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方向范文

时间:2023-12-26 17:35:09

高考改革方向

高考改革方向篇1

关键词:教育体制;官本位;方向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5-0229-02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其整体规模和硬件设施已经达到国际中上水平,但是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实行的是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模式,这种官僚化的管理模式弊端众多[1],束缚了高校的办学自,挫伤了高校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使高校失去了“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行政主导的官本位教育体制是制约我国教育创新的根本原因,在全国上下一致呼吁教育改革的今天,本文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官本位的体制和改革方向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高等教育体制官本位表现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弊端很多,主要表现在:市场化程度不高、管理模式僵化、高校自落实不到位、缺乏公平与效率、公办高校腐败频发等[2]。这些弊端实际上是官本位政治制度在教育领域延伸的结果。(1)我国的大学行政地位分级别,如副部级大学、正厅级大学、副厅级大学等。在这种情况下,大学自身要发展和提高地位,就必须首先进行行政升级,这是教育官本位的表现,是教育主管部门行政化管理高校的结果。(2)按照我国的《高等教育法》,大学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可以看出党和政府部门处于核心领导地位[3]。(3)政府掌握着资源的分配,政府与大学之间,政府具有威权性。政府主管部门过分强化对大学的管理,其通过人事任免、招生计划、对外交流审查、经费划拨、评估验收等各种途径来控制大学,忽视大学的独立性,导致我国的大学官学一体,少了求真求实的本质,多了争权夺利的浮躁。中国大学要向国际高水平大学靠拢,必须弱化政治因素,政府只需加强在大学办学过程中的监督,而不是管理。(4)在目前大力倡导的高等教育改革中,顶层设计意味过重,实践中常常变成政府通过“决定”、“通知”、“意见”、“办法”等文件来主导高等教育改革,无形之中强化了高校办学对政府主管部门负责,政府部门对于学校的超强控制和官本位管理方式,一直是妨碍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一个问题。

二、教育产业化弊端

教育产业化自实行以来饱受争议,教育本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应以促进社会发展为目标,而不是拉动经济的赚钱工具。教育产业化将学生的受教育机会商品化,貌似适应了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实际却导致官本位大背景下高等教育畸形发展,相比对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其负面影响更加深远:(1)产业化的过程也是国内高校扩张的过程,伴随有盲目扩招、教育不公、教育腐败、乱收费、买卖学位、基建牟利甚至倒卖土地等众多问题。(2)随着扩招,2015年全国高考入学率已接近80%,而德国仅有20%左右的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我国高等教育的“超前”发展并未带来国民素质的飞跃,也没有带来科研领域和制造业的创新。目前美国对于中国的大部分大学的学历是不承认的。(3)为了缓解就业压力,研究生年年扩招,出了校门才发现硕士学历比本科学历并没有多大优势,却浪费了3年的工作时间。(4)“在职博士”变成了一些党政领导和国企老总的附加荣誉,他们不上课、不做科研、不写论文,照样能拿到学位。

高等教育无法回避功利性。因为我们不是生活在理想中,功利性是教育的一个方面,但高等教育绝对不能止于功利性,过分追求教育的功利性就会造成教育的人文性缺失。产业化的高功利性败坏了高等教育的崇高社会形象,扭曲了个别学校办学的价值取向,导致教育领域的逐利,造成学历贬值、教师屈服于金钱和权力,既让人们心目中圣洁的殿堂沾染了铜臭,也使得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职业为之蒙羞。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内批量培养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严重过剩,高等教育就业率和投入产出比低于职业类院校[4],把教育作为赚钱工具的教育产业化政策必须改革。

三、高校去行政化改革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曾提出自主招生、自授学位、去行政化三大目标,但是一个也没有实现,南方科技大学教育改革的全面失败反映出教育制度改革的难度之大。和任何事物一样,改革当然有难易之分。按照一般做法,改革总是先易后难,但是只要坚持改革,最终总要去面对那些难的问题[5]。高校去行政化短期内难以实现,制度性的障碍往往是制约社会发展的瓶颈[6]。自主招生是相对简单的第一步。目前部分高校已经开始进行一定范围内的自主招生,但还远远不够,具体表现在制定招生计划、生源分布等仍由教育行政部门掌管,收费标准也由地方政府物价部门制定。在教学管理权方面,中央有关部门统一规定教学计划中必须开设的课程,甚至规定课程名称、课程教学内容、课时等,高校调整教学计划,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余地很小[7],无法适应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科技人才的需要。离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后,朱清时认为中国的教育改革涉及到意识形态,改革的难度甚至超过了经济改革,要成功可能还要几十年的时间,目前只能一步一步的推进。

四、职业教育回归改革

笔者认为,高校发展应由社会和市场需求来决定,高等教育的目标并不只是文凭,而是在提升国民素质的基础上,培养国家建设所需要的人才。目前众多高校面临教育质量无法突破、专业设置与变革跟不上社会需求、毕业生就业无优势的多重矛盾。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是要获得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解决个人的就业问题,这是高等教育当前的立足之本,实际上职业教育更能够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在我国高等教育严重过剩和产业加速转型的今天,高等职业教育更应该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是企业和社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源泉,是我们应该大力倡导的教育模式[8]。部分高校如果执着于文凭,继续在本科院校中坚守,既是对学生前途的不负责任,也可能被社会所抛弃。目前我们的一些高校教师在许多方面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无论是在职业道德还是专业水平上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缺乏基本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职业教育要回归和发展,必须要重视建设一支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师队伍[9]。实际上,自2014年起,国家就已经开始构建新型的职教体系,重视职业教育,倡办应用型大学,既适应了社会对人才教育的需要,也解决了很多院校的生存问题。

参考文献:

[1]周迎春.高校教育改革方向的思考[J].学理论,2012,(35):225-226.

[2]静静.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0.

