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发展范文

时间:2024-01-04 17:31:02

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篇1

xx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是建设长江上游空港强区,打造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强势增长极,率先在xx市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城乡互动共荣、南北协调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难题的迫切需要。统筹渝北城乡发展,既是战略性任务,更是当务之重、当务之急。

一、xx区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初步探索 (一)统筹思想越来越明确

面对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原江北县委、县政府在1986年就提出了服务城市、富裕农村、依托重庆、建设江北的指导思想。1995年撤县建区时,区委、区政府制定了依托老城、开发新城、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四城战略,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较10年前更加明确具体。2007年,区委、区政府在1234总体发展思路中,作出了城市带动农村,南部带动北部的战略部署,并且在工作中全面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有效举措。当前,正在抓紧制定xx区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及其实施方案。渝北正朝着xx市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的目标奋勇前进。

(二)统筹措施越来越有力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渝北在xx市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近郊大农村。当时统筹城乡发展,主要是依托重庆xx区开发建设龙溪,依托机场开发建设两路,走以地生财、以财建城、以城兴业、以城带乡的路子。进入新世纪以来,龙溪新城、空港新城、北部新城迅速崛起并呈融合之势,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农业强势推进,区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工作显著发力。

1、强势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近年来,xx区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以园区开发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形成了以汽摩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工业集群,以房地产业、商贸服务业为支撑的第三产业集中发展区,城市规模快速扩张,城镇面貌日新月异,统筹城乡发展的经济实力和人口集聚能力日益增强。

2、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瞄准重庆主城市民的菜篮子、果盘子和钱袋子,以现代农业园区为龙头,大力发展三色农业、畜禽林果业、生态旅游农业等都市型农业。承接园区大工业,创办了8个中小企业创业基地。通过努力,城乡产业融合互动格局正在形成。

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实施了一小时渝北和村村通公路建设,人行水泥便道院院通建设,电视信号和电话线路村村通建设,镇街集中供水和村级分布式供水工程,农房改造和沼气池建设等三改一建工程,以土地整理和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等,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普遍得到改善。同时,实施了小城镇改造,中小学和农村卫生院危房改造,中小学寄宿学校建设,镇政府办公场所和镇文化中心建设,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等建设,农村公共服务条件有了明显改观。近年来,城区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设施正在加速向农村延伸。

4、高度重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2006年,我区率先在全市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三免一补(免学杂费、教科书费、作业本费,对贫困家庭寄宿学生补助生活费),每年为群众减轻负担3000多万元。2003年,渝北作为全市首批6个试点区县,开始探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机制,到2006年,参加人数达41.4万人,参保率达到81.59%,区级财政补助1286万元。2005年,率先在全市实施农村低保制度,财政拨款424万元,让11000人得到政府生活救助。此外,还建立和完善了农村五保供养、城乡医疗救助、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救助等社会保障制度,农民享受到的文明成果一天比一天多。

5、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全区初步建立起了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实现了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和服务。健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机构,加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领导和服务。加强了培训基地建设和培训工作,对23000名农村劳动力进行了免费培训。到2006年底,全区29.8万个农村劳动力中,在外务工经商农民达到15.7万人,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1473元,占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务工经商收入成了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6、公共财政尽力向三农倾斜。近几年来,实施了向镇街倾斜的财政体制调整和改革,在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基础上,区级财政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向农村社会事业倾斜、向农村社会保障倾斜的力度越来越大。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区级财政投入农村的资金高达5.8亿元。在近几年中,我区公共财政向农村投入的资金总额年年居全市第一。

(三)统筹效果初步显现

通过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探索,我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互动步伐加快;农村人口就业转移和居住转移有序推进;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日益改善;统筹城乡发展的承载能力日益增强。通过20年的发展,xx区地区生产总值由1986年3.4亿元、1996年28亿元,到2006年猛增到183亿元。财政收入由1986年3531万元、1996年1.1亿元,到2006年增长到10.6亿元。城镇面积由1986年0.4平方公里、1996年11.3平方公里,到2006年扩展到72平方公里。城镇人口由1986年0.5万人、1996年11.9万人,到2006年上升到37.35万人。

二、渝北现实城乡差距与原因透析 (一)渝北现实城乡差距

1、城乡发展速度差距拉大。近年来,xx区抓住机场建设、重庆主城北移、重庆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北部新区建设等重大机遇,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经济发展迅猛,重庆都市风貌展示区已显雏形。与此同时,区委、区政府采取特殊措施狠抓三农,农村经济社会自身纵向比发展较快。由于广阔的农村制约的因素较多,发展变化远不及城区,个别边远山区农村甚至仍然山河依旧。城市象欧洲,农村象非洲,是我区城乡发展差距最形象的描述。

2、地区收入和居民收入差距扩大。2006年,在全区10.6亿元财政收中,北部地区拥有50万人口的20个镇仅占3%,南部地区40万人口的6个街道却占了97%,个别镇全年财政收入不到10万元。相反,20个镇均吃区级财政补贴,财政支出占了全区的30%。2006年,我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93元,比2002年的7309元增加4184元,每年增收1046元;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3604元,比2002年2622元增收982元,每年增收243元。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差距成倍数扩大,由2002年2.6:1上升到3.2:1,已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3.1:1的警戒线。

3、城乡居民国民待遇差别过大。据专家统计,由于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等原因,城乡居民待遇差别有47项之多。一是在财政投入上倾斜市民。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往往是民办公助,农民既出资又出劳,城市类似建设从不让市民掏腰包;城市居民低保、社区干部待遇、复员退伍军人安置金等大大高于农村同类人员标准。二是在劳动力就业上歧视农民。一些行业和工种限制农民就业,农民工遭受不同程度的工资歧视、雇佣歧视和政治歧视。三是社会保障差距明显。城市居民基本可以享受以各种保险为核心,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的社会保障政策。农村除低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相关救助制度外,养老保险等不少保障制度缺失。尤其是进城务工农民,难以与城市职工同等享受各类社会保险。据区农业局统计,用人单位没有为我区农民工购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比例分别为83.5%、87.7%、94.6%、92.4%。四是享受教育等社会事业资源不平等。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优势资源高度集中于城区,农村接受教育和医疗、享受文化生活的条件与城区相去甚远。尤其是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难以就地入学。资料显示,农民工子女在城区入学,平均每学年学费为2550元,人均借读费、赞助费1526元,农民工家庭难以承载子女就地入学之重,被迫让幼小子女留守家中。

(二)城乡差距原因透析

1、地理环境影响。渝北位于长江北岸与嘉陵江东岸的三角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华蓥山脉、铜锣山脉、明月山脉纵贯南北,将渝北切分为两大纵向系统。在145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平坝、台地、水体共占10%,丘陵50%,山地40%。东南地区地势较平缓,靠城依江,占地理之优,为此,重庆绕城公路内486平方公里面积已纳入主城规划,并在全速建设,重庆北部XX区已在这一区域逐渐崛起。北部山高沟深,东部被铜锣山脉和明月山脉阻隔,且离城区较远,这近1000平方公里区域在短期内要与南部发展同步,由于制约因素十分明显,因而显得非常不现实。由此可见,特殊地理环境决定着我区城市与农村、南部与北部的发展差距,也决定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这种差距难以缩小和消除。

2、经济承载能力制约。渝北由原江北县嬗变而来。渝北在历史上一直是农业大县,工业和城市不发达。渝北城市发育于1985年龙溪开发,转折于1992年两路城南建设,加速于2000年北部新区设立。渝北现代工业起步于1998年科技产业园区,加速于尔后设立的空港工业园区、两路工业园区。虽然现在城市发展和产业支撑已取得不菲成绩,但要带动1300多平方公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农村,尤如小马拉大车,效果可想而知。特殊的发展基础只能继承,不能逾越。有限的经济承载能力,逼迫我们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只能选择实事求是循序渐进,不能不顾条件操之过急。

3、体制政策障碍。一是城乡户籍管理制度缺陷。我国现行的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分别管理以及行政审批的户籍制度,把人口与土地、人口与地方组织的关系固定化,阻断了人口迁徙的效率途径,成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大发展的重要障碍。同时,这种户籍制度人为地分出了两个世袭的种群,户口不同,待遇就不同,让农民难以享受真正的国民待遇。二是土地制度不完善。《土地管理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在制度设计上,实行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用地分别治理,没有形成统一协调的土地市场,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不能进入工业和城市土地市场,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严重侵蚀农民土地利益。此外,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盘活土地存在诸多政策障碍。三是投入体制未完全理顺。公共财政对农村生产建设的投入太分散,投资效益不高。尚未建立起金融资本、社会资本自觉投入和巨额投入的引导机制。四是行政管理体制城乡分割。适应城乡二元结构管理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的设立和管理也逐步形成了农口管农、工口管城的管理格局。这种管理模式导致城乡规划难以统一和衔接,各级各口资金难以集中打捆使用,城市产业与基础设施难以向农村延伸,等等。

4、 三农弱势本质。农村地域广阔,产业和居住分散,缺少吸引聚集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必备优势。在势不可挡的城镇化进程中,优势资源自动流向最能发挥其作用的城市。在这种状况下,相对于高速发展的城市,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就在所难免。农业受自然条件和市场规律双重作用,相对于二、三产业,始终属于弱质产业。农民受生产生活环境影响,从总体上看,其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难以与时尚的市民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始终属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三农的弱势本质,决定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重心应该放在三农上。

三、对渝北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建议 渝北小城区大农村,是重庆二元经济结构的典型表现和市情缩影。区委决定把渝北建设成为XX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定位准确,意义重大,切实可行。为此,对我区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准确把握统筹内涵,防止步入认识误区

