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基本知识范文

时间:2023-12-05 17:20:47

水产养殖基本知识

水产养殖基本知识篇1

关键词:中等水产养殖特色专业;建设;目标定位;策略

中图分类号:S9-4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由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专业化分工也越来越细,水产养殖业对人才的需求层次也有了更加细致的要求。只有培养多类型、多层次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够有效地满足水产养殖业对人才的需求。现阶段,中等水产养殖特色专业建设的关键是做好专业建设目标定位工作,采取科学的建设策略,提高特色专业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目标定位——专业建设的首要环节

2.1在建设中等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过程中,办学主体应当寻求自身的发展特色

在自身优势资源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水产养殖专业改革,完善水产养殖专业教学。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需要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依据,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布的特色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工程和教学质量提升等文件,密切围绕国民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对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和技术的需求,根据学校的整体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科学的特色专业建设目标与思路。作为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建设中等水产养殖特色专业应当进行全方位变革,而变革的首要环节就是合理的目标定位。培养特色人才是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目标指向。制定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目标应当根据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中的人才需求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教学活动内容也应当符合水产养殖业生产和经营的需求,以此为基础大力培养具有求真务实精神和扎实理论基础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复合型技术管理人才,有效解决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中遇到的一系列矛盾,促进水产养殖产业的科学管理和开发。

2.2培养特色人才是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重点目标

不同的中职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如师资情况、人才地域差别、学校基础设施等,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水产养殖特色专业建设目标的实现。在具体的教学中,培养水产养殖管理人才、水产动物饲料和营养方向人才、水产经济动物病害防治方向人才、水产增养殖方向人才等是建设水产养殖学特色专业的目标定位。

2.2.1在素质结构上

不同细分专业方向的人才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素质,不但要牢固掌握水产养殖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技术,而且要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养成求实创新意识、价值效益意识、环境意识、竞争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从而能够胜任水产养殖产业的相关工作。

2.2.2水产养殖特色专业应当重点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基础理论和生产实践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而提高自身的水产养殖管理能力、技术开发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将所学的知识、技能灵活的运用到水产养殖产业的相关工作当中。

2.2.3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应当突出本学科特有的专业知识

通常水产养殖专业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水质分析、生态学、水生生物学、水产微生物学等知识。水产养殖特色专业不但要重视培养学生水产经济动植物增殖养殖、病害防控、饲料和营养等方面的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掌握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和前沿研究,赋予水产养殖特色专业更加鲜明的特色,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时代性强的复合型人才。

3 中等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建设策略

3.1 创新建设中等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理念

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灵魂与先导式创新教学理念。教学理念对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绩效与方向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需要重新评估传统的以职能、技术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构建能够符合水产养殖产业发展趋势的新型教学理念。建设水产养殖学特色专业的理念应当具有层次性,不但包括知识、技能、能力的培养,还包括专业精神的指引,实现教学形神统一。

3.1.1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需要重视运用科学精神的引导作用

培养水产养殖专业学生建立科学的价值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学生在掌握水产养殖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掌握一些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树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利益与冲突、经验与反思中不断发展。

3.1.2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需要重视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理念

改革水产养殖传统的以教材、教室和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学生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

3.2 改革建设中等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管理机制

完善激励性管理模式是改革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管理机制的重要目标,通过鼓励学生和教职工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和教职工的内在动机与需求,以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在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中的重要作用,促进水产养殖特色专业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管理机制应当从过程式管理向目标式管理转变,从行政化管理向民主化管理转变。积极推行教师、学生、社会、专家多方结合的管理互动机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构建开放式的管理体系,促进水产养殖特色专业建设朝着高效率的方向发展,增加学科教学的活力。总而言之,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应当从创新教学管理机制的高度出发,积极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专业教学方法。

3.3 重新构建建设中等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模式

为了实现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目标,就必须采用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新构建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培养模式。

3.3.1以水产养殖产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

合理确定水产养殖的专业方向,并制定相应的课程体系。在综合考虑学生素质、从业能力、岗位需求等诸多因素后,合理确定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融入到水产养殖特色专业培养模式的构建当中,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提高水产养殖学特色专业的针对性。

3.3.2将专业教学和实践紧密结合

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水产养殖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在构建水产养殖特色专业时,应当采用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专业特点和培养方向,找准科研项目和生产企业,以到场地实习或项目实验的形式开展专业教学,提高教学的灵活性。

3.4 调整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师资队伍

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是建立水产养殖特色专业的重要保证。在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时,必须根据水产养殖专业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调整师资队伍结构,注重教师的职称、学历、年龄等的互补,在人才培养、人员配备和人才引进方面,注意向水产养殖特色专业上适当倾斜,为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做基本的人才保障。另一方面,水产养殖专业的教师必须不断补充、吸纳新的知识,以适应现代水产养殖特色专业教学的需求。教师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到工厂、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

4 结语

终上所述,建设中等水产养殖学特色专业是我国水产养殖产业迅猛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满足水产养殖业对人才的需求,相关中职校就必须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通过建设水产养殖特色专业,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技能水平以及能力水平等,使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生尽快适应专业岗位要求。

参考文献

[1] 李文红,程光平,马瑞宁.水产养殖学本科专业课程改革途径初探[J].高教论坛,2012,04(20).

[2] 刘焕亮,刘长发.水产养殖学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04,01(20).

[3] 丁淑荃,魏建忠,鲍传和,等.水产养殖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9(30).

[4] 周兴华,郑宗林,何利君.水产养殖学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15).

水产养殖基本知识篇2

关键词养殖户;生态认知;健康养殖;环境保护;行为决策

中图分类号F32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3)10-0169-08

近年来,国内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掀起民生问题风波,为全社会广泛关注,2008年的三鹿“毒奶粉”事件,以及随后陆续爆出的瘦肉精、染色馒头、地沟油等一系列重大事故,让食品安全的阴霾挥之不去。2012年“食品安全”更是成为我国十大民生问题之一,我们不禁要问,明天我们还能吃什么?而在畜禽产品方面,从最初的苏丹红鸭蛋到禽流感事件,其质量安全问题一直是食品安全问题的焦点所在。消费者对产品质量信心不足,使得整个畜禽产业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前不久曝光的“速生鸡”事件,将畜禽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再次推上了风口浪尖。在社会关注和消费者产品质量安全消费的诉求之下,建立健全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体系迫在眉睫。保证产品质量安全,找准源头是关键,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则关键在于养殖环节。养殖从业者在养殖过程中的药品投入、饲料使用、疫病防治等行为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下游环节的产品质量,最终决定了终端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同时,畜禽养殖从业者生产行为与生态环境保护息息相关。目前我国畜禽养殖产业仍是分散的小规模养殖户所占比重较大养殖水平普遍偏低,养殖环节脏、乱、差现象一直无法得到有效改善。由于没有采取相应的污染物处理措施,养殖过程中畜禽粪便直接排放于生态系统,经过雨水冲刷进入水循环系统,进而造成水体污染,而其养殖异味也影响着周边的大气环境。据笔者对2011年畜禽养殖户调查数据的分析显示,只有33.83%的养殖户认为畜禽养殖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其中,28.4%的养殖户认为畜禽养殖主要带来水污染,64.8%的养殖户认为主要是空气污染。可见,养殖从业者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其自身生产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

