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科学主义教育思想范文

时间:2023-12-29 17:16:14

西方科学主义教育思想

西方科学主义教育思想篇1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内涵 趋同 差异

1 中西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1.1 中国封建社会思想政治教育

在孔子之前,中国的民众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可以说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上从孔子时代为开端,在其之后,墨学、法学、黄老学相继成为统治者灌输给民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1)教育内容。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目的都可以在《大学》中找到,后人称之为“三纲八目”,这是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纲领。(2)教育目的。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培养具有儒家精神的人,儒家非常注重自我的精神修养,主张“内求诸己,外图事业,内圣外王。”另一方面是为社会输送大批的栋梁,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的和谐。

1.2 中国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共产党历来就是一个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政党,她在教育中成长、成熟。中国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是历史的产物,在历史的不断变化中逐渐的发生变化,是中国历史和中国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

特点:(1)1950年通过的《共同纲领》确认了马克思主义在国家政治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是国家主流的意识形态,由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普及,在法律上确定马克思主义的地位,一直都是中国社会主义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

(2)社会主义中国自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一直面临着资本主义强国的颠覆,而国内的封建主义残余思想仍旧没有消除,所以面临着内忧外患的社会主义中国,必须在思想深处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先进性。

(3)中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而这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配合,及时的在人民群众中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等。

方法:第一,强调对青年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此基础上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第二,系统制定共产主义教育计划,重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第三,利用群众团体,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第四,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认识到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因而在对人民群众进行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使人们知法、懂法、守法方面,做了许多工作。第五,重视社会实践教育,中国对青年一代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

1.3 西方思想政治教育

(1)共识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西方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这一共识是西方在吸收惨痛教训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二战后,科技得以迅猛发展,反映在教育上就是大量的应用型学科得以建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受到压缩,西方普遍崇尚技术、科学,而对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视而不见,最终导致了大量的社会问题的出现,在这种情形下,西方国家开始通过立法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教育的主干课程。

(2)广泛性。在西方国家,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在美国,无论是家庭、学校、社会还是大众传媒,无论是政党还是宗教团体,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在充分利用一切场合和时机宣传美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因此在西方国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来就不是某一部门的事,而是由全社会来共同承担的工作。西方国家正是通过“公民教育”、“人格教育”、“价值观教育”等一系列的思想政治教育来对学生进行着资产阶级的政治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以为维护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

2 中西思想政治教育相同之处

2.1 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重视趋同

从古代的修身养性、现身说法到现代的理论教育、实践教育,说明我国历来都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西方欧美和东方的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也得到了政治家、教育家的普遍重视。

杜威在论证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同时,特别提出家庭、学校、社会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的协调一致。德国(下转第49页)(上接第13页)的赫尔巴特是在哲学和心理学结合的基础上来构建思想道德教育理论和方法体系。日本的企业管理者则说:“我们对于企业这一套的对人思想管理,一些来自美国的行为科学,一些则是从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学来的,主要是从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中学来,再加上我们日本人的拼搏精神,就构成了日本式的企业思想管理。”

由此可见,中西方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都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作用,这一点在各国都是相同的。

2.2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趋同

在人们的观念中,长期以来存在这样一种错觉:“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会进行思想政治灌输”,但是事实告诉我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在使用灌输的方法。在美国,关于美国价值观的思想无时无刻不充斥在报纸、新闻、电台、电影以及产品,甚至建筑物之上,美国的教育家卡扎米亚斯就指出:“即使在具有民主传统和声称民主之冠的国家,也必然要进行政治灌输和禁止异说,这是很实际的问题。”①

我国一直很注重灌输方法的运用,通过基本理论的学习灌输,使青年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些也是高校所通开的公共基础课。在大学以下的学历教育中,最主要通过学校来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一系列的规划、练习、安排,对青少年成为一个合格的“四有新人”铺平道路。

2.3 效果趋同

不同的国家在具体的措施上虽然有可能不同,但是不论采用哪种教育方法,教育者所期望的效果都是相同的——促进经济的发展、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3 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之处

3.1 具体教育方法的差异

虽然中西双方在思想政治教育上都使用的是灌输的方法,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上还是有显性灌输方法和隐性灌输方法之分。在中国,国家机关利用各种资源进行有目的、系统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鲜明的政治性、阶级性。与中国相反,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通常都不采用直接的方式,而是采用间接的、潜移默化式的方式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暗含其中,使受众在不知不觉中便受到影响,和国外渗透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较,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意图明显。

3.2 思想教育媒介的差异

西方国家虽然名义上是世俗国家,但是基督教在国家内部影响极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西方国家基本都属于基督教国家,这样在西方各国作为思想教育媒介的宗教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统治者通过宗教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到每一个教众的家里,使教众服从教会进而服从统治,这样宗教伦理便成为了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核心。而在中国,由于马克思主义是无神论的学说,宗教在思想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很小,这样更能直观表达国家的立场,而避免了信息失真的危险。

总之,中西思想政治教育各有特色,有同有异,相比较而言,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科学性。

注释

西方科学主义教育思想篇2

关键词: 平民教育 乡村建设运动 国际背景

一、近代西方平民教育思潮的兴起

在十五世纪以前长达一千年的欧洲发展历史上,其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相对于同时期的中国而言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同样代表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教育水平在中世纪的欧洲也远远称不上发达,即便由宫廷和教会把持的精英教育有一定的规模,但依其所培养的对象仅限于上层社会的王室贵族和少数精英分子,包括农民阶层在内的一般平民是没有权利和资格接受教育的。在经历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运动以后,平民化和大众化教育的思潮才稍见端倪,直到十八世纪工业革命之后,面向一般平民的初级教育才有所发展,但是这种社会大众教育仍然是简单的,在受众数量和教育水平上与精英教育相比较有极大的差距。但是,经历了文艺复兴运动之后的欧洲逐渐发展起来的“人文主义”精神和“平民主义”思潮,以及在这种思潮和精神影响下产生的《人权宣言》却沿袭了以人为本、重视教育的理念。被誉为“平民教育之父”的裴斯泰洛齐就认为:“即使最贫困和最被人遗弃的孩子,上帝也寄予了天赋的才能——在孩子粗笨害羞和显然无能的背后,蕴藏着最优秀的才华,最珍贵的能力。在这些可怜的孩子接受真诚的爱心教育中,显著的天赋才能真正地表现出来。”[1]裴斯泰洛齐身体力行,在欧洲小国瑞士大张旗鼓推行教育运动,使瑞士在短短的几十年之内成为当时欧洲教育的典范,这一模式至今仍被称之为人类教育历史上的奇迹,而且,在瑞士模式的启发和带动之下,欧洲各国纷纷效法其成功之道,崇尚教育、以教育为立国之本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德国在汲取瑞士教育成功经验基础上,根据裴斯泰洛奇的教育理念,制订了深刻影响德国社会发展进程的《教育法》,强制性规定德国公民接受免费教育,并且每一个公民都必须接受九年以上的教育,所有教育经费由国家免费提供,不接受教育者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以德国为典型代表的西方国家在经历了近代启蒙运动的洗礼之后,在“人本主义”社会思潮的影响之下,以国家为投资主体,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从而实现了整个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其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已领先于当时世界上其他各个地区和国家。

