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指导意见范文

时间:2024-01-12 11:12:37

绿色金融指导意见

绿色金融指导意见篇1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的启动,对于长株潭城市群和湖南的经济建设是一个巨大的战略性机遇。两型社会的建设,只有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两型产业,才能达到在经济利益发展的同时,同步实现环境保护效益和生态平衡效益。这种目标的达成,既需要市场经济主体主动采取各种措施来建成两型产业,也需要政府通过各种命令一控制型(Command—andContro1)的管制措施来强制企业符合两型产业的要求,更应该通过市场激励机制来促使企业向两型产业的转变,而绿色金融政策,正是一种具备这种功能的市场激励机制。

    “绿色金融”(greenfinance),也被称为“可持续性金融”(sustainablefinance)或“环境融资”(envi—ronmentalfinancing),主要指从环保角度重新调整金融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政策和业务流程,从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具体而言,绿色金融是指金融部门将环境保护这一基本政策通过金融业务的运作来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而促进环境资源保护和经济协调发展,并以此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金融营运战略口]。目前,在绿色金融领域中影响最大的是“赤道原则”(theEquatorPrinciples),它是根据国际金融公司和世界银行的政策、指南建立的旨在判断、评估和管理项目融资中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的一个金融行业基准,以增加银行业的社会责任,改进压力越来越大的环境和社会问题。绿色金融政策的基本内涵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以建设生态文明为导向,以信贷、保险、证券、税收以及其他金融衍生工具为手段,以促进节能减排和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目的的宏观调控政策。

    2007年以来,我国环保总局等机构,相继出台了“绿色信贷”、“绿色保险”和“绿色证券”等政策,掀起了旨在保护环境的“绿色金融”的政策风暴。这些绿色金融政策的出台,强化了政府和企业的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的责任,对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两型社会与绿色金融政策都旨在实施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二者在目标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此,绿色金融政策对于促进两型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工具性价值。

    二、我国绿色金融政策的体系构成

    从我国的发展实践来看,作为环境经济政策的绿色金融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绿色信贷政策

    金融机构依据国家环境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对从事循环经济生产绿色制造和生态农业的企业或机构提供贷款扶持,并实施优惠性的低利率;而对污染生产和污染企业的新建项目投资贷款和流动资金进行贷款额度限制,并实施惩罚性高利率的政策手段。“绿色信贷政策”是指致力于引导和促进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向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方向发展的信贷政策。我国绿色信贷政策的出台,始于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的《关于改进和加强节能环保领域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及环保总局、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的《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标志着绿色信贷政策全面进入到我国环境保护与污染减排的主战场。同年l1月,中国银监会又印发了《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对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做了进一步的规定。

    (二)绿色保险政策

    绿色保险即“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以环境污染事故对第三者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害所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为标的的一种责任保险。2008年环保总局和保监会联合了《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开始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根据该《意见》要求,将对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和使用危险化学品企业、易发生污染事故的石油化工企业和危险废物处置企业,特别是近年来发生重大污染事故的企业和行业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试点工作。这是继绿色信贷政策之后,环保总局推出的第二项绿色金融政策。

    (三)绿色证券政策

    绿色证券政策是指以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制度和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为核心,通过调控社会募集资金投向,遏制高能耗和高污染行业过度扩张,防范资本风险,并促进上市公司持续改进环境表现。2008年环保总局的《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保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开始建立绿色证券政策。该意见要求对从事火电、钢铁、水泥、电解铝行业以及跨省经营的“双高”行业(13类重污染行业)的公司申请首发上市或再融资的,必须根据环保总局的规定进行环保核查。环保核查意见也作为证监会受理重污染行业IP0申请的必备条件之一。当然,绿色金融政策的体系范围,还应包括绿色税收、绿色采购、绿色风险投资、绿色发展基金等制度,它们是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逐步予以关注的经济政策工具。

    三、我国绿色金融制度的规则分析

    当前,我国绿色金融制度尚停留在试点和政策的层面,内容还不完整,效能也难以充分发挥,要发挥绿色金融政策保护环境的作用,应当逐步完善其规则内容。

    (一)绿色信贷制度

    环保部门和有关机构的绿色信贷指导意见,初步建立了绿色信贷政策的基本框架,但在具体的操作层面,还有一些规则需要完善。

    1.建立环保与金融机构的信息沟通机制。环保部门应逐步把环保认证、环保奖励等企业环保信息提供给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再把这些信息纳入企业信息数据库。在金融机构方面,应尽力完善企业征信系统和企业信息数据库,为信贷审查提供良好的信息条件,而银行在办理管理信贷业务时,应审查企业信息数据库中的企业环保信息,并把企业环保核查信息作为信贷的重要依据。

    2.制定涉及基本环境风险的“绿色信贷指南”。

    环保部门和银行机构在借鉴国外“绿色信贷指南”经验的基础上,应建立和完善我国有关基本环境风险的金融信贷指南和细则,必须结合国情完善绿色信贷风险审核的规则和标准,为国内的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参考。“绿色信贷指南”的制定,应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设置指标:第一,建设项目授信的环保要求。建设项目或者新建项目必须满足“三同时”制度的要求;第二,建设项目授信的产业政策要求。对允许类的新建项目,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地提供信贷支持,对限制和淘汰类的项目则不能提供支持;第三,企业生产经营要达到环保要求。根据企业是否遵守环保要求,对贷款企业实行分类管理,不同类别企业实行有差别的授信政策。

    (二)绿色证券制度

    我国虽在绿色证券的具体内容构建上取得了重要进展,但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制度规则,应从四个方面改进。

    1.企业上市融资的环保准人与核查标准。证券监管部门在企业股票上市发行审核时,应将环保核查作为一项重要的准入指标进行考察,对那些环境友好型企业,则应当优先鼓励其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同时,对于中小型企业在创业板市场上市融资的,同样应建立相应的准入机制,鼓励中小型环境友好企业在创业板市场优先上市融资。已经上市的公司申请再次融资的,也要经过环保核查环节的审查,以确保融资资金流向绿色产业。但是,目前只有重污染行业的IPO申请环节才需要环保核查意见,而没有涵盖所有行业的上市申请;另外,对于已经上市企业的再融资行为,也没有环保核查的要求。因此,证券监管部门与环保部门应制定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审查规则。

    2.上市公司的环保核查制度。目前,在环保核查对象、核查内容以及核查程序等方面,已有一些具体规定,但仍然还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首先,关于核查信息公开的问题,仅规定了对环保总局进行核查的结论予以公示,对于由省级环保部门负责核查的信息是否也应当进行公示未作规定。本文认为所有上市公司的环保核查信息都应当予以公开;其次,目前的环保核查是由环境保护部门进行,核查公信力不足。应当允许社会公众对公开的环保核查结果进行举报和监督,公众参与和舆论监督是确保环保核查真实性的重要基础;再次,由于对上市公司的环保核查涉及到新制度的创立,其仅仅由效力层次较低的部门规章加以规定,显然无法保障该制度的实效性,因此,应对其进行专门立法,以法律的形式来保障其实施。

    3.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目前,我国信息披露制度的组成包括首次信息披露(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定期报告(中期报告、年度报告)和临时报告(重大事项报告)三部分。但是,在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中,尚未包含有环境信息的强制披露要求。在《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保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了上市公司重大环境事件的临时报告制度,这表明我国环境保护部门要求上市公司把环境信息作为信息披露的内容来对待。因此,证券监管部门应修改有关法律法规,以保障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实效性。

    4.上市公司的环境绩效评估制度。上市公司的环境绩效是上市公司披露的重要环境信息之一,因此,科学地确立上市公司的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是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成败的关键。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如ISO的环境绩效评估标准,它包括企业内部的环境绩效指标(EPI)和企业周围的环境状态指标(ECD,其中前者(EPI)又分为管理绩效指标(MPI)和操作绩效指标(OPI)。

    (三)绿色保险制度

    我国的环境保险制度的建立,要立足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我国的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应在以下方面加以考虑:

    1.环境责任保险费率的设置。在保险公司对污染程度不同的企业收取统一保险费率的保费时,造成清洁生产企业与污染企业要同等保险,即意味着污染较大的企业并不需要付出更多的保险费,这可能导致清洁生产企业的逆选择行为,因此,需要对它们实行差别保险费率,从而在制度上刺激和引导企业采用环保技术和清洁生产。

    2.环境责任保险模式的确定。在世界范围内,主要有三种环境责任保险模式:一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强制保险与财务保证相结合的环境责任保险制度;二是以瑞典为代表的单一强制保险制度;三是以任意保险为主,强制责任保险为辅的责任保险制度。第一种模式范围窄,金融机构不愿参与,第三种模式是建立在发达的保险市场基础上的,基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企业风险防范意识较差等原因,我国应采取强制性责任保险模式。

    四、绿色金融政策的立法路径及法理基础

绿色金融指导意见篇2

为可持续发展治理“三高”

今年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全球首个政府主导的较为全面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绿色金融上升至国家战略,为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开创绿色债券发展新局面提供了有效指引。

《指导意见》的出台,以推动建立完整的绿色金融体系,调动金融市场关注和服务于绿色经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向环境友好、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最终实现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将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建立绿色金融体系”的顶层设计予以落实和进一步细化,契合生态文明国家发展战略。

此外,《指导意见》旨在增加绿色金融供给,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实现节能减排,这也是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履行国际责任、实现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国际承诺、落实《巴黎协定》的一项重要举措。

从国际上来讲,全球从上世纪80年代环保意识的逐渐复苏发展到了2000年之后一年一度的全球气候大会。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树立这样一个形象对我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从国内来讲,我们以前把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环境保护放在第二位,但是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大家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