[3]金林南.《高等教育法》的立法缺失及完善思考[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52-57.

[4]冯光娣.中国高等教育社会政策研究――基于公平与效率的分析[D].天津:南开大学,2012.

[5]王建华.重启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思考[J].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15,(009):2.

[6]王魁.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3.

[7]马振福,周庆森,毛建国,等.新形势下政府转变管理高校职能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3,(11):17-21.

[8]刘晓.利益相关者参与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J].职教论坛,2013,(1):39-43.

高考改革方向篇2

针对近年来有关高考分省市自主命题改革的反响,本文简要分析了高考自主命题的优势与不足,以期对高考政策决策及有关的教育管理部门提供一些参考。

一、高考自主命题的有利之处

2004年,教育部大规模实施高考“国家统考,分省(市)命题”,继北京、上海之后增加天津、广东等9个省市参加自主命题,高考自主命题的省市共11个。到2006年,全国实行分省命题的省份已达16个,到目前全国已经有过半省份,约三分之二的考生在进行自主命题的考试。我国目前之所以实行高考分省市命题,是因为它有着积极因素:

首先,适合我国的国情。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教育水平存在差距,因此实行自主命题有利于体现各地方文化、地理、经济和教育的差异性。其次,降低了风险因素,全国统一命题假如出了问题由于范围广,造成的影响很大。而分省命题只是在一省的范围内,风险的范围相对要小。再次,分省市命题体现了考试的多样性,兼顾高考全局。高考每一次改革都是理性思考的结果,高考的试题也体现出了多样性。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高考不能“一刀切”,自主命题可以从本地的经济、文化、地理等实际情况出发,照顾到本地区教育发展的实际水平,从而体现出高考的公平多样性。另外,有利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的规划管理。实行高考分省命题,地方自主命题的权限增加,有利于地方教育部门对基础教育的管理和调控,更好地对教学目标、素质教育人才培养进行规划,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最后,高考自主命题有利于各省逐步建立起成熟的考试命题、考试管理队伍,为进一步推进考试研究院的改革乃至非营利性考试专业机构的建立提供前提,为促进考试机构之间的良性竞争、推行“服务考生”的理念打下了基础。

二、高考自主命题的缺陷

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方面的因素,大规模的高考自主命题,在网络和电脑愈加普及的信息化社会,相关法律缺位的社会大环境下,实行分省命题也有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

第一,高考的权威和公平性难以保证。全国统一命题使得高考具有了公平、高效和权威的特点,如今大规模实行高考自主命题,各省市命题专家和教师的选择、命题培训和管理力度等直接关系到试题的效度和信度,命题质量受到质疑。而各省市考生所用试题的不同和考试成绩的差异,对高校招生的地区公平性和评价省份之间的教育质量水平也有一定影响。

第二,在自主命题省市,高考安全保密工作难度加大。虽然自主命题减少了因一省泄题波及全国的风险,但泄题漏题的可能性也较全国统一命题更大,从而损害到考试的客观公允性。行政性地推广可能出现为命题而命题,有违改革初衷。据笔者了解,最初是上海、北京、广东等这些经济较发达的省市主动进行分省命题考试,其他真正主动要求自主命题的省市并不多,多数省市是否因为考试制度改革而自愿接受自主命题,分省命题能否真正推动教育改革令人质疑。另外,分省市命题从根本意义上仍未改变考生“一考定终生”的现状。

三、启示与建议

高考命题到底是分省还是统一,成了一个两难的问题。在肯定高考自主命题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应当正视其引发的弊端,对此采取措施,尽量避免或减少自主命题的不足。

分省市命题最好从实际出发,不能一味强调各省市的差异性而忽略了共同性,因此经济、文化、教育水平相当的部分省份不必实行自主命题,不应行政性地推广分省自主命题。对于高考试卷的质量及权威性,应该基于地理、文化及教育水平等因素,在全国建立多个教育考试中心,以适应不同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这样既能保持地方文化特色,又能兼顾统一考试的公平性。或是保留少数省份的自主命题,其余省市实行全国统一命题,由各省甄选命题专家参与全国高考命题委员会,这样各省的专家代表在高考命题中享有平等的话语权。另外要加强高考的安全保密工作,整治失密、泄密和窃密问题,重点治理疏于管理导致失密;工作人员内外勾结,故意泄密;不法人员盗窃、出售、传播试题等问题;要抓组织领导,做到保障有力制度建设责任到人,做到有章可循;最后要加强思想教育和诚信教育。因分省命题而造成的各地学生成绩差异较大,以及“一考定终生”的弊端虽不能彻底避免,但目前高校适当的招生自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类矛盾。

高考改革方向篇3

关键词: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走向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374-02

高考招生制度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项基本制度,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公正选拔人才的关键环节,必须长期坚持。高考招生制度是国家高等教育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教育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1.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原因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根本动因,是它已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求,且其公平性亦受到严峻挑战。首先,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高校入学机会不再是社会稀缺资源,而且高校分层分类显著,将高考成绩作为高校录取的唯一依据,面临越来越多的质疑。其次,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中小学校的教育模式和管理制度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对各类考试评价制度提出了相应的改革要求,只有在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基础教育改革才能不断深化。第三,高考招生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偏差,如高考加分政策近乎失控、高校自主招生和特殊类型招生中舞弊现象的产生等,违背了制度设计初衷,使高考招生制度的公平性遭到侵蚀。第四,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产生,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异地高考"问题逐步凸显,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省际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考录取率以及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差异导致的"高考移民"现象的产生等,使高考招生制度的公平性面临新的挑战。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必须针对上述问题,坚持有利于选拔优秀人才、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的原则。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内容十分复杂,必须明确导向、抓住重点。

