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合同的真实性范文

时间:2023-12-22 11:29:57

电子合同的真实性

电子合同的真实性篇1

关键词:电子邮件,诉讼证据,证据能力,法律归属

 

一、关于电子邮件作为诉讼证据的概述

电子邮件(Electronic Mail,简称E-mail),是在1972年,由BBN公司的雷·汤姆林森发明的,又称电子信箱、电子邮政,是当今最为流行的网络通讯方式之一。电子邮件是通过Internet或者Intranet等网络,从某一终端机输入信件、便条、文件、图片或者声音等并通过邮件服务器传送到另一端的终端机上的信息。电子邮件系统是由电子邮件客户端、电子邮件服务器、电子邮件传输协议组成,通过模拟邮政系统的“投递—存储—转发”运作将电子邮件从用户的电子邮箱经由两级服务器发送到目的地主机的电子邮件信箱,实现通讯的目的。电子邮件其实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收发的邮件,实质上也和传统的邮件同于通信信件,但电子邮件除了作为邮件交换工具以外还可以用于传递文件、图形、图像、语音、传真等,跟传统的邮件相比,电子邮件也有它的新特征。

第一,电子邮件传输空间的特殊性。电子邮件是在网络环境下产生和发展而来的并受到网络环境的限制,它具有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开放性。电子邮件的虚拟性体现在传输信息的邮件管理系统的虚拟性、收发邮件的主体虚拟性(其身份可以是真实的,可以是虚构的)等方面;其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其信息易于扩散,许多非互联网络上的用户可以通过网关与互联网络上的用户交换电子邮件,电子邮件在Internet上没有任何安全措施的从一端传向另一端,而电子邮件系统的开放性直接导致邮件本身完全是以明文的方式来发送和存储,用户邮件中的商业机密及个人隐私很容易被木马程序或者黑客所窥视及修改。

第二,电子邮件传输的广域性、便捷性、廉价性、高效率性。电子邮件作为一种信函本身的特征就体现在此。电子邮件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零距离传输,解决由于空间造成障碍,而且一个用户还可以同时向不同地理位置的多个其他用户邮件,既节约时间又节约资源;与电话和传真等其他通信交换工具相比,电子邮件的成本也非常低、信息质量也也保障,既便宜又可靠。

任何一项新生事物的产生与发展,必然离不开法律的认可和支持,如果得不到法律的保障,不断出现的纠纷就会严重阻碍这种新生事物的发展和普及。因此,电子邮件能否作为证据被采信及其作为证据后的法律地位等问题的研究日益被人们关注和探究,成为研究电子邮件犯罪与电子邮件作为证据领域各种现象的基础性问题,同时,也是我国学术界研讨的一个热点问题。博士论文,法律归属。

二、电子邮件作为证据的证据能力问题

(一)电子邮件作为证据的适用

1、证据存在的实质要件

一份证据能否作为定案的依据,通常都是从其是否符合证据“三性”,即合法性、关联性、真实性,通过对证据的“三性”进行审查、判断进行考虑,电子邮件也不例外。证据的客观性是指作为已发生的案件事实的客观遗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证据的关联性是指必须与需要证明的案件事实或其他争议事实有一定的联系;证据的合法性是指提供证据的主体、证据的形式、证据的收集程序或提取方法必须符合法律的相关规定。

2、电子邮件作为证据的条件适用

(1)客观性

首先,电子邮件作为证据必须具有客观真实性。客观真实性是指诉讼证据必须是能证明案件真实真相的、不依赖于主观意识而存在的客观事实。电子邮件在当事人进行的民事活动中形成,其内容被双方所知晓,且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复制再现,即内容的客观存在性。其次,电子邮件通过网络用数字信号表达人们的意思,并能呈现到电脑终端,这种行为以及这种行为的数字化表现形式也是客观存在的。此外,即使电子邮件被删改,使用适当的工具也可恢复其“真迹”。如果将电子邮件的内容进行了整合,只要整合的方法具有客观实在性,其结论一般也会具有客观性。所以,电子证据满足作为证据的客观性要求。

(2)关联性

其次,电子邮件作为证据必须和案件事实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在电子邮件客观真实存在的基础上,如果与案件事实相关联并对案件事实起证明作用,就可以作为证据来使用。而且,在人们收发邮件的过程中,电子邮件服务商都会在计算机中自动记录使用的情况,并保持一定时间。此外,由于电子邮件具有唯一性的特征,每一个电子邮件只对应一个注册用户。这样一来,电子邮件与案件事实证明作用也更加让人信赖。所以,电子邮件满足作为证据的关联性要求。

(3)合法性

电子邮件作为一种新兴证据,其作为证据收集应当不同于普通证据的收集。不论是当事人提供,还是人民法院主动收集,都要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此外,我国法律对证据种类实行有限列举的方式,因此,电子邮件作为证据使用还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1999年我国颁布了《合同法》,该法第11条已经明确将电子邮件规定为书面形式的一种,赋予了其作为证据的效力。2004年8月28日我国又颁布了《电子签名法》,进一步对数据电文等电子证据的效力认定作出了规定。不仅如此,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海关总署2002年7月8日颁布的《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中还规定,“走私犯罪侦查机关对于能够证明走私犯罪案件真实情况的电子邮件、电子合同、电子帐册、单位内部的电子信息资料等电子数据应当作为刑事证据予以收集、保全。”这表明我国不仅将电子邮件确立为民事案件证据的合法形式,在刑事证据立法上也对于电子邮件作为证据的能力给予了肯定。

综上所述,电子邮件可以作为一种诉讼证据存在于我国法律之中,符合我国关于证据的认定实质要件。此外,关于电子邮件作为证据的证据能力,在国际上以及国内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的主流趋势是对电子证据的证据资格予以肯定的。

(二)关于电子邮件作为证据的法律问题分析

1、关于电子邮件的真实性问题

作为国际互联网络连接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通信方式,电子邮件与传统通信方式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把人们所要表达的意思转化为数字信号,并通地网络传输呈现在对方的电脑屏幕上,因此互无“真迹”,充其量也只是在电脑上打印件,轻易一个指令的键入,完全可以使其面目全非,而且一经发件人从其“发件箱”、“回收站”中将文件删除,便不见踪影。因此许多学者对电子邮件的客观性提出质疑。但是极易删改和伪造的特性并不能否定电子邮件的客观性,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数字化形式的电子邮件毫无疑问是客观存在的,不是无法感知的虚幻的东西。博士论文,法律归属。对于电子邮件的极易删改性和伪造性,我们可以通过严格的证据收集、采信制度来弥补。电子邮件客观性的实质在于其内容的可靠性。因此,只有能保证其来源可靠性和邮件本身完整性的电子邮件才能将其作为认定案情的根据。

对于电子邮件作为证据的真实性是应当肯定的,但是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高科技与不稳定性等特点,在对其进行认定时,必须与传统证据进行区别,需要在必要的网络方面的专业人员的帮助下进行立法。

2、关于电子邮件的合法性问题

证据的合法性问题的焦点问题主要集中在电子邮件作为证据的证据类型的辨别上。对电子邮件的证据类型存在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电子邮件应当归类为书证,因为数据电文也是书面形式的一种;另一种认为电子邮件归类为视听材料,因为视听材料包括电子邮件、电子数据等电脑储存材料。但是,在我国的诉讼法中,被承认的证据有“物证、书证、证人证言、当事人(被告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等七种。并未包含有电子邮件,而作为诉讼中的证据,其形式首先必须合法,即证据应是在法律所规定的证据范围之内,之所以这样,是为了保证诉讼程序的公正、合法、有效。但无论电子邮件的证据形式如何,它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证据的新型证据形式,只要在实质上符合一下两个基本特征:1、它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非猜测和虚假的东西;2、它是与案件事实有着客观联系的。电子邮件就可以作为证据。肯定电子邮件的证据能力是对电子邮件的证据类型进行分析的前提。博士论文,法律归属。

三、电子邮件作为证据的法律地位问题

电子邮件等电子证据应具有不同于传统证据类型的法律效力,具有其独立的法律地位。关于电子邮件作为电子证据的一种的“独立证据说”,现在已代表了一种最新的思潮。有学者认为应当将电子邮件囊括在电子证据中单独作为一种类型的。博士论文,法律归属。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任何一种传统证据都无法将电子证据完全囊括进去,应将电子证据增加为一种独立的证据类型,电子证据需要从传统证据中独立出来,拥有自己的一套证明规则和证明体系。因此,电子邮件证据作为电子证据的一种应将电子邮件证据规定为一种独立的证据类型。将“电子邮件”纳入证据种类,成为一种新型的独立的证据是必要的和现实可行的,已有的证据种类已无法包容数据电文这种新的证据形式,“电子邮件”的客观性和关联性的特点决定它有证明效力,符合证据的特征。目前尚未被纳入刑事诉讼的证据种类的最主要原因是:虽然“电子邮件”具备了客观性和关联性,但不具备合法性,即刑事诉讼法还没有将其规定为一种合法的证据种类。笔者认为,“电子邮件”具备作为诉讼证据的实质要件,即能以其存储的信息反应案件事实情况。这说明它具备了在理论上作为诉讼证据的实质条件客观性和关联性,它只是缺少法律的肯定(需要说明的是,在我国法律及学界是肯定电子邮件是可以作为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但是对于其作为证据的类型还存在争议)。而目前,信息技术正冲击着传统的诉讼制度。它既不同书证也不是视听资料,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电子邮件等电子证据需要从传统证据中独立出来,拥有自己的一套证明规则和证明体系,才能在信息经济的大潮中展现应有的力量。