《指导意见》的出台,显示了国家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的决心。中债资信绿色债券研究团队高级分析师顾鹏对《经济》记者表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能给经济与环境带来更为积极正面的影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进程中,仍有相当规模的落后产能,依赖于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的粗放型增长模式,消耗着宝贵的能源与资源,同时带来大量的污染。产能过剩不具竞争力,同时对环境不友好,发展不可持续。”

他还表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可以从金融供给的角度,优化产业项目的融资途径,将融资渠道优先向环境友好、清洁生产等绿色环保产业开放,倒逼落后产能的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促进国家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进而从产业层面减少能源和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进而服务于国家的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同时,绿色金融也将助力污染治理和环境修复等行业,推进环境治理工作,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绿色金融将引导资金流向环保、节能等绿色领域,这对我国环境保护将带来积极促进作用,有利于我国环境的净化和美化。此外,中国已经把绿色发展写入“十三五”规划,将其作为国家战略,并正在全面推动传统产业向低耗环保方向转型升级。对此,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霍肖桦告诉《经济》记者,绿色金融将成为传统产业低耗环保转型的“加速器”,有助于我国经济的整体良性发展。

尽管绿色金融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绿色金融的发展,也将带来一定的挑战。

我国的绿色金融发展实践,需要理论和政策等方面的完善。顾鹏认为,绿色金融顶层设计下的配套政策细则、行业规范等方面的落实,将是亟待解决的议题;绿色金融的快速发展,与绿色实体经济融资缺口以及与生态环境保护或治理需求的有效匹配,是接下来将要面对的重要挑战;如何避免非绿产能,通过各种手段“洗绿”或“漂绿”,进而获得绿色金融支持,也是即将面临的潜在问题。

“绿债”资金要保持透明度

当前我国绿色产业的投资需求量较大,环境破坏已对人民的生活质量,以及经济的恢复力和可持续增长带来巨大风险,环境污染成本占GDP的3%-6%左右,人们开始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而且受到政府高度重视。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测算,中国每年需要在绿色领域投资约6000亿美元,用于环境修复和保护、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和绿色交通。而财政资源只能满足其中10%-15%的绿色投资需求,这就需要通过发行债券或者其他金融产品募集资金,用以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在2015年底,央行与发改委相继出台绿色债券指导意见,正式启动国内绿色债券市场,并出台一系列配套优惠政策,如放宽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准入条件、加快和简化企业绿色债券审核程序等,有效激发了国内市场绿色债券的发行积极性。截至9月5日,2016年我国境内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达到1099.9亿元,资金投向涵盖污染防治、资源节约、清洁交通、清洁能源等多个领域。

法兴银行Jonathan Weinberger向记者介绍道:“在2013年的时候,绿色债券市场最大的特征就是由跨国金融公司这样一些机构来主导,比如世界银行、亚洲发展银行这些机构,通常它们的评级都比较高;到了2014年、2015年,绿色债券市场就和普通债券市场的构成越来越相似,有越来越多的非金融机构的企业来发债,包括一些中介的机构和银行;再到2015年、2016年,银行发行的绿色债券占的比重越来越多,今年几乎所有的来自于银行发行的绿色债券都由中国的银行发行。”

对此,霍肖桦认为,考虑到中国的财政状况和发展规划,绿色产业投资需求的三分之二需要从国内外金融市场筹集,这意味着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空间巨大,“而绿色债券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行规模较大在情理之中”。

中国绿色债券市场是依靠政府主推、自上而下建立,这与国际上依靠自愿性行业准则自发形成的绿色债券市场有所差别。“自上而下的市场模式,可通过绿色债券目录设定、相关政策配套,初步搭建一个平台,引导符合政策和绿色目录的发行人进入,并吸引投资者关注,进而快速地推动绿色债券市场的建立,并能形成一定的规模。”顾鹏对记者称,新生的政策性市场,通常也会受到投资者和舆论的格外关注,2016年初至今我国快速发展的绿色债券市场也印证了这一点。

我国境内绿色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表明了发行人和投资者对于绿色债券的认可。

顾鹏表示,有五方面的原因。第一,各主管部门的大力推动,促进市场的快速发展;第二,绿色融资存在着较大的需求和发展空间,市场需要绿色债券这样的金融产品;第三,发行人和投资人均会收获积极正面的社会声誉,彰显其履行社会责任、承担生态环保义务的姿态;第四,作为新生的金融产品,绿色债券的“首单”效应产生较高的关注度;第五,绿色债券发行时间的优势也让其受到部分发行人的青睐。

绿色债券有一个非常严格的界限就是,发行债券所获得的所有收益都必须专门用于绿色项目来进行融资,法兴银行跨产品(绿色)结构主管Sandrine Enguehard告诉记者,资金的使用要保持非常高的透明度。

“如果从每个人工资里拿一块钱来治理雾霾,并且可以随时透明地查询这一块钱到底去了哪里,大家都会同意付钱。”鲁政委给记者举例说,这就意味着它政策的障碍已经没有了,同时它也具备了在商业上的可持续性。

每年千亿规模被认可

在过去的3年间,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的规模急剧增长,人民币已成为绿色债券市场中的三大主要货币之一。“从货币的币种也能体现出在绿色债券市场上的主导地位,中国在最开始发行绿色债券的时候几乎都是以美元和欧元来定价的,到了2016年可以看到人民币已经和美元、欧元并驾齐驱了。”Jonathan Weinberger如是说。

今年全球整个绿色债券的发行规模有170亿美元,其中40%都是由中国发行的,法兴银行亚太地区债券资本市场部主管莫乐涵告诉记者,这是一个新的强有力的趋势,按照中国银行的估计,到2020年,中国每年发行的绿色债券的规模将达到500亿美元的规模。

国内绿色债券市场日益受到各方的关注。也有消息称,截至今年年底,中国绿色债券市场的发行规模就有望超过3000亿元。

在顾鹏看来,考虑到处于审批通道中的绿色债券规模,以及有发行意愿的发行人的潜在发行规模,中国实现3000亿元年度发行规模的难度可能并不大。考虑到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绿色债券市场,在发展元年即已成为全球第一,这表明了国内市场对于绿色债券的高度认可,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但是我国绿色债券市场毕竟还不成熟,市场相关的制度和规范还不完备,监管层可能更倾向于审慎地进行审批管理和发行,有效地确认债券的绿色属性,初步建立一个健康有序的绿色债券市场,这比单纯地追求发行规模的意义更重要。

市场处于发展初期,制度与政策细则、配套措施、目录界定、行业规范、第三方认证的要求等方面,都尚处于摸索的阶段,不具体、不完善。同时,不同部门对于绿色债券的认定依据虽总体方向一致,但仍存在部分差别。因此,我国绿色债券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也不少。

《指导意见》就指出,要加强部门间协调,建立和完善我国统一的绿色债券界定标准;规范第三方认证机构对绿色债券评估的质量要求;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的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制度;采取措施降低绿色债券的融资成本。

顾鹏表示,《指导意见》的出台,意味着监管层已经意识到绿色债券发展初期所出现的问题。“绿色债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上述关于绿色债券几个方面的政策措施配套出台和完善优化,即统一的界定标准、规范严谨的第三方认证、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安排、降低融资成本的配套举措。”

对此,霍肖桦表示,一方面,目前我国对于绿色债券第三方评估尚无强制性要求,但引入第三方评估将增强投资人对绿色债券的认可度,从而推动绿色债券市场快速发展,政府需要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另一方面,我国绿色债券尚没有建立评级标准,公信力有所不足,政府应不断完善绿色债券的评级标准,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则对记者称,首先还是要对绿色项目有个清晰的界定;另外,要对绿色资金的使用加强管理,在税收、补贴和监管措施等方面给予一些支持会有助于绿色金融的发展。

关注市场机制可持续项目

绿色金融最大的问题就是它带有外部性,政府的作用主要在于让外部性内部化,不再依赖政府出钱。解决这个问题,鲁政委建议要有两点思维。一方面,我们是否有可能考虑在企业破产清算的时候绿色债券可以优先于其他债券收场,这就相当于一个资产证券化的优先档,意味投资的时候成本可以更低,大家也愿意给钱,因为更安全,信用风险低了,这样根本不要国家补钱;另一方面,既然我们坚持绿色的标准,就意味着它的一部分风险被隔离,内部的风险就不会有。“这样既符合理论逻辑,又不要政府出钱,又充分发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从而具有可持续性。”

他还认为,未来中国的绿色债券市场最主要的还是如何形成环保的法律体系,使整个社会的外部性内部化;其次,是如何有效执法,真正让环保执法到位就必须让社会中每一个人对于环境问题有监督的权利,监督到位后才能迫使它遵守配额;最后一点就是要尽快建立各类排放权的交易市场。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家之一,并且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碳排放交易市场。

不仅如此,政府近期还出台了一些支持跨境投融资的新政策,要求企业去海外而非在国内借债。今年前半年,中国企业的离岸发债规模已接近创记录水平。

Sandrine Enguehard就表示,中国企业要到海外去发绿色债券的时候也要找到恰当的绿色项目。例如,今年5月吉利集团成功发行中国汽车行业首只离岸绿色债券,总额达4亿美元,以支持其英国子公司伦敦出租车公司开发具有零排放能力的经典伦敦黑色出租车,该债券最终的订单金额超过23亿美元,实现超额认购近6倍。