统筹城乡发展,是指以城乡一体化为最终目标,把全区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打破城乡界限,统一规划,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共繁荣。要准确把握统筹城乡发展内涵,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以解决三农问题为重点,消除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政策等障碍。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城乡协作,优势互补,城乡融合,城乡一体的目标。二是必须跳出城乡分割、两大系统封闭运行的传统思维,走出片面强调立足三农抓三农 和跳出三农抓三农的认识误区,自觉把立足三农抓三农和跳出三农抓三农结合起来,既重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也重视激活三农自身要素,创造 三农发展内在动力。三是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社会工程,决不能只停留在城市对农村、工业对农业的对口支援上,应从体制政策和规划入手,建立起城乡统筹发展的长效机制。四是统筹城乡发展,并非简单消除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本质是城乡通盘考虑,统一规划,全面推进,协调发展。事实上,要在短期内消除历史上形成的城乡差别,将几十年形成的城乡居民差异一笔勾销是不现实的。

(二)界定统筹原则,明晰工作指向

统筹城乡发展,在工作上应遵循若干原则,最基本的大体有三条。

1、从区情实际出发,铸造渝北特色原则。统筹城乡发展,全国全市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许多经验值得我们ѧϰ和借鉴。渝北属于重庆主城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的大区,地理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等等都非常特殊,只有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探索行之有效的路径和办法,才能铸造出渝北版统筹城乡发展模式,打造出XX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

2、全面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到位原则。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历史性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时也是现实的紧要工作,必须抓紧做实。为此,既要谋划长远,精心制定XX区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纲要及其配套的各项子规划;同时也要立足当前,及时启动XX区统筹城乡发展实施方案,争取早日突破,尽快见效。

3、全面统筹,重点突破,务求实效原则。统筹城乡发展,涉及城乡各个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系统安排,全面统筹。由于区级政府权力、财力、精力所限,在特定阶段全面推进不太可能,因而只能选择最有条件解决好的问题加以突破,才能收到实效。从渝北近期看,拟选择农民就业转移和居住转移、城乡社会保障、城乡投入保障、土地流转和行政管理体制等制度创新上突破为宜。

(三)明确历史任务,锁定长远目标

统筹城乡发展,从长远和根本的角度看,必须解决好五大统筹、五大制度和五大网络问题。

1、实现五大统筹。一是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科学规划是依法行政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就是要一张规划蓝图管到底。当前,应按照综合性、科学性、创造性、示范性的总体要求,抓紧编制或修编统一的XX区城乡发展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和居民新村建设总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等规划。二是统筹城乡资源配置。加强各种资源和要素的统筹,引导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创造城乡之间的经济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三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和农村二、三产业合理分工,形成衔接紧密的产业链条和城乡三次产业联动发展新格局。四是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在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的基础上,加快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设施全面向农村延伸。五是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按照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要求,加快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向农村倾斜发展步伐。

2、创新五大制度。一是创新户籍管理制度。适应经济大发展,人口大迁徙,布局大调整的总体趋势,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畅通人口迁徙的效率途径,建立起城乡统一、迁徙自由、以身份证管理为中心的新的户籍管理制度。二是创新土地流转制度。在自愿、依法、有偿基础上,建立起资产入股、量化到人、合股经营、按股分红等土地流转新机制。三是创新投融资体制。完善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投入办法。组建农村发展等投融资公司,支持发展农民互助银行,鼓励金融机构贷款向农村倾斜,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三农。四是创新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和完善城乡统筹的低保、养老保险、医疗等为重点的社会保障机制和教育、卫生、文化、科技、信息为重点的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新机制。五是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按照城乡统筹要求,调整政府部门职能,改革城乡各管一段和职能交叉重叠体制,走出一条城乡通管、精干高效的行政管理路子。按照市场经济要求,进一步减少镇街管理事项,规范镇街管理行为。

3、建设五大网络。统筹城乡发展,要重点建设城乡交通网、城乡信息网、城乡市场网、公共服务网、城乡安全网。

(四)理清总体思路,定位指导思想

统筹城乡发展,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长江上游空港强区和率先在重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以完善城乡总体规划为先导,以建立统筹城乡发展新机制为切入点,以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改革投融资体制为突破口,以做大做强城市经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居住转移为载体,早日形成 体制统一、规划统筹、资源共享、利益共得的城乡一体化新格局。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建立起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构筑起城乡一体化的城镇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的设施形态、生态环境和社会文明,城乡差别、南北差距缩小,XX市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基本建成。

(五)细化运作措施,扎实推进统筹

统筹城乡发展,关键在运作,成败在落实。必须立足现实,制定周密可行的实施方案,并认真加以实施。

1、细化改革措施,强力推进综合改革。当前,首要的任务是对那些在统筹城乡发展中不合时宜的政策法规进行全面清理,并且按照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务求实效的原则,以敢为人先的勇气,果断地废除旧体制旧政策,以开拓创新的气魄和智慧建立起符合渝北实际的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机制新政策。当前,面对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两大核心改革,我们更要精密设计,精心运作,强势突破,造福渝北。

2、细化发展措施,不断增强统筹城乡发展的承载能力。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城镇化带动战略和都市农业发展战略,千方百计地做强城乡工业,做大城镇规模,做精都市农业,让产业支撑和城镇发展共同撑起渝北城乡统筹发展的蓝天。

3、细化活动载体,努力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重点突破。根据需要和可能,可择机启动项目带动工程、农民转移工程、投入保障工程、土地流转工程。通过实施这些工程,切实解决项目哪里找、地向谁去要、人往何处去、钱从哪里来等瓶颈问题,为今后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4、细化试点措施,以点带面积极稳妥推进。要抓紧策划并及时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土地流转、农民就业转移和居住转移等试点工作,取得成功后迅速在面上推行。

统筹城乡发展篇2

什么是理论预设?“预设”一词源于presuppositions的中译名,最早提出预设这一概念的是德国哲学家弗雷格(G.Frage)。他认为,“简单或复合的专有名词都必须具有指称对象”,即任何命题都存在“一贯理所当然的前提”。如,我们断言“从根本上说,农村贫困源于教育落后”,就自然先假设“农村贫困”是客观存在的现象。预设主要特征有:合适性和共知性。所谓合适性是指预设要跟语境紧密结合,是言语行为的先决条件;所谓共知性是指预设是交际双方都可以理解、都可以接受的那些背景知识。正确的理论预设是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理论建立的基本前提,也是建立统筹发展模型的基础。依据城乡统筹发展理论,笔者对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进行以下四个理论预设。

1.城乡职业教育具有“二元分离”的客观性,必须也必将实现一体化发展,其发展策略是坚持全域大职教理念,打破二元管理体制,统筹规划,整合职业教育资源。职业教育根植于经济社会发展大背景,既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典型的二元割裂性特征,那么,这种特点自然要折射到城乡职业教育的发展之中,城乡职业教育也就会呈现出“二元割裂”现象。如户籍制度、具有歧视性的城乡招生、就业制度,以及人们对农村职业教育概念的界定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曾经或者依然在制约着农村子弟的职业教育选择权与发展权。而要能够真正解决城乡职业教育发展“二元割裂”的问题,使其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权,就必须树立大职教理念,将城乡职业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统筹考虑,不再把农村职业教育囿于县及县以下农村的狭隘范畴,并以两者统筹发展为路径和契机,逐步实现城乡一元化的管理体制,实现城乡职业教育资源的统筹配置。这是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2.城乡职业教育具有“共生发展”的必要性与趋势性,必须也可以实现城乡互动与转换,其发展路径是城乡合作,有序流动,共生共赢。城乡职业教育共生共存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其一,“城”“乡”是一对具有相对性与历史发展性的动态概念,两者具有天然的联系性和不可分割性。有学者认为,城乡共同发展的历史脉迹走向是否定之否定的扬弃过程,即城乡合治一城乡分治一城乡合治的城乡治理趋势,这实际上也是城乡共生一城乡对立~城乡一体的城乡发展进程的重要环节,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实质上就是一个高层次和高质量的扬弃过程,扬弃的落点必然是更高程度上的城乡发展起点。其二,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城乡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城乡的关联性越来越强,两者最终将实现一体化发展。其三,就城乡职业教育服务功能而言,已没有必要去区分两者谁应该为农村建设或城市建设服务的问题了,其服务的功能指向愈益模糊化、一体化,而这样的功能取向有助于促进城乡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功能的释放与扩大。其四,就城乡职业教育市场而言,在未来,两者只有建立统一的、共享的市场体系,才有利于各自的发展,两者呈高度的相关性和依赖性。同时,城乡职业教育共生发展有利于走集约化发展之路,有利于解决职业教育发展因无谓竞争而产生的内耗现象,服务效能也会随之提升。

3.城乡职业教育具有“政府导向”的行政性与政策性,其发展的关键是政府主导、政策推动和制度保障。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需要政府主导。首先,统筹城乡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需要有来自于自上而下的政府行政力量以及制度的推动。其次,虽然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T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但各地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反哺力、支持力各地极为悬殊,如果各地各自为政,就会形成“各家自扫门前雪”的局面,城乡职业教育差距难以有效缩小。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来自于政府行政力量及制度与政策的支持和规范。第三,职业教育市场体系在逐步发育成熟,市场这一“无形之手”作用的发挥越来越大,但是由于市场本身存在的先天缺陷和职业教育的弱势性,以及城乡职业教育统筹的新课题,需要通过政府“有形之手”制定一些制度或政策,才能够真正推进城乡职业教育的统筹发展。

