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分析范文

时间:2023-12-18 17:14:11

农业现代化分析

农业现代化分析篇1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 农业现代化 传统农业 信息系统

Abstract: Generally speaking, our country farm labor efficiency level is still somewhat low, the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still held the great proportion in our country, compared the disparity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y 3% about primary industry population ratio to be very still big. But after joining WTO, our country agriculture will face the bigger international market competition, how to raise our country agriculture modernization level, strengthens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competitive power, is suspends in front of us the important question.

key word: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ization agriculture modernization traditional farming information system

前 言

改革开放也给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创造了机遇,使我们能够迎头赶上国际信息产业发展的巨大潮流,由于信息的广延性和通用性,使信息化发展给各行各业提供了发展新机遇,利用信息产业的发展去武装我国传统农业,就可以为我国传统农业注入新的技术活力,使我国传统农业得到超常的发展。

一、信息化是传统农业的倍增器

信息技术是当今发展最快的高技术,但就信息技术本身来讲,它只是一种工具,并不能替代其他产业,只有和其他产业结合,才能够真正成为传统产业发展的倍增器。信息技术与农业结合也同样能够起到倍增作用。

农业信息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农业技术信息化:如精准农业信息;农业环境信息化:如气候预报、病虫害测报;农业经营信息化:如农产品交易信息等。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在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基础上,政府每年拨款15亿美元,用于建立农业信息和市场服务网络。有着粮仓称号的俄亥俄州的农场主,一个人经营几千公顷的土地,全靠电脑管理控制生产、销售的每一个环节,而在我国目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时期。要在人均0.067公顷的耕地上解决13亿人口的吃穿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以科学技术和信息及其物化了的设备工具和生产资料来武装农业,使之在有限的土地上大幅度地提高生产率,所以发展农业信息将给我国农业带来难得的机遇。我国传统农业绝大部分尚处于低质低效水平,虽然劳动力成本低,但劳动力人员素质也低,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经营水平也同样不高。随着加入WTO的临近,我国农业生产不得不面临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要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就要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用当今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相结合无疑会极大促进我国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水平,使我国传统农业取得跨越式发展。

二、把农业信息当做产业来发展

推进农业信息化,必须把农业信息当做一项产业来发展。众所周知,信息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发展最迅速、科技含量最高、利润率最高的产业之一。发达国家50%以上产值来源于信息业,信息产业在农业上应用,一方面可以使农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农业信息本身也可以被当做产业来发展。所以农业信息化建设决不仅限于信息网建设,它还可以带动农业信息硬件、软件建设,还可以拉动农业信息服务、农业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分析以及农业信息中介、网上农科教育、网上农产品交易、网上结算、定单农业、物流配送等一系列农业生产、流通活动,既可以创造一大批就业机会,又可真正通过信息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在农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农业通过信息化可以获得倍增效益,信息业可以通过对农业的信息软硬件服务形成农业信息产业,最终形成农业与信息业双赢的良好局面。现代农业在农业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都离不开信息服务,农业信息已经涉及到了农业生产、流通的方方面面,加之信息本身的增效作用,使得农业信息服务的各环节都会有效益产生,在这里由于农业信息效益市场价值的体现,起到了促进农业信息向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而使得将农业信息化被当做产业来发展成为了可能。

三、农业信息化市场需求巨大

在我国总人口中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占有绝对大的比例。在我们对浙江农村的考察过程中,强烈地感受到农民、农业工作者对农业信息的渴望。绍兴市所属嵊州市1998年专门提出了“必须像重视农业科技推广一样重视农业信息”的要求,嵊州通过建设“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农业110”及农业信息员、农业信息会等多种农业信息形式,开拓了为农业服务的新领域,通过网上交易、网上服务,确使农民尝到了农业信息的甜头。如嵊州农业信息网,短短几个月就有200多个农户、企业在网上交易,涉及200多种农产品,吸引了美、日、香港客商洽谈生意,成交额已突破300万元。又如绍兴“中国轻纺城”这一大型纺织品专业市场,去年成交额167亿元,成为亚洲最大的轻纺市场。这个市场建成了100兆的网络线,所有商户都可以进入因特网,网址点击率已达3.5万次以上。这说明农业信息化建设,顺应了农民需要,也顺应了市场经济、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发展农业信息产业本身也是一项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就必须用市场手段去做,用市场方法做市场的事,不宜用行政方式做市场的事,政府最好是去为农业信息产业业搭台,唱戏还应让企业去唱,政府不宜包办。但在发展农业信息产业过程中,政府要扶持,要给予优惠、引导,最终要按市场规律以企业运作方式来完成。只有真正按市场方式运作,才能真正发展农业信息产业。

一般来讲,发达地区信息化建设,优于落后地区,城市优于农村。虽然浙江省和全国相比,农业属于较发达地区,农业信息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农业信息化建设目前仍显不足,农业信息流通仍显闭塞。比如,绍兴日报报道对在诸暨市的抽样调查表明,10个种粮大户中有7户不了解粮食购销改革,反映出农民目前大多数还是处在信息不灵状态,说明了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如果农民、农业工作者、小城镇居民都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或即使仅有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甚至仅有四分之一、五分之一农

业人口来参与这个市场,按全国人口比率而论这个市场该有多么巨大。

四、建立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在谈到现代化指标时,往往把信息化程度作为一项衡量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来看待。信息化指数的高低也就反映了该地区、该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发展农业信息化产业也就不能不建立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信息量:包括单位面积内人口的通话次数、E-mail数、信函数、报刊数、网上信息数、因特网点数等。

信息装备:包括单位面积内人口的电话机数、电视机数、计算机数、上网微机数等。

信息主体水平:如单位面积内人口中的第三产业人口数、大学生数、信息从业人员数、上网人数等。

信息消费:如个人、单位或集团消费中信息消费的绝对值和相对值等。

要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就必须按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各方面全面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与我国目前农业水平、农村条件和农业人口来比较,尚具有不小差距。但我国农业发展也具有地区性不平衡,西北地区相对落后,而东南沿海由于开放早,市场经济已经比较发达,农民已经向富裕小康水平转化,初步具备了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条件,有了建设农业信息化的投资能力,只要领导重视,加强相关人才队伍建设,完全有能力发展农业信息产业。另外在目前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许多统计材料中尚缺乏有关农业信息化方面的记录,希望将来把农业信息化等有关量化指标加以统计,逐步建立起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以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

农业现代化分析篇2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农民收入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就提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农业发展目标,迄今已经30多年。由于农业现代化作为一个动态概念,其理论和实践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均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经济学、政治学与社会学等学科视野上对农业现代化内涵、农业现代化的演变历程和农业现代化实现途径等方面进行论述,也有部分学者利用中国数据对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和评价。

农业现代化作为农业发展的过程,不但可以有效保证农民收入增加,而且作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结果,最终的动态均衡也将是农民充分享受农业现代化的成果。本文正是基于这个角度,研究农民收入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动态均衡关系。

理论与方法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处理平稳数据的方法——协整可用于检验经济时间序列变量水平数据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则可用于确定时间序列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二者均要求时间序列变量具有平稳特征。因此在实证检验和建模之前首先检验时间序列变量的平稳性。

此后,要对数据进行协整分析。关于协整关系的检验,方法很多,主要有Engle——Granger两步法、Johansen完全信息极大似然法、Mackinnon法、频域非参数谱回归法和Bays法。本文将以Johansen和MLE估计方法进行协整检验。

最后,对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协整关系是一种长期均衡稳定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并不一定构成因果关系。Granger(1988)指出,如果变量之间是协整的,那么至少存在一个方向上的Granger原因;在非协整情况下,任何原因的推断将是无效的。

样本说明

农业现代化带来的农业生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农民素质的提高、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农用机械设备的改进。所以本文在农业现代化指标的测算中以农业生产主体——农民的素质、农业信息化和农业机械化三个指标作为衡量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指标构成。农民收入以农民纯收入作为衡量指标。

由于以上四个指标的量纲不同,本文需要对它们进行无量纲处理。即每年的数值和1990—2006年间的均值作比较,得出农业机械总动力指数、农民素质指数和农业信息化指数、农民纯收入指数。这样农业现代化指数就等于农民素质指数、农业信息化指数和农业机械化指数之和。

