行评”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召开教职工会议进行全面动员,营造民主评议的浓厚氛围,实行政风行风工作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每个领导干部、每位教职工。

2.服务学生情况。广大教职员工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创设良好的办事环境,为学生、家长及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学校招生情况。结合开展“教育管理年”活动,以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教为重点,大力实施“阳光收费”和“阳光招生”工程。实行“六公开”制度,即招生政策公开、招生计划公开、录取信息公开、考生资格公开、群众投诉渠道公开、违规案件查处结果公开,自觉接受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的监督。强化招生工作的监督,建立招生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做到依法招生、廉洁招生、公平招生,严禁任何形式的违规招生。

4.收费管理情况。学校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招生收费政策,执行义务教育阶段收费管理规定及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借读生收费的有关规定,大力实施“阳光收费”,实行收费公示制度,做到家长明明白白交费,学校规规矩矩收费,严格执行教育收费政策,杜绝各种摊派、搭车收费行为,加强教育收费管理,认真实行“收支两条线”。

5、加强教材和教辅资料发行选用的管理。教材选用征订必须按市教育局审定的教学用书征订目录执行,严禁将教辅资料纳入《教学用书征订目录》统一征订和搭售,严禁在中小学教材、教辅读物发行环节收取费用等违规行为,坚决遏制教材、教辅读物过多过滥,增加学生家长经济负担的状况。

6.师德建设情况。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坚持依法执教,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不违规从事家教活动,不参与各种形式的。

7、继续做好对贫困生的资助扶持工作。学校一直坚持按照上级要求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行相应的补助,保证贫困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8.校务公开情况。学校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及时公开学校重大事项以及涉及教职工与学生切身利益的事情,力使我校校务公开工作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经常化;做到内容全面,程序规范,材料完整,公开及时,真正把校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并接受广大教职员工和社会的公开监督。

四、评议方法、步骤

学校根据武安市教育局的统一布置,结合我校具体工作实际,制订具体实施方案。指导督促和检查学校各教研组、年级组的行评工作,把评议重点放在查找问题和落实整改工作上。年底完成整个评议工作,并接受市、局考评。整个行评工作分为四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阶段(4月18日—4月30日)

1、加强领导,明确分工,成立校行风评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志山,副组长:马改苏、杜拴锁、连淑英。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任:连淑英。办公室设在学校教导处,电话:5170595。领导小组应明确工作任务,落实责任制。

2、召开党政、教职工联席会,讨论制定本实施方案,并紧密结合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立足本地区本学校实际,认真研究制定客观详实、具有可操作性的民主评议行风活动方法,注意把评议重点放在查找问题和落实整改工作上,以行评为契机,确保推动工作“两不误、两促进、双丰收”。

3、召开教职工大会,邀请行评代表等有关人士到会指导,传达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公布实施方案,做好宣传发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同时要利用教职工大会重点组织学习上级有关行风建设和行风评议文件精神。

4、广泛宣传教育。利用板报、墙报、标语、家长会、座谈会等形式开展宣传,积极宣传教育系统民主评议行风的意义和措施,争取师生、群众和社会各界最广泛的支持和拥护,营造良好的行评工作氛围。并利用多种渠道,通过学校行风建设情况和行风评议安排部署,介绍与宣传学校教育改革发展情况。

5、公开承诺:学校采取张贴形式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

6、公布学校行评举报电话:5170595,欢迎批评监督。

(二)自查自评阶段(5月16日—6月30日)

1、把握评议重点。今年教育系统民主评议行风的重点是治理教育乱收费。我校应认真贯彻各级关于教育收费管理规定精神,严格按照规定的收费标准和项目收费。要按要求规范教育收费公示,并及时在校务公开栏上更新收费情况。

2、严格自查自纠。5月中旬,我校应对本校的教育收费情况进行一次自查自纠,并认真总结,以迎接市教育局的检查。

3、接受社会评议。我校应创造条件以确保聘请的行评代表开展工作,向行评代表主动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征询聘请的行评代表意见和建议,促进行风建设工作落实。接受评议代表对我校的明察暗访,对评议代表查找的问题、意见和建议,提出相应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实整改。

4、通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涵等形式,听取行风评议代表、学生家长对学校行风评议建设的批评建议。深入查找我校行风建设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新情况,新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加大力度抓好自查自纠。并形成文字报教育局民主评议办公室。

