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的科学因素范文

时间:2023-12-20 16:55:43

西方经济学的科学因素

西方经济学的科学因素篇1

关键词:科学技术 经济结构 近代中国

一. 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

中国的封建社会,从公元前476年春秋战国到1840年鸦片战争封建社会长达2300年,这个古老的国度是封建社会历史最长的国家,而“闭关锁国“的国策,使得近代中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以封建自然经济即小农经济为基础的。薄弱的小农经济仅限于自给自足,无法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这种经济结构下,安逸无战争的环境,使得中国没有对经济的过高要求,缺乏产生近代科技的动力。

在“内无大忧,外无大患”的封闭状态下,人们仍处于耕作,收获,播种的原始农作状态,可以保证温饱且人们大部分时间处于劳作,农耕,无闲暇追求奢侈品。在近代中国封建社会下,统治者自封的满足,不寻求他国互融,也无GDP等的比较,至使经济增长极其缓慢。固步自封,使得近代中国对科学技术、机器的使用无过高要求。科学技术停滞不前,经济带动科技,科技带动经济,经济提出对科技的要求,科技反作用于经济。在这二者的辩证关系中不难看出近代中国经济落后的原因。

二.西方经济繁荣与近代中国科技落后

在清政府还提倡“重农抑商”的政策时,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已经繁荣发展。所谓的“抑商”不仅是对小农经济发展的阻拦也是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封锁。我们知道的商科不分家,科技促进商业,带动经济,反过来经济不发达抑制商业发展进而减缓科技进步。商业与经济,商业与科技,科技与经济,形成了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

而近代中国重农抑商的封建自然经济结果时,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发展使各资本主义国家面临原材料市场短缺和市场狭小的难题,导致殖民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他们的侵略之路,而中国成为了第一选择,这决定了中国科技落后的悲惨命运。西方资本主义将“一只看不见的手”伸向了经济,科技,政治,军事落后的中国,企图在中国夺走原材料市场,并将科学技术的成果销往中国,使得近代中国变成西方科学技术发展上强而有力的“供给仓”,并用商业市场卷走封闭中的近代中国的大部分钱财。

三.经济与科技的辩证关系

社会经济模式是促进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最本质的因素。恩格斯说:“经济上的需要曾经是,而且愈来愈是对自然界的认识进展的主要动力。” 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下的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近代西方科学技术发展的源泉。中国历代君主政权为了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强制推行农本主义,采取民间禁矿、禁海政策,并对工商业课以重税。这些政策从根本上阻碍了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首先,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紧密结合。人们自己自足的生产方式基本摆脱了需要交换才能完成的经济结构。所谓“男耕女织”就是这种经济结构的基本形式。其次,从古至今,中国一直“以农立国”,农业经济结构在整个封建社会经济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农业生产的发展都是在不破坏封建的生产关系制约的前提下,随历代王朝的更迭变化的。近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在长期延续封建制度下的自然经济生活方式中逐渐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的道理被历代君主所推崇,统治者重农抑商的思想也是在无形中扼杀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经济是指社会物质生产、流通、交换等活动。而科学技术是研究事物及其规律得到的理论、手段来创造为人所使用的对象工具。而人们创造工具是为了提高效率创造价值,进而产生经济效益,经济和科技已经形成了内在的联系。

美国占有世界霸主地位,一是由于其黄金石油储备,二是因为其科技发展的领先地位,可见美国在先进科技带动经济发展。科技促进经济,经济带动科技;反之,科技落后阻碍经济发展,经济减缓必将抑制科技发展。二者相互促进又相互抑制,二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富强和在世界地位的最终体现;科技发展则是国家经济腾飞的基础和前提。科技与经济共同发展的统一,可以带领一个国家由弱到强,由贫到富。

转念当下,全球已有20多个国家被列入自主创新型国家行列,我们所说的自主创新就是本国科学技术对经济的贡献率在70%以上,对外技术的依存度在30%以下的国家。而我国已经提出了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也就是说对科技贡献率的增加将促使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减少,资金外流减少,回流增加,GDP总量和人均GDP占有量上升。进一步阐明了科技与经济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科技离不开经济,经济离不开科技。

总之, 进入近代以来,从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政治经济因素和文化结构等多种因素来说,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跟同时期的西方科技发展速度相比较,近代中国的科技前进速度更是。但是, 中国封建王朝的解体, 帝国主义企图瓜分中国的计划破产, 以及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的中国科学技术摆脱了层层束缚,并且以惊人的速度走在世界科技的前沿。全球金融风暴之后,中国已经以其独有的优势迅速恢复过来,让世界为之一震。相信中国在合理的经济结构推动下,中国的科技也将站在世界尖端科技的舞台上。(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王文强. 论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J].船山学刊, 2003( 5)

[2]陈金清.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分析[J].理论月刊, 2003( 7)

[3]许建礼.传统文化对科学技术的反作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5)

[4]张明国. 从中日科技比较看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J].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3( 3)

西方经济学的科学因素篇2

教学方法改革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冠以理论经济学的字样,就是特指理论经济学学科下设的两门主干课程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方法改革问题。长期以来,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是我国财经类院校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作为理论经济学的两门主干课程,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名词概念、逻辑结构、理论体系、所代表的意识形态以及对经济本质和现象的不同层次的关注等方面的差别,决定了两者是理论范式截然不同的课程。由于课时量以及教师认知水平的限制,大多数教师对这两门课往往进行了毫不相关的老死不相往来讲授,甚至出现教政经的教师排斥西方经济学,教西经的教师排斥政治经济学的局面,这样的课堂教学状况对被教育者的影响是深远的。由于这两门课所依托的理论是针对同一现实经济问题所给予的不同解释,如果教师对这两种理论解释不加以分析、鉴别以及有比较的讲解,就会使学生不是对经济学理论的可信度产生怀疑,就是对其中一门产生没有鉴别的盲目崇拜,造成学生世界观的混乱、知识结构的残缺、综合分析能力低下的结果。这种结果影响了理论经济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妨碍了教学目的贯彻,背离了人才培养的目标。为了打破这种局面,对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这两种理论范式进行比较的学术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而把比较研究的学术成果渗透到本科教学中尤为必要。这种渗透带来了理论经济学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这种改革对于增强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增加理论经济学的课堂教学魅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理论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内涵分析

(一)教学方法改革乃是内容和形式改革的有机统一

一般而言,人们对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解大都停留在教学形式、教学模式改变的层次上。从早先的启发式教学到现在流行的翻转课堂等等,大都是仅仅注重教学方法本身的改革,很少有人认识到无论是启发式还是翻转课堂式的教学方法改革,都应该是以教学内容充实为依托的改革。尤其是在理论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中不充实授课内容、提高所授内容的理论思想魅力,所有花样翻新的教学形式改革都达不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一目标。因而,从本质上看,教学方法改革应该是内容与形式有机统一的改革。仅仅注重教学形式而忽视教学内容的改革是难以达到教学方法改革的预期目标的。

作为理论经济学两大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是两大不同范式的理论体系。我国财经类院校把这两大不同范式的经济理论提炼为两门专业基础课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安排在本科生的一、二年级开设。一般情况下,教师对这两门课程的内容进行毫不相关的、一般性的、程式化的讲授,学生在第一学期学完政治经济学,第二学期再开始学习西方经济学。由于这两门课程所授内容出自两种不同范式的理论,因而两者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任务、诸多原理以及所代表的意识形态、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评价等方面都具有截然不同的解释。如:对于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的解释是研究生产关系的学问,西方经济学的解释是研究资源配置的学问对于研究方法,政治经济学解释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的科学抽象法,西方经济学解释为边际方法、均衡方法;对于研究任务,政治经济学主张揭示经济规律,西方经济学则主张寻找效用和利润最大化的点在具体原理方面,政治经济学主张劳动创造价值的劳动价值理论,西方经济学主张价值取决于人的主观感受的效用价值理论另外,政治经济学有资本积累理论,西方经济学则有经济增长理论政治经济学认为借贷资本供求决定利率的理论,西方经济学则认为货币供求决定利率的理论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一个矛盾体,西方经济学则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一个和谐体似乎在所有的知识点上,这两种范式的经济学理论都有着截然不同的答案

如果对这两门课程不加鉴别、不加分析的程式化的讲授,会给学生造成不知信谁、无所适从的印象。学生更经常的状态是,在第一学期学习了政治经济学,第二学期再学西方经济学时,如果教师没有比较没有鉴别的讲授,那么先学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就会在头脑中逐步淡出,后学的西方经济学原理在脑海中留下的印象则相对比较深刻。放任这种状态的最终结果就是,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全部遗忘和放弃、对西方经济学理论不加鉴别的全盘接受的这一极端结果。因此,对理论经济学的两门课程不加鉴别的程式化的讲授会造成两个不利的后果:一是使学生认识不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深层魅力,更认识不到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深层缺陷,最终不利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结构的完善;二是不利于理论经济学的课堂教学魅力及教学质量的提高,更无法唤起学生对理论经济学的学习热情。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教学改革所要达到的最直接目标。作为理论经济学两大范式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当代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为我们充分运用比较分析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也为理论经济学的课堂教学提出了不同于其他学科课堂教学的特殊任务,就是把比较分析方法充分运用到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中,达到理论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的预期目标。

前边强调过,教学方法的改革不仅仅局限于形式上的,更应该是实质思想内容方面的。因此,可以把比较分析方法看成是由比较研究方法和比较讲授方法两方面构成,也即前边强调的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统一。也可以说,比较分析方法的成功运用依赖于比较研究方法和比较讲授方法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首先,比较研究方法关注于两大范式理论的深层实质内容的比较,是属于学术研究的层面;其次,比较讲授方法关注于比较研究成果之精髓在课堂讲授中的展示,是属于教学层面。可以说,没有第一方面理论内容的比较研究,就没有第二方面课堂教学的比较展示,两方面工作的有机结合才能体现比较分析方法的充分运用,才能从根本上达到教学方法改革的目的。