农民收入和农业现代化的均衡分析

进行实证检验之前,对农业现代化指数(Lam)和农民纯农业收入指数(Lnc)取对数。随后对取对数的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并在单位根检验的基础上进行协整检验,探索它们之间的均衡关系。

(一)检验变量序列的平稳性

采用ADF方法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的结果如表1。经过一阶差分后所有序列的ADF值都小于1%临界值,因此认为这些序列都是一阶单整序列。由于这些序列是不平稳的单位根过程,但其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进一步对其进行长期协整关系检验。

(二)协整检验

采用Johansen特征根轨迹检验考察农业现代化指数和农民纯农业收入指数之间的协整关系。通过表2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都具有一个协整关系。这说明他们之间存在着长期关系。

(三)因果关系检验

对农业现代化是否显著地影响农民纯收入的增长,由表3可以看出:Lnc不是Lam的原因,它成立的概率为0.6767%。在1%的显著水平下,原假设不成立,即Lnc是Lnc的原因。对于另外一个原假设——Lnc不是Lam的原因的概率为6.528%,在5%的显著水平下,原假设成立,即Lnc的增长不显著地影响Lam的增长。而在10%的显著水平下,原假设不成立,即Lnc的增长显著地影响Lam的增长。所以农业现代化的增长影响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民收入的增长也显著影响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二者互为因果关系。

结论

综合以上实证结果,显然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民收入之间稳定地存在着某种协同互动的均衡关系,农业现代化的波动与农民收入的波动总是高度密切相关的;农民收入是影响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原因,是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大力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所以,农业现代化与农民收入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任何一个环节的不合理均会导致整个发展的不协调。在下一步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应该从作用机制入手,理清相互作用的机理,才能制定出更有效的相关政策。

参考文献:

1.周杰红,黄祖辉.农业现代化评论综述——内涵、标准与特性[J].农业经济,2002(11)

2.蒋俊毅.农业现代化与农民增收:一个新的理论框架[J].农村经济,2008(6)

农业现代化分析篇3

[关键词]农业经济;现代化转型;问题;对策

1农业经济现代化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1.1农业经济缺乏品牌竞争力

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传统农业经营体系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的市场环境,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竞争力的提升,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现代化转型发展。随着农业生产成本的不断增加,以及农产品质量难以保障,使得我国农业经济难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链的转型升级,难以创造良好的品牌形象,难以提升购买力。农业经济在品牌形象、沟通协作等因素的影响下,农业出口过程中农产品通常容易被视为廉价商品进行出口,进而导致我国农业出口受到制约,降低了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农业经济由于缺乏品牌竞争力,农业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农业出口品牌形象的建立等都受到制约,未来我国农业需通过增强品牌竞争力来培养竞争优势。

1.2农业经营机制不健全

“扶农重粮”政策力度不断强化,农产品价格呈上涨态势,土地流转成本亦有所增长,土地流转成本的上涨加大了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难度。农业生产经营机制呈现“小而分散、产加销环节多”的特征,加大了对农业经营机制的监管难度,阻碍了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的形成。另外,大型农业生产企业、农业经营机构等之间的协作性、对农民生产农业的推动作用不强,未能建立一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和谐模式,难以形成农业生产经营销售一体化的利益共同体。农业经营机制的不健全在于我国农业经营监管力度不够、农业经济主体之间的协作性不强、农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并导致我国农业生产难以形成标准化、规模化、一体化的体系,制约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1.3资源环境影响因素加大制约农业经济发展

制约我国农业经济现代化转型的另一重要因素是资源环境影响因素的加大,资源环境因素对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影响机制主要源自三个方面:第一,土地要素资源的制约,我国国土面积虽然庞大,但总人口数较多,人均土地面积有限,并且我国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土地资源的局限性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第二,能源因素的制约,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使用量与日俱增,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电力资源、水资源、农业生产油资源等的需求较大,且国际油价使得我国的农业生产油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第三,宏观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着近几年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资源要素开始由传统行业流向第三产业中的新兴产业,农业发展受到限制,加之美国次贷危机加速了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亦受到一定影响。

2农业经济现代化转型对策

2.1提高农业非价格竞争力培育农产品品牌

针对我国农业经济缺乏品牌竞争力的问题,我国应该加强对农业经济品牌建设的重视程度,形成非价格要素的核心竞争力。农业经济发展品牌化是农业经济现代化转型的必然趋势,形成具备竞争力的品牌优势,方能在农产品出口、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我国农业经济品牌化的建立应通过“品牌带动”战略予以实现,形成“绿色、高品质、安全、友好、原产地”等农业特色,提供高质量、优品牌的农产品,提升对粮食安全建设的重视,建立高效绿色的农业经济品牌体系,提升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品牌竞争力、国际竞争力以及购买力,不断扩大我国农产品的市场份额,取得可持续发展。

2.2建农业合理的经营体系及经营制度

农业经营体系的建立和农业经营制度的形成是农业经济现代化转型发展的核心内容,规范化、科学化的经营制度对指导我国农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建农业合理的经营体系及经营制度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1)形成现代化农业经营组织体系。农业经济发展主体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通过配需具备高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的农业经营主体,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服务化转型,进而构建基于优势主体的现代化农业经营组织体系,增强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技术能力和经营能力,实现农业经济的现代化转型发展。(2)完善现代农业经济价格体系。实现农产品价格市场化,根据市场中农产品供给和需求情况调节农产品价格,提升农产品价格竞争力,避免“价格倒挂”现象的出现,实现土地承包权、农业生产经营权、所有权的分置,建立科学的农产品市场价格体系。(3)健全粮食质量安全监督机制。粮食质量安全是农业经济现代化转型的重要内容,健全粮食质量安全监督机制是保障我国粮食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通过建立有效的农业监管机制、保护制度等来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促进现代农业经济的健康、绿色发展。

2.3坚持资源友好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坚持资源友好型是我国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和转型的重要路径,一个国家的资源与环境优势是维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业属于资源密集型产业,农业经济转型过程中,应基于现代科学技术加强循环经济的发展、促进产业链的绿色发展、通过节约资源和提升资源使用效率,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性和长远性,为农业经济转型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文胜.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农业发展的多目标转型[J].农村经济,2014(12).

[2]高巧依.浙江省渔业产业发展转型升级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5(03).

[3]张玉香.牢牢把握以品牌化助力现代农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J].农业经济问题,2014(05).

农业现代化分析篇4

关键词: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07.015

Abstract: Around the idea of "people-oriented", in the analysis of Lanzhou City,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mechanism, describes the focus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Lanzhou City,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and urbanization on "people". Through the analysis, the Lanzhou city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has entered the advanced stage, th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the initial stage, the low level of development, Lanzhou City,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re the problem of contradiction between people and land, farmers' citizenization problem,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uncoordinated should take positive measures to realiz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Key words: urbanizatio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harmonious development

党的十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但在四化中,农业现代化严重滞后于其它三化,成为四化建设的短板。要实现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城镇化的互动支持,因此实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是对“新四化”背景下工农关系及城乡关系的深刻解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兰州市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及少数民族聚居区于一体,各区县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一,分异明显,实现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是建设西部节点城市的根本途径,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中之重。笔者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分析了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体现出的“人”的城镇化与现代化的思想,阐释了在注重“人”的现代化这一前提下,实现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1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本质

“人”的城镇化和“人”的现代化相互依存,彼此影响,二者的核心是“人”。也就是说,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依靠“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是让“人”更好地生活。城镇化是“人”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高质量的城镇化。

城镇化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刺激农副产品消费,推动农业技术改革创新;城镇化的进程推动农村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交通、住房、生活质量以及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改善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为实现“人”的城镇化和“人”的现代化创造条件。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土地、劳动力、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伴随农业现代化产生的“职业农民”有利于推动城镇化的进程和建设高质量的城镇化,这部分人相较一般的农民有更好的收入,更高的素质,他们在城镇生活,在城镇消费,一方面为城镇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支持;另一方面由“职业农民”创办的乡镇企业吸纳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城镇化的发展。

2 兰州市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兰州,甘肃省省会,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地处黄河上游,具有带状盆地城市的特征。2012年8月28日,国务院提出于2020年将兰州发展为西北地区现代化大都市。兰州市土地面积为139 995 3 hm2,常住人口为366万,户籍人口322万,其中,建成区内非农业常住人口261万,外来流动人口50余万。

