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9 18:17:42

移动互联网论文

移动互联网论文范文第1篇

移动图书馆是数宇图书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衍生出来的新型产物,它既秉承了数宇图书馆的一般特性,而且还具有“可移动”的特性.具体体现在,以布局完善的无线网络、互联网以及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为依托,让用户能够突破时间、地点和空间的局限性,利用各种便携式的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PDA、手持阅读器、平板电脑、MP4等)实现快速、简便、及时地查阅、浏览和下载图书馆提供的各类服务信息.移动图书馆的横空出世,打破了传统的只支持在线浏览的阅读模式,增添了灵活方便的离线阅读模式.不仅支持读者在网上进行浏览书籍和文章,还可以将图书资料通过下载软件保存到U盘、手机等移动设备,实现随时随地阅读.全球首家移动图书馆的问世是在2011年6月由我国北京书生公司推出的书生移动图书馆,其标志着移动图书馆时代已然来临.但作为新生事物,移动图书馆目前还有很多问题尚待解决,还有很长的建设之路要走.

2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移动图书馆建设

图书馆建立的目的是为读者服务,其主要职能是向用户提供所需的各种信息.因此,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建立的移动图书馆的目的也是顺应时展潮流,更好地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就如何依托移动互联网推进移动图书馆建设,本文从信息资源建设、移动服务创新以及管理方式三个方面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

2.1移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

移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来源广泛、格式多样、种类繁多.尤其是随着信息的爆炸式增长,数字资源存储量惊人.如何让移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满足现代化的发展需求,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信息服务,需要立足客户视角,全方位实施改进.2.1.1对移动图书馆的多元化采访当前移动网络的兴盛直接带动了采访方式的改变,原来单纯的采访需要融入更多的网络形式才能体现技术的进步.采访者也需要及时更新采访理念,更多的把多元化的信息加入进来,像视频、音频和图形图像等.借助中国图书评论沙龙、豆瓣网等网络区域参考网上的不同声音,将大众倾向性的内容和系统的购买功能进行合成,有效地促进图书馆采访行动的完善,并可以借助元信息的规则来尽量增加馆藏,还要主动跟当地的图书馆进行有效沟通,形成联动机制,不断实现图书资源的全民共享,在信息资源建设方面通过多元采访的形式丰富移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图书馆的互动中来.2.1.2移动图书馆关于编口流程的改变普通的编口流程是指形成口录和便利搜索.移动图书馆的编口流程要重点关注三点:(1)对于标明参考文献时要做到尽量体现文献深度,全方位展开文献,尤其是有关多个专业和多个题目的文献,要做到增加类号和主题来标明,从而帮助用户实现以各种题目来搜索文献的目的(.2)图书用语尽量简单化,搜索用语尽量易于理解,也就是普遍考虑读者的文化程度,来提高其检索效率(.3)主导推动读者对编口流程的了解,其中一个优秀的范例为OpenWorldCat,其致力于将读者的编口流程参与和传统的图书馆编口工作者的参与进行很好的联合,将编口流程的范围扩散到了互联网用户.互联网用户能够为某一数据来源添加引用次数、说明和用后感等信息,以进一步填充元信息的各项属性,当然这要排除题目、著者、刊物和日期等元信息.即使一般用户无法接触到关键的编口信息,他们的主动参与也会给数据资源带来新的信息量.一些关键的元信息具有很大的适用价值,编口工作者要及时对各种来源、各种形态的信息进行扑捉和分类化管理,借助对元信息的分类化管理和加工,产生新的正规化的元信息.

2.2移动图书馆服务创新

2.2.1服务的外延———变化性互联网时代的移动本质为即时性、私密性、便利性、精确性和定位性等,这是与传统网络的相比出现的新特点.当移动互联网在风生水起的时候,图书馆可以借助这一移动技术应用于一些场景、客户端和互联网等平台中(.1)对于移动场景而言,主要是没有时间和地点限制的资源共享,读者可以借助于一些移动设备一无线的方式连接到远程的图书馆平台,来进行虚拟的访问,如账户登录或注册、搜索书名、查阅资料、预约下载和实时读取资源等各类网络服务.在很大程度上为用户提供了便利,实现了利用网络全天候的共享馆外图书资源,既节省了路程和时间,也避免了因为图书馆自身业务的变更而带来的困扰(.2)客户端的应用中,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终端的便于携带,人性化操作和灵活的控制,功能朝着智能化的方向不断发展,随时可以更新旧的应用和知识(.3)对于移动网络的便利,主要能够为客户实现定位和追踪功能,客户将终端通过互联网接入不同的局域网,在移动中实现账户的登录和资源共享,能够解决客户的身份识别、付款、资金管理、账户解析、数据判断等需求.这一功能会产生一个新的应用领域,让客户跨越时空来共享资源,从而满足大众对移动网络的应用需求.2.2.2网页和搜索的变更传统的图书馆主要是为大众提供信息数据,并没有提供搜索功能,这一点不如谷歌、百度和雅虎等搜索网站.因此移动图书馆要意识到在传统功能如信息收集和存放的基础上必须借助于网络来扩大业务范围,如开发搜索业务加强馆藏的影响面,推销图书种类,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2.2.1从页面的设置来看,移动图书馆要力求拓宽原来图书馆的狭窄业务,为消除缺乏搜索技术而带来的负面影响,要改变网络页面,满足不同用户的体验要求,利用技术手段改变系统的滞后性,将一个流畅、新颖、符合用户审美的页面提供给读者,如前面提到的谷歌和百度等网络.2.2.2.2从网页的搜索功能来看,移动图书馆要实现对馆藏信息的实时读取和收集,实现快速准确的网络平台检索功能.保证搜索功能的实现可以让读者尽情体验移动互联网带给他们的便利,并获取高准确度和更大范围内的优质资源,实现快速、强大和深层次的搜索体验,更搜索流程更便捷、高校,体现搜索技术的人性化设计和可视化的优势,为用户提供更精确、优质的搜索结果.

2.3移动图书馆管理方式的更新

2.3.1移动图书馆需要成立迅速的反馈体制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势头下,移动终端用户数量也在大量增加,丰富多样的信息技术不断出现,而图书馆却将要变成过时数据的存储地和发散地.移动网络作为新的数据提供平台,同时从更新速度和资源储量上快速进步.例如,搜狐网站的网页更新速度高达每日五亿页面.因此,对移动图书馆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不但要实现信息的动态更新,还要让用户在体验图书馆信息的便利性的同时获取新的启发.此外,移动图书馆还要成立迅速反馈机制,如利用即时聊天工具、微博微信、语音、短信技术等程序来实现实时沟通,满足用户各种需求,将高效率的为用户节约时间当成首要目标,不断提高更新速度,在传统图书馆的业务基础上提高实效、扩大范围,只有这样才能成立迅速的反馈机制,让移动图书馆在管理上更为先进.2.3.2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需要维护信息版权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资源具有共享性的特色,因此信息的版权纠纷一直以来始终困扰着互联网的扩大和发展.数字图书馆也是提供移动网络信息查询功能的平台,同样在具备数据信息资源共享的条件下,面临着信息的安全维护和信息版权的产权保护的难题.移动图书馆可以利用各项网络技术来加强对信息版权的保护,区分不同重要程度的用户登录.利用以下手段:网络地址识别和账户区分、信息转载限制、数据加密算法的应用、提交版权申请避免侵权等.目前,国内的数字图书馆的开发才刚刚开始,有关移动图书馆业务中的信息版权维护的意识和维权行动还不多,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舆论,尤其是关于视频版权的维护和技术应用这一领域的案例很少,从而有关移动阅读的信息版权法规很不健全.因为移动图书馆的数据信息容易拷贝和更新,所以特别要对移动阅读这一领域的业务版权保护重视起来,伴随着移动图书馆的发展,信息版权维护也应该成为关注的重点.2.3.3移动图书馆主管部门对待用户评论要理智移动图书馆在发展建设过程中会得到包括用户在内的使用者的意见或建议,作为主管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吸纳合理有效的意见和建议,即要具有包容的大局意识,及时采取措施,快速给出回复,使真正的有利于图书馆发展的好计策得以采纳,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用户还会给出对工作人员的评价,有积极的和消极的.当出现对工作人员的积极评价时,主管部门领导要借此正面肯定这一评价,树立大家学习的榜样,对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姿态给予积极评价;当出现消极评价时,领导要采取宽容的做法,让工作人员能够主动意识到自身的问题并积极改进.当然这一评价的来源也有可能存在偏颇,因此宽容的处理方式有时会起到积极的效果.另外,馆内还要采用严格的技术手段来有效监督用户的评价和上传的数据资源,来避免不良的信息和资源对图书馆造成坏的影响.2.3.4移动图书馆必须提高工作人员的素养为了将图书馆的效用更大扩充,移动图书馆必须对工作人员的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有利于更好的促进图书馆相关业务的发展和提高服务质量.移动图书馆网络的开发建立,更是直接对工作人员的技能本领的考验:必须要具备丰富的图书馆专业的理论基础;要具备熟练的电脑操作技能和无纸化信息搜索技术,能借助于互联网来汇集、处理和信息;要能熟使用各类数据搜索技术,方便地进行人机交互;具备相应的知识素养,可以与用户进行高效沟通;要具备全局性的服务意识和信息公开理念,要在自身的努力下,持续学习岗位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提高专业素养.同时图书馆作为交流平台也要将自身优势进行开发,尽量营造出一个优越的学习氛围,让工作人员有机会充实自我,提高自我.

3结束语

目前在国内移动图书馆的发展前景是可观的,由于3G、4G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迅速推广、互联网网速的不断加快、互联网网络的更深发展、GPRS流量计费趋于合理,让移动图书馆的发展又增加了很多可能用户,我们相信未来的移动图书馆会是我国甚至是全球移动资源的重要构成.移动图书馆在数字图书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成为了图书馆服务领域的新成员,继承了原来图书馆的基本业务,同时也向外延伸业务范围,向内挖掘发展潜力,使用户超越时空的限制便捷地阅读资料成为可能.但是移动互联网在快速前进,相关的移动设备在不断更新,一些新的技术也出现在图书馆的建设中来,因此移动图书馆的开发和建设也不能一蹴而就.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及时更新技术知识,提高技术水平,看准时机,不断开发拓的工作思路,更好地促进移动图书馆的发展.

移动互联网论文范文第2篇

我们打开网站,往往看到的是满屏的标题。读者浏览这些互不相干的标题,不会像看纸媒一样,找到目标就会陷入“深阅读”。网民浏览网络标题时,目光停留时间的不确定,就像当年电传稿件时,电缆会随时出故障,而使传输中的通讯稿中断一样。因此,通讯稿写作中的“倒金字塔”方法,移植到网络标题的制作中,是有一定合理性的。但是,这只是一个网络标题制作中最基本要求中的一个。其实,网络媒体和其他媒体的不同,是技术造成的不同。例如,点击网络中的图片或视频,也同样能达到点击文字标题一样的效果――看到文章主题或一个新的网页,这是网络技术直接带来的。网民在使用网络过程中形成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是网络技术间接带来的。本文从10个标题入手,揭示网络技术带来的标题特点,以及从网民阅读角度提炼标题的诀窍。

1、进“传媒论坛”I进“IT论坛”

点开这个网络标题的左半部分,进去的不是一般网络文章的细览页面,而是笔者就职网站的“传媒论坛”。点开右半边进去的是笔者就职网站的“IT论坛”。也就是说,这两个标题起的是“友情链接”的作用,因为这两个论坛也在显著位置链接了笔者主持的互联网频道。这比“友情链接”中单纯列出某媒体或某媒体的一个频道的名字,要效果好得多。这个标题是用了网络标题中最普遍的链接和拼接技术。

2、圈:微软今IE8评:中移动谈回归A股

这个标题,是分四部分的。点开“图:”,看到的是新华网互联网频道“图说往事”栏目的概览页面。点开“评:”,看到的是新华网互联网频道“尖锐观点”栏目的概览页面。单击这两个栏目中各个标题的名字,就能看到各个文童的细览页面了。之所以链接这两个概览页面,是给网民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点击“微软今IES”,看到的是这个标题的细览页面,再说一句题外话,就是这个细览页面的最上面是“IE8简体中文下载”的链接。点击“中移动谈回归A股”,看到这个标题的细览页面,这个细览页面的最上面的链接里就包括“专题:3G,撬动中国通信市场的杠杆?”。

3、中新网:河南打首个3G电话向3G之母曹淑敏报喜组图

点击“中新网”,能看到以“中新网”为关键字、以“新华网”为搜索范围的“新华搜索在新华网搜索到的”页面,这让网民了解在这个栏目,转载了多少中新网的稿件。点击“河南打首个3G电话向3G之母曹淑敏报喜组图”,看到的就是这个标题的细览页面,在标题末尾添加绿字的“组图”,是告诉读者这个稿件的细览页面里有不少于3张的图片,也能估计出来有“曹淑敏”的照片。为了看看这个“3G之母”长什么样子。也会点开标题的。“3G之母”用红色,一是为了醒目,二是为了代替引号,从而省几个字符(颜色的符号是不占字符的),不至于因为转行,让一个标题占两行的位置。这个文章当时还被设置为图片标题,图片下面的说明为“河南向3G之母曹淑敏报喜更多组图”,其中的“更多组图”是一个单独的链接,点击“更多组图”打开的是“漫画组图”这个栏目的概览页面。

4、下载: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

点开这个标题,看到的不是下载页面,而是一段短文,而这段短文的最上面是下载的链接,短文本身也是一个可以点开的链接,点击短文的任何一个字,都可以直接链接到下载页面。包含短文的细览页面如下:

下载: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

昨天(2月18日)。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了《中国手机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年底,中国手机用户已经超过6.4亿,而通过手机上网的用户数量已超过1.176亿。

CNNIC称,就在2007年,中国手机上网的用户数总量还在5000多万,仅仅去年一年的时间,其用户总数增长就超过100%,目前在用户总数中,男性约占74.6%,预计在未来5年内,女性手机上网用户将和男性持平。

5、下载:MSN9 HOT更多下载

不止这个标题,这个栏目下的每个标题的前两个字都是绿色的“下载”,这是一种美。统一这个栏目的标题格式,更是为了让标题变得醒目,统一的绿色,吸引网民查看。用html语言写出红色的“HOT”点击这个英文,不能打开任何页面,因为这不是一个链接,是告诉网民这是一个大家热衷的下载,从而唤醒网民的从众心态。后面的“更多下载”是一个单独的链接。点击这四个字中的任何一个,就可以看到“下载”这个栏目的页面,这个页面包含了这个网站的所有下载。

把下载写到标题中,还因为网民从百度或google寻找软件时,一般都会用“下载”这个关键词。这种从网民角度出发,以方便网民用搜索引擎查找,从这一点说,从网民需求角度出发,就不完全属于“网络技术带来的标题特点”,所以,第5个标题包含了“从网民角度提炼标题”。以下5个标题就是从网民角度考虑制作的。

6、“3G+GPS:每个好友的位置都可显示在手机上”

这个标题,是作者转载文章时改写的,原标题是“3G即将正式商用GPS增值业务大战率先打响”,原标题是告诉大家的信息比较概括,中心词是“3G”“商用”“GPS增值业务”,这些词与其说是写给网民的,不如说,是写给专业人士和商家的。网络标题要用浅显的词汇告诉网民具体的信息,这些信息应该是全文中网民最关心的部分。改后的标题,和网民贴得更紧,关键词是“好友的位置”“显示”“手机”,都是浅显的词汇,并告诉大家关心的信息――能及时了解好友在哪里。

7、[职场热字]“公务员应届生召回热职业”、“风险投资关注三大产业:互联网、传媒和通信”

这两个标题用关键词组成标题,正是因为网民都在用搜索引擎,搜索引擎是网络的眼睛。网络标题就需要做到“便于被搜索引擎收录”。最容易被搜索到的就是“关键词标题”。例如新华网互联网频道中各个“关键字”栏目中的关键词,如“马云”、“联通”、“病

毒性营销”、“尚邮”。因为,大家搜索的时候,最多的就是输入人名、公司名、地名和带有疑问的新词汇。另外,用文字做标题、用图片做标题都是很好的选择,但是,不能把文字做成图片来当标题――许多新闻网站一直都是这样做的。因为这样的标题是不能被搜索引擎收录的。

8、王治郅抵京|向球迷道歉渴望为国效力|专题评

这个标题由5部分组成。第一个部分“王治郅抵京”:链接的是这个消息的快讯《快讯:王洽郅10日晨抵京》。第一个句子主谓完整,对正确理解这个组合标题很重要。点开第二部分的视频标志,是王洽郅在飞机场的视频《视频:王治郅抵京机场接受采访吐露心声》。第三部分“向球迷道歉渴望为国效力”是主题的延伸,链接《王治郅已乘飞机回国最晚10日凌晨抵达北京》。第四部分是“专题”,第五部分“评”链接的是网民对《王治郅已乘飞机回国最晚10日凌晨抵达北京》的回帖。笔者制作这个标题时,如果版面一行能容纳更多的字节数,就会再加上两部分。一是用“论坛”两个字链接新华网论坛中关于王治郅回北京的讨论,二是用“网评”链接本网对这个消息的评论文章。只是这样的组合标题容易引起歧义,制作时要注意。