通过对比较分析方法的两个方面的解析,可以认识到这一方法的成功运用对授课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授课教师不仅要有高超的讲课水平,更要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宽广的理论视野以及坦荡的理论胸怀。所谓深厚的理论素养,就是要求无论是讲授政治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的教师,自我的理论素养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对经济学原理的掌握这一基本层面,要牢记给人一杯水要自有一桶水的道理,要深挖原理背后的理论根基,广泛阅读各种经典著作,要有讲课不息学习不止的探索精神;所谓宽广的理论视野,就是不要静态地理解和讲授经济学原理,而是要厘清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坚持理论基本内核的前提下完成理论的与时俱进任务,提高理论经济学的课堂魅力;坦荡的理论胸怀在于能够实事求是地、一分为二地对待不同学派的经济学理论,避免主观回避甚至故意的排斥,能够做到对不同范式的理论进行全面的比较与深刻的认识,解决好批判与继承、借鉴与坚持的关系。总之,对于一个合格的理论经济学教师,这三方面的理论素养缺一不可。也只有具备这种深厚理论素养的教师才能够在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课堂上,充分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把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潜移默化地传导给学生,引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们的思辨能力和综合素质,完善学生们的知识结构,提高理论经济学的教学质量,无论在授课内容还是在授课形式上完成理论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的任务。

(二)教学方法改革必须依托于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

通过前一个问题的分析,我们深切领会到教学方法的改革不仅是形式上的、更是内容上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是指教学内容的深化问题。如果政治经济学或西方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仅仅满足于两大范式互不相涉的经济学原理的泛泛介绍,满足于简单的教学任务的完成,永远也达不到提高理论经济学的课堂教学魅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的效果,不仅比较分析的教学方法改革难以得到贯彻,也更实现不了提高理论经济学教学质量的最终目标。所以教学内容的深化问题就必然涉及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当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两大理论范式之间的比较的学术研究问题。所以说,教学方法的改革问题不仅仅局限于教学领域,更多的是涉及学术研究领域的问题。因此,教学方法改革的贯彻以及获得的预期效果就必须依托于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

不同于其他科研机构的研究工作,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工作肩负有双重使命。一方面,高校科研的成果可以直接服务于社会,起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创造社会财富的作用;另一方面,高校的科研成果更多的是起到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提高潜在的社会劳动生产力,增强创造社会财富能力的作用。作为社会科学组成部分的理论经济学,其科学研究工作主要是肩负着培养人才、提高潜在的社会劳动生产力的作用,这就决定了理论经济学的科研工作必须与教学工作紧密联系,肩负起为教学服务的学科使命。所以,理论经济学的教学与科研之间更多的应该是相互促进的互补关系,而不应该是一种顾此失彼的替代关系。但是,近年来由于我国高等院校实行了追求数量、速度排名的评估机制,造成了教师职称晋升也仅仅关注科研成果而忽视教学成果的倾向,导致了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的严重分离与脱节。教师为了科研而科研,很少考虑科研与教学之间的互相促进问题,即使考虑到了也是处于无暇顾及的状态,所以根本谈不上科研成果在教学中渗透、提高理论经济学课堂教学魅力等方面的作为。这种状况在本科教学中尤为明显,教师上课就是为了完成既定知识的介绍,学生听课也是为了完成学分的积累,造成课堂气氛沉闷,老师讲解照本宣科、学生听课兴趣索然,课堂教学质量直线下降的这一普遍后果。其中,政治经济学的课堂普遍给人以教条、刻板的印象,西方经济学的课堂尽管有一些图表、方程等形式上的花样,但也经不起深层问题的推敲。更重要的是,学生们搞不懂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种理论到底谁对谁错?有什么关联?为什么对同一经济现实的分析竟然有这样截然不同的解释?如果这些问题在学生们的头脑中搞不清楚,学生们就会进行选择性遗忘。先学的政治经济学知识淡出大脑,被后学的西方经济学知识所替代;即便是两门课程同一学期开设,学生们也会受到到底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谁说的对?[2]等这类问题的困扰。

因此,要解决上述问题,理论经济学的教学与科研必须紧密结合。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完整的知识结构,首先能够做到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具备一定的比较分析与研究,然后才可能把分析研究的成果渗透到教学中,并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方法,对两大范式经济学理论的知识交叉点进行画龙点睛的讲解。只有这样,才能完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全方位分析问题的思辨能力的任务。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两大范式理论的比较研究和比较讲解会使同学一分为二地对待不同范式的经济学理论,使学生体会到,任何经济学理论都是对现实社会所进行的不同角度的研究,不同出发点的观察,并且代表着不同阶级集团的利益;同时,更要让学生认清,任何经济理论都不是绝对的永恒真理,都包含着优点和缺陷。

目前,在学术界存在着一种倾向,就是过于关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缺陷,而对它的优点和贡献视而不见或者有意歪曲;对当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缺陷有意忽视,过于夸大其优点甚至是全盘接受。这种倾向也深刻地影响了教学领域,造成一部分教师和学生对当代西方经济学不加辨别的盲目崇信,对政治经济学给予主观的排斥与回避,这也是造成政治经济学被边缘化的原因之一。因此,要发扬理论经济学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优势,充分运用比较研究与比较讲授的方法,挖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精髓,揭示当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缺陷,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教学质量。

三理论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措施分析

(一)教师主动引导带动学生自觉学习

任何教学方法的改革都是围绕着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为最终目标的,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行为主体永远是教师。目前教学改革提出了很多眼花缭乱的措施,如教学理念从以教师教学为中心向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转变、人才培养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发展的转变、教学方式从课堂单向转播向网络多边互动的转变①,等等,这些都属于广义的教学方法改革。但是,无论如何改革,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不可动摇。

首先,以教学理念从教师教学为中心向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转变为例,在这种转变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作用更应该是放在第一位的。在当今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如果不发挥教师的主动引导作用,学生的自学时间很容易被碎片化的知识所瓜分。而这些貌似非常丰富的知识,由于其杂乱性、多样性很难在学生头脑中自发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学生获得的大都是过眼烟云、蜻蜓点水式的暂时性知识。因此,这种向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转变必须以教师的主动引导为基础。

其次,以人才培养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发展的转变为例,能力的发展不能同知识传授截然分开,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过程。所谓学生的能力,就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主要是在大学时期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出来的,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是走上社会后逐步锻炼出来的。就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而言,主要是通过教师的知识传授、言传身教的主动性引导而实现的。

最后,以教学方式从课堂单向传播向网络多边互动的转变为例。在网络信息大发展的时代,这种教学方式的改革意味着教学空间的转移和授课对象的非固定化,更重要的是师生双边互动的教学相长行为更加方便和快捷,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对学生的主导性引导和启发作用就愈显重要和突出。

由此可见,任何形式的教学方法改革,教师的主动引导都是第一位的,而课堂教学又是教师发挥其主动引导作用的主要场所。在具体知识的讲授过程中,教师通过自身的学识、素养甚至是人格魅力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把这种求知热情发散到课外带动学生的自觉学习。理论经济学的两门核心课程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在研究对象、基本原理以及所代表的意识形态等方面具有强烈的对比性特点,是教师充分运用比较分析方法主动引导和启发学生求知热情,培养学生自觉学习能力的示范典型。

(二)课堂讲授启发带动课下自主学习

与上一个问题相类似,这个问题也是探讨教师课堂教学魅力的发挥问题,只不过在此着重强调的是,教师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来带动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问题。面对浩如烟海的理论经济学知识和有限的讲授时间,政治经济学或西方经济学的授课教师一方面要完成本课程基本原理的讲授任务,另一方面要把比较研究思维和成果渗透到所讲的内容当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就对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授课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既完成本课程基本内容的讲解,又画龙点睛地对两大范式理论的知识交叉点给予比较与分析,这对教师的理论素养、讲课技巧、教学经验、责任心甚至人格魅力是一种综合检验。这种检验合格与否,与启发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热情密切相关。一个合格的教师会运用有限的授课时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把这种求知欲转化为课下的自主学习热情。教师可以趁热打铁利用学生被激发起来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自发地组织课外学习小组、自拟讨论题目,自主钻研感兴趣的知识领域。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完善其知识结构、提高其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可见,教师课堂讲授的启发作用非常重要,是带动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关键。近几年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大大缩减了理论经济学的课时量,增加了学生课下自主学习时间;与此同时,又实行了各种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典型如翻转课堂的实验,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发性。在我看来,无论用何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有限授课时间内所起的主导性作用不应该被忽视,而且在课时一再缩减的情况下,教师的课堂主导性作用越显稀缺和重要。

(三)特色教材带动课外阅读的延伸

在理论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中,教材的编写与选用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无论是政治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目前在我国出版了三类教材:第一类是按照政治经济学或西方经济学各自的理论体系和结构而编写的教材;第二类是打破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原有界限,互相吸收借鉴并把两者融合到统一的体系和结构之中的教材;第三类是在坚持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原有体系和结构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到两种范式理论在一些关键知识点的交汇,每一章正文后边都添加对两种范式理论进行评述或比较的结束语或附录。对于理论经济学的教学方法改革而言,采用或编写何种教材也是一种关键的选择。第一类教材过于传统、略显平淡;第二类教材适用于已经具备一定知识积累的研究生,却不利于初始知识结构形成阶段的本科生;第三类教材对于理论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而言是非常适用的。这类教材在保证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各自理论内核及体系结构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了对两种范式理论进行比较的创新思维。这类教材不仅适用于课堂教学,而且也适用于学生的课下自学,对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目前,在国内这类教材编写的典范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宏、微观),已经发行到第五版。

