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育对象

时间:2022-05-09 07:19:23

对教育对象

如何重新认识学生?

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

奥克拉荷马州的土地上发现了石油,该地的所有权属于一位印地安老人。终生都在贫穷之中的老人顿时变成了有钱人,于是他买下一辆超级豪华的小轿车。

每天,老人戴着一顶林肯式礼帽,结了蝴蝶领带,抽一根黑色大雪茄,开车到附近的小镇。他想看每一个人,也希望被每个人看到。当他开车经过城镇时,会把车一下子开到左边,一下子又开到右边,跟他所遇见的每个人交谈。有趣的是,他从未在熙攘的街上撞过任何人。理由很简单——那辆豪华轿车的正前方,有两匹马拉着。

小镇的技师说那辆汽车一点毛病也没有,这位印地安老人永远学不会插入钥匙去开动引擎。100马力的豪华轿车,对印第安老人而言只有两匹马的马力而已。

我们把这个故事类比到教学中,那两匹马就是我们老师,那台超级豪华小轿车就是我们教的学生,便会得到了一些有益启示:我们可能遗忘了一个最基本的生命事实。学生生命自身是有引擎有动力的。教师原本不用那么费力的拉动,只需要把开动引擎的钥匙交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开动自身的动力,以比老师大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动力亲自驾驶生命的轿车,愉悦而自豪地在科学与人文的田野上自觉奔跑!

那么,学生生命自身的动力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会让我们想到了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理论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需求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人人都有需要,某层需要获得满足后,另一层需要才出现;二是在多种需要未获满足前,首先满足迫切需要,该需要满足后,后面的需要才显示出其激励作用。

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相应的,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

五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级,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对我们重新认识学生——认识生命,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总体上说,我们学生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和归属与爱的需求得到了很好的满足。所以,学生更高的需求是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也就是说,不断获得尊重和实现自我价值,本来就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原动力。这种动力是生命自生的,并与生命共生共长。这应该是我们对学生、对生命的一个基本认识。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应该明白:教师不应该是拉动轿车的马,不应该是拉动轮船的纤夫。教师的工作应是给学生一把钥匙,让学生自己启动生命的引擎,恣意驰骋,扬帆远航。

基于这样一种对学生、对生命的基本认识,我们再来看看学生的学习过程所表现的特质。为此,我们拿一个生命学习现象——一个人人皆知的现象为例来分析,这个生命学习现象就是:幼儿学说话。

我之所以拿这个学习现象为例,不单单是因为每个人都曾经是这个学习现象的主人,更为重要的是幼儿学说话是在一种完全自然、完全开放的环境下进行的,很少有自然之外的人为因素干预和作用。这样,我们就可能触碰到生命的本质,学习的本质。

0~3岁幼童,在正常情况下都能学会母语,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了,自然的任何人包括父母都不感到惊奇。这种自然状态,就像鸟在婉转鸣叫、花在悄悄开放、树在慢慢生长一样。孩子一生下来,没有一个父母担心孩子学不会说话,如果孩子说话晚一点,我们还要虔诚地送上一句恭贺的话:贵人语话迟。这孩子说话晚,将来是要有大出息,是要成为受人尊敬的贵人的。为什么做父母的不担心?因为在我们看来,这是孩子的本能,生命的本能,就像孩子饿了想吃奶,困了想睡觉一样。

可是细细想一想,幼童学会母语,这又是何等神奇的生命现象、学习现象啊!那么多词汇,那么多语法,那么多变化无穷的意义,她们怎么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无师自通了呢?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幼童学习说话是没有老师教的,至少没有专门的老师来教。偶尔爸爸妈妈为了逗孩子,教上几个词语,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没有老师教,孩子就学会了,真正是不教而学,真正是自主学习。从这个现象上看,我们每个学生都会自主学习,不用什么培养,天生就会,与生俱来。什么名词、动词、形容词,什么主语、谓语、宾语,什么把字句、被字句、连动句、兼语句,孩子统统不知道,但这丝毫不影响孩子用这样的词语和句式表情达意,而且非常流畅、非常自然,自然到我们认为理所应当就应该是这样。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结论:孩子天生就会学习,天生就会自主学习,学习是生命的高级本能。

