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的起点范文

时间:2023-12-20 16:57:12

西方经济学的起点

西方经济学的起点篇1

关键词:高职;西方经济学;教学;思考

西方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如何高效配置各种资源的学问,它揭示了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各种经济活动的规律,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学习西方经济学对高职学生来说,一方面为经济管理类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课程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理解社会,理解经济、政治以及军事,此外,学习西方经济学有助于学生活跃思维,启发创新思考,所以,在高职教学中,西方经济学成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重要基础课。

但是,在现实的高职西方经济学教学之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教师自身的问题,部分教师仍然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被动地记忆知识,或者是学习内容选择不适当;其次,西方经济学课程本身的原因,它作为一门系统性很强的理论课,有时显得深奥、难懂,比如效用理论等,对同一个经济问题,不同的学派会有不同的观点,有时,其观点可能完全相左;第三,西方经济学理论知识更新太快使教师和学生很难处理其基础性和前沿性之间的关系;第四,基于高职学生的特点,西方经济学的实践教学容易被忽视;最后,根据学校的定位和学生的培养目标进行西方经济学教学有时显得较困难。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

一、教师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新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要编制合理的教学计划,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要备课充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日渐发展,从产生到今天,修正、补充了很多内容,一般而言,教学计划的几十个课时根本无法详细讲授全部的经济学理论。所以,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专业,选择其相适合的授课内容,有些专业的学生应该侧重微观部分,比如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而有些专业的学生应该侧重宏观部分,比如国际贸易实务等专业。因为西方经济学涵盖内容广阔,所以更加要求教师要备课充分,防止出现授课内容无核心,内容过于发散。

其次,教师要不断革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考虑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采用课堂讨论的方法,使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当众从容不迫阐述观点的能力。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以点带面,利用现实中的经济案例,讲解理论,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和互联网教学,课件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使学生看起来更直观,理解起来更深入。

二、要把西方经济学建设成一门基础的经济学课程

从本质上说,西方经济学就是一门基础的经济学课程,是为了研究社会经济的客观规律,因此在讲课过程中应该弱化数学推导过程,尤其是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更应该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可以考虑在讲课过程中多穿插一些实例,要联系社会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其感觉更直观。

从外在条件上说,西方经济学是以一定的数学工具和统计资料为基础的学科。在学西方经济学之前,学生首先要先学完微积分、线性代数、初级的概率论以及统计学课程,然后再学习西方经济学课程较好。如此,教师才能有时间培养学生定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利用西方经济学知识在处理经济问题时更有效。

结合生源特点选用教材。同一门课程,对不同生源的学生来说,授课内容要有所侧重,应结合学生特点选择适合的教材,不一定有名教师的教材就是最好的。对于理科生源学生而言,其数学功底扎实,逻辑思维较强,可以适当选用数学工具较多的教材,而对于文科生源学生而言,其思维较活跃、发散,可以适当选用数学工具少,但实例较多的教材。

三、要处理好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和前沿性之间的关系

首先,任何一门学科都要强调基础性知识的重要性,西方经济学也不例外,应该在学生充分掌握基础性知识的基础上再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入前沿性知识,这样讲授效果才好。

其次,从课程的基础性方面讲:要以教材为参考依据向学生介绍基本的理论基础知识和方法,并结合案例,使理论和方法更易于被学生接受。从课程的前沿性方面讲:有条件的院校可以邀请知名经济学家做一些前沿学术讲座,或者给学生介绍一些即时的经济专家网络视频资料与博客信息,使其有机会及时跟踪当前经济学的最新动态。

最后,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他们知识扎实,可以加快课程基础性内容的讲授,拿出一部分课时去讲前沿性的知识,而对于基础不太扎实的学生,课程内容要以基础性为主,前沿性的简单提一提就可以了。

四、要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

总体上讲,理论是基础,基础一定要扎实,这样才能够为实践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重视理论教学之外,也不能轻视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是比较重要的。因此,要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有竞争力,才能真正使学生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

从理论方面来说,理论基础特别重要,只有掌握了很好的理论,才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比如,基本的供求模型非常重要,利用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之间的关系可以解决很多经济问题,这部分内容比较基础,所有的高职学生都应该掌握。但是,西方经济学中有些理论比较复杂,比如博弈论部分,它作为一种工具虽然能处理很多问题,可理解起来,较困难,对于基础一般的高职学生可以不做要求。

从实践方面来说,学以致用,最终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应用,学生只有以应用为目的,才能更好地高效率学习。2000年教育部《关于制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要求,三年制专业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0%,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特点也决定有必要进行实践教学,可以观摩、讨论高效率成功人士的人生效用最大化,可以参观优质企业如何达到利润最大化,使员工有最大的归属感,可以直接去海关学习进出口贸易部分等等。

五、要根据学校的定位和学生的培养目标进行西方经济学教学

学校的定位是一个学校的办学方向,所以课程教学和改革,一定要围绕学校定位和办学思路来设计,不然的话就背离了学校的大方向,培养的学生也达不到应有的目的。目前,我们国家所有的高职院校定位还是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主,因此,一般是以围绕这样的定位来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先进的课程内容体系,需要通过教材建设来实现,这样教材的选择也显得很重要,要选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材。

西方经济学的起点篇2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6-0216-02

一、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特点

西方经济学是伴随着西方国家市场经济体制的产生和发展而建立起来的经济学科,具有如下特点:

1.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西方经济学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产生而产生的,并不断发展完善。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再到凯恩斯经济学,最后到当代西方经济学,具有很长时间的发展、修正和完善过程,其基本理论经历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检验,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2.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具有综合性。西方经济学由众多西方经济学学派中占主流地位的经济理论和学识观点构成的。如按其对市场机制作用认识上的不同可分为新旧古典经济学派和新旧凯恩斯学派;按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在众多的西方经济学派、经济著作、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中,有些是相互补充的,有些则是相互对立的,如持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观点在分析方法上不同,但最终却得到相同的结论。

3.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具有普遍性。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具有普遍性。其中的供求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和市场理论等对所有的消费者和生产者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4.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具有多样性。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广泛运用数学推导和数学模型来加以论证,多为实证分析。在基本理论的论述中多将预言逻辑分析方法与数学分析方法相结合,既有抽象的概念,又有形象的图像;既有定性分析又有定量分析,特别是边际分析和均衡分析。

5.西方经济学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如何解决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的问题,进一步地说,它研究的是市场机制条件下经济运行状态及政府、厂商和消费者的经济行为,并提出一些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管理方法。因此,西方经济学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学习西方经济学可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

二、学习西方经济学应该避免的误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高等学校经济系以及工科院校的管理系陆续开设了西方经济学课程,这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面,但中国现行的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大多是以现行的西方主流经济学为基础编写而成,只包括整个资产阶级经济学学说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此导致了中国大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时产生一些误区。比如:忽视西方经济学的阶级性和忽视西方经济学的局限性等等。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前,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认为西方经济学等于资产阶级理论,等于反动的理论,而采取一概否定,一概排斥的态度,往往在没有弄清问题情况下,就不加分析地进行批判,严重阻碍了人们的学术视线,败坏了马克思主义的优良学风。这不是科学的学习态度。然而,如今,却又出现了另一种倾向,即本文提出的两个误区。更有甚者,有的教师和学者认为西方经济学是唯一的现代经济学,应以西方经济学来改造、代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张全盘地接收,全盘照抄,完全成了西方经济学说的俘虏。这同样不是科学的态度。在学习西方经济学时,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实事求是地对待西方经济学,只有这样,才能认清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可以借鉴的,什么是应该摒弃的,避免走入学习的误区。