4.城乡职业教育具有因制度缺位所致的发展不均衡性,因此,必须而且只有积极推进城乡职业教育的制度安排与政策创新,才能真正实现城乡职业教育的统筹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意涵是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其在社会学语境中的意义可以理解为“秩序”或者“均衡”。美国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是均衡论的集大成者。他在《社会行动的结构》一书中指出,正是规范把行动和社会秩序结构了起来,使人的主观意志服从于规则和价值体系。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缺乏完善的“规范机制”便会出现不和谐。我国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无论是城乡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职业教育市场发育以及其他教育资源配置都存在较大差距,而导致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是我国不同的,甚至具有歧视性的职业教育制度。另外,我国职业教育的转型与发展缺少不了制度的配置,这既是各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也是我国“行政导向性”职业教育这一特定的国情所决定的。所以,要消除城乡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关键还是要从制度人手。也就是要剔除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制度中不合理的成分,根据统筹发展的需要,配置相应的有助于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制度,以为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合理的制度环境。笔者认为,加强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制度安排与配置,既是研究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逻辑起点,也是实现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重要保障或推进手段。

二、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基本原则

1.空间集聚,内涵集约的效益性原/n,1。集聚效应是常见的社会、经济现象。近些年来各地出现的“大学城”“职教城”“科教城”就是集聚效应在办学行为中的体现。在职业教育发展领域,集聚是就城乡职业教育空间发展环境的调整与优化,它是基于提高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服务效能以及提升自身办学效益的需要,根据区域城乡职业教育现实状态,对其空间布局结构进行的科学调整,优化布局。城乡职业教育适度集聚发展,有利于改变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布点过多过散,布局不合理,有限职业教育资源浪费的现象,有利于降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成本,促进城乡职业教育分工与协作,形成区域职业教育的特色和品牌优势。实践也证明,集聚发展有利于产生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成为加速城乡职业教育统筹进程的有效途径。集约发展的核心是提高规模效益,关键是提升核心竞争力。坚持城乡职业教育集聚与集约发展,是提高职业教育发展力的基础和前提。

2.公平为首,效率同步的一致性原则。坚持效率与公平兼顾,是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逻辑起点与目标追求,是解决城乡职业教育分割、低效运行的治本之策,也是科学发展观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要表现。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受到经济发展中效率优先政策导向的影响,这种政策导向被无限放大,就使得城乡社会成员享受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公共服务差距日渐扩大,其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负面作用远甚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人们已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即农村社会的经济贫困,更多的是源于贫困的教育,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以农民为核心的“三农”问题,首要的是要为农民提供适当类型的优质教育,给予农村和城市职业教育平等的发展条件和环境。特别是,当职业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到达一定发展阶段时,其公平比效率显得更为重要。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强化公平理念,使农民及其子女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受益者,这不只是政府和教育部门的职责,也是全社会的良知,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从政府来说,就需要处理好城乡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锦上添花”与“雪中送炭”的关系。值得指出的是,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质是调整城乡职业教育整体的发展与利益关系,是将教育利益的天平向农民倾斜。这种利益调整,从静态来看,似乎只是对“蛋糕”的重新分配,将原来城市优先的政策转变为农村优先,城市反哺农村职业教育,因而是一种迫于改变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现实的公平政策,但从动态来看,通过调整与协调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关系,可以进一步把“蛋糕”做大,提升城乡职业教育整体的协作效能,因而是一种促进长期效率的政策。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要求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强化公平理念,在把“蛋糕”做大的同时,尽可能合理分配“蛋糕”,以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3.以人为本,发展人人的主体性原in,1。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必须坚持的原则。发展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要求为城乡每个人提供同等成长和发展的外在环境。城乡职业教育作为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要素与路径,其发展影响和制约着人的发展权利,影响其发展方向、发展机会以及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的改善与提高,而不平等的城乡职业教育体系必然制约甚至妨碍人的发展。因此,从人的发展角度来看,进行城乡职业教育统筹改革具有非凡的促进人性解放以及促进劳动者命运改变的意义,能够更好地满足职业教育自身以及人民群众发展的需要。首先,必须建设一个有利于人人发展的时空环境。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必须充分考虑人们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便捷性,使接受教育培训的人们能够时时处处都能够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如建立“-~,J钟社区教育圈”“半小时职业教育培训圈”等。其次,必须为人人发展提供内容丰富的教学环境。一方面,教学内容要丰富多样,可以满足不同职业人对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需要;另一方面,还要满足社区人员接受终身教育与不同类型的享受教育的需要。第三,必须为人们发展提供价廉质高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这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满足那些有意愿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但难以承受较高学费的低收入人群的需要,使他们不会止步于高学费门槛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在条件成熟的情形下,要为低收人人群以及弱势群体提供免费的职业教育与培训。

4.因地制宜,多元发展的差别性原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职业教育发展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与此同时,城乡统筹涉及“城市”与“乡村”两个层面,而城市有强弱之分,乡村也有贫富之别。区域、城乡对比关系的多样性意味着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应不拘一格,应呈现多元化的统筹模式。就大多数大、中城市所辖区域而言,在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程度上基本上可以分成三种类型的农村:偏远而贫困或者不富裕的乡村,城乡结合部的富裕农村,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一般农村。由这些不同的地理位置以及经济发展状况等综合因素决定的城乡职业教育统筹模式以及统筹的内容必然会表现出较大差距。因此,不同地区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统筹发展模式。如在城乡结合区域,可选择城乡一体化式的统筹模式。这些地区城乡差别很小,农村富裕程度甚至超过城市,农村社会环境以及教育发展水平不亚于城市。

5.政府主导,政策引领的导向性原则。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是一个具有全局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办学理念的更新、办学思路的突破,更涉及职业教育制度和政策的安排与创新;不仅涉及职业学校布局、专业结构的调整,也涉及城乡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调整。实践表明,只有充分发挥政府在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才能够切实推进城乡职业教育的有效统筹。政府在城乡职业教育统筹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坚持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新农村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在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中积极履行调节、监管和服务的职能,切实解决在统筹发展中政策“不到位”或者“缺位”“越位”的问题,把握全局,统筹兼顾,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充分调动各办学主体的积极性。其关键作用是积极地进行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制度安排与政策创新。当然,坚持政府主导并不是排斥市场调节的作用,而是要进一步完善市场调节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调节作用,综合运用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有效地推进城乡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三、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着力点

1.统筹发展规划,坚持区域共生,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是指基于一定区域范围内城乡经济社会以及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以区域共生和城乡“一盘棋”的发展理念,对未来一定时期内该区域的城乡职业教育发展进行整体部署,使其与区域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结构相吻合,实现办学效益最大化。这一含义的实质是通过“统筹”,提高职业教育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结构的“吻合度”。第一,统筹规划是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按照共生理论,“城”“乡”原本就是互为共生,相互依存的同一系统的两个单元,其分割状态是城乡经济社会的一个历史性现象,它们最终必将融合,一体发展。笔者认为,统筹发展,是城乡职业教育第3期(总第715期)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崭新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第二,统筹规划必须具有全新的理念。一是全域理念。要基于城乡共生和大职教的理念,以及未来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全面、综合考量城乡职业教育统筹规划问题。二是以人为本理念。职业学校与培训机构的布局要方便城乡尤其是农村学习者求学。无论是学校的设立、专业的设置,或者是教学内容、教学时间的安排等,都要考虑农村学习者的需求与特点,要最大程度地满足农民的需要,体系职业教育的人民性。_一是效能、效益最大化理念。在统筹规划时,要考虑如何布局规划更有利于提高区域职业教育整体的服务效能以及各办学机构潜能的发挥,有利于办学效益最大化。第三,统筹规划要体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的方针。由于大多数农村地理位置的偏僻性、农村经济的不发达性,更由于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的城市取向性,农村职业教育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会延续其劣势教育的状态,因此,统筹城乡规划要体现城市职业教育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反哺作用、示范作用,最终形成城乡职业教育互动发展、和谐发展的局面。

2.统筹资源配置,坚持农村优先,有序流动,均衡发展。长期以来,在我国城乡社会发展政策的制定上存在的“先工业后农业,先城市后农村,先市民后农民”的意识,在职业教育领域同样有着深刻的反映,这就是城乡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各种教育资源要素缺乏必要流动,城市职业教育“锦上添花”式的教育富足和浪费与农村职业教育“捉襟见肘”的贫困、不公平景象共存。统筹资源配置,就是要统筹配置影响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各种要素,并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与政策创新,引导包括师资、经费、生源、教学仪器和实验设施、信息资源以及职业教育市场体系建设等最大程度上实现公平配置,合理流动,创造城乡职业教育平等使用教育资源发展的环境。第一,要优先向农村职业教育配置资源。在公共资源配置领域,要按照有利于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加快建立与完善公共教育财政体制,要优先满足农村职业教育改变生存与现实的发展状态的需要,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尤其是不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转移支付的力度;要大力推进农村职业学校信息平台建设,建设城乡一体化的信息高速公路等。在市场配置领域,要通过政府以及有关教育主管部门“有形的手”进行必要的干预,引导以经费投资和师资等为主的资源要素向农村职业学校流动与配置。这包括从法律层面作出明确的利好农村的规定,以加大财政对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投入,建立与实施免费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制度和义务职业教育制度等;从政策层面引导更多教育资源流向农村职业学校。第二,畅通城乡职业教育互动渠道,建立有序的职业教育资源流动机制。必须根据统筹发展的要求,建立起相应的城乡职业教育沟通、互动、流动的机制,重点是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劳动力就业市场、招生市场、人力资源市场等。第三,统筹财政资源,促进职业教育公平发展,实现办学效益最大化。城乡职业教育的不公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投资的不公平,因此,在推进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中只有抓住财政与投资政策这一关键因素,才能够实现纲举目张,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因素。重庆市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该市一是抓好市级财政资源统筹,用于“五类学生”资助,以助困促进公平;二是抓好区县财政资源统筹,用于免费试点,以免费建立公平;三是抓好两级财政资源统筹,用于助学扩面,以扩面实现公平。

