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对社会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22 17:37:12

法治对社会的意义

法治对社会的意义篇1

关键词:非法学;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3-0047-03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下法治精神的表现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本质凸显,标志着中国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进一步丰富。随着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反映到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上,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明确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目标方向、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产物,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是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本质及其价值追求的深刻认识和把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基础上必然催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内,‘法治精神’是一个融善治、民主、共和、人权、自由、公正、理性等精神要素为一体的科学命题。弘扬法治精神,实质上就是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所内在包容的和谐善治精神、民主精神、共和精神、人权精神、自由精神、公正精神、理性精神等。”为此,现代法治所包含的法律至上精神、权利保障和权力制约精神、和谐善治精神、民主精神、人权精神、自由精神、平等精神、公正精神、理性精神等方面的内容和理念亦是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应有之义。

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法治的认识及认同状况

(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法治的认识程度

1999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明确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正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上来,并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中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还不够强,法治精神还不成熟,严重阻碍了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具体到在校的非法学专业大学生,高校非法学专业大学生接触法律、学习法律的途径主要是通过高校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来实现的,通过法治教育与学习,大学生对于中国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等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在实践中发现,也有不少大学生对于法治的认识还停留于表面,十分肤浅,没有完全树立起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律至上的权威尚未真正确立,法律对其来说还是完全的异己之物,对法的态度是否定或模糊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淡薄,崇拜权力而不信仰法律,在这种认识肤浅、缺乏实践的状况下,是难以生成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缺失的原因

从大学生的角度看,由于普通高校课程设置体系的原因,导致大学生的学习更倾向于实际,其更乐意将时间和精力放在将来能带来更多就业机会的英语、计算机或专业课的学习上,从而忽视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也有学生认为法律基础课就是政治理论课,学与不学、学好学坏无所谓,致使大学生法律知识普遍比较薄弱,一知半解,加之整个社会又正处于改革转型时期,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剧烈的冲击,导致了大学生是非观念的模糊,法治意识淡薄,部分大学生对法律的实现持怀疑、不信任的态度,更倾向于相信以言代法、以权代法,权大于法等人治思想残余。从教师的角度看,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合二为一之后,部分教师就讲授法律而言,变成了半路出家,有的教师甚至是从未接受过法律专业教育的思想品德课教师,自己对于法律、法治的掌握都还力不从心,授课过程往往是照本宣科,缺乏深度分析,教学效果就已大打折扣,更难提及对学生法治信仰的培养了。此外,有的具有专业背景的教师又认为,只要把法律概念、法律理论体系灌输给学生,大学生就可以将法律概念、法律原则适用于具体的案例,就能解决实际问题,过于强调抽象的法学理论的教学又导致课堂上过多地纠缠晦涩、复杂的理论,而这些理论对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意义并不明显,甚至导致学生学习法律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养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培养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过程中,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仅有法律与制度这种静态的东西,是没有法治可言的,“可以肯定,只有物质的、制度化的‘硬件’系统而缺乏相应的精神意识、观念和情感等‘软件’系统支持的所谓法治,不是真正的法治,它只有法治的外表和骨架而没有内在的灵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包括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和体系的建设,同时也包括社会意识层面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建设,两者缺一不可。当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得到重视和弘扬时,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步伐就会加快,因此,为了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程,必须始终将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融入到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各个环节,缺乏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是空洞的,而缺乏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必将因为动力不足而水平有限。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培养是高等学校法律教育的根本要求

教育不仅是传播知识和技能,而且培养受教育者的意识,高等学校的法治教育亦是如此,其不仅要向大学生讲授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法律知识,更应该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使大学生从法治实践向法治精神的升华。对于高校来说,要培养大学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必须强化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观念教育,使其从精髓上对社会主义法治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为此,可以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自由平等观念、公平正义观念、权利义务观念等教育入手,重新树立一种注重知识的讲授但更注重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培养的新教学理念,明确教给学生的不应该仅仅是知识信息,而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为主要目的,这种法治精神是一种取之不尽的源泉,能够使学生终生受益。如果在高等学校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养中,每个大学生都能按照观念教学目标的要求确立起确立法律至上、平等理性、权利制约等观念,用自己的行动来捍卫社会主义法治的尊严,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主力军和生力军的大学生走向社会后,我们所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就一定能沿着社会主义法治的轨道正确、稳定、和谐的前进和发展。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培养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法律保障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全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群体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如何,将会直接关系到中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关系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历史进程,因而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进行培养,有利于大学生全面掌握、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有助于大学生严格依法办事,通过法律维护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培育公民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和行使公民权利,同干扰、破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行为做斗争,把确保国家安全特别是政治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捍卫党的领导,捍卫社会主义政权,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培养大学生的法治精神,是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其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的需要。

四、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养的实现途径

(一)确立高校“三个至上”的社会主义法治教育原则

“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三个至上”的社会主义法治根本原则,在法律思想史上第一次划清了社会主义法治与资本主义法治的原则界限。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育过程中,必须体现“三个至上”的原则要求,在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过程中,必须坚持党的事业至上,切实增强党的观念,始终做到党在心中,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教育工作中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必须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确立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基本观念,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养指引正确的方向。

(二)强化高校法治观念教育,培养大学生法治精神

对非法学专业的进行法治观念教育,要处理好理论的深度和广度之间的关系,高校法律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系统的深奥的法学理论,而是要把理论知识中的理念和精神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去,在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运用外化的教育手段把和谐善治精神、民主精神、自由精神、公正精神、理性精神等法治精神的内容传送到大学生的头脑中去,促进大学生正确法治观念的形成,理解法治的内在精神,养成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使其将法治精神与法治实践结合起来,做到在思想上认同社会主义法治,在行动上践行社会主义法治。

(三)营造高校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养的社会环境

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养离不开整个社会良好的法治环境,好的法治教育理论,先进的法治教育手段,如果没有现实社会的法律至上、公平正义、自由平等、权力制约、人权保障等法治观念的支撑,对大学生的法治精神培养难以产生多大的影响。大学生的法治精神培养与国家和社会的法治建设环境密不可分,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如期形成,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人心,高校应该广泛利用社会资源,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开放式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教育培养模式把大量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外部信息通过教育输入大学生的头脑之中,促使大学生不断被社会优良的正确的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和理念同化,顺应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

(四)打造高校素质过硬的专业教师队伍

在大学生法治教育过程中,高校应该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治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不断提高高校社会主义法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的法律理论水平和法治精神,改变过去照本宣科,缺乏深度分析或过于强调抽象的法学理论的教学又导致课堂上过多地纠缠晦涩、复杂的理论的不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课程教学中,教师具有较深的理论功底、较强的法律意识和坚定的法治信仰和精神,就能做到授课游刃有余和深入浅出,势必能打动和吸引学生,调动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和培养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比强行的灌输起到的作用要大得多,教师的法律人格和自身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培养是一种正相关的关系。因此,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打造高效素质过硬的专业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法律素养和教学水平,也是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必不可少的手段和措施。

总之,既然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那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的社会主义法治必将提升到根本的治国方略和社会调控方式上来对待。就要唤起将来国家建设主力军的在校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公民意识和权利意识,就是要使大学生重视自身的独立人格、自由和利益,就是要使权利本位在他们的法治观念中占据中心位置,从而激发起他们内心对社会主义法治信赖、信任和尊重的灼热情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为其提供强大的思想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培养是高校非法学专业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教育的最高目标。

参考文献:

[1] 罗国杰(首席专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52-153.

[2] 张文显.法哲学通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406.