结语

目前,我国尚无完整的规范关于计算机及互联网方面的法律法规,但在科技带动时代进步的今天,法律不但要对传统的社会现象进行规制,在各种高科技领域也应该发挥其有效规范作用。博士论文,法律归属。虽然,我国在计算机技术及互联网等科技技术方面不如发达国家,我的司法机关的设备也还无法满足审理此类纠纷的物质需要。但是,由计算机及网络所带来的法律问题却已实实在在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博士论文,法律归属。我们应借鉴国外相关计算机及互联网方面的法律,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借助专业人士的帮助,制定并完善我国的电子证据(包括“电子邮件”)法律。

综上所述,电子邮件的有关证据问题,同其他种类电子证据问题一样,是一项不断发展更新的课题,同时其对我国进一步发展电子商务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此仅仅对电子邮件作为证据的法律归属问题进行的简要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浅薄的建议,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起大家的探讨,共同促进电子邮件证据法律问题研究的发展。

 

电子合同的真实性篇2

    1 关于如何理解电子文件的真实性

    真实性,英文为“authenticity”,应该说是一个舶来的概念。真实性概念频繁用于电子文件管理当中并非偶然,尽管这个概念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被人们约定俗成所接受,但作为电子文件管理的核心概念,我们必须对它有一个科学、严密的界定,只有这样才能够统一认识,为电子文件的管理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我国于2010年等同采用《ISO15489-1:2001信息与文献文件管理:通则》标准(即GB/T26162.1-2010)中将真实性列为文件的首要特点,认为“一份真实的文件应符合下列条件:a)文件与其制文目的相符;b)文件的形成和发送与其既定的形成者和发送者相吻合;c)文件的形成或发送与其既定的时间一致。”在InterPARES项目的术语字典中给出的解释是“真实性是指记录(record)作为文件(record)的可信赖性,也就是,文件与它所声称的一样,没有被篡改或误用过的一种品质。[1]”这两种是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仔细分析其内在的含义,可以看出,国外学者提出的电子文件真实性概念,其强调的是对电子文件作为文件的身份和品质,这种真实性通常需要通过对文件一些外部要素的考量来认定,例如文件的生成时间、形成者等。

    在电子文件管理语境中,真实性并不像我们曾经习惯认为的那样,是针对电子文件的内容而言的。在国外电子文件研究文献中,电子文件的内容是否与客观事实相符,是由“可靠性”这个概念来判定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这两个概念同是描述文件自身客观状态的概念,都与客观事实相关,但不是必然对应。其区别可以通过一个简单例子来说明:工商局档案部门提供了一份保存5年之久的电子工商档案,后经核实,该档案在形成之初就包含了部分虚假的信息且没有被发现,形成之后一直原封不动被归档保存。在这种情况下,从外在要素考察,此份电子文件是由工商部门通过合法的程序、经授权的人员办理形成的,且在保存过程中没有被非法改动过。在这种情况下,该电子文件是符合电子文件真实性的生效条件的,可以认定其真实性。但是,由于文件内容与客观事实不符,所以这份电子文件又是不可靠的。

    德国哲学家阿多诺(Adorno)在《真实性的隐语》(The Jargon of Authenticity)一文中这样写道:“真实性是一种意识形态,而无需考虑什么具体的内容。[2]”笔者认为,电子文件真实性本质上是指电子文件具备某些外在要素特征(如发文目的、形成者或发送者、发送时间等)的完整性和合规性以及管理活动(如形成、接收、传输、保管等)的连续性和可控性,从而赋予电子记录以文件档案的身份,并可作为凭证使用。真实性概念的建立在某种意义上赋予了电子文件在缺少“原件”的情况下仍然有成为文件档案的可能性。

    加拿大律师肯·萨斯认为,电子文件成为证据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记录或存储电子文件的系统的完整性;(2)电子文件的真实性;(3)电子文件是在通常的、正常的业务过程中产生、处理和保存的[3]。在这三个条件中,第一条说明记录或存储电子文件的系统应该是安全的,如设有必要的安全功能、没有出现导致系统异常情况的发生,完整的系统才能给电子文件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才能保证电子文件时刻处于受控的状态,最大限度地避免电子文件被非法改动。第三条说明电子文件的生成、处理和保存的全过程是连贯、科学和规范的,是正常业务和管理活动的产物,并非事后编制。从这个角度来说,第二条中的电子文件的真实性是核心,其他两条可以理解为证明电子文件真实性的手段,这亦验证了笔者前文所述的系统、业务这些外在的要素是认定与保障电子文件真实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份真实的电子文件表明它的来源、程序和操作是合法、合规的,没有发生被非法篡改或者误用过的情况。电子文件真实性既是对电子文件品质的表述,同时也是可用于指导电子文件管理实践的工作目标,即如何认定和保障电子文件的真实性。

    2 关于如何认定和保障电子文件的真实性

    真实性是对电子文件品质形而上的描述,运用于实践则是如何认定和保障真实性的问题。认定是根据电子文件真实性内涵要点对电子文件的品质加以评估,判定其是否能够成为文件且具备凭证价值;保障同样是根据电子文件真实性内涵要点借助技术和管理等方法保证电子文件的质量符合真实性的要求,二者都是以电子文件真实性的质量要求为标准的。真实性确定了,电子文件相应地也就具备了文件身份,即具备了凭证价值。

    《ISO15489-1:2001信息与文献文件管理:通则》规定“为了确保文件的真实性,机构宜执行并记录文件管理方针和程序,便于控制文件的形成、接收、传输、保管和处置,从而确保文件形成者是经过授权和确认的,同时文件受到保护能够防止未经授权进行的增、删、改、利用和隐藏。”笔者认为,电子文件真实性是电子文件管理工作的核心目标,电子文件真实性的认定与保障涉及众多活动,从纵向而言,它贯穿于电子文件整个生命周期,而且每个环节都紧密联系,相互影响,文件形成阶段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长期保存阶段的文件质量,因此,对于电子文件真实性的认定与保障而言,是一个始于文件形成并贯穿整个文件生命周期的持续性过程。在某种程度上说,电子文件管理几乎所有工作都是以真实性为目的的,均可纳入真实性保障体系。从横向而言,认定和保障电子文件真实性不是单纯依靠某一手段就可以实现,它往往需要借助技术、管理、制度等多方面的共同作用。

    为了更好地展示和说明电子文件真实性的认定与保障问题 ,笔者构建了一个电子文件真实性认定与保障体系框架,将其作为研究该问题的逻辑起点。

    

    图1 电子文件真实性认定与保障体系框架示意图

    2.1 电子文件真实性认定与保障是全方位的

    2.1.1 环境认知 这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主要是指国家、社会、行业、机构乃至个人对电子文件真实性的信任程度。一个社会的信任结构对于电子文件真实性的认识是有一定影响的。电子文件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产物,作为一种新的文件形式,要快速发展,就必须得到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可。真实性是获得此种认可的关键。社会的信任结构、历史文化、制度规范等无不与电子文件真实性的认知程度有着潜移默化的联系。任何信任的本质无疑都是人与人之间信任,落实到电子文件身上,就具体为对于电子文件这一信息环境下的产物所涉及的制度规范、管理活动、责任人、技术系统等各个相关要素的信任。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环境认知既是影响电子文件真实性可接受程度的一个隐性要素,同时又与其他四个显性要素之间具有相互作用的关联,后者的不断发展与成熟无疑会加强社会环境对于电子文件真实性的认知程度。例如,在制度方面,《电子签名法》规范了电子签名的使用,增强了电子交易活动的安全性,从而加强了人们对于电子交易过程中形成的电子文件真实性的信任,大大促进了电子交易活动的开展。又如,各种不断完善的信息安全技术提高了电子文件的安全程度,加大了非法篡改或使用电子文件的难度,亦使得公众更加认可电子文件的真实性。此外,来源的权威性也是环境认知对于电子文件真实性影响的一个突出表现。人们往往倾向于相信来源于权威机构、部门或个人电子文件是真实的,其原因就是在于这些文件的提供者在人们观念当中建立起来的普遍信任度。所以,环境认知应该是电子文件真实性存在的基本立足点,尽管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

    2.1.2 制度规范 这里的制度规范是一个统称,既包括法律法规,也包括各种管理政策和标准。法律法规的作用是赋予电子文件合法地位,强化公众对电子文件真实性的认知。例如,加拿大的《1998年统一电子证据法》、我国的《电子签名法》等都起到了这一作用。政策标准则是规范与电子文件相关的各种要素,如业务活动、管理活动、技术、系统、人员等,使得电子文件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都处于连续、严密、科学、规范的状态之中,从而有效地保障了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在已出台的国内外各类电子文件政策标准中,真实性均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目标之一,如ISO15489、MoReq、DoD等,我国第一个关于电子文件国家政策文件《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亦在第一条阐述该办法的制定目的时将确保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列入其中。因此,认定和保障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制度规范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目前我国已经着手从国家层面开始电子文件制度标准体系的建设,此举将会极大地推动电子文件真实性认定与保障工作的开展。