因此,从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缓解畜禽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角度出发,对养殖户生态认知及行为决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养殖户生态认知及行为决策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实现畜禽产业发展、质量安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发展。

1文献综述

养殖户的生态认知与行为决策具体表现为养殖户对生态养殖的认知程度及是否采用生态养殖模式。生态养殖概念是在全社会生态意识增强,对环保、食品安全等问题日益关注,及“可持续发展”战略被确立为国家未来发展基本国策的背景下提出的,是指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合理规划、组织、管理畜禽生产,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畜禽养殖业与生态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形式[1]。张福绥[2]将生态养殖总结为运用现代生物学理论和生物工程技术,协调生物养殖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二者互为友好、高效发展的养殖模式,其总体目标是实现养殖生物繁育优良化、养殖技术生态化、养殖产品优质化及养殖环境洁净化。还有一些学者从空间上定义生态养殖是指根据不同养殖生物之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内,运用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实现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模式,提高养殖效益,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一种生态平衡养殖方式[3]。综合前人研究,本文生态养殖包括畜禽产品生产的质量安全和生态环保安全两个范畴[4],第一,健康养殖。以实现健康养殖为基本要求,养殖过程中注重生物安全和疫病防控,对投入品使用进行严格监管,包括正确使用兽药产品、饲料添加剂,严禁使用违禁品,严格实施休药期管理,确保畜禽产品安全生产。第二,生态保护。基于生态系统中各物质共生互补性和资源可循环利用性,发展循环养殖模式,科学规划生产布局,处理好畜禽排泄物的转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综合效益,真正实现生态环保安全。

养殖户作为畜禽产品生产的主体,他们的生态认知程度及行为决策直接关系到整个产业链的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环境保护程度的高低[5-6],多数学者认为目前农户生态认知水平处于较低水平[7],冯忠泽与李庆江[8]对农户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不够,对农业投入品合理使用规定及标准生产操作规范不了解,应加强技术培训与指导。Henson S[9]和何蒲明[10]均认为农户经营行为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Notani[11]认为行为认知直接影响到行为主体的行为意向和决策。胡浩等[12]以上海市为例,对养殖户进行健康养殖行为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进行了研究,认为养殖规模、组织形式及其风险态度对养殖户健康养殖行为影响显著。王文智等[13]从农户蔬菜质量安全认知、个人禀赋、组织形式、技术供给、市场环境和政府规制等方面对农户安全蔬菜生产行为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我国蔬菜生产主要以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其生产行为难以统一规范,应通过技术培训和政府支持等外部因素,提高农户自身素质和安全生产认知,从而为蔬菜安全生产提供条件。王常伟与顾海英[14]以江苏农户调查为例,考察了农户环境认知及其行为决策情况,并对农户环境认知和行为决策进行了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农户环境认知与行为决策之间不存在显著因果关系。本文在上述文献的基础上,以山东、安徽等水禽主产省养殖户为例,对养殖户生态认知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养殖户生态养殖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检验养殖户生态认知与行为决策是否一致,并提出通过改善显著性因素,从而影响养殖户生态养殖行为决策,促进产业发展与质量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刘雪芬等:畜禽养殖户生态认知及行为决策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10期2调研说明及描述性分析

2.1调研数据来源

2012年6-9月对山东、安徽、湖北、河北、江苏、浙江6省水禽养殖户的实地调研。调研人员为从事水禽产业经济研究1-2年,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基础的研究生。调研形式为对养殖户进行入户访谈调研,问卷质量较高,数据可用性也高于一般调研。调研共获得样本数量313户,在对问卷进行整理筛选后,获得有效问卷269份,问卷有效率达85.94%。养殖户样本具体情况如表1。

河北省639614.50%6肃宁县、滦平县湖北省648617.84%6仙桃市、京山县、监利县江苏省635613.01%6金坛市浙江省638614.13%6诸暨市、象山县合计(有效问卷)62696――6――2.2养殖户生态认知分析

养殖户的生态认知主要通过其对健康养殖和环境影响的认知两个方面来反映。具体而言,通过养殖户是否了解投入品使用规定、是否了解兽药残留、是否认为畜禽养殖对环境造成污染、是否了解畜禽排泄物可以转化利用、是否认为应该清理禽舍五个问题来反映养殖户的生态认知程度,具体见表2。

2.2.1养殖户对养殖投入品使用规定的认知

养殖投入品使用规定包括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合理使用规定,药物的合理合法使用规定,以及国家禁止药品的禁用规定等。在畜禽产业发展初期,投入品使用管理较松散,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往往是根据过往经验和直观意识使用饲料、药品等投入品。随着国家对畜禽养殖投入品规范使用的重视,各地政府对相关规定进行了宣传和技术培训,养殖户逐渐对其有所了解。但在调研过程中,了解饲料及添加剂使用事项,了解国家畜禽药品使用规定,以及兽药使用休药期等规定的养殖户仍然不过半数,为125户,占样本总数的46.47%。

2.2.2养殖户对兽药残留的认知

养殖环节兽药残留是指养殖户不正当使用投入品所带来的危害,一般包括不正确使用饲料及饲料添加剂,滥用药物及药物添加剂,用药剂量、使用方法不当等原因造成的兽药残留。另外,非法使用违禁药物和添加剂,不执行休药期也会造成兽药残留。养殖户中了解兽药残留的有108户,占样本总数的40.15%。访谈发现,养殖户了解兽药残留和了解投入品使用的情况基本一致,但有部分养殖户只是简单按照政府宣传或规定使用投入品,并没有深刻认识内在意义和作用,因此,部分了解投入品使用规定的养殖户并不了解兽药残留。

2.2.3养殖户对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的认知

养殖户对畜禽养殖环境污染认知程度较低,只有91户养殖户认为自身养殖行为会影响到周围生态环境,占样本总数的33.83%。而另外178户不认为畜禽养殖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多数养殖户甚至对该问题表示惊奇,认为畜禽养殖属于一般农业行为,不存在任何污染环境的环节。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养殖户逐渐对健康养殖有了一些了解,意识到其养殖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2.2.4养殖户对畜禽排泄物转化利用的认知

随着畜禽产业发展,畜禽排泄物大量增加,成为农村地区主要污染源之一。如果畜禽排泄物不经过任何处理转化直接排放于大自然,其分解产生的甲烷、硫化氢、氨气等200多种有毒气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并对人类及畜禽自身健康构成危害[14],同时,畜禽排泄物含有大量细菌、病毒、其它微生物及氮、磷元素,若未经处理排出,渗入土壤和地表水,易造成整个水体富营养化,且难以治理[15]。但如果经过一定技术的转化处理,畜禽排泄物所含有机物将被生物降解处理,从而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污水在经过循环系统处理后,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成分将被分解。目前,农村地区最易实现的排泄物转化利用途径,是将粪便替代化肥还田利用,或者进入沼气池循环产生清洁能源。但调研中,知道畜禽排泄物转化利用的养殖户仅有72户,占样本总数26.77%。多数养殖户虽然意识到排泄物对其生活环境的影响,但他们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直接将排泄物清理到周围无人居住的区域,不会进行后续利用。

