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12-29 17:07:59

移动支付的建议

移动支付的建议篇1

[关键词] 移动支付 电子商务 支付安全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手机终端上出现,而移动支付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业务之一。移动支付作为移动电子商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用手机购物、买还是买卖证券都是建立在移动支付技术基础之上的。只有移动支付得到充分的发展,移动电子商务才会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移动支付概述

移动支付,也称为手机支付,就是允许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移动支付业务是由移动运营商、移动应用服务提供商(MASP)和金融机构共同推出的、构建在移动运营支撑系统上的一个移动数据增值业务应用。

移动支付与一般的网上支付相比具有其明显的一些特点,主要包括:

移动支付不受时间、地点等因素的约束,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交易。

由于移动支付主要通过手机进行交易和支付,而手机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私密性,所以容易实现对于交易信息的私密性的保护。

与PC机相比,手机的硬件资源明显不足,这也为通过手机进行交易处理以及存储信息带来了缺陷。

由于通过移动终端进行交易,电池是其惟一的能量来源,而目前的手机电池一般仅能满足几小时的移动商务交易执行,所以,为连续的移动交易支付带来了不便。

二、移动支付方式

移动支付的分类方式有很多,但总体上可以归结为两类支付模式:近程支付和远程支付,所谓近程支付,就是基于交易现场的手机支付方式,账户信息存于手机之中,通过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在特定刷卡终端,现场校验账户信息并进行扣款支付。如通过手机刷卡的方式可以乘坐公交车、在超市商场买东西等。远程支付,类似于互联网的在线支付,指用户通过手机,基于移动通信网络,通过WWW、GPRS、WAP、STK等方式远距离完成的支付行为。如通过手机、PDA等移动终端购买、买卖股票等。

三 移动支付安全技术

1. WPKI

无线公开密钥体系即WPKI,是将电子商务中的PKI引入到无线网络环境中的一套遵循已有标准的密钥及证书管理平台体系,通过无线公开密钥基础设施管理在移动网络环境中的端到端的安全交付,从而能够建立有效的、安全的无线网络环境。

WPKI是在PKI标准的基础上改进发展而来的,从而能够适应移动网络的安全性需求。它采用了优化的椭圆曲线加密算法以及精简的X.509数字证书,通过第三方可信机构即认证中心验证用户的身份,从而保证了移动网络环境中的可信传输。

2.安全认证协议

目前在移动电子商务中常用的安全认证协议主要有SSL安全套接层协议和SET安全电子交易协议。

SSL协议保障在因特网上的数据传输安全,利用数据加密技术可确保在网络上传输的数据不被窃听、截取以及篡改。SSL协议可分为两层:SSL记录协议,它建立在可靠的传输协议之上,为高层协议提供数据封装、压缩、加密等基本功能的支持;SSL握手协议,它建立在SSL记录协议之上,用于在进行数据传输之前,对通讯双方进行身份认证、协商加密算法以及交换加密密钥等操作。

SET协议是在B2C模式的基础上,基于信用卡支付设计的,采用了公钥密码体制和X.509数字证书标准,保证了在开放的网络上使用信用卡进行在线商务交易的安全,具有保证交易的机密性、不可抵赖性、交易数据的完整性及真实性等优点。

四、总结

随着无线网络及移动通迅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的移动支付作为移动增值业务,获得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而在移动支付的各个环节中,如何能够保证支付的安全性是应该着重考虑关心的问题,这也是移动电子商务未来发展所不可回避的重要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关振胜.公钥基础设施PKI与认证机构CA.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01, 121-154

移动支付的建议篇2

关键词 对称密码体制;移动支付;安全协议;Hash链

中图分类号:TN9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9-0142-01

移动支付近年来发展迅猛,已成为移动领域中较为热门的应用方向,具有强大的市场潜力。移动支付在欧美国家的发展受到预付费方式的限制而以微支付形式为主。在亚洲的日本国家,移动支付发展水平比较高,其应用的开展程度也相对较深。由于移动支付方便进行随时随地的支付交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因此移动支付交易的规模在国内市场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

支付安全协议最大程度的保证了移动支付过程的顺利进行,需要在保证高度安全性的基础上,有利于构建统一平台及标准化支付系统。基于对称密码体制的移动支付安全协议仅采用对称密码算法极大的提高了计算效率。但是在现有的支付模式中,用户在进行注册的时候依旧需要用到不适合移动支付环境的公钥密码体制,因此本文基于手机设备进行研究,考虑采用计算速度较快、资源消耗少的Hash链进行移动支付方案设计。该设计利用广泛应用的3G移动网络安全机制中的相关参数,有利于实现移动支付统一标准的形成。

1 移动支付概述

1.1 移动支付定义

移动支付是指通过移动终端设备、移动网络实现交易双方支付行为的一种支付方式。其中的移动设备包含有手机、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多种无线设备。手机是最常用的移动终端设备,所以通常所说的手机支付也即是移动支付中的一种。本文所设计的移动支付方案也是基于手机终端设备的。

1.2 移动支付的系统框架

移动支付系统依据不同部分相互之间的依存关系可分为承载网络、接入平台、安全认证、业务管理平台及应用平台五个层次。

移动支付系统的运行依赖于承载网络的速度、稳定性和安全性。在设计移动支付系统时,要参照支付特点选择恰当的基础网络,以防止因基础网络而产生性能方面的损失。移动支付系统通过综合接入平台为各个基础网络提供接口服务。安全认证体系作为移动支付系统的核心层面,为系统提供了身份验证、通信加密等多项功能,从而保障移动支付系统的安全性。安全认证体系涉及了移动支付系统的各个层面,终端设备的使用者通过安全认证体系以确保该用户的合法性,并对通信内容进行加密及是否完整进行确认,防止攻击者的不良行为。业务管理平台主要用于管理支撑及具体业务运营。应用平台主要是为用户和合作者开放的平台。比如向合作伙伴开放系统接口,第三方合作伙伴能够利用该接口获取该支付系统的支持,实现和运营商的合作。

1.3 移动支付业务实现方式

不同地区的移动支付发展进程有所不同,所运用的实现途径也各有特点。移动支付业务的实现需要和当地的基础设施、支付环境相结合。依据实现方式的不同,能够实现远程支付和近场支付。其中实现远程支付需要依靠短信息服务(SMS)服务、交互式语音应答(IVR)技术、无线应用协议(WAP)技术、JAVAME技术和非结构化补充数据(USSD)这五种技术方法。近场支付的实现技术主要包括红外、蓝牙和射频识别技术。

2 基于对称密码体制的移动支付安全协议设计

2.1 移动支付安全协议的设计方法

与公钥密码体制相比,对称密码体制不涉及证书授权问题,因而不会给移动支付系统增加多余的通信开销。对称密码体制主要包括基于对称密码的加密或解密、消息验证码、Hash函数等,具有高计算效率的优势。

近年来,移动支付安全协议的研究较多,其中W.D.Chen等学者采用移动通信网络的安全机制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因为如果可以利用移动通信网络这个统一的平台及标准,就能够方便的管理、实施移动支付安全协议。并能让移动支付的安全协议得到不断地升级和完备以满足各种支付要求。

2.2 Hash链认证技术出错控制

通常移动支付安全协议运行出错时,能够选择中断协议的运行或恢复协议。当前移动支付安全协议的出错控制方面研究没有达到足够深度,文中的支付方案为在3G网络安全机制上采用Hash链认证技术可以对消费者主体进行身份验证。不过,Hash链要求身份验证凭据的待验证结点与根结点在身份认证过程中结点顺便必须依次相接,不允许存在中间结点或者顺序的错误。因此有必要研究此类情况下的出错控制技术以保证整个Hash链的有效性。

如果当前认证中心处的结点验证没有通过,那么认证中心会将错误信息返回。同时,不更替当前结点而将出错计数器Note加1。一旦计数器所记录的出错次数超过上限Limit,认证中心则会通知用户删除该Hash链上所有的结点并启动新的注册过程;否则,在下次验证时,认证中心至多会进行额外的Note次计算与比较运算。

通过纠错方案纠正以后,之后的认证方案会依据正常的验证程序执行,对此后的验证不产生影响。该方案能够防止错误的扩大,并能保证Hash链的安全性。不过,在碰到连续多次的验证不通过时,之后的验证时间会随之增加,降低了系统的运行效率。虽然某一次的效率会明显降低,却大大提高了支付系统的安全性,这是非常值得的。

2.3 基于对称密码体制的移动支付安全协议

本文所设计的基于3G网络组件与Hash链的移动支付安全协议包含有支付协议、注册协议两个部分。消费者采用3G网络安全机制里的共享密钥实现对认证中心的身份验证。认证通过之后,消费者可以将自身的Hash结点送达认证中心从而利用该结点在进行支付交易时对消费者身份进行验证。

3 结束语

对称密码体制适合移动支付环境,上述的基于对称密码体制的移动支付安全协议利用对称密钥、哈希函数和信息认证码等多项技术完成对支付实体的身份确认及通信保密,实现了移动支付过程中信息的安全传输。

参考文献

[1]张娟,许春香.基于对称密钥的移动支付协议[J].信息技术,2006(02).

