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计算机教案范文

时间:2023-11-22 17:27:39

电子计算机教案

电子计算机教案范文第1篇

21世纪是竞争的世纪,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发展以及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计算机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使用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当中,比如在日常生活中缴纳各种费用,或者是买东西后结账都使用到了计算机。随着计算机普及率的提高,对大众整体计算机使用能力的要求也在提高。在中学阶段普及计算机教育已经势在必行,计算机也必须要算在考核学生技能中的一项,因此在学生高一年级时一定要对计算机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一、学习要求及措施

在教学生之前,作为教师首先要明确我们的教学目的,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后能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信息的一般特征和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发展趋势,并且学会合理的使用计算机。让学生能够掌握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重点探索因特网这个无比丰富的信息资源库,理解并利用计算机加工信息的三种基本形态,并且还能够掌握人性化信息加工的两类重要应用——文本信息的加工和表格信息的加工。

1.让学生树立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虽然大部分学生家庭中已经拥有电脑的数量比较多,他们平时接触电脑的机会也比较多,并且电脑学习不需要太多的精力和时间,所以说大部分的学生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但是学生对电脑的兴趣常常是局限于游戏娱乐和上网聊天方面,缺乏全面性。对我们教学目标要求的一系列操作知识并不感兴趣,只是对娱乐功能感兴趣。其实计算机应该算是比较特殊的学科,学生的实际操作性较强,大部分学生对动手操作还是相当感兴趣的,学习起来也比较积极,比较热情。教师要好好抓住学生这个特点来进行教学,增强教学的互动性,让学生切实的参与进来。

2.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为日后学习新知识打下牢固的基础

比如平时的教学中,就可以从练习打字入手,实施的过程中,也可以搞一些的竞争模式,测测学生打字的速度和准确度,毕竟打字也是使用计算机必不可少的一项,而且在打字的过程中也可以更好的对键盘进行了解和熟悉,提高了打字的准确度和速度,还可以大大提高考试时做题速度,提高日后的工作效率,不管是对以后做表格还是写文章,都是有帮助的。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始终要记住,教师只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真正教会学生自己学习,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在现在的教学模式中,往往是教师占了主导地位,只是一味地去教、去讲、去完成自己的任务,从而忽略了学生究竟需要什么,也忘记了要去培养他们自己的创新意识。在计算机这个学科上,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式,因为电子计算机本身就是日新月异、与时俱进的。其实在学生内心深处,什么道理都是明白的,比如他们学习的目的、学习的方法、自身的不足等问题,他们自己是最清楚的,但是倔强的年纪让他们不会去面对,去承认这些。学会计算机,了解网络,也许就给他们打开了另外一扇窗,让他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他们心中早有是非观念,也许通过了解外面的世界,他们更能找到学习的动力,更加明确自己学习的方向,也能清楚的看到自己的不足。有时候,我们教师也需要反思自己的方法,对于这个叛逆的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有些时候,逆向思维式的教学或许更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教育方法也是要创新要改革的。课堂上完全可以弱化教师的作用,高一的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也有了展示自己的想法的能力,我们要做的更多的只是给他们一点魄力。偶尔放手让学生去做,结果不见得会有多么差。比如,在高中一年级,学生应该会简单的做一些表格了,那就让他们来做个表格总结一下自己一年来的得失表现,也可以给老师打打分,提提要求,这个过程中既能增进师生感情,又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何乐而不为呢?

二、实践过程

计算机本身就是一门实践课,在深入的了解了本学科的学习要求以及目标后,接下来就要奔着实现目标的目的去努力。现在不仅仅是计算机课是大量使用计算机教学的,几乎所有的课程都少不了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已经是发展的趋势所在。因此一定要好好利用计算机与各个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和互动性的特点,把教学课件做成PPT,让学生主动的,活泼的来选择吸收新知识,这样做既方便了学生观看、理解,也方便了教师日后储存整理教案。现在上课的内容都可以做成PPT来展示给学生,将学生的视觉,听觉都更加充分的调动起来,将枯燥乏味的课业内容做的生动活泼,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方式。通过高一年级一年的计算机学习,学生应该也可以处理一些图像、声音和视频,最终做一些简单的多媒体作品出来。还可以制作一个个人网页或者制作一份自己的电子名片,在这个张扬个性时代,学生需要一个一个独特的展示平台,只有自己体验过这个制作的过程,才能算是真正的掌握了知识,才能算是真正的学会了使用。而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不就是让学生把知识真正的学到自己的脑子里,变成自己的知识吗?检验这个的唯一方法就是看学生能否完全掌握知识,能否灵活自如的运用这些知识。

三、结语

电子计算机教案范文第2篇

一、计算机在现代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当今的世界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技术标志之一,特别是以电子计算机和网络通信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已经进入课堂教学,强烈影响、冲击着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不能满足广大学生对信息技术在课堂上应用的需要,可以说掌握信息技术是适应时代的基本要求。在21世纪不掌握信息技术,例如计算机的基础应用。则从某种意义上说.就等于文盲。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所以很有必要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应用计算机技术教学。

二、计算机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对教育的创新性改变

第一,计算机教育技术把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几个环节融为一体,改变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

第二,教学过程强调教学要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计算机教育技术把远方的东西放到学生眼前,把复杂的东西变得简单,把抽象的事物化为具体,把时间和空间缩小,改变某此教学原则

第三、计算机教育技术可以把过去许多不容易理解的新科技内容增加到教学内容中,使教学内容现代化。运用计算机技术编制的教学软件,把声、像和文字结合起来,可增加教材的艺术感染力,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第四,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教育技术,更加有利于因材施教和个别教学,能启发学生对先进科技的向往,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计算机在现代教学中应用的举例

1、计算机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深是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在传统教学中,一边尽量用英语组织课堂,一边加强听说训练,学生的领悟能力也有明显提高,反映在课堂回答上比较积极活跃,听力测试通过率也较高.但缺点也因之产生:学生易产生松懈和厌倦心理,他们要时刻集中注意力去捕捉老师讲的每一点信息,稍有疏忽便可能错过对一个单词或一句话的理解,长而久之便想放弃,于是就懒得去仔细听了,形成恶性循环,成绩便很难提高了。这在客观上限制了它的巩固和提高。

但是随着计算机在现代教学中应用的出现,新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冲击着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计箅机在课堂上的应用愈来愈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计算机教育技术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帮了英语教师一个大忙。它寓教育教学于一定的形象思维和的情景当中,能够综合利用视、听觉,使学生感受到语言和音像的不断冲击,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交替进行,从而在大脑皮层产生较强的的反射,留下较深的印象。例如,在复习上节内容时,可以采取对话问答或习题巩固等方式,对话辅以图片(pictures)或文章(articles)进行,一般采取集体作答 (together)或双人一组作答(in piirs)。习题的处理连同答案一起设计上,使用幻灯片软件把教案做好,上课时通过计算机操作,投影到在屏幕上,答案单击显示,逐个进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丁学生学习的兴趣。

再比如,在教授单词时,可以尝试把单词用微机幻灯片展示在大屏幕上,每个单词后面跟着相关解释,然后打开录音机放音跟读几遍。记住之后,再辅以单句翻译, 加强巩同,这样新单词便在语音、语调、拼写、释义、运用等几个方面得到加强。想记不住都困难。

在巩固了新课、熟悉了单词之后,就要对新课加以处理丁,这时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便显示出了它的无穷魅力,休可以用简明的图片(从素材库中提取或用制图软件制作,例如Flash、3DMAX、Maya等软件工具)将课文的大俸概况作一图标式的解释,辅助学生的课堂学习,并且可以在听课文录音的同时,将课文内容以问艇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在听录音的同时.思考问题。