9、“灰太狼”为何成女白领择偶标准?网友列十理由

流行词“灰太狼”进入标题,这和名人、著名的地名写到标题中是一样的道理。“灰太狼”一词开始出现在电视和同名电影《灰太狼和喜羊羊》,其实,网络上的流行词更多的来自网络。例如“俯卧撑”“躲猫猫”“打酱油”以及“木子美”“芙蓉姐姐”。“网友”与其说是流行语,还不如说,是和网民的互动,提到“网友”也是吸引网民点击并回帖互动的重要手段。

我们打开网站,往往看到的是满屏的标题。可能有网友说,也有图片和视频,及其说明。其实,说明就是标题,图片也是标题,因为点击图片,也同样能像点击文字标题一样的效果――看到文章主题。

10、网上“象形文”情书:如何翻译让人抓狂组图美俄: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这两个标题用了引号和冒号,标点用在标题中,一方面,使标题在视觉上分成几部分,这样分段阅读,比较容易理解,阅读和理解起来也比较快。另一方面,有几个标点符号的标题,在一推标题中,是比较显眼的,也起着调整满屏标题的沉闷页面的作用。

重要新闻采用简短的新闻摘要或图片标题的形式,也能达到调节页面风格的效果,但是,带摘要的标题虽然弥补网络新闻题文分开的不足,但会占据3条以上文字标题的位置,而且往往在重要的版面。所以,几乎所有的网站拒绝采用。图片标题一般都用小面积、小字节的图片。大的、清晰的图片只会出现在非商业的新闻网站中。

上面10个例子远远不能涵盖网络标题的精彩,而且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网络标题的表现形式会越来越多样。但是,网络标题的“倒金字塔”原则――只是把最重要、最有用、最有趣、最核心的关键词写到标题的最前面,并围绕这个信息描述,也可以再按重量级依次写入其他关键信息,慎用概括性的信息,排斥“不能提供有用信息表述”的词汇,尤其重复和无用信息这些干扰网民的“噪音”文字――依然是一个基本的要求。但是,只是强调这一点,做出的网络标题很可能不是最好的。

移动互联网论文范文第3篇

从2010开放至今,知乎刻意控制用户过度膨胀,目的在于避免社区环境类似于百度贴吧或天涯的过分嘈杂,知乎采用邀请制注册方式,2013年知乎向公众开放注册,册用户攀升至400万,但是论知名度,知乎还不及天涯、微信等网络平台。知乎以悄无声息的方式慢慢集聚人气,形成一股充满探索、求知和求真的网络潮流。知乎除了具有百度知道问答网站的知识性,同时兼具SNS(网络社区)的经验分享和互动交流。在产品设计上知乎具体有独特性。1)知乎鼓励用户实名注册,因此在用户、问题和话题的回答上形成一个关注的链接,实现关注人和关注事,并建立起以诚信为基础、以声誉为驱动的互动平台。可以说知乎的社交平台毫不逊色于博客或微信,用户在提问和回答问题时都非常谨慎,好的答案会被定置或推送,得到多数支持和点赞需要付出认真的答题。2)知乎充分利用了病毒式营销。知乎通过今日热榜、本月热榜、热门推荐传递热门信息,另外也通过邮件、手机推送优质问答,可以节约用户搜索时间而获得大量感兴趣的高质量信息。知乎的问答的质量得到各方的高度认可,已经在网络社会树立了良好形象,因此内容的转发量和知识的传播速度是非常惊人的。

知乎独特之处还在于关注人的设计思想。知乎用户主要来自科技、法律、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从业人员和学者,他们关注自己擅长或感兴趣领域的话题或问题,并且关注该行业中人员发现的有价值的问题和答案。知乎的回答具有专业性和客观性,经常可以看到超长篇幅的回答,答题的诚恳和专业往往让人感动,很多问题的回答自成完整的篇幅,几乎都可以拿去,知乎不缺少这样的专业人士。来自不同学科的用户的回答往往根据自身切实体验和专业素养,往往分享的是跨学科的知识,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借鉴性,因此难能可贵的是知乎网中存在经验等隐性知识传播。[2]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播使今天的网络文化具有了自媒体的特性。在自媒体环境中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分享他们的经验和真实看法,受众本身也成为传播者,人人都是自媒体。自媒体的经验分享促进了隐形知识的传播。

不可否认,知乎也存在很多缺陷。当前网络世界形成一种内事问百度外事问谷歌的共识,可见百度在网民心中的地位,百度知道和百度百科提供一种及时的和全方位的百科全书式的解答,因为百度知识更新非常快和查询快捷方便,百度几乎取代了现代人的思考方式和工作方式,动不动查百度依赖百度,把百度当成一种智库储备。不得不说这是百度的营销成功。但是百度知道等搜索的答案往往非常浅薄,提供不了专业的解答,也难以形成一种活跃的网络互动。在很多人欣赏知乎的高质量同时,希望知乎可以涵盖更多领域,可以充当专业的智库,但是目前知乎的知识储备是远远不够的,很多关注较少的领域无人问津,更新速度比其他产品要慢的多,2014年9月27日,知名作家张贤亮去世,在知乎无人谈及此事,过往对张贤亮的作品也无相关讨论。在自媒体盛行的今天,少数民族地域文化可以说是缺席的,特别是一些新兴移动互联网媒体,如,微信、知乎等,几乎看不到少数民族地域文化等弱势文化的话题。可以说知乎的精英们似乎引领着知乎专注于程序设计、淘宝营销、电影评论等热门话题,却无意中忽略掉了网络文化的多样性和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不是所有的网名都只关注高新技术、电影电视、公关营销、法制法律等高大上话题。知乎的设计缺少细化的分类,纯粹依靠热门推送容易形成单一化的审美疲劳,如果说知乎永远走在时代的前锋,那么知乎的瓶颈在于更新慢且缺少多样性,这无疑阻碍知乎的扩展。同时,知乎也给网络文化的传播带来挑战,知乎对热门话题的偏执,精英群体的强势引导,都会对网络文化的多样性和弱势文化领域的传播造成负面影响。

知乎以建立人性文化的网络社区而自豪,注重人际关系的互动,答案的生成、传播和推送也主要是依靠用户的病毒式传播,相比于百度知道,知乎更加专业、互动性强,相比于天涯等社区,知乎还不能面向所有网民,知乎的公关和营销似乎默默无闻,在百度上搜关键词很难找到知乎精品问答,知乎似乎喜欢关起门来提高自我修养,却绝少主动对外宣传,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今天,小众的推广只会面临边缘化,直至慢慢的消失。知乎执着于专业和客观态度,提供了很多可读性很强的作品,营造了一种新鲜的纯净的网络文化氛围。知乎的话题丰富多彩,结合时事,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满足不同公众的需求和爱好。知乎的文字风格多样,有的行文腹黑,有的卖萌,有的实诚,有的尖锐,同时具有天涯的愤青,当然也有一些食之无味的心灵鸡汤。知乎引领的一种的新的关贴潮流,在知乎,你可以是一个非常享受的旁观者,茶余饭后,坐看知乎更新的问题和回答,可以经常看到牛人和大神的洋洋洒。知乎是一个学习的好地方,在信息更迭快速的今天,知乎提供一种与时俱进的紧迫感。知乎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用户体验,一些关注度比较高的问题,如“亲眼看着亲人逝去是一种什么感受?”“大学无聊时怎么打发时间?”,问题的回答往往结合自身真实经验和感受,打动人心,形成一种惺惺相惜的氛围,同时非常具有实用性和教育性,大学完全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到这样的话题讨论中来。

结论:限制用户注册和邀请式问答,使知乎的问题更加精炼,回答更加专业,立场客观,知乎累积的这些专业用户被评价为一群真相瘾君子,难能可贵的是,目前知乎暂时还没有太多乱七八糟的广告以及各种难看的网络谩骂。然而随着知名度的提升和用户的增多,知乎即将也必然成为大批网络公关的目标阵地。对比其他网络社区,如天涯、百度贴吧等,本文认为,知乎是一群精英引领的文化前沿,有待进一步推广,是推进网络文化良性发展的契机。同时,知乎也给网络文化的传播带来挑战,知乎对热门话题的偏执,精英群体的强势引导,都会对网络文化的多样性和弱势文化领域的传播造成负面影响。我们期待知乎增强大众化、多样化以及知识体系和储备改造,使知乎形成一种网络习惯,使知乎形成一种实用性可读性兼趣味性的网络智库和互动平台。

移动互联网论文范文第4篇

>> 陈昊芝:最后一班高铁 陈昊芝: 抓到一条 大鱼 陈昊芝:抓到一条大鱼 陈昊芝:做一家更像硅谷的公司 “手游大赢家”陈昊芝:一个逆袭的样本 玩家陈昊芝 捕鱼达人CEO陈昊芝:一天花5万美金买广告点击量很划算 陈昊芝 做不被卸载的游戏 陈昊芝:做不被卸载的游戏 陈昊芝:做用户不会删的游戏 陈昊芝:把公司价值融入社会 陈昊芝:掀起手游江湖新浪潮 最后一班地铁 最后一班岗 最后一班渡轮 最后一班回家的车 队长站好最后一班岗 最后一班绿皮列车 站好最后一班岗 最后一班船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管理 > 陈昊芝:最后一班高铁 陈昊芝:最后一班高铁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刘建强")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陈昊芝职高毕业,21岁起在互联网连续创业14年,曾参与创建卓越、爱卡、盛世收藏、译言等网站。2010年,他偶入手机游戏行业,取得迄今最大的成功,20个月完成三轮融资,总额3200万美元,2013年营收预计接近10亿元。 他是黑马营出现的又一个明星,年内可能赴美上市。 他怎么看待这个10年未遇的机会? 过去一年里,他遇到了爆炸性增长带来的危机,他如何解决? 这个自称乔布斯信徒的人极力推崇硅谷公司的平等、开放生态。他说触控不是一家游戏公司,那么,它是什么?

在华谊兄弟的股价因收购银汉科技展开3个一字涨停之前两天,传出触控科技将被奇虎360以4亿美元收购的消息。这家创立3年的公司,凭借一款名叫《捕鱼达人》的手机游戏迅速成名。

如果以频繁的并购作为标志,移动网络游戏(俗称“手游”)行业的爆发时间比那些乐观的估计晚了至少1年。即便如此,它爆发的强度仍然令人震惊。短短半年,这个国内市场规模尚不足100亿元的行业累计并购金额已经接近200亿元,而所涉被并购公司的营收总额不过20亿元(未去除水分)。

7个月前,触控创始人陈昊芝还在黑马营的一次演讲中抱怨游戏公司估值过低。现在,他开始对中国式急功近利的估值体系表示不屑。 “我跟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十几年前就认识,就做个人网站而言,他是我小弟。他是把一件事儿干了十几年,我是十几年干了很多事儿。”——陈昊芝

不过,成为类似传闻的主角,陈昊芝没有理由感到不快。在互联网行业征战了14年后,35岁的陈终于登上了手游这趟高铁,体验到年营收即将接近10亿元的高速。“像我和我合伙人这岁数,”陈说,“赶上这么个机会不容易。”他的意思是不会轻易下车。而对于他所在的手游行业,由于传统互联网巨头的过早警醒,一鸣惊人的机会正在急剧减少。

传闻也并不是完全无中生有。周鸿祎与陈昊芝是黑马营中的“师徒”,据说周曾多次要求入股触控而出于非陈昊芝的原因未果。不断与腾讯、百度作战的奇虎360的确急需这种新式武器充实武库。

“如果是我授意,我会说14亿美元而不是4亿。”陈否认了传闻出于自己。在接了一个询问“4亿美元”真假的电话后,陈解释了为什么他的公司是“非卖品”。“你这么想吧,现在中国整个手游市场有效用户才3个亿,我们装机数2.5亿,月活跃用户6000万,占市场20%。我们现在一个月才7000万元收入,每个用户才十一二块钱。这个市场终端设备数过10亿是没有什么悬念的,用户数过6亿是没有什么悬念的。假设我们月活跃用户能做到1.2亿,对于休闲游戏,用户月均消费30元不是很高的要求,那么理论上我可以期待我们每月30到40亿元收入,一年400多亿,腾讯也不过如此。就算打个两折,也有80亿。互联网业务是往上翻的,有很大优化空间,现在业务单一,将来玩游戏的人不听歌、不看漫画、不看视频吗?那么你就把现有用户横向变成了另外一项服务的消费用户。这还不算海外市场,手游是中国公司最容易进入海外的产品,没有平台障碍。20亿(美元)我也不卖。” 2012年5月,《创业家》报道了陈昊芝的创业故事。当时的文章曾这样描述:“他在人生最灰暗的时候加入了黑马成长营,一次听黑马成长营导师史玉柱的课刺激了他,‘《征途》第一个月600万元收入,第二个月1600万元’,他觉得做游戏就应该是这么个路子。很快,他靠《捕鱼达人》成为移动游戏领域的第一。但,这一把他真的抓住了吗?”

很难评价这个异常喜欢征引数据的人对自己公司的展望,在一个上涨的股票市场中,通常我们不知道一只股票涨停是源于整个市场的推动还是它自己的魅力(陈是相信涨停“一定有规律”可循的)。2012年初,在触控月收入1000万元的时候,他预言“明年一定会出现营收5亿元的公司”。并不是说陈的估计太保守,而是,它可能并不准确。

无论怎样,眼下的事实是,触控科技的月收入达到了7000万元,主要来自自研游戏《捕鱼达人》和游戏。三轮融资2亿元。账上现金1.5亿元。公司员工由2011年的六七十人增加到超过600人。在陈昊芝过去十几年不断的创业经历中,融资从未成功,年营收从未过亿,员工人数从未多于100。他显然是闯进了一座宝库,尽管他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看上去不动声色。

陈昊芝的爱好之一是飙车,那位当年著名的飙车少年“二环十三郞”,曾是陈创建的爱卡汽车网的一名工程师。过去一年里,陈在公司的爆炸性增长中体会到了飙车的速度,当员工数量超过160人时,他发现方向盘不在手里了。

首先是部门间的内耗。在一个发展迅速的新行业里充满着机会,自研游戏、游戏、广告业务都在增长,于是,“谁支撑了公司的收入谁就觉得自己是最厉害的,就一定要求自己的资源最大化”,基础业务部门与赢利部门互相看不上,前者认为自己的价值在未来,而后者认为前者在浪费钱。

尽管创业经验丰富,陈昊芝并未面临过如此繁多的头绪,“以前30几个人的公司,嚷一嗓子就都上去了”。

更严重的是,他发现自己对业务失去了控制力。“核心问题是当一个公司的业务以个人为推动时,这个人在与不在决定了这个业务在与不在或者好与不好。”

而当时选择“这个人”的余地又有限。“去年年初的时候,手机游戏行业还不被关注,我们又才成立一年多,谁愿意到这样一个不确定的公司打工呢?人家能从别的游戏公司过来,我们就谢天谢地了。”一个稍有名气的公司的部门经理,来到陈的公司即可成为高级总监。“你求才若渴又没有足够吸引力的时候,到你公司的人和你的期待一定是有落差的。”

“落差”当然不会即刻显现。陈昊芝一度被那些从专业运营公司挖来的人所迷惑。“给你讲一大套天花乱坠的东西,都是你没听过的。人家说这个公司怎么做的,那个公司怎么做的,你都觉得做得太牛了。那时候就是两眼一抹黑。当你没有判断的时候,你的人员选择其实就是草率的。”

占公司收入过半的游戏业务逐月下滑,不到半年,收入由每月400多万元降至200多万。陈与业务负责人多次谈话,对方振振有词,之后下滑继续。“他也天天熬夜啊,”陈说,“一个真正懂业务的人,知道什么是重点,不懂的人看起来什么都在做,实际是没有这个能力。”尽管在减少,收入仍很重要,陈一时别无可倚重者。对方于此了然。“岁数很小,突然之间在公司变成最重要的人,跟其他人都对抗,甚至连我都屏蔽,干什么都不告诉你。”

由于已经两次融资,公司现金充足,按陈的想法,当然应该“疯狂抓一线产品去做发行”。“我们已经有些名气了,很多产品上线的第一时间就找我们,但只要别人一提有代价,需要预付,他就拒掉了,而且从来不跟我打招呼。我没想到他在很长时间内签了20几个产品,都是不需要代价的,全是垃圾。”陈说,这种做法让公司错过了数个一线产品,“包括去年最知名的《忘仙》”。

很危险,但是陈必须等待时机。“如果当时开掉他,他会把整个部门的人拉走三分之二。就算他不能给人家安排工作,也会威逼利诱别人先辞职。我对他的人性有了解。”

