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重要理论范文

时间:2024-01-08 17:22:12

教育心理学重要理论

教育心理学重要理论篇1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体育教学; 渗透;

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关键阶段, 心理尚未定型, 且在学习压力的影响下, 容易产生叛逆心理, 不利于高中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 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至高中体育教学活动中。就当前阶段而言, 许多体育教师将过多精力与时间放在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与体育技能的传授上, 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使学生往往处于心理困惑中, 无法摆脱负面情绪, 不利于其健康发展。因此, 作为高中体育教师应正视当前高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措施, 加强心理健康指导与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心理健康, 即人的心理世界与客观现实之间存在的平衡状态, 是个体与他人维持的健康的人际关系, 并在认知水平、心理情绪、意志行为等方面始终保持在积极状态, 能长时间保持良好的调控能力。在高中体育教学实践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应及时转变当前体育教学现状,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 并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体育教学体系中来, 在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 使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不良情绪, 改善其心理健康状态。

在体育活动中, 学生的心理逐渐从学习压力中解放出来, 并将关注点转移到体育运动中, 通过运动放松心情, 通过运动释放压力, 并对负面情绪与不良心态进行调整。就体育运动而言, 不同的运动项目其运动强度与运动节奏也各不相同, 学生通过不同节奏的体育项目, 使身心得以放松, 并逐渐摆脱在学习中产生的挫败感与自卑感, 在体育活动中获得自信, 进而促进心理状态的改善, 有利于心理健康发展。

二、高中体育教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 有利于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

在高中体育运动锻炼中, 篮球、足球、体操、跑步等体育项目均对学生的体力有所要求, 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 需要有吃苦精神与意志力做支撑, 才能做好每一项体育项目。这样一来, 在体育锻炼中能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同时, 高中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 而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情感目标, 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不怕吃苦, 坚持不懈, 并学会与他人的团结协作, 促进自身意志品质的提升。

(二) 有利于改善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

现如今, “健康”已不再仅仅是传统医学中的概念, 除了身体健康以外, 心理健康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课题。当前阶段, 高中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 多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 面临与日俱增的升学压力, 心理脆弱无处宣泄, 导致心理情绪常常处在不良状态下。如果不及时进行心理干预与疏导, 很容易引发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在高中体育教学中, 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展开全面疏导, 能进一步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减轻心理负担, 使其心理状态向着健康方向发展。

(三) 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

当前, 高中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均处于较低水平, 学会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不仅对学生的心理状态产生较大影响, 而且还影响其学习效果。与其他基础学科不同的是, 体育教学需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来完成, 并且在具体活动的参与中能够锻炼学生的交往能力与团结协作能力。通过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缓解其人际交往压力, 使学生学会正确地与他人交往与配合, 进而提升其社会交往能力。

三、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路径

(一) 明确培养目标,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应首先明确对学生的培养目标, 以高中生心理健康标准为依据, 确定具体方案, 要求在体育教学实践中, 重视对学生自我认知的正确培养, 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学生正确地与他人交往, 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重视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塑造, 增强其心理适应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提升耐挫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心理, 掌握正确的心理调适方法, 提升自控力。

(二) 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 体育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与参与者, 对体育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心理状态均产生着直接的影响。一般来讲,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心态平和、心理健康, 就会使学生不自觉地进入良好的教学情境中, 并能在体育活动中彻底放松心情, 进而使其心理压力得到有效缓解。因此, 作为体育教师, 在掌握扎实的体育专业知识与体育技能的 (下转第35页) (上接第31页) 同时, 应首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且有较强的心理调节能力, 能够适应不同的教学情景, 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突发问题, 并为学生做好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三) 改善体育教育教学环境

对于高中生而言, 教育教学环境对其身心健康可产生重要影响。因此, 学校应关注对体育教育教学环境的创设, 包括硬环境与软环境。在教学硬环境的创设上, 应加强对学校体育设施的建设力度, 加大对体育器材的购置, 为学生体育活动的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满足其体育运动需求;在教学软环境的创设上, 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轻松的教学氛围, 无论是在师生交往上, 还是在教学气氛上, 都应让学生感受到轻松、愉悦, 使学生能够自由发挥体育特长, 充分展示自我, 激发其锻炼热情, 进而提升教育效果。

(四) 通过竞赛活动, 塑造健康心态

高中学生自尊心与好胜心较强, 体育教师可针对学生的这一个性特点, 科学组织体育竞赛活动, 引导学生通过体育竞赛活动, 养成良好的心理情绪, 塑造健康的心态。例如, 在班级内部组织篮球比赛, 让学生根据个人意愿进行组队,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与组内磨合, 学会正确的分工与写作, 不同的组内成员负责不同的任务, 并通过球场策略的商讨, 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在篮球赛场上, 所有球员以组内集体获胜为目的, 不能为了展现个人球技而不顾小组荣誉, 以此建立小组成员的集体荣誉感, 培养其竞争意识的同时, 塑造良好健康的心态。

四、结语

总之, 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 要求教师在教育工作实践中,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高中体育教学而言, 教师应在对学生传授体育知识, 讲授体育技能的同时, 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至体育教学活动中。本文在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简要概述的基础上, 分析了高中体育教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并重点探讨了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路径, 希望能为广大体育教师分享一些有价值的教学经验, 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曾祥林.浅谈高中体育教学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 2017, (10) :228.

[2]马德强.高中体育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策略研究[J].科技信息, 2010, (04) :263.

[3]李士超.高中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协同渗透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 2012, (35) :19.

教育心理学重要理论篇2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广东 广州 510970)

摘 要:本文主要是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客观的叙述,表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体育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各种关系和影响程度.并且作者认为在对大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还应该对学生的各种心理情绪加以了解并且对不良好的心理活动加以改善,从而促进建立大学生的健康心理环境.

