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15 17:10:32

融合教育概念

融合教育概念篇1

【关键词】媒介融合 媒体变革 发展趋势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不断融合。媒介融合在业界的繁荣使学界对其的研究进一步深入。2011年,新闻学术期刊中对媒介融合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媒介融合概念的理解、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媒体变革、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本文对这几个方面的相关研究加以梳理。

一、对媒介融合概念的理解

1978 年,尼古拉・尼葛洛庞蒂提出“媒介融合”概念。张建在《简论信息时代的媒介融合》一文中指出:“所谓的媒体融合是在互联网出现后,与传统的四大媒体在信息的流通领域各自发挥作用,并彼此融合和促进。媒介融合时代的特征为:新兴媒体主导,新兴媒体成为引导或影响主流舆论与文化状况的强势媒体;新旧媒体融合,新兴媒介与传统媒介密切交融,共同主导主流舆论与文化状况;媒体竞争加剧,每一种媒体都在激烈的竞争态势中竞相伸张和突显自身的传播优势。”张建运用了网络时代兴起的一种理论――长尾理论来阐述媒介融合的必要性。①

南京大学丁柏栓教授在《媒介融合的概念、动因及利弊》中认为:“媒介融合是由新媒体及其他相关因素所促成的媒介间在诸多方面的相交融的状态。这种状态是前所未有的。在中国现有的国情条件下, 媒介所有权的融合, 常常涉及非常复杂的因素, 是否融合、与谁融合、何时融合、如何融合、在多大程度上融合, 并不是由媒体负责人和一般的新闻从业者所能自主决定的。”②

丁教授认为媒介融合应从三个层面理解,即物质层面、操作层面和理念层面的融合。物质层面的融合即工具层面的融合,也就是传播工具之间的功能相互交融;操作层面的融合主要包括传播业务和运营业务层面的融合;这主要是针对新闻从业者来说的;理念层面的融合即意识层面的融合。

谭天、刘晓璇在《知行并进的“媒介融合年”》中认为:“当下我国媒介融合的现实图景是以国家层面的政策推进为主导,但更多的还是在行业的框架内展开。由此,广电、报业和新媒体各自为战,总体上呈现分兵合进的融合态势。”广电行业要积极应对三网融合,报业要全面实行全媒体战略,新媒体要积极推进跨界与越位。③

二、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媒体变革

媒体融合带动了媒体变革,而媒体变革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

1、变革手段之一:异质媒体的互动和联合

陈善宝、陈力峰在《从“金喜购”谈媒介融合趋势下报业盈利新模式》一文中,以《楚天都市报》打造“金喜购”网络平台为例,阐释了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互动与联合。“依托于《楚天金报》、金网两大媒体平台的金喜购,一亮相即赢得《楚天金报》50 万忠实读者、金网20 万时尚网民的高度关注。基于《楚天金报》和金网的双向互动,金喜购借助于《楚天金报》的品牌和公信力,聚合了目标客户群体,延伸了报业传统盈利模式的产业链,通过客户和读者的互动体验和支付,形成了媒体形态和商业形态的有机融合,最终实现销售盈利和模式创新。”④

2、变革手段之二:报业集团化经营

姜帅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湖南报业转型之路探析》中指出:“通过媒介组织的融合,组建集团式发展的优势在于,不同的媒体可以通过生产流程的设计与控制实现资源重整,利用不同类型媒介的介质差异,在新闻信息传播上实现资源共享而又产品各异,化竞争为合作,结果就能联手做大区域市场,并且在这一市场上占据垄断地位。湖南省现已组建了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和长沙晚报报业集团两大报业集团,湖南报业由此走上集团化发展之路。”⑤

3、变革手段之三:自身模式的创新

在媒介融合大趋势下,不同的媒体要争取“和而不同”。王凡在《“和而不同”―――媒介融合下的报纸生存之路》一文中认为,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在进行报网融合的同时,努力突破新闻专业主义的种种限制,在“和而不同”中提供优质的观点,才能真正意义上成为国民知情权的代言人,找到新媒体环境下自身的发展壮大之路。

广播媒体也同样如此,需要不断创新模式。郭珂在《媒介融合趋势下的广播媒体发展创新策略》中认为:第一,强化广播在舆论引领中所起到的独特功能;第二,精办广播栏目,坚持走品牌经营的道路;第三,实时更新节目形态,开发适合新媒体播出平台的节目。在多种媒体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今天,对于广播而言,一定要采取正确的发展创新策略,借助新媒体的手段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

三、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

在可预见的未来,媒介融合的进程会逐渐影响到传媒的各个方面。在此背景下,为了适应未来媒介市场的需要,新闻教育与人才培养方面也会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徐文婷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教育改革探讨――以“5W”模式为分析框架》中总结了现在很多新闻院系做出的一些有益尝试。包括通过专业设置开辟传统新闻专业人才的“试验田”,通过借鉴国外的融合教育模式来改造教育环境以及通过与业界合作,依托媒体平台开展融合教育。她认为对于学界而言,要想真正培养出适应业界发展的人才,必须从教师角色的转变、教育内容的变革以及教育理念的转变上做出实质性的改变,解决新闻教育中最最关键的由谁教、教什么以及怎么教这几个问题。

管文娟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改革刍议》中认为“在媒介融合时代,单一媒体专业技能的界限被打破,具备跨媒体技能的多面手将成为未来新闻人才的首选。能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是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人才的突出表现,记者不再为某一单一媒体服务,而是为集团内的多个媒体信息数据库服务。”⑥

媒介融合大潮引发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对新闻传播课程体系的设置及媒介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姜卫玲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改革研究》一文中认为媒介环境的改变导致过去的新闻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新闻教育体系需要重新建构。

四、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将会引领媒介向哪个方向走,不少文章将重点放在了这一个议题上。

程美华在《出版媒介的融合方式及其发展》中总结了出版媒介的五个发展趋势:第一,出版媒介组织机构间的融合将会渐渐摆脱行政力量的因素,不会受行政干扰;第二,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仍会是业界较为关注的话题;第三,媒介形态的融合将会进一步加大;第四,资本的力量将会日趋彰显,并且在出版媒介融合中起纽带作用,出版媒介融资的渠道将会更宽、力度也将更大;第五,出版媒介融合出现的多元化趋势将极大地促进出版产业的完善和发展。

孔玮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体发展方向的思考》一文中认为市场格局的主导者将会是传媒集团,尤其是多媒体新闻集团,例如经济科技娱乐类新闻信息产品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新闻融合”的竞争焦点。⑦

