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范文

时间:2023-03-08 19:44:37

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范文第1篇

《学前融合教育的比较与实证研究》这举例到:古拉尼惕克的研究表明:学前特教班幼儿的家长,对融合班里有较多的幼儿但教育工作者比较少的情况感到非常不放心;台湾地区大部分特殊幼儿家长愿意送孩子到融合幼儿园就读,而普通幼儿家长中赞成孩子在此类幼儿园接受教育的却不到一半;另外,对上海市崇明县随班丽幼读施个别化教育策略情况调查后研究者也得出了结论,认为普通幼儿家长对学前融合教育的认可度不高。

由上面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普通幼儿的家长对于学前融合教育的认可度不高。书中提到学前融合教育顺利实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父母参与及课程与教学为关键因素,教师和家长在推进同伴对学前特殊儿童的接纳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认为:相比于融合教育本身发展程度如何、如何实行融合教育,我认为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如何向社会各界普及融合教育的概念与意义,提高融合教育在各界的认同感更为重要与急迫。所以本读书笔记决定对学前融合教育的概念与意义以及相关内容做总结梳理。

一、学前融合教育的概念

“学前融合教育”,指有特殊需要的0―6岁学前儿童能真正地和其他正常发展的同伴一起接受学前教育机构的保育和教育。

学前融合教育作为一种价值观,有力地支持了所有儿童的权利:不管这些儿童的能力多么不同,他们都有权利积极参与到学前教育的各项活动之中。

从表面上看学前融合教育是把学前特殊儿童作为主要对象,因而容易形成一种误解――只有他们才会获益,而普通的学前儿童只会受到干扰。不少学前教育工作者可能出于这种忧虑而迟迟不愿实施学前融合教育,因为一旦普通学前儿童的家长有意见而将自己的孩子转去其他幼儿园的话,对许多以在园人数为生存基础的托幼机构是个不小的损失。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前融合教育对学前特殊儿童的智力发展行为矫正、缺陷补偿、正常人格的养成等均具有重要作用。而让学前特殊儿童与普通幼儿一起生活学习的学前融合教育模式,不仅对学前特殊儿童,而且对普通幼儿的身心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学前融合教育对于普通幼儿心理发展的意义

1.学前融合教育可以促进普通幼儿的自我发展

自我发展,是贯穿人一生的重要发展内容。学前期是极为重要的发展关键期,普通学前儿童能在融合教育中,通过与有特殊教育需要同伴的交往而获取独特的自我发展的机会,其中主动学习和自我效能感的获得最为令人瞩目。

(1)普通幼儿自我效能感得到提升

所谓“自我效能感”,是一种感到自己是有能力实现目标的感知心理学。在幼年期,体验到的成功越多,或感到自己有能力为别人做些什么时,这种自我效能感就会发展得越好。研究发现,一个能够在学习或工作中取得卓越成绩的人往往都有着很高的自我效能感,这种感知大多源自幼年经验。

当普通幼儿与学前特殊儿童在一起时,他们充当同伴的小老师或去帮助学前特殊儿童时,这些儿童的自我效能感就会被激发出来,并得到发展。

(2)普通幼儿学习主动性得到加强

学习主动性的培养有助于儿童发现事物、学习新事物,也有助于他们学习社会往的规则,对他们的社会交往与新技能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在实施学前融合教育的幼儿园中,学前特殊儿童一般学习能力差,习得速度较缓。因此,当他们在教室的时候,普通幼儿都希望以自己最好的表现,为这些特殊的同伴树立榜样,所以会 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更高的主动性。尤其当特殊同伴能够回答问题,较好地参与学习时,普通幼儿更强烈地表现出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

2.学前融合教育可以促进普通幼儿理解他人的能力

理解他人的能力,是属于社会智能的一部分,也是一个人得以在社会上获取成功的重要条件。在此所言的“理解他人的能力”主要是指移情能力、换位思考能力和心理理论。

(1)普通幼儿的移情能力得到增

所谓移情能力,是指在情感上能与他人引起共鸣的能力。在情感智商中,将移情能力列为第一要素,足见其重见其重要性。4―5岁的儿童已进入到自我中心的阶段,所以移情能力的培养是学前教育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2)普通幼儿的换位思考能力有所增强

学前儿童在认知上常有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在与特殊同伴相处过程中,普通幼儿能站在他人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这样的思考有助于增加他们对特殊幼儿的了解,接受同伴与自己的差异性,学会理解别人,约束自己,改变自己不合理的行为和想法,从而在社会交往中,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3)普通幼儿的心理理论得到提升

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4岁左右的幼儿初步具有推测他人的期待,愿望、好恶等内心活动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发展在人际交往中有着重要的影响,这是一个人社会化发展良好与否的重要标志。在学前融合教育中普通幼儿会给予班上的特殊同伴更多关注,探索特殊同伴的内心世界。同时也会触发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

3.学前融合教育可以激发普通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是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如助人、谦让、分享、合作等。在学前融合教育模式中,学前特殊儿童的心理年龄普遍较低,常出现一些困难,因此,普通幼儿有了更多帮助他人的机会,从而激发他们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1)普通幼儿关怀同伴的行为有所增强

在学前融合教育中,学前特殊儿童个体差异性大,心理年龄普遍较低,因此常出现怪异的行为及认知方面的滞后表现。在与特殊幼儿互动的过程中,孩子们能够洞察特殊幼儿的情绪状态并表现出猜测其观点的能力,正确地应对其情绪表现,激发了自身的移情能力,增进了情感交流的技能。通过学前融合教育,普通幼儿能够学会容忍和帮助他人并且还学会了关怀他人。

(2)普通幼儿谦让和助人行为有所增加

与特殊幼儿一起学习生活使普通幼儿有了更多谦让和帮助他人的机会。套在与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同伴在D起接受保教,可以使普通幼儿获得更多的“助人”快乐,使他们觉得自己能够为他人解决困难,使他人感受到快乐,从而强化了“助人”行为的发生,也渐渐培养了他们的亲社会行为。而亲社会行为可以使个体被他人接受和肯定,为成功的社会往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学前融合教育不仅对学前特殊儿童大有裨益,对普通幼儿的心理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普通幼儿帮助特殊同伴取得进步的同时,他们也从特殊同伴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因此,学前融合教育可以使普通幼儿的健康成长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三、社会各界应该给予学前融合教育的帮助

1.政府机构的支持:加大对于融合教育的投资力度,为教师的培训提供更多支持,为幼儿园殊教育所需的设施提供支持,并向大众宣传融合教育的意义与重要性;

2.专家学者的支持:需要做更多的实证研究,及时与一线教师进行成果分析和交流,为融合教育的实施提供更加可靠的理论基础;

3.特殊学校的支持:在对于普通幼儿园特殊儿童的教育上,特殊学校的相关专家学者以及经验丰富的老师也应该定期进行考察,并提出实用的意见与建议,在各个方面给普通幼儿园以理论和技术方面的支持;

融合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听障学生 融合教育 团队合作

近半个世纪以来,为促进教育与经济、政治多元文化的良好互动,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致力于教育改革。教育改革围绕每一个儿童的发展来进行,维护每一个儿童受教育的权利,有特殊需要的儿童的受教育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某一层面上说,特殊教育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融合教育提倡让特殊儿童在最少受限制的环境中接受教育,这将有助于特殊儿童开发特殊教育潜能,回归主流社会和主流文化。