关键词 :学生;大学体育;心理健康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7-0123-03

1 前言

“健康的心理保证健全的身体”是英国著名教育家在从事教学事业时说过的一句话.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让人们的生活节奏都有所加快,高速运转的城市当中,我们的身体也长时间保持着高负荷的运转,要具备这样良好的身体素质,健康的心理状态是比不可少的,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应该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思想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因此,对在校的大学生适当的进行心理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能够及时的发现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看不到的问题,并且把这些问题加以总结寻找解决办法,让在校大学生能够保持健康的心理走向社会.

2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

全国各大高校的大学生的年龄段大多数是十八到二十一岁之间,这一时期正是青春期的中后期,这也是学生情绪波动最大的时期.这是一个容易受到波动的时期,也是学生的思维、情感、理念、意志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如果这段时期内,心理受到现实、情感、独立等思想情绪的交错发展,那么就会导致心理封闭,对学生的未来心理活动造成障碍.从全国的各项大学生心理数据研究报告中显示,大多数的大学生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从1989年的《健康咨询报》报告结果全国十二点六万的大学生中,其中百分之二十点二三有心理问题;再到1995年的沈阳大学生心理数据报告,对全沈阳的二七所大学校园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其中百分之三十是有心理活动疾病的存在;最后是我国心理教育学者对北京地区大学生心理的调查报告,在六千名的在校大学生中就存在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的学生有心理健康问题,其中百分之十六点五有心理疾病.以上的这些报告都在对我们述说着我国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都十分堪忧,并且这些数据并没有减少的趋势,反而是在逐年的上涨当中.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大学的体育老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应该具备心理辅导的能力和义务,在学生的心理教育方面进行引导和疏导.

3 心理健康的含义

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是每个人所追求的.人们传统的观念中,只要人的身体机能没有出现问题,那么这个人就是很健康的.但是伴随着我国医学理念的改革和发展,心理疾病慢慢走近人们的视野,人们开始重视心理健康的问题.健康在联合国国际卫生组织中的定义为“健康,不止是人的身体各项机能没有缺陷,完全健康的一个人还要具备优良的心理状态,从而使这个人有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那么心理健康的定义有是什么呢?全世界的心理学家都持有自己对心理的见解,“人心理的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可以激发人在生活中的潜能”这是英国的心理学家英格里的说法,但是日本的心理学家松田岩男则保持另一种说法.总体说来心理健康是包括生活的认知、意志的活动、情感生活和人际关系的良好性格.以上所述几点表面,心理健康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保持治理的头脑和清晰的意识,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是遭受到什么样的挫折都会努力去克服.

4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我国目前正是处于建立市场经济化和实现现代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在这种时期下我国的社会情况变得越发的复杂,让人们很难看清事实的本质,所以应该让大学生在进入社会工作之前就尽快适应这个复杂的社会状态,合理的心理辅导和心理指导水平就显得尤为关键.在我国最新出台的教育改革指导方针中提到,全国各所高效在重抓教育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在全国各个大学教育流程中,心理教育作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要让在校大学生具备自爱、自率、自尊等良好品格,让学生的适应能力快速的提高,从而尽快适应这个残酷的社会.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得到加强是新形式下最主要的教育建设任务,教育工作应该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指导方针,把学生的心理状况放在第一位,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方面要不择手段,让学生感受到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从大学校园走入社会的大学生,不仅要具备严谨的专业素质、合格的文化修养和身体素质,而且还应该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加大加快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是这个社会建设的需求,是大学为国家提供全面型人才的重要工作.健康的心理状态对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良好性格的培养和政治思想素质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当中体育教育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伴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改革,大学校园的体育教学方式也得到了改变,当改革后的体育教学得到运用时,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塑性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在以后的体育改革当中还应该对这几点进行完善和优化,从而到达更高的目标,这是大学体育教育工作的期望,也是作者以后前进的目标.

5 大学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5.1 不良情绪得到改善

体育活动中衡量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标志是大脑的情绪活动,也是反映自身在体育活动中是否得到满足,这是一种人自身需求的表现.一个人要进行有效快速的工作,是必须要保持健康和稳定的心理情绪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当在体育教学中开展体育活动时,能最大化的给心理带来愉快和满足的感受,全面降低不良情绪的发展,起到安定情绪的功能,消除简单的心理障碍,对一些心理疾病也有减缓和治愈的作用,例如,抑郁症,改善压抑的心理环境,让人全身心得到释放.著名的心理学家伯格在1993年的心理研究中表明,有着不良情绪的人在经过了中等强度锻炼二十至三十分钟之后,心中的不良情绪可以得到有效的发泄,所以说从这点看来,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可以使自身不良的情绪得到发泄,从而达到消除紧张、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的目的,让自身的心理得到平衡.

5.2 智力的提高

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和掌握体育动作要点时,必须是要有智力水平的保障,在进行体育学习时和其他的课堂学科一样,都是要让学生使用大脑的记忆思维和直觉感知来进行学习的,不同的动作要领和不同的体育项目在学生学习时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而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大脑将会获得大量的氧气,是自身的脑力能够快速恢复.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注意力、反应力、思维力,是要经过科学的体育教育和合理的体育锻炼才能达成的,学生各项指标的提高也可以使学生在以后的课堂学习中吸收知识的能力更加强大.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因素相差很小,但是人与人之间的非智力因素则是相差巨大,并且具有无限的潜力,体育教学的过程是融合了知识、能力、身体、情感等多方面的教学方式,要使学生的情绪得到稳定、性格变的开朗、疲劳度下降,那么不妨来一次体育锻炼.最后在看到非智力因素,这些因素都是不固定的,但是这些因素可以对人起到促进、强化、引导等作用.