对于媒介融合的方向孔玮认为可以归纳为四个,即跨媒介融合、跨区域融合、媒介资本融合、媒介集团化融合。孔玉双、孔庆帅在《中国媒介融合的现状、表现形式与未来》中提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内容融合势在必行;接收终端的融合的实现,它是指将多种媒体功能整合在一起,以一种开放的终端平台和统一的技术标准将信息和服务传递给使用者;媒介融合更趋向于多元化;媒介融合将进一步满足受众的需求,强化人文关怀,以受众为中心,实现最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⑧

五、2011年媒介融合研究的特点

综合分析2011年对于媒介融合的论文,我们可以发现既有对宏观规制的分析,也有对具体业务的探讨。总体来说,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对于媒介融合的概念等基础性研究继续进行

众所周知,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了传播业界的一种引人注目的实践,也是一个涵盖面十分广并且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对于其概念的解读可能有所不同。2011年,对于媒介融合概念等基础性研究依然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2、研究的重点主要放在传媒治理与媒体变革方面

梳理2011年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传媒治理与媒体变革方面占很大部分。当今世界,伴随传播进步的是业界传播理念的更新。媒介形态的创新以及多种媒介的融合会导致新闻传播理念和实践的创新,这种创新也体现在媒体变革和传媒治理上。研究者们在媒介变革与传媒治理这个议题上展开了不少讨论。

3、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操作建议

研究者们较多关注媒体技术发展给媒介生态环境带来的变化,进而讨论媒体变革的必要性和手段。这部分研究成果大部分是结合现实案例,指导性较强。

纵观2011年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虽然成果颇丰,但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研究者大多把目光投向媒介融合给传播领域带来的益处,与对媒介融合带来的担忧相比,我们更多的是看到学者们对于媒介融合持过度赞扬的态度,对媒介融合带来的社会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参考文献

①张建,《简论信息时代的媒介融合》[J].《丝绸之路》,2011(22)

②丁柏栓,《媒介融合的概念、动因及利弊》[J].《南京社会科学》,2011(11)

③谭天、刘晓璇,《知行并进的“媒介融合年”》[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3)

④陈善宝、陈力峰,《从“金喜购”谈媒介融合趋势下报业盈利新模式》[J].《新闻研究导刊》,2011(1)

⑤姜帅,《媒介融合背景下湖南报业转型之路探析》[J].《东南传播》,2011(5)

⑥管文娟,《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改革刍议》[J].《科技信息》,2006(26)

⑦孔玮,《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体发展方向的思考》[J].《传媒观察》.2011(3)

⑧孔玉双、孔庆帅,《中国媒介融合的现状、表现形式与未来》[J].《探索思考》,2011(3)

(作者:均为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1级研究生)

融合教育概念篇2

关键词 留守儿童 社会融入 社会工作介入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1.074

Study on Home - school - community-based Social

Inclusion of Children Left behind

LI He

(Shenya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Shenyang, Liaoning 110142)

Abstract Firstly, it cited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of "social action theory" views on the social integration of the concept of social inclusion has been defined, and analyzes the level of social inclusion of children left behind. On this basis, we propose a social work for children left behind in social integration issues involved in the way, that "home - school - community" trinity of social work interventions, should proceed simultaneously from families, schools, communities in three areas to improve social inclusion levels of children left behind.

Key words children left behind; social inclusion; social work intervention

1 社会融入的概念界定

社会融入作为一个被广泛使用的学术术语,受到众多研究者的普遍关注。但学界对于其概念界定并未形成统一的共识,还处于一种模糊状态。由于概念自身的复杂性、不明确性和多重性等原因,加之不同时期研究者所采用的视角不同,导致学术界对于社会融入并未形成准确且全面的定义,对其概念的界定形成各种不同见解,甚而有的学者将社会融入简单等同于社会融合、市民化、文化适应、同化等概念。概念界定不准确,势必造成研究偏差。因此,对社会融入的概念做出科学而准确的界定显得十分必要。

有学者认为,本质性、周延性、确定性和抽象性是科学界定一个概念的四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本质性是界定概念的关键,是周延性与确定性的基础,并决定着周延性与确定性,而抽象性则是对本质性的表述要求。现今,学界对于社会融入研究的代表性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社会公平视角的“社会融合论”、社会参与视角的“社会排斥论”、市民化视角的“移民融入论”和社会学视角的“社会行动论”。“社会融合论”简单地将社会融入看作社会融合,而两者恰恰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社会融合强调的是一种状态和目标,而社会融入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将二者等同,犯了对社会融入概念本质性认识不清的错误;“社会排斥论”的社会融入研究的研究对象多为失业者、单亲家庭、残疾人及精神病患等弱势群体,其研究对象的范围狭窄,导致概念界定的周延性不足的缺陷;“移民融入论”研究社会融入问题分为国外和国内两种情况。国外社会融入研究的研究对象主要指的是移民和外来人口,主要研究移民的社会适应及市民化问题。国内社会融入研究的研究对象主要指农民工群体,多数研究者对于社会融入的界定也仅针对这一人群,故而具备一定的特定性和局限性;“社会行动论”对于社会融入概念的研究主体则更为全面,其主体不但包括残疾人、精神病患、未成年人、老年人、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同时也包括普通且正常的公民,这些公民由于社会资源的不一致导致其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也会或多或少地出现社会融入问题。这一界定使社会融入的概念主体具备相当的包容性和普适性,符合科学概念的特征。这也是笔者认同“社会行动论”对于社会融入概念界定的原因。

“社会行动论”认为社会融入是一个社会行动的过程,社会融入的主体不仅包括弱势群体,同样也包括普通正常的公民,其本质特征为:社会性、交互性、能动性、反思性和持续性。换言之,社会融入是处于弱势地位的主体能动地与特定社区中的个体与群体进行反思性、持续性互动的社会行动过程。

2 留守儿童社会融入现状

我国学者借鉴欧美社会融合理论和实证资料,并结合我国实际,针对社会融入提出了不同的主张,虽然大家对融入的理解存在分歧,但普遍认为,社会融入应当涵盖经济、社会、文化、心理等方面。杨菊华从经济整合、社会适应、文化习得和心理认同四个维度对中国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水平进行了测量,并得出良好的社区服务与接纳环境可有效推进融入进程,本地市民的包容和接纳有助于提升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水平等结论。