除了绿色债券,绿色资产证券化、绿色基金等领域也在积极创新。霍肖桦表示,以目前来看,绿色资产证券化、绿色基金,以及碳排放交易比较值得关注,这些绿色金融产品流动性较强,能够吸引较多社会资金进入。“当前绿色金融发展方兴未艾,未来成长空间巨大,但现阶段体制还未完全成熟,有一定风险,投资机构和投资者可以选择合适的绿色金融产品适当进入,待熟悉绿色金融产品的发展模式和规律后再增加投资仓位。”

绿色金融指导意见篇3

绿色金融在国内尚属新生事物,研究也并不成熟。而事实上,绿色金融概念在国际金融业界已使用多年。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美国政府发挥其创造性思维把环境影响因素引入到金融创新之中,研究如何有效评估环境风险,从而开发出成功的环境金融产品,并形成合适的产品结构,以此获得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的充足资金。

二、绿色金融立法的必要性

1.实施绿色金融是金融业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金融行业应将对经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的追求自觉纳入自身的发展目标之中。金融业要发挥好配置和调控资源的作用,利用金融服务和金融工具为增加企业盈利和纳税的同时,更要利用提供审慎的金融专业服务的时机促进企业降低能耗、节能减排、革新技术以此增加社会福利。

2.实施绿色金融有利于促进环境保护

盲目追求行业发展和地方政府政绩,全国各地的高污染高排放行业仍然遍地开花,增速偏快。马克思曾说过:“货币是最大的推动力。”这些行业迅速扩张的背后,金融业的商业贷款起了决定性作用。如果各类金融机构能采取相关措施对此类贷款进行严格控制,将迫使污染企业重视环保问题,如在审批程序中加入环评制度,对违规违超限企业从融资根源上进行控制。使企业的发展及经营加大环保投入,实现企业盈利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双赢局面。

3.实施绿色金融有助于强化金融业环境风险控制

营利是金融行业的主要目的,因此金融风险控制在其日常运营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金融活动之安全性与企业环境状况之稳定性间的相互关系也逐渐唤起各方的关注。面对我国的依旧严重环境问题,不论是从中央还是地方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实行企业的环境责任也迫在眉睫。企业滥用金融行业的贷款融资,给金融业自身造成的风险也不容忽视。

4.实施绿色金融有利于顺应接轨国际潮流之“赤道原则”

赤道原则,是全球主要金融机构参照国际金融公司的《环境、健康与安全指南》建立的一套自愿性金融行业基准,旨在判断、评估和管理项目融资中的环境与社会风险。该原则倡导金融机构对于项目融资中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应尽到审慎性核查义务,只有在融资申请方能够证明项目执行对社会和环境负责的前提下,金融机构才提供融资,该原则已成为各国银行可持续金融运作的行动指南。赤道原则作为国际实施绿色信贷的通行准则,已经在各大金融机构中得到充分实践。为便于国际社会交往、顺利地参与国际融资项目,我国金融行业有必要根据赤道原则的要求,建立有关的绿色信贷机制。

三、我国绿色金融立法实践

1.我国绿色金融实践概况

我国在绿色金融领域的时间比发达国家起步晚。兴业银行作为国内首家“赤道银行”、绿色金融的先行者和倡导者,2005年与国际金融公司(IFC)设计能效融资项目产品,也成为国际金融公司首期中国能效融资项目唯一一家合作银行2006年,国内首家推出能效项目融资产品;2007年,在国内首家推出碳金融综合服务;2008年,公开承诺采纳赤道原则,成为中国首家“赤道银行”;2009年,国内首家成立可持续金融专营机构———可持续金融中心;2010年,将绿色金融从企业项目领域延伸到个人消费领域,在全国首发低碳信用卡;2011年,发放国内首笔碳资产质押贷款,排污权抵押授信等创新性的绿色信贷产品也陆续落地;2012年,升格可持续金融中心为总行一级部门,成立可持续金融部,全方位统筹发展绿色金融业务。而后中国农业银行、招商银行等商业银行也相继提出绿色金融的发展理念,并在操作层面上制定具体措施,推出了绿色金融产品。发展到现在,我国形成了以银行绿色信贷为主,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三种发展方式为支撑的绿色金融。

2.我国绿色金融立法实践

伴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成为我国绿色金融立法发展比较迅速的阶段。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贯彻信贷政策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该通知要求国内金融机构要将支持国民经济发展同保护环境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相结合,并把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作为银行向企业贷款考虑的因素。2001年6月,原国家经贸委、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委联合《关于加快发展环保产业的意见》。该意见强调加快发展环保产业是我国国家产业政策,要求中国人民银行和各商业银行应该对有关政策制定出相应法律法规,要发挥金融手段的杠杆优势大力扶持和优先发展科技含量高、低能耗、低污染的产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三者的有机统一。2007年7月,原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联合制定并颁布了《关于防范和控制高污染行业贷款风险的通知》,标志着我国正式实施绿色信贷的开始,同年七月三部门再次联合颁布了《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2008年1月,环境保护部与国际金融公司签署协议,来合作研究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信贷指南,为深化我国绿色信贷发展提供技术与智力支持。2009年1月,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企业社会责任指引》,以督促国内银行业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

四、我国绿色金融法律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1.我国绿色金融法律体系的不足

一是立法层次低。近些年我国的绿色金融立法虽有很大的进步,但可以看出,现有的关于绿色金融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制定主体主要是国务院及有关部委,没有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制定的专门绿色金融法律。位阶较低的法律文件,多具有政策指导性、宣示性,缺乏法律本应具有的强制力和权威性;二是内容不全面。起步较晚导致我国绿色金融立法内容欠缺、滞后,目前我国的绿色金融立法还仅局限于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方面,其他制度缺乏;三是可操作性不强。纵观我国现有的绿色金融立法,多是宏观性、原则性规定为主的部委意见和指引,因而实践中难于执行和落实,操作性不强;四是缺少相关法律责任规定。从法的强制性角度,责任制度作为经济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奠定了经济法律关系保护的实体法基础。现阶段,我国绿色金融立法的条例条款规定都以建议和宣示性的声明要求各金融机构认真贯彻执行,没有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和惩罚手段,以致于规定无法落到实处。综上,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绿色金融法律制度,应对政策调整和现实问题而出台的意见和指导性文件难以形成缜密逻辑的法律体系,更难以肩负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为绿色金融良好向上发展提供金融法律保障和制度支撑的重任。存在缺陷和不足,使得我国绿色金融立法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13亿中华儿女都为建设美丽中国奋斗之时,我们应大力加强绿色金融立法,落实现有规定措施,用科学完善的法律制度积极推动引导绿色金融在全社会的实施。

2.完善我国绿色金融法律制度的设想

①出台《绿色金融促进法》。

要在立法目的部分明确体现中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精神为指导思想,以保障金融行业稳健运行为直接目的,把促进国家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的。除了明确绿色金融等定义,还要明确监督机关主体和各主体的监督管理职责。在激励措施方面,可全面运用利率政策,税收政策,授信额度等措施建立相关奖励机制,扶持工艺、设备、技术高的企业。法律责任方面,规定金融企业因违法本法应承担的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对主管人员或者其他责任人员不履行监督职责的,依法给予相应处分。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②完善绿色信贷制度。

金融机构要深刻认识实施绿色信贷,及时处境经济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协调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也是银行优化信贷结构、降低信贷风险的内在要求。要建立贷款项目环境风险审查评估制度,从源头防范环境风险以保障信贷安全。严格规定贷款人的注意义务,要将环保标准与信贷风险管理要求落实到客户调查、授信、项目评估、信贷审查、贷后管理的环节。若未尽到有关注意义务,相关责任人要承担包括刑事责任在内的法律责任。

③完善政策性银行法律制度。

日本的经验很值得借鉴,日本投资银行是注册超过100亿美元的大型国有银行,2004年其提出以环境评级的手法确定投资对象,并加强与商业银行的合作,更好的发挥政策银行的协调作用,为绿色信贷的发展搭建平台。我国亦应当建立类似“绿色生态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宏观指导绿色投资方向,同时做好大型环保项目资金的管理。

④完善绿色证券的法律制度。

党的十报告已经明确把“生态文明”写进了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里。向绿色和可持续转型已成为我国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从战略高度出发,通过证券监管将环境保护的要求融入投资活动和企业管理之中。完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环境报告制度,使企业在日常活动和重大决策中都必须考虑到环境成本和环境效果。

⑤完善绿色保险法律制度。

顺应国际上加强强制责任保险的趋势,对环境产生环境污染物多、易发生重大环境事故的石油、化工、煤电、有毒废弃物处理的行业实施强制责任保险。科学设计险种、保险费率和除外责任,既不增加投保人的负担,同时保证事故发生时受损人员及时得到赔偿。

⑥完善绿色金融责任机制。

不仅在金融领域落实绿色金融理念,环境保护有关法律也也应进行补充和完善。完善绿色金融责任制度是完善绿色金融制度的必然要求和关键内容。

绿色金融指导意见篇4

关键词:绿色金融;绿色信贷;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6-0206-02

当今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在努力谋求经济复苏的同时,在应对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问题上不断形成共识,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绿色经济或低碳经济方兴未艾,日益成为后危机时代各国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实现了经济增长率年均约9.8 %的持续快速增长,但与此同时,资源和环境也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我国已是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同时还消耗了世界45%的钢铁和44%的水泥,这种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是难以为继的。资源的大量耗费和环境的急剧恶化,不但影响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也使得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当前,我国已进入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发展绿色经济不仅是我国履行全球气候共同责任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绿色经济发展催生绿色金融,绿色金融必将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动力。

