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的核心思想范文

时间:2023-12-20 14:53:22

融合教育的核心思想

融合教育的核心思想篇1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引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加以融入,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这也是和新的时展相同步的表现,只有充分的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性,才能更好的引导先进的思想影响高校学生,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理论研究,也是进一步促进教学发展的动力。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及作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能按照相应的原则,这样才能使其更加合理。首先要将理论说服和实践体验两者得到有效结合的原因得到体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以及践行是群众化以及大众化的系统性工程,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培养离不开理论的说服,同时也要能够将实践体验得到有效结合,将两者的作用充分发挥[1]。再者要能将多元并存和一元主导得到协调呈现,要积极的通过核心价值观作为主导,带动和引领其他的一些社会价值观,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思想上得以接受。另外,还要遵循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相结合的原则,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以及普遍化的一个基本要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能够将高校的软实力得到有效提升,这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要求。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并从根本上决定着文化性质以及发展的方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并有效将立德树人的理念发展课题得到落实,也是对错误的社会思潮的抵御方法,是对高校育人环境优化的重要途径[2]。通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让学生明确肩负历史使命,对大学生的良好道德风尚能得到有效培育等等。

二、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和优化策略

(一)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分析。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高校一些老师的综合知识的缺乏以及专业知识的落后等,是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一些政治老师自身的教学工作量较大,所以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将理论知识进行科学的设计。还有一些老师在政治立场上不坚定,政治的敏感性不是很强,以及有的老师在爱岗敬业的精神上不是很强,对教学工作的热情还不够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也有待提升等等[3]。这些影响因素要及时的进行排除,从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环境。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策略。

第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的实施,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分析,首先要能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队伍建设要能得到加强,不断的对教师队伍整体的责任意识进行强化。这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长期任务,所以要能从多个层面进行实施措施,教师的责任意识要能从几个重要层面进行加强,首先要牢记党和国家的责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意识形态的本质要能加强重视,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坚守政治立场以及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党中央要能保持一致性[4]。再者是要担当对教学质量责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传授得以重视,还要能考虑对每个学生的责任等。第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课堂主渠道的建设要能加强,这是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要能够主导的作用,要能引导价值的认同,推行知行合一实现思想上的统一等。再有就是要能将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得到充分有效发挥,高校对人的培养,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校园文化是重要的途径,不仅有强制性的行为规范,同时也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这就需要结合新的发展特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旨,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在这一渠道下加强学生的正确价值观的引导。第三,在当前的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能充分的利用网络渠道,占领网络媒体新的阵地,这样在教育宣传的形式上也能够丰富化。网络时代高校要能占领网络阵地,从而让其能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空间,让网络成为宣传思想政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5]。在网络技术的应用下就能够真正的对学生产生影响,加上当前的一些微博微信的流行,高校也可建立微信公众号,让学生收听微信公众号,这样就能随时随地的一些先进的思想政治内容,供学生阅读,这一方法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率上也能得到提升。

三、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对学生的正确价值观树立就有着积极作用,高校在这一方面也要得到充分重视,积极的应对新的教育发展情况。此次主要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以及作用和策略等几个层面进行的研究,希望对实际教学的进步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刘洋 单位: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何潇.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3).

[2]杨杰.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14(01).

[3]金菊.新世纪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08).

[4]何纯芳.现代传媒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2).

融合教育的核心思想篇2

摘 要:对在校大学生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独立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高校学

>> 浅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路径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探析 如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 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刍议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浅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研究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

[8]吴海燕,张耀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刍议[J].科教导刊,2014,(4).

[9]李亚莉.独立学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以西安某独立学院为例[J].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6,16(1):12-14.

[10]袁贵仁.坚持立德树人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N].人民日报,2014-05-23.

融合教育的核心思想篇3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有效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高校作为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主战场,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着重要的建设作用。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具象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地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当代大学生的行动指南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当今社会思想文化日趋多元的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呈现出多样化态势。一些大学生因为年轻,阅历浅,对客观世界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容易受到一些不良风气和多元文化的影响,导致价值观扭曲。因此,有必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导和促使大学生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为他们的价值观念,外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达到知行合一,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

(一)一致性的教育内容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涵盖了开展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三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的公民道德教育及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其中包含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及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与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完全呼应,因此在教育的基本内容上是一致的。

(二)一致性的教育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主要定位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和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可靠接班人,同时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较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的合格建设者。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内容,以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出发点,统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因此,二者在教育的基本功能上是一致的。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主题教育环节中突出针对性

主题教育活动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主题教育活动环节,对于进一步培养青年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在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主题教育环节的有效路径上,笔者认为必须突出教育的针对性和着力点。一是突出辅导员的主导作用。高校辅导员工作在育人第一线,是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高校辅导员须具备较强的活动策划和组织能力,并带头践行。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中,首先,辅导员要明确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和基本策略,增强主题教育活动的效果;其次,要精心设计宣传环节,努力做好活动的氛围营造和渲染;再次,要注重活动经验成果的总结与宣传,不断强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长效性。二是突出学生主体作用。学生既是受教育者,更是参与者,作为主体,应充分发挥自身在主题教育环节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尽可能动员更多学生参与到主题教育活动中,在活动中锻炼能力,提升境界、铸就品格。为此,要注重从大学生自身实际需求出发,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适合大学生的性格特点,既有思想性、教育性,又不乏趣味性,力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