3.统筹制度安排,坚持有效供给,优化配置,持续发展。第一,必须保障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制度的充分供给和有效供给。一方面,以“公平”为导向、为准绳的城乡职业教育利益的整合并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要求更多的外在客观的制约因子注入其中。这首先表现为对我国职业教育制度供给的诉求。另一方面,制度和政策属于稀缺性的职业教育资源,在一定意义上说,制度和政策的供给要比简单或者直接地增加一些职业教育投资重要得多。因为制度常常更具有法律的或者强制的意义,执行力更强,而且制度与政策具有持续的规范与制约作用。在设计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制度时,要清醒地看到城乡职业教育统筹的关键和难点是农村职业教育。目前,迫切需要安排或者逐步建立的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制度,包括城乡职业学校教师流动制度、农民工培训与管理制度、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制度、免费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制度、城乡职业学校配对建设制度、农村成人教育经费制度、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制度、弱势职业教育专业扶持发展制度,等等。第二,必须公平、优化配置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制度。制度是“歧视性”的,这就意味着,在给予某个地区或者某种类型的职业教育发展以某种制度的同时,对其相对的地区或类型的职业教育或多或少是有限制的,甚至是禁止的。在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常常不拥有与城市对等的政策供给,这使城市职业教育拥有了相对于农村职业教育较大的政策优势,最终便形成了城市职业教育的发展优势、竞争优势。由城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优势导致的结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投资政策导致的城市职业教育基础能力的建设优势;二是由城乡差别导致的城市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优势,城市职业教育在师资、生源等教育资源要素配置效率上具有显著的优势;三是不公平的就业制度与城市发达的就业市场体系导致了城市职业学校毕业生具有更大的就业优势。一方面,农村人口的就业、失业问题虽然已经逐步进入了政府和公众视野,但并没有真正成为政府行为,更没有得到政策的、制度的支持与关照;另一方面,城市职业学校具有更大的信息优势,这为城市职业学校就业竞争力提高创造了优势条件。

4.统筹公共服务,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共同发展。第一,必须确立政府在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公共服务中的主导地位。统筹城乡职业教育作为发展理念的重大突破和发展战略的转型,其公共服务能力的提高需要政府主导。首先,政府是城乡职业教育统筹的主体,扮演着其他发展主体无法替代的角色。一是政府可以根据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需要适时制定、出台相关的政策和制度,同时,对制度和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二是政府是职业教育的管理者,政府最有可能协调各办学力量发展职业教育与培训;三是政府是职业教育最大的投资主体,可以运用投资杠杆调节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调动各办学主体的积极性;四是政府是职业教育资源整合的引导者,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制度等促进或规范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与流动。其次,由于市场调节这个“无形之手”存在的缺陷以及客观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在城乡职业教育统筹过程中都需要政府“有形之手”主导下的政策改革的推进。这既是职业教育市场发育的需要,更是改变我国职业教育管理现实状态的需要。根据我国现行管理体制的特点,在推动政策改革方面,越是上级政府,越有政治动员和政策主导的能力,越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从统筹的区域和范围来说,越是上级政府,管辖的区域范围越大,统筹配置资源的回旋余地越大,统筹的行为空间和作用效果也越大,这可称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大局效应”0。我国城乡职业教育的统筹发展也逃脱不了这一规律。第二,必须扩大公共财政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支持的力度。政府要按照有利于逐步实现城乡职业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职业教育的转移支付。要整合职业教育专项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统筹城乡发展篇3

一、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方针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涵盖了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多个方面的内容,必须正确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不可偏废。尤其在农村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上,一方面,经济发展影响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文化发展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农村地区特别是相对欠发达的地区,如果不重视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没有文化上的大力发展,其经济社会的发展就缺乏有效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条件,城乡差距不但不能缩小,还会继续加大,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顺利实现。因此,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大力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是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具体举措。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体布局的一个重要内容,没有文化的统筹协调发展,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就无法真正建立。多年来,我国文化建设普遍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农村文化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文化建设欠账大、问题多,城乡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因此,要有效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就必须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努力弥补农村文化建设的历史欠账,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七大提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广大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当前,由于农村文化发展滞后,农村文化生活单调贫乏,不仅导致各种愚昧落后现象大量繁衍孳生,同时还制约了农民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信息沟通等方面的进步,严重影响了农民增收致富和新农村建设进程。因此,必须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用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文化占领农村阵地,培育文明风尚,抵制歪风邪气,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素质,努力培育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农民,为推动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文化条件和智力支持。

二、强化五个统筹,着力构建城乡文化发展新格局

统筹城乡文化功能布局,凸显优势区域的带动力。统筹城乡文化发展,规划是前提。要结合区位优势、资源分布及资源特色,合理规划城乡文化功能布局,构筑城乡文化水平发展新格局。具体地讲,城市地区应以发展高档次、高品质、高水平的都市文化为主,促进城市文化提档升级,发挥城市文化对农村文化的带动作用;城市周边地区受城市文化的影响和辐射较多,应充分发挥连接城乡的纽带作用,打造城乡文化互动发展的承转带;农村地区重点是挖掘、保护传统文化,培育、打造农村特色文化。

统筹城乡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文化的服务力。文化基础设施是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要加强以区(县)级公共文化设施为龙头、镇街文化站为纽带、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和文化示范户为基础的城乡三级文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在城市重点推进大型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在农村重点加强宣传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的建设及文化示范户的培育,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均衡发展。

统筹城乡文化活动载体,形成文化资源的整合力。拓展城乡文化互动载体,有效整合城乡文化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城市文化下乡,农村文化进城,推动城乡文化的交流、融合和发展。建立城乡文化帮扶对子,积极开展“社区文化农家乐”、“农村文化社区行”等城乡文化双向交流活动。建立“三下乡”活动的长效机制,帮助农村壮大本土的文化科技卫生队伍,丰富拓展城乡节庆活动载体带动各种形式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扩大文化产品的供给力。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就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城市文化产业的优势,通过由城市到集镇再到乡村的梯次辐射过程,带动整个农村的文化产业有序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城市的文化产业要主动在乡镇寻找新的突破口,开辟新的文化市场,带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农村和乡镇要主动与城市文化产业接轨,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统筹城乡文化队伍建设,增强互动发展的持续力。人才是事业发展之本。统筹城乡文化队伍建设,是实现城乡文化持续互动共荣的关键。要依托重点文化产业和项目,吸纳各类高层次文化人才。通过实施“农村文化艺术人才培育工程”,对农村业余文艺骨干开展定期免费培训。积极支持民间文艺表演团体、文化示范户、文化经营户发展,着力培育文化带头人、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充分发挥他们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族文化方面的作用。

三、实施六大工程,切实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一是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扎实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在此基础上,通过积极实施有线电视、无线广播电视和直播卫星,扫除覆盖盲区,努力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彻底解决偏远地区农民群众“看电视难”的问题,推动城乡广电事业协调发展。

二是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积极探索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络、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和“农家书屋”网络三合一的办法,整合文化信息资源。

三是“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充分发挥镇街文化服务中心的辐射作用,有计划地引导各镇、村自己创办“农家书屋”,鼓励建立“农户书屋”,有效解决农民群众“看书难”的问题。

四是实施基层文化阵地拓展工程。加大投入,加快推进镇街文化服务中心和村文化室建设,同时以点带面,充分发挥镇街文化服务中心的辐射作用,推动文化阵地拓展。

五是实施“文化村村行”工程。积极开展送精品畅销图书、中外经典电影、本土优秀文艺作品下乡活动;大力实施电影惠民工程,增加农村电影固定放映点,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看电影难”的问题;深入开展“图书阅读赶场天”活动,组织内容健康、实用性强的农村文化、卫生、农业科技图书到镇街巡回展销。

六是实施特色文化培育工程。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力度,对农村优秀民间文化资源进行系统发掘、整理和开发。精心策划具有地方鲜明风格和个性特点的大型文化活动,全力打造节庆文化品牌,促进文化与旅游、商贸等产业的相互融合与促进。

四、健全四项机制,为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强化组织领导,建立有力的组织领导机制。加强对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领导,成立由地方党委、政府领导牵头负责、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统筹城乡文化发展领导小组,为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拓宽投入渠道,建立有效的多元投入机制。各级财政要确保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不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建立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专项资金,保证区、镇街、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和重大群众性文化活动的资金需求,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乡村文化活动设施,经营文化娱乐场所。通过拓展文化发展的投融资渠道,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加强政策研究,建立完善的政策保障机制。加强对文化事业发展、文化市场培育、文化经费投入、文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政策研究,力争在非公资本投资文化的准入政策、文化设施用地政策、文化人才的引进培养考核政策等方面取得突破,逐步健全有利于城乡文化统筹发展的政策体系。

统筹城乡发展篇4

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规划为引领,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为关键,以在郊区和中心镇建设经济适用房小区为抓手,促进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构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联动、协调发展”的城乡一体化格局。

2、工作思路。以现代都市农业为发展方向,以“为城市服务,靠城市发展”为动力,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深化政府公共财政体制、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农村金融制度、城乡户籍制度、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农业规模化、市场化经营,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3、奋斗目标。到2015年,全区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城镇化率达到70%,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5:1,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到2020年,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完善,城镇化率达到85%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1。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和谐交融的新型城乡形态基本形成,实现城乡产业发展互相融合、城乡社会事业同步发展、城乡社会保障更加健全、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居民生活普遍改善,建成富裕文明和谐新。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探索创新。紧紧围绕“保障农民权益、维护农民利益”这一核心,抓住规划建设、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教育培训、医疗卫生等关键环节,积极进行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工农平等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保证城乡居民享有同等的机会和权益,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坚持示范带动。按照先易后难、积极稳妥的原则,选择有条件的镇办在整村搬迁、建设新社区等方面进行示范。全力加快小城镇建设,通过提升镇域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增强中心镇对产业、人口的集聚能力和对“三农”发展的带动能力,提高农村社区对城市文明的接纳能力,取得成熟经验后,再逐步总结推广,避免统筹城乡发展运动化、简单化。

