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建筑范文

时间:2023-03-15 10:59:04

西方建筑

西方建筑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古典建筑;西方文化;近代建筑

一、中西传统建筑的比较

1.建筑材料的不同,体现了中西方物质文化、哲学理念的差异。从建筑材料来看,在现代建筑未产生之前,世界上所有已经发展成熟的建筑体系中,包括属于东方建筑的印度建筑在内,基本上,都是以砖石为主要建筑材料来营造的,属于砖石结构系统。唯有我国古典建筑(包括邻近的日本、朝鲜等地区)是以木材来做房屋的主要构架,属于木结构系统,因而被誉为“木头的史书”。中西方的建筑对于材料的选择,除由于自然因素不同外,更重要的是由不同文化,不同理念导致的结果,是不同心性在建筑中的普遍反映。西方人求智求真的理性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人的力量和智慧能够战胜一切。中国所宣扬的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人合一”的理念是对人与自然环境间相互关系的高度概括。老子曾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表明人与自然的融合是天道,是顺应天意的表现。中国人将木材选作基本建材,正是重视了它与生命之亲和关系,重视了它的性状与人生关系的结果。

2.建筑空间的布局不同,反映了中西方制度文化、性格特征的区别。

从建筑的空间布局来看,中国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在地面平面铺开。中国无论何种建筑,从住宅到宫殿,几乎都是一个格局,类似于“四合院”模式。其价值是通过群体建筑的美体现出来的。而西方建筑则是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如果说中国建筑占据着地面,那么西方建筑就占领着空间。

3.在建筑造型方面,中国古建筑的屋面呈柔和的倒抛物曲线状,屋顶上部坡度较陡,下部较平缓,这样既便于雨水排泄,又有利于日照与通风。在歇山顶与庑殿顶的建筑中,屋檐都有意做成微微的向两侧升高,特别是屋角部分做成明显的起翘,形成翼角如飞的意境。对比西方古典建筑的典型实例帕特侬神庙,它的檐部则是做成中央微微凸起的曲线,正好与中国古典建筑屋檐曲线相反。西方这种凸曲线产生了一种挺拔平整的艺术效果。西方古典建筑柱式有明显的收分和卷杀,希腊古典建筑的柱子还有侧脚和角柱加粗的手法;对比中国古典建筑,尤其是唐宋时期的正统建筑柱子的卷杀与侧脚也极常见,这反映了对审美手法的共同性,只是柱子由于材料的不同而在比例上有所不同。

二、近代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建筑形式的冲击

西方建筑在中国的明清时期就已经出现过,但那时基本上是局限于教堂式的少许建筑。中西建筑交流的最大成果应是圆明园的落成,从此西方建筑成为中国建筑一道奇异的风景。

1.清末民国的建筑

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建筑转入近代时期,开始了近代化及现代化的进程。但在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过程中,在城市近代化的过程中,中国走过的道路是扭曲的。

闭锁的国门是被资本主义列强用炮舰和鸦片冲开的。中国的开放是被动的开放。外来的、诱发中国启动现代化的冲击要素是以侵略的方式撞击的。租界的设立、通商口岸的开辟、港湾租借地、铁路附属地的圈占,都是通过不平等条约来实施的。这些城市或地区,作为中国控化的前沿和聚点,引发其城市转型、建筑转型的外来因素,很大程度上都和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活动息息相关。在近代化过程中搅拌着殖民化。因此近代中国建筑的发展,自然深深受制于这种二元结构的影响,导致发展的不平衡型。主要体现在没有取得全方位的现代化转型,明显呈现出新旧两大建筑体系并存的局面。如民国时期的仿罗马建筑石鼓路天主堂,西方古典的原中央大学建筑群。

2.现代主义风格的诞生

1930年前后的中国建筑界有两点史实十分清楚。其一,在上海、天津、南京、武汉、青岛,以及在日本人侵占的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地出现了现代建筑式样,或称“摩登式”、“现代风格”、“万国式”、“国际式”、艺术装饰风格、日本摩登等,其中包含有为数不多但较纯粹的现代主义风格的作品。其二,西方现代建筑文化及思想通过报纸杂志、建筑师的交流、建筑教育等方式在中国广为传播。这说明西方现代建筑运动的影响在其肇端初始就已波及到中国,并产生效应,中国近代建筑界与世界建筑发展保持着某种程度的联系。西方的建筑师以及西方培养的中国建筑师在上海开埠以后引进了欧洲建筑文化,在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初建造了一大批富有艺术性和功能性的建筑,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建筑型制和建筑空间。从新古典主义、哥特复兴式、折中主义到盛行欧美的现代主义建筑、复兴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中国新古典建筑等,各种风格的建筑鳞次栉比,数量之多、种类之繁杂、规模之宏大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在这段时期内,我国的建筑文化受冲击是比较大的,我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模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近现代建筑在我国积极发展起来了。

三、近代中国建筑的发展及其多元化的趋势

中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模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近代史上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是巨大的,很多建筑都是很忠实,也可以说是很生硬地模仿了西方的形式和比例,也有极少一部分可以看到两者风格的有机共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建筑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大规模、有计划的国民经济建设,推动了建筑业的蓬勃发展。中国现代建筑在数量上、规模上、类型上、地区分布上、现代化水平上都突破近代时期的局限,展现出崭新的姿态。进入80年代后,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建筑事业逐渐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改革方针推进了建筑现代化的进程。引进外资、引进外来材料设备、引进国外设计、广泛介绍国外建筑理论等,进一步活跃了建筑学术思想和建筑创作活动。短短几年间,在建筑风格上涌现了不少新事物。标志着中国建筑思想开始摆脱狭隘的、封闭的单一模式,逐步趋向开放、兼容,中国现代建筑开始迈上多元风格的发展道路。可以预见,在不断繁荣的建筑创作活动中,必将写出中国的多元建筑风格的新篇章。

四、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近代建筑形体冲击的思考与启示

回顾西方建筑思潮对我国近代建筑的影响,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思考和启示:现代化不但包括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还应该包括思想文化的现代化,我国的现代化没有像西欧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那样有很长的思想准备期,所以,源于传统文化的阻力特别顽强,就建筑来说,有些传统落后的建筑思想束缚着我们的头脑,妨碍着建筑的现代化。但建筑的现代化不等于“西化”,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必须有目的地、主动地向西方学习,不能闭关自守,不能目空一切,才能很好地发展自己,“”就是个沉痛的教训。“西化”并不会必然地导致“民族性”和“地方性”的消失,相反,世界建筑的潮流越来越强调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发展“民族性”和“地方性”,外来文明与传统生活方式是可以和谐共存的。

对于西方建筑文化,我们应该以积极、主动、客观的态度对待。一方面要“融会”,要真正地理解西方建筑的精神价值,另一方面要求“贯通”,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吸取西方现代建筑文化的优点,丰富本民族文化。

西方建筑范文第2篇

东方建筑暗含水文化(阴文化),造型上有着女性般的柔和与娇媚。形容中国建筑往往用“亭台楼阁”四个字,大大的屋顶犹如水一样波澜起伏,屋檐飞翘犹如水一样澎湃流畅。而多情的中国诗人也常把中国建筑与浪漫的月、雨相连,“几处楼台月自明”“多少楼台烟雨中”……不知曾经打动了多少文人骚客。

而西方建筑为石文化(阳文化),造型上讲究石头一样的坚硬与挺拔。粗犷的造型、大气的线条无不显现着西方建筑的雄壮、伟岸。古希腊的柱式建筑给人一种迎着阳光的豁达气息。

封闭内敛 VS 开放张扬

说到东方建筑表现出的气质,很多人应该都会用“内敛”“含蓄”“封闭”等词汇来形容。东方建筑的确蕴涵着“收”的气质,特别在中国的北方,四合院成了最有代表性的建筑形态之一。每户人家的窗子都向院内开放,沿马路的则一律呈封闭状。在南方的老式石库门内,“天井”也是表现“收”的形式之一。如果再往久远处追溯,中国的宫廷、寺庙、宅第外的高大围墙也是东方建筑沉稳、内敛、封闭的象征。

有人总结东方为“房包院”,西方为“院包房”。可见西方的建筑气质与东方完全不同。西方人大胆的思维创造出了希腊雅典卫城那样完全开放的形态。如今,走在西方国家的街头,宫廷、教堂、民居等建筑,面向开放式广场的格局比比皆是。

感性 VS 理性

原来建筑也可以分感性和理性呀!以古希腊的帕提侬神庙为例,其正面的高与宽严格地遵循了1比1.618“黄金分割”的比例。西方的建筑师像是数学家,东方的则更像是艺术家。从东方建筑来看,人与环境的统一是设计者重视的对象,颐和园内融入的山山水水表达了东方人对于山水灵气的向往。西方建筑则更重视逻辑与理性,因此西方建筑才会充斥着如此强烈的几何元素。

中庸对称VS 极端对立

西方建筑范文第3篇

希腊神庙是比较典型的建筑,希腊神庙的发展到公元前6世纪,形成了长方形神庙,的发展以廊环绕的“围柱式”准形式,字希腊神庙中柱子的作用最为重大,它和起上檐部的不同处理,决定着它整个神庙的面貌,老希腊流行的柱式有三种,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楼式和科林斯柱式。其中帕特农神庙才用了多立克的围柱式形式,并且在台阶的建造和柱子的设计上,运用了科学的“视差矫正”方法加强效果。中国的庙宇。普通正堂为四墙环对,为其它附属建筑之中心。庙宇之典型图样,大都是分为数个庭院;凡主要之建筑物及正门,均系坐北朝南。进入庙门,须经过一联串之庭院。古老繁茂的大树点缀着环境,波折弯曲的桠枝,与一排排直立的廊柱,相映成趣。