5.3 协调人际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其实我们从生活中就可以发现,那些人际关系好的学生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当中总是无比愉快、精神充实,对周边的发生的事情都很关注,在学习方面对于知识可以很好的吸收并且消化;反之看来,那些人际关系不是很好的学生,不管是学生还是生活总是郁郁寡欢、无精打采,对于周围的任何事物都提不上兴趣,久而久之的就会患上心理上的各种疾病.然而体育活动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切,不同于其他的学科,体育在进行活动时,总是处于一种社会的环境下,人与人之间不断的在发生着联系和交际,久而久之学生就可以克服孤僻胆小的性格,忘记生活中的不顺和伤痛,使得学生的人际关系得到协调,扩大自己人际范围,从而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通过心理学研究报告看到,其实性格内向的人比性格外向的更需要社会环境,这种需求通过集体的形式表现的更为强烈,性格内向的人可以过集体活动得到满足.从心理学的研究报告中看到,其体育活动的基本目的就是使人们的之间的距离变近,让人们心中的孤独感得到解决,更加是培养人们在社会中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5.4 行为适度

行为协调、反应适当是具备健康心理的人所独有的活动特征.行为协调是表示人的行为长期的统一,没有反复无常的情况;同时也是表示在特定条件下人的行为模式与平常保持一致.反应适当是指人的大脑的反应即没有非常的敏捷也没有非常的迟钝,外部对人刺激与人的反应时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关系.体育活动的开展大多数都是在体育规则的制约下进行的,其中体育规则中是具有“公正、公平、公开”的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很好的诠释了体育运动的严谨性和规范性,也对参与体育活动的每一名学生进行的约束,使得个学生的行为规范符合体育运动规则,因此,在体育活动中可以很好的规范学生的活动方式,进而达到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的目的.

5.5 健全学生的人格

人格包含着人在生活中的一切心理特征,而健全的的人格就是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因素就是自身人格的健全,所谓的自身人格的健全,是指人的思想和行为都是统一进行的人格,不同的大学环境人格的健全也是不同的,其中以下几点是比较有特点的人格健全形式:

(1)自身人格结构中没有出现太大的偏差的不足.

(2)在生活学习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严于利己、包容他人、明晓事理.

(3)应该在自己的人生核心观中添加积极进取的思想,并且以这种思想观念来支配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方法.

(4)要具备相对于比较统一的心理活动特征.当一个大学生没有理由的怀疑同学在讽刺他,并且同学的任何解释都没有用,他总是保持自己的意见,那么这个学生就让自己的人格变得偏执,这也是一种心理疾病的表现.

5.6 心理疾病的治疗

在体育活动中治疗心理疾病的体育锻炼主要有两种,第一种,就是慢跑,其第二种活动就是球类运动.经过大量的医学临床报告显示,其通过以上两种锻炼的单一心理疾病患者,各方面的心理疾病都有所好转,负面的情绪得到控制和降低,自尊感得到上升,身体的各项机能也得以加强.但是混合心理疾病患者经过以上两种锻炼心理环境并没有得到好转,通过众多的医学资料看来,混合心理疾病患者经过有氧运动和不是很强烈的运动,有轻微的减轻和中度的减轻心理疾病问题.

6 加强心理健康的教育是在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时开展心理教育,是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锻炼内心,使自己的内心变得坚强和理性.其体育活动中的各项对抗不止是身体体能上的对抗,其实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博弈,永不服输、冷静分析、坚毅顽强等一些积极向上的精神都是很好的诠释了体育运动的整体教育模式.如果我们在设计体育活动时是有计划和有规律的,那么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具有强壮的身体还会有坚强的内心,让体育活动在心理教育中充分发挥作用.

7 结束语

经过全文的叙述,体育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是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的,是大学当中的任何教学模式都无法替代的.在大学教育管理方面,应该大肆弘扬“健康心理,体育你我”的口号,吸引在校的每一个大学生都参与到其中来,使得心理教育的覆盖面更加的全面.我们的体育教学的老师应该在学校的组织下,定期对心理教育加以学习,了解常见的心理疾病,对心理学要有初步的认识.

参考文献:

(1)王冰.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24(4).

(2)郤文忠.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索与实践[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11,19(1).

(3)张世兵,乔仁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的融合[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9).

(4)卢碧.浅析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体育教学[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3(14).

(5)付安全.体育教学必须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39).

(6)陈华伟.论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J].总裁,2013(9).

(7)隋红.试析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J].山东体育科技,2010,24(4).

(8)汪红.论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17(3).

(9)党剑.论体育教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12(5).

教育心理学重要理论篇3

一、关注德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

所谓德育就是思想品德教育,它主要是指学校在学生思想、政治、为人处事方面的教育,包含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较为狭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态。虽然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内容上有较大的差别,但我们依然要看到它们的联系性,其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目的上一致的,他们的根本目的都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更好的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优良的人格品质。其二,教师的教学方法相同,教师在这两方面的教学采取的教学方式,无外乎课堂讲说、课外实践,单独谈话等,不会出现实验、反复练习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通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得到学生思想道德学习的情况,也可以通过思想教育手段解决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

二、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生的大部分学习时间都在学校里,因此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某个角度说就是建立良好的班级环境,然而,我国的学校目前在构建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这一方面仍有很大的不足。一方面,在日常管理上,低年级与高年级的区分度并不大,学校用高年级的标准对待低年级学生,使得他们出现较大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教师为实现规范性和纪律性,设置了许多条例,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易使学生产生叛逆、抵抗的心理情绪。为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首先应该从自身发展入手,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要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以身作则,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充分关心和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决定,与学生平等的交流,在教学中,要一视同仁,不能一味地偏爱成绩较优异的学生,反而忽略了成绩平平的学生。在发现学生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时,要及时地采取措施,避免事态的严重化。其次,教师应该营造良好的班风,积极鼓励学生不断地进行自我认知和自我提升,鼓励学生像自己一样充满自省精神,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在反思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从而形成良好的学风,减少矛盾,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升华思想的主要场所,在小学课堂教学时,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播,还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以及人格的完善,从教材中不断的挖掘与心理健康相关的内容,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课堂教学相融合,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完善学生道德品质。例如,在讲到“满招损谦受益”这一课时,教师不仅要阐述“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还应该将这个道理应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举出现实例子,从情感上帮助学生理解谦虚的道理,让学生真正做一个虚心听取别人意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