这部教材最大的特点是在保证西方经济学原有的体系结构和基本内核的基础上,能够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对西方经济学采取批判和借鉴的态度,在每一章的结束语中对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进行全面的点评,这些点评对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种范式理论的比较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启发作用。另外一本很有特色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丁堡骏主编的《现代政治经济学教程》。本教程在尊重马克思《资本论》的逻辑并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基础上,每一章都恰如其分的添加了独立的一节针对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有关理论进行批判的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信念,揭示当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缺陷具有重要的贡献。第三本特色教材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石晶莹主编的《政治经济学原理》。本书就是为了完成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与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比较研究成果在本科教学中运用这一教研项目而编写的。其主要特色在于,在坚持政治经济学原有结构和理论内核基础上,增添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一些典型原理的比较以及政治经济学理论中的一些难点问题的解析两方面内容,这两方面内容的添加极大地提升了本书的理论魅力,加深了读者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性的认识,提高了读者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辨别力,对于构建学生完整知识结构,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由此可见,特色教材的编写和选用是理论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实施和贯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措施之一。除此之外,这类体现理论经济学比较研究成果的特色教材的编写,参阅了诸多文献。通过这些参考文献的引用,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的延伸和探讨学术的乐趣,培养其自学热情,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达到教学方法改革的最终目标。

四、理论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制约因素分析

通过分析得知,理论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实施主要依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而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又受到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制约。

(一)制约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主观因素

作为比较分析方法的研究主体和实践主体,理论经济学的授课教师必须具备理论深度、理论广度和理论胸怀等三方面素养。从比较分析方法的研究角度看,不具备这三方面的素养,就不可能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当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给予深刻理解和把握,更不可能对这两种范式理论给予全面的比较与公正的评价。从比较分析方法的实践角度看,不具备这三方面的理论素养,也就不可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这种比较分析思维并把两大范式理论的异同点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去,做到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然而,授课教师理论素养的直接表现就是其自身理论经济学的知识结构是否完整的问题。

近年来的人才培养模式忽视通识教育,注重分门别类的专业化培养。理论经济学的授课教师大都是某一学科专门培养的专业化人才,其知识结构的单一性是通病。比如一些西方经济学专业出身的教师接受的是系统的当代西方经济理论的熏陶和研究方法的训练,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一种固有的意识形态偏见,或者对政治经济学虽有一些正确的认识,但又屈从于长期以来流行的习惯与偏见,不敢涉足政治经济学或有意排斥政治经济学;一些政治经济学专业出身的教师长期接受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训练,形成了特有的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方式,也养成了一种只顾此山景、不屑他山玉的习惯。这种专业割裂、知识结构单一的状况极大地阻碍了比较思维在教学中的运用,限制了教师本身的知识视野和理论胸怀,最终也会影响其学术研究的深化。如果说单一的知识结构对于专门的学术研究影响不大,那么对于本科教学任务尤其是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任务的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等问题的影响是深远的。一个知识结构单一的教师,他的课堂教学魅力极为有限,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学习热情的调动也极为勉强。因此,在现有的专业化研究的基础上,应该提倡教师的交叉学科研究,积极鼓励交叉学科研究项目的申报,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达到以科学研究带动教学水平真实提高的效果。

(二)制约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客观因素

尽管课下指导也是教学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还是依赖于课堂教学。课堂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主要战场,而有限的课时量以及课时量在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门课程之间分配的不均衡,是制约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客观因素。

根据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有关《经济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修订稿2014)的文件,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门课程被列为经济类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只不过在课程的设置中,西方经济学拆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部分。致使理论经济学的两门主干课程被划分为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三门,在课时安排上这三门课平均各占48学时。这种安排已经造成了西方经济学的课时量是政治经济学课时量的两倍这一结果,更何况近年来个别高校进行的教学改革,大大削减了政治经济学的课时量,由原48学时削减到32学时、直至28学时,有的学校甚至取消了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理论经济学教学阵地全部让位于西方经济学。这种不均衡的课时分配以及对政治经济学课时量的缩减,直接造成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内容无法充分展开,理论魅力无法充分展现,人为地造成教师与学生对政治经济学的轻视、对西方经济学的盲目崇拜,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政治经济学没有教好和学好,也影响了对西方经济学的学习与理解,更谈不上比较分析方法在教学中运用、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等目标的实现。

众所周知,现实经济社会具有多样化、复杂化和非静态化发展的特征,人们不可能通过一种理论和一种方法就能把握其全部本质及运行规律。人们需要从动态和静态、短期和长期、宏观和微观、历史与现实等多个角度运用多种方法来研究和把握现实经济社会的本质和运行规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现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作为两种范式的经济学理论,各自具有其关注的研究角度、研究方法以及所代表的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偏重于国家、社会整体经济关系的考察以及对社会经济本质的揭示,分析问题偏重于运用历史和现实动态传承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研究和探索经济运行的长期规律,得出资本主义制度下充满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矛盾关系的结论;西方经济学偏重于单个经济要素为主体的考察,研究短期经济现象以及探索应对措施,分析问题偏重于运用自然科学的静态的数学方法,得出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是和谐关系的结论。总之,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作为两种范式的经济学理论,从各自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出发对经济社会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考察与研究,最终形成了各自的理论体系和理论主张。无论政治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都是我们认识现实经济社会的理性手段,两者不可偏废或互相替代,都是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认识现实社会、提高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工具。把两者作为经济类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的这种设置是非常符合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目标的。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认识到对两大范式理论进行比较研究,不仅仅是为了把比较研究成果运用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这一教学目标的完成,更是为了通过两大范式理论的比较,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指导作用。就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而言,虽然借鉴了当代西方经济学的诸多理论,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劳动)人(民)为本的阶级立场、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诸多矛盾的揭示,关注经济的长期发展、关注国家和社会整体利益的理论侧重点,对于解决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弊端,解决国内、国际经济关系中的诸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如果对理论经济学同时开设的两门专业基础课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认识不清,不能均衡的分配课时量甚至缩减或取消政治经济学的课时量,不仅使培养合格人才、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改革目标难以达到,而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大业也是有害无益的。由此可见,只有理论经济学两门课程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课时量的均衡分配,才能保证授课教师在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的发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教学改革目标。

西方经济学的科学因素篇3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经济发展 民族地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经济全球化对于民族地区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民族地区应尽快顺应全球化的潮流,抓住机遇,转变发展战略,使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再上一个台阶。

一、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民族地区的影响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前提下,世界各国经济不断的相互交织,相互融合,逐渐形成相对统一的世界市场体系,并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实现资本,货物,技术,劳务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的过程。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民族地区的影响涉及到方方面面,诸如科学技术,人才教育,文化都会受到很深的影响。

从科学技术上来看,与发达的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尤其是西部民族地区,在科学技术方面与其存在的差距很大。全球化带来了科学技术,我们应该抓住这个发展机会。但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不可全部照搬西部的发展模式。因此,民族地区应立足于当地,创建自己的科技创新体系。西部民族地区可以在不需大量资金的事业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如生态农业,特色旅游产业。只要从此方面解决这一问题,再加上好好利用全球化所带来的科学技术,民族地区的发展会在短时间内赶上并超过东部地区的发展。

从人才教育方面来说,全球化给民族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知识经济的蓬勃兴起,在当今知识经济形态下,知识人才成为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因素。经济全球化给我国民族地区带来了机遇,新的观念也随着全球化进入了民族地区,重视人才培养,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改变传统观念,认识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民族地区只有随着全球化的浪潮,接受新观念,重视人才教育,那么,才会在一些领域有所突破。

从文化角度来看,经济全球化对于民族地区在改变观念,制度完善等方面都起着有力的促进作用。文化因素对于民族地区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新观念应结合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习俗,生活习惯心理等因素,而且也应当重视民族地区文化所特有的价值观,道德观。在民族经济的发展中,民族文化功不可没,但民族文化的发展既要有全球化的带动,又要保持其民族特性。

二、经济全球化下我国民族地区发展面临的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生态环境脆弱,教育落后,人才素质不高,投资力度不足等。这些都制约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西方一位经济学家曾形象地把人才,教育,科技比喻成三驾马车,共同拉动国家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然而,西部民族地区同样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人才严重匮乏,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劳动力素质不高。事实上,西部民族地区要发展,人才、科技、教育一个都不能少。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民族地区也面临着挑战。人才、科技、教育这三个问题都未曾完全解决,并且,经济全球化并非是经济上的世界一体化,相伴发生的还有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一体化。对于我国民族地区来说,经济全球化并非都是福音。

三、应对经济全球化,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要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对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都有一定的影响,我国面对的是全球化下各国在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竞争。尤其对于我国民族地区来说,必须站在新的发展战略上,解放思想,立足于本地区的实际,使之融入全球化的体系之中,抓住全球化的机遇来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民族地区的人口素质。当今经济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经济全球化导致了竞争的日益激烈,民族地区要想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站稳脚跟,发展经济最根本的是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口素质。我国民族地区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水平总体不高,这进一步影响了民族地区的发展。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就要立足于本地,引进更多的人才,或者将本地人才输送出去接受培养,最后回到本地区做贡献。并且,民族地区要重视基础教育,多为劳动者提供学习的机会,逐步培养出一批高素质人才为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民族地区应立足于本地实际发展特色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民族地区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内外市场的双重压力。民族地区在激烈的竞争中,只有抓住机遇,立足于本地的优势来发展特色经济产业。西部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许多稀有金属储量都位于世界前列,可以利用其资源优势来发展特色经济,如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冶金业。民族地区仍有许多优越的发展畜牧业的条件,如西藏,内蒙古的畜牧业。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也十分丰富,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这些可发展为特色旅游产业,会吸引更多的游客观光旅游,这可带动该地的经济发展。民族地区应尽可能立足于本地区的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并使这些产业成为带动民族地区发展的支柱产业。

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投资不足是阻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又一障碍。一方面,民族地区要加大投资力度,并且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资。另一方面,民族地区要改善投资环境,利用政策争取国家资金,防止重复建设,加强重点产业建设。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利用外资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我国民族地区所吸引的外资比重远低于东部地区,这也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之一。

加速制度创新,扩大对外开放。美国新制度经济学家诺思认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制度的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民族地区应着力于制度创新,要进一步加快市场机制的改革和完善,加强政府的宏观调空,改善生活服务环境。我国西部地区之所以落后于东部地区尤其是沿海地区的发展,其原因之一是东部地区受到了制度创新所带来的利益。民族地区要受到传统的计划经济思想,发展相对滞后。因此,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民族地区应致力于制度创新,扩大对外开放的程度。

经济全球化对于各个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对于我国民族地区来说亦然。民族地区只有立足于现实,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加快制度创新,改善投资环境,使民族地区的人才,科技,教育的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最终实现国家的全面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黄健英,萨如拉.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战略.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2]卢铁城,张忠元.中国西部民族经济.四川辞书出版社,2000.