(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实践环节中增强实践性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也是高校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它所具备的实践性本质属性全部贯穿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实践环节,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和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以实际行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要大力开展公益及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大学生乐于奉献的情感和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责任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二是要构建社会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高校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整个人才培养的体系中,通过制定相关细则,建立健全考核评估制度,确保制度能够真正落实,这样才能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育人的实效性和长效性。三是要形成社会实践育人的大格局。要以社会实践育人基地建设为基础,以丰富的活动形式为依托,以吸引广大学生热情参与为重点形成全员参与的活动大格局。通过开展社会调研、参观考察、专业实习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让不同层次、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分享社会实践活动带给他们成长与收获的喜悦,从而在日常生活中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环节中提升凝聚力

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华生认为:“环境改变的程度越高,则人格改变的程度也越高。”这两句话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环境具有育人功能,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影响,通过不断改造环境,可以不断提升自我的思想道德品质。要提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环节的有效性,第一,要通过树立典型,倡导新风,切实做到“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不断净化校园文化环境,有效增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校园文化建设要重点做到“两贴近”:一是贴近学生。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状况和精神世界,尊重学生、服务学生,根据学生所需开展活动;二是贴近实际。即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要紧跟国家和社会发展,结合学校实际,充分整合各种资源,助推活动有效开展。第二,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风、学风建设。校风、学风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风、学风建设,以学风来带动校风建设,以校风促进学风进步。学风好坏是衡量校风好坏的重要标志,要积极树立典型,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学习典型、学习榜样的氛围,提升校风、学风建设效果。第三,要进一步夯实校园网络文化新阵地,充分借助互联网、微信平台、易班网络等新媒体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徐莲.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和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2(1):136-137.

[2]杨立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青年论坛,2013,529(19):44.

[3]王占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41(5):16-19.

[4]骆郁廷,黎海燕.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解析[J].中青年学者论坛,2009:17-20.

[5]路强.思想政治教育论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29-232.

[6]隋璐璐,王洛忠.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4(2):67-69.

本文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5-GSZ-B15)

融合教育的核心思想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 中学教育 意义 应用

一、前言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融入中学教育之中,不仅能够保证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也符合我国改革发展的需要,并从根本上表明了其对促进社会主义发展进程有积极影响。中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力量,只有把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学教育中,才能使他们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二、中学教育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首先,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阶段都是比较特殊的。中学生具有思想活跃、可塑性强、充满活力等特点,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明确的价值取向,能够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思想也逐渐变得多元化,这种多元化的社会思想表现形式更加多样,且彼此交织起来,形成各种思想观念错综复杂的现象,这会使本就缺乏辨别能力的中学生无法进行正确的思想选择和价值判断,使中学生处于更加难以抉择的成长环境中[1]。并且,由于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提高,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还呈现滋生、蔓延的趋势(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使本就缺乏抵制能力的中学生,容易受到这些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影响,进而影响社会的安定性和和谐性[2]。所以,唯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学教育中,使得中学生处在成长和发展的特殊阶段,接受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保障他们在未来的成长发展中不走弯路,少走弯路,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其次,中国德育教育不仅包含价值观、爱国主义,还包含信仰和道德方面的内容,其能够具体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因此,只有确保中学德育教育的思想高度不变,才能推进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进步。

最后,唯有在中学教育中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可使思想观念更具有和谐性,方能塑造出和谐的心态,从而使人际关系也更加和谐,才能最终成为中学校园中的精神支柱与核心力量。

三、中学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融合的策略

要在校园中深入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要将课堂中的学习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融合。涉及的有效科目如历史、思想品德等,要让中学生不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初步了解,更要对我党和我国的体制有深刻的理解。这有利于中学生形成良好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并对公民意识等其他意识形态的萌发也能起到有效的帮助作用[3]。并且,要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使中学生不仅要对这些理论与体制进行了解,还要进行深化,从思想的根本入手,提高中学生的觉悟。

其次,将中学生的社会实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相融合。以社会实践结合家庭教育,社会实践结合学校教育,社会事件结合社会教育,同时积极开展与之相关的服务和实践活动(如对弱势群体进行帮助,做公益活动等),使中学生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理解并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要求,使他们的民族意识和责任感得到增强。

再次,把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相融合。开展与校园文化相关的校园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使中学生能够爱护校园并保护校园。

最后,把校园管理工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相融合。通过进行双方面的强化管理――加强教育活动的开展,落实日常的教学行为及以育人为本的观念,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与教学管理[4]。好的校园制度,不仅需要坚持依法治教,还要进行自主管理,并开展具有民主性的监督工作,与社会充分融合,唯有这样,才能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作用发挥出来。

四、结语

从上文中不难发现,根据学生对价值体系的认识和理解,把中学的教育事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有效融合是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并且,中学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中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生力军,肩负重任。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从教育的基础阶段开始,引导和教育中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才会使中学生真正成为建设国家的主力军,也才能从根本上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罗春燕.关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学教育的思考[J].世纪桥,2012(03):76-77.

