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核心概念界定范文

时间:2023-12-22 17:28:49

融合教育核心概念界定

融合教育核心概念界定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 培育 研究综述

1.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研究历史背景

在大众化、国际化、市场化的时代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人才需求转变、专业结构调整,生源竞争等因素影响,高职教育发展正面临着深刻的变化:“H模式到C模式的新转变”,即由提高教育质量到特色院校全面建设的转变;借用精英教育模式向工学结合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对高职人才培养带来的深刻变革;普通高等院借用高职院校教育方法、参与高职人才培养竞争带来的外部竞争胁迫;高职院校快速扩张阶段产生的专业设置雷同及其带来的同质化竞争压力;高职院校高速发展期间产生的发展过快,资源不足等先天缺陷需要弥补;学生素质不一样,需要因材施教等。由此,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研究必要性日益提升。

2.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概念界定

关于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概念不少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文认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从狭义上讲主要是教育教学竞争力;从广义上讲,还包括社会服务力、文明传承力和科学技术创造力。因此,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是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培育而成的并在其生存和发展中体现出的内生性、独特性、不可替代性、高价值性和可持续性优势竞争能力。从能上可以划分为:质能、位能、动能;从力上可以划分为:教育教学力、文明传承力、社会服务力和科研学术力。所谓质能,这里主要指的是高职院校内在资源种类、资源数量、资源质量和资源结构,相当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资源学派的观点。位能指的是排位(现在和未来可能进行相互竞争的同类型学校目前的排位次序),区位(地域位置及其主要服务区域),和定位(学校发展方向与目标等战略性、理念性能力)。动能指的是学校对发展战略、计划、规划的执行力及其过去的发展速度和未来的发展态势(相当于机制体制及其运作能力)。教育教学力是高职院校的本位能力和基础能力;对于有些高职院校而言,文明传承力、社会服务力和科研学术力是他们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着力方向。比如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在农业科研上成果累累,而且走出过袁隆平这样的重量级院士,把农业科研力作为核心竞争力培育既是对过去历史的传承,也是符合国家农业科技发展需要,更是利用农业科技,服务区域农业,求得自我发展重要途径。甚至,怀化的行政部门领导建议将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改名为袁隆平职院职院。又比如,以传媒或人文等作为主要教育教学方向的一些职院,可以将文明传承作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育的主要的着力方向。而那些为企业、或社会服务部门培育人才为重点的院校也可以把培育社会服务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着力方向。

3.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内容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教育教学核心竞争力研究(人才培养研究模式、方法、手段、途径、体制机制),兼及定位研究(品牌研究、特色研究)、核心竞争力概念、要素、层次和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

3.1教育教学能力是高职院校的基础能力,是核心竞争力研究的初始视点,因此,许多学者把它作为核心竞争力研究的重点,基础竞争力指的是教学基础、管理基础和基本保障,环境竞争力包括教育管理制度、区域经济状况。很多学者的研究都把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学生质量视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点。

3.2定位能力研究。在2006海峡两岸高职(技职)教育学术研讨会上,有学者认为高职教育必须对自身有一个新的定位,从功能定位、培养人才目标定位、发展空间定位、教育观念、办学机制五个方面入手,积极适应。如王江秋认为,战略定位准确是培育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3.3品牌及其打造。赵立增等认为:“品牌是学校最宝贵的资产,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如胡建波认为:高职学院的核心竞争力是由职业技能培养能力、市场能力、创新能力及品牌管理能力四个要素。这里品牌能力被认为是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3.4从力的概念研究核心竞争力。职院校需要整合发展“五大力量”:政策力、行政力、学术力、文化力、市场力。核心竞争力是资源及其利用能力。如郑俊钦认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包括六力:管理能力、培养能力、研发能力、创新能力、市场能力和学习能力。

3.5从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构成上进行研究。核心竞争力对于不同的学校而言,由于其核心竞争力的方向不同,其构成的要素也可能不同。认为教育教学能力是核心竞争力的学者,把核心竞争力要素构成主要归结为教育教学方面。也有些学者的核心竞争力视点跨出了教育教学以外。徐翔认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是由领先的教育理念、良好的价值观和校园文化氛围、鲜明的办学特色、不断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等四个要素构成的。这里价值、教育理念等文化要素被引入核心竞争力要素。王前新认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高职院校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及其人格、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及其合力、师资结构及其素质要求、全新的教育理念、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专业设置与建设、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等八个方面的要素。

3.6从层次结构和评价指标体系上研究。如张清霞等以层次的角度,他们认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由内涵层、中间层和外显层等三个层次构成。内涵层主要包括办学理念、学院定位和校园文化等关键要素,是学校无形的精神资产;中间层主要包括高职院校的管理团队、师资队伍、专业建设等,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生产源”;外显层主要由高职院校的社会声誉、校企联盟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学生的就业率等方面构成。李国艳.对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探讨。他的评价指标主要是学校文化力、管理能力、专业教师队伍及人才培养模式四个方面。

4.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培育方法和路径研究

4.1胡建波从培育路径上提出了核心竞争力培育方法。认为可以用演化法、孕育法、兼并法和联合法培育。其培育流程包括环境分析、确定目标、集中打造、深化拓展。①演化法:该法是事先设定合理的目标,全员参与,共同努力,在一定期限内建立特定的核心能力。这实质上是通过规模较大的组织变革来构建核心竞争力,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多个项目、多个行动方案,并且是一个较为长期的变革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②孕育法:该法是成立专门小组,针对特定目标,在一定期限内开发、培育出一种核心竞争力(核心能力元)的方法。③兼并法:该法是通过兼并手段,把具有某种核心能力或办学条件的学校纳入学院,以弥补学院某方面资源、能力的不足。④联合法:该法是通过与其他高校或企业联合办学,提升学院形象或增强办学实力,实现资源共享。

4.2许华春从全面管理的角度提出了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方法。他认为民办高职院校要坚持“招生就业、学生管理、教学工作、行政后勤”四轮驱动,构筑“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及环境育人”的核心竞争力。

4.3刘欣从经济理论角度研讨了核心竞争力培育方法。他以品牌竞争力的生成机理为逻辑起点,重点从显性层面、隐性层面和整合层面,阐明高职品牌竞争力的差异性、能级性和匹配性三大基本特性,并进一步提出培育高职品牌竞争力的差异性战略、整合性战略、延伸性战略三大战略构想。并从外生论——波特竞争优势理论,内生论——哈默核心竞争理论,整合论——顾客让渡价值理论阐述了核心竞争力培育方法。

4.4雷久相、丛峰从校企文化建设上提出了培育核心竞争力的理念。雷久相认为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对于建设高职特色校园文化、提升高职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丛峰认为高职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两者的互动与融合是可行的,是打造办学特色,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客观需要。高职院校要实现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全面、深度融合,需努力做到“全程、全面、全员”的多维度立体的互动与融合。