[3]杨干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西方经济学的科学因素篇4

摘要:理性化是西方管理模式的基本特点,是西方企业取得成功及其管理学繁荣发展的根本动力。文章在对管理理性化形成的制度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制度因素并不是管理理性化形成的充足条件,而人文因素才是管理走向不同模式的内在驱动力,西方的人文精神才是管理理性化形成的动因。

关键词:管理理性化;制度因素;人文动因。

回顾西方企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它们能有今天的成功以及引以自豪的管理理论体系,完全是和它们在管理中所体现的理性化密不可分的,这种理性化正是西方人文精神在管理领域的集中体现。可以认为,在西方管理学体系中,理性一直以来都占据着核心地位,人们对理性的假设是普遍存在的,并具体表现为科学化、制度化、科层化等外在形式。[1]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认为,近性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与各种理性的制度因素及西方特有的人文因素、文化结构分不开的。而在西方管理中所体现的理性化因素则完全植根于这种理性的资本主义精神,因此我们在对管理理性化的形成机制进行探讨时也离不开制度和人文这两个层面的因素。

一、形成管理理性化所必要的制度因素

(一)商品文明与经济理性的形成

管理文明根源于成熟的商品文明,管理理性化产生的先决条件是理性经济环境的存在,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完全演进是西方管理学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在商品文明中,每一个经济主体都遵循“理性人”、“经济人”的假设,其行为都是基于个体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这种经济理性决定了企业管理行为必然呈现出理性化的色彩。

(二)产权制度的法律保证

产权明确才能权责清晰。一个在法律上强有力的产权制度能够明确界定交易边界,有助于规范经济主体的行为,使其形成稳定的收益预期,从而提高社会合作效率。产权制度在市场经济中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够通过制度的力量塑造出有着强烈逐利欲望的健康经济主体,使企业的财产权和剩余索取权有着明确的收益人,保证企业所有者的各种经济行为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的理。

(三)企业家和职业经理阶层的出现

管理理性化造就了企业家和职业经理阶层,反过来,这一阶层的形成又成为保持管理理性化的重要基础。企业家不是一个实体概念,而是一个职能概念;不是一个持久不变的职业状态,而是一个不断变动的理性选择。因而,不论是熊彼特,还是其他经济学家,都是从职能上来定义企业家的。比如,熊彼特就认为企业家是从事“创造性”破坏的创新者,突显了企业家理性精神的核心和实质。

(四)健全的人才交流市场

从整个社会来看,健全的人才交易市场能够保证每一个企业的活力。没有人才的合理流动,也就无法实现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直接导致企业的用人行为缺乏理性。只有在一定的人才市场压力下,企业内部才能按照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的原则建立起人力资源的管理体系,才能实现在企业发展的同时获得个人的成长。因此,合理自由的人才流动是企业管理行为及其员工工作方式理性化的基本保证。

(五)完善的价值评价机制

企业中一套良好的价值评价机制不仅有利于引导企业的经营行为,而且能够极大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通过价值评价机制可以促使企业克服短期行为,从而理性地将企业的近期利益和长远目标结合起来。同时,对于企业员工而言,完善的价值评价机制将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有机地联系起来,通过业绩考核在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对每个成员的价值和贡献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促使每个成员的工作行为趋于理性化,以达到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双赢的局面。

二、人文因素才是形成不同管理模式的内在动因

上述各种制度层面的因素对于管理理性化的形成是必不可少的,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引导管理理性化的产生和发展。但是,我们在广泛穷诘各种制度条件之后,发现这些并不是管理理性化形成的充足条件,应该看到,在一些社会中这些因素并非完全阙如,但依然很难在管理中形成理性化,比如中国在经历二十多年的改革实践后,可以说上述制度因素已经有了一定的发育,但管理理性化因素在企业中仍然遇到很大的障碍。而在西方社会里,当这些制度因素一旦具备以后,管理理性化也就顺乎历史潮流地自然表现出来,为了探究这其中的巨大差异,我们必须把研究的目光投向能够表现不同社会文化的人文因素。

应该看到,人文因素才是管理的母体,它是管理走向不同模式的内在驱动力。正如美国学者丹尼尔·雷恩(Daniel)所说的那样:“管理思想不是在没有文化的真空中发展起来的,管理人员往往会发现,他们的工作总是受当前文化的影响。”[2]不同社会的文化背景、人文因素会产生不同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人际交往方式,因而其管理思想、管理行为和管理手段也就各有差异。我们可以认为,人文因素作为一种内生变量在东西方不同企业管理模式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不同,是人文文化、伦理文化,它强调人性本善,长于协调人际关系,追求群体的和谐。和西方的防范性管理不同,东方管理具有引导性的特点,即通过特定的途径,使员工接受企业准则和伦理,从而形成自我管理、自觉管理的特点。这一管理不妨称之为“柔性管理”,其最大的优点就是突出了人性的重要性,加强了对人基本信条和价值理念的关注,但是,在以“情”为纽带进行管理的同时,忽视了“法”的重要性,增加了企业管理中的随意性和主观性,表现为管理行为散而乱,并且依赖群体的惰性思想,抑制了个人创造力的发挥。[3]

东西方文化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不能绝对地否定其中的任何一种,但也要清醒地看到两者都有不利于管理发展的消极因素。在中国企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一方面我们要肯定和承认东方管理模式中积极因素,而另一方面,我们企业中表现出来的严重缺乏管理理性的现象却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和思考。而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近代工业革命与西方文明相结合的产物,自弗雷德里克·泰罗(FrederickW.Taylor)提出科学管理以来,管理学的发展便始终带有西方理性化人文精神的全息特征。因此,我们应该分析一下西方人文精神在其管理理性化的形成过程中是如何发挥巨大的驱动作用的。

三、西方人文精神与其管理理性化

(一)西方传统的个人自由主义

个人自由主义原来的含义不过是指政治上的民主、自由、人权,后来发生了重大的社会意义转变,西方人把个人自由主义贯彻到经济和政治制度中,成了西方传统精神中最为独特的理想主义。个人自由主义强调以人为本位的人权、民主、自由、平等,强调个人成就和个性至上,在西方看来,只有靠个人去奋斗、拼搏和冒风险,而不是利用投机取巧、歪门邪道的方法创造出来的成就才是真正的本领,因此在具体的行为表现上更趋于理性化和个性化。西方人对自由的探求侧重于向外,以发现世界和改造世界为达到自由的途径和手段,这就促使人们去创新和进行发明,人们更容易接受新思想和新技术,而很少考虑某个专家或权威的理论和看法,所以科学文化在西方得到广泛的传播。基于这种个人自由主义,西方人反对在前人的成就中去探索有利于事业发展的东西,而主张进行独创。在这种个人自由主义的人文精神下,理性得到了孕育,企业家阶层以其创新精神在社会范围内迅速崛起,为企业的发展和理性管理的形成提供了动力。

(二)西方“天人相分”的思维观

西方思维方式倾向于天人相分(主客相分)。长期以来,西方哲学史上占主导地位的是二元论,亦即认为世界是由物质和精神两个各自独立、性质不同的本原构成的。早在古希腊时代,先哲们就将人与自然分割开来。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家们关注的对象主要是自然,而人本身则在哲人们的视野之外。到苏格拉底时,他已经认为“心灵是唯一值得研究的对象”。也正是由此开始,西方文化中就出现了关心人与关心自然的分野,这也正是“天人相分”思维方式的体现。尤其是到了中世纪,人不但与天相分,而且成了天(亦即神)的奴婢和臣民。近代以来,随着人性的解放和科学的发展,人们不仅把无形的天(亦即神)踩在了自己的脚下(如尼采“上帝死了”的宣言),同时,还开始向有形的天(即自然)开战。伴随着人类征服自然过程中的节节胜利,科学精神与理性分析亦得以发扬光大,在近现代的西方文化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并影响到了包括企业管理在内的诸多人类行为。“天人相分”这种在对立中求统一的思维方式使西方人对客体的分解能力强,具有分解思维、逻辑思维的特长,善于将事理细密解剖和层层推衍。西方的管理理性化正好符合了西方人的这种思维方式,这也正是为什么泰罗制这种科学管理方法能够在美国推行开来的原因之一。

(三)韦伯宣扬的西方资本主义精神

韦伯是第一个积极宣扬西方资本主义精神的学者,他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不仅把资本主义看成是一个经济制度范畴,而且把它当作一个文化学范畴。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的形成是以欧洲理性主义为精神基础、以理性的具体核算为集中体现的,具有一套独特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的文化体系。这种理性的资本主义精神表现为合理而有系统地追求预期利润并节制消费的态度,并且以劳动为义务,以履行个人的职业责任为天职。其理性之处,不在于增强人们对金钱的欲望,“资本主义更多的是对这种非理望的一种抑制,或至少是一种理性的缓解”。[4]而在于为个人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提供一种伦理上的约束力。所以,西方资本主义精神不仅能培育出严格的自我约束力,激励人们以理性的态度对待他们的世俗工作,而且能在近代经济秩序中培育出合法地赚钱就是美德的价值观念。这种劳动和赚钱的态度最适合于资本主义的经营,而资本主义经营也正是从这种资本主义精神中吸取其最合理的精神动力。同样,作为社会人文精神在企业管理领域的缩影,西方管理中的理性化就充分体现着这种合乎理性的资本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瑞典]斯文·艾里克·肖斯特兰。管理的两面性——雅努斯因素[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2]董四代。文化观念创新和管理革命[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

[3]王明江。东西方企业管理差异的文化探源[N].中国企业报,2001-02-15.