[2]陈延斌,牛绍娜,李安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123-127.

[3]王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制[J].唯实,2011(02):25-27.

融合教育的核心思想篇5

关键词:人才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五年制高职;德育有效方式效果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它由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基本内容所构成。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党的“十报告”再次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2010―2020年)》提出:“各级学校要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教育部教职成〔2011〕112号《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高等职业学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加强实践育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生自信心,满足学生成长需要,促进学生人人成才。”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培养数以千万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光荣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渠道、主阵地。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德育工作之中,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当前五年制高职院校所共同面临的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

一、五年制高职德育工作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现实的需要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是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实行五年一贯制教育,学生通过在学校连续五年的学习,毕业时获得大专毕业证书和相应专业的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成为优秀的专业人才。

(1)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需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艰巨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职业教育法》也指出“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也就是说五年制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明确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协作,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热爱劳动,是能够自觉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人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全国各族人民不懈追求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鼓舞各族人民奋发进取的精神支撑。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人民不断创造辉煌的力量源泉。所以,在五年制高职德育工作过程中,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列为首选。

(2)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五年制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五年制高职教育具有学生招生年龄小,学制时间长等特点,通过在校五年一贯制的学习,不仅是培养学生掌握一项专业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五年制高职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一样,是人类价值传播和交流的重要桥梁,是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但是,五年制高职院校所承担的任务更重。因为所招收的学生为未成年人,不但要让学生具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成人,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的沟通合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所以,在五年制高职德育工作中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3)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确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需要。五年制高职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社会经验不够丰富,思想不够成熟,存在明显的知行脱节现象。如何独立地判断是非曲直,如何确定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问题,是他们最大的困惑和迷茫。如有的学生知道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愚人节,但不知道中国的传统节日,更不清楚它的来历。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准则。它明确提出了在思想道德领域应该坚持说明、反对什么、弘扬什么、抵制什么。所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德育工作,是五年制高职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需要。

(4)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党的十以来,多次阐述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内涵的中国梦,成为引领国家发展的政治宣言和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目标。实现中国梦,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更需要弘扬中国精神,坚持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培养中国人才。中国梦从理想变为实现的过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逐步深入生活、深入头脑、深入心灵、变为行动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必然结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会遇到一个又一个困难和挑战,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付出艰苦的劳动和付出。所以,在现在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教育五年制高职学生,使他们明确实现中国梦既要承载历史,又要引导未来,更要直面现实,更需要全体中国人实干兴邦,为中国梦而团结奋斗。

二、五年制高职德育工作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达到的目的

(1)树立远大理想,发奋努力学习。从生源素质方面来看,五年制高职院校有的学生素质较差。具体表现在,学习习惯不好,学习自觉性差、理解能力差、非智力因素差,对自己要求较低,在学习上得过且过,没有高的要求,能够混个及格就行,给教育和管理带来较大的困难。但是,这些学生也存在求知欲高、可塑性强,形象思维能力强,对新事物充满好奇感等方面的优势。因此,要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开展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德育工作,并配合专业思想教育和专业熏陶。随着相关专业课程和技能课程的学习,随着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深入了解,学生会逐步对学习产生兴趣,产生较高的求知欲。只要正确教育引导,就能够达到使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发奋努力学习的目的。

(2)树立正确三观,成长成人成才。从生理特点方面来看,学生入学年龄在15岁~17岁之间,且有较大的独生子女比例,正处于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渡。但他们自控力、自制力、自理能力都较差,还有的学生缺乏道德修养,政治观念相对淡薄,如何确定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问题,是他们最大的困惑和迷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五年制高职学生成长成人成才的根本指针,为高职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培养路径。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技师分院在学生入校后,开展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年成型、二年成人、三年成才”教育活动,配合定期和不定期的学生党课教育、思想政治课外学术讲座、职业道德教育和社团活动,有计划地进行学生人文素质、职业道德的培养,以多种方式提高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使学生对社会上形成的过时、庸俗、不健康现象有明确的判别标准,促进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

(3)树立指导地位,提高思想觉悟。从政治思想觉悟方面来看,五年制高职招收学生全部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出生的,在小学和初中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但有的受到市场经济逐利性及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存在重物资利益、轻理想信念,重技能学习、轻党的方针政策的学习的现象。各种传播媒介使他们接受了大量的各种信息,他们思想活跃,信息灵通。但是有的缺乏道德修养,思想政治素质偏低,没有将自己的利益和国家集体的利益联系起来,缺少理想追求,有的把入团、入党、评定奖学金作为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手段,参加政治活动向党组织靠拢,在一定程度上是实现个人利益的需要。因此,要实施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德育工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学生的头脑,规范学生做人做事的行为准则,有计划地进行学生人文素质、职业道德的培养,以多种方式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使他们志向高远、健康成长。

