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技术专业范文

时间:2023-12-21 17:12:01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篇1

关键词:高职;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训模式;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8-0017-03

收稿日期:2014-06-20

作者简介:齐富刚,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泰州,225300)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以及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魏冬霞,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泰州,225300)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教学兽医寄生虫;冯炜,江苏省苏州通威特种饲料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211)人事总监,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

近年来,江苏省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水产科技系水产养殖技术专业与通威集团苏州通威特种动物饲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威公司)合作成立的订单培养班“通威班”人才培养效果显著。

一、合作开办“订单式”培养班的基本原则

(一)自由选择原则

“订单式”培养班的建立应该是以企业与学生为主体,学校在其中起到辅助作用,主要是前期的宣传和引导。学生有自主选择企业的自由,企业也有自主选择学生的自由。自由选择原则还体现在,企业有权清退“订单式”培养班部分不合格学生,学生也有权随时退出。学校不对学生的选择做出任何限制,也不对企业的选择做出干扰。同理,企业对学生的进入和退出都保持相对的自由,彼此都不做出任何限制。另外,合作期间,企业也不允许以任何理由干扰学校正常的教学活动。学校对企业的决定和培训计划只有建议权,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变动和调整,亦如此。

(二)互惠互利原则

“订单式”培养班,对学校、企业及学生都是有利的。企业向学校支付一定的校企合作费用,用于“订单式”培养班的组建、日常管理等,企业在学生课外时间有目的有步骤地对“订单式”培养班学生进行强化提高;学校须为企业成立“订单式”培养班提供前期宣传、指定校内指导教师等支持工作,帮助企业建立“订单式”培养班,并负责做好“订单式”培养班的日常管理引导工作;学生可从“订单式”培养班的强化学习中提前了解企业的管理模式与行业的发展动向等方面信息,迅速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还通过与企业人员的沟通交流了解课堂外的信息,补充自己课堂学习的不足。另外,学生可以从企业获取企业奖学金等物质支持。

二、“订单式”培养班的运行机制

(一)建班时机的选择

“订单式”培养班应该选择在大一的第二学期建立。经历了一个学期,大多数学生对于专业有了基本的认识,不会像在一年级第一学期那么盲目。一般情况下,学校在二年级的第一学期将会给专业兴趣不高的同学提供一次再选择专业的机会。学生已通过渠道了解了行业发展情况,在这个时期思想相对稳定,有较强的把握自己专业发展的能力。恰恰是在这个时间,企业强有力的介入――组建“订单式”培养班,相对自由的学习氛围,会让学生对专业、行业企业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提高专业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企业、学校三方获利。

(二)“订单式”培养班的教育阶段

“订单式”培养班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培育”、“成长”、“展翅”、“翱翔”四个阶段。详见图1。

第一阶段:“培育”。

大一的第二学期,学校在3月份与通威公司建立40人左右的校企合作“通威班”,学员在校期间的4―6月份、9―10月份学习学校安排的课程,通威公司的领导、讲师、特聘专家每月定期到学校讲授行业动态、管理、专业技术类课程。通过一系列的讲座,主要是通威公司企业文化的渗透,稳定了学员的思想,认可了通威班教育理念。大部分学员充满自信和热忱,养成了团队合作精神,逐渐认同饲料行业,认同通威公司的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

每年的七、八月份,一年级“通威班”的学员,开展体验式实习,即充分征求学生意见,安排所有学员到不同分公司,经培训后到生产一线跟班实践,了解通威公司饲料生产全过程,熟悉饲料生产工艺。

学校与企业希望通过这个阶段培训和生产实践,让学员了解饲料生产工艺、销售、品质管理等基本流程,可以坦然面对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并进一步了解“通威班”的所有学员,逐步选拔优秀学员,给予奖励,淘汰一部分后进学员,以增强“订单式”培养的活力。

第二阶段:“成长”。

二年级的第一学期,依然以稳定专业思想为主。这一阶段,主要安排部分一线人员,如一线业务员、业务经理、技术骨干,以杰出校友为主,以其奋斗经历为主线逐步深入引导学员,进一步了解企业文化,并内化成为自己的行动准则。

江苏省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水产养殖技术专业采取“1.5+0.5+0.5+0.5”的培养模式。[1]学生在二年级的第二学期主要是生产实习,公司在5―6月份安排学员利用两个月时间到南京、扬州等养殖基地进行水产养殖生产培训,主要深化水产养殖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强化鱼类养殖技术、水质调控技术、常见鱼虾蟹类病害诊断技术、常用渔用药物的使用技术等水产养殖基础技能的培训。部分学员可根据个人意愿到通威公司各公司各部门内勤、化验员、鱼病热线等岗位,学习基础财务知识、办公自动化、分析检验技术等方面专业知识。

在7―9月份,公司借鉴研究生教育模式,安排部分专业人员(一般情况下是企业资深经理、管理骨干、业务骨干、技术骨干、技术专家)担任导师,根据学员的个性以及特长,充分参考学员的意见,帮助学员选择合适导师,进行单独指导。所有学员都到自己相应的岗位,在导师指导下开展工作,由浅入深,逐步适应公司的各项规章管理以及工作方式。在这一阶段,导师会逐渐选拔优秀学员推荐给公司,淘汰部分无法适应公司管理模式的学员。

第三阶段:“展翅”。

大三第一学期,经过一年半的培训及筛选,这一时期“通威班”的学生已经相当稳定。无论是学员的专业思想,还是学员对于企业文化的认可程度,都会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公司可利用学生这一时期高涨的积极性,做好引导工作,做好下一届“通威班”的宣传鼓动工作,通过学员吸引优秀学生进入“通威班”。经过几个月生产实习的锤炼,大部分学员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求知欲被激发。公司再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段时间,积极充电,提高自我。在生产实习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大概占学员的三分之一)将由公司指定高级导师进行强化培训引导。

11月份至毕业前的实习阶段,导师对学员的指导将逐步减少,学员将由浅入深逐渐独立开展养殖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客户回访、目标客户拜访、技术服务和技术营销甚至处理客户投诉等方面的学习,进一步升华和强化之前掌握的技能,掌握更熟练的技巧。

第四阶段:“翱翔”。

毕业一年之内,学员加盟通威公司后,会根据自己的意愿进入市场部或市场服务部,同时可选择品管、生产等岗位工作,公司提供销售、技术多向的发展通道,也可选择通用类部门内勤、化验员等管理岗位就业。这一阶段,“通威班”学员已经发生角色转换――由学生转为员工,但是导师依然要对自己的学生负责,定期与学员交流,在这一年之内要求学员完成4―5篇工作心得。

毕业3―5年,所有学员将由新员工转为老员工,继而成为公司骨干,将成为一名优秀的市场销售、服务人员,或者一名优秀的业务主管。接着,他们将会在通威公司提供的更广阔的平台上,成为市场的片区经理、服务技术工程师,其他部门的经理助理、生产主任、主持工作的部门经理等等。

三、“订单式”培养班的管理

“订单式”培养班主要以虚拟班级的形式存在,即平时分散学习专业知识,定期召集开展培训,也就是所谓的“形散而神不散”,其运作的基本原则就是所有的课内时间不变,所有的课外时间(其中包括周末、假期等)归企业。每一个学期结束后,企业可根据表现情况对学生作出评价,给予一定的奖学金或者助学金等物质鼓励。同时,一部分不适合在“订单式”培养班的同学被淘汰出班,一部分新成员又会加入这个班。这种淘汰更新,不仅可以给“订单”班带来活力,同时也可以增加“订单”班学员的危机感,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学习热情,进而带动周围的同学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形成良性互动。

四、关于“订单式”培养模式的思考

由近些年的办学实践可知,现在我们遇到的不是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而是学生供不应求的问题。由于生源数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限制,学生培养质量和数量都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而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就可以解决企业和学校共同的问题。[2]

在之前的校企合作中,也有“订单”培养,但学校对下单企业的要求过高,导致校企合作双方责任划分不明确。事实证明,企业在理论教育方面无法替代现在的学校教育,由企业制定系统的培养方案是不合理的,也不现实,且增加了企业负担,从而导致企业失去了成立“订单”培养班的兴趣。[3]

新的“订单”培养模式是在不影响原有教学模式的情况下开展的,充分发挥了企业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学校在专业技能培养方面的优势,不仅可以解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对前途迷茫的问题,也可以帮助企业提前选择优秀人才进行定向培养,提高学生就业的对口率。新的合作模式既保留了企业和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又降低了企业在“订单”培养中的负担,提升了企业参与“订单”培养的积极性,让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各得其所。

在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道路上,通威公司江浙片区已经成功迈出了第一步,为2011级、2012级、2013级“通威班”制定了培养计划,即“雄鹰计划”,详细阐述了不同阶段的培训内容。经过三年多校企双方的努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明显提升,学生对企业的认可程度大幅提升,2011级毕业生留职率达95%以上,大多数将成为企业骨干。

参考文献:

[1]陈小江,王权,熊良伟,等.基于水产养殖专业工学结合学生管理探索与思考[J].科技信息,2010(34).