    2.1.3 人员素质 人的因素在电子文件真实性认定与保障工作中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他四个方面最终都是要落实到人的行为当中,无论是环境认知的提升、制度政策的贯彻、管理活动的实施以及技术系统的运用,都需要人通过自身的行为来实现。因此,人员作为本体系中的主观要素,必须要加以关注。从电子文件活动涉及的关系角度讲,人员要素可以分为两大类:管理者和利用者。管理者包括与电子文件形成、传输、管理、保存等活动相关的责任者,这些人员的思想素质、知识结构、管理水平、技术技能等无一都会影响到电子文件的质量。利用者则指电子文件的使用者,包括社会公众,利用者主要是指用户对于电子文件真实性的认知和接受程度。

    2.1.4 管理活动 涉及电子文件真实性的管理活动有两类,一类是形成文件的业务活动,一类是管理电子文件的专门活动。这两类活动必须是建立在科学、规范的基础之上,即具备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和严密连续的管理程序,才能够保证电子文件具备真实性的品质。正如前文所提到的“电子文件是在通常的、正常的业务过程中产生、处理和保存的”才是真实的,可以成为证据的。

    另外,对于电子文件生命周期全过程中发生的各类与电子文件相关的活动及其流程必须是可控的或者是可以追溯的,防止电子文件被非法的更改或破坏。澳大利亚“数字连续计划(Digital Continuity Plan)”原则的第三条要求“数字信息必须是真实、可靠的,“这就意味着:(1)要求对数字信息的生成、安全、查询、使用和保管进行适当监控,并由软件工具完成;(2)数字信息应该受到保护,以免被更改或损坏。[4]”

    2.1.5 技术系统 技术不是万能的,但是电子文件真实性的认定与保障离开技术又是万万不能的。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制度政策、管理活动最终都要通过技术来实现。技术系统涉及内容很多也较为复杂,内容主要包括:业务系统、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及可信数字存储系统功能、文件格式、元数据、系统安全(如认证、加密、防病毒)、长期保存技术(如迁移、封装、仿真)等。

    信息系统是电子文件得以存在的主要环境。电子文件生命周期中所涉及业务系统、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及可信数字存储系统等系统的状态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中包含的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加拿大《1998年统一电子证据法》中规定计算机如果具备完整性,则可推定电子文件的真实性。这里电子文件系统的完整性表现为:第一,记录该数据的系统必须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第二,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系统对该项业务必须有完整的记录;第三,该数据记录必须是在该项业务活动的当时或即后制作的。由此可见,电子文件系统的完整性是保障电子文件真实性的一种方法。

    2.2 电子文件真实性认定与保障是全过程的

    2.2.1 形成与办理 电子文件作为机构职能或业务活动的副产品,它不但记载着整个活动的实施过程,而且将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人员、事件、行为,有序地组织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意义的独立单位。如西方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所言,文件在诞生初期,并不是作为言语的同型特征,而是作为行政记法,被用于记录或保存的。文件之所以被作为行政行为,是因为它提供了一种对信息进行整编的工具,能使依其他方式无法组织起来的事件和活动变得有规可循而又有序可查,有利于扩大国家机器对物体和个 人的行政控制范围。从这个意义而言,生成、传递和使用电子文件的过程也属于行政行为的一种。

    电子信息一旦作为文件产生,就意味着它具备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电子文件真实性的认定及其是否具有凭证价值必须要结合形成行为的效力要件加以判断。结合《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笔者认为,在形成与办理阶段,电子文件真实性的认定和保障要素包括:

    (1)电子文件形成者、制发文件的目的必须合法,文件形成、发送或接收时间与文件所声称的一致;

    (2)电子文件是在正常的业务活动中直接生成的,非事后编撰;

    (3)电子文件的形成与办理过程有严密的流程控制,期间所发生的各种操作,如编制、修改、审批等均在元数据中有所记录;

    (4)电子文件及其元数据信息自形成起完整无缺、来源可靠,未被非法更改;

    (5)生成电子文件的业务系统运行正常,具有一定的文件管理功能,且设置必要的安全措施;

    (6)电子文件的形成与办理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加以规范。

    2.2.2 归档与移交 归档意味着电子文件办理完毕,即将被赋予文件档案的身份。《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电子文件归档时,应当进行真实、完整、可用方面的鉴定、检测,并有相关责任人确认。”《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电子公文的真实性、完整性、安全性和可识别性,移交前由形成部门负责,移交后由档案部门负责。”由此可见,归档是认定电子文件真实性的一个关键节点,只有真实的电子文件才能够成为档案保存。归档环节电子文件真实性的认定既是电子文件形成与办理阶段真实性管理工作的结束,亦是保存阶段电子文件真实性管理工作的开始。

    归档与移交阶段电子文件真实性的认定通常被归入电子文件归档时的技术鉴定工作当中,主要针对电子文件形成与办理阶段的真实性保障措施进行,因此,除了上文提及的六点之外,还应包括:

    (1)如果归档时电子文件要进行迁移,需要检查电子文件中影响真实性的要素是否在迁移中发生变化,如格式转换;

    (2)电子文件是否可以在档案管理系统平台上正常显示并被随时调用;

    (3)如果需要保存电子文件原始的软件程序或相关资料,这些内容是否齐全完整;

    (4)电子文件的归档移交是否履行了规范的交接手续。

    3 保存与利用

    经过归档移交环节之后,电子文件真实性认定与保障的责任由档案部门负责。这时的电子文件已经处于固定状态,因此,在保存与利用阶段,档案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延续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即保证电子文件在保存与利用过程中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这里所谓的实质性改变,就是指电子文件在迁移过程中,如果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不会影响到真实性的各种要素。

    笔者认为,在保存与利用阶段,电子文件真实性的认定和保障要素包括:

    (1)电子文件的格式符合长期保存的要求;

    (2)电子文件能够在需要利用的时候可查、可读、可理解;

    (3)电子文件运行的软硬件环境、存储载体等发生变化时,应当将其及时迁移、转换,且迁移方法不影响其真实性;

    (4)电子文件在保管、利用过程中各类活动均应通过一定方式进行监控,相关信息需要记录在元数据当中;

    (5)保管电子文件的系统(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可信数字存储系统、数字档案馆系统等)必须要符合相关的国际或国家标准,具备保证电子文件真实性的必要功能;

    (6)电子文件实行了必要的备份制度,能够对电子文件进行比对检验。

    4 结语

    真实性在不同的语境、不同的学科领域有着不尽相同的理解。笔者在思考这一问题的时候,时而觉得“触手可得”,时而又觉得“遥不可及”。这种复杂的感觉让笔者意识到只有“坚定”地站在文件档案管理的立足点上,从文件档案专业的角度出发,才能“拨开云雾”正确把握这一概念,才能切实将以电子文件真实性为目标的管理工作推行下去。

电子合同的真实性篇3

一、 电子文件原始性的认定

对于纸质文件来说,内容的原始性附着在形式的原始性上,可以借助形式的原始性来证实和确认内容的原始性。但电子文件的内容与形式是相对独立的,不仅内容易变化,而且失去了固定的形式,因此,对电子文件的原始性进行认定是困难的。我们无法采用与纸质文件相同的标准和方法来判断它的原始性,需要为它建立一个新的“原始性”概念。这种“原始性”概念与纸质文件原件的区别主要在于,它抛弃了文件形式上的原始性,仅以文件中所含信息的真实、准确,即内容的原始性为惟一标准。根据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和社会各方面对电子文件的需要,我们认为建立这样一个“原始性”的新概念是适当和必要的。但是,对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原始性加以判断和维护却是一件十分困难的、涉及多方因素的事情,这个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信息技术的进步、电子文件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有关法律的建立和完善。

二、 确保电子文件原始性的技术措施

随着电子文件的广泛使用,信息安全技术就显得特别重要,电子文件的制作者、管理者和档案工作者都应积极采用有关技术措施,提高电子文件的可靠性。

(一)加密技术

电子通信系统中可采用“双密钥码”进行加密。在网络中的每一个加密通信者拥有一对密钥:一个是可以公开的加密密钥,另一个是严格保密的解密密钥,发方使用收方的公开密钥发文,收方用只有自已知道的解密密钥解密,这样任何人都可以利用公开密钥向收方发送电子文件,而只有收方才能识别这些加密的电子文件内容。由于加密和解密使用不同的密钥,第三者很难从截获的密文中解出原文内容来,无法对它进行篡改,从而保护其在传输过程中的原始性、真实性。