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西方国家真正开始认识到大规模开展平民教育的重要性,并通过法律形式实施全民普及的、免费的义务教育是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的。从19世纪初期到19世纪末是近代西方平民教育运动的发展阶段。西方平民教育运动作为近代西方国家主要教育发展趋势之一,与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发展、近代意义上民族国家概念的确立和教育民主化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保证有效地实行普及教育,大多数国家以法律形式强制规定这种带有普及意义的平民教育的义务性质,这种平民教育的范围和程度反映了社会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当时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必然要求,更为重要的是,平民教育极大地推动了西方国家社会包括农民在内的一般民众的素质和文明程度的提高,这是西方社会率先步入现代文明社会的基石。

二、近代西方平民教育思潮与流派的发展轨迹

20世纪初,随着西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提高,关于教育的各种思潮风起云涌,而涉及平民教育的思潮更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平民教育思潮不仅仅是某一个教育流派的自我发展,而是与各种教育思潮紧紧纠缠在一起,互相影响,共同发展。20世纪初西方国家各种教育思潮和教育运动此起彼伏,其涉及内容之丰富和发展速度之迅猛前所未有,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平民主义教育思潮、终身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科学教育思潮、民主教育思潮、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潮等,这些思潮从价值理念和演进路径角度而言都具有某种共同倾向,就是均强调教育在程序和实质上的公平正义和科学合理。各种教育思潮都有其不同的理论视角和实践侧重点,但从平民教育视角出发,这些教育思潮无疑对当时的平民教育运动起到了极大的思想补充作用,从某个角度而言,它们亦是西方平民教育思潮的一个组成部分。

1919年,英国成人教育委员会(ADULT EDUCATION COMMITTEE)倡议:将成人教育变成社会生活整体的一部分,使全民在他一生的任何时候,都可享有受教育的机会,这奠定了成人教育的理论基础。“倘若我们没有得益于成人教育,以及更一般地说通过正规教育以外的训练途径所作的贡献……那么,与终身教育有关的思想毫无疑问是不可能产生的”。[2]终身教育思想的形成是从英国首先发展起来的,然后推行到西方各国,其成人教育实践不断发展,在成人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使终身教育的理念走向实践,大量的成人接受终身教育的实践又检验和深化了终身教育思想,其影响力不断扩大,教育理念深入人心。科学教育思潮源自于清末变法图强之时对于西方科学技术的学习,其教育观主张教育的首要任务在于传授科学技术知识并给人们以科学方法的训练,对于教育本身必须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近代西方民主思想传入我国后,在教育领域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推动了我国教育民主化改革的进程,其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普及义务教育的实行;平民教育运动和乡村教育运动的展开;女子教育的推行;教学方法的改革”。[3]杜威的实用主义和进步主义教育思想是20世纪上半叶对世界教育发展影响最为深远的教育思潮,其关于教育的目的性、教育途径的生活化、教育教学的方法等一系列教育理念风靡一时,直到今天仍然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杜威强调教育的社会改造功能,他以经验主义价值论和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强调学校与社会、学习与经验之间的密切联系,认为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教育即适应。“杜威的平民主义教育提倡反映科学、民主和进步意识的民主教育和社会教育,以及带有实用性质的实业教育、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旨在人人都能接受教育,以提升广大民众的文化水平、思想素质和完整人性;培养独立人格,发展个性知能,使其拥有自主意识、自立精神、主动性、发动力,以及协作共业之精神;激发起献身社会和改造世界的热情。由此,也就需要国家和全社会花费巨大代价具体实施平民教育”。[4]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深刻改变了西方教育的面貌,使之由传统进入现代,对20世纪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从当时的各国农民教育实践来看,比较具有典型意义的是美国和欧洲国家丹麦。“在西欧和美国兴起一场旨在改革传统教育,使之适应现代社会变化的教育革新运动。这场运动,在西欧被称为‘新教育运动’,在美国则被称为‘进步教育运动’”。[5]1909年罗斯福总统呼吁发动乡村生活改进运动,试图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改进,促进民众素质的进步和整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提高。在相关政策和法律的配套支持下,国会通过乡村教育议案,主张乡村教育以“养成公民的农民”为目标。美国的乡村生活教育运动既施行一般的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传授,又注意教授一般的文化知识和社会生活常识,通过知识层面和技能层面的不断教化,使乡村人民成为“机警的、爱国的、思想高尚且又安于陇亩”的公民。其教育措施和教化方式多种多样,例如设立乡村图书馆,完善基督教堂机构使之成为乡村文化生活的中心,开设农民互助合作组织,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等。丹麦的农民教育主要通过民众学校这种形式加以推行,在当时欧洲和世界教育界享有盛誉,丹麦的农民教育与当时英国的工人教育和苏联的扫盲教育并称为世界三大教育运动[6],其取得的成就及对其他国家平民教育和乡村教育的启示意义是极其巨大的。“以格龙维、柯尔德、施洛特为代表的丹麦教育家,提倡民众高等教育,推进乡村社会的改进与合作事业的发展。他们以历史与诗歌为媒介,着力于文化的传播,激发青年农民的心理与情绪,唤起民族精神的觉醒”。[7]丹麦民众学校是施行农民教育的核心机构,它和人民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民众学校重视农民的职业训练,教授与农业有关的科目,比较重视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但教学的最终目标却始终着力于文化的传播,以觉醒普通农民的精神生活为宗旨,并不仅仅限于施行职业的训练和农业生产技能的提高。正是由于丹麦民众学校的有效运转和农民教育的成功实践,才造就了当时丹麦经济的飞跃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所以在欧洲发展史中丹麦的农民教育运动被誉为“丹麦重生的命脉”。非常推崇丹麦平民教育模式的梁漱溟认为“丹麦农业之发达、合作之隆盛,皆以其教育为原动力”。[8]

三、西风东渐:西方平民教育思潮促进近代乡村建设运动的兴起

近代西方教育思潮的兴起和传播,对世界各国的教育事业有着极大的影响,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直处于变革图强、寻求国家富强的中国当然也不例外。由于自身变革的强烈愿望,西方以平民教育和实用主义教育为代表的教育思潮一经传入,就在古老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旨在提高包括农民在内的民众素质的乡村建设运动蓬勃兴起无疑与其广泛的传播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这其中西方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的人格魅力和中国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1919年4月,杜威作为世界著名的教育家,应中国五大教育团体邀请来华讲学,他在中国进行了百余场讲演,并实地采访了多个省市,讲学长达两年,其思想和言论在报刊广为传播,中国社会迅速出现了风靡全国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中国教育界形成了一股“杜威热”,杜威的实用主义和平民主义教育思想得到了极大的传播和实践,旨在救亡图存,有国外留学背景的一批优秀知识分子在介绍国外先进教育思想和传播其教育理念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胡适、陶行知、晏阳初、陈鹤琴等就是其中优秀的代表。这些归学归来的知识分子始终致力于用西方科学知识和先进的教育理念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采用西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研究中国乡村问题和农民问题即是典型范例。

参考文献:

[1]任钟印.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96.

[2]保罗·郎格朗.终身教育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3]国强,林李楠.西方现代民主思想的传播与中国近代教育民主化改革[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4]张之沧.论杜威的平民主义教育及现实意义.“杜威思想的当代意义”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5.

[5]苗春德.中国近代乡村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3.

[6]茅仲英,唐孝纯.俞庆棠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176.

[7]周逸先,宋恩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及其历史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19.

[8]马秋帆.梁漱溟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56.