[2]石丽敏.订单培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J].职教论坛,2005(5).

[3]申屠,江平.订单培养――高职院校“订单培养”的实践和理性思考[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Exploring the Order-based Talent Training Mode i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for Higher Vocational Aquaculture Technology Specialty

QI Fu-gang & WEI Dong-xia & FENG Wei & FANG Xi-xiu

(Jiangsu Agri-animal Husbandry Vocational College, Taizhou 225300;

Suzhou Tongwei Special Feeds Co. Ltd, Suzhou 215211,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The order-based talent training is a good way to solve th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and the enterprises' recruitment difficulties. Following the principle of free choice, reciprocity and mutual benefit, it should play their respective advantages of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to arrange the teaching contents and effective training management.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篇2

[关键词] 水产 养殖技术 成本构成 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2- 引言

水产养殖是渔业产业的重要内容,其养殖技术和深加工技术是影响整天发展建设的核心因素,养殖企业非常重视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在运营的过程中必须全面掌握水产养殖技术与其成本投入的关系,明确养殖技术在成本控制管理中的作用,这对于水产养殖的发展壮大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国家对农业发展的不断重视,着力解决三农问题成为关键,逐步增加农业财政投入,从而促进农业的发展,振兴农业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具体来说,这一目标的实现间接或者直接依赖于包含于大农业之下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相关副产业的发展水平的提升。渔业是其重要的形式之一,渔业的整体发展必然推动大农业的持续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提高水产养殖技术、降低成本投入的相关建议,分析水产养殖技术与企业成本的构成,以期服务于水产养殖企业的发展壮大。

一、水产养殖技术与企业成本的构成

从技术层面上解释,水产养殖就是指养殖户利用海水或者淡水水体加上配套的渔业设备,通过人工繁育、放养、管理苗种,科学的进行环境改良、防治病害与敌害、合理施肥、培养天然饵料、调控水质等生产措施,保证养殖的水产品生物健康繁殖、生长,并最终获得水产品的生产劳动。

水产养殖技术是决定养殖获得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能否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与科学的养殖技术和把握市场的能力有较大关系,水产养殖技术是科学养殖技术的一种,包括很多具体的生产技术,比如水产生物遗传育种技术、水产生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水产生物诱导与催产技术、水产生物饵料培养技术、微藻饵料培养技术、工厂化养殖工程与设施技术、养殖水处理技术、海上水产品繁殖与捕捞技术等,是各种技术的统称。而水产养殖成本指的是养殖户在一定时期生产经营水产品的一系列过程的费用支出,间接反映了渔业生产经营的质量和效益以及竞争力,是一项综合性指标。水产养殖技术的高低间接决定了生产成本的高低,水产养殖控制成本的能力决定了整体养殖的竞争优势,又反过来影响水产养殖技术,加强成本管理,科学利用成本,降低生产成本需要从养殖技术层面来研究,是广大养殖户经营活动的重要内容。必须提高水产养殖,提高养殖的产量和质量,科学的利用成本,实现养殖效益的最大化。

二、提高水产养殖技术,降低水产养殖成本的措施

1.多方面运用水产养殖技术

多方面运用水产养殖技术是提高养殖水平,降低养殖成本的有效方法,正确运用和理解水产养殖技术的应用范围,不仅仅只用于养殖的具体过程,还应该拓展到决策制定、销售、宣传等管理过程中,养殖企业可以从水产养殖技术的专业角度分析研究养殖的方案,便于做出科学的决策和部署,在后期的销售过程中,水产养殖技术能够提高水产品运输途中的存活率,最大限度的延长保鲜期,提高商业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在宣传过程中,不要局限于宣传的载体,从专业的角度将产品展示于众人眼前,让人们更信服,有利于建立厂家与消费者的信赖感。因此,多方面的运用水产养殖技术能够提高产品的收益,降低生产的成本,提高整体实力。

2.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实现水产养殖技术的自主更新

只有不断的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水产养殖技术,使其与社会的发展同步才能保持养殖户的整体竞争力,同时先进的养殖手段能够节省许多生产成本。水产养殖技术的自动更新需要水产科学技术的创新,通过生产实践不断研究摸索新的养殖方法,提高养殖的效率。养殖户应该适当的增加技术研发的投入,包括科学技术人才、资金、设备的投入,保障水产养殖技术的自主更新,建立独特的养殖技术体系,申请养殖技术专利,保持领先地位,国内不少水产养殖企业都拥有自己的科技研发队伍,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保持企业的实力和技术的先进性。虽然短期的成本会很高,但是从长远的角度分析,带来的经济利润是巨大的。

3.加强员工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员工的水产养殖技术水平

水产养殖技术的高低取决于员工的科学文化素质高低、知识储备的多少、理解创新能力的强弱、实际运用能力的高低,决定着整个养殖企业的生存发展,决定着养殖企业在整个水产品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从辽宁地区的水产养殖企业可以看出,整个工作人员经历过专业技术培训的只占25%,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只占4.3%,接受过中等以上职业教育的只占0.36%,没有接受过任何教育或者培训的比例超过70%,因此,加强员工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其专业技术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知识掌握水平是提高水产养殖技术的必要措施,也是降低生产成本的主要手段。

4.加强企业间合作,促进水产养殖技术的共享

水产养殖企业往往通过借鉴学习外部的较为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在结合自身生产实际情况,消化吸收,并进行改进和重组,实现提升自身养殖技术水平的目的。对于广大中小型水产养殖企业来说,“合则两利”的原则必须坚持,通过企业间的合作交流,实现技术的互通,将优势技术互补,达到提升自身水产养殖技术水平、优化配置资源、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目的。

5.产、学、研相结合,促进水产养殖技术快速提升

水产养殖企业必须加强与科研机构、大中专职业技术院校的合作交流以及技术研发,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水产养殖技术水平,提高生产队伍的整体素质,实现科研与生产力的转化,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科研机构能够为企业提供实际需要的养殖技术,职业技术学院能够为企业提高高素质人才,实现各取所需的目的,逐步提升水产养殖技术的综合水平,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投入,实现利润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博亚.2011年国家支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1,(7):12.

[2]郭国防控制和降低水产养殖成本的关键技术[J].水产科技.2007,(4):29

[3]刘新山。渔业行政管理学[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107.

[4]于孝东.水产养殖企业的经营之道[J].科学养鱼,2000,(12):14.

[5]潘开宇.渔业企业经营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39-40.

[6]郭国防.控制和降低水产养殖成本的关键技术[J].水产科技,2007,(4):29.

[7]徐翔.浅析企业隐性成本管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8):120.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篇3