三、五年制高职德育工作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方式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全过程。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五年制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就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努力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努力将其他课程中包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育人功能充分挖掘和发挥出来,并且让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内容“进入高职课堂、进入高职教材、进学生头脑”,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五年制高职学生头脑。在此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针对五年制高职学生知识底蕴欠缺、参与意识强烈的特点,化抽象为具体,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方面不断创新,将深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具体形象,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要着重与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都受到教育。五年制高职学生中间的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干部,是管理教育的骨干力量,有效地提升这部分同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在学生管理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通过开展党课教育、成立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进行社会调研、演讲征文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全面实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在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过程中,要围绕将学生培养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拥护者、倡导者、宣传者的最终目的,重点把握好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具体实践,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并且和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结合起来,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战斗力,帮助学生确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真学、真信、真懂、真用马克思主义。

(2)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解决走什么道路的问题。也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神圣使命,学生将像一颗颗传播的种子,植入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要培养高技能人才,就必须针对五年制高职院校的特点,通过相应的教育途径、方式和方法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转化为全体同学共同追求。“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五年制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色和重要特征,是五年制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工学结合为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实践平台,要利用学生进入企业参加生产实践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企业有效教育资源和环境,使学生通过生产实践对企业的生产流程、工艺参数、管理模式有深刻的体验,提高专业技能。另一方面,让学生亲身感受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企业文化的影响和熏陶,耳濡目染企业员工为祖国争光的企业精神,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素质教育全过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瑰宝,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纽带、精神支撑、力量源泉、时代精髓,是解决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问题。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弘扬中国精神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引人深思、催人奋进。在五年制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要把握“中国精神”这个精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素质教育全过程。充分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努力发掘中华民族精神的宝贵资源,将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中相继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九八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结合起来,开展各种形式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并以此来培养五年制高职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自觉把实现个人价值与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要把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与五年制高职院校教育的实践性、职业性、实用性结合起来,坚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就业,通过先进事迹报告会、社会实践调查、企业参观调研、就业创业培训等形式,用高技能人才、企业优秀人物、创业模范的先进事迹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刻苦学习、钻研业务、苦练技能的积极性,让爱国主义情怀和改革创新精神体现在学生勤学苦练的学习生涯之中,体现在培养符合祖国建设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过程之中。

(4)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生道德教育全过程。以“八荣八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基础,是解决人们行为规范的问题。在五年制高职学生德育工作中,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生道德教育的全过程。在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的基础上,围绕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社会公德教育,开展以学习传统文化为基本内容的教育活动。比如,在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年级层次,开展讲诚信荣耻、观看“感动中国”电视录像、学习背诵“弟子规”、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文化教育活动。围绕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开展讲忠诚合作、观看道德模范录像、学习高技能人才先进事迹、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企业文化学习、志愿者服务、学生社团等活动。围绕培养学生“尊老爱幼、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家庭美德教育,开展讲感恩孝敬、讲诚信故事、讲“二十四孝”故事、给父母写一封家书等活动。围绕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的个人品德教育,针对不同的年龄特点,开展优秀诗词歌赋学习诵读、琴棋书画学习比赛活动。以此来陶冶学生情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三个层面上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四、五年制高职德育工作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产生的效果

自2012年课题立项以来,我们在五年制高职学生德育工作中实施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通过跟踪调查反馈,各方面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主要是从学生、教师、企业、学校这几个层面来呈现。

(1)为学生确立了更高的追求目标――从学生层面谈。在五年制高职数控技术专业一年级至五年级德育工作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来,学生的思想认识和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自实施以来我们一直对五个年级的高职班级进行全程跟踪调查,光从学校学生工作处学生管理综合考核违纪率这一项来看,学生违纪情况持续下降。2012年9月起,每学期违纪率分别为2.83%、2.32%、2.20%、2.09%。特别是为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开展党课教育活动后,学生提交入党申请书人数剧增,比例高达到23%。2013年学校在数控工程系1600学生中发展了4名学生党员,其中就有2名是五年制高职学生,近年来已经连续在五年制高职中发展了12名学生党员。通过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德育工作,总体感到五年制高职学生具有素质好、可塑性强的特点,只要正确引导方法恰当,就会产生很好的教育效果,学生思想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在学生的人生轨迹中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根据我们调查了解,所产生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学生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明显提高,具体表现在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主动向党组织靠拢,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等方面。②学习态度明显改善,提高学生了对技能学习的认识,明确了今天的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是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联系的。体现在学生学习成绩显著提高,各班级及格率、优秀率大幅度上升。