4.5焦胜军等从体制机制创新和资源配置角度研究了核心竞争力培育方法。坚持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创新创新是形成竞争优势的重要动力与源泉,高职院校必须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宋惠敏认为转变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培育核心竞争力有重要意义。

4.6运用企业理念培育核心竞争力方法。台湾学者介绍的将企业先进理念和管理经验引入台湾技职院校办学和管理中的做法为大陆高职院校办学开阔了视野、提供了新的思路。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翟轰,通过对本校“校厂一体、产教结合”的“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分析,介绍了具有机械行业背景的老牌职业学院在构建“前校后厂”办学模式中的具体做法,并提出了“准确的学校定位、科学的培养模式、强大的实训体系、合理的管理体制、企业化的实习工厂”是实现高职院校办学模式创新的基础和条件。建国科技大学廖仁杰等教授介绍了将企业的ISO 9000质量保障体系运用到本校的经验。高职院校需要主动嵌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跟经济发展彰显目标特色,深化校企合作培育专业特色,注重实践能力、专兼一体锤炼教师特色,引进企业文化打造文化特色,从而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其他方法:如彭新宇等提出高职院校需要从办学理念、战略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建设、文化建设等五个方面去构建核心竞争力。

5.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研究述评

在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概念上,目前差异性和独特性研究较少,本文根据大专院校的四个社会功能,把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分教育教学力、文明传承力、社会服务力和科研学术力;并认为任何一个院校只要在任何一个方面具有重要水平和影响,就可以认为具有核心竞争力。

在核心竞争力研究内容上,目前主要集中在教育教学方面,其他领域也有一些研究,但广度和深度有待拓展。本文将核心竞争能力的能,界定为质能、位能和动能,且将力界定为四个方面就是希望把核心竞争力研究从新的视角予以考察。

在核心竞争力培育方法和途径,归纳总结的方法较多,引入的概念也不少。但核心竞争力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核心竞争力培育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把学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系起来,要直面现实的问题,要更多的注重本土化,注重对手研究等。

在评价体系上,过去主要集中在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其他内容纳入不多以及评价指标体系有待完善。

参考文献:

[1]胡建波.高职学院核心竞争力及培育研究.职业技术教育,2005,34

[2]刘欣.对高职院校品牌竞争力发展战略的思考.教育与职业,2008,18

[3]雷久相.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理论意义与实践要求.职教论坛.2010,12

[4]王前新.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要素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3,27.

[5]丛峰.企业文化与高职学校文化的融合与对接研究.湘潭大学学报,2009,S2

[6]焦胜军.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识别和培育[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

融合教育核心概念界定篇2

《中国远程教育》是国家开放大学主办的杂志,传播远程教育学术是其神圣使命。坚守远程教育学术传播阵地,第一个方面是不要偏离远程教育学术的核心阵地。远程教育学术的核心阵地在哪里?简单地说,就在远程教育的实践领域和研究领域中。我们知道,远程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两大家族之一,一大家族是校园内的教育,另一大家族就是远程教育,可以说,远程教育的领域是十分广泛的。由于历史的原因,远程教育学术领域经常被窄化,有时变成了教育技术或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尽管远程教育与校园内的教育都是教育技术的研究范围,但远程教育学术领域决不局限在教育技术的范畴内。远程教育学术期刊一定要有其鲜明的学术站位,要站在远程教育学术的核心阵地,如果偏离了自己的核心阵地,就有可能看起来像一本教育技术期刊或者一本成人教育期刊。坚守的第二个方面是要在坚持学术争鸣的同时,注意避免跟风炒作概念。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远程教育从少人问津变得门庭若市了。除了教育界的人士,一些企业界的人士、互联网技术专家等也纷纷成为远程教育的从业人员,这对远程教育事业无疑是好事,不过,不同背景的人士一定有不同的话语体系和不同的声音,远程教育界的门槛不高,谁都可能有自己的见解。但客观事实是,隔行如隔山,跨界不是件容易的事,不在同一语境内讨论问题,很可能是南辕北辙,这时候学术期刊坚持话语体系内的学术争鸣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比如这几年,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翻转课堂、微课等成为远程教育的重要话题和热门词汇,三大巨头(Coursera、Udacity和edX)在中国的名声很大。在我看来,这些概念让专业人士都觉得费解,课程、教材、教学、课堂等原本清晰的概念被MOOC、在线学堂这些名词搅在一起,会让广大普通教育工作者觉得迷糊,对这样的现象远程教育学术期刊要有理性的选择和价值判断。此外,《中国远程教育》作为国家开放大学主办的期刊,在定位于中国的远程教育的同时,应当承担起国家开放大学学报的职责,为国家开放大学人才成长做出独特贡献。

二、密切关注互联网+环境下远程教育的新动态

坚守不是保守。坚守很对,但坚守的同时要不保守。互联网这几年发展很快,由于个人工作岗位的缘故,我这几年对互联网关注得更多些,在我看来,杂志在互联网+教育方面的选题和文章还不够多。互联网对远程教育的影响是根本性的,互联网给远程教育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新的学习环境,并由此丰富了远程教学的组织形式(分班教学、小组学习不只局限在课堂上),使讨论、案例教学等方法更便于使用,等等。建议杂志更多关注“三融合”(技术融合、数据融合、业务融合)带给远程教育业态的变革。国家开放大学提出通过“六网融通”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三融合”不是目标,是实现“六网融通”的三个层面,融合的过程就是变革的过程,就是流程再造的过程,新流程、新业态、新的教育生态的形成过程就是互联网+新型大学的建设过程。从这方面着力,选题能更好地紧扣当今远程教育发展的焦点问题。再如,大数据与在线教育方面的选题,数据是一种重要的资产,大数据研究可能会对教育有重大的影响。以往我们做教育研究,做课堂观察,做田野笔记,做抽样调查,尽管这些方法依然很必要,但在在线学习中师生教与学的行为直接记录在数据库中了,我们可以便捷地用新的手段研究远程学习了。另外,在关注中国远程教育、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可能需要认识到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的教育信息化和开放大学及其系统内的信息化是不一样的,开放大学系统要搞的不是教育信息化,而是信息化教育,可能有很多人不同意这种说法,好在“电化教育”依然坚强地存在着,好在“互联网+教育”已广泛传播。以前,我在开放大学系统内提“信息化教育”,强调不要停留在传统业务的信息化上,就像“京东商城”不是北京西单商场业务的信息化一样,融合与流程再造十分重要,如果互联网技术只是服务于、服从于传统业务模式,就不可能有今天的京东商城、天猫。我以前是《中国远程教育》的热心读者,也是这本杂志的编辑。但过去三年来,我很少阅读这本杂志了,似乎是远离这本杂志了,但其实不是,主要是因为阅读习惯改变了,阅读纸质媒体的时间少,通过PC或kindle阅读的时间多。基于当前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在此提议《中国远程教育》能够提供在线版并把它放到国家开放大学门户网站上。