法治对社会的意义篇2

在革命理论中,社会主义是一种理想状态,革命是一场奔向社会主义的运动。但在社会主义革命成功以后,就需要建设社会主义制度,而这种制度的运行需要法治的保障。社会主义法治便应运而生。可以说,社会主义法治是建党、建军、建国后的必然逻辑选择。可惜的是苏联在建国以后,没有认真对待法治,致使社会主义革命成功以后遭遇和平演变,出现了需要中国拯救社会主义的情形。中国的社会主义原本是在学习苏联模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与苏联相比较有自己的特色,这种特色是以我们所认定的中国国情为基础的。在国情论的引导之下,中国法治与现代化,或者说与世界法治文明的距离尽管在不断接近,但差距依然是难以弥合的。在特色论之下,人们可以说既有社会主义,也有中国特色。但从逻辑的角度看,既难以证成社会主义,也难以成就现代法治。

如今的中国是世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扛鼎者,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执政者要改变执政方式,法治即将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所以,与以往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不同点在于: 今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将被法治是中国社会主义的特色( 特征) 所取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究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还是独立的一套理论?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从逻辑推论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然而,在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中却很少有对社会主义的论述。社会主义几乎成了法治理论的点缀和标签。原因在于社会主义经典作家对于法治多是批判,缺少对法治的建构思想。在有些西方学者的论述中,社会主义与法治也是对立的。在他们看来,社会主义国家都是专制,没有法治。中国所接受的社会主义主要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革命意味着要砸烂旧世界,法治则是对现有秩序的捍卫。这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思维路径。论说,在革命者掌权以后,就应该走向法治之路,把建构维护法律秩序当成主要的任务,但是,由于革命的惯性不可能一下子消失,使得法治理论不可能迅速成为革命者的思维形式。这说明,指导思维的革命理论向法治理论转变需要一个历史过程。

二、法治是指导思想上的法治之理

法治之理是以实现公平正义、权利自由、和谐秩序为目标,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和法律方法为手段的政治行为之理; 是一种尊重法律规则和程序,理性运用和有效约制权力,并根据法律进行思维的法治意识形态。法治之理的形成,需要把法治从政党对国家的绝对控制下解放出来,运用法律处理执政党与国家权力的关系,以此来建构法治国家。解读和界定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这一宏大命题中的法治之理,我们需要从历史与现实、中国与西方、法治与政治、法律与道德等多维角度开展。因为法治含义很多,对法治的争鸣也不是今天才有,可以说,当今中国人对法治概念、理念与原则的认识,既有对中国传统的继承,也有对西方的吸收。有些知识分子将法治视为来自西方的舶来品。就此而言,西方政治哲学的传统对我们来说并不纯粹是外在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源于西方或者任何其他地方的政治理论可以被简单地用来解决中国的问题。他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思想武器,带动我们磨砺思想,提炼理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这些都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

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之法治不是指三权分立、多党政治的法治,而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法治,主要包括: 必须有立法法,按照法律程序创制法律; 法律必须是公开的,可以为大众所知晓; 法律必须是一般性的、具有普遍适用性,法律不能针对特定的人; 法律必须相对清晰; 法律不能溯及既往,具有可预测性; 法律在整体上必须统一; 法律必须具有稳定性并被公平地适用; 法律必须被执行,文本中法律与实践中法律的差距不能过大; 法律必须被多数人所接受;法律不能违背基本的法律价值,民主、自由、公平、平等、正义应该是法治的基本目标。此外,它还涉及权利不是国家赋予的,法治不能仅仅是捍卫江山、维护权力的工具,还应该是捍卫权利的工具。如果说,法只具有工具性,那也是官民都能使用的工具。即使不强调民主与法治同时开展的重要性,法治也应该避免成为强化政党和政府权力、剥夺个人权利的工具。这些讲的都是基本的法治之理,即所谓公认的法治规则。就目前来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与西方法治国家的区分主要在于一党执掌国家权力,还是多党轮流执掌国家权力。党国一体是现代国家权力运行的主要特征。权力的形成机制,无论是由选举产生,还是党内民主决策产生,最终都是由政党把持国家的权力。

从这个角度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与党的领导体制有关,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特征不是党的领导,而是看执政党是否依法执政,接受宪法、法律对执政党行为的约束。如果说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是党的领导,那是一种错位的描述。法治国家不是看是否由某一政党领导,而是看执政党是否遵守宪法和法律。如果法律的基本含义是规范指引、定分止争,那么法治的基础性含义就是限制权力形成秩序。虽然现代国家的立法都是由政党领导的,但是,就某一国家是否是法治国家,主要是看宪法、法律( 包括政党组织法、行为法和程序法) 是否能够成为约束政党行为决策的规范。法治国家并不排斥党的领导,并且各种法治国家都是由政党在领导。重要的区分只是一党和多党的差别。法治国家的主要标志是执政党的领导是否依法而为。我们可以说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但是,在法治国家中,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执政党需要带头守法、依法执政。这就是法治国家的法治之理。结语我们发现,西方人所推销的法治是三权分立、多党政治,法治的矛头直接指向了一党领导的合法性。其认为,国家的权力只有多党轮流掌握才具有合法性,因而他们很难理解,一党掌握国家权力也能实施法治。

法治对社会的意义篇3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关键,是行政立法与执法的重要思想指导基础,对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下,改进依法行政工作既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基本要求,也是依法行政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主要阐述了依法行政的含义与内容,依法行政工作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与特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依法行政工作之间的联系,以及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指导下,改善依法行政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依法行政工作

依法行政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尤其是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指导下。为促进依法行政工作改进,就必须对依法行政的含义与内容、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进行充分的认识与了解,并意识到其中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出切实可行的、科学有效的建议,才能够提高依法行政工作的质量。

一、依法行政的含义与内容

(一)依法行政的含义依法行政的具体含义是指各级行政机关及各级行政人员在行驶职责权利时,在管理各种公共事务时,必须要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和要求在法律授权的情况下以正确合理的方式来依法行使权力。其主要宗旨是各级行政机关必须要依照法律程序和法律规定的权力范围来履行岗位职责,开展行政工作,且在正常情况下,在工作过程中既不能放弃法定职责,放弃岗位,也不能越权管理。

(二)依法行政的内容根据依法行政的具体含义,其主要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第一,行政机关利用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要以宪法法律为准绳,在保证自身严格依法办事、依法履行自身职责的同时,保证个体公民、企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也依法行驶应有的权力和义务,并对不正当行驶权力行为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第二,行政机关在进行管理工作时,必须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依法进行,依法行驶职权,并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执行对公共事务的合理管理。在依法行政实践工作中,对行驶权力行为进行规范,对行政管理进行统一,对依法行政理念和效果进行强化,从而有效提高依法行政工作的效率,实现执法为民的发展目标。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与特点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对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价值等一系列内在要求的体现与综合。在社会主义法治基础上形成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括的主要内容有依法治国、勤政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全局和服从党领导,这几项内容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它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根本宗旨,对依法行政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这种指导意义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适用于司法、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适用于个体公民、社会团体法律意识的形成以及国家权力的运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主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特点。先进性体现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能够真正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实际需要,充分体现并促进了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做主内容的有机统一。从精神观念层面来看,科学性体现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对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本质的一种高度概括。它以马克思主义法学作为理论基础和支撑,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体现了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对法治国家建设的具体要求,并遵循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般性规律,通过科学合理的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保证了自身存在与应用的科学性。

三、依法行政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是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是我国当前建设任务中的重中之重。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指导下,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加强落实依法治国方针政策,加快法治行政机关建设,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建立法治社会、法治国家与法治行政机关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其中负责实施大部分法律法规的行政机关,必须要履行好自身职责,发挥正向带头作用,严于律己、严格执法、用法和守法,以及维护法律和普及法律知识,并加强相互之间的监督与管理,防止依法行政工作中职权滥用或形同虚设现象的发生,防止某些行政人员利用职权侵害普通民众的利益,帮助社会群众学会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依法享有与正常行驶基本权力。

(二)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始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动社会先进生产力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各项工作开展与进行的重要指导思想。这反映出只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得到全面的贯彻与落实,才能够实现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有效推动社会经济与先进生产力发展等各项重要工作目标。在国家领导主持集体学习中就明确强调,依法行政工作的推进是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效途径和必然要求。

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依法行政工作之间的联系

(一)依法行政工作是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一种直接体现现阶段,国家与各级行政机关所开展的每一项依法行政工作无一不渗透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当代一种科学的、先进的、民主的指导思想,通过依法行政工作开展的不断深入,其对党积极努力探索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行了充分的体现。同时,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发展、科学发展观的贯彻与落实以及确保法治建设方向的正确等也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想切实发挥指导性作用和各项职能,就必须要依赖于各级行政机关进行的依法行政工作。它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得到切实贯彻与应用的重要保障和基础要求。总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只有借助依法行政工作才能够直接充分的体现出来。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依法行政工作的思想指导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指导下,国家对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以及依法行政工作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与重视,特别是近几年。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开会、出台政策等一系列工作不断加强法律在社会中的执行效果,并加大对行政机关工作的监督力度,要求政府工作信息透明化,从而让社会群体对行政机关的依法工作执行情况以及行政人员的行为起到一个良好的监督作用。党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将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当家做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是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正常进行的重要任务。党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面贯彻与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针政策,加快法治国家建设、加快依法行政步伐。党十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进程。