3、坚持市场引导。在充分发挥行政推动作用的同时,积极运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城乡各种资源,构建城乡融合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自由流动,对城乡发展统一规划、基础设施统一建设、社会事业统一扶持,并适当向农业、农村和农民倾斜。

三、工作重点

(一)统筹城乡发展规划

1、科学编制规划。打破城乡规划分割、建设分离、管理分治的思维定势,树立“全域”的规划理念,结合市、区“十二五规划编制”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加紧编制完善我区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村庄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规划。本着因地制宜、节约资源、有利生产生活的原则,尽快形成中心集镇、农村新型社区(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规划框架体系,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

2、统筹空间布局。全面加快装备制造功能区、汽车工业物流功能区、医药食品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等园区建设,推进项目向园区集中。进一步拓展城区的规模功能和承载农民转移的能力,以生态、宜居、乐业为方向,健全马庄、茂陵等中心集镇功能,引导农民向城镇(社区)集中。鼓励农民以出租、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推行“公司+农户”和“公司+协会+农户”等经营模式,统筹规划建设产业基地,鼓励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3、完善规划管理。明晰发展计划、建设、国土资源等部门在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中的职能与责任,建立健全镇办建设规划管理机构,强化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统一规范、组织严密的城乡建设规划管理体系,强化规划的执行和管理,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实践性。

(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1、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紧盯城市居民的“菜篮子、果盘子、花园子”,实施“1·3·3”农业提升工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着力建设双照农副产品(花菜果薯)流通交易中心,实施“蔬菜上塬、果薯升等、花木扩面”三大工程,强力打造万亩优质红薯、万亩设施蔬菜、万亩苗木花卉三大基地,基本形成“南有苗菜花,北有果薯奶”的产业格局。到2015年,实现蔬菜种植10万亩,“蟒塬红”红薯5万亩、优质杂果5万亩,苗木花卉2万亩,全区规模养殖场(小区)达到10个,省级以上著名品牌或驰名商标达到2—3个,农业总产值达到24.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18元。

2、发展农业产业化。用发展工业的思想指导农业,按照《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指导意见》的精神要求,重点发展利益捆绑型,联结紧密型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真正架起一座连接农户与市场的桥梁,力争2015年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78个。培育引进龙头企业,不断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围绕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编制项目,落实优惠政策,实施叩门招商,吸引科技含量高、规模大、竞争力强、品牌效应明显的涉农企业来我区投资建厂。力争每年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1—2户,新增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2—3户,到2015年全区省市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0家。

3、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把发展服务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拉动经济增长和融合工农产业、城乡联结的重要手段,引导农民群众进城就业创业,积极从事二、三产业增加收入。争取5年内全区所有行政村建成服务设施基本齐全、服务功能较为完备的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生活日用品、再生资源现代购销网络。积极整合农家乐、红色旅游、生态观光等多种型态的休闲观光农业产业,促进农业转型,繁荣农村经济。

(三)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交通“两网”(城乡道路网、城乡客运网)工程,加强通村公路维修管护,推进农村村庄道路建设和进户路硬化,力争5年内全面完成村庄街道硬化,公交化率达到90%,基本实现城乡道路联网化、群众出行便捷化。以搞好农田水利和人饮工程建设为重点,每年完成6000亩中低产田改造,每年解决2万群众安全饮水问题。到2015年,全面完成农田渠系化建设,农村饮水安全率达到100%,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5%以上,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

2、改善生活条件。抓紧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提高农网供电可靠性。扩大农村通讯、有线电视和互联网的覆盖面,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到2013年全区实现村级综合信息服务站全覆盖。加快农民健身工程、农家书屋、村级组织活动阵地等公益设施建设,让城市现代气息涌入农村,让农民体验市民生活。

3、实施环境整治。以农村环境保护“双百工程”为抓手,实施街道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新能源,推广液化气、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建立健全农村垃圾“户集—组收—村清运”的三级集中处理机制,推行农村“一池三改”工作,彻底改变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每年建设新农村示范村和绿色家园生态示范村各5个。

(四)统筹城乡公共服务

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巩固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加快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标准化建设。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推动城乡教师互动交流,全面提高农村教学质量。力争到2015年实现全区义务教育初步均衡,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到2020年实现全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

2、完善城乡医疗卫生体系。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整合城乡医疗医技资源,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到2012年实现农村卫生室全覆盖、镇办卫生院基本达标,基本达到城乡医疗资源共享化、医疗水平现代化、医疗服务人文化、医疗消费低廉化的目标,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3、统筹发展其他社会事业。建立健全城乡特困医疗救助制度,对城乡特困户实施大病医疗救助。发展农村文化体育事业,深入开展科技、文化、卫生、法律“四下乡”活动,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提升城乡群众的社会事业水平。高标准改造建设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乡镇中心集贸市场,落实家电、汽车、农机具、建材等“下乡”惠农政策,活跃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农村消费规模,提升农村消费水平。

(五)统筹城乡社会保障

1、统筹城乡人才资源。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分期分批对种养大户、农村经纪人、运销专业户、龙头企业领导等农村经济能人进行系统专业培训,强化其经营管理能力。以党校为平台,以政策理论为重点,有计划地对镇办领导干部和村级主要干部进行集中轮训,提升农村居民综合素质。以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人人技能培训工程”为重点,加强农民转移技能培训,扩大农民技能培训覆盖面。

2、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扩大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逐步缩小城乡社会养老保障差距,力争2年内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政策覆盖。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比例和保障水平,积极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间的衔接并轨。完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健全分层分类救助办法,加大助医、助学等帮扶力度,逐步将全社会的老人、残疾人、孤残儿童以及需要救助的特殊困难人群纳入福利对象范围。逐步完善低保标准动态调整和价格补贴机制,缩小城乡低保水平差距,提升农村民生保障水平。

四、深化农村配套改革

1、改革政府公共财政体制。建立财政支农稳定增长机制,转变基础设施投入方向。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对农村科教文卫事业的支持,加大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探索建立道路、阵地、供水、垃圾、污水处理等农村基础设施和小型公益设施由政府统一建设、镇办村统一管护的管理体制。

2、改革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和土地用途的情况下,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专业大户、专业农场、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促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依法规范流转。加强土地综合规划整治,集中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探索农村宅基地换住房、换就业、换社保的有效办法,鼓励农民向城镇(社区)集中居住,整合闲置低效利用土地,解决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用地难题。

3、改革农村金融制度。培育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吸引和鼓励商业银行增设农村基层网点,拓宽“三农”融资渠道。按照尊重农民物权原则,允许农民以房屋、果园、土地经营权、大型农机具等作抵押,扩大有效担保物范围。探索设立农民工创业贷款、特色产业贷款、“一村一品”贷款、设施农业贷款、农业集约化经营贷款、龙头企业扶持贷款等有特色、有针对性的贷款种类,增加农户小额贷款投放,积极发展联户贷款,解决农民信贷难题。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降低农民生产经营风险。

4、改革城乡户籍制度。按照“降低门槛、放宽政策、简化手续”的原则,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实行城乡一元化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和非农业的户口性质划分,按照实际居住地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使进城居住的农民在劳动就业、计划生育、子女上学、社会保障以及经济适用住房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外迁入人员在本地居住满3年、具有稳定收入来源的,可办理户籍迁入手续;本籍已登记为“居民户口”且在农村有承包土地的人员,可保留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依法享有和履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应有的权利和义务。

5、改革农村行政管理体制。结合镇办不同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特色,确定不同的考核内容和办法,引导镇办实现由传统管理型向现代服务型转变。扎实开展村级综合改革,推动村级事务管理服务职能与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职能相分离,明晰产权,健全村级组织运转保障机制。以便民、助民、利民、安民、富民为出发点,加强农村社会公共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服务工作保障机制。合理规划布局农村新社区,切实完善农村新社区的服务、自治、稳定和保障功能,构建功能齐全、服务全面的新平台,促进农村社区化进程。

五、组织领导

1、强化组织保障。充分发挥区统筹城乡发展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牵头抓总、协调指导、督促落实的职能,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协力推进全区城乡一体化进程。区建设、国土、农林、交通、教育、文体、卫生、人劳、公安、信用社等有关部门要结合本部门实际,研究制定目标任务、操作办法和配套政策,有序有效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2、强化基层建设。以开展创先争优和“科学发展、升级晋档”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农村党员、村民代表、农村工作指导员“三支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农村执政基础。进一步落实村务管理“四议四公开”决策监督制度,充分调动好、发挥好、维护好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营造舆论氛围。多渠道加大宣传推动作用,引导镇办和各部门的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提高认识,理解支持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统筹城乡发展篇5

一、改造农业,构建和谐基础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的稳固,就没有社会的和谐。贫困地区,多以农牧业为主。特别是贫困山区,农业基础仍然脆弱,最需要加强;传统农业占主导地位,最需要改造;农业的基础地位不牢,最需要巩固。因此,要把走地方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发展的基本方向,积极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

(一)创新理念引领农业。运用现代管理理念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村经济与城镇经济的对接。一是创新生态农业理念。生态资源丰富是贫困地区最大的资源和财富,也是发展特色农业最大的优势。既要注重经济快速增长,又要注重可持续发展,树立环境就是资源、绿色就是名片、生态就是财富的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确保粮食稳基、畜牧增收和劳务富民。二是创新特色农业理念。农业区域经济的比拼,拼在规模上,赢在特色上。依托当地历史地理、资源禀赋、人文环境等优势,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培育、改造、引进一批特色明显、竞争力强、效益好的产业,打造一批地方出产、地方制造、地方专有的特色产品,培植新的特色经济增长点。三是创新规模农业理念。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变化。品牌多、规模小、市场份额低、农民收益少是不少贫困地区农业面临的突出问题。要走出全面抓、抓全面的常规思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以推进土地流转为载体,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建好特色农业基地,发展新型地主,推进农业集约经营、规模发展。