2.高考试制度的改革措施

探索考试制度的改革。现行考试制度的主要弊端是:考生选择机会少,往往"一考定终身",难以满足高校多元化的人才选拔需求;非户籍学生不能在流入地参加考试,公平性受到影响等。一是改革入学考试方式,如本科和高职分类入学考试,外语等科目社会考试、一年多考,非户籍学生异地高考等,增加考生的自主选择权。二是改革入学考试内容,根据高校人才选拔全面性和多样性的要求,以高校人才选拔标准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为依据,突出对学生基础知识、学习能力与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综合素质的考察,并探索文理不分科,发挥高考的甄别选拔功能和对基础教育的导向作用;三是改革高考命题方式,加强命题专家队伍的建设,完善考试科目试题库,重视对考试规律和标准的研究,提高试题的信度和效度,保证全国和分省命题质量。

探索录取机制的改革。现行录取方式的主要问题是:将高考成绩作为唯一依据,标准单一,高校自小,加剧了基础教育领域的应试倾向,特殊人才难以脱颖而出;设立了名目繁多的加分政策,破坏了高校录取的公平政策环境等。一是改革招生名额配置方式,尤其是部属大学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并逐步淡化或取消录取批次,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并引导高校坚持内涵发展、办出优势特色。二是探索将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和综合素质档案作为高校录取的重要参考,建立和完善考生的综合评价机制,使评价方式更加科学,评价内容更加丰富。三是探索高校自主录取、注册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等多种录取方式,逐步扩大高校的招生录取自,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目前的改革举措及效果与社会预期仍有差距,究其原因,一是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增多,利益诉求呈现出不同甚至相悖的价值取向;二是高考招生制度除了为高校提供选拔人才的依据外,还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成为社会流动的阶梯,关系着社会稳定和公正。因此,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必须应对多元化目标诉求,并受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制约,需要积极稳妥、试点先行、逐步推进。

加强科学论证,做好顶层设计,形成清晰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明晰中央与地方、政府与高校的责任,确立高校的招生主体地位,并加强风险评估和改革试点跟踪。加强监管,防惩并举,坚决打击各种高考舞弊行为,规范考试招生秩序,确保考试安全;同时清理和规范各种加分政策,让广大考生公平竞争。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诉求,实行增量改革或建立利益补偿机制,保障合理合法的利益,对于违规或非法获取的利益则要坚决予以取缔。深化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教育系统内部与教育系统外部的综合改革,促进中小学课程和学生评价制度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以及包括户籍制度改革在内的社会管理改革。加强先进教育理念和改革成效的宣传,让社会公众全面理解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目标,对高考招生制度有理性的认识,对改革有合理的期待,为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录取方式将实现多元化。"多元录取"意味着必须打破以高考分数为根本录取依据的"唯分数"状况,要建立健全有利于专门人才、创新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近年来,我国招生录取方式的改革已取得显著成效。高考招生网上录取、招生录取实施"阳光工程"、高考志愿和录取投档方式实行平行志愿等措施,体现了我国高考录取工作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深受社会各方的好评。但在高考招生录取方式上仍然还有改革的空间。主要是要建立健全有利于专门人才、创新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生的录取以统一高考成绩为基本依据,结合平时的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高中阶段全面发展、表现优异的,推荐录取;符合条件、自愿到国家需要的行业与地区就业的,签订协议实行定向录取;对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或在实践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者,建立专门程序,破格录取。高水平大学应根据自身的定位和特色,逐步建立健全自主招生制度;高等职业院校可提前单独考试或以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录取主要依据,逐步实行申请入学、自行考核的入学模式。

3.结语

评价高考招生优劣的最终依据是学生能否成才。高考招生改革的关键是体制改革,政府应肩负起改变高考招生制度的责任,必须从高考招生中退出。从大处着眼,不被眼前的利益绊住脚步;从小处着手,做细点,让变革逐渐积累,将高考招生改革与学生发展、教师使命与国家战略合而为一,以积极态度,稳步前进到达改革的彼岸。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新华社,2013

高考改革方向篇4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教育体制改革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社会极其关注。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这项改革作出了全面、系统、明确的部署。

为什么要改革?改革的方向和思路如何?怎样推进改革?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解读。

改革现行考试制度势在必行

现行考试招生制度存在着评价标准相对单一、选拔方式相对单一、入学通道相对单一等“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基础教育应试教育倾向,学生“考什么、学什么”,学校招生“唯分数论”等问题,难以适应国家对各类人才的选拔培养需要,难以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需要,难以适应高等学校多样化办学、特色办学的需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当前,全面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时机已经基本成熟、条件已基本具备。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我们已经部署、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在一些重点领域进行改革试验,积累了可供借鉴的改革经验。同时,进行了系统调研,广泛听取、吸纳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考试招生机构、校长、教师、学生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各方面对改革的基本思路有了较高的认同。

招考分离,多次选择

对于考试改革的总体目标,我们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这主要包括3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基本模式;健全考试与招生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可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人才成长“立交桥”。

七条改革路径贯穿小学到大学

我们目前设定的改革路径主要有七条,贯穿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全程。一是探索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的多种实现形式,包括小学初中对口直升;合理划分学区,学生在学区内直接进入初中;有条件的地区新建校实行9年一贯制办学等等,综合有效治理一些大城市择校过热问题。二是推进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包括建立健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鼓励各地积极探索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情况为依据的招生方式;完善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中等职业学校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依据,实行注册入学。三是建立健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四是建立健全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制度。五是改革统一高考,建立普通本科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六是建立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选拔的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包括探索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分类考试;扩大培养单位和导师团队的招生自;建立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录取制度。七是扩大社会成员接受多样化教育的机会,建立多种学习成果转换认定制度。

“三个引导”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对于现在强调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我们推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可以引导学生学好每门课程,不偏科,全面发展,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兴趣、优势、志向的课程,充分发展个性潜能和学科特长,还可以引导学生参加公益服务和社会实践等,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同时,也能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课业负担。我们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也为高考科目、内容改革提供了空间,今后外语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增加学生的选择权,并使外语考试、成绩表达和使用更加趋于科学、合理。