西方科学主义教育思想篇3

关键词: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特色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3―138―03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校普遍开办的一个专业。据统计,我国目前已有二百多所院校开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概括起来看,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综合性大学办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二是师范类院校办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三是理工科院校、职业技术学院等其他院校办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显然,不同类型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方式等,既有一些共同点,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如综合性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思想政治专门工作人才。民族地区师范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打造国家特色专业的过程中,只有结合地区实际,形成和凸显自己的专业特色,才能在全国众多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中脱颖而出。笔者以为,民族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国家特色专业建设应凸显三大特色,即马克思主义的专业性质、“师范”性的培养方向、民族地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特色。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学科专业特色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实质在于搞清楚该专业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绝大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时都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一个口径宽、适应面广的专业,学生毕业以后可以从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社会工作或其他工作等。但是无论如何,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体现本专业的性质和学科的基本要求。

2005年5月11日,和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而思想政治教育又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的一个二级专业,必须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的性质要求。例如,《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0版)》明确规定:“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政治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能与方法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六个方面的理论知识和能力:一是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二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分析方法;三是具有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能力;四是了解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五是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的理论前沿、发展动态;六是掌握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作为省属师范大学的福建师范大学,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及规格要求是:“本专业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素养、有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具备哲学、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学、科研,以及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教学技能和科研写作等方面的基本技能的训练,具备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学与科研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由此可见,无论综合性大学还是师范大学,都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的马克思主义学科方向和特色。

2008年,广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被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拥有五十多年专业建设历史的广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其国家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扎实、思想政治素质与人文素质好、知识广博、师范技能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强调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具备一定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具备意识形态教育和宣传能力。

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突出地方特色

培养什么样的专业人才?专业人才服务社会的职业领域和岗位是什么?这是专业定位问题,也是专业建设的重大问题,又是追求专业特色的基础。国家实施“质量工程”,进行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的目的和要求就是,要适应国家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引导不同类型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发挥已有的专业优势,办出专业特色,推进高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建设与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人才培养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也是高校如何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必然选择,同时还是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提高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在要求。如果社会不认可,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那么,特色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动力就无从谈起。

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新课程改革提出,教育要“以人为本”。要改革教育和培养人才的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新课改对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012年秋,广西将正式全面启动新课改。然而,与发达地区相比,“民族地区的新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受动性,这是由于其地域与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与社会经济因素共同制约的结果。我国民族地区多分布在边疆地带,大部分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经济相对落后,这无疑会影响相关课改实践的尝试,也影响新课程改革所需的硬件更新。因此,民族地区新课程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定的依赖性,需要国家加大资金投入,适度倾斜课改政策,也需要教育先进地区的帮助与合作。但是民族地区的教育群体既要立足现实,又要勇于超越,充分发挥主体性”。

民族地区复杂的地域条件、独特的民族文化、特有的民族心理等,都是影响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民族文化如风俗、语言等对课程内容的影响,民族关系对师生学习共同体形成的影响,民族心理对学生学习心态与目的的影响等,这些都是影响新课程改革成效的关键性因素。广西作为少数民族自治省区,现有十二个世居的少数民族。民族地区本身拥有自己灿烂的本土文化,其中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都能为当前新课程改革服务,需要我们努力去挖掘,最终实现民族传统文化与素质教育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国家特色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要适应广西乃至整个西部地区中学政治课

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成为引领广西基础教育改革的主力军。因此,国家特色专业建设必须反映民族地区新课改的要求和特色。在国家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要从育人理念、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手段与方法、教材建设等方面,实现新课程改革与民族文化相结合,努力开发多样化的地方课程和教材,以满足民族地区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满足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明确学校办学定位,突出学校办学特色

特色不同于特点。特色代表的是事物的特长和优势,即质的优越性。学校的办学历史和办学特色与专业建设的特色是紧密联系的。例如,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本专业培养政治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面基础扎实、政治坚定、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够在党政军群机关、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和思想政治工作。”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基本培养目标是:“培养人格健全、知行合一、德才兼备的现代型普适性人才。在此前提下,按照学生的专业兴趣把他们培养成有一定学术水准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其培养要求是:“要求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力。要求学生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有强烈的现实关怀精神。要求学生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有积极开放、乐观向上的人生理企”。

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看,这两所重点大学都不强调师范性,而是强调普适性。原因在于,武汉大学是国家“985”和“211”的综合性重点大学,办学传统和办学定位决定了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目标和特色不在于培养师资。北京师范大学虽然是师范大学的老大哥,然而,它目前正在朝综合性大学努力,争取打造成为“综合性、有特色、研究型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因此,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也逐步趋于强调学术型的综合性人才。而广西师范大学作为省属师范大学,主要承担着广西中学师资的培养任务,是广西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因此,“师范性”培养方向是广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的内涵和优势。

广西师范大学创办于1932年,原名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曾六次更名,八次迁址,四度调整。1936年与广西大学合并;1941年,重建广西师范专科学校,1942年更名为省立桂林师范学院,1943年升格为国立桂林师范学院,开始独立举办本科教育。抗战时期,与西南师范学院、昆明师范学院一起,成为抗日大后方著名的三所高等师范院校,并被誉为“西南民主堡垒”。1946年迁址南宁并改名为国立南宁师范学院;1950年迁回桂林,再次与广西大学合并;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广西大学奉命撤销,在原广西大学文教学院、理学院的基础上组建广西师范学院;1983年更名为广西师范大学。从1943年到1978年,是广西唯一一所培养本科学历教师人才的高校。

在近八十年的办学历史中,学校始终秉承“尊师重道、敬业乐群”的校训精神,努力培养各类师资和社会所需人才。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有科学合理、清晰明确的办学定位。早在建校之初,第一任校长、著名教育家杨东莼就指出,学校是为了适应广西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状况而创办的,是建设广西的柱石,主要培养乡村教师和新型知识青年。1953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新组建的广西师范学院以培养中学师资为目标定位。1983年更名为广西师范大学后,学校坚持培养中等学校师资、服务基础教育的办学方向。“九五”时期,学校的定位是“建设成为广西中等教育师资培养培训重要基地和广西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十五”时期,学校的定位是“建设成为培养广西教育师资和各类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成为广西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和现代化教育技术中心”。2008年,学校在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中,在总结七十多年办学实践和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发展定位和中长期总体目标――“立足广西,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努力成为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人才库、文化库和智力库,逐步建成西部一流、国内知名、国外有一定影响、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地方综合性大学。”

西方科学主义教育思想篇4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通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5-0053-03

众所周知,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信息爆炸、学科渗透融合的背景下,通识教育成为大势所趋。很多高校开设丰富的通识课程,以此来强化高校的通识教育。就当前的教育条件而言,增加通识课程的数量,无疑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办法。事实上,增加通识课程数量要受制于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调配,并不是每个学校都能做到。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有限的课程资源范围内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也就是说利用现有课程教学来实现通识教育功能,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来探讨这门课如何承担并实现通识教育功能。

一、通识教育概念辨析

通识教育,亦称为一般教育、普通教育。这个概念自出现以来,备受争议。黄俊杰认为,通识教育“是一种建立人的主体性并与客体情境建立互为主体性关系的教育,是一种完成‘人之觉醒’的教育”。有学者认为,通识教育在其性质上属于非专业教育,在内容上是一种非功利的基本知识和态度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公民。还有学者认为,通识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构建人的主体性、培养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这些不同的概念界定反映出人们对通识教育的一些基本共识。

从通识教育的内容来看,通识教育不仅向学生教授知识,而且向学生渗透如何做人的学问。大学教育应该给学生全面的教育和训练,不仅包括专业教育,也包括非专业教育,不仅包括直接为学生将来的职业活动作准备的那部分教育,也包括非功利性的生命教育。1945年,哈佛大学委员会在《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中明确指出,通识教育就是“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应接受的那部分教育”。并且,通识教育是对所有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部分学生,或选修一定课程的学生。如果有条件地限制通识教育,那么通识教育的“通”识效用也就很难体现。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主张“自由人教育”,他所践行的自由教育广为人们称颂。在一定意义上,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相同,它是对人自身的尊重,是对精神自由权利的尊重,是对人文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旨在通过教育将部分生命的学问内化到学生之中,使其真正成为人。

