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活动的主体范文

时间:2023-12-20 17:10:55

教育活动的主体

教育活动的主体篇1

为深入贯彻落实**政法机关要做党的“刀把子”主题教育活动视频会议精神,在XX院开展要做党的‘刀把子’主题教育活动的同时,我作为一名政法干警,就如何做好党的‘刀把子’谈几点心得。

一、为什么政法机关要做党的“刀把子”

**正处于全面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的战略时期,且正处于争当地区“两个率先排头兵”的关键时期,政法机关作为经济建设参与者和捍卫者,肩负着始终不渝地做好党和群众忠诚卫士的神圣使命。在当前严峻复杂的维稳形势面前,**书记提出政法机关要做好党的“刀把子”要求,这对于我们政法干警增强政治意识、政权意识和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二、政法机关做好党的‘刀把子’的意义

做“刀把子”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需要。当前,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化势力正利用“钓鱼岛”事件等一切可利用的机会,煽动蛊惑群众,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以期达到颠覆我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破坏祖国统一的目的。在这种国际背景下,突出强调政法机关“刀把子”作用,全面发挥人民民主专政工具的职能,意义重大。政法机关作为党的“刀把子”,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对一切胆敢挑战和破坏党的执政地位、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制度、国家统一安全、宪法法律尊严的各种违法犯罪分子,坚决依法打击、毫不留情,切实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维护各族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巩固好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

做“刀把子”是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的现实需要。在**,我们与暴力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的殊死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这种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尖锐的。政法各部门作为党的“刀把子”,就是要体现在对敌斗争的狠上,思想坚定、认识清醒,态度坚决、行动果断,指哪打哪、说打就打,坚决铲除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暴力恐怖的思想根源和社会基础,确保社会政治大局持续稳定。

三、怎样做好党的“刀把子”

根据党和国家历代领导人都作过精辟论述,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党绝对忠诚,坚决听从党的指挥。政法工作尤其是政法工作作为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特殊政治使命,既是党执政的工具,又是维护法律公平的保障。因此,政法干警一定要始终保持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上级党委和县委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做到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认识清醒,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2、对工作兢兢业业,坚决履行职责使命。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要牢固树立正确的工作观、事业观、价值观,热爱本职工作,满怀工作热情,传承和发扬政法机关不惧艰险、敢打敢拼、连续奋战,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认真学习、深入钻研,争当一流、创先争优,努力做政法系统的排头尖兵和行家里手,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3、对敌人嫉恶如仇,坚决打击“三股势力”。“三股势力”的分裂破坏活动是不分民族、不分信仰、不分男女、不分老幼的,手段残忍、不计后果,他们是全世界、全人类、全社会的公敌。稳、准、狠地打击“三股势力”,始终是政法各部门这个“刀把子”的首要政治任务,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对“三股势力”抱有任何幻想,就是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的极端不负责任。在这一问题上,我们政法干警立场一定要坚定、头脑一定要清醒、手段一定要果敢,坚决消除各种含混甚至是错误的认识。

教育活动的主体篇2

综观建国以来我国校外教育群众性活动的历程,我们察觉和悟出当前儿童德育之所以滞后速发展的社会现实,落后于当前社会对少年儿童的道德要求,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在以往的道德教育中忽视了儿童主体性的原则。比如,在德育内容方面,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常常把某一时期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主要甚至唯一的内容进行灌输,在德育过程中未能充分重视儿童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很少强调把人培养成改造社会的主体。

忽视儿童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的发展,还表现在儿童受到来自多方面不应有的限制和束缚,独立人格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兴趣爱好得不到充分发挥,个性差异亦得不到合理的承认。在德育过程中,往往把“禁止”“防堵”作为立足点,不注重积极疏导并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将批评与惩罚作为常用的教育手段。其结果,我们所培养的人常常表现为处在被人支配的地位,而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愿望和爱好自主地选择适合自身的教育;常常表现出缺乏进取精神、害怕困难和回避矛盾,缺少主动参与、大胆竞争等自我表现能力;表现出盲目从众,不善于独立思考,追求循规蹈矩,缺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世纪将要求人的主体性能进一步弘扬;要求培养的人才更具有自尊自信、自我控制、独立判断、自立自理等独立的人格,有较高的成就动机、强烈的竞争意识、广泛的爱好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因此,我们认为研究在校外教育活动中如何发展儿童的主体性,是我们校外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一、满足儿童合理的道德需要,发展健康的个性

主体性是人所具有的本质特性,它一方面表现为人对客观世界规律自觉能动的掌握,另一方面表现为人的自觉能动的创造,集中体现为人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儿童的主体性,使其既具有主体意识,又具有主体能力,才能真正实现儿童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多年来,我们常常把道德行为的好坏归因于道德认识,忽视了道德需要,儿童中表现出来的多种多样的道德行为和道德能力是由多种多样的道德需要所引出的。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如何满足儿童合理的道德需要,是我们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比如,儿童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自我表现的欲望很强,在我们组织的各种校外教育社团活动中充分给儿童们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尽量满足儿童的合理要求,受到同学们的欢迎。实践证明,在德育过程中,尽可能支持和满足儿童的合理需要,并积极引导他们学习实践活动,逐步形成道德需要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机制,儿童的道德行为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促进儿童道德信念的形成

情感是人特有的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它对人正在进行的认识过程起评价和监督作用。它对主体产生道德需要,形成观念、信念起着中介作用。道德情感是人们形成一定道德信念的前提和基础,对儿童主体性发展起着激发动因的作用。道德信念是个体认为自己一定要遵循的并决心要去实现的信条。它不单是某种心理成分,而是深刻的道德认识、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道德意志的有机统一;它是道德动机的高级形式,是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真正内在动力,在人的道德心理结构中处于中心环节。我们多年开展的“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的主题教育活动,就是在爱祖国的情感上下功夫,从爱父母、爱家庭、爱同学、爱家乡、到爱祖国的情感过程,从而培养儿童对社会的责任感。97年我们组织的“我们爱祖国、我们爱香港”大型系列活动,孩子们怀着满腔的热情参加了“书信传真情、友谊跨97”的活动,认真书写给香港小朋友的书信,表达了内地儿童望香港回归,和希望和香港的小伙伴交朋友的良好愿望,并把书信送到香港,完成了孩子的心愿,活动深受孩子们的欢迎。通过开展儿童自主参与的各种活动,培养和丰富了儿童的道德情感,促进了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发展了儿童的主体性。

三、重视道德修养,培养儿童良好的意志品格

道德修养是指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方面的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冶及由此而达到的一定的道德境界和水平。把一定的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的道德,关键是个体自身的道德修养。它是个体对自己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调控。核心问题是儿童主体性的参与与道德实践活动。

我们现在的道德教育要从培养儿童的主体性开始,就要改进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对儿童实施的情感教育、民主教育和自主教育同儿童的主体教育结合起来。儿童是一个活生生的独立主体,独立自主性是其基本的行为特征。我们必须注意维护和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提高其自我教育的能力。在德育过程中始终坚持儿童的主体地位,保证儿童独立自主地行使、支配自己的权利,培养儿童自我教育的能力。在活动中应该坚持以下几点:

――自愿选择。辅导员把选择活动的权利交给儿童,指导但不指令,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活动内容,可以多项多次选择,直到自己满意为止,一般他们都可以做到。

――独立自主。辅导员把开展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儿童,引导而不包办。儿童在活动中可以根据现有的条件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在活动过程中,学习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

――实践锻炼。辅导员要为儿童主体性实践锻炼积极创造条件,辅导而不代替,使儿童在实践活动中有理想、有目标、有志气、有追求,刻苦锻炼自己的毅力,想方设法使自己的爱好形成个性成长。