2.2.5养殖户对禽舍的态度

合理清洁畜禽舍及周边环境能清除区域内大部分的微生物,有效的将环境污染程度降到最低。普通清扫、冲洗、通风等方法是清除病原体的基本方法,清扫、冲洗后利用生石灰、氢氧化钠等消毒剂对禽舍墙壁、地面、排水沟和排泄物进行消毒,使禽舍保持较为卫生的状态,能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和畜禽疫病发生。目前大部分养殖户已经意识到禽舍清理的重要性,共计193户养殖户认为日常应该进行禽舍清理,占样本总数的71.75%。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其它几个方面,可能是因为禽舍清理是养殖户日常养殖行为中技术要求和专业知识含量要求最低的一项,且禽舍清理后,直观改善作用较为明显,因此养殖户更容易了解它的重要性。

水产养殖基本知识篇3

关键词:虾蟹增养殖技术;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209-03

水产养殖专业是实践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应用性专业,其毕业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更要有一定创新精神和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虾蟹增养殖技术》作为高职类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课程主要讲授虾蟹类的生物学知识、育苗基本原理及技术、养成原理及技术和虾蟹类的增殖技术等。近年来,教研组教师为了更好地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理念,使学生更加符合生产一线的要求,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对课程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优化。

一、结合生产实际、优化教学内容

本课程内容的设置源于水产行业的发展,在调研和分析了江苏省和周边省市水产行业发展趋势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的基础上,在“工学结合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下,不断更新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突出学生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必需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成为合格的水产行业需要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教学内容的优化主要体现在“精、深、新、练”四个方面。“精”是指联系实际,把握区域特色突出重点。江苏省作为我国的水产大省,目前已经形成河蟹、青虾、克氏原螯虾、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等甲壳动物的特色水产业。我校培养学生就业主要面向省内和周边地区,因此在教学内容组织上,要以这些甲壳动物作为重点,讲精、讲透。“深”就是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突出虾蟹增养殖理论与养殖生产实践的密切结合。“新”是指在教学内容方面,根据虾蟹养殖技术、养殖方式及养殖品种的发展变化,删繁就简,推陈出新,引进和介绍国内外虾蟹增养殖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如把抗病毒对虾苗种培育、大棚养殖对虾技术、河蟹生态养殖等本学科最前沿的内容充实到课程教学之中。“练”是指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使学生能更快适应生产岗位的要求。水产养殖专业是实践性和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因此需要增加实验教学课时,使之达到总课时的30%左右,同时需将专业实践和顶岗实习纳入课程体系,并构建相对对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改革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水产养殖技术作为我校2010年新开办的专业,教学基础相对薄弱,本课程主讲教师缺乏生产实践经验,但充满创新精神,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为此课程组归纳总结出以下三种方法。

1.提高教学趣味性。学习的动力来源于对所学内容的兴趣,课程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好的开篇可以起到先声夺人和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师提出问题:我们选购河蟹时有什么样的评判标准,如何提高养殖效益?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给出正确答案,学生此时可能对答案背后的原因充满好奇,带着找寻答案的动力进入课程的学习能调动其积极性。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将生产实践中的趣事和目前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引入教学,满足学生新鲜感的同时使学生对专业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2.学生讲课和课堂辩论。传统教学主要采用教师上课学生听课的模式,在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主动性,为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课程组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部分章节由学生辩论、学生讲课等形式完成的方式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积极响应。例如针对目前河蟹养殖过程中出现追求产量和质量两种趋势,可组织学生对此展开辩论,在增强课堂活跃性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聘请高校和企业的专家学者走入课堂。国内许多行业都存在产学研严重脱节的问题,水产行业同样如此。学生作为行业的生力军,是知识和技术的传承者,只有把企业和科研单位请进课堂才能培养出既懂生产又能科研的复合型人才。例如介绍河蟹养殖时,邀请河蟹养殖专家就“河蟹生态养殖”作专题报告,让学生对生产一线的技术现状有清晰的认识,同时向学生介绍学科前沿的研究成果及动态,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

三、注重实践教学、提高人才质量

水产养殖行业一般是处在农村或者是更加偏远的地域,生产工作条件比较艰辛,收入待遇不高,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仍然是没有出息的职业,学生对水产专业有本能的抵触与厌烦情绪,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的专业素养。实践教学的加强有助于学生对水产养殖业的全面了解,降低他们的抵触情绪,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改变社会对水产养殖就业的评价,有助于吸引更多的优秀生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虾蟹增养殖技术》作为本专业核心课程,其实践性和应用性更强,实践教学改革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为提高处理实际生产中出现养殖问题的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1.构建新型的实验课程体系。《虾蟹增养殖技术》作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需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为此我们增加了实验课时,使实验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达到30%左右。本课程由于教材、教学环境和实验设备等多方面的原因,大部分的实验项目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缺乏综合性实验和系统的课程实习,这就大大限制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为此课程组缩减了验证性和基本操作性实验所占的比例,同时根据生产实践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创新性实验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同时也需要大量经费,教师可以与自己的相关课题联系起来,例如可以把“早春河蟹池塘的青苔问题比较严重,如何处理既能有效又经济实惠地解决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把部分试验交由学生设计和实施,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培养创新意识。

2.将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纳入课程体系。水产养殖的生产过程周期较长,课程设置的实验和教学实习时间较短只能了解某个阶段。虾蟹水产品种类繁多,学校又不可能建立所有品种的实训基地,所以为期1周的教学实习都是去相关的养殖场走马观花地参观1~3小时,学生只能了解大概过程,不熟悉生产的整个流程,根本不能达到预期目标。长此以往,学生一方面会抱怨缺乏实践动手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却又轻视实践教学活动。我校的培养模式为前2年在校学习,最后1年顶岗实习,而水产养殖专业是一个季节性比较强的行业,每年的3~10月份为生产旺季,其他季节则处于休息状态。综合考虑这两个因素,水产教研组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将寒暑期社会实践和毕业顶岗实习纳入课程体系,首先将第3学年的实习分成2个阶段,分别在大二和大三下学期去企业进行为期6个月的生产实践,这样就能充分利用生产旺季开展实践活动,同时还能利用淡季回学校补充理论知识,通过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培养实践操作能力。此外,在第1学年的暑假,学校也鼓励学生去企业进行为期2个月的短期实习,这样既能让其对水产行业有大体认识,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又能为新学期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为期1年的试验,这种实践改革得到学生的普遍支持,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也确实起到明显的效果。