(三)落实整改阶段(7月1日—10月31日)

1、制定整改方案。我校认真对待自查中存在的问题、行评代表的意见以及家长和群众等反映较强烈的问题,主动汇总、梳理各种途径收集的意见与建议,深入剖析,制定具体整改措施和工作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整改工作,指定相关的具体责任人,在指定的完成整改时间内,逐条逐项抓好落实。建立整改档案,制定整改时序进度表,落实整改反馈制度,及时向行评代表和群众反馈整改情况;

2、切实落实整改。严格按照工作计划的时序进度,有条不紊地开展整改,能马上整改的要立说立行,抓紧整改,务求实效;对群众、家长和师生关注的主要问题,要仔细梳理、综合归类,建立分解立项抓落实责任制,明确责任领导和具体责任人,逐条逐项抓整改,确保落实到位。对于一时无法解决或需要较长时间整改完成的问题,要及时说明,制定具体措施,明确完成时限抓好落实。同时,要在整改的基础上,围绕行风评议的重点内容,按照“纠、评、建”的要求,通过建章立制、推进校务公开等形式,主动采取措施自查自纠。抓好制度的落实和监督,努力探索和形成推进行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四)综合评议阶段(11月1日—2007年1月20日)

1、学校应认真总结一年来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工作情况,并形成文字材料存档。

2、11月初,召开本单位民主评议行风总结大会。

3、12月,迎接市教育局对我校整改落实情况和民主评议行风组织工作的检查评比。

五、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民主评议行风工作是党风、政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系统行风建设的切入点和有效载体,学校要进一步提高对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结合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建立和落实民主评议行风工作责任制,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抓好具体实施,创造性地做好今年民主评议行风工作。要把行风评议结果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考核的一项内容,赏罚分明。

2、加强领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要成立子弟学校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检查指导各年段、各教研组民主评议行风工作的组织和开展,并组织评议各年段、各教研组行风状况。

3、注重实效。要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把思想教育、查找问题、落实整改、建章立制和完善监督机制贯穿于民主评议的全过程。做到“五个结合”:一要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相结合;二要与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相结合:三与开展创建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学校相结合:四要与实施“阳光工程”、全面深化校务公开工作相结合:五与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结合起来。确实做到以评促纠,以评促建。

4、改进评议方式。要抓住评议的关键环节,改进和创新评议的方法。认真查找学校在行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经梳理后,作为今年加强行风建设的着力点。要坚持"以评促建"和"纠建并举"的方针,突出工作重点,落实教育收费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

对教学方式的建议篇7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改革 “读议练”三结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部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态度发生了较大变化。他们对专业知识学习非常重视,但对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则兴趣不足,以为思想政治理论远离现实,既高调又空洞,有的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这种学习态度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若要有效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与时俱进地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本文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为例,来尝试阐述“读、议、练”三结合模式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一、“读、议、练”三结合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

教育发展的动力源自不断推进的教学改革创新。要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就必须创新教学的方法和手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因此,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读、议、练”三结合教学模式,对于创新教师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改变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尽人意、吸引力不强现状,具有积极的意义。

1.“读、议、练”三结合教学改革意在突破原有的教学模式。“读、议、练”三结合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开放式教学,即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实效性,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目标指导下,改变以往以课堂为主、书本为主、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有计划地进行电化教学、参观访问、课堂讨论、社会调查等一系列新的教学活动。一般来说,传统教学模式被大家称为“输入式”或“填鸭式”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主要任务是“静听”,学习较为被动。而“读、议、练” 三结合教学模式则是“互动”式的,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突出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生“读”要动脑,追溯理论渊源,既知道“是什么”,又了解“为什么”;“议”要动嘴,在讨论中释疑解惑,既了解“为什么”,还懂得“怎么样”;“练”要动手,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既熟知“怎么样”,还掌握“怎么办”。如果将传统教学比作为“直流电”,形式较为单一的话,那么“读、议、练”三结合课程教学应理解为“交流电”,方向、频率不断变化。通过“读、议、练”三结合教学,课堂成为对话式、开放式场所,传道授业的教师与求知若渴的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在互动中提高,进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也为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研究学习打下基础。