按养殖规模分类按照《中国畜牧业年鉴》对生猪养殖规模的规定,生猪养殖模式主要分为散养、小规模、中规模和大规模等4种养殖模式。其中,散养年出栏生猪1~49头;小规模养殖年出栏生猪50~499头;中规模养殖年出栏生猪500~9999头;大规模养殖年出栏生猪10000头以上。从稳定生猪生产、改善猪肉质量安全状况的角度看,小规模养殖和中规模养殖的优缺点具有相似性。因此,本文将从农户散养模式、中小规模养殖模式和大规模养殖模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农户散养模式农户散养模式是指以农户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的生猪分户饲养模式,主要存在于全国各地的广大农村地区。近年来,随着生猪规模化养殖的发展,生猪散养户数量及其出栏量占全国生猪出栏总量的比例逐年减少。2002至2010年期间,全国生猪散养户数由10433万户减少到5909万户,散养生猪出栏量占全国生猪出栏总量的比例由62.6%下降到35.5%。与规模化养殖相比,生猪散养模式具有如下主要优势:能够充分利用秸秆、菜叶等农副产品,生猪饲养的饲料成本低;能充分利用农村闲散劳动力,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资金、设施、技术等投入少,易规避养殖风险和市场风险。但生猪散养模式也存在许多明显的劣势,主要是:精力投入不够,饲养管理不规范,疫病防控程序不完善;饲养方式传统粗放,饲料利用率低;地域分布较分散,信息传递、技术服务和监管难度大。中小规模养殖模式中小规模养殖模式是指专业化水平较高、生猪养殖数量较大、商品率较高、年出栏生猪在50~9999头之间的生猪养殖模式。2002至2010年期间,全国生猪中小规模养殖户数由103.40万户增加到264.47万户,中小规模养殖模式的生猪出栏量比例由54.09%增加到57.87%。其中,年出栏生猪在500~2999头之间的中小规模养殖户数由2.75万户增加到19.91万户,年均增长率28.08%,出栏量占全国生猪出栏量的比例由2.94%增加到19.14%,年均递增率26.39%。这说明中小规模养殖模式是我国主要的生猪养殖模式,年出栏生猪在500~2999头之间的中小规模养殖模式是未来发展的主导模式。与散养模式相比,中小规模养殖模式具有以下主要优势:采用新的饲养技术,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实行专业化生产方式,提高了生猪生产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但中小规模养殖模式也存在许多明显的劣势,主要是:面临各种各样的疫病风险和各种潜在的市场风险,抗风险能力较差;由于饲养规模较大,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粪尿污水,环境污染较严重。大规模养殖模式大规模养殖模式是指饲养的数量达到一定的规模,一般指年度商品猪出栏量在10000头以上,生产经营趋向于集约化、专业化,以高投入求得高效益的生猪养殖模式。2002至2010年期间,全国生猪大规模养殖户数由890户增加到3679户,出栏量占全国生猪出栏总量的比例由1.49%增加到6.63%。这说明大规模养殖模式在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与中小规模养殖模式和散养模式相比,大规模养殖模式具有以下主要优势: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实行集约化养殖,生产效率高;规模大,不会轻易退出,而且大规模养猪户对市场波动有较好的把握,有利于稳定生猪的生产;采用标准化的养殖方式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手段,提高了商品猪的质量安全水平。但中大规模养殖模式也存在许多劣势,主要是:养殖规模较大,而且养殖相对集中,面临各种各样的疫病风险和各种潜在的市场风险,风险水平高;产生的污染物多,环境维护难,据有关数据统计,万头养猪场日排放污水60~90t,粪便8~10t[1]。1.2按养殖阶段分类依据生猪养殖的不同阶段,生猪养殖模式主要分为专业仔猪养殖模式、专业育肥猪养殖模式、专业种猪养殖模式、全程饲养养殖模式。专业仔猪养殖模式专业仔猪养殖模式是指养猪户饲养母猪生产仔猪,仔猪断奶后饲养到一定体重时销售给育肥猪饲养户饲养的一种生猪养殖模式。母猪主要从附近的大型规模猪场或种猪场购得,或从自家母猪所繁殖的母猪中挑选,所生产的仔猪主要提供给周围的专业育肥猪养殖户。与专业育肥猪养殖模式相比,专业仔猪养殖模式具有以下主要优势:种猪群确定后,只需购买所需的兽药和饲料,流动资金需求较少;种猪群一旦固定,就很少到场外购猪,从外界带入疫病的机会减少,疫病发生的机率小。但专业仔猪养殖模式也存在许多劣势,主要是:不但要建造怀孕母猪舍、哺乳母猪舍、仔猪保育舍,而且猪舍结构要求高,需较高固定资金投入;种猪的饲养和仔猪的培育都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对饲养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专业育肥猪养殖模式专业育肥猪养殖模式是指养猪户到仔猪专业市场或专业生产仔猪的猪场购买断奶后的仔猪进行育肥,直到90~100千克时出栏销售的一种生猪养殖模式。采用该模式的养猪户大多数分布在我国粮食主产区,是目前我国生猪生产结构中的主要力量。与专业仔猪养殖模式相比,专业育肥猪养殖模式具有以下主要优势:饲养周期短,从仔猪投入到商品猪出栏一般只需3~4个月;经营方式简单,猪群全进全出,猪舍结构相对简单,对设备要求不高,固定资金投入少;市场风险较小,可根据市场行情的波动随时调节饲养数量。但专业育肥猪养殖模式也存在许多劣势,主要是:从仔猪专业市场或专业生产仔猪的猪场购买断奶后的仔猪,仔猪的质量得不到充分保障;由于饲养周期短,养猪户要不断购买新的仔猪,需要流动资金较大;仔猪的购买和商品猪的销售都要受到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收益易受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专业种猪养殖模式专业种猪养殖模式是一种专业生产种猪出售给其他需要种猪的养猪户特殊的饲养模式。专业种猪养殖模式是一种非常专业的饲养模式,它不仅要求饲养者掌握较高水平的育肥技术,而且还要求饲养者对种猪系谱有较好的把握[2]。与专业育肥猪养殖模式相比,专业种猪养殖模式具有以下主要优势:利润水平较高,种猪售价一般没有统一的标准,往往是商品猪价格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质量有保障,种猪群一旦固定,就很少到场外购猪,保障了猪场安全卫生。但专业种猪养殖模式也存在明显的劣势,主要是:固定的猪群会导致猪场缺少杂种优势,出售种猪的总数量可能较少,同时在选种、育种、系谱保存和性能记录等方面要花费饲养者很多的时间和精力。1.2.4全程饲养养殖模式全程饲养养殖模式是指养猪户历经从仔猪生产、仔猪培育、肉猪育肥直到90~100千克时出栏销售的整个生产、经营、管理过程,是专业育肥猪养殖模式和专业仔猪养殖模式的综合。与其他养殖模式相比,全程饲养养殖模式具有以下主要优势:收益水平高,可获得仔猪培育和肉猪育肥两部分的收益;卫生防疫有保障,采用自繁自养的生产方式,减少外购猪带入疾病的机会。但全程饲养养殖模式也存在一些劣势,主要是:猪舍的建设和仔猪、种猪的饲养,需要大量的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投入;生猪生产各个环节的饲养管理,需要掌握较高技术水平的饲养人员。

按养殖特征分类从养猪户的养殖特征来分类,生猪养殖模式主要有传统养殖模式、过渡养殖模式、现代养殖模式、生态养殖模式和健康养殖模式。传统养殖模式传统养殖模式是指养猪户以世代相传的直接养殖经验为技术基础,单纯依靠有机物质循环,在庭院内从事生猪养殖活动的一种“小而全”、自给自足或半自给自足的养殖模式[3]。传统养殖模式是在原始养殖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以兼业形式存在,以农户为生产单元,养殖目的一般是满足家庭需要,主要存在于偏远落后的山区。与现代养殖模式相比,传统养殖模式具有以下主要优势:养殖所需劳动力来源于农户家庭自身,土地为农户自有土地,饲料主要来源于农户家庭的种植业所得,降低了生猪的生产成本;养殖规模为1~3头,养殖规模远远低于环境承载量,对生态环境影响小。但传统养殖模式也存在一些劣势,主要是:技术主要来源于农户自身的长期摸索和积累,技术水平较低;在庭院内从事生猪养殖活动,人居环境较差。过渡养殖模式过渡养殖模式是养猪户部分采用现代养殖的相关技术和投入品,把直接经验和现代养殖技术相结合,专业化程度明显高于传统养殖的一种生猪养殖模式[3]。过渡养殖模式是在传统养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养殖目的是获取商品收益,养殖收入是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过渡养殖模式具有以下主要优势:规模较大,而且部分采用了现代养殖的技术和投入品,大大提高了饲料的转化率;自我积累、滚动投入的资金投入方式,每次投入较少,而且对外部市场的变化反应灵敏,市场风险较小。但过渡养殖模式也存在一些劣势,主要是:能够迅速应对市场变化,改变饲养数量,不利于生猪的稳定生产;过渡养殖模式的粪污部分作为养殖集中区域种植业的肥料,其余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对周边环境污染较大。现代养殖模式现代养殖模式是养猪户通过大量接受农业生产以外物质和能量的投入,依靠现代工业装备来完成由人力操作到机械化、电气化甚至自动化操作的转变,加快物质和能量的循环速度,提高商品猪生产效率的一种广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生猪养殖模式[3]。现代养殖模式以企业为生产单元,养殖目的是获取商品收益。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现代养殖模式具有以下主要优势:以工业化方式开展生猪生产,技术水平高,饲料转化率高,提高了生猪的生产率;采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疫病防控体系健全,生猪产品质量比较稳定。但是现代养殖模式也存在一些劣势,主要是:饲养人员、设备等的专用化程度较高,使得养猪户的进入、退出壁垒较高;所产生粪污中的大部分需要单独处理,容易造成养殖集中区域的环境污染。生态养殖模式生态养殖模式是利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的方法,将现代科技成果与传统畜牧技术精华相结合而建立起来的、适度集约化经营管理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和良性循环的一种生猪养殖模式[4]。生态养殖模式以企业、合作社或专业养殖户为生产单元,养殖目的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保证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与现代养殖模式相比,生态养殖模式具有以下主要优势:能充分利用秸秆、菜叶等农作物废弃物,而且养殖产生的粪污经处理后成为有机肥,作为养殖集中区域种植业的投入品,形成种养结合的良性循环;采用适度集约化的经营管理方式,注重生态效益,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人畜分离,生猪很少发生疫病,生猪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较高。但生态养殖模式也存在一些劣势,主要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采用适度集约化的经营管理模式,生产率相对较低;生产技术以外部引进为主,主要为生物技术,对饲养人员要求较高。健康养殖模式健康养殖模式是以动物生理学、营养学、生态学、系统学以及供应链管理为依据,采用有利于生猪健康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集成技术、材料、方法、装备、设施和工艺,为生猪提供良好的、有利于快速生长的生态环境和安全营养饲料,使其生长发育期间最大限度的减少疾病发生,最终生产出无公害的生猪产品的一种具有较高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的生猪养殖模式[3]。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健康养殖模式具有以下主要优势:充分利用现代养殖高效率的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生猪的生产效率;人畜分离,通过采用精确的环境调控技术和良性可循环的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提高了生猪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生猪的稳定生产。但健康养殖模式也存在一些劣势,主要是:养殖规模较大,而且采用各种先进的饲养装备、设施和工艺,因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技术、设施、工艺等先进,对饲养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按经营方式分类依据养猪户的经营方式,生猪养殖模式主要有自主经营模式、公司一体化经营模式和产业化经营模式。