――积极探索。辅导员要为儿童提供机会,使儿童在活动中积极思考,主动发现问题,及时提出问题,自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使其主体性创新意识得到增强和提高。

四、加强校外教育活动儿童的主体性,必须坚持儿童自主参与的原则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儿童参与权”(Participation Rights)的界定为:“儿童有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与此相应,所谓儿童参与,就是指儿童参加到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去,通过自由表达来实现对涉及儿童事项的参与。儿童之所以享有参与权利,是因为儿童虽然处在成长和发展中,但他们和成人一样,拥有自身的意志和对事物的看法,是区别于他人的独立、自主的人体。儿童对于自身的需求是最有发言权的,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和支持,儿童就可能做出合理的、适当的决定。

儿童主体性与儿童参与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儿童参与作为儿童基本权利的主要内容,也是儿童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需要通过一般的实践活动得到锻炼,更要通过儿童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得到扩展和提升;道德教育活动必然要在主体性的活动实施中充分注重儿童的参与。可以说,只有主体性的儿童参与活动才是校外教育道德教育活动要追求的理性活动,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否则,校外教育活动就会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基于此,儿童的道德教育要在活动立意、内容、形式等方面,充分注重主体性的儿童参与。

在立意上,校外教育活动强调了儿童是活动的主体,在活动的策划中要充分听取儿童的意见和建议,力图在活动的设计中体现儿童的主体性、参与性。在具体活动的开展中,也要充分强调儿童自身作用的发挥,让儿童自主参与实践活动的策划实施。比如,我们在开展多年的“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的主题教育活动中,始终保持儿童是活动主体的原则,让儿童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

在形式上,校外教育活动要与以往传统、空洞的说教不同,可以通过征文、绘画、演讲、动画制作等各种形式向儿童提供切实参与活动实践的机会,使儿童在活动实践中变被动为主动,做到自愿参与、自主策划、自我学习、自觉行动。经过自愿――自主――自我――自觉的活动过程增强教育活动的实效性。目前,全国开展的“我做合格小公民”的活动是一项儿童参与性很强的活动,活动的设计和策划紧紧围绕着儿童参与的理念,在实效性方面狠下功夫,让儿童参与到社会道德实践活动中去,从开展“五小”行动入手,从儿童身边的事情入手,使活动贴近儿童生活,容易接受。

在内容上,要充分考虑到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参与能力,使儿童参与到熟悉的、力所能及的活动实践中。使我们设计的教育活动和儿童与家庭、儿童与伙伴、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儿童与自我结合起来,让儿童在他们熟悉的家庭、同伴、学校、社会的环境中积极参与他们喜欢的活动,保证儿童可以参与、能够参与、愿意参与、喜欢参与。

教育活动的主体篇3

**街道办事处主任

本人通过学习区委书记宋长士在6月30日"保持党的纯洁性,迎接党的十八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以来,结合自己的思想、实际工作及工作作风等方面得到以下心得体会:

一、思想上能与组织保持高度一致。

本人在工作中不折不扣的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决定,强化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严格坚持党章所规定的共产党员标准和领导干部条例的要求自己。

二、清醒认识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深远影响。

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应对和经受各种考验、化解和战胜各种危险的主要法宝;保持党的纯洁性,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永葆党的政治本色,永葆党的生机活力,从而更好地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

我们党成立90多年来的历史证明,党的坚强有力和事业发展取决于多种因素,党的纯洁性对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有着根本性影响。什么时候党的纯洁性保持得好,党就更加坚强有力,党的事业就能健康发展;什么时候党的纯洁性受到影响和削弱,党的战斗力就会下降,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损失。

三、高度认识保持党的纯洁性的的重要性。

我们国家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任道而重远。许多问题需要在探索中解决,许多工作需要在创新中发展。因此,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应对和经受各种考验、化解和战胜各种危险的主要法宝。我们要从保证党性永不变声,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从应对新形势下党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出发,充分认识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及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增强自己的党性意识、政治意识、危机意识,始终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不可有任何懈怠和摇摆,为保持党的纯洁性而不懈努力。

四、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

做一名党员不是为了自己的私欲,而是实实在在的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谋利益。党员要讲奉献,坚持原则,替群众讲话。在自身工作中不断找差距,不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群众的贴心人。这样,才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

本人做为一名共产党员,应时刻保持头脑清醒、警觉,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履行党员的权力、义务,勇立潮头,勤于思索,敢于实践,做改革开放的弄潮儿。在日常生活中严格遵章守纪,廉洁自律,时刻保持自身的纯洁,时刻不忘党的性质和宗旨,永保党员的先进性。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一心为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使群众高兴而来,满意而归,真正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教育活动的主体篇4

一、作为一种特殊的权威评价活动形式的教育评价活动

1.一般的评价活动和权威评价活动的涵义

评价活动是认识活动的一个重要形式。评价活动的实质就是主体对客体属性是否满足主体需要的这种客观的价值关系进行反映。

评价活动是从是否以及多大程度上满足主体需要出发来看待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因此,主体性原则是评价活动的基本原则。根据评价活动主体的不同,将评价活动分为个体评价活动和社会群体评价活动。个体评价活动是以个人为主体的评价活动;社会评价活动是相对于个体评价而言的以社会为主体的评价活动;权威评价活动作为一种有机的社会评价形式是以权威机构为主体的评价活动。权威机构是由复杂的具体职位构成的。我们把在权威机构中担任一定职务的人统称为“官员”。

2.教育评价活动的涵义

教育价值是教育活动满足社会需要的一种现实效应,教育评价活动应该是对教育客体是否满足主体需要以及满足程度的一种评判。

在教育评价活动中,评价的对象是教育活动和社会主体需要之间的价值关系。价值客体是教育活动中的人和事以及教育活动的状态、过程等。价值主体是人和社会。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中的个人都可以对教育活动进行自己的评价活动,但本文所说的教育评价活动是特指以教育行政机构为主体的教育评价活动。教育行政机构是教育活动中的权威机构,是使教育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策划者和组织者,教育行政机构把自己对教育活动的认识形成教育活动中的政策和法规,贯彻到教育实践中,左右着教育活动的开展。因此,教育评价活动是一种权威评价活动,它的过程和结果将最终影响到教学活动的实践。

二、教育评价活动中为什么会发生价值主体的“错位”

1.一般权威评价活动中价值主体的“错位”

要研究教育评价活动中价值主体的“错位”,我们首先从一般的权威评价活动谈起。在权威评价活动中,作为评价主体的权威机构不能从权威机构自身的需要出发,而是要从它所代表的社会群体的需要出发,因为权威评价活动的真正主体是社会群体,权威机构是代表社会群体进行评价活动的现实主体。

在权威评价活动中,评价的现实主体是权威机构,价值主体是权威机构所代表的社会群体,评价标准由权威机构来选择。权威评价活动能否做到从社会群体的需要出发,决定于权威机构如何选择评价标准。权威机构中的“官员”们,一方面作为具体职位的人格化,他们应该毫不利己地从所属社会群体主体的需要和利益出发,即从“公”的一方出发;另一方面,作为具体的个人,他们也有自己具体的需要和利益,他们也要在自己的行为中最大化地满足自己以及家庭的需要和利益,即他们可能从“私”的一方出发。

如果在具体的权威评价活动中,“官员”们只是从自身的需要出发,而无视所属社会群体主体的需要,这就产生了权威评价活动的价值主体的“错位”。

2.教育评价活动中价值主体的“错位”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已经清楚,为什么在权威评价活动中会发生价值主体的“错位”。教育评价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权威评价活动,权威评价活动的一般机制同样适用于教育评价活动。社会主体要对教育活动施加影响只能是通过它的权威机构,即教育行政机构进行。因此,社会主体的教育评价活动的有机形式也就是以教育行政机构为现实主体所进行的评价活动。在这里,价值主体是社会主体,而现实的评价主体是教育行政机构。如果教育行政机构及其组成人员能够从社会主体的需要出发进行评价活动,则更能够得出正确的评价结论。如果教育行政机构及其组成人员从自身或“小集团”的与社会主体需要相冲突的需要出发,则更可能得出错误的评价结论,最终导致教育活动产生偏差。这就是教育评价活动中价值主体的“错位”。