[2]冯俊,陈家琪,沈海峰.基于双Hash链的移动支付微证书验证优化策略[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0(03).

移动支付的建议篇3

【关键词】无线传输技术;移动业务;支付方面;应用研究

0 引言

伴随着移动技术的迅速发展, 作为一种全新的数字商务活动,越来越多的人们使用移动3G、4G, 已经普及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且给人们带来了更加便捷。很多的移动通信终端进行了销售和促销的活动, 有一种新型的移动支付新的方式,它不仅超越空间的限制,而且也拜托了时间的限制,它主要融合了无线通信技术和网上银行业务等相关技术对改变人们的生活起到了关键作用。

1 移动支付在我国发展前景

1.1 移动支付和金融IC卡移动支付在2012年刚刚起步,不断的应用加速的推动芯片及卡片环节发展。金融IC卡未来三年每年发卡量翻番,今年是爆发式增长开端。金融IC卡在银行卡中占比不到10%,到2015年可能接近至100%,三年中行业将每年翻番。中国移动和银联的合作将中国移动6亿手机用户引入移动支付领域,明年中国移动将发售1000万部支持NFC的TD手机,发展数百万移动支付用户。

1.2 信息安全

随着时间的流逝信息安全建设也在不断的创新,它是IT行业建设的主心骨。在我国内市场所需要的主导行业迅速的发展,我国的厂商逐渐的占据了整个在市场规模,内需的主导行业推动了我国信息安全行业的不断成长。我国信息安全产品的主要结构越来越丰富,因此需求越来越高。伴随着我国信息安全行业的不断创新,在全国内信息安全产品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1.3 系统集成

系统集成企业发展出现分化,高端市场仍有充足发展空间,未来3年行业增速有望保持在20%以上。系统集成行业集中度低,一些中端和低端的市场相互竞争。国内系统集成商的标准进化路径是软硬件产品的分销商到系统集成商,再到IT解决方案提供商,而软件是系统集成商向IT解决方案提供商发展的关键因素。

2 分析无线通信关键技术

2.1 WAP身份通过WIM技术来识别模块,这个技术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手持设备中把安全功能分离出来。针对加解密算的方法和移动用户的相关证书等相关信息都能够放进WIM卡中。在现实中,有一种智能卡就是能够防防篡改设备,而且这种智能卡能够和SIM卡相结合,单独的存在也是可以的。WIM卡它不仅本身具有处理器和存储器功能,而且还乐意保存证书等相关信息,还可以解密技术字签名的运算。

2.2 WAP技术

在移动业务支付中所应用的无线通信技术就是WAP技术,这是最关键的无线通信技术,主要是由三类实体构成,主要包括移动设备、WAP和应用服务器。WAP技术主要是把Internet和移动通信网连接在一起,在客观上已经达到了移动终端上网的相关标准。WAP的应用模型就是服务器的结构,客户方可以通过浏览器向Internet上的服务器请求以标准格式表示的Web页面内容。

3 移动支付在无线应用中的操作技术

近几年,无线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这已经被很多人所关注,并且应用到了手机相关的移动终端之中。而此用户只需要打开WAP的手机,能够在任何地方都会获取信息的相关的资源,从而能够体验无线上网的乐趣。

3.1 关于WAP协议

所谓的WAP就是“无线应用协议”的意思。无线应用协议的应用是根据在服务器结构中进行操作,通过此类的模型就对无线移动的环境的特点对内容以及格式上的不同,在此类模型上看,我们可以将目前现有的大量应用开发工具进行精益求精。在Internet上的对WEB等结构开发就是WAP的最终目标,通过内容上的提供商和移动设备之间的通信来看,相对而言在单独的使用条件下看,来的更加有效大大节省了时间。

3.2 无线传输层安全WTLS 在功能WAP安全上包括了无线传输层安全以及可以使用无线标记脚本语言。WTLS层的主要作用就是在传输的阶段中可以保持稳定。虽然对于这些改动并没有多大的影响,但是手持设备运算与存储的局限出自这两方面的考虑从而将其进行了简单化。规范首次在WAP1.2规范中体现出来,它主要是以需要将安全功能从手持设备中单独例出来,再放到防篡改的永久性设备里面去。这种防篡改设备就是一种智能卡,可以与现有的SIM卡相互的结合,单独使用也是可以的。用WIM卡把建立起来的WTLS安全连接转移到里面去,都是通过WIM来进行控制操作。

4 移动业务支付方式的发展对策

4.1 加强建设现代化系统和网络基础设施

银行主要在两个角度来进行,主要分为硬件和软件。通常在硬件上,银行就应该有充足的资金来投入,首先是对一些先进电子设备进行购买,可以有效的提高电子化和营业网点的电子覆盖率。通常在软件上的话,银行就应该在这方面上大大的增加开发力度,针对全国性的网络系统应用系统软件的进行研发。

4.2 加强支付安全问题的管理

首先,我们需要提升网络安全技术,最好普及 CA 认证。我们可以通过防火墙技术及病毒防治技术等安全技术来提高网络信息的安全性。移动业务应该及时的收取反馈信息,支付机构主要通过网络的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来进行收集。

4.3 银行自身制度的创新

纵观现今我国移动业务的发展态势,如果移动支付业务想要获得更大的利益,那么银行就应该把传统营销渠道和网络营销渠道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因为移动支付业务的自身特性,实行必要的整合与协同在进行在线支付,这样才可以有效的建立金融门户的形式,也带来了实现资源共享。

4.4 支付系统的进度

在现代的社会中电子商务支付中需要非常完善严格的法律环境是主要的条件,因为这样才能得到人们的信任,因此我国需要建立电子商务支付的有关法律法规体系。在国内的每个政府和金融业都应该进行合作和谈判,商讨能够共同制定对应的法律法规。而且在电子商务支付的活拥墓程中,一定要进行监管,如果出现了任何差错都应该马上的处理并向上级汇报,并且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这样才能确保电子商务支付的安全发展。

5 结语

总而言之,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创新,移动终端设备的逐渐普及,移动支付的用户数百分比不断的上升。越来越多的人们使用了移动支付,因为它非人们的带来了便捷性和安全性。移动支付业务不仅能够实现在不同时间、地点和方式的支付性能,在方便性和位置服务业务上能够让用户拥有有力的竞争机制,而且为每一位消费者提供非常的灵活便捷支付平台,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一份色彩。

【参考文献】

[1]林行高.移动支付应用中的无线通信技术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2011(10):45-67.

[2]郑雪苓.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移动支付业务的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32):12-56.

[3]刘波.动态口令技术在移动支付业务中的应用与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2011 (16):64-89.