三、支持和促进远程教育

融合教育核心概念界定篇3

关键词:体操课程新体系;体操;人文;健康;评价育人;隐性课程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1-0101-03

1 问题的提出

根据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总体趋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和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相融合),构建体操与人文、健康三者相融合的新的课程体系就显得必要而迫切(图1)。

2 结果与分析

2.1 确立新体系的教育理念――通过体操练习手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相关研究表明,长期以来高等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技术课的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摆脱竞技体操教学与训练的模式”,并且在教学要求上“与中小学体操教学相脱节”。虽然已有部分高校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大部分高校仍然以竞技体操教学为主。其实,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体操教学属于教育领域,而非竞技领域,其教学内容也非竞技体操范畴。因为学校体操教学所指的体操,其上位概念为体育(指学校体育),而体育的上位概念为教育;竞技体操的上位概念是竞技(或运动),而竞技的上位概念是娱乐。可见,体育与竞技(或运动)是并列的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现借用国内学者宋继新教授的图示来说明体育与竞技的区别,同时也说明学校体操教学内容与竞技体操内容的区别(图2)。

体育与竞技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它们的联系主要在于“二者互为手段……是不同归属的、平行的、交叉的关系”。因此分别位于体育和竞技下位概念的学校体操与竞技体操也同样存在上述关系。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体育教育专业的体操教学仅是以竞技体操为手段,而要培养具有从事未来学校体操教学能力的专业人才,还要将体操与人文、健康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并注重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自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健康教育教学能力、社会体育指导能力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其最终目的是要通过体操练习手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可以说,学校体操教学所要求的标准和追求的目标与竞技体操有本质的区别。

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将充实各级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校的体育师资队伍。因此,体操与人文、健康相融合的体操理论体系要本着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紧密结合、专业教育与健康紧密结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培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所提出的能“掌握未来学校体育教学、健康教育教学、体育锻炼学、运动训练和竞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较强的自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专门体育人才,并相应地融合“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培养目标,在培养出合格的、能胜任未来需要的体育教育专门人才的必备条件下,充分体现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理念。

2.2 新体系体操课程内容的设置

2.2.1 体操内容的重新确定 体操从其产生时起,其内容就一直在发展中变化着。从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运动”时期的跑、跳、投掷、攀登、摔跤、舞蹈、骑马、军事游戏等锻炼身体的一切活动,到现代奥运会初期的双杠、单杠、吊环、鞍马、跳马、自由体操、跳远、跳高与跳远综合跳、撑杆跳、爬绳、50公斤举重等内容,都充分体现着体操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现代体操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体操仅指竞技体操,而广义的体操所包括的内容较为丰富,本文讨论的是广义概念的体操。这里综合国内各版本的体操教材列出体操的内容,包括队列队形练习、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专门器械体操、器械体操、技巧运动、跳跃、自由体操、艺术体操、蹦床运动、健美体操、实用性体操、团体操等内容。有的学校将体育舞蹈和形体训练也纳入到体操的内容体系当中,如吉林体育学院已正式将体育舞蹈和形体训练列为选修课。

体育舞蹈是体育、舞蹈和音乐的有机结合体,而舞蹈与体操自古以来就有很深的渊源,将之列为体操内容体系之中虽然存在一定争议,但也在情理之中,可以进一步加以探讨。形体训练的练习手段可以采用徒手姿态操、韵律操、健美操、太极、按摩、健身跑以及各种舞蹈动作,也可以采用把杆、绳、圈、带、球、肋木、哑钤、杠铃、壶钤等,以及各种特制的综合力量练习架,也可以采用现代开发出来的多功能的一些健身器械。”可以看出,形体练习所采用的手段,绝大多数属于体操练习内容。因此,将形体训练纳入到体操内容体系之中也是有据可依的。

2.2.2 体操技术课内容的设置 依据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以及体操与人文、健康相融合的需要,参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将体操技术课设置为必修课(普修课)和选修课(表2)。

2.2.3 体操理论课的内容设置 新的体操课程体系要求体操与人文、健康紧密融合,不能人为地将体操教学划分为体操、人文、健康三个相对独立的教学板块,而是要在体操教学中时刻紧密融人人文与健康教育。因此,体操理论课的内容设置可以采取“理论术科化”的方式进行,即在进行技术课教学时,适时地将与所教技术有关的理论内容加以阐述。理论术科化所讲述的内容包括:引导学生把体操练习内容与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在体操练习中教会学生如何保护与帮助及相应的理论;在课堂实习中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及相应理论等。对于一些理论性较强、术科化相对不易实施的理论,如体操概论、学科体系、中小学教材救法分析等理论,可以单独安排几次课进行系统讲述。

2.3 新体系体操课程的实施

2.3.1 体操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体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属于体育美学的范畴。体育美由“身体美”、“运动美”和“健康美”三部分组成。“身体美”的指标主要包括体型、骨骼、肌肉、皮肤、毛发、形体等内容。“运动美是指身体的运动之美,是人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的美,这种美是社会文化生活的反映,它已逐步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对象……可以包括竞技美、技术美、动作美、服装美、器械美、行动美等丰富多彩的子系统”。在体操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培养学生对美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以及对美的鉴赏能力,鼓励其对美的内在体验和自觉的审美意识。

2.3.2 体操教学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 伴随着终身教育的兴起,终身体育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重视。培养学

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行为也自然属于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范畴。学生在离开校园步人社会后,并不意味着其体育生涯的终止,而应该是能运用学校里学到的体育知识从事终身体育锻炼。这就要求在体操教学中,要时刻注意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而把体操练习手段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是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思想并维持其终身体育行为的有效方法。如在体操教学中要及时引导学生时刻联系所学的练习手段,并将之直接或有所创新地运用到日常的体育锻炼之中。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3.3 重视并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 体操教学中的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应的,它们皆屑于体育显性课程与体育隐性课程的范畴。

体操教学中要重视隐性课程所发挥的作用,适时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并与显性课程紧密结合、共同育人。教师要适时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并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从教职业道德、责任心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学理念。

2.3.4 “成功体育”思想在体操教学中的运用 成功体育,简单地说就是体育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oj。

在体操教学中,可以运用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定不同的练习目标,让每个同学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

2.3.5 五大目标的渗透及融合 “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虽然不是针对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提出的教育目标,但作为未来从事体育教学的体育专门人才,他们应该通过亲身体验这五大目标,进而在自身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深切领会。这对他们以后从事专门的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将会有很大的益处。因此,在体操教学中,要注重这五大目标的积极渗透和有机融合,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归纳和总结,为他们将来从事专门的体育教学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2.4 新课程的评价体系