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下改善依法行政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提高公民法治意识2004年我国国务院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指出,要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为贯彻好这一指导方针,引导行政人员与公民树立法治观念,就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通过在社会、政府、学校、企业等组织中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普及法律知识,增强社会整体公民及行政人员的法治观念,让公民意识到法律是保护自身合法利益的一个重要武器,从而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同时,行政领导干部要积极发挥示范作用,对法律进行不断学习,落实与完善法律培训体系,开展法治讲座,不断提高依法决策能力。当众多公民的法治思想观念得到了提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才可能在全民中得到大范围的推广与宣传,才能够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程。传统封建主义人治文化根深蒂固在人们的思想当中,导致民众普遍缺乏民主法治理念,另外我国在推进法治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与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我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大规模的普法教育。其中山西省进行的“六五”普法教育就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这给今天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开展、进行与普及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支持,并让教育者们意识到法治理念的推广需要明确目标与对象、掌握推广工作重点内容,以层层递进的方式来进行。

(二)加强行政立法建设与管理,完善法律体系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是社会主义法治实现的重要前提与基础,是切实做好依法行政工作的必要条件。为加强行政立法的建设与管理,完善法律体系,可以将某些法律试运行,通过总结经验进而对该法律进行修正与补充,实现逐步规范与完善,提高法律的适用性和实用性,以确保制定的法律能够适应当前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也可以通过加强行政立法调研工作,严格执行法定程序,及时制定与实际相符的法律法规等措施来完成。立法建设需要遵循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立足于现实的思想原则,摒弃束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滞后观念,处理好政府机关与市场及人民之间的关系,解决好群众的困难,适应社会改革发展新形势,积极创新法律制度与立法管理方法。

(三)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规范执法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加强各级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与改革的重要转型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等都将面临着新的挑战与困难,而社会主义法治在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行政机关各级领导在行政工作中能否处理好出现的各种问题与矛盾,能否严格依法办事、依法决策非常关键。领导干部应摒弃传统封建思想,学会以法治方式开展行政工作,深化行政工作,学会用法治理念处理行政事务,提高自身对法治理念的认识与觉悟,重视依法行政的重要性,推动国家各项行政工作的法治化。其次,加强执法工作者队伍建设。执法工作者在实际运用中应严格遵守法律,提高法律执行效率和依法行政能力,强化依法行政意识,树立法律权威和权责统一观念,切实发挥法律的约束与指导作用,保证法律在行政工作中的有效应用。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以及法律知识的日益普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当今社会人民群众中的意识会变得越来越高,而国家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下的依法行政工作也将会给予更高层次的关注与重视。总之,依法行政工作的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普及、法治国家的建设,需要国家、政府、人民三者的共同努力与相互协调,需要不断加强各机构执行力度与各项方针策略的贯彻与落实。

参考文献:

[1]包成功.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先导推动司法行政工作的创新与发展.中国司法.2007(2).

[2]张华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之于推进依法行政的作用.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7(6).

法治对社会的意义篇4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演进与发展

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并开始转入垄断资本主义,其整体制度矛盾开始暴露,被压迫的无产阶级走上了历史舞台,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危机与革命形成了第一浪潮,马克思、恩格斯就处在这样一个历史阶段。他们对政治的理解与时代背景联系在一起,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历史脉络。

马克思早期曾认为:“人就是世界,就是国家,社会。”政治是作为一种国家统治形式的“政治权力,即国家的权力。”“人们的政治关系同人们在其中相处的一切关系一样自然也是社会的、公共的关系。因此,凡是有关人与人的相互关系都是社会问题。”1846年,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政治思想体系,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社会的政治是一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上层建筑,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实行政治统治的工具。国家形式的政治,实质上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政治。国家内部的一切斗争都只是一些虚幻的形式,在这些形式下掩盖的是各个不同阶级真正的斗争。

在此后的阶段,他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及发展规律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出现危机与发展并存的两种趋势,马克思认识到这是由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基本矛盾决定的。但是,作为具有彻底社会性的阶级,不应该只是同资产阶级搞政治对立,而应该把自己的行为同历史联系起来,同社会联系起来,担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正确处理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政治策略,灵活对待资本主义社会发展问题。

七十年代中后期,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来临,使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变革辩证法受到了新的挑战和考验。马克思针对时代,从人类学和史前社会的经济结构的视角,力求证明资本主义制度并非永恒原理。他们以人类社会政治生活历史的整体观,对无阶级、无国家社会的共同体权力、原初社会的“民主”生活方式所作的系统考察,为对阶级、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作出新的解释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他提出,阶级后社会中,政治就是一种自由人联合体式的、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在更高级形式上的复活。

列宁在垄断资本主义后,继承和发挥了马克思主义“阶级和国家的政治是特定历史阶段的特殊政治现象。”并创造性的提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他认为,政治有着广泛的内容。他在这里从政治依存的经济基础,论述政治作为上层建筑,与社会的经济基础紧密相连,成为经济关系的集中表现。这为我们解读非阶级社会的新型政治关系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根据。

在1958年1月明确提出了非阶级政治的思想,认为在社会主义所有制方面取得了基本胜利,开始全面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高潮的历史条件下,就要把“注意力集中到技术革命上面。”政治应该是人民内部关系。斗争和革命仍然而且始终会存在,但是将会是人民内部先进与落后之间的斗争,是社会制度先进落后之间的斗争,是科学技术的先进与落后之间的斗争。这些非阶级性的政治,当然是社会化了的社会政治。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继承,同时也将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中国大地,邓小平围绕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任务,创造性的继承了政治理论成就,并与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提出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国家的根本大局就是政治,实现四个现代化就是最大的政治。从而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社会主义政治观高度发展。邓小平提出,当前我们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他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分析中国的形势,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个基本点”的基本政治路线。并用它来指导中国当今的改革实践。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发展实现了实质性的飞跃。社会政治观弥补了阶级政治观的不足,正以蓬勃的生机指导着马克思主义学者的探索。

二、以民为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以民为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也是全面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和目标。

(一)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民主的基本含义是人民,是通过多数人的统治保障公民权利得到平等实现的国家形式。民主作为一种制度,反映了社会政治文明的发展要求。

第一,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本质。民主政治作为一种特定的政治形式,是以特定政治统治的确立为前提的。民主作为国家制度,具有民主和的不同功能。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只对占人口极少的敌对分子实行。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所决定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民主是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利益关系,使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广大人民,应该而且能够以平等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参与政治生活。

第三,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和不断发展的目标。社会主义确认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拥有决定公共事务的最高权力,人民的利益是社会的最高利益和政治生活的最大价值取向。

所以,人民当家作主是民主政治的社会主义本质。这也就意味着如果背离了人民当家作主的要求,就不够社会主义的格,也算不上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当然,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表现为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我们的政治建设必须按照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这个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来进行。

(二)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国家的政党条件。

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工人阶级处于领导地位,而工人阶级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先锋队共产党实现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不懈地进行建设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要通过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解决好党与政、党与法的关系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说,党和国家政权机关的性质不同,职能不同,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也都有原则上的区别。国家权力是社会公共权力,国家政权组织由公民通过直接和间接的自下而上的民主选举产生,获得授权以全社会代表的身份行使国家权力,以强力为依托履行公共管理的职能。我们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比普通群众更了解社会主义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因而,党不仅必须而且能够对政权机关和社会实行政治领导。政治领导就是着眼于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在科学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要求的基础上为社会政治生活确定价值、方向、目标和重大政策。

人民当家作主是民主的社会主义本质,因而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立足点和归宿;民主要求法治,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体现人民当家作主要求的法律主治;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而党的领导的实质是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党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领导作用和保证作用的体现,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是合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内在逻辑要求的路向。

(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实行依法治国

民主政治要以法制作为实施条件和保障。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内在地要求实行依法治国,实现民主政治运行的法治化。实行依法治国,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一,法治使人民意志上升为法律,实现人民。法律以国家机器为后盾。社会主义法律是人民利益和意志的集中表现,是由人民通过一定程序来制定和确认,而不是以少数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仅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而且以专门法律保障人民各项政治权利的实现,同时惩罚一切侵犯人民政治权利的行为。

第二,法治能够体现和保障民主政治制度,促进政治民主化。现代民主的普遍形式是间接民主即代议民主制。人民通过选举把权力委托给他们的代表来行使。这种情况意味着在政治权力的持有者与受托行使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分离,隐含着某种政治失控的危险,即政治权力不是按照权力所有者的意志和利益,而是凭掌权人的意志、情绪甚至利益而运行,从而导致公共权力异化。

第三,法治可以形成和维护民主政治的秩序,促进公民文化的成长。法治通过宪法和根据宪法原则制订的各项政治法的实施,不仅使民主政体的结构得到确认和加以有效保障,而且政治结构框架内的各种政治关系成为法律关系即政治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而有序运行。立法机构依照法律程序立法;行政机构要限制自由裁量权,依法行政;司法机构独立行使司法权。民主政治的法治化同时蕴含着政治社会化过程。法治对社会政治行为长期的规范和引导,使人们认识民主政治的规范并内化于心理之中,逐步形成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适应的公民文化。