(二)聚合资源壮大农业。随着农村大量青壮劳力外出、土地撂荒现象加剧、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增多、农村基础条件改善、农民收入渠道的多样化,发展适度集中规模经营的时代已经来临。一是适度集中土地。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发展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经营实体。二是做强优势产业。聚合地方资源、品牌、人才、投入,集中发展一批主业做强、优势明显、产业集聚、效益突出的特色产业,建好粮油、茶叶、畜牧、药材等主体功能区,减小成本,集中经营,抱团发展。三是实施品牌战略。品牌就是财富。实行一个或几个品牌打天下,争取政策支持、做大规模、延伸(衍生)链条、形成基地。通过品牌效应,做大做强已有的特色农业品牌,实现品牌做精、市场做大、产业做强、收入做多的目标。

(三)健全体系提升农业。农业产业发展必须立足于市场,一旦市场链条脱节,就会影响产业的培育壮大。一是建立健全农业保障体系。认真落实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土地管理制度、支持保护农业制度、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等,探索完善金融保障、农业保险、龙头保护、专合保证“四方共保”机制,加快基地建设、品种改良、科研选育、品牌创建、人才培养等投入机制,着力构建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二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促进特色产品精深加工和转化增值。三是积极抢占市场份额。建立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稳定的产销协作关系和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对农户的带动能力。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培育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专业市场、专业场园、专业大户等“五专”组织,加强农业经纪人队伍和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二、缩小农村,统筹城乡发展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实践证明,城乡关系的发展轨迹是“城乡隔离-城乡联系-城乡融合-城乡一体”。所以,贫困地区要面对穷在山区、落后在农村的现实,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努力改造农村,缩小农村,推进城镇化。这不仅是解决贫困“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调整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途径。

(一)改善人居环境。认真实施“构建大交通”的战略,进一步优化农村基础条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积极承接城市产业转移。一是夯实发展基础。抓好全市“畅通、命脉、动力、信息、生态、安居”等六大基础工程,实施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以构建大交通为契机,积极融入国省大通道、构建县域主干道、建好乡村公路网。二是建设生态新农村。以“三通三改三建”为载体,实施农村示范治理工程和生活污水净化治理工程,推进“厕所革命”,建好小庭园;注重建筑风格及质量,有序实施村民集中建房。加大农村古碑、古墓、古树、古建筑及古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打造民俗文化村,保护修复生态环境。三是建成特色基地。按“一村一品、一线一特”思路,依托资源优势,抓好特色产业点、圈、带、线的发展;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培育特色农业园区,扶持发展新型农场主,做大农业基地规模。

(二)优化创业环境。缩小农村,就是促使有限的资源更多的集聚,让更少的农民运作更多农村资本并发挥最大的效益。如果没有城乡互动的创业平台,势必影响农村快速发展。一是优化政策平台。认真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六大制度,积极探索合村并组迁户、农村生产资料流转、城市支持农村等政策,大幅度迁移自然村、小山村,改变分散状况,形成布局合理的乡村格局;加农村撂荒地、自留山、闲置房等流转,盘活农村生产资本,促使农村发展速度变快、总是变大、效益变好;放宽城里人才到乡下创业政策,促进城乡互动共赢。二是优化服务平台。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变“强势政府”为“强势服务”,提供“一站式”服务、“保姆式”办公;强化诚信意识、服务意识,营造政通人和的为政环境、近悦远来的投资环境、安居乐业的治安环境,凝聚人才、项目、资金、政策等内外发展要素,推进地方发展。三是优化创业平台。坚持农村人口内聚外迁、产业内聚外来、资金内聚外引的思路,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有识之士建立创业园区,实行扶上马、送一程,在税费征收、土地使用、基础设施建设、用水用电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促进城市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让业主无障碍进入、无顾虑发展。

(三)创建社区环境。推进城乡服务均等化,让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一是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在建设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等方面,实行城乡规划同步、政策同等、措施同力,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二是推进农村社区化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扶贫搬迁、避让搬迁、易地搬迁等项目,引导农民向公路沿线、产业长廊、居民集中点等地方集中建房居住,整合国家投入,配套完善路、水、电、沼气、学校、卫生、超市和绿化等公益项目,促进农村面貌大转变。三是健全农民保障体系。巩固和发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提高筹资标准和财政补贴水平;建好市、县、乡、村四级卫生网络,搞好农村卫生防疫,扩大农村免费公益卫生服务和免费免疫范围。加快广履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大力发展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三、减少农民,推进一农三变

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化”农民为非农民的过程。在现阶段,就是用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主动调整城乡二元结构的过程。减少农民,关键是要解放农民,减少传统意识的农民,增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减少绝对农民数量,增加留守农民的发展要素,促进农民生活市民化;降低就业门槛,广开就业门路,变“离乡不离土”的农民工为“离乡又离土”的现代工人,使“进厂不进城”的民工为“进厂又进城”的现代市民。

(一)推进农民变股民。市场经济条件下,集聚才能生力,合作才能共赢。传统的分散经营模式和零敲碎打的产业不能富民。优化资源配置,借力借势发展,是农民增收的成功之道。一是发展合作经济实体。按照“稳制活田、标准生产、规模发展、产业经营”的思路,支持农民以土地经营使用权入股组建合作社,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行股份合作,鼓励工商企业和城镇居民到农村租赁经营农民承包土地,扩大“实验田”,推进“新”,培育“新产业”,促进集约经营和农民身份转变。二是规范合作经济组织。以县为单位,建立土地流转信息中心、土地流转交易服务中心和土地流转争议仲裁中心。积极引导和帮助专合经济组织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完善合作章程,规范内部经营管理,拓展内外融资渠道,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合作组织收益。三是保障合作农民利益。土地是农民最后的保障,合作经营必须首先保障群众利益。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基本原则,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使农民在合作经营中,能够真正分得红利、取得务工报酬,实现增收目标。

(二)推进农民变民工。劳务产业是贫困地区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改革培训模式,改进输出方式,推进农民变民工,壮大劳务经济,是现实之举。一是外建基地促输出。坚持“巩固、拓展、扩大”的思路,拓展劳务基地,组建农民工商会,实现民工由“游击队”向“集团军”转变。加强同省内外重点企业,以及当地籍企业家与包工头的联系,实施定向有序输出。二是内搭平台抓转移。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强强联营,培育一批公司、合作社、园区、大户,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向民工的转变。加快特色小集镇建设,促进农民向居民的转变。回引人才,鼓励和引导能人回乡创业,从土地上“转身”,发展民营经济。三是打造品牌抢市场。按照“用工企业下订单、培训机构下菜单、政府投入来买单”的“三单”模式,开展技能培训,实现民工由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着力打造劳务品牌,打造优秀的民工团队,用良好的品牌信誉赢得市场,实现由农民工向产业工人的转变。

统筹城乡发展篇6

[关键字]城乡规划 经济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 TU98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4-256-2

0 前言

城乡作为区域的两大经济社会系统,城市的空间发展必然与乡镇密切相关。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总体上具备了向更高层次迈进的条件,但仍未从根本上消除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城乡居民平等地发展和共享成果的有关政策制度还不完善,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已经影响部分区域的和谐健康发展。

1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意义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立和完善统筹城乡发展体系制度,可以消除制度障碍,在体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起到引导和保障作用,促进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1]。这有利于优化城乡资源配置,使城乡二元结构向一体化转变,城乡地区间经济的互促共进及社区的和谐共融,加快经济社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富民强区进程,同时有利于提高农村整体发展,在一个更高的水平上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要重视融合城乡规划建设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使城乡失衡向城乡协调发展。党提出的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是具有全局性意义和战略性意义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措施。

2 城乡规划建设的要求

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经济、改善生态环境这三个方面开展城乡规划和建设工作,要用科学规划、有序推进、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发展思路,进而提高城乡集聚能力及建设水平,强化中心城市功能,同时积极发展城镇,形成城带镇、镇带村来整体协调发展的模式。

2.1 系统协调

由于我国地少人多,资源相对贫乏,因此,城乡发展政策必须要资源和城乡之间发展相协调。系统协调是城乡建设规划的第一任务,在建设规划中,必须专注于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间的协调以及资源、基础设施的协调。

2.2 科学整合

(1)空间的整合。城乡的关系是核心与边缘区域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是控制与被控制,也可以是带动、互补、相辅相成的关系[2]。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中心地位,在不断强化自身经济社会实力的同时,通过交通、信息、商品、流通等网络系统把其周围区域紧密连接在一起,并带动边缘城镇和乡村的发展[3]。应该充分利用各地区的区位条件,基于外向型经济发展,加强城乡间合作的中转及通道作用。一方面合理发展核心城市,而另一方面改善小城镇,大力支持发展中心城镇和优先发展中心城镇。

(2)小城镇整合。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发展水平迅速提高以综合发展小城镇为主要内容和特征。以江苏省为例,1982年小城城镇人口占城市和农村人口比例15.9%,2002年,此比例已达38%,城镇数目约有700个,多而散。因此,需要加强小城镇科学整合,同时加快中心城乡发展速度,对中心城乡进行重点扶持,优先发展,而小城镇则按照地域或交通的特征进行分类指导。

(3)整体提升。在我国已经形成较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和经济体制,基本形成了国际经济接轨与国内外皆有联系的多功能及全方位的开放模式,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协调和城乡一体化的城乡网络,在高度发达网络设施的前提下,城乡居民能够共享资源、设施、服务,平等发展,互相融合。可以说它为城乡互动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是城乡发展进程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

3 融合城乡规划建设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3.1 城乡规划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关系

《城乡规划法》明确提出坚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将市、镇、乡和村庄这些有密切联系的地区纳入一个统一的规划,并在实施统一规划管理的前提下,加强城市的扩展,城市农村基础设施同时发展。保证城市、镇、乡和村庄在一定空间距离范围内进行资源调配、生活供应和设施共享,同时实现相互依存和密切联系避免各自为政、重复建设和浪费资源等现象。