本研究借鉴杨菊华的经济整合、社会适应、文化习得和心理认同四个维度来分析留守儿童的社会融入水平,虽然本文研究对象与杨的研究对象并不相同,但二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流动人口的流动模式分为仅子女留守、仅配偶留守、子女和配偶留守、子女和老人留守及单人流动等五种方式,除单人流动和配偶留守外,流动人口的流动都涉及到了子女留守即本文所研究的留守儿童问题,留守儿童在父母离开家外出工作之后,在教育、心理健康、个体安全、情感生活和社会化等方面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问题。虽然对象不同,但杨菊华研究社会融入的四个维度仍然可以借鉴。

因为留守儿童为未成年人,没有收入,所以不存在经济整合的问题。此外,与流动人口不同,留守儿童是留在原来生活区域,并未发生流动,也不存在文化习得的问题。因此,本文仅从社会适应和心理认同两个维度来分析留守儿童社会融入水平。加之其他群体对于留守儿童的接纳程度也是影响留守儿童社会融入的因素,故而本文将从社会适应、心理认同和其他群体的接纳程度三个方面来分析留守儿童的社会融入水平。

2.1 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水平

留守儿童的留守形式共分为独自留守、单亲留守、与(外)祖父母留守三种形式,无论哪种形式,均造成留守儿童家庭结构的不完整,父亲或母亲的缺位甚至双亲角色的集体缺失导致了留守儿童家庭功能在教育、情感、保护和管理等方面的弱化,进而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功能弱化导致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多数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成绩优异者寥寥无几;家庭情感功能削弱造成多数留守儿童的心理不能健康发展,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及缺少与父母的沟通,导致许多留守儿童自卑、孤僻、封闭、冷漠等不健康心理;家庭保护功能减弱致使留守儿童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留守儿童作为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父母不在身边,其他亲属监护不到位导致留守儿童受伤害事件屡屡发生;家庭管理功能的减弱致使留守儿童思想品德素质降低。留守儿童因为父母管教的缺失,犯错时无人教导和指引,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极易受坏人引诱、教唆而走上歧途。

综上,可知由于家庭功能的弱化或缺位,导致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水平普遍偏低,亟需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改进或解决这个问题。

2.2 留守儿童心理认同水平

留守儿童的心理认同水平一方面指的是留守儿童自身的自我认同,另一方面指的是其他群体对于留守儿童的认同水平。而其他群体对留守儿童的认同水平将在后文加以论述,此处不再详述。前文已经提及,由于家庭功能的弱化或缺失,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普遍偏低、心理不能健康发展、道德滑坡等,这些因素都导致了留守儿童较低的自我认同水平,表现为不自信、孤僻、不擅于与人交往等等。笔者通过观察发现,留守儿童很少与非留守儿童交往,更不用说成为朋友。非留守儿童在完整的家庭中成长,能够时刻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和照顾,成为他们羡慕的对象,但在与非留守儿童的交往过程中,他们常常感到自卑和不幸,因而很少与非留守儿童交往。

2.3 其他群体对留守儿童的接纳程度

我们将与留守儿童经常接触的其他群体分为三种:一是同辈群体即非留守儿童;二是教师群体;三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这里指的是与父母同辈的其他长辈和祖辈。还有一类群体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就是社会大众。由于留守儿童学业成绩不好及具有一些不良行为习惯,非留守儿童对于留守儿童常常持有排斥态度,使得留守儿童难以融入他们的小圈子。教师也由于上述分析的原因常常给留守儿童贴上“问题学生”的标签,缺乏对于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关爱,造成留守儿童已有的问题更加严重。与父母同辈的其他长辈或祖辈由于经济、精力及能力等原因,常常对于留守儿童监护不到位,甚至有些留守儿童独自留守,没有监护人,监护的不到位或缺失导致留守儿童发生问题及行为偏差时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和引导,导致留守儿童问题愈发严重。社会大众对于留守儿童往往带有有色眼镜来看待,一提到留守儿童,就想到自卑、成绩不好、犯罪、自杀等字眼,不能公正客观地看待留守儿童问题。由上述分析可知,其他群体对于留守儿童的接纳程度普遍偏低。

3 留守儿童社会融入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方式

留守儿童社会融入水平偏低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家庭、学校、社区三方面着手来解决:

3.1 完善家庭应有的相关功能

完善家庭的相关功能可采取留守儿童父母工作地与留守儿童居住地两地社工联合的方式进行。留守儿童父母工作地的社工可采用个案工作方法与留守儿童父母建立一对一的联系,使其明白父母的情感支持对于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性,督促其时常与子女保持联系,让留守儿童感到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父母的关爱并未缺席,此外,社工还要跟进父母与留守儿童沟通的情况,并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给予指导。留守儿童居住地的社工的工作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建立联系,使其明白监护不到位的危害性,并督促其履行相应的保护和管理职责,使家庭的保护和管理功能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与留守儿童建立一对一的联系,促进留守儿童与人交往的倾向与能力,及时发现留守儿童学习、心理、情感及行为方面的问题并给予帮助。唯有完善家庭所应有的教育、情感、管理和保护等功能,才能很好地促进留守儿童的社会融入水平。

3.2 强化学校社会工作的功能

迄今为止,家庭之外最主要的儿童社会化的主体是学校。而目前的学校教育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心理健康则重视不够,因而开展学校社会工作显得十分必要。学校除了配备专门的社工给留守儿童做相应的心理咨询,同时也可以开展各种类型的小组,如社交、教育、服务倡导和治疗小组等。小组过程在帮助个人提高社会功能性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威力。社交小组可以邀请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同时参加,提供机会使两者相互熟悉、互相了解,进而互相接纳并成为朋友。教育小组可以开展安全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提升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解决其心理困惑。服务倡导小组可以开展一些环保、助人等活动,增强孩子们的环保意识,通过帮助别人提升其自信心并促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治疗小组是针对心理或行为有问题的孩子所开设,通过小组活动,使其得到来自其他组员的支持,“同病相怜”使其更易敞开心扉,组员之间的相互支持对于解决其问题更有帮助。

此外,需要强调的是学校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除了留守儿童外,还应包括学校的教师。学校的教师应当公正平等地看待留守儿童,而不应将其贴上“差生”、“问题学生”的标签,应给予其更多的关注和关爱。