由此可见,民主与法治在共同的价值基础上相契合。法治支持民主,法治是现代社会中民主政治程序的制度化形式;而没有民主,则不可能有可靠的法治。民主内含着通过法治来实现对公共权力的限制和对宪法中所规定的基本人权的保护。

三、以民为本思想是社会政治观的根本核心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从萌芽到发展成熟经历了两百多年的历史,从阶级政治观逐步发展到社会政治观,政治斗争和革命的内容发生了根本变化,演变成为人民内部的先进和落后之间的斗争,社会制度先进和落后之间的斗争,科学技术的先进和落后之间的斗争。邓小平曾说:“中国最大的政治应该是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国家的根本大局。”正是基于此,以民为本思想是社会政治观的根本核心。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最基本的观点。没有人民群众,就没有社会的一切,没有人民群众,就没有社会的历史。因而,是否自觉树立以民为本的价值观,做到亲民、爱民、为民,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态度问题。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政治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新型政治,在这个意义上,它应当被理解为社会主义的政治。马克思所说的“无产阶级的政治观”,从其本质意义和人类社会政治生活广义角度上讲,是阶级后社会的一种新型政治。这种政治观点,不仅同资产阶级政治观相对立,而且同狭义上的阶级政治观也有重大的区别。因为,“社会主义”在其原始本意上就排斥了阶级、剥削、阶级私利等一类东西。“社会主义”一词,在19世纪30年代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者最初使用的时候,就是指与资本主义相对立的一种兄弟般的、大家平等的社会。马克思主义所指的“社会政治”,实质是经过政治的革命变革,消灭了社会关系中人对人的压迫和剥削,实现社会平等后的政治。他设想,人民完全民主代替了阶级的统治;“自由人的民主”完全代替了国家形式的民主;社会性质的权威代替了强制力的权威,实现政治回归社会。社会主义高度发展的结果,必然是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和全面社会化。以至于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差别的存在,并坚持在彻底解放全人类的斗争中最后解放自己的原则,实现人类大同的最高理想。

到了7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他们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给我们留下思想遗产。由于实现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必须要有一个政治上的转变时期,由于在达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还必须经历保持资产阶级式的权利和实现按劳分配原则的社会主义阶段,因此,就不能不涉及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国家制度”。无产阶级绝不是要简单夺取国家政权,而是要按照新的“社会政治”的原则,对之实行彻底改造,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非原来意义上的国家,即无产阶级的国家,是无产阶级实现社会政治的桥梁。所谓工人阶级统治,与其他一切剥削阶级的统治的根本不同在于:它实行的是社会治理,即“人民管理”。列宁在十月革命的前夕,在《国家与革命》第5章中,详细地探讨了由政治社会向社会政治转变的基本理论原理。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国家”的主要任务和宗旨是扞卫劳动者的按劳分配原则和保卫不可避免的“资产阶级式的权利”,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实现“经济的社会解放”的政治形式。

坚持“走向社会政治”的社会政治观即是,“社会政治”的实现,是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完全实现相统一的社会历史变革过程。一方面,是实现阶级政治向非阶级政治的逐步过渡;另一方面,是社会化的政治过程。所谓“社会化的政治过程”,即由表面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政治权力,在处理同全体人民群众的关系上,从思想到制度,做到真正使政治权力的行使始终有效地置于社会全体成员的监督之下,经由量的积累到质变过程,最后回归社会之中。这一社会化政治过程,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发展过程一样,需要有一个历史的发展和积累的阶段。

因此,我们把这一新型社会政治的发展历程,称之为“走向社会政治”的历史道路。这种指导思想,我们称之为社会政治观。只有坚持不断走向社会政治的方向和道路,坚持这样一种政治信仰,才能真正做到以民为本,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实践“三个代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也才能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政治目标。

摘要: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经历了从阶级政治观向社会政治观的演变,这是历史发展的进步。以民为本思想贯穿其中,并成为其核心。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时必须考虑到以民为本,并用它来指导我们的实践。

关键词:以民为本;社会政治观;政治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2、《选集》第3卷

3、《列宁选集》第4卷

4、《邓小平文选》

5、《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6、《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

法治对社会的意义篇5

一从人治走向法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质和要求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所提出的“政治文明”这个范畴,当然不是个新的范畴,因为,在此前,同志2001年1月10日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就已经明确地运用了这个范畴,并且做了界定,他说:“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在以后的文献中则进一步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范畴。所以,要科学地认识政治文明,就必须正确理解“法治”的本质。

什么是“法治”?“法治”是一个比较古老的概念。作为现代政治文明核心的法治,是有特定的含义的,同时,它也有一个形成的过程。各个时代的“法治”概念,人们赋予它的含义往往是不同的;而且,不同阶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对“法治”的理解和运用也不同。

现代意义上的“法治”(ruleoflaw)概念和法治思想,是由资产阶级在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中提出的。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明确提出了自己的法治主张:国家和统治者必须依据法律的规定行使职权,每个公民都同样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个人、任何机构如果违法,都同样要受到法律的惩罚,在法律面前国家与个人是一律平等的。资产阶级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把法治与民主结合起来,把这种法治思想主张用一种稳定的政治制度固定了下来。应当说,这是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这种情况说明,在西方思想体系中的法治是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法治”不仅是一种思想主张,而且也同时是一种政治制度,是一种政治制度中的体制状态,如果从统治方式上看,也可以说是一种国家状态。由此看来,现代意义上的“法治”是一种思想、理论,也是一种制度、体制,因此“法治”是思想与制度(包括体制)的统一。这就是说,我们既可以在思想观念的意义上运用“法治”的概念,也可以在制度体制的这个角度来运用“法治”的概念。这里顺便说一下,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法治”这个概念,也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的。

由于社会的进步,特别是民主政治的发展,“法治”概念的内涵和现代法治思想,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着。著名的《牛津法律大辞典》对“法治”(ruleoflaw)这个概念做了这样的解释:”一个无比重要的、但未被定义、也不能随便就能定义的概念,它意指所有的权威机构、立法、行政、司法及其它机构都要服从某些原则。这些原则一般被看作是表达了法律的各种特性,如:正义的基本原则、道德原则、公平和合理诉讼程序的观念,它含有对个人的至高无上的价值观念和尊严的尊重。”这部权威的法学辞典认为;“在任何法律制度中,法治的内容是:对立法权的限制;反对滥用行政权力的保护措施;获得法律的忠告、帮助和保护的大量的和平等的机会;对个人和团体各种权利和自由的正当保护:以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P790)

现代意义上的法治,从本质上说是与人治相对立的概念。应当首先说明的是,我们在这里所使用的“人治”这个概念,完全是在否定的意义上理解的:而“法治”则是在肯定的意义上使用的概念。在治理社会和国家的问题上,究竟是实行法治还是实行人治,其根本区别是什么呢?那就是要看在进行重大决策的过程中,当着法律与领导者的个人意志发生矛盾的时候,最终是法律的权威高于个人的意志,还是个人的意志高于法律。在这样的情况下,所谓人治,就是在进行重大决策的过程中,领导者把个人的主观意志置于法律之上,国家的一切大事实际上是由领导者个人或少数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来决定。

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优秀成果,同时正确地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因而成为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那么,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呢?这就是从我国社会的实际出发,尽快消除封建主义人治的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说,从人治走向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人治的政治传统是根深蒂固的。建国以来,虽然进行了一定规模的法制建设,进行了司法改革,制定了一部分法律法规,但是由于“左”倾错误思想的指导,党政不分、以党代政、以党代法,特别是到了期间,社会主义法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在高度集权的人治下,出现了政治上野蛮,无序、混乱的社会状态,使经济、政治、文化等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形成了一种实际上的无政府主义局面。这样,无政府主义与集权人治就构成了一种恶劣的因果关系。

在这种高度集权的人治之下,由于法制废弛,社会主义民主遭到了极为严重的破坏,社会主义社会正常权力结构被严重毁坏,在社会主义民主遭到严重破坏,基本人权遭到践踏、正常权力结构体系遭到毁坏这样的状态下,还有什么政治文明可言呢?