一、绿色金融的内涵

绿色金融是伴随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全新概念。关于绿色金融的界定,目前理论界和实践部门尚未达成共识。综合各方面观点,绿色金融是金融机构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业务和市场,开展支持环境保护等与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的一系列金融活动。从具体操作来看,绿色金融促使金融机构将环境保护作为决策评价的主要因素,在投融资决策中将与环境条件相关的潜在回报、风险和成本都考虑在内,通过金融业的杠杆和利益传导机制影响市场主体的投资取向和行为取向,从而引导金融资源向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合理配置。

二、绿色金融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绿色金融伴随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探索运用市场手段减少污染、降低能耗、减缓气候变化而生,相关立法与准则不断完善,金融创新产品不断推出,绿色金融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目前,绿色金融发展的国际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绿色金融立法不断完善

伴随着金融在环境保护领域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各国纷纷制定或修改国内法律,进行绿色金融改革。从主要发达国家来看,美国于1980年提出超级基金法案,要求企业必须为其引起的环境污染承担责任,促使为企业提供贷款的银行不得不高度关注和认真防范因放贷可能引起的潜在环境风险;1997年,英国特许注册会计师协会环境报告和能源报告编制指南;2001年,澳大利亚通过金融服务改革法案的修正案,要求所有金融机构向国家披露有关环境保护因素在选择、保留或实现投资中被考虑的程度和范围的汇报。从国际来看,联合国于1992年在“21世纪议程”中提出,发展中国家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要根据各国情况实行经济政策改革,必须提高银行信贷、储蓄机构和金融市场领域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联合国环境署于1992年和1995年相继推出了银行业关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声明和保险业环境举措;2003 年6月,世界银行下属的国际金融公司(IFC)在国际银行业发起了赤道原则(Equator Principles),并由花旗银行等7个国家的10家国际领先银行率先宣布实行。赤道原则要求金融机构对融资项目的环境和社会影响进行审慎评估,利用金融杠杆促进该项目在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赤道原则确立了项目融资的环境与社会最低行业标准,为金融机构推进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提供了可参照的一般准则和操作指南。

(二)绿色金融产品不断创新

绿色经济发展促进绿色金融创新产品日益丰富,这些产品覆盖了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绿色信贷方面,许多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在政府财税政策扶持下,结合市场需求,采取贷款利率、贷款额度、贷款审批等优惠措施,开发针对企业、家庭和个人的绿色信贷产品。例如,英国巴克莱银行向购买绿色产品和服务的信用卡用户提供折扣,并提供较低的借款利率;澳大利亚银行向低排放的汽车车型提供优惠利率贷款。绿色证券方面,许多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运用证券市场工具支持大型环境基础设施或节能减排项目融资,为企业提供与环境保护相关的避险工具,如绿色资产抵押支持证券、气候衍生品等。绿色保险方面,许多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制定费率差异化的保险产品和专门为清洁技术以及节能减排而定制的保险产品,如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节能减排保证保险等。

(三)碳金融体系逐步建立

碳金融的兴起源于两大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确立。气候政策以法规的形式限制了各国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同时也催生出以二氧化碳排放权或排放配额为主的权益交易市场。碳金融体系是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领域的金融活动,包括直接投融资、银行贷款、碳指标交易、碳期权期货等一系列金融市场和工具。目前,碳金融市场迅猛发展,国外各大金融机构陆续开发、推广关于碳排放权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例如,在碳排放权的卖方和终端消费者或贸易商之间提供中介服务;参与碳排放配额交易,为碳排放权交易提供必要的流动性;设立碳基金为碳减排项目提供融资;设计碳金融零售产品、创新碳金融衍生产品;为碳排放权的最终使用者提供风险管理工具等。伴随着碳排放权的货币化程度越来越高,全球碳金融体系逐步建立。

三、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实践以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较早关注绿色金融的国家之一,早在1995年就了《关于贯彻信贷政策与加强环境保护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各级金融机构将信贷发放与保护环境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结合起来,贷款的发放需要考虑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影响。然而,我国真正践行绿色金融是2007年以来,国家环保总局(现国家环境保护部)会同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联合了《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推动绿色信贷、绿色保险和绿色证券发展。我国绿色金融体系正式建立并进入探索阶段,将对我国绿色经济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积极作用。目前,从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实践来看,绿色保险和绿色证券的规模和作用比较有限,绿色金融的主要方式是绿色信贷,我国已有多家商业银行开办了绿色信贷业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总体上来看,我国推行绿色金融理念、践行绿色金融业务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绿色金融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一)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不完善

目前,我国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尚不完备,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绿色金融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2007 年以来,国家环保总局会同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相继推出一系列指导意见,初步建立了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领域的基本制度框架。但绿色金融发展仍缺乏强制性法律法规的规范和指引,造成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对绿色金融发展中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管理存在困难,削弱了绿色金融政策的实施效果。另一方面,绿色金融的业务标准和操作规范尚不统一,导致不同机构和不同区域在执行绿色金融政策中存在较大差异。同时,绿色金融的规范标准多为综合性和指导性的,在实践中缺少具体的指导目录和环境风险评级标准等,金融机构难以制定相关的监管措施及内部实施细则,降低了绿色金融业务的可操作性。

(二)信息披露和共享机制不完善

绿色金融的实施过程需要金融机构、企业、环保部门的相互协调配合,及时进行信息沟通,依据金融政策、企业环境影响、环保标准制订相应的金融服务方案。这是绿色金融发展的前提条件。然而在实践中,金融机构对绿色金融的认知程度有限,对其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公众对绿色金融缺乏认识和了解。企业对自身的环境信息采取隐瞒或虚报的方法,以推卸环境责任,导致环保部门不能及时、全面相关环保信息,也不能实现与金融机构的环保信息共享。这些都导致难以建立有效的信息披露和共享机制,无法满足绿色金融发展的需要,以至导致金融机构在环境评估、绩效审核、信贷资金发放与绿色金融的预期目标存在较大偏差。

(三)绿色金融业务风险和成本较高

电力、钢铁、水泥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往往也是高利润行业,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大多数金融机构为了追逐短期利益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仍将金融资源倾向于投入“两高”企业,忽略了社会经济和自身的长期持续发展。同时,绿色金融支持的环保项目和节能减排项目的投资期限长、管理成本高、风险较高,对于追逐利益最大化的金融机构来说,缺乏发展绿色金融业务的动力。再加上当前绿色金融政策以限制性和约束性的政策居多、激励性和补贴性的扶持政策不足且落实不到位,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成本较高,导致金融机构积极性不足,不利于绿色金融的长期发展。

四、推进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绿色金融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管理制度

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制是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有效保障。一方面,应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遵循赤道原则等国际惯例与规则,适时制定、完善和修订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相关执法部门和监管部门的协调配合,为推进绿色金融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另一方面,借鉴发达国家在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实践经验,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信贷、绿色证券和绿色保险的管理制度和项目融资技术评估与风险评估标准,保证绿色金融业务的规范有序发展。

(二)营造绿色金融发展的良好环境

倡导宣传绿色经济和绿色金融理念,改变企业和金融机构传统的经营模式,促使企业和金融机构提高对社会责任和环保意识的认知程度。另一方面,加强企业环境保护信息的披露,由环保部门建立和完善全国性的环保信息库,及时充实、更新环保信息,确保环保信息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同时,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的信息沟通,促使环保部门、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企业、投资者实现信息共享,为绿色金融推进提供现实依据。

(三)创新多元化的绿色金融产品

充分利用经济发展模式向以低碳为核心的绿色经济转型的发展机遇,加快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金融机构可依托现有金融市场体系,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加强绿色金融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贷款、股票、债券、理财、担保、租赁、信托等多种金融工具,探索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如环境保护优惠贷款、环境风险评估、环境保护基金、环境保险业务、环境融资租赁、环境产业创业资本、环境顾问服务以及碳权质押融资、碳期货、碳期权等,为推动我国绿色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

参考文献:

[1] 李仁杰.绿色金融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金融,2011,(10).

[2] 冷静.绿色金融发展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J].时代金融,2010,(8).

[3] 天大研究院课题组.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战略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1,(39).

[4] 王兆星.积极实施绿色金融战略[J].中国金融,2012,(10).

[5] 廖景琦.政府对“绿色金融”不能缺位[N].中国经济导报,2010-11-06.