自主经营模式自主经营模式是指养猪户能够独立自主地对自己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做出决策和进行经营管理的一种养殖模式。其特征是养猪户自负盈亏,资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统一。目前,从事自主经营模式的养猪户在中国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养猪户数量庞大,规模不等,不仅包含专业仔猪养殖户、专业育肥猪养殖户、专业种猪养殖户等专业养殖户,还包含自繁自养养殖户。与产业化经营模式相比,自主经营模式具有以下主要优势:独立做出决策和行使经营管理的权利,减少了决策时间;根据其养殖对象的特点,具有相应的养殖优势。但自主经营模式也存在一些劣势,主要是:谈判能力较低,交易费用较高,降低了规模收益的水平;对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比较低,受市场变动的影响较大。公司一体化经营模式(集团经营模式)公司一体化经营模式是指由一个公司独立开展生猪养殖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包括育种(提供种猪)、仔猪生产、育肥、屠宰、猪肉销售、饲料生产与供应、信息和技术服务、生产经营管理等内容,独立分享养猪的利润和承担各种风险[5]。该模式多被大型养猪企业所采用,与产业化经营模式相比,具有以下主要优势:管理高度集中,有利于保证生猪生产的稳定性和猪肉的质量安全水平;仔猪、饲料等原料的采购活动和商品猪的销售活动都发生在公司内部,降低了交易费用;从业人员素质水平普遍较高,而且规模较大,有利于优良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但公司一体化经营模式也存在一些劣势,主要是:独立开展生猪养殖过程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不仅资金需求量大,而且不利于培育核心竞争力;单独面对生猪养殖各个环节的疫病风险和市场风险,风险水平较高。产业化经营模式产业化经营模式是指用管理现代工业的办法来组织生猪的生产和经营,以国内外生猪及其制品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围绕生猪产品,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生猪养殖模式[6]。产业化经营模式主要包括“公司+养猪户”模式、“公司+基地+养猪户”模式、合作社模式及在此基础上的各种衍生形式。与自主经营模式和公司一体化经营模式相比,产业化经营模式具有以下主要优势:合作分工,从事最擅长的核心业务,有利于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实施“五统一”管理(统一供应良种、统一供应兽药和饲料、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饲养模式、统一组织销售),不仅降低了养猪户所面临的疫病风险和市场风险,而且有利于保证生猪生产的稳定性和猪肉的质量安全水平。但产业化经营模式也存在一些劣势,主要是:构成主体多而复杂、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管理难度大、监管成本高;利益协调难度大,关系不稳定,违约现象较多。按经营范围分类依据生猪养殖的相关产业链经营范围,生猪养殖模式主要有多元化养殖模式和专业化养殖模式。专业化养殖模式专业化养殖模式与多元化养猪模式相对应,是指只从事生猪养殖产业,而不经营其他产业的一种养殖模式。无论规模大小,绝大多数的养猪场都采用这种模式。只有少数人、财、物等资源雄厚的大集团或公司采用多元化养殖模式。与多元化养殖模式相比,专业化养殖模式具有以下主要优势:把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于生猪养殖业,有利于生猪养殖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只涉及生猪养殖产业,所需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少。但专业化养殖模式也存在一些劣势,主要是:专业化养殖模式由于只涉及生猪的养殖环节,综合竞争与盈利能力较差;由于无法通过相关产业分摊生猪养殖过程中的各种风险,抗风险能力较差。多元化养殖模式多元化养殖模式是指以养猪业为主,兼营饲料、兽药、屠宰、销售等相关产业,有种猪、仔猪和商品猪,实行自繁自养的一种生猪养殖模式[7]。该模式不仅要求公司要有雄厚的资金实力,而且要求公司具有高素质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因此该模式比较适合于有实力的大集团公司。与专业化养殖模式相比,多元化养殖模式具有以下主要优势:包含生猪生产加工的各个环节,盈利能力强;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具有较高的抗风险能力。但多元化养殖模式也存在一些劣势,主要是:涉及生猪养殖的整个产业链,资金需求量大;生产和管理过程复杂,对技术和管理人员的要求高。其他养殖模式除了以上几种养殖模式外,现实中还存在着许多其他养殖模式,例如:150标准化养猪模式、生猪“4450”养殖模式、三级闭环养猪模式、六马精细标准养猪模式等。

不同生猪养殖模式对生猪生产稳定性和猪肉质量安全的作用机制

不同的生猪养殖模式对生猪生产稳定性和猪肉质量安全的保障作用不同,下面分别从养殖规模、养殖阶段、养殖特征、经营方式和养猪相关产业链经营范围五个方面来分析不同的生猪养殖模式对生猪生产稳定性和猪肉质量安全的保障作用。1)养殖规模越大,越有利于保障生猪生产的稳定性和猪肉的质量安全水平。大规模养猪户具有较高的退出壁垒,对其退出生猪养殖业有很大的制约作用,而且大规模养猪户对市场波动有较好的把握,有利于生猪的稳定生产。同时,大规模养猪户具有其他养殖模式养猪户所不具有的健全的基础设施、科学的疫病防疫程序和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而且采用标准化的养殖方式,无论是饲料、疫苗的采购还是饲养环境和过程的控制都有严格的质量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猪肉的质量安全。2)养殖阶段越全,越有利于保障生猪生产的稳定性和猪肉的质量安全水平。全程饲养养殖模式的养猪户从事生猪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对于仔猪生产、仔猪培育和肉猪育肥各个阶段都有很好的把握,有利于生猪的稳定生产。同时,全程饲养养殖模式包含了从仔猪生产、仔猪培育、肉猪育肥直到90~100千克时出栏销售的整个生产、经营、管理过程,相对于其它阶段性的养殖模式来说,能够保证生猪饲养的各个阶段的质量安全水平,而且能够减少由于外购猪所带来的疫病风险。3)健康养殖模式有利于保障生猪生产的稳定性和猪肉的质量安全水平。健康养殖模式以供应链管理、系统学为依据,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相应的生产计划,有利于生猪的稳定生产。同时,健康养殖模式从动物生理学、营养学和生态学的角度出发,不仅为生猪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安全的营养饲料,而且保护了人类身体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安全,有利于保障猪肉的质量安全水平。4)公司一体化经营模式有利于保障生猪生产的稳定性和猪肉的质量安全水平。公司对市场需求信息有较好地把握,能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及时做出调整,有利于生猪的稳定生产。同时,公司一体化经营模式包含生猪养殖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包括育种(提供种猪)、仔猪生产、育肥、屠宰、猪肉销售、饲料生产与供应、信息和技术服务、生产经营管理等内容,不仅保障了生猪养殖各个阶段的质量安全,而且通过对屠宰加工和猪肉销售环节的质量控制,保证了猪肉的质量安全水平。5)多元化养殖模式有利于保障生猪生产的稳定性和猪肉的质量安全水平。多元化养殖模式由于涉及多个产业,能够根据其他产业的市场情况调节生猪的生产,有利于生猪的稳定生产。同时,多元化养殖模式兼营饲料、兽药、屠宰、销售等相关产业,不仅保障了生猪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环节投入品的质量安全,而且保障了生猪在屠宰加工和最终猪肉销售环节的质量安全。