2.1 兰州市城镇化现状

2015年兰州市总人口366.49万人,城镇人口为296.6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80.95%。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275.86万人)相比,2015年全市城镇人口增加20.81万人,5年增长7.04%,年均增长1.71%。2015年兰州市的城镇人口比重(80.95%)分别高出全国25.57个百分点、全省38.66个百分点,在全省14个市州中排名第二(低于嘉峪关市),2010―2015年兰州市城镇化进程比全省平均水平(提高5.56个百分点)快1.18个百分点。

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城市型社会,按人口城镇化率进行阶段划分,城镇化率51%~60%为初级城市型社会,61%~75%为中级城市型社会,76%~90%为高级城市型社会,大于90%为完全城市型社会。从图1可以看出,兰州市城镇化水平从2005年的64%上升为2015年的80.95%,表明兰州市目前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进入高级阶段或者称之为高级城市型社会。

据甘肃省统计局2014年底的《兰州市城镇化建设中的就业现状分析与研究》指出,兰州市三县五区的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呈现出“不均衡”的局面。图2数据显示,兰州市安宁区、城关区、西固区城镇化率率先突破90%进入完全城市型社会阶段,七里河区和红古区迈入高级城市型社会阶段,而皋兰县、永登县、榆中县3个远郊县还处在初级城市型社会(城镇化率在51%至60%之间)以下,乡村人口比重大于城镇人口。

2.2 兰州市农业现代化现状

参考已有文献,结合兰州市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界定兰州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参考值,如表1所示。

2004年到2013年,分别从农业生产力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业科技水平、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这5个方面,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做了趋势图。

据图3可以看出,兰州市农业生产力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业科技水平、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均在逐渐上升。其中波动最大的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2009年以后逐渐趋于缓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其它4个方面的发展水平,处于较高水平;相反,农业科技处于最低水平,说明农业科技水平是目前制约兰州市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因素。

据图4可以看出,从2004―2013年,兰州市农业现代化水平仍然属于起步阶段(0.5以下),说明兰州市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2005年以后,兰州市农业现代化发展呈阶梯状平稳上升状态,年均增长率达到4.5%,说明在过去的10年里,兰州市农业现代化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其中,2005年农业现代化指数为0.535 5,明显高于前后几年,呈现井喷式发展,对照表1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参考值,农业现代化首次达到初步实现阶段。这是由于2005年,调整引大入秦供水结构、秦王川农业高科技产业开发基地建设以及“三北”四期、天然林保护工程等农业水利工程的完善与建设,确保了农业灌溉与增收。

3 兰州市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面临的困境

3.1 人地矛盾加剧

兰州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为一体,加之黄河穿城而过,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较少。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又过度注重眼前发展,重工轻农,忽略城镇化的建设质量以及城市发展的长远规划,导致城市空间规模不断扩大,房价快速攀升,造成城镇“空心化”和“半城镇化”问题。尤其是在兰州市周边的一些地区,房地产开发商新建了很多住宅区,但是目前这些住宅区由于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的缺失,而成为“空城”长久地空置下来。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房价依然很高,住房依然很紧张,农民在城镇化过程中依然住不起房,巨大的生活压力使得农民无法融入城市生活,人地矛盾加剧,抑制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3.2 农民“市民化”问题

兰州市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潜在资源丰富。人既多又少,“多”是劳动力总量多,“是”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劳动力少。农民的文化水平和认知水平使农民在“市民化”的过程中面临巨大困难,主要有农民进城后的权利与义务问题、就业问题、养老问题、子女的受教育问题以及住房问题,还有农民在城镇生活的尊严问题。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我们注重的不仅仅是“物质”的现代化以及城镇化的“数量”,而更加关心的是这一过程中“人”的城镇化与现代化问题,因此,在实现兰州市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过程中,农民“市民化”问题为核心问题。

3.3 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

兰州市是一个工业城市,历史和现实中存在的工业和农业的比较利益差距,使兰州市城乡发展失衡,从上文的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兰州市目前已经进入高级城市型社会,但是农业现代化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成为制约兰州市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的中心问题。而城乡发展失衡问题是由于长期以来实行的二元经济体制所导致,这样的体制造成“孔雀东南飞”的局面,使一部分优秀人才外流,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缺乏人才,久而久之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相较于城市越来越落后,城乡之间差距越来越大,从而严重制约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

4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和容纳能力,解决“人地矛盾”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为此兰州市城镇化规划要将重心放在“人”的城镇化以及“人”的现代化规划上。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和容纳能力,着重解决“人地矛盾”,合理规划土地,解决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半城镇化”问题,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完善城镇基础设施,保障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的衣食住行,让农民在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与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上无后顾之忧,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4.2 培育“职业农民”,实现农民“市民化”

开展农民培训活动以及科技下乡活动,加大农村的科技推广力度,重点是对农民素质的培训,培育出更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让农民在城市生活,在农村上班。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认知水平和文化水平,让农民和市民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使农民这一职业成为新时期“四化建设”中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鼓励优秀人才回流到农村,为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支持乡镇企业发展,带动农民非农就业,促进农村发展,实现农民“市民化”。

4.3 统筹城乡发展

打破长期以来二元经济结构壁垒,工业反哺农业,把城市中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以及经营技术引入农村,支援农村建设。借鉴美国的发展经验,注重农业科技推广,为农业发展提供专业的人才指导,合理规划,科学种田,实现农业现代化。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依托特色农产品,出台相应的政策,吸引外来资金以及人才的注入,形成规模效应,促进城镇化的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差距,实现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春艳,郭岩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战略探讨[J].学术交流,2013(6):126-129.

[2]赫修贵.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研究[J].理论探讨,2013(6):96-99.

[3]郑鑫.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相互作用分析[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8(2):11-14.

[4]王喜明.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J].理论导刊,2007(4):73-75.

[5]吴文倩.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探析[J].商业时代,2007(17):4-6.

[6]刘玉.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7,14(6):37-40.

[7]黄城,刘金石.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4(3):20-24.

[8]曹俊杰,刘丽娟.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4(10):12-15.

[9]丁冬想,刘畅,崔亚凝,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进展[J].天津农业科学,2014(8):48-51.

[10]冯璇,严俊霞,薛占金,等.临汾市农村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展[J].山西农业科学,2012(2):402-405.

[11]吴克宁,李晶辉,吕巧灵,等.城市化过程中郊区耕地变化及驱动力分析――以郑州市为例[J].河南农业科学,2006(6):72-75.

农业现代化分析篇5

关键词:气候资源 现代农业 影响分析

卫辉市地处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古黄河北岸。位于东经113°51'至114°19',北纬35°19'至35°42'之间,地势西高东低。利用地域资源,建设现代化生态农业与气候资源密不可分。通过对卫辉市气候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寻如何利用气候资源、建设现代化农业城市的途径和方法,以期推进卫辉市现代农业建设。文中所用资料为卫辉市气象观测站观测资料,资料序列时间长度为1971~2010年。

1、气候资料统计分析

卫辉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3.8℃,年均日照时数2446.9小时,年均降水量576.5毫米,无霜期209天。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热同步,寒暑适中。

1.1 温度

卫辉市四季气温的平均值变化与各年平均变化趋势一致,均呈上升趋势,各季平均增温幅度差异大。其中卫辉市春季和冬季的变化幅度比夏、秋季大;特别是冬季气温变暖比较明显,并且近几年冬季气温升高更为明显。

1.2 降水量

卫辉市40年降水量的平均值为576.5mm。卫辉市各季、年降水平均值的变化基本呈波动下降趋势。

1.3 日照时数

1971年至今的日照时数统计发现,年总日照时数一直趋于减少趋势,从70年代的2682.1h减少到2446.9h,减少了235.2h。

1.4 蒸发量

通过对卫辉市近40年间蒸发量的变化分析,得出卫辉市的年蒸发量呈下降趋势。

2、卫辉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卫辉市农业稳步发展,逐渐成为全国小麦商品粮基地和中原地区最大的林果蔬菜基地。特别是高效农业发展很快,21个基地通过农业部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4个产品通过了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被评为省十大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上乐村镇的凯特杏基地、唐庄镇的万亩桃花园已名扬省内外。