与此同时,一直在增长的广告销售也埋藏着祸患。游戏广告按照效果计费,须有相应的流量支撑,而非一次易。当陈昊芝意识到游戏广告和当年爱卡网的汽车广告在收费模式上有本质不同时,广告部门已经把来年的广告预售了。

如果把公司危机短时间内集中暴露看作运气,2012年下半年,当陈昊芝着手解决问题时,好运气再度降临。C轮融资成功,陈亲自上阵,获得韩国最大网游公司Nexon《地下城与勇士》的移动版权。这款游戏使公司的收入陡然回升。陈有了底气。“10月份一结账,收入上千万,11月就把他开了。”公司开始建立严格的会计制度和数据实时监控系统。超收的广告费被退还。“如果不是我们融资有了钱,后面收入上升很快,光退款就把你自己玩儿死了。”

由此,陈对“美式会计准则”赞不绝口。“消耗掉才算利润,而我们到账就算利润,不能评估它究竟是不是利润。美式计账规则屏蔽了一般公司在某些业务上非常明显的风险,之前我们没有意识到。”

C轮融资后,陈开始用上市公司的标准改造触控。

陈喜欢使用“幸运”这个词。它更大程度上是口头禅,就像他即将为我们分析的一样。可以理解,当初对于作为公司爆发基础的《捕鱼达人》瞬间的巨大成功,一时找不到更简洁有力的解释。它显然带来了误会。

“我实际上干了14年了,”陈昊芝说,“所有的事情是不是就是这两年半决定的?其实是不可能的。”

1999年,21岁的陈昊芝以个人网站作价入股雷军的卓越网,远未等到它成为“亚马逊中国”即撤出,在联众公司短暂打工后创办了网络游戏点卡销售公司并于2004年卖掉,接着相继创建汽车资讯网站“爱卡汽车网”、SNS社区、译言及盛世收藏网,直至2009年底与CocoaChina(一个中国苹果开发者社区)建立者刘冠群相识成立触控科技。十几年中,陈为自己的商业才华找到了足够的证明,他认为并不断提醒合伙人,公司的发展完全得力于陈昊芝,“你们有福气”。他为此付出了代价,前景广阔的爱卡网因合伙人不和被迫出售,陈患上中度抑郁症。

刘冠群没有从陈昊芝那里再听到有关自己“福气”的话。这说明陈确实有所反省。另一方面,刘脾气极好,尽管块头与陈不相上下。他是一个资深的软件开发者,有多年的大公司开发管理经验。“这人对商业是有概念的。”刘冠群评价自己的合伙人说。“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批人,知道这个世界是怎么回事,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是这样的人,而很多人是搞不明白的。”

但是在公司初期,两个人手里只有CocoaChina,还不清楚能拿它来干什么。从这个“知道世界是怎么回事”的人身上,还远看不到今天的踌躇满志。这一年,陈昊芝加入了黑马营。

陈承认自己“摔了很多跟头”,但它又是资历的证明。他很少提到他人对自己的影响。后来他一再说起自己曾问黑马营创办者牛文文“牛哥你觉得我靠谱吗”,而“牛哥”拍着他的肩膀说“你一定行”,说明这个“骨子里很骄傲”的人也曾有过脆弱的时刻。

陈在黑马营得到的不仅仅是信心。他见到了一批大概也可以称之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诸如周鸿祎,刘强东。如果陈的骄傲不允许他对别人轻易表示敬佩,那么至少,他在互联网上营造多年的小世界被打开了。后来成为他“师父”的周鸿祎“对产品的格局感”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同一年,层出不穷的iphone iOS 4.0 操作系统、iPhone4、iPad给市场带来了无穷的想象。陈昊芝是苹果粉丝,隐隐感到自己在乔布斯开创的世界里可以干点儿什么。

“我过去做的几乎全是社区,”陈昊芝说,“只是定位不同。后来的译言和盛世是小众市场,爱卡是大众消费市场。做这个公司的时候,我们给自己的明确要求是回到大众消费市场。2010年底的时候什么是大众消费市场?就是手机。”

对于即将进入手游行业的陈昊芝,更直接及时的刺激可能来自黑马营另一位导师史玉柱。“他讲过《征途》,说第一个月600万元收入,第二个月1600万,我一听,觉得做游戏就应该是这么一个路子。”

2011年初,陈昊芝相识10余年的朋友吴刚(顽石科技CEO)建议陈参考一下街机里的捕鱼游戏。后者到游戏厅花100元买了200个游戏币,玩了40分钟,决定把它改造到手机上。接下来的两年里,它成就了一个年营收将达到10亿元的公司。

“如果当时没有《捕鱼达人》,也一定会找到另一个出口,”陈说,“比如我们可以做广告平台,做一个网游,但会不会当年就赢利、就获得关注有几千万用户,我认为会很难。当年只有5000万台智能手机,我们到年底做到3700万安装,将近80%,网游绝无可能如此,换任何一个产品都不可能,所以说这是一个命。这有点儿像说,为什么是马云做阿里,而不是别人。首先他生在杭州,江浙经济发达,开车到义乌两个小时;中国黄页做不下去,到外面去谈各种各样的外包,内贸部官网论坛上面的浙江商人正在讨论进出口问题,而中国黄页原来做的就是帮中国企业、景点做海外推介……我跟吴刚认识十几年,从来没想过做游戏。他比我专业,我真的相信他,当年吴刚做的游戏是中国收入最高的。”

陈的意思是,《捕鱼达人》是多年积累的结果。吴刚自然也是“积累”的一部分。“我觉得有个类比是李想,汽车之家创始人,我跟他十几年前认识,就做个人网站而言,他是我小弟。他是把一件事儿干了十几年,我是十几年干了很多事儿。”陈继续举例。刚被华谊收购的银汉科技已经做了10年的K-JAVA网页游戏,当游戏包的大小决定手机游戏的下载量时,银汉科技轻易可以把游戏做小的优势是那些大型端游开发者短时间内无法超越的。“神奇时代的《忘仙》、艾格拉斯的《战魂》、玩蟹科技的《大掌门》,凡是目前排名前十的手游产品,它们的开发团队里至少60%的人都是做K-JAVA之类出身的。”

除了“幸运”,陈昊芝想澄清的还有:触控不是一家单纯的游戏开发公司,虽然它是以游戏起家。“我们更像一家硅谷的公司。”

他以苹果、Google和Facebook为例。它们都是平台型公司;都有自己的开发者生态;都是联盟性的,比如Google的安卓系统是提供给所有硬件厂商的,是跨界联盟;它们持续并购,但“几乎都是并技术并成长”,而非中国式的“并利润并产品”;它们都有自己的硬件。陈认为,中国公司与此接近的唯有宣称“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阿里巴巴,因此,他最佩服的人是马云。对于雷军和周鸿祎这样的风云人物,虽然陈承认“他们既是计算机高手又是产品高手,他们的高度我还达不到”,但能引起他佩服的不是整个人而是一些“点”。

陈的公司也在朝着硅谷的这一方向前进。它有开发者社区,会员26万,是行业人才的储备基地;它有免费维护的跨平台开源游戏引擎Cocos2d-X,据称在中国被70%的开发者认可和使用,海外使用者40万,目前中国手机游戏产品中,收入前10名中有8款是基于这一引擎及工具开发的;它还在做一些投入很大但目前没有产出可能的研发。

陈昊芝自称乔布斯的信徒。“别人是学,我们是信。”他相信企业的价值来自能给市场不断提供效率或者提升效率的方法,就像苹果公司一样。“如果没有我们的引擎,”陈说,“今天安卓上这么多机型、不同的硬件平台,开发者光适配起来就累吐了。因为我们存在,这些困扰不存在了,产品供应就会大幅提升,那么位于前列的产品质量就会有保障,会带来更多用户关注这个市场。用户增多,我们一定是受益者。第二,我们也做自研,同时有开发者社区,我们是这个行业里用人多的。第三,我们本身也是开发者,《捕鱼达人》一个月500万付费用户,总会玩腻的,他会选择别的游戏,所以优质产品是在给市场培养付费用户,推动市场形成良性循环。互联网早期,哪家公司不是贴钱赚吆喝?只是我们很幸运,进入早期手游市场,能同时既有商业模式又有自己的理想,让更多用户使用我们的引擎,变成我们平台的沉淀。”

“我们不是一家游戏公司,”陈说,“我们在做的,是对中国移动互联网游戏开发生态的支撑、推动和维护。”他期望“微信开放给所有人,包括允许百度、360接入,像Facebook一样,成为一个默认的标准”,“360、91这样的开放平台或下载平台,能够只拿30%的分账金额,而把70%分给开发者”,他期望中国大的企业有社会责任感,把平台性支撑提供给整个行业,而不仅是自己获利。他说尚无可能。“如果说美国公司已经在做基于对10年之后市场判断的技术积累和储备,我们这样的公司只能提前两三年,但是对于生死还未定的创业公司,这么做的几乎没有。”

陈曾是第一代iPhone的使用者,现在后悔当初没有多买几台收藏:以今天的标准,它不好看也不好用,但它蕴藏着改变市场方向的可能性。而失去乔布斯的苹果对陈来说“越来越陌生了”。“比如这个newiPad,”乔布斯的“信徒”随手从办公桌上杂乱的电子产品中拿起一件,“按我们的理解,如果乔布斯在世,这种东西是不可能出来的:几乎比iPad2重了三分之一。乔布斯去世两年,苹果有什么真的能让人震动的东西吗?没有。甚至低价苹果手机也在传闻中。它不是原来你理解中那个对质感、做工、性能、新技术苛求的公司了,已经是市场要什么你出什么了,那你还是苹果吗?”

夜已深,公司加班的员工所剩无几。刘冠群坐在陈昊芝侧面,偶尔附和,或者呵呵一乐。明天一早,陈要飞往上海参加第十一届Chinajoy(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现在我们知道,他将在会上宣布曾叮嘱我们不要泄露的触控正在谋求年内赴美IPO的消息。

陈仍然保持着公司创立以来的作息节奏。早上9点到公司,夜里1点回家。“创业从来没这么累过,”陈说,“现在看我以前的照片恍如隔世。很久了,就这么扛着。快乐创业,真谈不上。”

陈小时候曾经定时定点坐在北京二环路边数汽车以计算北京的汽车数量,他觉得这可以说明自己对数据的爱好其来有自。当然,也可以说明陈有些孤僻。他自称自己的手机只有打进没有打出(除了打往家里)。他并非没有朋友,只不过他极少主动联系他们。在公司里,“员工跟我距离感非常大。我不跟任何人走得很近,除了合伙人。”陈解释说,这是有意的,如此方可雷厉风行。“以前我对合伙人严厉,现在反过来了。谁会跟你共患难?只有跟你有股权关系、利益关系的人。多数员工还是一种工作的状态。”而对于陈昊芝时有的暴躁造成的影响,好脾气的刘冠群是最好的消除者。

根据陈昊芝的设想,触控科技明年的收入将达到20亿元,净利润3亿元。融资到C轮为止,“我们都没有一份正经的PPT讲我们是干嘛的。在中国市场里面,理解我们很难。”很可能,陈也并不清楚这个公司的边界何在。移动互联网随时可以带来惊人的想象,陈只是以游戏做了开端。

移动互联网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 网络传播 网络功能

媒介融合是现代信息技术所推进的,信息传播的技术手段、功能结构和形态模式的界限改变

1995年,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中文版问世的时候,我们看到这样的描述:“比特(Bit),已经作为信息时代新世界的DNA迅速取代原子,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

16年前互联网刚刚对中国公众提供商业服务,即便在当时,我们大家也不会质疑网络信息传播所蕴藏的能量。但是网络数字技术能够重要到形成支撑人类社会运行的基础要素吗?我们觉得尼葛洛庞帝的这句话说得有点悬。

那个时候我们对互联网没有今天这样的了解。今天我们谁还能离开E-mail,离开Google、百度这种综合性搜索引擎,离开QQ、MSN这种即时性通信工具,而高效率地工作、学习,有滋有味地生活?如果不能,我们真的要重新审视尼葛洛庞帝16年前这个断言的洞察力。

尼康公司三年前推出了一部普及型照相机,不是我们专业新闻工作者用的D3、D3s,是给普通的老百姓提供的消费级别的照相机D90。这个照相机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引起我们专业新闻人的关注,就是它加载上一个地理数据定位模块,就可以保证用这一台照相机拍摄的每一张照片获得精确的海拔高度和地理经纬度的定位信息。

今天尼康公司已经把这个地理定位功能加载到从专业级别到普及级别的各种照相机上。我们不要简单地认为这是尼康公司为了商业销售而加载的一个玩具。

我们大家一定用过这个工具――谷歌地球。谷歌地球2005年推向互联网的时候,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地理工具,甚至是一个大玩具。我们在谷歌地球提供的高清晰度的卫星图片之上,可以看到人类生存的这个星球表面的各个角落和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看到我们小学、中学、大学就读的校园,我们今天居住的宿舍楼,一切都了然于视野之中。今天谷歌地球提供的卫星图片,是美国国家宇航局2010年2月提供的地面景物清晰度为10米的卫星图片。

但是今天谷歌在干着一件令我们难以思议的事情。它的平台上不光是提供这种清晰的卫星图片,它正在对卫星图片所拍摄的地面上的建筑实施3D模型的重新建构。卫星图提供的是外形顶视图,3D模型却可以让我们看每一个建筑的外部与内部结构的种种细节。为了让你清晰地看到这个建筑在现实空间的景象,谷歌地球提供了360度的全景图片,供你进行比对认知。

如谷歌建造了五角大楼的3D模型图。通过3D模型我们就可以看它的建筑细节和建筑功能。在这个图形之上,谷歌地球能够告诉你每一个建筑的位置和功能。

到现在为止谷歌做了什么事情呢?他们用6700座3D模型复原了古罗马城。今天矗立在罗马城中的古罗马建筑遗址不过360座,我们完全不知道古罗马的城市景观为何物,但是谷歌在数字世界里把它复原了。它凭借的是跟世界顶尖级罗马史和罗马建筑史研究机构的合作。他们对这些建筑实施精准的定位,4个国家的科学家组成联合科研机构,合作建造完成了这个数字古代城市。美国历史学家面对这个数字古罗马城时大为惊叹,说整个古罗马史的研究和教学都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他们建造的第一个现代化城市是柏林,用了4.4万个3D模型建筑。第二个也建完了,是德国的第二大城市德累斯顿,用了15万个3D模型建筑。我们一定会质疑:谷歌地球的工程部到底有多少技术人员在做如此大量的工作?