移动支付的建议篇4

关键词:移动支付;支付安全;法律法规;行业合作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3.036

随着互联网金融和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我国传统的金融支付的手段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移动支付顺势而生,并逐步渗透传统支付方式的市场,成为互联网支付的主流发展方向。移动支付的市场份额证明了其在互联网经济中的重要性,所以分析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1 移动支付发展现状

移动支付是电子支付方式的一种,就是允许消费者使用其移动终端(手机、PDA、移动PC等)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

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今天,方便快捷的移动支付消费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移动支付的优势在于其能跨越时间空间的约束,比如在家即可缴纳水电费等。同时极大的节省了成本包括去缴费的路程和时间成本,也免去了找零的繁琐,更加方便、快捷,操作也简单,所以吸引了许多消费者使用。

1.1 国外移动支付现状

移动支付市场在全球呈现井喷式增长,在全球各个主要国家发展迅速,市场份额占比日渐提高。而韩国和日本正处于领先地位,美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稳步发展紧随其后。

(1)日本的移动服务是世界最好的,市民只需要带一部手机出门,即可满足其日常大部分的需要。这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第一,日本是全球移动支付发展最早的国家,日本交通IC卡、商户储值卡促进了移动支付的诞生,小额支付IC卡如Edy卡以及东日本铁路公司发行的Suica卡均诞生于2001年,并迅速覆盖日本的小额支付的场景。这类预付费卡为移动支付的电子钱包业务奠定了基础。第二,日本的手机制造业发达,国民手机普及程度高,信息化程度高。第三,日本的移动支付产业,产业链完善并牢固,运营商垄断并主导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国家的相关政策扶持和相对宽松的管制促使其快速发展。

(2)韩国的移动支付情况与日本相似,韩国手机产业发达、互联网经济和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为韩国的移动支付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运营商和金融业互相扶持,齐头并进是其特殊的产业发展模式。加之政府出台鼓励性政策,如手机近场支付退税2%等,大大促进了移动支付的发展。

(3)美国移动支付发展缓慢但创新产品繁多,持续发展的势头十分充足。美国以自驾出行为主的出行方式影响了其近场支付的发展,延缓了美国移动支付的起步,但移动支付产业链上的各大大型企业都根据各自的优势创新发展了移动支付,如Google的NFC谷歌钱包和Facebook基于海量用户群的线上线下模式,还有专门为移动支付成立的Isis公司加速了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

1.2 我国移动支付现状

在我国,移动支付起步慢但发展迅速,目前国内主要是支付宝与财付通领导着移动支付平台。阿里巴巴和腾讯是国内两个最大的移动支付平台,腾讯CEO马化腾在2016下半年初相关数据表明微信支付和QQ钱包的移动支付日均交易额度超过5亿笔,并且根据腾讯公开数据显示,微信支付在除夕参与红包人数达到4.2亿,除夕当天红包收发总量达到80.8亿次,QQ钱包在除夕当天刷一刷抢红包人数达到3.08亿,互动量达到1894亿次。

《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6年第1季度》数据显示,2016年第1季度,我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59703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5.34%。2016年10月9日的《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6第二季度》有关数据表明,2016年第二季度,摆脱春节的影响,我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增幅回暖,交易规模达75037亿元,环比增长25.68%.行业上半年整体交易规模达134776亿元。支付宝、财付通、拉卡拉占据市场交易份额前三位,支付宝一市占率55.40%位列第一。在移动支付比重方面,2014年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业务金额占网络支付总业务金额的比重分别为67%和33.3%,到了2015年则分别为53%和47.1%,直至2016年前两个季度则分别为40.07%和59.92%,移动支付业务比重逐年提高并且超过互联网支付,逐渐成为第三方支付的主流。此外,数据研究公司IDC的发表报告指出2017年环球移动支付市值将有望冲破一万亿美元。

现如今,大至大型商品交易,小至超市饭店,都可以使用移动支付的方式进行消费,移动支付已经有取代现金、银行卡支付的趋势。种种迹象表明,移动支付的时代已经悄然到来。

1.3 国外移动支付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1)放低移动业务准入门槛,放宽限制。(2)产业链各方积极合作是国外移动支付能够推广的重要原因,运营商和金融业双方合作、优势互补有利于移动支付产业快速发展。(3)鼓励移动支付产品创新,多样化发展移动支付。

2 我国移动支付发展的限制条件

2.1 安全性问题

消费者不愿意使用移动支付的理由有许多,其中最重要原因就是安全性问题,消费者是否选择移动支付,安全因素的考虑占极大的比重。安全性问题不仅是密码、个人信息、通信安全等实际的安全,更有心理上的安全性顾虑。移动支付是把双刃剑,在方便快捷的消费方式同时,也有信息泄露等安全隐患,消费者往往会因为担心网络黑客窃取信息,而拒绝使用移动支付。

国内的移动支付存在两个关键的安全问题:其一,手机短信验证,方式单一。目前国内大部分移动支付使用的都是手机短信校验,这种方式缺乏动态风险管理系y,有较高的风险漏洞。其二,风险赔偿机制不完善,出现安全性问题的时候,消费者显得格外无助。因此,解决这些安全问题尤为重要。

2.2 产业链协调问题

移动支付的环境复杂,产业链横跨多个行业,其中有银行等金融行业,手机制造商和运营商等通讯行业,而其涉及的移动支付使用者遍布餐饮、娱乐等行业,在各个参与者中,并没有一个可以持续发展,各方利益共赢以及权责分担明确的机制。由此引发的跨行业的利益分配,权利义务责任分配问题都需要平衡与协调。只有靠各方积极亲密合作,协调和整合产业链,移动支付才能健康发展。

2.3 消费习惯问题

由于国人的传统意识较强,有根深蒂固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消费习惯,面对“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拟货币,人们更倾向使用现实货币,这一现象在老年人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中国人的消费习惯问题,急需政府鼓励支持,潜移默化的去改变。

2.4 法律政策问题

目前,我国在电子支付方面已有一些相关法规,但移动支付方面的监管政策和法规有许多空白,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对电子支付的各方主体进行保护。国内关于移动支付的法律法规有《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电子签名法》、《电子支付指引》,2015年年底出台的《网络支付管理办法》《完善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定价机制的通知》等,但是其中一些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太广,细节规定模糊,实际操作性不强,现实指导性弱。

2.5 行业规范与监管问题

我国移动支付行业缺乏监管主体,多头监管现象较严重,容易出现监管盲区和重复监管。移动支付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形式,监管部门的建设仍处于萌芽阶段,监管漏洞和问题明显。目前,国内对于移动支付进行监管的部门有中国人民银行、工信部、工商总局等部门,但是部门之间无法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存在交叉监管和监管缺失的现象。移动支付行业目前仍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和相关的法律规范,由于移动支付涉及的行业繁多,其中制定法律和行业规范就有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等多个政府部门参与,每个部门的侧重和标准都各执己见,未能统一。

3 我国移动支付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安全保障,重视安全性建设

在手机供应商运营商方面,应当实行实名制,SIM卡实名制,购机实名制,保证每个支付终端都能找到对应的消费者;在信息保密方面,应加强防火墙建设,修补网络漏洞,研发安全技术防止手机病毒入侵,更加安全有效的防止客户信息泄露;在支付手段上,加强对加密技术的研发,普及指纹支付或更安全的瞳孔扫描技术等。另外,应当加强用户群的安全意识,开展移动支付安全性教育,普及相关知识,让消费者先知而后行,从而减少安全性问题。

3.2 整合产业链,增强行业合作

银行、运营商、第三方的餐饮娱乐等使用者是移动支付产业链的核心参与者。三者在市场上各自独立又相互依存,所以在保证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应当兼顾其他两者的利益。参与者应当商议协调,明确自身权利与义务,互帮互助,增强行业间的合作,做到“共进退,齐承担”的行业合作发展模式,真正的利用各自的优势,填补各自的缺陷,让移动支付快速而健康的发展。

3.3 培养消费习惯,多样化发展移动支付

面对传统的消费方式,要明确消费者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对症下药”很关键,这就迫使移动支付也需要有多样化的发展来满足各种需求。譬如通过移动支付充值话费、积分、购物、游戏虚拟货币的方式来吸引年轻人;通过移动支付买卖证券,买卖期货,手机银行服务的方式来吸引金融行业的消费者;通过移动支付在菜市场支付、买卖日用品、管理养老金的方式吸引中老年人等等。

3.4 完善法律法规,立法守法

相关部门应建立一个统一完善的行业标准,稳定的法律环境有利于保证支付环境的安全,从而吸引更多消费者,也有益于处理移动支付过程中的纠纷问题。在法律法规建设方面,可以加强与发达国家的交流,借鉴发达国家的移动支付相关法律,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加以创新、改变、完善相应的法律,重视安全性要求,应当明确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加强责任判断,明确定责任归属问题和承担问题。

3.5 制定行业规范,完善行业监管制度

政府各个监管部门之间应该明确各自的责任范围,建立完整的监管结构,解决好监管主体缺失和多头管理的问题,避免交叉监管和监管缺失。在移动支付发展的监管方面提高约束力,让移动支付市场规范运行发展。

目前我国的移动支付产业发展迅速,前景明亮,但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受到许多限制条件的约束,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正视并重视这些不足与问题,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同时还要不断鼓励和支持移动支付方式的创新,确保移动支付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博.国际移动支付产业链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发展建议[J].中国新通信,2014,(18):2-3.