2、计算机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一个突出的技术就是多媒体网络的应用。多媒体网络是指由教师机、学生机、服务器和控制网而成的个人计算机系统,可以实现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点对点、点对面的通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可以向每台学生机传送教学信息之外,还可以通过教师机观察每一台学生机屏幕信息,以达到对教学的反馈和监控;学生可利用教师设计的教学软件自主学习,学习中的问题可以通过网络向教师或同学提问,并进行网络对话。

例如在学习《根对无机盐的吸收》这一节时,首先在屏幕上分别演示正常的植株,缺乏各种不同无机盐的植株的彩色图片,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将学生引入学习的情景。然后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软件,在多媒体计算机上尝试“种”一株“植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用鼠标点取不同的“肥料”加在“植物”上,得到计算机显示的各种表现的“植株”,为了“种”好这一株“植物”,学生可以在网络上咨询有关各种无机盐的知识(教师预先提供),经过多次尝试后,学生“种”出了一株“健壮的植物”,阿时也得到了关于无机盐在植物生活中作用的知识。学生将所得的结论在网上利用语言和文字进行交流,教师将发言学生的学习结果转换到大屏幕上,并进行归纳小结,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进行内化。

我们都知道,生物教学强调的就是情境与协作,重视直观和操作,提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类似于这洋的将带网络功能的多媒体计算机引入生物课堂的教学,势必将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创新思维、培养互助品格、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等方面起到较好的作用。

3、计算机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化学本来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没有实验就失去了化学课的学科特点。从化学学科角度讲,它主要的特点是两个注重:注重观察实验,注重即时反馈调节。

电子计算机教案范文第3篇

一、更新观念是前提

要实施素质教育,道德要转变观念,而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根本的转变。只有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才能够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否则,或是稍有偏离,都不可能真正地推进素质教育。我校施行素质教育也有个从不懂到渐懂,从不理解到逐渐理解的过程。最初,不少老师对“为什么提出素质教育?”、“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有何不同?”等总是不甚理解,针对这些模糊的认识,学校利用行政会、校会、教研组会、段会等各种形式,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党和国家领导同志有关素质教育的讲话,学习中央、省、市有关文件,并加大舆论宣传,展开反复的学习讲座澄清模糊认识,转变教育观念,大家渐渐明白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区别,应试教育的弊端在于重“分”不重“全”,重“共性”不重“个性”,重“被动接受”,不重“主动发展”,甚至忽略了人的政治思想素质,这违背了“三个面向”对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应该看到我们面临的是把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带入21世纪的总是应该明确,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自身改革的需要。由此,渐渐统一领导和全体教职工的思想,大家感到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提高开展素质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优化队伍是根本

教师是素质教育工和的具体操作者,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优化组合成了我校常抓不懈的工作。

1、注重师德修养的提高

近年来,学校提出“铸师魂,修师德,树形象”的口号,树立最佳的教师形象。经常开展向郑捷等先进教师,先进人物学习,今年还开展情系灾区,学习搞洪英雄的活动,提倡为人师表,奋发争先,无私奉献,敬业爱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时时树立校内的先进典型。学校还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师德演讲报告会,让教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形成强烈的认同感,并激发了广大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蔚成了“讲师德、讲奉献、求质量、求效益”的风气,涌现了一批又一批思想好、作风好、能力强、水平高的教师。

2、加强继续教育

近年来,学校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文化素养,不仅要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技能,懂得教育教学规律,而且要求教师要“多才多艺”善于组织学生展开各种第二课堂教育活动。我们不公重视教师业务进修和知识更新,积极创造条件让教师参加各种学习培训,也要求教师在开展学生素质教育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校提倡教师除了教好一门专业课外,还要发挥自身特长,能够进行其他素质教育的活动,培养双科型,多技能的教师。几年来,我校通过自培、进修、引进等各种途径,使师资队伍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为我校开展素质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加强青年教师培养

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与教育,是师资队全建设的基础工程。我校35岁以下教师的人数过半,因此我们对每年分配到校的新教师道德进行学校优秀传统作风的教育,弘扬“勤奋、扎实、严谨、创新”的教风;进行我校办学特色和办学成果教育,使青年教师热爱学校,热爱教育工作。同时为每位青年教师指派指导教师。签订“师徒合同”。规定一毓的培青工作制度。如:“考核制”和“三优”活动。学校还认出青年教师四年考核要求,工作中创造条件给他们压担子,铺路子,给法,这两年还开展说课评课活动。使他们忙思想入伍、教学入门、工作上轨,逐渐承担起学校教育教学的重担。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生力军。近年来,青年教师中,有5位被评聘为选青高级教师,十几位被评上市优秀青年教师,有的还获得萍教育基金奖或佐藤明雄基金奖。

三、加强教研教改是核心

1、强化教科研究意识,开展各项教科研活动

为了更好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学校多次聘请省、市教科所有关专家来校为教师们作教研教改及素质教育的专题报告、讲座。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学校积极组织开展教育教学专题研究,要求教师人人参与教改实验,做到“组组有课题,人人有专题”每学年学校都组织各种类型教育教学研讨会,每学期都组织不同类型的公开课,让教师观摩学习,切磋教艺,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我校素质教育的开展。97年以来,我校教师有55篇论文在省内外各级刊物发表,另有32篇在市级以上单位获奖,学校多次被评为“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2、抓课堂教学的主渠道

实施素质教育的渠道是多方面的,但课堂教学应是主渠道,因此,要使素质教育得到有效的实施,就必须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加大改革课堂教学的力度,把素质教育的目标落到每一学科和每一党课。

以往我校初中招生是在省、市重点中学,私立学校以及其它试验学校几经筛选后进行,生源素质较差,给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了面向全体学生,让那些成绩偏低,学习信心不足的学生能够在有所学,学有所得,在自己原有的起点上不断提高,这两年来,我们根据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和本校的实际情况,把“学习新大纲,钻研新教材,研究学生新情况”和“提高课堂四十五分钟教学质量”作为主攻方向,要求教师要做到“上明新大纲,下联新学情”制定最佳教学方案,异步教学、分层要求,分类指导,使用权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同时,大胆进行以发展能力为本位的教改试验,使学生想学、爱学、悦学、会学。教师想教、爱教、乐教、善教。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益,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保证。目前在英语、语言数学工具科和一些基础科成立了教改实验专题小组,开展学科教改实验。

(1)开展学科“寓德于教”教改实验

我校一向重视学生思想教育,长期以来重视各学科的“寓德于教”活动。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扬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内容,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进行德育渗透,并注意渗透得当,而不牵强附会,自然而不生搬硬套。1992年开始我校语言学科在市教育学院语言组支持和指导下,开展了规模较大的“寓德于教”教改试验。97年3月,市教委和市教育学院指定我校语言组的8位教师都进行了公开观摩教学,受到教育学院及60多位来校听课的兄弟学校语言教师的肯定。学校还以“寓德于教”为教改课题,开展优秀教案的征集,并选送省市参评。有不少教师在省讪参评中获奖。目前,学科“寓德于教”的教改工作进一步在各学科中推开。

(2)开展英语“张思中教学法”的教改试验

为解决长期困挠一般校的外语教学效益低下的问题,我校96年开始引进英语“张思中教学法”的教改试验,两年多来,我们组织全体英语教师,积极参加市里教改试验组的学习、公开课观摩,推广教改实验的成果。现已在初中三个看做全面铺开。开展英语“张法”教改实验后,实验班的学生不但英语语言能力明显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空前高涨。今年十月初,市教委组织了部分特级、高级教师到我校听课指导,听了我校英语“张法”教学汇报课后,不仅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表示赞赏,更为课堂生动、活跃的教学气氛而赞叹。今年十一月份我校为在福州召开的“‘张思中教学法’全国研讨会”开了公开课,受到与会代表们的好评。