一、听障学生融合教育

(一)融合教育概述。自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末国际融合教育拉开序幕以来,特殊教育工作者、特殊儿童的家长对“隔离式”的特殊教育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们提倡让残疾儿童在最少受限制的环境中接受教育,这样将有助于他们回归主流社会。

融合教育原是一种用来描述障碍学生融入正常学生的班级、学校、社区环境,参加学习和社会活动的专业术语,其基本含义是不要把障碍儿童孤立于隔离的、封闭的教室、学校、交通设施和居住环境之内,主张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能真正地和正常发展的同伴一起参加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有特殊需要儿童的潜能。

(二)听障学生的融合教育。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教育对于听障学生的生存与发展的意义更为重大。听障学生要求接受融合教育的愿望越发强烈,是顺应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教育公平、补偿聋校义务教育及听障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听障学生教育要做到真正的融合,需要多个相关服务专业共同合作,才能最大限度开发听障学生的潜能,才能使他们以最佳程度地融入社会。

二、听障学生融合教育服务团队的成员

听障学生的融合教育不仅仅是课堂的融合,还包括学校的融合、家庭的融合和社区的融合。听障学生融合教育相关服务团队成员的选择要根据听障学生的发展规律和需求特点来加以选择:

第一,普通教育教师。在融合教育中,普通教育教师和特殊教育教师是实现融合教育的主体,包括各级从事普通教育的教师。

第二,特殊教育教师。听障学生融合教育的特殊教师一般就是具有聋教育基础知识的教师,对听障学生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学校教辅人员。这里的教辅人员包括学校行政人员和学校辅导教师。

第四,语言康复师。在语言学习方面,听障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需要专业的语言康复才能赶上一般的学生。

第五,心理治疗师。由于听力的缺失或损伤,听障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主要依靠听力,导致听障学生认知局限,甚至会认知偏差,造成心理问题。所以,听障学生的教育更需要心理治疗师的参与。

三、听障学生融合教育的团队合作

普通教育教师、特殊教育教师、学校教辅人员和其他专业人员在听障学生的融合教育中,一直扮演着教育者、管理者、指导者的角色,承担诊断、康复治疗、设计和实施教育计划等重要责任。

(一)普通教育教师。普通教育教师是融合教育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是个案管理者的备选人员。

(二)特殊教育教师。在听障学生融合教育中,特殊教育教师即聋生教师是个案管理者的最佳人选,在团队中也是不可或缺的,起着整合专业服务,将相关专业服务融入教学的作用。

(三)学校教辅人员。掌握并传达相关政策文件,协调并安排专业人员到位服务,建立并管理学生资料,提供行政支援,规划与调整专业服务资源,是团队顺利运作必不可少的角色。

(四)特殊教育相关专业人员(心理治疗师、听力治疗师、社会工作人员和职业康复人员)。他们熟悉学校环境与学生的生活环境,明确服务目的与团队运作方式,协助教师和家长落实专业建议,提供相关专业的咨询服务,协助听障学生转接其他专业。

(五)家长。父母是听障儿童的主要照顾者和养育者,因此,听障学生融合教育中父母是不应忽视或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

总之,在听障学生的教育中,融合教育能让学生更早接触普通人群,参与社区活动,接受全面教育,为将来融入社会、适应社会,过有品质的生活打下基础。因此,各相关专业的服务人员要以听障学生为中心,以专业的知识技能为听障学生服务,以宽阔的胸襟接纳其他专业人员,促进听障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做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白瑞霞.高等聋教育呼唤融合教育[J].中州大学学报,2009(01).

[2]方俊明.融合教育与教师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3).

[3]胡晓毅.论特殊需要儿童家庭与专业人员合作的几个核心问题[J].中国特殊教育,2005(12).

[4]张宁生,陈光华.再论融合教育:普小教师眼中的“随班就读”[J].中国特殊教育,2002(02)q

[5]柳树森.全纳教育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华国栋.随班就读教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7]本顿,奥布赖恩.全纳教育与教师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8.

融合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英国学前融合教育;特殊教育绿皮书;沃诺克报告

多年来,英国社会一直关注特殊儿童的教育。自1978年沃诺克报告(WarnockReport)提出以来,英国整个特殊教育政策开始向融合教育发展。〔1〕英国在其早期教育原则中明确指出:“幼儿不能因种族、文化或宗教、母语、家庭背景、特殊的教育需要、缺陷、性别或能力不足而遭到排斥或被置于不利地位。”(宁征,2001)本文拟从近年来教育政策发展、教育参与人员和教育实践等方面简述英国学前融合教育的现状,为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英国学前融合教育政策

英国的教育政策重视特殊儿童教育权利的获得,重视对特殊儿童的全方位教育和保育,也考虑到家长参与以及家长与专业人员合作的重要性,这对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0世纪70年代,英国政府提出要关注学前儿童的早期健康和发展,对儿童早期发展存在的困难进行鉴别,还要关注儿童家长及专家参与的重要性,强调训练者应从儿童的利益出发,与儿童家长合作,同时从其他专家处寻求帮助及引导。〔2〕1978年沃诺克报告的提出使融合教育成为英国特殊教育的核心政策。在这个报告中,融合教育按层次由低到高被分为:场所融合,即在普通学校中为特殊儿童提供专门服务,但特殊儿童不属于普通班级成员;社会融合,即特殊儿童在普通班学习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功能融合,即特殊儿童成为普通班级中的一员,教师全力帮助特殊儿童,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服务。〔3〕1997年,英国政府颁发了特殊教育绿皮书,要求所有学前儿童均要在普通学校注册,同时建议优先考虑对存在感官障碍、肢体障碍或中度学习困难儿童的融合教育。〔4〕

2001年,英国政府提出了特殊教育实施章程,提出要在学前教育环境中对学前特殊儿童进行诊断、评估,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满足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该章程规定,一旦儿童被鉴别出存在特殊教育需要,教育者应及时采取早期干预措施。该章程同时赋予儿童家长更多知情权,也强调要成立有效的多学科工作小组,为特殊儿童提供融合教育服务。〔5〕

二、英国学前融合教育参与人员

英国学前融合教育强调多机构间的互相合作。学前融合教育需要教育、卫生、社会服务、志愿者机构等部门的相关人员以及儿童家长的参与。这些融合教育参与者分别具有不同的职责,他们的相互合作促进了学前融合教育情境下特殊儿童的发展。

在教育部门中,参与学前融合教育的专业人员包括教育心理学者、早期特殊教育支持教师、视/听/语言障碍行为支持教师、融合教育协调员以及学习辅导教师。这些专业人员主要负责参与学前儿童的法定评估,鉴别学前儿童的发展困难状况,为融合教育教师及家长提供教育建议,并为融合教育教师提供专业培训。其中融合教育协调员和学习辅导教师承担着重要的任务。融合教育协调员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学前特殊儿童的特点,为儿童提供可获得的资源;对融合教学提供建议,进行融合教学示范,监测融合教育政策的实施质量及效果;为教师提供专业建议,帮助教师正确处理与特殊儿童及同事的关系,为教师提供专业培训;与特殊儿童家长保持合作关系等。〔6〕学习辅导教师必须了解学前特殊儿童的不同需求,与教师讨论对儿童有利的课程安排,增加儿童学习主流课程的机会。同时,学习辅导教师还应经常使用开放式问题向儿童提问,鼓励儿童讨论所学知识及他们理解的内容,为儿童提供分享展示的机会。学习辅导教师必须记录儿童的学习成果以及所提供的支持策略对儿童的影响效果。此外,学习辅导教师要经常与任课教师沟通,互相合作,共同促进儿童的发展。〔7〕