三、西方经济学的课程特点与课堂教学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

1.学科流派众多,学生难于区分差别。西方经济学是中国高校经管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之一。经济学在产生之后在各个方面取得长足的发展,各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和现实发展得以紧密结合,关于同一经济问题,不同的学派也给予不同的解决方案。但是对于中国传统教育培养的高校学生,也很难理清思路去辨别哪种理论是主导的,这就对学生的课后阅读和对理论体系的把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研究方法多样,学生难于理解掌握。与其他经管类课程不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多样,它包括:实证分析、规范分析、数理公式分析、几何模型分析等等。实际上,该门学科大体上分成三种层次:经济学原理或经济学基础、中级微宏观经济学、高级微宏观经济学。层次越高理论体系中包含的数理知识和模型说明就越多,历届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大多产生在经济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领域。这对首次接触到经济学的高校学生同样是个考验,因为同学们在从前的学习中已经习惯文和理的区别,把二者有机的结合是一个大的挑战,一旦对数理模型失去信心,经济学是学不好的。

3.理论体系庞杂,初学者难于分清脉络。西方经济学涉及到微宏观两个大的门类,而两个主要门类之下有划分成诸多的章节,实际上作为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涵盖了几乎所有其他专业课的基础知识,比如:微观经济学包括消费者需求理论、生产者理论、效用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微观经济政策等;宏观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总量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理论等。如此多的理论体系让学生在一次的教学周期内掌握,融会贯通,分清知识脉络,学生的学习压力是非常大的。

4.知识体系更新迅速,教师难于及时调整。由于经济学的学科特点,要求相关的理论知识必须和现实的发展紧密结合,才具有生命力,所以该门课程的理论体系相比其他学科更新较快。国外的西方经济学的教材几乎每一两年就要再版,例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已经发行到了第十七版;哈佛大学教授格利高利・曼昆1995年的《经济学》著作,被称作“最受欢迎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已经发行了第五版,几乎两年就会改换版本。这种版式的调整包含了案例的不断更新和理论知识的改动与补充。任课教师必须要及时掌握知识点的更新、新理论的补充及案例的调整。

四、改进西方经济学教学的想法:

1.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网络里面有丰富的资源,有大量的西方经济学学习资料和各种各样的案例,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可以使枯燥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和生动的经济实践联系在一起。

2.加强和完善中国经济学案例教学体系。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其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因此,经济学教学不但要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知识和分析技巧,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能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现实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建立科学合理、并能给予案例教学以充分重视的经济学教学体系,是全面完成经济学教学目标和培养经济学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因此,对加强和完善中国经济学案例教学提出如下设想:一是明确经济学案例的选编原则;二是科学划分经济学案例的不同类型;三是科学组织经济学案例教学。

3.素质教育与西方经济学教学结合:(1)素质教育要求西方经济学教学树立新的教学理念。(2)素质教育要求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3)素质教育要求西方经济学课程考试制度的改进。

4.西方经济学教学中既要进行静态分析又要进行动态分析。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的基本区别在于,前者不考虑时间因素,而后者考虑时间因素,换句话说,静态分析考察一定时期内各种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动态分析考察各种变量在不同时期的变动情况。静态分析主要是一种横断面分析,不涉及时间因素所引起的变动。把均衡分析与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结合在一起就产生了三种分析工具:静态均衡分析、比较静态均衡分析和动态均衡分析。静态分析要说明各种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的条件,比较静态均衡分析要说明从一种均衡状态变动到另一种均衡状态的过程,动态均衡分析则要在引进时间因素的基础上说明均衡的实际变化过程。

五、注意西方经济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西方经济学与众多相关学科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而且它与其他很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使得西方经济学不仅仅成为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的基础课,对其他很多学科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西方经济学与数学:西方经济学以数学为工具,大量采用数学的分析方法,尤其是边际的分析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边际”讲清楚了,这样所有边际的概念,像边际效用、边际成本、边际收益、边际产量等核心概念就很容易理解了。

2.西方经济学与心理学: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的经济活动的社会科学,人的心理在经济决策中占有重要地位。比如,微观经济学中的效用论、宏观经济学中货币市场关于货币的需求动机理论等等都和人的心理密切相关。讲清楚人的心理特征对于理解这些内容具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白韬哲.经济学教学改革探讨[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4,(3).

[2]刘西平.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探讨[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1).

西方经济学的起点篇3

1 关于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是判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依据。根据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结合我国的教育教学实际,将课程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具体到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结合课程建设目标,其教学目标也分三个层次:第一是经济学知识理论与技能的传授;第二是经济学思维方式的训练与研究方法的培养;第三是对社会的正确认识以及生活态度、责任、价值观的熏陶与塑造。作为本科层次上的经济学教学,仅仅停留在第一层次上的教学是不够的,必须向第二、第三层次上拓展。也就是学习经济学不仅仅是学理论,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后面所体现出的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要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为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遇到问题和障碍时提供研究思路和解决方法。在这一点上,凯恩斯说得很明确:经济理论并未提供一套立即可用的完整结论,它不是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器官,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导出正确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对我们这个时代、社会、自身有更清楚的认识,不盲从、有方向,有动力,成为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

2 关于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保证,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在内容上局限于基本的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理论,只涉及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而缺乏对非主流经济理论及前沿学科发展的介绍,更缺乏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比较研究。教师如仅以教材为蓝本实施教学会导致学生对经济学的认识是以一斑窥全身,达不到最高的教学目的,因此有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在此注意两点:

2.1 适当增加西方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的比较研究内容

经济学属于社会科学,它与国家制度、意识形态密切相关。西方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两大体系在哲学基础、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有所不同,而我们对待西方经济学的态度在建国前后期也有所不同。建国前期我们持全盘否定、盲目排斥的态度,而现在我们又出现了对西方经济学的盲目推崇,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不断弱化的现象。政治经济学是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在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行科学分析基础上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以及最终为社会主义所替代的客观规律的理论。而西方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是资产阶级世界观,是为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意或不明确这一点,学生在学习中与以前的政治经济学基础知识进行对比,极易出现理解混乱,从而产生对马克思经济理论的正确性的怀疑。因而在教授西方经济理论时,首先必须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观点对其进行科学而全面的分析,明确哪些内容是反映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内容,带有相对真理的性质;哪些内容在意识形态上是掩盖资本主义世界本身的矛盾,宣传资本主义的合理性和优越性,是属于庸俗的东西而应该摒弃。只有确立了对待西方经济学的一分为二的科学态度,我们才能合理选择与改革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为教学目标服务。

2.2 适当增加最新经济学前沿及非主流经济学流派的介绍

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是在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体系发展而来的,同时适当吸收了其它学派如货币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其特点是把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和新古典微观经济学机械地组合在一起,其实质是把经济学分为两种不同的部分:当社会资源配置达到充分就业时,新古典微观经济理论发生作用,是为微观经济学;当杜会资源配置没有达到充分就业时,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发挥作用,是为宏观经济学。这种二者相互独立而很少有关联的理论体系受到了西方各派经济学家一致诟病。近些年来,为使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真正融为一体,经济学家进行了广泛探讨并取得了重大进展;而且现代经济学众多流派所探讨的问题与当今现实经济实践联系非常紧密,解答的是一些热门、棘手的经济学问题,而这些在我国现有经济学教材并没有反应出来。因此在教学中要把这些最新的经济学研究介绍给学生,同时适当增加对供给学派、新剑桥学派、新奥地利学派,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介绍,如此使学生对经济学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同时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3 关于教学方法

在明确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结合西方经济学的课程特点,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保证教学效果。

3.1 问题教学法

教师在系统讲授基础理论的同时,鼓励学生对感兴趣的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督促学生每次课前必须预习并准备好问题,也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随时提问题。这对教师的备课和教学是极大的挑战,促使教师必须把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学中。

3.2 案例教学合法

精选中外经典经济案例,教师提出一些疑难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经济理论,分析经济事件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运用事例来说明关键性概念和对基本定理给予正式证明。案例分析可以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学会结合实际分析经济现象,找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能够综合训练学生的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法