[2]张雨辰,杨坚争,王林.移动支付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J].电子商务,2015,(6):47-48,53.

[3]王美艳.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和策略分析[J].数字化用户,2014,(20):1.

[4]周浩,高晓娟.我国移动支付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知识经济,2015,(22):1.

移动支付的建议篇5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财政政策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离不开区域财政政策,它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能够指导资源宏观配置,促进产业空间布局的实施和区域经济格局的形成,防止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促进广东省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支出政策

1.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为广东省东西两翼和山区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硬件环境。首先必须要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区域开发的战略意义。其次,依照分阶段实施不同区域政策的思路,目前应该把省里的区域开发资金,集中用于落后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考虑到省里资金的合理分配问题,在进一步提高省政府投入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比重的同时,可进行方法上的创新。比如,采取将这笔资金改作为政府利息补贴,或社会投资补贴的形式,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两翼和山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2. 加大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投入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改善地方社会公共服务状况。当前,我省区域差距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公共服务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地区“省民待遇”差距悬殊。要不断缩小这种差距,省、市、县、乡四级政府就必须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及时调整财政投资方向,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公共服务和社会发展事业的投入。在目前体制下,应通过更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逐步使不同地区的居民均可享受到水平大体相当的基本社会福利或公共服务。为此建议:第一,根据国家的工资政策和两翼、山区市县的平均收入水平,参照省级公务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核定人员经费的最低标准,这样有利于留住人才和实现人才的合理流动;第二,设立社会发展转移支付,主要是对落后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国民教育、社会保障、区域危机管理等,通过省里专项资金转移支付,提高应有的服务水平,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在社会发展上的全面差距。

3.支持珠三角产业园区转移的投入

积极推动珠三角产业转移。通过“环珠三角”的理念,积极引导和促进珠江三角洲产业向山区转移。由东西两翼和山区提供土地和劳动力,由珠三角地区提供资金和技术共建工业园区,通过优势互补和利益共享的创新机制,鼓励资源型等产业从珠三角向东西两翼和山区转移。同时,省政府应该在东西两翼和山区规划、建立相应的产业转移园区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配套一定的财政拨款、税收优惠、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政策,引导珠三角的企业在产业转移上尽可能向这些地区转移。

4. 提高劳动力技能素质的投入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是一个重要因素,而劳动力技能素质的高低更是关键。通过在东西两翼及山区一些地区实行完全免费的义务教育,建立示范性高中、构建东西两翼及山区高中教育发展新机制,并建立服务全省的职业教育示范基地、建立职业教育资源跨区域流动机制,建立全方位的人才流动机制等各种有效手段,全面提高东西两翼和山区的劳动力素质。

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收入政策

1.实行更有利于欠发达地区的分税制

1994年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一个后果是“财权上升,事权下放”,不仅增强了对地方政府收入的控制,而且转嫁了大部分支出责任,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为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建议:(1)进一步理顺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政府间的财权与事权关系,合理划分各级收入。实行更为科学、合理的税种划分办法和转移支付方式、技术。(2)必须建立以县级政府为核心转移支付对象的规范的地方转移支付体制。规范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构建县级最低财力保障机制。(3)将“各自为政”的部门转移支付并入政府转移支付体系,由财政部门基于统一的预算框架和政府的整体战略目标,实施集中统一的政府间转移支付。

2.由省财政承担欠发达地区出口退税

从2004年起,国家实行新的退税政策,其总体指导思想为“新帐不欠,老帐要还,完善机制,共同负担,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其中,一项重要的措施是建立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的出口退税新机制,以2003年出口退税实退指标为基数,对超基部分的应退税款,由中央和地方按75%和25%的比例共同负担,完善出口退税机制。新的出口退税机制虽然能够极大的减轻中央财政的压力,但此措施势必加大地方政府尤其是欠发达地区财政压力而引发新的问题。比如我省的揭阳等市基本上需要向省级财政借钱才能维持基本的运转,根本无力支付这部分支出。建议省政府在贯彻中央的出口退税政策时,分类指导,对于我省东西两翼和广大山区实行特殊政策,由省财政承担其出口退税的税金,加大对我省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支持,鼓励地方政府发展经济,扩大出口。

三、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

1.进一步施行激励性转移支付政策的同时,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一般转移支付

改革过去完全按基数法进行地方政府间财力分配的做法,实行激励型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建立“确定基数,超增分成,挂钩奖罚,鼓励先进”的激励型转移支付机制,促进县市经济的发展。同时,还要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目前我省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相对很小,这就使转移支付对欠发达地区进行财政扶持的作用难以发挥。加大一般转移支付力度,扩大其规模。现阶段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一是以现有的转移支付额度为基数,按固定额度逐年递增;二是按一定比例与省财政可供财力挂钩。相对而言,第二种方法较有弹性,省财政集中的财力越大,用于地区财力均衡的力度越大。另外,还要进一步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利用财政工具对市场需求进行直接启动,运用特定区域的政府投资和政府采购,直接启动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需求,促进这些区域经济增长和整体经济的区域性结构转换。

2.进一步完善对口支援,建立稳定可靠的横向转移支付

我省现时的转移支付是以省的纵向转移支付为主,同时也应该适度发展对欠发达地区的横向转移支付。我省珠三角与两翼山区的市县间经济协作一向具有较好的历史基础,建议省以原有的经济协作关系为基础,组织珠三角与两翼山区的各个市县建立市县间的转移支付制度。市县间转移支付制度应当以对项目的专项补助为主,尽量达到双方互补、共同受益的效果。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对口支援,即经济发达或实力较强的一方对经济不发达或实力较弱的一方实施援助的一种政策,是由省政府主导,各市县为主体的一种模式。

3.建立专项扶贫开发转移支付

建立对欠发达地区的专项财政转移支付,主要用于对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科技、扶贫、社会保障、农业开发等重要事业发展的投入。而对于专项转移支付要在解决事权的基础上控制规模,优化结构。现存专项转移支付种类名目繁多,管理混乱,要对这些项目进行归类合并,进一步简化结构。另一方面要加强专项转移资金的监督、审查,防止资金被截留挪用,提高透明度有利于加强对专项转移支付分配、使用的全过程监管,完善专项转移支付管理制度。每一项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设立、审批和分配,要做到有合理明确的分配依据、有操作规程,坚持公开、公正、透明、效率的原则,保证专项资金真正用到提供特定公共服务上来。

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预算政策

设立“区域协调发展委员会”或“区域协调发展基金会”,或类似的区域开发的统一协调机构或基金会,以协调政府部门开发欠发达地区的工作,并通过集中掌握开发基金,负责开发计划的落实执行。这种做法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大大减少以往在山区扶持中,因省直职能部门资金分割而出现“各自为政”、“多头管理”的情况,体现集中财力解决主要矛盾的区域开发导向。更为关键的是,这样可以更好避免项目或资金运作过程中,上级部门“设租”和下级单位“寻租”的弊端,提高援助基金的使用效果。

为体现工作的中立性和超脱性,“区域协调发展委员会”可以由省里一位主要领导挂帅,省发改委牵头,会同财政、教育、科技、交通、水利、环保等主要部门组成,负责两翼和山区开发的统一规划、指导、协调和监督工作。“区域协调发展基金”由“区域协调发展委员会”委托省财政厅代管,所有项目和资金集中调配,统筹使用。而基金来源可以考虑一是省财政每年一般预算的3%拨入,二是省财政每年发行的一定的区域发展建设公债,三是可以考虑发行区域发展建设。另外,考虑到我省东翼、西翼、北部山区的区域差异,可以在统一的区域开发协调机构和基金会下面设立相应的分支机构,更有利于工作的进行。

参考文献:

[1] 王金波: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区域财政政策的支持.科技创新导报,2007(32)

[2] 彭月兰 陈永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思路.财政研究,2004(12)