良好的生猪养殖模式是稳定生猪生产、保障猪肉质量安全的重要基础,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不同角度对生猪养殖模式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各种模式的优缺点和不同生猪养殖模式对质量安全和生产稳定性的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大规模养殖模式、全程饲养养殖模式、健康养殖模式和公司一体化经营模式更有利于保障猪肉的质量安全水平和生猪生产的稳定性。但不同的生猪养殖模式具有不同的适用条件,对于何种条件采用何种养殖模式更能保障猪肉的质量安全和稳定生猪的生产,尚需要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篇4

一、项目兴渔。抓项目建设,先后向省*局、*改革和发展、*农发办申报《*水生动物疫病监测站项目》、《*市*县鲑鳟鱼养殖及苗种繁育基地项目》、《*新型健康养殖板块项目》、《水产品交易市场、鲜活农产品配送中心项目》,以项目资金抓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三改一建”的要求,对精养鱼池、塘堰进行清淤和护坡,做到水、电、路三通,林、渠、闸、机械配套。为发展县域经济,建设小康*,生态*,和谐((,打造新天府,建设新*,我们跳出渔业抓招商,成功引进了两个项目,一个是引进吉林*特种野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开发“野山猪”项目,计划投资1.5亿元,目前已到位资金*万元。二个是引进香港老板*来我*利用*水库冷水资源养殖虹鳟鱼和种植反季节蔬菜“西洋菜”,计划投资*万元。与此同时,我们还成立了*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小龙虾专业合作社、*养鱼专业合作社等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发挥企业与农户的桥梁纽带作用,实现企业与养殖户双赢,引导订单生产,促进全*水产业发展。

二、科技兴渔。主要抓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建设。按照“工作措施到村、上下联动抓户”,“良种良法直接到池、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推广机制,通过“专家培训,技术员入户,示范户带动周边户,养殖户帮养殖户”等形式,继续借助水产公益平台,开展“水产科技拜大年”、“渔业科技三下乡”等活动,深入推进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建设。采取乡镇公益性水产技术服务员办样板示范,由他们先行试验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再进行*普及推广。如水产技术服务员*,结合我*低山丘陵地区的特点,在家乡试验稻田养鱼和鱼——藕共生的养殖模式,试验成功,明年有望在全*得到推广,对积极发展山区特色水产探索出一条新路。正是由于技术员们的辛勤努力,全*新培植渔业科技示范户*户,总户数达到*户,示范面积扩大*亩,达到1*亩,主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以上,加大有效培训力度,按生产季节开展培训,上半年共举办培训班*期,培训渔民*人,发放各种水产技术资料*份。形成以专家为源头,技术员为纽带,示范户为核心,公益为载体,连接周边渔户的技术服务网络。

三、质量兴渔。一是抓健康养殖。创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重点推广小龙虾野生寄养标准化养殖技术、18221池塘高效养殖模式、测水养鱼技术、池塘河蟹生态标准化养殖技术、池塘鱼鳖混养技术、小体积网箱养鳝技术、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80:20池塘标准化养殖技术、酵素菌生物有机鱼肥养鱼技术、黑尾鱼白养殖技术等十大技术与模式和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ny5*1-20*、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范sc/t00*-20*、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ny5072-20*、黄颡鱼养殖技术规范、池塘无公害网箱养鳝技术操作规程、无公害食品中华绒螯蟹养殖技术规范ny/t5*5-20*、池塘80:20养殖技术操作规程、克氏原螯虾与中稻轮作养殖技术规范、无公害食品鳜养殖技术规范ny/t5167-20*、无公害食品中华鳖养殖技术规范ny/t5*7-20*等十大相关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在*、*、*、*、*、*、*等7个水产重点乡镇创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小区*个。二是抓水产品生产安全。实施水产品苗种生产许可,推行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重视水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工作,加强渔业质量安全检测管理,多方筹措资金*万余元,建立鱼病检测室,购置了显微镜、光普分析仪、电子天平、解剖器具等一套常用鱼病检测设备,打破了我*鱼病检测仅凭肉眼、凭经验的传统。规范建立生产、用药、销售记录,监管率达到100%,使群众吃上放心鱼。结合燃油补贴发放,对低劣渔业船舶进行了专项整治、渔船核检、报废和“三无”渔船清理工作,并与业主签订安全责任状,确保渔业水上安全。三是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与科技局、移动公司开办了“农信通”服务平台,根据水产生产特点,定期苗种供求、市场行情、养殖技术要点等渔业信息,开展渔业信息共享服务,得到渔民的普遍称赞。

四、调整兴渔。打破传统渔业单一养殖、捕捞的思维模式,根据城乡居民精神文化消费的要求,一是抓名特优品种的引进。依托我*有利的资源条件,积极引进名特优新品种,引进开发“六鱼(虹鳟鱼*尾、胭脂鱼*尾、池沼公鱼*亿粒受精卵、娃娃鱼*条、匙吻鲟鱼*尾、黑尾鱼白*万尾)”、“一虾(小龙虾野生寄养*亩)”、“一蟹(河蟹*亩)”生产基地,促进我*水产业的发展。二是抓转变养殖观念,重点抓垂钓、农家乐、生态鱼庄、观赏鱼交易、特色餐饮等休闲渔业模式,增加农民收入,新发展各类休闲渔业基地*个,在*宾馆旁初步建起一个以虹鳟鱼为龙头的现代生态鱼庄,在城关附近建立二家特色餐饮(油焖小龙虾、虹鳟鱼生鱼片)店,半年来休闲渔业新增产值*万元。

五、依法兴渔。一是抓船舶核检。做好渔业船舶登记年审工作,依法取缔“三无”船舶,确保渔业船舶生产安全,二是做好燃油补贴对象核实和发放工作,确保补贴政策落到实处,对全县3*机动渔船第一批燃油补贴*万元已发放到位。三是抓养殖许可。进一步规范养殖许可证制度,争取到年底全*养殖许可证发放达到*%。四是抓春季禁渔。对*、*两座大库实行与长江同步禁渔,收到了良好效果,在禁渔期间实现增殖放流达到*万尾,使两库由过去无鱼变有鱼。五是抓渔业生产秩序维护。与公安、环保、工商等部门配合,加大对偷、炸、电鱼的打击力度,为全*渔业生产保驾护航。

存在的问题:

1、水产品的特色优势发展较慢,名特优水产品种所占的比重偏小。

2、水产品市场建设和流动体系跟不上。

3、水产品加工、出口创汇仍然处于空白。

4、水产技术服务体系还有待加强,一名乡镇水产公益人员分管两个乡镇任务偏重。

5、国家、省对发展“三农”的优惠政策、资金扶持涉及水产方面偏小,渔业投入还严重不足。

下半年的主要工作:

1、借助“小三场”改革的东风,启动“小三场”的改制,安置好下岗职工,保持水产一方稳定。

2、强化渔政管理,以保护水产资源和养殖者权益为重点,着重查处电打鱼、炸鱼、毒鱼等渔业违法案件,及时调处渔业纠纷。

3、抓好“野山猪”和“西洋菜”二大项目建设。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篇5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要求,加强渔业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推行水产健康养殖。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并举的理念发展养殖业,增加渔农民收入,促进渔业生态环境改善,达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稳定养殖面积,通过推进健康养殖方式的转变,增加设施投入,促进产业、品种结构的调整和提高养殖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质量安全的水产养殖业。

二、工作目标

**年通过推进水产健康养殖行动,实现以下目标:一是通过创建健康养殖示范区,创造良好的养殖环境,**年计划创建6个示范场(区),使全市示范场(区)达到20个以上,达到辐射带动周边养殖户的作用,促进养殖技术水平全面提升,水产养殖生产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目的。二是通过技术引进,技术创新和普及,明显提高水产苗种质量和养殖技术水平,在降低能耗的基础上,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渔农民收入。三是强化水产品质量的源头治理保障质量安全。全年对养殖水产品药残监督抽测样品400个以上,药残检测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6%以上。四是加强养殖生产基础设施、水产良种繁育和水生动物防疫等支撑体系建设。五是加强养殖行业的管理。严格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的发放和管理。继续推动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养殖权制度建设,全市养殖水域滩涂养殖规划的编制和颁布有新的突破,水域滩涂养殖证发证率达到80%以上。

三、主要内容和实施步骤

(一)进一步推进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区)创建工作

主要内容:**年创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示范场2个,示范面积达到1万平方米;创建循环节水池塘养殖示范场3个,示范面积600亩以上;创建大水面养殖示范场1个,面积1000亩以上。严格健康养殖示范区的申报工作,从严筛选,优先从优势水产品养殖示范园区选择一些积极性高、带动力强的园区,通过强化基础设施、水循环利用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提高水循环利用率,减少养殖用水的排放;通过技术培训、技术支持,达到依标生产的目的;通过健康养殖管理制度的建立,提高管理水平。引导生产者树立生态渔业的观念,在发展精养高产健康养殖的同