四、在课外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小学生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的特点,课外活动比沉闷的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更好,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课外教学活动相联系,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学生的思想建设。教师可以采取心理健康知识问答,好人好事评比,道德之星等多种课外活动形式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在课外活动中考验学生的道德感,树立学生乐于助人的心态,让学生的实际行动中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健康的心理素养,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例如,班主任在召开班会的时候,可以评选每周的“道德之星”,鼓励学生讲述自己所做的好人好事,培养学生大胆发言,勇于表达自己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助人为乐,培养学生积极正面的兴趣爱好,丰富学生课余时间,使学生真正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目前我国的小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难免溺爱了一些,从而滋长了一些不良习惯,例如,对待长辈不够尊重,不会将心比心,任性等。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从源头上解决学生的问题,毕竟学生的心理健康与道德品质与家长的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对存在不良家庭因素(如单亲,留守等)的学生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积极与学生监护人沟通,让学生家长在最大限度上配合班主任的工作,这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都有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关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德育教学的课上课下,从家庭、社会、全校等多方面关注学生的性格养成,以提高學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完善学生的性格特征,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教育心理学重要理论篇4

论文摘要:随着国内高职院校的示范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推进,教育心理学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得到重视。作为教育学和心理学结合与延伸的一门学科,教育心理学如何发挥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本文从教育心理学研究体系的完善,教育心理学理论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以及教育心理学与具体学科的结合来阐述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教育心理学如何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自诞生以来,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汲取教育学、心理学及各个领域的最新成果;同时,也为教育学和心理学等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发展,并将其理论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去,这是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动力也是其存在并飞快发展的重要原因。教育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同时也是应用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始终与其在教育中的实践过程密不可分。高职教育教学中课堂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授课效果均无形当中受到教育心理学的影响,教师在授课中对教育心理学理论的运用程度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反过来,在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真是教育环境的经验积累又促进了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完善和更新。笔者认为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发挥教育心理学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一、拓宽教育心理学研究体系,为高职教育教学提供直观指导

教育心理学是在教学与和心理学结合并逐渐走向独立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来源于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发现与经验积累,而形成其对教育教学有巨大实际指导作用的教育心理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为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学生;教学环境;以及受教和施教双方的心理现象等,每一个研究对象都会对教育教学过程和效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高职院校中,教育特色即为教育的专业性和方向性较为明显,如何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成果在高职院校的专业性教育中作用最大化,这成为高职院校心理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将教育心理学理论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不仅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基本心理规律,更要有针对性的在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其问题和教学特点结合起来建立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因此,拓宽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体系,让教育心理学成果在不同院校中发挥其特色的引领作用,为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理论问题提供科学的依据,努力构建起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框架。

二、以理论指导实践,深化教育的改革和完善

(一)以理论指导实践,着眼于高职教育实训课程

现代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是通过有组织、有目的的学校教育将学生培养成品学兼优、专业性突出的社会成员和用人单位的合格员工,因此学校的教育活动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管理等都需要应用教育心理学对认知、能力和人格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来使其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最终使教育实践取得如下成效。

众所周知,高职教育的特点是专业性和方向性,实训课程在高职教学中占有巨大的比例,根绝国家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高职院校的专业实训课程占到总的教学任务的30%-50%。试训教学既是专业性教育的特色和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素质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实施部分。由此可见,实训课称的开展和质量对于高职院校培养合格的专业型人才起着决定性作用,

实训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探究学习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摆到突出位置,强调培养学生的自我体现学习和实践能力。实训课程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从课堂中通过自我体验发现问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目前,在实训课程中已经将教育心理学中很多理论,例如:自我体验、以学习者为中心等应用其中,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融入大高职的实训教育教学中,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专业型人才。教育心理学理论中的全面发展心理研究为多元课程设置提供了心理科学依据,多元化和应用型是当今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衡量指标,因此在实训课程中更多的引入教育心理学理论对于培养多元化、专业型、应用型人才是非常必要的。

(二)以理论指导课堂教学,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

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实训课程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课堂教学始终是教育教学的中心,因为无论是提高教学质量,还是创办国家示范性院校特色院校,都要求深入地进行课堂教学心理规律的研究。教育心理学认为,有效教学主要取决于课程施教内容在多大程度上对学生有意义。当代教育心理学把学习看成是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结果主要取决于学生的积极认知活动,教师则是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有效的认知活动。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一个显著特点是课堂组织的灵活性和专业性相结合,因此需要将教育心理学理论引入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三)将理论融入高职德育教育,促进德育发展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院校中也不例外。德育关系着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培育和社会未来发展方向,因此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引入德育教学,提高德育效果对于学校、学校和社会都有重要的作用。教育心理学对德育教学效果的重要作用体现在:激发学习主体的潜能,改革德育教学内容,为迁移而学,遵循动机与学习的辨证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师素质,丰富德育教师教学技巧,重视隐性课程作用,塑造教师健全人格,结合德育内容改革,优化教师知识结构,结合大学生认知特点,丰富教师教学技巧。高职院校德育教学过程是德育教师用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影响学生,启发学生自觉接受教育并转化为个人品德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基本特点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双方的努力程度为条件,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共同完成教与学两方面任务。

(四)将教育心理学引入教师管理,从施教主体实践素质教育的理念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重要实施者,因此将教育心理学引入教师的教学水平管理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践行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教育心理学认为"在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在心理准备阶段,学生对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因此学校的德育教师更要充分意识到自身修养和价值取向中的德育意蕴,既要以学识教人,更要以人格育人。

三、加强教育心理学在高职院校各层次的应用

加强教育心理学在高职院校各层次的应用和指导,主要体现在对公司员工的职业培训、英语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