2.4.1 技术评价目标 新体系要求的体操技术评价目标,以略高于中学体操练习要求为主。为了激励不同基础学生的学习热忱,我们可以借鉴南京体育学院的评价考核方法,即在教学过程中将体操技术动作划分为A、B、c三个等级的基础上分别进行考核,既照顾到个体差异,又实行了分层次教学,同时也排除了学生的畏难心理。最难能可贵的是,这种灵活的、创造性的教学及考核方法,对学生未来从事体育教学将产生莫大的启示和鼓舞作用。

2.4.2 理论评价目标

2.4.2.1 “理论术科化” 在体操教学中,前文提到了“理论术科化”的方法,我们不防把体操理论的考核方式也界定在“理论术科化”的范畴内。其指导思想为:要求学生不但能做(动作),而且还能讲、能教。如吉林体育学院一直以来就采用此种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能力的培养。具体操作如下:考核时每名学生任意抽取所学内容的一个技术动作进行教学示范,包括该技术的动作名称、动作示范(实际操作)、技术要领、动作规格、教学方法或步骤(要求实际演练)、保护与帮助的方法(要求实际演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要求实际演练)、健康价值或原理。这既是对学生进行体操技术理论考核,也是对其教学能力的一种检验,以督促其早日具备学校体操教学能力。

2.4.2.2 理论口试 对于体操的学科理论考核,吉林体育学院一直采用理论口试的实施办法。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对于“理论术科化”无法系统讲授的体操学科理论,设置计算机试题库。考核时采用微机随机抽签进行口试的办法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时要求学生以教师的角色,站到讲台上对假定的学生(两名以上评定教师)讲授所抽到的试题。评价时对板书设计、教态、仪表、语言流利程度、讲解的逻辑性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要求,为其将来从事室内课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3.结论与建议

1)树立体操与人文、健康相融合的体操课程新理念,把“通过体操练习手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体操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

2)在体操教学中,注重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并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同时应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3)在体操教学中,要充分体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目标的综合渗透及有机融合,以培养适应未来中小学体育教学需要的专门人才。

融合教育核心概念界定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培育与践行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二十四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第一个是国家层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第二个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第三个是个人层面,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形成要求一致的或社会需要的思想的实践活动。[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针对高校中的大学生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它是高校通过一定的教育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形成符合特定社会、时代和人类自身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观点的教育活动。[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能引导并能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开展;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重要的、最适合的途径和载体,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是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他们的价值选择极大地关系着国家的命运。然而,大学生是一个不太成熟的群体,他们对是非正误价值的判断力不够强,在思维观念日趋活跃的时期,会处于价值观念混乱、道德迷失之中。因此,将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必然要求。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使他们摆脱价值观方面的困惑,使他们能够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使他们将核心价值观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为建设社会事业贡献力量。

(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有效开展的必然要求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是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大学生思政课的教学要适应时代的新要求,必须探索出新方法。社会主义价值观丰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使大学生能认识、理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需要不断创新教育模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其心入其脑,使主导价值观占领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这也使思政理论课具备了时代感和实效性,并凸显了重要性。

(三)是大学生自我实现的现实所需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社会发展对人才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成才,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使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观符合社会需要、符合时展趋势的价值标准,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在国家观、集体观、利益观等多个方面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提供导向作用,使大学生有社会主义信念、信仰与理想,更好地为社会所用。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作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也担负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抓住课堂教育这一主渠道,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适应大学生价值观认知、接受和形成的特点,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分析现实社会生活中现象,鉴别各种社会思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引导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共同的理想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

(二)采取有效形式占领网络宣传阵地

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平台,采用有效的网络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给大学生提供可在网上查阅马列知识的场所;开通网上视频,免费播放爱国主义系列影片[3];建立专门的价值观教育网站,设置一些更富趣味性的板块,把学生的兴趣引到学价值观的轨道上来;同时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及时过滤并删除网上的垃圾信息,净化网络环境;利用微博、微信等形式开展沟通交流,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其思想和心理变化,及时解决学生在生活、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困惑,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真正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要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如,参加“三下乡”、“帮困扶贫”等活动践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大学生自强自立、团结奋斗的道德品质[4]。使大学生在了解社会、关注民生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并自觉践行。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增强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感,树立社会责任意识、集体主义观念,做到社会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达到深刻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的效果。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示范育人的功能。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需要教师以自身良好的行为示范引领学生。一方面,要求教师不断提高理论知识水平,使教师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教师只有通过独特的学术魅力,才能启迪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对核心价值观产生认知需求;[5]另一方面开展相关活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与其他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使得其他教师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全员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

[2]陈志军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23.

[3] [4]谢霄男,乔丹丹,苗国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J]. 学习月刊,2014(18):5.

[5]徐成芳,赵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3(2):5.

融合教育核心概念界定篇5

关键词:公益创业 大学生公益创业 公益创业教育 社会公共服务 商业模式

一、公益创业的概念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公益创业(Social Entrepreneurship),1998年J.Gregory.Dees首次定义了“公益创业”的概念,目前学术界并未对“公益创业”的概念达成统一意见,但概括其核心内涵包括:一是非营利机构采用创造性的商业运作模式提升其社会价值,二是企业通过创造性地满足社会需要而提升其价值。笔者认为公益创业是社会组织(企业、非盈利组织等)在经营过程中,兼顾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用商业方法解决社会问题的创新创业过程,公益创业组织具有公益性、商业性、非营利性、实践性,其盈利将反哺于公益服务的持续开展和公益创业团体的健康发展。

2005年,美国最早资助“公益创业”的阿苏迦基金会创始人追顿与美国国务卿赖斯、比尔・盖茨等人,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评选为2005年度“美国最杰出的领袖”;2006年,尤努斯凭借孟加拉乡村银行的公益创业模式,荣获诺贝尔和平奖。由此,全球范围掀起一场公益创业的热潮,2009年前后伴随着“团中央青年恒好公益创业行动”“清华大学公益创业实践赛”等一系列活动、竞赛开展,公益创业在中国开始萌芽,而大学生在公益创业开展过程中扮演了主力军的角色。

二、在我国开展大学生公益创业的意义

第一,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树立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公益创业可发挥实践育人、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得到激发,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成为有社会担当的人。

第二,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在开展公益创业过程中,需要学习、补充、运用管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发展、市场规律相融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创新创业意识和就业核心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实践操作、团队协作、人际沟通、财务管理能力等综合能力得到全方位锻炼。

第三,有助于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实现个人价值。在实践过程中,大学生将公益创业精神逐渐内化为个人信念,在服务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将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紧密结合,逐步树立远大理想,明确人生发展方向,甚至成长为社会企业家。

第四,有助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开展。湖南大学于2004年率先探索公益创业教育,通过授人以鱼(公益助学)+授人以渔(就业)+授人以业(创业)+授人以智(研究)四层次构建公益创业教育实施系统,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使命感,使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取得质的突破。