3.加强校外培养基地建设,开展产学研结合的实践培养模式。学校建立自己的实训基地能最便捷地为学生实践提供保障,但是基地的建立、运行和日常维护管理等需要大量的投入,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高校短期内往往无法建立与课程配套的实训基地,而大型的水产养殖企业具有众多的养殖场所,两者若能深化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能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使学生熟悉企业工作环境、流程和制度,增强实际操作能力。目前学校已与多家育苗场、饲料、渔药、养殖场等相关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并与企业联合建立水产养殖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学校将科研、教学和学生的就业结合起来,每年列出教师研究课题的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对未来就业的规划选择适宜的研究课题,然后在学校的统筹规划和教师的沟通下,企业为课题的研究提供基础设施的支持,为学生提供生产实习的机会和条件,教师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并在同等条件下将科研成果优先在该企业应用转化。同时促进学生与企业之间相互了解,建立初步的人才培养、就业关系,形成产、学、研、就业的长期稳定合作模式,确保科研项目的高质量完成,提高企业的科研意识和水平,提升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和就业率。

总之,通过对《虾蟹增养殖技术》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改革,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都得到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稳步提高,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在取得进步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在后续的教学改革中,我们将根据专业特点,积极加大投入,自主建立一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水产动物综合实训基地;与企业进一步合作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改革和完善实践教学模式。此外,在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应继续改进教学方法,多采取讨论式、报告式等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使教与学很好地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黄瑞.虾蟹增养殖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2]向枭,陈建,段彪.水产养殖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196-198.

[3]吕光俊,李代金,黄辉.提高《鱼类增养殖学》教学生产实习质量的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163-165.

水产养殖基本知识篇4

江苏省宝应县广洋湖镇地处苏中里下河地区,与兴化市、盐都市交界,总人口4.2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 万,是典型的农业大镇。全镇总面积92 平方公里,水面滩地2500 公顷,境内有向阳河和芦范河分别贯穿东西,东接盐城四港注入黄海,西与京杭大运河相连,有利环境条件为水产品养殖提供了便利。近年来,广洋湖镇水产养殖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养殖技术相对滞后、基地建设不够规范及经营机制不完善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镇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为了加快推进高效渔业规模化进程,我们创新新型农民培训模式和培训内容,着力推进特种水产品养殖项目培训,使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真正落到实处。

一、因地制宜,创建特种水产养殖示范基地。

广洋湖镇全镇水产养殖户众多,但规模较少,再加上养殖技术缺乏,不但效益很难提高,而且环境受到破坏。为此,我们成人教育中心校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通过开展特种水产养殖品牌项目培训,既充分利用好当地的水域优势,又注重保护名优特产和水源环境。首先,积极与相关部门协作组建特种水产养殖示范基地,拟订了特种水产业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并付诸实施。通过调优养殖结构,科技创新和发展龙头企业等主要措施,我们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类指导,重点发展鳜鱼、青虾、甲鱼、泥鳅、河蟹等名特优品种。在镇政府大力支持下,我们创办了一批县级“农科教”示范基地,如在西溪村建立鳜鱼养殖基地;在三联村建立了精品蟹养殖示范基地;在桥头村建立了青虾养殖示范基地等等。凭借这些基地,我们积极开展特水养殖实用技术培训班。通过培训学习,在引进苗种过程中,为养殖户严格把关,严格防止带病害和对我镇水域或生物产生灾害的苗种的引进。我们还不断扩大无公害基地的建设规模,努力提高水产品的质量,促进全镇渔业由“数量渔业”向“效益渔业”的转变。在发展水产养殖业的过程中,我们考虑到保护自然渔业资源,一直提倡两条腿走路,一是搞好水产养殖,二是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

二、适时培训,为农民增收致富和渔业增效搭建平台。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大,文化程度还相对比较低下,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农村成人教育应该承担起知识经济时代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使命,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

农民思想观念直接影响着农村成人教育的成败和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的首要使命是努力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一是开展《百姓学堂》活动,邀请市县专家来我镇讲学,帮农民朋友更新观念,甩掉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让他们从精神上获得解放。二是购置了一批国家新农村建设先进示范镇的CD 光盘和录像带及有关书籍,通过播放、办讲座和组织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为农民致富提供全新的管理手段和理念。三是开办了水产养殖成人中专班,系统学习水产养殖的理论知识。 转贴于

(二)把学历教育和技能教育进行有机的结合。

众所周知,苏中地区农村相对比较闭塞,知识和信息来源相对匮乏,农村成人教育必须积极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朋友的学习需要。根据本镇实际情况,2009 年开始,我们举办了农民水产养殖专业中专班,除了修完应有的课程,我们还根据本地特色产业自编了《鳜鱼养殖技术》、《青虾优质高产养殖技术》、《广洋湖渔业环境特点与利用》、等十多种浅显易懂的教材,补充了培训教材的不足。本届学员通过两年半时间学习,都能顺利完成所学专业,拿到了国家承认学历的毕业文凭和技能证书。由于农村经济力量有限,短期内多媒体形式的远程网络教育还很难实现。通过努力,我们和本地广播电台和乡镇有线电视建立协作,尽可能多地开设有关农业科技知识的讲座、致富门路的推广等节目,让农民能够耳闻目睹到适合当地渔业发展的科学常识。在经验交流时,邀请有经验的养殖户作经验介绍。创设一种人人想说、会说、善交流的学习型的文化氛围。我们这样做,不但促进了农民经验的及时交流,还让信息潜移默化地变成农民觉得不可缺少的东西。同时,我们增加对农村学员的一线指导次数,下基层到农村,在生源相对集中的村组授课,到田头、塘口授课,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农民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我们还经常邀请市、县水产局专家,就如何解决困扰水产养殖户的鱼病防治、渔药滥用的问题,以及本地特种水产养殖前景作了专题讲座。现场指导时,结合实际问题,直观示范,深入浅出。学校为了做好品牌项目培训,每年在全镇范围内举办为时半年的“学技能、强素质、争先进”主题教育系列活动。这样,通过农村成人教育系列培训,提高了特水养殖的科技含量,培养了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示范户。

三、提升品牌,为农民更好地创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特种水产养殖业若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依靠产量高、质量优、品种新的无公害水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依赖具有开拓进取、勇于探索的农业人员的积极努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品牌的追求越来越明显。安全感的品牌不仅深受消费者欢迎,而且增加了水产品的附加值。如何让消费者能选择到新鲜、卫生、高品质、价格合理的水产品呢?一是做大做强自己的品牌。这样不仅可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也可以为农民谋福利。如我镇养殖的宝应湖大闸蟹,2004 年和2009 年,连续两届被中国渔业协会授予“全国十大名蟹”。二是加强宣传。无论是水产品创名牌还是保名牌,都离不开形象宣传。假冒伪劣的农产品对市场造成冲击的原因,除了恶性竞争、自我保护不够等外,还有企业自我宣传、自我推销不够等。因此,加强水产品食品品牌沟通和宣传,使其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信誉度和忠诚度有机地统一起来,必然提升品牌价值。为此,每年我们自编《科技信息小报》5000 余份,让人们了解全镇水产品品牌。至今,我镇所生产的精品蟹、鳜鱼销往上海、北京、南京等大中城市,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而且使全镇真正成为长江中下游里下河地区的“鱼米之乡”。