西方经济学的科学因素篇5

发展中国西部经济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人的理解与思考,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科技发展的问题,科学技术水平的普遍提高,技术成果中科技含量的普遍增加;是观念的进一步更新的问题,观念从地方经济发展的圈子中彻底摆脱出来,能够在一定视角下对西部地方经济发展有全新的思维,能够在全国经济发展的背景中看到西部经济的出路,能够既有战略眼光,又有战略胆识与气魄;是文化素质普遍提高的问题,文化素质从低水平状况向高水平发展,使之不再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影响西部广大群众彻底摆脱贫困的最大的障碍。

一、西部大开发使西部经济进入一个全新时期,全新时期的西部经济的本质是知识经济,其中科技含量高低是第一要素,科技水平、文化水平提高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西部大开发能否持续发展下去,关键在于西部的人力资源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开发。

西部经济正在经历着两个时期:即前期的发展时期和后期的跨越时期。发展时期解决的是温饱问题,跨越时期解决的是小康问题。在前一时期,整个西部地区经济依靠科技进步、依靠市场经济的的良性互动、依托资源优势基本上实现了从贫困型经济到致富型经济的跨跃,群众的生产方式、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开始走向富裕。在后一时期,即从现在到下一世纪,整个西部地区经济能否在现有的基础上找到新的增长点,实现进一步的发展;能否依靠自己的理解,在把握全球经济和全国经济脉搏的基础上建立起完善的市场区域体系;能否依靠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变资源优势为经济

强势,直接关系到西部诸省数亿人民奔小康的问题。因此,后一时期比前一时期发展更显得重要。

1999年上半年,中央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这为西部特色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就西部大开发而言,它是中国21世纪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与东部沿海地区开发相比较,它是在积累了丰富的开发经验,积聚了一定的物力、财力,基于一定的社会认识而提出来的。但西部开发又不等同于东部的开发,不仅是因为社会条件发生了变化,国家经济体系日益完善,西部的自然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更重要的是西部开发是以一种战略的眼光、是以一种全新的思维为支撑点的。在西部开发的思路中,针对西部的能源状况和土地资源状况,科技文化要素成为诸多选择要素中的首选要素,同时,对科技力量的发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西部开发要求必须把西部经济的发展思想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联系在一起,以世界经济发展为参照系建立自己的坐标点。西部开发同时还要求最重要的是重视西部人才的培养和西部新的人力资源开发,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特别是科技力量队伍,为西部经济不断探寻更新的增长点,使西部的发展少走弯路,一跃成为下个世纪主宰中国经济的主要力量。显然,西部开发的新思维中核心因素仍就是人力资源的开发问题、科技力量的发展壮大问题。

西部大开发所形成的新经济的本质是知识经济,这不仅是因为它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重要的是它顺应了知识经济时代的潮流,给西部传统的耕作方式、经营方式注入了新的内涵,新的发展因素。当环境资源被充分利用之后,在西部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只能依靠科技的投入;依靠知识的力量;依靠管理方式的创新。西部经济大开发要求发展西部经济不能再走传统经济的老路,必须加大知识投入,增加科技含量,依靠科技进步来实现新的增长。对于西部农业经济的发展,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农业开发中依靠知识力量使成本降低,技术含量增高,而且要求在后期的市场化过程中必须以技术为先导,走开发、产出、销售一体化的路子,走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在这里,科技含量要素毫无疑问地成为第一要素,科技的稳步发展,文化教育的大力普及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从西部的陕西、甘肃、宁夏、贵州、四川五省的调查结果看,人均GDP都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5%以下,劳动力市场文化水平诸要素平均值偏低,人才外流、断流现象依然严重,在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技术含量不高。就主要工农业产品科技含量平均值测算,高技术成分偏底。在运用新的知识、采用新的技术、实施现代化的管理措施方面,整个西部地区比东部沿海地区滞后一到两年。就一个经济现象生成过程而言,能否进入市场、能否开拓市场、能否占有市场、能否驾驭市场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西部经济发展由于本质上不同于东部沿海,因此,西部经济必然是区域特色经济林立,各种发展模式并存的现象。在西部独特的经济现象生成过程中,需要随时对每一时期科技含量水平和人力资源状况进行判断和评价。西部目前的情况是在产品开发初期注重一定的的技术投入和一定技术力量的培植,而在其他环节则相对不足,特别是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之后,技术创新、管理水平、市场占有方面缺乏后续手段——在产品的推销、市场的拓展和稳定方面技术力量严重不足。在人力资源方面,由于劳动者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包括决策者和执行者,战略性人力资源和战术性人力资源严重缺乏。从世界经济发展和全国经济发展状况判断,新的经济时期的到来必须依赖科技力量的提升、新的人力资源的培植,依赖知识创新体系的建立,依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吻合。如果没有这些,再大的发展战略都是没有前途的。

西部所需要的战略性人力资源和战术性人力资源是西部开发的核心资源,其中战略性人力资源侧重于西部的发展战略研究,战术性人力资源侧重于西部当前的发展政策研究和执行措施的研究。依靠一定的技术力量和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人才实现战略研究是可以的,但发展政策研究和执行措施研究这两方面的人力资源目前西部都显不足。从西部发展的情况分析,战术性人力资源主要是各级政府的决策者和具体措施的执行者,即各级政府部门的公务员,发展西部经济这些人是指挥者,是具体实施者,是经验的创造者,是推动农民进入经济领域的主要力量——要把农民从传统经济圈子中引导到市场经济的发展氛围中,通过示范带动、政策规制,积极鼓励使他们增强自觉性、增强主动性,从而是西部经济的发展形成规模、形成特色经济强势。

公务员队伍是否可以作为新的人力资源来看待,笔者认为在西部地区是可以这样看待的。西部是经济贫困地区,长期以来由于劳动者素质偏底,西部经济始终不能摆脱徘徊局面。从人力资源开发角度看,想在瞬间通过一定的力量来改变劳动者文化素质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利用现有公务员队伍的力量并使他们成为新的人力资源不仅是一种需要,而且是一种可能。让公务员进入西部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有利于西部地区新的人力资源的配置。依靠他们创造性的工作,依靠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经营管理思想的现代化,无论农业经济还是工业经济都能渗透一定的文化理念,从而在西部不同的区域形成独特的经营模式。这是西部经济的发展路子,有利于西部实现新的经济腾飞。

二、西部各级公务员队伍是发展西部特色经济的重要人力资源,是连接市场(公司)与农户(个体经营者)之间的纽带。针对西部开发的实际状况,政府对公务员队伍应该有二元标准。

西部大开发及西部特色经济的发展就目前状况而言,还很难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特别是很难变成农民的自觉行动。在西部广大山区,黄河沿岸地区、西南岩溶地区、红壤丘陵地区及西北荒漠化地区,农民靠天吃饭的观念没有多大的改变,对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的意义认识不足。在广大的原区农村和大中城市的郊区地带,农民虽有一定的思想觉悟,但市场意识及自觉开拓市场的能力因文化水平不高而受到限制。同时,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都缺乏一定的发展基础与之适应——特别是人们经济观念的转变与市场经济意识的培植。西部现有的各级各类公务员是技术专业类人员之外的重要力量,作为新的人力资源,这些人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素质高,接受能力强,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是开发西部,发展特色经济的重要工作。西部现有公务员队伍具有这样的优势:⑴、公务员队伍庞大,政府机构臃肿,职位空悬,人事脱节。把一部分公务员从繁琐的事务中分离出来,让他们把主要精力用在西部开发所带来的新机遇的创造上,用在当地经济发展的新思路上,既有利于目前进行的政府机构改革,又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知识水平高,接受能力强的优势。⑵、公务员参与经济的发展,如创建经济实体,承包荒山荒坡,发展经济林木,治理小流域,发展生态农业等等,主要发挥其指挥、示范、督促之功能。在西部地区,公务员可以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应该允许他们采取租赁、承包等多种办法搞规模经营、高效益经营,引导和带动周围农民把主要精力用在规模经济的发展上来。⑶、让一部分公务员进入流通领域引导农民闯市场,推销农产品,可以保证西部经济朝着健康稳定有序的方向发展,以弥补农民自发闯市场盲目性过大的不足。这里,公务员进入流通领域是有政策规定的,但这并影响公务员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公务员在这其中只要不以制定特殊政策为个人谋利益就应该允许其发展,当农民能够在特色经济中挥展自如时,公务员再退出来。调查发现,在陕西省北部的一些县市,有的公务员承包农民手中一定数目的果园搞果树经营,有的人租赁一部分土地搞果树栽培实验,有的人利用闲暇时间搞果品推销等。通过这些人的实践,周围的农民不仅学到了技术,而且学到了一定的管理思想,起到了典型示范、引导带动的作用。《公务员法》和有关规定虽然限制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但对于特殊地区,特别是象西部一些经济长期欠发达的地区,应该允许有这样的二元政策在一定的时间存在,其中利的一面大大超过弊的一面。

公务员作为发展经济中的重要人力资源被充分开发之后可以从根本上扭转西部经济带动力量不足的局面。公务员作为中间纽带,一手牵着农户,一手联系着市场,从根本上就可以激活整个发展局面,形成特色经济的大环境。从我们在西部部分省的县级调查情况看,实际上许多县政府的主要力量已自觉不自觉地正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包农户、上产品、跑市场,已经形成了参与经济领域活动的声势。