用西方经济学的微观部分的基本原理剖析我国企业科学决策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将宏观经济理论与国民经济运行状况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对现实国内外经济社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教学中采用互动式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的采用课堂集体讨论、学生社会调研进行,采用现代企业西方经济学的实际案例进行案例教学和影像教学。并通过开展课程外社会实践,把理论教学与课外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并促使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

3.4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

西方经济学的起点篇4

【关键词】教育经济学 发展现状 策略分析

一、前言

教育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教育与经济的学科,具体的研究对象是教育,但却是从属于经济学的一门学科,教育经济学具体研究教育的功能以及其为经济带来的收益。本文将在论述现阶段教育经济学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明确教育经济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供具体解决策略。

二、教育经济学的发展现状

无论是我国还是西方各国现阶段教育经济学的发展成果都主要体现在理论体系上,具体表现为不同理论在教育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所占的比重。相比较而言,我国与西方各国教育经济学的不同理论所占的比重是不尽相同的。本文将从教育经济学国内外的理论体系以及侧重点方面明确教育经济学的发展现状。

首先是教育方面,教师的教学成效与教师的数量上,西方在这两点上的研究力度要低于我国,在关于人员运用方面西方各国呈现的是持平的局面,其他方面的理论上研究要高于我国,这就是教育经济学现阶段理论体系现状的最大特点。在西方,基于教育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础上人力资本理论,教育经济学的最高研究标准是明确教育与经济的具体关系以及教育的长远发展,并且要求教育要对经济发展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而在我国,无论是投入力度、教学效果要求、人力资本理论的依赖程度的研究比重都要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相反的我国将教育经济学的重点放在了处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上,于此同时更加注重的是教育的具体费用以及开支和教育的具体发展空间,这些方面的侧重点都远远的高于了国际水平。国际与国内的理论体系构成和侧重点表明了教育经济学方面,西方国家注重于资金投入与产出效果,而我国更注重教育为国民经济带来的意义。

总之教育经济学的发展现状就是:西方国家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更侧重于教育的长远发展和教育对经济的具体意义;我国则是强调国家领导对教育的权威作用以及教育和经济的具体关系。

三、教育经济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解决策略

每一门学科在研究与发展的过程中都存在着弊端和盲点,需要不断地加以完善和补充,并通过行之有效的策略进行细化的改善,教育经济学也不例外。本部分笔者将简单介绍教育经济学存在的四点问题,并给与明确的策略分析。

首先,存在于教育经济学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教育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不够完善,并且没有一个明确的逻辑起点。无论是哪一个研究领域,都需要一个条理清晰的理论体系,理论体系的基础是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要根据已有逻辑进行不断的理论延伸以及拓展,最终确定一个严密完善的理论体系。这一点的解决策略是要求教育经济学能够重新自身定位,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具体考虑,寻找一个合理的逻辑起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完善。

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我国,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都是人力资本理论,但是随着教育经济学的不断发展和涉及知识面的广泛,单一的人力资本理论已经难以满足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要求,这是教育经济学中存在的又一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策略就是要求拓展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在原本理论基础单一的基础上再加入例如管理、统计、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元素,使教育经济学学科内容更丰富,涉及内容更全面,最终达到使教育经济学不断完善和成熟并且能够更多元化的目的。

上文中强调了教育经济学中存在的两个具体问题,教育经济学的逻辑起点不明确以至于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过于单一,如果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对于教育经济学来说是基础性的,那么教育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不够广这一问题就是核心性的。教育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出发,本着完善本学科发展本学科的目的不断夯实学科。但是现阶段很多国家在进行教育经济学科研究的过程中,过多地注重宏观方面而忽视了微观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还存在着在发展中借鉴的相关理论不成熟的问题。这就要求在发展教育经济学的过程中要在从宏观角度出发的基础上完善微观上的问题,具体说就是注重细节上的处理,无论是教学方式、学校教育、班级管理方面都要加大力度;另外还要求教育经济学借鉴更多领域的成熟经验,合理发展和进步。

教育经济学存在的另外一个重要问题存在于概念体系方面,无论是概念的具体定义还是概念的界定,都存在着比较大的不明确之初,另外教育经济学在经济和教育的逻辑关系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就要求教育经济学要将学科自身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赋予明确的定义,并且界定清楚,避免混淆。尤其是教育和经济的逻辑关系方面,要进行严密地分析并赋予结构上的层次明确。

总体而言,教育经济学现阶段需要采取的发展策略是:明确逻辑起点、夯实理论基础、拓宽研究领域和完善概念体系。

四、结束语

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国内外都较为重视的研究经济与教育的学科,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本文明确了教育经济学的发展现状是:西方国家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更侧重于教育的长远发展和教育对经济的具体意义;我国则是强调国家领导对教育的权威作用以及教育和经济的具体关系,并且提供了解决教育经济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具体策略。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使更多的教育经济学研究者明确教育经济学,认清现状明确盲点,并积极采用文中提供的策略,完善教育经济学。

参考文献

[l]张晓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差异的调查思考[J].四川心理科学,l998(0l).

[2]王雁,秦金环,王建华.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研究[J].天津师大学报,l995(05).

[3]王极盛,郝尔富,李焰. 9970 名中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J].心理科学,l998(05).

西方经济学的起点篇5

关键词:西方文化;商业文明;冲击;发展

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一样,内容丰富,源远流长,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罗马和希伯来文化,中世纪融进了阿拉伯文化,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以及宗教改革的进行,西方文化逐渐稳定下来。随后在科学革命和思想启蒙运动的影响下逐渐成熟起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文化以不可阻挡之势进入我国,给我国经济文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一、西方文化的特点

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影响,其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各种新思想、新潮流不断涌现,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呈现出一种活跃的经济景观。西方文化具有以下特点:

1.凸显宽容的文化氛围。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西方社会带来了强烈的震荡和前所未有的灾难,使西方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艰苦摸索的情况下,西方文化出现了一次大规模的变化和发展,试图在探索中摆脱压抑的精神,创建新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新文化思潮是当代社会发展的真实反照,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寄托,不仅刷新了价值观,而且促进了经济体制和政治结构的改革,从此以后,权威可以被反抗,正统可以被颠覆,否定传统成为文化思潮中再平常不过的事。

2.学科文化的交融性。在西方社会中,不同学科间取得的新成果、新观点可以彼此交融、相互促进,将自己融于一个交流、互通的环境中,以不同的学科作为参照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促进自身的发展。这种跨学科的交流给单一的领域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促进其发生质的改变,如结构主义的哲学思想来自于语言学和考古学的分析;后现代主义美学带动了绘画、戏剧等艺术的发展;存在主义哲学推动了文学写作的探索和实践。跨文化背景下的学科互动,给学科带来新的诠释,使得各学科思想在交融互动中相互促进发展。

二、西方文化对我国20世纪80年代经济的推动作用

我国的商业文明是在和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形成的,在20世纪的中国历史上,中西文化彼此交融,相互促进,共同促进了彼此的发展。西方文化对中国20世纪80年代商业文明的影响是以1978年的改革开放为分界线的,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整个80年代,西方文化中的现代经济思想及其管理模式,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强烈的冲击,甚至起到了主导作用。从逻辑思维角度来看,新中国成立后,虽然我国也同样受到西方国家不同方面的潜在渗透和抵制,但终究不会像改革开放以后那样和西方国家直接对话,虽然当时我国在科学技术、法制等方面效仿苏联,但是我国几乎是完全立足于自身的经济、政治来建设祖国的。

1978年以后,一种建立在西方参照标准下的经济发展方式打破了此前封闭、僵化的经济发展机制,改革开放的浪潮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西方文化的直接碰撞,使我国经济发展有了质的飞跃,推动了经济文化的转型,促进了我国商业文明的发展,我国试图通过改革开放来建立一个富强、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的前后中国都承担着相同的使命,那就是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1978年以前的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改革开放打破了这种平静的状态,造成了三个领域的分裂,这种分裂按照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的理解就是“掌管经济的是效益原则,决定政治运转的是平等原则,引导文化的是自我实现或自我满足原则(self-realization or self-gratification)”之间的矛盾。

具体来说,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已经感觉到了生活的改变,生活中出现了汽车、楼房、电影、电视、流行音乐,并且这些方面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了质的改变。当时任何新鲜事物的出现似乎都和改革开放有直接关系,改革开放促进了思想的开放,推动了经济和外界的接轨,预示着现代社会的来临。到80年代中期的时候,国家对经济领域的改革已经初见成效,尤其是对市场经济、城市化建设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稳固经济基础,才能满足上层建筑的发展。而西方文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进而带来的改革开放,正好是促进我国商业文明大步前进的重要举措,西方文化的引入是我国商业文明取得发展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李贤华.努力发展社会主义商业文化[J].商业研究.1987,(8).