三、在教育评价活动中为什么会发生评价对象的“错位”

评价活动的实质就是主体对客体属性是否满足主体需要的这种客观关系进行反映。评价活动是从是否以及多大程度上满足主体需要出发来看待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1.一般权威评价活动中评价对象的“错位”

评价对象不同于认知对象。评价对象是价值客体的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的价值关系。而认知对象可以是任何人的认识活动的事物,人们可以抛开主观因素去揭示任何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此,认知对象不会发生“错位”。评价对象也不同于价值客体,人们可以权衡任何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因此,价值客体也不会发生“错位”。而评价对象作为主体需要与价值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离不开主体需要。如果评价主体没有将这种价值关系作为评价对象,而是把主体的“非需要”(即虚假需要)和价值客体之间的关系作为评价对象,则发生评价客体的“错位”。

需要是指生命物体为了维持生存和发展,必须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而产生的一种摄取状态。马克思说:“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因此,权威评价活动应该从源于社会群体主体本性的真实需要出发进行评价,如果权威机构从社会群体主体的“虚假需要”出发进行评价活动,那么它所评价的对象就是价值客体和社会群体主体的“虚假需要”之间的价值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评价结论所转化的指导实践的方法路线,必将导致实践活动的失败。这就是权威评价活动中的评价对象的“错位”。

权威评价活动中评价客体的“错位”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权威机构对于社会群体主体的需要认识的错误导致的。

马尔库塞在他的《单向度的人》一书中把人的需要区分为“虚假需要”和“真实需要”。“虚假需要”的特征在于它是强迫性消费所产生的需要,它是受操纵的需要。马尔库塞说:“归根到底,什么是真实的需要和虚假的需要这一问题必须由一切个人自己来回答。”“只要他们仍处于不能自治的状态,只要他们接受灌输和操纵(直到他们的本能),他们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就不能认为是他们自己的。”如果社会不能提供社会个体自由表达意见的条件,“如果商品和服务设施维护对艰辛和恐惧的生活所进行的社会控制的话,就是说,如果它们维护异化的话,那么,在大量的商品和服务设施中所进行的自由选择就并不意味着自由。……而只能证明控制的有效性。”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所表现出来的需要就很难是自己真实的需要,从而整个社会群体所显露出来的需要就可能是“虚假需要”,显露于外的社会群体需要容易为权威机构感觉到,并把它作为权威评价活动的出发点。

让我们回忆一下中国在1958年发动的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当年的权威机构在进行权威评价活动时,认为人民公社化道路能最有效地使人民群众摆脱贫穷,并把加入又大又公的人民公社作为当时人民群众的最优势需要,通过各级权威机构和新闻媒介的大力倡导,使得人民群众自己也认为只有办又大又公又纯的人民公社才是解决当时最迫切的温饱问题的必由之路。本来是想解决温饱问题的需要却“显露”为“一大二公三纯”的人民公社化的需要。人民群众要求加入“一大二公三纯”的人民公社的需要是被“操纵的需要”,是虚假的需要。权威机构正是从这种“虚假需要”出发进行评价活动,并在此评价活动的基础上形成指导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方法,最终导致了人民群众的真实需要得不到满足,而遭到巨大的破坏。因权威评价活动对象的“错位”而造成巨大的损失。

2.教育评价活动中评价对象的“错位”

我们对一般权威评价活动中评价对象的“错位”同样适用于教育评价活动。教育评价活动的评价对象是教育活动和社会主体需要之间的价值关系,如果教育行政机构把社会主体的“虚假需要”作为教育活动应满足的对象,那么就会发生教育评价活动中评价对象的“错位”。

比如当前,一些教育行政机构在对有些学校进行教学水平评估时,本来教育活动应该满足的需要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所以对教学水平的评估的根本标准就应该是该教学活动是否有利于促进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和培养出的人才是否适应社会发展多方面的需要,而不应该是在该教学活动中,校舍建设了多少面积、教师的讲义是否齐全、平时学生的考试记录是否规范、被评估学校对评估专家招待得如何……我们不可否认,评估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但如果评估的出发点产生偏差,那么就会导致一些学校形式上的应付检查和实质上影响了正常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在这里,教育活动的真实需要是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多方面的需要,但这样的真实需要如果被隐藏起来,显露在外的需要,即教育过程的“虚假需要”就成了教育过程积累了多少文字和影像资料,而教育评价的对象也“错位”到了这些文字和影像资料的数量和规范性上。这样的教育评价活动就是评价对象的“错位”。

教育活动的主体篇5

 

 

国家宪法日活动心得体会1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保证。遗憾的是包括我在内许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真正对宪法的了解却知之甚微(电视台的采访节目)。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如何?宪法有哪些主要内容?

   我国公民宪法意识还很淡薄,因此必须我们应好好地学习一下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因为大家的日常生活都与宪法息息相关。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拥有最高法律效力,其他法律法规的运行,须以不超出宪法效力为前提。从这个角度看,宪法关涉百姓的诸多权益,是百姓自我保护、对抗外界不法侵害甚至是与扭曲变异公权力对抗的顶级保护伞,这就容易破除其在百姓心中“抽象、高高在上、虚无”的旧有印象。

   这次修改宪法,坚持中央提出的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严格依法办事的原则,体现了宪法的稳定性和适应性的统一、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讲政治和讲法制的统一。经过这次修改,我国宪法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国情,更加反映时代精神,更加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要求,必将更好地发挥国家根本法的作用。

国家宪法日活动心得体会2

   12月4日是宪法日,在普法期间,我们坚持宣传宪法精神,普及宪法知识,努力提高宪法观念和宪法意识,树立宪法,为贯彻实施宪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法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法制保证,维护法律特别是宪法是我们的职责。最近学院组织了学习宪法的集中教育活动,本次学习后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通过学习提高了思想认识,增强了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通过学习,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不学习法律法规有关条文,不熟悉规章制度对各环节的具体要求,就不可能做到很好地遵守规章制度,并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值工。因此,掌握法律法规基本知识,学好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通过学xxx一步掌握了学习方法,并力求在理解和运用上下功夫。

   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一时半会就可学成或学好记牢的,关键要靠长期的学习和积累,要养成长期学习的习惯,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要有不怕吃苦的毅力,只有思想上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在实践中去学习,并自觉做一名遵纪守法遵章守纪的合格人员,学习法律法规,我认为没有捷径可走,要在短期尽快熟悉浩如烟海的法规体系知识,确有难度,而且作为上班的员工,也没有那么大的精力。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同样对法律法规的学习也应有规律可循。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法律法规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刻也不能离开,我们就要重点地去学,下功夫去理解和记忆,以便在工作能够熟练地运用。

   作为一名教师,知法是重要的权利义务,学法是重要的必修课程,守法是重要的师德内容,用法是重要的基本功架,护法是重要的基本职责。让我们与法同行,做一名让人民满意的合格的人民教师。

国家宪法日活动心得体会3

   一、宪法的重要性。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各项立法的依据,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宪法我国现行《宪法》自20__年公布施行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社会的发展,先后进行了四次修改,充分体现了宪法的稳定性与适应性的统一,反映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我国现行宪法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了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各项政治主张和执政理念。