绿色金融指导意见篇5

我国低碳循环经济迈上新台阶。2月22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要推动能源体系绿色低碳转型,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同时,构建绿色产业链,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方面提供支持。《意见》要求为绿色产业提供财税支持,并支持绿色产业企业上市融资。

 

推动风电光伏发展

 

《意见》提出,坚持节能优先,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说明我国在节能减排、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事实上,“十三五”期间,我国严格落实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年均增速控制在3%以内,以较低增速保障了经济健康发展和民生改善。

 

根据国家发改委近日对各省(区、市)2019年度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措施落实和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北京、天津、上海等10省(市)考核结果为超额完成等级;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等18省(区)考核结果为完成等级;辽宁考核结果为基本完成等级;内蒙古考核结果为未完成等级。

 

为推进绿色能源,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意见》要求要大力推动风电、光伏发电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水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生物质能、光热发电。加快大容量储能技术研发推广,提升电网汇集和外送能力。

 

对此,林伯强强调,提高风电跟光伏的比例,是需要配套的储存跟外送系统,风电跟光伏发电主要的问题就是利用小时比较低,发电不稳定,如果不解决储存跟外送的问题,那么既是有大的光伏发电比例,通常也没有市场。我们经常强调说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已经占到电力总装机比例的20%以上,但它的电力贡献只有8%。

 

“核电虽然装机只占2%,但电力贡献占5%,所以可再生能源因为利用小时比较低,地方比较偏远,特别是大的风电、光伏,离市场比较远,所以如果储能和配套的电力外送不解决的话,做大风电跟光伏的比例是非常困难的。”林伯强说。

 

此外,还要增加农村清洁能源供应,推动农村发展生物质能。促进燃煤清洁高效开发转化利用,继续提升大容量、高参数、低污染煤电机组占煤电装机比例。加快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减少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加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加氢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绿色产业链

 

除了能源体系要向绿色低碳转型,《意见》中也对服务业、制造业等多领域提出发展要求。例如倡导酒店、餐饮等行业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加强对企业和居民采购绿色产品的引导,鼓励地方采取补贴、积分奖励等方式促进绿色消费。推动电商平台设立绿色产品销售专区。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厉行节约,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在制造业方面,我国将构建绿色供应链,鼓励企业开展绿色设计、选择绿色材料、实施绿色采购、打造绿色制造工艺、推行绿色包装、开展绿色运输、做好废弃产品回收处理,实现产品全周期的绿色环保。选择100家左右积极性高、社会影响大、带动作用强的企业开展绿色供应链试点,探索建立绿色供应链制度体系。鼓励行业协会通过制定规范、咨询服务、行业自律等方式提高行业供应链绿色化水平。

 

此外,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意见》也作出诸多规定。例如,我国将培育建设一批绿色技术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等创新基地平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产业园区等力量建立市场化运行的绿色技术创新联合体,鼓励企业牵头或参与财政资金支持的绿色技术研发项目、市场导向明确的绿色技术创新项目。充分发挥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作用,强化创业投资等各类基金引导,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建立绿色技术创新项目孵化器、创新创业基地。

 

根据《意见》,到2025年,我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将初步形成。

 

支持绿色产业上市融资

 

发展低碳循环产业的图景已经绘就,那么如何提高相关企业的积极性?《意见》对于财税支持和融资途径也给出了指引。

 

《意见》要求,要加大财税扶持力度。继续利用财政资金和预算内投资支持环境基础设施补短板强弱项、绿色环保产业发展、能源高效利用、资源循环利用等。继续落实节能节水环保、资源综合利用以及合同能源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方面的所得税和增值税等优惠政策。做好资源税征收和水资源费改税试点工作。

 

此外,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发展绿色信贷和绿色直接融资,加大对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绩评价考核力度。统一绿色债券标准,建立绿色债券评级标准。发展绿色保险,发挥保险费率调节机制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产业企业上市融资。支持金融机构和相关企业在国际市场开展绿色融资。推动国际绿色金融标准趋同,有序推进绿色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推动气候投融资工作。

 

“目前新能源企业的融资分为两种情况,国有企业可以拿到全社会最低的融资成本,新能源企业中的民营企业融资成本普遍还是相对比较高,根据我们的测算,至少通常是国企的两倍以上。受信用、企业体量、负债率等影响,民营企业的融资通常会较贵。”中国新能源电力投融资联盟秘书长彭澎告诉北京商报记者,“针对这些新措施,我们还是希望能够尽可能逐步做到项目和投资主体的信用切割,因为新能源很多的项目,从风险角度来讲,国企和民营企业的风险评估几乎是差不多的”。

绿色金融指导意见篇6

【关键词】 绿色金融 互联网金融 激励机制 市场环境

在去年世界瞩目的G20峰会上,绿色经济被列为重点议题,表达中国发展绿色经济的决心和信心,在全球环保责任上更是彰显出了大国姿态。本国经济将朝着绿色低碳的方向发展,全球以合作共赢的姿态推进气候,环境,经济同步发展。新金融领域的新政策、新技术、新模式和新平台不断涌入,可谓是变幻莫测,这里必须强调的就是绿色金融,目前,绿色金融的证券市场上,比如在绿色信贷、绿色保险方面见效卓著,根据数据显示,在2016年前半年,发行绿色债券的数量已达1200亿人民币,跟其他国家表现也是很突出,做绿色产品的企业在融资上市方面的政策优先明显有推动作用。但是绿色金融的产业发展有其特殊性,投入很大,但是收益不能立竿见影,而且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些都意味着投资绿色金融是有一定的风险的,所以对于绿色金融的下一步推进,粗腰政府,企业,社会各方调动积极性,并且在途径的过程中建立并完善的保障机制,而且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强实体经济的发展。

绿色金融是指基于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等需要,针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提供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金融服务。它所涵盖的金融工具主要包括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绿色产业基金、绿色金融衍生产品、绿色保险等。

绿色金融始于西方国家,20世纪70年代,西德成立了第一家政策性环保银行,为环境项目提供专项优惠贷款;80年代美国设立信托基金应对环境风险;90年代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制定了针对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环境责任的指引文件;2007年欧洲投资银行(EIB)首发绿色债券。

进入21世纪以来,环境污染、自然资源消耗以及气候变化产生的负面效应,给世界经济增长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成本。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全球有116个国家出现淡水资源减少及可耕种土地恶化的情况;空气污染每年导致约400万人过早死亡;自然灾害导致每年数千万人流离失所。为缓解资源环境压力,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世界各国纷纷加大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等绿色项目的投入,推动绿色金融进一步向规模化发展。从资产存量看,在对绿色信贷有明确定义的国家,绿色贷款约占总体贷款的5%~10%;绿色债券在全球债券市场中的占比接近1%,2016年上半年全球绿色债券余额达1180亿美元,比2015年底增加280亿美元;全球机构投资者持有资产中的绿色基础设施资产占比也达到1%。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EA)、世界银行(WorldBank)等组织估算,未来十年内,全球包括能源、基础设施、水以及污染治理在内的绿色领域投资将达数十万亿美元。在改善地球环境的同时,绿色领域的投资也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后勤保障的的绿色金融发展的规模及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未来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债券与信贷规模大

发展绿色经济已是全球共识,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巴黎气候峰上承诺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要实现这些承诺,需加大对绿色项目的投入,随之对绿色金融的重视及推进力度也会加大。

政策方面,早在2016年9月,G20杭州峰会期间,国家主席关于加强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的倡议引发广泛赞誉。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7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对我国建设绿色金融体系做了总体部署,将绿色金融体系建设上升到国家高度,为我国绿色产业发展提供有利契机。

市场方面,构成绿色金融的工具如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绿色保险及基金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中绿色债券、绿色信贷因各自的优点,增长迅速,实现了规模化发展。

绿色债券是募集资金专项支持绿色产业项目的一类债券,因其限制条件少、融资成本低、使用方式灵活等特点,成为绿色项目的重要融资渠道。2015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及国家发改委先后出台《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绿色债券发行指引》,明确重点支持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绿色交通等领域的企业绿色债券发行,我国绿色债券发展由此步入快车道。2016全年我国绿色债券发行量达到2052亿元人民币,规模居全球第一,较2015全年发行量(80亿元人民币)增长了24.7倍,占同期全球绿色债券发行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业界估计,未来几年我国绿色债券将蓬勃发展,年均融资量可达2000亿~3000亿元人民币。据统计,2016年我国绿色债券发行主体涉及金融业、电力能源、水处理、交通基础类等行业,由于债券数量相对较少,难以量化评估,但总体来看绿色债券在融资成本上具有明显优势。从电力能源行业来看,国家电网公司于2016年下半年成功发行首期100亿元绿色债券,发行利率创国内企业债及公司债历史最低纪录,为特高压等项目建设筹集了低成本资金;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公司分别发行60亿元及10亿元绿色债券,为清洁能源项目募集资金。

绿色信贷是指投向绿色项目、支持环境改善的贷款,具有贷款期限长、利息率低、费用减免等优点,侧重于为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中长期融资服务。截至2016年上半年,国内21家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达到7.26万亿元,较2015年末增加2500亿元,占贷款总规模的比例达到9%左右。未来我国将通过扩大财政贴息资金规模、成立专业性担保机构等方式,支持绿色贷款快速发展。国家开发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政策性银行,是绿色信贷的最重要提供方,重点投向环境治理和清洁能源等绿色领域项目。目前国内绿色贷款的财政贴息率多以同期中国人民银行贷款基准利率为限,也有部分贷款是以实际利率为限,但规定3%的上限限制,可见绿色贷款的融资成本具有明显优势,或将成为相关企业青睐的融资方式。

股权融资前景看好

除却绿色债券和绿色信贷,绿色金融的其他工具亦有相对优势,未来市场发展规模可期。

在股权融资方面,证监会近日明确表示,鼓励绿色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支持与绿色环保相关的并购重组。截至2016年8月底,深交所上市的绿色企业有168家,占深市上市公司总数的9.3%,涵盖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及绿色交通等领域,累计融资额达4275亿元。在当前“降杠杆”的宏观背景下,相关绿色项目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股权融资的机会会更大。

主要投资于绿色环保领域的绿色产业基金也呈现出大规模发展的趋势。根据运作模式,国内绿色产业基金主要为三类。一类是政府专项支持模式,包括“丝绸之路”投资基金、广东省“绿色产业投资基金”等,首期募集规模分别为300亿元和250亿元;浙江、内蒙古等省区也于近期设立了节能环保专项产业基金。另一类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大部分绿色基础设施项目如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污水处理等属于系统工程,具有覆盖地域广、资金需求量庞大等特点,投资回报期长,且具有一定的技术经济风险,社会资本单独投资意愿不强,因此可以借助PPP模式,借助政府部门的政策扶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设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共同投资的绿色产业基金,为绿色项目的建设运营筹集资本。2016年10月财政部公布了全国第三批PPP示范项目名单,总投资额达1.17万亿元,其中环保、能等绿色项目占比在20%以上。第三类是资本市场主导模式。截至2016年上半年,国内基金管理机构设立的以环保、低碳、清洁能源为主题的基金有96只,总规模达到978亿元。在各级政府的主导和大力推动下,未来我国绿色产业基金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绿色金融涵盖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和金融资产,绿色经济的发展也刺激着绿色金融的潜在市场需求,绿色债券及绿色信贷已经显现出巨大的市场规模,股权融资及绿色产业基金等也初具效应,综合性金融机构可抓住这一机遇,发挥业务牌照齐全的优势,统筹推进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绿色产业基金及绿色保险等产品的研发,发挥协同效应,满足绿色产业的不同需求,构筑差异化、特色化的竞争优势,实现规模和效益的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内外绿色金融产品对比研究[J].翁智雄,葛察忠,段显明,龙凤.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06).