水产养殖基本知识篇5

关键词:基层畜牧;养殖;管理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自从实行科教兴国等一系列重要国策以来,基层经济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基层畜牧养殖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养殖业发展迅猛,在提高农民收入、稳定畜牧业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基层畜牧养殖业的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

1饲养管理人员水平的制约

基层畜牧养殖地区,尤其是在偏远地区,大部分饲养人员都是农牧民。他们本身专业知识的水平不高,能够熟练掌握畜牧养殖技术的程度不深,缺乏系统的培训和学习。养殖户基本上是“经验主义”管理,主动接受畜牧站点技术指导的不多,能够科学系统安排做好养殖工作,带来较高经济效益并不明显,陈旧的管理方法必然提高不了产值,科学的养殖才能统筹兼顾,提高效率。一般情况,如果要达到一定程度的规模养殖,必须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管理,保证科学养殖。

2品种引进把关不严

品种引进是养殖业产业链的核心,在保障养殖业健康稳定的发展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基层畜牧养殖的品种引进大部分处于传统模式下,传统的育种基本上是家庭小作坊式,因此,从源头上取得优良品种的概率不高,基层畜牧养殖规模较小,养殖户较为分散,良种很难达到规模化、集约化、品种化,家庭作坊式很难保证品种质量,养殖户为了节约成本,可能会购买一些优良程度不高的品种,防疫工作得不到有效保障,无法保证品种的健康,在实际养殖过程中有可能导致病害增加,产值下降。若从源头上无法遏制,则将增加管理成本,间接提高了养殖成本。

3粗放喂养,饲料单一,不利于防疫

在基层农村,不少养殖户采取的还是粗放式喂养,为了节约成本,有些养殖户习惯用简单的谷物草料作为饲料,单一的谷物破坏了营养平衡,也不利于动物的消化和吸收,品质优良营养均衡的饲料有利于动物的生长,粗放式喂养可能造成环境的污染,如果不能有效的保护饮水的安全,就无法制止病虫害的传播,如果周围环境受到污染,必然会造成其它动物的二次污染。目前,大部分养殖户对动物防疫工作比较重视,积极准备防疫药品,还有一部分养殖户对防疫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防范措施不到位。防疫工作也是养殖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如果防疫制度不健全,人员不到位,将会滞缓养殖业发展的速度。

4解决办法

4.1提高养殖人员管理水平

4.1.1积极开拓进取,提高工作水平。要提高对专业知识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自觉、刻苦地钻研养殖知识,努力提高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困难能力。灵活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措施,开展养殖工作,把管理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4.1.2加强自身修炼,提高服务能力。通过学习,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想信念,紧跟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加强与养殖户之间的经验交流。4.1.3地方部门加强业务指导,组织开展行之有效的知识培训,让新知识、新技术、新政策及时普及到每个养殖户之中。

4.2严把品种引进关

优良的品种不仅是基层养殖业的重要环节,也是推广科技成果的有效平台。科学引进优良品种,对促进基层养殖业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优良品种的引进可能有一定局限性,为提高引种的高效性,需要注意以下几项:4.2.1试验优先。国内外通过大量实践表明,优良品种是在特定环境下培育出来的,对生存环境和养殖方式有一定的要求,通过试验总结经验教训,避免养殖户对不当的品种引进产生的损失,国家对品种引进也有相应的法规政策,必须严格遵守法纪法规,基层养殖户才是优良品种的最重要检验者。4.2.2因地制宜。优良品种依赖环境的发展,要充分考虑品种的生长对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应性,例如南北方地域差异、气候变化,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对于养殖成本高、经济效益少的应淘汰。4.2.3适度规模化。选择了优良品种,为了能更好的的提高产值,必须进行规模化养殖,当市场需求大、供不应求时,规模化养殖能带来较高的产值,从而带来更多的效益。规模化也是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

4.3科学配置饲料,加强防疫工作

要想使养殖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科学配置饲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严格按照科学养殖的方法进行饲养,在动物的不同生长期采取不同的配料方式,选择的饲料来源要正规,质量要优良,通过资源优化,制定科学的饲养制度,在保证质量和控制成本的基础上,转化饲料的使用效率,有效的提高经济效益。建立健全动物防疫工作制度。优化养殖环境,控制环境卫生,规模养殖的厂房实行人员出入登记制,生活、生产、养殖相对独立,养殖场必须配备消毒设施、消毒工具,规范防疫流程,严格按照规范和制度执行,发现病害及时采取应急管理办法进行处理,定期邀请相关部门进行现场检查和工作指导。要做好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的工作,真正使防疫工作做到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水产养殖基本知识篇6

关键词:水产养殖专业;养殖水环境化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加快推动本科高等院校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发展目标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与部署[1]。广东海洋大学是一所以水产养殖为特色的大学,每年为各大水产养殖企业培养了很多优秀学生,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作为水产养殖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其核心内容包括养殖水体环境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分布变化规律和水质指标检测技术等,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与实践性[1-2]。为了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切实做到学以致用,我们不仅要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强化实验技能,还应该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也是高校由“传统教学型”向“现代应用型”转型的目标[3-4]。为了培养学生动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学到的理论知识灵活应用于养殖生产中,本文对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中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

1结合应用实际,丰富实验教学内容

目前,我国高校养殖水环境化学实验课程主要以重复性和验证性实验为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水体中盐度、pH值、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活性磷酸盐和化学需氧量等指标的测定[1,5-6]。学生通常按照书上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内容简单,无法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企业生产一线人才,我们将一线生产需求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增加以下教学内容。①养殖场现场采样内容。通常为了节约时间,绝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参与实验前期准备,尤其是样品采集环节[7],但是样品采集在生产一线水质检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样品采集出问题直接影响实验结果[8]。因此,将样品的采集、固定及存储纳入教学具有重要意义。②海水与淡水方法对比实验。在我国水产养殖行业中,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都占有重要地位,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中水质指标检测方法有很大不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区别和理解2种方法的原理和适用性,可通过设立对比实验增强学生对测试方法体系的认识和理解。③小型便携仪器测定实验。在企业生产一线,经常会使用便携式盐度计、pH计、溶氧仪等小型仪器[9]。因此,可以增设小型便携仪器测定实验,通过仪器测定结果和传统实验结果的对比,让学生理解仪器原理,掌握仪器操作,为以后工作打下基础。④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方法。目前,实验教学中很少涉及实验测试结果精密度和准确度的控制,但是在实际测试工作中需要对结果进行质量控制,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10]。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常见的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法(空白值、校准曲线、平行样、标准物质、加标回收、质量控制图等)评价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实验室质量控制理论及其体系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在实验室分析方面的专业素养。