卫生部门的参与人员包括一般干预者、健康状况巡访员、儿科医生及儿科顾问、

学校健康服务人员、言语语言治疗师、生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听力/视力学家及临床心理学家,还包括其他参与人员,如儿童精神疾病护士、精神疾病顾问、心理治疗师、咨询师和其他领域工作者。卫生部门的专业人员主要在幼儿入学评估中提供医学方面的评估诊断以及干预意见,具体责任包括:鉴别儿童生理问题,对儿童的特殊需要进行鉴别和诊断,定期监测儿童发展状况,及时与儿童家长联系,为家庭提供合理的干预训练策略,监控干预训练过程及特殊教育服务质量等。

社会服务部门中参与融合教育的专业者为社会工作者,他们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通常与专家小组一起工作,为特殊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服务。社会工作者主要通过一些专业技能和资源为特殊儿童家庭提供服务。如果儿童家庭在为特殊儿童提供适当服务时出现困难,社会工作者会评估儿童家庭的困难情况,为儿童家庭提供指导和支持。社会工作者可以就某些问题指导儿童家长向相关机构或专家求助。在某些家庭得到有关机构或专家的帮助后,社会工作者会经常对这些家庭作巡访,并提供适当的支持。总之,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职责是在家庭情境中对儿童进行评估,并提供相应的干预支持,推荐儿童到相关机构接受服务,监控儿童及其家庭情况,向家长提供建议等。

志愿者支持机构通常是一些慈善机构。志愿者机构主要负责向公众宣传融合教育观念,为特殊儿童提供午餐,对融合教育者进行培训,为融合教育研究者提供研究数据等。

三、英国学前融合教育实践及其存在的不足

自“融合教育”概念被提出以来,英国的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日益受到关注,学前特殊儿童逐步走向主流学校,参与普通同伴的学习活动。

在英国,教师注意充分发挥学前特殊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全方位调动儿童的能力,进行有效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儿童多种智能的参与,通过儿童喜欢的教学方式吸引儿童参与学习活动,并引导儿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针对具有不同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教师采用的教学策略各不相同。比如,对需要培养听觉技能的儿童,教师主要采用讨论、口头反馈等方法;对需要提高视觉能力的儿童,教师主要采用看录像、绘画等方法;对需要加强运动知觉能力的儿童,教师在教学中经常让儿童触摸教具,进行实际操作,促进儿童对活动内容的理解和掌握。〔8〕

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与实践,英国学前融合教育取得了很大进步,学前特殊儿童的教育日益受到重视,促进了全纳教育思想的推广和传播,但是离真正的全纳教育还有一定距离。英国学前融合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同样值得我国学前教育研究者思考。

Scruggs和Mastropier(1996)对教师的融合教育观念进行调查,发现仅有40%的教师认为融合教育对大多数儿童而言是现实可行的目标,认为自己已具备相关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师不足1/3。〔9〕如果教师没有接受足够的培训,缺乏专业知识技能,缺少相关资源支持,英国政府正努力开展的融合教育实践将很难进一步发展。政府部门需要调拨更多资金用于融合教育实践,培训更多专业教师,为融合教育实践提供更多支持。

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虽然在英国日益受到重视,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实证研究,无法证明融合教育的绩效,教师对融合教育的利弊众说纷纭。例如,有的教师认为融合教育对特殊儿童大有裨益,却影响了正常儿童的受教育情况。〔10〕因此,开展大量的融合教育实践研究,提供更多令人信服的研究资料,有利于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促进融合教育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4〕陈明聪。英国融合式教育政策的发展与争议〔EB/OL〕.〔2006-01-10〕.140.130.42.78.

〔2〕〔5〕〔9〕KATEWALL.Specialneedsandearlyyears:A

practitioner’sguide〔J〕//雷江华。全纳教育之争。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4).

〔3〕黄志成。全纳教育:关注所有学生的学习和参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69-206.

〔6〕〔7〕〔8〕RITACHEMINAIS.Howtocreatetheinclusiveclassroom:Removingbarrierstolearning〔M〕.London:DavidFultonPublishers,2004:36,38,61,63-64.

融合教育范文第4篇

一提到教育,大家容易想到的字眼有爱、关怀、心、真情等待;一提到经济思维,大家倾向想到的字眼则是理性乃至过度理性下的“无情”。融合教育涉及到有特殊需要的学生,笔者提出“用经济眼光去看融合教育”,乍听下显得有几分理性有余、情感不足。不过,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思考融合教育,一来与笔者的专业相关,也算是发挥所长;二来,也想尝试一下通过这个视角能不能看出些新意来,兴许还能对了解和发展融合教育起到助益作用。或者,如果经济逻辑论证成功,有了经济学理论的支持,融合教育是否可以更稳健地走下去,有理有据地调动更广范围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而不是仅靠小部分群体的真情和热心。

用经济学的眼光看融合教育,有四个层面:

首先聚焦融合教育涉及到的诸多利益群体;

然后从比较优势这一经济视角来思考融合教育的必要性(为什么要融合而不是隔离?);

接着从供给和需求这一经济视角来思考有特殊需要的学生的需求和社会对此的供给,以及针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在融入社会这一过程中社会对他们的需求和他们对社会的供给;

最后从“资源稀缺性——分配(分配标准/ 社会规则)——竞争”来思考融合教育如今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和应该调整的方向。

融合教育涉及的诸多利益群体

融合教育这一教育实践牵涉到众多群体:

学生(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普通学生);家长(特需生的家长、普通生的家长);教师(传统隔离教育背景下的教师、融合教育背景下的教师);学校(非教师群体的管理层、其他工作人员、学校设施等);其他社会公众。

不同的群体,有各自不同的利益立足点,融合教育推广的每一步都会对他们造成影响。同一个举措,对不同的群体产生的影响的程度和性质可能截然不同。

围绕着这些不同群体,主要的利益影响考量如下:

特需生:(可能的正面的影响)接受更好的教育的机会;与社会更多正常的接触(对于提高他们的信心、感受关爱、适应和融入社会有很大的帮助);(可能的负面影响)融合初期甚至长时间中存在的歧视等伤害、先天的接受教育能力上的欠缺(脑瘫学生、学习障碍生等)。

普通学生:(正面)学会接纳、体谅、关爱;养成更健全的人格和价值观;被特需生激励,生活学习更积极;(负面)课程进度上一定的影响;固有观念阻碍双方融合(年龄越长,纠正越难)。

教师:更为繁重的备课;知识技能上更高的要求(或许需要对相关医学要有所了解);更大的压力;待遇问题。

特需生家长:渴望孩子被接受、担心孩子被欺负;教育费用问题

普通家长:担心孩子被特需生“拖累”

学校:课程设置重新安排;相关硬件软件设施的建设(校园盲道、坡道、电梯、盲生用相关精密设备等)。

评价一个政策,前提在于要明确在这一政策下谁(哪些个群体)获得收益;而产生的成本代价又由谁承担(哪些个群体受损)?唯有在诸多利益体中寻求最大可能的平衡,融合教育才能得以长期持续地正向发展。

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原则的“失灵”

在经济思维中,追求效率,而高效率往往来源于专业化分工和交换。如今融合交换“反其道而行之”,由分工转向融合,是否意味着融合教育方向的错误,还是另有隐情?究竟该不该推行融合教育?理由何在?