(3)开展计算机普及教育

我校是福州市较早开始进行初中电子计算机教育的学校,为了更好地进行计算机普及教育,我校94年秋季开始,开办了英语----计算机语言”实验班。实验班在学好实中各门功课的基础上强化英语和电子计算机训练。强化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并开设电子计算机操作、编程等有关课程。经过试验,学生不仅其它学科的成绩和学习能力提高,英语、计算机水平也明显提高,电子计算机参加省市奥赛,有3人获奖。去年参加省中学生计算机知识与操作等级考试笔试,70多人全部合格。中考“实验班”的学生获得优良成绩。深受家长、社会和有关专家的好评。《福州晚报》还多次做了专题报道。目前我校初一、初二均开设计算机课程。

3、注意抓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汩罗有句中号:“升学率是叶,合格率是花,叶绿花红才可夸”。推进素质教育对于一般校来说要抓合格率,几乎就是抓差生转化的同义词,这几年,由于客观原因,进入我校的学生素质较差,落后面较大,只有花大力气进行后进生的转化,才能真正落实面向全休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对待后进生,我们注意在思想、心理上以情动其心,以理引其知,以严导其行;在学习上进行“劝学、督学、导学”;在教学中要求教师做到:帮差有具体对象、转化有详细目标提问有启发引导,辅导有认真落实、进步有表彰鼓励。工作上提倡“四心”:关心、热、耐心、细心。帮差对象落实到人,帮差工作做到领导重视、组织落实、措施到位,不厌其烦、真抓实干,齐抓共管。较好地解决后进生的问题。

课堂教学改革,确立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较大的提高,从而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我校近年来初中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市教委实行初中办学质量“四率”评估以来,我校年年受到表彰。97年巩固率98。6%、及格率94。9%、优秀率57。6%,98年巩固率99%、及格率94。6%、优秀率44%,又受到市教委表彰。

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是氛围

近年来,我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生活建设,努力创设一个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首先,学校注重把思想教育寓于活动之中,开展各种主题鲜明、针对性强、参与者众、教育面广、形式活泼、富有情趣、效果显著的活动。如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在福州建城里2200年之际,开展“榕城新貌”社会考察活动,举办了可爱的福州“讲座和知识征答竞赛”。又如结合“中国近代史、现代史教育和国情教育”,组织学生参观“福建革命斗争史”、“红岩魂”展览,增强学生走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道路的信心。

其次,处理好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与五育之间的关系,使用权之协调节器发展。如学校举办大型歌咏会、文艺晚会、影评、书评等,通过影视、绘画、歌舞等艺术形式,以生动的语言、画面、艺术形象来感染、教育学生,“以美育人”,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同时还组织了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学科兴趣小组活动。先后组织了语言数学、外语、物理、电脑、地理、历史、生物及“三小”活动等第二课堂活动以及田径运动队,排球队、蓝球队、素描、写生、电脑、航模、花卉等兴趣小组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培养了个人兴趣爱好,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对学科兴趣小组要求做到“四有”、(有指导教师、有活动计划、有活动场所、有活动经费)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加强课外活动的指导,使学科兴趣小组活动落到实处。我们经常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市级以上的各种竞赛。近二年来,参加省、市、全国(还有国际)的比赛获奖达70多人次,团体获奖近12项。

电子计算机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学资源库;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1.075

1 教学资源库发展的不同阶段

教学资源库是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以电子计算机为载体、以人力教学为主导的新型数据收集和保存方式,按照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不同层次和不同阶段,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单机版教学资源库、网络版教学资源库、云计算教学资源库。

1.1 单机版教学资源库

单机版教学数据库对应的是在计算机教学发展的初级、仅依靠计算机载体实现基本的生动化教学、数据化教学的简单阶段。在此阶段,更多的是依靠单机计算机的巨大存储量、数据收集、使用简单和可以利用显示器展示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满足教学活动中对教材知识扩展、多媒体素材使用的要求,并通过多媒体工具的使用,丰富课堂内容,促进课堂教学的生动化和立体化。

1.2 网络版教学资源库

网络版教学资源库是在单机教学的基础上引进了网络共享和数据传输的功能,在固定的、封闭的教学网路环境下,采用数据集体管理、统一存储的模式,能够支持浏览器和一系列基本网络教学设施的使用,能够相对灵活的、全面的满足用户对于网络资源的不同需求。

1.3 云计算的教学资源库

在单机和网络教学的基础上,云计算教学是对二者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云计算的教学资源库,数据来源、收集与归纳不再受到网络资源环境的范围而限制,资源体系更加扩大化、开放化、全面化,能够满足用户不同层次、不同等级、不同难度的教学资源要求。

云计算的教学资源库特点:

(1)交互性的教学资源整合方式,能够实现不同层次、不同机构的教学资源库之间的信息链接,有助于信息的跨界交流。

(2)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资源库的数据性、专业性和技术性水平。

(3)对于资源的进入和获取,增添网络专家评审和审核功能,以专家的基础知识和学科理论为基础,能够提高数据库知识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4)支持用户交流和互动功能,有助于使用用户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

从以上可以看出,我们现在要建设的资源库定位应该在基于云计算的并且支持满足云计算特点的教学资源库。

2 教学资源库的作用

教学资源库是将传统的纸质教学资源与计算机数据技术相结合,实现了数据库功能的现代化和技术化,计算机数据收集技术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其主要的功能发挥体现在教师课前准备和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2.1 教学资源的聚集与整合,便于教学资料的搜集

现代化教学资源库的出现,取代了传统的纸质资源的搜集和整理模式,只通过简单的文字搜索,就能找到教学内容所需的全部相关资料,降低了教师的劳动强度,节省了教学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时间;同时,资源库内丰富的教学内容,也有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

2.2 有助于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

随着教学资源库教学模式引进,除了丰富教学课堂,还能为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带来活力,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模拟教学、情景教学、探究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2.3 丰富学生的学习思维

传统的纸质资源库,学生的学习思路和知识来源只能过分依靠课本和有效的教材辅助工具,容易造成思维发散的局限性。以资源库为基础、通过知识间的连接、信息网的构建、思维的延伸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有序的知识学习体系,对于学生自我学习系统建立与形成具有积极意义。

2.4 提高学生的知识搜索与甄别能力

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学生可以通过平台自主进行学习,进行网上测试、答疑和交流。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教学资源库,确立学习目标,提取P键点,自行搜索知识,甄别有效信息,提高学生的数据汇总、有效知识点整合能力。

2.5 加强学生之间的协同学习,促进教学互助和知识的补充

在教学资源库信息整合过程中,一些较为复杂和庞大的知识体系的整合是一项繁琐的内容,需要同学之间的合作。从确立目标到数据成型的过程,包括资源的搜索、数据的筛选、资源的选取、最后教学知识的整合,学生之间凭借个人的工作优势分工合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各个流程之间的任务衔接、工作成果置换等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了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2.6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学资源库的应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掌握能力、认知能力等。

3 教学资源库现状与问题

3.1 已有的资源库数据质量较低

在资源库建设的初期,由于缺乏使用经验和针对目标,资源库的数据采集主要以满足教师和学生的基本学习要求为主,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PPT模板、教学实验视频、教案模板等,导致数据库后期的资源采集也逐渐趋于流程化、模式化,无法满足教师日益增长教育教学需求;一些教学资源在采集时没有考虑到教学知识的不断更新性特征,数据资源缺乏时代性和建设性,造成数据库的资源质量较低。

3.2 标准不统一,功能不完善

由于教学资源的建设缺乏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架构,造成各类教学资源库分散在不同的系统中,教学资源的整合缺乏层次性和规律性,整体上体现出综合性差。计算机在使用中具有相关搜索功能,一切与搜索目标相关的资源都会呈现出来,但是这些资源,衡量的标准、规划的层次不统一,造成实际应用中的搜索难度,实际利用率不高。