(二)签署技术

目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光笔签名;另一种是数字签名。光笔签名是签名者使用一种专用的光笔直接在输入板上签名,屏幕是显示出来的“笔迹”,直观、易辨认,计算机将这种“签名图像”接收下来,并确认签名者与电子文件的关系。在计算机系统中还可把这种签名设置为一种批准指令,经电子计算机审核签名有效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的操作。另一种是利用“双密钥码”在电子文件上进行数字签名。数字签名是一种字母数字串,发方利用自己不公开密钥对发出的电子文件加密处理,生成一个“数字签名”,与电子文件一起发出,同时还带走一个可使其生效的公开密钥。收方用发方的公开密钥运用特定的计算方法解码检验签名。如结果位串与传输的一致,便有充足理由相信两个事实:一是这份电子文件确实来自发方,其内容没有被人作过修改,证明了其原始性;二是发方也必须承认这份电子文件确实是自己发出,对它的生效应负全部责任。

(三)消息认证

比较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分组密码进行消息认证。先把电子文件信息分成一定的长度,如64比特为一段,发方和收方共同选定一个64比特长的序列及密钥,发方运用这个序列和密钥对电子进行加密运算后得到这份电子文件的“认证字”,将电子文件和认证字一同发送出去。收方也同样运用这个序列和密钥计算该电子文件的认证字。

(四)身份验证

为了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系统对电子文件或数据进行访问,有些系统需要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最常见的方法是给每个合法用户一个“通行字”,代表该用户身份。通行字可由数字、字母或特定的符号组成,只有用户本人和计算机系统知道。当合法用户要求进入系统访问时,首先输入通行字,计算机自动将这个通行字与存储在机器内有关该用户的资料进行相关的业务访问;如果一种验证不合格,该用户会被拒绝于系统之外。身份验证技术可用于电子文件访问权限的控制。

(五)防火墙

防火墙的安全保障能力限于网络边界,它是通过在网络边界上建立起来的相应的网络通信监控系统,监测所有通过防火墙的数据流,凡是符合事先制定的网络安全规定的信息允许通过,不符合的就拒于墙外。从而使被保护网络的信息、结构不受侵犯,实现网络的安全,保护网上电子文件的原始性、真实性。实现防火墙功能所用的技术主要有:数据包过滤、应用网关和服务等。

(六)防写措施

可将电子文件设置为“只读”状态,只能从电子计算机上读取信息,而不能对其做任何修改。这些不可逆式的存储载体可以有效地防止用户更改电子文件,保持电子文件的原始性、真实性。

三、 确保电子文件原始性的管理措施

在电子文件的形成、处理、归档,电子档案的保管、利用等各个环节,信息都有被更改、丢失的可能,建立并执行一整套科学、合理、严密的管理制度,从每一个环节堵塞信息失真的隐患,是维护电子档案原始性、真实性的最重要措施。

1.加强对电子文件制作和管理人员的管理。

禁止道德品质不好、工作不认真负责的人参加电子文件制作和管理工作。建立一套审查制度,提出严格要求,明确具体管理措施,严格把关,这是从源头上保证电子文件原始性、真实性的最关键措施。另外要通过教育不断提高其制作者和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培养忠于职守的品质、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精益求精的技术水平,是保证电子文件原始性、真实性的根本措施。

2.电子文件的制作过程要职责分明。

为保证电子文件在制作阶段不出现失真,首先要明确制作人员职责范围。特别是合作制作的电子文件或大型辅助设计项目,更要注意划清制作人员的职责范围。工作人员不能进入他人的责任范围,工作需要时可允许用只读式的载体调读,以防误操作等造成电子文件的失真。

3.建立电子文件全过程管理的制度。

电子文件从形成到电子档案的开发利用,哪个环节的职责不清,制度不明,都会影响它的原始性、真实性。电子文件的归档范围、归档内容、归档时间、归档要求等和纸质文件相比,都有很大区别,要明确规定。归档时应对电子文件进行全面认真检查,凡不符合要求的,要有明确的处理措施,否则将会对电子文件的原始性、真实性和完整性造成极大危害。为实现电子档案长期保存所必须进行的载体转换也要采取明确措施,防止在转换过程中造成信息损失。

4.建立电子文件管理的记录系统。

电子文件形成后因载体转换和格式转换而不断地改变自身的存在形式,难以确认它的原始性。为每一份电子文件建立必要的记录制度,从收集、积累开始就进行记录,记录电子文件的管理和使用情况。电子文件形成、处理、保管过程的真实记录可以证实电子文件的原始性和真实性。对于在网络系统上传递的电子文件,可通过网络系统的自动记录功能记录有关信息;对于以存储载体方式收集、积累的电子文件,要辅以必要的人工记录。

电子合同的真实性篇4

关键词:电脑模拟仿真技术;电子维修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125-02

随着电脑技术的飞跃,人们进入了数字化网络时代,相应的电脑电子技术的应用率也大大提高,特别体现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电脑模拟仿真技术的应用,填补了传统教学的抽象化,不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层次,而且节约了教学材料的成本。像利用电脑模拟仿真技术做成相应的电路模型,然后利用仪器器材去进行实验研究,不仅节约了实验器材,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一、电脑模拟仿真技术的定义

仿真,Simulation,就是利用项目模型使得在某个具体层次上的不确定性因素转化成对目标的影响。仿真又被叫做蒙特卡罗方法(Monte Carlo),是一种通过使用随机数做实验来求解随机问题的技术方法。所以,蒙特卡罗方法,又名随机抽样或者统计实验方法,它属于计算数学的分支之一,是本世纪四十年代中期为了适应当时原子能发展而出现的。蒙特卡罗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当所要求解的问题是某种事件出现的概率,或者是某个随机变量的期望值时,它们可以通过某种“实验”的方法,得到这种事件出现的频率,或者这个随机变数的平均值,并用它们作为问题的解。

蒙特卡罗方法起源于1876年,从1946年到1952年,数字电脑发展于科研机构,从而冗长的计算成为可能,而这样的计算就是蒙特卡罗方法所需求的。

电脑模拟仿真技术是一门综合性技术,它的基础是数学理论、相似原理、信息技术、系统技术等专业技术,电脑以及各类物理效应设备则是工具,利用的则是系统模型对实际的或者设想的系统,从而进行实验研究。它是多个高新技术领域知识的集大成者,包含了电脑、网络、图形图像、面向对象等技术以及多媒体、软件工程、信息处理、自动控制等。

二、电脑模拟仿真技术的特点

(一)更加直观,简化学习

因为使用电脑模拟仿真技术进行电子维修教学时,可以制作出和实际状况一致的仪器与图标,所以,方便了学生们进一步的学习。

(二)分析手段多样化

电脑模拟仿真技术制作的模型,拥有相对完整的元件库,同时,电脑模拟仿真技术的混合模拟功能以及数字信号模拟功能,对电路仿真图形中的电波及各工作状态下的数据不仅具有储存作用,而且兼备打印作用。电脑模拟仿真技术具备静态、动态以及失真等各种状态的分析,同时对于电路中出现的短路和其他故障能及时做出判断分析。

(三)教学结合优点多

首先,电脑模拟仿真技术提供的实验方法相对简单易操作,实践于电子维修教学不但成本低,而且系统的自动检修和维护使得系统的长期使用得到了保障。所以,学生们在实际进行实验的时候,不必担心由于自身的操作错误从而造成不良后果。其次,假使实验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还可以寻求在线帮助,保证了实验的独立完成性。然后,在实验的反复操作过程中,不存在实验器材以及相应原料的浪费。最后,电脑模拟仿真技术在进行一些难度系数较大的实验的时候,可以有很强的真实感。

三、电脑模拟仿真技术应用于电子维修教学的意义

电脑模拟仿真技术运用到实际实验以后,实验中,学生们通过更改一部分的电路参数值,以至于改变主要的电路输入以及输出的性质,清晰地展现电路的变化趋势,从而帮助对电子维修理论相关知识有更大程度的感性上的认识,达到对知识的深层次的理解。电脑模拟仿真技术绘制的图形,结合实际测试数据,能够降低由于不确定因素导致的误差,同时可以观测得出瞬间发生的不容易被观测到的参数。和传统型的实物实验相比较,不难发现:电脑模拟仿真技术一定程度上,不但可以填补传统型实物实验不可以随意变更电路参数的缺陷,而且对于不更换实验元件的大前提下,同等的实验时间内,运用电脑模拟仿真技术进行电子维修实验相应课程教学,学生们在实验的过程中,能够利用变换电路参数,然后观测出性质的曲线型变化,并且观测出相对精准的数据。

电子维修实验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学生们的自己动手实践验证理论知识,并且加深理论知识印象,填补理论上的空洞,从而形成自己的电子维修理论基础。将电脑模拟仿真技术和电子维修教学相结合,很好地解决了传统型教学由于时间相对短,学生们无法真正意义上理解电子产品电路的构架和相关原理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利用电脑模拟仿真技术进行电子维修教学最大程度的开发了学生们的潜力,与此同时,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

因为学生们对于电子维修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熟练状况因人而异,而且学生们的认知能力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直接导致了电子维修教学需要结合各学生实际,因材施教。而电脑模拟仿真技术引进电子维修教学,使得电子维修教学课程内容逐步趋于标准规范、差异化。