为各类人才提供不同成长通道

我们的招生录取制度也要相应的改革,将招生录取制度与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相衔接,将重点改革两方面:一是普通高校(本科)逐步推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使高校招生录取更加适应各类人才选拔培养规律,更加适合不同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二是加快推行职业院校分类招考和注册入学,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避免与普通教育作简单类比和层次区分,同时使一部分学生尽早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一些报考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不参加高考,学校依据其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职业倾向性测试成绩录取。根据这些改革顶层设计,再跟进系列配套改革,将有利于扭转“考什么学什么”、分分计较等应试教育倾向,促进各类高校科学选拔人才。

更加有效地维护公平

促进教育公平是重要的价值取向,必须努力建立一个更加有效地维护公平的新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入学机会公平的保障机制。具体措施包括:改革高校招生计划管理,国家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地区采取支持性政策,扩大实施“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加快缩小区域差距;对基础教育薄弱的农村、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采取倾斜性政策,扩大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完善配套政策;建立起招生机会公平的动态监测和调节机制。二是严格考试招生管理,完善考试诚信、安全的管理制度。清理并严格规范各类加分政策。建立个人、学校考试评价诚信档案体系,加大对诚信失范行为的处罚力度。三是全面深入实施招生“阳光工程”,完善信息公开公示制度,加强高校招生自律,严肃招生纪律,加强责任追究,完善社会监督机制。

年底前各地出台实施办法

国家总体方案及高考改革等各领域的改革实施意见,2014年上半年有条件的省份开始综合改革试点或专项改革试点。2017年总结成效和经验,推广实施。2020年基本形成新的考试招生制度,实现改革总体目标。各省(区、市)最迟2014年年底前出台本地区具体实施办法。

高考事关重大、涉及面广,我们要按照积极稳妥、统筹兼顾、试点先行、有序推进的原则,充分考虑现有改革基础,充分考虑相关实施主体对改革的实现能力和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加强具体实施方案的可行性论证,审慎操作,做好试点工作,逐步推开。要充分考虑教育的周期性,要按照“三年早知道”的原则,提前一定时间公布,确保目前在校高中生不受影响。

刘利民强调,此轮改革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不是单项、局部地改,而是系统性地、综合性地改。

据了解,在顶层设计的总体方案框架下,招考制度的总体方案包括小升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和高考改革办法等多个配套实施意见将于2014年上半年,有条件的省份开始先行改革试点,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形成新的考试招生制度。

改革分三个层次进行

高考改革方向篇5

关键词:考试改革;高考;考试内容

高考,关注着每一位考生的命运,但是,由于对考试的功利化认识,使考试成为应试教育的“替罪羊”,成为众矢之的。随着“取消高考”的呼声越来越高,对高考有个更加明确的认识才是关键的解决方案。因为高考,在目前众多教育评价方式中,是唯一的一个相对公平的举措。因此,当今应该做的,不是随波逐流,而是审视高考考试的问题所在,找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本文主要从考试内容角度出发,探究高考考试内容解决方案。

一、 当前高考考试内容问题

在考试内容的设置方面,过多依据课本知识,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考查这主要表现在客观题比例较大。对于大家来说客观解答题的答案标准化且作答方法非常简单,再加上问题设计的方式偏重于“会”与“不会”,所以不能引发深入思考、分析。即使是主观题也因为老师们在评卷的时候主要是依据讲授内容或书本给分,所以学生发挥的余地不大。所以这种考试的结果只能是使学生重书本知识轻能力培养。

由于对于课本知识的过于依赖,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综合素质的考查。使得学生成为背题的“工具”,容纳知识的“容器”。机械化的记忆,导致了“高分低能”现象,即虽然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了较高的分数,但在处理实际问题中却不知所措,甚至缺乏解决最基本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新课改下对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具体要求与相关探索

新课改强调个性化的学习与教学。这必然要求个性化的考试来评价学生,否则课改进不能实施本质性改革。面对同一考试,同一录取的考试形式,在高中新课改实施之前,国家出台了相关高考改革走向的文件,如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考试内容作出相关要求,指出“加强对学生能力,素质的考查,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内容,探索提供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及《指导意见》(2007)开始使用的高考改革方案。《指导意见》强调,“高校招生考试方案的研究制订要遵循有助于高校科学公正地选拔人才、有助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校依法行使办学自主的原则,切实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改革精神,反映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在此指导下,相关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

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及《指导意见》的精神,首先开展新课实验的四个省(区)曾先后对本省原有的高考进行了不同程度改革,并出台了首届进入新课程实验的普通高中毕业生2007年使用的高考改革方案。

2007年海南省对考试内容改革方案是讲考试科目调整为“3+3+基础会考”①。其中,在考试试题中增加了选做题,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提供给了高校做录取的参考。同时,海南省会考成绩以其10%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显然,这对强化基础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会考与高考却是两种不同目的的考试,前者是对毕业生进行的结业性质的水平考试,后者则是为高校招生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将会考成绩百分之十计入高考总分,在一定程度上将会违背会考的目的扭曲其功能,同时,也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使会考成为另外一种小高考。这样,使得考试的科目成为10科而非6科,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2007年宁夏的考试科目仍然维持“3+小综合”的形式,有变化的是考试试题分成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增加了往届生选做题目,中学对考生的综合素质做出文字评价,供高校录取时的参考。同时也强调了,无论是理科综合试题还是文科综合试题只涉及本学科内容,不跨学科内容,这就意味着考试科目为“3+3”而非“3+小综合”。

三、 未来高考考试内容改革走向

高考科目改革的目的,有的学者认有两个:一是解决学生偏科问题,二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但是,目前对于考试内容的改革并咩有到达这两个目的,减少科目也并没有减轻学生的负担。因此,就未来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走向应该从两方面考虑。