从通识教育的目的来看,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人作为人,不应是狭隘的、片面的、工具性的存在,而应是总体的、全面的、目的性的存在。也就是说,人不仅需要在某个方面、领域中有所发展,而且应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获得发展。基于这种见解,通识教育更加注重“完整的人”的培育,更加关注人的生活的、情感的、道德的、理智的全面、和谐、科学发展的教育。美国将通识教育的目标定位为培养富有责任感的公民、有教养的人。台湾将通识教育的目的定位为培养有识见的人、完整的人。在相通的意义上,通识教育也是文化教育、文明教育或人性教育。从通识教育的目的来看,通识教育遵循的是“人本”理念,此种理念并不是人的主体性的张扬,恰恰相反,它是对主体性张扬所产生的人的死亡这一后果的回应,是如实地向人生命的回归。

从通识教育的性质来看,通识教育实现了“教”和“育”的内在统一。传统教育注重专业教育、技术知识教育、功利性教育,认为学生只有具备了某种专业知识,他才能真正在社会中有所为。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传统教育厚“教”而轻“育”,知识传授或灌输是首要的,“无用”真理的渗透成为多余。传统教育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当20世纪如此多的灾难(两次世界大战、法西斯主义、古拉格集中营等)呈现在人们面前时,人们不得不思考传统教育模式下培育出来的是社会的栋梁还是人类的“敌人”。在这种情况下,通识教育提上日程。与传统教育忽视“育”相对立,通识教育重“育”而非“教”。一般来说,通识教育没有专业、学科、领域的硬性区分,它提供的选择是多样化的、自由的。学生可以通过自由的、多样的选择,得到自然的成长。可以说,通识教育是提供和创造一个平台,让不同个体的潜质充分、自由、自然地实现出来。通识教育更加适合人的生命特征,更加符合人类的发展规律。

总的来说,通识教育或隐或显地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人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而非某个人或某种人,这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人性的呼唤;如果通识教育能够很好地践行“教”和“育”的本真含义,那么它就能承担起培育人的任务;如果通识教育能够很好地将关于人类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帮助他们咀嚼消化、融会贯通,那么知识将大大有助于人心灵的塑造。不管人们对通识教育有多少见解,但使人成为人是通识教育的根本。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与通识教育结合的依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之所以能够承担起通识教育功能,在大的方面与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内在关系有关,在具体方面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和性质有关。

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在本质上是统一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二者都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思想政治教育一度被定位为“以政治为本”,其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接班人,但本质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教育。2003年12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培养社会的政治接班人,而且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事实上,没有全面发展的人,也就不可能有合格的社会接班人。如前所述,通识教育也是关于人的教育,其本然价值是人的全面发展。从这个层面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有着同样的理念。第二,二者功能互补。思想政治论教育的主要功能定位是意识形态教育。表面上看,意识形态教育与通识教育是互相排斥的,因为扭曲的意识形态是与真理性的知识是相对立的。实际上,二者是统一的。知识或多或少会具有意识形态色彩,必须以一定的意识形态为引导;意识形态也必须以知识作为载体,通过知识来实现意识形态的作用。具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有效地培养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而且也能间接地促进人的其他方面素质的提升;反过来,通识教育不仅能够培养人的人文素养,而且也能够间接地培养人作为社会公民的责任意识和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第三,二者的教育内容相互渗透。这种渗透不仅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内容和通识教育中科学内容的渗透,也表现为前者中政治内容和后者中人文内容的渗透,还表现为前者中人文内容和后者中人文内容的渗透。这种看似繁杂的渗透并不会削弱彼此的作用,恰恰相反,它有助于二者作用的发挥。人文为科学提供指引,科学为人文提供把握世界的基础。人文有助于提升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政治以人文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在本质上相互统一的这一事实决定了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通识教育功能成为可能,也使得发挥概论课教学的通识教育功能成为可能。

具体来看,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还是性质都适合通识教育的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丰富,涉及哲学、人类学、教育、历史、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等多个领域、多个学科。每个学科领域的知识都是马克思主义者在汲取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对世界、历史和人类的真理性认识。马克思创立自己理论的初衷就是要人们拨开历史的迷雾,找到真理,找到人类解放自身的答案。而且,这些内容是用一种每个人都能听得懂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很少有哪一种理论体系能把如此多学科和领域的知识以一种清楚明白的方式表达出来,这就为通识教育提供了充足的资源。知识并不自足,总会受到时代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状况的制约。因此,知识始终是敞开的、相对的、历史的。同样,马克思主义所阐明的真理不属于某个特定的时代,它属于人类,属于历史。马克思和恩格斯经常提醒人们不应用形而上学的眼光来看待他们在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实践基础上获得的真理。一旦人们这么做,那么真理就会变成教条,教条便会束缚人们的思维。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所提供给人们的知识不是让人们去记忆的对象,而是一种获得真理的科学方法,一种考察问题的批判性思维。正是依赖于这种不断否定和超越的思维方法,人才不至于深陷于经验的琐碎之中,而能透过经验直达真理。当然,马克思主义所言的真理并非是纯粹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真理,而是具有价值性的真理,真理和价值始终是紧密不可分的。这种价值与个人的喜好或利益无关,而是关系到人类的利益。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一种伟大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它是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内在所具有的批判性和价值性对于唤醒人作为人的超越性大有裨益。在这一点上,马克思主义适合于通识教育。

三、激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通识教育作用的途径

当前,很多高校都在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结合的方式,比如,对实践教育、课程设置、学科建设、教学方法等的探索。这些探索表明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结合是一个复杂的、持续的、系统的工程,需要从各个方面和层面进行努力。就概论课而言,教育工作者主要应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改革上下工夫。

(一)建设以点带面式的大课程体系

在这一体系中,概论课始终是核心、中心点,它的根本地位不能动摇。同时,应在概论课的基础上向外发散,既保证一定的课程宽度,又要实现一定的课程深度,构建起一套不同学科和领域的知识相互渗透、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外缘课程一定要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能够支撑或补充马克思主义理论。当然,外缘课程主要应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这不仅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哲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而且是因为“哲学社会科学中的绝大部分学科都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对于帮助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根据马克思主义是由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构成这一事实,可以开设西方哲学简史、政治经济学入门、社会主义发展史、欧洲社会思潮选讲、国外马克思主义概论等课程。此外,不应忽视综合教育课程的开设。综合教育课程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科学三大领域,比如,西方思想史、西方文化史、全球通史,等等。美国的通识教育课程多是如此。由于综合教育课程涉及哲学、人类学、心理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多种学科,学生可学习到许多专业以外的新知识,因此广受学生欢迎;同时,学生在这类课程中可潜移默化地受到道德教育。