结束后,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拨乱反正,一个重大的历史任务,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重建社会主义法制。这次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在总结建国以来,特别是在总结以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民主和法制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在这次会议之前,即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在他所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报告中,对民主法制建设问题,发表了极为重要的意见。十一届三中全会根据邓小平的这个讲话精神,在会议公报中第一次明确指出: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现在起,应当把立法工作摆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重要议程上来。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要保持应有的独立性;要忠实于法律和制度,忠实于人民利益,忠实于事实真相;要保证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于法律之上的特权。”同时还强调指出:“会议认为,国要有国法,党要有党规党法。”从会议公报对问题论述的明确深刻性,从这些论述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来看,这的确说可以是当代中国社会从人治走向法治的伟大历史转折点。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开辟的政治体制改革的道路上,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由人治走向法治的问题,一直是占有重要地位的。邓小平在1986年9月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的一次重要谈话中,曾经明确地提出:“要通过改革,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处理好党和政府的关系。”[2](P177)在这里,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关于法治和人治的关系问题,这对于在政治体制改革中,进行法治意识的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有重大意义的。

在现代政治文明的发展中,一个尖锐的问题,是如何正确解决政党(特别是执政党)与国家的关系问题。长期以来,在许多社会主义国家中,以党代政、以党代法的现象是普遍的。执政党的政治领导的国家化、行政化,实质是在实行人治。经过了的教训,后来又经过了各种各样的政治考验,使我们党下定了决心,必须实行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那么,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的实质内容是什么呢?这就是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的:“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从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质的这个概括中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法治和以法治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就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要素。

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目标

从人治转变为法治,这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社会和国家在治理方式上的这个根本性的转变,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一个质的飞跃。所以,法治,这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和基本标志,因此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要求,而这个要求的实质内容,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五大,根据对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总结,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概括,提出了“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历史任务。党的十六大在理论上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个战略方针的思想内容。

现代政治文明的发展表明,作为一种思想和制度或体制的法治,它要发挥自己的特殊作用,就必须有它的实践形式。在我国社会中,这就是“依法治国”。什么是依法治国?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并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法治国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的十五大对“依法治国”的这个概括,既是对“社会主义法治”基本要求的一个科学说明,也是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本质特征的深刻阐述。

那么,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呢?

首先,是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律制度的重大变革。在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各种机关、团体、政党和个人的政治行为,都必须以法律为最高准绳,都必须服从法律,实际上就是要服从人民的意志。这就否定了传统的“国家至上”,“政党至上”的观念。每个人都必须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任何组织和个人有超越于法律之上的特权。法律意识上的这个根本性的变革,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

随着法治国家的建立,法律制度也必然产生根本性的变革,这主要是表现在整个社会法律机构的专门化,法律权力运行的相对独立性。正如我国宪法中所规定的,立法、司法、检察,都有专门的机构独立地行使其各种法律权力。立法权、审判权、检察权的行使,不受任何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同时,宪法和法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除了国家立法机关之外,任何机构、任何个人都无权改变宪法和法律。没有不受法律制约的权力,任何权力的根据和来源都是宪法和法律,所以任何权力都必须服从宪法和法律。总之,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宪法和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其次,是社会权力结构的进一步法治化。社会的权力结构状况,是该社会民主政治发展程度的一个基础性因素,因而也是该社会政治文明发展历史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由于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使社会结构日益法治化,而这种法治化了的社会结构,就使各种不同权力主体的性质和地位。具有了确定的法律依据;各种权力主体之间的关系,有了明确的法律界限;各种权力主体之间的交往,有了正常的法律规范。这样,就形成了社会的经济权力主体、政治权力主体、国家法律权力主体和国家行政权力主体之间,建立在统一的法律关系基础上的、职能明确又互相制约的权力结构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和企业的关系、执政党与政府的关系、国家和政府的关系(法律机构与行政机构的关系)、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即企业、政党、社会团体与国家、政府之间的关系),等等都逐渐建立起了法律关系。

再其次,是权力运行机制的法治化。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权力运行机制上所形成的根本变化,主要表现在由权力运行机制的人治性质转变为权力运行机制的法治化。权力运行机制的法治化,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要求各种不同的权力主体依法独立地行使自己的权力。执政党对国家的政治领导权的行使,实质就是依法执政;经济部门即有法人地位的企业,要依法经营:政府的行政权力的行使,要依法行政;国家法律机关行使法律权力,如立法机构、审判机构、检察机构,同样也必须依法行使自己的不同性质的法律权力,这样,各种不同的权力主体在行使自己的权力的过程中,就排除了对权力正常运行的非法干扰。

权力运行机制的法治化,另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各种权力主体在权力交往过程中,要有确定的法律权力中介。这实质上是任何的权力运行过程中,都要受通过法律权力中介而形成的不同权力之间的互相制约。一般来说,在完善的法治社会中,各种权力主体之间是没有直接的行政性质的隶属关系的,而且,没有特殊的情况,权力主体之间也不能直接行使权力。我们所说的党要依法执政,政府要依法行政,就包含了这个意思;同时,不同权力主体之间互相行使权力,必须成为一种法律行为,不能是直接的行政。比如说,执政党要使自己的某些政策主张在社会和国家的治理中实行,那就必须把自己的这些政策主张提交立法机构,变为体现国家意志的法律、法令,由相应的国家机关去执行。这就是说,党作为一种社会政治组织,它不能直接向政府或企业发号施令。同样地,作为行政机关的政府,在一般情况下也不能直接向作为经济权力主体的企业发号施令。当然,法律机关对其他机构行使法律权力,也是如此,这就是说,法律机构的权力也不能超越于法律之上。实践证明,这对于清除各种特权现象,克服各种形式的腐败,是一种有力的法律制约机制。

三民主政治的法治化: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要求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社会主义法治,同样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要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完善,就是要形成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和权力监督机制,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法治化。那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呢?

首先,是民主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

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曾经意味深长地说过:“我们今天再不健全社会主义制度,人们就会说,为什么资本主义制度所能解决的一些问题,社会主义制度反而不能解决呢?这种比较方法虽然不全面,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不加以重视。斯大林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同志就说过,这样的事件在英、法、美这样的西方国家不可能发生。他虽然认识到这一点,但是由于没有在实际上解决领导制度问题以及其他一些原因,仍然导致了‘’的十年浩劫。这个教训是十分深刻的。”[3](p333)

我们看到,在这里他特别强调了政治体制改革中的一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内容——制度改革,这里所说的“制度”,主要是指哪些方面的内容呢?从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的讲话中,可以看出,他所讲的“制度”,主要是指“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工作制度”,还包括“领导体制”、“管理体制”,等等:如果从广义上说,这里所说的“制度”,也包括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中的一些环节。概括起来说,这里所说的制度改革的“制度”,实质上是指社会和国家的权力结构、权力秩序、权力运行机制。

我们党和国家在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在民主程序原则的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这是走向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重要步骤。关于这个问题,邓小平在总结经验教训的时候深刻地指出过:“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③(p146)这就是说,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这是克服国家管理和党的领导中的唯意志论弊端的根本途径。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在谈到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时,非常强调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这主要是指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民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

其次,是民主政治的程序化。

一般来说,程序性原则,实质上就是对于进行某种事情在空间、时间上的规则性要求,以保证事情进行的有序性、规范性、稳定性和合法性。民主政治过程中的程序性原则,也是这一类性质的要求。程序本身是一些形式上的规定,或者说是形式上的民主,但是,民主政治过程中的程序性规定,对权力制约机制的实现,是不可缺少的必要环节。没有完善的程序的民主制度,是一种不完全的民主制度。

民主政治过程具有严格的程序性,它标志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在向着制度化和法律化的现代水平前进。而民主政治过程的这种制度化、法律化,即民主政治的稳定的法律形式,对于保障实质性民主内容的实现,是不可缺少的条件。民主制度的程序性原则,是现代社会政治发展的客观要求,因而也是现代民主的一个基本特征。民主政治作为一种权力制约机制,它的作用首先体现在权力主体在其授权的过程中,能不能保证权力主体对被授予者权力的制约,这其中一个关键的环节,是看在授权的过程中,能不能严格遵循法定的授权程序。在现代民主政治中,选举本身是一种民主的授权形式,所以,由选举产生的权力机构的授权过程,也必须遵守严格的民主程序。授权程序,也是一种民主的权力制约机制。

再其次,是健全民主政治的监督机制。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为此就必须“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实践证明,没有对权力的监督,不是完全的民主政治,或者说不是真正的民主政治。健全民主监督机制,要不断增加和组织干部工作的政治透明度。程序上的公开,是群众能够实现监督的前提;而政治透明度的增强,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政治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注:

[1]《牛津法律大辞典》,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2]《邓小平文选》第3卷。

法治对社会的意义篇6

关键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历史基础;理论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3-0254-03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萌芽和产生

1949年建国以后,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以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建设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了一些关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思想。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萌芽和产生阶段。关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思想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一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法律问题的具体产物。关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思想主要有:

(一)人民民主理论

同志提出的关于人民民主的理论,是思想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的学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中明确地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这一理论是对马克思国家与法的学说在中国的创新发展。关于对人民敌人采取的政策和原则,这是的独创。他说:“对于反动阶级和反动派的人们,在他们的政权被以后,只要他们不造反,不破坏,不捣乱,也给土地,给工作,让他们活下去,让他们在劳动中改造自己,成为新人。”