这个工作不光是它的工程技术部做的。谷歌把建造这种3D模型的数字工具放到互联网上,在维基平台上发动全球网民跟它一起建造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的数字形态。

对数字建造工具Sketchup、Buidingmaker,在网络上,工具的每一步应用都有非常清晰的指点。你会发现在谷歌的整个模型库里提取建筑构件是那么容易。你的建筑根据就是卫星图片和现场图片的直接参考和比对。

不仅如此,他们对美国、欧洲、澳洲,包括亚洲的一些重要城市的街景实施360度全景图片的提供,如果我们在线,这些街道全景图片可以进行360度旋转。

让我们注意的是,谷歌地球不光提供地理信息,今天在谷歌地球的平台上集成着与人类社会运行相关的各种各样的信息群落。

我们看看它提供了什么信息。

比如,海洋的保护情况。占地球表面积70%的海洋中,只有0.6%受到人类保护。谷歌告诉你,各个国度、各个地区是怎么保护海洋的,有深度数据库支持。

比如,海洋的污染情况。它告诉你,80%的海洋污染都来自陆地上人类的活动。它还告诉你各个国度、各个地区是怎么污染海洋的,有深度数据库支持。

全球碳排放量的情况。它告诉你,每个美国人平均每年排放20吨二氧化碳,每个中国人平均每年排放3.2吨,每个印度人平均每年排放1.2吨。各个国度,平均到每个人身上,是怎样排放二氧化碳的,有深度数据库支持。

人类消耗的能源中87%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它告诉你各个国度是怎样消耗能源的,有深度数据库支持。

还有全球耕地的衰减情况、全球财富的分配和占有情况、贫困状况。它告诉你,66亿人口中有30亿人每天靠不到2美元生活,以及这些人的分布区、民族所属和国度所属、造成的原因、他们的生存状态,等等。

我们可能要归纳一下了:谷歌地球在做什么?我们看到他们在对人类生存的环境进行着全方位的数字化描绘。与此同时,他们对人类社会活动的内容进行着全方位的数字化记录。当他们把人类迄今所认识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运行的一切细节置放在时间轴上的时候,一个重要的景观就在我们面前呈现。这就是他们启动了对人类文明镜像世界的建造。

我想整个网络数字技术的最为深刻之处,就在于它使人类第一次拥有了第二文明形态,也就是在现实文明形态之外有了一个数字文明形态。这个数字文明形态绝对不是简单地对现实文明形态的描述、存储和备份,它有着自己的运行特点、运行规律、运行能量。人类的两个文明形态之间进行着极其复杂的能量交换。

我们刚才说到的尼康公司提供的这部有着地理定位功能的照相机,如果链接在谷歌地球这种空间定位的数据平台之上,对于我们做职业新闻传播工作,或者做职业公共信息传播工作的机构、组织和人员来讲,意味着什么?这就意味着,通过这部照相机所拍摄的任何一张拥有公共传播意义的图片,我们就能轻而易举地在精准的空间定位平台上提取到时间轴上发生的一切事情。今天职业新闻人所追求的“用昨天的背景,解释今天的变动,阐释明天的意义”,这种高等级的信息集成就得到了这种数据工具的支持。

当谷歌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熟悉的另外一个IT企业――微软,一点都没闲着。微软在我们的印象中是做什么的呢?是做Windows系统的,是做IE浏览器的,但是它不光是做这些。它跟谷歌在同一个境界里做着同样的工作。

我们举一个例子。微软开发的一个搜索引擎,叫人立方。这和我们大家用的Google和百度完全不是一个概念。Google和百度是综合性搜索引擎,给予它关键词作为逻辑搜索起点之后,它会把与关键词匹配的所有信息形成列表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是Web1.0面对整个网络世界的信息数据所呈现的搜索方法与搜索结构。

人立方跟它不一样,人立方实施的是对象定义级别的搜索。它把对象定义为什么了?它把对象定义为人,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有名有姓的真实的人。人是什么东西?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讲: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对我们来讲,这就意味着,如果我们了解了以人为主体的主要社会活动内容,我们就了解了人类文明进程的核心动态。今天微软的人立方就在帮我们干这件事。

我们做了个试验,把我们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国务院新闻办原主任赵启正先生的名字放到里面实施搜索。结果是什么呢?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赵启正所有公开社会活动所联系的人,一无缺漏,全部都记录在上面;赵启正所有社会活动发生的地点,一无缺漏,全部都在上面;赵启正所有社会活动联系过的政府机构和非政府组织,一无缺漏,全部都在上面。

看完之后有人在惊叹,这比今天这些网民组合起来的无序的所谓的“人肉搜索”精准多了。人立方还把一个人的所有社会活动内容置放在一条时间轴上:某年某月某日某时,一个人做了什么。只要经由互联网公开记录过的信息,一无缺漏,全在这条时间线上清晰准确地显示出来。动态网页之上,我们的鼠标所到之处,这条时间轴上每一个圆点就会弹出一个超链接,告诉你这件事是什么事。

不仅如此,人立方根据所有网民对一个人的一个社会活动的检索密度和媒体对一个人的一个社会活动的报道密度,对一个人的社会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实施定量分析。我们看到2009年2月底3月初,赵启正的社会活动的影响力突现一个峰值。因为什么?原来他被任命为全国政协的新闻发言人,得到全球媒体的关注。

不仅如此,人立方还提供了这样一个功能:六度搜索。六度分割理论是美国传播学界上个世纪中期提出的,他们当时在现实空间里做了非常艰难的试验。这个理论在应用层面上的一个现象性解释是:在这个星球上,任何两个陌生的人之间,不管地理距离多么遥远,不会超过六个人就能建立起直接联系。今天微软在互联网的信息环境之中,把这个理论运用到人的关系搜索之上。

我们做了个试验,把赵启正的名字和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的名字放到一起,实施关系搜索。发现没超过四个人就建立起了联系:赵启正跟李肇星联系密切,中国的两个重要的新闻发言人,过去工作也多有交往。李肇星出任过驻美大使,他跟美国前总统布什关系密切。美国前总统布什和现任总统奥巴马的关系当然不言而喻。重要的是人立方告诉你,这四个逻辑联系点之间的关系内容为何物。在动态的网页之上,你的鼠标所到之处,这个联系线段立即会弹出超链接,告诉你他们的关系如何发生,具体内容是什么。不仅如此,它对这四个逻辑联系点各自的社会关系网实施解读,即这个人还跟什么人有过什么关系,以及在四个逻辑联系点各自的社会关系圈之中有什么重合。

我们大家一定会有一个疑问:在人立方这个搜索引擎上,中国人的重名问题怎么解决?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姓名在不同文字上的配比怎么解决?

我告诉大家,微软的人立方现在只有中文版,原因很简单:微软研究院的那些高级研究人员大部分是我们中国留学生。人立方是他们当年为做博士论文、做学术关系搜索而创建的一个工具。北京奥运会之前他们把它作为一个大玩具奉献给中国网民,之后他们将其扩张成为现在的人立方。这个东西现在仍然是一个Model,是一个模型,一个玩具。只是让大家看看,互联网能干什么。它底层的互联网数据只是十亿个中文互联网网页。可能有人说,十亿还少啊?真的不多。中国大陆200多万个互联网网站的网页总量今天已经接近300亿。微软怕涉足个人隐私领域,因此它今天的底层数据,那十亿个网页严格限制于社会媒体的公开报道。广大的博客群、微博群、网络社区、网络俱乐部等网站的网页全部摒弃在外。如果人立方搜索引擎的底层数据扩张到与日增长的中文互联网网页之上,扩张到Google、百度掌控的全球网络数据之上,它的分析精度和价值我们就要做另外的估计了。

至于微软统一不同语言底层代码的能力,如果我们现在用的是IE浏览器,我们就对此有所怀疑。今天微软已经统一了几十种语言的底层代码。

人立方在告诉我们,今天互联网究竟在做什么,能做什么。我们可能需要归纳一下,人立方至少在做这三件事:首先是展示人的社会关系的结构图景,其次是在描述人的社会关系的具体内容,同时还在记录人的社会关系的动态进程。我们在座的各位,无论本科、研究生学的是什么专业,在中国的地面上一定都修过一门课,这就是哲学。我们能够看到,人立方这样一个与辩证思维逻辑框架高度吻合的信息工具,它所展现的信息结构不仅能够描绘出人和人之间社会关系的线性布局,更重要的是能发掘出人的社会关联的密切程度、人的社会活动的影响范围,以及人的社会经历的演进过程这些更为深刻的信息。就像我们讲到的,公共信息传播的高等级的信息集成,追求的不正是这个境界吗?今天我们已经得到了这种高端数据工具的支持。

互联网上还有一种更强大的力量,就是信息分析。如信息分析工具之一百度指数。它可以对我们想要研究的任何一个领域的问题,基于互联网的基础数据实施定量分析。

做个试验,2009年上海发生的“钓鱼执法事件”,我们就把“上海钓鱼执法”这么一个粗放的名词放到这个分析工具中进行分析,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什么呢?大家看:一周来、一个月来、一个季度以来中国网民对这件事情关注热度的变化曲线呈现出来了,这是基于互联网网民对这件事情的搜索密度实施的定量分析。我们还能看到中国媒体一周来、一个月来、一个季度以来对这件事情报道热度的变化曲线。

我们想,在传统社会学的调查方法中,我们要做多少样本,支付什么代价才能够做到这件事。今天有互联网了,我们居然几秒钟之间就能看到这么一个定量分析图。

它还能告诉我们什么呢?还能告诉我们中国各大城市关注这件事情的网民总量,北京多少人,上海多少人,广州多少人,深圳多少人。这种单一维度的数据对我们似乎没有明显的社会学意义,但我如果把北京市的市民总量跟关注这件事情的网民总量实施比例分析,上海市的市民总量跟关注这件事的上海网民总量实施比例分析,我们立即就能发现各大城市的市民所具有的政治敏感度的差异,这个事情可就有重要的社会学意义了。

百度指数不仅能够提供以上信息,它还能告诉我们关注这件事情的中国互联网网民的性别比例、年龄差异、职业分布、学历层次。大家一定会有一个疑问:这些信息可靠吗?这些分析是依据什么做的?肯定是注册信息。注册信息能信吗?谁在互联网上实名注册?今天中国互联网网民的不少快乐不就建立在匿名的基础上吗?但是,我要说,今天中国互联网应用的状态,是互联网应用的早期状况,今天的美国人不是这么看的,2007年他们就不这么看了。

2007年中美互联网高层论坛机制建立,这是国务院新闻办提请中央批准的,我认为这是富有专业远见和政治责任的。一个是互联网运行规则和基础设施的提供大国,一个是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大国,两个大国之间的信息交流,其意义一定会超出两个国度。国务院新闻办的领导讲,学界应该有人参加这个代表团,清华大学请了熊澄宇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指名我去。我所在的那个分论团的主持人是微软的安全信息战略官彼得・库伦。我们6个人发完言之后,他就说交流可以开始了,一瞬间有些冷场,很正常,我们大家的文化背景、价值体系包括我们的互联网的阅历都不同。我第一个举手:“你身为微软的信息安全的最高行政官员,你认为互联网的安全核心问题是什么?”他想都没想,干净利落地回答:“隐私保护。”我问为什么,他说:“我们在这里不能展开这个问题,这个场合是你们与公众交流的场合,我说得过多对大家不公平。”这事就这么过去了,没能展开。论坛结束,我从洛杉矶回国,顺路看一下我的弟弟,他在美国做计算机工作近20年了。他从机场把我接回家的路上,我迫不及待地跟他讲了这件事。我说这个位置的美国人今天讲了这么一个观点,问他怎么看。他说这是今天美国计算机行业的共识,不是彼得・库伦的个人观点,美国整个计算机网络界就这么看这个问题的。因为随着网络技术的深度运用,网络渗透到每一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时段,甚至会对一个人的动态生命信息实施管理。那个时候的黑客侵入和今天盗取银行账号让你丢几块钱完全不是一个概念,那时可能会导致一个现实生命的基础信息被篡改,一个现实生命在空间的蒸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美国计算机网络界认为,网络的安全核心问题是隐私保护。

2010年4月在欧洲参加一个学术论坛,我讲到物联网技术有可能对新闻传播造成的影响。听众中有一个传媒领袖举手说:“高老师,荷兰人已经用这个技术养猪了。”他们给猪安上一个主动信息芯片,能够让猪的动态生命信息直接抵达养殖者的电脑终端,养殖者能够看到这些猪的动态生命信息,从而对养殖的环节进行科学控制。这是互联网技术深度运用的前景,真是到了这个阶段,互联网分析工具所做出的分析结论的真实度和深刻度,就跟今天不能同日而语,而这真的是一个趋势。

前段时间,我们国家提出了手机实名制,社会上有什么反响?大家认为这事对,早该管了,多少人曾经蒙受过各种各样的损失。互联网在深度应用中为了保护公民权益的最大实现,恐怕要跟在现实空间中一样,考虑公民责任和公民权利的统一。

信息分析工具还有其他的种类,百度指数不是独创,谷歌趋势比它更早。谷歌趋势能做到什么程度呢?能对一个国家内的网民在一个限定时间内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对时事热点进行排名。这是2006年中国互联网网民对社会新闻关注热度的排名,我们能够看到法航的大西洋空难、罗京逝世等好几百个链接,它能告诉你多少人关注它。这就意味着不管我们今天媒体的头版如何编排、大型门户网站的新闻专题如何设置,老百姓关注的是这些。不仅如此,他们会对各个领域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实行定量分析。

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股市、汽车、住房、农业、环保等各个领域都有热点问题的排名。只要你设定了关键词,就能看到基于网络数据的分析结果。看到这个景象,我们不得不想一个问题:今天究竟是谁真正了解社会运行的真实现状和基本趋向,究竟是政府还是媒体?政府和媒体无疑有这个责任,但是今天的政府和媒体能达及网络分析平台的观测范围和分析精度吗?

今天,由于整个技术的发展,如此强大的信息力量,会集中在每个社会成员的手中,不仅是媒体记者和政府官员,而且是普通老百姓。

我向各位介绍两个个人信息使用终端的开发厂商,一个是Google,它开发的是G系列,这个终端可以保证用户在精准的空间定位平台上提取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大家说没用过G1,我们用的是G5、G6,G1是它的样机,等投入市场时,这种沉重的键盘已经被敏感的触摸屏取代了。

还有一个开发厂商是微软,它开发的是Phone plus,显然是有通讯功能的信息使用终端。我最早得到这个信息是2007年的春夏之交,消息来源极其可靠,但消息无法证实。那年首届中美互联网论坛恰恰是由微软主办,中国代表团抵达西雅图当晚是欢迎晚宴,代表微软高层出席晚宴的不少是我们的中国留学生。那一瞬间我感慨30年前邓小平同志的远见:果断向西方发达国家派遣留学生。当时有些部门领导还在疑虑,说要是去了不回来了怎么办。小平同志讲,早晚要回来,就是不回来,也可以用各种方式为祖国和全人类工作。晚宴上,大家有一种亲近感,我们中一些是同代人,有共同的经历,有的还是校友,于是气氛就十分轻松。我做了25年的记者,落下了一个毛病:心中储存不了公共疑问。我就问了他们这个问题。我说:“我问一个事情,你们完全可以说不知道:微软是不是在开发一种叫Phone plus的个人信息使用终端?”他们说:“我们就在这里确认吧,我们正在做这件事。”

转眼到了2008年,第二届中美互联网论坛由中国主办,地点是上海。我深更半夜在浦东机场下了飞机,跟微软中国区总裁坐在一辆车上赶往会场。我问他:“你们那个Phone plus进行到什么程度了?”他说:“你真是做新闻工作的,忘不了这件事,已经进行区域试验了。”

我又问:“什么区域?”他说:“四川的农村。”我们可能关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每6个月的中国互联网络状况调查。那个调查向我们展示,2006年以来,中国互联网网民中增长最快的是中国的农民,跟中国手机的用户增长完全同步。我们再想一下,世界如此顶尖的IT企业开发的个人信息使用终端,把试验区定在中国西南的农村。我们是不是已经可以预感,我们的国家正在酝酿着何等深刻的信息传播的革命。

我们能够看到,信息技术正在影响着信息的采集、合成、传播和经营等各个环节的运行方式,把历史上不同媒介形态的独立演进过程统一为一个更加丰富更加有序的过程,国际新闻学界把这个过程进行学术定义,就是媒体融合,英文是Media Convergence。

媒体融合具体讲的是什么呢?我们给它一个定义,是否可以这样描述:我们今天感受的媒体融合是现代信息技术所推进的,信息传播的技术手段、功能结构和形态模式的界限改变。

我最早听到美国人讲述媒体融合的时候距现在有5年了,那是在2005年。

那一年,我们学院跟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1908年建院、被美国新闻界称为美国新闻记者摇篮的密苏里新闻学院缔结姊妹学院关系。

合作协议签订后,我选听了他们几节课,我选的第一节课是罗杰・费德勒讲的电子报纸的制作。罗杰・费德勒是被称为“美国电子报纸之父”的人。那节课上他讲的是他领导的团队对印刷了97年的《密苏里人报》实施的数字化改造。今天我们看到的这样一个可下载阅读的多媒体的电子报纸,我们可能会觉得它的形态已经是太简单了。但是2005年我们感觉它还是让人耳目一新。

它更像杂志,它有精准的目录设置,和今天我们看到的都市报的头版主要标题引导都不是一个概念。按照这样精准的目录引导,我们可以选择阅读任何一篇想要阅读的文章。如果阅读完一篇文章意犹未尽,那么它将依据在线数据库对这篇文章的相关内容提供深度数据支持。

这样的报纸是多媒体的信息集成物,同时是通过网络远程传输,高速下载,下载到各种各样的信息终端之上让人们离线阅读的多媒体杂志。

我们可能会看到,这样的电子报纸在整个计算机屏幕上就占着中间一个部分,并没充满屏幕,这显然不是为计算机屏幕制作的东西。当时,罗杰・费德勒在他的课堂上出示了阅读这种电子报纸的信息终端,实际上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iPad。我们当时看到那么轻巧的一个东西,在上面可以看各种电子报纸、电子杂志,收看各种移动电视信息,收听广播信息,甚至可以极其流畅地浏览Web1.0技术生成的各种网页。

密苏里新闻学院一直被位于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视为“农民”,认为这个新闻学院太过于传统,乃至于传统得有点落后。但是如此传统的新闻学院为什么做了这么时髦的事?罗杰・费德勒在课堂上讲,就因为他们看到了美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个统计数据,这个数据向人们告知,1994年互联网向公众提供商业服务到2004年的10年间,美国传媒市场各类印刷媒体的用户数量趋势性减少,没有哪一年用户数量比上一年有所提升。而与此同时,各种数字化媒体的用户数量却趋势性增长了。因此,密苏里新闻学院认定,人类信息传播的一次革命已经达及临界,出现前沿征兆。