2.“读、议、练”三结合教学改革重在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首先是一种对人的心灵进行塑造和影响的育人教育。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知识的传授和信仰的传递应该是融合为一的。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大多是从理论到理论的本本式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理论知识,完成书面答题实现考试合格并非难事。然而在大学生中,成为“理论巨人,行动矮子”“考试高分,动手低能”的人实属不少。而推进“读、议、练”三结合课程教学改革,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增加“读、议、练”多个教学环节,就是为理论与实践结合创造条件,为学校与社会对接拉近距离,为大学生多动脑、多动嘴、多动手提供机会,以此提高大学生用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来分析、判断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让更多的学生在此过程中既能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从而成为“考试高分、动手全能”的实用型人才,又能得到心灵的洗涤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读、议、练”三结合的有效方法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进“读、议、练”三结合的教学改革过程中,“读”“议”“练”三个环节内容安排是否合理,进程设计是否科学,关系衔接是否紧密,将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成败得失。

1.找源头,细“读”经典,让学生掌握深奥的理论。阅读经典原著是掌握理论知识的主要途径。在“读、议、练”三个环节中,“读”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为“议”和“练”作准备。理论学习,需要广泛阅读。而所有理论,都有其理论体系。然书海浩瀚,寒窗苦短。因此在“读”的环节,老师除布置部分相关阅读材料外,重点是有针对性地挑选一些作为理论源头的经典著作,引导学生进行细读、精读,使其对经典理论有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帮助学生获得事半功倍之功效。毕竟,经典理论出自名家,多为原理,又被历史反复印证,学习理解时无需太多怀疑与猜测,即学即用。如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概论》课,可谓博大精深,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大学生仅靠几十节课时间是根本无法完整学习和掌握这一恢弘理论体系的。因此,在学习《概论》课程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倡导对原著的学习,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原著,并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推荐具有代表性的光辉篇章让学生进行精读,从而使学生直接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直接领会原著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从而加深对《概论》课整体内容的认识和把握,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可以说,不重视对原著的学习,就不可能真正学习好《概论》课程。

2.求结合,巧“议”热点,使学生能用理论知识辨别现实是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读、议、练”三结合教学改革中,“议”具有承前启后功能,它既有利于深化“读”的理论认识,使理论真正能进入学生的头脑;又有利于强化“练”的理论应用,使知识的传授和信仰的传递真正融合为一。有专家认为: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其实践教学形式可划分为课内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虚拟实践教学三种最基本的形式。思想政治理论课“议”的过程,就是理论与现实相结合过程,实际上是属于课内实践教学,它强调的是学生有效地参与课堂,以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实践证明,讨论式、辩论式、研讨式等“议”的教学方式,是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性的较好教学活动方式。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深入思考,进行多种形式的课堂热烈讨论或辩论,一方面可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可增强以理论知识解答现实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对各种问题的深入讨论,以达到以意导人、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加深疑点理解,明辨现实是非,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在“议”的环节,老师可巧妙地挑选一些社会焦点问题、理论难点问题和学生热点问题,供学生进行主题讨论,让学生在研究中提出问题、在互动中培育合作、在研究互动中体现创新。如在《概论》课教学中,除了安排辩论课外,还实施了“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法”。这一教学方法主要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形式,以学生互动合作为特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其主要教学环节包括:第一步是分组和准备。在开学第一周要求班委把教学班分成15组并排好顺序,教师根据教学进程及相应教学内容设计25个左右的社会热点及理论难点等问题供同学选择,提出讨论过程中的要求,告知资料检索途径。教师每天晚上7点到9点在网络教学平台或E-mail、QQ、MSN等网络工具上进行答疑、交流、讨论。第二步是演讲和讨论,从第二周开始每周一组进行以问题为基础的主题演讲,要求演讲小组在课外研讨并合作完成本组选题的资料收集、演讲主题PPT制作和演讲稿撰写等,并在课堂规定的时间内完成PPT展示、演讲和答辩后,回答其他小组同学的各种提问。三是评价和总结,教师课前准备好“主题演讲学生互评表”及“教师评价表”,并组织下一周演讲讨论组的同学作评委,每人一张评价表,就演讲组的演讲内容、语言表达、特色印象以及回答问题等方面进行评价,待演讲组讨论答辩结束后,请评委组代表上台点评并宣布分数,最后由教师对演讲小组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考察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逻辑推理能力,资料整理与表达能力,团队合作情况、课堂表现以及相关知识的理解情况等。活动成绩以学生评分占40%,教师评分占60%所得分纳入到学生的平时成绩之中。