职业培训是高职院校教学部分的延伸,职业培训对于职业技能更新、职业动向指导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担负着为祖国的四化建设,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高职院校培养的专业型人才的职业培训对于职工的技能更新、技能考核及学历晋升都有着重要作用,也是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的重要实施途径。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一直在考虑如何更加有效的组织英语教学,如何提高英语课程的受教效果,施教者认识到课程内容的有序组织和精彩进展离不开学生心理的把握和揣摩,将教育心理学知识切合实际的应用到英语教学中,对于英语教学效果的如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代,教育心理学密切结合英语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为了满足我国教育改革的需求,跟上时代步伐,了解教育心理学,大力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在英语教育中,教师不仅要传输知识,而且要研究学生的心理,这样,英语教学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现阶段的教学中,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摸索,科学教师们越来越意识到,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将课堂内容与教育心理学结合起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所在,把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运用到科学教学过程中去。目前,教学现代化多媒体的应用对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提供了可行性,有了这些条件的支持,我们就能够设计一个完整的学习情境,开展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给学生以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的刺激,并得到知识的强化,科学课程的教学也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我们在重新设计课堂结构时一定要符合这些学习理论。

总之,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越来越多的培养着社会专业型应用人才,因此如何提高其教育教学的成果是教育心理学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体现,同时,高职教育教学的特点和教学事例又对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完善和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力求使高职教育赶上时代的潮流,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是当前推进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实施的基本途径,而做为研究教育领域心理现象和规律的教育心理学对于教学发展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将教育心理学中符合高职教育教学发展的理论充分应用到各项教学中,使我国的高职教育事业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黄晶. 浅析教育心理学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j]. 职业时空. 2009/06

[2]南金光. 教育心理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影响与应用初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03

教育心理学重要理论篇5

关键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1;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0-0026-02

一、前言

科技在发展,经济在提升,由此促进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很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学习态度等产生着较大的影响,也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等的形成和发展也有较大的影响,有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大学生思想、心理、观念等的形成和发展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积极引入并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教育人、激励人、凝聚人、鼓舞人,形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精神力量。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引入现状

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引入和强化有重要的作用,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必须引入的指导思想和教学内容。在高校教学过程中,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进行强化,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从当前的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引入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识不足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我国高校在不断进行创新改革,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但是,从目前的高校教育教学现状来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还无法完全适应社会的需求。在个别高校,有时不太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或者是仅仅流于形式,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教学及其作用的发挥。还有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教育形式简单化、内容简单化、教育教学口号化。这些现象的存在,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认识不足的表现,进而无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作用,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2. 教育内容不完善

当前,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除了在认识上的不足之外,还存在教学内容不完善等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思想呈现多样化,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采用的是进教材、进课堂的教学方式,一些内容并没有有效地融入到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与实践,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内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不完善,影响着其主导作用的发挥。

3. 教育教学不够深入

为了更好地进行创新人才的培养,高校教育教学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国家明确表示,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结合,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心灵。但是,在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有时停留在理念的诠释、基本理论的讲解等上面,并没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进行深入的解析,并没有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单单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无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说服力、吸引力,无法让大学生理解和深入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当前社会中的思潮非常多,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等产生着一定影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若没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进行深入的教学实践,则无法帮助大学生正确分析当前社会中复杂的形势,对大学生自身问题分析处理能力等的提升和培养会产生抑制的作用。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强化

要培育大学生知荣辱、爱祖国、能创新的优良品格,培育大学生的爱国情怀,高远的人生境界,促进大学生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高校必须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开阔大学生的人生视野,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指明方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大学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等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重要内容,对整体教学质量有重大的影响。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入和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除了上面的不足和问题之外,还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没有形成有效的评价标准或者体系,为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效果无法有效评价。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体系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教学,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且作为思想政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道德观,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强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 增强大学生的认同感

首先需要让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认同,然后进一步进行认同的升华,并转化为大学生的实际行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对当前社会现状、存在的变化等的反映,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大学生需要正确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并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正确看待社会现实和未来发展,将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建设结合在一起。让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认同感的同时,也要让大学生掌握其内在的精神,并加强社会实践,学会运用理论解决现实问题。

2. 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研究

只有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保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才能培养满足时代需求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包含了众多的思想观点,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的建设和国家的兴盛有重要的影响。高校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学习和研究,对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有较大的意义和作用。强化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到教育教学、发展建设中,为大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帮助。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融入,需要对其形成、建立的机制和规律进行研究。除此之外,还需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性等进行研究。社会在不断发展,人们受到不同思潮和思想的影响,为了增强民众的爱国精神、提高民族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自身需要具备科学性。只有具备科学性,才能成为精神支柱,成为行动向导,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对社会现状等进行正确认识和分析,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

3. 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完整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应对其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奠定了基础。要通过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教学,帮助大学生形成先进的思想观念,振奋起大学生的精气神。以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教育教学有时往往存在表面化现象,有时可能流于形式,无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教育引导作用。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需要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完整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包含着很多的内容,其自身具有完整性,其中包含的内容具有科学性、辩证性、主导性、多样性、民族性等多种特征。要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完整性,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强化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进而充分发挥其育人作用。

四、结束语

大学生是十分珍贵的人才资源,是祖国的未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切实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群体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与大学生的人生发展方向更趋吻合。在当前的社会中,各种思潮不断产生,且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心理等产生着较大的影响。为了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需要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成才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中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意义。为了满足社会和国家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高校应该着力提高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邱秀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1).

[2]王双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D].武汉大学,2014.

[3]韩国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11.

[4]王晓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昌大学,2010.

[5]胡刚.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性的探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为视角[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4).

[6]王洪龙.在大学生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J].高教论坛,2012(01).

[7]刘蕴莲.论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05).