按照这一理论,我们在改造人的方面取得了成效,如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和一批战犯都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博得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赞许。

(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为人民服务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是人生观的核心思想。为人民服务的概念是首次提出来的。1940年,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新民主主义的文艺“应为全民族中90%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这是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最初表述。1944年,他在追悼张思德所作的讲话中,把为人民服务明确作为对我军我党和一切革命同志的普遍要求,并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1957年,在《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中,他又一次申明:“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对无产阶级人生观所作的这些富有点的概括,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命题,科学地解决和回答了什么是无产阶观的根本问题,精辟地阐明了无产阶级的人生目的。的这一思想成为我们今天提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执法为民这个本质的理论基础。

(三)实践中注重立法建设,加强法治建设

新中国成立之后,十分重视建立社会主义的法规,以适应新的社会生活的需要,并亲自着手这方面的建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点:

1.在制定宪法中的创造。指出:“世界上的,不论是英国、美国,或者是苏联,都是在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之后,颁布一个根本大法,去承认它,这就是宪法。”因此,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最广泛地组织全国各界参与,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创造。

2.关于遵守革命法治的问题,他指出:“一定要守法,不要破坏革命的法治。法律是上层建筑。我们的法律,是劳动人民自己制定的。它是维护革命秩序,保护劳动人民利益,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保护生产我们要求所有的人都遵守革命法治。”“法治要遵守。按照法律办事,不等于束手束脚,要按照法律放手放脚”。

的这些思想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确立和发展时期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发展出了邓小平的法治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思想的法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成为中国新时期法治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确立和发展。邓小平的法治理论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理论。

1978年12月31日,邓小平同志在其著名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治建设。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邓小平不仅对过去作了科学的总结,并着重强调:“当前这个时期,特别需要强调民主。因为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民主集中制没有真正实行,离开民主讲集中,民主太少。”他明确指出:“我们要创造民主的条件,要重申‘三不主义’: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宪法和规定的公民权利、党员权利、党委委员的权利,必须坚决保障,任何人不得侵犯。”

(二)主张法治,反对人治理论,强调维护法律权威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提“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的目标,确定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方针。随后,中国的立法机关开始了大规模的立法。1979年7月1日,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在一天之内通过了七部重要法律。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要以法律治理国家的思路。1982年12月4日,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现行宪法。新宪法确立了宪法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根本法地位,规定了社会民主法制的一系列基本原则,这表明我们党己经把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对南方考察谈话时再强调:“还是要靠法治,搞法治靠得住些”。邓小平对法治建设推进法治化进程最大的贡献在于将“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写进了,写进了宪法,这是我党在法治建设方面趋于一个成熟的重要标志。

(三)法律和制度是治国的根本

邓小平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邓小平以“十年浩劫”为例,强调说明法律和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必须加强法治建设,实现制度文明。他认为应该把制度摆到党的建设的重要位置,通过建立健全党内各项规章制度,有效地规范党的领导体制、领导方式、组织形式和工作规则,使党组织的运行建立在党内法规、制度和秩序的基础上,建设也就能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制度建设开始逐步得到重视。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思想,奠定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根本治国方略的理论基础,开创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局面,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深化时期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继续推进和深化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提出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开始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阶段。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深化时期。

(一)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依法治国、实行法治越来越重要而紧迫。1989年9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在回答《纽约时报》记者提问时说:“我们绝不能以党代政,也绝不能以党代法,这也是新闻界常讲的究竟是人治还是法治的问题,我想我们一定要遵循法治的方针”。1997年9月12日,党的十五大报告正式提出:“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9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

从此,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实施依法治国,对中国人民来说,确实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同时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

(二)强调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依法治国的领导

在党的十五大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民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与法治建设必须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中国的民主建设和法治建设保持社会主义方向。这一法治思想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根本保证。

(三)提出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理念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批判的吸收继承了中国古代以及西方的治国理念赋予法治德治以新的含义,在党的工作大会上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佳选择。同志一再强调,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我们应始终注意把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这一思想极大的丰富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法学。

在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思想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伟大实践,进一步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于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解进一步深化。

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成熟时期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新世纪新阶段,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实践相结合,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一思想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把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篇章,标志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成熟。

关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思想主要有:

(一)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总结了中国法治建设经验、教训和借鉴人类法治文明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命题。这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又一次大飞跃,它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共同树立了当代中国法学史上第四个里程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形成,标志着党和国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规律的深刻认识,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具体内容,是2006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与各省党委负责人谈话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含“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内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2007年,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坚持依法治国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的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至此,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走上了正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与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经验相结合,逐步探索、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现在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架构。因此,我们说,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在中国法治建设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二)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弘扬法治精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2007年6月25日,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指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弘扬法治精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是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法治精神”是两个内容互相衔接的科学命题。在党的十七大上,总书记再次提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认为“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统一、尊严、权威”。

(三)确立依法执政,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历史性跨越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与法治的关系既是整个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党的建设及改革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的关键问题。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同志强调指出:“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治化、规范化,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的提出,在中外共产党执政史上,第一次科学解决了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问题。

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的建设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法与国家的思想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期指导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理论来源。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成熟时期。

总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历经萌芽和产生、确立与发展、深化时期、成熟时期,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党的四代领导集体都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完成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中国的法治建设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 邓小平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4] 文选: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 .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N].人民日报,1996-02-01.

[6]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G]//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7] 郭成伟.新中国法治建设五十年[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8] 苏平,贾奇英.科学发展观对法理念之重构[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9] 沈志先.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新成果——的法治思想初探:上、下[J].政治与法律,2008,(1).

法治对社会的意义篇7

关键词:法治;党代会;政治报告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8-0004-03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直十分关注并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表现出党中央对推进法治建设的坚定决心。改革开放后的历届党代会都在不同程度上将法治问题作为党执政兴国的关键要素,对法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不断的探索。回顾这一段光荣历程,分析、总结其中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党和国家今后的发展,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战略决策的实施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党的十二大:重新认识法制的意义和作用,推进法制和民主建设

党的十二大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重大决定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十二大报告中,还没有出现“法治”,主要是以“法制”作为发展的方向。“法制”一词在报告中共出现了9次。

报告中主要针对“”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将“法制”和“民主”结合在一起,“防止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继续发生,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建设”。同时,对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方式也有了新的认识,“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必须同社会主义法制的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在法制的具体执行方面,除了制定一系列重要法律外,报告更强调了加强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教育广大干部群众增强法制建设的重要性认识。报告在回顾过去工作及对未来工作的展望中写道:“我们结束了长时期的社会动乱,实现了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正在逐步健全”“从这次代表大会到下次代表大会的五年间,我们要……继续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十二大报告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上了议事日程,并从“”的惨痛教训中总结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须与社会主义法制相结合,发展社会主义需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观点。说明我们党对于法的认识的深化,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发展问题有了新的更进一步的认识。这些对于之后社会主义的发展,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应当看到,这些认识还只停留在制度层面,为了改善社会主义民主,在社会主义民主的结合和实现方式上实现的改变,尚没有认识到法制对于国家治理、执政兴国的重要意义。

二、党的十三大: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党的十三大报告总结了改革开放的经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制定了纲领。十三大政治报告中首次出现了“法治”一词,“法制”共出现14次。

报告肯定了十二大之后的民主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建设逐步发展。以宪法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进展。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展开。”对于民主与法制的关系方面,报告中认为“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不可分割。”“我们必须一手抓建设和改革,一手抓法制。法制建设必须贯穿于改革的全过程。”在谈到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时,报告提出:“社会主义应当有高度的民主,完备的法制和安定的社会环境。”“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我们的现代化建设面临着复杂的社会矛盾,需要安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决不能搞破坏国家法制和社会安定的‘大民主’。”“政治体制的改革,必须逐步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报告还首次将“法制”与行政管理制度联系起来,并首次出现“法治”的概念:“管理制度不健全,用人缺乏法治。”“为了巩固机构改革的成果并使行政管理走上法制化的道路,必须加强行政立法,为行政活动提供基本的规范和程序。”“改变缺乏民主法制的现状,实现干部人事的依法管理和公开监督。”