(二)教学内容应强化思想史成分

当前,概论课的讲授内容主要以介绍和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主。固然,让学生了解、识记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非常重要,但如果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生史、西方哲学史或西方思想史的演变逻辑,很难想象学生能够真正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黑格尔说,哲学就是哲学史,哲学史就是哲学。如果遵照这一深刻见解进行衍生的话,可以说思想就是思想史。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一种思想形态,它是在人类思想史特别是西方人类思想史的语境中获得意义的,同样它也应在思想史的语境中获解。因此,概论课的内容应自觉地突出西方思想史成分。比如,如果不讲授西方哲学史,不讲授哲学的缘起、古希腊哲学的诞生、中世纪哲学的成长、近代哲学发展,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便很难真正为学生所理解。把蔚为壮观的哲学史呈现给学生,不仅可以向学生展现哲学的多面相,而且可以吸引学生参与到哲学“爱智慧”的生命活动中,促使学生批判性地思考差异如此之大的各种哲学观点,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当然,思想史内容的选定应严格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要求来进行,切不可过多讲授思想史,而忽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般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讲解应配合西方哲学史的梳理,政治经济学的讲授应辅以德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介绍,科学社会主义的讲授应配合马克思之前社会主义学说史的讲授。

(三)注重教学方法的人性化

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满堂灌”为主。学生是客体,教师是主体,教学就是知识单向地从教师向学生流动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主要的教学方式更加具有不合理性。由于这种教学方式把学生看做僵死的对象,因此非常不利于学生自由个性、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利于通识教育的实施。如果要充分激活概论课的通识教育功能,就必须改革旧有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方法的选定,要充分考虑概论课的性质。由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本义是否定和批判,因此该课程的讲授应考虑运用互动式教学方法,也就是说,提问、回答、反问、回答……在教师和学生平等辩论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使问题得到进一步澄清,而且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由于该课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因此,该课程的讲授应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在激活学生思维能动性的同时,要注意用正确思想引导。由于该课程涉及大量的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因此,教师应主动要求学生研读经典,并以某种方式考核学生的研读效果。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不仅应有利于教师“教”,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是说,教学方法应人性化,尊重人,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事实上,二者结合的契合点尚需进一步深入的思考,二者结合起来的具体条件尚需进一步探索。但无论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结合起来,不仅有助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培养,而且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梁桂麟,刘志山.港澳台高校通识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杨叔子,余东.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之比较[J].高等教育研究,2007,(6).

西方科学主义教育思想篇5

关键词:西学东渐;美术教育;比较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4-0258-02

20世纪初,随着“西学东渐”日益深入,在西方文化强烈的影响和冲击下,中西文化发生着前所未有的碰撞、冲突和融合。理所当然的“美术革命”在维新派领袖康有为首倡下展开了。像高剑父、林风眠、徐悲鸿、刘海粟、颜文梁等一批青年留学欧洲、日本,学习西方美术,在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的传统美术同时,引进西方一些美术理论和技法,例如,色彩学、透视学、解剖学等。高剑父、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颜文梁都是学贯中西的佼佼者,他们作为画家不仅为后世留下了诸多光辉不朽的美术作品,而且作为美术教育家各自创造出“中西合璧”的绘画技法及新的美术教育思想,虽整体上具备相似之处,但侧重点不尽相同,互为补充,在20世纪中国美术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中国美术由传统向现展起到了承上启下作用,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五位大师美术教育思想相同性

高剑父、林风眠、徐悲鸿、刘海粟、颜文梁五位大师的美术教育思想都具有“中西融合”的特点,其形成深受到中国传统绘画思想或西方现代人文思潮的影响。其共同点表现为:其一,他们共同受康有为社会变革思想、陈独秀的追求民主科学新思想影响并继承了蔡元培美育代宗教说、“艺为救国”美育理念。20世纪初,相对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的近代中国全面落后的大势,康有为有预见性地指出,中国画改革趋势必为“合中西画而为画学新纪元”。他提出“今宜取欧西写形之精,以补吾国之短。”[1]意即主张效仿西方绘画的写实主义,改良中国传统绘画,以便推陈出新。陈独秀推崇西方进步的民主科学思想,倡导美术革命,严厉批判清代绘画的因循守旧,主张借鉴西方写实绘画。蔡元培主张学与术的结合,将民族教育与未来的民主政治关联一起,因为在中国宗教是比较淡漠的活动,他主张用审美教育代替宗教,并坚信美育可以改变国民道德水准,提升人们的水准,陶冶心灵,日进高尚。蔡元培对于艺术的认识还着眼于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而不是为了某一个政党和阶级的利益使美术成为其中的一个斗争工具。蔡元培于1919年10月在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上的演讲中提及:“此后对于习画,余有二种希望,即多作实物的写生及持之以恒二者是也。”[2]提出了要以西画“实物写生”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中国画的发展。因此,五位大师都主张以西方艺术写实手法来改良中国传统绘画,为中国画注入新鲜的元素,向现代化推进,并坚持用艺术的美的陶冶与教育来改造国魂,也是带有强烈的社会功利和实用目的。“艺术救国”一直是他们推行美术教育的主题。其二,积极实践,改革中国传统美术教育方法,探索中国美术教育现代化发展道路,创建新式美术学校。20世纪初,高剑父等留学生按照西方模式办新式美术教育,迈出了中国现代学校美术教育的第一步。1912年,刘海粟、乌始光等创办了第一所新型美术学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徐悲鸿、林风眠、颜文梁都在该校投身于美术教育教学,学校遂成为传播外国美术的窗口和新美术运动的策源地。五位大师画油画、水彩画和素描,各美术学校也以教授洋画为主要课程,各种画会、研究会、私人画室不断办展览、出版刊物,介绍西方美术思想和技法。其三,在美术教育的宏观指导思想上,提倡对传统中国绘画进行改革,反对传统的模仿,都主张“中西融合”的“折衷主义”和对自然的写生。五位大师都有留学经历,研习西方写实主义绘画,都主张以学院的素描写实训练为基础,改良中国美术,反对传统的机械式的模仿,强调个性,以为人生而艺术的旗帜把美术创作与现实功利紧密结合起来的写实主义渐居美术教育思想首位。

二、五位大师美术教育思想差异性

五位大师的美术教育思想是在20世纪中西文化融合、影响背景下探索中国美术教育发展典型的几条道路。他们或用西方文化改造本土文化,或用传统文化同化现代主义,或用西方文化的观察方式表现中国的文化情感。正是个人审美心理在接受异地文化时所表现出的不同反应,使得他们的美术教育思想出现了差异性。

(一)高剑父倡导中西融合,倾向政治“艺为救国”的“实用主义”美术教育观

高剑父是近代我国最早尝试融合中西和东洋画法的先驱,是“岭南画派”的创始人之一,曾留学日本,回国之后将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从西方引入的写实主义美术教育模式引入中国,即日本的美术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注重美术的写实性、实用性。他力倡用西方的写实技法来改良中国画,他的美术教育更多的倾向于写实主义的美术教育观。就以他的“新国画”为例。它就吸收了西洋画的特色,在继承中国画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大胆融入日本和西洋画法,追求透视、明暗、光线、空间的表现,重视色彩或水墨渲染。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他强调写实。高剑父既是20世纪的中国美术教育家,又是辛亥革命的元老。当辛亥革命胜利后,他就专心致力于艺术革新工作。尽管他不再从政,但是他的作品及美术教育思想还是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政治革命引发了他的艺术革新思想。他晚年倡导的“新国画”,始终以“艺为救国”的理念为目标,这种包含政治因素沉重的时代使命感及追求功利的倾向,使他非常重视题材的选择,并主导其美术教育思想。

(二)徐悲鸿倡导现实主义艺术思想,极力推行写实手法,形成了比较成型的美术教育思想体系

西方科学主义教育思想篇6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再认识;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6-0021-02

灌输理论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最早提出的,经考茨基初步论证,由列宁将其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并对灌输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生动的阐述。灌输理论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代,灌输理论依然具有时代价值,它对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思想的接班人,调动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巩固国家统治,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促进社会和谐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灌输理论的科学内涵