时,提倡利用生物特性多品种生态养殖,发展水库生态渔业、利用湿地进行大水面生态养殖。以南美白对虾养殖为重点,保护南美白对虾产业的健康发展。在创建第三批健康养殖示范场(区)的同时对第

一、第二批健康养殖示范场(区)进行监督和检查,保持其示范带动作用。

实施步骤:4月底前,市局选择确定第三批农业部水产健康示范场(区)申报单位名单并报农业部;5月至10月对第三批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申报单位的创建工作组织培训、进行指导和检查,并对第

一、二批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区)的示范工作进行复查,发现不合格单位上报农业部取消其称号;10月至11月按照农业部部署组织对示范场进行检查和验收,验收合格上报农业部。

(二)继续深入开展科技入户及示范推广活动

主要内容:重点示范推广我市水产养殖主导品种南美白对虾,选择一个海水、一个淡水主养南美白对虾的区县作为**年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县。海水养殖主推小面积高水位高盐度海水兑淡水全封闭健康养殖技术,淡水养殖主推以微生态制剂水质调控技术为主的健康养殖技术。通过“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使示范区良种覆盖率达到100%,普及先进、适用养殖技术、防病技术和质量安全保障技术,先进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均达到90%,示范户依标生产率达到90%。示范户平均亩产250公斤/亩,亩经济效益5000元以上。总产量比原水平提高10%,亩经济效益比原水平增加10%。

实施步骤:1月~3月为筹备阶段,确定汉沽区1.2万亩和津南区1万亩作为渔业科技入户万亩健康高科技养殖示范区。在示范县各选择25个科技示范户作为科技入户实施点,为示范户提供先进实用、配套集成的产品与设施设备,使示范户的养殖能力和养殖水平得到更加快捷有效地提高,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同时辐射带动周边养殖户500户。渔业科技入户工作主要围绕优势水产品南美白对虾产业带养殖示范园区及健康养殖示范区来进行,成立科技入户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科技入户专家组;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科技入户工程实施方案和健康高效科技养殖示范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评审和论证;确定入户指导单位,指定入户技术员,制定技术指导工作方案,做好对示范户的技术指导、监督和检查工作。4月~10月为入户指导阶段。以实施春季、夏季、秋季行动为重点进行入户指导,春季行动主要以实施养殖池水盐度的控制、健康无病虾苗的淡化养殖技术、虾苗的中间培育技术为主;夏季、秋季行动主要以实施养殖水环境的调控技术、微生态制剂水质调控的研制与推广、病害防治技术及鱼病防治药物的监测、健康养殖生产管理技术为主进行。11月~12月为总结阶段。主要工作内容是进行项目总结、抽检、验收,总结典型经验,形成验收总结报告,初步制定2009年渔业科技入户工作方案计划。

(三)加强良繁体系建设,搞好苗种生产管理

主要内容:组织做好部级水产良种场工程项目的申报和建设工作,监督指导部级水产良种场和遗传育种中心建设工作,组织做好市级水产良种场监督检查工作。积极争取资金建立

良种补贴制度,鼓励引进、选育新品种、良种。规范和完善市级水产良种场管理。继续做好苗种生产的监督和管理,重点做好南美白对虾、良种鲫鱼苗种繁育单位的监督检查工作。

实施步骤:4~5月根据项目指南组织部级水产良种场工程项目申报、验收工作;5~6月监督指导部级水产良种场和遗传育种中心建设工作及市级水产良种场的监督检查工作;4~5月对《市级水产良种场管理办法》(讨论稿)征求意见;4~6月对苗种生产单位进行专项执法检查,主要检查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检疫证、生产记录、渔药使用情况。

(四)进一步推进水生动物防疫工作

主要内容: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组织开展水生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工作,做好重大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继续组织做好鲤春病毒病的监测工作并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组织开展渔业职业兽医试点工作,制定实施方案,编写职业兽医资格考试相关资料,组织开展培训及考核工作。做好水产苗种检疫,从源头控制病害传播,加强水产养殖病害监测工作。**年继续采取机场和产地检疫相结合的办法,重点放在产地检疫,进出市苗种检疫率达到90%以上。发挥区(县)人才和技术在水产苗种检疫工作中的积极作用,经由各区(县)进出市苗种的检疫,原则上委托给区(县)进行检疫。市病害防病中心负责机场检疫和全市检疫人员的技术培训,依据每年的病害监测和疫病流行情况,制定检疫方案、检疫项目,指导区(县)的检疫工作,对区(县)目前没有能力检疫的项目由市防病中心协助检疫。年底根据各单位检疫的实际工作情况下达检疫经费。

实施步骤:4月组织水生动物防疫法律知识培训、下达鲤春病毒病专项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方案、出台《重大水生动物疫病应急预案》;4~5月研究制定《**市渔业执业兽医制度建设实施方案》,组织召开《**市渔业执业兽医制度建设工作会议》,安排布置执业兽医相关工作;5~6月出台《**市渔业执业兽医管理办法(试行)》、《**市渔业处方制度实施办法(试行)》、编写培训教材;6月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开展培训及资格考核工作,7月颁发**市渔业执业兽医资格证书,并完成渔业执业兽医和水生动物诊疗机构注册,8月公示注册机构和个人,10月对执业兽医制度建设工作进行总结。4~7月组织开展水产苗种检疫工作讨论会,安排布置检疫工作,组织检疫培训工作,全面开展水产苗种检疫工作。

(五)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

主要内容:**年在做好产地认定、产品认证的同时,鼓励和推动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证。将重点放在生产管理和产品质量监测上。计划全年新认定无公害产地20处、面积4500公顷;推荐产品认证45个。**年认证绿色水产品和有机水产品各1个。创建4个“无公害水产品基地区县”、10个“无公害水产品基地乡镇”。组织全市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开展行政执法检查。改进抽检方法,加大水产养殖环节药残监测力度,计划全年组织2次水产品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孔雀石绿、氯霉素等禁用药物残留监督抽查,抽检样品数量增加到400个以上,同比增长50%。加强检测机构建设,增加样品检测项目和提高样品检测速度。

加强用药管理。以鲫鱼出口项目为重点,加强水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管理。采取以下管理措施:一是建立

药残监测制度。投放苗种做到来源清楚,在生产中期或后期进行药残检测。二是严格落实生产记录制度。市水产局组织技术部门和渔政部门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发现无生产记录及违规用药行为依法给予相应处罚。

实施步骤:全年开展无公害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7月组织开展全市“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强化行政执法检查。重点检查产地环境是否污染、管理制度是否落实,对存在问题坚决依法予以查处。7月对鲫鱼出口生产基地进行药残检测并检查。10月组织开展“**市中秋节、十一黄金周节日期间水产品市场质量安全监测”活动,对全市水产品生产基地、部分大型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及超市进行监督抽检。11月下旬开展“元旦、春节节日期间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活动,将对全市水产品生产基地、水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等全面开展水产品监督抽检。

(六)积极推动养殖证制度建设

主要内容:制定《**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规范》,组织制定水域、滩涂养殖规划,要从渔业生产现状出发,充分考虑渔民所需空间,处理好水域、滩涂养殖功能与其他功能的关系,统筹安排好养殖功能布局。同时要将适养的浅海、滩涂、水库和盐碱地资源尽可能纳入规划,报政府批准。落实《物权法》要求,继续组织核发《养殖使用证》,作为渔民确权使用凭证,保护广大养殖生产者的自身权益,**年全市养殖证发证率要达到80%以上。

实施步骤:4月制定《**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规范》,4月下旬召开全市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动员会议,指导区(县)编制《水域滩涂规划》。5~8月全市组织核发《养殖使用证》。9~10月开展执法检查工作,检查养殖证制度建设情况,养殖证发放落实情况。11月召开养殖证制度建设工作总结会议,对成绩突出的区(县)予以表彰。

(七)全面开展水产养殖业专项执法行动

主要内容:组织开展**年水产养殖业专项执法行动,完善行动的实施方案,明确各级职责和任务,突出抓好养殖证、苗种生产许可证和养殖过程中的药品使用的执法检查,取缔无证生产和查处违法用药行为。切实加强执法人员和养殖生产者水产养殖法律法规宣传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增强养殖生产者的守法意识,加强各部门的协同配合,逐步建立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领导,以渔政执法机构为主,技术推广、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环境及水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协作配合的水产养殖业执法工作机制。

实施步骤:3月底下发《**市**年水产养殖业专项执法行动实施方案》并做好执法前的准备工作。4~6月市渔业执法机构组织各县渔业执法部门检查部级、市级水产良种场和苗种场,并到机场对外省市进入我市的苗种检疫情况进行检查。7~10月检查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优势水产品养殖示范园区、无公害生产基地渔药使用情况。4~10月市渔业主管部门将组织2次以上督查,4月下旬至5月上旬组织第一次督查,8月上、中旬组织第二次督查。11月由市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处组织区县渔业执法部门对全市水产养殖专项执法行动进行总结,于11月20日报市水产局。