(一)考试科目设置合理科学

就目前的考试科目设置来说,“3+X”方案相对来说能缓解文理偏科现象,许多中学为了提高升学率,从高中一年级起便开始让学生确定“3+X”中的“X”,以便针对学习。只是在实际选择中,学生一般为了取得高分数,采取避难就易的方式,尽量不选择物理或者化学等相对较难的科目,这又在一定程度上没能解决文理偏科问题,更没有减轻学生负担。因此,考试内容改革方向,应该朝向科目设置中力求能达到“中和”的方式,比如可以对广东省的科目设置进行相应的改革,使其更加完美,以便能借鉴“3+文科基/理科基础”的模式。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其课业负担问题,这将要涉及到对考试题的命题与设计问题一定要科学、合理,符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要求,而不能成为另一种形式的“大综合”。

(二)对考试内容测评的方式多元化

日本考试方式多样化,层次化。全国统考,大学独立考试和单独考试依次进行,期间实验操作、论文、听力、考试、面试多种手段。而我国几十年来一直侧重于笔试,忽视了实验、论文、听力面试等考试手段。我们应该借鉴日本高考在笔试基础上有效地实施小论文测验、综合问题测验、面试、实际技能检查和听力测验等有益经验,采用多种考试方式,对考生进行多元评价。

四、 总结

蒙哥马利所言:“考试之所以蓬勃发展,同样是由于它具有多种功用的性质:考试常常适应多种目的需要,当某个目的过时了或者与它不相干了,考试仍然能够以其他理由存在。”对于学生来说高考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高考改革关系千家万户,设计众多考生的利益。因此,与课程改革相配套的高考改革,尤其是关于考试改革最核心的考试内容改革应在充分的理论依据基础上进行。逐渐完善,最终实现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顺利衔接。(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王伟宜,王晞,……等.考试与评价[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2]刘海峰,……等.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高考改革方向篇6

一、改革有助于学有专长的学生脱颖而出

此番改革是考试招生制度的一种自我完善与发展。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马涛说。

考试遍存于全球各个教育体系,常常显现为标准化、统一化、等级化、分数化。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陆建非认为,不能简单把应试教育的原罪推诿于高考,而应把考试的功能从分层转向分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五届副会长杨德广指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展现三大导向性:导向学生全面发展,导向学生个性发展,导向学生合理流向。在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胡瑞文的眼中,此番改革应实现三大目标:适应国家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校对人才的定位,尊重个人的兴趣爱好;强化公平性;推动素质教育,减轻学业负担。

面对基础教育的唯分数论和由此导致的应试教育以及考生“被录取”现象,与会专家建议,以多元评价支撑多次考试,并尽可能把“两头”学生从高考束缚中解放出来。中国教育学会第七届副会长尹后庆认为,无论选拔性考试还是合格性考试,都应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而非以难度挑战学生,不顾学生特长与个性。

考试仅为标,招生方是本。其中高校自主招生尤其引发专家关注。与会专家在研讨中表示,有关改革措施将有利于为高中和考生减负,消除高校借助联考“掐尖”的不良局面,让自主招生回到选才的本意,使学有专长、拥有创新潜能的学生真正脱颖而出。

二、努力释放给高中教育带来的红利

与会专家在研讨中提出,要发挥考试招生新方案对于高中教育的引导作用,充分释放改革带来的红利。尹后庆说:“高中面向15岁至18岁的学生,必须定位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及基本素养,把大写的‘人’放在核心位置。”

在此背景下,高中教育能改什么呢?尹后庆认为,高中教育须创新更多的课程满足学生的需要,激发学生参与体验和问题解决,在完成挑战性的任务中激活潜能,培养独立选择的能力,同时学会认识自己,认识社会。

高考新方案减少了统考科目,并打破文理分科。马涛认为,这为高中多样化发展创造了条件。大学在招生时不仅考查学生的学科成绩,还要了解学生的特长、学科的特色等,这就引导高中创造条件发掘学生的潜能与专长,满足学生的兴趣与志向。

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系统工程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解决的仅为选才,更为艰巨的是育才。选才是基础,育才方为根本。”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黄百炼说。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涉及教学方法改革、教材改革、教学管理改革、教学手段改革、教育观念更新等多个方面。在黄百炼看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动力不足不可忽视,具体表现在7个方面:一是高校教师动力不足,受评价机制影响,高校教师的动力在于拿课题、发论文等。二是高校动力不足,高校领导往往更看重学校面积、学科、博士点、发展规模等。三是教育行政部门动力不足,社会评估往往以面积、图书量、大学排名、科研成果等作为考核标准。四是地方政府动力不足,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以学校升格、扩大学校规模、实现文化点缀为目标。五是社会录用人才的标准出现问题,很多用人单位非“985”、“211”学校毕业生不要,出现校历歧视。六是家长动力不足,一切只为孩子考上好学校。七是学生缺乏学习动力,不是着眼于个人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而是满足于拿高分,甚至出现“拼爹”、“啃老”现象。

“必须把人才培养工作上升到维护国家安全层面,创新人才培养应作为教育综合治理体系的制度内核来统筹研究。”黄百炼说。

陆建非认为,“人才培养是系统工程,需要有更深层次的联动改革。创新人才培养呼唤教育文化的改良,因此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人人成才,要与国际接轨,并建立完善的诚信体系。”

“另外,创新人才培养理论依据缺乏,数据支撑缺位,相关研究应尽快对接。”陆建非说。可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推进政策创新、制度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同时,也在呼唤理论创新。

高考改革方向篇7

[关键词]高考、人才、社会、改革、发展

从1977年9月教育部召开全国高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至今有28个年头了。28年来,随着时代和形势的变迁,我国的高等教育也与时俱进,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回顾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进程,总结我国在高等人才的培养工作经验,反思存在的问题和教训,对于改进和完善高考及高教制度、更好地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实施科教兴国及人才强国战略、提高我国的社会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我国高考改革的基本历程回顾