   二、宪法施行现状。回顾我国宪法历程,一方面依照宪法我国制定了涉及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法律239部,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为推进我国依法治国和保障人权取得了巨大成就。另一方面宪法实施过程中遭遇了一些重大挫折和困难。如:党委领导中的宪法意识问题,政府负责中的宪法意识问题和公民参与中的宪法意识问题。宪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党章》也明确规定要求党在社会管理事业中应当带头树立宪法意识,依照宪法执政引领依法治国,但在现实社会中,以领导讲话、以红头文件、以现场办公等来代替法律规定,违背宪法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在制定有关法律法规时,宪法是依据;但在出台地方政策时,依据的是中央政策;政府出台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时,依据的是法律法规。这时宪法被束之高阁,有的还说没有违背法律,肯定不会违背宪法。法院在审理案件时,从来没有说违背宪法的。总之我国的宪法目前在实用性和保障贯彻施行、宪法的神圣不可侵犯性等还任重道远。

教育活动的主体篇6

(一)教育管理活动的主体

教育管理活动的主体指的是教育管理活动的中的人。然而并不是所有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人都是教育管理活动的主体。只有在教育管理活动中对自己所作用的对象有影响作用的人才是教育管理活动的主体。这种主体有两种:作为个体的教育管理活动的主体和作为群体的教育管理活动的主体。不是所有对自己所作用的对象有影响作用的个体和群体就是教育管理活动的主体。这些主体不是抽象的主体,而是“在场”的主体。这种具体的教育管理活动有有组织的正规的教育管理活动,也有无一定组织形式的非正规的教育管理活动。我们这里所说的主体指的是在有组织的正规的教育管理活动过程中的个体和群体。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个体主体和群体主体的关系是,教育管理活动中个体主体对教育管理活动客体的作用,都是以教育管理活动主体中的群体因素为依托的,没有教育管理活动中的群体主体这一因素,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个体主体也不可能成为主体,因而也就无从发挥教育管理活动主体的作用。而人作为教育管理活动群体的主体也是离不开教育管理活动个体主体的。因为教育管理群体主体对教育管理活动客体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教育管理活动个体的主体来实现的。我们知道,主体之所以能发挥主体的作用,主要是因为主体能对自己所作用的对象能主动地施加影响。不能主动地发挥这种影响作用的主体即使是在具体的教育管理活动过程中也不可能成为主体。在教育管理活动中能发挥主体作用的人至少要具备如下几个方面的条件。

第一,具有一定的权力。有了一定的权力,作为主体的个体或群体才有可能主动地对客体施加影响。对权力有多种理解,最简单和最通常的理解,权力就是影响力。这里的权力既指职位权力也指非职位权力。职位权力是主体具有一定的管理或领导的职位而获得的权力,职位权力越大,就越有利于主体对客体施加影响。非职位权力是由主体的知识、能力、经验和人格魅力等非职位所带来的影响力。正是因为主体非职位权力也能对客体发生影响,所以在教育管理活动中,我们既要强调主体的职位权力,也要重视主体非职位权力的作用。

第二,具备相应的能力。主体有再大的权力,如果没有能力,也是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的。这种管理能力是指一般的能力和与主体在组织中所处的管理地位相适应的管理能力。所谓一般能力是指主体所应具备的一般的心理能力、一般的动作能力以及一般的综合活动的能力。所谓心理能力是反映一个人心理活动水平的能力,它包括人的认知能力主要指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方面的能力,意志能力和情感能力等。动作能力反映的是人的动作水平的能力,如人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等。综合活动的能力是人的心理能力和动作能力在人的活动中的综合体现。这三种能力的关系是,心理能力和动作能力是一个人能力的基础要素,活动能力是一个人能力的综合表现形式,这三个方面的能力构成了一个人的能力系统。我们不能把一个人的认识方面的能力或动作方面的能力说成是一个人的整个能力。当我们说一个人的综合活动能力的时候,不能忽视了作为这种能力基础的心理能力和动作能力。主体所应具备的相应的管理能力就是我们这里讲的综合活动的能力。这是主体在管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能力一般包括综合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决策应变能力以及业务工作能力等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也构成了主体管理能力的系统结构。主体从事管理活动,首先要对所面临的形势和问题进行分析因此就要具备综合分析能力;在分析的基础上对工作做出谋划并加以推行,这就需要组织协调能力要进行组织协调就要与人打交道,这就需要人际沟通的能力;在计划实施和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要面临很多问题并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这就需要决策应变能力;而所有这些能力都是与主体的业务活动范围有关的,因此主体还需具有业务工作能力主体所应具备的以上五个方面能力的具体内容和发挥的状况,与主体所处的管理层次和职位或地位的高低有关,即与不同的管理范围和对象有关。比如对层次和职位或地位较高的管理者来说,综合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相对来说要求就要高一些;除此之外,还与管理者的主体意识,即与管理者对自身地位,所担负的任务和所发挥作用的认识有关。一个的有事业心和负责任的管理者,其管理能力的水平和发挥的状况要明显优于那些得过且过不负责任的管理者。

第三,还需具备相应的知识。这里的知识不仅是指主体的业务工作能力所离不开的业务知识,而且更为重要是离不开教育管理专业方面的知识。教育管理有它独特的工作对象,工作过程、工作要求和工作方法,它需要懂得教育管理学的专业基础知识才能胜任。我们认为,如下这些知识是作为一个从事教育管理的工作人员所必备的。这些知识包括:从基础知识来说,有管理学、行政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哲学、高等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知识;从专业基础知识来说,有教育管理学、教育行政学、学校管理学、教育管理哲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史、教育管理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教育统计与测量等学科的知识;从专业知识来说,有教育政策学,教育法学、教育财政学、教育督导学、教育评价学,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管理学等学科的知识。

(二)教育管理活动的客体

教育管理活动的客体就是教育管理活动作用对象的人和物。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讨论的教育管理活动的客体主要是指的人而不是物,除非人们在讨论教育管理活动客体时另有说明。教育管理活动中作为客体的人的要素,主要包括作为个体的客体和作为群体的客体。教育管理活动中客体的个体是教育管理活动客体的实质性要素;教育管理活动客体的群体要素是教育管理活动客体的表征性要素。这是因为教育管理活动主体对教育管理活动客体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对教育管理活动客体的个体的作用来实现的。有时教育管理活动主体虽然也要与教育管理活动群体的客体发生关系,或者说也要考虑到教育管理活动客体群体的因素,但教育管理活动主体对教育管理活动客体的作用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对教育管理活动客体的个体的作用来实现的。教育管理活动的客体是人,以及由于作为教育管理活动个体的客体和群体的客体所具有的上述这些特性,就使得在教育管理活动中管理者要充分注意人的特性,要注意处理好作为个体的客体与作为群体的客体之间的关系。

教育管理活动中的物的要素是一个广义的物的要素。这些因素既包括物,也包括财、信息和时空等要素。有人认为,在教育管理活动的物的要素中,除了物、财、信息和时空以外,还应包括事件。我们认为,当对事件进行分析后就会发现,事件的因素与已有的教育管理客体因素都是有关联的。如,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所涉及到的事情等与教育管理客体因素中的人、财、时空和信息都是息息相关的。这样,也就没有必要再把事件作为教育管理活动的客体要素来看待了。

教育管理活动客体中的人也是离不开教育管理活动客体中的物这个要素的,当然反过来,教育管理活动客体中物这个要素也是离不开教育管理活动客体中人这个要素的。上面只是为了说明问题的方便才将教育管理活动客体的这两个要素分开来说的。