第五,有助于缓解社会问题、提供社会服务。公益创业针对帮残助老、支教扶贫、科技兴农、社区服务、文化传播等方面社会问题开展公益服务,可以由政府购买服务或凭借其他商业模式实现自供血,并得以持续实施,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社会公共服务模式。

第六,有助于在社会中弘扬、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创业精神是社会创新过程中的集体观点和信念,阐释社会创新的核心价值,积淀为文化内涵,其实践示范效应让民众看到来自底层自下而上的驱动力和变革力,看到对社会问题的创新解决方案,其精神弘扬、传递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公民社会发展和公民文化孕育的精神资源和动力。

三、对我国开展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建议

第一,开展大学生公益创业的主体需要认可并了解公益创业的特征和形式。

学术界未对“公益创业”的概念有统一界定,但开展大学生公益创业实践的机构、个人需要认可并了解大学生公益创业,它区别于传统的创业和志愿服务,具有公益性、商业性、非营利性、实践性的特征,如何选择某个社会问题开展公益服务,寻找到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并将盈利反哺于公益服务开展和公益创业团体发展,是公益创业的核心和基础。

第二,依托相关活动、竞赛宣传普及公益创业理念。为了扩大公益创业的宣传力度和影响范围,鼓励建立公益创业社团,并开展相关实践活动;通过公益创业实践第二课堂活动、竞赛选拔、培育、孵化优秀的学生团队、项目,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第三,借鉴国外公益创业成功模式,加强公益创业研究和高校理论教育。

湖南大学率先在全国开展公益创业教育,培训了一批师资,出版教材《公益创业学概论》,将公益创业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先后作为选修课和必修课在大一、大二上万名学生中开展,成立中国公益创业研究中心。此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高校也开设了公益创业公选课程,公益创业企业长沙滴水恩公益创业发展中心也开展了中国公益创业者训练营课程。借鉴、研究国外的公益创业成功模式,并结合中国国情,逐步在我国高校推行公益创业教育,是我国公益创业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第四,给予大学生公益创业项目孵化和技术指导。公益创业是创新性地运用商业模式解决社会问题,需要多种专业知识作为支撑,同时提出跨部门、行业、地区整合及高层次协调保障的需求。高校或组织机构除了常规培训以外,可采用导师制对学生团队、项目在选项、立项初期、实施期间进行及时评估、跟踪指导、孵化服务,以及必要时的市场推出指导,为大学生公益创业的顺利实施提供支持和保障。

第五,整合各方资源,搭建大学生公益创业支持平台。整合高校、基金会、政府、社会媒体等多方资源,搭建社会支持平台,通过社会服务需求信息的准确、及时公开;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向大学生公益创业团体倾斜;开展技能培训和项目孵化;制定并实施法律法规鼓励引导,场地、税费、落户等软硬件资源配套;社会媒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等方面,形成社会合力,推动大学生公益创业在我国的顺利发展。

第六,建立、健全相关法规,规避风险。近年来,在全国鼓励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大环境下,在中国急需弘扬、传播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背景下,在大学生具有勇于创新、敢于实践、乐于奉献的精神和彰显个性、实现个人价值的强烈诉求下,公益创业有了推行和发展的良好机遇,更应该得到相关机构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中国的大学生公益创业事业发展,不能简单复制国外模式,应该结合中国国情进行深入研究、大胆实践、支持和监管并举,希望通过各方力量,为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发展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王漫天,任荣明.公益创业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8,36(02).

[2][美]唐怡.高校公益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索――以湖南大学公益创业教育为例[J].金融经济,2011,(10).

[3]赵鹏飞,汪忠.公益创业:一种创新的社会实践模式[J].金融经济,2009,(20).

[4]胡馨.什么是“Social Entrepreneurship”(公益创业)[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02).

融合教育核心概念界定篇6

【关键词】农民工随迁子女 教育融入 政策建议

一、概念界定:社会融入和教育融入

教育融入是笔者根据社会学概念社会融入(social inclusion)拓展到教育领域中的尝试,为了研究的明确性和清晰化,有必要对社会融入这一概念做必要的阐述。

1.社会融入

作为社会学的经典概念,社会融入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学者们从不同视角进行解构,归纳了多种不同的定义。柯林斯认为社会融入就是让每个人能够在遵守社会规则和法律的前提下充分参与社会,不被社区所隔离和疏远,其目的在于促进社会团结。因此,社会融入政策的结果不仅仅是个人的平等,更是一种稳定的社会秩序。[1] 安东尼·吉登斯认为,“融入”意味着公民资格,意味着社会的所有成员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其生活的现实中所拥有的民事权利、政治权利以及相应的义务;还意味着机会以及社会成员在公共空间中的参与。[2]

在1995年联合国哥本哈根社会发展首脑会议上学者们对“社会融入”做了一个综合性的定义,认为“社会融入”是社会发展的三大领域之一,其目的是创造“一个人人共享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每个人都有权利与责任,都可以发挥积极作用。[3] 尽管学者们对社会融入这一概念有不同的描述(社会整合、社会团结),但总结其共性不难发现社会融入的内涵在于强调一种和谐的社会秩序和基于权利平等的普世价值,这也是笔者将其拓展到教育领域中的缘由。

2.教育融入

在对社会融入概念界定的基础上,笔者提出“教育融入”的概念,用来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入在教育领域中进行分析。“教育融入”是指为了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平等参与教育过程,分享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共享教育成果。从本质上来看,教育融入是一种为了促进随迁子女更好的社会融入的途径和方式。在中国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中,他们能否顺利实现社会融入以及融入的程度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在受教育过程中的融合程度。因此,采用教育融入的视角研究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随迁子女教育融入中的问题

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是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的“附属品”。“两为主”政策的出台以及政策中所体现的基于权利保护的政策理念,表明了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和农民工群体的教育诉求受到了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关注,并且在政策的导向作用下也产生了正外部性,但现实中有关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仍然是当今教育领域中的难点问题。

1.教育起点融入问题

基于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起点公平的“两为主”政策的出台明确了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接纳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责任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难的困境,但是在实践操作层面仍然出现了大量有悖于政策导向的“对策”。虽然政府多次在政策中明确规定取消农民工子女入学的额外费用,规定“流入地政府要制订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收费标准,减免有关费用,做到收费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4] ,但是由于政策和指导意见中缺乏必要的保障机制和考核机制,部分流入地政府以囿于城市教育资源承载力限制,采用市场机制、价格杠杆对随迁子女的入学设置了以高额借读费为主要形式的准入门槛,形成了“政策替代”,使政策流于形式。在政策与对策的博弈中,一部分随迁子女由于无法缴纳高额借读费,丧失了接受义务教育的基本权利,使随迁子女在起点上很难融入城市教育。