四、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制

各区(县)渔业管理部门根据本地区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特别是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制定本区(县)的实施方案。为保证本“行动”实施,做到统一部署,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市成立水产健康养殖推进行动领导小组:

渔业管理处负责实施方案的制定,健康养殖示范场(区)的申报、检查、验收,养殖证制度建设、水生动物防疫、良繁体系建设、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管理工作。

办公室负责组织落实项目申报、督促检查、协调,组织验收。

科技市场处负责技术方案的制定,组织技术培训,科技入户和技术推广工作。

渔政环保处负责组织渔业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执法检查。

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处负责执法工作。

市水产研究所、技术推广站负责技术培训、技术推广、技术服务工作。

农业部渔业环境及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负责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查检测。

市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心负责水生动物病害防疫检疫,健康养殖示范场(区)技术指导工作。

各区(县)成立相应的由局长任组长各有关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明确责任,责任到人。

市、区(县)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工作的落实情况,协调相关问题,督促、检查工作执行的情况。

五、工作要求

1、强化组织领导,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各区(县)要结合本地实际工作情况,制定本区(县)的健康养殖推进行动实施方案,将推进行动纳入年度工作重点,积极完成推进行动的各项目标。在工作中落实中央支农惠农政策,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为水产健康养殖创造良好社会条件。

2、加强宣传培训,扩大示范影响。各区(县)要加强健康养殖技术培训和服务,提高养殖生产者的健康养殖理念和健康养殖技术、管理水平,突出健康养殖示范场的示范带动作用,带动本地区水产健康养殖整体水平的提升。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篇6

赴XXXX学习虹鳟鱼养殖的考察报告

20xx年11月11日至21日,XX市畜牧水产局牵头组织所属业务部门的分管领导、水技站长考察学习了XX怀柔、山东XX的虹鳟鱼养殖基地,并与当地的养殖户及水产干部进行了详细的交流。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XX市怀柔区现有虹鳟养殖场30多家,年产量约500吨。以虹鳟为主的垂钓、餐饮业达450家,虹鳟售价10-18元/斤,另收加工费10元/尾,如“鱼师傅”酒家年可销售虹鳟25吨。山东省XX县现有虹鳟养殖面积220亩,主要集中在冶源镇。冶源镇养殖虹鳟150亩,养殖户150多户,其中年产量2-3万斤的养殖户约30家,年产量5-6万斤的养殖户7-8家。现已形成集鱼卵采集、孵化、饲养、销售、饲料加工于一体的产业体系,养殖品种由虹鳟向金鳟、大西洋鲑、鲟鱼等多品种发展,年纯收入520万元。该镇还立足资源优势开展以虹鳟为特色的餐饮业,全镇有美食园、鱼村、鱼馆等30多家,推动了虹鳟产业的快速发展。二、主要措施1、领导重视,政策与资金落实到位。山东XX、XX怀柔具有得天独厚的地下水、涌泉水,水量大,水质清澈透明,水温适宜,是虹鳟鱼养殖的最佳场所。为充分发挥独特的资源优势,XX县及怀柔区政府把虹鳟鱼作为水产业发展、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点产业,从政策与资金上给予扶持。同时注重科技创新,增加科研经费,增强科技力量,开展科技攻关。XX县政府还从虹鳟卖难入手,在发展初期发挥各驻外办力量推介虹鳟产品,并承担一切费用,为虹鳟产业做大做强奠定了基础。2、依靠科技,加快虹鳟产业的发展。为了推动规模发展,XX县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开展技术指导、技术咨询等服务,并邀请青岛海洋大学教授、省水产研究所专家结合生产实际举办科技讲座,提高了渔民虹鳟养殖技术水平。怀柔区虹鳟养殖基地常年聘请虹鳟鱼研究资深专家、研究员开展新技术开发研究、专业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拥有必备的制种实验室和试验池,用作远程教育的设施,为开展试验示范和推广科技成果发挥了作用。为适应国内外市场对无公害虹鳟产品的需求,养殖基地严格按照科学规范的操作进行虹鳟的选育和饲料配制,严把疾病防治关,严禁违规药物的投入。由于无公害标准化等新技术、新成果的不断推广应用,虹鳟养殖单产水平不断提高,怀柔区单产水平为3-5万斤/亩,XX县为5-6万斤/亩,创国内先进水平;养殖成本也逐年降低,每斤成本只需4-6元,一个养殖面积200-300平方米的小型虹鳟养殖场,年可创利4-5万元。3、良种配套,为规模开发提供保障。怀柔区注重抓虹鳟鱼种苗基地建设,做到自繁自育自养,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在品种结构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选育了日本金鳟、山女鳟、白点鲑、河鳟等十多个优良品种。同时针对多年近亲繁殖导致品种退化、品质下降、个体生长缓慢等现象,组织了有关专家开展优质亲鱼的选育工作,保障了种苗质量,推动了虹鳟养殖业的发展。XX县由于水温不适宜人工繁殖,需外调发眼卵,为此县水技站聘请专家、专业人士传授苗种培育及养成技术,使每个养殖户都熟练掌握了从发眼卵孵化、苗种培育、成鱼养成至病害防治等全套技术,苗种培育成活率达60%,成鱼养殖成活率80-90%。为节约开支,冶源镇政府从XX、黑龙江等地集中调运发眼卵,分发到各养殖户自行孵化培育,使户均节约成本1000元以上。三、启示与建议1、加强领导,统一认识。虹鳟鱼养殖是一项新产业,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育,才能形成一个规模产业。由于我市虹鳟养殖刚起步,基础较弱,为此生产要上规模,必须有超前意识,耐心工作,及相应的优惠政策做后盾。地方政府要重视虹鳟产业的发展,制定优惠政策,拨出一定比例的资金扶持虹鳟产业,对虹鳟科研攻关与技术培训、创品牌、促销等给予重点扶持,并协调解决产业发展初期的困难与问题,尤其是销售难题。金融部门要放宽条件,向虹鳟产业倾斜,重点支持经营水平高、有一定影响面的基地型龙头企业,推动虹鳟产业的规模发展。2、建立规格苗生产基地,创新养殖模式。由于我市地下水资源有限,只能开发高海拔地区的山涧水养殖虹鳟,而山涧水又存在渡夏及受雨季影响水质易混浊的问题,对虹鳟苗种造成危害。因此要规模发展,必须错开高温时期,发挥南方生长速度快于北方的优势,利用秋冬季低水温开展养殖,走“集中培育,分散养殖”之路。要根据生产布局,建立县级大规格苗种(50克/尾以上)培育基地,不断扩大养殖规模。还要根据不同类型资源特点,创新养殖模式。如开发高海拔地区的水库开展增养殖;在低海拔地区利用秋冬季选择适宜水质的大中水域开展网箱养殖;发挥关闭、停产养鳗场水质清新的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开展虹鳟精养等,不断做大做强这一产业。3、培植典型,依靠效益带动生产。XX、山东虹鳟产业均经历了二十多年的风风雨雨,才不断发展壮大。我市的虹鳟养殖试验于20xx年取得初步成功,20xx年在全市推广养殖,尚属小规模分散生产。20xx年又遭遇“非典”与罕见的高 温,影响了这一产业的发展。为此,我市虹鳟产业的发展壮大,除政府增加资金扶持力度,帮助开拓市场外,还需培植典型与龙头企业,依靠效益带动生产。要抓两种典型,一种是水产技术部门先行,开展严格的标准化生产,包括采用进口饲料饲养,使养殖成本控制在每斤8元以下;另一种是培育经营机制完善,具有技术、资金、设备等优势,市场竞争力强、带动力大、辐射面广的骨干型龙头企业,如台商吴龙振先生在清流李家的养殖场,走“公司+基地+农户”之路,促进虹鳟产业发展壮大。4、加大科研力度,实现科技兴鳟。从我市目前虹鳟养殖水平看,地下冷泉水养殖产量最高,效益最好,平均每平方米产鱼20公斤,仅是考察点的最低水平;山涧水养殖更差,平均每平方米产鱼11公斤,为最低水平的一半。从养殖成本看,我市为每公斤20-26元,与XX、山东等地无法相提并论。如何降本增效成为今后虹鳟产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虹鳟要发展,科技要先行,要重视虹鳟的科研开发,增加科研经费与科技力量,组织科技人员,聘请虹鳟养殖专家,联合科研院校,针对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如病害、饲料等进行攻关,不断提高养殖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5、加大宣传,积极发展相关休闲业。要加大宣传力度,学习外地做法,通过我市驻外办力量,扩大在广东、厦门、福州等地的影响力。派出厨师学习虹鳟鱼烹饪技术,在XX开设类似“鱼师傅”的餐馆。在条件许可下,举办“XX市名特优水产品展销会”,把产品推介出来。借鉴XX、山东兴办的虹鳟餐饮与休闲垂钓业,发挥我市旅游资源点多面广的优势,因地制宜创办各具特色、适应游客需求的以虹鳟为主的旅游观光和垂钓娱乐项目,如开发将乐玉华洞、宁化银杏山庄的虹鳟养殖,建立虹鳟鱼游钓、观赏乐园,同时推出以虹鳟鱼为主的餐饮业,形成不同风味的虹鳟食品,带动虹鳟养殖业的发展。6、培育市场,拉动产业发展。养殖虹鳟鱼是一项前景十分看好的发展项目,由于南方没有规模的养殖基地,广东、厦门等地的水产批发商纷纷到XX、山东联系虹鳟产品,但路途遥远,无法运输,给我市发展虹鳟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空间。因此要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生产规模,抢占南方市场,要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大胆探索,稳步推进”的发展战略,通过扎实艰苦的努力,把我市建成南方最大的虹鳟鱼苗种基地和生产基地,为XX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作者为XX市赴XX、鲁虹鳟鱼养殖考察小组成员)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篇7