四、电脑模拟仿真技术在电子维修教学中的应用

(一)采用了模拟仿真技术的软件在电子维修教学中的应用

电子合同的真实性篇5

[关键词] 电子线路体系课程; 计算机辅助设计; 教学模式; 改革; 创新; 仿真设计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9. 056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9- 0102- 02

1 传统电子线路教学模式凸显弊端

在传统的电子线路体系课程教学中,工程应用是该类课程教学的宗旨。学生要想掌握更多、更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学好电子线路这类课程。对于这类课的掌握程度,决定了学生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效果,无疑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热情。从日常教学和学生表现的情况了解到,目前电子线路类课程的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学生难以入门、学习起来困难、很多概念难以理解、对所学知识无法应用等,使很多学生难以提起学习的兴趣,自然也就不可能有好的学习效果。究其本质,是电子线路课程内容繁杂、不直观,对于初学者而言,缺乏一个形象的有机联系。

电子线路教学实践过程中,包含着各种重要的电学基础定理、电路分析过程、电路体系测试与性能,这些都要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来验证得到结论。但电学基础实验设备价格一般比较昂贵,一般高等学校不大可能购置如数字存储示波器、高频信号发生器、逻辑分析仪等先进的实验设备。

在传统实践教学中,电子线路实验不仅需要大量的电子器件等实验器材,而且有些实验测试设备不能达到应有的实验精度,使实验结果出现偏差。由于即使错接一根导线也可能导致实验设备的损坏,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如受测试仪器本身性能和电子实验器件的限制,很难从容地显示各种电路的分析过程;也无法将测试仪器上的曲线及数据及时保存和打印;更难以复现诸如频谱分析、网络分析、多路数字信号等电学过程等。由于设备问题,有些数据也会偏离正常值,从而混淆了对电路的理解,影响学生对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性能的理解,失去了理论课教学的作用。

2 电子线路仿真对电子线路教学的促进作用

在电子线路教学中,各个高校大多采用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使得理论课教学枯燥无味。采用电子仿真软件后,理论课教学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可以和学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到电子理论教学中来,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理论课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大力发展,各种电子仿真软件不断涌现,大大简化了电子线路体系课程的教学。与传统实验相比,电子仿真软件不需要附加实验信号源、电子测量设备,但与实际电路运行结果相同,可以进行任意设计电路,进行运行、数据分析,并且其实验数据和技术指标都是真实有效的,这样不仅可以把笨重而昂贵的实验仪器搬进课堂,也可以随着同学把实验室搬到各地。

通过课堂和实验室实践教学相融合,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真实情境,观察隐藏的电特性及实验现象,具有安全性能高和利用虚拟实验仪器节省经费等优点,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各种不同的电学概念,并进行各项实验。这使得在理论教学中可以穿插实践教学内容,直观性好、学习效率高,激发学生参与各级各类电子设计大赛的积极性。通过电子线路仿真软件教学,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原来枯燥无味的理论教学变得形象直观,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

3 电子线路课程体系中教与学模式的转变

刚学习电子线路类专业课程时,绝大多数学生对专业知识体系结构及所要学习的内容并不了解,随着学习难度的日益加大,其热情也会随之降低。在学生中,不乏有对电子线路课程专业知识的神秘感、好奇心和自信心,但又缺少对所学知识学习的持续能力。而电子线路体系课程正是自主学习消化理解和需要长时间探索的基础类课程。因此,结合课程学习和学生特点,不能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先讲理论,再进行实践,这样就错过了抓住学生兴趣的好时机。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电子线路体系课程的教学提供了现代化的、课堂和专业实验室相结合的教育新技术。在课堂上,学生可以跟随老师同步实验。课余时间,学生可以在计算机上完成教师指定的仿真,可以自行设计电路,可以对比不同的输入变量仿真出各种结果。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更好地理解课上所学内容。

4 紧密加强电子线路课程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

电子线路体系课程包括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电子测量、传感器、单片机原理等课程。而一个完整的实践项目内容也涵盖了电子线路体系课程中大部分所学课程。因此,仅靠单一科目的学习无法满足项目实践的需要。而一个综合项目需要的实作器材、仪表、仪器种类多,涉及各个学科单项实验室,这给综合项目设计带来了困难。而电子线路仿真得益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学生在非实验室场地也可完成各种所设计的电子系统。电子线路仿真自带的实作器材、仪表、仪器种类多,涉及几乎所有电子线路类课程所需器件,不会出现因器材、仪器、仪表不足而不能实验的缺憾。电子线路计算机仿真在教学中应用可以大大推动电子线路实践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5 结 论

本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电子线路体系课程和计算机工程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化与完善电子线路教育教学体系。大连海洋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于20世纪80年代在电子线路教学过程中就已经引入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子电路方面的课程与实验,加强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电子线路的能力。目前已经开设电子线路仿真设计、电子线路板制作、电子设计自动化3门课程及其课程设计。围绕电子线路体系课程,诸如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电子测量等课程设置电子线路综合设计,使课程之间保持着紧密的衔接与交融,大幅度提高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效果良好。

主要参考文献

[1] 徐辉. 传统电子学教学和现代EDA技术的整合[J].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23(2):98-101.

[2] 蔺智挺. “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改革探索[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2):157-159.

[3] 方亮,吴文全,宋胜锋. Multisim电子线路仿真设计软件的教学应用[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4):71-73.

[4] 龚军,罗杰,汪小燕,等. 电子线路综合设计实验的开放式教学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7):27-30.

电子合同的真实性篇6

关键词:Multisim仿真软件;数字电路;电子技术实验教学

作者简介:郑宽磊(1981-),男,湖北仙桃人,武汉工程大学电气信息学院,讲师;陈柳(1979-),女,湖北丹江口人,武汉工程大学电气信息学院,讲师。(湖北 武汉 430205)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166-02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对高校工科电子类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对“数字电子技术”这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电子类专业重要专业基础课而言,其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尤其高。实验教学是该课程的重要环节,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能够有效地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传统的纯硬件实物电路实验教学由于存在诸多弊病,不少学校已经着手改革这种实验教学模式,采用仿真设计与硬件实物电路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将虚拟电子仿真软件Multisim应用于电子技术的实验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方便的实验环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一、Multisim 软件的特点

Multisim是一个原理电路设计、电路功能测试的虚拟仿真软件,是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I,National Instruments)电子线路仿真软件EWB(ElectronicsWorkbench,虚拟电子工作台)的升级版。[1]它界面友好,简单直观,软件易学易用。它将原理图的创建、电路的测试分析、结果的图表显示等全部集成到同一个电路窗口中。可以仿真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和模数混合电路,具有和真实环境一致的可视化界面,整个操作界面就像一个实验工作台,与实际操作几乎相同,深受广大教师、科研人员及电子设计工作者的喜爱。Multisim的基本特点有:

1.采用直观的电路图输入方式

绘制电路图所需元器件以及仿真所需仪器仪表均是由软件方法虚拟,可直接从图形界面的工作平台上选取,实现了“软件即元器件”、“软件即仪器”。

2.提供丰富的元器件库

同时用户也可以根据从生产厂商产品使用手册中查到的元器件参数新建或扩充已有的元器件库,因此也很方便地在工程设计中使用。

3.强大的虚拟仪器功能[2]

不仅提供有一般实验用的通用仪器,如万用表、函数信号发生器、双踪示波器、直流电源等,而且还有一般实验室少有或没有的仪器,如波特图仪、字信号发生器、逻辑分析仪、逻辑转换器等。并且所有仪器都与实物相似,所有仪器都可以多台同时调用,为电路的仿真提供了强大的保证。

4.完整的分析方法

提供了电路瞬态和稳态分析、时域和频域分析、器件线性和非线性分析等十几种电路仿真分析方法,这些分析方法基本能满足一般电路分析设计的要求。

二、数字电路的设计性实验举例

一般来说,对一个设计性实验电路进行设计和仿真前,首先需要对电路的工作原理有初步了解,明确实现该实验电路所描述逻辑功能所需要的模块电路、每个模块的具体功能,以及模块之间的信号传输关系等等,了解这些后根据参数指标选择适当的元器件通过Multisim 软件完成各模块电路初步设计,然后经过仿真观察分析,边选择边测试,边修改边比对,不断从仿真的测试现象中分析判断,直到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电路。该实验电路要求设计一个在时钟脉冲控制下实现8位并行数据输入到串行输出的转换电路,具体来说分两步来实现:

1.绘制电路原理图

整个电路分为三个功能模块:LMC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产生时钟脉冲模块、4位二进制加法计数器74LS163构成的计数器模块以及数据选择器74LS151构成的并转串电路模块。电路设计采用模块设计的方法分块设计。

第一个模块,可根据其设计指标要求,选择数字模拟混合型的中规模集成电路LMC555定时器,在其配上标称电阻R1=4.7K、R2=5.1K、标称电容C1=0.1μF构造一个多谐振荡器产生时钟脉冲信号,[2]根据理论公式T=0.7(R1+2R2)C1计算其振荡频率约为1KHz。