庙宇结构有三个主要部分:即台基、主体与屋顶。台基在中国建筑上,非常重要。城门楼,虽为数层,其向上之伸展,仍不集中于高度,反而辅以屋顶,洋台,中楼等形体强调横展的特质。中国建筑始终保持横长,中国建筑的“横长”走向与以“向上”发展为主的哥特式根本不同,这种“向横”伸展的要基导源于中国的数目字。罗马的数目字好像直伸的手,而中国的数目字却像横伸的手。因此任何西欧的建筑形式,都无法向中国建筑术之情调进攻,中国的建筑型,正好与西欧之哥特式形成对比。

西欧的倾向是减少屋顶的重要性,甚至以飞檐,或顶边矮垣把屋顶遮蔽起来。在中国人的意识里,屋顶才有遮风避雨的作用,他们的屋顶有时是由两层或三层的中楼来建造的。中国人并不倾向墙体而是倾向于屋顶才能遮风避雨。墙与屋顶比较,墙好像没有多大作用。这样说起来,那么中国的长城,和其它高大的城垣,以及许多的小城墙,岂不是不合理吗?可是我们这时所谈论的,是一个建筑的围墙,墙在中国有两种作用:保护与隔离。中国人不以墙来支撑建筑物,因此墙壁在中国庙宇住宅的建筑中,只占次要的地位。在欧洲的建筑,墙不尽充当保护和隔离的作用,而主要的是支撑建筑物,因此墙壁扩大,而屋顶却相形见小了。相反的,中国的墙壁只尽保护与隔离的作用,屋顶才是主要的部分。墙壁好像营地的,围墙圈成各家族的帐棚。

中国的建筑与西方的建筑有些差异,从庙宇和教堂可以看出,西方建筑的特点是开放、轩敞、一览无余明快、健康、乐观、积极的。中国建筑的特点是封闭、内敛、深藏不露。这种差异可以从东西方文化中找到原因。

西方文明的源头有二,一是古希腊文明,一是中东的基督文明。古希腊文明有的是酒神文化,酒神狄俄尼索斯象征着享乐主义与个人主义,这种享乐与丰收、富饶联系在一起,因而是明快、健康、乐观、积极的,这与中国失意文人消极、遁世的及时行乐思想大相径庭。古希腊神话中的诸神有着人的七情六欲,也折射出这种享乐主义与个人主义。民主与科学的源头都在古希腊,继承了希腊精神的罗马人又发展了法治精神,这些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运行的基石。基督文明给西方带来了宗教品格,其特点是罪感文化与契约文化。认为人生来有原罪,所以摩西与上帝订立了十戒,遵守戒约可以上天堂。这种契约文化从外部调节人与社会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对酒神文化的张扬进行了矫正。总之西方思想文化更多地是石头般的真率、质朴、刚硬、雄壮。

与西方相对,中国的儒教可以说是一种耻感文化,讲究温良恭俭让,讲究忠恕之道,忠是“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恕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总之要推已及人,强调自我约束,强调从内部调节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如果做不到这些,则足以羞耻。由此出发,中国人素有忍的传统与韧的精神,“小不忍而乱大谋”、“欲速则不达”是忍,“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也是忍。中国的自然条件与历史环境培育了国人的坚韧精神。佛、道,做为宗教是儒的制衡与补充。中国的思想文化与木材的细致、深秀、坚韧、柔美有更多相通之处。

东西方民族的文化与性格差异在建筑材质上也得到了一定的反映。

从整体上来看,西方建筑从正面一个方向即可获取主体印象,庶几可窥得全貌。即使加上草坪、花园,也在开阔之处。中国的宫室建筑要在空中俯瞰的审视才可获取整体轮廓,此外大门口还要加上照壁,所以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诗句。中国的园林建筑回环、繁复、曲折,决没有西方的草坪、花园来得直接、简约、开敞。中国无论宫室还是园林,一律圈以围墙。西方建筑的围墙在若有若无之间,即使有,也不给人封闭、压抑的感觉。在此举两个例子,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西方建筑的这些特点。一个是比萨教堂,属于罗马风式建筑,著名的比萨斜塔即是它的钟楼,就在它后面。另一个是法国路易十四时代的财政大臣富凯的府邸,属于古典主义建筑。

这种差异同样可以从东西方文化中找到原因。起源于希腊的西方文明是海洋文明,这种海洋文明富有商业精神。古希腊的奥德修斯和伊阿宋即是典型的海洋冒险家。《圣经》中记载犹太人在埃及、巴比伦等地不断流转迁徒。中世纪的骑士在欧洲各地游击作战,骑士精神深刻地影响了西方文明。后来的麦哲伦、哥伦布的探险之旅更是改写了整个世界史。美国是一群来自欧洲的冒险家的后裔建立的,后来很多美国人到西部淘金,他们追求梦想的过程成就了美国的西部大开发。总之,西方海洋文明富有外向的扩张性。

而中国文明可以说是黄土文明,这种黄土文明即是农业文明。东西方的这种文明差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很大。中国人安土重迁,家园不仅提供衣食,而且是宗庙所系,古训有“父母在,不远游”和“叶落归根”。战国秦汉时的纵横家、游侠者流在后世几乎消失了。中国的几次北方人向南方的大迁徒都有军事政治方面的原因。中国人自居于天下之中心,对待周边夷狄民族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实行德化要近者安而远者归,要四夷宾服。总之,中国文明富有内向的聚敛性。

西方建筑个有中国建筑与自己的特点,给了我们不同的感受,让我们感受到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文化。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还有很多差异,它们的差异不仅从文化上从其它方面也有,例如自然物候、材质原料、社会条件、技术水平、思想观念、审美情趣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但文化的差异是其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

[1]《西方建筑史》

[2]《中国园林大典》

[3]《世界建筑赏辑》

[4]《中西建筑的差异》

[5]《西方美术史教程》

西方建筑范文第4篇

关键词:西方建筑;建筑风格

一 工业革命之前的建筑形式

(1)古埃及建筑

古埃及建筑(公元前3200年—公元前332年)能够细化成不同关键阶段:首先为古王国时期,将金字塔当作典型。其次为中王国时期,石窟陵墓为典型。此时期主要为柱梁结构,具备较广阔的内部空间。再次为新王国时期,将神庙当作典型。关键为包括柱廊的内庭院、柱厅和神堂密室不同环节。最为典型的为卡纳克和卢克索的阿蒙神庙。

(2)古希腊建筑

古希腊的建筑艺术(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5世纪中叶)为欧洲建筑艺术的重要基础及财富。古希腊建筑风格突出性质关键为和谐、完美、崇高。神庙建筑为此类性质的突出展示。古希腊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柱式包括多立克、爱奥尼和科林斯。

(3)古罗马建筑

古罗马的建筑艺术(公元前8世纪—公元476年)为古希腊建筑艺术的延伸。古罗马建筑主要特征为实用性,类型存在明显差异,形制完善,功能健全,结构技术优越。 从屋顶外观角度,产生了古希腊建筑内非常少见的“穹拱”屋顶。“穹拱”屋顶,变作古罗马建筑。尤其是房屋类建筑与古希腊房屋类建筑之间有着非常显著的不同。将“圆”当作关键风格,为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古罗马建筑性质。典型的建筑为罗马大斗兽场、古罗马的万神庙。

(4)拜占庭建筑

拜占庭帝国(公元395年—公元1453年)建筑性质关键包括下述角度:首先为屋顶外观,一般采纳“穹窿顶”。其次为造型特征明显。圆穹顶往往为建筑的关键环节。再次为营造产生了从穹顶安装于方柱之上的框架手段及集中式建筑形制。最后为色彩多种多样。典型的建筑为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5)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为中世纪阶段非常关键的建筑风格,绝大部分为教堂建筑。通过罗曼式建筑 演变产生,是文艺复兴的产物。从法国产生,发展到16世纪,哥特式建筑突出性质涵盖了尖形拱门、肋状拱顶与飞拱。自哥特式建筑之后,文艺复兴阶段建筑还有巴洛克、洛可可建筑陆续产生。

二 工业革命到来后的建筑形式

(1)18~19世纪几种欧美复古思潮

1)古典复兴建筑

古典复兴建筑在欧美地区非常常见,借助古希腊、古罗马建筑形式,同时又称为新古典主义建筑。

2)浪漫主义建筑艺术

浪漫主义建筑能够追溯到十八世纪,欧美部分国家在文学艺术中的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浪漫主义非常关注个性,推崇自然主义,主要通过中世纪艺术风格和古典主义进行对弈。此类观念从建筑方面展示在强调脱俗趣味。

3)折衷主义建筑

折中主义建筑最早能够追溯到十九世纪,在欧美地区产生。折衷主义建筑师对出现的所有建筑风格进行借鉴,做出合理搭配,仅仅关注比例均衡,强调形式美。一般而言,折衷主义建筑观念并非特别激进,无法根据持续产生的新建筑材料及新建筑技术产生彼此相符合的建筑形式。典型的建筑为巴黎歌剧院。

(2)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与新类型

工业革命推动科技不断创新、生铁技术、结构技术、玻璃等摆脱了原有建筑高度及跨度的束缚。所以建筑形制出现了调整。1851年为伦敦世博会建造的“水晶宫” 展览馆,其建筑形制出现了明显的变化。1889年世界博览会推动建筑新形式慢慢出现。建筑会将埃菲尔铁塔和机械馆当作关键。埃菲尔铁塔突出作用为在结构科学方面产生的关键影响。

(3)现代主义建筑

钢筋混凝土产生之后,现代主义建筑随之产生。最早能够追溯到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发展完善,50到60年代从全球范围内推广普及,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范德罗和柯布西耶为非常典型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现代主义建筑师营造产生的建筑,往往在特征方面非常相像,像平顶屋,不对称安排,白墙面。此类建筑形象从全球范围内推广普及,所以部分研究者将其成为“国际式”建筑。

(4)后现代主义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从五六十年展到顶峰,另外,对其批判同样越发强烈。1966年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发表了《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清楚表明了所有和现代主义建筑原则无法保持一致的思想及主张。这一著作能够认为为后现代主义建筑的非常关键的纲领性文件。后现代主义建筑有三个特征:采用装饰、具有象征性或隐喻性、与现有环境融合。后现代主义建筑推动了20世纪后期建筑思潮的又一次重大转变。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西方建筑史是一部石头的史书,经历了古代建筑的萌芽、古希腊罗马建筑的璀璨,赖特、密斯、格罗皮乌斯和柯布西耶四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崛起、后现代建筑流派的多元化并存这一条发展道路。透过西方建筑发展的轨迹,使我们学会审视和研习西方优秀建筑遗产,从中吸取精华,以便于更好地发展赋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现代建筑,最后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更和谐、更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博.中国建筑你离世界有多远[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1.