3.3 加强社区教育的补位功能

促进留守儿童的社会融入,除了利用好孩子们在学校的时间,同时也应当把握好孩子的校外时间,这就需要我们重视社区教育的补位功能。留守儿童大多是与父母同辈的长辈留守、与祖辈留守或是独自留守。与父母同辈的长辈由于有自己的孩子需要管教,照顾留守儿童的时间和精力显得不足,而祖辈由于年岁较大,独自留守的儿童压根儿无人监管。

上述事实表明开展社区教育尤为必要。社区教育可以以社区学堂、周末学校及假期课堂等形式开展。社区学堂的时间可安排在周一、周二、周四、周五的四点半到六点半,周三的两点到四点(周三下午小学提前放学),课堂内容除了辅导孩子们做功课,也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活动,如社会交往促进活动、自信心的培养、情景剧、互动游戏等。周末学校和假期课堂主要以托管的形式进行,除了辅导孩子做功课,由于时间充裕,可以教授书法、绘画、棋艺等。此外,也可以开展各类其它活动,如人际交往促进小组、环保小卫士、爱心你我他、我爱“母亲”、亲子小天地等活动,人际交往促进小组提高孩子们与他人沟通的能力,环保活动提升孩子们的环保意识,爱心活动促进孩子们助人为乐的精神,我爱“母亲”激发孩子们的感恩意识,亲子小天地促进孩子们更好地与家长沟通。以上这些活动对于丰富留守儿童的课外生活,促进社会融入都大有裨益。

4 结语

留守儿童问题自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有大量学者对其进行研究。但留守儿童社会融入问题尚未引起学术界的注意,目前有关其研究寥寥无几。留守儿童问题虽然已经引起各界的关注,但并没有很好的相应的解决措施,已有措施都比较零散,并未形成体系,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本文提出的家―校―社区三位一体的模式无疑对于解决留守儿童社会融入问题是种新的尝试,并且在笔者服务的社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希望能够在其他社区加以推广,为更多的留守儿童服务,促进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 陈成文,孙嘉悦.社会融入:一个概念的社会学意义.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6).

[2] 杨菊华.中国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15(2).

[3] [美]戴维・波普诺著.社会学.第十版[M].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57.

融合教育概念篇3

关键词:高职数学;数学建模;数学模型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111-01

1.高职数学教育现状

近几年,由于高职院校自主招生人数的比例增加,入校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但总体质量不高,但高职院校所开专业大部分又是工科类专业,数学作为基础必修课不可缺失,也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而数学课程的理论性强,概念抽象难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因此,高职数学教学的传统教学方式必须改革。让学生要感觉学习数学不是那么的枯燥无味,让学生能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在平常的数学教学中必须融入数学建模思想和方法。

2.数学建模思想概述

数学建模是指将某一实际问题,利用数学理论和方法建立变量之间的一个数学关系式,这个数学关系式就是一个数学模型。然后验证该模型的合理性,如果通过,将该模型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如果没有通过,则返回到原问题,重新对问题的假设进行改进。这种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就是数学建模。

3.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职数学教学的研究

3.1 在概念的讲解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和方法。高等数学中的数学概念比初等数学中的概念要抽象很多。如果在讲解概念的时候,只是纯理论的去解释,学生不好理解,也提不起兴趣,学习无法继续下去。但如果在讲解的过程中能从生活中的实际背景出发,把概念的提出、形成的全部过程呈现给学生,然后让概念自然而然的流淌出来,使学生感到学数学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

在概念讲解中,教师应尽量联系实际问题,将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融入其中。例如在讲解导数概念的时候,直接给学生变化率的概念,有的学生也不好理解。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利用高中物理中运动学方面的例子来引出导数的概念。某变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方程为S=S(t) ,那么从t0时刻到t0+Δt时刻所走的路程为ΔS=S(t0+Δt)-S(t0),在[t0,t0+Δt]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为:ΔSΔt=S(t0+Δt)-S(t0)Δt

在t0时刻的瞬时速度为:

在高中物理中学生都知道,速度是位移的变化率,那么在 时刻的瞬时速度就为速度在该点处的变化率,随即引出导数的定义:

以这种方式引入抽象数学概念,既能让学生充分的体验到学习数学的用处,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老师也可以在课堂上根据不同的专业,让学生找出与本节内容相关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分析此类问题,加深对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3.2 在应用型问题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高职数学中有许多数学建模的应用问题,教师应该利用数学建模,来培养学生将一般问题应用于数学模型中的能力,同时学生也可以将得到的结果应用于实际数学问题中。例如在最值问题中,如在生产实践活动中,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必须要考虑在一定的条件下,怎样才能用料最省、费用最低、效率最高、收益最大等问题;在定积分应用问题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利用"微元法"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在常微分方程应用中,对于某些实际问题,经常无法直接得到各变量之间的关系,问题的特性往往会给出关于变化率的一些问题。

3.3 在教材编写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教材作为教学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参考资料,也是学生接收知识的主要来源,在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高职数学的教材种类繁多,大多数是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没有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迫切需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以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为目的,能够适应高职院校学生使用的将数学建模思想渗透其中的特色鲜明的高职数学教材。我们教研室在16年9月编写出版了《经济数学》教材,在每章的最后一节加入本章内容在数学建模方面的应用,希望这是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职数学一次成功的开始。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数学教师在平常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应当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和方法,重点培养学生使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还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⑹学建模纳入高职数学的教学改革中,进而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为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徐建中.数学建模思想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渗透,长江大学学报,2014.2

[2] 姜启源,谢金星.数学模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融合教育概念篇4

【关键词】“卓越计划”、模块化、融合媒介、革新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B)-0000-00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我国提出建设“制造强国”的目标,改变以往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制造大国”形象。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转型,同样需要教育领域采取相应的改革,并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教育部提出并大力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1],也就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四位一体的综合能力、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才。这就要求卓越工程师培养必须打破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作为大学数学课程的一部分,是高等学校理工类专业的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基础理论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与运用打下基础。但该课程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强,实践性体现不够,比较枯燥,学生的学习参与性不高,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强,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很难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和效果。而“卓越计划”突出的是综合素质、应用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使《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与“卓越计划”的培养要求相互衔接、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也就成了该课程面临的棘手问题。