教育心理学重要理论篇6

关键词:小学;教育;心理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001-01

1.引言

当前,由于小学教育心理学理论应用研究起步较晚,大部分内容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实际应用过程与小学教育体系、教育心态、素质教育、6-12岁小学生个体思维存在一定差异,实际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加强当代教育心理学理论研究,完善教育教学体系,对于提高教育心理学实际教学质量、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水平,改善教学方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小学教育心理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教育心理学整体内容缺乏系统性、完整性。目前,小学教育心理学存在的首要问题在于,整体内容过于庞杂、体系繁复、个别课题专业性不强,缺乏实践性、无法解决实际教学中,小学生心理出现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小学教育心理学发展起步较晚,忽视了小学生心理存在的逆反性,实际应用存在一定盲目性。后期教育心理学发展主要方向在于学科教育、品德心理学、教学心理等,同时糅杂大量遗传、生理构造、发育、心理卫生等其他学科内容。由此可知,小学教育心理学涵盖了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发展心理等多个方面,整体的教育心理学过于复杂、教学情景过于多元化,忽略了个体实际发展需求,缺少小学生个性调查环节等。无法针对小学生年龄、行为、情绪以及实际心理活动进行分析,数据支撑不足,理论与实际教学相脱节。

2.2 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关系模糊不明确。由于小学教育心理学内容过于庞杂、整体结构凌乱,因此导致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关系模糊、划分不明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教育心理学与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法等内容,没有明确的划分,部分学者认为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附属产物。然而,实际教学表明,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独立完整的学科,它具有特殊的内容、特殊的现象、特殊的教育作用等;第二、学科方法应用方面,多借鉴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缺乏对6--12岁小学生性格、年龄、行为的深入研究,应用的方法脱离小学教育实质。

2.3 教育心理学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程度偏低。教育心理学在日常教学活动重视理论教育,缺乏教学实践。实际研究与应用过程,缺乏对小学生年龄、心理活动、教育背景、家庭环境、个性等相关内容资料的搜集与研究。实际德智体美劳素质教育与心理教育,方面严重欠缺,积累经验不足,理论应用存在不科学性,缺乏相应的实践依据。同时,受到传统的教育心理学研究影响,小学教育学理论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导致缺乏对先进科学技术与手段的应用,大部分教育学理论局限在学科教学、校园服务。小学教育心理学应用层次不高,缺乏多元化发展,忽视家庭教育,应试教育心理学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程度偏低,不利于其平衡发展。

3.小学教育心理学未来发展对策与建议

3.1 优化教育心理学理论、合理整合体系结构。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拥有特定的服务对象、基本原则等。小学教育学理论实际应用发展过程中,必须优化理论内容,整合体系结构,保证其具有核心教学内容。具体改进措施如下:第一,明确教育心理学实际研究目的、合理制定理论框架、满足实际教育教学目标;第二、根据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特点、实际教育需求,安排相应的学科内容,各学科应保证具有互联性、交叉性、共性等,具有深层次、多元化的特点,满足个体差异性要求,同时弥补单一学科的短板,优势互补;课程设计、内容覆盖应保证均很发展、体系建设应满足当前信息化时代要求,教育心里学理论与时俱进,与当前社会发展心态、小学教育相吻合。满足以三点后,仍需注意,教育心理学发展是一个是持续、漫长的过程,应不断更新理论,保证其平衡、向上、可持续研究。

3.2 严格与邻近学科界定、科学运用研究方法。小学教育心里学理论实际应用研究,应秉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科学与邻近学科进行界定、合理运用研究方法,具体实施措施如下:第一、严格界定区分教育心理学与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法,使学科教学明确化;第二、科学运用教育学方法,如"多方法三角测量"、"多特质多方法模型"等。运用定量研究与实验研究等方法,从不同角度,更为客观、真实,分析小学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现象、整体特征,并不断完善,优化;第三、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先进的小学教学思想,开放式思想理论,改善传统小学思想,合理把握小学生心理活动规律特点、分析心理发展的异同点等,切实提高小学教育心理学应用实际效率。

3.3 基于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展教育心理学教育。随着小学信息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先进科学技术运用到心理教育学中,可以有效加强理论深度,提高心理教育学研究与应用的实际质量,应始终依据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心理学的指南。具体措施如下:第一、明确以"小学生"为本,重视小学生个性化发展,利用多元化的教学实验,收集各年龄段小学生或研究对象的心理特征,活动规律、教育背景、家庭背景等内容,从以上几方面出发,抽样调查取证,根据相应的特征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第二、教育学理论应贯穿在素质教育中去,在日常学习中,认真观察心理活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三、建设既满足校园环境,又满足家庭环境的教育心理学理论,打破传统教育心理学的枷锁,以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为基本原则,推动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4.结语

通过对小学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展开深入探究,仔细分析了小学教育学理论发展现状、特点,重点对小学现存的教育讯整体内容缺乏系统性、完整性、与邻近学科关系模糊不明确、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程度偏低等问题进行细致讨论。明确,小学教育心理学应用发展,应秉持科学发展观,以人文本的发展理念,借鉴外国先进的教学经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体系,切实推动小学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小学教育心理学应用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胡东武,陈爽.当代教育心理学最新进展综述[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01).

教育心理学重要理论篇7

一、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 

(一)过多地仿效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忽视人的特性 传统的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实证法,二是现象学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在不同时期各有侧重。 心理学的特点是人研究人,心理学研究的首要困难也恰恰在于人研究人。自然科学是人研究物,物性变化的表象与表象背后的真相都是客观而真实的,不以研究者的意志为转移。在心理学,以人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时,无论研究情景如何精密设计,终无法避免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因主观因素而造成的偏差。这就是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即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性”,而不是一般自然科学所研究的“物性”。教育心理学正是由于过多地仿效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忽视人研究人所形成的复杂人际关系的影响,无法达到根据外在行为表现以了解内在意识或动机的目的。 

(二)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程度不高 心理学家在面对教育心理学问题时,会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研究旨趣:理解与应用。这便有两种不同的研究类型: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应该说,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侧重于应用的科学,应对教育实践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也即教育心理学理论研究不能脱离教育实践,而应该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但是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和现状来看,传统教育心理学过分注重基础,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往往是通过将教育心理学原理应用于其他教育学科(如教学法)而间接起作用的再有,即使是现在,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大多研究课题均来自于理论而非教育实践,这也使得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难以对教育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 

(三)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总的来说是对教育心理学学科性质定位不够明确。具体来讲,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脱节。教育心理学研究更多的是从理论到理论,难以指导实践,而教育部门的实践工作者虽深感教育心理学有用,却又不知如何去用。第二,目前的教育心理学更多的只是服务于学校,这种单一的服务范围局限了教育心理学广泛的应用性。 