3、气候变化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影响较大,重点分析气候变暖对卫辉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最后提出建设卫辉现代农业的对策及措施,主要有:充分利用热量资源,培育和选用抗逆品种;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加强农业生产管理措施,减小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加强农业气象监测等。

(1)卫辉市气温呈逐年增高趋势,为本地农业生产提供了比过去更好的基础条件,作物生长期气温升高,生长发育进程加快,对调整农业品种布局、延长作物生长期、改进种植制度均非常有利。平均最低气温升高幅度大,使得初(早)、终(晚)霜冻和无霜期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后,初霜冻出现日期明显推迟,终霜冻出现日期提前,无霜期间隔日数较60年代延长8~15天。气候变暖有效积温增加,作物生长期延长,使卫辉市的农业生产潜力增加,但是有利于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与蔓延。

(2)卫辉市的降水有波动减少的趋势,但不是很明显。雨热同季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但是近些年来气候异常,干旱、暴雨、山体滑坡、泥石流、大风等自然灾害出现频繁,尤其是干旱连年发生,对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

(3)日照时数反映了一地接受太阳辐射时间的长短,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表征一地气候变化的主要气象要素之一。在同等条件下,日照时数相对偏大的地区,作物的生物产量就比较高。近些年来,由于卫辉市工业及汽车发展迅速,大气污染严重,大气透明度降低,使日照时数偏少趋势明显,对现代农业的产量造成了不利影响。

(4)蒸发量是气候因子中的一个重要因子,它的变化不仅关系到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而且关系到区域农业的水分分析。从资料看,卫辉市的蒸发量有减少的趋势,蒸腾作用减小,减少了水分流失,这对现代农业生产是有利的因素。

4、卫辉市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和建议

气候变化趋势不可逆转,但采取相应的对策或措施,可以减缓气候变化对卫辉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不利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

(1)改善农业生产力和增加现代化农业生态系统的建设,严禁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开垦土地,不允许以任何借口毁坏草地。

(2)通过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推广化肥、农药的合理使用技术,大力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科学施用化肥,引导增施有机肥,全面提升地力,减少农田氧化亚氮排放。

(3)进一步加大技术开发和推广利用力度。采用科学灌溉技术,进一步推广秸秆处理技术;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和少(免)耕技术,增加农田土壤碳贮存。

(4)抓好林业重点生态建设,加大水资源配置、综合节水的研发与推广力度。重点研究开发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转化机制。

(5)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一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二是提高农业科技推广应用能力。三是加强农技装备的研制及推广。加强农业气象研究和试验工作,强化人工影响天气基础设施和科技能力建设。依托乡镇公共服务机构,推进乡镇气象服务站建设,不断扩大农村气象服务覆盖面。加快农村信息化示范市建设,加快建设集政策、信息共享、监测预警、市场分析、电子商务、气象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综合网络信息平台。

(6)着力加强科技教育培训,强化人力资源支撑。一是大力开展农民素质教育培训。重点培育一流的规模化合作社,基本实现“村村有社、户户入社”目标。集中支持一批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项目,最大限度地发挥涉农项目资金效应。

参考文献

[1]汲县农业气候区划[M].汲县农业区划委员会气象组:6.

[2]刘爱华,王兵,李吉州.卫辉市农业气候资源分析[J].河南气象.

农业现代化分析篇6

关键词:增长阈值;帕累托最优新型农业现代化

一、国内外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综述

西方学者对农业现代化的研究比较早,自美国学者阿布兰特于1935年提出生态农业之后,西方学者相继提出了“石油农业”“自然农业”“有机农业”“持久农业”和“持续农业”,并对其要素进行了大量探讨和分析。1960年代SCHULTZ认为农业现代化是现代生产要素对传统农业改造的过程;1980年代日本东京大学教授角田公正提出了农业科技(以下简称农技)四大要素,即生产的主体、对象、手段和环境,认为技术革命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动因;200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农业现代化是一个趋势性规律性的变化过程,2000年Gopinathandkennedy提出农业生产要素积累与效率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面。早在1950-1960年代我国学者就提出了农业现代化问题。朱希刚(1994)认为硬技术(优质化肥优良品种)和软技术(政策制度)是实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因素;卢现祥(1996)认为制度变量有降成本、助机制、增效益的功能;唐仁健(2001)认为技术、组织和融资的变革能够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温铁军(2014)认为农业现代化是合作农业和安全农业,并且与资源环境具有正向性;吴学兵(2016)认为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政策是条件,土地是基础,科技是动力;杜鹰(2018)认为供给结构和经营主体对农业现代化具有约束作用[1]。以上中外学者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特别注重农业效益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拓展了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为本文提供了借鉴。随着研究维度的拓展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及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迅猛发展的前景,中外学者对农业现代化的认知逐渐趋于统一,即农业现代化就是在科学技术融入、现代要素进入、市场引入和社会服务深入等前置条件支撑下,充分发挥制度、自然资源、科学技术、资本等农业要素效能,从而使高质量农业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农业现代化表现出动态性、协调性、发展性、时代性、差异性和世界性等特点,同时表现出社会化、科技化、产业化和可持续化等特征[2]。

二、关于农业现代化发展要素的阐释

农业要素是人们为获取农产品所必须投入的有形要素和无形要素的总称。农业要素配置水平就是农业现代化水平。综合美法日以等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实践,对制度、自然资源、科学技术、资本等农业要素及密切关系进行以下阐释:

(一)制度。制度是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灵魂和统帅,起着导航作用。制度是政策、法律法规和生产经营模式等的统称,不同的制度供给会产生不同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科学的制度设计能够起到催化剂作用,可以使其他要素优化组合。当制度设计科学合理时,就会使科技突飞猛进,转化率增高;使资本要素增加,助推力增大;使资源要素得到很好保护,生产基础牢固。当制度要素缺失和弱化时,农业现代化发展就会受到阻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就会下降。

(二)自然资源。农业自然资源一般是指农地、生物、水和气候等资源。农地和水资源居于主导地位。农地是民生之本,是发展之基,是粮食安全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人类很难大规模改变“土生万物”的本性。农地数量质量与农产品产量呈正相关性。但是科技要素的渗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农地量减质劣所导致的农产品产量减少,但是不能动摇农地资源的主体地位。当科技要素能量和效率得以充分释放,农作物单产出现增长阈值后,增产将不可持续。最佳的选择就是农地数量增加,质量提高,其他要素持续增长的时候,农业生产才能逐渐达到帕累托最优[3]。水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对农业发展的约束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当水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特别是与科学技术的结合,将使水的使用效率得到充分发挥,其贡献率也将会大大提高。

(三)科技要素。科技要素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因素,它的渗入能够使其它要素形成合力。在其他要素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科技要素的数量越多质量越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就会越高越强,各种效益就会相应地增加,并呈正相关性。世界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科技投入强度在1%以上,农业现代化发展才能有一个平稳的增长。我国大量研究显示,在几个五年规划中农技贡献率处于稳步增长态势。“九五”为44.5%,“十五”为48%,“十一五”为53%,“十二五”将会达到56%以上。这表明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迅速发展中,农技已经成为农业效率增长的主要支撑。

(四)资本要素。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资本要素仍然是关键,直接影响着其他要素的投入,并呈正相关性。当资金投入越多时,则其他生产条件就会越多越优。反之,则会量减质劣,直接制约可移动物质要素的投入。当劳动力持续投入时,将会平抑其他要素投入的减少,可以使农业效率保持不变。但是在科技要素充足的前提下,劳动力的投入相对减少不对农业效率起到必然的抑制作用,并呈负相关性。大量研究表明,在农业现代化中,劳动力资本投入比例每降低1%,农业效益将会增加10%。但是在小农经济中,如果没有劳动力的持续有效投入,农业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总的来看,农业现代化诸要素之间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紧密结合为一个有机体,共同作用于农业生产全过程

三、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经验

尽管美法日以等发达国家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国情不一,道路不同,各具特色,但是它们重视发展要素,尊重发展规律和调适发展模式,取得了巨大成绩。其经验大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度是保障。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保障。美法日以等发达国家依据国家实际情况,因时制宜地选择本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将农业现代化发展这个子系统置于国家发展的大系统中,协同发展而不是孤立地应对。适当调整土地制度,出台优惠政策,减少农业人口,促进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增加惠农投资,实行农业高补贴制度。规避农业风险,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再保险制度。