最早将“灌输”一词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并对灌输理论进行全面系统和具体生动阐述的是列宁。1902年,列宁在《怎么办》一文中系统阐释了灌输理论,他指出: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工人阶级自身的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决定了,工人阶级内部不可能自发产生社会主义意识,必须从外面灌输进去。与此同时,在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激励斗争中,也必须坚持对工人阶级进行理论灌输。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从有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理论、历史理论和经济理论中发展起来的”,应该而且必须灌输到工人阶级中去,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只有这样,才不会给资产阶级传播其价值观念、思想意识以可乘之机,使革命的理论同革命的实践真正结合,变成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二、对灌输理论的认识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灌输理论常常被误认为是一种“注入式”或“填鸭式”单一教育手段,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程式化和方式的模式化,生成“美德袋”模式或“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1.灌输理论的认识误区

第一,灌输理论是一种方法。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更多地充斥着“满堂灌”“填鸭式”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不仅使学生被分数绑架,成为考试机器,同时也使很多人认为灌输理论就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方法。在学术界,大多数学者都不赞同灌输理论是一种方法。灌输是来自外部的,但灌输又不同于“给婴儿喂奶”“给患者输氧输血”等普遍意义的方法或手段,灌输不具有强制性,它是与“启发”“疏导”相一致的,是一种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传播科学理论的原则。

第二,灌输理论“过时论”。有人认为随着时空境遇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灌输理论已经过时了,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在教育部“05方案”中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所依托的学科是我国特有的一门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能加强,不能削弱。”面对当今复杂的国际环境、国内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各种西方社会思潮涌入给人们尤其是青少年造成了选择障碍等问题,为了避免20世纪八九十年代苏联国内出现的人民意识形态混乱,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我们必须加强灌输理论,牢固占领意识形态阵地。

第三,灌输理论“无用论”。有人认为随着人们实践的增加,理论水平自然会上升,用不着灌输。“灌输”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低效的,它抹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应当摒弃。其实,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实践是理论的来源,但由于任何时代的人都具有历史局限性,实践的范围、内容以及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人们要获得更好的生活,就必须接受教育,获得广泛的间接经验。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理论体系,是在批判借鉴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不是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实践得来的结论。所以,要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接班人,就必须加强灌输理论,向广大群众输送社会主义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增强社会主义认同度。

2.灌输理论的正确认识

第一,意识形态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教育的过程,从本质上讲就是灌输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是进行意识形态灌输。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实践活动,就是把社会的要求规范灌输到人们头脑中去,使它内化为人们的认知、情感、意志和信念中,并外化为人们的行为。

第二,坚持灌输的实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如果理论只停留在书本上,那么就只是纸上谈兵,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就会教条化,就会一文不值。灌输的本质含义是“学习、教育和宣传”,是从外面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输入受教育者的头脑,内化为人们意识体系的一部分,最终转化为人们的行为习惯。

第三,坚持灌输是由社会历史规律决定的。一个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就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维护阶级统治的手段有两种,一种是暴力,另一种是教育。在和平时期,将国家意志通过教育传达给每一位青年学生,是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保障。因而,坚持灌输是由社会历史规律决定的,是维护社会稳定团结的需要。

三、当代坚持灌输理论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在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成了国家的主人,科学文化水平也大大提高,但依然需要理论灌输。因为个体思维是具有非至上性的,不是任何人都能达到共产主义的思想觉悟,也不是任何人都能提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青年教育对象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必须对他们进行理论灌输,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思想意识、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这就是灌输理论存在的依据和必要性。

1.防止西方思想观念渗透的需要

纵观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历史,可以看到西方和平演变的巨大破坏力,可以看到占领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性。无产阶级执政经验告诉我们: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作用,必须加强灌输理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但同时也滋生了许多与社会主义相悖的思想观念和投机倒把的现象。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打开窗户,新鲜空气会进来,苍蝇也会飞进来。”西方资产阶级的不良社会思潮涌入,严重的腐蚀着人们尤其是青年的思想,使他们无形的受到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要更加重视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两方面。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主要是传授科学知识,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无道德的知识是可怕的,无道德的人越有知识对社会的破坏就越大,无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人越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危害越大,因而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途径。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明显的阶级性特点,要使人们形成与社会主义事业相适应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就必须进行灌输,用共产主义道德来引领人们的思想道德发展,树立集体主义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3.消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消极影响的需要

我国的经济体制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这是由我国的生产力状况和国情决定的。这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就会导致社会上出现一些与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相背离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滋生。在这种形势下更需要坚定不移地坚持灌输理论,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来改造人们的思想,牢牢地占领意识形态的阵地,消除市场经济的不良影响。

四、当代如何坚持理论灌输

当前进行理论灌输的问题关键不在于是否坚持灌输理论,而是在于如何坚持灌输理论,使灌输理论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和价值。灌输是一种说服教育,只要理论够彻底、够深刻,就能说服人、引领人、吸引人。

1.内容上:坚持灌输内容的科学性

内容的科学性是进行灌输的前提条件。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灌输教育的核心内容,帮助青年增强民族认同,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是对中国精神的高度总结和概括,蕴含了丰富的民族“基因”。青年教育对象正处于价值观念成熟和稳定时期,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灌输,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促进社会主义长治久安。在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培育出一代具有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有”新人。

2.过程中:由“单项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变

由“单项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变,要从过去的以教育者为主导,系统地向受教育者传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转变为与受教育者进行平等交流,共同讨论的教育方式。在进行理论灌输时,要结合社会实际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脱离现实进行教育。同时要结合受教育者自身发展需要和时代需要进行双向交流,可以用苏格拉底“辩论式”的教育方法进行,真理越辩越明,在辩论中让教育对象信服。这一方面要求教育者转变观念,提升自我理论修养和专业素质,做到真正的认同马克思主义,在辩论中坚守阵地、传播真理。同时也要求教育对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方法上:坚持隐性教育法与显性教育法相结合

理论灌输并不一定要在课堂,不一定要有具体的时间、空间限制,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进行,关键是要树立理论灌输的意识,把它融入日常活动、日常管理、文化生活、网络媒体之中,让它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通过环境熏陶、榜样示范、舆论引导、文化渗透等潜移默化地进行教育,使受教育者有意无意间受到触动、震动、感动,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方式。这种“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更容易为人所接受,增强灌输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但同时也要注意显性教育法的使用,通过直接的、有计划的、有步骤的课堂教育进行。只有将隐性教育法与显性教育法有机相结合,才能不断提高灌输的艺术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29,334.

[2]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6.

[3]金鑫,张耀灿.对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再认识[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8(6):12-15.

[4]侯爽.关于灌输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在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0):74-78.