3.3 教师参与度比较低,重用轻建

由于资源库的管理者缺乏教学实际,与教学情况相脱节,容易造成资源库更新时资源质量过低,这就要处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发挥作用,结合教学实际,为资源库的充实与建设提供专业性、权威性的指导。但是在教学资源库的实际建设中,教师的参与度过低,重视对资源库的使用,缺少自动更新、及时建设的意识,

此外,不少学校将教学资源库建设依赖于早期的资源购买,但是购买的资源库以学校教学的普遍性为参考建设,没有切实考虑到不同学校的教学方式、学生特色、课堂质量等实际情况的差异;在后期使用中,也没有动员本校的师生进行教学资源的积累,不符合当地的教育教学实际,无法实现教学资源的利用最大化。

3.4 重视硬件及平台建设,忽视内容建设

计算机技术是数据库资源应用的基础,这就容易造成一些学校的数据库建设上,思维矫枉过正,过分重视数据库的硬件设施维修及平台建设工作,忽视对软件设施的更新和升级;重视资源库的外在形象建设,忽视内部资源与文件内容的丰富与充实。这样就造成了与数据库相关的人力资源、系统应用、资源更新等工作较为落后,教学资源库往往建成以后就变成了死库。

3.5 重视资源数量、忽视资源质量建设

为了提高教学资源库的可用性和有效性,提高教师利用的资源选取量,校方在资源库的建设中,往往采用大批量、大规模资源采购的方式,希望能够提高资源的应用水平。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这些采购的教学资源观点重复、模式相仿、形式单一,甚至有些存在明显的学术性错误,资源库的整体数量较多但是质量较低,无法有效地服务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

3.6 资源库服务意识不强

Y源库的使用过程中,一般由专人负责,做到相关数据的更新、平台的建设、资源的整合以及硬件维护工作,是以在校的师生的教学为服务对象的。但是在一些资源库的具体使用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没有将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作为重点工作,对如何建设好的资源库、如何提高师生的使用效率等问题不重视;对于老师的使用习惯和使用方式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使得建立好的资源库使用频率越来越低,造成资源闲置浪费。

3.7 教学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

进入到教学资源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老师但心网络侵权事件,自己付出的努力没有回报,反而被侵权,得不偿失。

4 教学资源库发展趋势

4.1 教学资源库与现有网络教学平台或教务系统的整合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目标,是以教与学为服务中心,以网络教学平台与教学资源平台整合为主要模式,使教师的教学过程更加方便、更加有效、备课更加充实。

下面分析整合之后的教学资源库会带来的优势。

4.1.1 资源调用便捷化

教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建设课程的过程中,与教学的过程中,将可以方便调用教学资源库的资源。节约查找内容的时间,准确获取、分析、处理教学资源,教学资源的积累将更加充实。

4.1.2 获取服务动态化

资源库的发展趋势,对于教师所需教学资源的更新不是静态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的更新变化状态。资源库具有动态更新和内容提示功能,提高对于教师的服务水平,保持服务能力的时代性。

4.1.3 系统服务个性化

针对教师的教学内容、课程要求学生等级、学习阶段等的不同,根据对教师信息的汇总和系统识别,为教师提供特色的个性化服务,提高系统资源的可用性。

4.1.4 资源推送有效性

针对教师的搜索记录与浏览轨迹等,系统能够自动化的筛选出相关的内容,可以降低教师的工作难度;资源的更新和信息定期推送,可以及时反映到私人的教学平台上,提醒用户的使用,提高资源推送的有效。

而学生利用资源中心丰富的数字化学习内容扩大其知识的涉猎面,满足其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从而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既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4.2 教学资源建设标准的统一

资源的通用性决定着资源建设的标准统一将更有利于资源的共享。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标准如《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还将继续推出更多的标准,统一格式、统一编码,推动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4.3 资源制作专业化与大众化共存

专业化的教学资源制作工具与大众化的教学资源工具共存。专业技术人员与部分教师成为教学资源的开发者和提供者。更多的教师参与教学资源提供。

4.4 系统与资源的整合

电子计算机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建设;教学方法;专业基础课;高职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1-2544-02

Exploration on Course Construction of Computer Circuit Foundation

JIANG Xiao-yan

(Nanjing Technical College of Spacial Education, Nanjing 210038, China)

Abstract: "Computer Circuit Foundation" as an important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of computer specialty, the basic concepts, basic theory and analysis method, to inspire students’thinking, improve the ability of innovation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Taking computer specialty of Nanjing Technical College of Special Education as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 problems in "Computer Circuit Foundation" course teaching. Also, it elaborates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thinking" Computer Circuit Foundation of computer specialty" as an important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the basic concepts, basic theory and analysis method, to inspire student thinking, improve the ability of innovation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to play. Taking Nanjing Technical College of Special Education computer specialty as example, analysis of computer circuit foundation course teaching problems, from the aim of course construction,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and so on elaborated " Computer Circuit Foundation" course construction thinking." Computer Circuit Foundation of computer specialty" as an important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the basic concepts, basic theory and analysis method, to inspire student thinking, improve the ability of innovation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to play. Taking Nanjing Technical College of Special Education computer specialty as example, analysis of computer circuit foundation course teaching problems, from the aim of course construction,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and so on elaborated " Computer Circuit Foundation" course construction thinking. from the aim of course construction,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methods and so on.

Key words: computer circuit foundation; course construction; teaching method; specialized basic course; vocational collegeVocational school

“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是学生学好后续专业课的基础。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严谨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理工科学生的科学素养。可见,该门课程的教学意义重大,作用明显。因此,如何提高此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合理地进行课程建设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

1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对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这两个专业进行了教学研究,从近几年学生“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考核结果来看,成绩很不理想,不及格率不仅要比其他专业基础课程高,而且学生的平均分也不高。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够、自信心不足

学生普遍反映“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的内容很抽象、难学,缺乏一定的学习兴趣,甚至有一些在中学畏惧物理课的学生一看到课程名就产生了恐惧感,更不用说兴趣了,也有一些学生不清楚其重要的专业基础地位,没有意识到学习该门课程的重要性,学习该门课程时缺乏主动性。以上这些原因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

1.2课时少与教学内容多的一对矛盾

“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工程实践性,其内容包含了模拟电子、数字电子、电路原理等方面的知识。在电类专业学科里,这三部分知识一般是分为三门课程专门学习的,然而限于培养目标、教学课时等客观因素,我院计算机类专业将这三部分知识提炼融合为一门课程学习,课时仅有7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54,实验学时18。因此,要想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里掌握三部分知识,确实对教师和学生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3主讲教师针对高职学生特征不够,教学目标不够明晰

总体来说,高职学生的形象思维一般强于逻辑思维,动手能力强于思辨能力,教师很难将较深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因此,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这些特征,按照本科院校学生教学的话,则容易影响教学效果,导致学生的学习信心不足,教学目标也未能突出应有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所以,我们需要在对高职院校学生特征了解的基础上,明晰教学目标,合理地进行课程建设。

2课程建设思路

2.1课程建设目标要适应人才培养目标

课程建设首先要明确其建设的目标。根据高职教育规律,突出实践环节教学以及计算机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后续课程等,“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定位为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的一切建设与改革要按照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前提下,以学生理解与应用知识为目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侧重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电路知识的能力。

2.2课程内容安排要符合高职教育特点

根据高职学生的一般特征,学生的基础知识、就业岗位、和学习时间,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尺度。适当删除内部结构、内部工作原理等理论性过强的内容以及一些陈旧的内容,减少模拟电路内容,增加数字集成电路和实用电路分析,增加实验实训内容等,这样既使教学内容反映了学科的系统性,又适应了高职高专的教育特点,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拓宽了知识面。

2.3注重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材建设工作中,要合理选用符合高职高专教学内容的教材,对于重点及难点的内容要多补充给学生辅导材料。此外,由于各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计算机电路基础的教学内容也有所差异,教师可以将教材编写纳入课程建设,编写适合所在院校专业培养目标的教材。