(二)产业化是关键。农业产业化是用现代工业化管理方法经营现代农业的过程。它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效益为目标,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以期达到经营一体化、专业化、社会化和企业化的目的。特别是利用有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使产业分工更加精细化,从而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效益。发达国家农业都是先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而后再现代化的。主要依靠明晰的要素产权归属,优化的要素组合,完善的经营体系,较高的市场化水平,较强的主体自主性和积极性来充实农业经营过程,从而使农业现代化得以完成。

(三)科技是动力。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最大不同主要在于科技水平的高低上。从一定意义上说,农业现代化就是依靠现代科技解决农业问题。因此,发达国家视科技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法宝。特别是科研体系的构建,普遍得到了非常规地重视,这是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亮点。在构建的过程中,各国都尽力追求科研机构设备齐全,条件先进,经费充足,科研与应用并重。所以在发达国家农业发展中科技一直保持着较高的贡献率,甚至在1970年代科技贡献率普遍达到了60%以上。例如在化肥有效利用普遍能够达到了70%以上;大规模实施节水工程,喷灌面积美国占比在40%以上,以色列占比高达90%。发达国家还非常重视农技应用和推广,目前绝大多数农业经营者都是拥有一定科技水平的科技农民。

(四)社会化服务是抓手。由于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使经营的分工更加明晰化,作业更加专业化,过程更加便捷化,从而形成了许多新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发达国家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以最便捷最科学最有效的方式参与到农业现代化发展中,服务于农业生产全过程。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积极参与,有利于农业要素的有机整合和优化组合,有利于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投资总量,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经营成本,缩短了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拓展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空间[4]。

四、启示

由于中外国情域情不同,资源禀赋不一,所以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经验对我国至少有以下启示:

(一)农业现代化发展要具有中国特色。我国发展农业现代化与发达国家的境域有所不同,赋有新的内涵。我国是在世界国家广泛接受生态发展理念的形势下,走上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的,起点高,理论视野开阔;是在欠发达条件下去完成农业现代化的,路径多,模式选择广;走的是可持续现代农业发展之路,目标新,战略意义大。所以我国发展农业现代化必须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二)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具有可行性。目前我国农业普遍存在着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结构趋同、现代化水平较低、产业链较短、附加值较低、资源利用率不高、管理水平低下、产品生命周期较短等问题,农业经营基本上还是以传统方式为主,很少表现出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现代化特征。但是以我国现有的综合国力和发展水平,通过采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工商管理等措施,对新型农业现代化诸要素进行适宜调整,进一步促进要素的有机组合,使动能有序有效转换,使农业现代化成为一个运行良好的大系统,从而使我国农业结构更加合理,运行更加通畅,最终达到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稳步提升和农业现代化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三)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要素具有可完善性。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要素具有可补充性。1.制度要素。(1)完善农地保护政策,建立农地保护基金,严防死守15.46亿亩基本农田红线不动摇。建立农业资源储备机制,在保持农田的基本性质不变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借鉴国外农地休耕制度,储备农地资源。利用国际市场和“海外屯田”,减轻国内粮食供给对农地的压力。(2)建立健全农地流转制度。加快农地制度建设与改革,在法律上进一步明晰农地产权主体,建立多样化的农地使用制度,探索股权经营模式。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新农合和低保制度,解除农民农地流转的后顾之忧。(3)建立健全农地流转市场监管机制。在尊重农地流转的历史规律,尊重农地流转的经济规律,大力推进农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4)构建农技支撑体系,加强农技研发、推广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创新和基地建设,加强国际技术合作,扩大农技引进,注重创新成果的转化,提升现代农业水平。(5)政府作为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坚定推动者和支持者,在保证农业现代化建设必要投入的前提下,应适时适度调整财税制度,保障资金供给。2.自然资源。目前巨大的自然资源贡献率支撑了我国长期粮食供给的紧平衡状态。形象的说法就是“我国用世界上9%的农地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当前18亿亩农地红线已被突破(包括生态治理和城市化用地),只好退守到了2020年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15.46亿亩的红线(粮食安全生命线),很难做到藏粮于地。再加上多年来年均人口增速在1300万人以上,且生活质量需求持续增高等情况,我国农地资源形势严峻。尽管如此,我国仍然从战略高度上倡导发展农业现代化,确保5亿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削弱,这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大抉择。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尽管总量多,但是人均少,总体是水资源不足国家。再加上不科学的用水方式和城市及工业用水的持续快速增长,给新型农业现代化中长期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则在所难免,科学用水是当务之急。3.科技要素。科学技术能够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优化和市场化增强,有利于农产品质量体系建设,有利于节约农业资源,有利于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在经济全球化知识化、政治多极化和域情复杂化的新形势下,我国农业发展的竞争压力将会越来越大。主要原因是农技体制和体系不能适应世界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科研结构设置不太合理,新兴学科发展较为缓慢,创新能力不够强,带动力较弱等问题长期存在,农技体系普遍存在着横向交流少,纵向联系少,甚至人散网断;优惠政策不多,行政干预不少;农技人员素质高低差别较大,数量也不足,并且流失严重;农技结构也不合理,甚至在一些地区出现了科技人员断层等现象。农技实践面临着投入少,成果转化难,推广慢的困境。例如在科技投入方面,尽管多年来持续增加,但是在GDP中的占比一直徘徊于0.4%-0.5%之间,只相当于国外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并且形式单一,主要靠政府财政划拨。因此特殊的国情要求我们必须重视世界大科学(农技日益与物理、化学、生物学、社会、经济、工程技术等各个领域和学科之间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时代的到来,建立科研机构、企业、个人、农户利益共同体,真正做到藏粮于技[5]。4.资本要素。发展农业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投入过程。首先是借鉴国外经验,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对农业经营进行适当的较高补贴是一个可行之路。其次是统筹国内外市场,在国家普惠金融政策引领下,借助我国范围内大规模脱贫攻坚的东风,发展优势产业,健全农产品保护价格机制,刺激农民生产积极性。第三是采取财税补贴和减免等优惠政策激励国内外市场主体下乡,进入农业领域,增加资金供给,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保障。第四是实行农业保险再保险制度,降低农业风险,为现代农业平稳发展保驾护航。

农业现代化分析篇7

关键词:设施园艺工程农业现代化发展

目前我国从中央到地方掀起了大抓农业、科教兴农的热潮,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像雨后春笋遍地开花。"九五"期间,国家科技部将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工程列为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这是唯一的一项农业产业示范工程项目,与电动汽车、小康住宅,高清晰度电视等高科技工业产业化项目并驾齐驱,这在我国还是第一次,说明了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所谓工厂化高效农业,主要内容就是指以蔬菜设施栽培及相关产业的研究与开发。设施园艺是我国农业领域一个重要的方面,蔬菜、花卉、果品是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农产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设施园艺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产品的附加值也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显著。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谈到今后工作重点时,提到了"现代集约化种养技术",这里面的"种"指的就是设施园艺,它与人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提高关系极为密切,长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大抓"菜篮子"工程,就证明了这一点。

设施园艺涵盖了建筑、材料、机械、自动控制、品种、栽培、管理等多种学科和多种系统,因而科技含量高,所以设施园艺的发达程度,往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目前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建立的很多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主要内容也是在搞设施园艺工程;说明了设施园艺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设施园艺工程事业的发展,必须置身于农业现代化浪潮的大背景之中来考虑。

蓬勃发展的现实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五年,我国农业现代高潮到来的大背景,使得我国的设施园艺工程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表现在:

l、全国以蔬菜栽培为主体的设施园艺面积已达86.7万公顷(至1998年底),设施类型主要为塑料拱棚和日光温室,居世界第一位,比198:年增长了120倍。在一些大中城市郊区,蔬菜设施栽培面积已超过当地菜田总面积的10%以上,某些地区已接近30%,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缩小。设施栽培分布的地域不断扩大,80年代设施园艺主要在"三北"地区发展,而现在正向南方迅速扩展,发展势头已超过北方,尤其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发展更为迅速。