一、以模块化为手段,优化重构教学内容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课程教学内容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现今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严格按照高等教学教学基本要求的知识点和逻辑分布进行编制,是一个完整而又不可破的内容体系。而“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则要求课程以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设置动态性的教学内容更新机制,也就是紧紧围绕社会生产实践和工程需要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适时的更新[1][2][3],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就是要求“卓越专业”课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动态性。而长期以来,我们认为科学理论是自成体系的,具有较强的封闭性、稳定性,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作为数学科学的一门课程保持着严密的逻辑体系。这也就意味有关“卓越计划”的培养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抵牾。换言之,传统模式下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不符合“卓越计划”培养需求。

这就要求打破原有课程体系,但打破并不意味着将原有课程体系弄得支离破碎,而应是既要保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严谨的科学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又要使课程具有较高的灵活性。有研究者认为企业课程可以通过模块化方式嵌入“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也有研究者将大学数学课程按照机电类、土木类、经管类、文科类等学科进行模块化设置[4]。笔者认为模块化也不失为重构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手段。通过模块化形式和手段,按照《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原有的理论体系、逻辑关系和学科专业特点,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构,既要保持知识的理论纵向深度,又要拓展知识应用的横向广度,从而实现模块化整合。在进行模块化整合的过程中,正确面对和解决三个问题可以较好实现教学内容的模块化重构:一是处理好与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大学数学课程的内容衔接,实现数学知识的融合、数学思维的贯通;二是处理好该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连通,将专业课程的工程案例融入本课程,既实现知识的上下连贯,又避免该课程过于抽象乏味;三是处理好与工程环节的衔接,实现以主题引导提升理论和技能的理论、实践、技术和素质四位一体的“卓越计划”教学内容建构体系。总的来说,“卓越计划”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不是做简单的加法或减法,而是整合时既要保持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又要保证知识点的全面性。[5]

二、以融合媒介为载体,建设多元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自2001年国家开展优质课程建设以来适应社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但一直以来,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公众在重视教学的时候,却并未真正关注教学资源建设问题,更鲜有人以现代的眼光看待教学资源,而是停留于教学大纲、教材、备课笔记、习题、试题或试卷等传统资料上,即便新增的视频录像也仅仅是课堂的翻版。另一方面,也鲜有人以传播的视角来看待教学,更未意识到传播媒介的作用和意义。多数人认为教学就是“讲”,而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某种意义上仅仅是传统板书的翻印、音视频资料的播放器、图片资料的幻灯片而已。也就是说教学“并没有与技术手段效率的提高成正比”[6],传播媒介对教学的积极意义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笔者以为充分认识传播媒介尤其是融合媒介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将融合媒介作为建设教学资源的载体,对于推进“卓越计划”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建设和改革无疑是十分有益的举措。那么怎么建设以融合媒介为载体的教学资源呢?以个人的观点,我以为,首先要重构教学资源的理论范畴,形成课堂资源与课后资源、线上资源与线下资源、同步资源与异步资源、文本资源与图像资源、音频资源与视频资源的多元化资源。其次要强化教学资源实践性,将理论资源与实践资源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就是按照课程的理论体系和模块化整合的要求,建设理论与案例多元融合的教学资源,将抽象深奥的数学理论用浅显的语言、生动的案例阐述出来,避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二次抽象。再次要正确运用以融合媒介为载体的建设方法。融合媒介是一种不同以往的媒介,是不同于以往传统教学模式和需要的媒介,因而以此为载体的教学资源建设方法也就需要根据新的媒介特点来制订。但这并不意味着融合媒介否定传统媒介的功用,相反融合媒介应保留传统媒介的优势并加以运用,用麦克卢汉的观点来说,就是任何旧媒介都是新媒介的内容[7]。而今的教学资源中也存在此类现象,例如备课笔记过去多以纸质媒介为主,而今却是纸质媒介、电子媒介均有,不过电子形式却只是纸质形式的翻印而已。这样的做法在某种意义上否定了电子媒介的意义,也就阻隔了融合媒介在教学资源建设中的应用。笔者以为应以融合媒介为载体和技术手段,对传统的教学大纲、备课笔记、习题、试题等教学资源进行更新和转化,不止是形式的转换,而是要将融合媒介建成一个聚合器,进而将教学资源建成以知识点为中心的基础理论、外延知识、案例分析、实践应用的聚合反应,凸显教学资源的智能化、交互性。最后要改变教学资源的建设理念。传统教学资源本着以教师为中心的建设理念,教师需要什么就建什么,是否适合或适应学生并非重要的问题。而融合媒介是一种开放型的媒介,智能化、交互性是其显著特征,因此新型教学资源不只是教师建设,学生使用中也起到建设的作用,这就要求必须改变教师单一中心的理念,转而以教师、学生双中心甚或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转变,“体现学生主体发展的最终价值” [5]。

三、革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前面已经论述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资源建设问题,不过再好的内容框架和教学资源不能有效到达学生,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因而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现今的教育氛围使很多高等学校和教师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思考和改革教学方法,普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填鸭式教学比重小学更加泛滥。“卓越计划”培养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工程实践问题,传统教学方法显然不能达到这样的目标。

“卓越计划”专业必须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尤其是要教学方法的革新推动学习方法的变革,也即由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式学习转变,也使学习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笔者以为要达到这样的改变目标:一是要转变教学理念,确立学生的中心地位和主体性[3],说白了,教师教学不是为了工作量,学生不是为了学分;如果不确立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研究式、参与式等就是纸上谈兵。二是钻研教学方法改革,现今的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知识的灌输,教师的“讲”甚或就是照本宣科;而“卓越计划”要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则要求带着问题“教”和“学”,正如林健所说:“研究性学习强调基于问题、面向实际,凸显自主探究,重点体现在‘研究问题、自主探究、讨论互动、批判改进’等核心环节”,因此研究性学习的三种形式“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和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均以问题为中心,只是问题的来源不同而已,这种研究性学习方法之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同样适用,且急需加强。三是要适当借鉴国外先进教学方法,无论是翻转课堂还是“慕课”(MOOCs)都有两个基本特征即以学习者为中心和问题主导式,这与我们转变教学理念、研究性学习异曲同工。因而适当而恰当地借鉴翻转课堂、“慕课”等国外教学方法对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无疑是一股清风,对于撬动死板的教学方法不失为积极的助推剂和氧化剂。四是要推动课程实践性教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教学现状是就理论讲理论、就知识讲知识,与生产生活、学科专业分离;尽管该课程理论性强,但它来源于实践又面向实践,这说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就是要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而在该课程中植入生产生活案例应是一种可行而方便的方式,甚至可以到学生的专业实验室用该课程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专业问题,使基础理论与专业理论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年第2期,P.47-55.