2.4教学方法与手段灵活多样

“计算机电路基础”的教学内容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环节,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实践性环节的培养,突出动手能力,将教学内容优化组合的同时,也要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

2.4.1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

主讲教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进行课程教学。制作多媒体课件,运用EWB、multisim电路仿真软件仿真,使得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难懂、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变为生动形象的实践性为主的课程,同时还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2.4.2采用多种教学形式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提高课堂学习氛围。如对于一些以记忆和应用为主的知识单元,采用以学生自学、练习为主,教师精讲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比如,对于“逻辑函数的代数化简”这部分内容,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掌握内容,老师仅需稍加指点和讲解即可。这样,就使得这门课程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积极性。在课堂上适当增设讨论课、习题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让学生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提出来,不让问题积累。通过习题课加强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2.4.3构建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充分利用网络,构建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立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资料,包括教学大纲、电子教案、电子习题集、电子计算机行业的新技术的介绍等,进一步向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实用的课后辅导、习题库等内容,为学生自学提供完全的解决方案。

2.5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性教学是“计算机电路基础”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课堂。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注重突出创新、技能培养,把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教学中,使得实验已不再仅仅是验证性的一种形式,而是学生通过实验,自主学习理解其理论。此外,在实践中把技能培养作为核心,从万用表的使用开始,到复杂的电路设计,使学生的技能逐渐提高。

2.6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在课程建设中,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关键,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直接影响着课程建设任务的实现。只有教师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好的能力素养,才能促进课程建设。同样,“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建设必须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要引导和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学研究、科学研究,特别要注重教师的工程实践锻炼,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同时也要加强与其他高校科研合作交流,学习吸取先进经验,进一步提高课程建设的水平。

3结束语

“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建设促进了计算机类各专业建设,其内容除了文章提到的几个方面外,还包含很多方面,它是一个长期、不断探索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下转第2548页)

参考文献:

[1]张春梅.《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的教学方法及对专业的支撑作用[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9,11(6):93-94, 131.

[2]余辉晴.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建设探索[J].中外企业家,2011(9)(下):120.

[3]杨洁,魏淑桃.“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建设动态教学模式的探索[J].计算机教育, 2009(19):65-66, 77.

电子计算机教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初中 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095

多媒体技术是拥有多样的信息载体井具备集成性、交互性和网络性的计算机技术。它能够把文本,图形、声音、图片、图象、影像等多种信息通过电子计算机的处理和控制,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融合、贯通并生动地加以再现,由于多媒体技术集多种传播功能的技术优势,在教学上的应用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是迄今为止发现功能最为强大、人机交流最为便利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而传统的教学手段主要依靠有经验的教师将书本知识和各种技能传授给学生,比较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多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整个教改没有很大突破,主要问题在于比较注重内容、手段、方法的改革而忽视了教学模式的改革;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灌输知识的主动施教者,学生是被动接受灌输的对象,而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长期以来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极大的制约了我国教育的发展,成为教育现代化的一块绊脚石。

中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基石,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其中不乏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诸如数、理、化、生等学科,且它们的学科过程不单是简单的认知,重要的在于掌握一种思维模式、工具。学生们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这些知识,并奠定一定的思维越础.确实比较困难,并且每个学生在能力和学习风格上均存在着差异;教师由于知识、能力、生理等因素的限制,不可能将自己所传授的知识和训练的技巧让所有学生理解和接受。因此学生学习思维效率差异很大,那么融入教学思想、学科思维方法及教师的课件教学经验并充分发挥多媒体内在表现潜力的课件可以超到良好的启发和引导学习的作用。当然一个理论观点的成熟和一个多媒体课件的开发仍需有一个实践到理论,理论到实践的上升过程。多媒体教学也将随着课堂教学的实践自然会产生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如有老师在教学《天鹅的故事》时,天鹅破冰的场面描写是课文的重点,如何突破这个重点呢?我们可以在学生整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品读天鹅破冰的场面,在学生品读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老天鹅带头破冰”和“众天鹅齐心协力破冰”的特写镜头,在学生形象感受天鹅破冰壮举的过程中,随机抓住文中“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破面上”、“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这两个比喻句,两次出现的天鹅叫声以及省略号,引导学生图文结合,展开想象,语言和思维同构共生,深层感悟老天鹅勇敢、果断的牺牲精神,众天鹅团结协作、战胜困难、走出困境的喜悦心情,激起对生命的尊重,对生态的保护意识。

新生的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先进、快捷、方便、广泛与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转移到多媒体教学方式上来,提高了传统教学的效率,模式形成丁强烈的反差。教学中将传统教学极大的冲击了传统教学枯燥的教学方式,更新了传统教学多年来的教学手段。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一个新生事物在其产生、发展的过程中仍需一个变革、完善的过程,甚至还会出现一些不该有的怪现象。比如:许多教师认为多媒体课件无所不能,完全抛开了常规教学的备、讲、辅、批四个环节,没有书本教案,没有粉笔黑板。以往方便实用的教辅手段(投影、录音、录像等)一概不要,一味迎台多媒体教学。那么教育真的发展到了能以多媒体教学全面代替传统教学的阶段了吗?我认为并非如此,多媒体在具备多方面优点的同时,也还存在不足之处:一方面,成本过高,课件制作比较困难,对师资的水平要求较高,教师备课与管理工作较大;另一方面对学生来讲,有时忙于看新奇鲜艳的动画,而忘记了内在所表达的实质内容,忘记学习的内容.更多的时候则是思维随着课件的运行路径疾驰,没有自己思考学习的余地,一堂课下来收获也不会很大,学习也就更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

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实践动手能力的人才,用人单位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作为计算机课程专业教师,应该尽快转变思想,牢固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观念,将培养具备专业的实践操作技能并且具有较强的知识运用能力与学习新知识能力的人才作为教学目标。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在实验与实践中学习”的教学方式,围绕“动”字展开工作,即教学生动、学习主动、沟通互动。使我们的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因此,作为计算机教师,还要思考如何找到适合自己学校自己课堂的计算机教学。我校经过多媒体课堂教学实践,并实验性的实施了多媒体微型课件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微型课件教学的方法既没有彻底丢弃传统教学,也没有一味迎合多媒体教学,而是采取了权衡利弊,二者兼用的灵活机动的“新”教法,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确立了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活动,进而行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课例中得到的数据及反馈证明,多媒体微型课件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发挥传统教学的优势,充分利用其不受时空限制、可快可慢、操控自如、不受内容限制的优点;另一方面也利用多媒体教学向学生传授抽象的、傲观性的知识,让学生通过课件亲自尝试许多操作性强、危险性大的教学实验等等,从而促使学生对难懂难记的知识激起兴趣,且提高了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和无意注意力,架起了一座沟通课堂与实验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通道。

电子计算机教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历史教学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历史教学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要教育媒介,利用它的逻辑、信息储存等功能为教育服务的一种方式,它可以集中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能显著提高效率,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和发展前景。

1.我校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历史教学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98年之前,我校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历史教学主要是利用计算机采集、记录、处理各种教学信息,建立题库等教学资源以及测试评分、成绩处理与评价等工作。

第二阶段为1998年至2000年初,由历史教师设计课件,计算机老师协助制作课件,并有少量课件已应用在课堂教学中。

第三阶段自2000年开始,由于校园网和互联网的相继开通,特别是2003年配备笔记本电脑后,由历史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制作出许多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并在省市课件评比中获奖,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已成气候。