[2] 尹国均.图解西方建筑史[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3] 灯庆坦,赵鹏飞,张涛. 图解西方近现代建筑史[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

[4] 苏华,红锋,连爱兰. 图说西方建筑艺术[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2008.

西方建筑范文第5篇

黄锡G:这个问题是我们业界不断探讨的问题。这方面,老一辈建筑师梁思成先生是我们学习的典范。他虽然也去了国外留学,但是他对祖国的传统文化倾注了一生的精力,他所做的田园考察、古籍文献的梳理工作,将我们祖国的文化遗产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在工程设计中,他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比如,对古城的保护、北京市城区的规划等等,他都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像他这样去学习西方先进理念而不忘本土的传统文化,很值得我们后辈学习。

在改革开放时期,在对待西方的建筑理念上,我觉得我们还是具有很开阔的心态。在早期建设十大建筑的时候,曾说过,古今中外皆为我用。我们不能拘于某一种文化,我们需要一个多元的文化。西方外来文化我们不拒绝,也不盲目跟从。但是,在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怎样把握这之间的度还需要我们建筑师的努力。

主持人:您在医院建筑设计的广泛实践中,是怎么把握这个平衡的?

黄锡G:我举一个例子,大家公认美国的医院建筑好。而在我做医院建筑时,是不主张用大进深平面的,而是选择带内庭院的半集中式平面,这是很能有效解决自然采光、自然通风的手段。对比来说,美国的医院是24小时人工照明。但在国内医院,虽然设有中央空调系统,但春天和秋天是不开空调的。我是积极主张这种布局的。再举一个例子,美国的医院多是单人间,单人间是不是好呢?私密性、舒适性、防交叉感染是很好。但是,对我国来说,要结合我们的国情。我们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虽是世界第二位,但是按人均算还是很低的,所以在具体设计的时候,我们不能照搬西方,不然就会走入误区。

主持人:“十”报告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美丽中国。您认为建筑文化理论研究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美丽中国中如何发挥作用?

黄锡G:建设美丽中国,要致力于国家的小康建设,这个在“十”报告当中已经提出来了。我从事的领域是医疗建筑领域,医疗建筑和其他建筑有一些差别。医院建筑的功能性比较强,跟文化建筑、博物馆建筑等是有区别的。我们也在探讨医院的功能性和医院的医疗环境以及文化意境如何兼顾,如何将建筑文化融入医院建筑是我们面临的极大挑战。我们一方面改善医院效率,一方面结合当地的气候、地域环境创造出适合我们国情的医院建筑,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主持人:您的建筑思想是什么?目前中国提出大力发展城镇化,对我们建筑界有什么影响?

黄锡G:城镇化带来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医疗服务体系怎么跟上。我们建了很多大医院,也建了很多小医院。但是我们的医疗服务体系要改善和完善,除了我们建筑师的努力之外,还应该有公共卫生其他领域专业,要一起来使劲。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国举办奥运会、世博会等建了大批大工程,我们的建材选择、施工能力、建设条件与以前大不相同。近年来国家对医院建设的投入比较大,就我研究的领域来讲,医院建筑除了外观、医疗环境、空间造型之外,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是怎样以病人为本,包括病人切身接触的细部空间,哪怕座椅、门把手的布置,这些在国外都做了很多很细致的研究。这一点,我们还有所欠缺,我们做的许多大工程,工程量很大,但是怎么精细化值得深思。我认为,一定要把钱用在刀刃上,真正把钱用在为病人和医护人员创造更好的环境上,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主持人:我国医疗建筑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水平,差距在哪里?还需要做哪些努力?

黄锡G:从这些年来看,政府对医院建筑的投入资金还是比较大的,包括各个省市的投入也比较多。对比国外,在建筑本身的设计方面的差距不像我们想象那么大,但在理论探索、体系化程度上我们还有距离,在科研方面还要努力加强。医院设计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在人流、物流、信息流这三大流程还有很多细节性的东西有待探讨。社会各界在这方面有很大期待,所以我们技术人员也要狠下功夫。

主持人:您对青年建筑师有什么建议?

西方建筑范文第6篇

关键词:建筑;结构技术;建筑形式

建筑的形式美源自于结构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建筑的形式也发生巨大的变化,当一座新建筑穿着华丽的外衣展现在世人的面前,我们驻足、流连于建筑形式美给我的心灵的印记,世人对于建筑的评价往往局限于外在的形式美,当建筑师苦苦的求索寻找新的美学形式但仍然黔驴技穷时,我们的设计者应该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建筑的形式美源自于什么?我认为形式美的源泉是功能的需求、结构的技术。所以功能、技术与艺术作为建筑的三要素是辩证统一的,建筑象人体一样是作为一个系统而存在的,它是系统的整体的而非孤立的局部的。当下业者对于形式美的理解是由偏颇的,在这种设计思想的指导下,也必然会阻碍建筑的发展和进步。

建筑结构是指将建筑物自身及其在使用中所产生的荷载传递给地基的一种设施。古往今来人们就是在不断的利用新的材料创造着新的建筑形式。

1.原始社会的建筑

原始社会的住屋形式是巢居、穴居、以及在北美的印第安人的帐篷屋,是人类基本生活的需求。原始人使用木材生土当地的建筑材料建造窝棚。

2.奴隶社会的建筑

奴隶社会随着人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增强建筑的类型建筑的规模以及建筑的形式出现巨大的变化。在古代的埃及人们利用石材建造神庙和陵墓,建筑的结构形式是梁柱体系,古希腊同样继承埃及的梁柱体系,同时由于地域文化的发展演变希腊人将梁柱发展成具有美的形式,出现古典的三柱式,以及女像柱,两者的形式不同但结构的核心是一致的以石材作为基本材料的梁柱体系。由于石材本身的力学性能是抗压能力强于抗弯的能力。所以我们看到埃及、希腊的古建筑的柱距是如此的小,建筑空间也是狭小的。建筑作为单体强调的是外部空间或者建筑的内部狭小空间的神秘化。在希腊建筑往往是作为雕塑来处理的。在古罗马文化时期,随着领地的不断扩张各种文化的融合和碰撞罗马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新的结构形式拱券结构。罗马人利用混凝土这种新建筑材料创造一种新筒形拱形工交叉拱、十字拱解决了大跨度屋盖的结构形式,继而获得了连续的复合的建筑空间。建筑也就成为了真正的意义的建筑,正是在古罗马时代新型建筑材料的出现推动了新的结构形式的产生进而获得新的较大的人类活动的室内空间。就功能决定形式而然,以上的变化必然带来建筑形式的新的突破。我们在研究建筑历史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在罗马的建筑上仍然有希腊建筑的影子,罗马人在建筑形式上仍然沿用希腊的柱式,出现古罗马五柱式,罗马的柱式已经没有了希腊柱式结构上的意义,柱式已经成为了壁柱。成为一种装饰,同时由于罗马建筑的体量、建筑的层数的增大希腊的柱式又在罗马时期演变成券柱式、连续券、巨柱式等多种形式。从古罗马的建筑形式生成之初,它是在古希腊时代的建筑形式范围内发展,直到找到适合新技术的建筑形式的出现。我们常说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希腊和罗马创造了古典建筑的文明开创欧洲建筑形式的先河。在继承与发展中结构技术的创新领先于建筑形式的创新。

3.中世纪的建筑

欧洲的中世纪是神学统治的社会,建筑的类型以教堂为主,高耸的教堂留给我们更多神性的表达,建筑风格更趋于美观,由其是以哥特时期的建筑最为典型高耸的向上建筑风格直指上苍表达着与神的交流与对白。形式的表达继而带来的神性化的想象赋予了哥特建筑的神性的神秘感。我们剖开哥特建筑的形式寻找带来这种形式美的根源在于中世纪结构技术的发展,在中世纪时期继承了罗马的十字拱的技术,在此基础上将罗马的十字拱发展成为四分类骨拱,同时将单圆心的拱变成双圆心的拱形成了框架式的双圆心的尖拱,同时拱顶所产生的侧推力由新力学构件飞扶壁传到外侧的横墙上,这样整个结构体系就变成了框架整个的受力过程屋顶的荷载传递给尖的肋骨拱――柱子(竖向的力)――基础――地基完成,而拱所产生的水平向的推力传到侧墙――传到基础――地基。这时配合肋骨拱柱子也形成了束柱的形式,摆脱了古典的柱式,达到中世纪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4.资本萌芽与绝对君权时期的建筑

在这段历史时期主要包含文艺复兴建筑,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巴洛克建筑在这段历史时期建筑的结构形式并没有较大的改变,设计师在考古等领域的发展的带动下形成了对古典文化建筑的热衷与模仿,创造了具有特设的文艺复兴建筑,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巴洛克建筑从早期的对古典建筑的模仿,创新到晚期的巴洛克建筑的推器繁琐变形,反映出形式主义的已经走入到了末端,设计师不顾及形式美的产生的动力在于结构技术的变化,这个时期的人们试图创造出新的形式无奈由于结构的不改变所以形式的变化是表面的是化妆术,不会出现脱胎换骨的变化。