我们认为,在发展经济的整个过程中,西部地区的基层决策者特别是县乡两级领导者应该树立“老板”意识、“商人”意识,从而担负起做全县全乡经济营销大文章的重任。目前看,西部地域辽阔,物产也较为丰富,但农民自发闯市场的能力大大低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农民,所以市场发育不健全,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靠农民一家一户搞经营,实现规模效益是比较艰难的。如陕西北部的山杏、仁用杏发展,一家一户栽植可以,但一家一户个体营销是不行的,也难以形成规模经济;黄河沿岸的红枣一家一户也可以栽植,但一家一户经营则是不行的;陕西子长的洋芋,洛川、黄陵的苹果,黄龙的核桃等如果仅仅停留在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营销过程中,那么,经济的规模效益是无法体现的,也不可能变成实现小康的真正力量。因此,西部发展特色经济过程中必须有人担当老板重任、必须有人成为职业商人。在经济进入发展轨道的初始,一个县一个乡主要决策者应该是老板、应该是商人,进而带动农民和更多人的商人意识、老板意识崛起。

三、在发展西部经济的过程中西部的政治优势资源优势必须有新的嫁接点,人力资源的开发必须有新的切入点,即必须从根本上重视公务员队伍中知识力量的培植,必须发展当地的文化教育事业,把高素质的文化队伍、科技队伍与政治优势、资源优势结合,增强二者的可信赖度,并使之能够转化成强劲的经济优势。

西部有全国其他地方不可比的资源优势,煤炭、石油、天然气,丰富的水力、良好的畜牧业;西部也有全国不可比的政治优势,江西瑞金、井冈山,贵州的遵义,广西的百色,陕西延安及云南四川的许多地方都是革命根据地,但几十年来,这种资源优势、政治优势始终是低效益发展、低水平工作寻找外部援助的一种理由,始终是西部经济寻找施舍的出发点。由于自身的不足——低管理水平、低文化教育、低科技水平,所以每一次外援争取到的优惠条件都低效率转化,起不到推动经济根本发展的目的。

资源优势和政治优势的存在是一种客观,如何使它被一种高文化素质的人依托,这是西部发展自身特色经济中必须有的一个新视野。西部经济的落后,根本上是文化水平的落后,科学技术的落后,人力资源质的方面不能得到根本的改变。改革开放二十年发展所取得的经济成绩是与低基数的基础相对应的,基本上是从土地、资源、原材料的初级转化过程中获得的,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性并不突出,但进入经济大开发发展阶段之后,仅靠土地、矿产资源、原材料方面的优势已经不够,必须依靠科技水平的提高;必须依靠劳动者文化素质的提高;必须依赖人力资源质的方面的改善,才能是土地的潜力、矿产资源的潜力、原材料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培植知识力量,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必须摆在与发展经济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来。

知识力量培植和人力资源质量提高包括技术力量和文化力量两部分。目前,对技术力量的培植主要是这么几个方面:㈠、西部各省应扩大本地大中专院校在本地的招生规模,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招收更多的高中毕业生,力争使他们成为适应本地经济发展的人才,并能保证这些人才在本地得到充分的消化与吸收。同时,加大西部各县(区)职业技术培训力度,增大培训面,按发展时段培训不同层级、不同类别的农民技术人才。㈡、对公务员队伍中的分流人员、教师队伍中的富裕人员和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毕业的学非所用的部分毕业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从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开设相应的课程,使他们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并能成为新的技术力量。㈢、通过送出去的办法培养西部发展所需要的各级各类高级技术人才,确保各地高级技术队伍的稳定。要把那些已经有一定专业特长的优秀人才包括优秀管理人才送到国外有关的高等院校、农庄、新技术开发区培训,送到国内一流大学培训,送到沿海开放地区更新观念,每年一批,逐年优化,最终能够形成自己拥有的高级技术力量,保证在西部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中高级技术力量的连续发展。㈣、真正发挥西部乡、村两级农民技术学校的作用,每年利用适时时机邀请专家、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示范讲学,引导农民掌握实用技术。在陕西省的武功、礼泉、洛川、志丹等地,邀请专家技术人员到农村讲学已成为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有的技术人员几十年如一日传授经验,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而且带动起一大批农民技术骨干,使生产的技术含量大大增强。

对文化力量的培植主要是发展教育事业,普遍提高劳动者整体文化素质,即包括对市县领导干部文化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整个西部教育发展参差不齐,城市发展水平较高,偏远地区则非常落后,教育的发展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也与西部的政治地位极不相称。由于文化的落后,西部多数地方的外部形象依然是贫穷和落后,反过来影响了西部的政治优势。要开发西部经济,实现奔小康的目的,如若再不从本质上解决教育问题,那么,发展西部经济的速度势必要受到影响。就目前而言,解决文化力量的培植问题必须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㈠、要首先解决市县乡三级政府决策者知识老化的问题,充分发挥各省(自治区)县级党校的作用,定期进行经济理论知识、法律知识、文化知识的培训,进行有关学科前沿知识的培训,使他们能够始终把握知识发展的脉搏,从而增强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意识。同时,市一级党校要真正成为干部接受再教育的基地,发挥他们服务经济建设的功能。㈡、完善农民业余技术学校的管理体系,充分利用农闲时间对农民中的技术骨干进行技术培训,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不定期组织他们到外地参观取经。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确实影响和带动周围农民学技术的热潮,使农民由被动接受技术知识转到主动接受技术知识。㈢、要切实加强对基础教育的投入,要对基础教育的目的有明确的认识,即在重视高考升学率的同时也要把培养普通劳动者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来完成。对整个西部地区而言,即使高、中考升学率达到了50%,也还有50%的高中毕业生要从事普通生产劳动。如何把这一批人培养成合格的有文化的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力量就成为各省(自治区)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西部地区依靠希望工程的资助各地的教育设施近年虽有一定的改善,但师资结构仍就不尽合理,限制了各类人才的培养。加之经济的贫困导致正常的教育投入不能及时到位,某中程度上限制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明确培养目标,增加教育投入是改变教育基本状况、服务经济建设的首要工作。“”版权所有

有了得到充分开发的人力资源;有了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有了高水平的管理者队伍,在此基础上科技力量能够不断得到提升,科技水平能够得到不断的发展,那么,西部的资源优势、政治优势就能显示出强进的经济优势来,西部经济也就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就一定能够突飞猛进,西部人民奔小康的目标就不仅是一种可能,而且会变成一种必然。

西方经济学的科学因素篇6

关键词:人力资本;差异;因素;模糊分析

一、国内外人力资本研究状况

(一)国外人力资本研究状况

柏拉图的教育对经济作用的理论是人力资本思想的源头。随后魁奈、威廉・配第、斯密、李嘉图、萨伊等在不同程度上提出了劳动、教育的投入是财富的重要源泉。马歇尔对人力资本的形成及投资问题进行了研究。

(二)国内人力资本研究状况

区域人力资本则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每一个人通过投资所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能力、健康等因素的整合。国内学者研究: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人力资本的评估,影响人力资本差异的因素等。凡是能与人力资本搭上边的方向如地理学、经济学、人口学等都对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国内也有一些突破如在人力资本的产权问题,主张的人力资本产权对人力资本者本身所有的企业控股权和剩余索取权[2]。

二、我国中东西部人力资本差异因素分析

(一)差异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建立我国中东西区域人力资本差异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区域人力资本的差异主要受经济发展的需求程度X1(GDP增长率、农产业占GDP的比重、人均地区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固定资产投资额、外商直接投资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人力资源的基本供给能力X2(总人口数、就业人口数、城市化水平),教育科技的投入力度X3(高等教育职工人数、人均教育经费支出、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科技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企业专利申请数),医疗保健的投入力度X4(医疗卫生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人均医疗保健支出、每万人拥有的医疗保健机构的数量、每万人拥有的医疗机构医生数、参加工伤保险人数、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人口迁移费用的支出力度X5(城镇居民人均交通通讯费用、农村居民人均交通通讯费用、城市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数、城市每百户拥有互联网数),社会环境影响力度影响X6(失业率、消费价格指数、对外贸易依存度)。

(二)单因素对中东西人力资本差异的影响

采用综合模糊的方法计算各因素对我国中东西人力资本差异的影响程度。其中,用变异系数计算权重,用最大最小值法确定隶属度矩阵。以上指标的原始数据由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上的数据整理而得。通过计算得到可以得到各个二级指标的隶属度矩阵及相应权重,从而计算出各二级指标的综合评价值。用模糊评价值可以看出,经济发展的需求程度X1,人力资源的基本供给能力X2,教育科 技的投入力度X3,医疗保健的投入力度X4,人口迁移费用的支出力度X5,社会环境影响力度X6对东部人力资本水平影响最大,也就是说东部在这些方面的优势都比中西部强,其中西部这些因素最弱,对西部人力资本水平的影响也弱。但是第5个因素即人口迁移费用的支出力度X5对中部人力资本水平影响最小。

(三)区域人力资本差异的影响因素重要程度分析

通过变异系数,可以计算出二级指标综合权重W,如表所示。

区域人力资本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

指标经济发展的需求程度X1人力资源的基本供给能力X2教育科技的投入力度X3医疗保健的投入力度X4人口迁移费用的支出力度X5社会环境影响力度X6

权重0.3270.0760.2600.1550.0970.087

位次162345

经济发达的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即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很大为就业提供了大量机遇,增加了人力资本的存量,人均收入也会提高,促使家庭改善对教育的投资;在外商投资多的情况下也会促使企业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素养。科技研究的投入是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最直接的因素,较高的科技投入可以直接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鼓励人们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及能力,也会吸引许多有抱负的人才的流入。我国人才流向的总体趋势是由西流向东,东部对外省人才的吸引力比较大,净流量逐年上升,中部人才流入流出基本上持平,西部地区基本上流出大于流入的量。社会环境的影响虽然不如其他四个指标作用明显但是不可忽视,但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供给充足,所以形成人力资本上,劳动力供给影响程度最小。