3.2 完善城乡规划的编制和管理体系

(1)完善城乡规划建设体系,坚持专注于城市规划,在市(县)区域内城镇体系规划的基础上,整合总体规划、城镇规划、村庄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各种专项规划等,规划行政区域内的乡(镇)、村,构建一个科学、合理、法律制度健全的城乡规划体系,加强城乡规划发展的指导、统筹作用。

(2)完善城乡规划管理系统,建立一个统一、协调规划的管理体系,根据 “三规融合”原则,统筹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建立规划信息共享平台,规划城市空间布局,科学地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加强全局意识,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来确定城市发展方向和发展时机,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及土地供应计划,有序地推进城市建设。完善各项制度措施,使重点建设项目和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相协调。

推行阳光规划,完善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制度,增加公众咨询途径,依法保障居民的各种权利,如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及监督权,使城乡规划建设能够更好地反映出社会大众诉求。

3.3 城乡规划,引导城乡统筹发展

城乡规划作为一种空间战略规划,是来统筹城乡发展的综合控制措施,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城乡统筹规划,可以实现区域产业及人口的合理集聚,加强城市辐射效应,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规划好城乡的协调发展,组织编制并实施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规划,是引导城市、乡镇之间实现协调发展的重要方式。

城乡统筹发展的规划,是通过城乡规划给新型城乡创造平等统一的关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协调发展的城乡经济社会环境。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改善农村活力及农民生活水平,开拓城镇发展前景。从而达到城乡之间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阶段。

4 城乡统筹发展目标

经济目标:形成城乡互补和城镇产业化式富裕城乡。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是一个形成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系统。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和工业园优势,实现城乡地区间的合作。又要形成城市为依托、乡村为基础、集镇为纽带的运行模式,把城市和城镇、乡村有机的衔接起来,不仅服务于城市,又提高乡村的自增力,从而使乡村发展起来,形成城乡结合和工农结合的开放型经济实体。

社会目标:实现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公共服务平等的和谐城乡。城乡统筹建设作为一个整体在城市和农村地区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劳动力转移,必须依靠城市化去吸引劳动力,由于空间发展机会的不平等,想要提高城镇化效率必须要鼓励自由流动的劳动、工作和健康的生活空间,以适应城镇化进程。

公共服务设施均衡化,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另一个目标。农村地区发展要在制定城市化的发展战略和新农村发展战略时被放在的关键位置,统筹城乡公共服务设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规划的实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各级政府要建立区域合作机制的协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体系,从根本上改变分散执政的限制。此外引入市场化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使其多层次和多渠道来增加对基础设建设的投入,将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向社会。

5 小结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涉及多个领域,在加快城乡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融合城乡规划建设,提供统筹城乡发展的平台,加大对农村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支持,加快农村结构调整、经济组织、市场体系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进程提供有力的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

[1]魏礼群.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J].理论参考. 2010.

[2]李小建等.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统筹城乡发展篇7

【关键词】城乡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途径

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治国理政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根本上破解这一历史课题的重要战略选择。党的十进一步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为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重点、抓住关键、加强工作,认真研究解决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科学确定符合省情的统筹城乡发展思路,更加奋发有为地推动统筹城乡发展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取得进展。

一、城乡统筹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重要目标和根本途径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新阶段新时期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于破解“三农”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1、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十分突出,城乡差别大,农民收入低且增收困难。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这个问题在陕西尤为突出。在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中,有一项重要指标为城乡收入比例,目前全国为3.13:1,陕西是3.63:1,而且在逐年拉大。要达到指标体系所要求的2020年达到2.8:1的目标,我们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因为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广大农村居民不享受全面小康生活,作为现代化建设重要目标和内容的全面小康社会就无法建成,因此,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着力点,在于必须加快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打破城乡分割的传统体制,着力转移现有农村人口,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全面推动农村小康建设。

2、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增强发展动力、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于消费需求、固定资产投入和出口贸易拉动三个方面。2011年,陕西GDP继续保持1.2万亿以上,投资达到了10033亿,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在转变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陕西经济增长的动力已由主要依靠投资逐渐转向依靠投资和消费控制拉动,这是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涵。值得重视的是,保持国民经济稳定较快增长基础的最大动力,在于通过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以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有关方面数据显示,2011年陕西省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水平为4496元,城镇居民为13783元 ,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水平是农村居民的3.1倍。按此测算,一个农民转化为市民,消费需求就会增加9287元。由此可见,农村居民的潜在消费市场巨大,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村消费水平,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3、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实现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客观要求

城乡居民差距的严重存在和不断拉大,是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破解的历史性课题。2011年,陕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028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949元,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63:1。因此,要提高农民收入接近和达到城镇居民水平,必须加快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共同发展目标。

二、培育壮大城镇,改造提升农村,使城乡共享现代文明成果

加强城乡统筹,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就是要打破传统的城乡界限,彻底转变工业盘剥农业、城市剥夺农村的传统发展模式,以城乡经济社会共同发展为目标,统筹考虑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统筹解决城镇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统筹城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环境建设,增强城乡发展活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当前的任务目标和推进路径则主要为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镇乐业安居,即通过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城镇化深度整合,大规模转移农业人口进入非农领域,离开农村入住城镇从事非农产业,从而减少农村从业和居住人口。与此同时,积极努力地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农业比较效益,加快农业现代化,使留守于农村继续从事现代农业的人口,能够拥有基本公共服务,能够享有城镇生活文明,实现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现代文明、共享基本公共服务。当前要通过促进城乡各种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积极培育壮大城镇,为农业转移人口乐业安居创造平等的机会和良好的发展生活条件,使其能共享城市发展成果。要努力改造提升农村,通过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农业发展效益,确保留守农村继续从事农业产业的农村居民能够获得与城镇居民相当的收入和基本公共服务,增强农民发展活力,从而缩小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和地区差距,使城乡经济社会实现均衡、持续、协调发展。

1、统筹城乡发展目标,坚持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

必须统筹规划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统筹制定城乡协调共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构建现代城镇和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传承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

2、培育壮大城镇,为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奠定基础平台

城镇是人口、产业和公共服务的聚集区,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平台和基础。壮大聚集城镇产业,要发展提升优势特色工业产业,依托产业园区,打造专业化、规模化、产业特色鲜明的城镇产业竞争优势;要引导各地以园区为载体培育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特色优势资源产业、劳动密集型工业和大工业配套产业等特色主导产业,推动农村工业向城镇工业园区集中。确保农业转移人口实现充分就业。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对城市新增人口的承载能力,促进农民转移就业,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确保农业转移人口享受到城市应有的公共服务和现代文明。更加关注民生,着力推进城乡就业、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和均等化,确保广大农村居民享有与城镇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3、努力改造提升农村,实现农村生产生活现代化

加强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必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使农业生产现代化,从事农业的农民生活城镇化。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和提升农业生产条件,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的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在确保农民利益的基础上推动土地向规模农户集中,完善平等的城乡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加大土地集约规模经营力度。改造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改革农村粗放型宅基地供应和建房模式,推行跨自然村、行政村甚至乡镇集中布局建设农民住宅,推进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聚集、生态环保于一体的新型农村示范社区建设,鼓励和支持农民以宅基地换取城镇住房,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镇落户条件,引导农民逐步向城镇和新型农村示范社区集中居住区转移。

三、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路径

以统筹城乡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必须以梯度引导农业转移人口有序进城落户为突破,以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支撑,以公共服务为保障,进一步培育壮大城镇,改造提升农村,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交融、良性互动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长效机制。

1、积极推进工业化,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重要动力

陕西省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工业反哺农业是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没有工业化提供的物质技术基础和资金积累,“三农”问题就难以解决,城镇就不能有效接纳农业转移人口,就无法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以及城乡社会事业的发展就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城乡共同繁荣的战略目标就无法实现。

一是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奠定城乡统筹的经济基础。大力推进工业化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紧密结合省情,把握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壮大提升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等优势特色产业,推进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变,实现化工产业高端化、电源建设大型化、载能工业特色化,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发展配套服务产业,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和技术攻关力度,造就一批核心竞争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名牌产品和产业集群。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施纺织、钢铁、有色、建材等重点行业整合重组,加大果蔬、乳品、烟酒等食品产业生产规模,促进产业集中和技术集成,加大设备更新力度,提升产品档次,打造知名品牌。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盯世界科技前沿,把握产业发展方向,以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为重点,集合各类生产要素,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着力突破激光、新药研发、物联网芯片、风机制造、光伏产业、核电设备等一批关键技术,抢占竞争制高点,打造产业新优势。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统筹资源、环境、产业等要素配置,重点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园,构建煤油、有色金属等循环经济产业链,推进低碳产业发展,形成绿色产业主导的产业联动发展格局。推进高新技术示范区和工业园区建设,切实提高园区的吸引力和承载力。

二是着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构建现代服务业。服务业的发展壮大,有利于拓展城乡居民增收就业的渠道,有利于促进城乡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促进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有利于增强城市功能并提高城市化质量,更好地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必须以增加总量、扩大规模、拓展领域、有利于吸纳创造就业岗位、优化结构、提升档次为目标,加快各类服务业的发展。积极改造提升商贸、旅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学习国际先进服务理念、创新服务产品,开拓服务市场,培育新兴产业,增强其生存发展能力。大力发展信息、物流、金融、研发设计等生产业,引导企业适应新型工业化要求,以市场为导向,结合产业关联度,深化专业化分工,实行主辅分离,提倡外购服务,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组织方式,壮大核心业务,建设一批生产业聚集区。加快培育保险、文化传媒、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按照发挥优势和突出特色的原则,面向国内外市场培育壮大旅游业、文化产业和软件产业,加强旅游软硬环境建设,加大宣传促销,加速旅游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化。围绕推动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社区服务、信息传输、房地产、中介服务、金融保险等需求潜力大、成长性强的新兴服务业。围绕推进果业和畜牧业产业化,加快发展各类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业,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副产品流通体系。