二、教育管理活动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一)主客体的状态及其关系

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主客体一般存在着三种状态。第一种是本能态。这种状态是指在教育管理活动过程中主体和客体所表现出的与人的本能有关的那些状态,它有时是在无意识中发生的,也有时表现在人的有意识之中,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主客体这时所表现出的言谈举止,都是人潜意识的一种表现。第二种状态是一种常态,这种状态是教育管理活动过程中主体和客体面对现实做出选择或应对时所表现出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一种自觉意识的状态,这时人的言行表现得比较理性,具有较强的自制力。第三种状态是超常态,这种状态是教育管理活动中主客体在一种特定的情景中所表现出的一种超乎寻常的一种状态。

教育管理活动中主客体之间的状态一般呈现出三种关系。一种是顺位关系,另一种是错位关系,还有一种是交错关系。顺位关系是指在教育管理活动中主体和客体所处的状态是一致的。错位关系是指在教育管理活动中主体和客体所处的状态不一致;交错关系是指教育管理活动过程中主体和客体的状态既有一致的一面,也有不一致的一面。前两种关系一般是针对教育管理活动中主体和客体只是个体的情况而言的,也就是说,这时主客体的状态关系是一对一的关系。所以这时主体和客体所呈现的状态关系要么是顺位的关系,要么是错位的关系。后一种关系一般是针对教育管理活动中单一的主体面对多个客体的情况而言的,也就是说,这时主客体的状态关系是一对多的关系。所以这时这一主体对于其中一个客体而言,他们的状态关系可能是一致的,是顺位关系,但对于另一个或另一些客体而言,其状态关系可能就不是一致的了,而是一种错位关系。

认识教育管理活动中主客体的状态及其关系,助于在教育管理活动中主体和客体认清自身的状态和主体和客体之间所处的状态关系,并根据需要适时加以调整。在教育管理活动中,主体和客体究竟以什么样的状态为好,这个没有定论,大多数情况下应以常态为好,但也不一定,有时本能状态也是需要的。比如,一个领导者在常态下作报告时,以本能状态的口吻说一两句玩笑的话也未尚不可。有时超常状态也是十分需要的。如领导在如开动员大会的时候就需要一种超常状态,以更好地感染和打动听众。在教育管理活动中,对主体客体的状态有一点是要肯定的,这就是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主体和客体,其状态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试想,如果一个主体和客体,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是一种状态,那简直是不可想像的。那么,在教育管理活动中,主客体的状态关系究竟以哪一种关系为好呢?这个也没有定论,也要视具体的时间和状况。一般以顺位关系为好,但有时出现一点错位关系也是需要的。如当一个领导者以超常的状态在台上做发展规划的演讲时,听众也处于一种超常状态当然也很好,但如果这时听众中有人头脑仍然很清醒的处于一种常态去审视演讲者报告的内容,这对报告人所讲的规划目标的科学制定与实施措施的具体落实无疑也是有帮助的。

(二)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及其关系

对教育管理活动过程中主客体关系的分析只分析主客体的状态关系是不够的,还必需分析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关系。因为对教育管理活动中主客关系的分析只从主客状态的角度来讨论,这只是从静态的角度来描述教育管理活动中主客体的相互关系,而对教育管理活动中主客体关系的分析还必需深入到主客体的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加以分析,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对教育管理活动过程中主客体的相互关系认识得更为全面和深刻。下面试从三个方面对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做一步的分析。

第一,对立统一是教育管理活动主客体关系存在的形式。在教育管理活动中,我们要运用教育管理活动主客体的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来做好教育管理工作。首先要正视教育管理活动中人与人之间产生一些磨擦和矛盾。因为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人都是由不同个性的人所组成,他们分属于不同的组织,占据不同的岗位,具有不同的工作任务。这样在教育管理活动中产生一些不协调和不可控的因素就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其次也要认识到在教育管理活动中消除这种不协调不可控的矛盾因素也是必然的正常的。这是因为,虽然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这样就有可能使得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主体与客体在思想和行动上统一起来并协调一致地做好教育管理工作。同时,这也要求我们的教育管理工作者及时处理好教育管理活动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确保教育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以保证教育管理目标的实现。

第二,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是实现教育管理活动主客体关系的桥梁。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主客体的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是相互联系的。教育管理活动中主客体相互理解和把握的范围和程度影响和决定着主客体相互影响和相互改造的程度。教育管理活动中主客体的认识关系是在主体和客体交往的活动中来实现的,其过程是由相互知之较少到知之增多,由彼此的表面认识最后达到彼此深刻的认识。在教育管理活动中,交往既是主客体认识活动的方式,也是主客体实践活动的方式。也就是说,教育管理活动中主客体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改造也是在主客体的交往活动中来完成的。交往的内容不同,主客体相互影响和相互改造的内容也不同;交往的范围越广,主客体相互影响和相互改造的面就越广;交往得越深,主客体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改造的力度也就越大。

要认识到要有效地实现教育管理的目标和任务,首先要重视认识活动在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作用。,我们以往讲教育管理活动中主客体的影响,不注意以主客体间的相互认识为基础来谈主客体的相互影响,以致使这种影响成为空中楼阁,其影响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其次,要注意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双向性,即要注意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相互作用,不能只注意主体对客体的作用或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在教育管理活动中,主客体间的单向性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虽然对形成主客体关系有一定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是有限的,只有双向性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才有可能在更广的范围内对主客体的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作用。

第三,对象化是教育管理活动主客体关系实现的结果。人类的实践活动都是一种对象化的活动。教育管理活动当然也应该是一种对象化的活动。所谓教育管理活动的对象化就是主体和客体在教育管理实践活动中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从而使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主体将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在客体身上,客体也将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在主体身上。这种对象化的产物要么是物质的,要么是精神的。前者如房屋和器材设备,后者如管理制度和管理观念等。这些物质和精神的东西可以为教育管理提供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由对教育管理活动对象化的理解我们很容易看出,对象化确实是教育活动中主客体关系实现的结果。因为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最终结果都体现在主客体的对象化上,或者换句话来说,都是由主客体的对象化所带来的。

对象化过程主客关系发展变化分析的意义在于,它使我们认识到,在主客二分阶段,由于强调的是主客二分,在观念上容易出现只强调主体对客体的作用,在管理形式上容易出现只主张领导对被领导的权威或被管理者对管理者的服从的现象。这时的对象化可能只是单向的,只是主体对客体的对象化。

从这一意义上可以说,教育管理活动中不民主和不平等可以从主客二分的哲学上找到一点依据。另外,这种从主客二分的角度看教育管理活动,容易忽视了对物的价值关怀。因为这一阶段只是把“物”当“物”来看待。然而在主客合一即主体间性阶段,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人都是主体,教育管理活动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流活动,因此教育管理活动应是平等的和民主的。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教育管理中的民主、平等和参与管理,也可以从教育管理活动中主客体关系的主体间性找到一些依据。此外,由于主体间性的教育管理活动观不仅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象化,而且还指人与渗透了人的价值观的物之间的对象化。这样管理活动就不仅要注意人与人的价值关怀,而且还要注意人对物的价值关怀。如学校的物质环境的建设,要注意物质环境所反映的人的价值观念及这种价值观念对人所产生的影响。这就是后现代主客关系哲学——主体间性给教育管理活动对象化所提供的全新的人文意蕴。当代中国的教育管理活动,当然不能只停留在主客二分的管理阶段,而要用主体间性的理论来更新教育管理活动的观念及实践,使教育管理活动的对象化充满人文的情怀。

教育活动的主体篇7

摘要:教育权威评价活动关系我国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教育权威评价活动的具体主体是政府等机构,其评价的标准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教育权威评价活动中的矛盾是造成当前教育发展问题的重要原因,完善评价机制,确立制度权威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对策。