移动支付的建议篇6

(一)美国联邦政府预算管理的法律基础

约束预算的法律在美国联邦层面上主要是美国宪法。宪法规定:国会必须通过收入和支出预算,总统有权赞成和否决预算,但是国会可以不考虑总统的否决。美国宪法第一章第九节写道:“除非法律规定拨款,否则财政部不得支出款项”。总统只有在人们的代表者———国会的同意下,才可以通过行政部门执行机构执行正常开支。而且,无论是通过法律还是一般性实践,税收和拨款立法决议通常是在立法机关下议院或者众议院中形成的。拥有较小行政区域,在某种情况下频繁选举的立法机构,被认为是最接近民众的。美国在联邦层面上约束预算的程序法有:《反赤字法》(1900年)、《预算和会计法》(1921年)、《国会预算法》①(1974年)、《平衡预算与紧急赤字削减法案》②(1985年)、《预算执行法案》③(1990年)、《首席财政主管法》(1990年)、《联邦信用改革法》(1990年)、《政府绩效和成果法》(1993年)[1]。这些法律的颁布实施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除了相关预算法律规定外,美国还有许多行政法规用于约束预算过程,主要有:由管理和预算办公室(0MB)制定的《A-11》通告(CIRCULARNO.A-11)。它规定了预算编制、预算提交和预算执行;由管理和预算局制订的会计政策,对单位财务报表格式和内容(BulletinNo.01-09)作出相关规定;由财政部制定的《财政规定手册》,补充规定财务报告。联邦会计标准咨询委员会还制订了不同的文件,用于研究会计和审计的标准。此外,美国的《信息自由法》和《阳光下的联邦政府法》,要求财政支出项目及金额公开,财政预算的所有信息都在互联网上公开,公众可以随时登录查询,网上资料更新及时。议会审议预算期间,每天的审议情况当天就可在网上查询,公众还可到指定地点购买或在网上随时获取预算文本及有关预算资料。

(二)州与地方层次的预算

1.州与地方层次的预算过程与三权分立原则美国州与地方层次的预算过程也充分体现三权分立原则,但三权分立在各州预算过程的具体体现不同。如托马斯•P.劳斯所言,“三权分立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它是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联系,贯穿于政府的各个时期和各个部分”。不过综合考虑州长和立法机关对预算的影响,各个州并不相同。爱德华•克林奇和托马斯•劳斯按照预算类型将美国的州分成十三类,比如佛罗里达、密西西比、得克萨斯和犹他属于立法管制州;康涅狄格、佐治亚、爱达荷和明尼苏达州属于这样的州:州长在预算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但是立法机关有独立裁决和质疑行政预算假设和动议的权力;加利福尼亚、伊利诺伊和俄亥俄三个州被划分为行政管制州,在这三个州,州长改进预算说明,接受和审查部门的预算要求,准备并向立法机关提交一份标准的预算建议,立法机关无法接触部门的原始预算请求,只能在预算的审批阶段把州长的建言作为他们商议的基础。

2.州和地方层次的行政、立法权力和功能“美国联邦预算程序在政府的行政部门和立法部门之间创建了一种并不轻松且时常变化的权力平衡”,但是“联邦政府的这种平衡机制并没有直接转移给州和地方政府”。这使美国州和地方层次的预算过程有如下表现:第一,并不是所有的州和地方政府都有正常意义上的行政预算,但都有准备预算草案。有些州的预算由立法机关编制,有些州的预算由州长和立法机关组成的一个联合委员会来编制。有些地方政府的预算,是由一些专业的理财专家在立法机关的指导下编制的。第二,州和地方政府的行政首脑,在财政年度的支出方面经常拥有很大的财政权力。许多州没有常设的立法机关,这些立法机构在日历年度的年初开一次会,批准州的拨款法案或者其他法律,一年的其他时间可能是休会的。若出现意外事件,州长可能有很多扣押权(impoundmentpowers),可以推迟或者废除已经获得批准的拨款法案中的支出。第三,州和地方政府的临时处理机制各不相同。在财政年度已经结束而新的拨款法案尚未到位时,通过这些机制为政府活动提供资金,临时处理机制的具体情况,取决于特定州的制度安排和法律状况。第四,多数州的州长拥有部分否决权,允许州长对立法机关批准的议案进行修改,并将剩余内容签署成法律,而立法机关对于这种部分否决可以再次否决。

3.州和地方政府预算法律限制约翰.L密克赛尔认为,限制(包括对政府规模的限制以及对政府融资规模的限制)、限额(对政府年度财政收入规模的限制,或者对政府财政年度支出规模的限制,或者最高限额)、全民公决和高比例的多数票,“都是州和地方政府财政程序的共同特征;但他们不是联邦政府的特点”,而州和地方政府通常都要求的平衡预算,在不同的州之间规定也存在差异:州长的预算在提交时候必须是平衡的;立法通过的预算必须是平衡的;预算年度结束时,预算必须是平衡的。出于资本性建设融资目的,或者是弥补政府运营产生的赤字,州和地方政府可以发行债务,但是有限额的规定。开征于1913年的联邦所得税特别规定,州和地方政府债券的利息免税。1986年的《税制改革法案》进一步区分了两种市政债券:私人债券和公共债券,规定私人债券应税而公共债券免税。

二、中国政府预算管理法治化方面的缺陷

(一)中国规范政府预算行为的法律法规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公共财政框架下的预算管理应在法律赋予的权限范围内开展。中国已经建立起不同层次的预算管理法律规范,规范政府预算行为。目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根本法,中国已经建立起来的规范政府预算行为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三个层次:预算管理相关法规;①预算管理相关行政法规;②以及一些地方性法规。③

(二)中国预算管理在法治化方面的缺陷

1.政府间财政关系缺乏法律约束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实质是财政资源在各级政府间的配置问题,核心是财政分权,规范的财政分权度是公共财政制度是否完善的重要判断标准。现行政府间因事权不清晰,财权与事权不匹配而使得地方政府对政府间关系难以预期,尽管财权、事权匹配问题从理论上很容易讲得明白,其弊端也看得清楚,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及其官员在此过程中同样扮演着“经济人”角色,都有着自身利益的考虑,其必然结果是政府间财政分配秩序的混乱。如果追溯源头,则是因为政府权力,尤其是中央政府的权力没有受到来自法律的有效限制和约束,财权与事权的分配是根据中央需要,而不是宪法、法律的明确规定。因此,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制定中国的《政府间财政关系法》,以立法的形式规范政府间财政关系,并以规范化方式保证协调和运转,规范财政收支责任,尤其完善省及省以下地方政府收支责任制度,完善地方税制体系,适当充实地方政府财政实力。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各个方面在硬预算约束中扮演重要角色:政府间转移支付的透明度和可预见性减少政府间讨价还价的道德风险;通过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对地方需求作出反应的能力,而不是过度地依赖中央的转移支付以及合理划分各级政府间的支出责任并保持决定政府支出时的充足弹性,促进地方政府对自己的财政支出行为负责(乔纳森•雷登;冈纳•S.埃斯克兰德;詹妮•李维克)。

2.现行《预算法》的不完善在建设法治国家、促进良好治理和推动政府改革方面,预算都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而这种作用是建立在一部“好预算法”基础之上。1995年1月1日公布实施的现行《预算法》,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第一部预算法,其颁布实施是预算法治化的重要一步。但是,与快速发展的预算环境相比,预算法还需要完善。现行《预算法》无法对政府行为形成有效的约束,比如《预算法》明确规定“中央政府公共预算不列赤字”、“地方各级政府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原则编制预算,不列赤字”,“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债券”,但实际情况是,财政赤字、地方政府变相举债(包括基层乡镇政府),引致或由于隐性债务风险的情形相当普遍,税收征管中存在税务部门人为调节进度、税款流失严重的现象,财政资金存在违规使用情况。问责不力、对违规行为缺乏严厉制裁,使得预算产生形式化倾向,预算对政府行为的约束效力不足,失去政府预算产生的最初目的。

3.权力机关对预算的审查难以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审议的预算草案信息不足,人大代表预算审批能力的不足,预算否决权的缺失,都影响到人大对预算审查的实际效果。

三、美国联邦政府预算管理的法律基础对中国政府预算管理法治化的启示

(一)建立防止预算权力滥用的制衡机制

法治是现代财政预算制度的灵魂,预算的法治性源于宪法规定。美国联邦政府的基本课税权由宪法授予,以宪法形式划分各级政府间的财政权利和义务,由此建立了政府间财政的基本框架。基于宪法精神对预算活动的法理解释,使得预算活动必须追求公共资金的效率运作,“防止出现笼络民心的政治拨款”[1],从而防止预算权力被滥用。从西方国家预算过程,立法机构对预算编制的审批、预算调整追加、机动财力使用、决算及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都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权力制约机制。无论是政府的资金分配行为还是立法机构的监督,都依法而为,严格遵循“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原则。在美国、日本等国,如果预算年度开始后,预算还未被批准,议会将不得不通过一个临时预算以保证必要的运转支出。由于立法部门和行政部门的相互牵制和制衡,使得政府预算在高度民主化和法制化的环境下得以运行。中国应积极建立起防止预算权力滥用的制衡机制,追求公共资金的效率运营。