三是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培育国民经济发展新的支柱。文化产业是新时期国民经济发展中可望成长为支柱产业的新兴产业。陕西省文化产业2011年实现增加值374.86亿元,增长30.2%,占GDP比重3.03%,较上年提高0.21个百分点。要发挥自身优势,推动文化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一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继续指导省级转企改制单位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继续完善市县两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组建后续工作。二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实施精品工程,着力创作出一批具有时代精神、富于地域特色的精品力作。三要优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形成一核(大西安)、三带(关中综合文化产业带、陕北民俗及红色文化产业带、陕南自然风光生态旅游产业带)、四板块(历史文化产业板块、民俗文化产业板块、红色文化产业板块、生态旅游产业板块)。四要加快文化科技创新,挖掘新型文化业态,深入挖掘本省丰厚的历史、红色文化以及旅游资源,支持省体育产业集团做大做强做优,积极构建中国秦岭山地体育旅游经济圈,实现文化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2、强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提升农业整体水平

农业现代化的实质就是以工业化的理念来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坚持用工业化理念推进农业产业化、用现代工业经营管理方式组织农业产业化,用现代工业技术装备提升农业水平,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带动城乡产业同发展共繁荣。一是多措并举增加农民收入。切实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继续实施农民增收系列工程。实施好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及就近就地务工就业,不断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大培训力度,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解决好谁来种地的问题。二是突出抓好“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引导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依托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科学选择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进一步做大果业,做强畜牧养殖业,壮大陕北小杂粮产业,实现产业聚集,形成区域规模优势。三是加快县域工业化进程,发展县域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着力抓好中小企业集群和工业园区建设,着眼于延伸产业链,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支持农业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发展及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向高层次、宽领域、外向型转变,提高规模效益,增强带动能力。四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现代农业。建好部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按照甲类3万亩、乙类1万亩、丙类5千亩的标准,进一步加大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力度,支持各地规划建设一批产业完整、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园区。结合城镇建设,将园区内的村庄逐步迁出,使园区土地成为永久性耕地。健全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以城镇化为支撑,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广阔平台

一是全域规划城乡一体化的城镇体系。要坚持高标准、分层次、成体系的规划修编原则,规划制定一次到位、逐步实施,涵盖全省中心城市、县城、城镇、农村社区。划分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关于城镇、产业、人口、基础设施等专项规划门类,形成相互衔接、功能互补、定位清晰的城镇体系发展规划。制定城乡发展规划要依据本级区划禀赋条件,结合发展战略、目标定位、项目布局等要求,制定全域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近中长期规划,专项规划等规划,指导本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科学有序地积极推进。

二是大力推进城乡一体的城镇体系建设。做美中心城市。发挥中心城市对产业结构升级、消费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的集聚、辐射和示范效应,形成支撑和带动城镇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做强县城。从扩大规模、强化功能、提升管理入手,突出抓好县城的城市化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县撤县设区、设市,逐步扩大省内计划单列市范围,促进更多的县发展成为功能健全的中小城市。实施县城标准化建设工程,开展卫生县城、园林县城创建等活动,进一步完善承载功能,集聚人口产业,切实把县城打造成中心城市副中心和区域经济文化中心,辐射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大城镇。按照中小城市发展理念和基础设施水平、产业承载能力、公共服务功能标准,推进城镇建设,使城镇设施水平不断提高,产业规模初步形成,成为农民进城落户、创业的重要平台和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做好新型农村示范社区。要注重把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把重点示范镇建设、撤乡并镇、空壳村整治、新型农村示范社区建设、鼓励有条件农村居民进城落户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按照“离村不弃业,生活在社区”的要求,积极打造居住集中化、管理社区化、设施城镇化、服务均等化、环境生态化、城乡同质化的农民幸福家园。通过政策引导和制度创新,切实使农民平等参与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切实使农民共同分享现代化建设和发展成果。

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建设。要始终着眼于夯实经济发展基础、改善群众生活条件、提升产业发展能力、增强可持续发展水平,建设适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城镇基础设施。加大城镇道路、电力、给排水、供暖、供气、广播电视、通信网络、污水垃圾处理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城镇功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切实完善商贸服务、卫生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建立健全学校、幼儿园、医院、商场、图书室、影剧院、公交等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建设要坚持超前规划,分段实施,质量领先。城镇建设中既要重视形象工程,更要重视基础设施,既要重视地上构筑,更要重视地下管网,切实提高基础设施的超前性、配套性、承载性、安全性,切实提高城镇产业聚集能力和宜居宜业水平。城镇建设和新型农村示范社区整合,要防止复制传统农村的现象。

四是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要切实加强城镇管理,健全完善城市空间、产业、资源、环境、住宅和市政设施运营管理制度。在城市各个管理的细节上狠下功夫,大力解决交通拥堵、市容不整和停车难等问题。深入挖掘城市历史人文、山水特色,开展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优化生态与人文环境,不断强化城市功能。要加强对进城落户的农村人口教育培训,依托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活动,分层次、分类别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文化知识、历史人文知识、法律常识等方面教育引导,加强适应城市生活方式、习惯的心理辅导,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居民素质,更好地融入城镇生活,共享发展成果和现代文明。

五是加强产业的城镇聚集。依托城镇区域自然、社会等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以政府投资、招商引资、民间投资等多种融资形式,发展矿产开发、农产品加工、物流集散、文化商品等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个体工商、小微企业等非公经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园区,鼓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参与现代农业园区开发。服务业是城镇产业结构中最富有潜力的领域。要大力发展商贸、餐饮、宾馆、信息、文化、旅游等生活业和物流、租赁、运输、建筑等生产业,积极扶持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繁荣城镇经济,提升居民生活水平。

六是积极稳妥地推进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减少农业人口,推动农业转移人口进城是当前城乡统筹发展的当务之急。它既能保障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镇享受城市文明,又能盘活和提升进城农民退出的空宅基地、流转的责任田的价值和效益。支持和鼓励有条件农民进城落户,必须坚持自愿有序和分阶段推进、分群体实施、分区域布局的原则,积极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镇安居乐业。要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对于有条件进城,愿退出享受农村政策的进城农民,以宅基地换取城市住房补贴、宅基地变耕地或置换城市用地指标,以承包责任田流转换取城镇社会保障费用补贴等方式予以鼓励和支持,加强对腾出土地的集约化规划利用。重点改善城镇辖区内与居民生产生活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和综合承载能力,竭力为进城农民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生活条件,使其在从事非农产业的过程中,能够享受城市文明成果。

4、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保障,为统筹城乡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标准,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增加财政投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使之逐步覆盖包括农民和农民工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并加快实现养老保险全省统筹。对于短期内不达标的,可以采取先低后高、逐步提升的办法逐步过渡。着力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促进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规范劳动用工制度。引导、鼓励自主创业和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鼓励农民就地转移就业,建立健全零就业家庭动态援助工作机制。

二是发展城乡一体的科教文卫事业。要以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建立一批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农民工培训示范基地和再就业培训基地。逐步推行十二年义务教育,努力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加强同国家卫生部联合,建立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共建以宝鸡、榆林为主要依托的城乡一体化卫生发展实验区。重点加强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建设标准统一的城乡文化公共服务体系,为广大农村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三是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城乡标准质量同一、资源分布均衡,为城乡居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提供制度保障。建立适应农民生产生活居住方式转变要求、城乡标准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和公共财政投入保障机制,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使小城镇和集中居住区的居民能够享受到与附近城市大体相当的公共服务,而且更具特色和优势,进一步增强其凝聚力和吸引力。

【作者简介】

统筹城乡发展篇8

实践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科学发展,实施统筹战略,坚持“五大优先”(城乡建设规划优先、破除体制障碍优先、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优先、农业结构调整优先)原则,围绕破解制约城乡统筹的体制机制问题,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基本形成了“城乡建设规划优先、产业发展协同、投入机制配套、基础设施一体、公共服务共享、社会管理有序、党的建设共建互促”的良好格局,至20xx年**已连续5年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被推选为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范例,去年跃居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第14位,入围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成为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之一。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近日出台了《**市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纲要》,因地制宜提出了我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纲要》指出,统筹城乡发展要以“建设经济充满活力、社会更加和谐的新**”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发展、政府主导、市场配置、分步实施”原则,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为主线,以解决“三农”问题、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重点,以五项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户籍制度、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土地流转)为突破口,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统筹城乡设施、产业、人口布局;以深化城乡配套改革为动力,统筹城乡资源要素配置;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为支撑,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和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城乡融合,促进城乡繁荣,加快形成“体制统一、规划统筹、资源共享、利益共得”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到2015年,努力实现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0%,人均gtp达到838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000元,在全省率先进入全国先进县市行列,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实力进入全国“百强”。

《纲要》强调,当前要充分发挥政府调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以实施“七大工程”(即精一壮二活三的产业培育工程,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整洁的宜居生态工程,城乡居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信用水平的素质提升工程,就业养老医疗救助一体化的改善民生工程,城乡矛盾排查治安防控一体化的平安工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循环经济发展工程,建立廉洁高效服务型政府的组织保障工程)为抓手,推进“七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劳动就业,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政府社区建设)为重点,着力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探索建立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创新农村公共服务机制,完善农村劳动保障机制,健全增加“三农”投入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以建立服务型政府和法治政府为目标,以机制、体制创新为重点,统筹协调,分类指导,建立健全四大服务中心(即便民服务中心、维权服务中心、农业服务中心、财务服务中心),形成覆盖全市的便民服务网络,推进市乡政府职能转变,增强乡镇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能力,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机制和推进体系,积极探索一条符合**实际的统筹城乡发展之路。

上一篇:视觉传达设计培养方案范文 下一篇:交通运输年度总结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