关键词:教育权威;评价;矛盾;制度

建国60年来,特别是在近30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大发展的同时,教育事业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教育的普及程度,受教育人口规模的增长以及整个民族教育程度的提高等方面都是我国历史上任何一个阶段无法企及的。然而,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群众对教育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且呈多元化,教育发展本身存在着一些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方面,甚至在社会上引起部分群众的诟病。

我国是政府办教育,教育事业的主体主要是各级政府。因此,对于各级政府而言,教育发展所秉持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或者说,各级政府部门衡量教育发展的准则是什么?这不能不涉及教育评价活动,尤其是以政府为主体的教育权威评价活动。

教育评价是教育改革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教育优劣的标尺。教育评价对加强教育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推动和促进作用。可以说,没有评价就没有教育;没有科学的评价,就没有卓有成效的教育。因此,对现有的教育评价活动及格局进行理性反思,尤其在评价论的视域中审视教育权力、行政等部门开展的教育权威评价活动,有助于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克服教育评价活动的盲目性,推进教育评价活动及教育的深入发展,以适应新的历史时期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一、当前教育评价活动的几种主要形式

教育评价是教育评价主体对评价对象开展的评价活动。主体性是教育评价的基本特征之一。从教育评价主体范围看,我国当前教育评价活动存在着三种基本形式,即学校内部的教育评价活动、政府等机构的教育评价活动和公众的教育评价活动。

(一)学校的教育评价活动学校内部的教育评价活动是我国教育评价的基本形式之一。当前对教育评价的界定也多是限定于学校内部的教育评价活动,其评价对象就是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

学校内部的教育评价活动主要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活动和学校领导层对学校工作的评价活动。学校内部教育评价活动的目的是强化教育教学效果和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学校内部评价活动的内容,最主要的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从学生的学业成就、智力和能力、个性和思想品德等方面对学生做出评判。这种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长处与不足,进一步完善自我。对教师来说,评价结论是对教师的基本素质、业务能力的反映,有助于教师进一步端正工作态度、改进工作方法、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教学效益。学校领导层的评价活动具体包括对教师、学生的评价和对学校的教务、后勤部门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活动,一般通过教师任课班级的学生考试成绩、学生平时表现等方面,依据一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做出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的评价。学校领导层以评价结论督促教师的工作。学校领导层对教务处、总务处等为教学服务的部门的评价,主要是对教务处组织和管理全校教学的工作,对总务处为教学工作提供后勤支持的评价,这有利于改进学校管理,提高学校运转的绩效。

(二)政府等机构对学校教育活动进行的评价活动以各级政府、人大和政协等机构为主体对教育活动开展的教育评价活动是外部教育评价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其中主要是政府的教育评价活动,也叫教育行政评价活动,“教育行政评价是依据政策法规以及政府对教育实施全面领导管理的总体要求,应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对各级政府(包括市、县、镇、区、村)的教育工作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1]。

作为评价主体,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把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方向和标准作为评价要求,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中明确提出,并借助于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包括学校在内的具体教育机构的教育活动展开评价活动。近年来,国家的“211工程”

高校评估,教育部的本科教学评估等,都属于以政府为主体的教育行政评价活动。政府的教育评价活动是鉴定学校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基本标准、是否具备培养合格人才的基本条件和能力的重要手段。

教育行政评价活动能区分不同学校办学水平上的差异,促进学校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办出特色,增强办学效果,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此外,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教育工作的视察和监督也是一种教育评价活动。

(三)公众的教育评价活动公众的教育评价方式是“无机方式”[2]。在黑格尔的表述中,“无机方式”就是一个社会群体内的成员没有经过某种程序的组织而表达他们意志和意见的方式。

最初,公众的教育评价往往以个人自发的、分散的形式表达各自对教育的看法,这时的意见是分散、零碎的。对于教育中存在的焦点问题的共同关注,使这种分散、零碎的意见逐渐集中于其中一个或几个方面,从而在关注者中产生共鸣,形成较为集中的社会舆论意见,表达了公众对于共同关注的教育问题的评价。社会舆论意见有多种传播方式,主要方式是民间的口头传播,各类报刊杂志、电视、电台、网络媒体的报道、讨论等。当某种社会舆论意见被更多的人接受和认同时,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舆论洪流。当前社会上对于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就是由自发的、分散的看法逐渐形成的一种强大的社会舆论,表达着人们对于教育公平性的关注,更期待去除教育活动中的不公。公众的教育评价活动的倾向性影响着公众的判断,推动着决策部门采取措施,朝着舆论所代表的社会群体的意愿的方向发展。社会舆论在推动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学费由减少到免除的决策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内部的教育评价活动、政府等机构的教育评价活动和公众的教育评价活动分别从不同的主体视角开展教育评价活动,各有优势,不能相互替代,但也各自存在着不足。

二、教育权威评价活动的主体评价论

视域下将以政府等主体的评价活动定义为教育权威评价活动,其主体就是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和机构。

(一)教育权威评价活动的实际主体是全体人民群众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社会群体是人类社会生产劳动的产物,其产生以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

因此,在社会群体中,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在生产劳动中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等都以社会经济关系为基础。以教育为内容的社会关系不可能孤立存在,总是和经济、政治的内容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社会关系内容的多样性。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内,教育关系和社会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所维系的社会群体往往是同一的。作为人类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教育活动直接起源于并服务于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教育活动满足了社会群体的生产和生活的教育需要,同时也满足了社会群体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发展的需要。因此,开展教育评价活动的实际主体就是一定的社会群体。

在我国,人民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因而广大人民群众是我国教育评价活动的主体。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在教育发展方面的需要。新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教育的需要有着不同的具体目标。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人们对于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有具体的目标;同时,由于社会的发展,不同社会群体逐渐出现了具体利益的分化,他们对于教育发展的期待也不尽相同。因此,就具体的教育需要而言,也要对不同群体做具体区分。

(二)教育权威评价活动的现实主体是教育权威评价机构现代社会中,社会群体主体更多地以组织化的“有机方式”出现。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中,总有一个居于最高地位的机构,由于能意识到该群体的根本利益,因而是该群体根本利益的集中代表者。

教育权威机构在社会群体中居于最高位置,通常能够自觉地意识到所代表的社会群体的教育需要,即社会群体的教育利益。教育权威机构在意识到社会群体的教育利益后,通过社会群体内层层相叠的教育组织体系自上而下地传递教育利益的信息,使具体的机构和组织也能够了解社会群体的教育利益。

教育权威机构利用在社会群体内的权威地位,能够做到整合社会群体成员的意志,统一和协调成员的行为,认识教育活动的意义。教育权威机构能够集中地代表社会群体对教育的需要和利益。在一般情况下,教育权威机构所进行的评价活动总被认为是从社会群体教育需要出发的,是以社会群体的利益为标准的。教育权威机构因其权威性使评价的结论具有对全体群体成员的约束力。教育权威机构的评价活动就成为社会群体主体对教育活动进行评价活动的现实形式。教育权威机构就成为社会群体主体进行教育权威评价活动的现实主体。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权威的评价主体主要有两种。最主要的是以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为主体的教育行政评价活动。教育行政评价活动是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政策法规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活动实施全面领导和管理的总体要求,对辖区内学校的教育工作实施教育评价活动。各级人大和政协也是教育权威评价活动的现实主体,他们的监督作用发挥了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

三、教育权威评价活动的评价标准

教育权威评价活动的评价标准,是教育权威机构所代表的社会群体的教育利益。

在社会群体中,个体主体对于教育的需要在社会群体成员的交往活动中,逐渐转化成社会群体的教育需要。这种需要反映到社会群体的意识中,就转化为社会群体的教育利益,从而成为社会群体对教育活动评价的标准。教育权威机构作为社会群体的教育需要和利益方面的现实主体,一般会自觉地意识到社会群体的教育利益,这样,社会群体对教育活动的评价标准就转化为教育权威机构的教育评价活动的标准。