3.致应用,精“练”重点,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理论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客观实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尤为如此。在《概论》课教学过程中,只有联系当前的国际形势和中国的国情,只有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只有联系其它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只有联系学生现实思想状况,那么这样的教学才有生命力。在“读、议、练”三结合教学改革中,“练”是其中的实际应用环节,也是关键环节。理论学习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检验,在检验中升华。通过“读”和“议”两个阶段,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但由于“读”和“议”更偏重于理论,因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主要还是由理论到理论,或由理论去解释现实问题。“练”则是用理论知识去解决某个实际问题,更多地需要走出教室,甚至走向社会。因此,“练”既检验学生学得如何,理论知识是否真正进头脑,也考验学生能否真正学以致用。在“练”的环节,老师可根据授课专业确定选题重点,并尽量精选一些需应用重点理论去解答历史或现实生活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等方面题目,供学生练习,以提高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其自觉实现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兴趣和水平。“练”的方式很多,可采用社会调查、参观考察、案例剖析、论文撰写等方式进行。如社会调查,让大学生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利用一定时间深入社会开展相关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探寻解决问题办法;参观考察,让大学生到新农村、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城市、红色景点、场馆等地方参观学习,深入了解祖国建设成就、地方发展特色、重大事件背景、英雄模范事迹,从而激励大学生爱祖国、爱社会的满腔热情。

三、“读、议、练”三结合的内外环境

任何一项制度改革都难以独立推进,课程教学改革也不例外。因此,要想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取得突破,获得成功,还需要进行相关制度的配套改革和优化完善。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把课程教材体系转换成教学体系。要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成效,需要合理科学地安排班级人数和教学内容。在班级人数设置方面,人数的多少既要有利于教师较好地掌控课堂教学进程,又要有利于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教学活动。根据目前各高校的教师资源等实际情况,有效地开展“读、议、练”相结合教学活动,较为合理的班级人数容量,一般应以不超过80人较为适宜。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为了通过“读、议、练”相结合的教学以达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一目的,就必须打破原来的教材体系,努力实现课程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如《概论》课程的教学就可以采用专题式的教学体系,把整个教材按重大的理论问题、社会热点问题或当前学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分成若干个专题(一般可分12个专题),这种专题式的教学方式既能突出教学重点,又能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讨论,通过研究讨论、思考,不但教师自己对所呈现出来的知识和观念有进一步的感悟,而且还能向学生传达出教师的理念和信仰,这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就明显增强。

2.着力改善教学条件,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载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尝试“读、议、练”相结合的教学改革,需要一定教学设施、设备作保障。首先应加快现代传媒设备购置,在教室中添置必要的电脑、音箱、投影仪、播放器等现代传媒设备,增加闭路电视、宽带网络功能,以改善教学硬件条件。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在年度教学经费预算中,充分考虑社会实践经费、考察交通经费、资料复印经费等支出所需,适当提高教学经费在学校总支出中的比例。加强对外联系,根据教学实际,定期选择若干个有典型意义的社会实践基地和专题调研联系点,为教师、学生教学考察和社会实践所用。其次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设施,把现代网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课外教学载体。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网站建设,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来源广泛、专业多样性等特点和优势,让学生为课程网站建设出谋划策,并搜集资料,如典型案例和影像资料等,使学生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在动手实践中得到成长。另一方面,教师要通过网络与学生平等互动交流,及时、准确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他们所关心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并给予及时的解答,这样的交流对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着重大意义。

3.健全完善教学考评,形成多层次的成绩评价体系。考核评价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往的考核评价情况看,对学生的评价过份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把死记硬背作为考核的依据;忽视了对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去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考评,不能综合反映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也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读、议、练”三结合的教学改革既改变了教师的授课手段,也调整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推进“读、议、练”课程教改过程中,需要相应改变对教师和学生的考核评价方法,有效促进教师投身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努力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教师考核评价,主要是加快形成“读、议、练”环节教师业绩评价标准,建立学生、学院(系)、专家三级结合对教师“读、议、练”环节业绩评价机制,有效评价教师课程教学业绩。对学生成绩评定,主要是加快形成“学、读、议、练”各环节学生成绩评定标准,建立健全学生、小组、班级参与对“读、议、练”的成绩评定机制,合理确定“读、议、练”等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进一步体现对学生成绩评定的过程性和全面性。具体地说,建议《概论》课期末理论考核成绩下调至30%,平时“读、议、练”考核成绩上升至70%。平时成绩又可分:第一部分是出勤、回答问题、课堂表现等学风评价,占平时成绩10%。第二部分是由热点讨论、主题演讲、互动参与、辩论等“议”的环节,占平时成绩20%。第三部分由写原著选读的读书报告、教学视频观后感、小论文、社会调查报告等“读”“练”环节,占平时成绩的40%。