笔者以为要回答这一问题必须牵扯出到对教育本质(教育目的)、融合教育本质和目的的理解。教育不同于工业机器化大生产,并不以流水线下统一高效的生产为目的;教育更类似于农业,以帮助天性禀赋各异的学生完成自我成长和价值实现,学校的教育应以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为目的。

而融合教育的目的,与一般意义上的教育目的稍有不同,被赋予了一个特别的使命,即帮助有特殊需要的群体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所以,教育由隔离向融合发展,看似与发挥经济中比较优势的黄金定律相背离,实际上是遵从了更高一级的教育本质的要求。在教育的领域,比之效率,公平更为重要;在特需生教育的领域,比之隔离,融合更有效率。

·比较优势原则的有效领域

虽然大原则上教育中融合优于隔离,但在融合中比较优势仍有它的发挥空间。在教师的分工上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融合教育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教师们自愿以及被要求提高自身的技能,要很好地处理学生情况迥异的各种特殊需求,仍然不可避免地会有所欠缺。配备专业的医疗、心理教师(在特需生的康复与辅导、个别化教育上具备优势),与普通的教师协作施教,能够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课程设置上,除了特需生和普通学生无二致的课程外,也可运用比较优势原则,基于双方的特点和差异,设置有针对性帮助的课程。

供给和需求

·特需生的需求和社会的供给

特需生在物质、精神上有许多需求,社会大众应该对此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社会体系应该在现有能力范围内尽量满足这些需求(其中许多“商品”的供给属于公共品领域,需要政府的介入):

基本的医疗保障。有保障的治疗是特需生接受教育的基础,治疗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也相应为他们排除了一些学习障碍,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就学校方面而言,需要设置合适的奖助学金制度、医疗保障体系。

精神关怀需求。之所以施行融合教育就是为了帮助特需生更好地适应、融入社会,而之所以推动他们进一步地适应、融入社会,乃是因为人作为群居动物,需要置身于集体坏境中,其中一大需求就是从集体中感受和给予关爱。在这方面,教导普通学生关爱友善、引导特需生自信积极、防止和纠正矫枉过正(如特需生在关爱中变得以自我为中心等),都是教师主要要致力(供给)的方面。班级活动也可以以此为目的进行设置。

·特需生的供给和社会的需求

特需生接受融合教育最终要走向的是社会;如果特需生最终能在社会中以自己的能力生存、生活,融合教育便达到了主要目的。在普通大学生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供需必须在某一价格下谈才有意义,就业岗位水平便是特需生就业的供求市场的“价格信号”,不同要求的岗位对应不同的供求),特需生要如何谋得自己的一席之地?社会(企业)愿意在哪些领域吸纳特需生就职?其中是否存在歧视?哪些岗位是特需生能够胜任的?特需生为胜任工作需要具备哪些知识、技能、素养?针对此,融合教育课程设置中又该有哪些考量?

此外,特需生还要面临的一个特别的需求——应试教育体制下无法规避的考试要求。目前中国中小学教育的高度应试化,是否有空间给特需生接受细水长流春风化雨的教育?在巨大应试压力下的普通学生是否有资本可以同特需生在融合教育中快乐学习悠哉成长?应试的教育机制是否与融合教育先天格格不入?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认为,规则影响激励;由此看来要想真正推动融合教育进一步发展,教育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应试的教育规则土壤无法生长出基于天性禀赋因材施教的融合教育。

稀缺——分配——竞争

教育是稀缺品(在许多情况下总是供不应求)。毫无疑问,融合教育的稀缺性要更强。而任何稀缺品都必然面临被分配,都存在确立分配标准的问题。一旦明晰的标准确立,有需求的人们便会通过竞争,努力使自己符合标准,以期得到分配。

笔者认为目前国内的融合教育尚未建立起明晰的分配标准,融合教育这一稀缺资源存在较严重的分配不均问题。部分省市、部分地区、部分学校享有优质的融合教育资源(师资、软件硬件设施、资金支持等);而之外的更大范围内融合教育却基本处于空白。涉及融合教育的教育政策要增多制定、加强力度,融合教育背景下的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培养,社会公众对融合教育的认识了解要推进。教育的公平不仅要在普通生和特需生中贯彻,也要在融合教育内部贯彻。

融合教育范文第5篇

英国学前融合教育强调多机构间的互相合作。学前融合教育需要教育、卫生、社会服务、志愿者机构等部门的相关人员以及儿童家长的参与。这些融合教育参与者分别具有不同的职责,他们的相互合作促进了学前融合教育情境下特殊儿童的发展。

在教育部门中,参与学前融合教育的专业人员包括教育心理学者、早期特殊教育支持教师、视/听/语言障碍行为支持教师、融合教育协调员以及学习辅导教师。这些专业人员主要负责参与学前儿童的法定评估,鉴别学前儿童的发展困难状况,为融合教育教师及家长提供教育建议,并为融合教育教师提供专业培训。其中融合教育协调员和学习辅导教师承担着重要的任务。融合教育协调员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学前特殊儿童的特点,为儿童提供可获得的资源;对融合教学提供建议,进行融合教学示范,监测融合教育政策的实施质量及效果;为教师提供专业建议,帮助教师正确处理与特殊儿童及同事的关系,为教师提供专业培训;与特殊儿童家长保持合作关系等。〔6〕学习辅导教师必须了解学前特殊儿童的不同需求,与教师讨论对儿童有利的课程安排,增加儿童学习主流课程的机会。同时,学习辅导教师还应经常使用开放式问题向儿童提问,鼓励儿童讨论所学知识及他们理解的内容,为儿童提供分享展示的机会。学习辅导教师必须记录儿童的学习成果以及所提供的支持策略对儿童的影响效果。此外,学习辅导教师要经常与任课教师沟通,互相合作,共同促进儿童的发展。〔7〕

卫生部门的参与人员包括一般干预者、健康状况巡访员、儿科医生及儿科顾问、

学校健康服务人员、言语语言治疗师、生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听力/视力学家及临床心理学家,还包括其他参与人员,如儿童精神疾病护士、精神疾病顾问、心理治疗师、咨询师和其他领域工作者。卫生部门的专业人员主要在幼儿入学评估中提供医学方面的评估诊断以及干预意见,具体责任包括:鉴别儿童生理问题,对儿童的特殊需要进行鉴别和诊断,定期监测儿童发展状况,及时与儿童家长联系,为家庭提供合理的干预训练策略,监控干预训练过程及特殊教育服务质量等。