十三大报告不仅将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联系起来,更进一步表明民主与法制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认识到法制对于政治改革的重要意义,将法制贯穿于改革的全过程。报告也肯定法制作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安定的社会政治环境的重要因素的作用,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法制的社会作用,这对于促进政治改革、适应社会变化都有很大意义。在与行政管理制度相联系时,更引出了“法治”这一概念,表明我们党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制度框架本身,而是在更高的层次上考虑国家、社会的法制化问题,也为以后的法治发展奠定了基础。但这时候的“法治”概念,一是停留在选人用人的行政管理领域,并没有扩展到其他方面;二是并不具备发展“法治”的条件,从“法制”到“法制化”的过程还并未完成,未能从制度层面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从法制化的角度而言,也还基本停留在政治领域,对经济、社会发展并未涉及,“一手硬、一手软”的情况并未实质改变,这也给之后我党面临的挑战留下了隐患。

三、党的十四大: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党的十四大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发展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启了新的航程。十四大报告中“法制”一词共出现11次。

报告重申了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其中就包括“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并将“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作为之后工作的目标,体现了法制的重要性。报告指出:“我们应当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方面取得明显进展”,“高度重视法制建设……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要把民主法制实践和民主法制教育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更重要的是,报告首次将法制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结合在一起,表明“廉政建设要靠教育,更要靠法制。”

十四大报告更加重视法制的地位和作用,将民主法制与经济建设作为建设发展的战略方针来抓,并且将法制发展作为未来的发展目标来看待。同时,报告把法制建设视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要求,这是法制与经济的又一次紧密结合,说明法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政治领域,而在不断地向其他领域扩展,与其他领域的发展目标相结合。法制的作用逐渐得到体现,不单纯作为发展民主政治的一种形式,更是发展经济的要求、进行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方式。虽然我们党仍然没有突破制度层面去理解法制的重大作用,但可以看出,法制的内涵已经远远超过刚改革开放时的水平,并不断向着更高的层次、更宽的领域发展。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地提高对于法制的认识,对于之后法制向法治发展转变,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党的十五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党的十五大实现了党在法治问题上的新突破,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概念。十五大报告中共提及“法制”14次,“依法治国”6次,“法治国家”2次。

报告肯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取得的重大进展,但也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要“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据此提出“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观点。报告强调:“发展民主必须同健全法制紧密结合,实行依法治国。”同时对依法治国的概念做出定义:“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报告认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并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报告也重申了法制在民主监督、精神文明建设、国家法制统一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强调了依法治国与党的建设的紧密联系:“依法治国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党的十五大对于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行依法治国家,并把依法治国提升到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的高度,表明我们党对于法治的理解和认识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并且,根据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将法治作为管理国家事务的途径看待,作为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方式来看待,也使得法治概念在出现的初始就有着广阔的发展领域,使我们党对法治的认识能够不断向前发展迈进。报告对法治与法制在概念上有了较为明确的区分,使法制落实在制度层面,法治贯彻在国家治理层面,对社会实践有了明确的指导。党的领导也与依法治国实现了有机结合,不但没有削弱,反而通过法治的方式展现出了新的实现路径。同时,也应该看到,法治作为我们党对国家治理形式的新认识,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具体的实践领域涉足不深,并且主要还是针对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问题,将其作为法治的发展目标和要求。自此以后,法治这一概念开始植根于中国发展这一广阔土壤中,并在不断地从中汲取养分、生根发芽。

五、党的十六大: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党的十六大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第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论断,为之后党和国家的发展定下了目标。报告中提到“法制”12次,“依法治国”8次,“法治国家”2次。

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其中包括:“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报告将法制建设落实到法律体系的建设中,提出“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二一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并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成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必须增强法制观念,善于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对于三者的关系,报告也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报告还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严治军,健全军事法规体系,提高依法治军的水平。”

十六大报告全面落实了十五大报告中对依法治国的部署,并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实现了新的结合。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并明确了三者之间的关系。这在党代会的历次报告中尚属首次。说明党已经将法治与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做主实现了新的结合,在国家的治理形式、治理核心、治理主体的问题上有了整体性的认识。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等相结合的提法也是对法治的创新性认识,将国家现代治理体系与我国传统治理观念的精华相糅合。报告还提出许多具体的观点,将法制问题的落实进行了明确,并结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新形势新发展,对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加强党员法制意识等方面都做了部署。此外,报告中首次提到依法治军,这对于实现国防军队的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

六、党的十七大: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提升、改革不断深化过程中一次重要的大会。报告共提及“法制”7次,“依法治国”7次,“法治国家”2次,“法治理念”1次。

报告在回顾过去的工作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切实贯彻。行政管理体制、司法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报告中要求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报告认为:“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在思想宣传领域,“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并且继续强调:“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

十七大报告对十六大报告中的法治的认识更加深化,结合大会党中央提出的到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以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发展要求,对法治建设提出进一步的具体方向。报告将法制观念、法治理念作为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步骤和途径,实现了法治在思想观念领域的落实,是对社会主义法治发展形势认识的又一次提升。树立法制观念、法治理念,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高全社会的法治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同时,报告也提出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而非法制化,这更表明我们党推进法治的决心,以及对法治作为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作为各项工作的基本要求的更高认识。

七、党的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党的十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报告中共使用“法制”3次,“依法治国”5次,“法治国家”2次,“法治理念”、“法治精神”、“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及“法治政府”各1次。

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成绩显著。”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报告认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报告还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要“加大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力度”。

十报告再次确认了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并从国家治理与社会管理,国家法制统一、法治精神、法治理念等多个方面对法治的要求进行深化。报告要求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对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方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阶段的最高认识,体现我们党善于、勇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不断发展的实践中归纳、概括、总结出适应新形势、新阶段下的理论,并为接下来的实践提供有益指导。报告还将法治纳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系中,作为全社会的共同价值进行宣传,从社会意识层面增强对法治的重视。法治也不仅仅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报告将其细化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精神、法治理念、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等等,这些都是法治从民主政治领域走向国家、社会层面的标志。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对法治的认识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道路,逐渐地从表面走向深入,从模糊走向清晰,从单一层次走向多个领域,无不表明我们党和国家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坚定决心和顽强信念。从“法制”到“依法治国”,再到“法治国家”,历届党代会的报告最有代表性地表现了这一光荣历程,体现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对法治的艰辛探索,对法治的不懈追求,对法治的坚定信仰。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各个方面都做了详细的部署,是在我们认识不断深化的基础上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相信只要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在实践的过程中继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一定能够真正实现法治的目标,将法治贯彻落实到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每个角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1982年9月1日)[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2].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1987年10月25日[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1992年10月12日)[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

[4].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1997年9月12日)[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2002年11月8日)[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6].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07年10月15日)[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法治对社会的意义篇8

关键词:新中国;法治建设;政治发展;两个30年

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0)01―0047―05

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能否正确地认识这个问题并且切实加强法治文明的建设,事关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和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对于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而言,法治是一个历久常新的问题。之所以“说它是一个老问题,因为这个问题,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都有过明确的阐述,党中央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也都有明确的指示。但它又是一个新问题,因为在‘’横行时期,严重地破坏了社会主义法制”,而且随着改革开放逐渐深入,社会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关系、新观念,需要法治建设与时俱进、持续发展。回顾新中国的法治建设,有几个基本问题需要我们密切关注和认真思考。

一、如何认识新中国法治建设探索和发展的一贯性和阶段性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探索,终于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中国适应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以人为本,弘扬法治精神,树立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面实施依法行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不断推进各项工作法治化。笔者认为,60年来,探索、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始终没变,即: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的国情,探索和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思想主题的一贯性决定了新中国法治建设的一贯性,决定了新中国的法治建设必定始终指向“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主题,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性质和特征决定的。当然,历史主题的一贯性并不意味着新中国法治建设的线性发展。事实上,新中国的法治建设是在一个目标和一个主题的指引下,通过不同阶段的探索和建设,逐渐实现法治建设的科学认知,不断趋向社会主义法治文明。

从法治进步的意义上,新中国的法治建设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废除反动法统,批判旧中国的旧法制,创立社会主义新法制的新秩序、新理念,形成并建设人民民主法制。在这一时期,国家革故鼎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摒弃了剥削阶级的旧法制思想,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依法创立了国家的政权制度和政府运行的法律制度,完成了司法改造运动;初步建立起新中国的法学教育、研究体系;等等。第二个阶段,主要是拨乱反正,确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树立法律权威并将它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原则和实践目标。当时,国家法治建设百废待兴,尤其是法律体系、法律制度和法律认同亟待提升。在这一时期,我们完成了现行宪法的制定,恢复了国家政治运行的法制化,加速建设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两手抓”;克服了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决心,并加强了实践力度,建立健全了司法机构、行政执法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重建并完善了法学、政治学等法治教育体系;等等。第三个阶段,主要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准备、形成和确立,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这一时期,加强了立法工作,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成为依法治国的主要环节;积极运用法治方式实现国家统一和维护国家,妥善处理国际经济政治关系;等等。第四个阶段,主要是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这一时期,科学规划了法治建设新格局,实现了法治建设的新发展;确立了党依法执政的基本方式;基本形成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深化全民普法,认真培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有效地实现了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三位一体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和司法公正建设日新月异,整体良好的法治环境不断生成;等等。