【案例】学生S,五年制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学生,进校时自由散漫,十分聪明,但不安心学习,课堂上不是睡觉,就是随便讲话,更缺乏集体荣誉感,连平时班级的最基本工作值日都懒得去做。实施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德育工作以来,班主任、相关老师对他特别关注,安排他多参加集体活动,帮助提高思想认识,改掉自己身上存在问题。特别是根据他大脑十分灵活的特点,利用高技能人才的先进事迹教育他,安排他参加技能竞赛训练,并且放到企业技能竞赛集训队中和企业选手共同训练。通过一年多的培养教育,这名同学进步较快,2014年8月顺利通过全国第六届数控技能大赛徐州选拔赛,以前二名的成绩进入全国第六届数控技能大赛江苏选拔赛。

(2)为培养学生成才指明了方向――从教师层面谈。班主任是学生教育培养的直接责任人,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实施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德育工作离不开班主任老师的支持和参与。自从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以来,班主任普遍感到班级各方面工作较前顺畅了,特别表现在班级纪律明显好转,参与学校、系部、班级活动更加积极。班主任的思想教育工作由原来的简单说教,变成寓教于乐,找到了新的方法和途径。班主任老师主要感触有以下三个方面:①班级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较前有了很大提升,参与活动的人员由原来的只是班级干部,变为全体同学积极踊跃参加。②学生在日常礼仪、公共秩序、社会诚信等方面的不良风气有明显改善,从学生考试方面来看,在五年制高职学生中杜绝作弊现象。③通过教育实施的各项活动,学生受益很大,对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有很大帮助,有效促进了学生成长成才。

【案例】在每学期一次的班主任工作总结座谈会上,班主任老师普遍谈到,自从有目的地实施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德育工作以来,我们从事班主任工作感到比以前轻松多了。每学期有了明确的德育工作目标和内容,学生学会了付出、学会了感恩,更加知道尊敬师长。从每年新生军训结束后写给家长的一封信,就可以完全反映出来。在我们和家长的交流过程中,许多家长对我们实施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德育工作都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经过教育培养后,学生听话了、懂事了、长大了,成人了。

(3)为社会培育人才奠定了基础――从企业层面谈。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了解到,企业强调最多的是学生的思想品德,吃苦耐劳精神,守时、守信、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况且企业在录用员工时都是把道德水平作为首先考虑的重要指标,最关注的是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自实施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德育以来,通过学生企业实践跟踪调查、企业领导座谈等方式了解到,顶岗实习的学生在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团队精神、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勤俭节约、爱岗敬业等方面都有很大起色,绝大多数学生在道德水平方面都能够达到企业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反馈:①企业领导对实施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德育工作给予肯定,认为实施后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②认为五年制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学生整体素质有很大提高,在企业实践中表现十分突出,特别是同其他专业学生比较表现出明显的优势。③希望学校在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再下功夫,培养出更符合企业需求的高技能型人才。

【案例】某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在调研时说:贵校五年制高职学生素质高,技能水平强,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可见贵校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你们培养的学生是非常受欢迎的,希望你们继续努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出色技能型人才。如:2008级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学生刘某,2013年初安排到某企业顶岗实习。由于思想品德好,工作认真,能够吃苦耐劳,被企业领导看中,提前入职其模具车间,2014年5月被提拔为模具工段班长。学生朱某,在校期间表现突出被发展为学生党员。进入企业后,积极肯干,处处体现出共产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实习结束后立刻被企业提为人力资源经理助理。为此,企业人力资源部长专程带他来学校表示感谢,赠送锦旗,向学弟学妹现身说法,洽谈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事宜。2010级数控技术专业学生还未毕业,目前已经全部被企业预订一空,还有企业迫不及待利用暑假提前安排学生去实习工作。

(4)为学生素质提高搭建了平台――从学校层面谈。通过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德育工作,明确了通过什么活动、采取什么形式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合在德育工作中,能够以具体的内容和具体的标准来教育要求学生,做到德育工作有的放矢。自实施以来,在五年制高职学生中间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从系领导的精心策划到教师的宣传教育,从班主任的认真组织到学生的积极参与,一点一滴都凝聚了课题组同志的努力和心血。实施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德育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①开展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德育工作,有利于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更有利于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②通过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德育工作,提高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感,让抽象的理论走向具体。特别是开展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学生乐于接受和参与,促进了学生的发展。通过活动锻炼自我,提升自我,有利于学生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③推行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五年制高职德育工作是符合学生特点和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要求的,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让家长放心和企业认可的思想教育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

【案例】2014年5月8日晚上,学校举办大型学生活动。恰逢以数控技术高职生为班底的学生在台上进行文艺演出,因线路故障突然出现停电现象。在台上演出的学生无一慌乱,仍然按照排练好的内容有条不紊地进行演出,起到了有效稳定在场几千名学生的作用,为此得到学校领导的多次表扬。事后我们同这些同学交流,说老师又没有提前交代你们突发停电如何处理,你们为什么能够集体临场不乱?学生回答说,学校反复教育我们要敢于担当,我们上台就肩负这一份责任,这是我们在履行自己责任。

后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合于五年制高职德育工作的有效方式是多样化的,融合的渠道也是多方面的,并且这些多样化的方式、渠道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只要我们在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德育工作中,注重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积极寻找合适的契机,把教育渗透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就能够引领五年制高职学生自觉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他们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定的信仰者、传播者、践行者、体验者。

总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德育工作是我们进行的尝试和探索,对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教育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当然,也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和不足之处。今后我们将按照党的“十”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在学生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和途径,为五年制高职院校更好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3-03-18.