2、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以节能为中心的设施园艺生产体系。北方广大地区大力推广与发展节能型日光温室,冬季不加温在北纬40o左右的高寒地区生产出喜温果菜,更高纬地区可生产耐寒蔬菜,基本消灭了冬春蔬菜淡季;南方大力推广塑料拱棚及遮阳网,降温防雨,克服了夏季蔬菜育苗的难题,解决了长期没有解决的蔬菜夏淡季。加上全国疏菜大流通、大市场,全国各地蔬菜供应均衡稳定,丰富多彩,四季长青。人均蔬菜占有量高达240吨-250kg/人·年,居世界领先水平,其中设施蔬菜人均占有量目前也达到了33kg/人·年,比1981年增长164倍,为"菜篮子工程",做出了巨大贡献。

3、设施园艺工程的总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具体表现在园艺设施逐步向大型化发展,小型简易类型比重下降约20%。通过大型现代化温室及配套设施的引进,促进了我国温室产业的发展,使我国新型优化节能日光温室和国产连栋塑料温室得到进一步推广,由于设施结构设计建筑更加科学合理,使得设施内的光温水气环境得以优化,有利作物生长发育,为高产优质奠定了基础。例如我国日光温室黄瓜的最高亩产已达2.5万kg/年,接近或达到设施园艺发达的荷兰、日本等国的水平。设施栽培作物种类日渐丰富,除蔬菜外,花卉也占有相当比重,果树设施栽培也正在迅速发展。

4、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大中城市近郊区的耕地不断减少,如何发展城市周边地区的农业?近年来提出了"都市农业"的概念,都市农业的定位是在城市周边,与大都市的二产、三产密切结合,融合服务于大都市,保证都市多元化、高质量消费的需要,要做到可持续发展,且有利生态环境的优化,因此往往把设施园艺做为首选项目。北京的"朝来农艺园"、"锦绣大地",上海浦东开发区的孙桥园艺试验场。东海农场等,将现代化的温室园艺与观光旅游结合起来,与向青少年进行农业科普教育结合起来,一举多得,拓展了设施园艺的功能,据统计仅在北京地区就有十多处,成为大城市周边的新景观。

5、近年来全国各地乃至到县乡等基层单位,都在积极探索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北京中以示范农场引进的现代化温室于1995年建成投产后,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参观者。不少农业主管部门也纷纷效仿,引进国外温室设备、专用品种、甚至专家,希望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建立起现代化农业的样板。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引进的现代化温室已达170多公顷,其中1995年以后引进的,占总面积的83.4%。通过对国外高科技设施园艺技术的全面引进、消化、吸收,也全面提高了我国设施园艺的学科水平,上海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效果显著。

6、随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相关政策向农业倾斜,使得不少企业家也开始关注农业项目,他们看到农业现代化的美好前景,把投资热点转向农业,多数也是从事设施园艺生产。投资力度之大,是以往罕见的,以北京"锦绣大地"为例,它是一个民营企业,投资额已近亿元,主要从事设施园艺及现代化畜牧业,以企业化的管理机制,从事农业高科技产业开发,这是一种全新的农业产业,受到中央领导的关注。上述种种都为设施园艺工程事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相关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商机。

7、设施园艺工程的科学研究,受到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重视与支持

"九五"期间,国家科技部所列的部级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工程项目,总体目标是瞄准21世纪农业发展趋势,集成国内外设施园艺高新技术,在北京、上海、辽宁、浙江、广东等不同生态气候型及不同区域经济特点的五省市,建设一批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先导,产业化为目标的科技经济一体化超前型示范工程模式,围绕蔬菜设施栽培的高产、优质、高效,主要研究内容有种子种苗工程、种植工艺工程、采后处理工程、设施环境控制工程、相关产业工程(包括温室制造、环控仪器设备、农机具、穴盘生产、蔬菜包装保鲜、专用肥料、生物农药厂等)五大方面。此项目已于1996年正式启动,2000年完成。该项目科研经费总投入高达5000万元,相当于"七五"、"八五"有关设施园艺重点项目经费总和的10倍,足以说明国家对设施园艺工程的重视。

与设施园艺工程有关的科研项目,不仅有应用技术的研究,还有基础理论的研究。199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将"设施园艺高产优质的基础研究"列为重点项目证式启动,这在我国设施园艺工程学科领域,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反映出我国的设施园艺工程学科水平已跃上新台阶。

8、已形成了一支从事设施园艺工程专业的科技队伍,二十年来这支老中青相结合的、强有力的梯队,为设施园艺的宏观决策,生产、科研、教学和推广,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一批中青年骨干正在茁壮成长,成为本领域的支柱力量,为顺利实现新老交替,使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此外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146个蔬菜研究机构,其中绝大部分有从事设施园艺的研究机构和人员。部分农业院校,近几年来陆续开设了"设施园艺"课程,有的还开出了硕士、博士学位课,培养了大量高级人才。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和过去比较,我国的设施园艺

工程事业正处在建国以来最兴旺发达的时期,令人欢欣鼓舞,但也必需冷静地看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及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

1、我国设施园艺的面积虽居世界第一位,但是以简易的类型为主,设施环境可控程度与水平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遇灾害性天气和年份生产没有保障,农民遭受损失,市场供应出现波动。

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统计,截止到97年全国蔬菜设施面积为84.11万公顷,其中中小拱棚面积为42.42万公顷,占到50%,这些都是很简易的设施。档次较高的塑料大棚为19.04万公顷,在冬季有相当一部分地区不能进行生产。塑料薄膜温室是冬季生产的主要设施,但以不加温为主。有加温设备的只有0.68万公顷,比例不到1%。至于现代化大型温室,全国总面积仅仅有170公顷左右,微不足道;而国土面积比我国小得多的荷兰,现代化温室面积却是我们的100多倍,可以全天候生产各种蔬菜和花卉,产品行销全世界。

2、设施园艺工程科技含量较低,无论设施本身还是栽培管理,多以传统经验为主,缺乏量化指标和成套技术,不符合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尤其表现在作物的产量水平,尽管我国也有高产典型,但很不普遍,大面积平均单产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设施园艺发达的荷兰、日本、以色列…,无论蔬菜还是花卉,平均产量往往是我国的几倍乃至十几倍。荷兰温室番茄年产量中等水平即可达到60万kg/ha(即4万kg/亩),是我国的4-5倍。从专用品种到配套技术都很完善,设施的光、温、湿、气、肥各个环境因子,全可根据作物需要进行调控,为高产稳产提供了有力保证。

3、我国设施园艺的生产经营方式以个体农户为主,劳动生产率很低,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10,甚至1/100。规模化产业化的水平更低,小农经济的生产和经营与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矛盾越来越突出,更难以走出国门与国际市场接轨。发达国家的设施园艺工程已形成独立的产业体系,我国还是分散的,以小型的乡镇企业为主,尤其在"硬件"的生产与制造方面技术水平、工艺水平不高,无法和发达国家相比。近年来随着外国温室公司不断涌入我国,他们的产品虽然价格很高,但因质量好,工艺精湛,还是受到欢迎,使我国原本就不太发达的相关产业,受到较大的冲击。

4、目前我国设施园艺的迅猛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高科技示范园区遍及全国,但内容雷同,设施园艺有较强的地域性,必需因地制宜才有效果。而目前一些地区或单位,不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气候特点出发,盲目模仿别人,不惜重金进口外国大型温室,甚至还有个别领导把园艺设施建设做为"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只顾建设而没有明确的生产目的,设施虽然建起来了但效益很差。这些现代化温室冬季需要加温,夏季还需降温,耗能多、运行成本高,不适合中国国情,加之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大锅饭"的管理体制,使得生产不但不能赢利,还严重亏损,体现不出高科技示范作用,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对今后设施园艺工程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必需引起有关方面的足够重视,及时加以解决,才能使我国设施园艺工程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得以持续发展。从本专业委员会的角度,提出如下建议:

l、大力扶植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设施园艺工程生产体系,尽快形成相关产业,这是提高我国设施园艺工程总体水平的物质基础,国家应在政策方面给以具体支持。

2、大力加强设施园艺工程相关学科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大科研投入,组织部级的科研队伍,与地方密切合作,抓住关键问题(包含硬件和软件两大方面)联合攻关,边研究边开发,使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这是提高我国设施园艺工程总体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证。