社会服务部门中参与融合教育的专业者为社会工作者,他们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通常与专家小组一起工作,为特殊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服务。社会工作者主要通过一些专业技能和资源为特殊儿童家庭提供服务。如果儿童家庭在为特殊儿童提供适当服务时出现困难,社会工作者会评估儿童家庭的困难情况,为儿童家庭提供指导和支持。社会工作者可以就某些问题指导儿童家长向相关机构或专家求助。在某些家庭得到有关机构或专家的帮助后,社会工作者会经常对这些家庭作巡访,并提供适当的支持。总之,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职责是在家庭情境中对儿童进行评估,并提供相应的干预支持,推荐儿童到相关机构接受服务,监控儿童及其家庭情况,向家长提供建议等。

志愿者支持机构通常是一些慈善机构。志愿者机构主要负责向公众宣传融合教育观念,为特殊儿童提供午餐,对融合教育者进行培训,为融合教育研究者提供研究数据等。转三、英国学前融合教育实践及其存在的不足

自“融合教育”概念被提出以来,英国的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日益受到关注,学前特殊儿童逐步走向主流学校,参与普通同伴的学习活动。

在英国,教师注意充分发挥学前特殊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全方位调动儿童的能力,进行有效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儿童多种智能的参与,通过儿童喜欢的教学方式吸引儿童参与学习活动,并引导儿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针对具有不同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教师采用的教学策略各不相同。比如,对需要培养听觉技能的儿童,教师主要采用讨论、口头反馈等方法;对需要提高视觉能力的儿童,教师主要采用看录像、绘画等方法;对需要加强运动知觉能力的儿童,教师在教学中经常让儿童触摸教具,进行实际操作,促进儿童对活动内容的理解和掌握。〔8〕

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与实践,英国学前融合教育取得了很大进步,学前特殊儿童的教育日益受到重视,促进了全纳教育思想的推广和传播,但是离真正的全纳教育还有一定距离。英国学前融合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同样值得我国学前教育研究者思考。

Scruggs和Mastropier(1996)对教师的融合教育观念进行调查,发现仅有40%的教师认为融合教育对大多数儿童而言是现实可行的目标,认为自己已具备相关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师不足1/3。〔9〕如果教师没有接受足够的培训,缺乏专业知识技能,缺少相关资源支持,英国政府正努力开展的融合教育实践将很难进一步发展。政府部门需要调拨更多资金用于融合教育实践,培训更多专业教师,为融合教育实践提供更多支持。

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虽然在英国日益受到重视,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实证研究,无法证明融合教育的绩效,教师对融合教育的利弊众说纷纭。例如,有的教师认为融合教育对特殊儿童大有裨益,却影响了正常儿童的受教育情况。〔10〕因此,开展大量的融合教育实践研究,提供更多令人信服的研究资料,有利于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促进融合教育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二、英国学前融合教育政策

英国的教育政策重视特殊儿童教育权利的获得,重视对特殊儿童的全方位教育和保育,也考虑到家长参与以及家长与专业人员合作的重要性,这对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0世纪70年代,英国政府提出要关注学前儿童的早期健康和发展,对儿童早期发展存在的困难进行鉴别,还要关注儿童家长及专家参与的重要性,强调训练者应从儿童的利益出发,与儿童家长合作,同时从其他专家处寻求帮助及引导。〔2〕1978年沃诺克报告的提出使融合教育成为英国特殊教育的核心政策。在这个报告中,融合教育按层次由低到高被分为:场所融合,即在普通学校中为特殊儿童提供专门服务,但特殊儿童不属于普通班级成员;社会融合,即特殊儿童在普通班学习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功能融合,即特殊儿童成为普通班级中的一员,教师全力帮助特殊儿童,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服务。〔3〕1997年,英国政府颁发了特殊教育绿皮书,要求所有学前儿童均要在普通学校注册,同时建议优先考虑对存在感官障碍、肢体障碍或中度学习困难儿童的融合教育。〔4〕

2001年,英国政府提出了特殊教育实施章程,提出要在学前教育环境中对学前特殊儿童进行诊断、评估,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满足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该章程规定,一旦儿童被鉴别出存在特殊教育需要,教育者应及时采取早期干预措施。该章程同时赋予儿童家长更多知情权,也强调要成立有效的多学科工作小组,为特殊儿童提供融合教育服务。〔5〕

参考文献:

〔1〕〔4〕陈明聪。英国融合式教育政策的发展与争议〔EB/OL〕.〔2006-01-10〕.140.130.42.78.

〔2〕〔5〕〔9〕KATEWALL.Specialneedsandearlyyears:A

practitioner’sguide〔J〕//雷江华。全纳教育之争。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4).

〔3〕黄志成。全纳教育:关注所有学生的学习和参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69-206.

〔6〕〔7〕〔8〕RITACHEMINAIS.Howtocreatetheinclusiveclassroom:Removingbarrierstolearning〔M〕.London:DavidFultonPublishers,2004:36,38,61,63-64.

〔10〕ANTHONYFEILER,HOWARDGIBSON.Threatstotheinclusivemovement〔J〕.BritishJournalofSpecialEducation,1999,26(3):147-151.

【摘要】在融合教育思想的影响下,英国的学前融合教育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从教育政策、教育参与人员及教育实践等方面对英国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作了概述,旨在为我国的学前融合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英国学前融合教育;特殊教育绿皮书;沃诺克报告

融合教育范文第6篇

融合教育强调普通学校在不影响普通学生教育的原则下,做出改革以适应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强调“有意义的融合,共同成长,主动的改变(包括教师的重新教育)”。在我国,除了特殊学校外,对残疾学生较为普遍的安置模式是“随班就读”和“特殊班”,随班就读是在融合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对特殊教育儿童的一种安置。如何做好随班就读生的融合教育呢?我校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索实践。

一、加强学校的环境建设

对特殊学生的教育要走向人本化、生态化,让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的融合有意义,特别需要营造以人为本、以关爱为核心的校园环境。署前路小学重视校园的环境建设,改善校园的环境,重视物化环境和人际环境的整体建构。具体做法是:

1.加强学习交流,转变教师观念

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学校人际环境的核心,是搞好随班就读工作的关键,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更新观念,才能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我校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教师的需求出发,制定了学习、培训、竞争、研究的教师发展机制。

学校组织全校教师完成了心理健康C证和B证的培训学习,还组织部分教师参加市、区级的随班就读工作培训和学习,了解随班就读工作的发展趋势。通过学习和培训,教师的随班就读工作理论知识有了很大提高,教育观念明显转变。此外,学校每学期都会邀请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专家来校开展专题讲座,教师们普遍反映这些专题内容听着亲切、用着贴切。讲座内容不光有新理念,还有教师教学的具体实践,全体教师能在参与讲座的过程中了解随班就读工作的新理念,并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付诸实践,有利于更好地搞好随班就读工作。

本学期,学校又组织全校教师参加了广州市继续教育“特殊教育导论”的学习,通过这一次系统而全面的学习,教师们的教育观念有了一次更大的提升,明白了特殊学生不是没有学习能力,只要教师选择正确的方法教育他们,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习。当然,教育特殊学生对教师、学校和家长都是极大的挑战,通过学习,教师们对特殊学生的身心特征与教育需求有了新的认识,也学到了一些教学策略与班级管理的办法,提升了他们的融合教育技能。