对教学方式的建议篇8

关键词: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各国对科学课程的改革都给予了高度关注。加拿大一贯注重科学教育,且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该国没有统管全国学校的教育部以及关于课程标准的统一规定,而是由各省或地区的教育部自行制定课程政策,然后经过加拿大教育部长理事会(the Council of Ministers of Education)进行协商定夺。从全国来看,加拿大的中学学制和课程结构呈现出多样化的特质。本文介绍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ritish Columbia)位于加拿大西部,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并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加拿大通往亚太地区的门户。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中小学共12年,其中1—7年级为小学,8—10年级为初中,11—12年级为高中。初中期间的化学包含在自然科学课程中,不独立开设,所涉及的内容有物质性质、元素及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能量等。高中期间的化学作为11、12年级的选修课,主要面向准备升入理工科大学的学生。[1]这里我们着重介绍该省高中化学课程的有关内容。

1996年,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教育部颁布了高中化学课程标准(British Columbia-Chemistry 11 and 12 Integrated Resource Package 1996),并于1999年对其进行了修订。[2]本文主要基于1999年修订版的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其高中化学课程进行介绍。

一、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中化学课程的基本要素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要素是对标准的原则和整体框架等作宏观的说明,是总的指导思想。它主要涉及指导原则、课程目标、课程理念、总体规划等方面,下面将分别对这些基本要素进行简要的介绍。

(一)指导原则(principles of learning)

(1)学习活动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

(2)学习方式与进度因人而异。

(3)学习既是一个人的活动,同时又是一个团体的活动。

(二)课程理念(rationale)

该省为科学课程制定的基本理念为:“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科学课程是为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培养技能精湛、适应性强的劳动力以及发展高新技术打下基础。”

由于该标准十分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因而引出了以下课程理念。

(1)帮助学生形成适应和变通的能力,而不是仅仅关注学生专业知识的获取。

(2)发展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

(3)要求学生掌握广泛的知识、方法及手段,具备严谨的分析个人及社会问题的能力。

(4)鼓励学生调查科学知识对于他们的生活、社会以及环境的影响。

(5)培养学生对于科学的积极态度。

(6)提高学生对于科学进取心的重视,发掘自身潜力为科学作出贡献。

这一课程理念不仅强调了教学策略与课堂练习的积极影响,还强调了对于全体学生的态度与科学素养的培养。它针对化学课程提出,同时也适用于全部科学课程。

(三)方法框架(framework)

针对课程目标,标准为课程的实施提出了以下方法框架。

(1)通过科学的测验审查学生对于基本概念、原理、规律以及理论的掌握情况。

(2)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技能、态度,从而为理智地、道德地解决问题和作出决定提供基础。

(3)发展学生对于科学在社会和历史中的地位以及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的认识。

(4)引导学生为自身、家庭、工作单位以及整个社区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四)关于科学教育的建议(an approach to science education)

出于对科学素养的强调,标准提出,在高中化学学习中,主要通过“科学地工作(working scientifically)”“科学地交流(communicating scientifically)”“应用科学(using science)”“对自己的行为负责(acting responsibly)”等四个途径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科学态度。

(五)培养科学技能,掌握科学方法(developing science skills and processes)

掌握科学技能与方法是具备科学素养的重要体现,它对于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世界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标准提出了学生所需掌握的多种科学技能和方法,包括观察、测量、分类、推理、预测、统计、假设、设计实验、控制变量、解释数据、建构模型等。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技能方法并不能独立发展,它们是在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中建构起来的。

(六)科学安全(science safety)

标准十分注重安全教育,如它专门提到了WHMIS──工作场所危险物质信息系统(workplace hazardous materials information system):通过提示语、物质安全信息表、教育与训练来保证对危险物的安全使用和处理;它还鼓励学生培养起积极的安全态度,在校内校外、各组织间都建立起一种极强的安全意识;同时,省教育部还出版了《科学安全策略手册》作为参考。