二、解决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的对策 

(一)用整合的观点构建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综观过去近一个世纪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发展变化,我们能够发现,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呈现出明显的综合化趋势。 以整合的观点构建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我们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人类教育的共同目的决定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基本框架,科学合理的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必须符合教育的真正目的;第二,教育的对象特点和需要是选择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基本依据,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必须依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和需要,在保障学科主干内容的前提下,灵活选择教育心理学的具体内容,即教育心理学在内容选择上既要有共性部分,也要考虑教育对象的实际需要,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和对象性;第三,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要在稳定和发展之间寻求平衡。教育是复杂的系统,人们对教育规律的探索也在与时俱进,这要求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必须随时代的变化不断发展。同时教育又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教育的目的、要素以及基本的教育理论(比如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都是相对稳定的,这要求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也要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稳定。 

(二)教育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应处理好几对关系。要处理好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关系。定量研究采用源自自然科学的方法,力图保证所研究问题与结论的客观性、可靠性和概括性。定性研究旨在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个体或社会的现象,这种研究通常在现象发生的真实环境中进行,借以把握该现象的整体轮廓。要处理好实验研究与史论研究的关系。教育心理学家都强调实验研究。教育心理学中的实验研究主要是指对教育现象有控制的观察研究。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实验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教育心理学同样有许多理论问题值得我们去探索,这就是教育心理学的史论研究。实验研究要以史论研究为基础,史论研究是实验研究的升华。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历程,实际上也就是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也正是理论体系的日趋完善,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成熟的基础。 

(三)以素质教育实践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指南。21世纪是我国积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时期。当代教育心理学要想作出应有的贡献并使自身充满生命的活力,就应当结合我国教育实践和改革,深入研究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这对于促进我国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化和教育心理学的自身发展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国内有学者指出,近20年来,教育心理学的一些研究成果已经对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实践起到了推动作用,如张大均等(2005年)指出,教育心理学的以下研究成果为我国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1)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与教育环境关系的研究:(2)学生智能发展与知识学习的研究;(3)学生社会性发展与规范学习的研究;(4)教学的有效性与人才培养规律的研究;(5)教师职业素质与专业性发展的研究。 但是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应用性为主的学科,其为教育实践所提供的指导还远远不够。为此,教育心理学研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为素质教育实践提供更多的指导:首先,继续加强德育心理研究。其次,美育心理研究应该进一步得到重视,为学校审美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其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健全心理素质培养的研究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践服务。 

(四)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研究 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研究,就是要解决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国化(也称本土化)这一问题。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主要是指中国的心理学工作者在研究工作中要做到从研究者本位出发,准确地发现国人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地揭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心理的相同点和相异点,为世界心理学发展作出贡献。 

教育心理学重要理论篇8

[关键词] 高职体育课程 学科为中心理念 学生为中心理念 社会为中心理念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前 言

近年来,我国不断对基础教育,包括中小学体育理论、教学不断进行改革,大学课程理论建设与改革也在这种大背景下也不断深入。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也与时俱进地尝试着运用新的课程理论,结合自身办学的特征进行着积极的理论探索与实践。但由于高职教育定位的模糊,即强调属于大学教育序列,又有和本科教育以及培养目标显著的差异,是继承本科院校学科为中心课程理论体系进行高职课程设置,还是以基础教育以学生为主的课程理论,或者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设置。所以,使得近几年高职教育的课程理论探索、课程设置、课程实践等的改革较为混乱,高职体育课程也难以幸免。高职体育虽然作为高职课程设置当中的必修课,但其课程在高职院校内的地位与改革的成效难以令人满意。本文通过对高职体育课程设置现状的回顾,结合三大课程理论对高职体育课程的影响,即学科中心课程理论、学生中心课程理论、社会中心课程理论的影响,给出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建议,希望为高职体育课程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高职体育课程设置现状与改革的必要性

由于历史原因,我们教育教学指导思想与理念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传承了前苏联教育教学理念,客观地讲,在特定时期与特定的教育学段前苏联的教育教学理念并非一无是处,比如它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但也表现出其课程设置固定、陈旧、不重视个体差异、扼杀创造力等致命弱点。鉴于此,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对基础教育、大学教育进行了密集式的教育教学改革,改革的表象就是课程设置的调整与改革。课程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有学科中心课程理论、学生中心课程理论、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即三大理论。但相对其他课程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缓慢,尤其是高职体育课程的改革更为滞后,高职体育课程授课内容混乱,高职体育定位不准等突出问题。上世纪末到现在的近十几年来,我国高职院校数量呈爆发式速度增长,根据教育部官方网站统计,截至2011年,我国各级各类高职院校数量为1215所,而上世纪末全国只有161所高职院校。高职院校规模和数量的高速扩张,并没有使得高职体育课程改革加快步伐,很多高职院校还在沿用大学本科体育教材,即便是使用一部分高职教材,教材的内容多以竞技项目为主,跑、跳、投依旧是课程的核心,统一课时、统一授课内容、教法落后陈旧、课程缺乏科学性与开放性,很难体现高职的办学特色与学生的需求,体育课程设置与高职培养目标严重脱离,高职体育课程在高职院校被边缘化。一部分高职院校也尝试进行改革,根据就业导向作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即,不同的专业学生教学的内容有所不同,体现基础课程为专业技能服务的特色,但也暴露出很多弊端,即,违背了终身体育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只讲为专业技能服务,忽视了体育技能与以人为本的健康理念。所以,根据以上现状与分析,可以看出高职体育课程改革滞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三大理论都在不同程度地左右着高职课程改革的方向。