这就要求教育权威机构要自觉地从社会群体的教育需要出发,以社会群体的教育利益为评价标准,来评判社会群体和教育活动之间是否存在价值关系,并估量其价值量的大小,进而根据教育活动对于社会群体教育需要的满足状况赋予其不同的意义。

教育权威评价活动是教育权威机构对教育活动价值的反映,并逐步形成教育权威机构的教育价值观念。这些社会基本教育价值观念得到一定社会群体成员的认同,成为社会群体成员关于教育活动的思想和行为的标准;同时必然由此蕴有指导诸成员应当如何行为规则的涵义。这便成为教育的基本规范。教育的基本规范在具体的教育权威评价活动中又衍生出具体的教育规范,基本教育规范和具体教育规范构成教育规范体系。教育权威机构也必然接受和认可教育规范并依据基本的教育价值观念,外化为具体的教育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教育法律和法规,并设定相关指标,建立教育权威评价指标体系,使之成为教育权威机构进行具体教育权威评价活动的标准。教育权威机构就是运用教育规范开展对教育活动的评价活动。

四、教育权威评价活动中的矛盾

我国当前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某种意义上是教育权威评价活动中主要矛盾的展开和表现。教育权威评价活动中的主要矛盾有:教育权威机构的“两重性”之间的矛盾,教育权威机构内部层级之间的矛盾,优先利益和整体利益之间的矛盾。

(一)教育权威机构的“两重性”之间的矛盾教育权威机构就是一定社会群体中的最高地位的教育机构,是一定社会群体教育利益的代表形式。

权威机构一般能比较集中地代表其所属群体的整体教育需要和利益。教育权威机构所进行的评价活动被认为是从所属群体的整体教育需要出发,以群体的整体教育利益作为标准。另一方面,教育权威机构的成员是社会群体成员的一部分,他们也有自己的具体需要和利益,因此,由这些成员组成的教育权威机构同时也是社会群体中的一个具体的社会群体,也有自己的需要、利益。

教育权威机构作为社会群体的一部分和作为一定社会群体的代表者之间,其成员的教育需要和利益与社会群体的需要和利益可能是不一样的,甚至是冲突的。由于教育权威机构在社会群体中的权威地位,可能在确定权威评价活动的评价标准时,以自己的团体利益代替整个群体的利益,使得评价活动产生偏差。

(二)教育权威机构内部层级之间的矛盾在社会群体中,相对于教育权威机构,其他的机构都是非权威机构,他们共同构成社会群体教育组织体系。

这个组织体系的中间环节的每一个非权威机构都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育权威机构评价的权威性指令就是通过社会群体内的教育组织体系从较高层级依次向下传递,以整合社会群体的意志,协调其行为。正是通过权威评价信息在自上而下的层级间一次次传递,教育权威评价的结论最终能够发挥指导教育活动的作用。这符合社会群体的整体利益。

教育权威评价的结论在传递过程中,因其与层级中的某一级的自身利益相左或部分冲突,很可能出现这一级的机构将自身的利益主观地和权威评价的结论结合继续传递,也有可能完全以这一级的利益取代权威机构评价的结论。这样,教育权威机构的评价标准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被具体的教育机构以自身的局部利益的标准代替,从而使评价结果背离社会群体的根本的、整体的利益。

(三)优先利益和整体利益之间的矛盾整体教育利益中,各种具体教育利益之间也存在优先实现的问题。

社会群体的教育需要是在社会群体成员的个体教育需要基础上整合而成的教育需要体系,是社会群体的基本教育需要。社会群体的基本教育需要可以分解为不同方面、不同层级的具体教育需要。教育需要反映到教育权威机构的意识中,形成社会群体的教育利益。无论是基本教育利益和具体教育利益间,还是各种具体教育利益间,他们的地位是不平衡的,甚至还存在着矛盾。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存在着利益的博弈。教育权威机构应根据现实的条件决定优先实现某种具体教育利益。

上述矛盾在教育权威评价活动中具有典型性,这些矛盾的存在使得教育权威评价活动可能背离人民群众根本的教育利益,阻碍教育的良性发展。

五、解决的对策

为了解决因教育权威评价活动带来的教育发展的问题,构建完善的教育权威评价体制和强化体制的权威是基本的出路。

(一)进一步完善教育权威评价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教育权威评价体系是避免和克服现有矛盾的前提。第一,在涉及教育事业的同级立法、行政等不同部门间,在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教育权威机构间,进行合理分权。第二,通过引入专业的中介评价机构,以公众的评价活动推动教育权威评价活动,构建专业化的教育权威评价机制。

(二)确立制度权威,加强制度监督我国教育权威评价活动的开展必须从根本上确立制度的权威,以避免评价过程中的主观性、随意性。制度权威本质上是人们对于建立在一定社会的物质生产过程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关系的结构性和秩序性基础之上的行为规范的服从关系。制度权威的建立基于两个前提:第一,制度具有强制性,通过政治、法律的力量迫使人们服从制度。第二,当人们看到了遵守制度所产生的利益,自然强化了其遵守制度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姜凤华.谈教育行政评价[J].现代教育论丛,1998(3):14-15.

教育活动的主体篇8

关键词 区域体育活动多元组合民间体育游戏

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教师们越来越重视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进行整体性的教育,促进儿童健康、智力、创造力、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等综合能力的提高。这体现了《纲要》指出的“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的精神。现在,有许多幼儿园采用主题教学模式开展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使各领域教育内容相互渗透,提供给幼儿一个整合学习经验的机会,但其中体育教学内容与主题格格不入,使体育成为游离在主题活动之外的独立学科,如果在体育活动中渗透主题教学的内容,使体育活动成为主题教学中的一个教育内容,那将取得双赢的结果。区域体育活动与主题教学的整合,是以幼儿园主题教学为背景,从主题健康活动目标出发,以幼儿运动为主,整合幼儿学习、生活和游戏等三类活动的内容,开展系列区域体育活动,即根据主题开展过程中对幼儿身体动作及健康发展的要求设置体育活动区域,提供相应的活动器械与材料,通过孩子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活动,使其身心得到发展。与过去单纯锻炼幼儿体能的运动相比,它在组织形式、活动内容和教育价值上都具有自身的一定的特点。要根据自己班级主题活动的进展情况以及幼儿生成的热点问题,将主题活动迁移到户外体育区域中进行。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使体育活动成为以探索学习和个别化学习为主、体现过程性模式的生活化学习活动。

一、探索区域体育活动与主题教学目标的融合,发挥体育活动的多维效应

目标的整合是教育整合的基础。目标的整合直接影响教育内容的整合,进而也影响教育内容、方法和形式的整合。我们从幼儿健康教育总目标出发,层层分解为各主题健康教育目标,制定目标时不仅包括让幼儿进行喜爱的运动、促进走、跑、跳、钻、爬、投等动作发展的要求,也包括发展动作的协调性、身体的柔韧性,同时还包括惜物、友爱、保健、合作、规则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因此教师组织体育活动时,在目标的预设中一方面以幼儿的动作发展为主线,着眼于幼儿各种经验的融合、提升。其中隐含着生活自理、同伴交往、认知发展等综合能力的获得。另一方面借助主题环境资源、幼儿知识经验等资源的整合,丰富幼儿活动内容,引起幼儿的兴趣,激起愉快的情感体验。使目标在落实的过程中,能体现多领域的、有机的整体的层层推进。体现一个整合——分解——整合的过程。