1合山市水产养殖现状及存在问题

本市现有养殖水面457hm2,其中池塘181hm2,水库265hm2,“十五”计划以来,本市的水产养殖业得到了较快发展,水产品总产量自2001年的580t提高到2005年的724,t以5%左右的幅度逐年递增。一些新的养殖模式如网箱养鱼等在本市从无到有实现零的突破,休闲渔业陆续出现成为本市水产养殖业的一个新亮点,这些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应用促进了本市水产养殖业的新发展。但在新形势面前,本市的水产养殖业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深思。

1·1养殖模式单一,生产经营分散

没有根据客观条件选择适宜的养殖模式,零星水面多,养殖规模小,一些池塘还停留在粗放滥养状态。生产效率低,成本高,信息不灵,产品开发能力和竞争能力弱,难以适应市场多样化、优质化、专业化的需要,严重影响本市水产养殖业整体实力的提高,对于发展具有本市特色的、优质的、名特优新稀水产品有一定困难。

1·2优良苗种覆盖率低,种质退化问题突出

目前,本市的水产养殖品种单一,并日趋老化,布局规划不合理,水产苗种严重缺乏,苗种大部分以外调为主,种苗质量难以保证。

1·3常规养殖多,特色养殖少,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

本市的水产养殖至今仍沿袭传统的生产模式,大都以常规鱼类养殖为主,名特优养殖很少,如虾、蟹、龟等颇受消费者欢迎的名特优品种养殖缺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养殖者普遍缺乏按市场调整生产的能力,以致品种单一、品质不优,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很大。

1·4科技服务薄弱,渔民养殖技术缺乏,科技含量低

目前,全市只有专业技术人员3名,乡(镇)水产技术推广机构没有科技人员。养殖者的渔业生产技术普遍较低,缺乏现代渔业所需的高新技术知识,淡水养殖基本上处于资源型渔业状态,生产力水平低。此外,淡水养殖的增长对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增加的依赖程度在50%,而发达地区仅为20%左右,导致生产成本高,大大削弱了水产品市场的价格竞争优势。

1·5基础设施滞后

目前,不少养殖水面逐渐变浅,排灌设施欠缺,机械化程度较低,基础设施严重滞后,苗种体系、病害防治体系、市场体系几乎没有建设,水产饲料和水产品加工等配套毫无发展,成为制约本市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瓶颈。

2发展本市水产养殖应采取的对策

2·1探索并推广适合本市水产养殖业的生产模式

本市有水库11座,其中比较适宜网箱养鱼的只有怀集水库,但这几年来,部分水库相继出现网箱养鱼,由于面积小,水位变化大,枯水期不能正常保水,一些小型水库还出现干枯,故这几年的网箱养鱼成效不大。所以要选择合适的养殖模式,对于如南洪、独山等水库,水面不大,可选择立体养殖;对于如怀集水库的,水面稍大,有一定水流,可选择适宜的河段进行网箱养鱼。合山地处桂中,有30km左右的红水河流经本市,待桥巩电站建成使用后,本市的河段水流减缓,水深增加,水面扩大,到时可进行一定规模的网箱养殖。对于生产经营分散,养殖规模小这一点,进行相对统一的基础设施建设,品种更新、科技推广,形成规模经营、批量生产,使单位渔户以水产养殖协会的形式出现在市场上,便于养鱼户统一购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形成贸易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的竞争能力。另外,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引进一些具有技术、资金等方面优势的外地老板,给他们提供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扶持他们进行大规模养殖,逐步把小规模向大规模生产转变。

2·2整合资源配置,调整养殖结构

本市水域广阔,自然条件好,但养殖品种单一,品质不优。针对这一点,优化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组合,建立符合本地客观实际的特色产业,使渔业结构调整适应市场需求。

(1)优化养殖布局。从有利于综合高效利用的原则出发,确立比较优势强的主导产业,对那些可与“洋货”抗衡的实力型水产品如:建鲤、罗非鱼、斑点叉尾鱼回等,实行重点扶持、优化发展;对于那些无优势可言、竞争力弱的水产品如鳙、鲢等,应适当削减调整,以腾出资金支援发展竞争力强的优势产品,形成一村一品、一方一业的养殖特色。具体而言,池塘水面可以生态渔业、观赏渔业、名特优水产为主,建立优质、高产、高效的养殖基地,水库可以移植和增殖名贵经济鱼类,提高水库的养殖产量和效益。

(2)优化养殖品种。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实施名牌战略,组创名牌产品,加快品种更新,提高良种覆盖率,并大力发展名特新稀品种养殖,不断推出大批适合市场需求的高档优质水产品,重点发展虾、鳖、泥鳅、鳜鱼、本地胡子鲶、黄鳝、青鱼、鲶鱼等深受消费者青睐的淡水名特优水产品。

(3)优化养殖方式。用现代技术嫁接于传统养殖业,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发展集约化养殖。当前,主要推广80∶20的池塘养殖模式和小体积网箱名贵水产品养殖技术。

(4)优化养殖环境。大力推广健康养殖技术,提高集约化和现代化水平,改善养殖环境,减少病害发生,加强整个养殖过程的质量管理,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

(5)充分利用合山电厂冷却水资源,大力发展罗非鱼常年养殖。

2·3加强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加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提高水产养殖业的技术含量

(1)充实水产养殖专业技术队伍,增编增员,确保高新养殖技术有较强的推广队伍。

(2)加强与水产养殖发达地区同行业及各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派专业技术人员到水产发达地区学习考察,引进先进的养殖新技术、新品种,提高整体科技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建立一支科研队伍,加强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研究,扩大科技储备、科技开发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

(4)建设水产良种繁育场,做好水产良种的选育,解决渔民购种难的问题。

2·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营造安全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篇8

为搞好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促进我县水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某水产专业技术推广站决定为水产养殖户培养“专家”,提供优质可靠的技术保障,这一举措得到广大水产养殖户的普遍欢迎和高度赞扬!

近年来,我县水产养殖业取得迅速发展,各种水产养殖户发展到**家,随着科学养殖技术的发展,对水产养殖推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强化服务推广人员的技术含量,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是当务之急、势在必行。今年以来,该站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深入基层养殖户开展调研,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挖根源找不足,努力强化服务质量,积极制定为民服务的措施和制度,把为水产养殖户培养“专家”作为今后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

据该站*站长介绍,培养水产“专家”重点做好“五个坚持”:一是坚持人才培训。加大对水产科技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专业培训、定期进修、继续教育等多种途径,不断更新和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服务基层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坚持因人攻关。科技人员根据自己专长和工作经验,选择课题攻关,使科技人员知识向专业化、精细化发展。三是坚持深入基层调研,将结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四是坚持重用专家、奖优罚劣的分配激励机制,将职工的工作成果与职称晋升、岗位调整挂钩,调动职工提高工作能力、争当专家的积极性。五是坚持保障“专家”的切身利益。要充分保障水产科技人员的切身利益,特别是提高“专家”待遇,确保水产技术推广事业后继有人。

该站*站长说,加强和改进水产技术服务是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要在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病害防治,渔药使用及渔政管理等工作中更好地管理和指导,必须采取措施有效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水产技术推广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才能更好的为水产养殖户提供咨询和指导服务。我们要将培养“专家”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下去。

上一篇: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范文 下一篇: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