三大课程理论对高职体育课程的影响

1.学科为中心理论对高职体育课程设置的影响

学科为中心课程理论也叫知识中心课程理论,它形成的历史较为深远,从代表实质主义课程理论的斯宾塞,代表主知主义课程理论的赫尔巴特,到20世纪中期的代表学科结构课程理论的布鲁纳,这些理论与人物,在不同时期都不同程度地推动着学科为中心课程理论的发展。根据对以上课程研究与解读,学科为中心课程设置理论主要概括为:课程的内容设置与学习、培养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成为一个研究型的学术人才,成为该学科的研究与应用成员,它不但要求学生要学习该学的知识,并能加以运用与拓展,并能为该学科自身发展服务。学科中心论的出发点是学科本身,主张学校课程设置应以各科知识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各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目标,不太重视学生的意愿,以及能不能接受和消化知识。我国本科以上大学教育主要以学科为中心进行专业课程设置,主要是目的是培养应用与研究混合型人才和专业研究型人才。

学科为中心课程理论与我国沿袭前苏联的教育教学理念有相似之处,注重基础。高职体育课程内容基本沿用大学本科教材,加之,前苏联教育教学理念根深蒂固,虽然现在很少使用前苏联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体育课程的设置与内容,但思维的惯性与改革的惰性,高职体育课程还是以专为主,注重体育学科教学,即过于注重培养学生各式各样的体育动作技术掌握能力和达标水平。田径、武术、球类几乎占了课程时数的全部课时,这样的课程设置内容,体育课教学很容易成为专业体育训练课,人为地割裂了体育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也缺乏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联系,忽视了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以及人格教育的功能。它无疑对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的体育技能是有利的,但这种专业体育技能,学生需要不需要?学生能不能掌握与运用?学生的需求与社会的需求都没有得到满足,不能体现课堂教育教学的时代性,知识性。

所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理论对高职体育课程的影响是过于注重体育技术教学,造成课程设置内容过于专业化,课程内容陈旧,不能满足学生与社会需求,也认为把体育课从整个高职课程体系中孤立起来。

2.学生为中心理论对高职体育课程设置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了世界经济与技术的繁荣与革新,也给教育领域带来了一系列巨大的变化,但最早提出学生为中心论的不是在欧洲,而是美国教育家杜威(J.Dedey),早在欧洲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以美国教育家为主开始反思以教师为主的教学理念,反思的根源来自受教育群体的分化,学生对个体的差异以及对将来自己职业的不同向往,为了满足个体差异与学生的需求,美国教育家给出了根据个体差异进行个性课程设置的良方。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指导的课程内容,最大化地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但学生为中心理论指导的课程内容,很长时间内的初衷是为了颠覆学科为中心理论,反对学科为中心理论,只讲求知识,不考虑个体的差异与需求,把知识无条件地强加给学生,学生必须进行这些知识的学习。但学科为中心理论带来一个极大的实际操作问题,即,学生群体的增大,势必造成学生分化的越细密,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学生自主选择体育教学内容,很多学生填写了如:高尔夫,橄榄球等项目,但这些项目因师资与经费的问题不能开展,这又极大地挫伤了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为了增强高职工科专业学生体能,开设的举重课几乎没有学生愿意参与。

以学生为中心理论无疑对高职体育课程设置内容的影响是积极的,它极大地扭转了只注重知识教学,不注重学生学习兴趣与需要等问题,但不讲求高职院校本身的体育课程资源,特别是师资与资金,只谈以学生为中心指导体育课程设置,将给体育课程的实践带来很多难以实现的障碍。

3.社会为中心理论对高职体育课程设置的影响

社会为中心理论课程理论是指:课程设置的内容要具有社会功能,关注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主张课程内容应该让学生能更多的了解社会、适应社会,适应自己要从事的行业与职业,它主要是对学科为中心课程理念的批判,认为学生不应该成为知识的奴隶,要让学生通过课堂学到适应社会的能力,与解决一些问题的办法。近年来,高职教育课程理念也对这一观点进行了研究与推广,但由于对该理念解读得不够充分,社会为中心理论理解出现偏差,比如衍生的就业导向理念,或者是职业导向理念,无论是就业导向理念还是职业导向课程理念,都主张体育课程的设置,要与学生所学专业课程结合,为高职学生培养目标服务。但这无疑忽视了“健康第一”的体育课程锻炼目标,也进一步矮化了体育课程在高职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所以,以社会为中心的课程理论对高职体育课程的影响也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有其进步的一面,重视学生职业培训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由于过于强调社会的适应性,为高职学生培养目标服务的功能,忽视和矮化了体育课程锻炼的基本功能。

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高职体育课程理念应该更新,抛弃和批判学科为中心理念。

(2)应该重视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与需求,但要讲求实践的可操作性。

(3)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及保证体育课程在高职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2.建议

(1)对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进行调研,组织专家进行讨论,找出适合我国高职教育与体育健康教育相结合课程方案,并形成统一的指导方案。

(2)无论什么样的课程设置理念,都要以素质教育与健康教育为基础,不能矮化体育课程在高职体育课程体系内的地位与作用。

(3)把学生为中心理念与社会为中心理念进行整合,一方面重视学生的需求,增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坚持锻炼、教育、学生的需求前提下,提出新的课程理念。

(4)规范高职体育教材,把以学科为中心理念指导的教材剔除出来。

(5)在统一体育课程理念的前提下,构建新的高职体育课程新体系,这一体系,要能体现锻炼价值、情感教育、社会需求、职业特色四大培养功能。

参考文献:

[1]李玉萍.高职体育课程改革与学生体育锻炼价值取向分析[J].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3(204).

[2]毛振明.对建立有中国特色体育课程和体育教材体系的探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 (22) 3: 86-92.

[3]教育部.体育与健康标准[z].2003.

[4]陈寿根,谢斌.“素质本位”高职体育课程模式的实践探索[J].职教论坛,2008(11):53- 56.

[5]姜生成. 高职体育“岗位主导”的教学模式探析[J].2008(7):72-73.

[6]顾渊彦.当前教育改革形势及体育课程改革动态.在南京市体育专业委员会换届改选大会上的报告.2002/10/1.

[7]王新.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J].教学研究与实验,2010(3):185-187.

[8]赵鸽而.新课程标准与教育理念的转变[J].体育文化导刊,2005,(5):39-40.

上一篇:期末学业计划范文 下一篇:房地产安全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