2开设综合性实验,形成系统化知识体系

在养殖生产中,水环境化学性质的改变会直接影响水产生物生长,是各种水质指标综合作用的效果[1]。因此,可以根据养殖生产实际工作中水质变化情况,结合养殖水环境化学实验课程中重复性和验证性实验,设计一些实验内容更接近生产一线的综合性实验。例如,针对常见的水质指标溶解氧、营养盐等,在鱼类不同生长阶段中,可以设计溶解氧与营养盐(氨氮、硝酸盐、磷酸盐等)浓度之间的关系,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各水质指标的测定方法,还可以让学生了解水质指标是怎样互相影响的,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通过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综合性实验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养殖水环境,为今后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同时,鼓励学生自行设计综合性实验,学生可以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分组讨论交流、请教教师专家等方式设计综合性实验,最终以报告形式交给教师,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确定哪些综合性实验方案可行,并以专题实验形式开展实验,并将一些好的实验成果组织形成科研论文,对以后考研的学生特别有帮助。学生通过设计综合性实验能更好地掌握养殖水环境化学知识,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依托生产实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常规的教学实验只需学生掌握实验原理并按照实验步骤掌握操作技能,内容单一、枯燥乏味,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6]。此外,这类课程培养的学生只会单一检测水质指标,不能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更不能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去评价、调控和管理养殖水体环境。杨雨虹等[7]研究表明,将室内的实验教学内容引到课外实践中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学生每年都会集中去东海岛海水养殖生产基地进行生产实习,主要包括鱼类(虾)的孵化、育苗、成品鱼(虾)养殖和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众所周知,在鱼类(虾)养殖过程中,尤其是孵化和育苗期,水环境化学性质的改变(水质的好坏)能引发水产生物病虫害。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水环境化学知识在生产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可以依托生产实习进行养殖水环境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例如,可以在学生进行鱼类(虾)孵化、育苗不同生长阶段同时监测投料方式、饲料配方以及水环境化学指标(溶解氧、氨氮、总氮、总磷等),让学生观察并查阅资料去分析各个水环境化学指标在鱼类(虾)不同生长阶段有哪些变化,是什么引起了这些变化,怎样调控水质指标能让鱼类(虾)生长得更好等能解决实际生产的问题,以实际问题为导向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同时,各小组针对生产遇到的水环境问题进行定期交流和讨论,通过查阅资料和请教教师及水产养殖的专家,最终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生产实习开展水环境化学知识的学习,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一环,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与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发展的目的相一致。

4结语

水产养殖基本知识篇7

主干课程;生物学

生物,无处不在

“当白衣天使给你服用抗生素类药物,使你很快恢复了健康时,你得感谢微生物给你带来的福音,因为抗生素是微生物的‘奉献’。”最初是在微生物课本中看到这段文字的,它告诉我生物就在身边,生物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密不可分。其实细细想来,何止是微生物。在我们丰富多姿的大千世界中,生物的种类成千上万,甚至自诩聪明智慧如你我的人类不也是一种生物。

生物科学专业属于理学大类下的生物科学类,毕业授予理学学位。其专业课程包括:动物学、植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等。生物科学之下也有不同的专业发展方向,如动物生理学(Animal Physiology)研究生物机体的正常功能活动及其产生机制,以人体和哺乳动物生理学原理为主要内容;生化及分子生物学(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主要研究生命现象的化学本质,它在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的本质,即研究生物体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遗传学(Genetics)主要研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研究内容包括遗传物质的结构、功能与变异,遗传物质的传递、遗传信息的表达与调控等诸多方面;微生物学(Microbiology)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微生物在工业、农业、医药、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实际应用以及微生物学在发展中的作用。

自然科学的前沿领域

生物科学既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学科,又是当今蓬勃发展的热门学科。在科技迅猛发展的21世纪,生物科学正从分子、细胞、个体和群体等不同层次上综合运用现代技术,系统地研究生命的奥秘。作为自然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生物科学正成为发展最快、应用前景最厂的学科之一,其研究成果为人类的健康与发展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与变革带来了深远影响。本专业培养综合素质高、基础知识宽、创新能力强,具有相关农业知识的生命科学研究型人才。学生需要在大学期间加强生命科学的基础理论学习,及时了解学科的最新进展,注重科研训练和实践教育,大力培养科研素养和创新精神,熟练掌握现代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和技术。

生物科学专业有师范类与非师范类之分,而笔者所在学校的生物科学专业即为师范类。师范类生物科学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实验技能,能够在高等和中等学校从事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以及教育工作者。鉴于其与非师范专业不同的培养目标,在大学本科的实际教学中,师范类生物科学专业还会开设基础心理学、学校教育学和生物教学论等与教学有关的课程,以加强学生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知,从而为学生入职做好铺垫。除此之外,老师从重点讲解与举例方向性、差异性的拓展等方面,对于讲课内容也会有针对性的调整,以适应不同方向学生的发展需求。

“生科人”,就业需努力

与偏重实践的生物技术专业相比,生物科学的学习内容更重理论,因此,本专业很多学生在本科毕业后选择了读研继续深造。除此以外,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也有很多选择了从事教育行业。不过,生物科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经常会有“高不成、低不就”之感。一方面,好的科研、企业单位是理想的择业对象,可是其要求自然也比较高,本科生的竞争优势不是很大;另一方面,基层单位就业容易,可是条件差,发展也不太理想。对于求职者来说,文凭其实只是一小方面,招聘单位对文凭作出规定,无非也是希望应聘者有更高的专业能力。所以说,专业知识强、能力过硬才是最重要的条件,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锻炼、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也是增强竞争优势的方法。

拥有生物科学专业国家特色专业院校名单: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西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宁夏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鲁东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失学、中山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山西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湖北大学、四川大学、延安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等。

水产养殖学:“水产”不水 邹林虎

主干课程:生物学、环境科学、水产学

水产养殖,不只是养殖水产

2008年,伴随着5·12地震带来的恐慌,我秉烛夜读,取得最终的胜利。像中国健儿在奥运赛场上勇夺金牌一样,那年,我收到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编者注:作者本科就读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后考入中国科学院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录取通知书。残奥会开幕了,我的大学生涯也拉开了序幕。

也许很多同学会问,水产养殖学专业是教养鱼呢还是养虾呢?那你就对水产养殖学专业的理解太狭隘了。水产养殖学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具有生物学、水产动植物养殖及水产动植物疾病诊断、防治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实践的基本技能,能从事水生动植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经济动植物的增养殖、疾病防治及相关领域的科研、教学、技术服务及经营管理等工作。主要学习生物科学、水域生态学、水环境科学、水生生物技术以及水产动物生产、水产品加工与贸易和水生资源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通过四年大学的专业学习,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水产经济动植物生产、水产饲料生产、水生生物病害检测与控制、水域环境监测、水产资源开发、水产品加工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与“水产品”打交道的专业

在此之后,鱼类增养殖学、海水贝类增养殖学、水产动物病害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等专业课程也粉墨登场。大三、开始,本专业的课程涉及到更多方面,如动物遗传学、水产动物育种学、水环境化学、养殖水域生态学、分子生物学、水产品加工工艺学等。不过,随着学习的逐渐深入,我们也越来越觉得这些课似乎和水产养殖学专业没多大关系。