1977年至今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1977年至1980年的恢复阶段。

1977年8月13日至9月25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高校招生工作座谈会。经过45天的激烈讨论,最终以国务院《关于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的文件恢复了中断10年之久的“高考”。主要的做法有:(1)劳动知识青年可以报名,应届高中毕业生也可以报名;(2)高中毕业的文化程度才可以报名,必须通过大学入学考试;(3)政治审查主要看本人表现,破除唯成分论;(4)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10月21日开始,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各新闻媒体都以头号新闻了恢复高考的消息。该年的招生考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命题,县(区)统一组织考试。有560万名考生参加了统一考试,其中27万多人幸运地成为了以来的“第一批”通过考试的大学生[1]。1978年,教育部编发了《高考复纲》,并于同年恢复了全国统一考试。此后又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了以前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办法。

2、1981年至1997年的高考改革阶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尤其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走向解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空间,原来的由计划分配指标、经费的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着强烈的改革要求。为此,围绕高考的形式要求和我国人才培养的社会需要,我国的高考和高等教育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重要的有:(1)1985年,为减少人为的阅卷误差,引入国外技术尝试标准化命题,试行机器阅卷。从此许多科目的考试逐渐走向命题标准化和阅卷自动化的轨道。(2)1985年起,上海率先试行了高中会考和高考改革的试验。后来,高中会考制度向全国推广。自1990年起逐渐形成了会考和高考的区分,将作为选拔性考试的高考与作为水平性考试的高中毕业会考分开,前者在后者的基础上进行;并即明确了会考是中学教学水平的鉴定性考试,高考以为高等学校选拔新生为主要任务,突出选拔性。(3)在考试科目方面,1989年,湖南、云南、海南三省尝试“3+1”高考科目组设置方案。1993年,在全面推行会考的基础上,实行“3+2”高考科目设置方案。综合而言,高考科目分为两类:一类为必考,即语文、数学、外语;另一类为选考,即由招生的高等学校根据专业学习的特点,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中选1至2科。考生除参加必考科目的考试外,尚须按所报志愿学校的要求,参加1至2科考试。作为过渡,当时的考试科目仍分两类:文史类加考政治、历史;理工类加考物理、化学。(4)为了加强考试工作专业化,国家教委成立了专门的考试机构,各省招生办公室的考试工作得以加强,近半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将各种招生、考试机构合并成立统一的教育考试院或考试局、考试中心。

3、1998年以来的高考内容和形式全面改革阶段。

1998年,新一轮高考改革开始启动,这就是改革开放新时期高考改革的第三个阶段。该阶段背景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已经明确,以市场机制作为人才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已经实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的改革已经实施。围绕这些新的形势和任务,作为我国高级人才选拔培养的高考制度也随着进行了从内容到形式的改革:(1)1998年,教育部宣布高考科目将实行“3+X”方案。[2]所谓的“3+X”方案就是: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为必考的科目;中学里的其余6门学科: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高等学校可根据专业要求任定1—2科为考生选考科目,也可对考生进行偏于社会科学或偏于自然科学的综合考试。考生根据所报考高校的要求,决定考试科目,考试科目越多,可选报的志愿也越多。这个方案,既有利于高中各校及考生发挥特长,也有利于扩大高等学校招生的自。在2001年,全国共有1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进行了“3+X”高考模式试点。经过试点和推广,这个高考模式已经显示出了一些预期效果。(2)1999年,天津、广西试行计算机网上录取,到2000年,全国一半以上的省市和高校实行了计算机网上录取。到目前,几乎全国的招生录取都实现了网络化、公开化。(3)2000年,北京、安徽等省市试行2次高考,两季招生,这样,一年一次新生入学和一年一度毕业生的情况也已经被打破。(4)从考试内容和题型的发展来看,考试内容发展脉络大致是知识、能力、素养,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色,同时外语教学的重要程度与日俱增。与这些改革相适应的是,在1998年到2003年的五年中,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激增。大学本科及专科在校生人数由341万增长为1100余万,在校研究生及在职攻读硕士、博士人数增至80万,其中研究生人数增长了约45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9.1%提高到15.3%,基本上实现了1998年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的“到2010年,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扩展,入学率接近15%”的目标,这也进一步表明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快步走向大众化。

二、高考与我国社会发展

回首我国高考制度沿革和历程,我们欣慰地看到我国社会各方面的积极进步。可以说,这些进步和变化与高考制度的不断完善是密切相关的。

1、高考作为高等教育的入口环节,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级人才。

高等教育是向国家、社会提供优秀人才资源的主要基地。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从无到有和由小变大的发展过程。现在,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已有1070余所。据初步统计,这些院校先后为国家输送了约2000万高级专门人才。其中,大约1/2以上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新的高考制度选的。正是这些专门人才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贡献,推动了中国的建设和发展。目前,我国高等学历的人口比例不断提高,这不仅推动了我国民族素质不断提高,也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提供了基础保障。