[2].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3]郑承军.理想信念的引领与建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宋惠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解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

出版社,2010.

[5]周中之,石书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探索[M].上海:上海

人民出版社,2007.

[6]杨汇智.江西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综述[J].职教论坛,

2011(35).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技师分院)

项目来源: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立项课题,课题号:B/2012/

融合教育的核心思想篇6

[关键词]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0.255

1前言

高校大学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备军,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高校大学生多数为“90后”,他们的思想观念具有超前性,与此同时,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相互碰撞阶段,具有不稳定性。当前我国社会环境下,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具有多向性、多边性特点,一部分价值观与主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偏离的甚至具有冲突矛盾的,这就不利于高校大学生成长之路,更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既要保证教育的效果又要创新方式方法。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核心价值观即是在某一个社会或团体中能够发挥导向作用的,在社会或团体的各个方面能够起引领作用的,并且使其他方面都从属于它的一种价值观。从本质上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社会文化精神的精华、核心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框架所必不可少的基本元素。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上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高屋建瓴地引领人们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在社会层面上提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努力为我国公民打造一个理想自由的社会环境;在个人层面上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我国公民的精神道德素养的构建树立了标准。这三者相辅相成,互相融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提供了极为强大的动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动机,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点明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现实着力点,是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始终贯穿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单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动力,更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当代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祖国的希望,而高等院校是使其成长的摇篮,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切实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等教育的全过程,让广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便能接受先进的文化熏陶,建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途径

3.1教学场所融入途径

高等院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干道是课堂教学。高校应该按照学生的认知习惯,不断改革,创新课程体系,使之符合大学生成长规律,丰富教材体系,推陈出新,用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学生身心;要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减轻大学生的课程负担,使广大学生有更多时间从事社会实践、丰富自身思想并开拓视野;要深入研究校本课程,找寻符合大学生实际情况的教育素材并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育教学的每一个活动当中。

3.2师资队伍建设途径

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必须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和高校教师职业教育体系紧密相融合,始终贯穿高校教师职前、职后的全过程。一是师德师风的建设,将师德作为前提,完善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加强高校教师的从业资格准入机制,把教师师德作为高校教师入职之首要条件,形成高校的师德建设体系。二是高等院校的党团建设,要抓好思政理论课、社科哲学课、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三是教师楷模的评选建设,把优秀教师引领师范的作用激发出来,引导高校教师自觉地加强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

3.3社会实践融入途径

高等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社会实践。高等院校应创新社会实践形式,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来,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洗礼。把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放在首位,制定相关志愿服务制度;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建设高等院校实践基地、高校思政教学实践基地、高校文化实践基地;培养和树立先进个人或团队,用其所蕴含的能量鼓舞身边的大学生,引导高校学生自觉加入到社会实践的队伍中来。

3.4校园文化融入途径

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紧密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高等院校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给激发出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核心动力,建设一个具有学校特色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时代性校园文化。抓好诚信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诚信建设,完善诚信体制,以诚信的校园文化环境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一个人要在社会中立足,离不开道德规范行为;一个民族的生机活力,离不开先进文化的滋润;一个国家的长治兴旺,离不开强大精神的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党“十八大”以来多次提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把社会主义价值观上升到新的高度,对于加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深远意义。高等院校是我国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在高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建设性作用。

3.5网络思政教育途径

校园网络思政教育应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应积极发挥网络的积极面,用正能量抢占校园网络阵地,形成网络思政教育体系;整合校内报刊、校园广播、官方微信、官方网站等媒体资源,着重打造正能量的新闻网站;建设一批如“党团学一学”“心理问一问”“在线解答”等包含多种不同内容的特色版块。以形式新颖、内容风趣吸引当代大学生的眼球,抓住大学生的内心,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一个声音,多种途径”,不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走进到学生的脑海里、内心里。

4结论

综上所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等教育,不仅仅是某一方面,而应该融入高等院校的每一组成部分,具体说就是融入教学场所、师资队伍、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中来,使学生们能真正接受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并帮助广大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刘桂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4.