(二)建立政府预算的权威性:

将政府收支权力关入制度的笼子政府预算一经立法机关审议批准便具有法律效力,理应得到遵守,不得随意调整和变更。目前中国年度预算超收收入尽管需要报人大备案,但其具体使用的自由裁量权却往往由各级财政部门斟酌使用,极易脱离立法监督机构的审查和监督。在支出方面,不按预算办事的情况时有发生,预算指标到位率低,预算执行中的变动和调整频繁,使得预算失去了其法律意义上的严肃性。必须树立起预算的实质上的权威性,使得预算制度成为约束官僚机构低效扩张和滥用公权的制度,这是减少财政机会主义行为的关键制度安排。

(三)建立起明晰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相关法律制度

1.通过法律明确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责任法律必须明确政府间的事权范围,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责任。不仅仅是明确中央政府与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的财政关系,还要以宪法为基本原则,明确省与省以下各级政府间的财政收支关系。对于各级政府间共同事务的政策制定、资金筹集、具体实施以及监督管理,以法律形式在不同级次政府间加以明确;依此规范政府间财权划分,在宪法层次上固定各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范围。虽然中国法律并未规定上级政府负有下级政府偿债提供资金的义务,但是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实际上承担着无限责任,地方政府出于经济增长压力或者其他动机,可能采取政府担保等方式获取短期投资资金争取政绩,而隐性风险与或有风险引起的财政成本很难在政府预算中获得反映,形成的地方政府未来支出压力经由基层政府向上层层传递,压力最终汇聚到中央政府。由于缺乏避险动机,地方政府沉重债务负担被迫拖欠,地方财政状况恶化,最后买单还是中央政府。部分针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研究文献认为正是地方政府预算内资金的不足直接催生地方政府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甚至将近年来房价的高涨不下部分归结为地方政府寻求资金依赖卖地的结果。那些过度依赖卖地获得财政资金的地方政府,想必在形式上的预算平衡是满足的,但形式的遵从并不代表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也可获得积极评价,实际上这样的地方政府决策者可能是最不负责任的者,因为他们的行为带来的只是地方政府短期的繁荣表象和长期财政脆弱,毁坏财政持续性。只有通过预算立法审查过程强化地方政府的财政责任,让地方政府产生不仅仅对上负责还有对下负责的意识,才是预算法治的应有之义。

2.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相关的法律制度转移支付是指为了实现宏观财政政策目标,财政收入在政府间无偿流动的政府经济行为。这种流动既可以在不同级次政府间流动(纵向转移支付),也可以在同级政府间流动(横向转移支付),包括均衡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和分类转移支付等形式。转移支付的基本目的是通过安排一定财政资金在政府间的流动促进各级政府间以及同级政府间的公平。转移支付支付制度与国家产业政策、地区发展政策结合有助于实现特定政策目标,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经济发展。转移支付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内容,建立各级政府间规范的、受法治约束的转移支付制度至关重要,对与中国的预算管理体制,规范专业支付制度包括规范中央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以及省(自治区)级以下的转移支付两个方面。由于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受制于财政收支行为的规范化、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完善、政府间财权与事权的合理划分以及政府与市场的准确界定,因而转移支付制度相关法律规定应该在完善政府间财政关系法律框架内考虑。在中国,优化转移支付制度应以调整结构为主,逐步降低直至取消税收返还,建立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专项转移支付为辅的转移支付体系。进一步清理、整合专项转移支付,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审批程序,改进资金分配办法,完善专项转移支付分配、使用、绩效评估全过程管理监督制度。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新增财力中要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提高欠发达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创新财政管理方式,积极推动省管县的财政体制管理改革,简化管理层次,充实基层财力,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

移动支付的建议篇7

关键词: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转移支付;均等化;公共财政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6)03-0074-04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下简称《规划》)设专章阐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全体公民都能公平可及地获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但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面临的供给不足和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还没有得到充分保障。长期以来我国实行非均衡的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导致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主体面临严重缺位”。[1]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因此,研究当前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路径,对2020年争取基本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规划》目标,意义重大。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所以,本文拟针对当前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面临的困境,探讨破解困境政策建议的可行方式。

一、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

2006年完成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发生彻底转变,政府投资成为农村公共服务的主要来源,“政府投资采取竞争性转移支付与普惠式转移支付两种主要方式”,[2]前者是以项目制的方式,自下而上申请农村公共服务项目;后者面向所有符合条件的农村或农民,如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农业综合补贴、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农村低保、农村危房改造等。

以项目制为主要内容的竞争性转移支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村需要运作各种外部关系争取有限的项目资源,导致公共服务向富村集中,成为地方政府集中资源打造的亮点和政绩,造成的结果是公共财政资源高度集中,无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而且大多数项目最终落地的是那些有建设基础和一定财力的村庄,导致绝大多数财力不丰厚的村庄无法实现公共服务项目落地。自上而下发包的农村公共服务项目,由于“项目的导入与村庄内部真实的公共服务需求发生错位,因此即便项目进入村庄,也有可能因为忽视村庄的自主性和实际的真实需求,从而对村庄造成损害,甚至有可能导致村集体破产和村社会解体”,[3]因此这种竞争性的项目制无法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导致“原始公共服务目标的脱靶”。[4]以项目制形式运作的“一事一议”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方面是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另一方面尽管从“2008至2012年全国各级财政累计投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697.8亿元”,但“到2012年全国开展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村占总村数的比例仅为37.3%”,[5]全国仍有超过60%的村无法通过这种政策安排获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因此这种运作方式同样无法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就普惠式转移支付来说,这些名目繁多的转移支付对象除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外,其他都直接面向农民个体,而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的数额很低,这笔转移支付仅能保证主要村干部的补贴和村组织基本运转,却无法提供农村亟需的基本公共服务,导致“村组织作为农村公共服务提供关键性支点的动摇,农民陷入自组织的集体化困境”。[4]因此,壮大村组织使之成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关键性支点,是当前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突出问题。

由于当前村组织的公共服务能力存在巨大差异,公共服务供给状况差距巨大,少量公共服务能力强的村组织,获取了更多的转移支付资源,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渐行渐远;而更多的村组织受制于财力有限,无法供给农村亟需的基本公共服务。“如何在公正的前提下,帮助农村改善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是城乡统筹在为乡村治理提供物质支撑方面最需要的制度创制”,[6]因此,当前既有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需要政策创新,既要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也要保障村组织长久的公共服务能力,尽快解决当前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面临的困境。

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三大困境

1.村组织运转经费无法保障公共服务能力。税费改革后政府公共财政对村组织的转移支付,仅限于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却没有标准化的转移支付,即税费改革后用村组织转移支付取代了之前制度化的村级三项提留。依据2009年中办、国办的《关于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促进村级组织建设的意见》(下简称《意见》),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主要保证村级组织实施村级管理的需要,应“主要依靠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增加村级收入来保障,政府给予适当补助”,其目的是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的补助范围包括村干部报酬(35人)、离任村干部待遇、村办公经费和其他必要支出等。从各地补助金额看,各地补助标准差距较大,如四川省2009年村均补助10万元,江苏省从2010年起村均12万元,福建省从2014年起村均不低于8万元,江西省2010年村均5.4万元,青海省从2013年起村级组织运转经费7.5万元。[7]

这项政策安排确保了村组织的基本运转,但这些标准不一的补助仅能维持村组织的基本运转,无法确保村组织的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更无法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因为村组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没有制度化的财力保障,尤其在村组织丧失制度化收入来源的情况下,村组织除少数财力较好外,大多村组织没有收入来源,甚至处于零收入的尴尬境地。连运转都普遍困难的村组织自然缺乏提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无法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2.竞争性转移支付导致资源向富村集中。税费改革后的农村公共服务,政府投入取代之前的村组织成为主要的投入来源,政府供给农村公共服务采取竞争性转移支付和普惠式转移支付方式。从上述分析可知,这两种转移支付方式都无法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竞争性转移支付使得农村公共服务资源向富村集聚,多数财力困难的村组织难以获取竞争性转移支付,缺乏提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普惠式转移支付主要对象是原子化的农民个体,而自组织化的农民无法供给亟需的农村公共服务。“重要的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行为,都应当有相应的标准可以遵循,从而切实提升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标准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基本要素,与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密不可分”,[8]要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需用标准化公式取代以竞争性转移支付为主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从而实现基层治理的现代化。