[2]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再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第4期,P.10-17、57.

[3]林健.注重卓越工程教育本质 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第6期,P.19-21.

[4]马晓峰、毕渔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视阈下的大学数学教学模式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年第10期,P.167-170.

[5]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第5期,P.1-9.

[6][法]多米尼克?吴尔敦著;刘昶、盖莲香译.拯救传播[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版,P.8.

融合教育概念篇5

关键词:概念图;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较强且具有一定学习难度的学科,它具有严密的逻辑性,需要人们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解题思维。但是,由于我国现行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教育教学的误区,很多学生陷入数学学习和解题的思维定式中。这种思维定式可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从长远角度来讲,思维定式往往压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没有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而想要进一步摆脱这种现状,探究式学习方式是一个很好地解决方案,进行探究式学习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摆脱思维定式,发挥自主创新能力,主动学习,同时概念图的使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课堂的内容,构建正确的思维模式,而如何促进概念图和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进一步融合是我们应当考虑的关键问题。

一、概念图在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中的具体应用

1.利用概念图建立知识结构

在数学的学习中,对于一些定义和方程式很多的学生采取了死记硬背的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不能够真正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成绩,更为重要的是,长时间的死记硬背会使学生逐渐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这样的前提下,就要求教师能够使用概念图的方式,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分类和整理,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具有总结性的知识框架。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部分时,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类型的三角形进行一个合理的分类,并根据不同三角形的定义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框架结构,帮助学生进行记忆,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记住相关的定义,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一个较为合理的思维框架。

2.概念图在知识形成过程的应用

现在小学教育中出现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是课堂教育更加偏向于单方面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在很多情况下会使学生丧失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概念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参与到知识的探究中,而不仅是让学生记住相关的定义。例如,在“月日年”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布置小组讨论的作业,让学生总结在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和经验,然后利用已获得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探究,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帮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的学习当中去,参与到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记得更扎实。

3.帮助学生建立概念图

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建立不同知识或者相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联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同时节省了很多的时间,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记住更多的知识,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自主建立概念图仍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求教师能够起到一个良好的辅助作用,帮助学生建立概念图。例如,在教学“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这一部分内容时,就要求教师能够准确地把握周长和面积求和的关系,使学生能够很好地区分开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和公式,在学习和讲解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概念图,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理解记忆,同时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二、概念图在数学探究式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概念图的应用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培养一种理性的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模式,同时它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授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概念图的应用还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主动探究能力和自学能力,帮助学生构建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对以后的数学学习具有很大的帮助。另外,概念图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进一步深入的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必然会对学生思维模式的形成具有较大的帮助。

数学历来都是我们十分关注的一门重要学科,数学学习对学生思维模式的构建和理性思考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受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的小学数学教育在这几个方面还有很大的欠缺,探究式学习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而概念图的应用会帮助学生进一步构建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因此概念图和探究式学习的进一步融合和有效应用必然会进一步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水平和成绩的提高,对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融合教育概念篇6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数学;整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受到教育界的普遍关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教育改革中的一个亮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它要求突出作为整合主动因素的人的地位,并且以实现人与物化信息之间、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融合。将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有机“融合”,必将对数学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以及师资等方面带来深刻影响,但在如何“融合”的问题上,许多教师仍感到茫然。

1 信息技术要和数学学科的特点结合,不断提升

学生的“数学化”能力

数学是一门推理演绎的科学,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是数学的学科特点。传统的数学教学强调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强调以数学基本概念、原理为骨架和知识体系的构建,追求绝对的逻辑化、形式化。因此,这样的教学往往以“会解题”为终极目的,很少站在数学思想、数学文化和数学审美这一层面上,充分体现和展示数学课程对人的品性和人格养成方面的育人功能。

信息技术可把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充分地展示给学生,如通过生动的视听创设情境进行概念教学,使某些抽象的概念几何化、直观化;通过动画表现出一般与特殊、运动与变化,让学生领悟解题教学中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具体来讲,从常量到变量的过渡问题,如代数中的函数教学;从静态到动态的过渡问题,如圆锥曲线概念教学;从平面图形向空间图形的过渡问题,如立体几何的教学;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问题,如数形结合教学等,都可以“融合”多媒体技术去解决,使学生从“听”数学变为教师指导下的“做”数学,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概括地说,数学学科“融合”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数学化”能力过程中,既要重视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技能,也要不断追求方法技能的观念化、策略化,甚至于哲学化,使学生不仅更快地掌握基本技能,而且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模式,塑造健全的精神品格,而不是将数学教学的目标固化于“会解题”。

2 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环境,以人为本,关注学生

的“现实”

教师经常反复介绍一个概念,却没有具体的应用,无法使学生产生求知的冲动;因为他们希望知道这究竟有什么用处,又为什么是互相关联的。所以,数学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现实”,因材施教,利用多媒体信息集成技术、超文本技术、网络传输技术,构筑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将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指导学生在“现实”中自主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也在探索中学习数学技能,形成数学观。

网上的信息资源浩如烟海,学生可在世界范围内的许多数学网站上有指向地获取数学知识,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借助于计算机,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学习,在实际中形成概念,掌握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对数学的理解逐步走向深层次,从而提升“数学化”水平,真正做到体现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3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尝试多种教与学方法的优

化组合

当前数学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变被动接受的学习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使学生有机会在一种真实的、体现数学发明与证明过程的环境中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进行实验、研究和发现。在这一过程中,很多时候需要运用直观的支撑,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尝试多种教与学方法的优化组合显得尤为重要。

具体要求:1)要与先进的教育理论相结合,有几种理论是数学教学中要注意的,如“信息传播论”“系统论”“最优化理论”,以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一定“情境”中通过“协作”与“会话”实现“意义建构”的“建构主义理论”等;2)教学容量要符合学生实际,重点、难点处要给学生充分时间思考、理解和记录,师生互动要把握分寸;3)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注意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掌握适当的教学节奏;4)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和表现形式,不能只为了照顾信息化教学的特点而忽略数学的严谨性;5)尽量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现在提倡现代教育技术,决不是要否定传统教学,各种教学手段都具有其各自的特点和独特的功能,在教学中,它们是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的关系,只有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其他教学手段结合起来,才会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4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促进评价的多元化