3、尽快克服我国设施园艺事业迅猛发展的盲目性,尤其对外国现代化温室的引进工作,应有专门机构统一管理,引进之前要组织专家充分论证,新闻媒体的宣传要实事求是,正确引导。全国各地应分层次发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而不是搞花架子,做门面。从我国人均蔬菜的消费量看,目前蔬菜设施栽培面积不宜再盲目增加,否则会导致"菜贱伤农",关键要提高品质,增加花色品种。

4、设施园艺是一种受控农业,受管理技术的影响程度比自然农业大得多,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在于科技水平及科技含量的差距,说到底是人才素质的差距,所以必需注意培养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大力提高生产者的素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应该千万百计,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大力普及设施园艺的科学知识,使我国的设施园艺工程尽快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才能使其持续、健康、迅速的发展。

充满希望的未来

设施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设施园艺工程的发展方兴未艾。据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预测,到2030年,全国设施园艺面积将达到170万公顷,是目前总面积的两倍,足以看出发展势头之强劲。到那时设施生产的蔬菜人均占有量,将达到50kg/年,占蔬菜人均占有总量的20%,比目前将提高51.5%。这意味着我们从事设施园艺工程事业的专家教授、科技人员及生产者肩上的担子还是不轻的,任重道远。我们设施园艺工程专业委员会,面对蓬勃发展的中国设施园艺工程事业,倍感兴奋之余,更感到责无旁贷、压力沉重。中国设施园艺工程的未来,之所以充满希望和活力除了文中罗列的那些令人振奋的发展数字之外,更重要的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洪流,正以排山倒海、不可阻挡之势,滚滚向前;而设施园艺工程做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面,犹如激流中一朵绚丽的浪花,不断地汇入洪流,也将川流不息。

参考文献

1、张真和,李建伟,我国设施园艺的发展态势及问题探讨,中国蔬菜,1999.3:1-4

农业现代化分析篇8

    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

    农业机械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业机械装备总量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农机总动力呈快速持续逐年增长趋势,由1978年的11749.90万千瓦快速增长到2009年的87496.00万千瓦,增长了644.65%,年均增长速度高达20.80%,这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见表1),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在2009年达到48.7%,比1978年提高了近30个百分点,农业机械化发展迅速。其中,全国农作物机耕、机播和机收水平也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分别由2001年的47.41%、26.06%、17.99%快速上升到2009年的64.00%、40.00%、37.00%,分别上升了16.59%、13.94%、19.01%,尤其是机收机械化发展更为迅速。同时,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也呈快速下降趋势,由1978年的70.87%快速下降到2008年的36.61%,下降了34.26%,年均下降1.14个百分点。

    根据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① 中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在2007年已经由初级阶段跨入了中级阶段,并呈现逐年提升的趋势,这是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个重大转变,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更大规模、更广领域、更高质量、更高服务水平方向迈进的重要标志。一方面,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跨过40%门槛,这表明,中国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有史以来机械化生产方式的比重大于传统生产方式比重的根本性变革,标志着在农业生产中,机械化生产方式已取得主导和支配地位。另一方面,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从2005年就开始降低到40%以下。这表明,中国农业生产方式发生重大转变,由原来依赖、占用人力资源和畜力资源为主向依靠科学技术和现代农业装备为主转变。②

    

    同时,农业机械化作业服务组织、农机户、农机经营机构等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涌现和发展壮大,且呈增加趋势(见表2),成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有生力量。农机作业的订单服务、租赁服务、承包服务和跨区作业、集团承包等服务方式,满足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的迫切需要,推动了农机服务市场化快速发展。截至2008年底,全国各级各类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16.56万个,农机户总数3833万个(其中专业户422万个)。2008年,活跃在乡村的农机化服务人员达4600多万人,约占乡村人口的5%,占农业劳动力的13%。全国农业机械化服务经营收益达3466.5亿元,农机作业服务已成为当前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和新亮点,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逐步提高。

    

    二、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

    农产品流通是现代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重要环节,也是现代农业服务业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支撑。在当前农产品国际贸易竞争激烈、稳外需扩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等多重背景下,搞活农产品流通,加快建立现代新型农产品流通体系已成为当前和未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非常重视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设,把“开拓农村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作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在近几年下发的中央相关文件以及决定中,赋予了“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建设更新、更详细的政策内容和主要措施。例如,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农超对接,畅通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推动农产品、大宗矿产品、重要工业品等重点领域物流发展;积极发展农产品流通服务,加快建设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

    同时,国家在实践中不断建立和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1)2006年开始全面展开“双百市场工程”。③ 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600家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的790个项目建设进行扶持,其中包括冷链物流、质量安全可追溯、废弃物处理、安全监控系统建设等。(2)积极开展农产品农超对接,推动发展一批综合超市、食品超市等国内外大型连锁企业农产品直接采购基地,与农民或农民合作组织建立长期的产销联盟。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在17个省区市支持了205个农超对接项目,带动社会投资40亿元,直接受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达11万人。(3)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建立集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销售为一体的新型农产品供应链,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4)启动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工作。为加快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2011年4月,商务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2011年开展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决定在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四川、陕西等省开展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探索建立完善高效率、低成本、低损耗、安全通畅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并且,《通知》确定了2011年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工作三项任务:第一,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第二,打造稳定的现代化农产品流通产销链条;第三,推行农产品品牌化和包装化。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已初步形成了以集贸市场为基础,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农民经纪人、运销商贩、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供销社、连锁店、超市、加工企业等为主体的农产品流通格局和流通销售体系,基本上建立了以下五种农产品的流通模式:(1)直销型流通模式:这是农产品最原始、最初级的流通形式,主要是农户、农产品生产基地自己闯市场,找销路、搞运销,将农产品配送到批发市场或者消费者。(2)契约型流通模式:主要是企业与农户或合作社之间通过契约形式加以联接,农户 提供农产品,由合作社或加工企业负责进入市场。(3)联盟型流通模式:主要是指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由它把农产品生产者与批发商、零售商、运输商、加工保鲜企业等,通过利益联结和优势互补形成战略联盟。(4)农超对接:传统的农超对接模式是“超市+基地”,大型连锁超市建立农产品直接采购基地,实现大型连锁超市与鲜活农产品产地的农民或专业合作社实现产销直接对接。(5)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的合作型流通模式:主要是通过建立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将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架起一家一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桥梁。

    三、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以促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农业组织化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民为获得最大农业经济效益,遵照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制度约束,进行农业微观经营主体再造的过程,[1]其目的是要实现内部经济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生产经营成本的节约,从而使组织处于有利的市场竞争地位。[2]农业组织化是相对于分散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一种集中,是相对于有限的资源分散使用的一种整合,是相对于单个的农业生产经营者进入社会化大市场的一种拓展。可见,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农业发达状况的重要标志;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创新农业组织化发展模式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式。从各地的实践看,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推动和支持下,中国农业的组织化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为核心的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农业生产、经营、服务模式,农业组织体系不断得到健全,农户与各农业组织化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得到完善。

    1.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为中心,把产供销、贸工农、农科教等结合起来,以促进农业产业和农产品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组织主体,现代公司制龙头企业已成为吸纳先进生产要素、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中坚力量。在“公司+农户”这一基本组织模式基础上,已经发展成“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等新型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并出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其他农民组织化模式相融合的趋势。截至2010年底,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达到25.49万个,其中,龙头企业9.92万家,中介组织14.11万个;通过合作、股份合作较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方式带动农户的产业化组织数占总数的32.79%;其中与龙头企业实现有效对接的规模以上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4.35万个;各类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1.07亿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年均增收2193元。

    2.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模式。这是现阶段农业和农民经济组织的重要形式,并表现出不同类型和专业化分工的组织形态。苑鹏(2001)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类型分为“自办型农民合作组织”、“官办型农民合作组织”和“官民合办型农民合作组织”。[3]韩俊(2008)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类型分为“投入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市场营销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及“服务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当前,大户领办和控制的合作社在一些地区已成为合作社的主要形式。[5]截至2010年底,全国依法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37.91万家,实有入社农户2900万户,约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1.6%。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生产合作、销售合作的基础上,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延伸了产业链条,提升了产品附加值,使农民享受到更多的增值利润。