第二个模块,要求在时钟脉冲控制下将8位并行输入的数据串行输出,控制8位数据的脉冲信号很明显是以8个时钟脉冲为一个循环周期,因此可以设计一个8 进制的计数器,可选计数器很多,这里选择一款常用4位二进制同步加法计数器,其输出端QDQCQBQA的状态从0000~1111可以看成两组,分别为0000~0111和1000~1111,只需取其低三位QCQBQA作为输出时即可构成一个8进制的加法计数器。将555定时器所产生的时钟脉冲信号送入到74LS163 芯片的时钟脉冲输入端,则其低三位QCQBQA计数从000~111共8 种计数状态输出到下一个模块中。

第三个模块,要实现8位并行数据输入到串行输出的转换,选用八选一的数据选择器74LS151显然是最合适的,将第二个模块74LS163输出的低三位QCQBQA分别与数据选择器74LS151的3个地址输入端(通道选择信号)CBA相连,即可实现整个电路是在时钟脉冲控制下,计数器的低三位QCQBQA循环产生从000~111这8种状态,74LS151的地址输入端CBA在接收到这循环的8种状态后,可以将8个并行输入的数据通道上的数据从D0~D7(10100010)依次送到151的输出端Y,实现了在时钟脉冲控制下,将8位并行数据输入转换为串行输出。

以上三个模块的分步设计完成后,整个电路原理图的设计就完成了。有了原理图,利用Multisim丰富的元器件资源就可以很快找到所需器件,排放好元器件后对各元器件进行连接,修改必要的元器件参数及属性,并标注相应元器件标签,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即完成了原理图绘制。

2.完成电路的仿真分析

Multisim软件提供了充足的虚拟仪器对电路进行仿真分析,在数字电路仿真设计中常用到示波器、逻辑分析仪、字信号发生器和逻辑转换器等等。本实验可以分两部分仿真:第一个模块部分,为加深对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的原理的理解和学习,这里可以用双踪示波器观察555定时器的充放电电容C1两端波形,以及其输出的脉冲方波信号波形,示波器仿真波形图如图2所示。由图可见,方波信号的频率约为1ms,周期约为1KHz,充电时间大于放电时间,仿真波形与理论分析及公式计算一致。

第二个模块计数器和第三个模块数据选择器,可以使用逻辑分析仪对计数器的时序波形和数据选择器串行输出的波形一起观测,逻辑分析仪仿真时序图如图3所示,设定数据选择器74LS151的8位并行数据输入端D0~D7=10100010。由图3可知,在时钟脉冲作用下,计数器74LS163的低三位QCQBQA循环计数产生000~111这8种状态,假设计数初始状态为000时,即151的通道选择信号CBA=000,此时D0被选通,151的输出Y=D0=1,来一个CP脉冲上升沿后,计数状态加1变为001,CBA=001,此时D1被选通,151的输出Y=D1=0。同理,依次第7个脉冲到来后,计数状态变111时,此时D7被选通,151输出Y=D7=0,由仿真时序图可以明显看出151的八位并行输入的数据10100010在时钟脉冲控制下,来一个时钟脉冲上升沿送出一位数,8位并行输入的数据一个接一个的串行送出来,当第7个脉冲到来时8位数据全部送出来,实现了数据并行输入到串行输出的转换。

通过Multisim软件平台仿真设计的并转串电路满足设计要求,接下来按照仿真连线在实验箱或者面包板上进行接线,采用这种先仿真后硬件实物电路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可极大地节省试验时间,提高实验效率。

三、Multisim应用于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优点

与基于Multisim仿真软件的这种虚拟电路设计方法不同,学生在进行传统的纯硬件实物实验时,这种设计性实验一般都需要事先大量查找资料,理解原理,按照电路指标要求估算元器件的具体参数,画出粗略的硬件电路图,在面包板或者实验箱上直接搭建硬件实物电路,同时也只能用实验室有限的示波器、频率计和万用表等仪器仪表进行观察分析,实际操作中这样的设计性实验连线一般较多,若所选用芯片不合适,电路设计本身就存在问题,或者哪个芯片有问题,又或者哪一根线不通,有时候很难检查出具体问题,即便检查出来可能硬件电路设计也要推到重来,那么在四个学时内实验结果很难做出,通过本校最近几年数字电子技术设计性实验开设的情况观察发现,不少学生往往会为了完成实验任务直接照搬其他同学的电路设计或者要求老师直接给出可行的电路图,然后只是机械按照硬件电路图连线,最后实验结果是出来了,但大多这样的学生即便实验做完了,可电路工作原理却完全不懂,根本达不到通过开设设计性实验锻炼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相反,如果先用仿真软件仿真,学生只需在了解基本原理后就可以选择元器件在仿真软件工作平台上直接搭建电路,可以大胆实践任意选择芯片而不必理会材料消耗、实验室经费不足或是元器件损坏和老化等故障问题,可以把元件的所有可能的连接方式全部试验并通过仿真分析把所有可能的结果直观呈现出来,通过在计算机上反复地实验,不断实时得到不同的实验结果仿真观察和对比分析,选择符合要求的元器件,设计出满意的仿真电路,然后再在实验箱或面包板上搭建硬件实物电路,通过实物电路验证最后的实验结果。这种虚拟电路的仿真设计方法给了学生更大的创造自由度和设计空间,同时也节省了实验时间,让学生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电路的具体设计、仿真、纠错和创新等方面,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弥补传统数字电路实验教学纯硬件实物实验的诸多不足,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他们综合分析和设计的能力、排除故障的能力,培养了他们创新的能力和应用开发的能力。

四、结束语

从以上设计和仿真分析过程可以看到,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可以为数字电路实验教学的改革带来极大的帮助。将Multisim仿真软件引入到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起到了打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桥梁作用,通过这种先仿真后实物硬件电路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还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培养创新思维的目的。[4]但虚拟仿真也有其局限性,仿真软件设计的虚拟电路仍需实物电路的验证,因而在进行电子技术实验时除了需要将“虚拟”与“实物”相结合,还需遵循“理论导入,虚实结合,仿真设计,实物验证”的实验步骤。此外,Multisim仿真软件还可以用在电工电子类课堂教学、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等方面,对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培养科技创新意识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智伟.基于NI Multisim的电子电路计算机仿真设计与分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2]郭文川.Multisim在电子类课程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6,(4):351-357.

[3]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M].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电子合同的真实性篇7

    [关键词]电子公文 纸质公文 行政行为生效要件

    在今年1月召开的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上,朱基总理提出将电子政务确定为2002年信息化工作的重点。至此,我国将从政府上网向电子政务迈进,越来越多的政府机关将通过网络实现无纸化办公,政府机关之间、政府机关与企业之间通过网络交换信息、下达文件将更加频繁,作为电子政务活动的必然产物———电子公文,将在国家行政管理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立法尚未对电子公文的效力作出明确规定,电子公文是否具有行政法上的合法有效性?从行政行为的角度看,电子公文与纸质公文在成立要件与效力要上有什么不同?笔者拟对此问题作一粗浅的研究,以就教于同仁。

    (一)行政行为与公文

    行政行为是行政法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指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管理活动中,代表国家行使行政职权所作出的单方的,能直接或间接引起法律效果的公务行为①。行政机关的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②。并非行政机关的所有公文都是一种行政行为,只有能直接或间接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公文才是行政行为。并非所有的行政行为都是用公文来表示的,公文仅是行政行为的一种意思表示③。

    依据行政行为的适用范围可以分为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指行政机关制订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政法规、规章和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具体行政行为指行政主体针对特定的对象,就特定的事项作出的处理决定。④从这个意义上说,行政机关的公文构成了全部的抽象行政行为和部分具体行政行为(表现为各类处理决定书),这也是本文论述的公文范围。

    (二)电子公文与纸质公文生效要件比较

    行政法学认为,一项行政行为要在现实中产生效力应当具备成立要件和效力要件。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是一个事实判断问题,其着眼点在于判明行政行为是否已经成立或客观存在,它是行政行为合法有效的前提;行政行为的效力要件是一个法律价值判断问题,其着眼点在于判明已成立的行政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或法律的精神,是法律对行政行为最低要求的描述。⑤

    行政行为的一般成立要件包括:(1)存在行政主体,即拥有行政职权或有一定行政职责的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或者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个人;(2)存在行政相对人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3)存在有关具体事实的法律规制即行政目的;(4)存在基于法律的优越的意思表示或精神作用。行政行为的效力要件包括:(1)行政主体无瑕疵⑥,即行政主体拥有作出行政行为的权限;(2)相对人无瑕疵,即相对人必须具有接受该行政行为的法律效果的合适资格;(3)目的和内容无瑕疵,即关于具体事实的法律规制必须是可能的、可以确定的、合法的及适当的;(4)程序和形式无瑕疵,即关于意思表示或精神作用,必须做到意思形成过程无瑕疵,意思决定无瑕疵,意思表示形式无瑕疵。⑦

    依据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和效力要件,笔者以为,一份公文要产生行政法上的合法有效性,必须具备以下要件(简称生效要件):

    公文作者的身份是行政主体且无瑕疵;

    公文受文者的身份是行政相对人且无瑕疵;