[2]梁锡崴.中国式商业文明的前世今生[J].销售与市场.2008,(9).

西方经济学的起点篇6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经济学讲座;市场化改革;国外思想资源引入

【中图分类号】D232;K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570(2017)03-0085-08

改革开放初期,在解放思想、拨乱反正的大潮中,中国逐渐理性客观地认识西方经济学。1980年前后,中国通过邀请西方经济学家访华交流、举办经济学讲座、译介出版西方经济学著作以及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和进修等路径,将西方经济学引入中国。在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实际经济工作中,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尤其是市场化改革中,西方经济学及掌握西方经济学理论的中国经济学家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史学界对中国改革思想的来源研究比较薄弱,对西方经济学如何引入中国、对改革开放有何重要作用往往言之不详①。本文拟在梳理西方经济学于改革开放之初引入中国的主要路径基础上,重点挖掘具有当时历史特点的经济学讲座(讲习班)史料,并阐述西方经济学对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一、西方经济学说引入的主要路径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逐渐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西方经济学没能受到应有重视。在“左”的思想指导下,西方经济学一度成为被批判的对象。“”结束后,在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推动下,人们的思想逐渐从迷雾中解放出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迎来了改革开放新时代,也迎来了科学理论界的春天。在此思想解放的大背景下,中国理论界开始将眼光投向世界,重新认识资本主义国家及其发展经验。在对“”极左思想的反思与批判中,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重新认识西方经济学成为一时之需。如果说学习经济改革思想是为了寻求改革的理论支持和经验借鉴,那么对西方经济学的引入则是试图运用新的思想理论资源启发新的思维模式、拓宽改革路径。在涉及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具体问题时,西方经济思想往往能带来具有操作性的重要启迪。尤其是在提高经济效率、释放经济活力、激发企业发展动力等领域,西方经济学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取得丰硕成果。因此,在改革开放政策开始实施后,中国通过各种途径引入和学习西方经济学。其中,最主要的是三条路径。

(一)邀请西方经济学家访华交流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与美国、日本、西欧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中国邀请了一批西方经济学家访华交流。1979年美国经济学家代表团访华,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中美经济界交流的桥梁,此后中美经济学家互访来往密切。比如,1979年7月美国斯坦福国际咨询研究所受邀访问中国,提出要在中国举办一次国际性世界经济讨论会的倡议,并于1980年3月、7月两次派代表访华磋商。1981年3月,在中美双方的组织下,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名经济界人士在杭州进行了经济问题的探讨。①1980年,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受邀访华作学术报告,并与中国经济学界进行了座谈和交流。弗里德曼强调市场价格机制有传递经济信息、刺激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在中央计划经济中,可根据波兰经济学家兰格创立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在不妨碍其他经济目标的前提下,尽量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这些观点在中国引起了很大反响。②与日本经济界的交流互访,还走在美国之前,1978年前后就已有不少互动。1979年,被称为日本“经济奇迹”创造者的大来佐武郎两次访华与中国经济界进行广泛交流,影响巨大。谷牧回忆,1979年1月和大来佐武郎等进行的座谈会,“是改革开放初始,外国高层人士给我国经济部门负责人开的第一堂经济课,对我国政府官员的思想解放起了某种程度的⒚勺饔谩!雹鄞撕螅日本经济学家来华交流日益密切。1978年谷牧出访西欧五国,正式拉开中国学习借鉴西欧经验的大幕。此后,中国与西欧的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频繁。比如,对西德战后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古托夫斯基多次访华、并被中国聘为经济顾问,他的意见得到中国政府高层的高度重视。1979年8月,就在《西德经济专家古托夫斯基教授对中国经济的看法和建议》上作出重要批示。④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来华考察、培训,无形中也给中国输送了西方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特别是世界银行的经济专家在1980年、1984年两次大规模考察中国经济并写出考察报告,对中国政府高层和经济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二)译介西方经济学著作

1979年财政经济委员会成立后,中国开始为改革开放进行大规模的调查研究,特别重视国外经济情报的搜集。在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等经济社团组织下,对西方经济学理论和学术前沿的讨论越来越多,并翻译出版一系列西方经济学经典著作。仅在1980年,商务印书馆就出版了钟淦恩翻译的詹姆斯・托宾的《十年来的新经济学》、张自庄、赵人伟翻译的阿萨・林德贝克的《新左派政治经济学――一个局外人的看法》、夏炎德翻译的格拉夫的《理论福利经济学》、陈彪如翻译的李特尔的《福利经济学评述》、易家详翻译的威廉・格・谢佩德的《市场势力与经济福利导论》、蔡受百翻译的约・肯・加尔布雷思的《经济学和公共目标》。1979年11月高鸿业翻译的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第10版出版,风行一时。除了翻译,国内经济学家还撰写了介绍世界经济和西方经济学的著作,比如胡代光的《米尔顿・弗里德曼和他的货币主义》、张培刚和厉以宁的《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北京大学经济系经济史经济学说史教研室编的《国外经济学评介》、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世界经济》、《经济研究》编辑部编的《国外经济学者论中国及发展中国家经济》。对于西方经济学著作的译介,有学者指出:“改革开放后对现代经济学的学习与研究,与上个世纪之交西学东渐高潮时一样,主要也是通过直接翻译出版国外现代经济学家的著作以及中国学者根据现代经济学的已有成果结合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自己著述这两条渠道进行的。”①

(三)举办大规模的经济学讲座(讲习班)

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尽快引进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的一些科学理论和方法,培养中国自己的经济人才,举行了一系列经济学讲座和讲习班。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三大经济学讲座(讲习班):1979年11月开始的国外经济学讲座,从全国抽调了40余位经济学专家进行讲授,一直持续到1981年。1980年的计量经济学讲习班,邀请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进行计量经济学的讲授。1981年的发展经济学讲习班,邀请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讲述了当代美国及西方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发展和现状。

这三条途径针对不同层次的对象,作用和影响也各有侧重。邀请西方经济学家访问中国并作学术讲座和交流,主要对象是中国政府高层和重要经济官员,对中国经济决策和经济政策产生的影响更直接,而政府高层对西方经济学的进一步认识和肯定,有利于经济学讲座的开展和经济学著作的翻译出版。举办大规模的经济学讲座,主要对象是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经济部门的研究骨干。他们遍布全国各地,能将西方经济学理论在所在教学科研单位介绍和传授,发挥种子作用。西方经济学著作的最早翻译者和介绍者很多出自这个群体。翻译出版西方经济学著作和介绍西方经济学的专著,主要对象则是全国读者,带有普及性质,尤其对高等院校青年学子产生了重要影响。当然,除此之外,其他途径对西方经济学引入的影响也不能忽视,比如派遣留学生、进修学者出国学习,就有力地推动了西方经济学的引入。