    3.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模式。指在具体的各个农业生产环节上通过组织化方式提供社会化服务。当前,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引擎。姜长云(2011)以山东平度市为例,归纳总结了我国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几种主要模式:(1)依托政府部门和涉农站所,开展面向农业产业链的普惠式、公益性服务;(2)依托邮政部门和供销社的资源优势,加强农资、农产品配送和销售服务网络建设;(3)依托产地批发市场和农机批发市场等,带动农民经纪人、营销大户和农机服务主体迅速崛起;(4)依托龙头企业,形成对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外部拉动和植入效应;(5)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形成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内在扩张能力。[6]

    四、以保障和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关键环节促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从某种意义而言,现代农业及其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大幅度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水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率;另一方面也给农产品和食品的质量安全带来了空前的压力,农产品质量事件频频发生,农产品质量问题越来越突出和严重。2006年发生的“红心鸭蛋事件”、“多宝鱼事件”,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2010年初的“海南毒豇豆事件”,2011年3月的“双汇瘦肉精事件”等,更加凸显了农产品质量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再之,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城乡居民收入的逐年增加,消费者更加注重生存价值,对农产品和食品的质量安全意识增强,对优质、安全、营养的食用农产品需求不断增加,对农产品和食品的质量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是中国农业应付全球化挑战的重要任务。而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竞争不但是价格的竞争,更重要的是质量、品质、信誉和品牌的竞争。同时,受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发达国家采取的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越来越多和严格,直接导致中国生产的一些农产品因受质量因素影响而被拒收、扣留、退货、销毁和中止合同,加大了中国农产品出口难度。因此,随着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顺利推进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都迫切要求农产品生产由数量型向数量与质量并重型转变,农业生产管理由偏重数量向更加注重质量安全管理转变,大幅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可见,消费者需求导向的转变、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以及国际环境都要求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 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这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农业整体效益;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和社会稳定,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促进农产品供给由注重数量增长向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和质量安全并重转变,已成为当前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和工作重点(韩长斌,2010)。[7]近几年来,中国政府始终把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全力推进。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加快标准制修订工作,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示范,加大农业标准化扶持力度。“十一五”期间共制定农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800多项,农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总数已累计达到4500多项,农业标准体系逐步建立完善。2004年以来,农业部对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进行了积极探索。《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于2006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标志着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进入法制化轨道,也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提供了法律支撑和保障作用。2006年8月,国家正式启动实施了《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2006-2010年)》,安排专项资金,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投入,总投资50多亿元。2007年组织开展了包括农产品在内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2008年又开展了“保质量、保安全、助奥运——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行动”。到2010年,国家投资已建设省(部)级、县级农产品质检中心(站、所)1017个,其中县级农产品质检站建设项目936个。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不断改善,总体安全。农业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结果显示,2009年蔬菜、畜产品、水产品合格率分别达到96.4%、99.5%和97.2%,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合格率分别达到99.1%、98.8%和100%,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保持较高水平;2010年前三个季度蔬菜、禽产品和水产品总体合格率分别为96.6%、99.6%和96.3%,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继续向好。同时,中国出口农产品始终保持了较高的质量安全水平。2004年以来,中国出口到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合格率均在99%以上,而且对欧盟和日本的食品出口合格率始终高达99.8%以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等优质安全的品牌农产品发展迅速,优质品牌农产品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这些产品的开发均实行“环境有监测、操作有规程、生产有记录、产品有检验、上市有标识”的全程标准化生产模式,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底,全国范围内获得“三品一标”认证的农产品已超过8万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5.7万多个,绿色食品1.7万多个,农业系统认证的有机农产品接近7000个,登记保护的地域特色地理标志农产品近600个。据统计,已通过认证登记的“三品一标”农产品已超过食用农产品商品量的三成,认定产地占食用农产品产地总面积30%以上。2010年全国“三品一标”年销售额突破4000亿元,出口额接近40亿美元。

    五、完善和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与体系建设以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实践表明,现代农业是高质量开放的、有效调控的农业,各国在开放中特别重视利用多种措施加强对农业的保护和调控。而且,各国农业的有效保护水平很高,并且不断得到强化,支持保护措施日趋多样和隐蔽。[8]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在国内生产和流通领域采取一系列直接或间接措施,支持本国农业产业发展,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国内农业支持;在国际贸易中通过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出口补贴、市场准入、贸易救济等措施,对本国农业产业进行保护。[9]中国加入WTO尤其是近几年来以来,在“多予、少取、放活”、“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等基本政策战略的指导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对农业的支持保护政策,并初步形成了一个围绕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以及市场竞争能力为目标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和政策框架。主要表现在:

    1.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不断加大,农业支持保护水平稳步提高。2000-2009年,国家财政支农支出由1231.5亿元快速增加到7253.1亿元,10年间增加了6021.6亿元,年均增加602.16亿元,财政支农支出年均增长率达48.9%。在政策上,2004-2010年,中央连续出台的七个“一号文件”都要求加大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并提出明确具体的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求。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更是明确提出,要健全农业投入保障制度,保证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大幅度增加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大幅度增加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

    2.建立并逐步强化农业补贴制度,不断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从2002年开始,国家逐渐建立并不断强化农业补贴制度,先后出台并实行了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种粮农民直接补贴190亿元、农资综合补贴756亿元、良种补贴198.5亿元、农机具购置补贴130亿元,对调动农民务农种粮积极性发挥了积极作用。

    3.2004年开始,国家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并逐渐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见表3)。除2005年、2007年两年价格未动外,其余年份均有所提高,早籼稻提高了45.71%,中晚籼稻提高了48.61%,中晚粳稻提高了70.67%,白小麦提高了31.94%,红小麦和混合麦提高了34.78%。

    

    4.利用国际规则,积极探索开展农业贸易救济。加入WTO以来,中国严格遵循国内相关规定和世贸组织规则,公平公正地开展了贸易救济工作,维护国内产业利益,防止和缓解国外产品倾销和大量进口造成的不利影响。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自1997年中国发起对原产于加拿大、韩国和美国的新闻纸的第一起反倾销调查以来,截止到2011年3月,按 WTO统计方法,中国共对外发起反倾销调查189起,反补贴调查4起,涉案金额共计约201亿美元。

    5.完善农产品进出口调控和实施农产品出口政策。2007年12月,面对国际市场粮价不断攀升,中国政府对粮食采取了取消小麦、稻谷、大米、玉米、大豆等原粮及其制粉的出口退税,共涉及84个税则。并从多个方面对农产品出口政策进行调整,例如,在信贷方面,对符合条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提供信贷支持;在保险方面,建立并逐渐完善农产品出口政策性保险制度,扩大农产品信用保险的承保范围;在费用方面,减免出口农产品的检验检疫费用,加快通关速度。

    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大举措。可见,在拓展农业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并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保护,是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必须继续完善合理的、有效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1.坚持“全面支持保护农业”的农业发展理念,把支持保护农业、构建合理有效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作为今后实施贸易战略、制定和调整贸易政策的重要内容,作为新阶段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大展战略任务。

    2.健全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提高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效率。要把“科学设计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创新、加快农村制度建设、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产品贸易的一项重要内容。

    3.建立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运行机制。一是要建立农业生产和贸易各经济主体广泛参与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决策机制,为他们有效参与政策决策提供平台和机会,以使其利益诉求能得以反映和实现。二是要完善政策实施责任机制,每一项具体的支持和保护政策,都要明确具体的实施主体,并且规定实施主体的责任义务,确保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三是要完善支持保护政策效果监督评价机制,加强对支持保护政策效果的跟踪评价,不断修订支持保护措施。四是要完善政策实施的协调机制和保障机制。

    [收稿日期]2011-09-09

    注释:

    ① 农业部2007年了“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2007年9月1日开始实施)”:如果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40%,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40%,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如果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40-70%,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在40-20%之间,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中级阶段;如果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70%,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20%的发展阶段,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高级阶段。

    ② 机耕水平是指机耕面积占实际总耕地面积比重,机播水平是指机播面积占总播种面积比重,机收水平是指机收面积占总收获面积比重,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机耕、机播和机收的加权算术平均数,权重分别为0.4、0.3、0.3。

    ③ 指国家通过安排财政资金,以补助或贴息的方式,重点改造:100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着力培育100家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

上一篇:无线电应急预案范文 下一篇:实验动物学的定义范文