2、高考作为社会人才以及社会阶层的分流器,为社会的繁荣稳定提供了机制保障。

每年的高考牵涉到千千万万家庭、学校、教师、学生的神经,因为某种意义上说,高考决定了一个年轻人今后的人生和命运。尤其是[JP1]对于广大农村的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考大学是一条改变自己命运的一条捷径。正如一位学者所说的:“高考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就象一把筛子,一些优秀的人才在高考竞争中胜出就进入高校深造,毕业后也就进入了所谓的‘白领阶层’,农村的孩子也实现了农转非的梦想,实现了‘鲤鱼跳龙门’;而在高考竞争中失败的学子就被淘汰到社会中去,……”[3]可以说,当社会进步出现了社会分工并进而出现了脑体分工之后,有一部分人必须被选从事管理领导或更高级的脑力劳动,而考试是人类发明的一条最为有效、最为公平、最具社会公信力的一种科学办法。由于竞争,难以避免地产生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如“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批评,“黑色七月”的抗争,但这些正说明了高考所承载的社会分流的社会功能。正是社会分工和地位的差别导致了残酷的考试竞争。而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分配高等教育资源功能并影响着社会分工的高考,必然是一种人才选拔的残酷竞争方式[4]。实际上,高考作为一种社会分层的过滤和分流机制,对于社会的流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一个社会良好的流动机制对于社会的稳定和有序发展是非常必要的。人类的发展历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3、高考作为一种社会管理制度,它的发育和发展充分体现了社会进步的水平。

承载了社会人才选拔和培养的高考制度,实际上是社会管理的一个基本机制。从改革近30年来的情况看,我们从高考的变革可以感受到社会的进步:如高考招生比例的增加,充分说明了我国经济实力的发展成就和人民生活发展水平的提高;考试的方式、内容不断多元化发展,充分体现了从资源短缺的计划经济走向顾客导向的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考试的公开化、公平性以及监督方式科学化、严密化,也体现了社会管理不断走向法治、民主、公平的基本价值追求。总之,在我国社会经济面临着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双重跨越的当前,为适应建立面向不同经济形态的多样化高等教育体制,我国的高考制度也在不断地改革和调整。

三、新形势下我国高考制度的挑战和变革

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潮流不断逼近的今天,教育作为一个发展和竞争的重要手段,是我国实施“科技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点领域,对于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正如同志在北大100周年校庆庆典讲话中指出的:“我们的大学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教育应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这是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为此,根据新形势的要求,为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而坚持教育创新,改革我国的包括高等院校考试在内的各类人才选拔和培养考试,就变得势在必然和迫在眉睫。

当前,我国的高考制度需要注意克服和防范各种新的问题:如教育产业化带来的各种机会公平问题,资源过于集中,考试与入学、就业的脱节问题,因为考试而造成的教育、教学以及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如何应对当前教育国际化问题等等,都需要我们根据对现实问题的调查研究给予适当的变革和调整。总之,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必须依照不同层次、类型、形式、规模的高等教育机构各自潜在的功能大小和它们将在未来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大小来确定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高考制度也必须适应高等教育多元化的需要、适应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考试体系,从而构建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功能强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以最优化的方式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3][4]张敢明、杨勤.跨越陷阱之路——寻觅社会管理的理想运作框架[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240,242,242

高考改革方向篇8

摘要:高考英语改革是当下践行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外语人才和着实提高学生自身英语能力的有效途径,高考英语改革为大势所趋。通过问卷调查,凸显河南省各层次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和教师对改革的认识和建议,反观其日常学习和教学方式在未来改革环境下的优、劣势,并对其显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更好的应对高考英语改革。

关键词:高考英语改革;英语教学;英语学习;对策

近几年来,教育部已经多次明确了要进行高考改革,尤其是要对英语学科进行改革,即将英语作为一种社会化考试而非统一考试。改革之后社会对英语的热门程度虽会有所降温,但英语的地位本质上并不会受到很大影响。若探讨改革背后的深层因素,则不难发现使英语回归理性正是改革的目的所在。这对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影响,但同时也是一个有力的引导,也使英语专业学生反思自己的前进方向。首先改革会使英语教师的就业市场有所缩水,但是从高考改革所倡导的英语学习的本质即促进交流沟通这一方面来说,英语专业的学生还是很有很大的就业空间的。本课题就是在探索高考改革所带来的影响下,倾听河南省英语专业学生的心声,调查其对英语学科现状及发展趋势的认识,考量其英语学习现状,即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及学习和课余时间的安排等,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合理建议,促进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思考的习惯、坚持严谨的态度、找到明确的方向和目标、着重提高听力、口语、写作、翻译等体现专业特长的能力,从容应对改革以及市场竞争的挑战,把握好机会,为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研究高考英语改革对河南省英语专业的价值

由全国高考改革的情况及趋势看来,英语学科的重要地位有所下降:有的省市降低了英语的分值,有的不再将英语分数纳入高考总成绩,有的降低英语考试难度,有的实行一年两考或多考制度,有的将英语化为社会性考试,而没有出现将英语分值上升或难度加大等增加英语权重的改革方案。由此看来,高考中英语降温已成必然。此举必然影响到全国各地中学生、大学生学习英语投入的精力以及学习英语的途径,更加直接、全面地影响到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目标、就业前景及择业意愿,应对将来可能出现的变化,是英语专业的学生们应该及早思考的内容。

在这种环境下,英语专业的学生也应从英语学习的初衷出发,尤其是河南省英语专业的学生,理性对待所学专业。河南省处于中原地区,是教育大省却不是教育强省,英语教学方面,对听、说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对外开放水平,实际运用英语的机会较少,这体现在从小学到中学一直到大学的“哑巴英语”的教育,这无疑会影响到学生的视野。当然随着高考英语降温,学校英语教师的职位会相应减少,而社会上英语教育机构增多。未来的几年内,英语专业的学生们的竞争更加激烈,要想保证不失业,河南英语专业的学生应将目光放长放远,突破地域限制,紧跟时展潮流,多与省外高校学生交流、比较,审视自己的学习方法、努力方向,明确自己的长处与短板,提高自身竞争力,英语学习既不能脱离实际又不能急功近利。

本研究主要针对河南省的英语专业学生,面临全国高考改革的动向提出自己的思考。河南省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特殊的教育状况,英语专业的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形式。无论高考改革怎么改、成不成功,改革所反映出来的价值导向都是有借鉴意义的。分析河南省英语专业学生面临的优势和挑战,找出对策及早做好准备,增强自身实力,对于学生将来在更大的舞台上进行竞争有着实际的益处,同时也反映了学生们的真实想法和实际需要,对于促进英语教学也是一次良性互动。这就是本次研究的现实价值。