引进西方经济学的各种路径,虽然重点不一样,但是一个互相联系而促进的整体。邀请西方经济学家访华交流所获得的理念和知识,往往会在经济学讲座中予以介绍,访华专家的著作也会趁机翻译出版。比较经济学的传播就是通过这样的途径。经济学家钱荣一匾洌骸70年代末,美国耶鲁大学劳埃德・G・雷诺兹教授来南开大学访问,送给我一本他所著的《比较经济制度》,读后觉得耳目一新,比过去的著作有很大发展。不久,我国经济学界在北京举办外国经济学讲座,我以‘比较经济学’为题作了一个报告,随后发表了几篇论文,简要地介绍了比较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和新的变化,引起国内一些听众和读者的兴趣,接着,一些学者开始研究比较经济制度。”②西方经济学逐步扩大影响后,率先接触和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学者,又开始在一些高校开设西方经济学课程。西方经济学就是在这种多途径共同发力下逐渐被中国社会所认可和接受的,其科学方法被充分运用于中国的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之中。

二、三次大型西方经济学讲座(讲习班)

举行大型西方经济学讲座(讲习班)在三种路径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它居于邀请西方经济学家针对“关键少数”和译介西方经济学著作针对“普罗大众”之间,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讲座是大张旗鼓的,能起到促进思想开放的作用。参与经济学讲座的学员、中国教员以后大都成为中国经济学界的领军人物和骨干力量以及重要的经济决策者。

(一)国外经济学讲座

1979年3月,国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成立,成为研究制订财经工作方针政策和决定财经工作大事的决策机构。6月,财政经济委员会召开座谈会,正式启动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调查研究,决定成立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等四个小组。负责理论与方法组的于光远,为了解当代国外经济学及其研究动态,委托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在北京举办“国外经济学讲座”。讲座于1979年11月初开始,每周一次,从全国各地抽调从事国外经济学研究有所成就的40多位学者进行主讲,其中有厉以宁、陶大镛、高鸿业、苏绍智、赵人伟和荣敬本等人。主要学员是国家机关中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干部、高等院校经济类教师和经济研究机构的研究工作人员。

国外经济学讲座内容全面,在当时对西方经济学带有启蒙性质。讲座一共进行了60讲,从1979年持续到1981年,包括当代西方宏微观经济学、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国际经济学、比较经济制度、经济计量学和数学在经学中的应用、国民经济核算、部门经济学、经济法学、当代经济学主要流派、苏联东欧经济思想等专题,几乎涉及当时主要的外国经济理论。

国外经济学讲座对经济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因为参加讲座的学员毕竟有限,为了满足各界了解和学习国外经济学的需要,从1980年3月起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就组织编撰《国外经济学讲座》丛书,拟每15讲出版一册,一共出版4册。当年7月,《国外经济学讲座》第一册出版。出版前言明确表示,“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说中也有一些可供我们参考和借鉴之处”,“在一定程度上可供我们参考”①。作为中国第一套较全面、系统介绍当代经济学的书籍,《国外经济学讲座》出版之后,满足了当时中国经济工作者和经济学界了解国外经济学的迫切需求,客观上起到了现代经济学启蒙的作用,影响甚广。有经济史专著认为,《国外经济学讲座》“从学说史的角度简略介绍了西方古典经济学及其以后的主要学术流派和主要理论,对于普及西方经济理论起了较重要的作用。”②有经济学家表示:“读研究生后,又是经由于光远先生主办的‘西方经济学讲座’才得以进入现代经济学。”③

(二)计量经济学讲习班

“”结束后,中国逐渐修复与国际社会的关系,抓紧进行外交“补课”。1978年12月,《中美建交公报》发表,标志着中美隔绝状态的结束和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1979年,随着中美正式建交、邓小平访美,中美经济文化交往日益频繁。就在这一年,著名经济学家克莱因率领的美国经济学家代表团访华,与中方进行了广泛交流。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许涤新和克莱因协商敲定,1980年由美国经济学家为中国举办计量经济学讲习班。计量经济学主要是运用数学、统计学方法与电脑技术,以建立经济计量模型为主要手段来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的一门经济学学科。它受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的青睐,许多重大政策和项目都重视运用经济计量模型。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当中,计量经济学家占很大比例。计量经济学可以弥补中国传统经济学重定性分析轻定量分析、重宏观研究轻微观研究的不足,因此引起中国经济学界的重视。

(一)为解决经济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以苏为师”,苏联政治经济学占有统治地位。中苏关系恶化后,中国虽然努力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但走上了靠群众运动发展生产的歧途。在很长时间内尤其是“”中,西方经济学被视为资产阶级的剥削理论、为资本主义辩护的“西方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很多经济学家被打成“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结束后,随着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长期的思想禁忌被打破。经济学家重新运用马克思主义中的“生产力标准”、“按劳分配”等思想来批判极端思想,满足了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上提出的最初需求。但是,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时代背景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实践,需要中国人的经济意识和经济思维方式发生更彻底的转变。试图融入世界经济发展大家庭的中国,无论在国际合作、引进外资与技术、发展对外贸易等方面,需要有新的思维方式。中国经济界根据中国经济的现实情况,广泛吸收西方经济学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总结和提炼出新思想和新政策,满足了实践的需要。

(二)促进中国与世界经济学界的沟通交流

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不断融入世界,得到国际经济组织和经济学家的普遍关注和支持,中国也特别重视借助他们的思想资源、国际经验。如1980年、1984年世界银行对中国的经济考察,1985年国外顶尖经济专家在宏观经济管理国际研讨会(巴山轮会议)上讨论和献策中国未来发展。但是,引入世界经验和国外智力资源的效果,容易受制于两个问题:一是国外经济学家毕竟对中国的实际情况了解有限,需要中国经济学家的专业协助,即协助调查研究、讨论,并作出符合中国实际的判断和预测。二是国外经济学家关于中国发展的思想和建议,需要借助中国经济学家的介绍、阐述和研究,使其符合中国实际,才能影响中国高层的决策和经济政策。这就需要中国具有一批掌握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思维和分析工具,又熟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熟谙中国国情的中国经济学家,架起中外经济思想沟通的桥梁。通过西方经济学的引入,掌握西方经济学的中国经济学家逐步成长,使中国与世界经济学界有了共同的话语体系和沟通符号,促进了中国对西方经济思想的吸收、消化。

(三)为市场化改革做理论准备和人才Ρ

改革开放初期,改革最直接的任务就是克服旧经济体制的弊端,激发经济活力,提高经济效率,快速发展经济。因此,初期的改革是在不改变根本体制的情况下进行小的局部改革,通过试点――总结经验――逐步铺开的路径,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对理论的需求尚不十分迫切。1980年12月,陈云在中央工作会议开幕会上明确指出:“改革固然要靠一定的理论研究、经济统计和经济预测,更重要的还是要从试点着手,随时总结经验,也就是要‘摸着石头过河’。开始时步子要小,缓缓而行。”①但是从1984年重点由农村改革转向城市改革,尤其是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改革朝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市场走向发展,改革的复杂性、整体性越来越强,单凭“摸着石头过河”难以解决问题,亟需加强改革的整体设计和部署。当时的著名经济学家包括社会主义经济学家和世界银行考察中国的经济专家都认为,中国改革必须有整体目标和设计,才能使各种改革协调一致、配套进行。邓小平也指出:“农村这一套不能完全搬到城市,因为城市比农村复杂得多,它包括工业、商业、服务业,还包括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②复杂的城市改革,势必要运用市场机制、价格杠杆、竞争机制以及各种计量模式和预测手段。因此,随着市场体制改革方向逐渐清晰和城市体制改革的纵深发展,原有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改革思想资源已经不能满足改革的需要,而80年代初期西方经济学的引入,正好为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了理论准备和人才培养。