除了数字化《密苏里人报》这个报纸之外,密苏里新闻学院还做了另外两件重要的事情。一是会同美国主流大报《洛杉矶时报》和IT界顶尖公司苹果公司,三方联手开发新一代电子报纸的技术标准。我给我的同事们写信,说各位请注意,美国人又在定标准了。什么叫标准?标准就是大家都要服从的东西,Windows就是标准。二是他们创建了一个媒体融合专业,并在这个理念下,对他们的所有实务课程体系实施改革。

我回来后跟我的学生说:“首先从你们印刷版的新闻周报改革开始,把它做成可下载阅读的数字化多媒体杂志。”结果我没有想到,最大的阻力居然来自学生,他们跟我讲:“老师,每个月6000元的印刷费还是出吧,我们看到印刷媒体就有天然的陶醉感,我们闻到它的气味就有无限的享受。”我说:“各位都别给我来这些小文人般的诗句了,我对印刷媒体的感情比你们深得多,我本人还爱竹简呢!我会去刻吗?时代变了。”

大家已经看到,《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关闭,《芝加哥论坛报》关闭,《纽约时报》印刷版也将在“确定的将来”停止印刷。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在座的各位都问问自己:“今天谁还主要通过在报摊上买一份报纸来了解新闻?”新的一代年轻人信息获取方式和信息依赖渠道改变了。现在互联网网民中35岁以下的网民占到了80%多。技术的发展推进了社会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我们今天在体验着互联网所有的技术的同时,正在感受到它对社会生活的全方位的影响,感受着它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注入的巨大力量。

互联网信息传播对社会文明进程的推动作用

互联网信息传播对社会文明进程的推动,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推动了公民知情范围的扩大。当然中国公民信息权利的实现动力并不仅仅是来自互联网,中国改革开放提供的物质文化基础、最高领导层的执政意志、整个人民不可遏制的发展欲望都推动着公民知情权的实现。互联网在这里面功不可没,包括面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时的信息公开制度。中国领导层讲,关于中国社会公共危机的信息管理原则,汶川地震应该成为模式。这里面会有各种障碍,我们需要看的是趋势。

二是公共表达的空间不断扩大。公共表达不仅关系到维护人类的基本权利和尊严,而且是公民参与社会事务的前提条件和基本要求,是人类的自由创造得以实现的基础。

2008年两会期间人民网架设的21条网民通向中国各级领导层的信息通道,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页面上,国务院各个部委和办公室全部都在上面。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任何一个中国普通网民的个人意见都可以抵达这个问题领域的国家最高行政管理层。各个部委对这个通道的信息处理是有明确的工作规范和时间限定的。

2008年我们举办北京奥运会,国际奥组委有一个硬性规定:举办国必须聘请举办国以外的100名外国志愿者参与举办国奥运会的媒体运营工作。北京奥组会媒体运营部的部长是孙维佳同志,他研究生期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我们是同学。

这时,他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我们学院和美国的密苏里新闻学院不是姊妹学院吗?能不能帮我办一件事,邀请他们的学生来北京当志愿者,参加北京奥运会的媒体运营工作”。邀请信发出之后,美国学生踊跃报名,一周之内报名已满。

这些美国学生起程开赴北京之前,他们的国际交流部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我们这么多学生去北京可不光是为了做志愿者,他们是要修一门跨文化传播的课程”。他们说:“希望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能够提供两个关于中国社会问题的专题讲座,这个课程将列入学生的学分考核。”我让他们准备好一纸证书,写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为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哪些学生开设了哪两门课程。我想,多少年了,一直是我们到美国人那里去修学分,现在他们到我们这儿来修学分了,而且是这个级别的新闻学院,我觉得这对我们是重要的。

第一次讲座我来讲,题目定的是《中国新闻业的发展与中国社会文明进程间的关系》。那节课我至今还印象深刻。那帮美国孩子下了飞机第三天开始听课,常年在美国生活,第三天正是时差感觉最严重的时候。我当时已经准备好这堂课有一半孩子睡觉了,结果没有人瞌睡。

看到人民网两会期间的这个页面的时候,那么多美国学生站起来拿着相机拍照。我说这是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的网站架设的中国老百姓的信息抵达中国官方的渠道。

人民网的另一个页面,上面有中国各个省、市、自治区党政一把手的个人信箱。这意味着中国老百姓可以将自己的个人意见直接通达各个省、市、自治区党政一把手的个人信箱。每个省、市、自治区党政机构对这条通道的信息处理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包括处理这些信件的时间规定和程序规定。

三是公共监督权不断加强。由于传媒业快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普遍应用,公众的监督范围在不断扩大,监督的途径在不断拓展,监督的效力在不断加强。全领域、全天候、全进程的公众监督已经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呈现端倪。

首先是对政府的监督,这对政府工作产生了直接的促动。今天政府工作是置于公众的监督视野之间的。汶川地震之后陕西西乡粮食局做了一件伤天害理的事情,他们往救灾粮中掺假,并且缺斤短两发放,知情人的一个帖子立即触动了党和政府的监察机构的神经。一周之内查实处理。一些地方官员豪华的个人住房,立刻就会被一张手机照片投放到互联网上,引起公众的关注,同时也会触动检察机构的神经。

其次是对公共事务的监督。如号称中国最牛的钉子户,这整个项目都谈完了,地基都挖空了,他就是不搬。一个等公共汽车的小青年拍摄了一张手机图片,并把它放到了猫扑网上,从那里开始传播。这件事情引起了世界媒体的关注,包括西方媒体的摄像机都对准了这个房子,看到最后会怎么办。社会变革时期发生的事情所具有的戏剧性,往往比任何小说家设想的还要戏剧。就在这个人坚守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通过了,这个人立即打出五星红旗,说“共和国法律支持我维护私产”。有西方国家的媒体报道这件事情说:“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发生的最为深刻的变化是什么?不是城市里林立而起的高楼大厦,不是与日扩张的高速公路网,而是每个公民维护自己权利的意识。”

还有一种监督是对媒体的监督。我们有那么多假新闻,发现者不是新闻管理机构,甚至不是我们的媒体和新闻学界,而是网民。如《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这张照片,中国网民就质疑,说藏羚羊是多么胆小的动物,怎么面对轰鸣而过的火车还能那么步履悠然、列队而行?于是网民就把这个记者在两年间在可可西里地区拍摄的所有公开发表的照片调出来实施数据比对,包括地面上每一块石头的形状。全部比对完毕,最后拿出三个证据说,这张照片不是一次拍摄的新闻照片,是经过PS处理的。这位记者的代价是他此生离开新闻界。

在今日中国诸多的公民参与社会监督的事件中,我们可以发现,整个事件的过程、关键事实的验证、不同角度的质疑、各种观点的争辩,都通过互联网媒体平台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由此推进着整个社会的观察与思考,最终演进成中国公民对社会公共领域实施全程监督的社会变革进程。

中国公民对社会公共领域实施全程监督的过程,会有无限的周折、坎坷,甚至迂回,但是我们要看趋势,中国在进步。

四是公共参与的机会不断增多。在社会文明进程的意义上讲到“公众参与”的概念,是指公民依照维护自身利益的原则,参与所在生存环境中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全过程。

我们请大家直接看案例,两会期间人民网架设的中国普通网民个人意见抵达中国最高权力机构和最高议政机构的信息通道。我参加过十几年两会报道了,我知道人大代表的一个议案需要多少人大代表的附议。今天普通老百姓的个人意见可以直接通达这些机构,人民网已经把提案纸给你提供了,你只需要输入你的意见。提交后,就可以直接抵达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的信息收集机构。

互联网推进社会变革的第五个作用我想跟大家重点讲一下,这就是公共协商。

经过改革开放30余年的今日中国,已经被多元价值体系、多元文化背景、多元政治信仰、多元经济结构、多元利益关系所覆盖、所支撑、所驱动。

这样一个多元化社会运行模式所生成的无限活力与复杂矛盾,在给社会带来巨大推进力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频繁的震荡力。在交织着各式冲突的社会运行过程中,公民直接参与的公共协商作为保证现代社会良性运行的基础机制变得日益重要,它不仅成为化解现实矛盾、冲突、保证社会平衡运行的重要途径,而且也预示着从代议民主机制到协商民主机制的更为高级的社会发展趋势。

我们来看非常极端的例子――2008年的“3・14”拉萨事件。拉萨事件发生之后,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西方媒体对这个事件集中进行了歪曲报道,对中国实施了非常激烈的政治攻击。

CNN对于拉萨事件的歪曲报道,这么强大的媒体,如果没有互联网,我们能怎么办?今天有了互联网,两个清华大学的工科硕士建立了一个“反CNN”网站,这个“反CNN”网站每天对CNN关于问题报道的不实之处、歪曲之处实施点评。

关于国际互联网的整个运行状况,有一个监测统计网站www.省略/,这个网站监测发现,“反CNN”网站成为那个时段全球互联网网站中点击率提升最快的一个网站。

在互联网上,网民们可以直接批改《纽约时报》的新闻,告诉你这个照片中记录的事情不是中国发生的事情,是尼泊尔发生的事情。

那篇报道原文讲的是中国警察正在把一个人拖上卡车。网民们就会提示说:“你看这个警察像中国人吗?这是印度发生的事情。”

2008年我给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学生讲课的时候出示了这些照片,原本安静的课堂突然哗声一片,那些美国学生大声说:“CNN怎么可能这么做呢?”我说:“各位很遗憾,CNN在拉萨事件的报道中就是这样做的。不仅CNN是这么做的,BBC也是这么做的。”

最后是CNN的时事评论员卡弗蒂的话把中国人彻底得罪了。假如我们没有互联网,CNN的时事评论员讲什么,我们谁能知道?就是知道,我们谁能懂?我们就是懂了,又能怎么办?

感谢互联网。今天有了互联网,情况就不一样了,卡弗蒂的话会被翻译成精准的中文,中英文对照,提供在中国每个网民面前。大家看完之后大为吃惊,这完全是不顾事实地挑拨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之间的感情。而在这样严肃的时事评论节目中,他们竟然可以用“暴民”和“匪徒”这种词汇来咒骂一个民族。

这些新闻信息的变形会导致重大的冲突。激动的中国年轻人开始做出他们的反应,他们开始聚会、开始抗议。

更激烈的年轻人提出抵制家乐福,这个时候情况不一样了,几个月之后我们要举办奥运会。这个时候气氛不对了。我们要感谢互联网,它提供了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公共协商。

我们看两个中国记者在他们的个人博客上发表的文章,一个是《中国青年报》的摄影记者贺延光,他的博客说,现在中国与世界已经如此紧密地连成一体,还提出抵制家乐福这种简单的口号,这不是愚昧无知就是别有用心。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白岩松的文章讲的是:“明天我肯定不去家乐福,但是不是为了抵制它,而是因为明天我要去三亚迎接奥运火炬,中国人只有全心全意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才能抵消这个世界对我们误解乃至敌视的力量。”

我们真要感谢互联网,能够提供这样一种公共协商的渠道。最后的结果是让我们都经历的,我们举办了一场让世界赞叹的奥运会。中国的地面上,家乐福和麦当劳每天还在平静地迎来送往着中国的宾客。至于CNN,那年5月16日,他们的总裁在CNN的网站上刊登了书面道歉信。

从这些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公共协商中,基于平等、理性、公开、求同存异原则所进行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将推进公民间全程信息的知晓、不同意见的表达、公共利益的共识和个性需求的尊重。

互联网信息传播正在推进着协商民主境界的实现,在互联网信息传播环境中,人们在赢得自主意识的同时也形成着对政治共同体内其他成员的了解与尊重,由此建造起政治共同体内社会成员之间基于思维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协商机制与协调关系。

今天,中国人民正在伴随着日益丰富的信息交流,学习着对于自身和对于他人的尊重,学习着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协调,从而体验着一种把握自身命运的全新的经历。在这番经历中,他们正在获得一种从未拥有,而在现代社会为维护自身利益必须拥有的重要的思维方法与行为能力。

当公众直接参与社会描述、社会分析、社会监督、社会建设和社会协调之际,一个尊重公民权利地位、推动公民权利实现的公民社会的建构便呈现出端倪。

2011年以来,微博成了影响力巨大的信息传播的新方式。微博开启了网络信息传播的核裂变时代。因为每个社会成员的公共信息传播的能量在新的技术平台上被全面激发了。

在一个随身携带的手机平台上,人们可以进行即时的公共信息传播。这个小小的个人信息终端如今已经成了个人的信息集散平台、个人的公共对话平台、个人的与社会关系平台。

互联网信息环境中整个社会的运行受到了深刻的震荡和影响。第一,个人信息的公共传播平台开始普及,公民媒体时代到来。第二,信息的网状传播结构形成,信息传播影响力的立体效应呈现。第三,信息传播能量迅速转换为社会变动状态。

网络信息传播推动的全新的信息交流方式呈现了,网络信息传播推进的全新的智慧创造模式呈现了,网络信息传播推动的全新的社会关联呈现了,网络信息传播推动的全新的社会运行结构呈现了。

2008年6月20日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时说:“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

我们能够看到,中国的最高领导层没有把互联网仅仅看成一个工具、一种媒体,而是把它看成一个国度文明进程中的基础环境要素。

Web3.0时代,物质世界与人类社会的全方位信息交互,人与物质世界的连接

纵观人类的信息传播史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演进规律,就是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往往都引发了信息革命,而信息革命的发生往往又成为社会变革的前导力量。15世纪古登堡的印刷机,最初印刷的不过是200本羊皮纸的拉丁文《圣经》。而正是这部印刷机,开启了人类印刷媒体的时代,文明的信息可以进行社会传播了。西方历史学家评价,它敲响了黑暗的中世纪的丧钟。

今天我们目力所及可以看到的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至少有这几个方面:一是多媒体信息集成,丰富信息传播形态的主流化趋势;二是移动网络传播,拓展信息传播自由的主流化趋势;三是全球信息交互,满足个性信息需求的主流化趋势;四是网络数据分析,开掘信息使用能量的主流化趋势;五是全球网际协作,建造宏大信息工程的主流化趋势。

Web2.0技术时代把每一个人的信息权利放到技术目标的设定之中,满足每一个人的个性信息需要成为网络技术发展的核心动力。比如微博,你可以加你认为重要的人,那是你的社会圈子。有的学者提出,微博开启了个人门户网站的时代。Web2.0还带来一个更深刻的改变,就是激发每一个生命创造信息的能量、创造智慧的能量。比如维基技术。像谷歌地球的强大的信息集成平台,那不是它自己独立完成的,它是和世界范围内的各个专业机构、政府部门、专业组织、大学包括个人等,合作建造起来的信息集成平台。谷歌提供的是一个信息集成的宏大的动态建设的结构。

维基百科是另一个更值得我们思考的案例。当2001年维基百科提出用全人类的语言撰写一部全人类的知识的总和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这是在痴人说梦。这怎么可能呢?我们的文化背景、价值尺度、生活阅历、民族特性完全不一样,在一起召集会议都有困难,这是要写一部全人类的百科全书,这事能干成吗?

但是大家看看6年之后,维基百科是什么规模?到2007年,维基百科已经拥有270多种语言版本,总条目超过900万条的人类历史上最为庞大的百科全书体系。现在它的体系更加丰满。为了让各位认识它的规模,我们可能要进行数量对比,不然我们无法知道近千万词条是什么概念。

世界上有号称A、B、C的三大权威的印刷版本百科全书。《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光盘版只有9.8万个词条;《美国百科全书》比《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几乎少了一半,一共4.5万个词条;《科利尔百科全书》比《美国百科全书》又少了近一半,2.5万个词条。三大百科全书的词条总量加起来还不及维基百科的零头。

此时,我们都会有一个疑问:三大印刷版百科全书是由世界顶尖级专家编撰而成的,那是权威工具书。维基百科是什么人编撰的?网民。没有任何组织的“乌合之众”,每人都能去撰写和修改。这种东西可信吗?

美国《自然》杂志面对这种公共质疑进行了一个调查分析。他们从维基百科和《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各提取42个和科学技术相关的词条,就是有客观标准答案的词条,进行错误率的比对分析,结果发现,维基百科平均出现的错误和《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相差无几。尽管《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对这一调查结论表示质疑,但是《自然》杂志对他们的调查结论坚信不移。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互联网是不是基于人类的创造本能而具有一种自我净化、自我完善的功能。如果我们对人类的物种有更深刻的了解的话,那么这个物种的本质是什么?是破坏还是创造?如果我们大家相信人类有共同的发展欲望、有共同的生活理想、有共同的伦理道德准则,我们不是可以有无数的艰难曲折中达及我们共同利益所设定的目标?