三、我国区域人力资本差异缩小的对策分析

(一)协调区域经济的发展

政府要对中西部实施优惠政策以吸引外商的投资,支持发展第二三产业,为农业中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只有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地区的人均收入提高了才能加强投资,留住部分人才。以西部为例,西部地区要充分利用其所有的优势来发展特色经济。劳动力的成本比较低等的优势,要转变粗放的经济的发展模式,发展兼有当地特色的经济,充分挖掘资源优势以实现经济的而发展,居民人均收入的提高。

(二)提高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

要保证人力资本的投资额占GDP的比重是不断提高的,尤其是中、西部更应该增加投资的额度。地方要把大部分的教育经费投资入义务教育,保证他们的绝大数人口都能接受基础教育,以此来尽量缩小与东部的差距,而不是在高等教育上盲目的追随。就东部地区来说,企业也是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的重要主体,职工教育培训是重要形式之一,公司的就是要培养开发高层次的技术与管理人才,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基层的新的员工。

(三)推动人力资本流动

劳动力是人力资本的载体,劳动力的流动不仅是人力资本在区域间的转移,而且是人力资本在地区间的转移,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一是应该注意培养专业对口的人才,让他们专有所用,技能得到发挥;二是政府应该提供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来吸引人才的回流,制定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的措施,培养人比如争取提高工资的水平基本与东部持平,同时在医疗保障,及住房补助方面实施优惠的政策。

结语

本篇文章通过搜集《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公布的各个指标的数据,并进行数据的整理与组合,对东中西的人力资本水平的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同时采用变异系数、模糊综合分析等工具对指标进行排序分析评价。通过研究发现东中西部人力资本水平差距显著,并且主要是经济因素与投资因素的影响。(作者单位:辽宁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方春英.中部区域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35.

[2]方竹兰.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是一个趋势[J].经济研究,1997(6):36.

[3]李玉江.区域人力资本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213.

[4]刘慧.镇江市经济增长因素分析[D].江苏: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7.

[5]吉彩红.人力资本与中国经济增长[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58.

西方经济学的科学因素篇7

Abstract: As a new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level in some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recent years, the curriculum design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re still in the exploratory stage. Western economics teaching is no exception. 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s the teaching orientation of western economic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n this basis, combined with its own teaching practice,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in the western economics teaching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advantages of undergraduates learning,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a number of teaching reform proposals.

P键词: 职教本科;西方经济学;课程创新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western economics;curriculum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2-0256-03

0 引言

职教本科生是近年来在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出现的本科生群体,他们来自技校(技工学校)、中专(中等专业学校)或职高(职业高级中学或高级职业中学),经过单独对口统一考试合格后,进入一些地方高等院校接受本科高等教育的特殊群体。

西方经济学作为职教本科财经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在地方本科院校职教本科财经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但是,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对于职教本科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并没有针对理论基础相对薄弱但实践技能相对强的职教本科生的这一最大实际,而是照搬普通本科的教学设计,或者在职教专科西方经济学的基础上简单增加教学内容与课时。这样不可避免地造成西方经济学课程学习效果的偏差,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严重偏离了职教本科的培养目标。

1 基于培养目标的职教本科西方经济学教学基本定位

1.1 职教本科不同于普通本科

职教本科与普通本科共同构成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全日制本科层次。但二者的区别,不仅在于生源不一样,而且在于培养目标不一样。高等职业本科是2014年国务院提出的一个新的教育体系,主要目的是为了顺应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总趋势,解决我国高级技能人才紧缺的迫切问题。职教本科教育则区别于过去的普通本科教育,理论和实践两手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学生毕业之时即具备一定工作能力,毕业生以其理论和实践并重的综合素质在人才和劳动力上独树一帜。而我国普通本科目前仍主要是以理论教育为主,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所以在培养目标上,职教本科培养的是适应经济实践和生产实践第一线需要的高级应用性技术人才,而不是传统的理论型、学术型或研究型人才。

因此与普通本科相比,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上,职教本科教学的侧重点不在于过多的理论假设和模型推演,而在于基本概念与经济实践的融合讲解、基本原理在经济实践中的应用分析等。

1.2 职教本科不同于职教专科

从上述也可以看出,职业本科教育既重视理论塑造又重视实践训练,一方面通过扩大理论视野、丰富理论知识,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理论素养、培育严谨的理论思维,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实践技能的训练,让他们形成比普通本科生更强的工作适应能力、持续的操作能力及创新素质。而职教专科主则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培养一般性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特别是面向车间及生产线的操作性人才。所以,职教本科在课程设置上,应在专科课程技术性、实操性和实践性的基础上,适当加强理论思维的训练,拓宽学生的理论视野,让学生在全面的理论知识的武装下,具备强适应性,避免因理论知识的不足而形成的思维局限,从而在毕业之时,可以快速适应工作,并在此后的职业生涯中拥有可持续的创新能力。

因此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上,与职教专科相比,职教本科教学的侧重点不在于西方经济学基本概念的简单介绍和基本原理的简单应用,而在于经济学范畴的较深入理解,并让学生掌握专科阶段可能未深入理解的西方经济学原理,从而既避免职教专科生单一的模仿执行状态又避免普通本科生的理论与实践可能脱节的现象发生。

2 职教本科生在西方经济学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基础知识水平底,对数学内容难以接受

每个学科都有自身的知识体系,西方经济学这门学科也不例外。职教本科生在中职院校没有接触过西方经济学这门课,但西方经济学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高等数学知识。而大多数学生虽然在大一第一学期都学过“微积分”这门课,但到第二学期问他们具体学习了什么内容,很多同学都说不上来了,总的来说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他们已经忘得也差不多了。所以现在一些西方经济学教材的内容,对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的职教本科生来说很难理解,所以需要对职教本科生进行理论基础知识的补缺补差。

2.2 对大学教学方式变换不适应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讲究教师主导的“满堂灌”,同样一门课安排课时多,许多知识点教师反复精讲,而且大部分教学内容的教学都在课堂中进行,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体现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而大学教育,特别是大学本科教育提倡的是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只是起一个引导作用,因此大学教育,特别是大学本科教育,相比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而言,教学内容更多,教学进度也更快。因此至少对大学一二年级的职教本科生而言,由于他们仍然喜欢填鸭式学习和题海战术,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均已根深蒂固,故对大学的授课模式很不容易适应,也不愿主动改变。

2.3 对西方经济学学习难以提起兴趣

西方经济学虽然名为经济学,但其实很抽象,与经济实践并不直接“融会贯通”,特别是微观经济学部分。因此多数学生普遍有这样的心理:西方经济学如此抽象、晦涩难懂,与我所学的专业没什么关系,与我毕业以后从事的工作没什么关系,而且,西方经济学学习的好坏也不影响我今后的生活,所以听不懂就听不懂,顺其自然吧。也有的职教本科生,囿于他们的知识视野和思维局限,认为自己知道怎么做就行了,不用知道为什么这么做,能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就足够了。

3 职教本科生在西方经济学学习中存在的优势

3.1 对经济实践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职教本科生来源于中职学校,他们在中职阶段学习了一定课时的专业课程,有的甚至参加了一定的生产生活实践,因此,相比较于普通高中毕业生,他们对经济实践积累了一定的感觉和感性认识。而西方经济学作为财经类课程,作为对经济实践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如果学习者具备一定的生产生活经历与经验,无疑有助于学习者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所以说,相比较于普通高中毕业生,职教本科生学习西方经济学乃至其它财经类课程,在可接受性这一点上,是有一定优势的。

3.2 思想较为活跃,学习思路较为开阔

同样源于他们的学习与接受教育的经历,他们较之于普通高中毕业生,较少经受应试教育的训练,虽然在基础理论以及数学训练上逊色于普通高中毕业生,但正由于较少经受应试教育思维固化的影响,他们思想较为活跃,学习思路较为开阔。

据笔者的观察以及与他们的交流,了解到他们之所以在课堂学习中显得较为沉闷,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基于自己出身(学校)的自卑心理。而实际上,当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形成更贴近他们的教学氛围时,他们对西方经济学的学习“感觉”就会被适时激发出来,得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4 职教本科“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建议

4.1 因人制宜,改进教学手段

职教本科生虽然来自中等职业学校,但具体来自技校(技工学校)还是中专(中等专业学校) 或者是职高(职业高级中学或高级职业中学),他们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应该注意到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按照学习者不同的个性,开展课堂教学,就显得异常重要。而且如果辅以良好的教学方法,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效果会更好。因为良好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而且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内在动机发挥作用后的学习成就感。

笔者在一次西方经济学的期末考试后,与职教本科生交谈时得知,他们中大部分之所以西方经济学考得较差,固然由于他们自身的知识基础较为薄弱,但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手段的落后:有些西方经济学教师在课堂中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僵化呆板――先讲概念,再展开原理,接着画出图形,最后进入课后练习(有的甚至连课后练习都没有),套路固定,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以教师为中心,基本没有体现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教学和考核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在实际的西方经济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并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西方经济学学习热情。

4.2 发挥经济学的实践性,增加授课的趣味性

西方经济学体系包含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类,其中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以及宏观经济学中的宏观经济政策理论所涉及的有关消费、生产、经济政策等知识,职教本科生在中等职业教育中都已经或多或少接触过一些知识。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他们大多数认为以上相关章节内容,他们较为感兴趣,但同时也觉得教材编写过于抽象,从而大大降低了他们的学习效率。所以笔者建议,在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开场白宜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案例,引起学生兴趣,引发他们的思考与辩论,再开始讲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此外,西方经济学教育中存在很多的知识点,教学大纲中并未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穿插这些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通过引导的过程回归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这样可以降低学生的畏难和急躁情绪,提高学习效率。

4.3 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改变教学模式

“互联网+教育”以其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学习空间的泛在化以及学习内容的丰富化等特点使高校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现在的互联网为大学生提供了微课、MOOC、精品资源在线课程、网络公开课等各种优质在线教学资源,使越来越多的学习者渴望现代教学手段能对他们的专I或非专业学习带来一定的帮助。在面向职教本科生的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大学教师应结合职教本科生兴趣广泛、喜欢寻求变化的特点,及时利用“互联网+教育”提供的的时代机遇。

笔者在实际的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就发现利用了互联网视频和音频的现代教学手段的课堂教学效果某种程度上远远超过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的课堂,从而提升了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加林,王晓军,周发明,李晚芳,彭分文.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五个三”教学改革体系创新研究――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3(23).