在改革实践中培养起来的这一批既有深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础,又掌握现代经济学理论的经济工作者,逐步承担起为市场走向的改革进行制度设计、政策制订和理论论证的使命。比如,在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经济体制改革决定前夕,1984年9月召开的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又称莫干山会议),在价格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国有企业等方面提出许多富有远见的建议,不仅为此后的改革开放提供了某些重要的思路,也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青年学者的新思想理念和开放性改革思维其来有自。我们可以发现,这批思想活跃、视野开阔的中青年经济学者主要来自高等院校的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地方社科院青年研究队伍、中央国家机关相关研究机构的青年研究人员。这三个方面机构正是早期与国外经济学家交流、译介出版西方经济学著作、参与国外经济学讲座(讲习班)的主体。这些机构青年人才的成长,无疑受益于西方经济学的引入、学习与讨论。

(四)有利于重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中国的改革开放,最初最大的阻力就是思想意识的禁锢。长期以来,中国将斯大林模式视为社会主义的唯一模板,在探索自己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又将追求“一大二公”的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作为目标,主张打破资产阶级法权。因此,如果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的认识上没有突破,那么很多改革都将被视为“资本主义复辟”而寸步难行。为了寻求改革的合法性,理论界主要在三方面寻求支持。

一是回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点,剥离历史发展过程中附加给马克思主义的各种似是而非的观点,从源头上重新定义社会主义。当时,在马列主义原著中为改革开放寻求依据是重要的理论问题,因此出版了马列主义论“生产力”、“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等资料。比如,为“经济特区”寻找依据时,就找到了列宁论述“租让制”的理论。第二个是从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实践中寻求经验性支持。因为意识到照搬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南斯拉夫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六七十年代积累了丰富的改革经验。中南关系的恢复,中国对南斯拉夫社会主义性质的重新认同,为中国提供了广阔的可供借鉴的改革资源。正如学者雷颐所强调的,南斯拉夫改革的最大意义,“就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公有制’或曰‘全民所有制’的分析、解构、去魅。”“正是这种分析、解构、去魅,成为中国改革理论的逻辑起点。”①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通过改革所获得的成功,不仅证明改革没有改变社会主义的性质,还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人们对改革的疑虑。第三个是从与发达国家以及新兴国家和地区发展差距中寻求现实动力。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垂死”的资本主义,不仅“垂而未死”,而且经过六七十年代的高速发展,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获得空前发展、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学习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亚洲邻国和地区也获得快速崛起。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和中国面临的巨大差距,迫使中国重新认识资本主义。西方经济学作为总结和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它的引入,给中国提供了从理论深度认识资本主义制度获得成功的机会。人们进一步认识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某些判断,是基于当时的社会政治基础和科技发展水平。面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整个世界经济社会以及科学技术发展已经发生的质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必须依据时代的变化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少不了对西方经济学的批判性学习吸收。

这三个理论资源各有特点:回到马克思主义原点,能够正本清源,从源头上解除思想禁锢;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对斯大林模式的“去魅”,社会主义模式多样性的认同,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对西方经济学的重新认识、借鉴和消化吸收,反映出马克思主义的开放特性和时代特性。在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重视宏观、原理和推理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和借鉴西方经济学擅长微观研究、数量分析和具体探讨的特点,有利于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断丰富、发展和不断推向前进。

西方经济学的起点篇7

关键词:中国理论经济学;主流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理论创新

在几代中国经济学人的努力下,中国经济学界越来越重视经济理论的研究和应用,也在探寻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之路。有的试图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代化,有的试图使西方经济学中国化,还有的试图使中国经济问题理论化。然而,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瞩目,而相应的经济理论研究至今还没有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承认?中国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几十年,大量引进西方经济学也有二十多年,中国经济学界已不缺乏理论积累,也不缺少人才;中国改革开放的独特性,更是为经济理论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实践素材。那么,我国经济学界缺少什么?笔者试图沿着中国理论经济学的发展轨迹,探究妨碍中国理论经济学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认为中国的经济理论研究是转型的时候了,不仅要提倡理论创新,而且要将经济理论研究重心从引进和吸收为主向创新为主转移。

一、建国以来中国理论经济学的回顾

建国以来,我国理论经济学的发展轨迹呈现“引进――突破――再引进――再突破”。

回顾起来,中国理论经济学经历了两大时期,包括三个主要阶段。两大时期的划分,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分水岭。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占统治地位,西方经济学被当成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庸俗经济学而受到排斥。这一时期,我国经济理论研究工作在艰难曲折中前进,政治对理论经济学的发展起着某种决定性的作用,因而可称这一时期的理论经济学的发展为政治导向型。1949年~1965年这一阶段中,我国经济学界基本上是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关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研究以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原苏联科学院编写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为理论根据,并依此构造起中国的政治经济学体系。我国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不仅包括对《资本论》创作史的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和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而且重点是联系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实践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讨。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讨,受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影响比较大,基本上接受了斯大林的经济思想,但是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观点,如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讨论中,孙治方提出了以价值规律为核心的商品经济思想,认为价值规律是在任何社会化大生产中都不能取消的规律,强调“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第一条”;卓炯提出了商品经济理论,卓炯率先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商品经济”这一命题(马艳、郝国喜、漆光瑛,2006),认为产品的商品性质是由社会分工决定的,共产主义如果不消灭社会分工,共产主义仍然是商品经济;所有制决定商品经济的社会性质和特点,社会主义这些研究为我国经济理论的发展起了开拓性的贡献。遗憾的是,多次政治运动使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讨论一次又一次地被中断。在“”中,我国的经济理论研究被迫停止长达10年之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遭到歪曲和颠倒。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经济学获得了新生,呈现繁荣的局面,至今,这一时期可以分为二个阶段。一个阶段是1992年之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依然是人们瞩目的焦点,但西方经济学的地位逐步上升。

当时对传统政治经济学的初步变革,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学术成果。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我国学术界对《资本论》和马克思经济思想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涌现了一大批有较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研究的理论深度、广度和系统性都是空前的,出版了大量的政治经济学教材、著作和文章;对原苏联和东欧经济改革和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研究达到了高潮丰富了对国外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和经济思想的研究成果。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方面开始不断地取得理论突破。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是,于祖尧在1979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和理论,被认为是我国国内最早正式提出这一概念和理论的人。另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是,1983年苏星在《红旗》杂志第14期上发表的《试论工业公司》一文中提出了“社会主义股份制”理论,成为我国社会主义股份制理论的最早倡导者(程恩富,2005)。

随着改革的逐步推进,以计划与市场关系为主线的理论讨论更加深人,理论探讨经历了从确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到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于是,社会主义经济依然是市场经济的结论日益清晰起来,最终为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党中央所肯定,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基本思路。

我国经济学界就在对传统政治经济学进行初步变革以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时候,也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和大量引进西方经济学。当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商务印书馆、经济科学出版社和原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等都大量翻译和出版了一大批西方经济学家的著作,如当代经济比较研究丛书、当代经济学译库、现代经济发展研究丛书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著作丛书等等。西方经济学的引入,以不同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价值或价格理论和研究方法,给中国经济学界带来新的理论范式和思维方式,许多经济学者开始试图照搬或借鉴西方经济学来解释中国的现实和提出改革的思路或对策。

第二个阶段,从邓小平南巡谈话以来,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化取向这一思路的确定,使中国经济学界从此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经济运行层面。这一阶段中,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地位显著上升。处于这时的中国理论经济学的发展,转向了市场经济导向型。大量引进西方经济学的迅猛势头不减。现代西方经济学各种教材和专著,大量翻译出版,从初级教程到中级、高级教程,从主流经济学到非主流经济学,从理论经济学到部门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可谓十分丰富,一些出版社干脆出版英文版原著。不少大学经济学讲台上,越来越多地使用经翻译的或者英文原版的现代西方经济学教材。1998年教育部将西方经济学列入高等院校经济学类核心课程,现代西方经济学不仅在高校理论经济学的教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而且在经济学的学术研究中也十分抢眼,用当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论文和著作大量涌现,这种现象引起了一些老一辈经济学家对我国经济学发展的担忧。