伴随着186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生,建筑界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时由于新的建筑材料的出现,也就是伴随着机械化时代工业发展提供的大量的人工材料。由质地纯正的、经实验鉴定的、用一定原材料生产的人工材料代替质地混杂的、不可靠的材料,例如,型钢和更加新的钢筋混凝土都是计算的纯粹结果,它们精确地、充分地利用材料。由此带来了建筑形式的新变化,体现到了大框架的建筑上面。伴随着新材料,考虑到墙和窗子的构造,最终的结果是一米厚墙上的天然优质石头被轻质的煤渣空心薄墙壁等取代。钢和钢筋混凝土对机械化时代现代建筑的发展有着极重要的影响,钢结构的材料和结构特性与木结构颇多相通之处,而混凝土却与此不同,其构件在连接(浇筑)之后,融为一体,是化学式的连接。钢构件通常也非常适于线性地使用和表现“线的构成”。除了钢和钢筋混凝土材料以外,合成树脂、塑料、金属等作为基本材料与由玻璃纤维等作为增强剂制成的复合建筑材料在机械化时代也日渐普遍,而且其性能也越来越好,用这些材料制成的型材、线材等工业组合建筑制品,也能给人以超越技术美而升华为科学美的审美感受。

5.现代建筑形式的迅猛发展

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建筑材料将变得日益复杂,集成技术用于建筑材料是数字化信息时代材料科学发展的基本趋势,纳米技术也为材料的集成化提供了技术基础。但是,到目前为止,这种集成化的材料还没有发展成熟,准确的说现在这种材料是以“构件系统”的方式表现的。

现代建筑的经典作品中,不少也是新科技、新材料的使用产生的建筑形式美,采用玻璃墙的西柏林新国家美术馆,从建筑平面和立面上来看都具有浓厚的古典庙堂的气氛,但是与帕提农神庙等古典庙堂截然不同的是它所使用的材料――钢材而非石料,于是建筑以相似的形式给人以完全不同的审美感受。采用光电幕墙技术的英国利物浦基础物理研究院、德国哈姆尔城市大厦满足了恶劣天气对幕墙的所有要求,也满足建筑的物理需求,比如阻燃、保暖、隔热等,而且可以把光能转换成电能。光电幕墙加装了光电模板后,可代替抛光的自然建材,并且在光电幕墙的生产、使用直至报废都可以实现对环境的无污染。光电板成分中没有有毒物质,不会在建筑物起火时出现任何诸如释放有毒气体等危险。而采用气凝胶玻璃板的巴伐利亚的建筑事务所可以使日光均匀分布于更大进深的室内,而且有效地避免了眩光。

可以推测,一旦某种建筑材料集中了多种功能,建筑形式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以上两种材料作为建筑外墙材料以后,建筑外墙形式变得更加轻盈、通透,整个建筑形式也跟随着发生了变化,给人以一种全轻质、高强和多功能的建筑材料所带来的必然是灵活多样,构造精致的建筑形式。

6.结论

西方建筑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西建筑文化;近现代;交汇融合

中图分类号:TU-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07-44(6)

在迄今为止的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一种居主导地位的文化模式往往要在很长历史时期内保持常规性和稳定性,只有在其内生力渐趋枯萎且有更先进的文化模式对其构成威胁时,这种文化模式才会被同化甚至走向衰亡。建筑文化作为一种重要文化形态或文化模式,在人类社会的一些重要阶段和特殊时期,由于受到客观环境和外在力量的左右,其命运也会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甚至是根本性的转型。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国门,开启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西方文化伴随着坚船利炮也如影随形地渗入中国,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发生着冲突、碰撞、交汇和融合,在作为社会意识形态重要组成部分的建筑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和极为明显。如何借鉴运用西方先进的建筑理念与技术,秉持传承中国建筑文化的优良传统,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和有效对接,进而促进中国建筑文化的与时俱进,这是自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来中国建筑发展始终面临的核心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狂飙突进和文化多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回顾、审视和解读西方建筑文化对近现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对于正处于城镇化时代语境中的当代中国无疑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1 中国传统建筑基本状貌和近代以前中西建筑文化初步交融

由于建筑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其强烈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冲击力体现出其与人类思想观念和精神文化的同构对应关系,展现出人类的价值取向,反映出人类对美的追求与向往。所以,就本质而言建筑是一种以物质形式呈现出来的民族文化,换言之,建筑是一种物质化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哲学。我国近代以前的建筑或称古代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蕴含着丰富内涵、深邃哲理和超拔智慧,具体而言,就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体量和形式大都整齐划一,主辐分明,轴线贯通,错落有致,层次井然,历数千年而不改质貌。尤其是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纵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全部历程,渗透和浸润在中国古代建筑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可以说,一部中国古代建筑史就是一部追求天地人和谐共存的历史,正如英国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所说:“中国建筑总是与自然调和,而不是反自然的”。[1]然而儒家的天人合一建筑思想在实际运作中又与延绵不断的佛家文化和道家文化交错混杂,使中国古代建筑呈现出斑驳奇诡的独特人文风貌。儒释道三家的天人合一观念体现在古代建筑实践上既有关联又有区别:儒家将三纲五常思想契入到建筑理念当中,特别是用纲常思想严格规范和约束宗祠建筑;佛教则把慈悲友善意识灌注到殿宇建筑之中,注重以轮回教义掌控和规制大大小小的佛寺;道家将地阔方圆的宇宙观和返璞归真的自然观融入建筑理念,强调建筑物我一体、主客无间、臻于化境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道家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易经,对于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较为深远和广泛,时至今日风水意识(术语为堪舆之术)无论乡村还是都市,无不或隐或显地左右着建筑发展。过去我们一直都把风水意识作为封建迷信加以挞伐和批判,但是堪舆之术的确含纳着浓郁的天人合一意识,不仅不应加以否定,甚至应当以此彰显现代建筑天人合一的主题。如今,风水学已经与西方建筑文化相融合,并将环境哲学、环境经济学、建筑景观学、环境生态学和生态修复技术摄纳其中,成为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倍受青睐的学问。

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维度,在古代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结构处于超稳定的文化环境里,无论儒家、佛家还是道家,都把人本意识、自然意识与和谐意识熔铸在建筑中,使中国古代建筑在漫长时间里律动着天地人相融相洽、同质同构的基调。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注重建筑环境与社会结构的协调,凸显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间组织的集聚性、层级性和教化性,强调建筑氤氲着以纲常为统领的伦理道德,特别是主张确定建筑在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的方位、面向和相互关系,实现其作为建构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和基本工具的政治功能;二是注重建筑环境与人际关系的契合,讲究以家庭院落为基点、以街坊邻里为辐辏、以社区地域为依托的社会网络系统;三是注重建筑环境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倡导外在屋顶、斗拱、柱廊与典籍、诗文、书画的巧妙融汇、虚实相生;四是注重建筑环境与建筑布局的集聚,向往一个个单体建筑组合而成的庞大的建筑群落,在空间上横向拓展,连绵不绝,在肌理上纵向推进,幽静深邃,呈现整体基调的内向性、严谨性和私密性。总之,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具象表现,是民族人文传统的物化表征。尽管历经无数次社会变革动荡,历经多个封建王朝轮换交替,建筑活动和建筑风貌均未发生实质性调整和根本性改变,中国传统文化独具的封闭性和稳定性所塑造的建筑审美观念渐趋嬗变为一个缺乏生机与活力的封闭体。我国目前保存完好的传统建筑大都为明清时期所建的宫阙殿宇、亭台楼榭,由于明清两朝已是封建社会晚期,这一阶段的建筑形态显得平素、简约和呆板,给人一种僵滞、沉闷和压抑之感,所以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将明清建筑称作“羁直期”,这也表明中国传统建筑开始进入日薄西山、无力回天的境地。

历史并不总是只向人们呈现一副面孔。建筑文化是在先进与保守等正反两方面因素的此消彼长中推进,是在诸种错综复杂的历史变量的交织重叠中前行。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接踵而来,不自觉地拉开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序幕,而作为文化重要载体的建筑,成为中西文化交流不可或缺的环节。公元 1581 年,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途径澳门抵达中国广东省端州府的所在地肇庆,并于次年在肇庆建造了我国境内第一所教堂,[2]西方建筑文化从此在中国登堂入室。从明季万历年间到清朝中晚期的漫长岁月中,西方建筑文化对中国建筑持续地产生影响。这期间除了传教士在北京、南京等地建造了诸多教堂、钟楼、天象台等西方建筑外,还对中国传统建筑注入了西式建筑文化元素。《扬州画舫录》记载了西方造景手法在当时扬州园林设计和构建中的具体运用,其中最重要的是意大利巴洛克花园的布景技巧;《红楼梦》描写刘姥姥在贾宝玉卧室中见到一面大镜子,这面镜子是纯正西方建筑的室内装饰用品。另外,在天津、哈尔滨、广州、扬州、武汉等开埠较早的城市,西方建筑风格逐渐在当地官府、商铺和民居落脚驻足,成为一些开明士绅追求的方向,比如上海外滩和南京路、天津九国租界、广州十三行、厦门鼓浪屿、青岛胶澳租界、南京下关和北京东交民巷。这期间个别封建皇帝也开始接受和承纳西方建筑文化,允许甚至支持传教士建造西式建筑,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乾隆启用王致诚、郎世宁等传教士建造的圆明园,[3]其中长春园中的一组西洋楼全部借鉴了欧洲宫廷建筑风格,是意大利巴洛克式建筑和法国洛可可式建筑的有机结合体。这组西式建筑包括谐奇趣 、蓄水楼 、养雀笼 、方外观 、海晏堂、远瀛观等。这些单体建筑的柱式 、檐口 、基座 、门窗 、扶手、平台 、台阶 、雕刻等,均由传教士亲自设计并监督工匠施工。这一建筑群与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相反,体现出轴线控制和均匀对称的特征。由于明清两代皇帝以天朝大国自居,对传教士从事西方建筑文化传播和实践活动既适度支持又严格限制,所以,西方建筑文化在这一历史时段内并未对中国传统建筑产生太大影响,仅仅停留在局部领域和表象层面,在当时国人眼中,西方建筑与利马窦跨洋越海带来的自鸣钟毫无二致,被纳入“奇技淫巧”的范畴,只能作为欣赏和把玩的对象而已,这也表明在近代以前的中西建筑文化交流过程中,国人秉持高高在上的俯视态度,而西方人则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尴尬处境。