Web2.0技术已经呈现出如下的技术演进路线:传统媒体垄断信息传播正在因公众的参与而走向媒体与公众共同运营的信息传播的新的时代。

公众甚至不像在Web1.0时代,只是在公共媒体提供的新闻信息后面附加一个跟帖。不是这么简单了。公众已经通过最便捷的个人信息终端,直接参与整个新闻的传播过程,甚至是新闻信息的直接提供。去年的舟曲泥石流发生时,90后的孩子用手机在现场直发微博,报道新闻。去年夏天吉林发生的水灾中,网民拍摄的二人困于洪流之中,一人有幸被救,另一人不幸被洪水卷走的视频信息,投放在网络上给了人们如此强烈的震憾。今天的新闻传播正在因技术的发展而发生着重大改变。

我们已经处于网络技术所推动的一个更加剧烈的变革时代。2005年国际电联提醒全世界:

“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全域计算和全域通讯的世纪,我们的组织、社区和我们自己都将在这样变革的世纪里受影响发生变化。”

“人和物之间、物和物之间的新通讯形式诞生了。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ICT)的世界加入了新的维度:过去任何人之间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信息交换,现在加入了任何物体。”

“各种连接会因此翻番增加,并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动态的网络――物联网。物联网既非科幻小说,亦非商业骗局。它是建立在坚实的技术优势和广受认可的全域网络前景之上的。”

到了物联网时代,在哲学层面上我们所说的能够脱离人的主观意志而独立存在的客观世界,将向人类主动发出它的存在信息和运行信息。当然物质世界的这个智慧能力是人类开发的信息技术所赋予的。

物联网的运行机理是,人类将全程获取整个物质世界的存在及运行信息,在这个信息采集的基础上,进行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信息分析,社会各个领域将根据这些信息的掌握和分析,更全面、更透彻地了解世界,从而为人类社会的高效运行、为人类与客观世界的和谐共生提供信息控制基础。

2009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举行的美国工商界领袖会议上,邀请了两个人来做主题发言,最重要的一个主题发言是IBM的CEO彭明盛做的,他讲的就是IBM在全球声张的智慧地球的理念。

IBM提出的世界智慧运转的三个维度是:

第一,我们需要也能够更透彻地感应和度量世界的本质和变化。

第二,我们的世界正在更加全面地互联互通。

第三,在此基础上所有的事物、流程、运行方式都具有更深入的智能化,我们也获得更智能的洞察。

当这些智慧之道更普遍、更广泛地应用到人、自然系统、社会体系、商业系统和各种组织,甚至是城市和国家中时,“智慧的地球”就将成为现实。

2009年2月,美国经济振兴计划面世,其中投资百亿美元的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的美国国家电网的智能化改造计划,被国际社会视为奥巴马政府科技维新战略的方向性预示。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实施的美国国家电网的技术改造,为的是使整个国家的能源使用更有效率。

我们大家一定注意到,前段时间,中国国家电网和IBM启动了同样类型的合作。欧盟、日本、韩国都已经制定了物联网建设的规划。

我们国家最高领导层高度重视物联网的建设,2009年8月7日,总理赴中科院无锡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考察调研。总理在调研时提出了把传感网络中心设在无锡、辐射全国的想法。说:“在传感网发展中,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

2009年11月3日,总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向北京科技界发表了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在谈及要科学选择新兴战略性产业时,他明确提出:“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总理视察三个月后,中科院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在无锡建成了中国物联网研发中心,今年1月,中国物联网的实验研究院建成。

互联网向中国公众提供商业服务的15年之间,我们有幸经历了技术革命和社会变革交叠演进的过程,互联网技术应用和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重叠在一个历史时空之间,造成了非常奇异的景观。

我们可能要梳理一下,从Web1.0到Web3.0,我们经历了什么?

在Web1.0时代,我们体验的是信息总量剧增、全球信息互联、信息综合提供、网络数据检索为其主要特征的网络泛传播时代。这个时代我们感受的是人与信息之间的连接。

这一时代其主要的信息提供模式仍然是以机构为主体的公共传播。我们感受的是信息总量的急剧增长,信息获取的及时、全面、精准和便利,大型门户网站和网际搜索引擎在满足我们综合性信息需求的同时,帮助我们在整个互联网的信息海洋中实施导航、检索、诠释和分析。

每个人与世界范围的信息联系起来,人类极大地扩张了自己的观察视野。

Web2.0时代,我们体验的是媒介形态多元、个体传播强化、网际协作普及为其主要特征的网络社会形成的时代。这个时代我们感受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这一时代信息的提供模式从形态上看是以视频信息为主的多元媒体形态的融合,从信息传播的渠道上看是以移动网络为主的宽带网络的应用,从信息传播目标上看是以满足人的多元社会需求而进行的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从网络信息的结构的演进功能上看是网络社会结构的形成。

Web2.0时代,我们感受的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时空界限的突破,个人信息传播能量的扩张,个人与群体之间通过网络建立起各式关联,网络社会的属性清晰显现,网络世界与人类社会之间的能量交互变得更为顺畅、更为直接、更为强大。

Web3.0时代,我们将要体验的是物质世界与人类社会的全方位信息交互。这个时代我们感受的将是人与物质世界的连接。

这个时代将生成一个物质世界与人类社会全方位连接起来的信息交互网络,我们感受的是由此生成的超大尺度、无限扩张、层级丰富、和谐运行的复杂网络系统,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聚融的全新的文明景观。

在这个或许可以被称之为Web3.0的时代,人类将赋予物质世界自我表述、自我展现的机能,在与客观世界的直接信息交互的基础上,获得更高级别的与物质世界和谐共生的智慧。

到那时,媒体、新闻工作一定会发生更加重大的变化。我们过去讲,媒体是做什么的?媒体是要向公众告知他们的生存环境变化,处于公众与他们生存环境之间的工作位置。而当整个物质世界能够根据不同群体,甚至每一个人的需要直接送达其的存在信息的时候,媒体还能像今天这样运行吗?无论如何,我们现在要考虑这些问题。

我觉得,未来的信息传播过程一定是由多元维度结构支撑的。

信息的组合方式,具有时空的多元维度;

信息的展示方式,会具有媒体的多元维度;

信息的采制方式,会具有工具的多元维度;

信息的获取方式,会具有终端的多元维度;

信息的使用方式,会具有目标的多元维度;

信息的生产方式,会具有协作的多元维度。

我们可能要考虑在这样一种新的信息传播的形态之下,我们专业工作的位置,包括我们社会责任的实现途径和方式。

互联网平台所承载的信息采集技术、信息导航技术、信息整合技术、信息诠释技术将把每个社会成员与人类的数字世界连接起来,从而推进每一个生命的能量与整个人类文明能量之间的沟通与交互。

在观察互联网信息传播之际,我不免会产生一点联想,我看到互联网的运行本质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崇尚的社会理想有惊人的相似。当年德国社会办了一个刊物叫《创世纪》,要请恩格斯给他们题词,而且请求恩格斯写一句最能代表共产主义理想本质的话。恩格斯直接抄写了《共产党宣言》中那段对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描述:“在那个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剥削的联合体内,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由发展将是其他社会成员自由发展的前提条件。”

这是共产主义理想的本质:推进每个生命获得解放,在此基础上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今天,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发展让我们看到每一个生命价值的被尊重、每一个生命潜能的被开掘、每一个生命理想的被成全,正在成为网络数字技术追求的目标。

我们生存在这个时代的人是有幸的,我们正在履历着互联网的技术革命和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交叠演进的历史过程,我们正在亲身体验这个激荡人心的时代。(本文为作者在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政治家办报专题培训上的内容整理)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移动互联网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新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经历了起步、发展和深化三个阶段,成果颇丰。围绕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相关要素、其面临着的机遇与挑战及发展对策等方面,学者们从不同视角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本文综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历程及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不足与展望,旨在对进一步深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有所助益。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1)11-0075-08

自1994年互联网进入中国以来,网络对整个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层面的影响日益深化。随着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经历了逐步发展与不断创新的历程。总结分析新世纪以来国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现状、涉及的主要问题以及研究的不足,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对于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历史脉络

根据资料显示,国内最早明确提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并以此为篇名的于2000年。新世纪以来,随着以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等为代表的现代科技迅猛发展,博客、即时通讯、P2P等网络新技术应用的进一步普及,在党中央和国家高度重视与积极引导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在实践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并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在时间上亦保持了与党和国家出台相关政策的关联性、相继性,其研究历程大致可以分为起步、发展和逐步深化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成果涌现。

(一)起步阶段(2000-2003年)

1999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三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共有上网计算机74.7万台,上网用户数210万,CN下注册的域名18396个,www站点约5300个。随着中国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成立,中国科研计算机卫星主干线及科技网已经连接到全国40多个城市,中国的互联网迈人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时代。同年11月,中共中央着眼于形势变化的新特点,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2000年,教育部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就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要进一步增强用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思想文化阵地的政治意识,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并提出相关举措。以此为契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及理论研究成果初见端倪。这一时期的成果侧重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的构建和实践研究,为后期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论文方面,2000年至2003年论文总体数量计72篇。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论文有刘梅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方式――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韦吉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指导理论》(《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年第5期)、《刍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92004年第1期)、《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第9期)、冯春芳的《理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涵义的新视角》(《江淮论坛》2004年第6期)等。此外,还有博士学位论文1篇,硕士学位论文2篇。这些成果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特征、发展趋势以及实践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立论研究和初步探索,具有开创性。

著作方面,较早的有谢海光的《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之后,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名,相继出版了曾令辉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论》(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和杨立英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人民出版社,2003)两本著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论》主要从理论上探索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的基本特征,理论基础及相关学科知识,原则与方法以及内容构建,并介绍了实践上的应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则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构建了网络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与范型,开启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研究。

这一时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突出特点是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并重,但在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上基本局限于本体论、方法论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范畴,研究的知识点相对集中,缺乏系统性和深度。

(二)发展阶段(2004-2006年)

2004年,中国互联网走向多元化应用阶段并快速发展,ADSL高速宽带接入系统的普及,使得中国网民和CN域名注册量突飞猛进,中国互联网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就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做出部署。随之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引起各方面的关注,研究成果数量增多,论文年均达50篇左右。

具有代表性的论文如汪晓莺的《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学术论坛92006年第12期),提出了构建适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杨立英的《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特性与教育创新》(《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年第11期),从微观层面开始探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邓希泉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调查的实证分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对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实证性研究等。

这期间出版了四本著作,其中韦吉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新华出版社,2005),系统地探讨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价值及其管理和开发,提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和开发是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价值的现实选择和价值取向”的观点,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展开和深入开发提供了理论与方法指导,初步建构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理论体系。徐绍华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则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这一时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视角、方法和内容得到了进一步扩展和丰富,研究更具系统性,开始尝试从微观角度和实证视角多学科地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成果的质量有较大的提高,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仍显不足。

(三)深化阶段(2007-2010年)

2006年是中国互联网深度发展的一年,随着web2.O系统的普遍应用,以blog、rss和维基百科为代表的新技术不断为普通用户所接受,互联

网已经由单一的阅读模式转变为P2P互动模式,网络的潮流已经影响到社会的各个阶层。2006年,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16号文件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和相关实施方案,全国高校从秋季新生入学开始,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简称“新方案”)。同时,根据2005年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出的《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精神,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正式设立,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也推动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深入发展。四年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如火如荼,以期刊网论文为例,从数量上看,仅2010年相关论文就多达160余篇。

代表性的论文有杨直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构建与创新》(《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第7期),张瑜的《试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演变》(《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第12期),宋元林的《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现状及其有效运用》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及其实现途径》(《邓小平理论研究92008年第7期、2009年第9期),以及谢玉进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现状与新走向》(《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1期)等,这些成果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个体价值以及发展走向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同时,一些硕士研究生也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展开研究。统计显示,2010年中国知网硕士论文数量达13篇。

这一时期出版相关著作10部,内容涉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创新、要素分析以及理想模式构建等方面,成就显著。如清华大学张再兴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一书,综合运用了思想政治教育学、哲学、信息科学与技术、新闻与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相关原理和方法,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前沿问题进行攻关研究,为发展中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增强科学性和实效性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徐建军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人民出版社,2010),理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从理论、方法、实践三个层面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系统论述和深入探索。

这一时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内容和知识点有较大幅度拓展,注重文化层面、价值视角和新载体、新方法等方面创新,研究领域也更加深入、前沿、系统和微观。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理论观点

新世纪以来,学术界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机遇与挑战、要素(包括主客体、内容、特点、方法、载体、原则等)、有效性对策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学术界至今没有统一的定义,研究者们分别以不同的视角来界定和分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现有成果看大致有四种:

1.工具说。将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工具。如概念的首次提出者刘梅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据传播学原理和思想宣传的理论,利用计算机网络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计算机网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联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现代方式”。曾令辉在第一部系统阐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著中也认同这种界定,指出“所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一定阶级、政党、社会团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通过现代传媒计算机网络对其受众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

2.价值说。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塑造人的存在和本质。韦吉锋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抓住网络的本质,针对网络对社会和人们的影响,利用网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网民施加的关于思想观念、政治意识、道德规范和信息素养等教育方面的影响,使他们能够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品德和信息素养的网上网下双向互动的虚拟实践活动。”

3.综合说。有研究者综合了工具说和价值说两种说法,指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向网络空间的延伸和在网络条件下的创新,既包括针对互联网特点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包括以网络为载体,运用网络技术,整合网络资源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包括通过网上网下互动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

4.扩展说。还有学者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和创新的一种新趋势。”“从广义上讲,我们提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指网上思想政治教育,还指网下针对网络影响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它不仅指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指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化。”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要素

1.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研究。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既是网络信息的传播者,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就高校而言,其主体包括校园网站管理人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计算机公共课教师、学生辅导员队伍、学生积极分子等。其客体就是广大网民,“主要分布在企业与学校这两大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它的主体是青年学生与职工,而且这支队伍正日益壮大起来”。同时,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学者认为,由于网络存在方式对人的主体性的扩展,赋予了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自与主导权,造成了主客体呈现出教育主体“去角色化”,受教育主体“主角化”,主客体关系的相对性与地位的平等性等特征。

2.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根据信息网络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的思想实际来确定,内容应包括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学生网上行为引导和文化教育等几部分。如有学者指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包括“网络思想教育、网络政治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网络法制教育、网络安全教育、网络心理教育、网络文化教育、网络学生发展与指导、网络事务管理等内容”。

3.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出发研究得出不同的方法,有学者从应对和克服挑战的角度出发,提出应“采取‘建、堵、防、变、疏的基本教育方法”。有学者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征出发,提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包含信息库法、信息隐匿法、主体交互法、虚拟现实法和网上与网下结合法等基本类型”。也有学者从信息流程的角度,提出“眼睛对屏幕”的信息获取方法、“思路对问题”的教育指导方法和“键对键”、“心对心”的沟通交流方法,确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体系。还有学者从高校教育的角度提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式包括开展网络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

实行网上舆论引导、设立网上主题论坛以及组织在线交流等形式。

4.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特征研究。研究者在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比较的基础上得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代表性的观点如韦吉锋认为,其特征表现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空间、主体和环境的虚拟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交互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开放性和共享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输的超越时空性和及时性,以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隐蔽性。宋元林等经研究进一步提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还具有教育目的的政治性、教育主体的平等性、教育方式的交互性和多样性、教育过程的选择性和渗透性、教育效果的即时陛和广泛性等特征。

5.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研究。研究者们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看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种:(1)三原则说。如张光慧认为,应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和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原则;胡树祥认为,要坚持信息开放与信息把关相结合原则、平等互动与疏通引导相结合原则,以及突出重点与兼顾整体相结合原则。(2)四原则说。如徐志远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注重文化熏陶、注重思想交流、注重理论灌输以及以情动人四原则;(3)多原则说。如卞云洲、杨海军认为,要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应遵循传统方法与网络手段相结合、主动灌输与互动交流相结合、教育功能与服务群众相结合、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相结合、共性教育与体现个性相结合、重视关怀与消除冷漠相结合、社会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多个方面的原则。此外,韦吉锋还提出要坚持数字化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以及世界性与民族性的有机统一的原则。

6.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研究。学术界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研究基本上遵循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建设的内容。如有研究者指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主要包括网络交流(如BBS、网上论坛、网络聊天、网络电话等)、数字通信(如短信、电子邮件、电子杂志等)、网络课程及其资源开发及主题网站、网页规划建设与相关链接。”随着博客、QQ空间等新兴网络载体的出现,研究者们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进行了创新,拓展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提出“博客成为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的载体选择”,运用网络博客,可以深入地进行思想观点和价值观念的引导,较好地发挥教育示范作用。强调要充分利用QQ空间的普及和发展,打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和新平台。

7.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研究。学术界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研究相对较为薄弱,这可能和作者群的学科背景有很大关系。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环境的作用和如何营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两个方面。如有学者指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有“对教育对象的导向、塑造和规范作用,为教育活动提供条件、营造氛围和把握脉搏,以及促进教育对象与教育活动的协调融合”等作用和影响。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有人提出应从网络主体的自我改造与自我把握,网络环境的外部约束与管理,网络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三个方面进行优化。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及模式

