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西文化融合在绘画创作中的运用

时间:2022-08-10 02:25:53

浅析中西文化融合在绘画创作中的运用

摘要:随着西方文化画种的的不断引入,中国画不可避免地在创作手法,观念,和造型上受到西方艺术文化的深远影响。中、西艺术的交流已有几百年历史,近现代中国美术的变化和发展,都是在西方文化的介入下发生的。中西文化的融合是从古自今所发展的必然原则,从远古的古代到现代,都渗透着中西的文化艺术痕迹,古老的东方文明文化对西方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早期艺术家对西方各种艺术流派产生的感悟和体验,为后世考察当时文化艺术的西学东渐提供了线索;他们对东西方艺术的融会与创新,对当今在中西文化发展严重失衡的情势下,构建具有中国当代精神的艺术理论和艺术形式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先辈艺术家融合中西艺术的经验,为新一代艺术家在新的环境中对艺术的融会创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关键词:中西文化;融合;起源;发展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039-01

一、中西艺术起源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西方文化对中国美术史的影响始于16世纪末期,西方殖民者到东方进行殖民拓展的同时,将西方的文化、艺术带到了东方各国。西方油画传入中国,通常说法是以1581年(明・万历年间)利玛窦携天主、圣母像来我国为始,中国学者姜绍书在《无声诗史》中有一段简短文字谈论利玛窦带来的一幅西方绘画:“利玛窦携来西域天主像,乃女人抱一婴儿,眉目衣纹,如明镜涵影,踽踽欲动。其端严媚秀,中国画工,无由措手。”至此,中国和欧洲美术的交流真正开始了。

二、中西艺术融合的当代意义

自20世纪初艺术家们明确提出“中西合璧”的主张起,中西艺术融合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探索和实践,直至今日,它仍然是当代艺术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立足于21世纪的今天,反观20世纪的画坛,中西融合的确已是大势所趋。因为整个20世纪的中国画坛都是断断续续地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发展的,而构成20世纪社会生活基调的也是中西文化的碰撞。

三、中西艺术融合对现代艺术的影响

(一)构成了现代中国画坛绚烂纷呈的时代特征

20世纪伊始,中国西画界在引进和试验西方美术的同时,始终与本土传统美术存在着难以割舍的联系。早期艺术家们经过长期的融合实践已经认识到:中西艺术融合不只是在艺术媒介或语言形式层面的简单交流和结合,它应该深入到精神文化的深层内涵。中国传统艺术中暗藏的文化价值观和审美气质,是民族艺术的根源。

(二)在绘画中的中西融合对画家的影响

画家徐悲鸿在绘画中对中西艺术绘画进行了创作,徐悲鸿坚信艺术与生活的表现是有关联的,研究艺术不能离开生活不管,执着忠实地捍卫着为人生而艺术的艺术人生观,他认为从古至今我国绘画家都忽略了表现生活的描写,只专注意山水、人物、鸟兽、花卉等抽象艺术,或摹仿古人的作品,只追求唯美主义。虽然他承认艺术最重要的原则是美,可是不能单独讲求美而忽略了真和善。因此,真善美相统一的艺术价值观,是徐悲鸿写实主义思想的根本动因。他反复强调:“艺术有三大原则,即真善美是也。

(三)在绘画的中西融合对艺术发展创新的影响

西方文化的不断引入,在20世纪初的美术思潮中,国画与西洋画的调和、用西洋画来改造中国画、中西融合以创作新的中国画,一直是中国现代美术创作和美术理论的主题之一。其后,林风眠的中西艺术结合论与高剑父的中西绘画折衷论,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成中国现代思想文化中的中西调和论的一种折射。现代的艺术领域中艺术的多元化,出现了非常多非常丰富的发展状况,受西方影响,多媒体艺术,波普艺术,行为艺术,都成为现代艺术的主流,当代中国美术发展思潮从85美术思潮开始运动,先后出现了不同的艺术形式,再现了西方艺术对中国艺术的发展影响。

在现代,在西方艺术的大量传播上,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已经全面接轨,东方文化走向了世界舞台,北京的798和宋庄艺术区的“诞生”,成就了大批在中国和世界有影响力的画家,艺术家。在中国画坛里,徐悲鸿,靳尚谊,詹建俊,刘晓东,喻红,张晓刚等画家,将西方绘画传承东方文明创作,传承着新的高水平力作。

四、结语

东方和西方文明,一个古老,却永远不变的主题,中西的互融互进,永恒地对传承中西文明文化精髓。面对中西文化的发展,我们更要看到中西文明的共性,融合会使现代艺术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当代艺术家应该借鉴先辈艺术家融合中西艺术的成功经验,重新梳理中国传统艺术理论,挖掘传统艺术中具有进步意义的部分和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将其与当代艺术相衔接,同时,主动接受西方艺术的冲击,积极引进西方艺术发展中的成功经验,进而构建具有中国当代精神的艺术理论和艺术形式,使中国当代艺术真正屹立于世界艺术舞台。

参考文献:

[1]对中西文化融合的反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9.

上一篇:图解自制教具的方方面面 下一篇:论河源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