2 近代以后中西建筑文化深度融合

从总体发展趋势来看,建筑文化和其它文化形态一样,其演进的基本轨迹是,由相对独立的民族文化与别样建筑文化的交流交汇,而逐步走向世界建筑文化。在传统社会中,受思想观念狭隘、生产力水平低下、交通工具单一、观察世界的视角狭仄等因素的束缚,建筑文化在更大范围内交流融汇几乎不可能,各国建筑文化一般是相对独立地存在和发展。建筑文化的交流,有时是在和平环境中进行的,有时则是通过野蛮的武力征服和强硬的殖民统治来实现的,近代中国和西方建筑文化的融合走的无疑是后一条道路。

按照史学界的盖棺定论,中国近代是指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这一历史跨度。这一历史时期是中国面临列强欺凌、战乱频仍、社会动荡的特殊阶段,也是中国建筑发展处于新旧交替、中西兼容、承上启下、转型再造的过渡阶段。而中国近现代建筑文化的转型再造,不是由中国传统文化自身所催生的,而是在世界建筑体系进化过程中,被一步步地拖入不可逆转的建筑文化发展大势之中。我们知道,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始直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西方建筑经历了由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中主义、新艺术运动等不同阶段,最终趋向于现代主义,这些不断变化的建筑风格,不同程度地反应在中国近代建筑中。由于西方建筑具有优胜独特之处,引起一些清廷有识之士的关注,例如1847年民族英雄林则徐曾对西方建筑作如下评价:“夷人好治宅,重楼叠屋,多至三层,绣闼绿窗,望如金碧。”[4]1879年,的倡导者康有为到英国治下的香港考察,当他徜徉于鳞次栉比的建筑中时,不胜惊叹和感慨:“览西人宫室之環丽,道路之整洁,巡捕之严密,乃始知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古旧之夷狄视之。”[5]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以后,伴随西方列强对中国土地的分割和占领,包括西方建筑文化在内的西方文化通过各种渠道传入中国,逐步改变了鸦片战争前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独撑天下的局面,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合和之美”“中庸之美”遭遇西方建筑审美观念的强力冲击。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为了满足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建筑领域的新要求以及顺应西方近代工业文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在设计理念、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接轨和融合就成为一种历史必然。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以前,中国建筑仍沿袭旧时规范,西方建筑在彼时的中国仅为新异之物,中国传统建筑体系尚未从根本受到侵袭。第二次鸦片战争,大清帝国的国门被西方列强彻底打开,中国近代史上的对外开放在无奈和屈辱中启动:设立租界、开辟通商口岸、租借港口、圈占铁路附属地等,被西方列强霸占的城市或地区经济社会结构被迫转轨变型。因此,近现代中国建筑的发展从根本上受制于封建化和殖民化二元结构的影响,以至于城际和区域之间建筑发展极不协调,主要表现在全方位整体性的现代化转型尚未出现之际,中西两大建筑体系已经共生并存。例如在上海、天津、南京、武汉、青岛,以及在日本人控制的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地,出现了“摩登式”、“万国式”、“国际式”等现代主义建筑式样。特别是上海开埠以后,西方列强于十九世纪下半叶和二十世纪初建造了一大批具有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建筑,从带有芝加哥学派特点的沙逊大厦,到流溢新艺术运动色彩的国际饭店;从洋溢新古典主义基调的汇丰银行,(图1)到律动折衷主义旋律的江海关大厦,其数量之繁多、种类之庞杂、规模之宏大为世界建筑史增添浓重一笔,中国传统建筑型制逐渐被边缘化,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遇到严峻挑战。

如前所述,最早出现在中国土地上的西方建筑是传教士建造的教堂。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在西方人的精神世界中宗教占据至高无上的位置,而传经布道的场所就是神圣肃穆的教堂,所以,教堂在西方人心目中应该是最好的建筑。早在明末清初之时,由西方传教会出资在北京建造了天主教堂,清朝顺治、康熙时期对建造教堂比较宽容,雍正皇帝君临天下后立即颁布“教禁令”,已经建造完毕的教堂被关闭停用,后来个别教堂被官府和民间弃绝或焚毁。鸦片战争结束后,摄于英、法、德等国的威逼和胁迫,满清政府不得不将雍正颁发的“教禁令”予以废除,京内外被关停废弃的教堂重新发还教会,以此为发轫,各种西方教堂在中国各地不断涌现,仅1843年一年英国人就在广州建造了6座。[6]受中西礼仪之争的影响,1764年法国制定了废除耶稣教会的法令,随后葡萄牙、西班牙也叫停耶稣教士的传教活动。1773年,罗马教皇克莱芒十四宣布罢黜耶稣教会,至此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修建教堂活动暂告一段落。由于这些教堂绝大部分为西方教会组织或神职人员出资修建,因此,近现代中国的天主教堂几乎全部以西方建筑式样为主,而最为流行的当属哥特式风格。在中国较早出现的且非常有代表性的哥特式教堂,当属1910年由英国建筑师W.M.Dowdall设计、法国上海建筑公司建造的上海徐家汇天主教教堂;而此前1888年建成的北京西什库教堂,虽然建筑材料全部取自中国本土且施工工匠也均为中国人,但教堂建筑风格依然是哥特式,只是该教堂的规模不如徐家汇天主教教堂宏大精巧。当然并非所有在中国建造的教堂都是哥特式的,例如始建于1907年3月的哈尔滨索菲亚教堂,是如今中国保存最完好的拜占庭式建筑,也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这些教堂由于由中国工匠施工建造,或多或少地带有一些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事实上,正是西方建筑文化与中国建筑文化的并存互补、互动互彰,才使得中国近现代建筑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独特风貌。(图2)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中,殖民与反殖民是非常重要的时代主题,而近现代中国建筑作为社会历史文化的物质表象之一,其发展路径不可能不受到历史背景和历史事件的制约。如果说教堂建筑彰显的是纯粹西方建筑文化,那么星罗棋布于中国各地的其他方面的西方建筑则包蕴或多或少的中国建筑文化元素,不仅富有实用功能,而且彰显人文意蕴。换言之,尽管教堂在中国出现得较早而且数量较多,但其毕竟只是扮演着心灵寓所和精神港湾的虚妄角色,他们的真正目的是窃取这块土地上的资源和财富,因而这一时期比教堂规模更大、数量更多的西方建筑是与兴办实业搭界的商业建筑和行政建筑。例如,建于1917年的上海浦东陆家嘴路的陈桂春商行是一个综合中西建筑文化优长的复合性折中式建筑,该商行是一座四进三院的宅邸,院内空间格局呈方块型,轴线对称明朗,四周房屋疏密有致,外相属于典型的中国式院落。但正房两端的开间采用西式风格,如天花板、地板、卫生间、百叶门都吸纳了西方装饰手法,两侧厢房镶嵌的是中式格子窗,而居中一间空廊的两根木柱采用柯林斯柱头加以装饰,与中式格子窗相映成趣,达到中西建筑艺术水融的奇妙效果。再比如,始建于1906年位于哈尔滨中央大街上的马迭尔宾馆,(图3)建筑的立面处理完全采用西方建筑手法,门窗、阳台、女儿墙和室内穹顶的设计装饰体现出“新艺术”风格。而对阳台和女儿墙的设计则运用中国传统建筑模式,特别是女儿墙以砖砌为主,以轻柔、灵动的曲线勾勒出极具气势与动感的造型,整个建筑仿佛具有鲜活的不竭的生命力。建筑不是普通的文化符号,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往往具有深不可测的政治权威意义。行政建筑在我国历史悠久,历朝历代不同级别的行政官员都有自己的办公用房——衙府官邸。这些衙府官邸的建筑布局都是模式化的平房院落式,属于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鸦片战争以降,西方建筑多层式样的引进使中国一些城市开始建造多层楼房院落式的行政建筑,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修建将西方建筑特色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相结合的行政建筑。例如,在清末民初的北京,美国人Charles Davis Jameson设计建造了外务部迎宾馆,该宾馆大门建筑采用西式拱形风格,但大门外两侧摆放了两个硕大石狮,两旁毗连的也是中式琉璃瓦红墙,整个建筑俨然一座西方式的中国衙门。在中西方建筑文化融合过程中,的确涌现出一批由中外建筑师共同设计建造的中西合璧的优秀建筑作品,这表明一部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史绝非将西方建筑文化全部照搬照抄,而是在吸收和互补的基础上,使民族建筑仍然保持一些话语权。