1.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研究是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点。研究者在借鉴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特点,提出了一些观点和看法。如李琳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立足于主客体,立足于网络技术发展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建立起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机制、监督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黄瑾、董端认为,应通过构建并完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领导机制、综合协调机制、“两课”教学机制、网站吸引机制、经费保障机制、法律约束机制、监控管理机制和工作评估机制,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建设。骆郁廷指出,应从协调机制、决策机制、引导机制、监控机制、调节机制、保障机制等方面入手建设。此外,还有研究者认为,方法创新机制和环境熏陶机制建设等同样必不可少。

2.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影响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因素,也是研究者们一直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以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思想政治教育应如何进网络缺乏深入的理性思考,存在着观念陈旧,理解片面,定位模糊等缺陷,因此研究的重点较多的关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从现有的成果看,近年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大致可分为:

第一,“自由式”模式。指网民群体通过网络满足自己思想政治生活的模式。它主要通过“自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平等交流”、“思想政治可公约性极限”、“可消费性”的网络思想政治资源等影响网民的思想政治态度、思想政治心理、思想政治审美满足等,其显著的特点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的“表层结构”具有重大影响。

第二,生活化模式。其构建目标主要是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生活的统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网络教育方式的统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全面发展的统一;模式构建原则主要有方向性原则、可行性原则、融合性原则、动态性原则等;模式的基本构架主要包括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网络学习、网络娱乐、网络购物、网络求职等五个结合。

第三,无意识化模式。有学者针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引入了以平等性和隐蔽性为主要特征的无意识教育模式。认为无意识化的教育理念符合网络的特征和青少年网民的心理特点,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结合点,是解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存问题的最佳选择,能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实践的深入发展。

第四,服务型模式。服务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服务于学生为主要形式的新型思想教育模式。它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以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为教育重点,将教育、管理和服务三者融为一体并贯穿于教育的始终。

此外,还有研究者提出,要通过网络理论灌输、网络日常教育、网络自我教育、网络规范养成、网络情感熏陶等网络思想政治资源,系统地影响网民的思想政治态度、思想政治心理和思想政治审美满足,形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方法体系,来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

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对策研究是目前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研究的视角和出发点大致可分为:一是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出发,提出相关对策;二是以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目的,提出具体措施;三是针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及发展提出建议。殊途同归,三类研究的措施对策大致相同,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树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观念。有人提出科学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应包括时代观念、政治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平等化的观念以

及树立“虚”“实”相结合的观念。还有人提出,要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在学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改变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基本态度,转变和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教育理念,树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观念。第二,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包括:一是加强校园网络建设。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网上教学软件建设两方面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二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如红色网站、网上党校、网上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答疑等。三是加强网络管理,从网络立法、加强监管等方面来加强网络阵地的建设,占领网络阵地,抵制不良信息。第三,通过充分利用博客圈等新载体、新平台,创新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第四,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研究者们普遍认为,要培养一支既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又能掌握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特点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和可信度。此外,还有研究者就建立和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提出了建议。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地,其重要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从无到有,历经10年发展历程,引起和保持了理论界较高的关注度,开辟了一些基本论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今后的研究打下了厚实的基础和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资料。但从总体上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还不成熟,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提升。

(一)研究不足

1.研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目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知识点相对集中在方法、内容、机制、对策等方面,其研究大多延续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传统套路,且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框架之内,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不多,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提升。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之处,如网络的现代科技特点、网络与当代青年群体的心理及行为特征关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应用等方面研究仍比较薄弱,现有的部分相关成果多是就事论事,未展开系统研究。

2.在研究方法和视角方面比较单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一个横跨教育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信息技术学、传播学等的综合学科,而目前的研究成果多从政治学和教育学的视角展开,多学科背景下的研究篇目有限,成果中仅有论文10篇,这可能和研究群体的学科背景比较单一、缺乏相应的学科知识基础有关。

3.在研究数量上泛论、空论、重复论述的数量占据很大的比重。以中国期刊网发表的论文为例,在693篇论文中,有近100篇文章是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题进行泛论,如“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探析”等,这类文章的绝大多数内容空泛,严重重复。

(二)研究展望

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使其进入到新的深入发展时期,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艰巨任务和前沿性课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有所突破,加强研究。

1.在研究内容方面突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个”的特点。一是要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进行研究。如前所述,应当加强网络的现代科技特点、网络与青年群体的心理及行为特征关系等独特之处的研究,避免套用思想政治教育宏观理论泛泛而谈。二是从“这一个”的特点出发,深化、细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研究。三是加强实证性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实践活动和应用活动。要克服目前研究中存在的缺乏事实依据,人云亦云的倾向,鼓励研究者通过调查研究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以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应用策略。

2.在研究方法上和视角上强调多学科交融。要更多地采用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信息技术学等多学科的视角和比较研究、实证研究等方法进行研究,突破盲点,填补空白,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厚度,使之成为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李斌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的标志

性成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评介

[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12).

[2]刘梅.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方式――论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建设[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0,(2).

[3]曾令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论[M].南宁:广

西人民出版社,2002.

[4]韦吉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新

华出版社,2005.

[5]夏晓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M].济南:泰

山出版社,2008.

[6]冯春芳,成长春.理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涵义

的新视角[J].江淮论坛,2004,(6).

[7]黄明伟.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施行

主体[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1).

[8]杨立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特

性与教育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

(11).

[9]杨立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M].北京:人民

出版社,2003.

[10]宋元林,唐佳海.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

特征、类型及其优化[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10,(3).

[11]杨直凡,胡树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构

建与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7).

[12]王学风,戴黍.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

本方式[J]_湖北社会科学,2005,(12).

[13]韦吉锋.刍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J].扬

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2).

[14]宋元林,黄娜娜.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及其有效运用[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

(5).

[15]张光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J].学

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8).

[16]胡树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成都:电

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17]徐志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8]卞云洲,杨海军.试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原

则[J].前沿,2007,(7).

[19]吴满意.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M].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20]徐峰,闰研.利用博客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的实践探索与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

2010,(12).

[21]黄建平,杨直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作

用及优化[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7,(2).

[22]刘宏军.试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3).

[23]李琳.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

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4).

[24]黄瑾,董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

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6).

[25]骆郁廷.新形势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长

效机制的构建口].高校理论战线,2008,(10).

[26]周德全,李朝鲜.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

式特点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8,(9).

[27]黄娜娜.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

式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010.

[28]杨会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无意识化研究

[D].河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9]刘瑞平,叶兵.高校服务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模式新探[J].思想教育研究,2006,(10).

[30]刘邦捷.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建构探讨[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31]常瑞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陕西师

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2]张世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问题与

移动互联网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新媒体;影响力;词汇密度;离散度;活跃度

中图分类号:G206.3;H13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6.05.0008

“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的概念最早由美国传播学学者Lazarsfeld在其著作“The People’s Choice”中提出[1]。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社交网络的迅猛发展,新媒体意见领袖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更加重要。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5年7月22日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5年上半年,微博客用户中,使用新浪微博的用户占69.4%,一至五级城市的使用率都在65%以上。”[2]相关研究表明,微博作为网络舆论的最主要阵地之一,其意见领袖在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 [3]、话语权的实现[4]、网络舆论及口碑效应的影响力[56]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微博等社交网络中意见领袖的话语传播特征对新媒体语言监测也具有重要意义。

微博意见领袖通过原创、转发或评论来表达对社会事件的观点,以个人号召力影响信息传播,具有独特的话语传播特征。本文依据自制的2015年新浪微博意见领袖排行榜,建立一个小型语料库,并根据行业、学历、年龄、性别四种身份特征将其分组,使用Corpus Word Parser、CCRL、SPSS软件对语料进行分词、词性标注和统计分析,通过词汇密度、词汇变化性、词类离散度等词汇计量特征以及微博活跃度等传播指数,对比不同身份特征的新媒体意见领袖话语传播特征,分析其组间差异,为网络监管、舆情监测及引导提供信息参考。

一、意见领袖语料库建设

微博平台上具有舆论影响力的人群包括社会名人、机构、网络红人和其他大V等,但是有影响力的用户并不全是微博意见领袖。目前,暂无较权威的微博意见领袖排行榜,从多家机构已的中国微博意见领袖排行榜看,存在行业覆盖面窄、参照时间短等弊端,不利于进行社会语言学分析。本文为考察不同身份特征意见领袖的话语传播特征,筛选出30位不同社会属性的意见领袖,制定了覆盖面较全的2015年微博意见领袖排行榜和语料库。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以环球网论坛在2015年2-3月间4次公布的“新浪微博意见领袖百强排行榜” 为依据,收集了榜单中所有账户在2015年1月1日-4月30日期间的全部微博,包括发博时间、转发量、评论数、回帖数、点赞数等相关信息。

第二步,确定两个一级量化指标和七个二级量化指标。由于微博意见领袖具有主题依赖性的特点[7],即在某一主题内特别活跃并且在该主题内具有极大影响力的用户。因此,本文将“用户影响力”和“用户活跃度”作为衡量微博意见领袖的两个一级指标。“用户影响力”包括“被转发数、被评论数、被提及数”3个二级指标,“用户活跃度”包括“原创数”、“自回帖数”、“回他人贴数”、“活跃天数”4个二级指标。

第三步,量化相关指标。影响力的计算公式:Influence影响力=V被转发*W1+V被评论*W2+V被提及*W3,活跃度的计算公式:Activity活跃度=V原创数*W4+V自回帖数*W5+V回他人贴数*W6+V天数*W7。本文采用美国学者T.L.saaty提出的AHP层次分析法确定W1-7各指标的权重,并结合刘志明、刘鲁制定的权重数据及计算方法进行量化[7]。

第四步,根据计算结果,筛选出前50名微博意见领袖,然后参考近两年行业微博情况报告、微博名人排行榜、新浪微博名人堂等资料,分析得到微博意见领袖的14个行业分布,权衡行业、年龄、学历、性别的人数比例后,制定出囊括了30人的“新浪微博意见领袖排行榜”(排名不分前后),见表1。

第五步,将30位微博意见领袖在2015年1-4月期间的原创微博建立小型语料库,共7091条,总计496 917字。根据行业、学历、年龄、性别四个类别对语料进行分类,使用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制的“Corpus Word Parser”软件对语料进行分词、词类统计,用EXCEL计算词汇密度、词汇变化性、词类标准偏差、微博活跃度,对词汇丰富性和微博传播指数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和组间计量对比,分析不同身份特征新媒体意见领袖的话语传播特征。

二、词汇密度组间差异

Arnaud[8],Linnarud[9],Laufer & Nation[10]309,Read[11]等国外学者先后提出多种测量“词汇丰富性”(lexical richness)的数理统计方法,考察语言使用者在自由言语产出中使用词汇的丰富程度。王立非、孙晓坤[12],崔艳嫣、王同顺[13],张艳、陈纪梁[14]等国内研究者也都基本上采用国外提出的词型标记比和词频概貌的测量手段。Read[11]认为词汇丰富性包含词汇密度、词汇变化性、词汇复杂性(表达精确性)、错误数量四种测量维度,这一观点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可。四类测量方法中,词汇复杂性和错误数量多用来测量语言习得的效果,因此,本文将采用词汇密度、词汇变化性的测量方法,考察微博意见领袖的词汇丰富性。

(一)词汇密度及其测量方法

Holmes认为,语篇的作者本身拥有一定量的词汇存储,而且偏爱使用一些词汇,作者的词汇量反映在词汇的出现频率中,词汇频率分布的测试可以应用到不同类别作者的比较分析之中[15]。词汇密度作为一个语言特征,是衡量单位篇章信息含量的尺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语言材料传播的信息量和感知难度,而且测量结果稳定,不会受到语篇长度的影响,经常被用来区别语体风格[14,1617]。Halliday认为,词汇密度反映的是句中实词所占的比例。词汇密度越大,所载的信息量也越大。反之, 信息量就越少[18]。陈会军认为,词汇密度过低会影响信息的表达质量和篇章体裁的准确体现,词汇密度过高会增加人们对篇章的感知难度[16]57。

词汇密度( lexical density)计算公式最早由Ure提出,“词汇密度=篇章中的实词词项数量÷篇章单词总量*100%”,计算结果为篇章中每百字中所包含的实词词项数量[19],这一测量方法也是目前运用最多的传统计算方法。Halliday提出了新的计算方法,“词汇密度=词项数量÷篇章小句总量*100%”,他认为计算单位小句内实词所占的百分比,比Ure计算篇章的词汇密度更能准确地体现单位篇章的信息含量。

(二)意见领袖词汇密度

1.不同行业的组间比较。为有效地进行组间差异比较,首先将30位意见领袖所在的14种职业合并为“党政、经济、文化、公知、文艺、宗教、自由职业”7个领域,然后统计出各领域意见领袖在各词类的词种数、频次、句子总数等方面的数据,进而测量不同类别意见领袖微博文本的词汇密度。本文同时采用Ure和Halliday的测量方法分别计算各行业的词汇密度,统计数据如表2:

两种测量结果都显示,本科学历意见领袖的词汇密度最低,博士以及本科以下学历的词汇密度居中,硕士学历的词汇密度最高。说明词汇密度的大小与学历层次高低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

3.不同年龄段的组间比较。本文筛选的30位微博意见领袖,其年龄主要集中在40-60岁间,30岁左右的人数较少。因此,本文将意见领袖按年龄分为两大类:五十岁以下的中青年与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词汇密度(U)计算结果显示,中青年组为17.82%,中老年组为17.43%;词汇密度(H)计算结果显示,中青年组为2.9613,中老年组为2.5343。中青年组意见领袖词汇密度整体上略高于中老年组,但是差距比较小。

4.不同性别的组间比较。性别语言研究一直是社会语言学的研究热点,同时也是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所关注的研究课题。近年来,学界逐渐把性别语言差异研究的重点转向了交际中的话语模式等方面。Wardhaugh认为,男女两性在话语模式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具有不同的风格,主要表现在话题的选择、话语量大小与话轮的控制及交际策略方面[22]。其中,话语量的研究主要是比较两性说话的时长或文本长度,不同于词汇密度所反映的信息量。目前,还未见从词汇密度比较两性话语信息大小的相关研究。从词汇密度分析两性的信息量差异,可以丰富性别语言关于话语模式的研究。

词汇密度(U)计算结果显示,男性意见领袖为14.48%,女性为24.94%;词汇密度(H)计算结果显示,男性为2.2171,女性为3.7124。两种测量方式都说明,女性意见领袖比男性意见领袖的词汇密度要高,女性的信息量更大。Coates[23]、Romaine[24]、许力生[25]、Tannen[26]、王宇波[27]164等都认为男性话语量高于女性。可见,词汇密度反映的信息量与话语量是表现话语特征的两个不同维度。男性话语量相对较大,但是信息量相对较小,女性则相反。

三、词汇变化性比较

(一)词汇变化性及测量方法

词汇变化性,即词汇多样性(lexical diversity),是反映作者词汇丰富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通常用来测量篇章词汇的使用范围或种类,数据可以反映语言使用者用词是否丰富多样、是否较少重复等,数值越高表明用词范围越广。

传统计算词汇变化性方法是通过类符(Type)和形符(Tokens)的比值来测量(TTR),即语篇中所有不同的单词在连续呈现的单词总数中所占的百分比[10]309。不过,这种传统的TTR算法虽然简单,但计算结果会受到文本长度的影响。当文本长度增加时,TTR比值会随之降低,不能很好地测量不同文本长度下的词汇复杂性[28],其信度一直以来备受质疑。Dugast提出了更为复杂的Uber index测量方法[29],计算公式为:

Uber index U=(log Tokens)\+2/

(log Tokens-log Types)

Tweedie &Baayen认为这一公式为词汇变化性提供了相对精确的测量方法[30],且“不受文本长短的影响”[31]。Jarvis[32]、McCarthy[33]认为Uber index的信度较好,因此,本文采用该方法测量意见领袖的词汇变化性。

(二)意见领袖词汇变化性

词汇变化性可以用来评估意见领袖的词汇知识及其语言输出中的词汇变化特点,不同职业意见领袖词汇多样性的测量结果见表4。

测量结果显示,自由职业意见领袖的词汇变化性最大,词汇知识最丰富。宗教词汇变化性最小,词汇知识相对匮乏。这一倾向和词汇密度的测量结果具有相似性,自由职业在所有类别中的词汇变化性和词汇密度最大,宗教类最小。

不同学历层次意见领袖的词汇变化性中,硕士学历最高,为34.86,其次是本科以下和博士,分别为33.84和32.90,本科学历最低,为29.42。这一倾向与词汇密度也相似,说明微博意见领袖的学历变化与词汇密度、词汇变化性的高低不呈线性相关。

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意见领袖之间的词汇变化性差距较小。中青年组略高于中老年组,分别为30.08和30.05;男性词汇多样性略高于女性,分别为29.71和29.27。年龄组的词汇多样性高低与其词汇密度高低具有同一倾向,中青年组都高于老年组,说明中青年意见领袖微博内容更为广泛,微博文本的词种数更多。不同性别意见领袖的词汇多样性高低与其词汇密度高低不一致。在词汇变化性上,女性低于男性,但是在词汇密度上,女性却高于男性。说明男性的词汇知识更丰富,微博涉及的主题更多,内容更为广泛,词种更丰富。