目前,数学信息化教学的评价体系还不健全,不恰当的评价体系往往引发功利行为。有的学校甚至把是否应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作为评价一堂课质量高低的主要依据。评价一节课优劣的标准应该看它是否以学生互动、师生互动为主体;是否体现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是否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同化或顺应,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具体说来,评价一节课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成功与否,可从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实用性等多元化角度进行衡量,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1)重点、难点突出,利于学生理解知识,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和技能训练,有创新性,注重能力的培养;2)内容正确,逻辑严谨,层次清楚,模拟仿真形象,课件的演示符合现代教育理念;3)媒体多样,选材适度,设置恰当,创意新颖,构思巧妙,节奏合理,界面简洁,不花哨;4)能创造一个轻松、自然、活泼的教学环境,教学效果良好。

5 加强适应信息化教学需要的高素质教师的培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育信息化的需要,是时代的潮流,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必然走向。要开发制作出优秀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除了计算机技术外,还必须对课件所表现的学科内容有深刻的理解;有先进的教学思想和丰富的学科教学经验;能灵活地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的有关原理。所以,为适应信息化教学需要,有必要培养具有一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层次的学科教师群体,各成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互补,彼此交流,互相学习。

数学虽然是一门基础课程,但它的专业性很强,课件开发中的教学设计、脚本编写、编辑制作还是要以数学教师为核心,因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出发点不是使用计算机,而是课程和教学。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要求数学教师精通计算机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必要的。但他们应掌握必要的现代信息技术,能熟练地运用互联网查阅和访问世界各地的教育资源,对选择出的教育教学信息资料进行分析、加工、组合、储存和运用,会运用多种教学软件实现教学的最佳化。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信息化教学的需要,更有效地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

融合教育概念篇7

现在是信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时期,大家多多少少对计算机都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在这个时代生存,我们离不开信息这一媒介。我们也正是运用了这一媒介来传递着大家的生活,我们身边也处处体现出了信息技术创造出来的成就,这是一个高度发展的时代,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也正是有了计算机的出现,使我们的整个世界都联系起来了,使整个社会成为一个小小的“村”,也正是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这个“村”互相渗透、互相融合、互相接纳、互相了解,带给人们无限的惊喜。

什么是计算机呢?俗称电脑,是一种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由硬件和软件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裸机。常见的形式有台式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大型计算机,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

在我们的课堂上一般涉及的计算机都是台式或者是笔记本计算机。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概念,最早源自于西方的“课堂整合”概念。课堂整合的含义是指对课程设置、各课程教育教学的目标、教学设计、评价等要素作系统的考虑与操作,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认识和研究教育过程中各种教育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课程整合并不是指单纯地将被划分的东西拼凑在一起,课程整合是把本来具有内在联系而被人为地割裂开来的内容重新整合为一个整体的课程模式。这种内在的联系是自然的、真实的、本质的,而非人为的。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指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合为一体,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各要素中,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和主要的教学媒体。在教学中,计算机发挥着其应有的功能,也为我们的教学增添色彩,使得两个整体的结合,为教学又增添了一种靓丽的色彩。

在教学过程中,计算机也是辅助教学的阶段,这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第一个发展,该阶段大约是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的速度运算。图形动画和仿真等功能辅助教学,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这一阶段,逐渐在大、中、小学开始开设了计算机公共课程,并称其为计算机教育,还没有明确提出信息技术教育的概念。计算机是辅助学习阶段,计算机在学校中逐步以辅助教为主转向以辅助学为主,强调如何利用计算机作为辅助教与学的工具。例如,利用计算机帮助搜集资料,辅导疑难,自我测试,以及帮助安排学习计划等等。计算机不仅辅助教师的教,更强调用计算机辅助学生自主地学。在这个发展阶段,计算机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两种概念同时被使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信息应用于教学过程的一个主要模式。原先的“计算机教育”概念已经被“信息技术教育”概念所代替。在现代的教学状态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既有着密切的联系,又具有一定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新型教学类型。对它的研究与实施对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现代这个信息化社会中,要强调对计算机的学习,只有通过计算机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所应当具备的素质,至少是紧跟时代的发展,能够随时跟进时代的信息。现代人不会用计算机就好比之前的“文盲”。在现代社会中,各种各样的资讯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传送到网上的。在这个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我们不仅要加强对自身的文化素质、修养的提高,也要加强对“信息”这一素养的提高。

融合教育概念篇8

关键词:基本乐科;整合;教学设计;音程

基本乐科作为职业学院音乐课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构建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培养音乐听觉、提高音乐鉴赏和感知能力等诸多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职业学院音乐课教学内容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由于基本乐科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学科整合显得非常必要。但如何整合,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各学科的学科特点,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构建和完善学科知识体系的融会贯通?这却是一直困扰职业学院音乐教师们的一个难题。笔者认为,如果课改之后,我们依然按照以前的教学模式,将课程进行分开教学,而只是在教学时间上相应减少,那就违背了教育部将三者进行课程整合的初衷。因此,我们需要积极探索关于课程整合教学的新手段,新方法,真正贯彻落实教育部对这门课程学科性质的重新界定和要求。

一、整合教学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从课程的性质和学科特点来说,乐理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与练习,视唱练耳注重对音响的理解和感悟,二者在教学的侧重点上是不尽相同的。但其教学的目标却是一致的,这就是:通过学习系统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培养其音乐的理解和感悟能力。现代教育理念倡导的学科间的融合性与开放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说,将课程进行整合设计,符合当前教育的规律,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理论结合实践,巩固教学效果

如果说乐理侧重理论技能养成,那么,视唱练耳就是侧重实践技能的掌握,理论结合实践,将乐理中学到知识在视唱练耳中加以运用,及将学习内容转化为实践操作,加深了学习印象。以音程为例,在讲完音程这一内容之后,将视唱练耳引入音程的概念教学,如“三度”的概念,可以用《粉刷匠》这首小曲来巩固,因为这首乐曲开始部分包括了大三度和小三度两种音程。通过视唱练习,学生理解了音程的根音和冠音,也记住了这两种三度音在音响色彩上的区别。

(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以往分开教学的模式告诉我们:单纯的理论讲解虽然专攻术业,但由于教学互动的缺乏,评价机制的单一,容易引起学生的懈怠。如果能结合实践,则可大大增强课堂的可操作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互动,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二、整合教学设计的呈现