[2]刘生,李桃.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实践体系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1).

[3]彭现堂. 关于高校经济学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09).

[4]熊维勤.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2).

西方经济学的科学因素篇8

论文摘 要:人才流失是制约西部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该文在研究西部高校人才流失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西部高校人才流失的原因,指出西部高校应紧抓西部大开发和高校评估的历史契机,通过深化改革,完善管理体制,从而稳定人才队伍,实现跨越式发展。

人才是任何一个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资源。人才流失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单位内人才的流出,它是人才流动的一种具体的表现形式。近几年来,受社会和经济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西部地区高校人才流失严重,造成西部高校人才资源的严重不足,直接影响着西部高校教学、科研活动的正常开展和办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1.西部高校人才流失的现状与特点

1.1西部高校人才流失的现状

2002年7月,西北高校师资培训中心与西北各省区暨新疆兵团的教育厅(委)和师资培训中心,共同组成6个调研组,对西北地区所属的公办与民办两大类型、重点院校、一般本科与专科学校3个层次,综合、理工、农林、医学、师范、财经、民族、艺术、体育、职业技术等10多个门类的21所高校进行实地调查,调查发现西部高校教师流失非常严重,尤其是青海、新疆等省区,高校教师流失呈不断扩大趋势。青海省在5年内流向内地和沿海地区的高校副教授以上教师达三分之一。甘肃省从1992年至2000年底,流失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1076人,占该省教师总数8826人的12.19%。1999年至2000年底,共流失135人,其中教授24人(含博士3人),副教授37人(含硕士4人),中级职称以下74人(含博士6人,硕士44人)。

1.2西部高校人才流失的特点

1.2.1从人才流失的西部高校人才显性流失与隐形流失并存,隐形流失更为严重。所谓显性流失是指高校人才因为某种原因离开学校,其人事关系也调离学校。而隐形流失,是指部分人才的人事关系仍在学校,能按学校规定来校上班,但工作积极性不高,没有将全部精力放在本职工作上,或者在工作期间做与所属学校无关的事情,导致所在学校教学质量严重滑坡,科研水平不高。由于人才隐形流失比较隐蔽,往往不易被高校相关部门发现,因此,其危害和影响比显性流失更为严重。

1.2.2西部高校高职称、高学历人才流失严重。根据有关资料,上世纪90年代,新疆各大学的人才流失非常严重,仅新疆财经学院在1992年至1996年期间,就走了几十个学科带头人,而这些人大都是在上世纪80年代新疆花了大量财力送到内地、送到国外培养的宝贵人才。 新疆石河子大学几年前每年的人才流失率达到14%~20%。宁夏大学“十五”开局之时,学校1300多名专职教师中,硕士以上学历只有20%,大部分高学历教师流失。据统计,陕西全省高校“九五”期间硕士研究生以上的人才流失达1500多人,这些流失的人才相当于两所现代化大学的师资。 在流失最严重的时期,位于西安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每年都有七八十位教师离开。而兰州大学近几年每年都要流失十几人,其中有院士、博士生导师。

1.2.3西部高校流失的人才多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导致西部高校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师资队伍不稳定。尽管西部高校纷纷采取一些优惠政策想要稳定青年教师队伍,但是一些青年骨干教师仍然选择了跳槽,特别是不少高学历青年教师人才流失严重,这种状况不仅影响了西部高校的正常教学,而且还对许多在教学第一线工作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造成了心理上的负面影响。

1.2.4西部高校中热门专业、紧缺专业的人才流失严重。

1.2.5西部高校人才流失的主要形式有考研、调出西部地区、调出本行业转向其它行业等多种形式。

2.西部高校人才流失的原因分析

导致西部高校人才流失严重的因素原因是多方面的。对此,我们需要进行客观认识,理性分析。

2.1西部社会经济因素

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差,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思想观念不够解放,加上社会信息化水平较低,向各类人才提供的发展机会和空间有限,从而导致西部地区人才大量外流,出现“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这也是导致西部高校人才流失最直接的原因之一。

2.2西部高校自身的因素

从西部高校自身来分析,西部高校人才流失严重的现实也说明西部高校在思想观念、人才管理、人才使用、人才激励等方面存在问题。

2.2.1思想观念落后。虽然近年来西部高校也意识到人才对于高校发展的重要性,并采取多种优厚政策引进了一批高学历人才。但是在对这些人才的使用方面,依然坚持传统的用人理念,引进来的高学历人才,不是设法为其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而是根据学历和职称的高低委以相应的行政职务,使一些原本致力于科研或专业重大课题研究的人才不得不忙于日常的行政事务,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顾及科研工作,使已有的人才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2.2.2人事管理体制落后。

多年来,西部高校的人事管理一直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传统模式,行政级别制度在高校人事管理中仍起着主导作用,致使学校内部官本位现象严重。在人事管理方面,学校的管理者仍然坚持传统的用人观念,未能树立起人才战略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导致高校人事管理改革滞后。

2.2.3人才待遇偏低。虽然近年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资,高校人才的待遇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和社会其他行业相比,西部高校各类人才,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的实际工资收入仍处于中等或中下等水平,从而使不少高学历人才离开教学和科研岗位,流向高薪酬、高福利行业。

2.2.4教学、科研条件较差,远远不能满足各类人才从事教学和科研的要求。

2.2.5分配制度不健全。西部高校的分配体制中仍然存在着 “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的现象,虽然西部大多数高校按照业绩和考核结果来分配津贴,但对表现优秀的激励不足,对表现差的制约力度不强,从而不能有效激发已有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综上所述,影响西部高校人才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此,我们应该立足于西部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和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客观认识、理性分析,要从战略上正确看待这些因素。在此基础上,积极研究对策,将西部高校的人才流失现象降低到最小程度,尽量减少对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

3.稳定西部高校人才队伍的对策

要从根本上解决西部高校人才队伍不稳定的问题,一方面依赖于西部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也取决于西部高校自身能否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实现跨越式发展。除此之外,还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

毋庸置疑,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经济的发展有了很大的成效。6年多的成功实践,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已步入加速增长期。“十一五”时期是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将进一步加快对西部开发的步伐,对西部开发在政策、资金、人才上都将给以大力的扶持,这些举措,都从宏观上为进一步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的整体腾飞提供了有利条件。可以肯定,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西部地区社会经济落后的状况将得到根本改变,西部高校发展的外部环境将越来越好,社会经济因素对人才流动的影响会不断减弱。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

下,西部高校稳定人才队伍主要取决于自身能否抓住发展机遇,通过深化改革,实现跨越式发展。

3.1以高校评估为契机,深化西部高校人事管理体制改革。

西部高校应以高校评估为契机,本着“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深化高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淡化“官本位”色彩的用人理念和管理制度,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为高学历、高层次人才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学术氛围。

其次,改革不合理的分配体制,建立自主、灵活、高效的分配制度。要打破分配体制中“平均主义”,坚持以实际的工作绩效为薪资分配标准的原则,突出重点,加大弹性力度。在总量增加的前提下,按照个人完成教学、科研工作量的多少和承担责任的大小适当拉开档次。同时,实行多种特殊津贴,对于学科带头人和专业骨干教师要给于倾斜,特别是对有重大贡献的人才,应该加大奖励力度,从而将 “多劳多得、优劳优酬、责权利统一”的分配观念真正落到实处,形成一套自主、灵活、高效的分配制度,推动西部高校教学质量持续提高,科研成果稳步上升,管理体制更加完善。

第三,充分挖掘现有人力资源潜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西部引进高层次人才自然会受到经济条件、教育资源、科研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因此,从根本上解决西部高校人才流失问题,仅靠流入和引进是不现实的,必须立足于西部高校现有人力资源的实际,在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创新人才的同时,要注重现有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组合及平衡发展,努力实现能岗配置,积极依靠西部高校重点发展基础学科、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大力培养以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学科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专业学科人才,满足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人才需求。

第四,建立和完善人才培训体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教师的培训任务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在新的背景下,西部高校必须站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和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加强对人才的培训,

包括入职培训、在职培训和职后培训,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转变传统的人才培训方式,构筑学校人才终生教育体系,推动人才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知识体系,形成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的和创造活力的人才队伍。

3.2改善西部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环境。

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最关键的是营造一个有利于成长和发展的学术环境和工作生活环境,给高层次人才提供宽松自由且充满活力的环境。因此,西部高校应努力加强软、硬件建设,特别是实验仪器的投入,在满足教学的基础上,应向科研型发展。满足各类人才发展需要的实验空间和先进的实验设备。同时,西部学校应主动出去,向各级科研立项审批部门进行攻关,掌握国内外科学研究动向,各部门科学研究的主攻点,积极为本校寻找切入点,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尽可能为各类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

3.3建立西部高校人才基金。

要从根本上解决西部高校人才队伍不稳定的问题,还有待于政府的政策支持。针对西部高校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中央应该面向西部,对西部高校实施倾斜性的财政政策,并实施特殊的人才交流输送体制,以解决西部高校人才缺乏现状。设立一个西部高校人才基金,鼓励东部和发达地区高学历、高层次人才阶段性的支持西部高校。对到西部高校工作的学科带头人和博士后提供所需要的科研条件,并且提供西部特殊津贴,提高待遇。

参考文献:

[1]康维安.甘肃省高校教师培训专题调研报告.西北师资工作 2002,3.

[2]西部高校“求贤若渴” 应聘人才“淡然处之”.cn.

上一篇:目前学前教育的现状范文 下一篇:网络暴力影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