    公文有明确的行政目的且正当、合法,行文适用法律、法规正确;

    公文的程序合法;

    公文的信息内容真实;

    公文的形式合法。

    本质上,电子公文与纸质公文一样,都是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原始记录,但因电子公文自身的技术特点,使其在上述某些要件上呈现出一些差异性。笔者认为,如不正视这些差异,仍然因袭传统的法律法规,将会使电子公文陷入合法有效性的困境。

    1.电子公文与纸质公文作者身份的确认方式不同

    电子公文作者的表示方式与纸质公文不同,这将影响对作为公文作者的行政主体的确认。如果行政主体不明确,则该行政行为自始至终无效,行政相对人可在任何时候请求有关国家机关宣布其无效⑧。

    纸质公文标识公文作者有两种形式:一是作为文头或版头,由发文机关的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构成,标识于公文首页上端;二是作为署名,在落款处标识发文机关名称或签上机关领导人职务及姓名。为证实公文作者的合法性、权威性,须用印章或签署,凡以机关名义制发的公文除会议纪要外均需加盖印章,凡以领导人名义制发的公文均须签署⑨。印章与签署有两个功能,一是确定签署者身份,二是签署者确认对文件内容已认可。因此,纸质公文的作者很容易确认,行政主体明确,从而可以进一步审查其合法性。

    在电子环境中,尽管可以设计出与纸质公文格式相同的电子公文模板,有发文机关标识、落款等,却无法为电子公文盖上传统的印章和亲笔签署。如果缺乏对电子文件操作权限的控制,公文作者的标识很容易被改动且不留痕迹,或者作者本人抵赖而无法证明;即使是由电子系统自动记录文件发送者的信息,这个发送者可能是文件的作者,也可能是任何建立、转换或传输数据的人、设备或程序.可见,电子公文作者的真实身份难以确认,这将构成其生效的障碍。

    目前,在我国一些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已开始采用电子印章。如北京市园林局的远程办公网络,专门有一个机要人员负责对电子公文进行最终审核,然后输入密码,系统确认其权限后自动调出后台存储的电子印模,在相应位置盖上“印章”。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为提高办案效率,网上对判决书盖章,只需要输入审判员或书记员的法徽号,并在指纹采集器上“摁下手印”,电脑自动在数据库中查找相关指纹信息,一旦确认这枚指纹确有权限,即从法院本部终端服务器里调出印模,在判决书上盖上“印章”,同时附上盖章时间。有些机关实现了领导的电子签署,领导在审核完电子公文后,输入密码,系统确认权限后,在发文稿纸的相应位置自动添加后台存储的领导亲笔签名的图像。可见,通过电子签章可以实现与传统的用印、签署类似的功能。据悉,我国《电子签章条例》已提上议事日程.随着我国电子签章法的出台,电子签章的效力将得到认可,对电子公文作者身份的确认问题将迎刃而解。

 2.电子公文与纸质公文的形成程序不同

    电子公文应当既遵循与该行政行为性质相适应的行政程序,又遵循公文的一般处理程序,才符合程序合法的要求。

    从公文的一般处理程序看,《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了发文办理包括草拟、审核、签发、复核、缮印、用印、登记、分发等程序,并对公文的拟制、审核、签发、复核环节作了严格规范。遵照该《办法》,政府机关都制定了本单位的公文管理制度,以确保纸质公文严格按程序流转。机关制发电子公文是否应该遵循与纸质公文相同的处理程序呢?答案是否定的。由于电子公文的易变性和网络空间的信息共享性,电子公文管理系统的设计应考虑电子公文的整个生命周期,对传统的公文及其归档管理进行“业务流程重构”,将某些业务环节提前,某些业务环节合并,以有效地减少重复作业和滞后作业,最大限度地提高行政效率,并保证电子公文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受到严格的控制。然而,目前许多政府机关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电子公文的管理流程基本上是模拟纸质公文的处理程序来设计,并没有考虑到电子公文自身的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已颁布的《办法》并不完全适用于电子公文,同时又没有出台“国家行政机关电子公文处理办法”。我国即将颁布的国家标准《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虽然对电子文件的管理作了一定的规范,但主要是从档案管理的要求出发,对电子文件进行全程控制,较少考虑行政机关提高行政效率的要求,并且其约束力不如行政法律、法规。笔者以为,电子公文管理规范上的缺失,是电子公文程序合法的障碍之一。

    从影响行政行为生效的几个关键环节看,用印与签署是传统纸质公文的生效标识,前文已述,电子公文用电子签章的方式代替了传统的签署与印章,电子签章的效力有待立法;作为抽象行政行为,公布是生效必不可少的一环,立法法中规定在国务院或政府公报、在全国或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发行的报纸上刊登,如果通过政府网站、电子公告牌或电子刊物电子命令,是否属合法的公布方式?作为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法上规定行政决定书的送达方式有: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公告送达   ,通过计算机邮件系统传递电子公文是否属于合法的送达方式?目前,我国行政法中对这些关键环节的电子化方式尚无规定,这些均构成了电子公文程序合法的障碍。因此,笔者以为,要消除电子公文在程序合法上的障碍,应本着行政效率与公正的原则,根据电子公文自身的特点,制订统一的电子公文处理办法,并扩大行政法规中“签署”、“公布”、“送达”等概念的司法解释,使这些环节的电子化方式具有合法性。

  

  3.电子公文与纸质公文的真实性状况及其认证方法不同     电子公文信息内容的真实性是为了确保行政主体表现于外部的意思决定与其内在的意志的一致性。电子公文的真实性比纸质公文更易受威胁,更难维护与认证。

    从信息内容与载体的关系看,纸质公文的信息内容固化于纸张载体上,载体的原始性决定了信息内容的真实性,通过对字体、字迹、纸张性质、印刷方式、印章、印文等物理特性的鉴定,可以判断该份公文是否变造、伪造,在法学上已发展了一套专门的物证技术来鉴定纸质公文的真实性。电子公文的信息内容与载体的关系不如纸质文件紧密,仅仅保证载体(磁盘、光盘等)的完好无损并不能确保信息内容的真实,鉴定纸质公文真实性的一套方法对电子公文来说几乎不起作用。

    从公文的传递过程看,纸质公文的传递渠道有普通邮寄、机要通信、机要交通、文件交换等,除第一种用于传递无保密要求的公开性、普发性公文以外,其他三种的安全性很高;电子公文通过虚拟的网络空间传递,具有信息共享性和易变性,如果没有良好的操作权限控制和系统安全措施,极易被修改、删除而不留痕迹。并且,电子公文具有系统依赖性,如果公文作者与受文者的计算机软、硬件平台不能互相兼容,电子公文的信息内容会读不出来或丢失部分信息,影响电子公文的真实性。

    正因为此,人们对电子公文的信息内容是否反映行政主体的真实意图发生疑惑,这将构成电子公文合法有效性的障碍。尽管维护和认证电子公文的真实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只要有技术、管理和法律三者为保障,电子公文的真实性是可以得到维护与认证的。技术上,对电子公文真实性、完整性的认证技术有数字签名技术、身份识别技术与消息认证技术、信息完整性校验技术等。管理上,必须对电子公文从形成、处理到利用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建立对电子公文的操作者进行可靠的身份识别、权限控制,由系统自动捕获对电子公文真实性、完整性具有重要价值的元数据,诸如关于文件内容、结构、背景、版本、文件生成环境、存在状态、使用权限等方面的具体数据   .这一切都离不开电子公文管理规范和标准(如元数据标准)的制定。法律上,涉及计算机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检测和销售许可证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计算机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等。我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条、二百八十六条和二百八十七条对破坏计算机及其数据的犯罪行为作了规定。这些都对电子公文的真实性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保障。笔者以为,当务之急是完善电子公文管理制度和相关标准、积极研制既先进又经济适用的电子认证技术,使电子公文的真实性能得到普遍地认可。

    4.电子公文与纸质公文的形式不同

    公文的形式合法,有两层含义:一,指意思表示的形式;二,指公文的格式合法。

    从意思表示的形式看,纸质公文以文字、图表等人可识别的记录符号直接记录于纸张上以表示作者的意思,属于书面形式;电子公文以二进制编码记录于磁盘、光盘等磁性载体上再转换成人可识别的记录符号显示在屏幕上以表达作者的意思,属于数据电文形式。对于非要式行政行为(指不需要一定的形式和程序,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成立的行政行为,笔者注),这两种形式都可以采用;对于要式行政行为(指必须具备法定的形式或遵守法定的程序才能成立的行政行为,笔者注),在行政法中规定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的,能否用电子公文替代纸质公文呢?我国《合同法》第十一条“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将数据电文形式纳入了书面形式的范畴中。笔者以为,除非非常特殊的行政行为仍沿用传统的书面形式概念,对大多数行政行为都可以参照合同法的做法,将电子公文纳入书面形式中,以使电子公文在国家行政管理领域获得更广阔的空间。