2.开展多彩活动,形成温馨环境

随班就读的学生由于自身的缺陷很容易产生心理障碍:自卑、胆怯、孤僻、自闭,或我行我素、破罐子破摔,甚至执拗、偏激。教育的本质是塑造健全的人格,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健康成长,随班就读的融合教育要凸显“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理念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我校注重开展多样化的活动,为随班就读的学生创设展示的舞台,如劳技竞赛让随读生郭同学大展风采;体育竞赛让随读生徐同学体验成功;学校组织“踏青节”活动让学生们一起手拉手去感受春天;争做“环保小卫士”活动,还有清明节扫墓、运动会、“六一”儿童节、少先队员入队仪式、植树节等活动,都能让特殊学生充分体验校园生活,感悟集体荣誉。活动给随班就读生营造了一个温馨的环境,让他们体验生活、增加自信、丰富内心世界,在充满关爱的校园里真切感受大家庭的温暖,从而愉快地接受教育。

3.设置资源教室,建设支持性生态环境

为促进特殊学生更好地与普通学生有意义地融合、共同成长,我校把为随班就读生提供支持和帮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当作一项重要工作。在学校教室数量紧张的情况下,依然在环境方面作出了最大努力,设置了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学校注意充分发挥资源教室的作用,弥补随班就读课堂教学的不足,制订教育方案,安排好时间表,尽量满足各类随班就读生的特殊需要,最大限度地挖掘这些学生的潜能,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为建设随班就读支持性生态环境打下了基础。

二、加强班级环境建设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不论普通学生还是特殊学生,班级都要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最佳的环境,因此,加强班级管理的教育环境建设是帮助随班就读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那么,如何加强班级管理,为随班就读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呢?学校的措施如下:

1.创设健康的心理环境

心理环境主要指随班就读生在所处的教育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即教师与随读生的关系、随读生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关系。心理环境建设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游戏等活动之中。班主任从接手随班就读生开始,就根据随读生的个别差异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实施分类教学,帮助随班就读生在学习活动中消除畏惧、紧张情绪,克服自卑感。如随读生徐同学平时沉默寡言,遇事畏缩不前,不敢尝试,总说“我不会”“我不行”。针对他的这一特点,班主任鼓励其他学生与班主任一起多与他交往,多为他提供表现的机会,一旦发现他有困难,大家就伸出援助之手助他闯过难关,发现他有一点进步、取得一点成绩即予以肯定,及时表扬鼓励。渐渐地他不再自卑,树立起了自信心,性格也变得开朗乐观,与同学相处也很愉快,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心理。

同学的关爱、团结和帮助能给随班就读生强烈的潜在影响,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成果。我们在有随读生的班级要求学生要尊重他们,平等对待他们,让随读生能在一个得到帮助、心情舒畅的班级中愉快地学习和生活。今年,六年级随读生高同学生日那天,班里其他同学把备好的生日礼物送给他,小小的礼物承载着同学们的真诚与关爱,他深深地体会到了同学之间真情,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尊重,满怀信心地抬起头做人,挺起胸前进。

2.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

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态度直接影响着随读生的心态,没有教师的爱心、恒心和耐心,就没有学生的进步,这就要求教师要关爱随读生,尊重、期待和信任每一位学生,凭着高度的耐心和深沉的爱心启发学生,引导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在愉悦的气氛中与同学交流情感,获取知识。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和设计教学方案时既要考虑班级的集体教学,也要兼顾随班就读生的个别教学与辅导,可以制订个别教学计划,采取集体教学为主、个别教学为辅的教学形式。例如三年级随读生王同学患有自闭症,注意力无法集中,不敢大胆发言,恐惧心理比较严重。在教学中,教师鼓励他勇敢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肯定他的回答,教师一次次的表扬和鼓励逐渐地增强了他的自信。同时,根据对他在课堂上情绪变化情况的分析,我们又专门制订了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刚开始一天需要几个小时在资源教室由资源教师单独辅导,而一年半后的今天,只需每周3次、每次40分钟在资源教室由资源教师单独辅导,其他时间与同学们一起在班级上课,并积极参加各项课外活动。经过教师们的努力,王同学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人格也得以健康发展。

三、加强协伴环境建设

协伴,顾名思义,就是互相协作的伙伴,这里体现的是一种平等互助的理念。为了缩小随班就读生在学校、社会适应等方面与普通学生的差距,我们采用“同伴指导,互相协作”的方式,一方面,同伴与随班生的年龄相当,心理基本处于同一发展阶段,比起教师、家长而言更容易相互沟通、相互接纳;另一方面,通过团结协作,建立起互相协作的伙伴关系,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提高普通生的社会责任感。我校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校内成立“爱心小伙伴”小组

我校为每位随班就读生专门成立“爱心小伙伴”小组,这是随班就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小组成员分别从学习、生活等方面关心和帮助每一位随班就读的学生,让随班就读生在与小伙伴的交流中消除孤独、感受友爱、开阔眼界,增加接触社会的机会,学会适应生活和社会,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爱心小伙伴”一般以小组的形式展开,每组选配2~4人,选配的助学伙伴必须是品学兼优、有热情、有耐心的正常学生,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包括课前帮助预习要学习的新内容,课中帮助完成课上的练习作业,课后协助完成作业;在生活中加以协助,包括带领他们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帮助行动不便的同学等。

2.社区安排“阳光玩伴”

让特殊学生以随班就读的形式进入普通学校学习,最终的目的就是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因此特殊学生所生活的社区也是实施融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专家对社区感的环境因素作过研究,发现社区感与社会认同对特殊学生的成长影响很大。Bramston曾经研究了智障青少年社区与邻里支持的关系,结果表明智障青少年的归属感得分与邻里支持的得分成正相关,如果社区没有给特殊学生以关怀,这些学生就容易缺乏安全感,社区感普遍较低。这个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校和社会都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

在专家研究的引领下,我校十分关心随班就读生的社区感与社会认同度,对每一位随班就读学生所生活的社区进行了调查,并与其家庭沟通,与这些特殊学生所在的社区交流合作,开展了“阳光玩伴――手拉手,我们都是好朋友”的系列活动。这些做法使特殊学生的社区感和社会认同感进一步增强,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随班就读生的教育工作是良心工作,更是爱心工程,建立平等、和谐、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创设充满关爱、和谐友好的人文环境,采取个别教育的策略,帮助身心有缺陷的少年儿童以平常心态参与普通学校的生活,逐渐达到与社会的融合,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署前路小学将会继续深入研究,借助科学管理将这责任转化为一种职责和一种崇高的使命,让特殊儿童能分享到教育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能与普通的学生达到最大程度的融合。

融合教育范文第7篇

第一,充分认识特殊教育的重要意义,大力推进融合教育发展。特殊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残疾儿童少年获得成长、融入社会的重要保障,其发展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北京市历来重视和保障残疾人权利和特殊教育的发展,例如:《北京市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2012年在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刘淇同志在大会报告中提出“积极发展特殊教育”。2000年以来,北京市教委接连出台多项政策文件,不断完善北京市特殊教育办学体系和运行机制,着力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和加大随班就读工作支持保障力度。今年,北京市政府又出台了融合教育行动计划。