[2] 基于联合分析的我国绿色金融影响因素研究[J].麦均洪,徐枫.宏观经济研究.2015(05).

绿色金融指导意见篇7

关键词:绿色信贷;商业银行;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DF43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 (2009)04-0112-05

为加强环保和信贷管理工作的协调配合,强化环境监督管理,严格信贷环保要求,促进污染物减排,防范信贷风险,2007年7月,国家环保总局(现环境保护部)、央行、银监会联合推出绿色信贷金融政策,《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之后,全国20多个省市环保部门与所在地的金融监管机构,联合出台了有关绿色信贷的实施方案和具体细则,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配合环保部门,对“高耗能、高污染”的“两高”行业的企业贷款予以限制,甚至拒绝。绿色信贷金融政策的推行表明,环境保护工作正逐步从过分依赖行政手段向充分运用经济手段转变。但是从已经公布的政策来看,相关机构制定的指导性意见和方案都比较粗疏,操作性不够强,有的不具备强制实施的法律基础。因此,迫切需要从法律层面系统研究与绿色信贷有关的制度。

一、在我国实施绿色信贷的必要性

1、实施绿色信贷是商业银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所谓企业社会责任,指企业在谋求股东利益最大化之外所应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很广,如对雇员和对消费者的责任等,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对环境、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的责任。这一责任不仅关系到当代人类的切身利益,而且事关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关键。因此,无论是申请贷款的企业,还是发放贷款的商业银行都应承担起其自身应负的社会责任。商业银行的行业特性要求其将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和谐统一的追求自觉纳入自身发展目标,真诚推动与各利益相关者的互动。商业银行不仅为社会和公众提供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务,为客户和社会增加价值,更由于其在配置与调控资源上的独特作用,而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枢纽,这就对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提出更高的要求。商业银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应仅限于企业盈利或者纳税,其核心应是通过提供金融专业服务来实现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改进并增加社会福利。因此,要把企业社会责任与绿色信贷作为商业银行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导向,充分考虑多元利益主体的诉求,调整单纯以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营运思路和模式,履行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保护人类共同环境。

2、实施绿色信贷有利于促进环境保护

虽然国家加大了对高耗能行业的调控力度,但高耗能产业的增速总体依然偏快。由此可见,在环境保护部可以采用的行政手段中,“区域限批”和“流域限批”这两种最严厉的措施能够发挥的作用依然有限。因此,有必要引入绿色信贷这种经济手段来对“两高”等污染企业的迅速扩张加以有效控制。因为,在高污染高排放行业迅速发展的背后,商业银行的贷款对该类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企业发展所需资金,除上市公司可以通过股市获得外,其他大部分企业主要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获取。如果能采用绿色信贷相关措施对此类贷款进行严格控制,将迫使污染企业重视环境保护问题。由此,商业银行放贷前的项目审查,应当在对企业信用等资信进行单一审查的同时,增加对企业可能产生的环境责任的评估。商业银行可以结合各方面的评价结果,对环境违规企业的贷款融资从根源上予以限制,从而引导其制定有效措施,增加环保投入,使企业经营活动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实施绿色信贷有助于加强银行环境风险控制

商业银行以营利为目的,风险控制在其经营过程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商业银行贷款的安全性与企业的环境状况之间的密切关系越来越引起银行界和学术界的关注。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企业环境责任问题日益显现,企业滥用贷款造成环境破坏给银行带来直接或间接的风险不容忽视。有学者认为,这些风险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企业因污染致人损害而承担巨额赔偿责任,可能直接导致其还贷能力的降低;其次,企业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后将面临高额的污染清理费用和行政处罚,可能造成贷款抵押物、质押物价值的减少,从而实际损害到银行的利益;再次,银行作为抵押的受益方或债权人,有产生代替企业承担环境责任的可能。在防范与消减贷款风险方面,我国银行业虽然积累了一定经验,但在审查贷款时仍将重点放在企业的债务、财务、生产、经营情况等传统衡量标准上,关于降低贷款环境风险方面的规定还是空白。而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的商业银行以及一些国际金融机构已经在降低银行贷款的环境风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环境风险审查制度。因此,我们有必要借鉴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建立我国的贷款项目环境风险审查评估制度,从而保证贷款安全,强化银行的风险控制。

4、实施绿色信贷顺应国际银行业赤道原则的要求

赤道原则是由全球主要金融机构参照国际金融公司的《环境、健康与安全指南》建立的一套自愿性金融行业基准,旨在判断、评估和管理项目融资中的环境与社会风险。该原则倡导金融机构对于项目融资中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应尽到审慎性核查义务,只有在融资申请方能够证明项目执行对社会和环境负责的前提下,金融机构才提供融资,该原则已成为各国银行可持续金融运作的行动指南。可否认的是,赤道原则已逐渐成为国际银行业实施绿色金融、践行社会责任的统一规则。截止到2009年4月份,全球总共有67家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宣布采纳赤道原则。这些金融机构包括世界上大部分的银行、保险公司以及进出口信贷机构等,一般称为赤道原则金融机构,它们广泛分布在各大洲,对全球融资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仅以美国为例,2007年,在新兴市场所产生的总共746亿美元的债务中,有529亿美元是遵循赤道原则的,占总融资规模的71%。由此可见,赤道原则作为国际上实施绿色信贷的通用准则,已经在各大金融机构中得到充分实践。因此,我国的商业银行有必要根据赤道原则的要求,建立绿色信贷机制,以便顺利地参与国际融资项目。

二、现有绿色信贷相关制度的不足

尽管绿色信贷有利于我国环境保护和商业银行的发展,有关部门也推出一些政策措施,但是,仍然缺乏完善的绿色信贷法律制度保障。

1、缺乏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详细规定

推行绿色信贷,是商业银行所应承担社会责任的

必然要求。但是,不论是我国的环境法律法规还是金融法律法规,都缺乏对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详细规定,从而导致商业银行对其自身的社会责任认识不足。在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公司法》中,仅仅在第五条提到“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该规定虽然肯定企业有承担社会责任的义务,但缺乏实际内容,仅具宣示意义,无可操作性,亦非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实质性条文。立法的局限性使得企业(公司)社会责任的承担无所归依,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商业银行等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对社会责任的忽视。在国内,目前只有兴业银行在今年年初表示将于年内接受赤道原则,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有一家银行宣布已正式接受赤道原则。

2、缺乏绿色信贷法律制度保障

在我国银行业监管的法律制度中,缺乏保障绿色信贷实施的相关规定。虽然2005年12月国务院的《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第23条规定,“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的企业,不得审批用地,并停止信贷,不予办理工商登记或者依法取缔。”2007年7月,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联合的《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要求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违法的企业和项目进行信贷控制,部分省市的环保部门与所在地的金融监管机构联合出台了有关绿色信贷的《实施方案》和(俱体细则)。但是,无论是《决定》、(《意见》,还是《实施方案》和《具体细则》都比较粗疏,操作性不强,有的尚不具备强制实施的法律基础。而多年来银行业贷款所依据的《贷款通则》也因与现状有太多冲突,已越来越不适应当前金融业的发展。2009年1月,银监会在2008年工作会议上就曾表示,《贷款通则》废止工作已经到了最后的审查阶段。由此可见,仅靠现有的政策措施而不着手从制度层面完善绿色信贷的有关规定,将无法实现通过绿色信贷机制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盲目扩张的目标。

三、构建我国绿色信贷法律制度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知,为适应我国开展绿色信贷的要求,必须完善《商业银行法》的相关规定,在《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中增加环境风险评估的内容,逐步构建我国绿色信贷法律制度。

1、在《商业银行法》中完善银行的社会责任

目前我国有三大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其中主要由《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的各项基本制度,可被视为商业银行基本法。《商业银行法》第2条规定,商业银行是指依照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第34条规定,商业银行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开展贷款业务。应该可以明确的是,该规定实际上是指导商业银行开展贷款业务的基本规则。“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开展贷款业务”的要求也暗含商业银行开展贷款必须符合环境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内蕴。但是,无论是第2条关于商业银行企业法人的界定,还是《商业银行法》第四章有关贷款和其他业务基本规则的所有规定,都没有明确商业银行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因此,日后对其修订时,应当在第34条增加银行在贷款时应负一定的社会责任的要求。修改为“商业银行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开展贷款业务,承担社会责任。”商业银行之所以要承担以上责任,主要是因为作为企业项目融资贷款人的银行,有义务监督借款人所贷资金的用途,确保这些资金的运用有利于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控制融资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与社会风险。这不仅是社会发展对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提出的要求,也是银行业经营过程中控制环境风险,实施可持续金融战略的核心价值导向。