2.教育过程融入问题

教育过程的融入,是指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排除一切非正常因素的干扰,保证每一位学生能够平等地分享教育资源,获得学业成绩的发展。[5] 具体而言,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保证所有学生能够得到平等的安排;在课堂教学上,使每个学生获得平等的教师期望、师生互动;在教学评价上,使每个学生得到公平的评价。由于随迁子女的生活习惯、学习经历、成长环境与城市子女迥异,加上迁徙的不稳定性造成随迁子女在学习和生活中很难融入城市现有的教育体制中。但更主要的是一些客观因素无形地阻碍了随迁子女的教育融入。如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有的地方专门成立打工子弟学校来承担接受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任务,公办学校不再招收农民工子女,形成了打工子弟学校与公办学校二元办学格局;有的接受农民工子女的公办学校将农民工子女单独分班。毋庸置疑,“分校”和“分班”的措施在教材内容的衔接上、教学方法适应上体现了一种因材施教的理念。但笔者认为“分校”“分班”的隔离式教育反而会加剧外界的社会排斥和农民工随迁子女本身的社会封闭,更不利于他们的教育融入和社会融入过程。

3.教育结果融入问题

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教育结果上的难融入集中体现为义务教育后的升学考试上,由于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视,使他们大多数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基本保证了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但他们面临的更大难题则是如何升入高中和大学。以高考为例,一些流入地政府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只在中职和高职院校层面放开,异地高考还在规划中且推行阻力重重。这样问题就产生了:囿于户籍限制随迁子女不得不回户籍地参加升学考试,由于两地之间的教育水平、教学方式、课程教材等方面的差异,会大大减弱他们通过教育实现社会流动改变人生际遇的概率。随迁子女顺利实现教育融入和社会融入也就变为“空中楼阁”。

三、随迁子女教育融入难原因探究

1.“两为主”政策上存在的缺陷

“两为主”政策体现了政府解决问题的决心。但“两为主”政策在制度设计上存在的缺失也制约了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融入。例如没有明确划分政府间教育经费分担责任,造成流入地政府积极性受挫。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够保障教育经费的供给。根据利益相关方理论,与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相关的利益方包括中央政府、流出地政府、流入地政府。三者应合理划分教育经费承担责任,并且在政策上通过激励机制鼓励流入地政府接纳农民工随迁子女。但是现实中政策没有明确的经费投入主体以及投入比例,也没有明确两地政府的责任。保障机制的缺失加上流入地政府本身又存在着环境承载力、教育经费、教育资源容量的限制和人口的压力等现实困难促使流入地政府在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上的积极性受挫,也就导致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在现实中进行教育融入的难度加大。

2.城乡二元结构下的两种群体之间文化心理差异

以户籍制度为标志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城乡之间的分野界限十分清晰,以至于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文化特质,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联系。城市家庭及其子女拥有的社会资本、文化资本要远远优于农村子女,城市儿童往往具有自信、乐观、对自己预期高、交际圈广等特点。与城市儿童相比,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一种边缘地位,长期的乡村生活和狭隘的环境使他们产生了封闭、自卑、自我评价低、敏感等特点。因此在学校教育生活中会产生一种挫败感和无助感,在内心世界建立起一种对城市教育生活的排斥感。外部的差异以及心理上的封闭与排斥使他们难以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导致在教育融入上也会产生难题。

四、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融入的政策建议

1.宏观上:完善“两为主”政策,保障教育融入的起点公平

如前所述,“两为主”政策存在着对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的责任主体权责界限不明确的缺陷,影响了政策执行的效果。因此,应在政策中明确中央政府、流入地政府、流出地政府三个利益相关方在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中的具体权限和责任,建立三方协调和沟通机制,减少政策中的模糊地带,确保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宏观政策导引下实现教育融入的起点公平。

具体措施如下:①明确中央政府在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中的主体责任人的作用,在流入地政府和流出地政府中要起到统筹协调的作用。通过建立中央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一方面确保实现农民工随迁子女能在城市接受同等教育,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利益;另一方面要考虑到流入地政府的教育资源、教育承载力等现实情况,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通过保证流入地政府的经费补偿来确保流入地政府的积极性。②建立并完善对流入地政府接纳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激励约束机制。流入地政府应该严格地执行“两为主”政策,把接纳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工作纳入到政府绩效考评机制中。③强化流出地政府的责任,一方面,建立与流入地政府的合作沟通机制,确保中央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把流出地政府吸纳随迁子女返乡接受教育作为考核责任,通过在城市和农村建立动态的考核机制,强化相关方的政府责任,保证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融合的实现。

2.中观上:完善教学组织形式,保障随迁子女教育融入中的过程公平

①把“多元文化整合教育”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美国著名教育专家班克斯将多元文化整合教育归纳为五个方面的内容:内容整合、知识建构过程、消除偏见、教育机会均等、赋权的学校结构和社会结构。[6] 这五个方面的任务最终要通过课程与教学来实现。由于历史原因产生了城乡二元化的文化。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对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融入来说,提供一种多元文化整合的教育,更容易化解课程和教学中的分歧和偏见,通过多元文化整合课程的构建为两种文化融合提供了机会,也为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融入提供一种思路。例如,通过利用移情的原理鼓励城市学生和随迁子女从城乡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历史的、当前的教育事件,创造机会让不同的学生从异文化的角度思考并评价问题,以促进农民工子女对城市教育的融入和城市教育对不同文化的整合。[7] ②强化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的混合编班原则。很多流入地的公办学校采取对农民工子女单独编班制度,形成一种隐性的教育融入过程不公。单独编班是一种变形的隔离,很难使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融入。因此笔者建议应在“两为主”政策中补充规定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的“混合编班”原则,以教育政策形式固定下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真正落实教育教学的过程公平。

3.微观上:随迁子女自身对城市教育的主动融入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来起作用。在随迁子女教育融入过程中,虽然在宏观政策上和中观层次上为个体融入创造了条件,但是个体外部因素最终还是要靠农民工随迁子女来发挥作用,这就要求农民工随迁子女本身要主动地参与教育融入的过程中。具体而言,农民工随迁子女要从主观上增强对城市文化和教育的认同感,把自己视为是其中的一员,增强对城市的热爱。在学习过程中,要强化自身本领和修养,打破社会弱势阶层固化的排斥的文化思维,拓展自身的社会资本(布尔迪厄语)。因此,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接受教育过程中要付出自己的努力和承担自己的责任,才能要求公平地分享和参与教育资源和成果的权利。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062)

参考文献:

[1]Collins H.Discrimination,equality and socialinclu- sion[J].The modern law review,2003(1).

[2][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M].郑戈,渠敬东,黄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王克勤,田文进,朱烈,等.世界知识大辞典[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2003.

[5]陈云奔.教学公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

[6]Banks J A.Multicultural education:Goals and dimensions,Adapted from education or diversity[M].Educational leadership,1994.