二、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为了比较直观地了解河南省各层次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对高考英语改革的认知情况,项目组成员据自己学习的体会,并参考相关论文以及网络实时资料,设计出一套调查问卷,针对河南大学、河南工程大学以及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教育学院的大一至大四英语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分散到每个学校为100份,每个年级为25份,共计300份。问卷涉及学生对高考英语改革的了解情况、学生对于改革的态度、以及对学生认为此改革对其未来就业的影响程度等几个方面的内容。问卷发放300份,收回300份,结果有效率100%。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一本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知道高考英语改革或了解不深。对高考英语改革会不会产生影响各有各的看法,比例持平。一本院校同学就业面较宽,并没有仅仅局限于教师这一职业。在未来职业目标是否清晰这一问题上,分化较大。同时一本院校英语专业同学的职业选择受国家政策影响比较多。一本院校课程安排较为合理,随着年级的增高,缺少实践课程的问题明显有了改善。他们更重视英语与其它学科结合的能力,且这种趋势随着年级的增高逐步加强。他们说明面对改革带来的影响是全面的,重在个人把握。

二本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大部分知道高考英语改革,并有一定了解。他们认为高考英语改革对未来职业选择有一定影响。他们中大部分未来想从事教师行业。在职业目标的确定方面大一大二学生较迷茫,大部分大三大四学生有目标却不知道如何进行。二本院校英语专业忽略了听说能力的培养。绝大多数同学表示会在高考英语改革后提高英语的实际运用没能力和英语与其它学科结合的能力,把握住了改革的重点。有相当大一部分学生拒绝传统的授课方式,强调学生学习自主性。二本院校存在的问题是课余实践的机会极度缺乏。学生认为学校应首要的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同时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本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大部分学生知道高考英语改革,高年级学生的程度更深。大部分学生认识到高考英语改革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由于大一学生刚刚经历高考,对改革的认识较深,所以认为有影响的学生比例在四个年级中最高。由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想在毕业后从事英语教师的职业,而大四学生想从事教师行业的愿望降低,说明改革将会或已经对教师的就业市场进行了冲击。一半以上学生已经认识到需要加强英语与其它学科结合的能力了,顺应了当今社会更需要复合型人才的发展趋势。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课余实践机会几乎没有,学校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余实践机会,方便学生未来就业。

三、可行性意见与建议

由以上调查问卷可以看出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知道高考英语改革或了解不深。学生对改革和国家政策变动的适应性有限,不懂得随机应变。未来想成为教师的学生占一定比例。还有很多学生职业目标不清晰,不知道如何计划行动。绝大多数人在职业选择过程中注重自己的喜好,能力和价值取向,忽略了国家政策的影响,可能导致就业市场的不均衡。而在当今高校依然是以老师为主,学生听课的传统教学模式,此种方式效率低下。既使学生成为学生的主体,又能进行充分的师生交流是学生高考英语改革后向往的新型课堂。教师没有在学生的职业规划和选择过程中积极为学生答疑解惑。同时社会能够提供给学生的实践机会太少。很多学校忽略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当今社会更需要复合型人才的发展趋势与英语专业学生实际能力的不匹配。因此,我们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第一,做好宣传,使更多学生了解高考英语改革的具体措施,看清其中蕴含的机遇和挑战,及时调整自己的职业目标,制定相应的计划并行动。看到国家政策可能对未来职业选择的影响,在平时的知识积累过程中,注意培养相应的能力,以便将来适应职业发展的需求。

第二,社会职业和学校加大合作交流,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促进人才流动和人才培养,方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巩固基础知识,提升能力,确定适合他们的职业目标,帮助广泛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加强不同领域知识的碰撞,培养更多优秀的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

第三,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引导作用,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高课堂效率。不仅在学习方面,教师也要在学生的职业选择过程中针对学生的疑问结合自身经历进行详细讲解。学校也可邀请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办讲座,分享他们在职业规划方面的经验,让学生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学生也不要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自己也要充分利用身边资源,上网查资料,积极与学长学姐交流自己的困惑。

四、结语

高考改革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形势的变化是动态的,然而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及就业却不可能因此停止。如何有效地随时应对变化的形势,学生本身当前的学习方法、学习模式存在着哪些不足,职业生涯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准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将会使英语专业的学生对社会形势有更好的认识,对学习更清晰的思路,不断地鞭策专业学生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地搞好专业,促进其多元化、高端化发展,使英语专业不再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专业。在高考改革所提出的使英语学习回归本质的思考下,加强专业学生与时代的交流、与学院的交流,促进河南省英语专业的学习和教学的改善,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学改革都具有重要作用。

高考改革变的是政策,不变的是价值导向。不管河南省的高考改革英语学科什么时候改、怎么改,都改变不了英语越来越重要、要求越来越高的事实。身为河南省英语专业的学生,在目前全国试图给英语“降温”的政策指引下,应该看到,英语学习应该回归理性的本质。在打好英语语言基础的前提下,学好本国文化,注意对英语能力全面、综合、多样的应用,侧重某个领域,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才是未来竞争的核心。河南省英语专业的学生应更加重视这一点,开拓视野和思维,为面临的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挑战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O’Malley,J.M.& Chamot,A.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15- 30

[2]邵水平,黄远振.高考英语改革的现状、困境与出路[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06(01)

[3]韩坤.“高考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政策效果分析与改革建议[J].华中师范大学,2012

[4]刘庆思.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高考英语科的发展情况[J].课程教材:教法,2008(04)

[5]毛军社.从高考英语改革管窥高校英语专业发展前景[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12)

上一篇:短视频的特色范文 下一篇:文创产业市场分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