[5]刘书林,陈立思.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6]刘洪潮.西方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策略和手法[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

[7]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8]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西方科学主义教育思想篇7

【关键词】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

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是在对早期洋务派和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基础上形成的,他们对于中国近代的经济发展和教育变革思想,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从经济领域来看,中国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打破了“重农抑商”、“崇本抑末”的陈腐观点,并倡导建立独立自主的民族经济,振兴中华民族独立自主的工商业,以应对外来资本主义的入侵。从教育思想变革来看,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也推动了中国封闭式的传统教育向更为开放的现代教育迈进,提出了废八股、变科举、学习西方教育制度的主张和倡议,呼吁“教育救国论”,具有时代性的历史意义。

一、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

中国的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分为两个时期和阶段,前期的人物代表主要有郑观应、冯桂芬、王韬等人;后期的人物代表主要有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人。他们受到西方思潮的影响,主张和倡导西化,在政治主张上倾向于限制君主的权利,积极推行西方的立宪制;在经济主张上破除了“重农抑商”、“崇本抑末”的陈腐观点,并倡导建立独立自主的民族经济,提出了商品经济的基本国策;在教育思想和文化领域,则将西方的科学文化引入中国,提出废八股、变科举的教育主张。他们的维新变革思想在中国的中得以实施。

二、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经济思想及其局限性

(一)代表人物的维新经济思想

在中国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经历了中国洋务运动的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催生而出,他们集中对中国的经济现状进行反映,并提出了新兴经济力量的要求。主要以王韬、马建忠、薛福成、郑观应、陈炽等人为代表。

在王韬所作的《草胜要揽》之中,提出并倡导使用新式武器和工艺,并着眼于中国工商业的发展,他宣扬“恃商为国本”的思想观点,认为“商富”是国力的根本和基础,开始重视商业,这对于当时的中国封建社会而言,是一个重大的进步。

在马建忠所作的《适可斋纪言纪行》和《马氏文通》之中,他坚决主张推行国家保护商人,并主张与外商相抗衡的经济政策,并提出关税保护政策,主张通过税收杠杆,来实现对进出口货物比例的控制和调节,从而有效地限制外商,保护国内工商业的发展。

在薛福成所作的《庸庵全集》、《筹洋刍议》之中,他主张商业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对外贸易的主张,认为这样可以振兴中国的商务发展。同时,他还提出了以工业为根本的“工体商用”、“工基商纲”的新潮观点。

在郑观应所作的《救世揭要》、《盛世危言》之中,他肯定了商业发展的重要性,并认为商业应当成为中国经济的核心支撑力量。在他的论作中,以振兴商务及与国外“商战”的思想最有建树,获得了一致的认同。

在陈炽所作的《续富国策》一文中,提出商业发展要与其他部门相联系,并以农业、矿业、工业的发展为前提,要求国家成立商部,拟定相应的商律,并提出一系列的护商政策。同时,他还创新提出发展公司制的思想,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近代资产阶级维新经济思想的特征及其局限

我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经济思想都表达出发展近代工商业的思想,流露出建立独立的民族工商业,改变贫穷落后的现状,以抵御外来侵略的强烈愿望。这些经济维新思想与反侵略、富民强国的愿望相结合,形成了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主流经济思想。然而,这些思想还具有时代的局限性,他们大多关注商品的贸易流通领域,而没有关注商品的生产制作过程,并且要求国家保护关税、扶持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这些维新经济思想都是基于“商”的角度来考察和认证,并没有真正领悟到资本主义的本质属性和特征,而仅限于资本主义的表象。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中国当时资本主义不发达、民族工业不够成熟的历史现状,因而,中国的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只能够将视野聚焦于“商务”输出领域,而无法深入到资本主义的深层本质。

在中国近代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经济思想之中,救亡务实的思想远大于启蒙意义,也正是这种解决民族危亡的愿望导致中国近代早期资产阶级的局限性,由于中国近代制度的落后本质,导致他们无法将社会与经济相整合,在旧的、僵化的体制之下,这些近代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们难以彻底改变中国的面貌。

三、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家在教育领域的变革

(一)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家对科举制度的审视

在中国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之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经由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些试图通过变法救亡图存的维新派开始担负起历史的使命。他们围绕抵御外侮、自救图强,提出了维新变法的政治主张,并以新式教育作为维新变法的主要内容,以变革科举制度作为变革焦点。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人都是维新变法的发起人和直接领导者,他们极其深刻地感知中国的腐朽落后,领略到西方文明的开放性,为此,他们致力于废除迂腐的八股,倡导和主张新式教育,培育维新变法的骨干力量,掀开了“百日维新”的历史一幕。

(二)近代资产阶级维新变革科举制度的方案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人都提出了变革科举制度的方案和主张,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创办西式学校

这些近代资产阶级维新代表人物注重开启民智,主张创办西式学校,并将其与废八股、变科举列为头等大事。他们吸收了近代欧美和日本的教育方式和思想,主张培育具有新知识、新思想、新才干的人来治理国家,要以开启民智为中国自强的第一要义。

2、培育务实创新的人才

这些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人物注重和强调培育新式的人才,并注重从务实创新的角度,培育变法人才,谭嗣同还提出了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改变中国教育空的局面,要学习西方的学校,培育具有才实、德实兼备的人才。严复在对培养新式人才的要求方面,不仅停留于先进的工业制造技术等领域,还涉及到人才的精神思想层面的培育,他提出了“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思想学说,要改变鄙视自然科学的学术传统,要求知于大自然,要在积极开放的状态下获取知识。

3、倡导建立中国近代教育体制

在大力倡导中国近代教育体制的过程中,康有为和严复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们提出建立新学制和普及教育,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在康有为提出的新学制之中,主要是以德国和日本的学制为参照,认为在中国普及教育的重要性,这对于中国物质技术的发展和文化精神的修养等方面,均有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并且,康有为还全面采用日本明治维新的教育内容,主张采用日本教育模式,改变中国落后愚昧的局面。康有为提出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完整的西学学制,主张废除中国封建旧学制,并倡导要推行平民教育和普及教育,这就为中国的新型教育体制的建构奠定了基础。

在严复的教育新目标之中,主要德、智、体、美、技的全面发展,这是中国现代素质教育的雏形,他汲取了达尔文进化论的思想学说,注重对民众的德育教育,并且认为德育教育重于智育。同时,严复还提出建立实业教育的目标和理想,他认为中国的科举制度的盛行,其根源在于实业教育的缺失,与科举制度相链接的官本位意识明显挤兑了实业教育意识,因而,严复认为,必须加强中国的实业教育,使之超出入仕教育,才能使国家日趋强盛,他翻译的《天演论》反响巨大,对于中国教育起到了启蒙的作用。

(三)近代资产阶级维新科举观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近代资产阶级维新和产学观,具有自身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的传承性。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家具有政治忧患意识和人才危机意识,他们的教育变革思想是由地主阶级经世派中蜕变而成,源于龚自珍、魏源等地主阶级经世派的思想,然后,在康有为、严复等人的推动之下,提出对科举制度的彻底变革,持续撼动了中国传统科举制度的根基。

2、递进性。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家在教育思想上的深度不断递进,在人才培育观上不断变化和深入,提出了“三民”思想。在教育观的变革上也不断深入,摆脱了“中体西用”的思想,而是提出了全新的教育体制,并提出和倡导“以政学为主体、以艺学为附庸”的资本主义教育思想观念。

然而,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教育观、人才观还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这首先表现于他们还是徘徊于传统社会体制和近代社会的边缘,无法摆脱对传统的依赖性。其次,他们的思想还缺乏足够的深度,缺乏系统的、理性的表达,还无法完全废除科举制度。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家的孕育和发展进程中,涌现出一大批的经济变革思想家和教育变革思想家,他们从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提出了变革的主张,主张中国工商业的发展,注重提升商业的地位,在教育领域也主张废八股、变科举,推行西式的教育方式,开办新式学校,提出新的教育观和人才培育观,尽管他们还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然而,对于推动中国经济和教育的发展,都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建军.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J]. 学周刊. 2011(15)

[2] 张守权. 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农业新政思想述论[J]. 黑河学刊. 2014(12)

[3] 茅海建. 梁启超《法通议》进呈本阅读报告[J]. 近代史研究. 2016(06)