融合教育核心概念界定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260-03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柱;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富国强民的一面旗帜;是引导人民奋发向上的价值导向;是形成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最重要因素。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的场所,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神圣使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发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高校人才培养,牢牢占领大学生思想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的阵地,是新时期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举措和必然要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解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新概念是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其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从社会主义社会这阶段而言,这四者分别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不同层面。灵魂――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它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实现“中国梦”,它反映了我们的理想、信念、追求,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前行、奋斗的目标与动力。精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基础――“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坚守道德,确立正确方向,明辨是非善恶,筑牢心灵之基。这四个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内容。据此,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主要体现在“自由、民主、文明、和谐、富强”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上,并以此作为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贯穿于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核,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

二、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校的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逐步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对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任务的制定等,都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各高校在不断地积极思考与实践探索中,人才培养的质量有所提高,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陈旧落后的教育理念。目前,一些高校的教育理念在随着学校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侧重培养目标的量化考核,教学评价标准的客观精密,以及教育教学的“依纲扣本”。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高校培养方案的制定就过于单一、刻板,对当下创新人才的培养未能提供发展的空间;教师只限于讲授大纲规定的范围,学生只专注于大纲规定的范围,非教材内容教师避而不谈,学生避而不学;大学教育趋向“中学化”与“应试化”发展。这种教育理念导致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被动消极,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禁锢了学生的创新与开拓意识,同时也限制了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不利于高质量、高素质、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培养。

2.机械性的教学管理思维。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现行的教学管理模式是具有机械性特点的传统行政型教学管理模式。所谓“行政型教学管理模式”指利用行政方法进行教学管理的一种模式,其特点是按照权威性的行政法规和既定的规范程序实行教学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其优点是能够集中、优化教学资源的利用,避免资源浪费,能够按章办事,避免各行其是、任意行事。这种教学管理模式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起过非常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时代进步和教育发展这种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教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学生求学和就业需求提升、教育培养方式多元化、教育收费标准的调整,以及管理体系人员、技术、财力、信息化等这些外界环境及管理系统要素的不断变化,要求教学管理模式也要适实而变。显然以维持常规运行的强制性教学管理已不适应变化,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这种传统行政型教学管理模式已阻碍了教学改革的发展。

3.非主流价值观念的冲击。随着社会多元性文化的迅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正面临着非主流价值观念的冲击。大学生的价值观逐渐呈现出多元性、现实性、不稳定性、可塑性等特点,大学生群体的主流价值观是积极的、健康的,但部分学生因经济、文化、家庭等外在因素及生理、心理等内在因素的影响突显出一些有违主流观念的思想,主要表现为:①集体价值观的缺失。当今社会,高校大学生存在过度注重个人主义价值实现的现象,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漠视他人和集体的利益的价值观,这些学生意识不到个人的利益与价值是同集体利益与价值紧密联系的,对集体价值意识淡薄、欠缺奉献精神、责任感不强等,成为他们普遍存在的一种趋势。②社会理想的缺失。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部分大学生凸显了对金钱的重视与追求。加之西方文化的引入,受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越来越趋向于功利化、世俗化、务实化方向。主要体现在:入学志愿的填报与就业的选择上。学生填报志愿往往是根据专业的就业前景好坏,而忽略了自身的理想与兴趣,从而导致冷热专业的区分;学生选择就业往往也是根据工资待遇好、工作环境好来选择,放弃了实现自己的理想。③艰苦奋斗精神的缺失。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绝大多数身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家庭生活条件相对富裕,缺乏艰苦生活的磨炼,久而久之,价值观上出现了畸变:虚荣、急功近利、好逸恶劳、互相攀比、学习松弛、害怕吃苦等。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是符合时展需要的。但是,非主流价值观念产生的消极影响也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的对策

抓住做人的根本,发挥高校教育育人功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贯穿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积极探索核心价值引领下高校育人新模式。

1.坚持思想引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头脑。在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大学生步入高校,黄金年龄,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是知识积累、综合素质培养的关键时期。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党的“三个代表”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用先进的理论、先进的思想,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大学生头脑,形成他们科学的社会主义世界观;形成他们为人民服务、追求理想、奉行诚实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他们刻苦学习的精神、拼搏敬业的精神、坚韧务实的精神、为理想而执着追求的精神等。

2.坚持学习引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我国高等学校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是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高尚的道德、坚韧的品质、创新精神、扎实牢固的文化基础知识的人。在高校中,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人才培养。首先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育人环境,融入管理、融入教学,融入课堂、融入考核、融入评价、融入实践等。要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中,要尊重学生,理解和关心学生,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成长创造有利条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社会责任感以及团结奋斗、自强不息、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其次,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强化学生对各方面知识体系的认知、理解,提升大学生知识储备。最后,强化实践,通过积极参加课外实践,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使大学生了解国情,增加社会阅历,深化责任意识,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从实践中体会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涵、精髓,进而为以后真正地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3.坚持创新引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国家发展、时代进步的核心,大学生要时刻拥有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这种创新精神的培养离不开校园,离不开校园的学习和生活。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良好校园文化给人以力量,给人以激情,给人以强大的凝聚力与感召力,潜移默化、点滴渗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团结、和谐、奋进的校园文化,注重细节,强化人文关怀,增强教育效果。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引领下,继承优良的校园文化传统,传播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倡导崇尚学术、崇尚科学创新的精神,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参加社团、学术交流、专题讲座、学科竞赛、心理健康教育等。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陶冶了情操,具备勤奋、善良、勇敢、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中敢于创新、勇于担当的人才。

高校是人才培的养基地,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自身发展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的根本需求。在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奠定理想信念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社会责任教育,道德诚信教育,正确审视、面对社会的发展,认清自己,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做准备。

参考文献: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

[2]陈亚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金亨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J].人民论坛,2010,(26).

[4]李斌雄,夏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界定的多维视角[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8).

[5]霍丽洋,焦阳,于萍,刘颖.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1).