(七)学科的交叉与融合(integration of cross-curricular interests)

对于“职业发展”“多元文化与反种族歧视”“特殊要求”“性别平等”“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与学科的交叉融和,该标准在目标、策略及评价等多方面进行了体现。

(八)评估策略建议(suggested assessment strategies)

根据实际情况,标准提出了多种评估实施方式:按学习目标分类包括课程阅读评价、课程写作评价、课程问题解决评价、课程合作交流技巧评价、课程教学方法能力发展评价等;按评价形式分类可分为表现评价、档案袋评价、以学生为中心的会议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等。

(九)学习资源(learning resources)

学习资源包括印刷品、多媒体、模型及多种方式的结合,并特别注意照顾某些特殊需要(如盲人点字法(braille)。同时,各省标准还注意与地方特点结合。

(十)化学11、化学12课程计划(the chemistry 11 and 12 program)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对于“化学”的定义为: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性质与反应的科学。它涉及物质的鉴定、特性描述、转变以及转变中所伴随的能量转化。

课程标准提出,化学对于培养学生以下各种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对自然环境的理解:了解各种形态的物质的组成与相互作用,并借此理解多种自然现象和过程以及与其相关的各种形态的生命体的存在和延续。

(2)应用各种技术,并预测此应用可能带来的后果:化工技术以及化工产品被广泛地应用于许多领域,例如食品加工、健康保健、电子、印刷以及各种商品的生产;化工产品包括涂料、纺织品、纸张、塑料、陶瓷以及金属制品等;化学分析能帮助我们认识与评估使用某项技术对环境及人类造成的影响。

(3)除掌握本门学科的知识技能以外,还要理解多种其他纯理论科学与应用科学:基础化学知识的核心对于理解其他自然科学学科与应用科学学科是十分重要的。化学知识对于理解科学的力量与局限、各学科之间的关系、技术以及社会等也有一定贡献。

同时,标准还指出,通过高中化学的学习,学生应该获得以下多种能力:通过学习化学,发展高中生对周围世界中所存在的化学以及化学如何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进行理解和评价的能力;通过参与合作实验、独立研究以及其他课堂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与科学态度(如安全地处理物质,谨慎认真地观察与测量,高效的问题解决,清晰无误地交流,在科学技术方面的经历经验等),而这些能力可以使学生在日后的深造与工作中胜任决策者与参与者的职位。

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中化学课程的内容体系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内容体系包括12个一级主题,每个一级主题又由若干个二级主题组成,其内容涵盖了基本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科学方法、实验安全等多个方面。整个体系结构如表1所示。

针对上述内容体系,每个二级主题都从“学习目标”“教学建议”“评价建议”以及“参考学习资源”四个维度进行了详细说明,对实施过程提出了详尽的建议,是具体的实施纲要。

(一)“学习目标”(prescribed learning outcomes)

“学习目标”主要规定了学生学习本章节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包括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方面。

例如,对于11年级化学《绪论》中《实验安全》的“学习目标”,标准做了以下规定。

(1)能说出实验室中的安全及防护设施。

(2)能描述何时以及如何使用实验室的每一种安全设备。

(3)弄清楚学校中最近的火警报警处以及恰当的火灾紧急出口的位置。

(4)能说出除了教师之外的急救协助者。

(5)能描述常见的实验室意外事件。

(6)能描述用于处理意外事件的适当物品或技术。

(7)能制定有关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

(8)在实验过程中表现出自觉的安全意识。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发现该标准中“学习目标”的一些特点: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技能,还要求他们能将这些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并养成良好的学习和实验习惯,培养科学工作的意识。

(二)“教学建议”(suggested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教学建议”主要是针对教师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所提出的建议,包括教学方法、课堂组织方式、活动开展形式等多个方面。这些建议可由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加以应用,其中的一些具体探究活动的建议对于帮助教师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例如,对于11年级化学《原子、分子、离子》中的《分类》,标准提出了以下教学建议。

分类的能力有助于帮助学生避免学习过多的、过于零散的知识,同时帮助学生对常见物质的知识建立一个总体印象,并将各知识点联系起来。

(1)由学生讨论或演示分离物质的多种物理方法。

(2)说明如何区别混合物与化合物。例如,在黑色的铁屑与黄色的硫粉的混合物中,可用磁铁将铁屑分离出来;一旦这种混合物经过加热后,化合物就会形成,这种化合物呈灰色,不能用磁铁吸附分离。