[4] 杨上元,盖翠杰. 《庚子纪闻》作者考辨[J]. 近代史研究. 2016(06)

[5] 张祖民. 晚清维新派的启蒙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 菏泽学院学报. 2013(03)

[6] 王筱宁,李忠. 清代官学教育的特点――兼论适应性教育的后果及其启示[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31)

[7] 孔亭. 20世纪初中国启蒙思想的演变[J]. 新视野. 2012(04)

西方科学主义教育思想篇8

[关键词]西部地区;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我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社会大转型时期。社会转型指的是人类社会从一种类型向另一种类型的变迁过程。这个过程一个鲜明的特点是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给社会发展带来很大压力。由于文化的多元、各种新思想的不断涌现,人们的社会意识呈现出多样性、选择性,这对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地理位置特殊、民族成分复杂的我国西部地区更是如此。因此,迫切需要我们重视西部地区社会转型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处理好与之相关的十大关系。解决好西部地区的这些矛盾和问题,必将对促进西部地区的良性发展、国家的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积极的意义。

一、西部地区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与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传统和有力的思想武器,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为指导。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并产生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指导下,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就。因此,我们的各项工作,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定地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不会偏离正确的方向。

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的地区,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西部地区,要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和民族观。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认为各民族是一律平等的,应该享有符合民族实际的发展权利。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并传承下来的民族文化,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理应受到我们的理解和尊重。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寻找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共同价值理念作为切入点,引起少数民族群众的共鸣,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二者不存在谁同化谁、谁吃掉谁,而是共同服务于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共同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西部地区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与现实目标的关系

我们倡导在处于转型时期的西部地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工程,其最根本、最长远的目标是要通过为西部地区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来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让西部地区的人们与中、东部的人们一样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实现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最终实现人的最自由最全面的发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观点,是无产阶级建设者和一切社会主义劳动者奋斗的崇高目标。

要实现这一伟大的目标,最直接的任务就是要发展西部地区的经济。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中、东部地区的经济社会水平还有较大差距,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工程,就是要服务于这个基本的、直接的目的。只要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上去了,切实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有了极大的说服力,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并得到人们的配合,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最根本的目标。

三、西部地区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关系

面对转型时期的西部地区的特殊情况,为了力争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必须既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原则性,又要注意结合具体情况,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灵活性。

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坚持两个原则不动摇。一是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不动摇。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实理论基础,学习并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二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一大法宝,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是搞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在社会转型时期,面对复杂的新形势、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各级党组织都应该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转变思路,改进方法,提高领导水平,切实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

灵活性是指由于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众多、地理位置特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等现实因素的存在,要求我们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除了坚持上述原则外,还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与西部地区的实际结合起来,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灵活应用,力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用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四、西部地区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关系

值得指出的是,西部地区不仅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而且作为上层建筑的精神活动发展也处于较低水平。因此也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困难比较突出。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人数较少,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经费不足,各级党委和政府重视不够,不能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二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任务异常艰巨。据1999年对内蒙古、宁夏、青海、甘肃、云南、贵州六省区的抽样调查显示,六省区成年人文盲人数为2468万,占六省区成年人总数9408万的26.19%,高出全国平均水平8.7个百分点;东部地区人均接受教育的年限为10.8年,而西部地区只有3.6年。对受教育水平如此之低甚至是文盲的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难度之大、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

思想政治教育在转型时期的西部地区所面对的环境是较差的,改善这种较差的内部环境,就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对思想政治工作引起高度重视,保证经费和人员的充足。西部地区的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外部环境的国家和中、东部地区,一方面,国家要加大对西部地区相关政策和财政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教育,培养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另一方面,发达地区的兄弟省市要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在人力、财力、智力等方面对西部地区进行多方支援。只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都得到提高和改善,达到高度的统一,西部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真正抓出成效。

五、西部地区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的关系

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重要的一对关系,也是处理起来难度较大的一对关系。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西部地区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其对象就是西部地区的全体人民。

积极主动参加的参与者,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有抵触情绪的参与者。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很多人限于受教育的程度和知识文化水平、结构等因素的制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还有很多误区,比如认为搞思想政治教育是没什么用处的,花费时间精力还不如从事一些产生效益的活动。这难免会有功利主义的嫌疑,但我们不能一味地批判,应更多地从转型时期的西部农村的实际来考虑问题,由于西部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人们迫切改变现状的愿望是可以理解的。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面临的这种情况比较棘手,给西部地区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提出了挑战。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因此应该更加重视思想政教育工作,给予思想政治工作足够的重视和对思想政治工作者足够的支持。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则要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光荣传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深入到农村地区和农民中去,把道理说透、讲通,发挥他们的首创精神,尊重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合理的建议,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反对把思想政治工作搞成照本宣科似的敷衍和言之无物的空洞说教。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西部地区人们的积极参与,这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重要保障。

六、西部地区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循序渐进和系统推进的关系

循序渐进作为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不仅应该体现在智力教育上,同样应该体现在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中。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强调要结合教育活动所面临的实际情况,适时、适度地实施教育。目的是使教育达到最佳的可接受性。西部地区教育基础比较薄弱,必须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避免一味地追求过高、过快的结果,要切实考虑到西部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初阶段,只要方法得当,稳步推进,必将会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收到良好效果。当西部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推进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时;当通过一定时间的教育,人们的认识水平和道德水平发展到一个较高阶段时,则要全面推进西部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我们做好识别工作,注意到人们道德水平的变化和教育阶段的转变,及时调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使其更具针对性。这种全面推进包括横向的扩展和纵向的深入,具体指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内容、形式等的深人和扩大。在深入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使教育的实施密切结合现实,这样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理想的效果。

七、西部地区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与一般对象的关系

所谓对象,是指人们的行为、思维活动等所指向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对象,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所有人,主要的是把人们的思想道德作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是增强教育效果的前提条件。

西部地区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重点是青少年和各级领导干部,这是由二者的作用和地位决定的。首先,青少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培育“四有”新人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乃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求具备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为人民服务、为祖国献身的理想和精神。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重点对象是各级领导干部。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作为党和国家骨干的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干部队伍和广大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甚至影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在转型时期的西部地区,各级领导干部肩负着更重的发展经济和树立良好社会风气的任务,理应受到更大的重视。

从广义上讲,我们现在所涉及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对象是西部地区的所有人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人们树立与社会发展一致的观念、思想,使人们的思想更加符合客观实际,以便更好地利用世界、改造世界。将西部地区的所有人作为教育对象是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国家的发展战略、西部地区人们发展经济的意愿完全一致的,必将收到良好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和一般对象的关系。要在普遍教育中突出重点,又要在重点教育中不忽视普遍,真正做到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八、西部地区社会转型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深化了我们党对人类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是我们党的又一次伟大理论创新。我们建设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的西部地区能否解决好各种问题、协调好各种矛盾、理顺好各种关系,将影响到区域和谐,进而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乃至成败。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要服务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构建诚信友爱、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弘扬公平与正义的良好社会氛围;其次,加大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提高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农村地区人们的科技知识水平和民主法制观念的力度,目的是创造民主法制、充满活力的社会氛围,提高大家建设西部地区的积极性,激发西部地区人民的创造性;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服务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的宣传和教育。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转型时期,人们要求加快发展经济、快速提高生活水平的愿望可以理解,但是决不能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要坚定地贯彻党中央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方针,切实把经济增长依靠资源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上来。坚定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这一政策方针。必定会建设一个山川秀美、经济繁荣的西部地区。

九、西部地区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上一篇:中小学数学辅导范文 下一篇: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解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