将近一年的实验室生活,我们才开始真正明白国家设立水产养殖学专业并不仅仅是为了培养渔民,更是为了解决水产养殖上的难题。比如养殖品种的培育、营养优化、病害防治、产业链整合等。同时,水产养殖学是生命学科的一个分支,它所学习的内容如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在生命科学中也是通用的。

水产养殖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其实有很多趣味,比如水生观赏动物养殖学的理论学习让我们了解了水生观赏动物养殖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水生观赏动物的主要种类。实践中,我们在水族市场调研各种水生观赏动物的市价,在海洋世界里参观名贵品种和水族器材,并且在学院的资金支持下,进行水族箱的设计比赛。

守卫水域世界

四年的时间转瞬即逝,我们这个小家庭的成员也将奔向祖国各地开始新的生活了。他们的归宿如何呢?有的同学进入各大高校继续读研深造,有的同学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的水生生物生产、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水生生物资源保护与开发、水域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及相关领域从事教学与科研、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等工作,大家分布在祖国的各个角落。当然。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学生也可以选择自主创业,比如培育像七彩神仙鱼、金龙鱼、银龙鱼等名贵品种。大家都明白,物以稀为贵,之所以名贵不仅因为这些品种的外观光彩照人,更因为目前还没有完善的人工繁殖技术,这就需要更多的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学子发挥专业所长。

拥有水产养殖学专业国家特色专业院校名单:中国海洋大学、宁波大学、天津农学院,大连水产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海南大学、广东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淮海工学院、集美大学。

生物工程:生命通往应用的桥梁 李佳丽

主干课程:生物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生物与工程的契合

生物工程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利用生物体系(组织、细胞及其组分)和工程原理,提供商品性和社会的综合性科学技术体系。广泛应用于功能食品开发、生物制药、农产品综合利用等领域,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新兴产业的形成。生物工程是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基础,是从实验室研究通向大规模生产的桥梁。在这一科技下,生物工程专业应运而生。

生物工程专业通过掌握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培养出具备生命科学基本理论和系统的生物技术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掌握生物与化学实验基本技能,从而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等领域的生产企业及事业、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实验室与社会接轨

学习生物工程要求理论与实践的交替,包括不同领域的实验操作。比如: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实验、生物化学实验、酶工程实验等。让学生尽可能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和认识化学反应。在四年的大学生涯中,学生将会接触到如下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化分离、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发育生物学、酶工程、遗传学、化学基础实验、生物工程基础及专业实验等。

生物工程属于综合交叉发展学科,且与应用有紧密的结合,国外很多著名大学都很注重其发展,相比国内该专业的现状,出国深造对于以后发展更有利。生物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医药、食品、环保、商检等部门中从事生物产品的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及产品性能检测分析等工作及教学部门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理性对待专业前景

如今,生物工程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涵盖了农业、工业、医学、药物学、能源、环保、冶金、化工原料、动植物、净化等各个领域。它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生活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为世界面临的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等问题的解决提供美好的前景,生物工程专业也将日益壮大。

不过,本专业本科生直接从事科研方面工作的可能性不大,根据笔者经历,本专业大部分同学选择继续读研,直接就业的同学较少。原因是生物工程专业本科四年的学习不足以满足社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大家希望能继续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与专业能力,掌握更多先进的专业技术。并且,生物工程专业各高校的教学水平与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如果有意愿就读该专业的,大家一定要谨慎选择院校。

拥有生物工程专业国家特色专业院校名单: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重庆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大连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沈阳药科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贵阳学院、湖南科技学院、大连民族学院、淮阴工学院、宜春学院、山东轻工业学院、四川理工学院、合肥学院、石家庄学院。

动物科学:畜牧人的摇篮 杜拜伦

主干课程:生物学、动物遗传育种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向未来新兴产业转变

动物科学专业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分支。它的基本任务是在认识和掌握动物遗传变异、生长发育、消化繁殖等生命规律的基础上,为人类提供质优量多的动物产品。动物科学旨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高档肉类饮食需求,主要进行动物营养与饲料、饲料资源开发、饲料配方与饲料工艺设计,以及饲料鱼饲养企业管理的研究。通过对大量的动物实验和畜禽生产实践,将了解兔子、禽类、牛、猪、羊的动物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并学习对其进行饲养管理、帮助他们繁殖后代等的科学方法。

随着动物基因组计划的全面启动和阶段成果的取得,动物科学已深入到基因层面认识动物的遗传、发育、繁殖和代谢的调控规律。分子与细胞工程技术已逐步成为畜禽新品种培育、良种快速扩繁、动物营养饲料的重要手段。动物科学专业除面向传统的优质畜禽产品生产外,从事动物生物技术新兴产业将是其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重要方向。

掌握核心技术

顾名思义,动物科学专业学习的课程也与动物密不可分,大学四年需要学习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畜牧微生物学、动物遗传学、动物营养学、饲料学、生物统计学、饲料分析技术、动物繁殖学、动物环境卫生与畜舍建筑学、畜牧生产系统、动物育种学、群体遗传学、数量遗传学、细胞遗传学、生化遗传学、分子遗传学、配合饲料工艺原理与技术、企业管理学、反刍动物营养、猪营养、家禽营养、鱼虾动物营养等。动物科学专业学生在毕业时需要具备丰厚的生命科学、动物生理生化、饲料工程、环境工程科学等基础,掌握动物产品高效安全生产与质量控制、动物生长发育规律、营养调控等理论与技术,成为能够从事动物科学教学与科研工作,胜任动物遗传资源开发与利用、特色动物产品开发、生态农业建设的科研与管理,从事高新技术研究与推广的高级专业人才。作为新一代“畜牧人”,在目前食品安全问题严峻的背景下,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数量的提升,更是质量的提升。我们的研究对象也从最初的陆生动物扩展到目前的水生动物。

发展中的“潜力股”

随着科技的进步,动物科学的研究领域在范围上已从传统的畜牧业扩展到了水产动物、珍禽异兽、伴侣动物、观赏动物的饲养、育种繁殖、产品加工等各个领域;在研究深度上已从动物整体水平、细胞水平和亚细胞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使得人们可以在基因水平上认识动物遗传、发育、繁殖、代谢的规律。克隆动物、转基因动物的成功育成表明,动物科学是21世纪生命科学中最富有挑战性和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农业部、国家检疫局等各级部委及相关机构、国内外著名上市公司、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生产企业从事管理、技术总监、教学、科研和产品开发等工作。近3年有代表性的就业单位有:农业部、国家检疫局、中国农业科学院、中粮集团、首都农业集团等。

根据现在的数据分析,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畜产品消费量差距很大。说明我国的畜产品消费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再加上目前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可以说,目前我们的动物科学专业既面临着机遇又面临着挑战。这些都有待于新的畜牧人的支持!