3.农村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的困境。农村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已写入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但从已采取的农村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措施看,由于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导致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仍难以实现,甚至会扩大现有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现象。

其一是均等化的推进机制仍以传统的竞争性项目制为主要方式,如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小组办公室主任王卫星指出,“各级相关职能部门负责相应项目的组织和指导工作,包括项目申报、项目建设的管理和指导”,通过传统的竞争性项目制实现“建立农村公共服务标准化合作推进机制”的目标。而竞争性项目制的后果是资源向富村集中,与均等化目标渐行渐远。

其二是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职能承担主体是县乡政府。“试点以县市政府为承担实施单位,县市各相关职能部门根据职能定位和工作任务,分工协作,紧密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水平,具体制定与当地发展相适应的标准体系。”[9]这意味着县市以下政府(主要是县乡政府)是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责任主体。由于县乡政府财力弱小、支出责任庞杂且各地财力差距大,因此完成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任务超出了县乡政府能力,为完成上级政府布置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任务,其必然会采取一些对策以完成任务,如集中资源打造政绩亮点,在上级验收时去集中资源打造的亮点村现场验收等,因此无法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

从上述当前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面临的困境看,要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需要在现有政策安排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政策创新,以达到2020年基本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规划》目标。

三、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建议

1.政策创新要弥补现有政策安排的不足。要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需要弥补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财政缺位,这需要至少从两方面克服现有政策安排的不足:其一,摆脱以项目制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传统做法,大大降低项目制在农村公共服务转移支付中的比例,代之以可操作的标准化的因素测算法,对所有村组织的基本公共服务通过转移支付予以长期的保障;其二,要根据财力和事权对等的原则,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责任承担主体,从当前的县乡政府转移到中央政府。一方面这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规定的原则:“保持现有中央和地方财力格局总体稳定,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毕竟中央政府集中了一半左右财力,而“中央财政本级支出只占全国总支出15%”。[10]另一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超出了地域性而具有全国性特点,根据当前中央和地方财力与支出责任的现状,由中央政府承担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转移支付职能,改变当前把支出责任推给财力弱小、支出责任庞杂、财力差距大的县乡政府的现状,才能真正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2.在法律中明确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各级政府责任。从世界范围内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模式看,虽然各个国家向农村供给公共服务的范围不尽相同,但面向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一般都按照明确的法律规定,由各级政府共同提供。各个国家向农村提供公共服务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向农村供给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尤其是基本的社会项目大体相同;二是各个国家的政府面向农村居民提供的公共服务,在范围和具体内容上与面向城镇居民提供的公共服务鲜有区别,各级政府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责任划分和经费保障,在宪法或有关法律中有明确的规定。而我国关于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职责和经费保障,迄今并没有具体的宪法或法律规定。为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借鉴域外做法,在法律中明确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各级政府责任。

3.协调解决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资金来源。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支出责任转移到中央政府后,在中央政府的财政大盘子里如何安排呢?假如以每年村均转移支付30万元算,全国60多万个村的转移支付超过1800亿元。其实中央政府并不需要专门从财政盘子中切这么一块出来,只需要对现有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方式进行必要的调整即可。“中央各部门掌握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发包的支配权,中央的一些部、委、办手中掌握着大量的专项资金,拥有资源的配置权,仅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的项目就高达94项”,[3]因此,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支出责任转到中央政府后,所需经费可从压缩不同部、委、办掌握的项目中来。当前以项目制运作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应归并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转移支付中,其它面向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大多项目也要归并。

2015年2月的《国务院关于改革和完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的意见》明确要求,“清理整合专项转移支付;逐步取消竞争性领域专项转移支付;建立一般性转移支付稳定增长机制,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逐步将一般性转移支付占比提高到60%以上。”根据这个政策规定,本文提出压缩专项支付比例作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转移支付的资金来源,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4.以统一明确的转移支付公式确定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转移支付金额。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转移支付,是否要对全国60多万个村组织划定同样的标准?对此,成都市作为全国仅有的两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在村组织公共服务转移支付方面做出了大胆探索,但其无论穷富一律40万元专项资金的做法却不利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村组织公共服务转移支付,不能实行全国一致的标准,需要确定一些主要的相关因素,如村集体收入状况、人口数量、是否连片特困地区等,不同关键因素设定合适的权重,根据这些因素和指标权重,设定村组织公共服务转移支付的公式。总原则是村集体收入低、人口数量大、连片特困地区等因素的村组织,公共服务转移支付数额大。在统一的转移支付公式下,中央政府对村组织公共服务的转移支付,能避免富村获取更多资源的不合理现状,限制政府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在项目审批中的巨大自由裁量权,同时也有利于政府部门简政放权和廉政建设。

从国际范围看,政府对全国范围内无论城乡实行无差别的均等化公共服务,用统一明确的公式进行转移支付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如德国国民无论其生活在德国的哪个地区,都有权利享受基本相同的公共设施和服务,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把《基本法》规定的“公民生存条件一致性”原则贯彻到实处。德国农村的公共事业项目所需资金全部由政府预算保障,由联邦政府或州政府委托地方政府实施的项目,相关全部支出以上级专项转移支付的方式保障;法律规定属于地方政府承担的公共事业建设支出,由各级政府共同承担,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按照既定的明确公式统一为地方拨付资金。当前我国“财政收入向上级政府特别是中央与省政府集中,但在具体的财政支出责任分配方面却无相应的法律规范,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上没有清楚明确的公式或规章可循”,[11]而通过上下级之间党政系统层层向下转移支出责任,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如此导致财力最为薄弱的基本政府实际承担了远超自身财力的财政支出责任,这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难以保障的重要原因。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支出责任需要用统一明确的转移支付公式,为村组织公共服务供给提供可预期的法定化保障。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完全由政府预算提供,由当前财政仅保障村组织正常运转,扩大到保障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依据标准化公式实行无差别、无条件的转移支付,从而改变当前财力层层上收、支出责任层层下移的有悖职能法定的混乱状况。

5.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诉求表达机制。村组织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转移支付,虽从政策上确保了村组织的公共服务能力,但却未必一定能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从外部导入的财政资源需要结合农村公共服务诉求的真实表达,才能确保村组织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真正符合农民的意愿。农民通过何种方式准确表达集体场域下的公共服务诉求,这涉及 “改善乡村治理机制”问题。“富人治村”和“维持会”是当前村民自治实践的两种典型样态,这两种样态下村组织的主要职能是完成乡镇布置的指标任务。其实并非仅仅东部地区的村组织属于“富人治村”的样态,在中西部地区的村组织同样具有这个特点,或者说,中西部地区的村组织兼具“维持会”和“富人治村”两个特征,只是“富人治村”在东部地区更加明显而已。无论是“富人治村”的东部还是兼具两种特征的中西部村组织,在改善乡村治理机制方面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村庄内部的民主资源有待开发,应通过发挥民主调动起村民参与村庄治理的积极性。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建立起集体场域下公共服务诉求的准确表达机制,从外部导入的财政转移支付资源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国内一些地方在农民公共服务诉求表达方面进行了探索,如成都市采用村民议事会的做法,在把村庄公共服务纳入公共财政的同时,试图建立起农民公共服务诉求表达机制,通过层层选代表组成村民议事会,讨论村庄的公共服务需求。虽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议事会成员积极性不高、议事要补助、村民对与自己切身利益不相关的公共事务漠不关心等,[12]但总体看取得了一些成效。亚里士多德说,凡为最大多数人所共有的东西最不为人所关心,因此农民公共服务诉求的准确表达需要建立在这个客观基础上,比如每户可以提出一个自己认为最迫切解决的公共服务事项,一个几百户的村汇总后,可以村民议事会或村民大会的方式投票,票多者可列为村组织供给的公共服务事项,这样既顺应了村民只关心自己切身利益的客观现实,也能比较好地体现民意。因此根据当前乡村治理的客观特点和存在问题,需要通过发挥农村民主调动村民表达真实公共服务诉求的积极性,放手让农户自己来表达所认为最需要供给的公共服务,再通过票决的方式选择村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事项。只有基于真实民意基础上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才是有效的公共服务供给。

参考文献:

[1]吴孔凡.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J].中国财政,2008,(21).