中国进入近现代后,社会生活结构和人们生存方式发生很大变化,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西方现代建筑与中国传统民居交汇后衍生出新的住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城市居民的居住空间结构,这方面以清朝咸丰年间城市中出现的里弄式民宅为显著标志。里弄式民宅尽管在国内很多城市都有其踪影,但最集中的当属上海。上海里弄式民宅建筑诞生于十九世纪初,其最初形态就是模仿西方联排式住宅的木板房屋,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和居民对安全需求的日趋强烈,容易失火的木板房屋被砖木立帖结构的石库门民宅所取代。这种里弄式民宅属于单体建筑,其平面结构虽然继承了中国北方的三合院、四合院特点,并兼具中国江南传统民居的优长,但在整体布局上仍然借鉴西方联排式建筑式样。所以,从外貌特征审视,它是西洋建筑;从综合效能上衡量,应是中西联袂建筑。到了十九世纪中叶,这种石库门住宅在上海又出现新的升级版,即建筑材料由砖木混合改为单纯的石砖,同时在建筑体外立面上增添了阳台,安全系数和整体功能均得以提升。但里弄内部仍保持欧洲联排式条状住宅格调,门面装饰也赋予更浓郁的西洋化风格。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这种石库门住宅再次演变出新式里弄住宅,西方现代建筑形式被放大,建筑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被置于次要位置,谋求商业利益成为里弄建筑的第一要义。这一时期的里弄民宅最为今天人们所熟知的,就是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会址,现上海兴业路76号石库门。这些建筑表明,中国近现代建筑的产生与发展有其复杂的背景和特殊的渊源,那种认为建筑文化是政治和经济力量对应物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有其合理性,换言之,中国近现代建筑的发展和演化在本质上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明的既冲突又交融的空间实践。

3 现代中国对西方建筑文化主动吸纳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曾荣膺世界文化艺术的诸多荣耀,表现出与西方建筑文化截然不同的东方性格。但由于建筑艺术固有的抽象性和思辨性,轻易不为普通人所察觉和认知,经常会被大众所忽略和淡化。从文化学角度来考量,西方建筑文化植根于古希腊理性主义和希伯来精神,它不仅哺育了灿烂的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也支撑着整个西方现代文明。作为西方现代文明的主导型文化精神之一的技术理性主义,直接导源于希腊的古典理性主义,是传统理性主义同文艺复兴的人本主义精神及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体,它不仅直接构成西方建筑文化的内在机理,而且成为西方建筑艺术被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主动吸纳的文化诱因。[7]如果说鸦片战争结束后的几十年里,西方建筑文化在中国落地生根是列强欺凌、殖民统治的结果,那么辛亥革命特别是“”以后中国政治经济开始步入现代史轨道,基于对西方现代文明的渴求和时展的需要,中国对西方建筑文化的借鉴采纳开始持积极主动的姿态,于是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之后西方建筑活动在中国沿海和内地迅速铺展开来,仅仅十几年时间内众多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不同功能、不同类型的西方建筑在中国被建造出来。这些建筑以人本主义精神为内核、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以中国古典建筑要素为补充,综合了中西建筑文化各自优长,实现了中西建筑文化实质性的融合。在硬件方面,新型建筑材料——钢材、水泥和钢筋混凝土等大量进口并广泛应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使中国近代建筑开始向现代建筑转轨变形。在软件方面,中国建筑工匠们“师夷长技”,学习掌握西方建筑的理念、手法和技巧,主动接受相关专业训练,提高建筑本领。在软硬件双重作用下,现代西方建筑由近代在中国的崭露头角演化为现代的大放异彩,具体表现就是在大城市中,砖木结构的中国传统建筑日渐让位于钢筋混凝土的西式建筑,不断增高的高楼大厦逐步取代平房化的院落空间,快捷舒适的室内设施逐渐淘汰机械手动的设备,飞檐、斗拱、庑殿顶、悬山顶等中式元素渐渐淡出建筑视野。例如,1932年由中国商人顾联承建造的上海百乐门舞厅和1928年由中国商人高永清与美国人亚伯特·华纳建造的上海大光明电影院,不仅采用当时最新型的现代建筑材料,而且设施及装修也全部使用西方先进的模式与技术,二者代表了当时中国现代建筑的新潮。文化的发展不能用逻辑来推测,有时要被政治事件和社会动荡所打断和阻隔。就在西方现代建筑思潮开始全面影响中国建筑领域时,中国社会进入了为期八年的抗日战争和为期三年的解放战争,西方现代建筑在中国的发展陷入举步维艰甚至扭曲畸变的窘地。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很快沦落为倭寇的殖民地,在这块日顽敌伪铁蹄践踏蹂躏的土地上,经日本扶植的洲国进行了有限度的建设,尤其是在作为的长春,由日本建筑师设计的伪皇宫和“国务院”,将西方古典建筑符号、东洋帝冠式屋顶和中国古代牌坊等因素进行杂糅组合,建成以中国古典建筑为基本范式的亦中亦洋的殖民建筑,这是中国被奴役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建筑文化裂变瓦解的实证。在八年抗战时期,由于战争初期敌强我弱,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力量被迫向西南撤退,导致川、滇、黔等西南各省特别是作为陪都的重庆人口数量激增,发对了居所的巨大需求,于是大规模的建筑活动开始出现。但受物资匮乏、资金紧张、临时避难等主客观因素影响,在重庆、贵阳、桂林、成都和昆明等地进行的城市建筑,大都结构单调、材质单一、风格雷同、设施简陋,除了极少数为西方现代建筑,绝大多数又回归中国传统,中西建筑文化融合之路陷入困境。解放战争期间,国共两党动员辖区所有资源和力量用于保障战事,建筑发展几乎停滞,甚至很多优秀的古建筑和现代建筑毁于炮火,中国近现代中西建筑文化融合如同“过山车”,在坎坷曲折的路途中踟蹰而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建筑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有计划、有组织的国民经济建设极大地推动了建筑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前苏联援建我国的156个工业项目,其建筑主体大多呈现出鲜明的俄式巴罗克风格,中外建筑文化交流出现一个短暂的黄金期。时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大潮将中西建筑文化融合推向新的高潮,西方建筑的新思想、新理论、新设计、新流派、新设备和新材料等迅急而广泛地引进我国,我国建筑走上了多元风格发展之路,并呈现勃发之势。

4 结语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建筑的灵魂。在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精神席卷全球的当下,重新回顾和简要梳理近现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的交融历程和整合成效,对于处于全球化时代的我们具有重大意义。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要求我们以包容的胸襟、开阔的视野和豁达的心态对待和接纳包括西方建筑文化在内的一切先进文化,正确处理好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关系,既要弘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优秀质素,又要摒弃西方建筑文化中的不良因子,最大限度地将二者统一于推进城镇化的实践中。

参考文献:

[1]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212.

[2] 利玛窦.利玛窦中国札记[M].何高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6,127.

[3] 董黎.中国教会大学建筑研究[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98.

[4] 王树增.1901年,一个帝国的背影[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125.

[5] 佚名.耶稣会士书简[J]//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第7卷).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33.

[6] 张力,等.中国教案史[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87.

西方建筑范文第8篇

关键词:近代;建筑形态;建筑文化

1中西方古典建筑形式简述

客观存在的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反映在近代建筑体型方面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中国的古典建筑和西方的古典建筑隶属两个不同的体系,这些差异可以归结到当地自然条件、人文风俗、思维模式以及技术条件等等多个原因。西方建筑的构成逻辑是一个从原型到细节的过程,西方的哲学传统认为简单几何体是最为完美的形体,也是宇宙构成的根本,这样形而上学的精神贯彻到建筑当中,就使得西方几乎所有古典建筑都可以视为简单几何体的构成。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西方建筑都是用一些非常概括的体型拼接来做模型,这一发现就从最根本的角度展现出西方建筑的大致风貌与普遍规律。如果说西方建筑有“神”的话,那么这种“神”就是曾被一些古希腊哲学家视为宇宙本源的几何学。

1.1如果说中国建筑有“神”的话,那么这种“神”就是中国的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多信仰、多神论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建筑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局部看都与西方建筑迥异。

从宏观上看,用西方的基础几何形体无法很好地描述其形态。比如从北京的乾清宫和坤宁宫的对比中一眼就可以看出,中国文化核心——儒家伦理、阴阳八卦、五行生克和龙凤图腾无不蕴含其中,那是西方任何高明的几何学说所无法解释的。

从局部看有两点不同门窗等局部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所蕴含的文化也不尽相同。如中国的门窗墙面有着无比丰富的中华文化的载体。墙上的雕花,无不是岁寒三友、二十四孝之类的内容;而大门上有尉迟恭、秦叔宝的门神形象,这与中国道教属于多神教,与汉民族信仰多神的宗教特点密不可分。西方建筑为了打破平面直墙的单调,主要采用以几何线条作为装饰和点缀。

1.2组合形式与建筑体量不同。中国传统建筑都由台基、屋身和屋顶3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屋身由柱子和梁枋、门窗组成,如是楼阁,则设置上层的横向平座(外廊)和平座栏杆。形象突出的曲线屋顶在单座建筑中占的比例很大,一般可达到立面高度的一半左右。古代木结构的梁架组合形式,很自然地可以使坡顶形成曲线,不仅坡面是曲线,正脊和檐端也可以是曲线,在屋檐转折的角上,还可以做出翘起的飞檐。巨大的体量和柔和的曲线,使屋顶成为中国建筑中最突出的形象。屋顶的基本形式虽然很简单,但却可以有许多变化。由于屋顶巨大加之构筑屋顶结构构件组合形式的多种多样,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灵活多变,不拘一格。除了以上基本区别外,建筑体量也相差甚远。一般认为,中国人没有十分高大雄伟的纪念性建筑。建筑物以木梁柱结构,坡屋顶,其体量与高度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像古代埃及那样高达数百米的金字塔,或中世纪欧洲人花上百年时间建造的高敞雄伟的大教堂,在中国历史上是没有的。中国建筑追求体量适中,结构上也不求宏大与久远。