水产养殖基本知识篇8

一、渔业生产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预计完成水产品产量18636吨,超额完成省地业务目标考核任务。比上年同期增长9.33%。

2、实现渔业总产值2.04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16%。

3、养殖产量达到17229吨,江河捕捞产量1407吨,分别比上年增长9%和11.8%。

3、完成渔业养殖面积67693.5亩,比上年增长5%。其中:池塘养殖8356亩,产量2256吨,分别比上年增长5.1%和5.9%;山塘水库48933.5亩,产量3129吨,分别比上年增长3.7%和6.1%;河沟8855亩,产量369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0.7%和10.8%;其它养殖(工厂化、网箱等)1549亩,2140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4.7%和25.9%。

4、推广稻田养鱼362558亩,产量9335吨。

5、生产各种淡水鱼苗3.472亿尾,培养鱼种839.4吨,引进各种鱼苗8771.2万尾,投放鱼种512吨。

二、主要措施

1、加大名、特、优、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着力调整水产养殖结构,提高水产养殖效益

今年,全区共引进青田田鱼、湘云鲫、革胡子鲶、鲟鱼、斑点叉尾鮰等名、特、优、新品种8771.2万尾。铜仁市与贵州大学水产系合作,在坝黄镇坝黄村界牌组建立青田田鱼稻田生态渔业养殖示范点,投放规格鱼种535.8斤,预计每亩可增加收入600元以上。印江县引进鲟鱼1.2万尾进行池塘养殖,生产鲟鱼5吨,江口县边江村鲟鱼养殖基地,生产鲟鱼除本省销售外,还云南、广西、重庆等周边省市。沿河、印江、铜仁等县、市引进斑点叉尾鮰进行网箱养。

2、继续推行健康养殖模式,加快渔业增长方式转变

一是巩固完善稻田生态渔业,积极引导农户投放优质鱼苗进行养殖,提高经济效益。德江县在青龙镇安家渡村的官庄和安家渡实施稻田养鱼40亩,投入资金1万元,共投放2-3寸大规格鱼种4万尾;二是利用山塘水库和河道,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充分发挥水体生产潜力。松桃县以发展草食性和滤食性鱼类养殖为主,推广“鱼-禽-草”立体生态养殖模式。发展种草养鱼大户18户,养殖山塘水库面积1600多亩,种质优质牧草400多亩。德江县畜牧兽医局(渔业局)、海溪沟河道养鱼协会和沙滩河道养殖鱼协会共投入资金8400元,在牛渡滩河、板桥河、小溪河、观音滩河、马蹄河、雪基河、川岩河、沙滩河、大河、海溪沟河等10多处开展河道生态养殖。

3、完成全区大鲵养殖规划,规范大鲵养殖程序,确保大鲵养殖持续健康发展

今年6月,按照全省大鲵养殖规划会议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召开了全区大鲵规划会议,7月完成全区大鲵养殖规划。目前我区松桃、江口、铜仁、石阡、思南、印江等县市建立大鲵养殖场24个,其中有13 个养殖场取得了大鲵养殖证,其它养殖场正在申办当中。全区共养殖大鲵5876尾,最大个体重约16.5公斤。松桃县利用本地民间资金,在黄板乡散水村建起了贵州省松桃松江娃娃鱼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修建大鲵驯养池216口,面积600平方米,饵料鱼池1200平方米,已驯养有各种规格的大鲵2045尾。目前松桃县大鲵养殖户9户,养殖2930余尾,原种400余尾。江口县发展大鲵养殖大户4户,面积13亩,养殖大鲵1041尾

4、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鱼病测报,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无重大疫病发生

一是督促各县(市、特区)制定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方案,各养殖场(户)必须按照《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建立建全养殖生产日志和用药记录。在“元旦”、“春节”、“五一”、“端午”、“国庆”、“中秋”等重大节假日活动期间,对全区农贸市场、超市、餐馆等水产品经营户进行全面检查,全区共出动475人次,标语3幅,宣传资料3700余份,出动执法车辆60多驾次。二是加强养殖水域管理,严格执行持证养鱼,全区全年共发放滩涂水域养殖证68个。三是组织铜仁、江口2个县、市开展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目前,铜仁无公害草鱼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已通过验收,四是在全区各县(市、特区)建立1—2个水产病害测报点,对全区的养鱼水面实行监控,各单位明确专人负责,每月按时上报,由地区汇总后按时上报省渔业局。到目前为止,全区没有发现重大疫病。四是加强鱼病知识的宣传和技术培训。在各乡镇举办鱼病防治培训班,宣传鱼病防治知识,对养殖大户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防治能力。

4、加强水产苗种生产管理,确保水产苗种生产安全

全区全年共办理水产苗种生产许证5个。根据《贵州省2011年水产苗种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了《铜仁地区2011年水产苗种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对全区水产苗种场进行全面清理整治,对无生产记录、用药记录和销售记录或记录不全的,养殖亲本不符合亲本质量要求的渔场提出整改意见。全年全区共出动宣传车63车次,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出动检查人员240人次,取缔一家不符合生产条件的苗种场,查处无证经营鱼苗当事人1名,罚款50元。提高了苗种生产者依法生产的意识,强有力地警示和打击了销售、使用违禁药物和经营劣质苗种的违法行为的苗头,维护了水产苗种生产经营业秩序。

5、加强水产科技培训,提高广大农(渔)民素质

做好水产养殖技术宣传、培训工作,提高农(渔)民素质是一项重要而又长期的任务,需要不断扩大此项工作的覆盖面。今年结合《贵贵州省渔业科技服务活动》开展,全区共举办水产技术讲座50余次,受训人员达6752人次,发放宣传资料达1.2万多份。松桃县水产站在6个村建立了科技书屋,共印制了2500余份和各类科普知识书籍3828本,养殖业简要技术1XX份,光碟426盘,既丰富了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又同时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

三、存在问题

1、苗种生产场所不足,坚持生产的几个渔场也是多年失修,无设备,只能生产点鲤鱼苗种,购苗难严重制约我区渔业发展。

2、专业技术人员急需知识更新,多数水产从业人员知识已经老化,跟不上现代渔业的发展需要。

3、资金投入不足。渔业推广、疫病检疫、养殖培训等工作开展受限制。

四、2011年工作打算

1、实现渔业总产量XX0吨,比上年增长7.3%的目标。

2、继续多渠道推广健康生态养殖模式,促进我区水产养殖又好又快发展。一是推广大水面养殖技术,在彭水、思林等大型水电站积极发展网箱养殖名特优新水产品、网箱养草鱼以及节能型鱼类的养殖;二是充分利用山塘、小型水库、河道等闲置水域资源,发展休闲渔业和观光渔业,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三是继续巩固和完善我区稻田生态渔业示范片,幅射和带动大面积稻田养鱼,提高单产。

3、继续做好新品种的引进、繁育、推广和渔业新技术的培训工作。

4、继续抓好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一是加强养殖户健康养殖管理技术培训和生产环节管理。严格核发苗种生产许可证并按照农业部《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建立“两记录一台帐”,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二是扩大鱼病测报的面积,更全面准确了解全区疫情。

5、按照渔业养殖水域规划,对符合办证条件生产场所,必须办理养殖生产许可证,办证率要达到100%。

上一篇:海绵城市的设计范文 下一篇: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