2.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历史教学的基本类型

2.1 对话授课型。这是最基本的类型。主要表现在二方面,首先它以教材的章节为单元来制作课件,通过一系列对话框将内容完整,画面清晰、美观,文字简练,并配以音乐的对话框按一定的程序一一展现在学生面前,促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的状态,提高上课效率。同时,学完某个知识点后可随即向学生提出问题,及时检验学生对知识的领会和巩固,反馈迅速,对不同的回答计算机将给予不同的反馈信息和后继处理。如在选择错误选项时,计算机会发出“你错了,请再试试!”的声音,并闪烁提示解决本题的关键词;若选择了正确的选项,计算机会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发出“好极了,请继续”。错了,给学生以激励,让其继续努力;对了,给予表扬鼓励。这种及时反馈的特点是传统课堂教学很难做到的。这样可使学习方式变得多种多样,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不仅使课堂气氛活跃,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2 历史重现型。这是历史课件最常见的用法,也是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所在。计算机通过大量珍贵历史瞬间(图片、录像和电影剪辑)的重现把学生带入历史人物活动的舞台,学生视听感官并用,并参与认识过程,如同身临其境,既可增加学习的兴趣,又能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理解历史事件,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觉得历史不是枯燥无味的史实堆积,而是栩栩如生的生动画。

2.3 游戏教学型。这是课外学习历史的辅助形式。通过有趣的游戏形成竞争性的学习情境,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或者通过操作,在游戏中实现学习。例如一个名《历史迷宫》的程序要求操作者正确地选择和操作历史知识,回答一些历史问题才能携带尽可能多的珍宝走出地下迷宫,否则就会碰到一些危险。游戏结束,计算机给出操作者的得分,直观形象、反馈迅速,令人不达到目的不罢休的感觉,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了历史知识。

2.4 编制试题型。这是辅助教学的实用性。即对题库中的试题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分类,计算机按照一定的要求(难易和知识点的分布)从题库中选择试题,打印成卷。因试题随机组成且难易得当,知识点分布合理,有较高的信度,可大大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若有历史多媒体教室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联机测验,计算机会对每位学生的回答作出评判,并记录解答时间、次数等参数,按照标准计算成绩,迅速作出学习评价。

3.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历史教学的优势

3.1 优化历史教学课程设计。现在常见的教学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计,这种课程强调让学生受到本学科思想和方法熏陶,认识本学科的知识结构,达到对学科知识的理解、迁移和运用。但这种课程设计容易割裂历史学科跟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综合,它不易适应现代社会科学发展中的综合、交叉和渗透的趋势,也难以使学生认识历史发展中诸多因素的内在联系。为了克服分科知识割裂的缺陷,避免历史知识的抽象化倾向,多媒体教学可根据教材需要和学生实际,随时引入时事政治实况及观点、自然界的变化现象,甚至是物理、化学的实验操作过程和结果等,使各科知识融合贯通,直观自然又方便快捷,这可大大丰富教材内容,使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尽可能地完善,历史课程设计更加优化,同时也增强历史教学的社会性、时代性和综合性。

3.2 优化历史课的教学模式。传统授课组织形式,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主要依靠阅读教材、讲解教材、提问回答等进行。

这种沿袭了数千年的教学模式,固然有它的长处,也是目前最常用的模式,但也有其无法克服的弊端。历史是一本生动的、活的教材,仅靠讲述是想象不到气势恢宏的历史场面和美妙绝伦的艺术珍品的,而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则能化静为动、化虚为实,能形象地再现历史事件和人物,使学生身临其境,大大激发其学习兴趣。它既增强了历史的可信性,缩短了现实与历史的距离,又能启发思维,促进理解。它还可根据教材需要使声像并茂的历史画面多次重复,营造出课堂的历史氛围,同时渗透德育和美育,陶冶情操。它表现力丰富,信息呈现性强,能显著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3.3 优化问题设计。传统历史教学在课堂上很难通过图片、录像等生动直观的教具来启发学生,多媒体教学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多媒体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创设多种形式,更为逼真的问题情景,它既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精心剪辑过的录像、图片进行思考,也可以通过录像、图片引出问题进行思考,达到知识迁移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同时利用多媒体快捷、方便的特点,选用典型的史料,当堂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这种形象、直观、快捷都是传统历史教学所不能比拟的。

3.4 优化历史资料的积累和储存。利用计算机建立教案库、试题库。它可集中许多优秀教师的经验和智慧,并可不断地补充、增改,随时可用。计算机按一定的要求编排的教案、试题条理清晰,可节省很多整理时间,使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完善自己的教学和研究,提高自己的教学和研究水平。如可用绘图软件进行历史地图绘制,还可用屏幕拷贝等工具剪切珍贵历史镜头并分门别类,以作为资料保存,使图表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

4.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思考

4.1 提高历史教师的素质。首先要有一支具有现代化教育观念的教师队伍,特别是中老年教师要接受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过去那种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就可以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模式已显得落后;其次,专修业务,不断“充电”,既要继续学习和钻研,掌握最新的知识和史学理论,提高业务水平和课堂教学的艺术,又要积极学习和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辅助历史教学;再次,增强创新意识,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形成一种符合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发展的新的教学思路。

4.2 发挥群体的作用。一个人的思维总是有限的,制作一个课件要发挥教研组的群体作用,集思广益、反复论证、不断修改,特别是中青年历史教师的知识和操作技术与老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相结合,尤为重要。

4.3 注意积累素材。制作一个优秀课件,需要大量的图片、录像等资料,平时要做一个有心人,特别是利用网络丰富的教育资源下载有关历史资料并分门别类储藏在计算机里,随时备用。日积月累,丰富的资料库将为制作课件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4.4 演示与操作相结合。一个课件质量的好坏,与它的机动性、灵活性和学生参与性密切联系,根据课堂教学实际需要,能随机应变,对历史地图中地点、路线、过程等可由教师或学生进行当堂操作或演示,体现交互性,让学生参与,气氛活跃,提高了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可防止从“人灌”到“机灌”的现象。课后对上课中产生的灵感及时记录,并进行修改,做到精益求精。

电子计算机教案范文第8篇

一、小学信息技术开展动画制作教学的意义

现今的小学生们,大多把动画片当成一种爱好,看动画片成为他们课余放松自己的主要手段。甚至发展成为一种文化。针对学生的这一兴趣特点,在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中展开动画制作的初步教学,不仅能有效培养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还能对启发他们的美术兴趣奠基。近年教学制度不断改革,我国的小学教育也从六年制逐渐走向九年一贯制,这让在小学的信息技术课上开展动画教学成为一种可能性。

二、小学信息技术开展动画制作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1.教学环境分析 完善的教学环境是开展一门教学的基础,也是决定它成功与否的关键。为了适应时展中出现的各种教学需要,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也逐渐走向多元化,先进化,它不再是简单固定的幻灯片展示,而是与电子计算机结合,在各类软件的支持下,知识的展现模式不再单一,而PPT的广泛运用,更是教师对课件内容的结构和排布,呈现高度的自由。从而让他们在实际的教学中,拥有更多的发挥空间。条件的优势,让小学信息技术课开展动画制作教学完全成为可能。

2.学生情况分析 动画制作教学的展开,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形成的兴趣爱好之上的,他们往往已经对这项教学的内容有了浓厚的兴趣。只需要稍微引导,就能让他们投入学习。但是对于一门教学的开展开说,光有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九年制小学教育制度,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年龄跨度拉大。年龄层的高低让他们对知识的接受度也各有不同,而动画制作这门课的教学是具有一定专业性和技术性。要让这门课程的开展变的真正可行,首先就要制定好系统的教学大纲与详细的教学流程。由易到难,呈现阶梯式上升。只有保证了科学的教学进度,才能让这门课程的展开真正变的可行而有效。

3.师资力量分析 要开展一门学科的教学,师资力量的确保,也是重要条件之一,但是小学生的年纪注定小学信息技术课对动画制作的教学只能停留在基础,这大大降低了对师资力量的要求。计算机各个基础软件的操作性能之间其实具有一定的延伸和共通性,计算机教师只要结合对其他类似软件的操作和认知,就能达到对简易动画制作软件的快速上手,在通过系统的教学备案和多媒体教室的辅助。他们完全可以做到将知识全面完整的传达给学生。