西方经济学在我国的普及和强势,对传统政治经济学形成了巨大冲击。

1996年开始,在于光远等著名学者的倡导下,在北京、上海等地召开了多次关于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的学术讨论会。讨论没有结束,多年来,在经济学相关的学术讨论会上和学者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经济学人仍在关心这个问题。其

中一个集中的反映是,2005年7月15日刘国光教授就当前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发表了一些看法后,立即在学界引起强烈而持久的反响(余宗言,2006)。

二、妨碍中国理论经济学进一步发展的两大问题

纵观中国理论经济学的演进,不可否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为我国经济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中国理论经济学也因此在比较高的起点上起步和发展,但是,近些年来,中国理论经济学迷失了进一步发展的方向,经济学界的“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的理论大讨论,并没有给人满意的答案,中国理论经济学的发展受困于现存的两大问题。

(一)教条主义

教条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学术风气在我国学术界有长期的影响。虽然中国经济学界曾努力结合我国实际来探讨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模式,但始终没有摆脱教条主义的影响。即使获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一重大理论突破,也没能致使教条主义的理论思潮远离我们,而且教条主义的理论思潮从一种增加到两种。在中国,目前主要有两种教条主义的理论思潮对经济学的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一种是传统的但是并没有完全消散的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的教条主义思潮,另一种是新兴起的但却来势汹汹的西方经济学的教条主义思潮(周冰,2005)。不仅如此,教条主义的思潮还出现了极端化,一个极端是极力维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独尊”地位,另一个极端则抛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唯现代西方经济学独尊。

不过,也有不少学者持折中的态度,主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相互融合或综合。持这种观点的人,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一个关键性的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价值论上是根本对立的,不可调和的。凡是了解外国经济学说史的人都知道,西方经济学在发展中虽然继承和发展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但自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开始,就完全抛弃了劳动价值论,推崇生产要素理论。由于两大经济学体系在价值理论上的根本对立,各自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基本范畴和经济学体系。因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难以调合。如果主观上将两大经济学体系整合,也只能做形式上的机械组合,其后果要么造成概念使用的混乱,要么形成“两张皮”。折中作法,实质上是一种变相的教条主义,它不仅没有摒弃掉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时呈现出的教条主义现象,又陷入了教条主义地对待西方经济学的旋涡。

(二)中国“主流经济学”之争

在中国经济学界,一场“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的学术讨论,至今硝烟未尽。透过硝烟,中国“主流经济学”之争呈现在眼前。争论中提出的观点可以大致归结为三种:第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仍然是中国的主流经济学。这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已不限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而是有继承和“超越”的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如程恩富(2005)指出,中国主流经济学是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二种认为现代西方经济学将成为中国的主流经济学。有人称钱颖一教授的《理解现代经济学》一文是主流经济学的“霸权宣言”(李跃,2005)。钱颖一(2003)在该文中认为:现代经济学是“最近的半个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在当今世界上被认为主流的经济学”,其“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是无地域和国别区分的”,现代经济学范式是“当代在世界范围内唯一被经济学家们广泛接受的经济学范式”。第三种认为新构建的中国经济学将是中国主流经济学,如杨永华(2000)说,中国经济学就是“21世纪的中国主流经济学”。

这里,讨论中的中国“主流经济学”提法,已非西方所说的主流经济学的含义,更多地带有“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学”之意,类似于西方的正统经济学的叫法。

“中国主流经济学之争”作为理论讨论本无可厚非,没有争论,就没有理论经济学的发展。然而,这种争论的性质非同一般问题的观点争论,它关系到中国理论经济学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争论的后果无论是倾向于三种观点中的哪一种,对中国理论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来说均弊大于利。中国理论经济学一直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为地过早确定中国主流经济学,会限制中国理论经济学的发展。谁为主流经济学,是时代的产物,实践的需要,由制度、文化、市场发育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转型,前人没有做过。外国也没有成功的经验和现成的理论,已取得的成就是依靠中国人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这就决定了中国经济学也要在实践摸索中求发展,按照生产力和实践标准来认定主流经济学。

本人认为,在条件不成熟时,应淡化中国“主流经济学”之争,强化中国经济问题理论化和理论的系统化。中国经济学的历史还很短,它的发展正处于“成长”初期,既需要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需要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更需要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理论水平。总之,现阶段,中国理论经济学的发展需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现代化、西方经济学中国化和中国问题理论化的共同努力。

过度纠缠“主流经济学”会加重教条主义倾向。一旦成为主流经济学,就有较强的学科优势,可以凭借其优势地位在学术研究和教学中产生有力的影响,甚至对政府政策有重大影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长期以来处于“中国主流经济学”的地位,其影响力是有目共睹的;西方经济学90年代中后期以来处于与日俱增的强势地位,其影响大有取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势。这反映在我国的学术研究中,有一种现象:学者们为了使研究成果能引起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文中常常从已有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典理论或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或结论出发,似乎不引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典理论或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成果就没有理论水平。长此以往,势必导致经济理论僵化,照搬照抄现象严重。

三、中国理论经济学进一步发展的出路在于理论创新

中国理论经济学要摆脱困境,获得长足的发展,唯有大力提倡创新。中国理论经济学的生命力就在于不断地创新。创新,才能使经济学理论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有所突破,为中国理论经济学的成长输入新鲜“血液”;创新,才能提升中国经济学的理论水平,在国际的经济学界听到中国经济学者的强音。有创新,才有发展。中国理论经济学一路走来,取得了一些理论突破,在经济转型领域,有些是原创性的具有理论价值的学术成果(周冰,2005)。

遗憾的是,中国理论经济学继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成份比较多,自主创新的成份还比较少。如果用中国理论经济学发展的两条腿来形容,那么,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或西方经济学来解释中国问题的研究成果比较多,这是一条长腿;中国问题理论化的研究成果比较少,这是一条短腿,即使已经取得的成果也缺乏形成理论体系。显然,短腿的形成,是创新不足所致,已使中国理论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受限,出现了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事实不相称的滞后,

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令世界瞩目,相比之下,中国经济理论还没有得到广泛关注和认可。

这里所说的创新,强调的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出发所取得的原创性的理论成果。创新不足。是指真正有突破的、有超越或开拓性的原始创新不足。客观地讲,创新不足并非条件使然,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实践是极其丰富的,经济转型前所未有,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是在实践中“摸着石头过河”取得的,中国经济理论研究完全具有创新的客观条件。问题是主观因素,如果我们能从观念、学术风气和名利角逐上有所转变,锐意创新,破除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抵制名利的诱惑,那么,中国理论经济学必将会焕发出更大的活力。

我国不少经济理论工作者著作颇多,对马克思经济学或西方经济学有很深的研究,但缺乏原创性的研究成果。所以很难挤身于经济学大师的行列。纵观经济学说史,凡大师级人物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不是简单地继承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而主要是创新,他们的论著都具有独特的思想体系和原创性的特征,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勇于探索真理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正是他们的努力,经济学理论这棵大树枝繁叶茂。中国理论经济学的发展不仅需要大量辛勤地研究、教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或西方经济学的学者,需要直面中国现实的对策研究者,更需要勇于开拓创新的中国自己的经济学大师。

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中确实出现了很多用现有的理论难以理解、难以解释的现象。如中国以双轨制为特征的渐进式改革,中国的事实与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当初的普遍看法和预测是相悖的。正如林毅夫(2006)所说的,问题不在这些经济学家不懂经济学,而是出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上。现有的理论不能解释经济现象,那么理论创新的机会就摆在面前。大力提倡理论创新,促使经济理论研究的转型,将经济理论研究的重心从引进和吸收为主向创新为主转移,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切实可行,人才准备和实践条件都已具备。抓住时机,理论创新,将是中国理论经济学的希望。