    从公文的格式看,作为抽象行政行为的各类规范性文书,行政法规定必须有规范的体式,即文体与格式。《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三章规定了公文格式的要求,并指出公文中各部分的标识规则,参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执行。该标准涵盖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通用的纸张要求、印制要求、公文中各要素排列和标识规则,显然它们是针对纸质公文制订的。纸质公文的格式固着于载体上,一经形成就固定不变了,因此又可成为鉴别公文真伪的标志之一。电子公文的格式可分为物理格式和智能格式,物理格式指信息在载体上的存储位置,主要取决于载体及其状况,智能格式指公文信息内容的表示形式,主要取决于系统应用软件,两者在计算机中的处理是相对独立的,且只有在电子公文形成的时候,附着于特定的载体上才是稳定的,电子公文的格式显然不能成为鉴别其真伪的依据。目前我国各政府部门使用的oa系统异彩缤纷,数据格式千差万别,同时,oa系统中的公文模板基本上都是参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这就造成尽管打印出来的纸质公文格式相同,然而因数据格式的差异,使不同机关之间的电子公文不能交换与共享。因此,仅仅考虑电子公文的智能格式模板符合法定的体式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更多地关注电子公文的数据格式是否符合国家(乃至国际)通用标准。我国准备建立一个能够描述政府部门内部、政府部门之间和政府部门与公众之间数据交换和业务处理流程的规范标准,即电子政务规范语言(cngxml).将来,电子公文的数据格式是否符合这一标准,是其能否实现交换与共享的关键,也应成为对其格式合法性审查的重点。

    综上所述,因电子公文的真实作者难以确认,且电子签章的法律地位在我国尚未确立,构成其在行政行为成立要件上的障碍;因电子公文的形成程序、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和形式等方面与纸质公文有很大差异,且我国尚未出台电子公文管理的统一规范、电子公文的真实性认证技术有待发展、电子化的公布和送达方式有待规范等,构成其在行政行为效力要件上的障碍。

    据笔者了解,有些行政机关的oa系统中产生的电子公文虽然已具有了现实执行力和约束力,如中联部、北京市园林局,但主要是在本系统内生效,而且在领导签发等关键环节仍做不到“无纸办公”。电子公文的网上传输仍处于起步阶段,上述的观点十分不成熟,笔者之所以有勇气将这篇论文呈现给诸位,是希望借此为电子文件的研究与管理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作为文件、档案管理工作者,了解法律法规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特别是对电子文件管理具有重要影响的立法,可以提高对电子文件科学管理的自觉性,为电子文件在法律上占据应有的位置提供有利条件,同时积极探索电子文件有效管理的方法和电子文件立法上的不足,以促进管理和立法的不断完善。

    注释:

    ①张世信,周帆主编《行政法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

    ②《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2001年1月1日)第二条。

    ③意思表示,指行为人将能够发生法律效果的内在意志,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于外部的行为。意思表示有口头、书面、默示等多种。引自应松年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词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

    ④同②⑤付士成《论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载于《行政法学研究》1998年第3期。

    ⑥无瑕疵即健全。出处同②。

    ⑦张正钊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

    ⑧罗豪才主编《行政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

    ⑨王健主编《文书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   刘家真编著《电子文件管理导论》。

    冯惠玲主编《电子文件管理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

    见注释③。

电子合同的真实性篇8

关键词:电子档案;档案管理;

电子档案是指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把资料完整储存在计算机中,与纸质档案相对应,且能达到传统档案详细程度的一种新型档案模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档案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其数量也在不断增长。本文主要分析电子档案在档案管理中的重要性,希望通^科学、公正的分析,将电子档案的真实面貌呈现出来。

1、电子档案的基本要求

1.1 完整性

电子档案与其他文书档案一样,由于组织机构不同,制言语主、发文、收文、整理的要求亦有所不同;由于行业不同,规格、形式、期限、组盘的方式亦有所不同;由于专业技术水平不同,有关人员知识、技能、方法的标准亦有所不同。而且在基建、设备、科研、房地产等领域,内部文件、外来文件、审批文件、评审验收文件,经常处于滚动状态,如不及时整理归档,可能会使信息资料失散,造成档案不完整。特别是电子管理部门立体交叉,工作人员结构复杂,管理形式多样,也会导致电子档案的不完整,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必须提高认识,端正态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电子档案的完整性。

1.2 原始性

电子档案不同于纸质档案材料,电子档案的生成往往是“由实变虚”致使“原始状态”失真,尤其是在电子档案的生成、传输、接收、储存的过程中,它既是原始的,又是复制的,它不同于纸质档案的原始性。各种各类的电子文书档案,特别是制作磁盘、光盘、磁带、影像时必须保证电子档案的原始性。

1.3 真实性

电子档案可被原样复制,亦可在复印中变质,而且被修改后不会留下痕迹,所以在电子档案的建立、检查过程中必须保证其真实性。电子档案极易失真,这不是电子文件本身的缺陷,而是在形成电子档案的过程中,采取的方式、方法、软件、格式不同,因此,信息内容“出错”的概率会高于传统档案。

1.4 安全性

电子档案的数据、文字、影像极易被非法操作更改,容易被“黑客”击伤,可被随意篡改信息,这些都会直接损害电子档案的安全性,而且磁盘、磁带的支持体,也易产生静电,直接影响信息再现,出现不安全问题,吸引尘埃导致卷曲、磁粉脱离、磨损生霉等。因而,必须保证电子档案的安全性。

2.加强电子档案管理制度

电子档案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传统档案管理的流程,在内容、时间及顺序等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电子档案对软硬件设备的依赖性更强,且更易更改、流失等特点,常常会使人们对电子档案的信息真实性产生质疑,因为电子档案信息的载体与存放地点均可以不固定,复制后真伪难辨,存在难以认定是否为“原件”的问题。因此,只有通过规范的管理制度使电子档案的形成、归档、保管和利用等环节得到有效约束,并在每个环节上采用制度与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切实避免信息失真的隐患,这样既可以保证电子档案的规范管理,又能维护电子档案信息的真实性与原始性,使人们对电子档案产生信心。然而,传统管理制度已无法适应电子档案文件的管理,必须结合电子档案发展的具体情况,建立一套完善、健全和科学的电子档案管理制度。

2.1电子档案的形成制度要进一步完善

在形成电子档案的过程中,必须遵照国家规定的统一格式标准,对于不同媒体电子档案的接收、存储、参数指标和载体形式加以规范。同时,对于电子档案的背景信息和元数据也应一同加以保存,以保证形成的电子档案具有完整性。

2.2电子档案要执行更为科学的归档制度

要进一步完善电子档案的管理制度,归档制度的完善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归档是整个文档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但是不同于纸质档案的是电子档案的归档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需要检测档案文件在相应软硬件环境下的有效性;检查同电子档案有关联的纸质或其他载体形式的文件,以保证内容和相关说明与描述的一致性;电子档案机读目录及相关软件、说明等也应同时归档;电子档案所使用的存储载体是否符合要求。同时,档案管理部门还要对电子档案的归档时间、范围及归档方式做出明确、细致的规定,以维护电子档案在程序上的合法性与真实性。在归档制度制定的过程中,应以国家有关规定为参照进行,目前,我国已通过先后颁布实施的《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等规章制度,对电子文件归档工作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规定与要求,这些规章制度的出台,确保了电子档案在归档过程中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2.3建立严格的保管制度

电子档案归档后就需要一套严格的保管制度以确保其安全。首先,要把住存储载体的质量关;其次,要规范存储载体的保管条件,电子档案的保管应远离有害气体与强磁场环境,并建立一个适合磁、光介质保存的物理保管环境,同时保持良好的温度、湿度环境;再次,加强计算机的病毒检测,确保保存电子文件的载体不带病毒,并将载体置于保护状态,同时,注意对加密电子档案的管理最后,为了确保记录信息内容的完整性、可读性,以及载体无损伤,应定期对电子档案进行安全性检查,一旦发现信息或载体产生损坏时,及时采取有效的维护措施,进行拷贝或修复工作。

2.4规范电子档案的利用制度

在电子档案利用阶段,相关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对提供利用过程的管理和对人员的管理两方面。要制定完善的电子档案利用制度与规则就必须对上述两个要素加以明确。在利用制度中对利用过程和人都应做出较为明确的要求。一是对利用过程的制度管理。档案部门应当以自己的信息安全技术条件为依据,采取适宜的利用方式。在确保提供电子档案信息完整、真实的基础上,以电子档案的密级为根据,进行有效地分层次管理;二是对人员的制度管理。电子档案利用所涉及到的人员众多,有利用者、数据系统管理者和电子档案保管人员等。应以他们各自的分工为依据,对其使用权限进行合理的限制,可根据各种人员的身份、级别、层次及利用目的的差异判断其可利用档案信息的内容,决定对其授权的范围。

综上所述,档案工作要紧跟时代步伐,电子档案是新生事物,也是社会潮流的产物,迎合了信息时代的信息丰富、传递迅速的社会特点,我们要全力以赴采取多种措施管理好电子档案,利用好电子档案,使其更好的为我们工作、学习、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1]王红梅.浅谈如何提升学校教科研档案管理的能力[J].经营管理者,2011(11).

[2]江微.高校科研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5).

上一篇:行政后勤服务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电影产业的特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