2近代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建筑形式的撞击

近代的两次鸦片战争使得帝国主义敲开了我国的大门,伴随而来的是帝国主义的思想文化和社会意识的“野蛮移植”。在腐朽的晚清政府统制之下,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还在竭力地抵触外来文化的渗透,但是由于对帝国主义存在着惧怕的心理,只能放任其在特定的区域内发展。而中国的先进分子从鸦片战争中看到了我国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存在很大差距,极力想通过所谓之洋务运动向帝国主义学习来改变本国落后的状况。因此,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社会意识在特定的区域、特定的阶层流传起来了。在这时期内,我国的建筑文化受冲击是比较大的,我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模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近现代建筑在我国积极发展起来了。

3近代中国建筑实例分析

中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摹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近代史上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是巨大的,很多建筑都是很忠实,也可以说是很生硬地模仿了原西方的形式和比例,也有极少一部分可以看到两者风格的有机共存。

3.1青岛江苏路基督教堂

这座建筑主体造型比较简洁,基本是由一个长方体和一个三角锥体构成的坡屋顶形式,钟楼基本呈四方柱状,内外都刻意追求西方古典主义风格。这种形式基本上符合中世纪罗马基督教堂的特点,同时在比例和细部中又可以看到一些德国式的风格。这样的房屋建筑在中华黄海之滨,与中华民族的建筑文化毫无共同之处,这可以看出,教堂的设计者为了突出基督教堂的特点,在设计时是刻意求西。这座建筑也可以看成是西方建筑在中国的代表作。

3.2沈阳火车站

这座火车站由杨廷宝先生(河南南阳人, 1901年-1982年)回国设计,杨廷宝先生的留学经历使得这座建筑具有比较浓厚的西方色彩,整体以长方体和圆柱体构成,造型简洁有力。

在细部比例、开间大小等方面,体现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些特点,另外刻意强调水平和垂直线条也有其特点。在很长一段时间,这座建筑在中国建筑方面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中国的许多着名建筑,都可以看出师法于它的痕迹,包括建国初期对于传统建筑形式和新的建设条件的结合,也基本沿着这个方向发展。其特点可以用外西内中,大体上西化局部上有中国传统元素在里面。 3.3西南大学第一教学楼

在建筑上争取中西合璧是很多建筑设计师的追求,但能够珠联璧合者少,貌合神离者多。上世纪50年代初建于现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校内,是原川东行署办公旧址,属折中主义建筑风格。这座建筑是一种传统风格和西方风格比较生硬的结合,整体结构采用砖石建造,长方体的体量感和墙体的存在感都比较强,但是加在建筑顶部的传统式样屋顶比较生硬,虽然其线条对于缓和纯粹几何体的冷酷感有一定作用,但整体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协调,其特点可以用上西下中概括,使人产生上中下西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感觉。

3.4上海有利大楼

1922年,旧屋拆除后建新楼。系上海第一幢钢框架的大楼,据说钢框架是向德国着名的克虏伯工厂订制。大楼高6层,正立面仿文艺复兴风格,外装饰为巴洛克式,大门两旁有修长的爱奥尼克式柱,外墙用花岗岩贴面。整座建筑开间大,楼层高。这种位于街道转角处的建筑在近代史时期比较多见,这种建筑一般沿街道方向以长方体布置,同时在转角处做倒角处理,设置建筑的入口,这种方式更好地利用了街角的空间,同时在中国现存近代建筑中并不多见。其特点可以概括为西方古典建筑风格的拷贝。如果用西欧人的审美眼光看这座 楼,也许相当不错,但并非像欧洲人的基督教堂和阿拉伯人的伊斯兰教堂那样非要突出西方文化或者阿拉伯文化不可的建筑。在当时的中国国土上,与东方文化差距甚远,这也许就是后来仿效者不多的原因。

3.5云南陆军讲武堂

这座建筑的正立面处理是典型的西方风格,整个立面轴对称,力量感非常强。立面做得非常丰富,各种窗户,廊等构成了层次丰富,比例和谐的造型。在西方建筑经常对某一个面做强化处理的方法,在中国近代建筑中并不是十分流行。作为军事学校,设计者追求雄健阳刚的军人气魄,这无可非议,殊不知在中国有多少行伍中人以“儒将”自诩,具有儒家风度的将才才是最受人青睐的。

3.6上海市政府办公大楼

1923年建成时,这座建筑前身是汇丰银行上海分行,建筑规模比较大,达到了3.2万平方米。建筑的地基是正方形,四面临街,整体是一个大正方体,四个立面的比例均按照典型的古罗马三段式设置,在中间由一个穹顶立于建筑之上,这种造型在一些文艺复兴风格的近代建筑中也比较常见,有一些采用传统屋顶代替这种建造元素,但效果并不协调。其次,以此作为汇丰银行无可非议,后来居然作为国民政府的上海市政府办公大楼,多有不妥。

以上6例,1、4、5为一类,属于“全西方化”风格。兴起的时间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以开埠(1840鸦片战争以后)为起点,中国建筑开始了主动或被动的“西方化”过程,社会思想、生活方式、城市风貌、建筑风格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发生在西方人在华的生活区内,主要由西方人设计完成。具体的成果主要表现为:在西方人的生活区域内建筑风格由殖民地式转为正规西方样式,人们在接受西方思想、生活方式的同时,这些建筑形式也慢慢被人们所接受,完成了对西方建筑的社会心理上的转变。

2、3、6为一类,属于中西“合璧”风格。兴起的时间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50年代,虽然这种风格仍然是在西方的影响下进行的,但是与前期的“全西方化”风格不同的是,一种急于摆脱西方束缚,争取独立发展的倾向日益明显地呈现出来,形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民族主义的崛起。民族主义在建筑上的体现,就是在新建筑中运用“中国固有形式”的传统复兴浪潮。在这个从上至下一致赞同的浪潮中,建筑形象的政治作用、建筑传统形式作为“国粹”的象征作用被无限地夸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道轻器”的文化方针,在这里演变成了重“中国精神”轻建筑本身的做法,对建筑自身发展规律的关注被人们故意漠视了。这一时期中国的近代建筑十分繁荣。

4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近代建筑形体冲击的思考与启示

回顾西方建筑思潮对我国近代建筑的影响,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思考和启示:现代化不但包括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还应该包括思想文化的现代化,我国的现代化没有像西欧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那样有很长的思想准备期,所以,源于传统文化的阻力特别顽强,就建筑来说,有些传统落后的建筑思想束缚着我们的头脑,妨碍着建筑的现代化。但建筑的现代化不等于“西化”,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必须有目的地、主动地向西方学习,不能闭关自守,不能目空一切,才能很好地发展自己,“”就是个沉重的教训。“西化”并不会必然地导致“民族性”和“地方性”的消失,相反,世界建筑的潮流越来越强调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发展“民族性”和“地方性”,外来文明与传统生活方式是可以和谐共存的。

对待西方建筑文化,我们应该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但千万不能照搬照抄,对西方建筑不同的态度也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外来的影响有的是无法选择的,而有的是可以加以利用的。

西方建筑思潮中渗透着的创造精神与反叛精神,正是当代中国建筑所缺乏的,因而导致建筑师们盲目地模仿来代替创作,以平庸来代替创新。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鼓励创新,中国建筑需要创新来改变当代建筑艺术的颓势,才能使我国建筑生机勃发、欣欣向荣。

参考资料:

顾馥保主编.中国现代建筑100年.中国计划出版社.

杨嵩林,张复合,村松申,井上直美主编.中国近代建筑总览·重庆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徐飞鹏,张复合,村松申,崛内正昭主编.中国近代建筑总览·上海篇.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侯幼彬,张复合,村松申,西则泰彦主编.中国近代建筑总览·沈阳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蒋高宸主编.中国近代建筑总览·昆明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西方建筑范文第9篇

关键词:近代;建筑形态;建筑文化

1.中西方古典建筑形式简述

客观存在的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反映在近代建筑体型方面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中国的古典建筑和西方的古典建筑隶属两个不同的体系,这些差异可以归结到当地自然条件、人文风俗、思维模式以及技术条件等等多个原因。西方建筑的构成逻辑是一个从原型到细节的过程,西方的哲学传统认为简单几何体是最为完美的形体,也是宇宙构成的根本,这样形而上学的精神贯彻到建筑当中,就使得西方几乎所有古典建筑都可以视为简单几何体的构成。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西方建筑都是用一些非常概括的体型拼接来做模型,这一发现就从最根本的角度展现出西方建筑的大致风貌与普遍规律。如果说西方建筑有“神”的话,那么这种“神”就是曾被一些古希腊哲学家视为宇宙本源的几何学。

如果说中国建筑有“神”的话,那么这种“神”就是中国的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多信仰、多神论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建筑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局部看都与西方建筑迥异。

从宏观上看,用西方的基础几何形体无法很好地描述其形态。比如从北京的乾清宫和坤宁宫的对比中一眼就可以看出,中国文化核心――儒家伦理、阴阳八卦、五行生克和龙凤图腾无不蕴含其中,那是西方任何高明的几何学说所无法解释的。

从局部看有两点不同门窗等局部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所蕴含的文化也不尽相同。如中国的门窗墙面有着无比丰富的中华文化的载体。墙上的雕花,无不是岁寒三友、二十四孝之类的内容;而大门上有尉迟恭、秦叔宝的门神形象,这与中国道教属于多神教,与汉民族信仰多神的宗教特点密不可分。西方建筑为了打破平面直墙的单调,主要采用以几何线条作为装饰和点缀。

2.近代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建筑形式的撞击

近代的两次鸦片战争使得帝国主义敲开了我国的大门,伴随而来的是帝国主义的思想文化和社会意识的“野蛮移植”。在腐朽的晚清政府统制之下,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还在竭力地抵触外来文化的渗透,但是由于对帝国主义存在着惧怕的心理,只能放任其在特定的区域内发展。而中国的先进分子从鸦片战争中看到了我国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存在很大差距,极力想通过所谓之洋务运动向帝国主义学习来改变本国落后的状况。因此,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社会意识在特定的区域、特定的阶层流传起来了。在这时期内,我国的建筑文化受冲击是比较大的,我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模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近现代建筑在我国积极发展起来了。