[2]王中丽.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

融合教育的核心思想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 职业 态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决定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职业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职业学校政治教育的态势

就调研的情况来看,当前职业学校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现状基本令人乐观,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职业学校政治教育相契合

研究显示:职业学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有一定了解,大多数学生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上表现充分的一致性;认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要性、重要性的认同度高,能够比较理性的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途径、措施。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职业学校教育中遇到的问题

1.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弱化倾向

职业学校的学生受马克思主义教育时间比较长,但认识不够深入,缺乏整体性。学生受新自由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思潮的影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越来越多的职业学校学生呈现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在理想追求上呈现出浓厚的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的色彩,将满足自身需求置于首要位置。所以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影响力受到一定的削弱,职业学校学生政治信仰的坚定性存在缺失。

2.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存在知识掌握和行为实践相脱节的现象

职业学校学生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意义都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并且具有强烈的认同性。但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方面就表现得比较脱节。例如大部分学生择业时都选择环境比较发达的城市就业,而不能从国家利益的全局角度考虑去边远贫困地区,这反映出职业学校学生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上的知行不一。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职业学校的教育形式与职业教育特点存在脱节现象

职业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侧重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发挥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功能。这表明学生们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知识的。同时受到传统“灌输式”“说教式”教育的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度与广度,这也突显了职业学校政治理论课增加社会实践环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4.职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水平有待提高

职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承担着提高青年学生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的重任,但职业学校政治教师队伍繁杂,学缘结构宽泛,理论水平参差不一,致使职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与其承担的育人任务存在较大差距,这对职业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举措

1.打造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浓厚氛围

校园文化的强大育人功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职业学校的教育营造了良好氛围,强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由外在理论形态向内在行动的转变。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以鲜明的职业特色、丰富的岗位实践、清新的人文精神,形成特色校园精神和职业精神;另一方面,要结合岗位要求加强学生的社团建设,以促进学生就业、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为宗旨,使学生在多彩的社团活动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职业素养。

2.创新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以学生为主体,加强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政治理论教育较之其他课程更需要富有感染力、说服力,这要求教师在上课时避免说教灌输,运用丰富的学生案例、社会典型事例、视频音乐等辅助手段,采取情景模拟、演讲朗诵、小组讨论、理性辩论、主题活动等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重大理论教育,把理论教育和学生自身实际环境结合起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反省,实现深奥理论与学生内化实践的对接,进而提高政治理论课的实效作用。

3.以职业岗位为载体,增加政治课的职业实践环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职业要求的相融性

政治理论课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将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加入职业特色。以职业岗位为载体,在职业环境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克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性、抽象性,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努力工作、爱岗敬业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进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一致性与兼容性。

4.在课程学习、顶岗实习等教学环节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践行力度

融合教育的核心思想篇8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融入、创新党建与思想政治建设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现实需要。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党的建设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就必须紧紧抓住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明确了新时期国家、社会、公民应当遵循的价值原则和道德规范,回答了高校应当以什么样的价值观来培养人的问题。也就是说,高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最根本的就是着力培养真心认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有”新人。大学阶段是青年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融入、创新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建设,才能更好地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用主流核心价值观武装大学生头脑,帮助大学生扣好价值观形成链条的“第一粒扣子”,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解决好,使之从理想信念上、思想道德上、行为方式上辨得清是非、经得起检验,成长为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益的人。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融入、创新党建与思想政治建设是高校坚守思想阵地的现实需要。作为知识、思想、道德、价值的聚集地,高校是意识形态导向鲜明的坚强堡垒,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高校师生的价值观向来是社会价值观念发展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不仅反映社会价值观的现实状况,也引领并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走向。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融入、创新党建与思想政治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三个倡导”体现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才能让有文化、有知识的高校群体坚定理想信念、保持良好情操,让高校坚守住思想文化阵地,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创造者、引领者,进而在全社会发挥影响、示范和带动作用。

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融入、创新党建与思想政治建设是高校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现实需要。在社会大变革、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已成为各种思想文化交流融合,各种社会思潮交锋较量,各种信息资讯交汇扩散的地方。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建设能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事关办学的正确方向。高校党的建设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的基本保障,更是国家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支撑。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融入、创新党建与思想政治建设,让国家的主流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统领高校办学发展、支撑人才培养,才能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才能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鲜明特色,才能探索凝炼出富有时代气息和深刻内涵的中国特色大学精神。

4.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融入、创新党建与思想政治建设是创建高水平大学的现实需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建高水平大学始终是高校工作的永恒主题。高水平大学不仅体现在师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管理服务等硬指标上追求一流,更应在精神文化、校风和办学模式等方面做出独创性、引领性的贡献。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来自对崇高价值观念的共同认可,来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又吸收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时代精神。这就要求高校志存高远,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广袤大地,汲取中华民族文化养分,高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旗帜,将之作为育人之本、兴校之基、办学之魂,使之成为创建高水平大学的深厚文化内涵和鲜明发展特色。

二、高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与教育方面的现状分析

1.高校普遍存在“重教书轻育人”、“重智轻德”、“重专业教育轻思想教育”、“重业务轻党建”的倾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弘扬重视程度和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够,缺乏科学有效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工作氛围不浓,实践操作上存在碎片化现象。

2.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的引领意识和引领能力不强,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主动探索精神,价值观教育存在口号多、行动少的现象,缺少有吸引力、感染力的载体和抓手,教育实践活动的质量不高、活力不足,针对性、计划性、系统性和实效性不强。

3.在干部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方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结合渗透得不够,没有形成齐抓共管、融会贯通的工作合力,一些党员、干部、教师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核心带头作用发挥不突出,少数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职业情感与职业道德淡化,个别言行失范、学术腐败、不能为人师表,对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造成不良影响,教风、学风和校风建设成效不明显。