教学设计是教学过程的前言,是教学环节中最为重要的部分。甚至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的优劣。在整合教学设计的前提下,我们要选取适合学科特点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力求教学效果的完美呈现。下面,将以“音程”为例,具体介绍整合教学设计的方案。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关于音程这一教学内容,乐理教学目标主要是:识别及构成音程;区分自然及变化音程;理解音程的转位。视唱练耳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掌握各音程的音响色彩;识别和听辨音程;唱准音程。通过整合教学,进一步理解音程的概念;通过欣赏分析,加深学习印象,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思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其中,音程的度数和音数是识别音程的重要参照,在教学设计中,需要作为重点加以讲解巩固。而这些知识和前期全音半音等知识点是相互联系的。所以,在讲解之前,有必要对前期知识进行回顾。因此,整合教学设计多采用“螺旋式”课程设计方法,将知识点进行有效对接。

(二)教学模式的选择

教学模式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它直接面向和指导教学实践,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基本乐科作为学生音乐素养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构建获得音乐基础知识和听觉技能的路径,另一方面要紧扣师范性,着眼于高师音乐教育的本质,注重综合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1]。讲授永远是基本乐科永恒不变的教学模式之一。其直观性,教师的绝对主导性使其得到了教师们的广泛的认可。如:对“音程”这一概念,采用讲授法就非常适合。通过教师对于音程概念的讲解,例举分析,学生能获得直观的“音程”概念。但想要获得圆满的教学效果仅凭一种教学模式是远远不够的。互动教学也是目前比教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强调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引导者的身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用讲授法讲完“三度”这一概念之后,教师可以弹奏根音或冠音,让学生模唱出大小三度音程,还可以弹奏出一组音程,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大小三度。或者,教师唱出根音或冠音,学生唱出另一个音,形成“和音”的效果,抑或,将学生进行分组,分别叠加出大小三度,初步体验“和弦”的音色,为将来的和弦学习打下基础。互动式教学对于节奏训练也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对教师给定节奏的模仿,增强节奏的记忆能力和精准的把握能力;通过二声部甚至三声部节奏对位,提高学生的多声节奏思维,互动教学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使理论知识不再枯燥无味。启发和分析模式在音程的教学过程中也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这两种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具有融合交叉性。可以综合运用。在运用讲授法讲完大小三度音程的概念后,教师可以选取一首有代表性的乐曲片段,(如《国歌》的第一乐句)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这一乐句旋律音之间有什么关系?音响色彩上有什么特点?通过讨论分析得出结论,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于三度音程的概念以及色彩特性,帮助他们建立牢固的知识体系。

三、教学过程的实施

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的实现形式,是整个教学活动中最后的环节。基本乐科整合教学的出发点就在于将课程进行高度的融合贯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体现出学科融合这一宗旨。

(一)学科融合的有序性

基本乐科由于学科的特殊性和综合性,往往在教学过程的有序性上让教师们觉得为难。到底先讲乐理,还是先练视唱练耳?抑或是先进行节奏训练?按照传统的教学经验,往往把乐理放在前面,因为理论知识是实践的先导。但传统教学中往往把乐理知识和视唱练耳的教学内容各自分开,这样就无法体现其融合性。要实现学科的高度融合,我们就必须钻研教材教法以及教学的有序性等课题。课改之后,对于基本乐科教学来说,我认为不应该有固定的教学顺序,而应以授课内容为主线,将三门课程糅合在一起。以六度音程为例,首先通过欣赏乐曲《爱情的故事》导入,分析并讨论其第一乐句的音程关系,引入六度音程的概念,比较大小六度在音色上的差异。然后教师进行讲解加深印象,随后,可以用钢琴对比大小六度音程的音色差异,并通过钢琴指定根音与冠音的形式,将大小六度音程模唱出来,最后,通过视唱六度相关曲目巩固学习效果。

(二)节奏训练的综合性

美国音乐家博西•该邱斯说“节奏是音乐中赋予生命的要素”[2]。可见节奏训练在基本乐科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节奏训练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经常以单独训练的模式进行,这种训练方式确实比较有针对性,但没有音高的单纯节奏训练,可能对乐感的培养稍显不足。因此,在节奏训练中,除了单声部节奏训练和二声部节奏对位练习,把节奏与音程融合起来也是很好的一种训练方式。如下图:上图中,主要训练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节奏组合,同时也巩固了三度和四度音程的音响概念,可谓一举两得。

(三)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学科融合,讲究的是综合性、实践性、趣味性。摒弃以往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3]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固有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理念,研究适合基本乐科融合教学的心路。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调动其参与性是首要任务。比如,可以设置欣赏探讨环节,即兴创编环节,分工合作环节等等。必要的时候,可以辅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有条件的可以借助MIDI软件,让学生进行操作。也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创编节奏进行即兴表演,这些都是很好的互动方式。

四、整合教学设计的教学效果反馈

教学效果是否符合预期是教学设计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据。教学效果是否满意,则需要通过教学评价进行反馈。基本乐科的教学评价应该是多元的、开放的,通过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多元的了解教学设计的合理性。这其中,传统的评价方式——考试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有利手段。但我们要清楚的是,考试不可能覆盖所有的知识点,故而不能“一考定乾坤”。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内心听觉能力始终是重中之重。

(一)课堂教学实施效果

课堂教学实施效果在基本乐科的各个章节中,要求都是一样的。具体体现在:充分体现学科融合性;课堂气氛活跃;知识点衔接较好;教学手段丰富新颖;教学辅助设施应用得当。

(二)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音程这一章节的学习中,应该达到以下要求:构成和识别音程;准确的模唱指定音程;判断所给音程的性质;准确的分辨大小增减音程。

(三)能力培养的目标

能力培养是教学过程中最高层次的培养目标。通过音程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的应用能力应该达到以下要求:快速反应音程的度数和音数,准确的在键盘上找到相应的音程关系;协作能力应该达到以下要求:较好的二声部音程分组练习的节奏和音准把握能力。

五、结语

关于职业学院音乐课程的教学设计探讨,近年来方兴未艾。无论何种教学方法,都是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全面音乐分析、感知以及应用能力。本文以音程为切入点,探讨了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基本乐科的融合教学设计理念,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解决教学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时代在不断发展,作为教师,也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与时俱进,以变化发展的眼光去适应当前的教育要求。只有这样,教学工作才能历久常新。

[参考文献]

[1]宋超,汤洁.高师基本乐科教学模式取向分析.音乐天地,2013,8.

[2]博西•该邱斯.音乐的构成.人民音乐出版社,1978:80.

[3]潘艳军.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教学的探讨.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上一篇:如何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范文 下一篇:安全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