当然,新中国的法治建设也经历了徘徊和低潮时期,甚至产生某些严重倒退。但是,这些问题并不能掩盖新中国法治建设的伟大成就,也为我们当前和以后的法治国家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进步的阶段和挫折的时期都应该是新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组成部分,是其发展状况的时代反映,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形成和完善的客观体现。因此,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贯性和阶段性非但并不矛盾,而且是彼此密切联系,有机统一的。

二、如何理解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基本特点

60年来,新中国的法治建设既经历了坎坷和曲折,更取得了进步与成就。不论是艰苦探索时期,还是蓬勃发展阶段,新中国的法治建设具有一些基本共性和内在特点。

其一,阶级性。马克思指出:“当文明一开始的时候,生产就开始建立在级别、等级和阶级的对抗上,最后建立在积累的劳动和直接的劳动的对抗上,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规律。”_3’因为法治具有阶级属性,因此任何复杂法治形态都可以通过阶级分析的方法予以剖析和说明。如果抹杀了法治建设的阶级性,那么就等于舍弃了法治文明本身,也就意味着将无法科学地认识和说明法治国家。新中国的法治建设是社会主义类型的法治建设,是经过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而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法治文明,是现代法治的先进形态。新中国的法治建设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群众享有不同形式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和支配权的基础上,通过法律制度、法律规范和法律机制来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治理形式,是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治文明。法、法律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是人民自主管理国家的有效途径。法治和法治理念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这就保证了其本质的先进性和利益代表的最广泛性。离开这一基础属性,新中国法治建设的一切成果将不复存在。

其二,复杂性。法治不是一种独立的政治治理模式,也不是一种孤立的法律制度结构,更不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唯一载体。它的存在既离不开政治发展 和其自身发展的历史,也无法脱离任一时代的社会背景和经济、政治、文化结构,因此它的建设发展是各种客观要素、历史传统和先进经验的综合体,是复杂的社会政治现象。对此,西方纯粹法学派的代表人物凯尔森认为:“法是人的行为的一种秩序。一种‘秩序’是许多规则的一个体系。法并不意味着像有时所说的一个规则,它是具有那种我们理解为体系的统一性的一系列规则。如果我们将注意力局限于个别的孤立的规则,那就不可能了解法的性质。将法律秩序的各个特殊规则联结起来的那些关系,对法律的性质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在明确理解构成法律秩序的那些关系的基础上,才能充分了解法的性质。”新中国的法治建设始终紧紧依靠中国发展的基本国情和根本矛盾,根据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发展需要而不断改革提升法治建设的结构和水平。在战略上,新中国的法治建设实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在结构上,新中国的法治建设构筑了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的有机统一;在内容上,新中国的法治建设包含了法治理念、法律体系、法治政府、司法体制和人权保护等多维内容;在发展上,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融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布局中;在前景上,新中国的法治建设成为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的文明、开放和进步的政治文明载体。这些都得益于法治建设体系的复杂性,更得益于复杂体系内目标、结构、动力和方法各要素的有序排列、互动发展。因此,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复杂性既是多元性的体现,又是一体化的表征,更是层次性和进步性的指代。

其三,民族性。西方历史法学学派的代表人物萨维尼曾经指出:“对于法律来说,一如语言,并无决然断裂的时刻;如同民族之存在和性格中的其他一般性取向一般,法律亦同样受制于此运动与发展。此种发展,如同其最为初始的情形,循随同一内在必然性规律。法律随着民族的成长而成长,随着民族的壮大而壮大,最后,随着民族对于其民族性的丧失而消亡……民族的共同意识乃是法律的特定居所……只有通过历史,才能与民族的初始状态保持生动的联系,而丧失了这种联系,也就丧失了每一民族的精神生活最为宝贵的部分”。而对于社会主义社会而言,列宁也肯定“一切民族都将走到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的这种或那种类型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显然,作为社会主义和法治文明的交汇和载体,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也具有明显的民族性。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历史证明,任何抛弃本国国情,盲目照抄照搬他国法治模式的尝试,必然会陷入法治思想和制度选择的混乱,阻碍中国的法治进步,甚至在世界法治文化之林中失去自立之地。现时代,强调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民族性,就是要突出我国法治建设的中国实际,即“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只有把握清楚了中国法治的本土资源、自身特色和自我定位,才能够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进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其四,动态性。不同社会形态和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发展阶段中,法治建设都与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阶段相联系,以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为基础。这意味着,不同社会结构因素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法治建设发生变化。对于法治建设而言,这种动态变化既体现为法治内容在进步性地按量递增,而且也可能表现为法治要素的结构,性调整甚至缩减,但最终都会反映在法治建设的文明化。这是法治动态性必备的量变和质变。新中国的法治建设十分清楚地体现了动态性特征。在其发展历史中,既有高速发展时期,也有低潮挫折时期;既有制度确立和增长时期,也有制度修正和削弱情况;既有不同建设要素的突飞猛进,也有各个发展要素的协调并进;既有法制探索的量变递增带来的理念、制度和行为的质变需要,又有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质变引发的法律体系、依法行政、司法体制改革的量变发展。总之,新中国的法治建设是在摸索和思考中不断推进的,始终处于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态协调发展的良性探索之中。

三、如何看待法治建设过程中两个30年的问题

2008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暨改革开放30周年,2009年则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在时间发展的意识中,人们自然而然地会将新中国发展的前后两个30年进行比较。这种比较是经验和规律总结的需要,它可以提供新的建设和发展所需要的重要对比参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度来看,正确地认识前后两个30年的关系问题需要把握住三个基本点:第一,新中国60年,不是两个30年的简单相加,而是从一个平台到一个新平台的历史性飞跃。第二,不能用后30年否定前30年,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第三,不能用前30年否定后30年,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人民、社会主义中国、中国共产党的面貌焕然一新_8j。对于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而言,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不动摇,坚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动摇。

要坚持好这“两个不动摇”就要求我们:一是将新中国的法治建设看作是一个完整的法治发展的历史过程,是在法治探索的螺旋式发展结构中逐渐进步并最终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历史过程,是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指引下不断深化各项法治建设内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二是不能用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建设成就否定新中国的前30年的法制成就,应该客观地认识到没有人民民主法制的建设就没有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没有社会主义法律思想的树立就没有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正确选择,没有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伟大创建就没有社会主义法治文明的当代成果,没有法制建设的徘徊、踯躅与挫折就没有坚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坚强决心。三是不能用建国之初法治建设的特点来掩盖改革开放以来法治建设的新变化与新创建。必须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建设是奠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现实基础,是党和国家在总结前30年法制建设的成就、规律和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先进观念、可靠制度和有效机制的综合体,是社会主义法治文明的时代代表,是世界法治文明的最新成就。

客观而科学地看待上述前后两个30年的发展,需要我们更加注意法治建设的群众基础,即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尤其是弱势群体的法律保障入手,更新和完善法治理念的公平感;需要我们更加注意法治建设的制度完善,即利用法律制度的规范性和强制性与人治遗毒、和腐败现象进行更加坚决的斗争;需要我们更加注重中国法治建设的国际化,即自信而广泛地与世界各国进行法治建设的 经验交流和理论探讨,将社会主义法治的先进理念、制度优势和群众认同介绍给全世界,既批判西方法治的普世主义,又维护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发展环境。前后两个30年的变化,恰恰说明了新中国的法治建设是承前启后、不断进步的文明化过程,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未来法治建设中最应依赖的法治模式、法治文化和法治传统。

四、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关系问题

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历史发展表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首先,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是核心。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是这一总体布局的四大建设之一,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范畴。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而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党一再强调民主政治在国家建设发展中的根本地位,明确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优良状态,是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巩固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的必然结果,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正确方向,塑造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合格主体,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体系内容,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发展进程,发现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新生动力,运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合理机制,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必然选择。政治生活的一切实际都必须将政治建设的民主化、文明化作为建设主题,这也意味着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核心地位不可动摇。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关键是要靠社会主义政治生活的自我发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扩大人民民主和基层民主建设,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与和谐……这些,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形成过程中探求、实践和实现的具体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正确的思想和实践方向,立足我国政治建设和民主发展的基本情况,围绕上述核心建设任务,逐步探索、勇于开拓、整合经验、不断推进的科学的实践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能够引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发展进步,关键就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阶级本质和根本政治制度,又根据我国政治生活的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上一篇: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范文 下一篇:职业教育管理知识点整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