4.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往往依赖于权力和灌输,忽视了大学生主体性、能动性和差异性,一定程度地导致大学生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弱化,使其在多元的价值观念面前无所适从、左右摇摆;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脱离生活的倾向,表面上轰轰烈烈,却没有解决好现实生活中亲身感知的困惑和社会问题反映出的缺陷等问题,无形中加重了大学生对学校正面教育的逆反心理,为知行合一增添了难度。

5.在社会实践活动和榜样教育中存在形式主义,仅以小部分的优秀学生和学生干部为主体,进行热闹的“秀场”活动,忽视大学生社会实践固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降低了社会实践活动的内涵和质量,社会生活的导向作用发挥不够,同时也挫伤了一部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6.校园“软文化”缺失,整体文化氛围不够浓,文化内涵不够深厚,忽视大学文化对师生的价值判断、思维习惯、学术氛围、情感陶冶和行为养成的熏陶作用,缺乏凝聚师生的精神纽带,大学精神凝练和宣传不够,大学文化传承不够,文明风尚的感染不够,使师生在行为自觉自律中难以得到共同的价值诉求。通过以上的分析,更加凸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融入、创新党建与思想政治建设的紧迫性,同时也为我们思考和探索“引领、融入、创新”的工作理念和实现路径,提供了扎实的基础和重要的依据。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融入、创新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建设的实现路径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融入、创新高校党建工作

(1)强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融入、创新党建和思想政治建设的顶层设计。依托人才聚集和学科齐全的优势,发挥大学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深入思考、论证和规划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密切关注政治方向、核心价值和师生诉求,基层党组织如何增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能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到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管理服务的各项制度中;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推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学理支撑,以科学的顶层设计统领高校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弘扬。

(2)提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导力。高校党委要深化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意识,落实政治意识、阵地意识,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保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方向,建立健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集中全校力量,统筹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教育实施方案,加强督促落实,积极构建立体化、全方位育人格局,以党风促政风校风、带教风学风。(3)发挥干部队伍在弘扬先进思想道德上的导向、示范和教育作用。在干部队伍建设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向,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好干部”标准贯穿于干部选拔任用、教育培训、考核评价、管理监督工作始终。在选拔任用中强化以德为先、改进作风、促进科学发展的用人导向;在干部培训教育中突出抓好理论武装和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在考核评价中,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与政治品行一起纳入干部考德评德,引导干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工作、学习、生活和精神世界,以实际行动去为师生员工树立效仿和追随的榜样。

(4)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创新基层党建。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战略任务落实到基层部门和教学单位,落实到党组织学习、服务、创新中,落实到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发展中,特别是开展创新党日活动、实施固本强基工程、抓实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始终把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践行核心价值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并将党建工作项目化、品牌化、有形化,以党建工作的实效引导人、教育人、感染人,使每个党支部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斗堡垒。

(5)在党员队伍建设中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加强和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植根于党员的思想之中,使党员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保持高洁的生活情趣;注重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深入开展“优秀共产党员”推荐表彰活动,激发党员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引领风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体现在党员发展工作的全过程,把大学生党员打造成排头兵和领头雁,同时采用结对帮扶等方式,做好传帮带,引领带动同学共同进步。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融入、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建设

(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并在专业教育中舌头思想教育,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召力、凝聚力、针对性和实效性。改变说教式、植入式教育方式,结合社会现实,围绕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及疑点,以生动鲜活的社会生活为例,通过课堂教学、网络交流、形势报告、座谈研讨等方式进行分析和解读,引导学生客观理性评价当代社会中各种社会现象,使之从内心深处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明是非、知荣辱、懂感恩、能奉献。

(2)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文化建设。抓住精神传承的关键,注重在办学实践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同学校发展历程紧密联系,深入发掘学校独具特色、弥足珍贵的文化传统、历史、教育理念和价值追求,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校文化品牌建设结合起来,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培育与推广一批凝练核心价值、展现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营造健康向上的精神氛围和生动活泼、富有教育性的文化环境,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凝聚师生的精神纽带。

(3)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师德师风建设。高校要把加强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大问题来抓,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师成长的全过程,把遵守师德规范纳入学校教育教学重大环节管理过程,并作为人才引进、评奖评优、职称职级晋升等的重要指标。强化典型宣传,深入开展“三育人”标兵评选活动,重奖师德先进典型,形成践行核心价值观、弘扬高尚师德的浓厚氛围,引导教师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楷模榜样,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

(4)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实践工作。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作用,积极为学生营造实践教育、自我教育的氛围和环境,积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参观考察、勤工俭学、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暑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完善“志愿服务制度”,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推动学校阵地与社会基地、校内课程与校外实践、校内教师与校外导师之间的衔接互动,使学生在社会生活实践的磨砺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传播者和忠实践行者。

上一篇:数学建模的基本方法范文 下一篇:金融工作前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