三、小学信息技术开展动画制作教学的可行性探索

1.从教学过程上探索 要上好一门新课,教学过程是十分重要的,相对于其他软件的运用,动画制作软件在分节课时的排布,内容与内容之间的关联,都要紧密而详细许多,这就需要教师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做到对课程结构更加精确的衡量。就拿FLASH软件下进行的“旋转的风车”这一课来说,它原本的课程开展学段是在初中,由于它是在过往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新课,这就要求教师将复习也加入到课堂结构当中。由复习FLASH软件的界面,操作基础,引入新课的,原件概念,原件调整等学习重点,再结合过往知识复习进新,循序渐进。教师通过合理安排过程,将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这一过程同样适用于小学学段开展的动画制作教学。但是,怎样精简才能做到让年级比较小的小学生也能有效理解?这一点则需要教师在教学的实际开展中进行探索。

2.从教学模式上探索 一门学科要取得好的教学成效,合理的教学模式运用不可或缺,随着教学改革一次又一次的深入,各种学科间通用的教学模式也花样翻新的被提出。对于全程在多媒体上完成的小学信息技术动画制作教学来说,它牵连广泛,灵活性强,对师生之间的相互配合,讨论互动等成环节的要求也更高。

通过各种教学试讲和初步的实践证明,概念教学,讲练结合式教学,情境教学等创新教学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动画制作教学的课堂上能发挥的空间,比传统重理论和记忆的教学模式要更高。抽象的概念引入也比严整的理论灌输更容易让小学的学生理解。教学模式的运用可谓是课堂结构的核心,怎样运用才能让这门课的开展取得更好的成绩。这些都值得进一步探索。

3.从教学准备上探索 要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教师的教学准备也是必不可少,小学的动画制作教学更是应该尤其注重这一点。它涉及概念多,过程环环相扣,教师进行这门课的教学时,应首先做好系统的教学计划,区分重点难点,精确课件与课堂结构,简化操作流程,在教学初期以消除学生对复杂课程产生的畏惧感为主,中期则以培养兴趣让他们主动投入为主,再通过后期对理论联系实际的强化,来加深他们对理论的运用和操作流程的记忆。以这些作为标准,再加上重点明确的教案,内容丰富的课件,取得成绩就不会是什么难事。

综上所述,在小学学段开展信息技术教学这项课程的学习,是完全可行的,鉴于这门课的教学目标只是用于打基础,它对教师的软件水平没有过高的要求,围绕学生的兴趣展开,又有投其所好,事倍功半的优势,加之现代社会先进的教学环境,都从各个方面简化了这门课的教学难度。但是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尝试,要如何将它做好,让它的成效落到实处。等等这些方面。则都需要在实际的研究与实践中,进行进一步探索。

电子计算机教案范文第9篇

一、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培养教师的敬业奉献精神

同志提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职业,乐于为之献身,才会认真、热情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也才能把工作搞好。为培养和提高教师的道德素养,学校成立了有校领导参加的思想教育小组,开展多种教育活动。

1.举办政治理论学习班,每周活动一次。主要学习党史、及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引导广大教师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理想,坚定为社会主义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2.请先进教师和模范工作者做报告。每年教师节前后,学校都要邀请先进教师、模范工作者为教师做报告,从先进、模范的身上吸取经验和动力,培养教师敬岗爱业、勤奋工作的精神。

3.定期召开领导、教师碰头会,及时发现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帮助解决。如近几年来,由于受到社会上各种思潮影响,个别人的价值取向错位,“个人奋斗”、“功利思想”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在碰头会上,领导、教师共同探讨教师职业的崇高性、伟大性,要求教师要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前后有3名思想不稳定急于下海经商的教师改变了原有的念头,安心从事教育工作,并成为教学工作中的骨干力量。

4.制定了详细的《荣成职专教师守则》,作为衡量教师言行举止的标准。学校要求教师要从自身做起,注重仪表仪容、言谈举止,做到为人师表,真正起到教师的表率作用。广大教师都能自觉履行,在校内外引起了良好的反响。

上述活动的制度化和经常化,提高了全体教师的思想觉悟,端正了职业道德观念,摆正了社会、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树立了献身教育事业的志向。大家积极要求上进,工作热情高涨,为学校的稳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改变教师观念,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意识

传动的教师观念认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道义的布道者,学生只有被动地接受。”这一教育理念与现代的教育思想是极不相称的。近几年来,我们学校的领导提出了教师要具有服务意识,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思想。具体要求每位教师都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着重转变三个观念:一是要转变教师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二是要转变学生观,学生要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三是要转变教学观,教学过程要由传授和记忆知识的过程转变为学生发现信息、加工信息、研究问题、增长知识的过程。为此,我们学校大力提倡教学方法的改革,要求教师自觉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并能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加强课堂上师生的双边活动,从而活跃学生的学习气氛,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如:在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上充分利用CAI课件,增加了知识的直观性;在专业课中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教学,增加了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学会关心、热爱自己的学生。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师生之间相互尊重,人格面前师生平等。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遵循这一规律,能够容纳学生的过失和不足,用宽容的胸怀去对待他们,用美好的语言去激励他们,把师爱撒向每一位学生,切不可用教师的威严来为难、讽刺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热爱老师,学生才会积极的去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

3.开展丰富多彩的师生同乐活动,培养了师生间的真挚情谊。我们学校通过开展师生联谊会、演讲会、歌咏比赛等活动,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使“师生情、生生情、艺术情”融合成一股浓浓的“情感流”,建立起了师生间的真挚情谊及良好的师生关系,为顺利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打下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三、实施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只有具备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教师只有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此我们学校大力提倡教师进行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广开学路,采用多种形式组织教师到高等学府学习,为教师业务进修提供保证。十多年来,有五十多人先后到山东省水产学校、青岛海洋大学、烟台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学习,并已取得本科学历,提高了业务理论水平。目前还有十多人正以函授形式进行学习。我们学校教师学历达标率达到90%以上,并有多人取得双学历,还有多人参加了硕士学位的学习。

2.开办单科学习班。学校先后举办了英语补习班、电子计算机讲习班、普通话训练班等,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3.参加生产实践,承担部分生产任务,培养教师的实践技能。十多年来,我校先后为多家渔业生产单位承担捕捞、育苗、养殖、加工等生产任务,在完成每个生产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密切结合生产实际认真学习、研究理论知识,向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请教。因此,他们感到每完成一项生产任务,就又上了一次实践课,在为生产单位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实践知识。教师们结合教学内容把实践的实例组编成教案,在授课时穿行,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教师也了解到社会所需人才的特点和数量,为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4.开展教学研究,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思路。教学既是培养教师创新意识的途径,也是对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的落脚点。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没有实验课题,学校就失去生命力,教师若不参与教育科学研究,那只是个教书匠,没有前途。因此,对教师进行创新教育要在教研教改上给任务、压担子,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为此我们学校高度重视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积极主动地向上级申请研究课题,组织教师参与研究,并取得初步成果。

(1)成立省级“中学生心理教育研究”课题小组:由校长担任课题小组组长、教务主任担任副组长、有22名教师成为课题小组成员。承担了“人际关系研究”、“学生学习心理研究”、“学生早恋心理研究”和“学生就业心理研究”四个子课题共20多个研究项目。教师们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心理学方面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了大量的实际有效的研究成果,在有关报纸、杂志上10多篇。教师们再将研究成果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加以推广运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成立市级“计算机网络教学实验基地”,由计算机教研组组长任实验基地组长,由计算机教师和相关专业教师任组员,每周定期活动两次,尝试将网络教学与专业课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先后进行了计算机专业、机电专业、养殖专业、服装专业的网络教学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市级教育科研部门的肯定,并多次进行观摩教学。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有较大影响的教书育人专家,造就一支符合时代要求、能发挥示范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势在必行,我们只有重视“师德”教育,才能保证教育事业的昌盛发展。我们学校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而且为之做了大量工作,并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相信我们以后做得会更好!