融合教育主张最大可能地在普通学校接受适合普通教育的残疾学生,它着意于平等、尊重、包容、和谐社会的建设,寄予着包括众多残疾儿童少年在内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融合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是人们对残疾观不断演进的结果,也是世界特殊教育发展的新阶段。以前人们对残疾的理解多集中在残疾人的机体缺损和生理功能障碍上,并从障碍的角度解释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认为残疾是个体的悲剧,这是一种“医学一生物模式”的认识。经过残疾人对自身权利的维护和社会文化的发展,人们对残疾的认识也逐渐发生转变,从原来对“个人悲剧”的关注转向到对整个社会环境、制度以及文化的关注,更多从“社会一文化”模式来理解残疾和由此带来的障碍。这种转变为残疾人融入社会带来了新的视角,提供了理论推动力。伴随着残疾观的演进,特殊教育也逐渐打破隔离式特殊教育模式,“一体化教育”、“回归主流运动”、“融合教育”等新理念渐次出现。这些教育思潮和实践的核心是打破隔离式特殊教育的封闭状态,让残疾儿童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尽可能在最少受限制的普通学校或者普通班级中与普通儿童一起学习和生活,从而更好地促进残疾儿童少年融入社会生活。

融合教育不仅昭显着特殊教育发展的方向,也为整个教育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与融合教育有着广泛内涵交集的“全纳教育”思想,与全民教育思想相得益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2008年,第48届世界教育大会在日内瓦举行,其主题就是“全纳教育:未来之路”。我国原国务委员、现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同志在大会主旨发言中肯定了“教育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受教育权是基本人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的基本理念,肯定了全纳教育对建设和谐世界产生的积极且重要的影响,表达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用知识完善自我,创造美好人生”的美好理想。刘延东同志还代表中国政府表达了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推进全纳教育方面做出贡献的承诺。

可以说,以融合教育为代表和集中体现的新型教育思想和实践,正以丰富的内涵和多样化的教育形式惠及广大残疾儿童少年。完善的支持保障体系,清晰的管理服务,优质的教育教学,为他们健康成长和融入社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二,要认真总结经验,积极应对挑战。多年来,北京市一直重视开展随班就读教育,并将之确立为推进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工作思路和工作内容。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北京市就贯彻落实国家文件精神,先后出台有《关于进一步加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意见》、《关于在全市各区县开展建立随班就读工作支持保障体系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文件提供强力保障,在全国较早开始探索资源教室、特殊教育中心等专业支持模式,2002年起增设专项资金着力推进资源教室建设。北京市在随班就读的政策支持、物质保障、专业指导、师资培训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等方面都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切实的实践,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北京市有近6000名残疾学生在1093所普通中小学就读,这些学生约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在校残疾学生总数的66%;接收随班就读学生的中小学占到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总数的近80%;随班就读学生生均公用经费达到5500元。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教学校为骨干、送教上门等多种教育形式为补充的首都特殊教育办学体系已经形成。

在大力推进融合教育的过程中,市、区特殊教育中心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指导作用。2009年,北京市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更名为北京市特殊教育中心,功能拓展至科研、教研、师资培训和资源开发等多个方面。今年,北京市启动“北京市特殊支持教育中心”的筹建,又将实现新的功能转型。

在大力推进融合教育的过程中,特殊教育学校发挥着骨干作用。随着首都特殊教育的发展,特殊教育学校接收的中、重度残疾学生比例不断提高,同时特殊教育学校的功能也逐步向区域特殊支持教育中心方向拓展,其服务对象、工作职能和相关要求也发生很多转变。多所学校还积极探索义务教育阶段后的职业教育,为残疾少年走向独立、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创造着条件。在今后较长时间的发展中,特殊教育学校的骨干作用必将持续存在,在中、重度残疾学生的管理和社会融合方面承担着更加艰巨的职责,也必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随班就读学校发挥着首都特殊教育的主体作用。广大随班就读学校积极创造条件配置人员,探索随班就读教育教学模式,营造平等、尊重、包容、融合的校园文化环境,不断提高教师面向全体、关注差异的教育教学能力。近几年来北京市资源教室建设得到很大推进,全市现有120所中小学建设了资源教室,对随班就读学生的支持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根据融合教育行动计划,未来三年内市里还将重点支持100所随班就读工作突出的义务教育学校建立软、硬件完备的示范性资源教室,创建20所市级融合教育示范学校,引领我市融合教育质量提升。

符合首都特殊教育发展的优秀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需要我们积极加以应对。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北京市特殊教育发展还不均衡,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综合素养和专业知识技能还有待加强,特殊教育硬件建设和支持保障体系还存在薄弱环节,发展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整体发展水平距离首都建设世界城市、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总体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积极应对挑战,需要良好的制度保障和创新工作方式。融合教育对教育发展的要求是多方位的,实践中会遇到很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我们要为融合教育实践创设良好的政策空间和制度保障。

今年,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中小学融合教育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市教委、市残联、市教育督导室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随班就读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将首都融合教育发展推进到新阶段,这是基于我市特殊教育发展现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满足残疾儿童少年教育需求而制订的重要发展导向和战略部署。《行动计划》中提出的“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双学籍制度”、“特殊教育教师专业证书制度”以及“通过北京数字学校为残疾儿童少年提供教育资源”等,都是这方面工作的探索。我市在推进融合教育的道路上还有很多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一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分认识推进融合教育的重要意义。十提出“支持特殊教育”,并作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写入大会报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纲要(2010-2020年)》设专章对特殊教育发展加以阐述,提出“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今年国务院法制办《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都说明融合教育成为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二是进一步加强建设,创建无障碍教育环境。融合教育主张根据社会模式来理解残疾人接受教育的困难,强调对这些困难的理解和对社会环境的改造。今后一段时期,需要切实落实《北京市中小学融合教育行动计划》要求,对全市所有公办义务教育学校进行无障碍环境改造。三是进一步深化研究,加强对融合教育的专业支持。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市、区特殊支持教育中心建设,深化特殊教育科学研究,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开发相应教育资源,不断加强对融合教育的专业支持。四是进一步推进创新,完善融合教育制度建设。逐步探索和实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证书制度及医教结合、康教结合双学历职前培训制度、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双学籍制度,研制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随班就读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标准,以制度的不断完善为融合教育的推进和质量提供更多保障。五是进一步增加投入,加强融合教育物质条件保障。根据融合教育新的需求,继续推进各类学校的校舍建设、设施设备配备、生均公用经费及专项经费的保障,满足特殊教育教学需要。六是进一步扩大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通过建立专家咨询委员会、残疾儿童少年信息平台和资料库、社区无障碍改造、残疾儿童少年社区文化、卫生、体育等活动,增加信息交流渠道,扩大融合教育的宣传范围,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特殊教育的浓厚氛围,营造平等、尊重、包容、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

总言之,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关涉北京市近万名残疾儿童、少年的一生福祉,牵动着数万个家庭的幸福,影响着社会的整体和谐和文明程度的提高。无论是“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还是提出的“中国梦”,都包蕴着使社会的公平和权利的保障惠及这些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少年!作为全国的首都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北京融合教育的发展还将为全国其他省份提供发展范例。发展好首都融合教育,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以融合教育行动计划的启动为契机,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推进首都教育事业取得新发展!