[2]王睿,贺雪峰.当前“三农”政策中的若干重大问题[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5,(2).

[3]折晓叶,陈婴婴.项目制的分级运作机制和治理逻辑[J].中国社会科学,2011,(4).

[4]贺东航,张现洪.政治系统论视野下的农村公共服务:现状与改革[J].探索,2013,(3).

[5]李存才.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取得四大成效[N].中国财经报,2013-06-05.

[6]孙津.中国“三农”问题的体制转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4).

[7]卢海.我省村级组织运转经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N].青海日报,2013-04-02.

[8]俞可平.标准化是治理现代化的基石[J].人民论坛,2015,(31).

[9]王卫星.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公共服务标准化[J].中国财政,2014,(3).

[10]赵鹏.楼继伟:房产税改革应减少交易税费[N].京华时报,2013-11-23.

[11]赖海榕.乡村治理的国际比较――德国、匈牙利和印度经验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1).

移动支付的建议篇8

关键词:移动支付 手机支付 移动电子商务 发展 趋势

一、移动支付的概述及几种支付方式的对比

(一)移动支付的基本概念

移动支付,即手机支付,是利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允许用户使用移动终端对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支付的服务,从而实现商业交易。

移动支付是移动电子商务实现的重要环节,它依赖于货币电子化、支付电子化、商务电子化。货币电子化--电子货币,是指用一定金额的现实货币从发行者处兑换处代表同等金额的数据,通过电子化的方法将数据转移给支付对象实现商品支付。电子货币通常在银行专用网络上传输。支付电子化--电子支付,是指从事电子商务交易的双方或多方,通过信息网络,使用数字化的方式进行货币支付实现商务交易。电子支付采用先进的通信手段,先进技术的数字流转技术来完成信息传输,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经济的优势。移动电子商务是通过移动通讯网络,利用移动终端实现商业活动的电子商务模式,是随着技术发展与市场变化出现的新的商务模式。

(二)电子商务环境中几种支付方式的比较

1、第三方平台支付

第三方平台支付模式下,付款者和收款者首先必须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申请账户,并提供银行帐号。商务交易前,付款人将资金转移到支付账户中。交易是,付款人发出支付请求,第三方平台将付款人帐户中的相应资金转移到自己的帐户中,通知收款人发货,到货后付款人确认,第三方平台将该资金划拨到收款人账户中。

2、虚拟货币支付

虚拟货币支付是商家自己发行的支付工具,用于支付自己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用户需要通过其他支付方式购买如现金、银行卡等购买虚拟货币,购买完成后资金已经向商家支付完成,后面的消费只是交易的确认。

虚拟货币对于商家的好处是吸引会员、吸纳资金,也便于管理和调整,有效保障了商家的利益。对于用户而言,使用虚拟货币可以在特定平台上消费和享受一定的服务,但虚拟货币不能兑换成现实货币,通用性差。

3、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比起其他支付方式,有以下优点:1,使用更加方便、速度快。移动支付是目前速度最快的支付方式,付款人可以利用手机随时随地完成支付,移动支付甚至比银行卡更加便利。2,安全性好。比起计算机,手机对病毒的免疫力更强,使得不法分子获取用户帐户信息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手机支付的安全性大于网上支付。但由于移动支付技术暂时还不够成熟,有时无法保证交易的实时性。

二、移动支付的发展

移动支付产业发展的主要条件包括规模的庞大用户群、成熟的技术以及合理的运营模式。我国的手机用户群体庞大,近年来的信息技术发展也为移动支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移动支付的运营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移动运营商主导的商业模式,二是金融机构主导的商业模式,第三是第三方平台提供商主导的商业模式。

移动支付的业务发展方面,移动支付主要有以下几种商业模式:1,以移动运营商为主体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下,运营商常将交易费用直接从用户话费中扣除,以减少与金融机构的业务联系。2,以金融机构为运营主体的商业模式,用户直接通过扣除银行帐户中的资金进行移动支付。3,以支付机构为运营主体的商业模式。这些支付机构独立于移动运营商和金融机构,以移动支付作为其支付业务的延伸,如支付宝手机支付,利用支付宝帐户实现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的发展特点有以下几点:第一,发展迅速,据统计,2012年我国手机用户已突破10亿,互联网数据中心预测,2013年我国智能手机用户数量将超过5亿。移动支付业务交易规模持续增长,根据艾瑞的统计,近几年移动购物同比增速达到400%,用户使用移动支付的意识也不断上升。第二,技术标准不一。移动支付业务技术方面,不同机构的技术标准各不相同,如银联主要拓展银行卡的使用,中国移动则自己进行技术标准的研发。但这种情况正在逐步改善,2012年6月,中国银联和中国移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打下基础。

三、国内外移动支付的应用状况

(一)国内移动支付的应用

通过以上分析,对国内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有了大致的了解:目前我国移动支付的各参与主体都在积极发展移动支付业务。商业银行的移动支付应用,除了手机银行业务,还有移动支付功能如网购、充值等。除了远程支付,部分银行开展了手机近场支付应用。中国移动、联通和电信三大移动运营商对手机也积极投入近场支付业务,部分运营商开始与金融机构合作,共同实现金融帐户与移动终端结合。第三方支付也通过开发智能手机客户端支付软件,涉足移动支付,如支付宝,用户可以通过移动客户端使用第三方平成支付。

(二)国外两种移动支付发展模式的简述

1、日韩为代表的手机现场支付发展模式

手机现场支付发展模式的特点是移动增值业务发展成熟、运营商地位强势以及用户有着良好的终端消费习惯,这些因素有利于现场支付业务的开展。同时,现场支付发展也依赖于丰富的应用作为支撑,如日本NTT DoCoMo手机支付,它围绕电子支付,不断丰富手机支付业务,其应用延伸到了信用卡、电子票据如机票和电影票、合作商家会员卡等功能,覆盖了多家餐厅、便利店及自动售货机,带动了手机支付业务的全面发展。

2、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地区移动支付发展模式

欧美发达国家地区主流的移动支付业务以远程为主,多用于WAP(无线应用协议)业务、电子票务等。近年来,围绕和信用卡的直接或间接合作,欧美地区移动支付有创新发展的趋势,如Square公司,提供小额现场支付的手机刷卡产品,使用Square软件可以将手机变成POS机,接受银行卡进行小额支付,同时还可为商家提供数据分析,每次刷卡商家可通过软件查看对方是否自己的老客户等信息。

综上可发现各国移动支付的发展结合了当地金融和产业发展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发展模式。

四、移动支付发展的挑战及展望

(一)移动支付发展面临的挑战

在我国对于移动运营商而言,移动支付面临几大挑战:首先是资源整合。移动支付产业链涉及多个主体,终端用户、商户、运营商、金融机构、第三方服务商等,产业链极为复杂,对运营商的资源整合能力提出了挑战。其次,运营商面临着盈利模式的挑战。移动支付产品本身带来的收益十分有限,以艾瑞预测数据为例,到2012年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而运营商最多能达到的总收入只有10亿元,且三家运营商之间还需再分配,结合硬件成本与推广费用,运营商的投入与产出处于极度失衡状态。第三,移动支付的发展面临着业务应用模式单一的挑战,以手机刷卡为例,对于用户而言仅仅是刷银行卡形式转变成刷手机的形式,缺乏足够的动力和吸引力使用移动业务。

(二)移动支付发展趋势

对应上述分析,长远来看,我国移动支付市场发展趋势主要有三方面:首先合作模式方面,产业链各方涌现较多竞争者,在分担营销成本同时积极探索出各方共赢的商务模式,为消费者全面提供便捷的应用。其次在技术标准方面,最终出现一种主导的技术标准。再次在支付实现方式上,线上的远程支付与线下的现场支付双重应用整合,提供综合化服务。最后,政策层面更加完善监管,做到市场公平,推动移动支付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华强,吴道义等,我国移动支付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金融实务》,2013年第三期

[2]樊鹏,移动支付现状及发展趋势浅析,《社科纵横》,2011年第11期

[3]李尤,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中的电子支付方式比较分析,《企业技术开发》,2006.06

[4]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我国移动支付发展现状及建议,2013年05月22日

[5]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国内外移动支付发展研究探析,2010年12月14日

上一篇:公民环保意识报告范文 下一篇:生态恢复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