积极进行理论创新,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加深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理论研究的定位是否准确。准确的理论定位是创造性理论研究推动一门学科建立和发展的首要条件。对“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中国经济学界曾经讨论了。有各种不同的理解,至少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偏重从社会主义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混合”、“结合”或“接轨”角度去理解。且不说在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解上的分歧,从这种角度去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后果是,许多试图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或创立中国经济学的人士在努力做着一件事,即把西方经济学中有关市场经济的理论和方法融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种努力不仅反映在有关的学术文章中,也反映在我国的政治经济学教材的改革中。真不知道,是应为之感到可喜,还是可悲。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1992年后的中国逐步受到削弱,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为什么对西方经济学的教条主义在时下的中国会形成一种强大的思潮?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解还不到位的情形下,最省事,最快捷的办法就是抛开在“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上的纠缠,借鉴甚至照抄、照搬西方经济学的市场经济理论。

第二,必须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创新的关系。强调创新对中国理论经济学发展的重要,并不意味着可以否定或排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对中国理论经济学发展的贡献。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创新的关系,是中国理论经济学发展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这个关系必须先理顺。从纵向关系来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为中国理论经济学提供了理论资源,也因此成为创新的起点,使创新在更高水平上得以实现,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引入中国后所追求的目标,明确这个目标,对马克思主义或西方经济学的教条主义思潮则不攻自破,使中国理论经济学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走向繁荣。从横向关系来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不能简单地相互否定,简单地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批判西方经济学,或者用西方经济学否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都是不可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也不能互相替代;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简单地或机械地“融合”或综合,也是徒劳无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运用需要赋予创新元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现代化和西方经济学中国化,这“两化”与先天就有创新元素的中国问题理论化共同创造中国理论经济学的未来。

第三,须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理论研究应该注意的一般性问题,对中国经济理论研究来说,尤为重要。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流派林立。流派之争可以停留在理论上或研究方法上,如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由于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结合中得出宏观经济学结论,发展了一种有微观基础的宏观经济理论,因此在西方经济学的学术界处于强势,是西方最有影响的两个经济学流派之一,即便它的分析和结论脱离现实。但是,中国经济理论的研究不能离开改革实践,因为中国经济学还处在建设的初级阶段,没有形成自己完整的一套经济理论体系,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没有现成的理论,所以,不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现代化的努力,西方经济学中国化的努力,还是致力于这两者的综合,或中国问题理论化,都要瞄准中国改革的实践。离开了中国的改革实践,经济理论研究就显得苍白无力。而且,中国二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表明,中国经济理论研究的进展和经济改革实践的成功与否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和相辅相承的关系。中国经济理论研究为经济改革实践提供了一个又一个不可缺少的理论支持,中国经济改革实践也不断为理论研究提出一个又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然而,现况却不能令人满意。在我国,从事经济理论研究的学者,往往很少从事经济实际工作,与经济实际工作者的联系也不多,甚至不重视实际调查;而经济实际工作者,往往凭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做他们的经济管理工作,不太关心经济学界在研究什么,讨论什么,研究取得了一些怎样的成果等等。这种状况对我国的经济理论创新是极为不利的,一方面经济理论研究脱离实践,难免有“闭门造车”之虞,也很难摆脱对现有理论的教条主义束缚;另一方面,实践中,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为创新所提供的大量素材缺乏总结概括,缺乏整理,中国问题缺乏理论化。

西方经济学的起点篇8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125-01

西方经济学通过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经济单位和总体经济单位的研究,试图揭示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以及如何改善市场经济运行的途径。作为一门理论经济学课程,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经济理论水平,奠定学生的经济理论基础,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西方经济学作为来自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舶来品,也难免含有一些与我国国情不一致的内容,因此,要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的研究。

一、课程体系改革

1.西方经济学理论教学。《西方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特别是微观经济学,达到了理论上可能达到的系统、完整和严密程度。但是,从实际教学看,又必须采取突出重点、难点的教学原则。为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通过区分重点与非重点内容,坚持以重点、难点的讲解为主线,以点带面,从而既保证了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与突出重点、难点的统一。

2.与相关课程衔接。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技术基础课,通过全面研究经济管理学院不同专业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为学生学习专业课打好基础。

3.积极开设学术讲座和选修课程。西方经济学课程组教师结合科学研究项目,为学生开始相关选修课程,追踪西方经济学发展前沿动态。聘请校外政府、企业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定期或不定期为学生开设讲座,掌握和了解我国经济改革和企业改革实际动态。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1.加强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教学。注重素质教育,搞好课堂教学。其一,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经济理论素质;其二,教师注重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科研选题进行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回馈教学,开展研究式教学,增强教学的科学性和理论性,既提升教师的执教能力,也对学生进行了思维能力的培养。其三,注重互动式教学,比如,广泛采用课堂讨论、辩论、专题演讲、课堂答疑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搞好课后作业,提高学生素质。改革课后作业形式,突破单一书面作业形式,书面作业也不再限于简答题和论述题,而是,增加了拓展学生思维,激励学生有目标地博览群书的思考题,分析题。

三、不断完善学生知识体系

1.理论教学。优化理论教学内容,使学生更扎实、更全面地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分析工具。形成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反映发展前沿的教学内容体系。

2.生产实习。在生产实习中,引导学生应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研究解决企业中的实际问题,比如对企业产品定价,指导学生应用西方经济学中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企业利润最大化方法,研究和解决企业产品定价问题。

3.社会实践。联系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组织学生进行专项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并召开师生一起参加讨论会。教师带领学生和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为学生社会实践确定提纲、查找资料、修改调研报告。

4.毕业设计。拓宽毕业设计研究方向,鼓励学生结合西方经济学课程内容,撰写经济研究毕业论文,解决我国经济改革和企业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将课堂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有机地连接起来,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

四、教学方法的改革

1. 教学方法与实施效果 。教学方法上,将课堂讲授、教学互动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有:

(1)鼓励任课老师脱稿授课。教师脱稿上课有助于提高驾驭教学内容的能力,增强师生课堂交流与互动,实施的结果是,课堂气氛活跃,教学质量提高。

(2)注重发挥启发式与互动式教学的作用。西方经济学与社会经济生活联系十分紧密。教师会根据课程的内容,适当安排讲解相关的经济热点,启发学生思考。比如,从“房地产的限购令”探讨政府与市场机制如何结合进行启发式教学,任课老师根据当时的社会的经济热点、疑难问题。比如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我国4万亿的刺激计划是否合理。

(3)注重案例教学。本课程的实践性强,时代色彩浓厚,适合案例教学,相关的案例很多。

2.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信息技术为教学活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与运作平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提高教学质量意义重大。

(1)积极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组织教学。鼓励教师参加多媒体教学培训,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增强了教学内容的信息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2)依托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开展网络教学。重视网络教学的作用。一方面,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浏览、学习有关教学课件和教学资源;另一方面,方便了师生互动交流。

五、考查考核方式改革

1.注重素质教育,搞好课堂教学。其一,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经济理论素质;其二,教师注重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科研选题进行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回馈教学,开展研究式教学,增强教学的科学性和理论性,既提升教师的执教能力,也对学生进行了思维能力的培养。其三,注重互动式教学,比如,广泛采用课堂讨论、辩论、专题演讲、课堂答疑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搞好课后作业,提高学生素质。改革课后作业形式,突破单一书面作业形式,书面作业也不再限于简答题和论述题,而是,增加了拓展学生思维,激励学生有目标地博览群书的思考题,分析题。

上一篇:大众传播的主要特征范文 下一篇:媒介融合现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