(3)说明化合物中的元素只有通过破坏这种化合物才能得到分离。例如,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使用通风橱)、电解水或氯化铜等。

(4)让学生对溶液中各物质的导电性进行比较,展开有关离子存在情况的讨论。

(5)让学生对常见物质(如水、铜、铅、黄铜、矿石、盐、糖、巧克力甜饼、咖啡、茶及冰镇茶等)按元素、化合物或混合物进行分类。

(6)建构并向学生展示各种元素、化合物及混合物的分子模型,要求学生进行识别和分类。学生应认识到分子是不带电荷的。在学生充分熟悉、使用模型后,将学生分成小组建构自己的模型,并相互评价测试。学生在成功地对物质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完成以上工作。

(7)在学生中开展“头脑风暴”,让他们说出分离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例如:净化饮用水;从矿石中提炼金属;为电脑芯片生产硅等。组织学生对每一案例所运用的方法进行讨论。

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该标准中“教学建议”的某些特点:注重与其他学科知识方法的交叉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提倡“做中学”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同时也注意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协作能力。

(三)“评价建议”(suggested assessment strategies)

“评价建议”主要是为教师针对学生各方面能力进行有效的评价提供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这一体系包括了对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以及科学方法的运用等多方面的评价。

例如,11年级化学《绪论》中《测量与统计》的“评价建议”如下。

(1)在学生进行实验时,教师巡视、检查并引导他们回顾以下方面:进行体积测量读数时眼睛是否与液面弯月面的底部保持水平;实验数据的正确性与精确性如何(如有效数字的选取等);学生是否用钢笔为他们的测量数据作好了记录(建立一个永久记录,包括已删掉和更改的部分);是否作好了记录的整理统计工作。

(2)布置有关测量值计算方面的任务时向学生强调估算必须以以下标准为基础:单位的正确运用;有效数字的正确选择;恰当的结论;清晰的组织工作(如说明性短语、标题等)。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评价建议”的一些特点:针对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方式分别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不但注重学习结果,而且也注重学习过程;充分肯定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四)“参考学习资源”(provincially recommended learning resources)

“参考学习资源”涵盖了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多种呈现方式的学习资料,包括“印刷品”“多媒体”“软件”“游戏/动手模型玩具”等多种形式。

例如,对于11年级化学的第五章“原子理论”第二节“元素周期表”的“参考学习资源”,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列举了以下资源。

“参考学习资源”的设置有利于学生拓展视野,多方位地掌握知识,并将知识与实际应用更好地联系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化学课程的特色分析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为标准)内容详尽具体。从总体的框架结构来看,它主要以学科知识为线索进行建构,如“化学反应”“动力学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等。但同时它又详细地呈现了提高科学素养的课程目标、实施科学教育的建议以及培养科学技能的途径等,充分体现出对科学素养的重视。在教学实施建议中,标准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为目的,确立探究式的科学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交流能力的培养,并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学习资源。在评价阶段,它提出多种评价方式,注重同时评价学生的成果、学习过程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介绍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其在资源的提供、主题的设置、教学过程的实施以及评价方案的选择等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的地方。

(一)有力的教学支持

标准将每个章节的“学习目标”“教学建议”“评估建议”以及“参考学习资源”明确地表述出来,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指导与帮助。其中“学习目标”为教师指定课程计划和进行评价提供了操作基准,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指明了主要方向。“教学建议”包括了教学方法、课堂组织方式、活动开展形式等多方面,其中一些具体探究活动的建议对于帮助教师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评价建议”包括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评价,它在提供参考借鉴的同时,激发教师在评价过程中提出自身独到的评价策略。形式多样的“参考学习资源”涵盖了多种方式呈现的学习资料,突破了教材单一学习资源的局限性,有利于教学的开放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其中融入的计算机多媒体等方面的知识,不但有利于知识的更新,而且能开阔学生眼界,轻松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学习之中。总的来说,整个体系一脉相承,对于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详尽完备的指导和有力的支持。