3.近代中国建筑实例分析

中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摹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近代史上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是巨大的,很多建筑都是很忠实,也可以说是很生硬地模仿了原西方的形式和比例,也有极少一部分可以看到两者风格的有机共存。

3.1青岛江苏路基督教堂

这座建筑主体造型比较简洁,基本是由一个长方体和一个三角锥体构成的坡屋顶形式,钟楼基本呈四方柱状,内外都刻意追求西方古典主义风格。这种形式基本上符合中世纪罗马基督教堂的特点,同时在比例和细部中又可以看到一些德国式的风格。这样的房屋建筑在中华黄海之滨,与中华民族的建筑文化毫无共同之处,这可以看出,教堂的设计者为了突出基督教堂的特点,在设计时是刻意求西。这座建筑也可以看成是西方建筑在中国的代表作。

3.2沈阳火车站

这座火车站由杨廷宝先生(河南南阳人, 1901年-1982年)回国设计,杨廷宝先生的留学经历使得这座建筑具有比较浓厚的西方色彩,整体以长方体和圆柱体构成,造型简洁有力。在细部比例、开间大小等方面,体现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些特点,另外刻意强调水平和垂直线条也有其特点。在很长一段时间,这座建筑在中国建筑方面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中国的许多著名建筑,都可以看出师法于它的痕迹,包括建国初期对于传统建筑形式和新的建设条件的结合,也基本沿着这个方向发展。其特点可以用外西内中,大体上西化局部上有中国传统元素在里面。

3.3西南大学第一教学楼

在建筑上争取中西合璧是很多建筑设计师的追求,但能够珠联璧合者少,貌合神离者多。上世纪50年代初建于现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校内,是原川东行署办公旧址,属折中主义建筑风格。这座建筑是一种传统风格和西方风格比较生硬的结合,整体结构采用砖石建造,长方体的体量感和墙体的存在感都比较强,但是加在建筑顶部的传统式样屋顶比较生硬,虽然其线条对于缓和纯粹几何体的冷酷感有一定作用,但整体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协调,其特点可以用上西下中概括,使人产生上中下西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感觉。

4.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近代建筑形体冲击的思考与启示

回顾西方建筑思潮对我国近代建筑的影响,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思考和启示:现代化不但包括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还应该包括思想文化的现代化,我国的现代化没有像西欧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那样有很长的思想准备期,所以,源于传统文化的阻力特别顽强,就建筑来说,有些传统落后的建筑思想束缚着我们的头脑,妨碍着建筑的现代化。但建筑的现代化不等于“西化”,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必须有目的地、主动地向西方学习,不能闭关自守,不能目空一切,才能很好地发展自己,“”就是个沉重的教训。“西化”并不会必然地导致“民族性”和“地方性”的消失,相反,世界建筑的潮流越来越强调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发展“民族性”和“地方性”,外来文明与传统生活方式是可以和谐共存的。

对待西方建筑文化,我们应该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但千万不能照搬照抄,对西方建筑不同的态度也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外来的影响有的是无法选择的,而有的是可以加以利用的。

西方建筑思潮中渗透着的创造精神与反叛精神,正是当代中国建筑所缺乏的,因而导致建筑师们盲目地模仿来代替创作,以平庸来代替创新。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鼓励创新,中国建筑需要创新来改变当代建筑艺术的颓势,才能使我国建筑生机勃发、欣欣向荣。

参考文献

[1] 顾馥保主编.中国现代建筑100年.中国计划出版社.

[2] 杨嵩林,张复合,村松申,井上直美主编.中国近代建筑总览•重庆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徐飞鹏,张复合,村松申,崛内正昭主编.中国近代建筑总览•上海篇.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西方建筑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后现代建筑思潮;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差异性;统一性

西方后现代建筑思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设计思想日趋成熟和完善,但后现代建筑和现代主义建筑之间的关系至今没有定论。部分学者认为这两种流派是完全对立的,而也有人认为它们之间是一种继承的关系,认为后现代建筑是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延续与超越。因此,在对西方后现代建筑思潮的研究工作中,对其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作一下综合性的比较是很有必要的。

西方后现代建筑思潮的产生是以对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反叛面貌出现的,二者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异性:

第一、艺术追求的差异性。作为建筑思想的一种发展趋向,后现代建筑思潮不注重建筑的实用功能、技术经济等物质方面的实际问题,它所关心的是建筑形式、风格、建筑艺术表现和建筑创作的方式方法等。这些方面固然是重要的,但并不能代表建筑的全部问题。现代主义建筑运动所解决的问题则是全面的,它回应了在社会生活、思想上的各方面的变化,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情况下,建筑工程技术的相应发展,建筑理论与设计方法的更新以及建筑所反映的时代精神,满足现代社会和个人的需求等重大问题,都为现代主义建筑所考虑到和努力解决的。现代主义建筑运动是历史上空前的伟大的建筑进步,是建筑界的思想解放运动。从这一方面来说,西方后现代建筑思潮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

总体而言,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基调是崇尚机器之美的,强调现代主义的批量生产或复制。而与之相对的后现代建筑思潮则试图重返人本主义,以实现人与自然、历史及机器的和谐交流情感,其作品的表现的是无中心的、不集中的、零散的、碎片的。

第二、艺术形式的差异性。现代主义建筑的标志和最主要的特征是功能主义。它在形式上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设计注重对空间和建筑成本的考虑。从早期的伦敦国际博览会上英国建筑师帕克斯顿设计的“水晶宫”中体现的现代主义建筑的雏形,到芝加哥学派的沙利文提出“形式追随功能”的口号,从德国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的包豪斯建立的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强调经济效益的现代主义设计原则,到米斯追求的“少即是多”的现代主义的经典的主张,无不体现了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功能主义的显著特征。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后现代建筑思潮的对形式和装饰的追求。西方后现代建筑思潮从文丘里主张建筑的复杂与矛盾的宣言,到詹克斯归纳的装饰主义的特征,从后现代建筑对形式的专注和纯粹的表面装饰,到解构主义建筑的形式上的怪诞及对传统原则和秩序的颠覆,都表现了后现代建筑思潮的注重形式的立场。

现代主义建筑以单纯的几何形式即“少”为手段,以实用性为目的。后现代建筑则主要以审美判断力为主导,包容了实用目的,手段丰富多样,通过矛盾规律来营造多样性的艺术形态。

第三、艺术语言的差异性。现代主义建筑运动追求的是理性主义、禁欲主义,认为建筑作品的高度的装饰是美学上的反功能和腐败。它的典型结构是规整的六面体、高大的钢筋圆柱和玻璃外墙,致力于用纯正的建筑语言、标准的结构取代建筑的社会意义。现代主义建筑认为只有形式的精确性、艺术语言的严格性才是建筑的本质和意义。西方后现代建筑思潮反对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在装饰上的单调和极度的贫瘠,将建筑的装饰视为一种符号和标志,是建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用丰富的装饰的体现传统文化、地域与民族特色以及历史文脉等建筑内涵。它提倡建筑与城市的形象有生动的意义,使得人、建筑与历史之间产生一个交流的空间,唤起人们丰富的审美体验。

现代主义艺术语言较为单调,以纯几何手法和技术来代替一切手法,以实用性代替一切目的,甚至不免以样式和用途的简单来代替人类认识实践活动的所有主导,即以知性感性的形式功能来代替其他方面。后现代建筑理论家斯特恩将后现代建筑思潮概括为文脉主义、隐喻主义、装饰主义。其包含的意思是,建筑的设计与实施两个阶段不是孤立的,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建筑式样、风格的艺术与文化传统的关系;建筑风格与所在城市的历史关联,等等。建筑是被自觉地作为一个符号设计的,它有着比较明确的意义表达。无论在其内部还是外部,除了功能和材料工艺等技术的必要性,建筑设计要有审美的安排。因此,后现代建筑思潮在建筑设计中采用了较为丰富的艺术语言。

在分析西方后现代建筑思潮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差异性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其统一性:

第一、在功能方面,由于建筑艺术的独特性,其最终的目的是人居住的场所,建筑作品的使用功能在任何建筑运动中都不可能被忽视。只是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强调了功能的首要地位,而后现代建筑思潮更为强调形式的丰富,而没有将功能方面突出出来。这些并没有阻碍二者建筑功能的统一,它们的建筑作品最终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社会生活需要和心理的需求。

第二、在材料方面,由于社会的发展,人类不断的发现和生产出新的材料,可以运用于建筑领域,满足经济方面或是功能方面的要求。而后现代建筑思潮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在时间上存在一定的跨度,因而在一些新材料的运用上会有所差异。但建筑的基本材料,如沙、石、水泥和钢材,在任何建筑的建造中是必不可少的,现代主义建筑和后现代建筑都是如此。

第三、在技术方面,建筑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艺术类型,经过了长期的发展,特别是近现代的发展,已经是一门成熟的学科,形成了非常规范的建造工艺和技术。无论在现代主义建筑思潮还是后现代建筑思潮中,总体的建筑技术都是相同的,有区别的只是某些细节的工艺手法。

总体来说,在建筑的发展史中,西方后现代建筑思潮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是建立在共同的基础上的社会实践。这个共同的基础是近代科技文明所提供的物质和技术条件以及自文艺复兴以来所积累的深厚的人文精神。因此,它们不应该被理解成为两个相互对立的派别,而应该被理解成为现代建筑运动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尹国均.国外后现代建筑.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

上一篇:回族建筑范文 下一篇:建筑生态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