[6]华小梅,丁坚勇,康俊明.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研究成果(201203006)。

融合教育核心概念界定篇8

[关键词]人文素质 专业课程教学 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崔玉江(1978- ),男,河南许昌人,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财会金融分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金融和高职课程改革;周叶芹(1964- ),女,浙江嵊州人,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财会金融分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金融统计和职业教育。(浙江 杭州 310018)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6-0120-02

一、前言

1.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人文素质是国民文化素质的集中体现,是人文科学、人文知识在教育对象身上体现的内在品格。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是促进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要求,是适应当今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

2.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近十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社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重任,各高职院校在强化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但是,一方面,高职院校大都建校时间较短,缺乏深厚的人文科学底蕴,在师资引进培养方面,侧重在“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培养,学校缺乏高质量的人文科学教师,同时高职教育年限短、时间紧,传统的通过人文素质课程学习的方式实施难度很大;另一方面,学生的文化基础条件较差,人文知识学习积极性低,人文底蕴弱,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如何充分发挥高职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探索和创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成为高职教育亟待解决的课题。

二、融人文素质教育于专业课教学的理论依据

1.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可持续发展思想最初源于人们对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深刻反思。1987年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念。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指出:“教育在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究其实质是指:既能满足当时的需要,又能保证其身心和谐,均衡,持久的发展力不受损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教育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实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ESD)项目2009年度重点课题“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指出,可持续教育发展教育教学原则:主体探究,综合渗透,合作活动,知行并进;可持续教育发展教育教学模式:先学后教—问题导练—四环递进。

2.将人文素质融入专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质就是教育要既能满足当时的需要,又能保证其身心和谐,均衡,持久的发展力不受损害的发展,培养素质全面的人,而实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人文素质教育。人文教育的实质是做人的教育,是培养精神品质,奠定学生从事社会工作、承担社会角色,特别是职业角色的重要基础。适应职业生活已成为高职院校开展职业人文教育的本源和载体,而专业技术教学恰恰是最能直接体验未来职业生活的有效途径,比其他课程更直接、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地体现人文素质。因为专业课本身蕴涵着丰厚的人文知识、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同时以诚信、合作、责任、敬业、创业等职业人文素质的养成为基础,构建属于自身的知识体系,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发动大量有扎实的专业能力、丰富阅历和威信、良好的道德修养的专业教师实施教学改革,探索一条将人文素质融入专业教育,培养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素质全面的人才。

三、人文素质融入专业教学的改革实践

人文素质包括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四个方面的内容。财政与金融是一门高职财经类专业的职业能力支撑课程,课程组成员通过吸收高职教育的最新理论成果,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和课程考核等方面融入人文素质元素,经过多年的实践,逐渐探索出了一套成效显著的将人文素质融入专业教学的模式。

1.更新教学理念:引入能力本位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财政与金融课程教学引入可持续发展教学理念,将人文素质提升作为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必要的财政与金融相关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为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财政金融知识基础,而且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独立思考等关键能力。

2.重组教学内容:增加人文知识的学习。财政与金融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引入一些历史、哲学、文艺知识相关的代表人物、经典理论和热点事件,拉近学生与宏观、抽象和枯燥的理论的距离,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增加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兴趣和动力。一是增加相关历史故事、趣闻和背景等内容,激发人文知识学习的兴趣。人文知识的不足很大程度在于兴趣。受近来社会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高职学生普遍缺乏对人文知识学习的兴趣,同时传统的人文知识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枯燥,趣味性不够。结合高职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相关历史故事、趣闻和背景,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人文知识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解财政和金融基础知识内容时,可以回顾财政和金融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让学生理解财政与金融产生的客观必然性,强调其历史背景资料,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激发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兴趣。

二是讲述代表人物的传奇经历,认识人文知识学习的价值。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学习历史可以吸收前人的经验和教学,站在伟人的肩膀上,发挥后发优势,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如在讲股票投资时,可以多讲巴菲特、索罗斯等投资大师的传奇故事,总结归纳成长规律,对于规避风险、抓住投资机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是剖析热点事件深层背景,反思人文精神。教学内容要贴近实际,教学中可以引入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热点事件,通过对热点事件的分析,一方面将专业知识渗透其中,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掌握分析思路和方法,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反思热点事件背后的深层次人文精神源头。如在分析金融危机时,除了可以从房地产市场的衰退,经济下滑、金融衍生品风险和金融监管缺失金融理论角度进行分析外,还可以进一步从人性的角度揭示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贪婪、恐惧、无知等人性弱点,引导学生进行人文反思。

3.创新教学设计:训练学生掌握人文方法。一是采用“先学后教—问题导练—四环递进”的教学模式,设计理论教学。第一步,选择与授课内容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作为切入点,如物价上涨、房地产泡沫、失业、贫富分化等,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步,讲授热点问题所涉及的相关基本概念和原理,将抽象的概念和原理渗透到热点问题的分析中,避免孤立、枯燥的教授;第三步,让学生独立思考并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展开分析与讨论;第四步,点拨分析思路和方法,总结、归纳并深化热点问题所涉及概念、原理及规律,加深对热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第五步,鼓励并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养成思考和探究的习惯。通过上述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独立搜集相关资料、数据、图片、视频,一方面可以形成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和概括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形成辩证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养成关心社会热点的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是安排多种形式的实训项目,实施实践教学。鉴于高职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偏好实践的学习特点,要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授模式,安排多种形式的实训项目,如对于财政职能部分的教学可以安排讨论类实训:首先,将学生4人一组为单位进行分组,每组选择社会热点问题,收集相关资料;其次,让小组结合所学财政知识,依据相关资料,分析热点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并着重分析财政在解决这些热点问题中发挥的作用;再次,制作幻灯片,准备发言稿,分小组选派代表发言,其他成员补充发言;最后,分析点评,全班同学进行交流讲评、打分。设计和安排分组讨论类、社会调研类、热点辩论类等实训,一方面能培养学生调研、书面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分析判断、辩证思维、口头和书面表达等各项人文能力;另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提高了人文素养和精神。

4.改革课程考核:突出人文素质考核。一是考核结构上突出平时考核。平时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50%,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自学和掌握新知识学习方法、独立思考问题、与教师和同学间沟通情况等人文素质表现,以平时的综合表现做整体评价,确定课程平时成绩。

二是考核内容上突出能力考核。通过考勤考查学生的时间观念和学习能力;通过热点财经新闻点评作业考查学生获取和利用信息、独立思考问题、分析判断、书面表达的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发言考查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人际交流沟通能力;通过实训考查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分析调研能力、人际交流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期末考核分为应知和应会两部分考核,应知考核以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等客观题型的方式,考核学生对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理论的理解和记忆;应会考核以辨析、计算、材料分析和小论文等形式,考核学生运用所学财政金融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总结

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和繁荣、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高职院校有责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能力靠培养,素质靠养成。只有长期熏陶、潜移默化,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因此要倡导专业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人文修养,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用自身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精神风貌,健康的生活情趣,宽广的胸怀气度,高尚的思想品质,正确的价值观念,影响和熏陶学生,充分依托专业教育的优势,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逐渐探索一条融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提高人文素质的途径和模式。

[参考文献]

[1]高宝立.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文教育理想与现实[J].教育研究,2007(11).

[2]李秋菊.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09(10).

[3]潘懋元.金融危机应引起高等学校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反思[N].中国教育报 2009-04-06.

[4]魏俊玲,卢春艳,周军.浅谈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09(1).

[5]曾郁林,陈晓明.金融危机视角下工科类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思考[J].职教论坛,2010(6).

上一篇:电子合同的注意事项范文 下一篇:电力安全生产大讨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