电子计算机教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理论力学;教学改革;多媒体;教学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143-03

我国高校改革逐步与国际化接轨,办学理念和方法有了较大的转变。从精英式教育过渡到大众式教育,教学目标日渐综合化,要求培养重基础宽专业,面向市场需求的人才。在这种形势下,选修课增多了,为了提高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学生还需获得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及一些其他的专业类上岗证书,理论力学课程不但课时由96学时减少到了72学时甚至更少,且学生课后自主用于该课程的学习时间更是大幅减少。针对《理论力学》的教学面临着的巨大的挑战,我们对其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理论力学教学的现状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学时被压缩,授课时间大幅缩短,不仅造成每一节课的讲授信息量增大的同时对课程内容讲解详细程度有所压缩,甚至部分内容取消留以学生课后自学。这种情况的出现,对教师“教”的能力和学生“学”的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无论是形象直观性还是大信息量的输出上相比于板书教学有较大的优势。但是利用多媒体课件在进行公式定理推导、证明以及解题示范过程时,常常使学生感到生硬枯燥,无法跟上教学节奏,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现在智能手机大量普及,学生在听课感到枯燥时不自觉地就会查看手机信息以及用手机较长时间上网。我们曾利用一节小班教学的理论力学课程进行了统计,上课开始的10分钟内,100%的学生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上课至25分钟时,陆续就有同学开始一直看着桌下的手机,35名同学中已有8名后排的同学注意力已经转移到了手机上。距45分钟下课时间还有5分钟时,全班约有三成的同学已跟不上上课的节奏。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普遍感觉听课易懂,教师上课时无论是推导还是解题学生们都能明白思路和过程,但是一旦学生需要自己动手解答问题,就普遍反映习题难做。《理论力学》静力学部分的不少概念在中学和大学物理中就已经学过,听起课来不难接受,但等到自己独立做题时就感觉相当费时,有时无法下手,其原因就是这些学生从表面上去理解,缺乏自主的分析,并没有真正掌握和领会解题方法和技巧。

二、理论力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1.多媒体手段。适当利用现代的多媒体展现上课内容是目前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多媒体是文字、声音和动画等多种承载媒体的表现形式,能够生动地展示丰富的多媒体信息。它有效地加大了课堂信息量,为教师的运用启发式教学和展示学科前沿内容创造了条件。例如对于一些复杂构件的运动,学生们反映机构的运动和机构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传递运动较难想象。在给同学们通过多媒体进行演示之后,将机构运动过程、动点的绝对和相对运动轨迹动态地显示出来,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同学们对于构件的运动基本了解之后再运用到运动学以及动力学中,加深了学生的分析和理解。然而并不是所有问题都适合采用多媒体手段,对于基本方程的推导、经典例题的讲解,利用黑板书写教学方法有着独特的优势。通过黑板推导方程或者讲解例题的时候,对学生来说也是个思考的过程,可以在老师书写的时候独立自主思考并跟上解题的思路。运用多媒体讲解例题少了黑板书写的过程,很多例题一晃而过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以及思考。从美国等国家大学公开课程中看到,他们有极其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除了文字、声音、动画等多媒体,也有计算机的模拟仿真等,但是教学上传统的粉笔书写黑板、模型教具仍在大量使用,他们不是相互排斥,而是相辅相成。传统的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有机融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教学的效果得到最大化。所以课时量的压缩以及现代教学的需要,多媒体教学方式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每个教师根据自己的讲课风格,利用丰富的力学多媒体素材库,自主开发有自己教学特点的电子教案,它形象直观,信息量大,优化了理论力学课程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辅助系统,生动演示与理论力学有关的工程问题的背景,包括现场照片、设计图纸、录像视频及相关的简化力学模型,图形、图像动静结合的表现了理论力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对于难懂的理论推导和计算,板书就能做到层次清楚,逻辑严密,推导过程节奏适中,在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的同时又能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隙,使其能够掌握和理解晦涩难懂的理论基础。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中讲授一些基本定理的论述,并不是开门见山地将其描述出来,而是先列出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实例,比如在讲授动量和动量守恒定理时,先以光滑面上偏心转子、跳水运动员空中转体以及猫落下时的翻身等动画,让同学们自己思考分析,给出力学解释。对于例题习题,除保留一些经典的例题外,还应不断地根据时展的特点和科技的进步,更新题型以赋予经典的理论力学以时代的色彩,显示与当代工程实际相结合的魅力。在例题和习题的选择上还要结合专业特点,因为不同的专业都有不同的侧重面,还应注意相关领域的问题,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想象和探索空间,利用学生的求知欲来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众多的国外特别是美国理论力学教材非常的多,但很大的一个特点是著书人没有刻意雕琢自己的著作,自由地将写作重点放在作者对理论力学的理解和体会上,特别是还将学习心得等方面写出来与大家分享,读起来非常有特点。例如Marion的《Classical Dynamics of Particles & Systems》,这本书不仅有作者自己的众多注解和体会,还有特别多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例子,这些例子也是吸引学生和其他读者的法宝,在不断提高阅读兴趣的同时加深了对力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教学中的现代化。1979年钱学森先生就指出“必须明确地把电子计算机和力学工作结合起来,不然就不是现代力学”。我们尝试了将计算机技术引入理论力学教学,进行教学方法上的创新,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和研究理论力学问题的能力。如在讲授双摆运动中,传统的分析方法都是瞬态分析,而无法直观地得到整个运动过程。在教学中,我们采用了MATLAB软件对整个运动过程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其运动轨迹和速度,形象化了运动过程,提高了同学们对这个力学问题的感性认识。问题是这样阐述的:两个摆长为l,摆锤质量为m的单摆,用光滑铰链连接成双摆,两个摆只能在一个竖直平面内运动,研究其运动过程。

摆锤偏离平衡位置的摆角θ1和θ2为坐标可得到系统的拉格朗日函数为:

L=ml■■■+■ml■■■+ml■■■cos(θ■-θ■)+mgl(2cosθ■+cosθ■) (1)

通过计算可以得到如下简化方程:

可以得到利用MATLAB软件写出的功能函数为:

Function dy = subfun(t,y,l)

g = 9.8

dy =[ y(2);

(1 * y(2)^2 * sin(y(3) - y(1))* cos(y(3) - y(1)) + g * sin(y(3)) * cos(y(3) - y(1)) +…

l* y(4)^2 * sin(y(3) -y(1)) - 2* g* sin(y(1)) / (2*l - l*(cos(y(3) - y(1)))^2);

y(4);

(-l* y(4)^2* sin(y(3) - y(1))* cos(y(3) - y(1)) +2* g* sin(y(1))*cos(y(3) -y(1)) -…

2* l* y(2)^2* sin(y(3) - y(1)) - 2*g* sin(y(3))) / (2* l - l* (cos(y(3) - y(1)))^2)];

只要学生写出功能函数subfun(t,y,l),就可以直观地查看到摆角、角速度曲线形态,分析双摆的运动了。

三、结论

理论力学作为理工科学生的首门专业基础课程,应使学生受到理论思维和研究方法的初步训练,充分发挥理论力学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素质养成的作用。进行理论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涉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选择与设计教学多媒体等多方面的因素,限于本文的重点,仅从几点进行了探讨,还有大量的具体工作等待我们去做,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启明.经典力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杜春兰.建筑学科教学改革的思索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4,(3).

[3]温彭年,贾国英.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5).

[4]时杰会,耿亚飞.“问题驱动”探究式教学策略的探讨[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12).

[5]郭烨.多媒体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12).

基金项目:重庆交通大学实验教学改革与研究基金项目(SYJ-201101)

上一篇:生物干燥技术范文 下一篇:果树嫁接教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