第二,没有老师教,孩子怎么就学会说话了呢?我们自然可以说孩子是因为生活在说话的语言环境里,有了这个语言环境,孩子通过不断地模仿就学会了。连鹦鹉通过反复训练也能学会简单的说话。可是,这个答案似乎还不能让我们满意。于是,我们再一次想到生命,想到了经过几百万年不断演化、进化的人的生命,想到了通过遗传基因DNA一代代保存下来的生命中那些鲜为人知的机能、本能。孩子学习语言绝对不仅仅是模仿,这模仿之外一定还有一种本能,它能让孩子把抽象的词语符号和眼前具体可感的事物对应起来,对着“妈妈”喊“妈妈”,看见桌子“说桌子”;它能让孩子把模仿到的语言及其意义内化并存储到大脑里,当经过内化的语言存储积累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孩子就能根据实际的生活情境,灵活说话,巧如舌簧。否则,如果没有这样一种本能,孩子在学习语言的时候,永远是依葫芦画瓢地说些毫不相干的词汇和没有联系的句子,那就永远学不会说话。可实际并非如此,孩子学会了红旗、红色、红苹果之后,脑子里就会对“红颜色”有了感觉、有了印象,有了内存。凭着这种感觉和内存,孩子就会在潜意识中提炼出“红”字的一般意义,就会自己创造和生成红衣服、红鞋、红袜子这样的词汇。这种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本能,正是模仿所望尘莫及的。也就是说,孩子在学会一些最基本的词语和句式之后,就会依靠生命中一种神奇的东西,自我生长出更多的词语、更丰富的句式。这种自生的速度在一段时间里可能以几何级增长,完全可以达到成年人的说话水平。于是孩子完全可以依据生活情境和主观需要,说出各种各样的的话来,可以和成年人和大自然和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行顺畅美妙的沟通。

那么,这种神奇的东西是什么?我们说,它就是人的思维,是人思维的感觉,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悟感”。思维、悟感能让孩子们把看似杂乱的语言进行梳理整合,能让孩子们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让孩子们听懂大人的话,并能和大人沟通;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能让孩子们根据生活情境自我生成、自我创造更加丰富、生动、灵气的语言。思维和悟感具有强大的内化、圆融、补偿甚至创新作用。它不是后天得来的,它是天生的,是与生俱来的。孩子正是依靠生命固有的思维和悟感,才学会了语言。思维和悟感,同样是生命的本能,是其他生命所没有的高级本能。正像一首歌中所唱的那样:“爱我你就陪陪我,爱我你就亲亲我,爱我你就夸夸我,爱我你就抱抱我。”孩子们把“陪陪”“亲亲”、“夸夸”、“抱抱”这些日常动作和抽象的“爱”联系起来,靠的是什么?就是悟感。

第三,在孩子学说话的过程中,大人们到底起了什么作用呢。首先,我们的大人们创造了学习说话的语言情境。孩子生活在声音的世界,时刻都在有意无意地聆听。虽然一开始孩子们不会讲话,但孩子思维的本能、悟感的本能一定是时刻在活动着,在工作着,在发挥着它的作用,所以孩子通过大人的表情、动作、眼神,尤其是说话,就能意会大人说话的意思。等到孩子刚刚学会了说话,大人们便开始和孩子进行说话,和孩子一块玩耍游戏,孩子们也开始用说话表达内部的思维。语言交流几乎变成了生活的全部,语言学习的情境几乎是俯拾即是。孩子们就在这样不断变幻的语言学习情境里,自然地、不知不觉地学会了说话,学会了语言交流。

上一篇:如何让学生充满自信 下一篇:教师体态语在矫正学生课堂不当行为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