融合教育范文第8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融合教育”观;融合记者

面对媒介生态的深刻转型,新闻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顺应媒介的发展趋势,研究信息化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新闻教育改革,培养既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思维,又适应当下时代需求的新型新闻传播人才,笔者认为应该具有与媒介融合形势相适应的“融合教育”观。

一、“融合教育”观的内涵

关于传媒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的媒介融合,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所Henry Jenlins明确指出,媒介融合包括了至少五个层面的内容,即技术融合、经济融合、社会或机构融合、文化融合和全球融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蔡雯首次将“媒介融合”的概念引入我国,并进一步预测“融合新闻”传播将是“融媒时代”新闻传播的主体模式。尽管在国际新闻界媒介融合的界定没有在学理上达成共识,但从专家学者的描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媒介融合不是狭义地局限于技术,而是必将在技术之外的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可见,传统的、单一的“技能型”新闻人才培养观已不再适应当下国际化新闻传播业的发展,新闻院校在关注技术革新的同时也必须转变观念,对新闻传播中人文、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变革有足够的重视。

第一,媒介融合需要“知识与媒介素养的融合”。“融媒时代”新闻传播的实质就是信息、文化的国际化传播。从当代中国新闻传播的变化来看,新闻传媒把中国文化全方位推向世界舞台,又让西方文化千姿百态地展现在中国人面前,中西文化的交融互动不再仅仅是文化精英们的特权,而是活生生地发生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身上。在这种“跨文化”的新的传播形态下,人人都可以成为“公民记者”,进行民族间、文化间的信息与交流。同时各种思想、政治观念、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念泛滥,有益的、有害的信息并存。作为新闻从业者既要在错综复杂的信息群中寻找新闻线索,又要发出权威的声音引领舆论的方向,因而就必须具有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和媒介素养,而这种能力、素养的形成,正是来自于各种知识、文化的融合。

第二,媒介融合需要“融合记者”(backpack journalist)。他们只需要备上一部上网手机、一台数码照相机、一台小DV、一部笔记本电脑就能同时满足多种媒体的编辑、采写、播报需求。他们一个人就能完成采访、写作、拍摄、编辑等工作程序,既懂得前期报道,又懂得后期视频剪辑制作,具有融合的专业技能。

第三,要实现知识融合与技能融合的和谐统一。近几年,为了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一部分高校在新闻教育方面进行了专业细化的尝试,致力于培养娱乐记者、体育记者、经济记者等专业型记者。笔者认为众多的研究实践出现了偏重于专业实际操作技能的倾向,忽略了学养型教育。对此,国内知名的新闻学者已给予深入的论述。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副院长戴元光说:“把学习现代技术作为新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应当受到质疑的,过分的技术化取向对新闻教育是一种伤害。”[1]因此,新闻教育改革应着眼于宏观的新闻教育观基础之上,必须以加强对学生知识融合培养和技能融合培养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融合教育”观下的新闻教育改革

(一)打破学科界限促进知识融合培养。当代高等教育中,一个专业就像一台机器,只有坚实的钢铁硬壳是不行的,还需要有传输履带、螺栓、发动机等物件,才能成为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仅仅着眼于专业书籍是不行的,要加强知识融合培养,就必须打破学科的界限,在原专业的基础之上,广泛涉猎交融学科的相关知识,将诸如军事、文化、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进行整合。只有在知识层面实行新的交融整合,使学生能迅速地对纷繁复杂的新闻传播现象和多层次的国际问题做出程序性的分析与综合,才能从根本上适应新闻全球化、国际化的知识调整与理论创新要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早在2005年就开始尝试性地采用跨学科的方式联合培养新闻传播人才,效果显著。目前,国内一些知名的新闻院系也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依托强大的人文社会科学实力,加强与文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合作互补,试行联合培养、融合交流,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基本具有两个以上的学科知识基础。

(二)调整专业设置及课程体系,强化技能融合培养。媒介融合的核心是在同样内容的基础上,生产出针对不同平台上的新闻,并用适当的形式播出。因此在专业设置上,要打破壁垒,尝试媒介融合专业的教育模式。此外,很多高校新闻专业还沿用将新闻业务里的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并立的课程体系。这种传统的新闻教育模式客观上造成了学校教育与新闻实践活动的脱节。在新闻实践活动中,新闻的采编、写作、评论只是连接新闻业务各个环节的桥梁和纽带,它们是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应该在对诸课程客观分辨的基础上,进行融会贯通,进而形成较为系统、科学的“新闻实务通论”。

(三)合理构建多维的实践教学体系,促进技能与知识的融合。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只有通过实战和实践,才能将新闻专业的课堂学习与新闻实际运用有机结合,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天人合一”,成为适应业界需要的合格的新闻人才。因而在新闻教育过程中实践平台的搭建和实践体系的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是要合理地构建课内训练、课外练习、校内实践、校外实习、社会调查与服务相结合的多维实践体系。实践教学环节应贯穿于各个年级、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在内容上应逐步深入、层层递进,促使学生的基本素质、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在实践中逐步统一和融合。二是搭建具有“实战”功能的媒介融合平台。该平台不仅是学生实习的平台,更是专业的工作平台,能够承担数字化传播时代的专业化新闻业务,可将学生的实习融入新闻业界的生产流程。比如承担校内的信息传播沟通工作,将校内新闻传播资源整合为可供学生学与做的“传媒集团”。

三、新闻教育改革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完善取决于不同构成要素、不同构成环节的有机统一。在新闻教育改革的实施过程中,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

(一)新闻院校要加强与业界的联系与互动。伴随着“融媒时代”的到来,我国学界出现了一种“反常”现象――人民日报社原社长邵华泽当了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人民日报社原总编辑范敬宜成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许多曾经在业界任职的知名记者纷纷“下海”,成为各地方高校新闻传播学院的顶梁柱……这种“反常”现象仿佛指南针一样,清楚地告诉我们:融合新闻传播国际化的程度越深,学界与业界的联系越紧密。业界既是媒介融合的实践者和引领者,又是新闻人才的需求者。新闻院校只有加强与业界的联系与互动,才能紧跟传媒发展的脚步,对其正在和即将出现的变革做出准确的预判,从而使新闻教育改革更具有前瞻性,培养出业界所急需的、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具有国际视野和思维的新闻人才。

(二)新闻教育与其“予人鱼”,不如“授人渔”。我们正处于知识信息时代,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有限的学校教育远不能满足人一生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的要求,所传授的专业技能也远远不可能适应新技术、新知识的快速发展。因此,我们在努力搭建新闻实践平台、营造“融媒新闻”加工氛围、注重学生基本能力、基本思想境界培养的同时,更要通过牢固树立“融合新闻”观的教育理念奠定他们继续学习、自主更新知识、自我调整知识结构、自我不断锤炼融合技能的基础,使他们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自觉地去捕捉其他知识素养作补充,不仅具有适应变革的能力,更有与时俱进、主动变革的境界和愿望,这样,他们便会真正融入新技术、新知识发展的大潮,为新闻传播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为鞍山师范学院2011年度校级教师科研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kyxm10)

参考文献:

[1]复旦大学“全球知名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EB/OL].人民网:传媒频道,2009.

(作者为鞍山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

上一篇:教育思想范文 下一篇:幼儿园安全教育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