如十运会期间,幼儿园生成了主题教学活动《我为健儿加油》,期间我设计组织了体育活动《我的运动会》,在制定目标时我设计了如下目标:1. 愿意参加小组竞赛,通过活动,发展幼儿跳跃、平衡、投掷等基本动作。2. 知道一些运动会的比赛项目,愿意向运动员学习。3. 在活动中愿意克服困难,尝试新器械的玩法。在活动准备时,我选用了幼儿平时不多见的运动材料,如跳箱(体操)、竹篱(跨栏)、纸棒(标枪)等,活动过程中我根据运动会的流程设计了开幕式(幼儿准备动作)、预赛(幼儿分小组进行动作练习,每一组要求选派幼儿参加不同项目比赛)、决赛(组织幼儿进行小组竞赛,提升幼儿动作练习,培养幼儿的团队荣誉感)、闭幕式(统计“奖牌”、欢庆胜利),使幼儿在体育锻炼的同时,获得了社会、艺术、科学各方面的教育。这样将主题教学目标与幼儿体育活动目标相结合,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与学习特点出发,设计、组织体育教学内容,深化了主题教学的内容,让体育活动变成主题的一部分,体育活动也从主题活动中吸收营养,丰富体育活动形式和内容。

二、实现区域体育活动中主题教学内容的融合,体现体育活动中的多元组合

教育内容的整合是幼儿教育整合的主要表现,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整合。从多元智能的角度分析,幼儿在各个智能区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强势智能区和弱势智能区,但各个智能区之间是能够相互做一定的补偿。陈鹤琴先生也提倡“把各科活动打成一片”。因此,在设计区域体育教学活动时,多考虑在活动内容上体现综合性的教育思想,整合其它领域的教学内容,充分地开发幼儿的多元智能,更好地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在一个活动中获得多种收获。

主题活动内容丰富,幼儿在对主题教学中涉及的事物有了一定的经验后会发现一些新的东西,有时体育活动中可以帮助幼儿强化认知。在“吹泡泡”活动中,幼儿知道泡泡上会有五颜六色的花纹,很漂亮,很愿意追逐那些漂亮的泡泡,自然的得到了体能的锻炼。“纸儿真好玩”活动前我们为幼儿准备了挂历纸,报纸、皱纹纸、白纸、硬板纸等材料,幼儿在不同的区域中用来顶、跳、踩、跨、抛、在活动中,孩子们了解了纸有不同质地、不同颜色、很轻、易损坏的特点和可以折叠、撕碎、揉皱的性能。以发展幼儿跳跃能力为目标的体育活动“摘果子”,幼儿在活动中不仅获得了身体上的锻炼、心理上的满足,而且认识了各种水果,有时我们还要求幼儿分清摘的是哪个季节的水果,将它们分类摆放。

陈鹤琴先生说过“体育活动设计最好有音乐为之鼓兴,音乐是有节奏的,儿童素来喜欢听,假使体育活动同音乐结合起来,儿童的兴趣一定格外的浓厚。”所以,在组织体育活动时,我们经常考虑适当的背景音乐,有时是节奏鲜明的进行曲、现代节奏乐,有时是活泼诙谐的舞曲,让幼儿在音乐的伴随下运动,既健体又娱心。适当的音乐会为整个活动争光添彩。如:集体体育活动“走过沼泽地”,该活动主要让幼儿练习踩高跷走,发展幼儿平衡能力,但由于动作单调重复,幼儿容易失去兴趣,我们就选择了一首富有节奏变化的乐曲《卡门序曲》作为背景音乐,幼儿踩着高跷,随着音乐节奏快慢急缓的变化,脚步有时快,有时慢,跨过障碍,穿过“沼泽”,激发了幼儿活动的兴趣。体育活动“小球员”主要让幼儿练习用脚控球向前走,发展脚部肌肉的灵活性,我们选择了世界杯主题曲作为背景音乐,为幼儿营造出一场激烈竞争的足坛盛事的氛围,幼儿情绪高涨,参与积极性高。

数学素有“头脑的体操”之称,将体育活动与数学活动结合起来,就等于将身体运动与头脑运动结合,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锻炼了头脑。比如“捉单、捉双”将练习四散追逐跑与数学教育内容单、双数融合起来组织活动让孩子们在追捉、躲闪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判断,巩固了对单、双数的认识;“喂宝宝”,则利用给不同形状的“宝宝”喂相应形状的饼干,来激发幼儿练习通过平衡木这一动作的兴趣,达到发展幼儿平衡能力的目的;“跳房子”则让幼儿在练习跳跃动作的同时巩固对数序及数的顺逆关系的认识。

三、丰富主题教学中体育活动组织形式,以多种活动促进幼儿发展

将体育活动与主题教学相融合,要求教师有灵活的组织能力,在进行主题教学过程中,根据自己班级主题活动的进展情况以及幼儿生成的热点问题,将主题活动迁移到体育活动中进行,在活动过程中,幼儿的活动是自主的,自发的,是独立的,“个性”化的,因此,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也是随机的、多样的。

例如根据主题教学的要求组织幼儿进行的参观活动,它将体育锻炼更生活化,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连续走的锻炼,比枯燥的走步练习更吸引幼儿,实现了教育的有效整合。根据主题教学活动的特点,设计的区域体育活动课因为具有开发性、自主性、愉悦性等特点,更是能激发起幼儿的运动兴趣。它是教师根据主题开展过程中对幼儿身体动作及健康发展的要求设置不同的体育活动区域,提供相应的活动器械与材料,通过孩子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活动,使其身心得到发展。在秋天的主题中,教师们设计了“摘水果”、“捡稻穗”、“我们去秋游”等活动区域,让幼儿走在“田埂”上捡起“稻穗”、跳起来摘“树”上的“水果”、爬过“小山”去“秋游”,锻炼了幼儿的平衡、跳跃、攀爬能力;在“动物”的主题中,设计动物迷宫,幼儿走时每遇到一个动物,都要尽量的模仿动物的动作和声音,最后走出迷宫。这些活动的设计都是根据主题的内容,教师遵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原则而设计的。

四、开发主题教学背景下的区域体育活动资源,提高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结合主题教学内容,对活动场地进行全面的规划,合理设置各种体育运动区域,有效利用周围环境和空间,为区域体育活动提供充分的条件,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活动质量。同时注重建立和谐融洽的心理环境。形成平等、关心、友善的师幼关系与团结、协作、互助的同伴关系,使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感到快乐、得到满足。

幼儿的发展存在阶段性,不同的幼儿其发展状况不同,因此在组织活动时教师需要关注个别差异,开发多种体育活动器材,提供种类、数量充足的体育活动材料及其他辅助材料,让幼儿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适合自己发展水平的玩具、材料,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教师通过分析幼儿兴趣、要求、原有水平与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结合点,及时调整玩具、材料,为幼儿的想像、创造提供较充分的空间,满足幼儿不断发展的需要。开发利用具有趣味性、可操作性、多功能性的材料。

挖掘民间体育游戏资源。孩子喜欢自然材料,喜欢富有童趣的运动,结合农村特点,充分利用了农村的宝贵自然资源,制作具有农村特征的“自然玩具”,设计具有农村特色的区域活动,使活动符合农村孩子的生活实际经验。如:我们利用身边随处可见的竹子,作成了竹高跷、跨栏、小扁担、跳竿、竹梯等,这些富有乡土气息的运动材料,使孩子玩得乐此不疲。我们还根据季节带着孩子走进田野,孩子们跨田埂、挑稻草、搬粮食,忙得不亦乐乎。这比在平坦的软质地、草坪上进行模仿活动更有趣、更能吸引孩子。

通过一学期的实验,幼儿与实验前相比,对体育活动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有强烈的参加体育活动的愿望;在活动过程中气氛好;参与性强;表现欲强;自信心强;合作性强;创新多;这所有的一切,正是我们进行这个研究的目的。

上一篇: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范畴范文 下一篇:农业科技成果转换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