(三)词类离散度比较

词汇变化性作为测量语篇词汇丰富程度的一个维度,依据的是词种数和词总数两个变量,只能反映词汇的整体情况,无法测量不同词类使用状况。由于不同类型的微博在词类和词频上存在差异,因此各词类的使用状况能够反映作者的文本风格特征。为了进一步考察意见领袖的词类变化性,本文以各词类出现的频次在词总数中所占百分比为依据,计算各词类数据之间的标准偏差。标准偏差代表了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可以用来衡量作者的词类多样性。标准偏差越大,数值偏离平均值就越多,离散度就越高,名词、动词的比例相对较高,其他词类比例较低;反之,如果标准差相对较小,离散程度就较低,各词类分布相对均衡,连词、叹词、拟声词等词类使用比例增大。

对意见领袖的词类离散度测量后发现:1.不同行业的标准偏差由大到小排序为:自由职业(0.1089)、公知(0.1078)、政党(0.1054)、经济(0.0983)、文化(0.0970)、文艺(0.0924)、宗教(0.0886)。这一序列与词汇变化性、词汇密度的序列相似,自由职业仍然居首。自由职业类的名词和动词的比例高达33.94%和27.33%。离散度最小的宗教类,名词和动词的比例降低到27%和24%。2.不同学历层次意见领袖的词类离散度与学历具有密切联系,学历越高,词类离散度越高。标准偏差由大到小排序为:博士学历(0.1071)、硕士学历(0.1016)、本科学历(0.1000)、本科以下(0.0912)。3.不同年龄段的测量显示,中老年意见领袖的词类离散度为0.1032,略高于中青年组的0.0971。4.不同性别组的测量显示,男性意见领袖的词类离散度为0.1017,高于女性的0.896。可见,不同职业、性别的意见领袖,他们的词类离散度高低和词汇变化性大小具有相同倾向,而不同学历、年龄的意见领袖则没有。

词类离散度的高低受到低频词类使用比例的影响,实词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虚词中的助词都是出现频次较高的词类,而虚词中的介词、连词、叹词、拟声词,实词中的量词都是出现频次较低的词类。当前者比例降低,后者比例增高时,离散度就会降低。考察发现,在职业中的宗教类、学历层次中的本科以下、年龄段中的中青年组,以及性别分类中的女性组中,意见领袖的名词、动词等高频词类出现的比例较低,而叹词、连词等低频词类较高。例如女性意见领袖的叹词和副词比例明显高于男性,叹词分别为0.16%, 0.14%,副词9.37%,6.28%。马琰[34]、王宇波[27]研究也发现女性叹词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男性,王德春等认为女性比男性更多地使用副词,以及起强调作用的词语[35]。

四、词汇丰富度与活跃度关系

微博的活跃度和传播度反映了账号的传播能力和传播效果,可以通过微博传播指数BCI(Microblog Communication Index)进行测量①。本文对意见领袖活跃度的分析采用BCI指数进行评估,利用其中的推送活跃度指数W1进行计算,公式为W1=30%×ln(X1+1)+70%×ln(X2+1),其中X1为发博数,X2为原创微博数。通过活跃度的测量,进而分析活跃度与词汇丰富性的关联。

每组意见领袖的活跃度是组内每位意见领袖W1指数之和的平均数。不同职业意见领袖的微博活跃度由高到低排序为:宗教(7.05)、经济(6.89)、公知(6.55)、文化(6.54)、党政(5.49)、文艺(4.40)、自由职业(3.19);不同学历层次意见领袖的微博活跃度由高到低排序为:本科(5.63)、博士(5.36)、硕士(4.89)、本科以下(4.56);年龄组中,中老年意见领袖为5.42,中青年为5.23;性别组中,女性意见领袖为133.93,男性为117.99。

将意见领袖的微博活跃度与词汇密度、词汇变化性、词类离散度的测量结果比较后发现,微博活跃度越高的职业,其词汇密度、词汇变化性和词类离散度越低;从学历差异看,活跃度与词汇密度正相关,与词汇变化性负相关;从年龄差异看,中老年组的微博活跃度、词类离散度比中青年组高,但是词汇密度和词汇变化性却低于中青年组;从性别差异看,女性的活跃度和词汇密度比男性略高,但是词汇多样性和词汇离散度却低于男性。

五、结语

本文依据微博的传播特点,量化相关指标,筛选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微博意见领袖,分别测量了不同行业、学历、年龄、性别的微博意见领袖在词汇密度、词汇变化性、词类离散度、微博活跃度等话语传播特征。研究发现,不同类型意见领袖的话语传播特征存在明显的组间差异。虽然本文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但是对微博意见领袖话语特征的分析还不够全面,如何采用更有效的方法识别微博意见领袖,对新媒体意见领袖进行长期跟踪和观察,促进新媒体语言规范化发展,监控及引导微博意见领袖的言论等方面,仍有待下一步的深入研究。

注释:

①BCI指数依据《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5)》的计算方法,BCI包括活跃度W1和传播度W2两个二级指标,其中W1又包括发博数X1和原创微博数X2两个三级指标。

[参考文献]

[1]Lazarsfeld, P. F., Berelson, B., & Gaudet, H. The People’s Choice[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48.

[2]国家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50722)[20160315].http://.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507/P020150723549500667087.pdf

[3]姜珊珊,李欲晓,徐敬宏.非常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的意见领袖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33(12):101104.

[4]Lee, N.Y. & Kim, Y. The spiral of silence and journalists’ outspokenness on Twitter[J]. 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14,24(3):262278.

[5]Peng, Y., Li, J., Xia, H., Qi, S., & LI, J. The effects of food safety issues released by we media on consumers’ awareness and purchasing behavior: A case study in China[J]. Food Policy, 2015,51:4452.

[6]元志润.在网络口碑沟通中的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研究:以韩国超级博客(Power Blog)为例[D].上海:复旦大学,2011.

[7]刘志明,刘鲁.微博网络舆情中的意见领袖识别及分析[J].系统工程,2011(6):816.

[8]Arnaud,P.J.L.. The lexical richness of L2 written productions and the validity of vocabulary tests[M]∥In Culhane T, Klein B C & Stevenson D K (eds.). Practice and Problems in Language Testing: Paper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anguage Testing. Colchester: University of Essex,1984. 1428.

[9]Linnarud,M. Lexis in Composition. A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Swedish Learners’ Written English ( Lund Studies in English 74)[M]. Lund: CWK Gleerup,1986.

[10]Laufer,B.&Nation,P. Vocabulary size and use: Lexical richness in L2 written production[J]. Applied Linguistics,1995,16(3): 307322.

[11]Read,J. Assessing Vocabulary[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12]王立非,孙晓坤.汉语写作能力对英语写作质量的影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4):2429.

[13]崔艳嫣,王同顺.接受性词汇量、产出性词汇量与词汇深度知识的发展路径及其相关性研究[J].现代外语,2006(4):392400.

[14]张艳,陈纪梁.言语产出中词汇丰富性的定量测量方法[J].外语测试与教学,2012(3):3440.

[15]Holmes, D. I. “The Analysis of Literary Style: A Review,”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Series A, 1985,148:328341.

[16]陈会军.词汇密度与难易度感知:科学论文及其摘要的对比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4):5657.

[17]李小凤.从词汇密度看电视语体的阶列[J].现代传播,2010(12):164165.

[18]Halliday, M. Spoken and Written Language[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19]Ure, J. Lexical density and register differentiation[M]∥In G. Perren and J.L.M. Trim (eds), Applications of Linguistics.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1:443452.

[20]宋婧婧.现代汉语口语词研究:兼论对外汉语口语词教学[D].北京:中国传媒大学,2011.

[21]蔡玮.新闻类语篇研究的语体学意义[D].上海:复旦大学,2004.

[22]Wardhaugh, Ronald.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 6th Edition Blackwell Publishing, 2010.

[23]Coats, J. Women, Men and Language: A Social Linguistic Account of Sex Differences. London: Longman, 1986.

[24]Romanine, S. Language in Society: 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linguistics[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25]许力生.话语风格上的性别差异研究[J].外国语,1997(1):4348.

[26]Tannen, D. You just don’t understand: Women and men in conversation[M]. New York: William Morrow,2007.

[27]王宇波.基于网络媒体监测语料库(汉语)的性别语言差异实证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28]陆芸.词汇丰富性测量方法及计算机程序开发:回顾与展望[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04108.

[29]Dugast,D. Sur quoi se fonde la notion d’etendue theoretique du vocabulaire?[J]. Le Francais Moderne, 1978,46:2532.

[30]Tweedie,F. & R.Baayen. How variable may a constant be? Measures of lexical richness in perspective[J]. Computers & the Humanities, 1998,32(5):323352.

[31]Vermeer, A. Coming to grips with lexical richness in spontaneous speech data. Language Testing, 2000,17(1):6583.

[32]Jarvis S. Short texts, bestfitting curves and new measures of lexical diversity[J]. Language Testing, 2002,19(1): 5784.

[33]McCarthy, P. M. An Assessment of the Range and Usefulness of Lexical Diversity Measures and the Potential of the Measure of Textual, Lexical Diversity (MTLD)[D]. Memphis Tennessee: University of Memphis Ph.D Dissertation, 2005:158.

[34]马琰.汉语恭维语中的性别语言实证研究[J].商洛学院学报,2009(5):5762.

[35]王德春,孙汝建,姚远.社会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214.

Abstract:

The paper screens out 30 representative opinion leaders of Sina microblog through quantifying relevant indexes of microblog transmission, then builds a corpus by grasping original microblogs with more than 500,000 characters in order to analyze intergroup differences in aspects of lexical density, lexical variation, dispersion of parts of speech and activeness of microblogging between different occupations, education, ages as well as genders. The study finds out that identity characteristics of opinion leaders a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features of their discourse transmission, and both relevant statistical data and research conclusions provides new media language monitoring, Internet censorship and opinion supervision with reference information.

移动互联网论文范文第8篇

1基于Internet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现状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目的是为更合理地使用信息资源,以最小的信息资源建设付出获得最大的信息资源利用回报。多年来,从事信息工作的人们一直在探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问题。由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支持,或是在政府支持下采取企业运营方式进行运作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系统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就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来说,虽然近年也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讨,但是其实质性的实施工作尚未进行叽

2基于Intemet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的类型

2.1电子出版物信息资源电子出版物类型有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和软件读物等。电子出版物资源拥有者将电子出版物在自己建的网站上,有些对读者免费,有些需要付费后才能浏览或下载。如杭州市农科院编辑部发行的《杭州农业科技》电子期刊在杭州农业科技信息网上供读者免费查阅下载。

2.2文献型信息资源文献型信息资源主要包括成果、图书期刊、技术报告、会议论文、专著、专利、标准等。如通过中国专利信息网()可以进行中国专利信息检索,也可以免费检索到美国、加拿大、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专利。

2.3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人们通过网络可以在数字图书馆检索到馆藏的联机电子文献信息和传统书本文献信息,而且很多图书馆都提供原文服务。目前,国内主要的大型电子图书馆有超星数字图书馆、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方正Apabi数字图书馆和中国数字图书馆均提供农业科技信息。此外,还有专门的农业图书馆,如CNKI中国知网的中国农业数字图书馆()、美国国家农业图书馆(NAL)(、wnal.usda•gov)等OPAC(OnlinePublieAeeessCatalog,联机公共查询目录)是网络上的公共资源,凡互联网用户均可检索国内外图书馆的OPAC。中国农科日览图书馆书目在线检索系统(onlinepublieAeeessCatalog,简称We一bOPAC)与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共享数据库,读者可在线查询检索馆藏资源,包括该馆书目信息、馆藏信息和流通信息等。此外,我国很多农业院校图书馆如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农业馆、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等均已提供OPAC检索。

2.4网上动态信息资源网络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使得网上有很多动态性强的农业科技信息。如与农业科技有关的专题讨论组、网上新闻、会议消息、通告、BBs(如杭州农村信息化论坛、中国农业科学论坛、中国农业信息网论坛)等。2008年6月25日,杭州市政府召开的杭州市首届“农村信息化论坛”,包含了杭州市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网通信息港城郊信息化知识培训、杭州移动助推农村信息—化、信息化在农业企业中的应用等主题。国内外网上动态农业科技信息资源主要来自以下网站:中国农业信息网()、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浙江农业信息网,杭州农业科技信息网等全国各省市农业科技信息网。另外,利用计算机通讯软件如MsN、QQ、Ya一hoo、Skype等进行即时通讯交流,通过图文音频等交流方式,获取农业科技信息。

2.5网络数据库信息资源目前国际上最著名的农业综合数据库分别是eABI、AGRIs、AGRxeo以,除AGRlc0LA有100余种全文电子期刊外,其他均为文摘型数据库,这三大农业数据库是农业科技人员必查的数据库。此外,还常用到的数据库有ElsevierSDOS全文数据库Kluweronline数据库(北京大学图书馆建立了幻uwer镜像站供购买该电子版期刊的用户使用)、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的中国农业科技文献数据库(CASDn)。重庆维普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清华同方的CN粗农业数据库帅柑£nk认et)、农业科技基础数据信息系舞。碍。

3实现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面临的问题

3.1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意识淡薄各地方科研机构、农业院校及相关企业在商讨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时,较多考虑自身的利益,自建自享的私有化占有观念严重,不愿与他人共享手中资源,缺乏信息资源整体化观念,共享意识淡薄。这使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分别保存在众多部门、单位和专家手中,且条块分割、分布广泛、管理分散。

3.2政策法规体系不够健全,影响政府宏观调控在农业科技信息的供给过程中,由于政策法规体系不够健全、相关信息共享立法滞后,严重影响政府的宏观管理,使得政府调控、引导手段有限。此外,缺乏必要的资源共享奖惩制度和法制措施,影响了各机构间开展资源共享的积极性.

3.3缺乏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标准规范体系目前,各地方科研机构、农业院校及相关企业都从自身的工作实际出发,使用不同软件开发出一大批各种类型的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系统,这使得信息资源共享出现问题,甚至无法共享。要实现农业科技信息的充分共享,只有采集标准规范的信息源,构建符合标准规范体系的信息资源系统,才能够进行信息的流通和交换,实现跨系统信息资源共享。因此,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标准规范体系是实现信息流通、共享的基础。

3.4缺少必要的经费支持要真正实现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最主要是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保障。只有得到充盈的经费,才能投入一定的人力财力获取信息,才能协调、整合各地方科研机构、农业院校以及相关企业拥有的信息资源,才能开展信息资源共享建设。目前,我国农业科技信息共享建设资金投人普遍不足,一些靠政府经费支持的科研事业单位以及事业型信息机构也面临资金、管理、人员以及信息资源开发动力不足等一系列制度性问题。

4实现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

4.1提高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管理人员的素质,树立全新的服务观念目前,大多数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管理人员学历偏低、知识结构不合理以及工作能力和适应能力弱。因此,首先必须对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管理人员开展继续教育与业务培训,使其掌握外语以及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其操作、分析、处理农业科技信息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其次,必须解决旧思想观念问题,树立全新的服务观念,由被动服务转向主动服务,由普通的咨询服务转向特色服务,由基础信息服务转向深层次信息服务。

4.2成立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机构我国信息机构的管理体制是条块分割、各自为政,造成了各机构在功能上的同化以及在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建设上的分散与重复。由于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既是国家一项重要的战略规划,也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资金、设备、利益的再分配等问题,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机构,在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建设中起到领导、协调、管理、带动等作用。该机构要对农业科技信息资源进行战略规划、统一管理;对全国各地科研机构、农业院校以及相关企业拥有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再分配,明确各自领域的信息任务与信息资源共享范围;积极与国际网络系统接轨,互换数据,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尽可能节约国家人力、物力和财力。

4.3进一步加强政府的宏观领导.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政策体系政府应建立完备的政策调控和法律保障体系,以规范农业科技信息从采集、集成到共享、应用的各环节,国家层面政策法规就是要通过法律来规范与科技信息共享相关的各个方面的社会关系,最大限度发挥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的价值,有效服务于科技创新与国家发展。

4.4加强农业科技信息共享标准规范体系建设通过研究制定统一信息标准,解决农业科技信息指标不健全、渠道不畅通、报送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促进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与高效利用。统一的标准规范体系包括建立农业科技信息共享平台的技术体系、制定农业科技信息共享与分发服务的标准体系、确立农业科技信息分类分级共享模式、确定农业科技共享信息的策略等。通过对标准的制定与应用,达到降低农业信息资源建设、传播以及获取的成本的目的。另外,还要建立农业科技信息开发利用标准化工作的统一协调机制,强化对标准的宣传贯彻,逐步实现农业科技信息共享的标准化管理.

上一篇:大数据互联网论文范文 下一篇:计算机互联网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