(二)提供面向所有学生的学习机会

虽然该省的化学11和化学12是针对选修理工科的学生开设的,[3]但它的内容却体现出对所有学生的关注。如对于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指残疾或智力水平与普通青少年有差异的学生),标准建议普通学校开设特殊班级,并针对此类学生的学习活动制定特别的教学方案,为他们提供尽可能有效的指导和协助,对他们的学习成果进行多种方式的评价,肯定他们的成果与努力。该标准还特别关注女生教育,在帮助她们培养学习兴趣、提高自信等方面都有专门的说明。另外,标准还强调所有学生在交流讨论和活动中都有着平等的地位,鼓励所有学生对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总的来说,该标准希望能通过这些措施、途径实现“人人具有科学素养”的目标。

(三)突出安全教育

标准不仅在简介部分强调了安全的重要性,且在主体内容中专门安排了实验安全的主题,并设置成化学学科的入门主题,充分体现了它对安全教育的重视,形成了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化学课程独特的人文特色。

标准针对这一问题,安排了详细周全的实施策略:“实验安全”一章的“学习目标”不但需要学生描述出常见的实验室意外事件以及用于处理此类事件的适当物品或技术,学会使用实验室中的安全防护设施,还要求他们能制定有关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并养成良好的学习和实验习惯,在实验过程中表现出自觉的安全意识,培养科学工作的意识。其“教学建议”不但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掌握实验室中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应急方法,还要求他们走进社区寻求健康保健人员和专业安全人士的指导,从而掌握社区中必要的安全救护措施;学习方式包括教师讲授、学生间交流、制作海报、观看录像甚至模拟救助,形式多样。此章的“评估建议”要求评估学生掌握安全措施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并在实验之前和实验过程中对学生的安全意识做全面的检查。其后的“参考学习资源”为教师和学习者提供了一些印刷品和多媒体的教学资源以供参考。

(四)强调科学方法的教育

标准为了加强科学过程和方法的训练,独立设置了一些有关科学方法的章节,如“测量与统计”“术语与命名法”“定量分析”“定量测量与计算”等。关于科学方法的教育,有在教材中进行直接呈现和通过具体学科知识间接教学两种。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初中阶段的科学教育使他们初步掌握了一些科学方法,形成了基本的科学观点和态度。进入高中阶段,若再通过独立设置的章节直接系统地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对其科学方法体系的形成和完善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标准通过独立设置科学方法教育的章节,使学生在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加强。

(五)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标准中单独设置了一些章节,主要是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例如,“Ka、Kb应用于问题解决”这个章节就是以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为目标的,这样使学生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在科学方法等方面得到相应的教育。又如“酸雨”这个主题,它的设置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使学生获得知识、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同时,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可谓一举多得。

(六)学习形式多样化

标准将学生的学习当做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以“动手做”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开展教学活动的形式丰富多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在学生参与探究性调查研究的过程中,与同伴、教师共同行动,互相学习;学生在自己现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构建起桥梁,将科学内容应用到问题解决之中;学生致力于问题解决、决策制定和小组讨论,以讨论、模拟、实验调查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代替了简单的阅读和听课,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学过程中获取知识;在课堂教与学中,“教学建议”鼓励学生尽可能利用多种机会进行交流,包括口头交流和书面交流,并且在此基础上锻炼他们小组内协作的能力,交流能力的培养能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和自信,交流的方式、途径及手段的多样性能使课堂气氛更活跃,良好的协作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

(七)开放的评价方式

标准把评价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为了对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进行有效的评价,评价不局限于对学生所获知识进行简单的测量,而是更注重评估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效果和学生学习的过程。在每一阶段的评价中,标准都从不同的视角设定评价项目,按阶段揭示学生的进步过程,力图多方位多角度地运用评价手段,适应开放的教学模式,肯定学生多方面能力,力争给学生公正的评价结果。对于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标准还制定了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方案。

标准体系完整、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在目标的制定和实施策略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希望通过本文的评介能为大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路和有参考意义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江山野.加拿大的中学课程[A].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课程教材研究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研究与实验[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567—571.

[2]British Columbia Ministry of Education.British Columbia-Chemistry 11 and 12 Integrated Resource Package 1996(revised in 1999)[DB/OL].bced.gov.bc.ca/irp/chem 1112/chtoc.htm.

[3]徐勋.加拿大的课程设置[A].金一鸣,钱景舫.教育研究与教育改革[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92—94.

上一篇:区域发展的核心范文 下一篇:公共关系学感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