2、建立贷款项目对环境和社会影响的分类标准

商业银行目前对贷款风险的分类主要依据的是中国人民银行于2001年颁布的《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该原则将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个等级,这样分类主要考虑的是资产的净值、债务人的偿还能力、债务人的信用评级情况和担保情况,并没有考虑贷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可能给银行带来的风险。而不同的项目对环境和社会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中,有必要在常规的风险分类之外,增加贷款项目对环境和社会不同影响的分类,并建立相应的标准。对此,可以借鉴赤道原则的做法。赤道原则将申请融资贷款的项目根据国际金融公司的环境社会筛选标准进行了A、B、C三个等级的分类。其中,对社会或环境可能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多样的、不可逆转的或者前所未有的显著不良影响的作为A类项目;预计会有有限的不利于社会或环境的影响,并且一般集中在一定区域,大部分是可逆转的并且可以采取措施减轻影响的作为B类项目;对环境产生极为轻微或根本不产生不良影响的为C类项目。而作为具体分类的参考标准,则可以按照国际金融公司制定的《环境、健康与安全指南》来进行,该指南是目前国际项目融资通行的环保标准,对制造业、化工、能源、基础设施等63个行业环境问题、解决方案和标准做了规范,便于指导商业银行、投资者了解各行业的环保要求。如果商业银行能够增加贷款项目对环境和社会不同影响的分类,那么银行在审查企业贷款过程中,就可以采取相应措施,对不同企业给予不同等级的授信额度。

3、建立贷款项目对环境和社会影响的评估制度

(1)贷款申请阶段的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估

按照贷款项目对环境和社会影响的分类,A类和B类项目属于可能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的项目,因此有必要对此类项目贷款的发放和使用进行全程的评估。第一,作为借款方的企业。一方面,在提交贷款申请资料的同时,除了常规的关于企业资质和信用方面的文件外,有义务提供相关资料,对该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和社会影响进行详细说明,以供银行方进行评估。另一方面,企业应提出适当的、可令银行方满意的方案,以解决有关项目对环境社会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第二,作为贷款方的银行,应该委托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此两类项目进行评估。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的规定,银行确定某个融资项目是否会存在环境上的风险,主要是基于环境部门提供报告和资料。但是笔者认为,有时环保部门往往会迫于地方政府的压力而做出妥协。因此,银行有义务聘请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构根据该项目可能造成的污染进行不同深度和广度的评估。并且,该机构中应包括与借款人无直接联系的独立的环境专家,由他们来审查、评估整个贷款项目中的相关文件以及预期影响,银行根据评估结论决定该项目是否可以获得贷款。

(2)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估的内容

按照赤道原则的规定,融资贷款项目的环境及社

会评估应该涵盖以下问题:对基准社会和环境状况的评估;对环境和社会有利而可行的替代方案;东道国法律和法规、应适用的国际条约和协议的规定;对人权和社会安宁的保护(包括保障个人使用项目的风险、影响和管理);对文化财产和遗产的保护;对生物多样性(包括濒危物种、脆弱的生态系统的改善、自然习惯的保护以及自然保护区的识别);可持续性管理和使用可再生自然资源(包括通过适当的独立认证系统进行可持续资源管理);危险物质的使用和管理;主要危害的评估和管理;劳工问题(包括四个核心劳工标准)以及职业健康和安全;防火和生命安全;社会经济影响;土地征用和非自愿搬迁;对受影响社区和弱势群体的影响;对原住民及其独有的文化体系和价值观的影响;对现有项目、拟建项目和预计日后兴建项目的累计影响;向利益相关方就项目设计、评审和实施进行咨询;能源的有效生产、运送和使用;污染防治和废弃物最少化、污染(污水和废气)控制、固体和化学废物管理。由此可见,赤道原则有关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估的内容比较宽泛,作为银行业遵循的一套自愿性金融行业基准,各成员银行在践行这一原则过程中,应当根据各国社会发展与环境状况的不同,制定具体的实施规则。就我国推行绿色信贷政策而言,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估内容的确定,应当结合现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来进行。比如,我国有关危险物质的使用和管理,固体和化学废物管理等规定,应当成为确定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估内容的重要依据。

(3)环境和社会影响的动态评估

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的规定,银行对贷款项目的风险分类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商业银行应至少每半年对全部贷款进行一次分类,当影响借款人财务状况或贷款偿还的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及时调整对贷款的分类。具体到绿色信贷方面,影响借款人偿还贷款的主要因素是企业在使用贷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破坏风险。即一旦企业在使用贷款的过程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需要承担特殊侵权责任时,该企业有可能被环保部门处以巨额罚款或者面临巨额的民事赔偿,从而加重企业的财务负担甚至导致其破产,直接影响其贷款的偿还,进而加重银行的经营风险。由于贷款企业的经营过程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此,商业银行对贷款项目进行动态评估十分必要,不仅在贷款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考察,而且需要将评估贯穿于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

从银行贷款合同关系看,企业在与银行签订贷款合同时,有义务附加有关贷款使用方面的承诺性条款。企业应承诺在项目的兴建和运作期间,保证贷款的运用符合绿色信贷的各种要求,并且应该按照与银行约定的格式定期提交由银行专职部门或者第三方专家编制的报告(报告制定的频率应与该项目对环境和社会影响的严重程度成正比,但每年至少应提交一次)。在动态评估过程中,如果企业违背承诺,该项目出现对社会或者环境不利的影响,银行可以立即根据影响的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一旦企业的环境状况突然发生不利变化且无法改变时,银行可以不再发放剩余的贷款。如果银行发现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有环境违法行为,经劝阻仍继续该行为时,银行可以要求提前收回贷款。当企业因环境污染等问题可能影响到其还贷能力时,银行可以及时行使抵押、质押等担保权利。但是银行可以为借款方保留其在适当的时候,行使补救措施的权利。

4、建立绿色信贷监管法律制度

在明确了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建立贷款项目对环境和社会影响的分类标准以及实行贷款项目的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估之后,要保证银行能够真正实施绿色信贷,还必须确立环境风险在银行审慎经营规则中的地位,建立绿色信贷监管法律制度。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作为商业银行的行政监管机构具有对商业银行的运行和风险控制进行监管的职能。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必须确立环境风险在银行审慎经营规则中的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21条规定包括风险管理在内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审慎经营规则。第23条规定,银监会应当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及其风险状况进行非现场监管,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评价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但是对于银行业应该如何遵守审慎经营规则,该法并没有加以详述。根据审慎经营规则的定义,风险控制(包括环境风险控制)是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在银监会制定的关于银行风险控制的相关规则中,应该确立企业贷款项目环境与社会影响评估的相关内容,建立银行业环境风险预警机制,从而将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作为风险控制的基本内容。根据《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的规定,环保部门应当将违反“三同时”制度和排污管理的信息及时通报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应当根据环境信息严格执行授信制度,对于商业银行违反绿色信贷的行为,银监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37条可以采取相应措施。

参考文献:

[1]卢代富,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96―104

[2]唐斌。薛成容,赤道原则:银行社会责任与可持续金融的行动指南[J],福建金融,2007,(9):10

[3]肖晓春,警惕银行信贷的环境风险[J],银行家,2007,(2)

[4]李瑞民,国际项目融资中的环境与社会标准:赤道原则啪,WTO经济导刊,2007,(6)

[5]何德旭,张雪兰,对我国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若干问题的思考[J],上海金融,2007,(12)

[6]曾,外资银行风险控制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87-194

[7]蔡芳,环境保护的金融手段研究――以绿色信贷为例[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8

绿色金融指导意见篇8

关 键 词:碳金融;低碳经济;政府主导模式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2)05-0029-02

一、导言

自2003年英国政府在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后,此概念迅速在世界范围内获得认同和推广。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至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同比增长120%,占全球比重由9.1%提高到约20%,二氧化碳排放占比由12.9%提高到约23%,[1] 碳排放已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发展低碳经济在我国迫在眉睫。

河北省2010年三类产业比例为12.6∶52.5∶34.9,目前河北省的产业结构仍是第二产业占大头,第二产业中又以重工业为多,重工业中资源型占大头。2010年,河北省GDP仅占全国的5.1%,却消耗了全国41.7%的铁精粉,8%的煤炭和6.5%的电能。尽管2011年高耗能行业增速放缓,但重工业仍是河北省的支柱产业,能源消耗量依然可观。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每万元GDP能耗为0.793吨标准煤,同比降低2.01%, 而河北省2011年每万元GDP能耗为1.3吨标准煤,高出全国平均水平0.507吨标准煤/万元。可见,发展有区域特色的低碳经济, 对于河北省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索金融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能够发挥的作用,尝试构建符合河北省情的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

二、金融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功能分析

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引导生产方式节能降耗和消费方式低碳化,这必然引起资源的重新配置。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体系,其最基本的功能就在于资源配置,因此,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的支持不可或缺,与之相伴的是“碳金融”概念的诞生。目前,各界往往把与发展低碳经济相关的金融政策和市场活动统称为“碳金融”,这一口径涵盖了碳金融活动的所有内容,包括:(1)碳金融市场,包括交易平台、交易机制、交易产品、交易主体等方面;(2)碳金融机构,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机构的碳金融活动、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3)碳金融政策,包括财政、金融等各方面的政策支持及监管政策。

按照金融功能观的观点,金融体系通过六大核心功能的发挥,即清算和支付结算、聚集和分配资源、不同时空之间转移资源、解决激励问题、管理风险和提供信息,增加资本积累及促进技术创新,进而促进经济增长。这一机制对于金融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同样有效,分析如下:

第一,碳金融市场发挥了为碳排放权定价和提供流动性的作用。温室气体排放具有典型的外部成本特征,若没有金融机制为其定价以及提供交易的便利,则不容易被经济主体作为决策的考量因素。随着碳金融市场广度和深度的增加,价格机制能够有效促进碳资产的流动,不仅解决了温室气体排放成本外部性的问题,而且能够促进企业积极管理碳资产,甚至变减排成本为收益。

第二, 金融体系的资金融通功能可以促进低碳技术研发、应用与消费。首先,低碳技术研发企业能够便捷快速地通过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获得资金,提高研发效率。其次,有导向性的金融政策能够激励甚至倒逼生产企业采用低碳技术从事生产,有利于改变能源消费对煤、石油燃料的依赖性,使生产方式由高碳向低碳转型。最后,金融的资源配置功能同样可以引导消费者消费低碳产品,形成低碳消费理念,最终从根本上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

第三,金融体系的风险管理功能可以促进低碳技术创新。发展低碳经济,技术创新是关键,而创新的过程总是充斥着大量风险,金融活动对于创新项目的风险分散大有助益。例如,以产业投资基金为代表的风险投资机构,能够通过契约机制和分阶段注资机制,较好适应低碳技术创新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

总之,以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有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低碳经济时代的加速到来。

三、 国外金融服务低碳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

由于各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金融结构相异,在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模式上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概括而言,主要有以美国为代表的自下而上型的市场主导模式和以日本为代表的自上而下型的政府主导模式。

1. 自下而上型的市场主导模式——美国。美国一直以来秉持自由市场经济原则, 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实现资源配置。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依然如此,主要利用资本市场为低碳经济进行直接融资,同时辅之以风险投资、绿色信贷和政府投资等其他措施,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首先,美国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融资方式以直接融资为主,通过资金供求双方在资本市场中的博弈完成资源的优化配置。其次,美国主要的风险投资机构积极主动涉足可再生能源领域,如KPCB风险投资公司、优点风险投资基金等,形成较大的风险资本数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美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资金需求。再次,美国金融机构在减少资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已有较多成功经验,美国银行业陆续推出绿色信贷产品,比如房利美将房屋省电节能指标纳入贷款申请人的信用评分体系,极大地引导了家庭消费低碳化。最后,美国政府在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已做出行动,如以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为核心的“绿色新政”,包括支持智能电网建设等多个项目的政府投资及减免税政策,旨在加速美国经济社会的低碳转型。

2. 自上而下型的政府主导模式——日本。日本具有典型的自上而下政府主导型金融结构,对低碳经济发展起支持作用的金融亦是通过日本政府制定和实施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金融、财税等手段,引导社会投资方向倾向低碳领域。(1)日本政府通过增加预算投资,建立专项资金扶持绿色经济发展。一是将政府投资用于低碳设施的购买。例如,日本2009年国家预算补充条文指出要在低碳领域追加15兆亿日元投资于公共设施的节能环保制品购买。二是向低碳技术研发领域给与资金支持。2006年仅用于燃料电池产业化实验的资金就达到33亿日元。(2)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绿色金融体系。包括支持本国金融机构确立“有责任的投资原则”、提供绿色风险资金以支持民间金融机构难以推动的低碳项目、 确定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信息公开义务。(3)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大型环保项目的集中投入,对民间资本形成诱导效应, 有效保证了低碳经济发展的资本需求。(4)商业性金融机构逐步开展环境友好型融资业务,如商业银行将贷款申请人的环境评级结果作为其贷款利率确定的参考因素。

任何一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模式,只要适应该国、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结构,就都是有效的,不可盲目跟随复制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金融支持模式。

四、河北省碳金融发展现状

1. 绿色信贷。 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早在2007年就与河北省环境保护厅、河北省银监局等部门组建了“环保金融专业工作委员会”,建立了绿色信贷信息通报制度、污染企业黑名单制度,实施信贷市场准入的环保条件一票否决制等工作制度。在2009年,河北省成立“绿色信贷政策效果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出台《绿色信贷政策效果评价办法(试行)》及《绿色信贷政策效果评价表》,从政策贯彻、信贷管理、信贷支持、信贷调控四大类对省内金融机构绿色信贷的实施效果进行量化打分,并且依据得分进行奖惩。这不但强化了金融机构的环保意识,而且对于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落实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该评价办法推出不久既得到环保部的认可,在全国环保系统内推广。河北省银监局统计数据显示,从2007年到2011年的5年间,河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支持节能减排项目1812个, 投放绿色信贷资金1894亿元;拒绝275个不符合国家节能减排产业政策企业的贷款申请73亿元; 退出175家不符合国家节能减排产业政策的企业贷款37亿元; 收回146家存在落后产能的企业贷款14亿元。虽然河北省在绿色信贷政策制定上走在全国前列,但具体到各家金融机构的政策落实方面还差强人意。调查显示,河北省内27家金融机构中已有96%的机构制定了绿色信贷战略,但绝大多数机构的落实率不到50%。另外省内金融机构的绿色产品创新不足、对绿色信贷优惠政策利用不足、缺乏绿色产业指导目录等也是制约河北省绿色信贷发展的原因所在。

2. 绿色保险。河北省2009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河北省减少污染物排放条例》,将“绿色保险”写进了有关条款。2010年河北省在重点行业开展绿色保险试点, 到2011年已基本建立起覆盖全省重点污染行业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当年的11月,保定安新县华诚有色金属制品有限公司、风帆股份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分别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保定市分公司签订了全省试点范围内的首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单”。2012年,七大高风险领域内的企业已全部纳入试点范围,对纳入试点范围的企业,采取四项具体推动措施:一是在核发、换发排污许可证和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等行政许可工作时,对没有办理绿色保险的企业依法进行提示引导;二是将其作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审查、企业上市和再融资环保核查、申报环保专项资金、环保评优评先等非行政许可工作的重要条件;三是对未按规定购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企业加大监管频次, 加大对其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四是将企业绿色投保情况作为衡量其环保信用的基本要素,记入环保诚信档案,纳入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并与绿色信贷挂钩,对按规定投保的,提高其授信额度。若上述措施得以有效实施,则对河北省构建统一的绿色金融体系大有助益。

3. 绿色证券。中国环保部联合中国证监会等相关部门于2008年了《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保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开启了中国绿色证券发展之路,但河北省在绿色证券方面尚未开展实质性行动。

综上,考虑到金融机构的盈利性目标与碳金融的社会效益之间存在矛盾、省内直接融资比重低、 低碳经济的政策支持体系尚未健全等因素,河北省采用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模式是适合河北省省情的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五、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推动河北省低碳经济发展

1. 地方政府层面。(1)梳理碳金融的相关政策法规。河北省亟需出整的低碳经济发展规划,从产业结构的调整规划、配套的财税措施、绿色信贷政策到指导性行业目录等一系列有关绿色金融的政策法规的系统出台,将有助于市场主体评估和管理在碳金融交易过程中的风险,进而增强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力度。(2)搭建碳金融信息平台。金融业属信息密集型行业,搭建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与存贷主体及社会公众间的信息平台,有助于金融体系发挥资源配置功能。 目前河北省政府可以搭建“企业碳信息披露平台”,整合河北省低碳发展规划、企业碳减排核算、碳减排管理、碳交易情况等信息,这不仅能够满足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 还有助于树立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3) 完善监管体制。河北省要加强系统性的监管体系建设,促使各监管部门(如省环保厅、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河北银监局、河北保监局、河北证监局等)之间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协调配合机制。另外,还要加强对碳金融创新的监管,包括加强衍生品的合约标准化程度和金融产品的交易透明度。(4) 出台配套的财税措施。可以通过设立碳基金、为银行的低碳信贷作担保、提供低碳产业贷款贴息等措施,配合已出台的金融政策,形成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良好格局。

2. 政策性金融机构层面。低碳经济中的很多领域需要政策性金融机构介入,作为商业银行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有益补充的政策性金融机构,首先要调整信贷政策,体现低碳导向,对贷款申请人进行环保调查,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不予资金支持。其次,也要注意积极开展金融产品创新,一方面能够提供给市场多样化的选择,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机构本身加强风险管理。

3. 商业性金融机构层面。(1)建立绿色信贷管理机制。一方面,建立绿色信贷人才培养机制,打造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另一方面,强化绿色信贷风险管理,建立绿色信贷风险控制流程,做好风险评估和预警工作,完善风险补偿机制。(2)持续进行碳金融业务创新。例如,作为项目财务顾问,凭借信息和渠道优势,协调各方关系,撮合交易成功。或者开展融资租赁,通过商业银行下属或合作的融资租赁公司,为碳金融业务提供项目融资方案。

4. 金融市场层面。(1) 提高低碳技术或生产企业的直接融资比例。支持低碳技术研发企业与应用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充分发挥金融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2)加强风险投资体系建设。可通过设立专门的风险投资基金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同时也要注意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的运作机制,包括风险投资项目的遴选、监督管理和退出,保障风险资本的良性可持续运作。

参考文献:

[1] 俞岚. 专家: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约占全球23%[EB/OL]. 中国新闻网,http:// chinanews. com/ny/2011/12-04/3506192. shtml.

[1]葛晋,赵丽娅.新形势下河北省低碳金融发展投资方略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1).

[2]耿军会,李海燕,秦响应,谷晓飞.河北省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2(3).

上一篇:高质量发展商务的途径范文 下一篇:法律合规部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